实现中国梦作文

2024-08-17

实现中国梦作文(共8篇)

1.实现中国梦作文 篇一

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作文

对,因为他们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努力总能换来成功!他们的梦想,更是中国的梦想,他们的成功,代表着中国的成功。

“中国梦更是青年一代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青年们更应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追求。中国梦包含着许许多多亿万中国人民的梦,当每一个中国人民小小的梦连接在一起时,那就是整个国家的大大的梦。有时觉得,我们这一代人被人认为是靠长辈的钱力、权力养大的,可他们是否知道,在我们心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梦想,也许这会被他们看作是没出息的一条路,他们认为“就凭你这么一丁点力量还想创造奇迹?也不想想我们当年事怎么过来的。”其实,我们懂。当年的中国受外国的欺压,我们懂;当年的中国无能为力,我们也懂。所以,现在是我们为民族复兴而奋斗,回报祖国的时候了。别看我们弱不禁风,其实我们有着一颗熊熊燃烧的爱国之心,表面上你们读不懂我们的心,请相信,中国梦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梦!作为青年,我们敢于有梦!我们敢于追梦!我们更勤于圆梦!我们有那份信心,勇攀珠峰,实现中国梦!

“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我们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我们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我们乐于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成就一番事业,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实现中国梦,我愿胸怀理想、满怀激情、勇于担当、勇于创造,贡献我们的力量,用我们的青春实现我们的梦想!

2.实现中国梦作文 篇二

首先, 知识女性通过做好本职工作助推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的科学理论, 又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救亡图存、国家富强的实践道路、理论体系和社会制度的统一。在革命年代, 知识女性用自己的生命为社会主义的建立浴血奋战, 秋瑾、宋庆龄、何香凝、向警予、史良、杨开慧、蔡畅、邓颖超、赵一曼、刘胡兰……在建设时期, 知识女性用自己的学识在各行各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青春, 吴仪、邓亚萍、任长霞、张丽莉、董明珠、宋鱼水、铁凝、倪萍……知识女性以其认真与细腻活跃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财务管理等社会重要领域。

其次, 知识女性通过女性独特的视角密切联系群众,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群众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和依靠力量, 而且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受益者和成果享用者。实现梦想的道路不平坦, 社会主义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社会利益和思想多元化、如何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现中国梦必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 发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群众观点。知识女性具有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并可以通过女性的细腻和情感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从而更好地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与男性相比, 女性的权力欲、财富欲相对较低。“打铁还需自身硬”, 知识女性充分运用自己的学识和党性修养, 明辨是非, 能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现象, 使所学的知识真正为“人民”服务, 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二、知识女性要在家庭生活中体验中国梦

“梦”是理想, 也是现实。中国梦不是虚幻的“黄粱梦”, 而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 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规律, 是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统一。就国家层面而言, 知识女性在其职业生命中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就社会层面而言, 知识女性可以运用自身智慧体验家庭和睦与温馨。

首先, 知识女性通过家庭生活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梦是“国”的梦, 也是“家”的梦。中国传统的“家”文化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儒墨两家“爱有差等”还是“兼爱”的论辩中, 儒学的“爱有差等”更贴近人的自然本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 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 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传统文化诸多优秀内容皆由家庭伦理发展而来。孝悌为仁道之根本;中国传统社会以家族为单位, 西方文明的冲击并未造就中国的原子式“个人”, 家庭仍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细胞, 家庭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男性相比, 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知识女性孝敬老人、尊敬长辈、与邻友好, 引导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知识女性教育孩子、关心下一代,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新生力量。家庭生活的和睦有助于实现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知识女性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展现社会文明和传统美德。

其次, 人民幸福需要人民有感受幸福的智慧和能力, 知识女性可以更好地感知家庭的幸福。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是知识女性做好本职工作的保障, 而家庭生活的幸福和谐需要知识女性的经营与创造、感恩与感知。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而人们的幸福度却没有明显的提高, 甚至有人怀念食不果腹的年代。当今时代不是幸福匮乏, 而是人们感知幸福的能力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感知幸福需要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人们感受爱的重要途径, 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知识女性运用智慧呵护家庭关系, 营造幸福的港湾, 通过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传递家庭和谐的正能量。

三、知识女性在精神气质中展现中国梦

知识女性是助推中国梦的力量, 不仅体现在国家和社会层面, 也体现了个人气质和全面发展层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 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知识女性的亲和力和优雅气质可以更好地展现社会风尚。资本主义文明带给西方社会最要的东西不是经济发展, 而是人民素质的提升。“人应尊敬自己, 并应自视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2]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 “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 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 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3]知识女性应以优雅的精神气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展现中国梦的现实力量。

首先, 知识女性以优雅的言谈举止引导社会风气。知识女性浑身散发着知识的魅力和现实力量。知识带来智慧、灵性、优雅、自信, 知识女性通过它们展现社会的正能量。知识不仅直接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而且知识女性的涵养和优雅气质能够激发人们对知识的渴望, 引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经济发展之意, 更是社会进步、政治文明、文化先进、生态良好之意。知识女性工作、生活中优雅的言谈举止感染着整个社会, 体现了社会文明的总体进步和人们素质的整体提升, 是普通大众自我发展的榜样和“梦想”。

其次, 知识女性以独到的审美情趣展现“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知识女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女性独特的视角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 知识女性通过自身的美丽展现“美丽中国”。

习近平在妇女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中指出, “妇女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没有妇女事业的进步, 就没有全社会的进步。没有全球妇女的积极参与, 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与男性相比, 女性天然地亲近自然, 更容易感知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生态女性主义认为, 女性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知识女性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生态文明理念, 可以充分施展女性的生态良心和生态善美观, 为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著名女作家冰心说, 世界上若没有女人, 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知识女性的美不靠涂脂抹粉, 而是美丽心灵和精神涵养的自然流露。丰厚的学识、高雅的气质和内在的充实与自信是知识女性“美丽”之源泉。中国的知识女性既有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端庄贤淑、温文尔雅, 又有现代社会给予的独立自信、聪慧敏锐。“美丽”中国既是山清水秀生态美, 也是人杰地灵心灵美。知识女性不一定漂亮, 但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坚韧不拔的美丽心灵展现着美丽人生, 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再次, 知识女性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传递“和谐社会”。知识女性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不间断的学习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自觉地全面发展自己。面对现代社会的新情况, 知识女性的睿智可以更好地处理职业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 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有机统一, 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在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理念中, 知识女性不断积累人生经验、体验着生命的眷顾与厚爱, 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与自然、他人、社会、自身的和谐。

摘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需要广大“知识女性”以较高的学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理论智库建设贡献力量, 以高尚的精神素养引导社会风气, 传递家庭和睦、优雅美丽的正能量。知识女性可以通过自身特有的才华和气质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为中国梦的构筑做出特殊贡献:在职业生涯中助推中国梦、在家庭生活中体验中国梦, 在精神气质中展现中国梦。

关键词:知识女性,优雅,助推,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1-10-26.

[2]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26.

[3]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R].新华网, 2013-04-28.

3.如何实现中国梦 篇三

关键词:实现;中国梦

D252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一、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一)综合国力强力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的进一步跃升。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幸福光环。

(三)中华文明在复兴中发展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

(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中国梦具有多个层次,多个角度的含义,而其价值含义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把中国梦变为现实,需要凝聚力量,万众一心,攻坚克难。为此,中央指出: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唯有奋斗才能踏进梦想之门,如果纸上谈兵而不真抓实干,再美好的梦想也不可能成真。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一是做到“四个觉醒”。我们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新觉醒: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心点是既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又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心点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中心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心点是科学发展观。

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即要不断推进历史大变动,又要不断实现自身新觉醒。要把解放思想与解放生产力相结合,把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与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结合,把加强党自身团结与加强党和人民团结相结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离开中国实际和我们已经取得伟大成功的道路和理论体系,而去另外寻求或依傍别的什么主义和模式,即没有前途,也没有意义,而且还十分危险。

二是谋求“三个超越”。在严峻的挑战面前,要坚持谋求“三个超越”:一是超越西方大国近代以来依靠殖民主义掠夺世界资源完成工业化进程的老路;二是超越当年的德国、日本等军国主义依靠发动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的老路;三是超越霸权主义搞超级大国争霸和争夺势力范围的老路。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始终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中、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我们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既不能做美国梦、欧洲梦,也不能做苏联梦,而只能做中国梦,从根本上说就是坚定不够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和平、文明的方式实现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是找准一个路径。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因此,我们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要有正确的前进方向,要有能够确保“梦想成真”的科学路径。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所谓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前景光明,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福祉。历史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宏伟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国人古已有之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不爱国,无以有中国梦;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特有的特征、气质风貌,是促成改革开放“中国奇迹”的精神动力。由这两种精神构筑的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力纽带,是鼓舞中国人民追逐梦想、奋力前行、创造辉煌的不竭动力源泉。我们一定要在追寻中国梦的征程中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国精神,不断为中国精神增添时代元素。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人的梦。梦想的实现不是靠嘴巴,而是靠头脑靠手脚、一句话,靠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只有轉化为一个个相互关联、具体实在的建设要求,才能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才能在人们的具体实干中变为现实。用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需要每个单位、每个人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目标、具体路线时间表,让全社会的每一部分肌体、每一个工作岗位都焕发出最大的创造活力,进而汇聚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建设洪流,形成磅礴的力量,共同铸就梦想成真的伟大时刻。

4.实现中国梦作文 篇四

导语: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正如保尔柯察金所言,要想回首往事不悔恨,将来不遗憾,现在我们就必须艰苦奋斗,用青春之梦筑起中国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篇题为实现中国梦才,青春勇担当的3000字作文。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喜欢。

实现中国梦才,青春勇担当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有承载着古代人民汗水的中国梦,近代列强入侵,中国梦包含在民族不屈不挠地反抗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近平对中国梦的阐述理解。从古代到近代,从近代到今天,几千年来,中国梦内容形式一直在变,但内涵却始终未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四书之厚重,承载着祖国千年的文明演义,延伸着炎黄子嗣们永不停歇的“中国梦”。庄生梦蝶,思想之自由释放,嫦娥的奔月,追求之大胆无畏。从秦汉的明月到唐明的关城,中国人的梦不但一直在做,而且为了到达梦境的彼岸,坚持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在历史上,中国和中国人是历来不缺少梦的。现在亦是如此,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心怀梦想的国度,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有追求的民族。今天,我们高声畅谈梦想,谈我们共同的被赋予更多时代内涵的梦-中国梦,中国梦,由每个个体的梦组成,也是每个人小小梦想的拓展延伸。每个人都有梦想,无论性别,无论年龄,无论身份,无论学历……每个人或卑微充实或遥远富足的梦,都在提醒着我们的存在,唤起我们的行动。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梦想,梦想之于我们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在社会大舞台坐标上确定了自己的位置。而“中国梦”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与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提供了实现价值的平台。实现梦想,实现中国梦,既是是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美好的希冀憧憬。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青少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代青年不可能置身事外,更不应该将此作为负担。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历代流行不衰,它涉及社会和民众的精神价值、生活意义、学统传承、政治理想等内容。我们作为一个饱含中国梦的当代青年,应该有如张载这四句名言之气概,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努力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促进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总书记XX年5月4日在参加五四青年节团日主题活动中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当代青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支柱,应当要有勇于担当责任的勇气和敢于实现梦想的决心。中国梦与青少年的梦是相辅相成的,青少年的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所在,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青少年梦的支撑,只有依靠青少年梦、汇聚青少年梦,才能实现中国梦。而中国梦点燃和激励了青少年梦,中国梦为青年的个人梦的实现提供更高的平台,更大的舞台。青少年的前途与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强大、民族振兴,青少年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因此,青少年个人梦的实现要以中国梦的实现为依托,要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去实现自己的幸福梦。

正如温家宝XX年5月3日在与清华大学的师生座谈时所指出:“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同时,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一个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没有青年的牺牲和奋斗精神,没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个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国家的需要就是青年人的需要,更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拼搏奋斗的青春之梦。满足国家需要的当代大学生才是大有作为的青年人。”

中国是深富想象力之民族,自古有“嫦娥奔月”之畅想,如今得以梦想成真,让神话变为现实,这其中也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努力。“神十”升空,万众瞩目。“80后”女航天员王亚平,在被誉为“女飞行员摇篮”的队伍中,不仅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更成为一名年轻的骨干飞行员,也成为“80后”女飞行员的杰出代表。在我国的航天团队中,年轻人已挑起大梁,载人航天总体部400多名员工,平均年龄仅岁。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复兴之路上,每个青年都是追梦人,他们已经出发。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播种梦想。大学生村官分布在全国1/3以上的农村,他们给农村带来新理念,也在田野上收获了人生历练。青年人让志愿服务成为风尚,千千万万青年人向世界打开千千万万认识中国的美丽窗口,也正向社会展现新一代青年的品质、担当与风采。

人生要紧的不是你所处的位置,而是你所朝的方向,正确的方向,会给我们实现梦想提供希望,无穷的力量和奋斗的勇气。坚定方向,才不会迷失自我。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实现中国梦亦可以从最不起眼的地方入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点滴的努力,也可中国大梦惊艳世界。中国梦,不能仅仅是一个掷地有声的承诺,更需要落实到行动上。创造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勤奋与智慧才能,更需要脚踏实地的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是实现中国梦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实干精神对于青年来说,更为重要。只有从实际做起,脚踏实地,不断努力才能把握住机会,我们的青春梦想才可能不是幻想。当代青年,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应当在正值青春年代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为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奋发图强,实现人生道路上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有了实现自己理想的力量,才会有实现中国梦的能力,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当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并努力实现时,中国梦也就实现了。青年的梦与祖国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中国梦是所有当代青年的共同的梦,是最终的理想与目标,中国梦也将会因青年们的努力而永远活跃在每个人的心中。

当代大学生们是不可缺少的为祖国发展而努力奋斗的青春力量。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格和无私的精神将会让新一代的大学生们实现中国最伟大的梦想。作为现代的大学生,应当更加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不仅要提高科学文化水平,而且要注重自身修养,努力克服自身的弊端,做一个文化与素质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担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光彩。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为中国梦的实现时刻准备着。以远大的志向为前进和发展鼓足动能,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是推动梦想实现的“正能量”。在抗震救灾的前线,在志愿教学的山区,在每一个需要我们的地方,都有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身影,我们也应该继续将爱国精神深入更多人的心中,努力团结,凝聚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我们相信只有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才可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拼搏和决心迈向成功。如果没有中国梦,也就没有了这个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那么又如何去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呢?因此,我们新时期的大学生,必须始终怀揣中国梦,并为之奋斗。当代大学生应该认识到,青年人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收获者、享用者。我们要在改变自身命运的过程中相互守望、共同担当,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注入更多自信、温暖与希望。21世纪以来,我们青年大学生面临的选择很多、机遇很多、挑战也很多,竞争更为激烈。但是,只有为祖国前途、民族命运而奋斗,才能成为大有作为的青年,才会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获得更为广阔的舞台,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这是一个梦想绽放的时代,中国梦,从我的梦开始。我的梦,就是中国梦!

5.实现中国梦作文 篇五

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彰显了经济文化发展的繁荣景象和中国社会治理的博大智慧。据有关研究得出的结论,1750年中国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2.8%。康熙年间,全世界50万人口以上的10个大城市中,中国占了6个。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掷地有声的话语,揭示了创造“中国奇迹”的朴素哲理,宣示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坚定意志。今天,我们纪念改革开放、讴歌改革开放,最好的方式就是激扬拼与干的精气神,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只有拼与干,才能杀出筑梦圆梦的“血路”。位列世界500强的青岛海尔,曾在改革开放之初一度濒临倒闭。1985年,掌门人张瑞敏当众砸烂76台劣质冰箱,拉开了管理革新、技术创新的帷幕;后,面向互联网时代,他又抡起改革大锤,试行“人单合一”模式,推动海尔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敢闯敢试、敢拼敢干、顽强打拼,从学步到健步、从跟跑到领跑、从制造到创造……一大批中国优秀企业不甘落后、不甘平庸,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杀出血路、浴火重生。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持续这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不畏险阻、奋勇搏击的硬气,敢为人先、独占鳌头的志气。

只有拼与干,才能闯过筑梦圆梦的“险滩”。创业是披荆斩棘的开拓,创新是九死一生的攻坚。四十载波澜壮阔,一批批拓荒者、先行者、攻关者,闯关夺隘、攻坚克难,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让一串串惊世奇迹横空出世。兰渝铁路工程是旷世罕见的,其中胡麻岭隧道的最后173米因特殊地层,足足耗了6年仍难以“啃”下。德国专家曾带队“应战”,却以失败而告终,并留下冷酷结论:“不可能在这种地层中打通隧道!”面对困局,中国建设者不迷信权威、不惧怕艰险,逐个破题、逐项创新,终于研发出“九宫格挖隧道”等独特工法,解决了世界性难题。迈步新征程,砥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拼劲,永葆“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勇毅,我们就没有迈不过的沟坎、攀不上的高峰。

只有拼与干,才能书写筑梦圆梦的“传奇”。回望40年不凡征程,中国人民靠勤劳和智慧,干出了一片片新天地。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在高温、高湿、高盐和高空、高难、高端的施工条件下,被中国建设者标定了6个“世界之最”。而每一个“之最”中,皆有“筚路蓝缕辟海疆”的拼搏故事,皆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实干赞歌。神舟飞天,蛟龙潜海,“天眼”傲世……今日之成就,为开创未来铺就了前行之路,激励着人们时刻赓续勇立潮头、实干苦干的精神。

6.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 篇六

这部《摘编》内容十分丰富,八个专题可分为四个板块。第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中国梦的源起、本质内涵和重要意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带领人民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内在逻辑和价值追求。

习近平同志还结合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特别是近代以来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这些论述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深刻揭示了中国梦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习近平同志把中国梦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使得中国梦既紧紧围绕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又与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现代化的一贯目标追求和既定的“三步走”战略相衔接,既是一种形象、通俗的表达,又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步骤,易于人民群众接受和理解,更便于传播和交流。

这部《摘编》的第三到第六部分,主要论述的是怎样实现中国梦的问题。

要由现实的此岸到达梦想的彼岸,就必须铺就一条坚实的道路。习近平同志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习近平同志的这一论述,表现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表现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

梦想和道路需要精神的支撑。梦想之船只有扬起精神的风帆才能一往无前。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就是说,“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就是要用爱国主义把中华民族力量团结凝聚在一起,要用改革创新精神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需要每一个人为之不懈奋斗。习近平同志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他强调:“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

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论述,深刻提示出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摘编》的第七部分,论述了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的关系,展示了中国梦的全球视野和国际胸怀。习近平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出访就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中国梦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的国际形象。习近平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中国梦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发展的美好梦想相通;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

习近平的这些重要论述,顺应了各国相互依存日益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的时代潮流,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昭示了全球化发展时代中国外交的新思维和新思路,也展现了中国政府致力于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积极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摘编》的第八部分,论述的是梦想与担当、理想的现实的关系。

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提出实现中国梦,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美好生活对国家民族光明前途的向往,也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习近平同志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他总是把理想与担当紧紧连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实现中国梦,要有担当意识,更要靠实干精神。人间万事出艰辛,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但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习近平同志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强调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要求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

他强调“政贵有恒”、倡导“功成不必在我”,要求树立正确政绩观。他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7.立足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 篇七

一、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是民族复兴思维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辉煌的历史, 其中每一个兴旺发达的时期都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思想情结。无论是昔日“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和开疆拓土, 还是“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和自由发展;是隋文帝“开皇之治”统一全国和拨乱反正, 还是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所创造的辉煌时期;是成吉思汗在亚欧大陆上的四面出击, 还是“康乾盛世”所推向的盛世高峰。这些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历史奠定了今天中国地理版图和发展的基础。

在历史上, 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 而且在世界的比例也增长到32.9%。古代中国所谓的盛世几乎都有两个重要衡量标准即疆域版图特别辽阔和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力特别巨大。16世纪以前, 影响人类生活的约300项重大科技发明中, 175项是中国人的发明。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或发现, 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还表现在文明的完美传承和延续性。在人类历史上众多文明不是被外邦所灭绝、就是被取代, 唯有华夏文明传承至今,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和文明的辉煌是历史最真实的辉煌。中国的盛世文明已经不只是一种历史而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理论依据, 具有参考作用。

二、日渐强大的中国是民族复兴思维的现实基础

民族复兴是兴盛历史的延续, 也是痛苦历史的修复。170年前, 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这个曾在世界上傲视诸“夷”的“天朝上国”迅速成为列强瓜分而积弱积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仅五六十年的时间, 签订了数百余个不平等条约, 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边缘。正是这种历史背景下, 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经过90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 终于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呈现出美好前景。

因为我们曾经辉煌过, 才有资格寻找历史的辉煌、谈论民族复兴。60年前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 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 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30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 对外开放成为时代的主旋律。30多年来的艰苦奋斗, 铸就了一个日渐强大的中国, 今天我们姑且称为“中华盛世”。创造“盛世中国”要有中华民族复兴的思维, 建设“盛世中国”需要扛起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预测, 中国可能在2015年恢复其世界头号经济体的地位, 到2030年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可能增加到23%。当历史的步伐迈入新世纪、中国的脚步跨入世界舞台时, 就注定中国人必须要肩负起积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三、实现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思维的核心内容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 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

㈠实现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思维的灵魂和核心内容

它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为背景, 深情描绘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奋斗的历史。实现中国梦就要始终贯穿民族复兴思维。第一要追求经济腾飞, 物质进步, 环境提升, 文化繁荣, 科技创新, 社会公平, 民主法制;第二要追求富国强兵, 民族尊严, 主权完整, 国家统一, 世界和平。

㈡中国梦是以“强国梦”和“富民梦”为特征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个人幸福与国家梦想息息相关, 只有每个人心中升腾起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时这个国家才能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公平正义。2013年3月17日习总书记强调,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中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 万众一心,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而奋斗。

㈢坚持正确的道路是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选择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愿有远见、有胆识、有智慧、有爱国情操的全体国民凝聚成“中国梦”的坚强力量,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前程似锦。

四、合理的定性和定位是民族复兴思维的舆论基础

民族复兴思维是对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强国梦”的继承和发展, 这是最合理的定性。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 中华民族复兴思维的定位是:不在于要恢复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最大疆域版图, 而在于中华民族要成为世界先进而强大的民族;不仅仅是简单地复兴中国历史上的盛世, 而是要在和平共处, 睦邻友好的原则下建立中国的盛世历史。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国家全面的复兴, 其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 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新里程。中华民族的复兴亦是属于世界, 致力于伟大复兴思维的中国在国际上作为负责任的大国, 赢得越来越多的民族荣耀与尊严, 谋求本国发展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出访外国时曾回应过世界的关注时指出, “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 而且造福各国人民!说明“中国梦”是一个开放包容、同世界共享和平与繁荣的“世界文明之梦”, 将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世界带来新希望、新机遇。

五、实干兴邦是民族复兴思维实现的根本途径

民族复兴思维是美好的期盼, 更要实干兴邦。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曾说,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不要再进行所谓的争论了。”这句话犹如春雷一般打开了中国人的思路, 成为推动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跨越发展的巨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中也强调了实干兴邦的重要性。国人要创新驱动实干、科技强军实干、跨越发展实干, 廉洁自律实干、践行“八项规定”实干, 唯有真抓实干才能直面问题, 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唯有实干才能攻坚克难, 让民族复兴的期待转化为一项项具体措施。

复兴是历史的机遇, 更是人力所为。当前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自信、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我们创造了同期世界上大国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综合国力增长速度、最快的社会全面发展速度;今天的世界对“中国奇迹”充满惊叹;对“中华活力”充满兴趣;对“中国影响力”充满需要。只要实干, 中华民族的“民族复兴梦”就会更容易成为现实。

总之, 中国已经进行了百年以上的艰苦探索, 完成了期盼百年的发展壮举。已取得的成绩告诉我们, 盛世中国需要一个永恒的发展真理, 那就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只有这样“中国梦”所折射出的“民族复兴思维”将承前启后引领我们开创新未来, 让伟大的中华民族阔步行进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 让亿万中华儿女满怀信心扬帆高歌迈向新的胜利。

摘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倡导的中国梦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笔者认为实现中国梦, 再创民族辉煌必须从理论上确立民族复兴思维, 从实践上推动民族复兴行动。

8.中国梦实现的哲学分析 篇八

关键词:中国梦;实现;哲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65-03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我们有必要从理论层面把握中国梦实现的哲学依据。

一、中国梦的内涵

第一,梦想。所谓梦想是一种意识里的追求,是人生活的一种动力和源泉。有时等于理想,有时又区别于理想;它是一种渴望,一种人生追求;它是一种期望达到的一种高度。梦想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成为现实。

第二,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李君如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

二、中国梦实现的哲学依据

(一)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在中国梦实现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两个含义:一是社会主义,一是中国特色。作为社会主义,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消灭、人民民主专政等等。这些就是矛盾的普遍性。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中国的具体特点、中国的国情,具体表现为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生活方式、传统习惯、政治经济现状等。这些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梦实现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基础。“中国梦”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个性,特殊性;“民族复兴”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性,普遍性。一方面,中国梦的实现不论多么特殊,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共性。另一方面,民族复兴的一般只能在中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要建设中国发展模式,中国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又是个性。因此,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当中,既要坚持其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受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和赞誉。只有备加珍惜、毫不动摇地坚持这条道路,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充分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必然的、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反,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发展必然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和评价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种评价集中体现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4]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变成物质力量,从而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社会的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它反映了我国当前生产方式的状况、矛盾以及矛盾各方面的趋势和要求,因而具有以特定方式满足这些要求,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着指导的作用,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必将极大的推动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2]。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的。这一思想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抓住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形成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

三部曲战略是指: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部曲战略既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又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部曲战略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发展过程是量变和质变交替进行的过程。质量互变规律认为,量变和质量是辩证统一的。量变和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部曲”当中的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量变,都是为质变作准备的艰难困苦的量变,是其基础和前提。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质变,是前两个阶段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和巩固前两个阶段量变的成果。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部曲战略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及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他指出了任何事物都是过程的集合体。当然,过程论是与阶段论结合在一起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个过程,但在这过程变迁中,随着事物的出现、发展、成熟,及至走向衰落,一般都会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来。在不同的阶段上,事物的成熟程度,以及他们的特点,甚至在某些质的规定性上,是会有不同甚至很大差别的。按照过程论思想、按发展过程阶段性的观点,将“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中国梦实现的三部曲战略,打破了用“绝对静止”和“绝对对立”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形而上学思想。第二,中国梦实现的三部曲战略,把中国梦的实现当作一个过程来分析,找出了组成过程的要素,划分出了过程的阶段,区分出中国梦实现过程的各种联系,考察中国梦实现过程的环境条件,从而决定过程的存续和转化。第三,中国梦实现的三部曲战略坚持用动态的、循序渐进的和自我完善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这一过程的现时状态与初始状态相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奠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三)中国的伟大复兴是全面的复兴,是“五位一体”的复兴

中国不但要建成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物质文明,还要建成更高的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类的文明开辟新的境界。为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中国的伟大复兴是全面的复兴、五位一体的复兴既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又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作为高于资本主义的先进社会,应当而且必须是注重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新型社会。

(四)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此,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现实的人即中国人民来完成。第二,它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空前艰巨的宏伟事业,始终需要全体人民来共同担当。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够有效解决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问题。人民群众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力量。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极大地焕发人民群众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创造热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质。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着眼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把实现民族复兴与谋求人民福祉统一起来,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自己是民族复兴伟业的直接受益者,为民族复兴出力流汗就是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坚持发展人民民主,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努力把实现民族复兴与尊重民主权益统一起来,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自己是民族复兴伟业的主人,为民族复兴贡献才智就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把人民群众当作“价值主体”加以尊崇,必然会激励他们自觉站在主人翁的立场上,将个人前途命运同整个民族前途命运融为一体,以不断高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民族复兴伟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科学实践是中国梦实现的根本保障,中国梦的实现统一于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N].人民日报,2012-11-30.

[2]习近平.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

13-03/17/c_115052635.htm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上一篇:作风建设发言下一篇:带有光字有什么四字词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