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新方案广东

2024-08-12

高考改革新方案广东(共8篇)

1.高考改革新方案广东 篇一

江苏省教育厅将举办新闻发布会,沈健厅长将通报江苏省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新动向,其中包括社会瞩目的高考新方案。根据江苏教育发布公布的最新信息,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包括1个整体方案和5个具体方案。

江苏省教育厅于2月23日上午10:00召开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沈健厅长通报江苏省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动向,其中包括社会瞩目的高考新方案。

实施“3+3”模式 选考科目调整为“6选3”

在高考科目设置方面,和现行高考方案相比,江苏省普通高考统考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现行的“6选2”调整为“6选3”,即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选考科目,并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高考综合改革20xx年启动 20xx年正式实施

教育部明确江苏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时间为20xx年,并要求于20xx年6月底前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根据这一要求,江苏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应该是从20xx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开始启用,在20xx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考生可享受同一必考科目两次考试机会

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包括1个整体方案和5个具体方案。整体方案是《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具体方案包括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等5个方案。

江苏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整体方案是严格遵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节点和制度框架内,结合江苏省省情和教育实际,并在总结以往高考改革经验、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研制完成的,力求体现国家要求,具有江苏特色。

在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方面,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做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要求,江苏省实施了招收农村学生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确定了实施区域。

在改进考试形式和内容方面,和现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相比,江苏省将开齐开足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13门科目均列入必考科目范围,江苏省考生在高中期间可以享受同一必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

在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方面,严格执行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关于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要求,自20xx年起,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的考生加分政策;自20xx年起,将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调整为“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

在改革监督管理机制方面,江苏省将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省招委会各成员单位的考试招生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完善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在综合素质评价上,江苏省将国家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拓展为:思想品德与公民素养、学习水平与课程修习、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审美素养与艺术特长、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等六个部分。

2.高考改革新动向 篇二

策划者说:

3月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解读了高考改革新动向:国家层面的鼓励性高考加分全部取消,地方性加分削减63%;高校自主招生调整到高考之后进行,且每个学校每个学生都可以参加;扩大高考国家统一命题试卷范围,使用国家统一命题试卷高考的省份明年增至25个。

高考新政在“两会”上透露,无非是因为相比于其他领域,它更能牵动整个社会的神经;相比于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正在展开的一系列改革举措而言,它最易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要衡量这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是进是退、是成是败,核心指标有两个,即更有利于实现教育选拔的社会公平,更有利于实现多元化选拔,尊重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这也是整个社会期待通过改革达到的高考目标。

新法甫立,很难完善。比如“全国一张卷”后,在基础教育质量远未实现地区均衡的现实中,也可能会产生新的不公平。

教育部文件要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做出规定,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项。然而,除学业水平外,大部分内容目前都难有客观标准,更缺乏诚信的监督机制和惩戒体系。因此,文件规定综合素质仅供大学录取时参考,也就是说,先看高考分数,当分数相同时,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才会起辅助作用。有专家分析,目前对综合素质评价内容,需各中学建立一套评价机制,但目前没有任何相关标准,短期内综合素质评价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教改后各个高中要在几乎所有的方面做出与改革配套的调整,比如分班、一年多考课程的设置、师资调配、课时设置、教室利用、综合素质评价制定等等,这么多任务面前,对学校的综合实力依旧是个考验。但无论如何,教育改革总要迈开步走。良法需要善治,抓好落实执行,密扎篱笆,是眼下的新期待。

3.高考改革新方案广东 篇三

孙小娟(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212001)

2008年,我省为了与高中新课程相配套,普通高考将实行新的方案,即“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是指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其中必选测试科目两门(物理、历史),必修测试科目五门,成绩处理采取“等级计分”;“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的评定。尽管上上下下还有这样那样的不同的声音,但是笔者认为,我省2008年方案已基本成为定论,不会有大的改变。我市各高中的师生们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做准备?

一、体味高考新方案的真正价值 当前,教育最敏感的“指挥棒”仍然是高考。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高考怎么改革,总的来说,是要让素质教育成为高考的指挥棒。通过高考来发挥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指挥棒的作用。” 可以看出江苏2008年高考新方案的六个结合(统考与水平测试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指定选修与自主选修相结合、考试中必做与选做相结合、原始分与等级分相结合、统一录取与自主录取相结合), 它更加适应高中新课程的“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更加关注人的培养和发展,让我们基层教育看到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此前人们常戏称教育界“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而新方案的三门学科文化统考、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可以看出是一个完整的评价方案,能够促进中学认真实施课程计划,提高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应试教育”的倾向;能够促进所有学校开足、开齐素质教育规定的所有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协调而且是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全面考察和了解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科目,突出了基础学科的中学地位,同时兼顾到学生不同的发展倾向,语文、数学还设计了40分的附加题,预计此举可以拉开学生的档次。学业水平测试分单科进行,测试必修内容,总量并不大;必修学科学生在校期间有两次测试机会,成绩3年有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分散测试科目(几个学科不集中在一次进行);也可以一个学科测试两次,选择自己满意的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也突出了“有用性”: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合格,是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必要条件;考生“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单项达到A级且其他三项均为合格的,高校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取。综合素质的评价是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为基础,通过对成长记录的归纳与总结,形成直观的表格,体现了评价的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

二、积极适应新考试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面临2008年的高考改革,学生要做好相应的心理、知识准备,切实而恰当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以及各阶段的学习侧重点。明年4月,2005级学生就将迎来首场“学业水平测试”,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分A、B、C、D四个等级计分,选修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分A﹢、A、B﹢、B、C、D六个等级计分,其测试结果与学生报考志愿挂钩,报考不同层次的高校、报考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要求。学业水平测试全省统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计算等级。在这样的统一中间,每个考生都有排序问题,所以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放弃。值得注意的是新方案规定“第一次参加测试,六门科目成绩达到A级且技术测试合格的考生,在划线前加10分记入统考成绩。” 预计这会成为四星级高中志在必得的分数。作为基层的教师,我认为不管怎么改革,机会和难度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有准备得充分与不充分之分。对于2005级学生来说,首先要对自己准确定位,每个学生固有的潜能及所对应的发展空间不是完全一样的,能否上大学、能 1 上什么样的大学、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努力等,新方案这方面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学生应根据情况合理定位。其次进行合理选科,选科时考生第一要注意的是根据学校、自己的学科优势并兼顾学科特点选择(关键是看在全省范围内拿到什么样的等第)以便顺利进入高校。第二应根据所报考的高校专业需求来决定;第三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

地理学科与以往高考模式不同,一是有选修和必修之分,在选修测试科目中,地理可以和历史或物理组合。估计选考地理的学生数量会多于于往年,但素质上与往年差不多。二是成绩采用等级计分,必修科目测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100分~90分为A级,89~75分为B级,74~60分为C级,59分以下为D级。单科C级以上的比例在95%以上。选修科目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前5%为A﹢级,前15~20%为A级。前20%~30%(含30%)为B+。31%~50%为B级,50%~90%为C级,90%以后为D级。三是考试内容和形式上,选修地理的考察地理必修学分与选修学分(主要在环境保护、旅游地理、海洋地理、城乡规划中选择2个模块)规定的学习内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可报考一次;必修地理科目测试是考察高中新课程规定的地理必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学生可测试两次,选择自己满意的成绩。四是选择的灵活性,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的要求不一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用采用不同的模块(教材),特别是对一部分成绩不是太好的学生来说,可以采用较容易的教材,如环境保护、旅游地理。

三、备考要注意的问题

2008年是高考实施新方案的第一年,在方案明晰前,按照“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是最“保险”的。新高考方案中虽将地理学科定为学业水平测试,并不意味着对地理教学降低要求,从2007年与新课程配套的全国地理考试大纲来看,地理学主干知识内容并没有变化,但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方面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考察要求,这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2008年高考备考教师和学生都要处理好以下4个关系:

一、必修与选修的关系,即基础与深度的关系;

二、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教材的关系:我省高中地理教材有3个版本(鲁版、人教版、湘版)被使用,虽然这些教材都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但还是有不小的差异,要尽可能考虑到三套教材的共同点。老师和学生应直接依据考试说明,全面依托课程标准,而教材只是提供地理复习的一个基本材料,而课时学案更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关系:新课改教材入口浅、寓意深,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授课理念都要有所改变,处理好平时身边地理知识的积累与教材重点知识和一般知识的关系。

四、处理好知识理解与解题的关系:不仅要考虑知识的科学价值,更要注意知识的应用价值,还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高考改革新方案广东 篇四

摘 要:目前,各地高考改革方案的陆续出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的高中英语如何尽快适应新形势,在此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考改革新形势;稳定军心;明确形势;改变教法

教育部高考初步改革的计划一出台,尤其是某些省市语文加分,英语减分的消息,在学生中引起很大波动:平时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兴高采烈,大呼万岁;而英语学得不错,还指望着在高考中提分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受到重创。

高考改革新形势下,如何让学生不被干扰并一如既往地好好学习英语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稳定军心,做好心理安抚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面对学生的各种反应,我们必须花时间去研究新的高考政策,并做好学生的心理安抚工作。

为此,我专门抽出两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认识目前的英语改革:

1.高考英语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目前英语应试化的模

式,降分不等于不重视英语。

2.将英语考试推向社会,并实行一年多考,有助于高中英语教师率先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让英语语言的教学真正回归其本质。

3.2014年进行改革的省份会极少,大部分省份应该会在2016年左右才做出相应的改革。

4.高考词汇量由原来的3500个减少到3080个,并且试题难度也有可能降低,这对同学们来说无疑都是利好消息。

二、明确形势,注重能力提升

改革英语,并不意味着英语不重要了,恰恰相反,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英语已有强烈的外在需要――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高考改革就是要改革应试教育体制下英语的考核办法,着眼于学生英语的表达与应用能力,将英语实实在在地学成一门可以运用的国际语言,学生不再是只会做书面试题的英语哑巴。

放眼国外,如:日本和俄罗斯,对中学生词汇要求分别是5900个和9000个。即使我国的台湾地区也达到了6600个。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肯定有用,有些发达国家的孩子学的都不只一门外

语。因此,我提醒学生,无论英语高考如何改革,我们自己对英语不能放松学习,降低难度。并且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更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综合素质,无论高考怎么改革怎么考试,我们都会以不变应万变。

三、创设情境,促进口语表达

学习语言,无论汉语还是英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经过实践与探索,我以为“情景教学法”还是很有效的。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编排对话,并分角色表演。

当然,刚开始时可以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对话,要求学生尽量全真模拟录音中的语音和语调。表演对话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将“死”的书本知识运用到“活”的现实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

这样的活动形式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比如,给他们提供语言情景中的内容梗概,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引导他们自行构架故事情节,组织语言表达,设计活动场景,安排特定细节。这样的语言表演式的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有效训练语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语言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了灵活驾驭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学生自编对话、自主表演,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提高了他们英语口头表达的自信心,增加了他们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真正提高了自己的英语素养。

四、改变教法,自主合作探究

新课改理念下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是自主合作探究性的,英语学习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围绕即将学习的单元话题,将全班分成6~8个学习小组,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通过查阅图书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组内资源整合。在上新课时,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课,对于学生讲课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随后纠正,并点拨本单元重难点。

(作者单位 山西省霍州市职业中专学校)

5.高考改革新方案广东 篇五

永昌县南坝中心小学

关于上报南坝中心小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实施方案的报告

永昌县教育局:

现将《永昌县南坝中心小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实施方案》呈报给你们,请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

特此报告

二○一二年三月二日

主题词: 课堂教学 改革新模式 实施方案

永昌县南坝中心小学 2012年3月2日印发

永昌县南坝中心小学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县局“构建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的实施,扎实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高效率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本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成立由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实施小组,领导、指导和组织全校活动的开展。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赵世书

副组长:秦吉奎 和军 成员:各学科教研组长

(二)领会内涵、提高认识

高效率课堂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和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一定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下,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构建高效率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

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对于推进我校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下面是对于高效率课堂内涵的具体阐释:

1、无论是课堂教学的表层形态还是模式形态,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高效率。

2、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是“抓落实、求实效,创建高效性课堂。”

3、构成高效率课堂的因素是:容量、落实、针对性、细节、方法。

4、效率(效益)=容量×落实系数×针对性系数×效果(细节、方法)A、容量

(1)课堂容量过大过小都降低效益。

(2)界定:不是指教师讲授的量,而是以学生的学习量为标志。即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思维量、参与量,思考了多少问题、接受了多少训练、掌握和习得了多少知识和能力。要提高容量,就要加大密度、快反馈。

B、落实

指学生接受、内化、能反馈回来的教学目标,即学到手、纳入认知结构的学习效果,看落到实处了没有:能想出来、做出来、说出来,表现为动手、动口、动脑。因此要让学生明确落实什么;背的、思的、说的、写的都有;落实的具体方式方法要具体,学生读、记、想、做、答齐用。要当堂训练、当堂检测、当堂落实。要落实的牢固,就要及时反馈补救、反复强化。

C、流程

(1)课堂落实的目标和途径(2)记忆——理解——应用

知识(三基)——问题(思维)——习题 阅读背诵——独立思考——情境迁移

(3)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学、思、问、习、议、答、结。

(4)独立思考、强化训练、及时反馈、反复补救 D、针对性

(1)一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疑点,进行教学和解决问题;

(2)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训练目标;(3)三是针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内容。E、细节

(1)要善于管理和调节课堂,创造良好的课堂秩序;(2)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发挥情感激励的作用,充

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重视和乐于学习;

(4)善于组织教学活动,创设和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5)教学的应变能力强,做到计划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将教案的教学预设性和课堂变化的随机应变及时调节结合起来,使教学方法灵活而有效;最大限度的减少无效教学环节,提高时间利用率;

(6)抓落实有方。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讲必有练、练必落实。当讲则讲,不当讲的坚决不讲;①讲则透彻,讲思路、讲方法、讲实质、讲规律、讲结构、讲拓展。②不需要讲的要练精练实。③可讲可不讲的先练后讲。讲与练跟踪;知识与问题、讲解与训练、训练与反馈、补救与强化。

(7)引导学生学习的细节。处理五个关系:听课与笔记、思考与教师的思路、笔记与板书内容、练习与回答、独立与交流。把握六个要点:学习老师的思维方法、借鉴同学的学习成果、会做简要笔记、快速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激活自己的思维、反思课堂学习。

(8)分解课堂环节的细节

课堂教学有规范的结构与环节,在具体运作中又有若干细节,只有善于设计和把握好针对性的必要的细节,才能使

课堂严格高效。

如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这个环节,可分解为三个细节及八个要素:一是策划情境:新颖性、激趣性、预设新知识;二是暗含问题:体现旧知识信息、预设新旧知识的连接性材料:三是情感因素:激发兴趣、激发动机、启动求知欲。

(三)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构建高效率课堂是我校开展诱思探究教学研究进入新时期的一个新课题,是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原则,围绕以下实施步骤和要求,强化措施、精心组织、上下联动,扎实推进,确保每个阶段重点工作目标的有效落实。

按照如下三个步骤和要求进行实施: 第一步: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

以诱思探究理论为主要学习蓝本,在前段时间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标准再次教学研究学习,力争在内涵理解上有新突破,在理论素养上有新提升,在实践应用上有新思路。

第二步:深入研究教材,在教学设计上狠下功夫。要求教师对照课程标准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前后教材的

联系、知识纵向线索和横向结构、把握知识深度与广度、知识的内涵和教材以外的相关信息,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和关键,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细致作出对教材处理的构想。同时,通过专家讲座、辅导、骨干示范、同事合作、个人研读等形式,采取培养典型、过程考核、教材教法考试、教材教法能手评选等措施,做到正确理解教材、合理使用教材,部分教师能够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师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了解环境、把握学科特点的基础上,高质量落实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媒体、备程序、备作业的常规要求,做到规范备课,逐步形成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第三步:举行每人一堂高效率课的评比活动,11月中旬结束。

要求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有效性,构建高效率课堂。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充分研究学生,要清楚学生“现有发展区”,找准“最近发展区”,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层次,使教学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发展。二是明确教学目标,要树立三维目标整合意识,为每一节课制定适切的课程目标,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三是创新教与学方式,牢固树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

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是优化教学策略,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五是坚持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形成自觉审视、反思自己教学的习惯,不断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寻找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的问题进行研究,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各学科要在巩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各种课型的一课三摩课堂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活动,按照学校规定组织集体备课和摩课,各级部将把集体备课和摩课情况与教师考绩挂钩。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组织相互听课打分,人人参与,人人达标,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和优化。

第四步:分学科推出汇报课。每个学科推出2-3名教师(大学科3名,小学科2名)参加学校的高效率课堂评比展示。评比成绩回扣学科组内的自评打分,分等级计入考绩。

第五步:各学科推出观摩课,邀请教研室领导到校对构建高效率课堂活动举行验收。出课教师由学校随机抽取,由教研室领导对参评课进行打分。同时参照此成绩,分别计算备课组全体教师、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的成绩,计入考绩。

(四)实现高效率课堂的方法

第一,讲授、讲解的方法要过硬,该讲的就要讲明白、透彻、简练、生动。

第二,“引导”的方法:

1、“诱导(‘情境诱、问题导)”的方法、2、“启发(就是“提问”吗?心愤愤、口悱悱)”的方法、3、“点拨(指点迷津)”方法、4、善激(激发动机、激发思维)”的方法、5、“互动(双向反馈、创意沟通、鼓励性评价)”的方法、6、“总结(画龙点晴、揭示规律)的方法。

第三,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审时度势、制造气候;因势利导、激疑设问;创设情境、制造悬念;生动活泼、激发兴趣;联系实际、积极探索;表情和蔼、心情愉悦。

第四,积极运用“抓落实”的方法:跟踪训练、及时反馈、适时补救、反复强化、当堂检测。

第五,运用学生学习的方法改进教学方法

一是认知的方法:探究发现知识结论(知识运用规律)的方法;内化理解、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获得知识运用技能的方法;知识迁移应用的方法;总结反思的方法。二是“八环节”的学习行为方法:计划、预习、听讲、复习、练习、形成性评价、自学、反思。

第六,提高教学针对性的方法:①对学生作业、练习、试卷批阅进行“错”、“对”、统计;②对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分类,找到共性和个性的问题;③寻找形成问题的根源

和关键点,是教的、学的、必然的、偶然的;④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设计课堂讲评的针对性教学方法:⑤将问题和对应的知识、方法、能力结合,并进行适当拓展,对学生有举一反三的提高,必要进行二次过关(强化)。

(五)高效率课堂的特征

1、教学有“五”个着力点

一是教学落实的目标、“三基”明确; 二是教学内容充实、结构严谨、针对性强; 三是学生思维积极、活动充分; 四是训练落实的措施到位;

五是师生关系和谐、教与学谐振、以诱达思、以情激情,教与学达到了辨证统一、高峰体验。

2、教学策略的特征

一是教学起点适当、难度合理、速度合适;

二是教学小步子、大密度、低台阶、快反馈,关注知识细节;

三是上、中、下三层学生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面大,抓中间兼顾两头,各类学生各得其所,落实到位。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四是扫除了学生的思维障碍,消除了知识疑点,积极了解所教内容中容易发生的错误;

五是抓落实的措施到位,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全身心

地投入到学习、接受训练、思维和探究中去;

六是正确处理讲与练、容量与落实的关系,效益最大化。

3、高效率课堂的目标特征

一是课堂效果的落实和效益:A、教学内容体现了针对性,全面、扎实、重点突出。B、“三基”落实扎实,大多数学生达成了应有的学习目标。C、学生的独立思考性强,接受了有效的全面训练。D、课堂状态、学生学习状态良好,积极主动兴趣浓厚。

二是教学过程和方法富有实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A、激活了学生思维,知识充分展现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高。B、教师的教法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精讲、引导、启发、点拨、评价、激发、总结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强,营造了课堂气氛、教与学谐振。C、学生全身心投入,充分全现主体地位,手、脑、口并用,读、思、习、问、议、说、练结合,“动”了起来,思维“活”了起来。D、抓落实的方式方法有力,强化训练、及时反馈,反复补救、当堂检测。

三是看教学的设计水平:A、教材处理准确合理,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发生、形成、发展、迁移思路清晰。B、教学的结构、层次、步骤完善清晰,反馈检测、点拨补救穿插及时,归纳总结恰入妙机。C、教与学有机结合,激疑设问、启发诱导、点点相融;结论探究、迁移运用相得益彰;铺垫伏笔、温故反刍相辅相成:D、针对性强。

四是看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基本功水平,因为素质和基本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潜默化和深远的影响作用。包括处理教材、与学生沟通交流、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组织教学活动、抓训练落实等基本功,大大超越了传统的语言、板书、教态基本功的范围和要求

(六)对于构建高效率课堂的建议

1、课堂教学——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的十点建议

(1)让学生在课前3分钟做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事情。

(2)以学案引领开展教学活动。

(3)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原则上控制在20分钟之内。

(4)学生每节课的训练、巩固、反思等自主时间不少于20分钟

(5)每节课要分层次给尽量多的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机会。

(6)讲练结合,有计划地进行讲练调节。(7)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8)适时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

(9)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0)每节课要留出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顿悟总结提高。

2、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十点建议

(1)班主任抓好晨读,总结昨天的学习情况,提出当天的学习要求。

(2)备课充分,精心设计、印制学案,并于课前3分钟发放。

(3)讲课前利用实物投影展示5——10个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

(4)善于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语言风趣幽默,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适时向学生介绍课外阅读书目。

(5)讲课时面带微笑,感情真挚投入,打动学生的心,控制课堂节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讨论,大胆发表见解,鼓励学生不怕失败。每节课提问不少于10人。

(6)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走下讲台,仔细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及时表扬鼓励。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进行课堂总结和记录。每节课表扬不少于5名学生。

(7)注意总结或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课堂学习内容,言

简意赅,明确重点和关键,指导方法。每节课结束前留出3——5分钟,让学生自行总结。

(8)布臵分层作业,及时批改,定期检查课堂笔记、错题本等,用鼓励性语言与学生书面交流。每次面批不少于5人的作业。

(9)辅导自习时,到学生中间去巡回指导,每班每节课主动帮助指导学生不少于5名。

6.广东高考改革方案 篇六

今年4月,广东新高考方案公布,本科高校考试科目按“3+1+2”模式设置。日前,广东省招生委员会、省教育厅公布了2021年拟在广东省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目前,在读高二的学生们已经饮了“头啖汤”,开始了选科走班。高一学生则有可能从下学期开始选科。如何结合自己的能力、性格、发展方向、心仪的专业和目标大学理性选科?现有的选科走班,对高中生提出了怎样的挑战,他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我们邀请了广东实验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负责人蓝敏老师和教学处主任伍毅东老师为同学和家长们支招。

如何选科?

成绩优先 参考专业 对标院校

“3+1+2”,“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蓝敏表示,从科目和专业对应梳理结果来看,在“1”里选考物理的,专业覆盖率达到97%左右,而选考历史的专业覆盖率为53%左右。在这个基础上,再对“2”进行选择。对于专业倾向不是非常明确的同学,选科的原则,应优先考虑成绩和能力。

其实无论是选物理还是选历史,可对应的专业都是非常多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选哪些科目能够取得更高的成绩,突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在选定“1”科目后,再看可以选择哪些专业,确定“2”科目。在考虑未来专业的时候,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学生对自身性格、能力、兴趣爱好,还有亲朋好友的行业资源等。在考虑专业的时候,还要结合目标院校,不同的院校专业对选考科目会有不同的要求。通过这三个维度的分析,理性地选定考试科目。在省实,学生可以依托测评软件来进行辅助选科,该软件对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价值观、决策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评,还从优势学科、专业倾向、院校倾向等方面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而生成选科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做好升学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查询大学对于专业的选科要求,查询往年各所大学专业所录取的学生的全省排名情况,再比对孩子的现状。这是一项比较繁杂的工作,孩子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很难再腾出精力,家长在这方面的助力非常关键。与此同时,家长要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理解孩子当下阶段的学习压力和需求,帮助孩子解决生活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如何走班?

学会提高时间规划能力

“3+2+1”一共有12种组合,伍毅东介绍,在省实,每一种组合都有学生选。如何分班、如何排课、如何管理,都是学校要面临的新问题。高二年级目前有行政班和教学班,行政班就是传统的班级,语文、数学、英语都是一起上的。如果某一种组合的同学能凑够一个或者几个班,那大家自然就在一个行政班里了。对于凑不够整班的,那就需要同学们到相应的教学班走班了。这样一来,排课就非常有讲究,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走班而影响了其他考试科目的学习。“算法非常复杂,必须依靠排课软件,靠人是排不出来的。”伍毅东笑说。

上课模式的转变,对学生也提出了挑战。以往除了实验课、音乐课等个别课程,学生从早到晚都在一间教室里学习。而现在可能需要在不同的教室里上不同的主课,身边还是不一样的学习同伴,学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的。选科走班也要求学生提高效率。课间只有十分钟,他们要打水、去洗手间,就上一节课的问题请教老师,还要收拾东西,准备到下一个教室去上课,学生需要比较科学的时间规划,做事情也要有条不紊,不要去了另一间教室才发现学习用具没带齐。

如何准备?

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都要从小培养

在蓝敏看来,走班对学生心理方面最大的影响就是固定化的班级不存在了,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有些同学会因为没有跟好朋友选同样的组合,没办法总是在一起而感到失落。还有的同学会在重新分班后,交不到好朋友。高二年级在这个学期分班后,就有个别学生的情绪不太好。

如何避免在分班后产生这些问题呢?

7.树起中国改革新航标 篇七

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我对其精神实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召开,国内外各方众说纷纭,但各方的似乎都有一个共识:此届必将树起中国改革发展航程上的新航标。

国家大势决定了一个国家发展的前进方向,是要解决主要矛盾及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所推动的。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中内容都是关于重大的改革,确立新的改革目标,指引我国改革前进的几个重要文件。深化改革,才是引领这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要事。改革已渐进了深水区,渐进了攻坚阶段,改革模式本身也需要加以变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激起中国变革新活力,再启中国增长强动力,升级中国经济硬实力,同心共筑中国梦,我们布满期待。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深知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必须做到“五要”。

要有全面的眼光。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并且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其核心和重点无疑是“全面”二字。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也必须牢牢确立“全面”思想,要有全面的眼光,一定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切忌单兵突进或孤立片面地想问题、办事情、抓改革。国家制度建设或国家制度现代化,其本质就是加速各类要素积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等。在中国还要保证民族团结、共同富裕、长治久安、祖国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由此,就需要全方位的变革,这包括观念变革、经济变革、政治变革、社会变革、文化变革等等。只有全面抓、抓全面,才能使中国改革全面深化、整体推进。

要有深化的谋略。改革开放35年来,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改革开放走到今天,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逐渐显现,来自国际国内的风险和挑战依然十分突出,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能不能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需要深化的谋略,要在全面的基础上深化改革。要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思想认识,绝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一知半解。要对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有深入透彻的分析和把握,找准改革突破的关键点、着力点,深化改革措施,将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绝不能走过场或等要靠。

要有改革的魄力。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改革更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法宝。但是,改革势必会触及到一些既得利益群体,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当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尤其需要有攻坚克难、排除一切干扰的勇气。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以及壮

士断腕的决心,义无反顾、奋力向前,敢于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坚定不移、循序渐进地推进各项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拆解“硬骨头”,要树立“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全面深化改革就没有更高层次发展”的思想和理念,靠改革促发展、靠改革调结构,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要有务实的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部署,提出的改革“路线图”,要想变成美好的现实,必须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应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用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以作风建设提振全党精气神,形成了全党全社会的新风气。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更加需要传承和发扬务实作风,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落实精神,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既不能急躁冒进、急于求成,更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要有清正的环境。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没有一个清正廉洁的环境不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一年来,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出台“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然在全党上下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少数干部中还存在着侥幸心理以及顶风违纪行为。越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关键期,越不能放松风清气正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的营造。要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的力

度,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支持改革为荣,以破坏改革为耻”的良好风气,使干部群众都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支持改革,服务改革,共同推进“中国号”巨轮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

35年前,发端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而今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新一轮深化改革的重要转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金融体系、贫富差距、资源垄断、政府职能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大众关心热点。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没有变。发展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改革是当下中国发展的必然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一步步推进,从全面实行一般诊疗费制度到“异地高考”方案“破冰”,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到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提高,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以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为主题,到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建立社会救助制度,“公平”的实现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带来了更多的期待。

目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面对未来的一切风险和挑战,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深化改革就是给我们

8.改革新课堂 促进新发展 篇八

——在固始县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2011年11月2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在这个大会上发言,把我校近几年来课改情况向各位作以回报。

一、直面挑战,应机改革

自2008年秋季开始,我省普通高中全部进入新课改实施阶段。但在初期,由于我们观念落后,认识偏激,行动迟缓。三年以来,特别是2010至2011学,在全国全省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中,通过学习参观,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逐步认识到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已经承载不了新课程的理念,必须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学校在全省兄弟学校轰轰烈烈开展课改的形势下,直面挑战,应机改革。首先建立起新课改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时时处处过问新课改;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落实新课改,各相关科室主任任成员,在各个方面支持新课改,及时、认真地听课、评课、反馈意见,提出具体的新课改建议。上一学年,学校聘请县教研室教研员李永年同志担任学校新课改指导员,进行《树立新观念,构建新课堂》等课改理论指导,并参与评价课改课,提出具体可行的新课改意见。结合自身实际,学校制定、印发了《新课程改革实施办法》《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教学具体指导意见》《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注重教改指导,将新的课改理念和精神落到实处。

二、重视学习,转变观念

从2008年暑假开始,结合教育系统组织的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分期分批组织我校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特别是新课程培训。并组织优秀教师赴上海、永威等地学习别人新课改先进经验。这些培训,我们称之为头脑风暴。特别是2008年和2009年暑期举行的“新课程、新课改”教学培训,从理念到教材、从方法到应用学得非常系统。学校教师开始明确,教育教学的基本准则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开始转变角色,不再单一地做课程的“忠实的执行者”,而是积极去做课程的研究者,提高了教师的课改意识和课程实践能力。

为了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学校教科室在上一学年印发了多种学习材料,如《高效课堂22条》、《高效课堂概述》、《高效课堂的模式》、《高效课堂的抓手——导学案》、《高效课堂的管理》等,还选印了许多外地新课程优秀课例供老师们学习。通过采取教研组集体学习、备课组分组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以及新课改的基本形式,使老师们在学习中领悟新课改,在学习中提高新课改意识。

三、探索教法,指导学法

我们的理念是聚焦课堂,改革课堂,高效课堂。聚焦课堂是目标,改革课堂是手段,高效课堂是目的。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学习的天堂,实现五个转变:变教师灌输为引导为主,变教师教为学生学为主,变教师讲为师生活动为主,变听会为学会为主,变单纯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为主。为此,学校从教法和学法上做了具体安排。

去年10月,学校出台了《固始慈济高中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意见》,指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做到:

1.学案引导,课前预习。由学科组富有经验的同志负责,全组讨论后,形成导学案。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探索、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小结等8个环节。上课的前一天下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在预习中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

2.明确目标,讨论质疑。教师要确定符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每节课开始,要向学生展示和提出,告诉学生自己在本节中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然后学习小组互相讨论,根据学案内容和对教材的理解,完善学习内容。

3.展示拓宽,总结归纳。各学习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互相补充,取长补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个小组同学的积极性,把握好节奏、广度和深度。在学生充分展示基础上,由老师或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上升拓展。

4.训练检测,巩固反馈。当堂训练,及时反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本节的重难点、易混点等进行讲解总结。

为了把新的教学方法落实到实处,根据安排,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新课改课堂教学竞赛、观摩课活动,每学科推出1—2人先上试验课、示范课。各学科再安排教师上汇报课、竞赛课,在的总结表彰中,专门设立了课改先进个人奖,有五六位同志受到表彰,如语文教师姬锐、叶蕊,生物教师徐俊歌等。这一做法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导向。

教育方式的转变必然呼唤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此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学法教育。学法教育的核心也是五个转变: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由“自主”到“跟领”的转变;由“自学”到“互学”的转变。为此,学校每学年在高一年级引发学法读本的小册子,引导新生规划三年的高中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内容包括各科学习方法,成功学生的经验介绍,名校录取学生榜。2010年2月,学校制定了《固始慈济高中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除了指出要抓好励志教育,激发学习内驱力,要用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成长之外,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学习行为规范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指导学生把握好预备、听课、复习、作业、考试等几个环节。举办学生错题本和摘抄本的展示活动,在橱窗里展示最优秀的学生作品,在全校起到了良好的促进和示范作用。就周末和节假日,学校还做了《离校不离学,离教不离习》的专门指导,希望学生以学为主,适当休息,计划周密,自主高效。在上周召开的一二年级中考总结会上,我们还强调了学法教育。指出,教与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学,可以想象这枚“硬币”是怎样的残缺!知识与方法犹如鱼与钓鱼术、金子与淘金术。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教会方法,培养能力,高效学习!

正因为学校不仅注重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还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双管齐下,课堂教学才开展得有声有色。许多老师在思考课改,践行课改。姬锐老师的课改体会说到:这种上课方式让学生束手束脚的感觉彻底消失了,学习中充满了感情。学科组的公开课也积极用新课程的理念作指导。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明显提高。因为共同思考,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总结,共同提高,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和学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今年高考,我校理科应届除夺得全省状元外,本一初选仅次于信高,居全市第二;本三初选率81.48%,居全市第一!人均分除语文以微弱优势居第三外,其他各科均是第二位。在十月底结束的全市三年级第一次大考中,我校应届再创佳绩,全市前百名,我校应届有10人,全市前10名,我校有两人;全县理科前20、30、前100名,我校应届生有14人、23人、60人,以绝对优势超过了复习生!起始年级教学成绩也很可观,一二年级中段考试两个年级和文理科成绩都在提高进步!暑假以来,特别是秋季开学以来,全校出现了空前的喜人的局面:全校教职工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学生的学习风气也焕然一新!展示了慈济高中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改革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了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与旧观念、传统教法的矛盾和碰撞。

新课改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全局的工作,因此它是“一把手工程”,说白了就是领导重视,特别是主要领导,必须认识到位,理念到位,亲力亲为,参与组织领导,而且有着执着的精神和坚定的态度;其次,教师要有积极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试想,一个连基本的教学环节都做不到位、基本的教学技能都不具备的老师,你怎么奢

望他课改?岂不是奢望一个不会走路的人会跑步?再次,改革总是充满困难的。几代人,几十年都是这样教过来了,你让他突然改变,那是何等的不习惯?!所以,课改属于那些有创新意识的人,属于那些“我要改”的人!像我们学校仍然有些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思想保守,创新意识差,仍然满堂灌、自习课大讲特讲等,这些将是我校下一步突破的重点。但,我们深知这是一个过程,一个经历。最后,课改人人都能做,课课都能改。我们的理念是它只要求老师转下身就行了,只要每节课有变化,每节课有创新;只要每天在思考改革,琢磨改革,这本身也是在课改!第五,教学改革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当然还包括课外,比如作业练习的变革。我校语文采用周周集、数理化采用错题集等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成绩,这也是改革!第五,我们的课改主要是改革课堂教学中那些低效或无效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因此,它自然能提高课堂效率,效率提高了,成绩就会提高,那教育质量想差也差不了!这里,就是要找到一个结合点:实践新课改与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结合—用先进的全新的课程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能力。”我校的新课改与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精神相适应,相信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课堂一定会产生无限的魅力,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必将推动着我们的学校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我们有信心,也有理由相信,固始慈济高中在不久的将来,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更大的平台上发展壮大!

上一篇:三年级学生情况分析下一篇:伟大工程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