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就业难探析论文

2024-09-03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探析论文(精选8篇)

1.农村大学生就业难探析论文 篇一

大学生就业困难成因分析

如今正是知识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我们国家也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的时期,教育在发展,高校在扩建,大学生在增多,加上09年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学生就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我们作为即将就业的人当然很关注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析。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较低

从2003年第一批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以来,就业难的问题每一年都会被舆论拾起,成为人们众说纷纭的焦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2009年学子们在为工作奔波忙碌时,对前景似乎比以往更加迷茫。《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月度报告》二月分析报告显示,上海成为毕业生签约率最高的省市,内蒙古排名第二,北京仅以23%的签约率列第四位

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32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0%。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根据麦可思调查,现在毕业时的大学生就业率只有55.8%,而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达到了87.5%。有这么大的就业率差距,就说明大学毕业生缺乏对就业市场的认识,所以在求职中不断地碰钉子,才逐渐了解到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真实信息。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

1、高学历,却敲不开企业的大门 在51job论坛上,有一位网友发表了“我是研究生,白送都没人要” 的帖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其他网友的共鸣。在2009年各大媒体不时爆出研究生找工作屡吃闭门羹的事件,学子这边手持高学历期盼企业能够多看自己一眼,企业挑挑拣拣到头来还是弃之门外。就学历来讲,研究生在求职中处于“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位置。

2009年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要招聘一名高学历的洗碗工,其条件之高被网友怒称“这是对国家学历的藐视!”虽然在舆论的压力之下,招聘方修改了苛刻的招聘条件,丰富了工作内容,可被伤自尊的网友还是“穷追不舍”。这一事件,不仅直射学子就业难,同时也使学历贬值的问题凸现出来!

2、就业难,纷纷回炉短训

2009年9月末媒体报道“哈尔滨大学生‘回炉’短训就业受宠”,新年伊始,广东曝出“技校生就业好过大学生”,“企业争抢技校毕业生,造成人才提前‘脱销’”等类似的新闻。曾经有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大学生“回炉”技校是一种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然而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大学毕业生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回技校“充电”的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同,“回炉”大学生也从当初的“个别现象”发展到今天成为一个群体。技校生受宠,大学生“回炉”,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却需要技校的“镀金”才能真正发射光芒。

3、有工作,却与农民工同酬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显示:“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的趋势。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1岁和22岁的大学毕业生与同龄的青年农民工的工资分布进行对比,都是“千元档”,甚至青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略高于大学毕业生。”

二、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社会企业方面的原因

1.市场容量不足,提供的就业机会比较少

从国际看,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劳动者65%-80% 在其中就业(包括社区与中介),但我们中国中小企业太少,举一个例 子来讲:日本1.25亿人,中小企业有660万个;而中国13亿人,700 万个。所谓“僧多粥少”,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应该大力提倡 发展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大国际企业采取收缩战略,大幅裁员

近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利润空间加剧下滑。为了控制成本,裁员、减薪成为了企业方最常用、也是最优先考虑的方法。而失业、生存压力也就成为了近期备受关注的词汇。据今年年初国际劳工组织的专家预测,2009年全球失业人数将再创记录,达2.1亿人。而在国内,裁员狂潮也在地产、金融等企业的带领下迅猛袭来。

3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

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1.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仅就广东省而言,2004年高校毕业生为13.2万人,2005年为16.5万人,今年广东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20万人,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预计今年在省内求职谋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30万人。

2.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3.高校未组织学生就业培训,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据《市场报》2002年报道,江苏省大学本科生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是月薪2000~2500元,机关事业单位是其理想中的工作单位,专科生则选择到企业工作,月薪主要集中在1500~2000元之间。国内其他地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也不相上下。对于近八成的用人单位来说大学生的期望仍然过高。

2.学生缺乏求职技巧

求职技巧就像一支润合剂,巧妙融洽应聘者与面试官之的关系。但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对大学生丧失信心。

3.考证存在盲目性

如今证书种类繁多,加上近年来各种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导致企业对证书的信赖度并没有大学生想象的那么高。相比证书,企业更看重个人素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但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旧盲目地考证。

4.对企业不够了解

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应聘公司的相关背景和应聘职位的情况以及工作内容和任职要求等等,有一部分学生对以后自己即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迈出人生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

5.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强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无论对员工个人或 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作 者: 张莹 编著)很多大学本科在校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还有一些没有做任何的打算,而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6.对创业的认识不全面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另据统计,大学生毕业后有过创业冲动的不少,但真正创业的人不多。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管理经验,对行业缺少深度认识,对市场和营销缺少深入了解。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形 势 与

13室内设计(1)班

董如月

2.农村大学生就业难探析论文 篇二

就业形势严峻与城乡差距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因为城乡存在差距, 农村学子很难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各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 因而在就业市场处于弱势。反过来, 如果农村学生在就业上步履维艰, 教育投资与回报不相匹配, 也就失去了改变家庭和农村现状的能力, 这势必将进一步加大城乡差距。

事实上, 不仅就业, 在整个教育阶段, 农村学生相比城市学生都明显处于劣势。调研数据显示, 我国重点大学里农村学生比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下滑, 北京大学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降至一成多, 有人因此发出“寒门难出贵子”的感叹。即便冲破了这层障碍, 农村学生还将遭遇“拼爹”现象, 他们大多没关系、没门路, 除了一纸学历没有其他东西可拼, 失业率高达30.5%并不奇怪。

“拼爹式”就业对农村学生不公平, 对权贵子弟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调查显示, “拼爹”有助于进入体制内, 他们因此走上早已被安排好的人生之路, 安于稳定, 不思进取, 这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浪费, 对社会和国家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年轻人有憧憬、有奋斗精神国家才有希望, 当“死也要死在体制内”成为一种倾向时, 我们应该对此有足够的担忧。

3.资源不均衡导致农村大学生就业难 篇三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为何会在就业率和月薪上出现这种差异?有舆论将此归为就业不公平,但在笔者看来,当前就业不公平,就业中存在“父辈就业”现象,是导致农村生无法和城市学生“拼爹”的一方面原因。除此,不合理的高考制度导致农村生更多进入二本、三本等普通院校,而二本、三本院校近年来的盲目扩招,也是农村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如果不改革高考制度、不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不完善就业体系,这种城乡差异还会持续扩大,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比例在逐年提高,2000年农村学生占招生总数的48%,2012年达到59.1%,其中本科生由44.1%提高到52.5%。但是,农村生进重点大学的比例却很低。2013年,北京大学共招收3145名本科生,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仅为14.2%。这还是在国家推出定向扶贫招生计划之后得到的数据。此前,北大的农村生比例只有10%左右。从全国范围看,“985工程”高校中的农村考生比例仅为20.8%。根据调查数据,更多农村生进入了二本、三本院校。

而二本、三本院校的教育质量比“985”、“211”院校更令人忧虑。一方面,这些高校,尤其是三本院校获得的政府资源少,对人才培养的投入相对也少;另一方面,不少二本、三本院校近年来走规模办学路线,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而且,为使扩招顺利进行,很多学校选择办学成本较低、不需要专业实验室、对专任师资也要求不严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盲目扩招,直接的后果就是相关专业学生就业难。前不久,一项由麦可思等机构联合发布的“薪酬排行榜”显示:在2012届各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文科专业几乎包揽了毕业半年后薪酬排行的倒数十名。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出版的《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2年)》也指出,2012年各大类专业毕业生起点薪酬平均水平分别为:哲学专业1600元、历史学专业1871元、教育学专业2263元、文学专业2518元、医学专业2636元、军事学专业2667元、农学专业2703元、经济学专业2708元、工学专业2812元、管理学专业2825元、理学专业2834元、法学专业3021元。总体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毕业生起点薪酬整体高于人文学科。

这清晰地描述出农村学生的求学与就业路径:农村学生上本科院校的比例提高,但大多数是进入二本、三本院校,一些二本、三本院校的教育质量缺乏保障,且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较多,结果导致农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薪酬低,再加上“父辈就业”的影响,就业的城乡差异就十分巨大。

要解决这一问题,推动就业公平是必须的,但还必须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应改革高考制度,不再以单一的分数评价选拔学生。在目前的高考体系中,分数是唯一的评选标准,表面上看,每个考生在同一张试卷上进行竞争,是公平的,但对教育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的农村生来说,高考其实并不公平。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2010年的高考中,考生的父亲来自农村,考生的文科高考成绩平均能达到433.8分,如考生的父亲在城市,其文科平均成绩可达到471.4分,相差37分。

改变这种不公平状况,从长远看必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而在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现实中,改革高考制度更具现实意义,如果能建立全国重点大学基于全国统一测试的自主招生,并在自主招生中加入地区教育因素评价,就可很大程度地校正地区不公平、城乡差异。

其次,应打破学校间的身份等级,推进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平等发展,甚至取消一本、二本、三本院校的制度设计,我国将高校分为“985”、“211”和一本、二本、三本,是人为地将高校划分为等级,这制造了学校间的不平等,压缩了二本、三本院校的发展空间。加之学校普遍缺乏办学自主权,因此,不少二本、三本院校的办学没有特色、办学质量不高,学生缺乏竞争力。

现在,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考不上一本就不算上大学”,“上二本、三本院校没有出路”的看法,这使社会对高考的焦虑在加重,同时也使农村地区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认为无法考上好大学的学生,选择放弃高中,甚至放弃初中,出现低龄辍学。这无论如何不是我国教育和社会的福音。面对这些情况,我国必须加快推进高考制度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博主简介:教育学者

4.农村大学生就业难探析论文 篇四

对策1.高校的改革

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

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

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策2.政府还应充分发挥在就业方面的职能

第一,就业优先应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办事方针,政策向安排就业倾斜。相对于经济增长,政府在劳动者就业中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责任要求政府在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公平与效率中树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并在实践中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的增长。

第二,畅通就业渠道,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在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的时候,政府的疏导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政府要在宏观上对人才培养的规模、方向进行预测调控,引导专家对将来的就业形势和需求进行预测,以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还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从而保障就业学生的公平竞争。

对策3.大学生自身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自立自强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考验时,应该坚定信念。

首先,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理性决策,摒弃传统的择业观念,正视自己的工作目的,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其次,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经验,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全面锻炼,以面对更多的挑战。

再次,敢于自主创业。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大学毕业生也可以是创业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创业带动就业,对自身和整个就业局势都有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更有利于毕业身自身的全面发展。

5.大学生就业难 论文 篇五

这个题目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现在读大三的我同许多人一样,想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让自己生存下来,有出息。可我知道,今天大学生的价值和以往无法比拟。我们不再是社会精英,不再是上了大学,衣食无忧。我现在甚至在担心我一天三顿饭的花销会不会超支,走出校门后我能不能独立的生存下去,靠自己的能力又怎样回报供我上了十几年学的父母。这些小时候就印刻在心中的豪言壮语,要靠自己在不久后实现,真的是一种极紧迫的危机感。不过我想,写完这篇文章,我会更清楚“我们”的现状,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我认为,造成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的原因有三: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自身的就业观念误区。面对此三方面问题,政府、学校还有我们自身需要共同努力才有可能予以解决。

一、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失衡。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数近年迅猛增长,其直接结果就是目前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近几年,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涌入市场,导致大学生供给量增加。随着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的逐步显现,劳动力的社会实际需求增加缓慢,与过多的新增毕业生的数目相对比,形成相对供需失衡,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困难。

二、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软硬件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首先是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对于社会需要比较滞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没能及时更新,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教材多年未变,专业划分不合理,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对知识传授比较看重,而对能力培养却比较轻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造成结构性供求矛盾。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和周期长的两个特点确定了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其次是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这些都与高校的用人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

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误区。

大学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能够找到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但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造成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显著增加而西部城市求贤若渴。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更加严重影响择业与就业。其二,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觉得求职时优秀的成绩和评优奖励的证书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不惜通过造假来求得一张证书以骗取企业的青睐,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外,还有诸如就业环境还不够宽松、公平,企业用人方面还存在 许多问题等等。

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政府及时的政策疏导。

针对今年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中央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2009年2月1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通知》明确指出,到城乡基层就业是大方向,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是主渠道,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应充分发挥在就业方面的职能。就业优先应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办事方针,政策向安排就业倾斜。引导专家对将来的就业形势和需求进行预测,以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还要通过法律、经济等手段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从而保障就业学生的公平竞争。政府在行动中要有多种措施以应对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

二、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并对市场进行有效引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各层次人才。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课本知识的教授上,更应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各方面能力培养。真正让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感受到不同于以往教学阶段的校园氛围和校园文化。真正让走出来的大学生理论知识过硬,素质过硬,能力过硬,适应社会各劳动力部门的需求。学校各部门还应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和支持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还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就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使自己能够找到能胜任同时又喜欢的工作。

三、增强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

首先,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锻炼各方面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在校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其次,大学生要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要树立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等新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找工作和干事业结合起来,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总之,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因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更加严峻,但同时我们要看到上述各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客观影响。只有在政府政策疏引、学校教育培养结构调整、用人单位社会责任的树立、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正确定位等的综合引导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

6.【大学生就业难信息】 篇六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愿景,在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在对近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据国内一所较为知名大学计算机和外语两个专业学生抽样调查反映,部分教师的实际知识占有量不如应届的学生。计算机专业学生讲,摩尔定律9个月一个周期,不到社会上学习,毕业后所学知识多数都过时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要学会鉴别知识(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应用知识,哪些是当今世界前沿知识),敢于抛弃知识(筛掉过时知识、垃圾知识),善于转化知识(把握知识点,形成量到质的转变),用智慧统帅知识才能在现实社会中靠自己的实力生活,用自己的能力

【原因】

原因一 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

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

原因二 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原因三 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原因五 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原因六 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原因七 学生缺乏求职技巧

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原因八 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扩充,重点讲)

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考证存在盲目性: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看重哪种证书”选项时全部都选为“零”,可见企业对证书的信赖度并没有大学生想象的那么高。原因是,如今证书种类繁多,加上近年来各种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其中又以短期培训和针对应试的居多,企业面对这支日益壮大的“考证大军”产生疑虑——持证人是否真的具有相应能力?因此相比证书,企业更看重个人素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2、先就业后择业渐流行: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

3、对企业不够了解: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有一部分学生对以后自己即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迈出人生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

4、对薪酬的期望更加现实:学生对于薪酬的看法更加现实了,高校学生期望月薪1000-4000元的占总人数的68%左右,其中2000-3000元为更多学生接受;2000-4000元的期望人数居多;1000-2000元及4000元以上的期望人数较少。

5、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强:相比于过去,今天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和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人才市场的逐渐完善、选择多元化的趋势相吻合。很多大学本科在校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还有一些没有做任何的打算,而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6、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管理经验,对行业缺少深度认识,对市场和营销缺少深入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一书中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与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约有

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00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10000所大学才够。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二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

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1%。

三是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北京某高校的调查表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中,准备考研究生、博士生者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0.8%。同时,大学毕业生未签约就已就业的大有人在,他们很可能未列入已就业统计。原因可能是单位借口试用不愿签约;从事临时性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未能列入签约统计。

曾湘泉由此得出结论,真正就业困难的人在未签约中仅占少数。因此,从测量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初次就业率指标和数据所反映出来的走低,事实上夸大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第一,主动不就业者,如想继续深造的人,属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不能算做失业;第二,非签约就业即隐性就业,事实上也是就业。两者一减一加,结果是:目前对大学生的名义就业率的统计低于实际的初次就业率,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被夸大。

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形势下必然发生碰撞,但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前教育部学生司司长认为:“就业压力加大,我国高等教育从国家整体需要看,我们目前的大学毕业生肯定不是多了。解决问题的一方面,需要学生认识到整体趋势,自觉调整就业期望,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作为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晶代表也希望毕业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求学期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同时,也不要认为到基层、到企业就没有出路,“你看成功的企业家,有哪一个不是从最底层做起?”

对“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被夸大”这一观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王向前有些不同看法。他认为:大学生要高价,主动失业的现象在前几年比较多,但目前已经发生变化。王向前认为,要客观地看待大学生“要高价”的问题。他表示,由于大学毕业生多了,用人单位选择的余地大了,因而变得非常挑剔。用人单位为减少成本,增加竞争力,把大学生工资压得很低。据了解,他所在的学院,大专毕业生的最低工资期望值只有600元,本科毕业生也就是1000元。王向前说,大学生现在上学的成本是很高的,北京的大学一年全部费用约

1.2万元,包括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服装和课外书等。学生家庭支付或学生本人打工挣钱都很不容易。学生参加工作后,有的要还银行助学贷款或给付出学费的家庭一些回馈,这都是必须的支出,都要挣较多的钱来应付。而且,大学生工作后还有住房问题、婚姻问题需要解决,都需要很大的开支。因此,不能盲目地说他们“要高价”。大学生就业难不但是事实,而且解决他们就业难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

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有1500万的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可喜可贺的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摆在了每个毕业生的面前。2003年,高校毕业生为210万,到去年7月为止,毕业就业签约不到50% ;2004年,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50万……。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对中国对世界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中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是五个人抢一碗饭。要“饿死”人的!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①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

②世界经济不太景气,使得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各大国际企业采取收缩战略,大幅裁员;

③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过去的低工资高就业的形式已不适合市场经济;

④政府政策以往没有倾向于增长就业。

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但把这个归咎于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三大能力:辨别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辨别善恶、好坏的道德能力,以及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果真如此吗?不是,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蔑视!是那些想混淆视听、存有偏见——只见树木的人,要转移当今中国大学生对社会关注的视线。当今中国让大学生就业难都是社会信用体系缺乏惹得祸。

大学生就业难的真实原因是:

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导致社会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混乱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与发展,对“诚实守信”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建设却远远落后于这种要求。中国的社会信用关系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生了混乱,道德败坏、假冒伪劣盛行,假学历泛滥成灾。从一般的信誉失范,不讲信用,到严重的欺诈犯罪。社会上人人自危,中国人的还有谁敢说自己没有买到过假冒伪劣商品(自然也包括教育产品)?这种现象从出现到蔓延,充分表明,中华民族“童叟无欺,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正在受到冲击,信用在社会上已不值钱。从国家到当今大学生,都在经历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做法的痛苦过程,社会信用危机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之大,对人们包括但仅大学生的思想腐蚀之深,已经到了非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并着手整治、解决不可的程度。

200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开创金融改革和发展新局面。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建设,规范社会征信机构业务经营和征信市场管理。

二、发达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与发展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有150多年的历史。1830年,世界第一家信用管理公司创建于英国。历史最悠久的信用管理公司成立于1841年,目前其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企业信用“世界数据库”,内有来自世界各国的近5700万家企业动态的信用档案,其中还包括有20多万个中国企业的信用档案,其年产值(1997年底)已达50亿美元。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法律最健全的是美国。在20世纪60-80年代的20多年间,美国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相关立法纷纷出台,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信用管理立法框架。其立法有18项。其它国家如德国、英国也非常注重信用管理相关的立法。在美国,信用记录跟你一辈子。一个人出生后三个月左右即办理并拥有一个终生不变的由9位数组成的“社会安全号码”,其中不仅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直系亲属、家庭地址、联系电话、受教育程序、保险情况与金额等,还包括个人信用记录。无论从接受教育到走向工作单位,也无论是汽车、住房信贷等消费活动,只要你拥有一个良好的信用记录,你就可能拥有你想要的生活。在美国人们习惯地称拥有个人信用调查巨型数据库信用管理专业公司为“信用局”。美国信用卡普及的保证是社会安全体系和金融联网体系的完善。要在美国申请信用卡,首先要申请社会安全号,银行开户、生意投资、汽车驾驶执照

等等几乎所有的活动都需要这个安全号,如影随形。想赖账跑掉,难。美国信用卡的基础是其良好的个人信用体系。不讲信用的人只能是勉强活着而已。

在美国,有一个实例,一位美国人15年前有一笔102美元的账单没有按时付清,后来给忘记了。结果,2003年买房时到银行贷款,15年期的固定贷款利率是5%,而他却要付5.5%,因为银行在他的信用记录中发现了那笔欠款记录,结果他不得不为此多付几千美元的利息。

美国人在找工作时,雇主也会调一份申请者的信用报告作为参考。据说,一位中国留美博士在毕业找工作时屡屡碰壁,万分苦恼的他最后找到了症结所在:刚到美国时,曾在乘坐公共汽车时企图逃票被抓,此事被记入其个人信用记录中。欧、美等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确立了西方人的消费观念和信用意识,它把各种与信用相关的社会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社会信用的完善和发展,从而保障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推动了欧、美等国经济的腾飞,提高了欧、美等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

7.农村大学生就业难探析论文 篇七

1 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

1.1 农村籍大学毕业生数目与社会就业岗位不足的冲突

随着高校的不不断扩招, 近些年, 在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 其中农村籍大学生的数量也不断增长, 而且仍将不断增长。这种增长对就业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 使得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历程来看, 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间上, 大都耗费几十、甚至上百年, 而在我们国家, 这个历程只有短短数年, 发展的步伐迈的太快, 极易引起问题。 近些年的高等学校扩招虽然帮助更多的农村大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是, 由于社会就业岗位数量有限,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数量的增加, 但相比农村大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 还是差得很远, 因此, 高校扩招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

1.2 农村大学生素质与单位需求的冲突

当前, 经济迅速发展, 市场开放程度逐年扩大, 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与规模也在加大, 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为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 单位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本功, 也对其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开拓能力提出了要求。 而部分高校目前的课程设置与培养计划等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状况, 对理论的重视程度远大于实践, 对技术的培养远轻于科学, 因此, 高校毕业生大部分实践能力与应用性较差。 而其中的农村毕业生, 由于学历经历和文化背景的原因, 大部分对学习的依赖性强, 不会主动提升自己学习其他文化课外的素质, 使得自己更处于竞争劣势。

2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原因

2.1 客观原因

一是就业环境。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 经济基础不强, 生产力水平低下, 当前, 就业市场已是买方市场, 部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学历、毕业学校知名度等提出严格的要求, 研究生、博士生、或者名牌大学的本科生在就业市场会更具优势。 二是高校原因。 高校也是造成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 高校扩招的规模过大。 正是由于大规模的扩招, 才导致大批农村大学生的出现, 造成了就业市场的过度饱和。 其次, 部分高校课程设置、培养计划等落后于市场需求, 使得农村毕业生素质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 还有部分高校专业设置千篇一律, 缺乏特色与创新, 毕业生缺乏竞争优势。

2.2 主观原因

首先是自身素质。 农村大学生素质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这是导致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最关键的问题。 现代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逐渐完善, 他们对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团队协作意识、实践创新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而对于专业的限制反而降低。 而农村大学生往往在理论知识上优势较大, 而其他素质却相当缺乏, 这与社会需求出现严重脱节, 这是造成农村大学生就业竞争劣势的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是就业心理。 农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 就业期望值过高。 市场经济下, 大学生就业完全靠自己, 且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中理想的职业就是公务员、教师等行业, 而这些行业都是秉着凡进必考的原则, 只有通过笔试、面试才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 而农村大学生在这方面不具备优势。 第二, 自卑心理。 大部分农村大学生性格开放程度不高, 自信心较差, 在就业市场上, 往往不敢竞争, 容易错失就业机会, 一旦就业失败就容易挫伤就业积极性。

3 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政府和社会

首先, 进一步实施政策倾斜, 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 对响应号召的大学生给予包括补偿学费、贷款、办理保险, 拓宽后续就业渠道等多方面政策支持。 其次, 继续完善就业市场, 为保证农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畅通沟通, 国家应增加专场招聘会, 完善农村就业信息网络, 为农村大学生毕业生提供及时、全面的就业信息。 第三, 鼓励大学生创业。 目前, 找工作已经不是就业的唯一途径, 也不是最好的途径。 有针对性地根据农村大学生的特长与兴趣爱好、自身性格与条件进行创业教育与培训, 强化他们的创业能力与意识, 鼓励他们参与实践。

3.2 高校

首先, 要加强就业指导。 老师与学校就业创业中心在对农村大学生进行就业培训与指导时, 不仅要传递招聘与就业信息、组织就业讲座, 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培训、经验交流会模拟就业大赛等, 传授就业技巧, 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其次, 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对部分就业观念不足的同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帮助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等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 第三, 加强就业心理辅导。 就业能否成功是农村大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农村大学生面对这一重大转折, 往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学校要针对这些情况, 通过专门的心理课程、一对一辅导、电话指导等方式, 及时调整学生心态,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3 用人单位

首先, 用人单位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标准,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 积极开展培训, 确保大学生才能与潜质能够为单位创造价值。 其次, 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 珍惜人才, 从单位需要出发, 选择真正适合单位的人才。

3.4 大学生个人

首先, 农村大学生不仅要重视知识储备, 也要采取多种形式着重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积极参加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 加强团队意识培养, 珍惜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 提高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其次,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对于就业, 不能急于求成或者眼高手低, 要对自身能力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对职业规划有清晰的概念。 第三,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农村大学生应认清现实, 理智选择就业岗位, 踏实工作, 积累工作经验, 打好基础之后有合适的机会再重新择业, 找到适合自己长远发展的工作岗位。

摘要:近些年, 全国高校持续扩招, 在校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 但与此同时, 对于大学生就业, 国家却不再实行派遣就业制度, 而是毕业生自主就业, 因此, 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 而其中占据不小比重的农村大学生, 在逐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就业难问题就更为严重。这严重影响农村大学生的家庭幸福感和农村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同时也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从了解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 分析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原因, 并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就业难,解决路径

参考文献

[1]朱旭, 马丽华.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

[2]彭尔瑞, 马咏梅, 姚天国, 等.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取向实证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1) :35.

[3]姚裕群.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若干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 2009 (3) :141-142.

8.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探析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58-02

一、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外因方面。

1.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

近几年来,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为 700万人,2014年为727万人,2015年为749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因而给2016年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 一是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数持续上升。二是面临着其他就业人员的挑战。这些人员(下岗工人,进城农民,分流干部,转业军人)的就业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与高校毕业生所选择的目标有重叠而形成激烈的竞争,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三是用人需求向名牌大学、高学历集中。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动辄提出必须名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追求名牌效应,这使得地方高校毕业生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四是毕业生的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增幅。

2.结构性矛盾突出。

就业,无外乎两个方面:供给和需求。很多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并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供给和需求在结构上出现了错位。

一是制度缺陷。扩招政策的出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学生 “ 引进”来之后,没有设计好相应的 “ 输出”机制,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社会环境、政策、就业指导等诸多方面的困境。

二是专业设置没能做到与时俱进。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没能从发展的角度预测未来几年的市场变化和需求,在设置专业时,只从眼前出发,以招生为目的,致使学生所学与市场需求难以恰当对接。

三是人才培养单一化。受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的影响,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融合性较差,不利于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结构,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四是缺乏对接平台。传统的一些对接途径,诸如招聘会、就业网站、手机信息平台在就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局限性和发展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尤其是个性化服务和跟踪调查方面,这些传统对接途径的弊端很明显。

(二)内因方面。

1.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就业竞争力不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自身的素质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毕业生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实际操作、继续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这样的毕业生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而用人单位录用地方高校毕业生有所顾虑,甚至个别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

2.毕业生择业观念仍然陈旧,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受精英教育时代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目前地方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仍然陈旧,许多同学的就业观念比较狭窄,缺乏开阔的视野,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准备。很多毕业生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眼高手低。他们看好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愿意到大城市就业,把择业定位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经济效益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不愿到非公有制单位、小型企业、民营单位和农村乡镇基层就业,反映出毕业生追求高薪、追求舒适、追求名气的心态,就业的期望值居高不下。而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日趋饱和,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这部分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脱离了社会的需要和现实,导致高不成,低不就,人为造成了就业的困难。

3.毕业生缺乏择业技巧,就业自信心较差。

许多地方高校毕业生面对不可回避的职业选择,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职业选择中信心不足,不敢与招聘单位代表洽谈,缺乏主动性; 或是在双向选择中未被看中情绪就一落千丈,悲观失望; 或是经受了几番择业的挫折后心灰意冷,埋怨家长没门路,埋怨所在学校,埋怨所学专业不抢手,责怪没赶上好机会等。有的毕业生虽然在校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寡言少语、不善交际,与用人单位洽谈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说话结巴,应变能力差,更不用说礼仪礼节了,所以在“双选”会上也只能名落孙山。

二、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从源头上调整结构性矛盾。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就业政策。

一方面要从国家到地方逐级加强教育及就业相关制度建设,建立招考、教育和就业三个环节的有机联系,畅通国家、社会、学生、学校以及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要完善基层就业扶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到小微企业就业,实施好 “ 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健全创业孵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创业扶持政策,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nlc202309011146

2.调整供需平衡,力争使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一方面高校在调整学科结构和设置专业前,要科学预测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合理设置学科和专业,注意加强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另一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掌握多种技术或综合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3.搭建对接平台,整合各方面资源,为毕业生顺利就业畅通渠道。

一方面要建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传统就业对接平台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创新培育第三方中介组织。第三方中介组织作为学校、学生、企业、政府信息沟通的桥梁,能够提供指导性、技能性、专业化的招聘就业服务,以减少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二)加强综合素质培养与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深化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

坚持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方高校要积极调整课程设置,按照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 的原则设置专业、制订培养方案,努力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新专业格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在专业教育中,加强综合性教育,拓宽基础学科范围,适当增加人文学科知识。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2.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方高校必须坚持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注意有针对性,例如对师范类学生应注重教师基本素质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案编写、课件制作等活动。与此同时,高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大学生活动管理,主要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管理和引导,使活动落到实处,真正做到通过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使大学生得到社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此外,平时还应当注重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通过就业指导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在任何经济成分的单位和机构中从事社会需要的任何劳动岗位的工作都是就业,进一步破除旧的到国营、公办单位端 “铁饭碗” 的就业观念,克服片面的 “专业对口”的要求,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观。教育毕业生学会面对现实,对所在的学校和专业以及将来的职业,要科学地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择业只能以自身资源(知识、技能)满足就业岗位需要。就业观念的转变,也需要切实注重劳动观念的加强,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教育毕业生到人才需求空间比较大的、相对艰苦的地区和基层去建功立业。这样就业的大门才比较宽,就业的岗位和机会才会比较多。

三、结语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已成为大学生、高校及家长共同的感受。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社会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们都物尽其用,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以更好的繁荣社会,发展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汪忠武.大学生就业实用手册[M].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2012.

[2]樊俊苹,程淑娟.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3).

[3]方红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4]史彩虹.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8).

[5]王军,刘慧.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具体途径[J].黑河学刊,2006(5).

上一篇:企业员工访谈录范文下一篇:9月支委会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