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2024-07-01

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12篇)

1.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篇一

工科院校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工科院校学生有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敏捷性、独立性强等特征,但形象思维融会贯通不够、思维品质发展不全面、思维独特性不足,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应着力于厚实理论知识基础,加强科研实践环节,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发现, 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理解学生对权威的.质疑,帮助学生建立批判精神;客观看待学生对规则的审视,合理界定学生的思维越轨性;开发学生的非常态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等多维的思维源泉.

作 者:周霞 陈奎庆 ZHOU Xia CHEN Kui-qing  作者单位:周霞,ZHOU Xia(江苏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陈奎庆,CHEN Kui-qing(江苏工业学院,院长办公室,江苏,常州,213164)

刊 名: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10(4) 分类号:G40-057 关键词:工科院校   创新思维   培养模式  

2.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篇二

1 科技创新的实质

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赖于教育, 这里的“教育”是指终身教育, 它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对人的一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大学教育[1]。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阶段, 大学教育不仅给学生以知识与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探索真理、追求真理、不断创新的精神[2]。

2 现代教育模式的局限

大学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国现行大学教育模式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2.1 主要传授现有知识

中国是一个传统教育占优势的国家, 其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就是重知识的传承, 轻知识的创造。这种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 其评判标准是升学考试。当前随着社会对学历的重视和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 导致大学生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获取更高文凭和相关证书上, 不加选择和怀疑地接受知识, 按标准答案“背死书”, 忙于应付各种考试, 使他们无睱顾及科技创新活动, 无法应用新知识去创新, 从而使其科技创新意识、动力、激情被湮灭;考试制度及其所强化的标准答案意识也不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 使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受到了压抑和摧残[3]。

2.2 主要为课堂讲授

目前,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仍然是高校的主要教学方法, 缺少情景式、问题式、研讨式、实践式等有利于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课堂上, 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 缺乏积极思维和师生互动, 限制了学生自由思索和想象空间, 忽视了学生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训练, 压抑学生个性发展。

3 工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策

3.1 发挥实践基地作用, 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完善校院两级培养体系, 挖掘创业指导中心、创新基地的人才培养功能, 培育、扶持科技社团的新生力量, 是新时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4,5]。

3.1.1 发挥创新基地作用

进一步完善创新基地评估考核制度。一是, 按年度明确工作任务, 确立验收标准, 公布创新项目;二是, 完善入选创新基地准入制度, 要摈弃“差生”概念, 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 给创新人才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三是, 实行项目中期考核制, 及时了解项目进展, 着力解决影响科技创新中最突出、最直接的问题, 调动创新基地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3.1.2 加大科技社团扶持力度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科技社团是由志同道合的同学自发形成的, 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 爱好。发挥科技社团成员来源广、有兴趣、凝聚力强的特点, 提高大学生创新活动的主体作用。一是, 给予经费保障。鼓励科技社团组织开展科技活动, 调动成员探索科学奥秘的积极性;二是, 适当给予项目支持。培养协会成员敢于探索、勇于探索、追求新知的科技兴趣;三是, 做好团队人才培养工作。动员研究生、博士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培养创新意识, 提高综合素质, 形成专业知识、动手能力较为完备的队伍结构体系。

3.2 注重创新实践, 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3.2.1 强化科技创新技能训练

科技创新技能是个体完成科技创新所必备的技巧和能力的总和, 体现在实践活动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和行为之中, 是人们达到科技创新目的的途径和手段。主要包括熟练的实验技巧和能力、新技术与新工艺的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为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技能, 学校开放实验室, 鼓励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 并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充分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开设课程综合实验课, 不断提高综合性, 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比例;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 循序渐进地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技能水平。

3.2.2 构建科技创新实践体系

科技创新实践是指个体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过程与获取的成果。它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综合体现和现实写照。学校特别重视科技创新实践教育, 把科技创新实践融入到学校的整个实践教学过程[6,7]。根据我院人才培养目标, 以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为基础,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结合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院科技兴趣小组, 在全院范围内遴选有科技特长及浓厚科技兴趣的学生, 以化学工程系飞扬科技社为组织载体, 开拓与所在地南京市六合团区委, 周边社区、中小学合作, 努力拓展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在时空上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加强工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 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更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教育改革重要课题。因此, 加强对工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它需要我们所有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S

参考文献

[1]王强.论理工科院校科技人文融合与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11:127-128.

[2]马斌, 李中斌.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 2011, 25 (10) :85-88.

[3]吕凤英.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对策[J].天中学刊, 2007, 22 (2) :103-105.

[4]马彦周, 孙劲松.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1 (5) :169-171.

[5]张继德, 沈慧娟.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0 (1) :101-103.

[6]冷庆丰.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理论, 2011, 2:246-247.

3.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篇三

[关键词]工科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115-02自20世纪80年代末始,由于高速发展的国内经济,高等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实施,要求企业产品在外观包装、设计上都须有自身的专利产权;室内装潢、服装和交通工具等需求的个性化与高质量要求,使得设计专业人才需求量激增,艺术设计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在此背景下,除一些专门艺术高校扩大招生、扩充专业外,许多工科高校也陆续增设艺术设计专业。据统计,目前国内设置该专业的工科院校共有400多所,培养了大量紧缺人才,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中,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已然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一、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特色不强,招生规模偏大、过急

特色性是学科教育发展的关键。建设地方工科院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来源于“大而全”的院校建设理念和经济利益等多重因素,这种快速、短时膨胀式的办学,必然导致随意性强,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生师比例失衡,无法保证基本教育质量;专业设立、学科规划、培养层次、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缺乏规范与制度化,则直接影响到教学管理的水平与效率。[1]就发展趋势看,只有实力雄厚的工科院校中具备鲜明特色的艺术专业,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空间。

(二)教学方法、方式落后,教学计划与专业特点背离

艺术类学科在工科体系背景下,在工学办学环境、理念中,当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其课程无法依照艺术专业的教学规律,根据自身专业特性开展教学。因为与理工类专业教学计划不同的是,艺术专业是分段制教学,在一定时间段相对集中地进行创作与学习,所以,地方综合院校中教学计划的制订,应当在不影响全校整体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充分考虑与工学性质不同的学科和专业,依据专业特点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利相关专业发展。

当前,许多艺术设计教育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组织上,不能结合市场的最新需求。实际效果中,该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缺乏,表现在诸如设计理论的严谨性、设计技术的可实施性缺乏等诸多方面。

(三)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实验设备不齐全

艺术设计专业是动手能力要求高、实践性强的专业。没有良好的实验条件让学生参与各项设计和制作,培养的学生就只会空有想象和纸上谈兵,而不是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在现实培养中,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实验设备不全,许多工科院校的设计专业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已成为阻碍学科持续发展的瓶颈。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创新实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然而,一方面,由于资金投入、办学理念等问题,其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模式缺乏新意,实习写生基地不足,导致培养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监督不到位的现象,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有计划的指导,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未得到充分的激发,影响到其实践学习效率和创造潜能的开发。[2]

(四)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教师队伍薄弱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先天不足。由于设计专业起步较晚,相对较新,以往只有少数专业院校能够进行培养,数量十分有限。与此同时,招生数量却日渐增加,大部分院校在教师队伍引进方面存在着困难。在师资队伍总量不足的压力下,有些高校引进人才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主要表现在:一是引进的教师普遍较为年轻,基本上是刚出校园就走上讲台,自身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全面,也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二是新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相对比较保守,缺乏新意,教学效果也就不够理想;三是由于数量有限,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大,外出考察与交流学习的时间和机会都较少。因此,任课教师一方面很少能够接触最前沿的艺术设计思维和方法;另一方面,疲于完成教学工作量,很少能够全面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改革的思考

为避免当前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出“厚基础、重创造、精技艺、能力强”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我们应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办学模式,从而为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新的思路。

(一)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适合专业特点

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涉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等许多问题和教学细节。例如,以课程设置为例,基础课程注重打基础,应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化、历史、写作、审美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美学意识和艺术思维,为随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宽厚的人文基础与科学素养;专业课程则更强调课程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以模块化为中心,达到承前启后的联系。同时,为避免知识面狭窄,课程设置中导入多方向的选修课程,以扩大学生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探索更加适合艺术专业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一方面,提倡教师不拘泥于工科背景下制定和实施的教学管理规定,使教学方式方法与专业特点更加切合;另一方面,并不是鼓励教师不遵循基本的教学规范,随性而为,而是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前提下,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潜能。[3]

(二)结合地方和院校实情,加强专业特色建设

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是促进艺术学科发展的首要和必备条件;同时,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强化专业特色,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譬如,当前迅猛发展的房地产业和大规模城镇化建设,必然带来室内设计、环境设计专业方向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而基于媒体及动漫产业的发展势头,视觉传达、动画专业也必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工科背景院校在知识层面和思维方式上,有助于拓宽艺术教学和艺术创作的思路;另外,在專业发展方向上为设计专业提供补充和支撑。这种具备一定工学办学理念的艺术学科,不仅形成自身特有的专业特点和优势,还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引领潮流,展现活力。比如,机械学院下设的包装工程专业,应发挥优势,创立以工程技术为特色的包装设计教育;土建学院可发挥城市规划和建筑特色,建设与城市公共系统、规划有关的设计教育。

(三)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以理论为基础,通过强化实践环节得以实现。然而,现行设计教学体系是一种偏理论的教学体系。为克服弊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逐步加以改造,使教学体系从偏理论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过渡。应合理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比例,完善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与设计公司、专业机构联系,扩大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专业设计比赛,以赛促练,发掘能力,构筑起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专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此,应下大力气,采用多种方式,按照已确定的特色方向,采用优惠政策和资金倾斜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一是专业素质建设。艺术专业教师既要有足够的理论水平,更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拓宽教师培养渠道,联合行业加强实践历练,提升教师实践经验。二是教学经验的提升。提升教学经验非一日之功,但是可以通过建立、坚持“以老带新”、“同行互帮”和自身总结等多种方式、制度,加速其提升的过程。[4]三是队伍结构建设。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主要考虑师资的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应根据专业发展的实情,综合考虑结构,保证教师队伍的延续性与平衡性,使之成为支撑教学运行与改革的有力保障。

地方工科院校中艺术专业是办学较晚,也相对薄弱的一个专业,在全体理论和一线教师等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地方工科院校中的艺术类专业必将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韦宇航,陈群.目前地方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弊端和改革探索[J].现代交际,2010(8):155-156.

[2]汤喜辉,潘传姣.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与发展浅析[J].美与时代,2004(8):12-14.

[3]陈出云,陈洁.理工科院校艺术专业办学问题的一些探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65-67.

[4]朱颖,杨文剑.关于工科院校中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现状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8(12):81.

[责任编辑:钟岚]

4.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篇四

农林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条件及其改善途径

简述了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指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若干关键条件,提出了提高农林高校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条件改善的`主要途径与要求:(1)建立师资队伍成长的激励机制和支撑体系;(2)强化实践教学;(3)管理与运行机制创新.

作 者:邱荣祖 周新年 郑丽凤 QIU Rong-zu ZHOU Xin-nian ZHENG Li-feng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福建,福州,350002刊 名: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2(5)分类号:G642.0关键词:工科专业 创新型人才 农科院校

5.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篇五

作 者:俞重远 芦鹏飞 王永钢  作者单位:俞重远,芦鹏飞(北京邮电大学光通信与光电子学研究院,北京,100876)

王永钢(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北京,100876)

刊 名:物理与工程 英文刊名:PHYSICS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 19(3) 分类号:G71 关键词: 

6.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篇六

一、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1. 强调应用, 注重实践。

由于提高应用能力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而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是发现问题, 因此如果实践经验的缺乏, 没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 解决问题也就无从谈起。

2. 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最新的技术, 或进行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应用型人才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问题加以分析、思考, 以最小的物质消耗谋求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

3. 一专多能的多样化特征。

由于社会的快速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 每个人都会从事多种职业, 在多种岗位任职。为了促进社会行业和技术岗位技术水平提高, 满足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多样化的需要, 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技能, 具有一专多能的特征。

4. 不断创新的特征。

应用型人才并不只是单纯的、继承性的应用, 而且必须是创造性的应用。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 创造性的分析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正是由于应用型人才的这些特征, 所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被社会广泛接受和欢迎。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责任。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理论探索

1. 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加强相关政策导向。

为适应社会对高等人才的实际需要, 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政策, 从不同的角度强调要加强应用性、复合性人才的培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相关的高等教育政策时, 也都从各地经济发展需要出发, 强调要加强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2. 高等教育界不断进行理论探索。

近年来,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等高等教育组织不断召开学术会议, 探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对当前我国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等进行了研讨。

这些理论研究既有微观层面对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专业实习教学的讨论, 也有宏观层面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合理定位或必要性的论证;既有整体研究, 也有针对某一学科、某各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探索

1. 地方高校重新定位, 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进入新世纪, 高校如何定位自身成为高校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从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 同时也为了办出特色, 与传统本科院校进行错位竞争, 并把教育方向定位在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 为地方或行业提供了人才服务。基于相同的共识, 这些院校成立了协作组织, 进行有组织地应用型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工作。

2. 重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浙江大学出版社的牵头下, 浙江省成立了“独立学院及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建设协作组”, 针对浙江省内的所有独立学院的实际办学现状, 确定了从信息电子、生物技术、计算机、机械、土木工程等7个专业方向着手, 进行专业教材的改造工作。同时还提出, 教材编排要打破研究性教材的传统套路, 从“绪论”、“概念”、“论述”等角度编排, 改变为从“案例”编排, 强化实践训练。

3. 探索合作教育之路。

合作教育, 其实质就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 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它强调学校与产业部门合作, 学生用一定时间在学校学习科学技术理论知识, 用一定时间到产业部门从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生产劳动。通过引入合作教育, 可以很好地发展我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部分高校定位仍存在盲从性。

由于国家财政资金、办学条件等资源一直都比较紧张, 只能对重点高校进行扶持。高校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 把努力成为重点建设扶持对象, 作为自己的发展策略。从宏观上看, 一些学校不切实际、不顾条件地确定高目标, 盲目追求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从微观上看, 高校内部机制不健全, 学生发展的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 在培养目标上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所偏离。

在课程设置上, 我国许多应用型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的现象, 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存在偏离, 没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在应用型学生的教学培养过程中, 基础理论也超出了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所必备的理论, 出现了与学术型人才教育同等难度的倾向, 混淆了学术型人才教育和应用型人才教育之间的区别, 模糊了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3. 在培养方式上, 理论与实践脱节情况严重。

目前, 应用型人才教育的理论、实践课程没有较好地整合, 而是相互独立、各成体系, 都是先学习理论课程, 再学习实践课程。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往往会造成理论知识的空洞, 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知识, 通过实践课程将理论内化为能力的目的也达不到了。另外, 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实践课程, 往往是是安排在高年级, 使得实践时间太短, 实践能力的培养达不到目标。

4. 在师资建设上, 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应用型人才教育需要有一支与之相对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但是, 目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老师和教授大多直接毕业于高校, 没有实践经验;高等院校都很重视教师的学历, 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 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却不重视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的职称评定体系很单一, 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则没有明确的规定, 只强调学历要求和科研成果。

7.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篇七

关键词创新能力学生艺术类社团培养提高工科院校

我国工科类院校中,艺术类社团在学校日常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仅可以活跃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在学校的艺术类赛事上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能否培养提高工科院校艺术类社团的以及社团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艺术类社团发展的首要因素。艺术类社团占据着社团总数的较大份额,以西安工业大学为例,在全校147个社团中,艺术类社团就有33个,占据社团总数的五分之一,这些社团在学校的日常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晚会庆典因为这些社团的参与变得多种多样,形式丰富,同时这些社团兼具着艺术传播,丰富第二课堂,代表院校参加各级艺术类比赛等重要作用。所以艺术类社团的创新能力也直观反映了院校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工科院校的艺术类社团的发展现状及作用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设有艺术类社团,其中大部分社团都是以兴趣爱好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相对于艺术类全校的同学,在大多数的高校,尤其是理工科的高校中的艺术类社团的学生受到的相对专业的艺术相关知识的培训是相对薄弱的,从而导致理工科院校的艺术类社团难以长期发展或只是勉强发展。由于艺术类社团在高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高校艺术类社团的长久发展和不断提高收到越来越多关注。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提出,今后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比赛及展演活动。同时各高校也在加大投资鼓励校园内艺术类社团的发展,无论从发展规模和速度,艺术类社团都是所有社团的先驱力量。以西安工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为例从2010年的六个部门(声乐、器乐、舞蹈、曲苑、行政、书画)120人发展到2014年的九个部门(声乐、器乐、舞蹈、曲苑、行政、书画、办公室、合唱、礼仪)300余人的社团人数上就可以看得出,艺术类社团在学校中的优势地位和在学生中的良好的群众基础。艺术类社团在整个社团的发展过程中独树一帜初具规模,但同时也有着其他社团不曾有过的问题。艺术类社团往往以表演为主,在人们对文化生活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艺术类社团能否排演出否何当今学生口味的节目已然成为影响艺术类社团发展的大问题,然而能否排演出优秀节目的根本原因就是艺术类社团的创新能力是否能够与时俱进。

非艺术类高校文化艺术社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展示及其他实践活动,使大家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行动上找到榜样,认识得到提高,在思想、情感、理想、追求上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变化。文化艺术社团创新文化艺术带动非艺术类高校文化艺术发展,推进非艺术类高校文化氛围的构建和树立非艺术类高校文化艺术形象。文化艺术社团是非艺术类高校先进文化的最大生产力。简而言之,在艺术类社团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都有着积极地作用。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对社团发展的影响

艺术类社团多数是由学生要自发组织起来的,是兴趣爱好者们集中营,在这样的社团中有基础或者是有专业素养的占据少数,这样从人员自身上就限制了社团的发展,同时在这样的艺术类社团里多数的参与学生是想寻求展现自我的机会,而急于表现的捷径便是模仿或者重复已经有过的表演,而对于越来越苛刻的学生观众,往往会对“没有新意的”节目产生厌倦。进而导致表演者对表演(或者作品)失去信心,艺术类社团难以保证可以持续平稳的发展下去。而一个艺术类社团的平稳发展并且保持持续的创新,也体现了的一个工科院校的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彰显了院校本身在创新教育上的深入程度。

三、艺术类社团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工科院校的艺术类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创新,在多数人看来,由于非专业,可以表现的“差一些”,但是由于这些主观的认识,会导致工科院校的艺术类社团在涣散的管理、主观创新意识薄弱的情况下渐渐解散。但是艺术类社团在工科院校有担负着许许多多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提高艺术类社团的创新意识变得棘手而重要。

(一)为创新提供宽松环境以及创造有利条件

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自由宽松,这样的大环境下,艺术类社团才能够自主的去创新,由于艺术类社团的特殊性,需要的不仅仅是机会,同时也需要对于条条框框的打破,循规蹈矩的表演(或者作品)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视觉上都会对人们造成审美疲劳,或者说依据猎奇的心理来说,人们往往会倾向新的东西,所以应该为艺术类社团打造一个开放式环境,在具有过多束缚的环境下,艺术类社团没有勇气和条件去创新。同时只有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藝术类社团才能免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后顾之忧,艺术类社团才能更加有信心的创新。

(二)鼓励艺术类社团尝试新事物——从模仿到自主创新

现代心理学鼻祖冯特认为,认识和目的本身并不包含活动的驱动性,促使人去行动的是兴趣和好奇心等情绪。兴趣使人接近愿意接近的对象,从事自己爱做的事,它驱使人对事物进行钻研和探索,去发现事物的新线索,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好奇心是人们发现和认识世界的驱动力。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伯格发现,个性中的兴趣和动机是促使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驱动力。而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个体从事创造思维的内驱力。兴趣和动机可以使个体集中注意于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描述兴趣在创造性活动中的作用时认为,处于创造过程中的人,会忘掉自己的过去和将来,全部沉浸于创造活动中,被当前所进行的创造活动所吸引。而这种沉浸和被吸引是随着强烈的兴趣和激情而来的。由此可见新鲜事物可以对个人或者集体产生积极地作用,进而促进艺术类社团对与新鲜事物的追求和模仿,同时在模仿的过程中加以不断地改进,这边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从模仿到改变,再从改变之中发现全新的事物,这便是一种引导创新的过程,在整个艺术类社团的发展过程中,尝试新鲜事物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去促进社团创新。

(三)物质激励艺术类社团自主创新

物质激励是促进创新的方法中最为直观的方法,他可以很直接的将艺术类社团以及社团中的个人创新积极性带动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的主观倾向会偏于物质,但是偏向的原因并不是物质的本身,而是获得物质后的精神上得满足。而这也恰恰促进了艺术类社团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创新意识,所以适当的物质激励可以促进艺术类社团的自主创新。

(四)加强对艺术类社团的专业指导

专业指导是借助外力促进艺术类社团社团创新的一种方式,没有扎实的基础,有的时候创新会变成镜中望花水中望月,难以实现,而在艺术类社团中安排专人指导,无异于是加大了将创新转变为现实的可能性。进而促进了社团的创新积极性。艺术创新不是天马行空,而是有理有据的逐步提高与提升,在当下的工科院校中都有开设艺术类专业,这样从师资力量的层面角度上就为学生社团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在给予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后,充分发挥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五)培养社团内骨干成员的创新意识

选择素质高、能力强、有威信的同学担任学生艺术社团负责人,建立学校艺术特长生人才库,加强对艺术社团骨干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艺术社团的水平。因为有了专业基础过硬社团骨干成员艺术类社团的发展才能正常持续,同时培养这些骨干成员的创新能力,无疑会将整个艺术类社团的创新意识带动起来。

(六)鼓励艺术类社团参加比赛——走出去引进来

参加比赛是最直观反应一个艺术类社团与其他高校艺术类社团差距的方式,在这个竞争意识极强的年代,比赛可以激起艺术类社团以及社团中的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斗志”,而且在比赛中看到别人的优势与自己的不足,能够激发自身的“迎头赶上”的动力,这也是促进创新的有一种动力。

(七)加强艺术类社团的管理——团队协作推动创新

正能量是可以传递的,一个有着良好纪律性的队伍,可以走出让人大吃一惊的效果,这便是“人心齊泰山移”的道理,只有组织规性做到良好,一个艺术类社团才能有序的发展,换而言之说,艺术类社团的创新不是一个人创新,而是整体的创新,所以说,由团队协作来推动团队创新。集体在一起的“头脑风暴”是思维碰撞的最直接的方法,而这种各抒己见综合融合也是一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

四、结语

工科院校的艺术类社团的创新,要真正的做到多方面共同努力发展,用不同的方法促进和推动,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个体还是社团本身,在工科的大环境下都要进行支持保护,尽量做到创新不断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雯.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

[2]夏雅敏,屈琳琳,黄晞建.论非艺术类高校文化艺术社团多维度建设[J].

[3]张骞文,黄牡丹.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

[4]金芙蓉,何叶.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团艺术实践教学研究[J].

[5]陶丽,孙双霞.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J].

[6]赵格.浅析情感在大学生创新活动中的作用[J].

8.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篇八

【摘要】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然而,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也是目前医学创新人才严重缺乏的根源。因此,医学院校要积极思考如何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医学创新人才 培养 改革

医学创新人才从本质上讲就是在新医学模式和疾病谱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在医疗卫生工作中不断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1]。目前,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使命。如何更多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这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的改革,应从创新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营造创新的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教育理念,建立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培养体系

目前,许多高等医学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体系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目标中最突出的薄弱环节。首先要创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高等医学院校要积极贯彻落实国际医学教育的标准和国家医学教育认证标准,改变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把关注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上,把人文、社会、信息科学融入到医学教育教学体系上[1]。其次,要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培养体系。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医学人才总体培养目标的原则下,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出明确的要求,保证了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2];改革传统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时俱进,建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创新型师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创新人才。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有一支具备宽广知识和精湛业务技能的创新型师资队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与科研成果,并能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去,以加强创新性教学。

建立创新型师资,首先要改变高等院校组织机构行政化、评价激励制度有偏颇、教学科研经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制度上为建立创新型师资提供基础;其次,高校也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改变教师缺乏创新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固化、创新性教学方法不足等问题,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为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3]

三、改革课程设置,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学生的创新能力來源于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所以在课程设置中要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以强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以社会实际需要为目标,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从“专业化课程设置”转向“综合型课程设置”,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4]。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验实践课程开设比例,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等院校改革现行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一是应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医学教育的现状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淡化了学科专业界限,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医学创新人才。二是注重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培养,加强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结合,及时引入反映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所必须的各种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开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的新课程。三是根据教学内容,进一步精炼内容并不断推陈出新,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依课程特点开设相关课程和整合相关课程的基础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加强对实践环节中实习的管理和实习的考核,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创新性教学方法是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关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注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以病例为中心的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学习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要因材施教,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鼓励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求知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手段上,应不再停留一支笔、一块黑板的运用。须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扩大每节课的知识容量,加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提高学习兴趣,维持长久记忆。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的环境

创新人才有各种特点:如不守常规、思想活跃、发展空间很大,自由探索等。创新人才有许多不合常规的思想作为,是否包容他们,给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机会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方面[5]。医学创新人才培养要依靠创新的大学文化的孕育。在大学里我们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创新的环境,建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创新文化。改变只按照一个标准和模式去“塑造”学生,没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的学习环境,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的发展情况,借助现的各种优势上,对相应的薄弱环节进行改革,创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蔚,胡志.地方医学院校建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12):58-59.

[2] 郭喜良,陈轶嵩.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2009(01):48.

[3] 王爱香.基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创新能力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2(10):52.

[4] 唐智慧,左廷亮,马国忠.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75-78.

9.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篇九

大学数学在大学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知识基础,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载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学数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大学数学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不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样具有深刻的实际应用价值。大学数学教育改革成为专业改革的先锋和重点方向。

针对一般工科院校高等教育的新特点和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学风建设难度相对较大的实际教学环境,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环境,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使不同的数学教学环节能够协同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以及打下坚实的数学知识基础。

一、优化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专业,注重相关数学知识在专业学习中的应用

任何专业如果要进行精确性的描述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工具,因此,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概念和方法之前,首先从专业的实际出发优化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专业问题能力的培养,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数学的抽象,使得学生能够从更高的高度理解专业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数学主干课程中

大学数学课程中不少理论内容,不是从定义出发,而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已解决问题为线索展开知识体系,不是由教师直接灌输,而是引导学生在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将知识“发明”出来。通过这种“发明式”的学习,学生更能掌握数学的精髓,并且培养了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创新意识,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引入研究式的教学模式以及翻转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和专业相融合,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避免了生硬的概念介绍和公式推导,数学成为专业学习的必备工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在潜意识中提高了创新能力。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与课程相关网站或云端

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授课计划、课程电子教案、习题课电子教案、教学视频等相关教学资料放到课程的相关网站,或者建立学习资源的云端,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这种手段,可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适应现代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加强大学数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一)开设数学实验课程

在大学数学课程中适当的穿插安排数学实验课,如M atlab或M athem atica。也可以独立开设数学实验课程,通过教师演示指导实验,学生学习研究实验的方式。这种模式的教学实验的开设目的是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把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软件的应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地在实验项目中学习数学工具的使用,理解数学的知识原理和思维,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开设数学系列选修课

根据学生兴趣及准备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的需求,我校开设了数学建模,矩阵论等数学选修课。通过多种多样的选修课适应学生不同专业发展需要,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宽口径和多模式的发展空间。

(三)课内外紧密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及科技活动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数学竞赛和数学科技活动,通过丰富的竞赛与课外科技活动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充分展示的平台和接受挑战的难得机会。

四、实施并不断完善具有特色的分层教学模式,注意拔尖人才的培养

参照学生高考数学成绩,并通过选拔考试,对大学数学课程提出并实施分层教学,开展分级教学试点,有利于任课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恩格斯说过:“数学是人类悟性的自由创造物”,数学是最能激发人的自由创造本能的学科。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结合学生实际,从以上几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其目的是使大学数学教学改革能更深入地进行,其改革成果能够被真正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白春艳,谢彦红,李金娜.从大学数学教学改革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06):16-17.

10.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篇十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

目前, 各类理工科院校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 推进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量”的增长, 但在“质”上高低不齐, 仍有待提高。同时, 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机遇, 也提出新的要求。可见, 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 该如何适时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优势, 顺应国家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满足区域经济、文化产业、宜居生活的人才需求,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理工科院校, 作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 亦是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基地, 发挥着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 坚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理念, 自2010年积极实施教育部“卓越计划”以来, 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在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立足于地方理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要顺应新机遇、符合新要求, 积极依托工学优势, 明确人才培养价值定位, 以学生为主体, 积极推进从传统的技能型向创新型培养模式的转变, 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价值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实现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特色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求特色。因此, 本文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 就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和校企联合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思考, 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明确的策略性参考。

一、创新的涵义及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1. 创新的涵义与人才培养的定位

创新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原始创新, 二是集成创新, 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此对应的创新型人才分为原始创新型人才、集成创新型人才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型人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标准, 将教育计划分为学术方向和应用方向, 后两种创新型人才则归为应用型创新人才, 且从低到高有操作性、技能性、设计性和理论性四个层次。由此, 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则应定位为“设计性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层面, “创新”体现其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1

2. 艺术设计学科特征与人才培养定位

设计艺术学理论家尹定邦教授说:“现代设计既不是纯艺术, 也不是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而是多种学科高度交叉的综合学科”。艺术设计是“艺术化的造物行为”, 艺术设计人才即为“造物者”, 要求具备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科学的技能性, “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是造物者的核心价值。

3. 区域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定位

以笔者所在的广西为例, 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势, 在区域经济建设和文化交流中取得了巨大发展, 如纺织、服装、皮革成为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 市场竞争激励, 传统制造产业面临改造和升级等。因此, 企业从产品的设计、加工、到品牌培养和设计, 急需大量创新能力强、审美能力高、符合行业规格标准的艺术设计人才。

4. 人才培养定位及目标

以上几点为地方理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给予了明确的定位及目标, 即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 其所具备的素质有:富有创造力的艺术构思、引领生活的设计理念、对物质的艺术表现技巧、生产加工技术、执业能力等, 是“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兼备的高素质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

二、优化整合教学体系

课程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决定着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类型, 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提出几点思考。

1. 课程结构体现“大专业、宽口径”

课程体系的构建,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体现“大专业、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几点策略如下: (1) 课程结构体现逻辑性。以本校为列, 采用“1+3”的模式 (即本科一年级为第一阶段, 二、三、四年级为第二阶段) , 第一阶段课程不分专业方向, 着眼于学生对通识设计课程的学习, 开设学科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 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二维构成”“设计概论”等;第二阶段课程按专业方向分别设置, 包括各专业方向的技法课与理论课, 强调学生学习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如环艺方向课程, 由易到难, 先后开设“环境艺术概论”“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专题设计”等课程。 (2) 课程类型多样化。丰富专业选修课, 如“中外美术史”“绘画综合技法研究”“雕塑艺术”“园林植物”等, 与必修课合理搭配,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增加跨方向跨专业课程的交叉选修, 如环艺方向的学生可在第5学期, 选修如“壁画设计”广告艺术设计”等公共和视传方向的课程, 以培养学生的“大设计”理念, 提升综合就业能力;鼓励教师开设与最新文化创意产业成果衔接或与地域文化特色相关的选修课, 如“建筑智能化”“旅游产品设计”等, 扩展学生思维视野。

2. 教学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实践性

低年级课程教学内容要以开发思维为主, 可通过设置小而多、跳跃性大的课题来实现;而高年级则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设计能力, 可设置以较大课题为主的设计教学模块。在教材上, 通过教材的选择更新教学内容,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的基本不变, 在使用精品教材的同时, 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大纲查阅学习相关教材, 取长补短;有些专业课根据自身课程内容, 可不指定专门教材, 而是指导学生通过文献查阅研究, 获取最新学习资料;鼓励老师在教材的编写中反映艺术设计前沿信息。

3. 教学方法以“两个结合”为原则

教学方法上以“两个”结合为原则, 即课堂、市场、设计师相结合;个人辅导、小组讨论、集中讲授相结合。在具体操作中, 可采用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 搭建师生双向互动式教学, 形成“教、学、做”三合一, 变教师教学为导学,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拓展思维潜能。如本校环艺方向“公共景观设计“课程教学, 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展开模拟或真实设计项目创作活动, 学生进行创意方案的同时, 还要参加或观摩施工监管, 在实践中提高创意、技术应用和市场策划能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 要不断开发教师潜能, 强调教师设计实践能力的塑造, 构建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1. 提高教师设计实践能力

首先, 制定专业教师实践培训计划, 提升设计实践能力。对纯美术专业出身的教师, 定期组织他们参加高层次的设计培训班, 或到设计公司进行全脱产进修;学校应制定刚性政策, 鼓励年轻教师, 深入设计公司实训1-2年, 参与实际设计项目的研发与工程实施;教师也可利用假期, 到企业兼职, 吸收一线实践经验, 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实际。

其次, 制定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制度, 享受与纵向项目同样的待遇, 如本校环艺方向教师参与的诸多“城市景观规划项目”, 可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

再次, 建立适当的教师考核与评价标准, 改变侧重理论研究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的现有评价标准, 形成以教师在产学合作设计项目中的设计开发和研究工作、以及在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方面取得的成果作为主要考核与评价指标。最后, 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 获得“工艺美术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等职业证书, 成为“双师”型教师, 并在教师考评、职称晋升和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

2. 建立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

学校应面向社会、企业聘请具有实际设计经验的一线设计师、学者、管理者作为兼职教师, 参与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工作, 弥补师资的不足。兼职教师的实际设计经验, 不仅能提升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也能提升本校教师的实际设计能力。

四、加强校企深层次合作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 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实现的有效途径。学校为学生提供学术和执业准备, 企业将使学生的创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学校人才培养要与企业使用人才形成一种供求关系。

第一,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地方高校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企业联姻, 共同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和生产实习环节, 其中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的设置,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和优秀人才的招聘。

第二, 学校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在企业挂牌等形式, 建立相对稳定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基地, 注意应尽量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有市场、有特色、有诚意的设计公司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 并与他们形成长效、双赢机制。同时, 鼓励企业提供项目, 使部分教学环节在企业中完成, 由本校教师和企业的专家共同完成学生的教学指导, 改变以往学生实习“走马观花”“短时参观”的状况, 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让学生能更贴近专业、企业、市场和社会, 培养了其独能立开展工作的执业能力。如本校动画专业, 为适应区域动漫人才需求, 与企业、试验基地、园区形成联动, 于2012年共建形成广西首批“动漫人才培养基地”。

第三,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在学生完成实习基地的“实训”后, 企业技术导师参与评价与打分, 带队教师负责收集学生实习过程中显现的知识缺陷, 以便在未来学校教学中进行改进和补充。

结语

随着地域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地方理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大胆改革、创新模式, 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示范和指引下, 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 发挥优化教学体系的关键作用、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作用和校企深层联合的有效途径, 培养能自由探索、创新创造、超越实用的高质量设计人才。这既体现出艺术设计才培养的本质和规律, 又实现了服务社会的功能和价值, 使得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最终在特色中求得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为民, 张国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四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7 (6) :17-18.

[2]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2]张军等.地方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美术学刊, 2012.

[3]王东.新时期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 2012.

11.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电气类;创新;工程实践能力;人才培养

中国分类号:F416.6

本文得到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培养计划”的电气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3]223号)资助。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一个重大的科技创新甚至能推动整个世界的发展。电气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出高素质的电气类创新人才也是摆在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重要使命。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伴随科技的日益进步发生相应的变化。但不管如何变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电气类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力的培养关系到能否掌握已有的科学技术,能否传承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中获得的各种认知。同时也只有在实践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一、工程实践能力的内涵

所谓的工程实践能力就是掌握一技之长,具备能适应工程类特殊岗位工程素养和工程能力。在从事电气类专业工作中,通过在设计、开发、生产、设备、工艺、系统、操作或者维修服务等领域的实践,能用科学的方法和观点,运用现有的技术、工具、方法或者新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各种工程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能够参与工程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能够提出、审查、选择为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工艺、步骤和方法;能够在方案定型的情况下按照设计意图实现设计目标;对完工后的工程项目能够参与相关评价,具备判断力和提出改进的独立技术见解。

二、工程实践能力的实现途径

1、工程实践教育。作为一个创新型人才,良好的工程素养不可或缺,良好的工程素养包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团结务实的工作态度、积极主动的求知欲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工程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专门开设相关课程,由资深工程教育专家讲授,并在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生产现场进行观摩学习,感受电类工程实际活动,潜移默化。

2、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实验是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的过程,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而言,要求学生不但能验证已有的理论结果,而且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尝试和创新,目前电类学生在单片机、plc及FPGA等课程中,都提出了相关的自主开发要求。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重现实验结果,而且要开创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实训则是通过较大型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设计则是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完成相应的工程设计任务,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更大,对学生的要求更高。

在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等活动中,要求学生积极做好相关知识准备,相关指导老师编制科学合理、难度适中、便于自主开发的相关指导书。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基础差异,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

3、实习。实习是整个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最大型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重要保障,学生实习的过程面对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包含很多在校内无法碰到的具体问题。选择合理的实习内容、建立科学的实习管理,能真正得到实践能力提高。当前很多高校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不分专业、不分行业,统一集中安排到企业进行流水线上作业,工厂也对学生仅作为一种廉价劳动力使用,让学生从事单一的无创造性劳动的生产过程。这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

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通过毕业设计能提高学生方案论证、分析比较、独立分析、解决一般管理和工程实际能力;运用专业方法与手段获取信息和结果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及创新能力。调查研究、实验数据处理、阅读外文资料、使用计算机及文字表达能力。目前毕业设计的选题中往往假、大、空。不能联系工程生产实际,学生也往往是网上东拼西凑,闭门造车。在目前很多资料都谈到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共同指导毕业设计,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一个是学生数量众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有限,二来企业技术人员由于效益等原因不愿带。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指导老师应了解电类不同专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自己的科研状况,目前我校电类学生采用毕业实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实习单位结合工作的实际进行选题,指导的重心由学校指导老师向企业师傅转移,既考虑到学生的顶岗实际需要,也充分发挥企业师傅实践能力强的优势,效果较好。

5、学科竞赛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项目

学科竞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展示,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中,在抓好基础训练的前提下,选拔有潜质的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针对性强化培训。让学生在电路设计、制作、调试和FPGA等软件应用方面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国家也通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而提高创新能力。最近两年我们都有国家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项目被批准立项。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较高的平台。

三、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1、重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为了克服过去在本科阶段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我们将本科阶段教育就定位为一线工程师培养。以电力行业为背景,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实习等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充分凸显“电”、“工程”特色。

2、改善和利用实验实训条件

实验實训基本条件的具备是学生在校期间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第一步。通过实验印证所学书本知识的正确性,通过实训培养基本动手能力。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除了建设好基础实验室,如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单片机等实验室外,还应紧密结合专业实际,建设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实验室。选购或者自行设计与电力行业主流企业生产设备相近的机电设备,建立模拟工程实际的实践操作系统,按照企业现场生产的操作规程进行仿真模拟操作训练,再现生产过程。

3、建立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

作为校外的实践教学平台,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是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的一个重要过渡,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校外基地建设,构建校外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4、建设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中现有师资一般来说理论研究能力强于实践动手能力,这对于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言就相对短板,而企业中的工程师实践经验丰富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采取新进人员下企业、下实验室锻炼6个月到一年的做法是可取的。既能让新进的博士们熟悉本行业的工程现状,更加明确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对于企业发展、进而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又能在日后的学生培养中做到课本与实际相结合,顺利实现本科生成长为一名优秀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四、结语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是教学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既要做到动手能力的提升,又要克服那种单纯的师傅带徒弟的纯技能教育方式。在学生面临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现实面前,大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12.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 篇十二

当前地方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围绕理论课程开设,实验项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的实验、实践项目较少,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的机会更少;实验课时的安排也是按照理论课时的模式进行的,实践时间不连续;实践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课堂先讲,学生照着实践指导书上的实践资料和实践步骤,完成实践内容。在当前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这种机械、被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难以适应将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要求地方工科院校在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促使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参照“卓越计划”对“卓越人才”培养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地方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立足现有基础和条件,通过整合课程模块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体现出实践教学的专业特色与学校特点。结合近年来对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有关理论的研究和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地方工科院校的特点,按照“卓越计划”的理念,可以构建包含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和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五个子体系在内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一、新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对于地方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实现“四种能力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目标,也就是说通过实践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和具备四种能力:专业基础技能、综合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达到三个层次: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和发展层次(如图1所示)。基础层次的实践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同时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层次的实践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层次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未来就业或创业时所需的经营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即综合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属于提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发展层次的实践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发展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一般是要求学生根据调研资料完成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毫无疑问,发展层次是最高层次,它是建立在基础层次和提高层次这两个层次基础之上的,没有专业技能培养层目标的实现,将无法达到提高层次的实践教学目标,同样没有提高层次目标的实现也无法实现发展层次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设置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选择。

二、新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新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由三大教学模块组成:实验教学模块、实习教学模块和设计教学模块。如图2所示。

实验性教学模块,应从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为基础性实验,基础性实验最好与相关课程理论教学同步进行,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动手的方式,加深对课堂相关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会计基础模拟实验、会计信息系统上机实验等。地方工科院校的基础性实验主要在校内实践教学中心进行,可利用现代实验教学手段,如利用模拟的现行税务管理软件、审计模拟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等,对专业实务进行示范、实验和实训,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但目前不少地方工科院校基础性实验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更没有前瞻性。很多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基础性实验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传统实验课程,没有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实验课程,如审计模拟实验、纳税申报实验、财务管理模拟实验等目前社会急需的实验课程几乎都没有开设。综合性实践层次的实践教学目标是在基础性实验层次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确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同其他系统的集成关系;并体验有关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全面运用。如会计学专业应开设“财会综合实践”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训,使学生完全模拟某一大型生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业务,对学生进行从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计算机会计到财务管理的全面训练,使学生将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通过该项目的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财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创业性实践教学实际上是基础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教学的延伸和实用化,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背景下,创业性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地方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业性实践的教学模式应为:在一个高度仿真的企业运营内外部环境下,真实再现创业中所经历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各种变化,锻炼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从财务总监(CFO) 的角度去审视企业的运营、财务、管理、涉税、决策等各项业务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会企业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观察信息的相关数据是何时产生的,如何产生的,所有数据从哪里而来,数据是如何归集的,数据又如何被利用。学校应采用新兴科技,建设网络仿真模拟实验室,把教育媒体融汇于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和创业的兴趣,实训时最好采用分组方式,可运用“电子对抗系统”进行模拟实训。

作为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实习性教学模块,主要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它是高校大学生接触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与管理中验证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重要阶段。实习教学质量既关系到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高低,又关系到整个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应针对不同阶段实习教学环节的特点,采用不尽相同的实习教学方案。例如:金工实习可将传统的实习内容、模式、时间相对固定的模式转化为形式多样、内容灵活、功能齐全的技能培训课,金工实习最好和成本会计课程设计同步进行,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机械原理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认识。而对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则应采用“高校—企业联合实习基地”的方式,开展产学研结合,一方面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为将来企业的人才招聘以及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契机,是一个“双赢”的实践教学模式。

设计性教学模块,包括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科技竞赛和毕业论文等,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极其重要的环节。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是,课程设计与课程实验有根本的区别,课程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课程设计的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会计信息系统、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应有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目标决定了课程设计应是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调研资料(或实验资料)和系统实施方案文档模板,自行设计系统实施方案,并完成系统实施,以使学生将来能更自如地进行企业的相关管理工作。这样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难度很大,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课程理论功底,熟悉企业实际情况;了解系统实施方法和过程。但据近几年来对地方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环节模块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地方工科院校设计性教学环节相当薄弱,有的仅有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的地方工科院校有课程设计实践课,但也只是为了配合学生进行计算机等级考试设置了唯一的一门《VFP程序设计》。有的学校有“学年论文”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但也只是流于形式,不少学生只是随便在网上下载拼凑成一篇论文上交了事。有的学校根本不开展诸如大学生数学建模、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竞赛之类的科技活动,而笔者认为科技竞赛活动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形式。目前,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存在题目缺乏新意,不够综合,课题设计(研究)任务过于简单,形式过于呆板的情况。学校对设计性实践教学模块的不重视,导致无法调动学生进行设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此,首先学校应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对于设计性教学模块,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实习规划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案,由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并把关,发现问题与不足及时提出,让学生整改,协助学生完成设计任务。通过设计性实践教学模块,逐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探索新知识和新方法,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三、新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市场竞争的压力使用人单位越来越务实,要求会计工作者不仅要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更要求务工者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思维。这样就对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学生的技能是“练”出来的。课堂上的“教”侧重于原理、侧重于流程、侧重于方法,锻炼学习者的逻辑思维“;练”是训练,训练学习者的动手能力、反应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基于此,地方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要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三者有机地结合于一体,让学生既可以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在实验与实训中练就技能,在不走出校园的情况下,面向市场需求,将所学的相关理论、技能充分应用;而在学生动手、动脑的应用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也将有助于学生加深与巩固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如此循环,则可以让学生缩短课本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构建“理论、实践与应用”、“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社会需求”三位一体的新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如图3所示),这种新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可以切实推进地方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新型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很多地方院校相对比较重视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的管理中均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而对实践教学监控体系的建设则相对滞后,且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又具有形式丰富、涉及面广、相对分散和难以量化的特点,监控的方法手段和理论教学差异明显,更需要新的、有效的监控体系作为支撑。新型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监控体系既要注意吸收理论教学监控体系的长处,也要符合实践教学的自身特点。新型实践教学监控体系要本着提升学生的四项能力为宗旨,对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总体上说,新型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应包括三个有效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监控组织体系、实践教学监控信息系统和实践教学指标体系。其中,实践教学监控组织系统是指由学校、二级学院和专业系、实验中心分别组成三级的实践教学督导队伍,这三级队伍各有分工、相互协作、信息共享,形成严密的监控体系,监控的内容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实验(实习)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运行过程和实践教学制度执行等若干方面。实践教学监控信息系统包括实践教学相关信息的收集、评价和反馈等三个环节,特别在信息的收集上,要设立实践教学的信息员,通过信息的收集,总结经验与教训,为下一步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依据。实践教学指标体系是指为便于监控、反馈和激励,按实践教学的特点,对实践教学的诸要素加以量化分级。这些要素包括实践教学的教学文件(实验、实习大纲、计划、实践教材、指导书和学生的实验实习报告等)、实践教学运行的各类记录、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条件等。

五、新型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考评是实践教学的“指挥棒”,对整个实践教学起着极大的引领作用。不少地方工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考核重视程度不够,有的考评体系过于呆板、单一,有的又过于放任、松散,难以对实践教学的效果做出恰如其分的区分。这一状况已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也影响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地方院校会计学专业在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尤其应重视建立新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应的考核体系更应与时俱进,既要注重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又要注重灵活性。地方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考评体系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对学生的考核,二是对教师的考核。对学生的实践成绩评定既要注重结果的考核,也要重视过程的考核。目前,会计学专业的实践课程考评办法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即以会计的某些规范,验证学生做出的结果是否符合规范,以是否符合规范为标准给出学生的实践课程成绩。笔者认为如此考核是不符合“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的,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要建立以检验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考评体系,考核形式可多种多样,可多采用问题探索型、设计型、竞赛型等方式进行考核。对教师的考核应本着推动教师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前提,查找出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并迅速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崔刚、陆勇:《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之架构》,《江苏高教》2012年第5期。

[2]任平:《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思考---基于陕西理工学院会计学特色专业的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第22期。

[3]程翠凤:《基于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研究》,《财会通讯》(综合·下)2013年第5期。

[4]何秀英:《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思路研究---以渤海大学会计学专业建设为例》,《商业经济》2013年第7期。

上一篇:开发区档案馆下一篇:物流实习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