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心理健康(共8篇)
1.大学教育心理健康 篇一
大学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做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加重要的是,教师要强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心理情况会对身体情况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心理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其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会有比较高的效率。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将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重要的考虑对象,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并且和实际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在实践中获得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体育;心理健康;大学生;教育;锻炼;素质
1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1体育锻炼通过两种机制影响心理健康
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出,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增加积极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出现这一结果的机制有两方面:第一,体育锻炼能有效转移不良情绪,将集中力放在体育锻炼中。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的作用与反馈,而人类的左脑是沮丧、伤心等不良情绪的发出地,愉快的心情产自右脑。人们运动时,左脑会受到抑制,从而使右脑控制人们的思维,这样积极的情绪就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运动可以增加血液流通的速度,从而释放内啡呔,让人获得轻松、愉快的感觉。正是这两种作用机制,使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积极影响的理论得以成立,成为加强大学生体育教学,提升其心理素质的理论基础。
1.2体育锻炼能够调节学生心态,振奋精神
大学生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在期末或是面临一些重要抉择的时候,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将一些不利的情绪变得积极,就涉及到心理素质问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在锻炼过程中,消极情绪会受到抑制,也会暂时告别烦恼的困扰,而且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想法,对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再者体育锻炼是一个宣泄的途径,释放出来之后,更是会感觉到心里的轻松。调节心态,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宣泄,哭是很多女孩子选择的途径,而体育锻炼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小的烦恼和困扰都可以尝试通过运动锻炼的方法发泄出来,缓解心理压力,改变心境。
1.3促进学生个体心理调节作用分析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消极情绪,只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消极情绪调节技巧,及时进行排解就不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依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0%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方式;约有50%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具有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每一种体育运动都有其参与目标,例如跑步运动是为了更快、篮球是为了得分等,这些目标虽然片面,但是当运动者集中注意参与到运动中时,就可以忘记心理的消极情绪,并在运动过程中,对自己进行不断的评价和重新认识,在发泄消极情绪的同时,促使大学生增强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认识。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学生可进一步控制自己的实际需要,促进自我个性成熟发展。
1.4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交际能力,收获友情
交际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发泄”的过程,能够传播好的情绪,消散坏的情绪,而且对于生活来讲,友情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体育锻炼往往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玩闹都能成为他们的点滴记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能够在一起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然在体育锻炼中也会出现各种冲突,如时间冲突、责任冲突等,如何协调这些更是学生“情商”的锻炼过程。通过这些有效的团队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成为健康心理的必备素质之一。
2高校实现体育教育融合心理教育的实际措施分析
2.1更新传统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当代高校实现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修整传统体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心理教育人事误区,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体育教育工作重点发展的位置。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由于缺乏关注和重视,仅能挂靠在学校德育部门进行,多由兼职教师负责,部分高校相对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了相应的心理咨询室,但普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实际效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只有各高校管理层,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内涵,才能有效落实各项心理教育措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2.2明确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调整教育重点,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2)提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校园和谐关系;3)加强学生心理品质教育,强化学生心理适应能力;4)锻炼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及耐挫力;5)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心理调节习惯,提高学生自控力;6)挖掘学生终身体育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3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应积极调整自身教育内容组成,适当提高心理教育内容在高校教育中占有的比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引导学生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积极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加强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联系性,使学生形成包含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观念,以满足学生实际成长需求。传统高校体育教育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对于体育运动的竞技因素关注较多,对于心理、情感、态度等内容关注较少,因此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2者的教育主体和教育目标相近,促进2者的有效融合,可有效扩展高校心理教育渠道、提高高校心理教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文星.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5(5):31-33.
[2]吉建秋,陈颖川,郭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促进的环境研究[J].上海体育科研,,24(3):68-70.
[3]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大学教育心理健康 篇二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 健康乃是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方面良好而完满的状态。”可见, 健康即包括长期以来为人们更多关注的生理健康, 也包括被我们忽视的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内容完整, 协调一致, 即认识、感情、意志、人格、行为完整和协调, 能适应社会。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曾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四条标准:身体、智利、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重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过高效率的生活。调查表明, 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尽如人意, 尤以心理素质为甚。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人际关系不够融洽等。究其原因, 恐怕与传统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人格的完善培养做得不够, 且往往把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 以德育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等不无关系。特别是近几年的大学生, 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 几乎从小学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家庭的宠爱, 亲友的过分呵护, 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人造环境”之中。进入大学后, 远离亲友, 生活环境突变, 学习中的竞争对手比之中小学时更强, 由此带来的理想的困惑、考试的焦虑、择业的迷惘以及交友的失败等, 加上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的存在, 使他们的自我优越感逐渐消失, 心理失去平衡, 有的甚至导致某些心理疾病。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一,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学生求知和成长, 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 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 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 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
第二,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 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其心理机能, 充分发挥其心理潜力, 进而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会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 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 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 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在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时, 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 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 每年约有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 根据面谈分析, 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 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防患于未然, 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 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第二, 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 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大多数学生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和传授而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和调适方法的。应结合大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 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这些课程要依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开设, 在内容上既相互独立, 又有一定的联系, 各高校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构筑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第三, 加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训。对大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必须有一批具有心理教育能力的合格教师。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 增强教师心理教育的意识, 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 并提供多种教育实践的机会, 让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 才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第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 学校应该花大力气抓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 注重学校文化培育, 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和宽松理解的环境。
3.大学教育心理健康 篇三
首先,创新机制,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一是开展辅导员心理咨询技能培训,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支撑。二是建立学院二级心理辅导工作站,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搭建平台。三是建立“辅导员——心理服务委员——宿舍长”的工作体系,全面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四是加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督导,逐步形成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特色增长点。
其次,明确目标,充分发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优势。
一是坚持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月报制度,主动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二是坚持特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周报制度,切实帮助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健康成长。三是坚持主动约谈突遇重大生活事件学生,增强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应对能力。四是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项目培育,积极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最后,追求实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显著。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四
——心理的感悟和认识
123204019史天存
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交往、就业等方面压力,加之他们的思想、行为还不够成熟,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及许多心理问题,需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心理调节能力。
本学期,我们通过对心理健康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困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种种问题,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自我健康发展。
所谓的“健康”因为时代的发展和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定义、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步去向全面和完善,心理健康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心智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当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出现问题时,就要做好心理调适工作,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妥善地处理好心理问题,尽量避免发生不良事情。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内外协调、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个体能够与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协调与适应,使其生命充满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实现生理、心理和社会三面联系促进。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表现在智力正常有强烈的求知欲、正确认识悦纳自我、意志坚定、情绪稳定、人际关系的和谐、人格结构完整统一、社会适应良好。我们在大学校园里生活了将近一年,我们在这些方面做的不够好,总是与标准有点差距,但是这不能说明心里不健康,我们需要多加约束自己,培养自身的心理调控能力。
通过课堂学习我还认识到优良的思想品德,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都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同时健康的心理状况也促进我们各方面的发展从而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所以,我认为在发展个性品质的同时我们绝不可以忽视自己的心理状况。
大学阶段,大学生经常处于矛盾和困惑之中,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就会对大学生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如果读不到及时解决,就会进一步升级为心理障碍。上大学前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进入大学后,由于远离家乡,长期在父母身边生活突然间缺少呵护,身在异乡学习生活总是有些不适应,加上对大学四年充满很多的迷茫;生活习惯的差异,与室友之间的矛盾。各种压力交织起来,更使人感到焦虑、困惑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五
心理健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概念, 它涉及医学现象、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等。 不同学科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心理学家柯洛什尼克(W.B.Kolesnik)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情绪上的安宁或他的个人适应和社会适应。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 ” 我国学者唐柏林(20xx)在他的文章“科学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体系”中阐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体系包括心理和心理健康概述、积极适应教育、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情绪情感教育、健全人格教育、坚强意志教育、人际交往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择业心理教育、心理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教育、心理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教育。 由上可以看出,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的研究成果基本上趋于一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又融入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面的内容。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的背景与意义
在高度开放、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国际文化环境以及高竞争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的有效教育与管理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各地高等学校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一些明显的成效,得到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经验。 但也必须认识到,我国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管理工作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仍需加强,很多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都不明确,缺少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正日趋复杂。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引起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20xx 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教社政厅【20xx】2 号)中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20xx 年,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硬指标”,从原来“及时发现和解决有关情况和问题”提高到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 为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和产生原因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心理健康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 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也称心理失衡,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和暂时性,常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常有一定的情景诱发,脱离该情景,个体的心理活动则完全正常。
通过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了解,可以得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压力过重;对环境和周围同学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处理不佳;恋爱心理困惑;就业心理困惑;心理抑郁;意志不坚定,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弱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的变迁
对刚入大学的学生来讲, 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新奇,但又非常陌生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变迁决定了新入学学生的适应和高调整问题。 一是学习环境的变化会增加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困难;二是生活环境上的变化也很大,这种变化需要他们独立生活应付一切生活琐事;三是地位变化带来很大的影响。 进入大学以后,各方面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势必使大部分同学失去原来的拔尖地位,这种地位的变化越强烈,他们适应起来就越困难。
2.人际关系失调
如果大学生善于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关系,维持一种融洽的正常的感情交流,就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得到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这种交往将有助于身心健康。 但是大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以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都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与他人交往中以我为中心,在大学生里对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和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
3.情感受挫
大学校园爱情历来是被别人称颂和羡慕的, 因为它真诚、单纯、美好。但是由于一部分大学生在处理感情问题上还不成熟,往往在两人关系和未来发展问题上陷入困境, 而又难以自我调适。
轻者情感的漩涡难以自拔,茶饭不思;重者则会痛苦不堪,甚至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等后果。资料表明,大学生中自杀的原因中很大部分是由于失恋或情感受挫。
4.学习压力过大
为适应当前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力,为了在将来的择业中更胜人一筹,学生在完成课堂上所规定的各种学业要求之外,又在课余拼命地自学,考各种证件和等级证书,好为自己的素质和竞争力得以最大程度提高。 升学读研、出国、工作等等就业问题,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
5.自身缺陷
有少数大学生因为自身在容貌、体形、身材、智力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先天的生理缺陷或在自身个性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如孤僻封闭、急躁冲动、固执多疑等。这些缺陷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深深的自卑,进而导致过度的自尊、敏感、多疑、敌视的性格,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6.家庭因素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这种超负荷的希望往往使许多大学生背上沉重的心理压力。一些学生家庭困难,在大学里需要靠社会或学校提供资助,这样的身份使他们在学习上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只有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回报社会和学校的关爱。 同时他们在言行、穿着打扮方面也会格外小心谨慎,生怕遭到周围同学的非议。 长此以往有这种境遇的大学生就会感到苦闷、孤独、自卑、迷惘,内心充满压抑感。
7.学校及社会观念因素
目前,在国内无论是高校还是社会对心理问题方面的认知教育和宣传还不到位,心理救治体系尚不完善,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即使意识到自己心理出现问题,也不敢或不愿意去心理辅导中心寻求帮助,认为见不得人,往往通过压制和堵截来对待积于心中的心理烦恼和心理问题,这样只能使心理问题愈来愈加剧。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总结来讲应是内外因综合所致,概括来讲就是一“高”一“低”:高,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 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频出现,且人数呈上升趋势。
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在社会、家庭重视的同时,高等学校应从学校管理体制和大学生自我教育两个主要方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教育与管理。
(一) 学校要站在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和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大学文化和教育对其一生的影响都至关重要。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同样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需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在人、财、物等方面切实给予支持。比如,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引进师资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者建立高校教学资源共同体,把心理健康教学优质课共享,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从新生一入校就开始做心理测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难以给予及时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2.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高校应根据各自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采取不同水平、不同层次、校内师资和校外专家辅导报告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网络,开展“心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网上心理论坛和在线交流解答”、“心理视频放映”等多种活动形式宣传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全员覆盖。 培养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真正使他们的心灵和性格同样强大起来。
3.做好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
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相关的机构专门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咨1导,把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适应问题、交往问题、情绪问题等,运用心理学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开展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活动。条件不成熟的,可以先成立心理协会等学生组织,发挥同伴教育的功能,开展心灵驿站、健康快车等活动让学生愿意接受、乐于接受心理交流与辅导。 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学生还是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或者是感觉进入心理咨询场所都难为情。因此,我们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心理辅导老师,并不断摸索出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完善和发展自我。
4.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一方面应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注入心理健康文化的元素,让“心理健康”就像“吃饭、上课、运动”一样在校园中成为一个习以为常的字眼,为师生接受而不受排斥;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微信等学生已经“爱不释手”的平台加大宣传和常识性知识的普及教育,注入正能量,积极营造团结向上、和谐共进的人文环境,加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满足大学生精神需要和心理需求,同时采取多种途径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5.建立心理危机反应机制
学校应设立校、院、班三级心理危机预警和突发事件反应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及时实施心理辅导,遇到突发事件能迅速反应并做好妥善处理。 学校、学院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应把心理危机包含进去,同时班级设立心理健康联络员,使学校和学生实现无缝衔接,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尽量避免问题发生或减小问题影响。
6.积极推进联动机制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家庭、个人等多层面多方位因素影响,单靠学校教育引导还不够,需要全社会关注但又不能重视到引起恐慌。 高校作为主要教育管理阵营,需积极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建立起学生家长、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导师、学生干部等互通有无、网状联络的联动机制,运用团体的力量,努力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 大学生要从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时代要求加强自我教育与心理调节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担负着祖国和人民的希望。 大学生在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来审视自己、塑造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和管理就有了方向和动力。
1.正确认知自我
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容易产生自卑、胆小、拘谨、敏感、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对自己的评价偏高,容易产生以自高自大、孤芳自赏等心理问题。 所以大学生在对自己进行认知的时候,要全面综合地把握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 这是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2.提高适应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 社会适应状态良好,意味着个体与环境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 这样便会情绪乐观稳定,学习、工作游刃有余。 在适应外界环境时,大学生应摆正心态,降低期望值。
3.积极转变观念
观念的保守、认知上的无知是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首要原因。 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人人都可能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样有心理问题的人才会积极、大胆、坦然地去求助。
4.学会与人相处
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人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大学生应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懂得与人交往的方法,欣赏别人,真诚地赞美别人。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欣赏与接纳别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
5.树立正确目标
大学生成功的欲望非常强,都想达到自己设定的或者家庭赋予的目标,但这些目标并不都是合理的。 如果能对自己的能力和设定的目标做出客观的评价,那么就少受挫折,并能充分发挥才能。 反之,则会受挫,进而影响对自己的认知,造成心理问题。 因此,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自己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实现或接近目标,这样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
6.参加团体活动
很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往往是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有自闭倾向。 而这些人最需要的就是打开心扉,看到外界。 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能使人打开自己的心灵,增强人际交流,发挥自己的专长,缓解内心的压力。 出现心理问题,越是封闭自己、压抑自己,越是易进入了恶性循环。 正视心理问题,投身于各种活动,能使注意力很自然地转移到外部有趣的活动中,从而更好的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6.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篇六
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经过几周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让我学到很多。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美好的憧憬。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
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大学生要做到心理积极,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7.谈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篇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国各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和调查研究显示,高校多数大学生择业心理还是比较稳定的、健康的。主要表现为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有稳定的情绪,乐观自信,充满朝气和活力,对未来满怀憧憬;有健全的意志,果敢、顽强,有自制力;人格完整统一,敢于竞争,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有较完善的自我意识,能较好地认识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现实有比较客观的认识,适应性良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择业环境、择业理念、择业途径、择业方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大学生择业心理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 择业标准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
由于不同的择业过程,大学生对择业理想抱有不同的择业期望值,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特点,如:有的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有的把待遇放在第一位,有的把就业地区放在第一位,有的把单位性质放在第一位,等等。在当前大学生多元的择业价值取向中,有两个取向最为突出,一是普遍看重经济待遇,关注生存条件;二是择业时越来越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在普遍关注的两个问题当中,除了就业单位待遇外,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兴趣、爱好和专长的发挥。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事业使生命之树常青”,他们懂得只有将职业价值与个人需要、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去认识职业,去认识自己,才能在择业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 择业意识市场化,竞争意识不断增强。
大学生择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受到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及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学生参与就业市场自由选择职业的心态已经成熟。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正确地认识与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调整好择业心态,主动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择业意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市场经济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而且使人才资源的配备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校供给,而是根据自身的客观需求吸收人才。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大学生择业意识也市场化了,具体表现在择业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有些大学生不再是毕业前半年左右开始找工作,而是提前一年甚至一入学就开始考虑和运作;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寻找职位时,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专业需求状况非常了解,能做到知己知彼,不再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他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时代,竞争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不可能立足于社会,更谈不上成就一番事业。
二、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 加强组织管理,促进教育力量的整合。
目前,从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组织管理模式来看,多数高校的组织机构由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与心理辅导部门联合组成,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生涯规划》等课程,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并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同时通过政策咨询、心理测试、学术讲座、网上就业指导等多种教育渠道,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服务。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部分高校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都很零碎,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教育途径分散、单一,很难形成合力。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只有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责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教育、管理和服务“一体化”相结合的组织保障体系,才能有效地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地、系统而科学地开展。首先,高校应努力构建一个立体化、专兼结合、多元化组合的工作服务体系。具体而言,就是从校领导到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各院系部,再到专兼职心理教师、学生辅导员、任课教师,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从不同层面、角度、渠道开展择业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通过各种力量的相互协同工作,来实现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工作整体优化的目的。其次,高校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大学生择业的服务体系,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拓宽其服务功能,提高其服务水平,树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引导,才能推动高校就业心理指导工作逐渐步入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2. 加强活动管理,促进学生主体自育。
高校要加大对大学生择业活动的宏观控制力度,准确地把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向,在充分挖掘组织管理效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受教育者主体的自育作用。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既是就业心理辅导的客体,又是就业实践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表现在主体教育的过程中。从教育过程上看,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组织实施课外教育活动,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参与活动的趣味性与实践性,有助于其把所学理论内化,更能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一方面,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宣传,强化大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如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会”、“心理健康俱乐部”和“就业辅导自助协会”等形式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组织,通过“大学生恳谈会”、“大学生座谈会”、“个人成长小组”等自助形式开展就业心理辅导活动,使大学生在自我教育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多注意启发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多注意引导大学生参加心理社团活动,使大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沙龙等形式,使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自我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就业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3. 加强实践管理,促进教育效果延伸。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大多源于认识的偏差和对择业实践适应的不良。社会、学校和就业指导部门只有共同关注并采取相应的辅导对策,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才能排除大学生在择业时出现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高校对大学生择业实践的全过程进行心理监测与指导,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的能力,能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从容地面对择业求职。高校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种社团、协会的功能,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其次要抓住“寻岗”这个环节,树立“独自寻岗,战胜困难”的大学生典型,对大学生择业时的自我表现实行科学的引导,使之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能主动地调整择业期望值,能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进而顺利渡过接触社会之初存在着的自卑、怯懦、自负、焦虑等心理状态的不适应期。再次要加强专业社会实践过程的管理和考核,组织专业教师、辅导员和“两课”教师对大学生的综合性实习进行指导,对大学生实行“模拟就业过程”的演练,培养大学生与人相处、共事、合作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最后要做好社会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成为有良好竞争心理准备的人,自觉地克服和抵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培育良好的择业心态、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实现正确的自我定位,有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而且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更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伴随着高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普及开展,其教育模式的建立也必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应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待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开辟各种教育渠道,运用各种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探索与实践。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必须更新就业观念,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行为,积极把握择业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
[2]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1.
[3]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8.大学教育心理健康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和谐 校园
高等学校是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文化和技术的重要集散地,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阵地。努力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文明高雅、融洽祥和、教工安居乐业、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大学校园,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威胁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去年我院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普查结果看,我院沿用SCL-90自测量表进行测试,临床症状自评量表项目因子分>3者共282项,137人,占总人数的10.13%,在单项因子分均值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等因子排在前列,分别为78、51、35人,占排查学生总数的56.93%、37.23%、25.55%。情况比较严重。许多同学都为平时表现正常、优秀的,但在普查结果中却显现出极其多的心理问题。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很多同学从入学第一天起就以一种失落、无助、茫然的心态来面对新的环境和四年以后的出路,自卑、消沉的心理主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能即使调整自我评价和心理落差,准确给自己定位。因此经常旷课,早退,进出网吧。严重耽误了自己的前途,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由此可见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危害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校园的稳定和发展。“非稳定状态”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学生心理矛盾和社会矛盾的集聚,在这一时期,除了校园容易失序,还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大学生心理容易失衡,大学生的心理满意度、快乐感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充分地反映在当前不断增高的心理疾病发生率上。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学校教育中应着重于“五学”教育。即“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在我们的教育中,存在重道德灌输,轻道德践约;重成才教育,轻成人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养成教育的倾向。心理健康不是单纯的心理的、也是社会与教育的。学校要培养的是“社会人”与“文化人”,社会人必然是具有健康心理的人。教会学生适应环境,能够妥善处理自身事务,学会遵守社会规范,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人是前提;学会关心,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局势,关心我们生存的社会,关心朋友,体谅父母,珍惜友谊,善待爱情,以热情、积极、主动的态度介人社会生活中;学会学习就是教会我们的学生不仅学习书本知识,学习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学习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的能力。人的发展是永恒的课题,可以说,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2)逐步形成学校、社会、自身共同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目前高校普遍认识到心理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人课堂教学中,使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大学生也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开始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以主动的姿态调整自身的状态,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家庭教育中也在逐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宽松的心理气候,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消除不良文化的影响,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人人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3)建立以发展咨询为核心的大咨询观念。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停留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上,事实上,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毕竟的少数,更多的学生面临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构成心理疾病的主要方面,但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咨询应当成为教师教书育人职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将发展咨询贯穿于学生成才的始终,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值得引起重视。
(4)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网络体系。这个网络不仅指电子网络,还包括教师情商教育理念网,家庭学校联络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学生心理问题应急网和援助网、师生互动网、社会的参与支持氛围网等,形成人人参与、主动参与、全社会配合的大网络体系。①心理学教师唱主角:心理学教师首先要积极开展情商教育活动,如讲座、心理热线、网页网站制作、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等。②大学生主动参与:成立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让大学生学会情绪自控,自我调适,自办刊物、小品、心理剧等活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精神。③构建全体教育者共同参与的理念:情商教育不是只有心理学教师才能做的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就21世纪的教育支柱概括为四个方面: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这就不难看出,智商显示一个人做事的本领、情商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坚决执行计划等就是教育的成功,学校的全体管理者、教育者都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渗透情商理念,使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的人。④家庭的积极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子女应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观念,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樣,教会他们如何在逆境中坚持拼搏,将挫折转化为人生的财富。⑤全社会积极关注,搞好各教育阶段的衔接:情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和开发的,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持之以恒的系统工程。社会各方面应在了解各级教育阶段特征的基础上,开展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允许选择、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人尽其才的教育,形成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保证和基础,更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和谐大学生校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刘玉华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
[2]《当代大学生心理分析》葛操著,工商出版社出版。
[3]《心理咨询师》郭念锋,民族出版社。
[4]《心理评估》洪炜,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缪智文(1982-),男,湖南湘潭人,助教,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干事,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学
【大学教育心理健康】推荐阅读: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09-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06-2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5考试答案】10-09
渤海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成果评选材料09-24
智慧树大学生健康教育07-08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体会07-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探究论文11-16
浅谈大学物理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素质教育08-12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结课论文专题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