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人员分工管理制度

2024-10-14

部门人员分工管理制度(共11篇)

1.部门人员分工管理制度 篇一

高总您好:

那天我同您说辞职时,您一脸的无奈,您多次问我为什么,我只给了您一个最简单的理由,那就是这里上下班不方便。其实当时我就很想同您说出我真正的理由,可是我还是害怕,害怕会因为我的逆耳之言刺伤您那高尚的威严,今天我把它写下来,看是否有机会发给您。

其实按常理推测,作为负责财务部门工作的中层管理人员,在公司做得时间越长,应该说越是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越发会受到公司的重用,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当然,却使公司在管理上有何不足,中层管理者都是有责任去推动并改善的,可我却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偶尔想想有种觉得自己是在逃避现实的丝丝惆怅(逃避现实的跳槽是最不明智的),可回头一想,曾经也尝试过,尝试我作为一股中层的力量来推动并改进我们的现有的管理模式,但那些尝试还是很大部分都挫败了。那一次次的挫败,使我的心麻木的在本公司再也很难找得到激情,我怀疑如果还不给自己选择更多一点的挑战,我终将会在公司被沉沦,这种看似轻松的工作模式,使的我心常常找到不到方向,恰似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温和,很可能会将我推向社会的淘汰品之列。

我提议过,不应该将仓库和采购部并成物料部,统一有采购部经理来统领.我提议过,公司的成本核算应紧跟生产进程,要将一切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实时归集,要生产部门每天做生产日报表

我提议过,要仓库即时将发生的收发料单据送到我们财务部,让我们紧跟物料信息,可很多时候,我们收到的却是前半个月发生的业务.我提议过要将公司的采购单价和销售单价到我们财务部来备案,以便于我们在收付款时进行核对,我提议,要我们部门来跟踪销售发票的事,就必须要我们来计划付款行为,这样我就不信那么多的采购付款收不到对应的发票

还有,我提议过……

我不想说了, 总有那么多的不规范,总有那么多的风险隐藏在我们的业务操守中,你美其名曰的筹划,却让我每个月都会在那种违规的业务中带着风险绞尽脑汁。我承认,财务部门是一个信息集中中心,通过财务数据可以轻易看到经营环节中的不足,流程设置的缺陷,可我觉得这业务本身都是不合理的,就是真把头发都想白了,那还是违法的,风险和收益的对冲,边际收益无乎为零。总是从事一些没有意义的活动,人很容易变得麻木。筹划应该穿插来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应该是事前计划,事中调整,事后总结,而我们却总是在做事后弥补,总有一些原因使得我拟出的流程改善建议被扼杀或中途流产。

公司刚把我引进来的时候,您将公司当时很多管理上混乱的问题都跟我坦诚相对,并就你规划中的管理模式,希望得到我财务角度上的支持,你希望我不仅懂得如何做好一盘帐,更多的希望是我能通过财务手段,本着成本节约,扩大利润的原则来协调各相关部门,对公司的相关流程取到一定的监控作用,那意思就是说我应该有大局的眼光通过财务信息来参与管理,可做下来之后,我发现,一个人想的、说的和做的完全可以是一万八仟里的背道而驰,这使我很懊恼,甚至于还在怀疑我自己,我很遗憾,我的到来没有给公司管理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提升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主义而已。

记得当初我们是经过近两个月的磨合,彼此才达成合作意向,我怀着极大的激情来到公司,我觉得你是一个爱才惜才的开明的私企老板,可后来我财务部的人换了一轮又一轮,虽然说一个公司的成长需要在一种新旧文化的磨合中更能促进成长,可是新空气的到来却似一陈风一样,来了之后又强劲地飞走了,柔和的却又被原有的气息给同化了,一批批的激情,一批批的涣散。我向你提出适当加薪来避免人员流动过快,可你却说了一句让我的心失落到极点的话:这样的人才在网上大把啦,这样的职位,仅需要如此的人才,如此的能力也只配这样的薪资,如果能力超强,另谋高就我也无异语。言下之意就是说我们的能力仅如此而已。可是,您真是大错特错了,您总在抱怨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太少,其实人才就在你的身边,如果你推行出一些真正有用的激励机制,采取一些恰当的手段,不是有句话说:重奖之下出猛将吗,把我们公司本有的这些人的潜力都挖掘出来,把各部的作业操守规范起来,协作意识强点,服务意识跟进,一起互动,组织的力量是强大的,只有共同的推进,公司才有可能进步。看着你满头的银发,我在心里也为你怅叹,很多的时候,个人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

2.部门人员分工管理制度 篇二

《通知》第42条指出:由包括农业部在内的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系会议各有关成员单位分工负责, “深入开展‘平安畅通县市’和‘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第46条规定:由公安部、农业部分工负责, “发挥农村派出所、农机监理站以及驾驶人协会、村委会的作用, 建立专兼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队伍, 扩大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覆盖面”。

第47条规定:由农业部牵头, 财政部配合, “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加强对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支持保障, 积极推广应用农机安全技术, 加强对拖拉机、联合收割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

第48条规定:由公安部牵头, 交运部、农业部配合, “加强公路巡逻管控, 加大客运、旅游包车、危险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检查力度, 严历打击和整治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吸毒后驾驶、货车违法占道行驶、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严禁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

3.部门人员分工管理制度 篇三

摘要:通过对《中国档案年鉴》1983~1988,1997~200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档案局、馆人员情况统计资料的分析,描述了全国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国家综合档案馆工作者的年龄结构现状和变化趋势。

关键词:档案系统工作人员年龄结构

合理的年龄结构是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那么我国档案工作者的年龄结构现状如何?其变化趋势又是什么样子?下面我们通过对《中国档案年鉴》1983~1988,1997~200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档案局、馆人员情况统计分析,来了解一下我冈档案工作者的年龄结构现状和变化趋势。

1档案工作人员不同年龄段人数统计

从表1可见,1983~1988年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档案局、馆各年龄段人员的数量均在增长。1997~2004年期间小于35岁的人数逐年下降,35~50岁的人数逐年上升,大于51岁的人数大体平衡,变化不大,1983年的统计指标与1984年后的不同,其统计标准为小35岁、36~55岁、大于55岁。由于我们无法按1984年后的标准对其进行重新统计,故将1983年36~55岁段人数填入36~50岁段,将1983年大于55岁段人数填入大于51岁段。因此出现36~55岁段人数1983年大幅高于1984年,大于55岁段人数1983年数倍小于1984年的情况。

2档案工作人员年龄结构比例

由于1983年36~50岁段实际填入的为36~55岁段的人数,大干51岁段实际填入的是大于55岁段的人数,因此在百分比计算时不再计人。

由于人员数量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数据,使用分年龄段人数总量统计的方式并不能准确反映档案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这里我们用不同年龄段人数占当年总人数百分比的方式来显示档案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

1983年~1988年间小于35岁的人员比例从36%上升至47%,增加了11%,平均增幅超过2%;36~50岁的人员比例从41%下降至34%,减少了7%,平均降幅1.2%:大于51岁的人员比例大多数年份维持在19%。

1997年~2004年间小于35岁的人员比例从40%下降至29%,减少了11%,平均降幅为1.6%;36~50岁的人员比例从45%上升至56%,增加了11%,平均增幅为1.6%:大于51岁的人员比例在13%~16%。大多数年份维持在16%。

由于缺少1989年~1996年间的统计数据,我们一时无法得出这一期间确切的百分比数。根据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我们认为各年龄段百分比数变化与总体人数出现大幅度增减相关。而这一时期档案工作人员总体人数并无大幅度增减情况出现。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各年龄段百分比数变化应与前后年度平滑衔接。

3局馆档案工作人员不同年龄段人数比例统计与分析

工作人员年龄维持在什么样的比例才算合理?首先我们假定在有效工作年限内每个年龄段的人数相等是理想状态,而后我们对不同学历、不同性别档案工作者初始工作年龄与有效工作年限做一个分析。见表4。

表中有效工作年数:法定退休年龄一工作年龄。假定档案工作人员的入学年龄均为7岁,由于学历不同,其受教育的年数不同(12~21年),参加工作时年龄也不相同(19~28岁)。根据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不同学历的人有效工作年限不同(27~41年),平均为34年。

按照档案统计年鉴的统计标准将年龄层次划分为小于35岁、36~50岁、大于50岁三个档次。由于初次工作的年龄均在36岁以下,退休年龄在50岁以上,实际工作年限的差距就差在小于35岁、大于50岁两个年龄段。按平均有效工作年限为34年计算,小于35岁年龄段实际工作年限为7~16年,36~50岁年龄段实际工作年限为15年,大于50岁年龄段实际工作年限为5~10年。

每年龄段所占比例参数=100/年龄数

如果将34年的有效工作年限按100计,每年龄段所占比例参数约为3。我们将各年龄段实际工作年限乘以每年龄段所占比例参数,再除以100,就可计算出每年龄段理想比例数。

35岁年龄段理想比例为(7~16)×3/100=21%~48%。

36~50岁年龄段理想比例为15×3/100=45%。

大于50岁年龄段理想比例为(5~10)×3/100=15%~30%。

4档案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虽然目前档案工作人员的年龄比例还算合理,但我们有必要对年龄结构变化的趋势加以研究,关注这种变化趋势对档案事业的影响。

从图1可见:小于35岁的人员比例从1983年的36%上升至1986年的47%(最高点),之后有一个较长平稳期(最少3年),随后开始下降,1997年下降至40%,8年间下降了7%,年均下降0.875%:到2004年下降至29%(最低点),7年间下降了11%,年均下降1.57%;较最高时的47%降低了18%,年均下降1.2%。按照这样的速度,5年之后将降至理想比例下限20%以下。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导致人员结构的断层,出现青黄不接。

如果我们将36~50岁年龄段理想百分比数允许变化范围值定为±5%的话,那么这一年龄段理想百分比值应为40%~50%。从1984年的41%下降至1987年的34%(最低点),经过一个短暂的平衡期后,开始回升,1997年升至45%,到2001年就升至52%,超过了理想百分比数允许变化范围的上限,2004年则升至56%(最高点),较最低时(34%)高23%。属于偏高状态,持续下去将加速人员的老化,

大于51岁的人员比例在13%~19%之间,在理想百分比数的下部,起伏不大,总体平稳。2004年较上年有一个2%的回升,这个上升幅度与36~50岁年龄段2003年的上升幅度相同。这或许是一个比例上升的信号,如果持续上升则值得关注。

4.部门人员分工管理制度 篇四

医学装备管理组人员岗位职责与工作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11]24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医学装备合理配置,强化医学装备计划、采购、使用和处置管理,保障医学装备安全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包括医学耗材内的医学装备使用效益,决定成立医学装备管理小组。

一、人员组成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具体人员如下:

组长:

组员:

二、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

医学装备管理组的具体职责任务包括: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完善本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工作,负责落实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决策,具体组织医学装备管理工作。制度并监督执行;

2.负责医学装备发展规划和计划的组织、制订、实施等工作;

3.负责医学装备购置、验收、质控、维护、修理、应用分析和处置等全程管理;

4.保障医学装备正常使用;

5.收集相关政策法规和医学装备信息,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6.组织本机构医学装备管理相关人员专业培训;

7.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和机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监督管理

医学装备管理工作接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对违反该办法有关规定不认真履行医学装备管理职责、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设备损坏或保管不当造成遗失的工作人员,视情节严重程度,报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纪律处分。

5.部门人员分工管理制度 篇五

一、商务部经理工作要求:

具备有多年的娱乐服务工作经验,形象佳,谈吐反应敏捷,有着一定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够带领下属很好的发展、宣传。公司品牌建立有针对性、有系统的销售网络,在售后服务工作中对维护客户利益及公司利益方面起着绝对的使命,能够创造和发展公司,提高公司知名度为最终目标。

二、商务部工作流程及规范

(一)营业前

1、每天7:00PM准时上班,其中7:00PM~7:30PM为班前准备工作时间,具体为打卡,换工衣和参加部门班前碰头会。

2、7:30PM~8:00PM为参加班前例会时间,班前会由部门经理人员召开,凡参加例会人员必须准时到指定地点签到。

3、8:00PM~8:30PM为上岗前的准备工作时间(如打开和调试对讲机、了解责任区域房态,查看三天内是否有本人发展的会员过生日,若有应主动与会员进行联络,表示祝贺,告知已为他/她安排好生日房间,同时落实会员生日的有关准备工作)。

(二)营业中

1、各位商务部经理在8:30PM必须准时上岗,其中8:30PM~10:30PM为站位迎客时间,上岗时间内须在指定位置按规定姿势站立,未有客人时不得高声谈笑和做不雅动作。当有客人来时应主动热情并用标准礼貌用语向客人问好,不准指点及议论客人,当辖区客人和接到咨客通知时应和咨客一起将客人带入房间,当咨客离开后,应主动上前按规范进行自我介绍,并征询客人是否可以坐下,得到许可后进一步与客人进行沟通和收集客人信息(时间应保持在10分钟左右),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要赠送生果,在自我介绍后若客人表情冷漠,应礼貌地按规范退出房间。

2、在辖区房间未开满时,不管何种情况,22:30分以前每次进房接待客人不得超过10

分钟,10分钟后必须回指定地点迎接辖区客人的到来。

3、22:30至凌晨为与客人沟通和发展会员时间,在此时间段应流动性地主动进入管辖区所有房间,与客人进行沟通和向客人介绍本公司的会员章程,积极地会同商务根据客人的性格适当地活跃房内气氛,同时根据客人的消费,适当地按规定进行部分酒水的赠送,完毕后应在适当的时候退出房间,去照顾其他房间的客人,空闲时应随时记录在房内发生的情况(比如:客人对本公司的各种反映,楼面服务员及商务的工作态度和质量等等)在各项工作中应做到灵活和机动,以落落大方的姿态对待客人,在本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客人的一切疑难问题和麻烦,若发现不正常情况几次出现本人无法应付的状况是非分明,应立即想办法找有关部门及上司处理。

4、完成辖区工作有空闲及在不影响本区域工作前提下,可适当地接受客人的邀请,进入其他同事的责任区,当客人提出买单时,非辖区人员必须主动离开房间,直到买单后15分钟内不得再次进入及在该房门外5米范围内等待客人出现以获得小费。

5、辖区负责人员在买单人员来到前,应主动征询客人对公司服务,出品以及其他方面的意见,若客人有意见,应表示虚心接受,并热情地邀请客人填写意见表,若客人不愿填写,应将意见完整地记录在工作笔记中于当晚签到时上交工作报告,以使公司及时进行修正。当部门或其他买单人员进房买单时,应本着主人翁的精神主动协助买单人员解决买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客人买单后应热情地挽留客人。客人退房离开时,应主动热情地将客人送至出口,并热情地表示感谢和欢迎下次光临。

(三)、营业后

1、写工作记录,将当天的工作情况及相关客户信息认真记录好并交到总办。

2、放好上班时所需的物品及有关资料,并做好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三·商务部人员服务技能要求

1、了解公司环境,房价(最低消费)及大厅消费。

2、了解公司各种酒水及小食的名称及价格。

3、各种酒水的饮用方法和服务方法。

4、各种游戏的玩法。

5、了解房间内各种设施的使用及各种配备的摆放。

商务部形象小姐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及营业中注意事项

(一)、商务部形象小姐工作岗位职责

1、负责会员一切高级商务接待及安排;会所前台接待工作。

2发展潜在客源,发展成为会员后跟踪售后服务。

3定期打电话联络VIP宾客,及时告知他们俱乐部最新的推广活动及节目,以及VIP宾客享受的优惠待遇。

4熟记各部门的服务设施及内容,以及会所拥有的所有服务。

5随时向客人讲解及引导宾客消费,力争最大化的增加会所的收益

6随时留意各部门的动态及新推出的活动,尽量让客人体验到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一切服务。

7随时解答宾客的各种疑问,引导宾客参观会所各项能设施并做各种详细介绍。

8当会所举行任何推广或主题活动时,为会所充当礼仪小姐。

9上客高峰期,协助咨客部迎送客人。

10不准擅自进入KTV包房为自己利益目的而与客人打招呼;必须有会员经理携同或征得副总级以上的行政人事同意。

11订房要知会会员经理室后与咨客部共同完成。

12职责主要以良好的形象代表推广会所的业务及亲善工作。

(二)、商务部形象小姐营业中注意事项

1、上班时了解所辖区域内的房态,在公司内不准吸烟、嚼口香糖或佩戴夸张首饰、手机开震机等,以显示对客人的尊重。

2、在上客高峰期协助咨客部迎送客人时,必须遵守各项规范,特别是站立规范、礼貌规范、迎客规范、走姿规范和坐姿规范,在客人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3、清楚公司的各项娱乐设施和位置及收费标准。

4·以主动热情和落落大方的姿态对待每一位客人和公司同事,不管在公司的任何区域

遇见客人或管理人员必须按规范进行问好。

5、在营业中如需接听手机,必须回避到无人处接听。

6禁止用不法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和谋取个人私利。

7要注意发展潜在客源,并作好跟踪售后服务。

8上班时,要注意自身形象,提高个人素质,增强个人魅力。

9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遵纪守法并不得泄露公司机密。

10遇有国家工作人员例行公事应及时通知总经理并努力协助。

二、商务部形象小姐工作规范

1、上班前穿着的制服保持整齐笔挺,及由公司指定的制服都需要穿着整齐,可使用少许香水(要清新淡雅)。

2、上班时,不许佩戴夸张的装饰品,如须佩带要以高贵大方为宜。工牌佩戴在左胸上,着肉色袜子,不能穿有漏洞 或有跳线的袜子。

3、举止必须大方稳重,站立姿势端正,自然挺直,站立时不准双手背后,不能抱胸、搓脸、抓头发、身体不能东倒西歪,站累了身体可做稍息状,但身体仍要站直,站立时应注意周围同事的招呼与合作,随时注意周围经过的客人,应微笑向其示意。

4、行走要大方得体、灵活、给客人一种美感,行走时要挺起胸襟、抬头、身体前倾、肩部放松、收腹、步伐轻盈、自然、平稳、步幅不要过大,一般35CM左右为宜,尽可能脚踩在一条直线上,行走时脚步轻且稳,切忌摇头晃肩,上体左右摇摆,尽可能身体直线前行,遇有急事可加快步伐,但不可慌张奔跑,迎客走在前,送客走在后,客行要让路,同行不抢道,不准三五成群、勾肩搂腰、不准边走边笑边哼歌曲,在俱乐部内不得跑动。

5、入坐时略轻而缓但不失朝气,并且悄无声息,不应发出嘈杂之声。离座时不要忽然站立,吓到他人,也不可因不注意弄出声响或把东西弄到地上。坐姿要端正:双腿并拢,双手自然摆放。坐时不要倚靠背、伸直双腿或将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不可抖动双腿。坐定后不要将腿抬的太高,以脚尖指向他人或使对方看到鞋底,不要脚踏其他物体。坐下后上身正直头正目平,嘴巴微闭面带微笑,双手交叉放在腿上,小腿与地面基本垂直;两脚自然落地。不得在宾客面前、吸烟、打嗝、伸懒腰、打喷嚏,打呵欠或咳嗽时应有手帕捂住嘴,面向一边,避免发出声音。路遇熟悉宾客应主动打招呼,3米之外就应微笑;在走廊电梯或活动场所与客人相遇应主动礼让,不强行超越;如遇宾客平行挡道时不得在客人当中穿行,如急需通过应向客人表示歉意,征得客人谅解。

6、上班前禁止食葱蒜等有刺激气味的食物,不得饮酒;上班时不得吸烟。服务于客人时不可过分亲热,碰到客人的不礼貌言行时应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对客人不得理论或还击,应委婉解释,并及时上报处理;对客人的各种要求都应有耐心去尽力满足。客人来时应主动问候,面带微笑,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如没听清不妨再问一边。发现客人有误解或不能领会时,应尽力解释清楚。自己做不到时可以请人帮助。在客人面前或会所内不能争吵或争论;不得高声呼叫;不得向客人索要财物(或用暗示的方式变相索取物品)。客人由于误解或情绪问题而大发雷霆时应宽以待人。

7、引路时应在前并以手势指引,步速适中,随时用眼睛余光观察客人是否跟上。引路手势出手要优雅,手心微微向上,五指并拢。引路时要经常注意与客人的距离(以1.5米为宜),不可只顾自己向前走。与客人谈话时,手势不可过多幅度不可过大;进房应用手轻轻推门,不可以肘推脚踢臀拱;也不可听任门自由开关;进门时如有人在,要始终面向对方,尤其忌反身关门,背向对方。

8、与客人谈话时首先听清楚对方的身份,以便使自己谈吐得体有针对性。和客人交谈要实事求是,自己可办到的要答应对方,不得随便答复没把握的事,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一定要做到;和客人交谈时可谈衣食住行、天气气候、旅游风光、体育运动等,但不可说疾病、政治等令人不愉快的事。和客人交谈时不得溅出唾液,要给对方讲话的机会,注意倾听对方的话题。回答问题时要有条理不含糊其词或爱理不理。解释问题要谦虚、准确、清楚,让客人感到诚恳文雅,说话中途有事要离开时,要向在场的人打招呼,征得同意再离开。

9、工作中不应有浓郁的香水味,化妆也要清新淡雅,切勿浓妆艳抹。

10、工作中未经经理级别人员许可,不准擅自进入KTV房。

11、常用礼貌用语:

A)问候用语:你好、早上好、您好吗、先生小姐晚上好、好久不见,见到您很高兴,能再一次为您服务我很高兴;

B)迎宾用语:先生您好,欢迎您再次光临!很高兴您光临!

C)请求用语:对不起,我不会讲白话,请讲国语好吗?请您好吗?您想要吗?您需要行政秘书为您提供商务服务吗?对不起,没有您介意吗?我可以吗?

D)答谢用语:谢谢您的帮助、谢谢您、非常感谢、我很乐意为您效劳、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客气、不用谢(讲这些话时应用眼睛看着对方,表情要真诚)。

E)致谢、答谢用语:谢谢您的谅解、以后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给您造成不便请多谅解!

F)致歉用语:对不起、实在很抱歉、对不起让您久等了、我对所说的话表示歉意,希望您原谅、对此我郑重向您道歉,请求您原谅。

G)引起对方注意的用语:劳驾、请问我可以入内吗、请原谅我打断您的话、对不起打扰了。

6.部门人员分工管理制度 篇六

为了完善学院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管理人员非领导职务正常升降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参照《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聘用范围和对象

非领导职务的聘用范围为全院在职在岗的党政管理人员,即:学院机关党政管理部门的人员;工会、团委专职人员;专职辅导员;系部教学秘书等。

二、职级名称

根据学院干部管理权限,参照《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我院由组织部管理的非领导职务的设置分为三级:调研员(副处级)、助理调研员(正科级)、主任科员(副科级)(副主任科员以下由人事处管理)。

三、晋升职务的条件

1.必须坚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应达到相应的任职标准,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为师生服务;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团结共事;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2.在近三年的考核中,均被定为称职以上。3.晋升职务的年限及要求:

1)主任科员级(副科级):博士学位或者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研究生学历,任副主任科员满3年,或研究生学历,任科员或辅导员转正满5年;本科学历,任副主任科员满4年,或本科学历,任科员、辅导员转正满7年;大专学历,任副主任科员满6年,或大专学历,任科员满10年;中专(高中)学历,任副主任科员满8年,或中专(高中)学历,任科员满13年。

2)助理调研员级(正科级):博士学位或者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主任科员(副科级)职务满2年;研究生学历,任主任科员(副科级)职务满5年;本科学历,任主任科员(副科级)职务满6年;大专学历,任主任科员(副科级)职务满8年。

⑤调研员级(副处级):博士学位或者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助理调研员(正科级)职务满2年;研究生学历,任助理调研员(正科级)职务满5年;本科学历,任助理调研员(正科级)职务满6年;大专学历,任助理调研员(正 科级)职务满8年。

4.由领导职务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的,可不受上述资格条件的限制。

四、岗位设置与岗位职责

1、调研员、助理调研员职数,不得超过同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

2、主任科员职数,不得超过同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二分之一;

3、专职辅导员的晋级比例除副处级之外,不受非领导职务岗位的职数的限制;

4、因年龄原因(学院中层和三级领导干部,男满58岁、女满53岁)不能续任领导职务者,可转聘同级非领导职务,不占非领导职务岗位的职数。

5、非领导职务不具有部门领导职责,在所在部门领导的领导下,独立负责某些方面的工作。可受所在部门领导的委托,对外代表本部门处理有关事项,或指导、安排部门内部某些方面的工作。

6、未设科级机构的部门的科级非领导职务岗位,在所在部门领导的领导下,独立负责某些方面的管理工作,负责起草、制定分管工作的计划、方案、工作总结等文件,对分管工作提出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并负责完成有关具体工作。

五、晋升程序:

1.申报时限:每年的九月,为党政部门上报非领导职务晋升人员名单的时限,超过规定时限的,组织部门不予受理。

2、本人申请:符合相应岗位的人员提出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应该含有本人任现职以来的思想政治表现、对申请岗位职务的认识、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等。

3、部门推荐:各部门按照晋升条件标准,对本部门符合初任定级、晋升的人员进行审核,填报《管理人员晋升非领导职务审批表》,上报分管院领导和组织部门。

4、讨论审批:组织部门对上报的晋升非领导职务人员进行初审。审核后,符合晋升主任科员及以上非领导职务的人员名单, 须提交学院党委会集体讨论。

5、任前公示

6、任用通知:晋升主任科员及以上非领导职务的人员经学院党委会集体讨论通过并经过任前公示后,由党政办下文通知。有关材料存入个人干部档案。

7、非领导职务享受的待遇于下发文件的次月起执行。

六、降级规定

1、担任非领导职务的管理人员,在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或连续两 2 年被评为基本称职,或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应予降级。

2、管理人员非领导职务降级,一般每次只降低一级职务。

3、管理人员非领导职务降级的程序:

1)由所在部门提出降职意见,上报组织部门。

2)组织部门会同拟降级人所在部门领导,对降级事由进行审核,并听取拟降级人的意见。

3)根据部门和拟降级人的意见,由组织部门提出降级处理意见,上报学院党委会集体讨论。

4)学院党委会讨论决定后,由党政办下文通知。降级后的非领导职务待遇于下发文件的次月起执行。

4、被降职的管理人员,如在新的职位上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确实突出,经全面考察,可不受任职年限的限制,重新晋升其非领导职务和级别。

7.部门人员分工管理制度 篇七

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 是教育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今年7月联合启动实施的。主要任务是, 2013年至2017年, 选聘1000名左右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法学院系兼职或挂职任教, 承担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任务;选聘1000名左右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或挂职, 参与法律实务工作。

姜伟强调, 实施“双千计划”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 是推动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深度对接、促进法学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政法机关和高校双方要发挥优势、互惠共赢, 创新工作方法, 完善工作机制, 积极推动双方合作向纵深发展, 确保计划的各项部署和措施落到实处。

8.部门人员分工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部门 分工

中图分类号:S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0-0040-02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即农产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不应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害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重要,它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影响到政府公信力和经济的发展。从毒大米、毒面粉、瘦肉精、注水猪肉、毛豆油、蔬菜农药残留、“三鹿奶粉”奶粉、双汇“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毒豆芽”事件、到最近的“假羊肉”事件,这些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同时, 也为市场监管部门必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拉响了警报。政府虽然做了许多努力, 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未彻底消除。我国陷入了深层次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老百姓感叹“还有什么敢吃?”,“如发生农产品中毒事件,追究责任?”本文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进行探讨,旨在为制定合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提供理论参考。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产品安全质量事件层次不穷地出现,一旦人们追究责任时,各部门都认为不归自己,而且在管执法过程中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部门分工争议尤为激烈。主要表现出两大争议。一种意见还是支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管职责划归质检部门;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当适用食品安全监管的分段监管原则。

另一种意见是农业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的分段监管原则一般不适用其他环节,而是按市场主体或者按农产品品种划定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职责。即农产品质量安全流通环节不是由工商部门一家监管而是由多个部门依照法定职能共同实施监管。

意见的不统一,部门间对监管职责认识上的混乱,造成了执法行动的不协调,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惩罚、处理,已严重影响监管职责效果,削弱了行政机关的公信力。本文赞成第二种意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规定来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有关部门职责分工,认为应当按照市场主体或者按照农产品品种划定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职责。

2 按照市场主体或者按照农产品品种划定监管职责的原因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用农产品由农业部门负责监管,不适用分段监管原则。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可以看出,农产品与食品分属两个范畴,但互有交叉。这两个范畴存在交叉部分: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法》虽然规定了质量监督、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对食品的生产、流通、餐饮实施分段监管的原则,但同时明确规定食用农产品不适用食品安全的分段监管原则,而是由农业部门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负责监管,按照市场主体或者按照农产品品种划定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职责。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不仅明确农业部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节,而且其监管相当一部分流通环节,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农产品品种规定了相关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流通环节的监管职责。食品安全的分段监管原则不能完全适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流通环节,由赋予工商部门对农产品流通环节全部监管权,不仅违背法律规定,违背各有关部门的法定监管职责,也必将导致相关部门执法缺位,工商部门越权执法。各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法定权限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贯彻落实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做到不缺位、不越权,分工合作,密切联系,加强配合,严格监督,执法为民。

3 按照市场主体或者按照农产品品种划定监管部门及具体职责

(1)农业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监管职责。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农业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这两类市场主体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流通环节的违法行为负责监管。农业部门负责对流通环节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行为进行职责。农业部门有对流通环节农产品的监督抽查、监测、检测、检查的监督职责。农业部门对负责流通环节农产品标志、包装进行监管。农业部门有对流通环节农产品使用的添加剂、保鲜剂、防腐剂的监督职责。工商部门负责对农产品销售企业及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一切违法销售农产品行为进行处理和处罚。

(2)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规定,商务主管部门、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负责生猪屠宰监督工作,对生猪经营者、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在收购、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中的生猪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对违法行为予以处罚。

(3)依据《种子法》的相关规定,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种子的质量。对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不法行为,农、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工商部门依法处理。

(4)依据《烟草专卖法》的相关规定,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烟草业监督管理工作。工商、产品质量监督、卫生、价格等部门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促进烟草业发展的工作。对违法销售不合格或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烟草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部门处以罚款,并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违法收购的烟叶;数量巨大的,没收违法收购的烟叶和违法所得。

除此之外,《渔业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市场主体或者按照农产品品种明确划定农产品安全质量各相关部门监管职责。

4 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对策

努力实现无缝衔接是为了避免职责上存在交差、管理上会出现空白、责任出现推脱等问题的发生。如何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实现个部门无缝衔接,是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各部门面临的突出问题。

(1)明确职能,加强协调。首先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参加法律培训等手段,明确各部门执法的职责,依法监督,真正做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其次各单位必须以大局为重,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充分发挥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协调机构的作用,加强各部门协调、信息交流,联合执法,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的监管协调合作机制。

(2)及时转移,加强衔接。一旦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属于其他部门的管理职责,应当马上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监督管理部门。例如,农业部门发现企业或销售商在批发市场销售禁止销售的农产品,及时将检查结果转移给工商部门,由工商部门对违法行为处理和惩罚。

(3)改善体系,追究职责。各负责部门要积极处理投诉举报,不仅要加强监督检查的同时,也要改善执法体系,特别是要健全监督检查记录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落实各项制度,按照法律、法规依法做好监督职责。做不作为的单位,要实行问责制,从系统上防止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9.部门人员分工管理制度 篇九

一、正确认识是前提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倍受世人关注,特别是相关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修订,“土地新政”频频出台,给我们国土资源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党和政府对我们国土部门寄予厚望。如何不负众望,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是摆在国土资源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局党组一班人有着清醒的认识,干好工作,首先要精通业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高低起决定作用。为此,局党组坚持以人为本,把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作为前提、基础和保证,摆上突出位置,坚持常年抓,以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进而促进工作开展。

二、精心组织是基础

对于一项需要常抓的基础工作,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和精心的组织、周密的部署,出成效也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从学习内容、人员要求等方面明确规定,严格落实。一是学习人员上求全。每年的集中培训,要求全局全体干部职工(含基层所)必须全部参加,各单位自行组织的日常集中学习其单位人员也必须全员参加,并实行签到考勤制度,确保全员参加学习培训。二是学习内容上求实。每次学习培训,都要根据学习培训的对象、阶段性工作等有针对性的选定内容。特别是信访、监察方面的培训以案例为主。同时,每次培训都将所有授课人的讲义全部印发到每个工作人员手中,力求实际、实用。三是要求上求严。凡是学习培训一般不准请假,严禁迟到、早退、旷课。同时,要求认真记录学习笔记,课后撰写心得体会,确保学习质量。四是师资力量上求精。学习培训讲师以局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局机关股室和局属单位负责人)为主。为开拓视野,每年的集中培训还积极邀请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法制、法院、检察院、审计、发改委等部门的专家前来授课,力求知识面全、讲师精。五是学习期限上求恒。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把学习贯彻始终。集中学习时,大家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学,平时工作中,无论是领导签发材料,还是部门交流经验都相互复印留存资料,以便在工作间隙学习,力求学习常年抓。

三、创新方式是重点

学习培训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若形式单一,势必出现泛味、厌烦,必须勇于创新,采取多种形式。一是突出集中培训。立足组织一次全局性培训不容易的现实,我们把的全局集中培训作为重点突出抓好。首先是解决好工学关系,选择春节过后相对轻松的有利时机进行,同时在人员、讲师、课程安排、纪律要求、督查、考试等方面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二是坚持日常学习。把每周二定为全局各单位日常集中学习日,每逢周二全局全体人员分单位组织学习。时间上坚持常年不变;内容上以业务知识为主;形式上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师资上采取股室负责人轮流讲授各自业务为主;要求上必须全员参加,讲课者用心备课,听课者认真记录,讨论时各抒己见,以学习讨论指导日常工作开展。三是落实业务调训。对于省厅、市局安排的对口业务培训,无论再忙也要组织人员按要求准时参加,以便及时准确掌握上级政策精神指导业务。四是把握外出考察。每年春季,我们都要对国土部推荐的典型先进经验进行认真研究,然后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地外出考察。2008年赴山西晋城学习就受益很大,强化了基层建设,重抓了执法监察,开展了行业核查等。五是倡导业余自学。在抓好集体学习的同时,我们倡导工作人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成人学习和本职业务自学,全局参加各类成人自学人员已达近一半,其中一名还考上了研究生。业务自学使同志们的知识在面上得到拓展,在内容上得到丰富和充实。六是结合工作讨论。工作中一旦遇到问题,我们就立即组织召开专项工作研讨会,经过讨论,统一了看法,解决了问题,提高了素质,推进了工作。

四、健全机制是保证

我们十分重视学习培训工作的机制建设,通过目标管理、督查、奖惩等制度建设,为学习培训提供可靠的保障。一是健全领导组织。局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学习培训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各分管领导除在局机关搞好学习外,同时要做好分管单位学习培训的指导督查等工作。二是保障学习经费。每年局财务都预算出学习培训的资料费、讲师费和外出培训、考察费等,从经费上保障学习培训顺利开展。三是纳入目标管理。我们将学习培训纳入目标管理,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该项工作不达标,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四是落实督查制度。以局办公室为依托,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学习培训督查工作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对各单位学习培训情况进行督查,并记入档案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五是严格奖惩。每次集中培训都要组织评选优秀授课人和优秀学员,并给予奖励。同时严格考试,对于考试不

及格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2007年以来,我局组织全局性集中业务培训4次,外出考察1次,组织乡村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1次,日常各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达300余次,完成对口业务调训30余次。由于我局学习培训做的好,素质基础打得牢,我局的各项业务工作均取得优异成绩。在市局的目标考核中我局连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绩效考评中位次名列前茅,土地信访、执法监察、土地整理等单项工作被推广为市级先进。

10.部门人员分工管理制度 篇十

1、管理部门的职责

(1)办公室负责对文件与资料的分析整理,识别出各个部门的文件与资料,分别存档,并做好存档记录;

(2)对公示的文件资料进行识别与控制,保证发放到各个部门使用的文件资料准确性与及时性;

(3)文件与资料不得随意外借,如确实需要借出,需做好登记记录,并由主管领导签字方可外借。

2、文件资料的识别

(1)各种计划、程序文件以及作为各部门安全生产运行的常用实施细则由各车间管理和控制。

(2)技术文件和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司标准以及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部门的记录等,由技术管理和控制;

(3)管理标准(部门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等)、其他行政管理性文件,包括与公司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等,有安全部管理和保存。

3、文件资料的控制

(1)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的适宜性;

(2)体系文件(包括计划、程序文件、记录)由各部门负责组织编写,部门负责人审核,上报总经理批准发布,有办公室负责登记,发

放,并注明分发号;

(3)其他行政管理文件和技术工艺文件由相应只能部门编写,汇总,主管领导审核,必要时报总经理批准,相应职能部门负责登记,发放并注明分发号。

(4)确保文件使用的各场所都能得到相关文件的适用版本。

(5)办公室建立文件登记表,建立工艺技术文件和技术标准文件和使用的法律发箍文件登记册。

(6)安全标准文化与资料由企业管理部分发至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各部室及相关人员。文件发放管理部门应填写《文件发放登记表》,按主管领导批准的发放范围实施分类,领用部门签字后方可领用,发放的文件应确定分发号。

(7)办公室建立本部门使用文件的《文件收发登记表》任何人不得在文件上乱涂画改,不准私自外借,确保文件的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8)如需借阅文件与资料,需经文件与资料管理部室负责人批准,并履行借阅登记手续。原版文件与资料一律不外借,防止文件与资料丢失或损坏。借阅、复制文件资料时,应填写《文件借阅记录表》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按规定权限审批后向资料管理人借阅。

4、外来文件控制

受到外来部门的文件,要填入《外来文件收发登记表》,并识别其适用性,经总经理确认后,分发相关部门车间落实。

5、评审修订

每年有负责人和有关部门对现有体系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各部门结合平时使用情况进行适时评审,必要时经总经理批准予以修改。

6、文件的作废与销毁

(1)所有失效或作废文件,由相关部门资料员及时从所发放或使用场所撤出,加盖“作废”印章,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1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研究 篇十一

近年来,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公众对政府问责的开始呈现常态化的状态,人们对公共部门的要求更加严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延伸,政府服务功能有所扩大。受公共部门性质影响,公共部门的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均来自于公民的纳税,由民众支付成本,而在政府内部的现有的官僚体系结构中,由于传统上的工作条件相对安逸,较少存在内部和外部的监督以及竞争压力,缺乏自我约束的机制和激励机制,难免会在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方面存在种种缺陷与不足。因此,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制度,是公共部门优化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到来,催生出诸多有关公共管理的新理论、新思潮与新主题,皆对公共部门的管理改革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伴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能改革势在必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制度的完善,而企业内部的绩效管理制度犹如一剂良药,为我国众多公共部门所借鉴采用,用于改善并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水平,提高公共部门行政的效率和效能。目前,中央和地方许多部门都开始推行部门的绩效管理制度改革,从绩效考评指标的体系化、常态化、可操作性加强,到公务人员的绩效考评开始逐步与领导责任挂钩等规定的完善与补充,都体现了公共部门试图强调坐实政府部门人员绩效管理,完善绩效管理的制度。但是目前公共部门实施绩效管理仍存在诸多难题,仍需要在深入研究基础上予以完善和创新。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相关含义及理论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涉及到诸多含义及理论,对这些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及把握,能够为有效落实绩效管理提供助推动力。

1.简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含义

公共部门:是国家授予公共权力的政府组织,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负责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公共部门包括政府、公共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和国际组织。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工作人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参与到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目标提升等持续环节中,从而实现个人、部门及组织水平的提升。

2.概述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相关的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关于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看法,包括“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与“复杂人”假设四个方面。

激励理论:激励是指通过改善工作环境与外部奖酬形式,并借助信息沟通来引导、激发或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以实现个人与组织目标的活动。激励理论被视为最伟大的管理原理。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基本功能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公共管理者必须履行的职责之一,实施该项工作旨在提高绩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具备四项基本功能:一是评估功能,绩效评估是一个利用追踪和评估手段实现绩效评价的过程,绩效评估主要有计划绩效、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三种,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尤为重视组织绩效评估;二是衡量功能,管理者通过设计严密的指标系统,并将其作为衡量组织绩效的标尺,从而实现对不同机关、不同时期的绩效衡量与评估;三是追踪功能,通过绩效管理,可实现对公共部门的持续检查、记录和考核,实现对公共部门整体工作情况的追踪,为绩效管理提供真实依据;四是约束功能,绩效管理需要在系统的约束机制推动下施行,绩效评估结果是奖优罚劣的有力依据,促使公共部门就社会及公民需求做出及时反应,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国内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实施现状

如上文所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具有多重功能,需要予以重视。近年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的改变。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发生巨大转变,结构及职能得到优化,已然取得显著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绩效目标不明确

公共部门的绩效目标较为复杂,受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质量的性质与提供对象的影响,难以进行效益与价值难以量化评价且经常具有争议性,对人们的影响不能完全确定,更不能就责任、公平、素质等因素做简单的定量分析,绩效目标不明确。

2.难以测量产品形态

从产品形态上讲,公共部门产品以服务性质居多,且大多为无形的,难于为人们感受到。

3.评价标准不统一

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不同产品及服务受不同标准约束。同一产品,融合了文化、政治、社会等多重因素,评价主体的主观感受不同。

公共部门完善绩效管理的可行性策略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对我国政府管理改革有着重要影响,人们认识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取得的成效同时,也认识到需要改进与调整之处,可采取如下策略予以完善。

1.转变绩效管理观念

公共部门实施绩效管理旨在提高政府办事效能,促使工作人员认真吸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及建议,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办事。转变绩效管理观念,能够使看似较难的问题更为简单,主要有如下几个层面:一是摒除公共部门制定绝对量化绩效管理标准的做法,应该通过公共部门上下级协商、公职人员和民众协商两种协商方式来确定绩效指标,共同开展绩效评估工作;二是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宗旨,将公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意施行的公共项目置于优先次序,将群众满意视为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三是深入基层,消除动机障碍,激励并疏导绩效管理的顺利施行;四是善于利用先进的电子政务信息传播手段,实现高效、快捷、节约的绩效管理同时,也扩大民主参与的范围;五是加强有关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范围、管理方向及管理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培养专业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人才。

nlc202309041310

2.公众担任评价主体

公共部门为广大民众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公众最为清楚自身需要何种产品与服务,也最为清楚是否对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满意。因此,评定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水平,可以由公众来评价公共部门的工作绩效情况,将公众视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评价主体。正因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评价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水平的终极标准是公众受益程度及满意度。让公众担任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评价主体,能够引入市场机制与竞争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的竞争化与市场化,有益于提升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质量,又能够显现公共部门服务与公众间要求的差距,保障政府行政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公众实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评价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一是可建立公众组织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情况予以评价;二是以公共部门工作人员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评价对象,通过灵活的绩效评估方式予以评价;三是对于最终的评价结果,公共部门应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予以反馈。但应看到,并非所有公职人员的工作绩效都是由公众予以评价的,技术性公职人员与综合性公职人员既是如此。

3.强化交流沟通作用

绩效管理主要有绩效规划、绩效评价与结果反馈三个环节,绩效沟通贯穿于上述每个环节,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实施的整体效果。因此,需要强化绩效沟通作用:一是达成绩效目标共识,制定并落实绩效沟通制度,使工作人员体会到深入开展绩效管理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激发公职人员工作热情;二是使工作人员能及时掌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绩效目标及工作任务,注重绩效沟通的方法及技巧,实现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动态管理和有效管理;三是通过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工作人员可以获知自身的绩效管理反馈信息,更好地消除错误认识与抵触心理,寻找潜在问题进行修正,提高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规划组织绩效工作和个人职业生涯,形成良性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循环局面。总体而言,不同阶段所做的绩效沟通是不同的,在绩效管理前期,通过绩效沟通可最终形成明确的绩效管理目标;在绩效管理中期,通过绩效沟通可寻找工作偏差,及时消除绩效管理中的诸多障碍;在绩效管理后期,就绩效结果展开交流沟通,形成一致性意见,将绩效结果信息做及时准确的反馈,为开展后期工作提供指导性依据。

4.合理发挥激励作用

为在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中最大化地挖掘工作人员的潜力,有必要合理地发挥激励的作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智和人尽其力。为此,应把握有关管理者人性特点的理论,认识到当公共部门管理者具备的是消极的观点时,往往认定工作人员追求工作条件、生理需要、外在奖励与安全需要,乐于从事轻松、安全、高薪金的工作,甚至是懒惰、呆笨而不负责任的,管理者对工作人员实施绩效管理,采用的多是强制性、程序化和服从性的激励方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与之相反,当公共部门管理者具备的是积极的观点时,往往认定工作人员是勤奋、机敏、善良而认真负责的,重视个人成长与发展,乐于从事丰富而有挑战性的工作,具有内心激励、成就需要和自我需要。管理者对工作人员实施绩效管理,更为讲究以人为本,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任用,重视内在激励作用,以此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强调凝聚团队力量,实现个人与部门的共同进步。

但也应认识到,公共部门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时,所确定的目标必须是明确而可以达到的,使工作人员认识到绩效评估系统的有效性,能够为实现绩效管理目标而努力,并力争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将绩效与奖励有机结合起来,对达到既定目标的工作人员实施资金、加薪或晋升等形式的奖励,并力争保障奖励的透明度,最大发挥奖励对工作人员的激励作用;二是认清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工作人员在个性、需要及态度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性,管理者应在摸清工作人员爱好、品行、理想等因素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不忽视金钱的激励作用,人们从事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获取金钱,在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加薪和物质奖励往往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工作人员与工作任务相匹配,大量绩效管理实践表明,当工作人员面对中等水平的挑战目标、能够自主管理、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时,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

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日益为政府及社会民众所关注,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直接关系到公共服务水平、公共产品质量及政府信誉。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绩效管理是提高工作成效的有效举措。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部门引进并实施绩效管理的时间较晚,但在政府、公共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下,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片面追求提高绩效、绩效管理绝对量化、忽视或扭曲绩效管理价值取向等,这都不利于发挥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效能。因此,公共部门要在熟知绩效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展开研究活动,实施可行性策略,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实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新突破。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上一篇:四新技术方案下一篇:党课学习思想汇报:坚守自我,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