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共8篇)
1.七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 篇一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秦统一中国
知识点1.秦灭六国
1.原因
(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主要原因)
(3)秦王嬴政即位后,招募各国的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的统一
(1)过程: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2)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知识点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2.措施
(1)皇权至高无上: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秦始皇在灭六国前被称为秦王嬴政,秦朝建立之后才称为秦始皇。不同名称代表不同时期,不要混用。)
(2)中央设三公: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承相、太尉、御吏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概况: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②历史意义: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了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知识点3.巩固统一的措施
1.目的: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2. 措施
(1)文化——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①过程: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商朝使用的主要文字是甲骨文;秦朝通用的文字是小篆。
②作用: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①统一货币
a.过程:秦始皇下令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b.作用: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②统一度量衡
秦朝的度量衡是三种计量单位。度——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量——测量物品容积的单位;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单位。
a.概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b.作用: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3)交通
①车同轨: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②开灵渠:秦始皇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4)军事——修长城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3.秦朝的疆域
【重点难点讲解】
知识拓展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区别
(1)君主专制:因独裁形成君主的绝对权威。中央集权: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即中央政府为有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全而建立的中央对地方管辖的行政制度。
(2)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把权力集中到皇帝手里,这就是君主专制。这样就形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官僚制度形成了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是权力的中心。
二、秦末农民大起义
知识点1.秦的暴政
秦朝实行暴政的统治者除了秦始皇,还有秦二世。
1.秦始皇的过失——急于求成和暴虐
(1)赋税沉重: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2)徭役繁重
(3)法律残酷: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
2. 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穷奢极欲,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
知识点2.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民政权,第一次提出了斗争口号。
1.原因
(1)直接原因: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遇雨误期。
(2)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秦的暴政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不断激化,这是导致奏末农民起义爆发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2.概况
(1)时间、地点:公元前2夏,大泽乡。
(2)领导者:陈胜和吴广。
(3)口号:“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4)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5)发展:大泽乡起义后,队伍发展很快。在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6)结果: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3.延续——项羽和刘邦义军
陈胜、吴广起义处于秦末农民起义的前期;消灭秦军主力的项羽义军和最终灭亡秦朝的刘邦义军,他们的起义处于秦末农民起义的后期。
(1)概况: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
(2)巨鹿之战
①指挥者、地点:项羽,巨鹿。
②特点:以少胜多的战役。
③战果: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3)推翻秦朝: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秦朝灭亡。
知识点3.楚汉之争
歌谣记忆:项羽领兵创奇迹,巨鹿大败秦主力。刘邦率兵逼咸阳,短命秦朝就灭亡。楚汉之争又四年,刘邦长安建政权。
1.背景: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2.性质:争夺帝位的战争。
3.结果:刘邦取得了胜利。
(1)原因:项羽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
秦朝灭亡、项羽失败,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
(2)项羽自杀: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自刎。
【重点难点讲解】
知识拓展 评价秦始皇
(1)功:①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社会发展。②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郡县制的影响至今犹存;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③他通过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综上所述,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皇帝。
(2)过:他是统治残暴的专制皇帝。他的暴政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进行的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三、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
1.概况:公元前2,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面临问题:经济萧条。
知识点2.休养生息政策
秦始皇统治时期实行的是法家韩非提出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张;西汉初期统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实行的是道家学派提倡的“无为而治”。
1.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可概括为:解甲归田、释奴为民、轻徭薄赋)
(1)增加农业劳动力: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2)减轻农民负担: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作用: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知识点3.“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出现是西汉统治者长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对“文景之治”的出现做出贡献的人物有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景帝。
1.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2.原因——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可以概括为: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
①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缓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②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③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
3.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
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知识点1.“推恩令”的实施
1.背景 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
地方上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
2.提出者、推行者:主父偃,汉武帝。
3.内容
①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③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酎金夺侯】
4.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监察机构是御史大夫;汉武帝在地方设置的监察机构是刺史。
5. 作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知识点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目的都是控制思想,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士子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3.提出者:董仲舒。
4.措施
⑴内容: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⑵兴办太学: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儒家的“五经”不包括《论语》。
5.作用: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知识点3.盐铁专卖
1.背景: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他们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3.措施
⑴收回铸币权: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株钱。(秦始皇与汉武帝都曾进行过货币改革:秦始皇时期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五铢钱。)
⑵盐铁官营: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平抑物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5.总括: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①西汉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不是文帝、景帝时期,而是武帝时期②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
知识点4.北击匈奴
1.背景
(1)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日渐强大,不断袭扰中原地区。
(2)西汉国力疲弱,被迫对匈奴实施“和亲”,并交纳贡品。
(3)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2.概况:公元前1,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双方在漠北展开决战,匈奴大败,从此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开始西迁。
【重点难点讲解】
知识拓展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统治的异同
(1)政治:两人都曾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几乎沿用了整个封建社会。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即下令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2)经济:都采取了产生重大影响的措施。秦始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开凿了灵渠,便利南北的水运交通。汉武帝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3)思想文化: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待儒家的态度截然不同。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汉武帝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维护统治的正统思想,但儒家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中国思想的发展。
五、东汉的兴亡
知识点1.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东汉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 如同东周的都城洛邑在西周都城镐京之东,因此历史上有西汉、东汉和西周、东周之称。
3.“光武中兴”
(1)在位皇帝:光武帝。
(2)概括: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
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3)表现: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知识点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 开始时间:东汉中期以后。
2.原因: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
3.表现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中期以后的政治特点
(1)外戚专权:皇帝的母亲太后得以主持大权,并重用自己的亲威,导致外戚的势力膨胀。
(2)宦官专权: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亲信,把持朝政。
4.危害: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腐朽不堪。这种形式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知识点3.黄巾起义
1.背景: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创立太平道的张角,其信徒已有数十万人。
2.概况:184年,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
3.过程: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4.结果: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5.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黄巾起义使东汉政权迅速土崩瓦解,但并没有使东汉灭亡。
【重点难点讲解】
知识拓展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相似点及启示
(1)相似点:①从背景上看,都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新王朝建立前期出现的;都是在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②从内容上看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提倡节俭等。③从结果上看,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2)启示:治世时期的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等。
六、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知识点1.张骞通西域
1. 西域: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但客观上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
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希望同汉朝往来的愿望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知识点2.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为开通丝绸之路打下了基础,
(1)背景: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2)主要货物:丝绸。
(3)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 →欧洲
(4)交流
①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
②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5)评价
①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②意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海上丝绸之路
(1)从山东沿岸出发穿过黄海,可到达朝鲜、日本。
(2)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 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欧洲地区。
知识点3.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置
(1)背景: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
(2)概况: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西域都护设置于西汉时期,但不是汉武帝时期。
(3)职责: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4)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从而有力地证实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5)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班超经营西域
(1)背景: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
(2)概况: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
(3)成果:班超克服困难,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还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东汉时期,甘英出使大秦,是我国与欧洲往来的最早记录。)
【重点难点讲解】
知识拓展1.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及启示
(1)影响:①开启了西域各国和汉朝频繁交往的时代,沟通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促进了汉朝同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2)启示:学习张骞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不辱使命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知识拓展2.丝绸之路开辟的作用及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1)作用:①丰富了中原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汉朝的兴盛。③促进了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③促成中西方文明互相渗透,促进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价值: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要好好地加以利用。
七、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知识点1.造纸术的发明
1. 背景: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 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简分量很重,帛价格昂贵。人们使用起来受到很大限制。
2.出现时期:西汉。
3.改进 蔡伦改进造纸术,而非发明造纸术。造纸术发明于西汉。
(1)时期及改进者:东汉,蔡伦。
(2)原料: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
(3)优点: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4)影响: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4.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知识点2.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华佗
地位东汉末年名医
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①发明了“麻沸散”,进行各种手术。②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评价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知识点3.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2.地位: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主要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书中记
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
4.文学价值: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知识点4.道教和佛教
1. 道教 道教与道家学派不同。道家学派是一种思想学术流派;道教是一种宗教。
(1)兴起:东汉末年。
(2)创立过程: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张陵创立了五斗米道。太平道以治病来传道。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教义和传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2.佛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
(1)地位: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创立: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由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
(3)主要教义: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主张众生平等。
(4)传播原因:佛教的教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以传播。
(5)传播过程:张骞通西城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6)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讲解】知识拓展 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改进造纸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医学华佗
东汉“麻沸散”和“五禽戏”
“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张仲景东汉《伤寒杂病论》
阐述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一、三国鼎立
知识点1. 官渡之战
1.双方:曹操和袁绍。
2.时间、地点:公元200年;官渡
3.特点:以少胜多。
4结果:曹操取胜。
5.影响: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知识点2.赤壁之战
1. 背景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刘备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2.时间、地点:208年,赤壁。
3.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
4.结果:曹操兵败北撤。 赤壁之战的结果反映了当时的曹操、刘备、孙权三股军阀势均力敌,说明任何一支势力都不具备完成统一全国的实力。
原因
曹操方面
(1)曹军远道奔走,士兵疲惫。
(2)军中多是北方人,不爱水土,又流行疾病
孙刘方面
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
5.特点:以少胜多。
6.影响: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力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3.三国鼎立
2.社会经济发展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3)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重点难点讲解】
知识拓展1 比较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过程和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及其启示
(1)过程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200年
208年
双方
袁绍和曹操
曹军和孙刘联军
结果
曹操取胜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原因:在赤壁之战中,曹操骄傲轻敌,采取不当战术;北方士兵水土不敢,军中发生流行病,丧失战斗力;黄盖诈降,孙刘联军利用自然条件,借机火攻;曹操统一全国的时机尚未成熟,
(3)启示:骄兵必败。
知识拓展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影响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局面。虽然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但由于三方互相牵制,这种形势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为以后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魏、蜀、吴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在推动三个相对独立地区内社会生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等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知识点1西晋的建立 至此,都城设在洛阳的政权有东周(洛邑)、东汉、曹魏、西晋。
1.建立:266年, 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西晋虽然是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大一统。
2.统一过程:263年魏灭蜀国。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知识点2.八王之乱
1.背景: 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这些宗室诸王, 势力日益强大。西晋统治者残酷剥削内迁各族人民。
2.概况:昏庸无能的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影响
(1)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3)西晋从此衰落。 “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的转折点。
4.西晋灭亡:3,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知识点3.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 时间: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魏晋时期,北方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内迁”。
2.概况
(1)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氏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2)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3)鲜卑族有部分迁到辽宁, 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3.“十六国”
(1)概况: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2)前秦
①背景: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建立:4世纪后期,氐族苻(pú)氏建立前奉,并统一黄河流域。
③壮大: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重点难点讲解】
知识拓展 历史上实行过分封制的朝代及导致的后果启示
(1)朝代:西周、西汉、西晋。
(2)导致后果:西周的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时期混乱局面的出现;西汉的分封导致了七王之乱;西晋的分封导致八王之乱。
(3)启示:分封制对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讲,起了消极和破坏作用。
三、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识点1.东晋的兴亡
1.东晋建立:司马睿于3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2.“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
3.经济发展: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东晋社会经济得以有所发展。
4.东晋衰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东晋灭亡。
知识点2.南朝的政治
1.更替: 南朝的四个政权是先后出现的,而非并存。南方虽然有政权更替,但社会一直相对安定。
2. 繁荣:宋是南朝疆城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知识点3.江南地区的开发
1.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
2.两晋时期:北方人口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1)原因: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进了大批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江南地区的社会比较安定。④劳动人民的努力。
(2)表现:
农业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手工业
手工业南方的手工业有了快速的进步。
商业
商业兴旺和城市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知识拓展: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
统治者
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劳动力、生产技术
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社会环境
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地理条件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劳动者
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辛勤劳动
(2)启示:①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②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③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④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我们应注意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和谐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知识点1.淝水之战
1.背景:强大后的前秦,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2.时间:383年。
3.目的: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4.结果:前秦军队后撤时,阵脚大乱,晋军乘机发动猛烈攻击,打败前秦军。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
5.地位: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6.影响: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知识点2.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
(2)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 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3.改革措施——汉化
(1)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3)改鲜卑姓为汉姓。
(4)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4.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知识点3.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时期: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的大交融。
2.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不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重点难点讲解】
知识拓展 评价孝文帝改革及其启示
(1)评价:孝文帝改革从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交融的成果。这些改革措施是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北方各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大群体的发展趋势中。
(2)启示:一个民族要想进步和发展,就必须与先进的民族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中华民族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不能封闭自己,而应改革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其他民族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五、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知识点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
(1)所处时期:北朝。
(2)成就:撰写《齐民要术》。
(3)思想: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2.《齐民要术》
(1)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3)评价:这部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它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点2.科学家祖冲之
1.简介: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位杰出科学家, 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成就
(1)圆周率
①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②地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历法
①祖冲之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
②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
(3)发明创造:祖冲之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知识点3.书法、 绘画与雕塑
1.书法
(1)背景: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东汉以后, 书法成为专门的艺术。
(2)成就 独创楷书书法。
①曹魏、西晋时期:锺繇和胡昭都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②东晋时期——王義之:东晋时期的王羲之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義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③北魏时期: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 《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绘画的代表人物:顾恺之
(1)地位:东晋擅长人物画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2)代表作品:《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石窟
(1)背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杨佛教,开凿许多石窟。
(2)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3)特色: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2.七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 篇二
实际上, 通过高一、高二的系统学习, 高三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 如基本了解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但是这些知识点散落在各个章节中, 如同分散在各处的“小珠子”,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用“线”把这些“小珠子”串联起来, 这些知识很快就会丢失。但问题在于相当多的学生缺乏这样的意识和认知水平, 更欠缺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去主动建构历史知识体系的能力。因此, 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历史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建构知识体系, 教会学生把历史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从而让学生高屋建瓴地进行历史学习。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 它有助于解决学生在课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 或者在日后训练中遇到的问题……经典的迁移问题的中心, 与其说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 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意义重大。笔者以高三文科班历史必修Ⅱ一轮复习为例, 谈谈如下两种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
一、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是决定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矛盾。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研究, 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 而是经济、政治、思想诸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 各种动力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 其中经济动力归根到底起决定性作用, 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历史教师常用的“经济决定政治”和“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就是该理论的典型体现。
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三个学习模块, 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 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这种编排方式深受诟病的地方就是教材打破了历史学科的整体性, 将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内容进行了人为割裂, 破坏了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 教师在进行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时, 就必须有意识地将教材加以整合, 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把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统一在一个系统内, 以体现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规律性。下面是笔者在讲授完历史必修Ⅱ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后呈现给学生的一张知识体系图:
通过该知识体系的展示, 历史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正是因为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兴起和发展 (经济) , 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 (外交)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思想文化) ;而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习和宗教改革又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和思想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正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在17、18世纪的进一步发展 (经济)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资产阶级革命 (政治) 所提供的政治实践, 为启蒙运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 。
同时, 学生通过该知识体系的学习, 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各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也为相关历史知识的比较提供便利。比如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活动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文艺复兴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活动提供了精神动力, 而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活动又丰富了文艺复兴的内容。再比如, 通过本例的教学, 学生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文艺复兴”是十四、十五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 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 因此文艺复兴时期进行的反封建活动还披着宗教的外衣, 并只是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且不敢与天主教会决裂;而“启蒙运动”则是十七、十八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壮大 (而此时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更加尖锐) , 所以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敢于公开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 矛头直指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 并且还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在本例教学中, 学生通过学习, 对历史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所涉及的世界史的相关内容显然有了整体和系统的把握, 从而可以克服一直困扰学生的史实错乱的情况, 构建起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线, 包含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国际关系史等辅线的世界史知识体系。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也可以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构起这样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讲授完历史必修Ⅱ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之后, 可以给学生呈现如下知识体系图。
通过构建如图所示的知识体系, 学生可以明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层面的影响。
二、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 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物质是第一性的, 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告诉我们: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 必须做到尊重事实, 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主观符合客观。
据此, 我在讲授完历史必修Ⅱ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后, 给学生呈现如下知识结构图:
一方面, 学生通过该知识体系图的学习, 认识到在“十年探索时期” (中共“八大”前后) , 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面临两大突出问题, 即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的国内主要矛盾问题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与速度问题。这两大问题之所以出现, 从本质上来讲, 是因为没有抓住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而要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 关键在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该知识体系图的学习, 并结合课本对应知识, 学生加深了对这一段历史的理解: (1)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已经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从此,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 在政治上妥善处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而不是搞阶级斗争) 。这些才是实事求是的正确做法。
另一方面, 学生通过该知识体系的学习, 纷纷表示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很多借鉴, 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概括起来就是: (1) 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 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 (2) 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4) 必须从“大跃进”中吸取教训, 要尊重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5) 要从“人民公社”中吸取教训,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6) 坚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保驾护航。
叶小兵教授指出:“学生只有在其认知系统中构建起具体的知识及概念结构, 才能进而生成相应的观念和认识。反之, 任何观念和观点若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都不可能在学生心底里真正确立起来。”从该知识体系的教学效果来看, 学生通过对该知识体系的学习, 不仅夯实了基础知识, 理解了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 而且推动了学生学会思考, 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而这不正是叶教授所提倡的让学生“生成相应的观念和认识”理念的具体落实吗?
三、结语
高三教学在整个高中教学中具有特殊地位, 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时必须敢于创新, 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框架, 将同一类型和性质的内容进行整合, 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从而形成关于某个历史问题的完整表象。同时, 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使学生学会从全局把握历史知识及其内在联系, 进行纵向辩证分析和横向比较分析, 从而开阔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 树立起结构的、体系化的大历史观。
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 学生建构、理解历史知识体系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培养历史思维的过程, 是历史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概念化和类型化的活动, 这将逐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因此, 不管高考中所谓的“新材料”、“新情景”被如何创设与运用, 只要复习方法得当, 就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应试技巧。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 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厘清历史发展脉络, 应该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的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冯忠良, 伍新春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2]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周国韬, 杨雪梅, 王淑娟编著.现代教育理论研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3.历史复习中的隐形知识点 篇三
一、 前言中的隐形知识
这些知识散落于历史各册教材的前言、导语、学习建议或课前提示之中,一般以揭示历史规律为主,也包含价值观引领和学法指导等方面。
如 “注意政治历史中的经济和文化背景,并注意把中国置于世界政治历史发展的大坐标中。”“经济史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人类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而反映出来的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与各个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方式的发展变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不同的发展线索。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发展。”
“结合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特点,从地理、历史、政治等多学科综合的角度,认识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本质虽然没有改变,但其运行机制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得到调整。” “学习思想文化,应该联系政治史和经济史的相关内容,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 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一般的历史课本中都选编了大量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的范围很广,有地图、图表、画像、文物图、漫画、照片等。“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但表象背后所隐含的知识也容易被我们所忽略。
如《秦阳陵虎符图》就依附了众多的隐形知识:从虎符的铭文含义可以了解秦朝的政治、军事制度;从虎符的原料和制作可以了解当时的冶炼技术和生产水平;从刻在虎符上的文字可以了解当时的文字水平和篆刻艺术;从虎符的造型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以及文化观念。“明治维新”这一课提供了“鹿鸣馆的交际舞会图”,图片隐含地告我们“日本政府不但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加紧学习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服饰和生活习惯也开始欧化。”
“湖北军政府旧址”图隐含了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时的旗帜“十八星旗”,寓意“在关内的十八个省份中恢复汉人的主权”,体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当时有人据此认为“十八星旗”是大汉族主义的旗帜,后被五色旗取代。“面额壹圆的法币”图,图中信息“中华民国十七年印”提醒我们要掌握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纪年法”。《12英尺的战利品》提醒人类思考应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浪漫主义美术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是以法国七月革命为背景的。
历史地图上隐形的知识点则更多。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时叫东京;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由《元朝行省图》可知,元帝国地方行政设置在行省之外,还有“腹里”和宣政院辖地。“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古希腊地图呈现出希腊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三、 注释中的隐形知识
注释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说明,一些出人意料的考题往往依托于注释,在复习时也不能忽视。如“榷场”,“榷”是专卖的意思,“榷场”是指中国辽、宋、西夏、金政权在各接界地点设置的市场;榷场贸易是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边绥远的作用;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无常。“瓦肆”,又称“瓦舍”“瓦子”,取名“瓦舍”,是勾画其特征,与建筑无关,时人也称“勾栏”,是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形成而兴起的一种游乐商业集散场所。“坊市制”是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从西周到唐代,城市建置的格局一直是市(商业区)与坊(住宅区)分设,市内不住家,坊内不设店肆,市门朝开夕闭,交易聚散有时。坊市制是适应统治阶级为维持封建秩序的稳定而形成起来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较低。
四、 文字中的隐形知识
有些知识,隐形于文字表述之中。如唐诗中的繁华喧闹与宋词中的幽冷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形成这一反差的原因中隐含了社会变迁以及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清王朝亡于何年?答辛亥年或1912年都对,因为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时,还是辛亥年的腊月二十五日。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但直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才基本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这一经济体系实际上是由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两部分构成的。
“明清之际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工商皆本”,这一思想正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这里隐含了应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变革有其深刻的物质根源等,去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生活。“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则隐含了“史学范式的运用”和对“近代化内涵的理解”。包括革命史范式、近代化范式、全球史范式、文明史范式、社会史范式在内的多重史学范式的运用,拓宽了考察历史的视角。
五、 概念中的隐形知识
历史概念总是和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一些重要的知识隐形于概念之中,因此要注意其内涵的准确和外延的完整。为了复习的方便,可以把历史概念大致分为两类:较小的概念和较大的概念,较小的、具体的概念一般都集中在教科书的某一节里,如“中体西用”“土地革命”“土地改革”“五年计划”“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垄断组织”“大萧条”“福利国家”“新经济”等;较大的概念比较复杂,往往分散于教科书的许多章节里,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世界政治格局”等。
有些历史概念具有综合性,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历史概念涉及政治、经济、民族等领域的知识。从政治上讲,是封建制度建立的过程;从经济上讲,是封建化的过程;从民族关系上讲,是民族融合的过程。要真正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就需要将政治制度、生产关系、民族关系这三方面的隐形知识给“曝光”。
有些历史概念具有相对性,如在手工工场时代,“工人”不是机器工厂的工人,不能解释为工人阶级;“工商业资产阶级”中的“工”指手工工场主,而非工业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而产生的。农业资产阶级、金融商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垄断资产阶级都属于资产阶级范畴,但其产生的时代、经济地位等又有明显的不同。
六、 附录中的隐形知识
有一部分隐形知识隐蔽于教材附录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之中。
首先,要注意那些“正文未讲,或讲而未明,或文表相左”的知识点。如春秋末期,人们已经能制造钢剑;元朝,中书省设立,替代三省;隋朝,三教合一;1925年,国民政府成立;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开始;14~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1500年左右,欧洲开始进入近代;1969年,互联网产生等等。
其次,要综合、对比看附录。如魏晋时期就要寻找“年表”中与之有关联的南方经济开发、北方民族大融合、国家分裂中孕育统一的因素等史实。明清时期则应从世界史的角度,对比看同一时期“年表”所列举的东西方史实。
第三,看“年表”还要注意历史时期的划分。例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历史阶段,又可以分为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小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可以分为过渡时期、全面建设时期、“文革”、徘徊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归类和整理,我们发现历史隐形知识是非常宽泛的,有史实、有观点、有理论、有方法,在复习中要根据重点知识的分布逐一排查隐形知识点。
【创新演练】
1. 2011年3月,在两会闭幕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道“政如农工,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这一思想的核心是 ()
A. 勤政为民B. 交流合作
C. 轻徭薄赋D. 经世致用
2. 照片《民国奇观:拎着麻袋领工资》反映了近代某一时期工人领工资的情景,下列对这一情景的解释不准确的是 ()
A. 照片应拍摄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
B. 照片反映了国民政府关注民生的事实
C. 恶性通货膨胀政策造成了这一奇观
D. 照片真实反映了当时严峻的经济状况
3. 2011年3月初,中国政府从局势动荡的利比亚共撤出35860名同胞,创造了海外公民撤离行动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一行动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方面是 ()
A.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B.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
C.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代表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4. 一位意大利的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快乐!”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 这位意大利爱国者的话是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而发
②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具有进步和侵略的双重性
③ 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意大利的民族意识觉醒
④ 拿破仑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 ①②B. ②③
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5. 罗斯福曾说:“胡佛总统没有骨气,只知用麦克阿瑟(即后来成名的麦克阿瑟将军)来指挥兵士驱散、压制贫民;他如果聪明,便会用咖啡与三明治来平息怒潮。”对此,罗斯福在新政中的“聪明之举”是 ()
A.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 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 削弱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
D. 加强救济、兴办公共工程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11年2月,日本公布了2010年经济数据,其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2亿美元,低于中国1月公布的58786亿美元。日本在美国、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三。这也是1968年以来,日本经济首次退居世界第三。……中国已于2010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而现在中国已然成为世界工厂。
——据韩国《东亚日报》整理
材料二大部分中国工厂基本上是仿制或为别人代理生产,技术上受制于人,利润最高的部分掌握在别人手中。中国的科研体系与生产体系基本处于脱节状态,产品开发能力低下,基本以仿制为主,自主开发的产品极少。
——新华网《一个日本商人对中国世界工厂的评价》
请回答:
(1) 在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问题上,材料一、二有何分歧?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A材料出自《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四《子产相郑》,意思是从政就像农民种地一样,下种以后,刮风下雨,阴天阳时,无不上心。
2. B
3. C这次撤离行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党和政府牵挂在利比亚同胞的安危,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4. C材料前面一层意思表明了拿破仑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后一层意思表明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选项④虽然正确分析了拿破仑战争的积极意义,但与材料无关。
5. D“咖啡”“三明治”寓意给民众以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政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6. (1) 材料一,《东亚日报》认为中国是“世界工厂”;材料二,日本商人认为不是。理由:材料一认为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超过德国成为第一出口大国;材料二认为中国技术受制于人,产品开发能力低下,工厂以仿制和为别人代理生产为主。
4.七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 篇四
明朝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建立时间:1368年 都城:南京(后明成祖迁都北京)
后金 建立者:努尔哈赤。建立民族:满族
清朝 建立者:皇太极 建立时间:1636年 都城:北京
皇权高度膨胀 “胡蓝之狱”,发生在朱元璋时期,波及面最广。
① 废除宰相制度 使存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消失,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②设立厂卫制度 其中东厂是在明成祖时设立的;③设立廷杖制度 使君臣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飞禽走兽);④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八股取士 科举制到明清时期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不允许自由发挥。目的是实行文化专制。
文字狱 在清朝时期达到鼎盛,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第十九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戚继光抗倭 倭寇:明朝时期,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戚继光:著名抗倭将领,人们把他的军队,称为“戚家军”,最初在浙江一带抗倭,著名的台江战役就在这发生的。后来又到福建、广东进行抗倭。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在明末的时候,被荷兰殖民者给侵占,荷兰人在当地残酷压榨台湾人民。
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登上台湾,把台湾从荷兰手中收回(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雅克萨反击战 背景:17世纪40年代,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并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
过程:康熙皇帝决定反击,进行2次雅克萨反击战,分别在1685年,1686年,重创沙俄,最终双方谈判。
〈尼布楚条约〉中国和俄国签定的一个边界条约,也是清政府历史上唯一的平等条约,1689年签定。
具体内容: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条约还规定两国商旅凡持有护照者,可以过境进行贸易。
条约签定的意义: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发展。
第二十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平定准噶儿部、回部贵族叛乱 准噶尔:蒙古族的一支,17世纪上半叶逐渐强大。1690年,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并扬言要攻打北京。康熙御驾亲征,在乌兰布通击溃噶尔丹。18世纪中叶(乾隆皇帝统治时期),清朝又平定了回部(维吾尔族)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平定叛乱的意义:重新统一了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重大作用。
对西藏的管理措施:
① 历代__和**都要经过中央册封。五世__受到顺治皇帝接见,五世**受到康熙接见。
② 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__、**共同管理西藏。
③ 乾隆皇帝还制定“金瓶挚签”制度。
这些措施稳定了西藏政局,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
清朝的民族政策:恩威并重。
避暑山庄:专门供少数民族贵族觐见皇帝的地方,有台湾的高山族。目的:“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
作用:对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十一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明清皇宫 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以后,明清都把北京作为都城。
京城的构造 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宫城。宫城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宫城的前方左右分别有太庙和社稷坛,太庙祭祀祖先,社稷坛祭祀国土和五谷。故宫的中心建筑太和殿,是当时规格等级最高的建筑、,凡是重大典礼均在此举行。
故宫的地位: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雄伟的长城
秦长城和明长城的比较 目的 秦修长城是抵御匈奴的进攻,明修长城是抵御蒙古族的进攻。
东西起止点 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大同,后来被称为塞上明珠。
长城又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第二十二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作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有医学、药物学、矿物学、生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科学家,代表作是《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后来还传到世界各地去,如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
与李时珍、宋应星齐名的有朱载育、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明清小说 随着工商业市镇繁荣和书坊、刊刻印刷业迅速发展,适合广大平民欣赏趣味的小说广为流传。
著名小说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前三部成书于明朝,最后一部成书与清朝)。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是根据北宋末宋江起义的题材创作而成,围绕官逼民反的主题。〈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取材于民间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主要塑造孙悟空的形象。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第二十三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郑和下西洋 条件:①社会安定,国力雄厚。②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时间:14---1433年,先后七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评价: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书上的表格)。 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影响: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的时候,到过泉州来行香。
闭关政策 含义: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实行的原因:①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②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表现:①限定通商口岸;②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③提高关税,抑制进口;④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
对我国社会的影响:①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好的影响);②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③闭关自守最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第二十四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明清经济发展 我国的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从明中期到清前期。最后一个盛世是从康熙到乾隆年间,中间有康熙、雍正、乾隆,史称“康乾盛世”。
1700年—18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世界上有一半的白银流入中国,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货币之一。商业也发达,山西、安徽有商帮。
19世纪初,世界上有十个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有六个(见书上的注解1)。
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是从明中期(明中叶)开始的,商人在这一时期,地位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当官。
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 英国在1640年,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随后一些欧美国家也先后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而康乾盛世的帝王毫无认识,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对内坚持“重农主义”政策,在思想领域大兴文字狱。
5.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 篇五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大运河的开通
1、结合《隋朝大运河》,动手制作一幅隋朝大运河图。(四段运河、连接的河流)
看图回答:
1、隋朝时期,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2、在位皇帝:______开凿时间:______年。
3、概况:大运河以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南至______,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______的运河。
4、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第2课“贞观之治”
1、图中人物是谁?
2、人称他的统治为什么?这种治世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他在当政期间采取了那些措施来治理国家?
4、他任用了那些名臣?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1、图中人物是谁?
2、她当政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
3、人称他的统治为为什么?
第3课“开元盛世”
一、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共修建了多处。也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栽
培,产量大大增加。成为重要的粮食基地。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传入的。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注,作者被称为。唐朝农民改进的构造,制成,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
2、手工业方面
(1)丝织品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2)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最为有名。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方面
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和。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和,坊是,市为。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二、“开元之治”中唐玄宗的措施?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1、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以
2、科举制的影响?
第5课“和同为一家”
填写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的情况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发展:吐蕃人是杰出的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
2、唐太宗时,嫁给,(意义)密切了唐蕃汉藏之间的。
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中的“朕”是指哪一位皇帝?他因此被少数民族称为什么?
2、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二、读图
图一
图二
1、请分别写出两幅图片中唐朝僧人的名字。
2、分别说出两位僧人出行的目的地及主要事迹。
二、唐朝对新罗的影响?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一、看图
1、是哪一个朝代建造的什么工程?
2、工程的地位怎样?这一工程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3、这一工程的建造体现了什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二、雕版印刷
之际,雕版印刷术发明,唐朝印制的是上现存的雕版印刷品。三诗歌
1、唐诗的特点:内容丰富、。
2、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3、盛唐诗人李白被称为,代表作有、点。
4、杜甫生活在唐朝的时代,人称,代表作是
诗歌特点。
5、唐朝的白居易,代表作、。
诗歌特点。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一)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隋唐书法,最著名的当推和。(1)欧阳询,代表作是。
(2)颜真卿,代表作是,特点是,人称。(3)柳公权,代表作是,特点是,自成。(4)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称为。
2、隋朝的画家:以最有名,代表作。3、唐朝的画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
(1)唐朝的阎立本擅长,人物神行兼备,代表作有和。
(2)唐朝的吴道子,人称,他开后世先河,代表作是。
(二)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1、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的又名。那里的大部分洞窟是时期开凿的。堪称世界最大的之一。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和无数形象生动的,窟内保存的、等也极为珍贵。
材料分析 于甘肃省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到了敦煌,更多的人了解了敦煌,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但是,许多人为的威胁也逼近敦煌,大量游人的到来,使其周边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更加恶化,珍贵的历史文物也长期暴露在氧化环境之中。
1、敦煌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开凿于什么时候?
2、敦煌莫高窟里主要有哪些珍贵的文物?
3、敦煌莫高窟内的历史文物主要与哪一宗教有关?
4、请你为保护敦煌莫高窟的文物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三、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1、图中人物是谁
2、他有什么功绩?
3、图一人物“还我河山”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实际结局怎样?
4、岳飞抗金不断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条件和表现? 表现:①农业。②手工业。③商业。条件:①。②③。④。
2、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和表现 表现:①。②。③。条件: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宋代物质生活
1、衣:
2、食:
3、住:
4、行:
二、宋代的精神生活
1、娱乐活动
2、精神生活
期中复习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A.隋朝大运河B. 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2、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他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他是A、唐玄宗B、唐太宗C、隋炀帝D、武则天
3.“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
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 A.程咬金B.李世民C.魏征D.秦叔宝
4.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
5.右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 A.灌溉田地B.耕种田地C.鼓风冶铁D.纺织丝绸
6、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 .唐玄宗 7.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首领是(): A.皮罗阁 B骨力裴罗 C松赞干布 D尺带珠丹8.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①李冰 ②文成公主③玄奘 ④鉴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唐朝的诗歌非常的繁荣,至今流传下来的还有5万多首,在众多的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 10书法作品字体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它的作者是()A、颜真卿B、柳公权C、王羲之D、王献之
11.右图是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飞天》剧照,七年级一班的唐杰一家在观看此节目时,发出了以下议论,其中存在错误的是()A.妈妈:她们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
B.爸爸: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C.唐杰: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D.叔叔:我到陕西西部旅游时参观过敦煌莫高窟
12、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
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华民族的大融合C.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D.中华帝国的衰落13.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阿保机称帝②赵匡胤建立北宋③澶渊之盟④宋夏和议⑤西夏建立A.①②③⑤④B.②④⑤③①C.①②⑤④③D.②①③⑤④ 15.“苏湖熟、天下足”,这说明宋朝时期,成为全国重要粮仓的是:()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太湖流域D、淮河流域 16.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7、“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 A.端午节B.中秋节C.春节D.元宵节
18.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 A.铁木真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阿保机19.“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回族最早形成于 A.宋朝 B.元朝C.明朝D.清朝
2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A.秦B.唐C.元D.隋
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处错误,请找出错误的内容并改正)
21、唐太宗时,诗赋成为了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录取了很多有 才学的人。
22、唐朝时对日本的佛学,医学,建筑,雕塑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的人是玄奘
23、经济重心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 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
24、北宋前期,江南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5、1206年,蒙古族推举忽必烈为最高首领,尊称他为“成吉思汗”
三、辨析题(共5分,请把错误的内容和辨析的理由写出来。)
26、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以及 唐朝印制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金刚经》,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上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四、材料题(第27题11分、28题14分,共25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
27、读下列运河示意图,回答
(1)当你处在洛阳时,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名称各是什么(2)
(2)写出A、B、C、D所代表的四段运河的名称。(4分)
(3)上图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大运河?(1分)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2分)(4)在历史上大运河都起过什么作用?(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中这样描述江南地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重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宋史》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2分)
(2)材料二中的“苏湖”分别指什么地方(2分)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2分)(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2分)(4)概述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五、综合题(第29题10分,30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9、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节目中,两位挑战者正在就“如何评价唐太 宗李世民”展开对擂。
(1)请你给这两位挑战者提供两条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4分)
(2)两位挑战者正在辩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请你为他们举出一例唐太宗时唐政府与西藏友好往来的例子。(2分)
(3)唐太宗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2分)
(4)主持人要求挑战者用一句话来评价唐太宗的统治,请你帮他们写出来。(2分)3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毛泽东诗词选》时,看到《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词句,便开展讨论,你能和他们一起讨论吗?(1)、小王问:谁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你回答是。(2分)(2)、小丽说:汉武帝是汉朝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为了实现大一统,他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是(2分)
6.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篇六
1、中央集权制
目的: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内容::①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的一切的军政大权.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③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
2、秦始皇的统一措施
秦始皇还统一了文字(把小纂作为全国规范文字),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度量衡.并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北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开灵渠.
3、焚书坑儒
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内容: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
影响:1.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2.摧毁了许多文化典籍,毁灭了许多宝贵的先秦文化;
3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毁了文化,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对后世造成恶劣的影响。
4、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5、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对北方匈奴的进扰,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
①北伐匈奴(蒙恬)
②移民戍边
③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6、开发南疆,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7、评价秦始皇。
答: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顺民心,完成统一(秦王扫六合),他自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修长城开发南疆,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他又是一个-的封建皇帝,他广修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8、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答:①建立了一套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后出现隶书;以圆形方孔铜钱为全国统一货币;并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③“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④派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还修筑长城予以抵抗。
⑤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南越各部,修筑灵渠,开发南疆。
9、秦朝在我国历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②秦朝是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④修筑了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11、秦的-
①繁重的徭役②沉重的赋税(上交三分之二)③严酷的刑法④二世更加-(赵高“指鹿为马”)
秦朝的-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12、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
地点:大泽乡
领导人:陈胜吴广
事件:大泽乡农民起义
原因:根本原因:秦的-
直接原因:公元前209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法误期者要被处斩,陈胜吴广号召起义
经过:大泽乡起义爆发后,接连攻下几座县城,在陈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各地农民纷纷响应,陈胜派主力军向咸阳进攻,起义军发展到几十万人。
结果:起义军被强大的秦军-失败
意义:中国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的统治。
12、秦末农民战争的两个阶段:
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农民起义;项羽刘邦领导农民-了秦王朝。
14、公元前2,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进逼咸阳,秦朝灭亡。
15、秦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二、汉朝的大一统
16、出现“文景之治”的背景:
客观上,当时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的景象;主观上,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17、汉初经济萧条的原因:秦的-和秦末长期的战乱
18、汉文帝、景帝时期推行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景象。
19、汉文帝、汉景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奖励农桑②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③重视“以德化民”
20、汉武帝时西汉能进入鼎盛时期的原因:
(1)“文景之治”的繁荣为汉武帝奠定了基础(2)汉武帝自身的雄才大略以及重视选拔人才,善于使用人才等
21、比较汉文帝和秦始皇的作为: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农民负担,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秦始皇徭役、兵役负担沉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秦始皇实行-,刑罚残酷,激起人民反抗,汉文帝实行仁政,减轻刑罚,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
22、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①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从而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②在经济上: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抑商政策,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③在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④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并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⑤在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意义:汉武帝的统治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23、汉武帝为了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学府。以儒家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作为主要教材
24、西汉后期,朝政腐朽,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
25、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就是汉光武帝,在他统治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光武中兴”。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十分黑暗,最终导致农民战争爆发,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三、两汉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农业的进步:
①兴修水利:汉武帝亲自治理黄河,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使黄河在以后的八百年里没有改道。②农具的改进:西汉的耕犁装有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新型播种工具耧车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③耕作方法: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④农作物的种植:北小麦南水稻,桑麻被普遍种植,出现“千亩桑麻”的情景
手工业:汉代的丝织品使用提花机,染色技术也很高,丝绸得到外国人喜欢。我国汉代的冶铁技术处于世界先列。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人力,提高冶铁质量,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商业:出现了繁华的东西二京:西汉的都城长安,东汉的都城洛阳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条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兴盛
汉代时,铁制兵器一逐步取青铜兵器。
长安城出现了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市”(城市的规模、布局、商业活动等略)
两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有哪些?犁壁、耧车、水排等
7.七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 篇七
知识点的基础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 将知识点的落实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特别是落实贯穿于中考的复习课堂中, 具有讨论的价值。教师应如何认识知识点, 如何划分知识点, 将决定其课堂中如何组织教学环节, 也将决定学生的掌握程度与能力培养的情况。通过学习美国学者希尔斯等倡导的“核心知识课程” (The Core Knowledge Curriculum) ———以“四型知识”为核心, 探讨初中历史复习有效性的方法, 给予我们很大启发。核心知识课程理论将学科知识创造性的划分为四种类型, 通过采用合作学习或小组作业、独立研究项目、基于文献的教学、多元资源、真实评价及其他技术, 以达成学术技能和学科知识之间的平衡。这一理论在指导中考复习时, 能够保证全面复习所涉及的知识, 同时, 在实践上强调深化。它在对教材严密调查的基础上, 强调一个初中毕业生应该学多少, 才是受过优质教育的学生 (a well-educated student) 。具体而言, 四型知识指的是, 坚固的知识、具体的知识、序列的知识、分享的知识等四种类型。
一、坚固的知识 (Solid Knowledge)
希尔斯认为, 由于当今知识变化快而易于过时, 教育者须选择持久知识体系以形成学前到8年级课程的知识核心。他举宪政政府原理、数学基本要素和口头与书面表达力、广泛的艺术和音乐把握感、一代代的故事和诗歌的传承等为例。作为历史科学, 他专门谈到, 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属于这一范畴。对于历史教材中介绍的、《考试说明》中要求的, 属于史学界形成定论的内容, 这些就是坚固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 初中完整的历史学科内容, 正是基于这一个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掌握成为重点。从2012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的试卷来看, 第27题也正是这一知识类型考察的最佳形式。
二、具体的知识 (Specific Knowledge)
典型表述或严格课程界定为:学生将演示 (说明) 对美国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事件、理念和运动。由此, 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 这个定义自动转化为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事件、理念和运动。那么, 包括哪些人物和事件, 包涵什么理念和运动?这一问题在《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中有完整表述。但有必要讨论的是, 通过什么样有别于传统的课程教学的形式达到落实的效果。
既然是“具体的知识”, 答案非常明显, 在于复习课堂教学的具体性。通过对教学语言凝练的准确性、历史学科重要知识的具体化, 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实践性的答案。时间, 地点, 人物, 基本经过, 结果, 这五个要素是历史事件构成的最基本内容, 属于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过关的基础性知识。然而, 简单的读背识记容易让学生厌倦, 也会加重教师的额外负担, 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教学实践中, 可以尝试的形式是多样的, 目前效果较好的是游戏的方式———以小组合作和竞赛的形式来推进。将班级的学生分为若干实力均衡的学习小组, 每堂课前都会有个“五分钟你来比划我来猜”的环节。每一个学习小组随机选出两名同学, 事先从写好《考试说明》中的I级目标的若干卡片中抽出五张, 利用投影展示。抽卡的学生负责解释, 回答的同学背对屏幕, 结合对方的解释来猜出抽到的词条。开始时对解释的限制相对较宽, 随着学生逐渐熟练, 难度相应提高。例如, 第一步, 在解释中不能出现词条中有的中文字词 (部分学生想到利用英文解释, 于教师而言, 能在历史课上帮助同学练习英语并无不可, 只要说得正确) ;第二步, 解释语言必须准确 (这一点要求教师把好关) ;第三步则是挑选不同学习小组中的两名同学来完成, 若解释错误则算对方组获胜, 若解释正确而对方未猜出, 则为解释方获胜。学生为了解释正确且不让别的小组的同学猜出, 往往会更多的思考怎么解释得既准确又有挑战性。在此过程中, 可以感受到学生的积极性与无穷的想象力。课堂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讲授, 而是学生的游戏天地。挑选学生的过程中, 也保证了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一过程。
三、序列的知识 (Sequenced Knowledge)
核心知识课程中谈到, 知识建立在序列之上, 儿童学习新知识建立在他们已知条件下。惟有确定的序列化的知识和技能的学校系统, 能够确保全体学生的优异和公平。因此, 核心知识序列提供了清晰的按照年级学习的内容框架。这样的知识序列建设不仅帮助确保学生进入新的年级和新的学习, 而且帮助防治许多学校教育凸现的重复和断裂。这对于历史学科教学最大的益处, 无疑是提示了教师在教学环节中, 要格外注重知识点的前后连接。相较于其他学科, 历史学科的知识连续性是相当突出的。世界不是孤立发展的, 人类社会不是完全隔绝的, 这一全球史观越来越为新课程理念运用的同时, 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 特别是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 也应提到相应的高度。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会有这样的困惑, 学生对于某一个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已经过关, 但在做题、考试时却没有古今联系、中外联系, 难以完成《考试要求》中的II级、III级目标要求。反思教学环节发现, 学生不会, 是因为教师没教。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的历史事件处于基础阶段, 历史观相对粗浅, 谈不上对历史学科深刻认识, 尤其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方法, 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因此, 在教学设计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思维习惯。例如, 在讲授丝绸之路时, 可以联系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友好交往;在回顾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时, 可以横向联系1861年美国内战与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在复习工业革命时, 可以纵向联系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 横向则可以分三次具体谈对资本主义、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序列的知识, 建立在教师善于总结勤于思考的基础上, 也建立在学生对坚固的知识与具体的知识过关的基础上, 是较简单的知识点综合运用形式。不断实践、联系、比较的结果, 是学生能想起更多的有联系的知识, 是学生找到更多的思考角度和答题内容。
四、分享的知识 (Shared Knowledge)
读写能力取决于分享的知识, 实际上, 是假定观众分享某种知识。核心知识的目标之一, 是为儿童提供所需的本民族文化的分享知识。分享有个重要的前提, 即, 分享的对象———观众是谁?阅卷教师?当然, 考试的最终目标就是从阅卷老师的手中拿到更多的分数。但是, 仅仅如此是不能满足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的。所以, 不妨将“观众”定位为三部分———学生自己, 其他同学, 阅卷教师。考试是单一的闭卷笔试, 课堂却是听说读写的综合场所。听懂了未必能用自己的话回答, 会口答未必能笔答, 自己觉得没有疑问的解答, 换个角度看却难以理解, 这是教学实际中常遇到的问题。因此, 有意识的利用知识“分享”的重要特性, 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有意义的。这种方式在处理对历史事件背景的理解、历史事件产生影响 (历史意义) 的归纳、历史事件的启示意义 (开放性试题) 等问题时非常有效。问题提出后, 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提出至少要从两三个不同角度思考的要求, 然后给予一定时间让学生记录下解答的关键词。第三步, 学生进入小组讨论环节。讨论时要求学生先向小组其他成员介绍自己的观点, 由其他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然后交换观点, 记录下自己没有想到的别的同学的观点。之后, 随机请小组中某位成员综合阐述, 其他学习小组的同学听后进行评价补充, 或者提出反对意见。最后, 由教师进行总结。上述过程中, 教师需要注意引导讨论的方向。开始这个过程是缓慢而艰难的, 教师会非常“累”, 因为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述能力、评价基础相对有限, 使得这一过程难以保持完整, 甚至是失败居多。但熟能生巧, 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 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大大提高, 他们不满足于两三个方面的解答, 期望能给出更多;学生的归纳能力不断提高, 他们归纳的关键词更加准确;通过模仿老师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的过程, 也是对自己的回答进行预先评判的过程;最后记录下来的, 是切中要点与用语准确的答案。由此, 讨论、书写、记录的过程逐渐合一, 从而节省了课堂时间, 提高了效率。
8.七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 篇八
一、高中历史复习的难点是去知识碎片化
知识的碎片化是指学生虽然已习得知识点,但知识之间缺乏整体性和体系性。这种现象因现行高中历史学科的教材专题式编排体系而日益普遍。如人民版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的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二的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三的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三个专题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必修一阐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形成历程,必修二的古代中国的经济和必修三的中国传统文化揭示了中国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政治制度的经济和思想原因。但教材人为割裂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割裂成三个板块,并分属于三本书的三个专题。可见,教材对知识的呈现方式是学生知识碎片化的原因之一。
基于教材编排体系,教师对历史新课的教学往往着眼于对历史某一方面甚至某一知识点作具体分析,如此的新课教学造成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是孤立、零碎的,学生的知识呈现碎片化状态。这种知识碎片化现象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会阻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想象,高中学生掌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古代的经济、古代的思想和文化的知识点后,却无法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在复习课中帮助学生去知识的碎片化已责无旁贷。
在复习课中建构知识体系,也就是抓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这是帮助学生去知识碎片化惯用也管用的教学方式。众多的复习辅导用书用填空形式或网络结构示意图和填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知识梳理、体系建构,一些高中历史教师也编写了类似于知识体系建构的学案等,把这些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支撑点,试图借助于现有的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梳理章节知识结构和掌握课文基本内容。但实际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期望出现了偏差:一是学生没有认真思考知识结构图的内涵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往往只是照教材填空;二是编者往往按照书本现有的体系建构知识结构示意图,因其缺乏新意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学生由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较重,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预习历史。教师为弥补尚未达到的预习目标,把复习课的重心落在书本知识的梳理和基础知识的巩固上,教师苦口婆心地讲解,学生孜孜不倦地记录,师生之间显然没有时间实现课堂中的互动和交流。
显然,使用现成的知识结构示意图难以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复习课上,应该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但往往是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练得过少,想得更少。由于缺乏必要的思维引导和适当的训练,学生的“双基”得不到落实,在新情境下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二、让学生自主建构属于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
自主建构历史知识体系要求学生在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内,通过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驱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用线条、符号、文字、简笔画等简洁直观的方式表示历史事物之间的结构、关系或者演变过程。笔者在不断自我寻觅突破点和与学生反复的磨合过程中,尝试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具体操作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在课前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任务设置,把建构知识体系示意图从口头作业转变成书面作业,要求学生不得抄袭各类复习用书,促进学生动脑、动手。至此,学生走上了从依赖复习用书到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历程。但部分学生因自身的学习能力不足或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敷衍了事,他们往往只依赖课本中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简单表述,没有理清历史事件之间内在的相互关系,更谈不上全面把握历史脉络,没有真正达到建构知识体系的目标。显然,这需要教师的引领。这个“引领”需要讲究方法。教师先精心建构一份知识示意图给学生这份示意图,必须体现三个基本要素:归纳核心知识内容,体现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理清历史线索(时代特征),要求学生模仿并自我检查建构的知识体系是否包含了这三个要素。与此同时,在学生上交的作业示意图中,挑选出两份比较好的进行点评和修改,让学生明确什么才是真正体现知识、思维、能力的知识示意图。
第二步,课中教师利用自主建构的知识体系进行精讲。学生建构的知识体系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但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得到提高,所以,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让学生建构的知识体系最优化。先出示学生的优秀知识体系结构图,让学生本人阐述自己的思路:这个体系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建构?然后请别的学生评价这份示意图的优点,并对其内容进行补充。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中,让知识体系达到最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让学生建构的知识体系丰满化。结构统领史实,史实验证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的知识向广度和深度延伸,使学生建构的知识体系更饱满、更全面。这表现为高中历史复习课堂具有大容量(信息量、交流量、训练量)、高强度、快节奏的特点的同时,还具有特写式的“慢镜头”。丰满的知识体系要求教师提供相关的各类图片、实物、材料、表格、试题等大容量的信息充实课堂、验证结构,而大容量下的课堂必然是高强度的课堂,所以,教师应通过快节奏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的关键环节上,还需要“慢镜头”,也就是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吸收过程。让学生在时急、时缓的复习课堂节奏中,不断激起思维的波澜,提高学习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不是教师不讲,而是要精讲。历史学科是一门内容丰富、思想厚重的人文学科,学生受年龄、阅历的限制,有些知识仅凭自身很难真正消化,所以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教师要学会精讲点拨,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考纲,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疑难问题要注意学习的层次,注意点拨的范围,把握好点拨的实际方法和力度,给学生消化的空间。
第三步,课后学生利用师生共建的知识体系进行自主检测、自我提升。有些学生的课后复习方式是把书本从头到尾看一遍,“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把握住知识要点,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师生共同建构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课后复习提供了复习的抓手:一方面,学生按照体系所提供的线索,用“回忆”的方式对已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测,及时发现自身的知识漏洞,并及时巩固和补救;另一方面,知识体系还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将知识融会贯通,进一步体会和感悟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这种“温故而知新”的复习方式,有效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支撑点
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要保证知识体系发挥好作用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支撑点:一是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做”,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找到自学的方法,主动进行知识建构;二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做”,即学会知识建构的方法;三是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做”,即能扫除学习中的障碍,让主动建构成为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
首先,让学生自己“想做”,即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己动手建构知识体系绝不只是让他们转变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部分学生只为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这种应付式的建构体系因缺少自我思考、自我分析,大大降低了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毋庸置疑,在高中课堂中实施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较初中有较大的提升,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强烈,对教师提出的提高效益的学习方式的接受度较高,这种内在的需求能萌发有意义的学习行为,为建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内在的动机。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错,并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关注他,在鼓励他,这种期待会产生巨大的情感效应。经验告诉我们,当师生关系和谐的时候,更容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抓住教学中的机遇进行激励,让学生在肯定和鼓励中增强附属内驱力。
其次,教会学生“会做”,即指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某些学习策略,使学生逐步领悟和掌握自主建构体系的一般方法、步骤,但要避免学生仅仅依赖教师提供的建立体系的一般方式。如果学生照搬照抄,或者“依葫芦画瓢”,往往会出现体系的机械化和刻板化。因此,教师在建构体系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尽量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让他们形成适合自身认知特点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方式。
再次,让学生“坚持做”——转变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任何一种习惯的培养相同,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跟踪指导。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情绪容易波动,意志比较脆弱,不善于自我克制和调节,所以,教师要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奖惩机制来引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能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因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而坚持,因坚持而成为一种习惯。
【七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推荐阅读: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计划07-15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之材料分析题10-29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2008-04
七年级上历史答案11-03
七年级历史下教学反思06-28
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07-24
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卷07-25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08-09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题09-02
长泰一中七年级上历史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