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智慧教师(通用9篇)
1.做一名智慧教师 篇一
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浅谈高效课堂改革下如何做一名教师
平峰镇中心小学----魏永峰
新的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掀起了新课改的又一轮浪潮,同时也向每一位教师发起了新的挑战。教师这一职业已不是人们所崇尚的“铁饭碗”,而是面临严峻的挑战形势。尤其对广大的农村教师来说,面对更多家庭子女选择进城追求优质教育,在生源锐减的情况下,则是趋于就业形势的压力。如何在复杂竞争的社会中,留得住学校,留得住学生,站稳三尺讲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仅是做“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而是要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有思想、有教育智慧、有专业精神和专业人格的“智慧型”教师。如何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下面浅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是做智慧型教师,要放开胸怀,懂得对学生的爱。
作为农村教学的一线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烦事琐事组成的一天。繁忙的教学任务,各种形式的应付,为考评忙,为职称忙,为升学竭尽全力,这一切有时候都不自觉的把不良的情绪带进了课堂,使我们的心理失去了平衡,时不顾忌就伤害到了学生。
记得有一次上课,我意味深长的对一位上课打瞌睡的男生笑了笑,没想到,他的脸马上红了,而后再没有发生过这样的现象。还有在一次作业检查中,一名男生在书包里翻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作业本,我轻轻的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去检查下一位同学的作业。第二天我再检查时,发现讲桌上多了一个热乎乎鸡蛋,再看看哪位同学时,他正用渴求和期盼的眼神看着我,我一下子明白了。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个微笑,一个眼
神,代替了教学当中的呵斥,收到的则是声色俱厉没能达到的效果。学生是一群没有长大的孩子,是孩子就没有不犯错误的。当我们抱着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态度,而一味的批评和斥责学习和品德不够好的学生时;当我们抱着对学生“恨铁不成钢”大肆掠夺学生的自由空间和健康时,我们给学生的难道不是霸权主义的爱、强加的爱。我反复的提醒和告诫自己,要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梦,只有在宽容的天空下,梦想才能自由的飞翔。
作为教师,我们要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开胸怀,把自己的爱平均的分给每一位孩子,平等的分享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
二是做智慧型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研究和反思。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习已成为每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方式。作为教师,迫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平,已是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需求。
1、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教育教学的任务。
新的高效课堂的实施,大家都感觉到课时不够用,内容讲不完,总觉得一节课不踏实,没有把所学的内容透彻的讲给学生,总有一种疑惑,靠学生自己能完成学习任务吗?我们不妨试试,试着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把教材作为依托,讲一篇文章学生学会分析一类文章,讲一道例题学生融会贯通一类题,看学生能否很快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是不是体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智商。而学生思想和智商的培养,来源于教师的素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习,多读书,多学习教育专家的一些教学思想和方法,多听公开课,多参加教学研讨,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2009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在宁
夏举办的中小学教师教学研讨会,近距离的聆听了教育专家的讲座。2012年4月再次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在宁夏组织的教学展示及杜郎口整体教学模式观摩研讨会,窦桂梅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加之丰富的动作表演,让我着实有了一种拨云见雾,豁然开朗的感觉;崔峦老师精辟的讲座,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为人师的高尚情怀和价值去向,实乃受益匪浅。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应多向老教师学习管理学生的经验,在平常的教学中,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多向同事沟通、交流、研讨,以此来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教育成长。
2、潜心研究,才能不断成长。
作为教师,只有潜心研究,才能不断得成长起来,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效课堂教学的改革模式,才能生成教育的智慧。苏霍姆林基说:“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给老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以看出,教师只有不断地潜心研究教材,钻研知识结构,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使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
3、在不断地反思中寻求智慧
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反思。因为只有反思,才能对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提炼出来。每一节课后写,每一单元教学后写,每一学期结束后写,写出从中的闪光点和不足,寻求改进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教育故事,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三是做智慧型教师,要把这一职业当作一种幸福、快乐。
作为教师,只有把这一份工作当作人生的幸福、快乐,才能真正的为它付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用她的双腿挽救了两名学生,在汶川大地震
中,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躯呵护了4名学生,他们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伟大的举动。那是因为他们真正把这一职业当作了一种幸福、快乐;当作了工作、生活中的目标;当作了自己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去向,才释放出了对学生无私、伟大的爱。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彰显出了做一名教师的智慧、价值和追求。
教育的每一天是新的,教师的每一天也应该是新的。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非冰冻三尺一日之寒”。需要广大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不断地锤炼自己、创新自己、反思自己、超越自己,才能在日趋竞争的社会环境中,立足站稳今天,去更好地创造和追求辉煌灿烂的明天。
2.做一名智慧教师 篇二
1. 智慧的教师不拘泥“背教案”, 更关注“真反思”
写教案的目的是什么?众所周知, 是为了课堂教学。可是, 什么教案是好教案, 好教案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越详细的教案就是越好的教案吗?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通过互联网下载教案极其方便, 其优点就是好的资源可以共享, 但带来的问题是教案呈现模式化的趋势, 旧教案的使用现象比较突出。很多教师照搬照抄别人的教案, 全然不顾及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其带来的不良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笔者曾遇到一位新教师为了上校级公开课, 在仔细研究了老教师的教案后, 详细地写出了上课的教案, 整节课上下来, 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只是努力地背教案、记环节, 带着一种莫名的紧张进行教学, 就连常规的课堂用语也只是“Good!”“OK”而已, 生怕超出教案的范畴, 只关注自己如何完满地完成教案, 而对教学效果、课堂关注及学生的反应却完全忽视。这种完全受别人的教案所主宰、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的教师, 又怎能上出一堂精彩的课呢?对一堂课进行有效的反思, 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很多名师的成长其实都有着相同的经历, 就是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 不断反思, 不断进步。待自己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广博、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时, 才发现教案会写得越来越简单, 但是在课堂上却游刃有余。仔细观察许多名师的课堂, 气氛是愉悦的, 语言是灵动的, 学生的学习是开放的, 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
2. 智慧的教师不需要“被课堂”, 更在乎“真课堂”
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课堂, 课堂的主人不仅是教师, 还有学生。但是现在我们的课堂受教材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太多, 使得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 课堂教学千篇一律。“被课堂”的情形也时有存在。例如, 很多教师都会关注公开课, 为了上好公开课, 教师会使出浑身解数, 一次又一次的磨课。磨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位教师成长的过程, 但是一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课堂效果, 事先已让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步骤了如指掌, 甚至进行一次次演练, 这样的课堂表面看似热闹, 但是细细品味已缺少了真实, 更像是一场表演。
其实, 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 有争论, 有收获, 我们的课堂应该做到“学生本位”, 凡是对学生有利的, 学生易于接受的, 教师就要积极地去引导, 要始终保持求新求变的心态, 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3. 智慧的教师不喜欢“假学生”, 更珍惜“真性情”
这里所讲的“假学生”, 主要是指失去了个性与创造力的学生。都说儿童是天真无邪的, 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 但是在当下工业化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已被“训练”得如同一个模制, 教师提出问题, 得到的往往是“是”“对”“好”的回答, 还能有多少学生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会站出来质疑教师给出的问题及解答?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在课堂上一次又一次地失去“真实”的学习成长环境, 他们的“真性情”就会在机械化的学习环境中消失殆尽。
要想保持学生的“真性情”, 就要提倡“农业化”的教育方式。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 让每一个孩子像每一株麦苗一样自由成长。”冰心先生也说过:“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地生长。”“顺木之天”地进行教育, 可以说是最重要但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教育法则。当今社会的教育已经成了经济教育、成人意识教育, 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 心情压抑, 他们渴望放松、渴望自由, 渴望像野草一样自由成长。总而言之, 课堂既是学生接受知识、学习文化的地方, 也是智慧能力生成的场所, 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正如名师吴英所说:“课堂, 如果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因思考而带来的成功感, 又怎能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深深的眷恋?”
4. 智慧的教师不接受“总说教”, 更倾向“真幽默”
以英语语法教学为例, 乏味枯燥的语法教学必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如果我们在教学的方法上多动脑筋, 多运用“智慧”, 讲活枯燥的英语语法知识, 必然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较弱, 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味地照本宣科, 效果必定不理想。笔者听过许多精彩的课, 常常被那些优秀教师的智慧所折服, 深感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例如6A Unit 3 It was there!单元中着重讲解了一般过去时, 执教教师没有按照以往的习惯用中文细细讲解, 而是很智慧地设计了新颖的教学方式。在PPT上显示一组图片———鸡蛋、小鸡和一只大公鸡, 接着教师给出了句型:It was an egg.It was a chicken last year.Today it is a cock.学生比较三个句型后得出结果, 但是教师并没有忙着进行总结, 而是又给出了一组图片———一张小婴儿的照片、一张少年的照片和一张脸被遮住的成年人照片, 模仿第一组图片, 教师给出例句:He was a lovely baby thirty years ago.紧接着让学生完成第二句:He____a twenty years ago.学生很快填出答案“was”和“student”.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写出第三句:Today he is a lovely teacher, Who is he?Do you know?这一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当教师揭晓答案, 学生发现照片中的人就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老班班主任”, 与前面两张照片一比较, 大家哄堂大笑。此时教师再来对两个时态进行总结, 学生就已心领神会了。下课后, 有些学生还念念不忘这两个句型:He was a lovely baby.Now he is a teacher.教师通过“智慧”诠释了语法知识点, 这样的课堂还有谁会厌倦呢?
3.做一名充满智慧温柔的教师 篇三
一、温柔有方,师德为范
一名温柔、智慧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有德的教师,“德高”才能“为师”。师德修养至关重要,它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教师队伍建设永恒的主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对年幼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哉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陶行知正是看到教师对学生影响之深远广泛,所以认为教师与医生一样,“惟其事弥大,其责弥重,斯其德亦弥要”。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一般具有比较高的权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常常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对老师怀有特殊的敬意与信赖,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会因此产生放大效应。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家里常常会搬出老师的话,并将这些话全部奉为“圣旨”,总是喜欢跟父母说:“老师让我们这么做的。”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坚决不做。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时常能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班级里的班干部们管理班级时,总会时不时冒出一些训斥的话,细细想来,这些都是我在班级管理中常用的话。因此,教师对自己的言行,应当斟酌再三。要让学生知礼仪,自己要先文明;要让学生爱劳动,自己要先动手;要让学生好学上进,自己也要勤奋努力。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师德就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指引着孩子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只有道德高尚的老师才会教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智慧有识,授业解惑
陶行知呼吁要做“第一流的教师”。诚然,当好一名智慧的教师,仅仅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促进专业发展。
首先,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文化水平,要敢于探索,不断扩充知识储备。现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知识信息化程度高,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长流水。“小学教师要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例如上思想品德课时,讲到“雷雨的形成”,可以动用到物理中的知识,再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给他们听,诸如“为什么不能在雷雨天躲在树下”、“为什么小鸟站在电线杆上不会触电”等延伸问题,需要丰富的生活知识经验才能解答。我们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必须自觉地向一专多能型转化。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滞,要勇于探索真理,拓宽视野,积累丰富的学识。
其次,教师要有“康健的生活”。在陶行知看来,这种健康的生活,不仅指身体的康健,而且包括工作、学问和道德精神的健康。陶行知在《每天四问》里对教师生活的四个方面都提出了严格要求:“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教师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称职的教师,常常是工作起来不分课内课外、不分上班下班、不分校内校外的,这些都需要有强健的体魄。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只有先对自己有科学的管理,才能对待学生更加尽心,不会有气无力,影响情绪。
教师要做有知识魅力的人,不仅要学习教育本身的知识,还必须学习社会科学,了解政治、经济、历史……不断交流,不断促进。当你向学生细细解惑的时候,学生将向你靠近,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三、温柔智慧,以励动人
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应热爱、信任、了解学生,全身心地为学生服务。这种宽厚仁慈的情怀与博爱之心,无痕、无声、无私、无疆,普惠学生。教师最需要学会的便是在教育中有爱。
首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新课程呼吁教育者要摆脱独裁者的身份,蹲下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孩子们都是上帝的天使,带着美好的心灵而来,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以一颗博大的爱心滋润那一颗颗稚嫩的童心,不再用冷眼讥讽,不再用教鞭威吓,不再用告状压制,就一定可以开发学生惊人的潜能。现实中,由于种种因素,我们总是很难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曾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渐渐地,孩子们的心门便不会向我们打开,教师与孩子的距离将越来越远。
其次,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教师的心灵天平上,给每个学生都应是同样重的砝码。我们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班主任最头疼的是和调皮学生的“斗智斗勇”。有一个孩子小时候被宠惯多了,不受管束,上课小动作不断,影响其他学生;下课追逐打闹、调皮捣蛋。教师和家长绞尽脑汁,软硬皆施,却通通不吃。我只能时刻留心他的动向,以免闯祸。后来学校组织了一个“故事大王”的比赛,谁知他脱颖而出,拿到一年级组二等奖。借此我便不断鼓励他,上课发言了就表扬。慢慢地他变得积极主动了,从让人头大的问题学生变成了一名令人骄傲的优等生。从他的身上,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表扬和激励对一个孩子有多么大的作用,看来培养孩子不一定是“严师出高徒”,而要对症下药,多用欣赏和爱看待每一位学生。
最后,教师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我们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真诚的关心,与学生展开有效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应当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生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该冷静些,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温柔待之,并有智慧地细心询问分析问题,而不是一上来就训斥批评。让学生感到真爱和温暖,使师生情感融洽,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即产生“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学生会更尊重老师的劳动,更愿意接近老师,把老师当做好友,与老师积极合作,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将进入良性循环中。
孩子的心灵就是如此,你爱他们,他们便会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喜欢为你做一切事。正是由于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倾注了爱,才使得学生主动地对他人施之以爱,学会爱他人、爱生活、爱世界,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并播种爱。只有当真挚、美好的“爱”像春天的雨露般滋润着学生的心头时,教育才会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4.努力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篇四
——听黄铁成校长〈努力做一名智慧型教师〉报告有感
8月25日上午,我们在新大楼报告厅聆听了黄铁成校长的精彩报告《努力做一名智慧型教师》。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时间里,虽然我的笔记了密密麻麻记录了很多内容,但让我触动最深的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的做人智慧理论和“做给她看,学会独立”的家庭教育八字方针。
工作十多年,成家十多年,其中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细细品尝。曾经有过理想,有过奋斗,得到过,也失去过。前几年生病住院做手术请病假,个人利益得失不禁更加计较起来,抱怨也多了起来。
今天听了黄校长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的做人智慧理论,似乎茅塞顿开。不如先读书再说。
黄校长很欣赏的林清玄为何方神圣,离知识海洋很远早被搁浅的我不太了解。只是粗粗知道“人生若只如初相见”。一回家就立即百度,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作家。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主编、主笔等。八岁立志成为作家;十七岁正式发表作品;三十岁前获遍台湾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三十五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最畅销的作品;四十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被推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图书;同时创作的“现代佛典系列”,掀起学佛热潮;四十五岁录制《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当年录音磁带总销量达三百二十多万盘,被称为有声书的经典;五十岁完成《茶言观色》、《茶味禅心》和“人生寓言系列”,被选为青少年最佳读本;五十二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欢》和《玄想》,被选为中学生优良读物。三十多年来,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其作品风靡了整个华人世界,被海内外誉为最有影响力的当代华语散文作家。
5.做一名智慧教师 篇五
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刘厂小学杨世钦
在我看来,有智慧的教师肯定是那些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教起学来又轻轻松松的老师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信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职业操守;教师应该怀着满腔的热情欢乐地与学生交往,那么青年教师更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到这一点,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最高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教师确实要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研究者,如果教师要是把自己修炼成有思想、有见解、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学生当然会崇拜,跟着你的思维走。同时在我看来,教学就是艺术,教学就是创造。就拿音乐课来说,在音乐课堂上死搬硬套的程序不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要学会以自己崇高的理想、乐观的态度、丰富的阅历、流畅的乐感去影响学生、启迪学生、熏染学生、唤醒学生,那么教育因此便有了灵性和生气。我觉得教师智慧应该在智识、智能、智谋、慧眼、慧心、慧情这六个方面来修炼。学着思考,不断学习。众所周知智慧来自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就是这个道理。生命如树,学习就是生命的根须,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是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一个信息源,更要具有相当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能让自己原有的 “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游刃有余的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
6.做一名智慧的教育者 篇六
1.切记,一个学生一个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不应事事单一,处处划一,时时统一,实行简单的一个法子、一个模样、一个答案,导致千教一法、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千篇一律就等于毁灭”。教师要像慈母一样关爱每一位孩子,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公平厚爱。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聪明还是智障;无论他们是相貌平平甚至丑陋,还是没有特长甚至平庸。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平等、自由、充分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
2.做一名阳光的教师:
什么样的教师是阳光教师?那些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具有良好形象气质;拥有创新精神、敢拼敢闯、积极向上、光明磊落;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的教师就是阳光教师。做一名阳光教师,用理想教书,用心智育人。
3.教师,请记住学生的名字:
每个人都很看重自己的名字,学生也不例外。记住学生的名字就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是对他们作为班级成员的肯定和认可。教师能熟记并且能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而然就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往往会更佳。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教育习惯的反映;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教育公平的体现;记住学生的名字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记住学生的名字可以平添学生对老师信任感、亲切感,“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学其理”。一个能记住学生名字的老师,学生也一定会永远记住他。
4.教师,要有耐心:
“凡事皆有终结,因此,耐心是赢得成功的一种手段”。(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耐心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有耐心的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爱戴。教师,每天都在面对着千差万别、性格各异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有没有耐心或具有耐心的程度怎样,如实反映出了一个教师自我修养的程度。因此,耐心是一名教师的一个重要素质,是师德修养的一个方面。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特别需要有耐心。要处惊不变,处烦不怒,处忙不躁,方能随遇而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因势利导。切忌简单粗暴,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5.要善于换位思考: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学生角度,将心比心。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当学生犯错误本该受到责罚时,如果我们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对孩子来说,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教师要养成换位思考的良好习惯,时时变换自己的角色,站在家长和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及性质趋向有更全面、更客观的把握,从而保证自己做出客观、科学的判断和选择。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是心胸宽广、聪明睿智的人,懂得换位思考的教师会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比别人棋先一招、技高一筹。
6.控制好你的情绪:
“哀乐失时,殃咎必至”(《左传》)。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变化,避免因为情绪的变化而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商(EQ)关乎成败,要认识好、调控好、激励好自己情绪,切忌感情用事,喜怒无常。当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出现问题时,第一步是找出原因,如果是身体方面的原因,那就要遵循生理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要把事情闷在心里,和同事诉说一下,和朋友交流一下,你就会变得非常轻松。在想发火之前,先数十下,或者深呼吸,你也许就会放松下来。要保持豁达的心态。教师的豁达开朗更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努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对待教学工作,对待学生,而不是让恐惧、焦虑、急躁、恼怒、消极、颓废等不良情绪影响自己,打败自己。
7.谈心是一门艺术:
谈心,是一门艺术,应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推心置腹的方式触动学生情感,通过语言媒介,真正达到心与心的交流,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宽松和谐的情境中领悟其中道理,在情感交流的理解中获得心理平衡。这样,才能在师生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谈心的艺术性还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尊重是启迪学生心扉的钥匙。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教师要以师爱为基础,除注意时机、方式、对象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生活中小事着眼,由此及彼,以点带面,透过最本质的一点,触类旁通,力争把每一次谈话都向谈心升华,以发挥师生谈话的最大教育效能。“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幽默良药不苦口,含蓄忠言不逆耳。
8.毫不吝啬地赞美学生:
有一种很简单的教育方式,它能满足学生的这种渴望,让学生保持一份良好的心境和状态,并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使其满怀信心和希望!那就是—赞美!赞美学生,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赞美学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和关怀;赞美学生,还可以帮助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赞美是一种魔力,赞美是一种赏识教育,是一种感情投资,是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毁灭一个天才”。唯有赞美,才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使其扬起自信的风帆。
9.换个思路激励学生:
激励是激发能量的导火索,能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炬,找到做人的自信和奋斗的航标。对学生的激励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换个思路,多个方式,让激励在具体和细微中升华。总之,如果教师仅仅使用一些常规的激励法,如名人名言激励、物质激励、为了赞美而赞美的激励等等,也不分对象,不分时机,不分场合,那么最终取得的效果将会越来越薄弱,越来越没有影响力和说服力。换个思路激励学生,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0.给“特殊学生”特别的关爱:
“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爱优秀学生容易,爱特殊学生难。关爱特殊学生,需要教师的宽容、理解、欣赏。“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作为一名教师,将心比心,宽容、谅解,才能为特殊学生赶走心灵的乌云,带来阳光。学会欣赏,才能为特殊学生消除自卑,给他们带来希望。要让每个生命都拥有阳光,把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会有特别的回报。是泥土,可把它烧成砖瓦;是铁石,就将它百炼成钢;是黄金,要让它放出光彩!
11.期盼是更深层的爱:
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期望,并把这种期望付诸思想教育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不断进步(著名特级教师 李元功)。每一个学生从心底里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赞扬、鼓励,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心理的满足。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学生品德的提高。事实上,学生非常尊敬那些期望他们做得更好的老师,教师积极的期盼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爱心的感召下引起积极的变化。教师期盼性的语言,期盼性的行为,期盼性的课堂评价能感染激励促进提高学生,使之获得强烈的积极的成功愿望。
12.威信,教育的潜在动力:
苏联的教育家赞可夫“假如没有威信,师生之间不可能有正确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少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威信,是教师通过自身形象在教育教学中日益形成的使学生感到敬佩和信服的一种感化。可理解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威信与威严不同,威严往往是靠冷漠、训斥、惩罚树立起来的。威信是靠言行传达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却深人人心的喜欢、敬爱或崇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一种要求由有威信的教师提出,学生就容易接受;相反,由威信不高的教师提出,学生就不易接受。如何确立威信?无德则无威、无才则无威、无爱则无威、无信则无威、无严则无威、无为则无威。
13.公正,就是对学生的尊重:
学生百差千别,个性有不同,能力有差异,智力有高低,品行有上下,家庭有贫富。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态度要保持一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感情,偏袒、庇护一部分学生,鄙视、冷淡另一部分学生,“有教无类”,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批评和表扬要恰到好处,无亲疏好恶之分。“很难想像还有什么比由于不公正而产生的情感上的麻木更能摧残儿童心灵的了”。(苏联 苏霍姆林斯基)把师爱平分给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这是教师从教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重要内容。教师的公正、无私、善良、正直,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体验到公正的合理性,从而成为他们成长的健康心理的基础,有利于影响和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优秀品质;有利于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形成健康的教育活动局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教师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学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的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与要求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校的信任,甚至对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
14.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教师的劳动是以“灵魂”去塑造“灵魂”,要帮助学生矫正自己的心理偏差,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首先就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用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情感影响学生,发现和引导学生的行为问题,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鲁迅先生早就说了,对孩子的教育,“开宗第一,便是理解”。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我敢拿脑袋担保: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教师,不愿意与教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
15.宽容是一种美德:
“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为强烈”(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缕阳光,她照亮了一片童心;宽容是一丝春雨,她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宽容是一粒爱的种子,她会在学生的心中萌发;宽容是一个接力棒,她传递人性,传递力量。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是仁爱的光芒,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宽容是理解的桥梁,真诚是它的基石;宽容是芬芳的花朵,友谊是它的果实。宽容是一种美,犹如暴风骤雨后天边的彩虹;宽容是一种力量,支撑人们熬过数九寒冬,盼来阳春三月;宽容也是一种魅力,一颗宽容的心衬托出一种迷人的人格。人世间时时处处需要宽容,学会了宽容,你的视野才会变得更为广阔,更加美丽,你的生活
才会充满阳光。
16.教育需要严格:
“教不严,师之惰”。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和保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和热爱学生是一致的。师爱体现在严格要求之中,不严格就体现不出师爱,名曰爱之,实则害之。要把握好“爱”与“严”的分寸。“严”是“爱”的具体表现,“爱”是“严”的最终目标。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理、严中有方。爱不仅仅是无微不至的呵护,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娇惯、是非不分的放纵。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过分溺爱优生,对优生的过错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对犯点小错的后进生则严而又严。这样,就会使优生弱化自控能力,品德滑坡,而后进生则因为教师处理问题的不公平而产生反感、对抗情绪,从而对学习及各种活动失去信心。所以,我们要牢记“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学生严爱相加,宽严相济。
17.引导学生相互欣赏: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长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欣赏别人是美德,欣赏别人绝不是逢迎与敷衍,专捡别人爱听的说。欣赏别人是一种真诚的赞美,努力地发现他人的长处,并从心里承认它。自觉地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这其实是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人们也对能够欣赏他人的做法表示由衷的赞美。欣赏别人也是一种智慧。你付出了赞美,这非但不会损伤自尊,相反还将收获友谊与合作,赞美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矫正狭隘自私和嫉妒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
18.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教师就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天赋、才能、兴趣和力量。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愿意接受美好的事物。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关怀教育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19.主动问候学生:
学生不是不想和老师招呼,很多时候他们不能确定老师是否认识他,害怕和老师打招呼后老师没有反应或冷淡敷衍而尴尬。因此,要改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就要彻底放下师长的架子,做到其正的师生平等。主动与学生打个招呼又何妨呢?其实,教师的一声主动问候,会如一缕清风,拂去学生心中的烦忧,使其神清气爽;教师的一声主动问候,会如一泌清泉,涤荡心底的污垢,使其心田清润;教师的一声主动问候,会如一捧月光,放牧其自由心灵,顿生自信、自强的勇气。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打个招呼,常怀此心,常行此道,才能其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得到学生的尊重。
20.与家长常沟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品行,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认知比较具体、深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态度、学习质量和健康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学生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学校教育又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这“两个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就是教师。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会通过家庭教育这一渠道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十分重要。对孩子共同的爱是沟通的基础。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好孩子。共同的爱使家长和教师的距离拉得更近,使家校的交流更加自然、触洽。
21.每天反思一下自己:
7.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篇七
前不久, 我们到一所山区中学采访。在与一名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聊天时, 感受到这位教师发自内心的职业认同感。虽然课业负担很重, 虽然还要承担许多额外的工作, 但是这位教师毫无怨言地“累并快乐着”——因为“每每看到学生课堂上顿悟的表情, 这种幸福的瞬间积累成对教书育人最本质的感悟”;因为“学校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即使是信息技术教师, 也拥有同等晋级的机会”;因为“信息技术在学校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学科, 而是融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整体工作之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工具, 信息技术教师大显身手的空间更加宽广”……没有教师对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 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没有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也不会有真正的教育。一名教师物质上可能并不富有, 但当体验到教育带给他的内在尊严和欢乐时, 他精神上一定是幸福的。
我们曾经进行了一次信息技术教师生存状况的调查, 结果显示虽然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和在学校中的受重视程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仍有不少信息技术教师感觉“经常处于忙碌又焦虑的状态”, 其待遇仍然得不到应有的改善。
能够赢得别人的认可、接纳与欣赏, 是每一个人心中一种最深刻和最持久的渴望。当劳动被他人和社会认可时, 人们就会被幸福紧紧包裹。如何获得这种幸福的职业体验, 不妨从外部环境搭建和自我内心调整两方面着手。
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氛围对教师的心理具有重要影响。学校的管理者要多从学科教学研究和管理的角度来思考, 进一步深化常规教学研究活动, 大力引导信息技术教师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教学研究活动, 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学科评比, 通过各种渠道为他们提供展示交流的舞台, 努力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 也需要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待遇和职称评定等事关信息技术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 给予明确的政策支持。
当然, 精神上的幸福还要取决于信息技术教师自己良好的心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并不绝对, 重要的是心态。幸福需要的是一种心灵的力量。真诚地认同自己的职业, 心无旁骛地致力于自己的事业, 努力寻求心灵力量的支撑, 以从容之心面对一切教育对象和现象, 心平气和、脚踏实地地在自己的教育征途上徐徐前行, 发现并收藏工作中所有快乐的火花, 让它累积的光明照亮教育探索之路, 进而点燃我们的职业幸福感。
8.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篇八
一、何为“智慧型”的班主任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范梅南认为,教育智慧“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复杂的关心品质。”教育是用智慧来培育智慧的,智慧型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智慧型的学生。“保姆”式的管理以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班主任除了完成作为学科教师角色的转变外,还应积极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者行为的转变,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二、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一)“有为”而治,科学管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但“鱼”和“鸟”的自由限制在“海”和“天”的范围内。一年级新生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有不同的学习、生活习惯,因此就需要班主任让他们在“规矩”中,成“方圆”。做好低年级班主任的关键是就要扎扎实实做班级常规。一开始,我着力抓好“三个第一”,规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1.第一个班会。这是班主任第一次真正在学生面前亮相,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能直接影响自身形象。第一个班会,让学生认为班主任有知识、有能力、有涵养、有方法。“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第一个星期。这个星期应多观察多接近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这时要把握好“严”与“爱”的尺度,关心他们学习、思想动态的同时,让他们明白:在新班级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分清是非。这一周要“嘴勤、眼勤、腿勤、脑勤”,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及时解决。
3.第一个月。在第一个月里,根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制定出各项规章制度。学生已学会自己“走路”,良好习惯逐渐养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轻松多了。
(二)“无为”而治,轻松有效
有了前阶段的“有为”而治,学生已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此时不能再把他们束缚在“条条框框”里,应在班级管理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逐步变“制度化”管理为“人文化”管理,留给他们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研究过程中,我重视了以下方面:
1.班级文化的基础——团队合作
环境虽无声却能“说话”,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能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往往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首先要善于从人文的角度诗意地营造班级氛围,形成班级蓬勃向上、奋发进取的学习主旋律。对于学生来说,校园是“家”,教室是“家”。这些家只限于“物品摆放整齐,里面干净整洁”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班主任从“人文精神”领域进行布置、管理,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文化人的品格,陶冶自己的性情。黑板报的编辑、少先队队角的设计、教室的布置、寝室的布置、活动主题的选取等等,都是彰显班级文化的理想选择。
2.班级建设的核心——无为而治
让学生“自治”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学校德育教育不应该成为冷冰冰的道德律令的堆积,而应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的自我内化、自我约束和自律,从而达到治理班级的最终目的。
(1)变“一言九鼎”为“百花齐放”
班级都有自己的班法、班规。这些规章制度是如何制订的呢?不少班主任有绝对的权威,“一言九鼎、一锤定音”。对此,我们不妨轻松一点:利用班队课,请学生一起来制订规章制度,变外力的强加为内心的自觉自愿,或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变“入细入微”为“宏观调控”
班主任工作的“无为而治”,并不是把所有的管理都教给学生,其精髓在于抓好班级的宏观管理,同时培养、用好班干部。班主任要能通过灵活的方式确定有组织能力、心胸豁达、思维敏捷的学生来担当班干部。班委会成立后,教师要逐步学会权力下放,明确班主任的职责是做好班干部的后盾、顾问、导演,而不是领导、指挥。
(3)变“专人负责”为“轮流管理”
让全班所有同学都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管理者;与此同时,所有学生又都是被管理者,接受全班同学不同项目的管理。每个学生兼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具双重身份。班级工作中,尽量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让班级真正步入“无为而治”的境地,才会大有作为。
3.班级文化的根本内涵——爱心教育
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班主任必备的修养;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激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
三、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沟通激励
(一)激励,滋润心田的阳光
我非常喜欢学生送给我的这一句赠言“你是一位船长,把好了船舵,带领着我们扬帆远航”。老师的激励,是学生书山学海上温暖的阳光。
1. 春风化雨
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犯错,在这个时候,应该表现为一种永远宽恕的心态。只有心理上的原谅,才能让教师首先平静自己的情绪,从而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只有心理上的原谅,才能使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依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这样,学生才不至于生活在挨批评或受歧视的阴影里,才可以逐渐培养起自信心与上进心。这即是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2. 以柔制刚
班级管理不可以永远风和日丽,有奖必有罚。那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形式。我们班建立了奖惩箱,奖惩箱都是学生自己制定的,犯错误的同学,自己去抽,有的抽到“做一天值日生”,有的抽到“为你最喜欢的老师做一件事”……孩子们在这种温柔的惩罚下,开心的反思检讨自己,这些不都是温情教育的成功魅力吗?
3. 润物无声
评价,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学生心门,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一句好的催人奋进的评语不仅能增进师生间情谊,使学生更信任老师,给学生以信心。 “你挺聪明的,虽然你不如班里的尖子生,并不是你比他们笨,而是你没有像他们那样去努力,只要你努力,你会比他们考得更好。我希望你超过他们。加油吧!”当这位同学面对这样充满期望与激励的评语,怎么会不信心百倍努力上进呢?
(二)沟通,铺就绿色通道
班主任工作中不乏与学生的个别谈心与交流。这时,除了正面直接地开展工作,宽容的胸襟让学生如沐春风,敢于敞怀倾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 倾听,谱好“前奏”
现代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更习惯于张扬自我而不是被动接受,所以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并重视他们的发言,再进行对症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人际交谈中,当一方在侃侃而谈时,总是希望对方专心致志在聆听,当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欣赏时,一个人就能建立自信。因此,班主任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是对学生的尊重,有助于取得信赖,赢得友谊。从神情上,注视的眼睛、赞同的微笑、肯定的点头、集中的注意力、随时做出积极反应的手势体态等,都能给予学生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
2. 导行,奏响“交响曲”
在探讨话题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循循善诱,在给予学生现有思想诸多肯定的基础上将思考引向深入。这时,教师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让自己的理论体系,于情于理让学生心悦诚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和谐共振,在疏导中引导学生把握人生前进的小船,正确行驶在人生道路口,唱好人生“交响曲”。
9.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篇九
——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过这样一段话:“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孩子们每天都带给我快乐与感动。”我觉得这段话用在我们班主任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细细数来我当班主任也有八年了,一路走来,接触过各种性格,脾气,喜好的学生,让我感觉“孩子王”还真不那么好当。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一直在成长,是他们让我学会了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那就是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一、耐心细致和风细雨慢说理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任何教育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长大他们任性,自尊、个性很强,各方面思想状态极不稳定,对外界的刺激也很敏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很多时候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又会犯同样的错误,经过再次教育,可能又会故态复萌。如此反反复复,这就在考验班主任的耐心能力了。
一次我班的一个男生打架,被我劝住,经过教育后,他也低头认错,作了保证。两三天他的确表现不错,路上碰到还和我主动打招呼。可好景不长,他又去欺负其他同学,人家不服气的他还要威胁“下了学,你等着”。知道情况之后,我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并联系家长协助教育。起先几次犯错我还是心平气和,可在一次找他谈话之后,他一转背又把一个女生打哭了。我火冒三丈。可转念一想:如果学生一教就
会或不教就会,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呢?我认识了到教育的这种反复性,心态平和多了,、耐心细致地做起该学生的思想工作来。在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谈话中,学生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了。
二、正面教育把握分寸巧表扬
在我们班里一定会有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这样的好学生老师都很喜欢,但是这些好学生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他们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弱点和缺点。比如爱听表扬,喜欢骄傲,吃不起批评,受不起挫折等。多以我认为对好学生的教育一定要把握分寸,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不易过多的公开批评,应更对的个别做工作,而对于他们的优点和成绩,要表扬,但不宜过于频繁。因为过多的表扬好学生容易造成好学生在同伴中的孤立。
记得在一次数学课上,我正在讲课,一个调皮的男生却好几次拽前排那位好学生的辫子,我正想怒斥那个男生,却又怕把事情闹得更僵,于是我欲言又止了。我用非常平和的语气请那位好学生站起来,问她:“他拽你的辫子,你为什么不说呢?”“老师在讲课,如果我说这件事就会打断老师讲课,也会影响同学们学习。”话音刚落,班里就有同学低声议论开了。都纷纷表示赞成那位好学生的做法,也对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大家都明白了那位好学生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应该向人家学习。最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哪个调皮的男生惭愧的低下了头。
三、逆向思维调换方式秒批评
作为班主任必须练就一双慧眼,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优点改正缺点。我认为教师的关怀应撒在学生集体中,教师的关怀应插在学生的心坎上,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殊生给予的特殊的关注,对后进生给予的偏爱。
我班有个学生平时自由散漫,说话没有礼貌,上课说话捣乱,又经常说粗口并与学生发生矛盾,属于小错不断,大错时有的学生。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我没有急于批评,而是进行多方面观察,多与他交流。在交谈中,我发现他有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对经常亮“红灯”的成绩抱有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在去年冬天积雪大扫除的时候,他拿铁锹铲雪的速度很快,我就马上表扬他干活有窍门,还让他传授一下他的方法。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的卫生区很快打扫干净了。从此他处处积极主动,表现自己。
所以我认为教育学生批评不是最好的办法,让我们试着换一种方式,在适当的时候多一些这样大胆的偏爱,也会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四、了解学生融洽师生关系齐努力
班主任要想教育学生,必须要了解学生,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也可以说是爱学生吧。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爱学生,在我们教师这个职业中属于老生常谈了。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好,又不努力学习,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们也很无奈“不是
我不想爱他,他实在是没有可爱之处”我也曾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有这样一件事让我彻底反省了一回。
那一年我班上有三个男生相交甚好,可称得上是“哥们”他们都属于那种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一天,我利用班会时间调整了一下座位,把其中的一个男生调在了第一凳。在接下来的一节课上,另一位男生却表现异常。他不听课,不是无精打采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眼看着窗外。当时我就想他肯定是看他哥们坐在第一凳眼红了。下课后我迫不及待地把他叫到办公室开始数落他一节课的不良表现。这期间他都默默的低着头,忽然他说了一句让我更恼火的话:“我想坐第一凳”“就你这表现还想坐第一凳,你自己觉得可能吗?等你表现好了再说吧,上课去吧”。随着他的离开,这件事看似以我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可是第二天,我却在讲台上看到了这样一张纸条:“田老师,对不起,昨天惹您生气了,可是我还是想坐第一凳。这和我哥们坐第一凳没关系,我只是想离老师近一点,好让老师时刻监督我,管着我,我就会少犯错误”。
我为什么不一开始就问问他的实际想法,孩子已经有要求进步的想法,而我偏又把他想歪了,觉得他又是在故意捣乱,刁难老师。我很后悔自己的不理智,所以我马上向他道歉,也让他如愿以偿的坐在了第一凳,告诉他:“老师愿意和你一起努力,帮助你改掉坏毛病。你一定会成功的,加油。”从那以后,告他状的学生越来越少了。这才是我们班主任想要的结果。
所以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要走情感路线。摸清孩子的心理,想
彻底改变他就得从“心”入手。人的善恶品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重在我们班主任怎样引导。正如教育界一句格言: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让我们关爱赏识每一个学生吧,相信他们会给我们惊喜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样:“要忘记自己是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
我很喜欢和学生们交朋友,所以有时他们也不和我见外。有关于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会拿来和我分享。每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回家后还会在QQ上讨论讨论。我也会很好的利用网络,在他们生日的时候说上一句“生日快乐”,但就仅仅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语却会让他们稚嫩的脸上久久的挂满笑容。相信这带给他们的除了感动,还有一份向上的力量。
我在把爱奉献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收获着学生们的爱。在我生日的时候孩子们也会在黑板上写下祝福的话,还会送我几多鲜花,让我感到欣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增强了作为班主任的自豪感。想想,我们教师节有没有收到鲜花?圣诞节有没有收到平安果?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呢?
我们总是希望学生能够走我们为他设计的道路,其实这只是一
种奢望,班主任们不要奢望学生的思想跟你一样,要允许学生出现不同的想法,我们需要的不是设计,而是指导、指导、再指导;不要奢望学生完美无缺,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善于转化学生的错误,让学
生在不断改正错误中成长。生命的成长需要耐心,对待问题学生,教育是等待,转化问题学生就是等待花开的日子。这是一个漫长的、考验人耐心的、等待花开的过程。相信只要我们小心地呵护那些蒙上灰尘的心灵,耐心地打磨,精心地浇灌,细心地栽培,即便是块顽石,也终能开出清香的花朵。那时我们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幸幸福感,一个班主任的职业生命因此而精彩。
有人曾生动地阐释教育,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
【做一名智慧教师】推荐阅读:
做一名四有教师08-29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感悟09-12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党员08-27
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10-20
做一名教师的幸福感11-04
做一个合格党员 当一名称职教师08-08
做一名好教师演讲稿5则范文08-03
努力做一名10-09
做一名学生干部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