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委组织部

2024-10-21

石景山区委组织部(共8篇)

1.石景山区委组织部 篇一

港闸区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 区委二届七次全会召开后,区委组织部立即召开部机关全体干部会议,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并立足当前组织工作形势要求和发展需要,狠抓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工作,明确今年组织工作新思路。

2012年,港闸区委组织部将全面实施党建创新工程,强化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带头创先争优,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一)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建设探求新路径。突出“培养、选拔、管理”三大抓手,实施强干工程。一是针对性培养优素质。启动年轻干部重点定向培养“560”计划,“三定两考”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村、社区实践锻炼。二是竞争性选拔优结构。构建“三推三考三评”干部选任“333”机制。三是全程性监管优作风。完善集绩效考评与监督管理于一体的数字化考评监管体系,启动领导干部日常表现全程记实。加强换届纪律宣传教育,构建干部联系群众“123”常态化机制。

(二)构筑优势,人才队伍建设寻求新突破。一是打造政策优势。加大配套力度,扩大扶持范围,拓展引才渠道。二是打造载体优势。建立生物医药研发、软件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产业三大创业基地;建设陈桥、秦灶、智翔三大人才公寓;设立西安、武汉、大连三大引智工作站。三是打造服务优势。出台人才服务专员考核办法,全面建立人才服务站,开展人才服务月等活动。

(三)强基固本,基层组

织建设谋求新举措。推进基层党建堡垒先锋工程,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转型社区党建服务引领。完善组织体系,加大行政村和社区干部交流力度,拓展服务功能。二是产业园区党建提档升级。健全组织网络,创新活动载体,强化保障措施,提升园区党建工作层次。三是商业街区党建统筹共创。以“统筹街区党建、引领商业繁荣”为目标,以“保障、服务、教育”为重点,引领诚信建设,助推转型升级,给力经济发展。

2.石景山区委组织部 篇二

关键词:农民,石门县,专业合作组织,调查,发展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石门县作为一个山区农业大县,以柑橘、茶叶和畜禽养殖为主要农业收入来源,近年来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结合调研,谈几点看法。

一、石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石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十多年来,大致经过了民间自发、政府引导和规范提高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1个,会员1.2万人,带动农户3万多,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8%。其中,依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个,入社社员5 595个,带动农户1.6万多。生产经营活动已覆盖了柑橘、茶叶、蔬菜、牲猪、家禽、马头山羊等多个优势产业。全县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占全县农产品总销量的42%以上。

(二)运作方式

1. 经费来源

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发起人集资。如石门县兰溪柑橘专业合作社于2006年成立时,就是由五位理事各出资1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二是会员股金。如石门秀坪柑橘专业合作社现有注册资金860万元即为社员认购的股金。三是部门扶持。如县柑橘协会挂靠县农业局柑橘办,办公场地和运转费用由柑橘办提供。

2. 活动方式

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开展技术服务。以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为主。二是开展产业链服务。即在产前、产中、产后对社员会员进行技术、资金、物资、销售等多方面的服务。三是开展实体经营。即通过自我积累或集资入股,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实体。

3. 利益机制

可分为紧密型与松散型两种。前者通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向社员返还盈利所得。如石门县双佳禽业专业合作社。后者则采取向会员收取会费、大户的捐献、部门和政府的支持,再向会员提供无偿服务。现实中这两种常交织在一起。

二、石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三种主要模式

模式一:农村经纪人组建的专业合作社———以兰溪柑橘专业合作社为例

合作社于2006年7月17日经县民政局登记注册成立,实行股份合伙经营模式,有社员988户,基地近1万亩。理事会为日常执行机关。理事均为当地有名的“橘贩子”。合作社以专业服务队的形式,统一技术指导、农资配送和果品购销,为社员提供种苗、培管、采摘、包装和销售的全方位服务。目前已成立采果专业队、短途运输专业队和专业装卸队,设有空车配载部保证客商用车。技术指导上,每月一期《兰溪柑橘》,举办科技示范讲座,并投资新建了一家大型果品打蜡加工厂。

模式二:龙头企业参与组建的专业合作社———以双佳禽业合作社为例

合作社于2002年1月创立,现有社员1 600余人,养殖基地12个,年销售额达13 200万元。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运行,理事长即为该公司的董事长。其具体做法就是“六包”(即:包供应鸡苗、包供应饲料、包供应药品、包供应养殖设备、包免费技术服务、包保价回收产品)和“两协助”(即:协助养殖户建场选址、协助养殖户防疫),合作社和公司承担很大部分市场风险。

模式三:农技部门牵头组建的专业合作社———以柑橘协会为例

于2002年9月6日登记注册,挂靠县柑橘办,有会员3 177人,是“全省十佳农民专业协会”和“全省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有“湘冠”“石门柑橘”两个注册商标。全县有60%的橘园集中在协会,近一半的柑橘通过协会统一销售。它以专业分组为主开展活动。通过技术指导队、《石门柑橘》和石门柑橘网的形式传授技术,以所辖三家实体实行利益联结,并突出大户的作用。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思考与应对

(一)发展的制约因素

1. 制度的制约

从宏观层面讲,国家对大宗农产品的垄断专营,限制了农民合法涉足的权利;农地流转制度改革滞后制约了土地的适度集约经营;对农民合作知识的教育培训不足也使相关人才严重缺乏。从微观层面讲,据调查,全县61家合作组织中农民平均出资的仅1家,其他均为企业、涉农部门、经纪人和有关组织牵头。双方既没有产权界定,又没有退出机制,严重制约着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

2. 资金的制约

据笔者向有关部门了解,当下国家给予扶持的每个农民专业组织的项目资金一般为20万元,湖南省约3万元,到市、县一级政府大约1万元,合作社申请的积极性并不高。其资金来源主要以农民自筹和各种形式的混合出资为主。由于社员不稳定,合同的约束性很脆弱,很难与其他市场主体确定合作关系和从事大规模的销售活动。整体而言,普遍感到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

3. 管理的制约

一方面,组织内部管理比较混乱。全县活动比较规范的农民合作组织仅占1/3,有的连规章制度也没有。另一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据调查,全县仅两家合作社是按合同规定进行类似盈余返回方式返给社员的,大部分是把价格优惠当做利润,或者把利息当做分红。双方没有利益的捆绑。

(二)发展的激励因素

1. 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顺应了农村市场化进程中以市场为导向的分散、弱小的独立经营小农渴望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规避市场风险、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的内在需要性,这表明农民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式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2. 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湖南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促进办法》自2007年6月1日起已经施行,常德市委市政府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石门县政府也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通知》。据统计,近五年县财政用于扶持合作组织建设的资金达到140多万元。

3. 企业大户的强力拉动。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大户(经纪人)领办和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如石门县湘北茶叶专业合作社,社员人数从最初的12位发展到了362位,带动了数千农户靠种茶致富,并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的策略应对

1. 加强宣传培训,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1)宣传合作知识和成功典型。结合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针对农民最关注的四个问题(收入、管理、政策、产权与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认同感,也让各级政府团体理解、引导和扶持。同时大力宣传成功典型, 吸引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参加合作组织。(2)加大培训力度。这也许是当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最迫切的事情。政府应通过培训基地,对部门主管干部、合作组织的负责人以及社员骨干,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并且要成为一项有要求、有经费、有考核的日常工作。(3)建立监管机制。明确主管部门及其职责,协助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定章程,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运行机制。尤其是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利益风险共担机制,使合作组织与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2. 完善内部管理,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

(1)坚持“自愿自主、互利互助”的组建和发展原则。农民是合作组织的主体, 以什么样的模式和规模在什么样的领域发展,都应该让农民自己决定。要加强社员与合作社的产权纽带联系,实现真正的“社员所有”,变“组织农民合作”为“农民合作组织”。(2)探索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提高组织在农民中的信誉度,对社员的产品尽可能采取“下保底上不限”的作价原则。定期向社员公开收支情况,并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有条件的还可尝试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二次返利。(3)加大吸引优秀人才的力度。一是“输入”, 以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人才积极参加、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合作组织工作;二是“培训”, 根据市场和合作组织的要求, 实行定向培训, 重点是骨干和“带头人”;三是“自训”, 由已培训过的“能人”当老师, 对组织成员进行培训。

3. 改善外部环境,配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优惠政策

(1)财税金融政策配套。财政部门应有专项预算,主要用于设施建设、骨干培训、项目启动、贷款贴息等方面;税务部门应针对合作组织“自助性”特点,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金融部门应降低信贷门槛, 提供便利、多样、小额信贷;保险部门应拓展农业保险,切实帮助合作组织提高抗御风险的能力。(2)农业项目配套。政府部门在安排支农项目时,应鼓励和支持合作组织参与申报,经评审合格的项目要优先纳入扶持范围予以安排;对已确定的项目, 应明确由具备条件的合作组织优先承担或吸纳他们参与。(3)信息服务配套。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公共政策咨询、搜集和发布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特别是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府网站,实现各类合作组织联网,搭建好公共信息服务和网络营销平台。

参考文献

[1]赵佳荣.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绩效的制度性影响因子及其改进[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10) .

[2]秦朝钧, 王军.国外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我国当前农村合作社建设[EB/OL].中国农经信息网, 2008-07.

3.石景山区委组织部 篇三

[关键词]基层党建;末梢神经;党建引领;创新治理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6-0056-03

上海市金山区地处上海西南、杭州湾北岸、长三角经济区域中心地带。全区有共产党员45346名,基层党组织1486个。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正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认真落实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及其转化成果“1+6”文件的落地生根,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突出党建引领,不断激活基层党组织“末梢神经”,用社会治理的新常态、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加快引领“创业金山、宜居金山、和谐金山”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五个紧密结合”的积极探索。上海市委“1+6”系列文件颁布以后,金山区委高度重视、聚焦重点、细化方案,形成了“1+7”系列文件,这是新时期夯实基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与加强群众工作相结合的一次深度探索和重要部署。一是与区委年度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列入区委年度重点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推进面上工作,起草《金山区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实施意见》、《金山区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与职能转变的实施意见》等制度规定,努力形成贯彻市委精神、体现金山特色、符合百姓需求的系列配套文件。二是与新一轮机构改革“机关瘦身、基层强身”紧密结合。区级机关行政编制按照5%的比例精简瘦身,将编制充实到街镇基层一线。调整街道管理体制,取消招商引资职责,推动工作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基层自治转移。三是与本年度村居换届工作紧密结合。研究制定《金山区关于推进“班长工程”完善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健全和完善选派培养、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机制,提升村居干部的履职能力和工作动力。就业年龄段居民区书记纳入事业编制管理,首次提出“任期制”(在同一岗位任期三届的村书记主任,进行异地交流)、试行“备案制”(按照“上管一级”原则,街镇在拟调整村居党组织书记前,向区委组织部书面报告)、完善“双述双评制”(对民主评议优称率低于80%的进行诫勉谈话)、严格“退出制”。18名机关优秀正科级干部已到村居担任一把手。四是与稳步推进“镇管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总结推广“镇管社区”试点经验,加强街镇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的组建,建立联动指挥平台,完善“大联动”机制,将社会服务管理综合联动渗透到社区的神经末梢。五是与“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紧密结合。围绕金山区“1158”城镇体系布局,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完善农村布局,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深化农村形态建设。

(二)主要特点。金山区在贯彻市委、市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部署和要求方面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一边抓顶层设计,一边抓推进落实。市委电视电话会议后,区委及时组织学习,统一全区上下思想认识,同时督促各街镇不等待、不观望,立即行动起来,把市委已经明确的、可以操作的事项做起来,尽早见实效。先后召开街镇书记、村居书记、专家学者等3个征求意见座谈会,对“1+7”文件进行“把脉”。第二,一手抓面上整体推进,一手抓点上聚焦突破。从面上看,区委领导小组经常性听取工作汇报,完善落实方案,抓好舆论宣传。各街镇也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切入点扎实推进。比如,枫泾镇党委在深化“三访四步”工作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新方法。第三,一面按照要求严格落实“规定动作”,一面结合实际创新“自选动作”。严格按照市委要求加以推进落实,确保实施过程中不走形、不变样、不缩水。同时,根据金山自身特点,创新了一些自选动作。比如,7个专项意见中,起草了2个具有金山特点的文件。这些举措,必将进一步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一)“双责任制”的具体内容。自从2006年6月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以来,各地都在探索如何落实好党建责任制工作。作为上海远郊区、后发地区,发展任务繁重,存在着“一把手”重抓发展轻抓党建的现象,政绩观偏差,往往脱离群众。2013年底,区委在全市率先开展基层党委(党工委、党组)书记述职工作。2014年,结合群教活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简称“双责任制”)工作合二为一,全面、系统、有效地开展“双责任制”述职、检查和评议工作,健全完善从严治党的新方法、新体系、新机制。第一,严字当头,述职形成新常态。完善述职评议工作程序和内容,按照“坚持问题导向,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写成绩不得超过总篇幅的三分之一”的工作要求,要求基层书记对述职报告反复修改。大部分基层书记对照修改了3-4稿,有的甚至推倒重来,都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区委强调,“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担起责、履好职,将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压实,‘双责任制工作绝对不走过场”。在全区上下,“党建是第一政绩”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第二,常态长效,检查践行新机制。区委在审查述职报告的同时,由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组建6个检查组,开展现场检查。鼓励基层探索,对先进经验给予肯定,比如,枫泾镇探索的“入党答辩”制度(已全区推广)、山阳镇开展的“民情沟通日”、金山工业区探索的“恒信现象”、“高楼经验”(探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同时,聚焦基层党建“六查六看”相关内容,也查出41个方面的问题。结合区委向市委党建述职存在的问题,上下联动,层层分解,项目化推进整改,并纳入年度考核、巡察、问责内容,形成长效机制。第三,众评众议,评议引入新方式。“双责任制”述职述得好不好,落实得实不实,必须经过民主评议来检验。一方面拓展评议范围,评议现场邀请区纪委、组织部领导,区委检查组全体成员,部分区纪委委员、区党代表、基层党务工作者及群众代表等60余人参加评议。评议结果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主要特点。党建工作责任制应该是一个科学的工作机制,第一任务是党的建设,根本要求是突出党员主体地位,核心是强化责任落实,保障在于制度、监督和考评。金山区委通过抓“双责任制”述职、检查、评议工作,对基层的触动和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书记抓、抓书记”,强化责任担当。区委通过强化举措,促使基层基础工作得到重视,政绩观得到纠偏。述职本身只是一个手段,目的就是把基层党委书记这支队伍管好、用好,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履行“一岗双责”,树立“党建是第一政绩”意识。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查找不足促整改。基层党建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是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团结凝聚各方力量、合力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是团结、鼓劲、加油的过程。能否做好党建工作,一方面是认识问题,另一方面是方式方法问题。党建述职就是一个发现问题、交流体会、推广经验的载体和平台。三是“抓党建、促发展”,提升党建有效性。这个很关键,抓党建是一个系统工作,是立足全局、围绕大局来开展的,不能简单的认为党建重要,就事论事,搞内循环、“闭门党建”。通过抓党建、带班子、强队伍、稳作风、促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因此,这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根本性的工作,最忌讳“为党建而抓党建”,这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有效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结合建立健全群教活动长效机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金山区委制定并实施了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共同行动”(共十六条)。“共同行动”以直接联系为主要方式,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情感同系、信任同在、利益同享、治理同行,通过部门联动、上下齐心、党群互动,形成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一)区级层面,党员干部“走下去”。除开展调查研究、落实基层联系点、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撰写1-2篇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完善“两代表一委员”工作机制、党员向居住地党组织报到以外,重点是健全完善两项工作机制:一是基层挂职任职。坚持“三个面向”,积极探索“基层一线三炼法”,采取挂职锻炼、任职历炼和选派磨炼三种方式,搭建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培养平台,促进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成长成才。二是结对共建。作为2005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长效机制之一,全区“双百结对”活动(“百个机关党支部与百个村党支部结对”)已开展十年,通过广泛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走乡村、访农户、结亲情”活动(简称“走·访·结”),开展“民情六问”,落实“民事六帮”,在全区架起了党群“连心桥”,形成了结对共建的长效常态化机制。

(二)街镇层面,扩大群众参与。除了健全公示、听证咨询、民意调查等制度,班子成员定期联系村居外,重点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普遍开展谈心谈话。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包括村居书记不定期开展干部群众谈心活动,每年至少开展2次,努力实现全覆盖。“民情沟通日”已成为全区各村开展重要工作之前的必须动作(起源于东方村)。二是持续拓展党内基层民主。深化镇一级党代会常任制工作,落实代表任期制、党代会常任制、党委会负责制“三合一”。其中,吕巷镇自2000年1月开始试点工作以来,持续探索,在镇党员代表约见党委委员、党员代表质询、党员代表述职等方面持续探索,形成了镇一级党代会常任制的“吕巷模式”(已持续探索十五年)。全面实施“2055工程”,即要求每名镇党委委员联系20名党代表、每名党代表联系5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5名群众,开展直接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工作。率先全面开展区党代表述职评议活动,按照“由谁选举、向谁负责、受谁监督”的原则,152名区党代表到选举单位党组织进行工作述职,进一步增强代表意识、群众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村居层面,提升服务水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探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重视发挥村居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楼组长)、妇女小组长“三支队伍”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区委研究出台指导性意见,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这一做法得到市委组织部、市社工委、市民政局的肯定和推广。二是探索推广“民警兼任村官”。从2009年起开展试点,选派符合条件的派出所社区民警兼任辖区内村居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居主任助理职务,融入社区党建,创新社会管理,扩大区域党建有效性。2012年在全区推广,2013年,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联合发文,推广金山区的经验,并在全市推广。三是全面推广“村居干部下楼”。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干部作风,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区委要求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落实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工作。借鉴亭林镇亭东村、朱泾镇民主村工作经验,在全区建立健全村(居)群众工作服务室工作机制,将村居干部的办公室安排在办事大厅旁边,提升“八位一体”(即集综治、社保、老龄、社会救济、就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水平,做到“门好认、人好找、事好办”,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务实有效的群众工作法是“末梢畅通”的有效载体。通过推行“村居干部下楼”,涌现出一批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法,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两个:一是“两个六点半”工作法。发源于金山区金山卫镇塔港村,结合村民早上六点半喝早茶、晚上六点半跳广场舞的习惯,镇、村干部及时开展“六进茶馆”(即图书报刊进茶馆、民情沟通进茶馆、调解娘舅进茶馆等)、广场舞“八个一”活动(即一个场地、一个领舞台、一名管理人员等),寓群众工作于喜闻乐见、群众集中的场所,抢占工作阵地,促进村民自治,这是新时期农村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末梢畅通”的成功案例,已在全区推广。二是“六诊工作法”。在群教活动中,朱泾镇各级组织通过“接好门诊、看好急诊、及时出诊、定时巡诊、技术会诊、迅速转诊”,在日常服务中主动梳理群众需求,主动解决群众难题,主动弥补工作疏漏,真正实现“干部下楼一小步,与群众距离拉近一大步”、“干群面对面,作风转变在眼前”的承诺,用心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并入选全国“群众路线工作法100例”。

作者单位:中共金山区委党校

4.区委组织部工作总结 篇四

上半年区委组织部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和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特色、争优”为着力点,不断夯实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了全区组织工作健康开展。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1、组织建设有活力。在社区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图书、报刊和党建设知识在党员教育中的作用,使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在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在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工作水平的能力,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此项活动的广泛开展,在活动中形成了“八个一”机制:即一周集中学习一次、一月上报一个信息、一季写一篇经验总结、一年学习一本好书、一年写一篇理论调研文章、一年记一本笔记、一年学会写一篇规范公文、一年开展一次学习评比活动,使“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成果在社区得到迅速转化,党员不断学习、追求卓越、锐意创新,在社区营造崇尚学习的浓郁氛围,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同时为进一步强化民主管理制度,大力推行社区“四步工作法”,建立和完善了民主决策四步工作法公开制度、街道“民主定事、群众评官”制度监督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社区两委联席会议制度、两委成员廉政承诺制度和督察小组工作职责等五项制度,使“民主定事、群众评官”工作有章可循,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格局,有效促进社区工作进一步开展。农村党建工作以韩家店镇党委开展的“党员奉献杯”竞赛,争创星级党员活动为重点,(星级党员即“建功创业之星”“致富文明之星”、“创新实践之星”、“服务民众之星”),深入推进了“设岗定责”、“三培养、双带头、争四户”持续有效开展。在活动中创新载体,形成了“一包、二联、三比”制度:“一包”,即实行镇党政班子成员每人包一个支部,协调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二联”即每两位党员干部联系一户示范户,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及时了解联系对象的思想、工作等情况和问题,鼓励和帮助他们积极进取,大胆发展。“三比”即比学习,赛政治素质;比带头,赛优质服务;比创业,赛为民办实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仍然有效运转,使用率较高。非公党建工作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双覆盖进程,我们注重从教育培训、谈心谈话、典型示范、政策激励等四个方面入手,引导非公企业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重视和支持党建工作。通过宣传介绍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的意义和实例,增强企业业主重视支持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消除企业业主的思想顾虑,最大限度地争取业主的支持,使企业主的思想从“要我建”变成“我要建”。

2、队伍素质有提升。坚持党员教育长效机制,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改进党员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培训内容,用高质量培训,满足党员学习需求。继续深入开展“有岗有责、实干兴业”工程和党员“争创先锋”工程,引导不同类型党员在社区(村屯)建设、维护稳定、服务群众中发展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坚持月报制度,增强同流动党员的沟通联系,引导他们为家乡引资金、带项目。

3、发展党员有规划。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科学制定发展党员计划,注重在青年干部、优秀人才、企业职工和经济一线中发展党员,为全区党员队伍培养和注入一批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扎实苦干的新力量,有效改善全区党员队伍结构。

(二)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服务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

1、服务理念有转变。坚持“提能力、强素质、求发展、符要求”的原则,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采取集中学、轮流讲、重点谈、自主学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理念、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稳定等知识,突出提高宗旨观念、廉洁自律、亲民爱民等方面的教育,通过整体素质的提高切实转变广大干部的服务理念,有效推动全区软环境建设水平。

2、管理机制有完善。以“干部管理年”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了《海州区公务员职务任免工作流程》和《海州区公务员调任规定》两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在班子配备和干部选用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采取单位推荐与自我推荐相结合、现场考评与跟踪考评相结合,领导评议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等方式,从道德品行、综合能力、理论水平等多方面考核干部。上半年调整干部一批,涉及干部15人,其中提职3人,交流1人,解决待遇11人。

3、干部作用有发挥。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重点产业誓师大会精神,积极为全区重点产业基地建设配备优秀干部,选送专业人才,通过专业培训、新老帮带、实践演练等方式,增强这部分干部发挥作用的能力。加大了对重点产业重点

项目招商引资一线干部的考察,将其作为日常考核、评比、表彰的重要依据。

(三)人才队伍建设和老干部工作稳步推进

1、招才引智工作有突破。进一步完善了县级领导联系优秀人才机制、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人才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强化对选调生和选聘生的管理工作,多次召开座谈会,全面了解人才思想状况,并对韩家店镇三名大学生村

官进行了考核工作,规范了大学生村官的管理。

2、加强老干部服务工作。充分利用老干部活动中心现有资源优势,以社区为依托,以“四就近原则”开展活动。(“四就近”即为老干部就近学习提供方便、为老干部就近活动创造条件、为老干部就近得到照顾拓宽渠道、为老干部就近发挥作用搭建平台),通过在社区开展独具特色的“党的政策知识百问比赛”、“老友拉老手友爱互联”等活动,不断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娱生活。同时根据老干部的优势和特长,遵循“尊重意愿、因人而异”的原则,引导老干部在社区党建、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活动、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职能机制,有效激发老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五)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提质提效

1、作风有提高。制定了《海州关于在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立足实际,探索创新,提出创先争优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的争创标准,即认真落实“五个好”要求,结合“六好社区党支部”创建标准,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对照“五带头”标准,积极开展“争创六个先锋”竞赛活动,引导党员争当优秀员;争当“五个强”优秀党务工作者。通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宣传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层层进行思想发动,确立正确舆论导向。

2、综合能力有增强。结合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着眼于“抓调研、抓信息、抓实效”工作思路,切实加大调研信息工作挖掘采集力度,并充分利用工作成果,使组织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截至目前,《海州党建》共发行5期,共刊发了基层信息40余篇。共上报市委组织部信息33余篇,采用27篇。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影响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力,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内容、方法和机制,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发展。

(二)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以理论中心组为载体,采取集中学、轮流讲、重点谈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培养基层领导干部自觉运用社会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认真落实好《海州区委关于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坚持干部四化方针,注重在工作一线选拔任用干部,进一步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优化和改善基层领导班子结构。

(三)抓好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

根据干部的不同类别、层次、需求,采取“菜单式”、“分段式”等方式开展培训工作,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要把教育工作贯穿于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任用等各个环节,坚持教育与制度并重、教育与考核并重。认真落实好《海州区公务员晋升职务工作流程(试行)》和《海州区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两项制度,坚决杜绝干部带病提拔现象发生,切实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紧紧围绕培养、教育、管理、使用四个环节,根据后备干部队伍现状,及时对区管后备干部进行充实、调整,加强对后备干部教育培训和跟踪管理。积极为后备干部搭建培养锻炼平台,提高他们处理具体问题,贺驭全局,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四)抓好人才和老干部工作

根据新形势的需要,注重培养和引进一批管理、科研、政策研究专家,为实现海州突破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加强对离退休党支部管理,完善老干部活动场所硬件设施配备,建立健全确保老干部活动安全的各项制度和措施。改进和完善老干部的学习教育方式,加强老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深化社区党建工作。开展好党建示范社区评比活动,有计划的培养、评比出一批党建示范社区,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开展好百千万农民致富骨干培养计划,积极探索如何更好的发挥农村党组织作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新机制。积极研究与棚改社区党组织之间建立双向联系和互帮互助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强化非公党建工作。按照“三围绕”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强化非公党组织作用发挥。

(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根据党员的不同类型,对党员实行分类式管理,注重下岗失业党员的技能培训和安置工作,积极扶持和引导下岗党员自主创业,发挥好党员的双带作用。按照《党章》规定,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要进一步提高发展对象的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严格考核、审批程序,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七)抓好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5.2022年区委组织部工作要点 篇五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全面履职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新的一年里,XX区委组织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着力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以迎接和服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坚持不懈抓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从严从实加强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管理监督,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做好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工作,为XX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在基层党建强基固本上用力,”强基础”和”提质量”双向推进

1.实施”四强五带”基础提升行动。在XX区村级党组织中开展”四强五带”党建大行动(政治功能强、服务功能强、组织能力强、发展能力强;带头脱贫致富、带头参加建设、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参与村务、带头树立新风),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

2.开展党员队伍”提质聚力”行动。推进农村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不断提升发展党员质量。依托XX区”红色基地”开设”红色课堂”,用好”红湾”主题阅读体验区和党建云共享平台”网络课堂”,打造”入党第一课”“青年党员理想信念培训

”等品牌班次”理论课堂”,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推进城市党建提质升级行动。在机关,充分利用”党建共享圈”“党建共享服务中心”和”红湾”主题阅读体验区等现有资源,开展”机关党建书记大比武”行动;在社区,利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党群服务”信箱,配套”回声墙”公开宣传栏,深化”双报到”机制,开展”服务先锋行、表彰文明星、问题曝光台”“爱心敲门”“点亮微心愿”等系列活动。

二、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上用功,”重创新”和”促发展”同频共振

1.推进乡村振兴党群五联工程。创建1个市级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区和10个县级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区,建成3-5个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乡村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党群联育工程--依托在乡镇设立的”绿领人才工作站”,实施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助推乡村振兴服务工程,开展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培养提升行动,引领乡村人才振兴;党群联塑工程--整合区内优质红色文化资源,连点成线,推出”传承红色基因”“感党恩跟党走”现场教学精品线路,因地制宜创建”乡贤+”品牌,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党群联护工程--每村组建4-6人党群生态连护小队,建立生态监督责任机制,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入村屯行动,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党群联强工程--深化推进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实施村级党组织”头雁领航”工程,完善激励保障措施,积极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促推乡村振兴

”形、实、魂”深度融合。

2.推进”三区三线”党建示范带建设。以田州镇、百育镇、那满镇、五村镇4个乡镇为主导区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带动性强、可供观摩交流的基层党建示范点,形成”三区三线”(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党建引领生态宜居示范区、”红色教育”线路、”红色文化”路线、”红色阵地”路线)新格局,提升XX区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3.打造两新组织党建示范带。以组织示范、队伍示范、活动示范、制度示范、载体示范、保障示范”六个示范”创建为抓手,以通过市级”六有标准”评定的汇通、通慧、原教智立方幼儿园等党支部为基础、重点打造”头塘-那坡-田州-百育”交通干道沿线的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建示范带,形成示范点串点成线,连线成带的两新组织党建示范带。

三、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用智,”供给侧”和”需求侧”双侧驱动

1.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做好”要素供给”。主动深入各乡镇各部门开展全覆盖联系走访干部工作,以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为突破口,积极构建”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和党外干部培养锻炼机制,储备更多优秀年轻干部和党外干部,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供有力支撑。

2.不断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做好”服务供给”。立足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机遇,打造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分梯次培养,有计划交流轮岗。既锤炼堪当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乡村振兴重任的优秀干部,又培养储备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干部。

3.不断推动激励制度落实落地,做好”能量供给”。创建一支专业互补的干部考察员队伍,探索开展”三将”干部选拔工作,持续做好”文秀式”干部选用工作。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持续释放”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强烈信号。探索实施”人民满意公务员”先进故事进机关、进乡镇、进党校、进企业、进党支部”五进”活动,进一步激励广大领导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四、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用心,”内循环”和”外循环”双环推动

1.深化机制改革,供给”引才”养分。立足试验区建设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机遇,完善新一轮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创新建立”XX籍”“XX缘”“XX业”三张人才清单;用好”编制池”、打好”乡情牌”,建好”人才飞地”,把本土人才和区外人才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引进一批铝产业、节能环保、乡村振兴、康养旅游等领域专业技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2.优化发展环境,厚植”育才”沃土。通过建立人才数据库、深耕”状元讲堂”“医疗专家工作室”“青苗才子讲座”等人才品牌、组建”土专家服务团”、推动”绿领学院”等专业培训平台建设,开展”最佳技能手”等评比表彰,设立”土专家开放日”,深化校企、政企合作,让人才发展环境优化、人才品牌活力释放、人才团队服务群众、人才平台育新人。

6.中共淄博市周村区委组织部 篇六

中共淄博市周村区委宣传部

中共淄博市委周村区委区直机关工作委员会文件 淄博市周村区人事局

淄博市周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淄博市周村区司法局

淄博市周村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周法治办【2009】 2 号关于组织参加2009全省普法考试的通知

各镇党委、政府,街道工委、办事处,经济开发区工委、管委会,萌山风景旅游开发区党委、管委会,区委各部委,区政府各部门,各人民团体,驻周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我区“五五”普法、“四五”依法治区规划,检验我区干部学法用法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测评,根据淄法治办字(2009)5号《关于组织全省普法考试的通知》要求,现就我区组织参加2009全省普法考试工作通知如下:

一、参加考试人员

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

在职工作人员。

二、考试内容及复习范围

1、考试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宪法、刑法、诉讼法、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选举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产权法、就业促进法、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和信访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

2、复习范围:以《山东省“五五”普法读本》和《山东省“五五”普法法律法规汇编》为主,副县以上领导干部及需要集中考试的有关单位人员的复习资料,由省普法办统一编写印发。其余单位人员的复习资料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复习资料,2009年12月2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邮箱(zcqsfjxjk@163.com、密码6195147)中公布复习资料,届时请各有关单位下载。

三、考试时间、方法和试题类型

1、考试时间:全省统一定于2009年12月5日(星期

六)上午9:00-11:00。

2、考试方法: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统一考试;区法院全体人员由区法院组织在区法院六楼会议室集中考试;区教体局机关工作人员及区属学校主要负责人由区教体局组织在周村区中和街小学集中考试,区教体局系统其余人员由所在单位组织统一考试;区法院、区教体局务于12月2日上午将参加集中考试的人员

名单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余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参加考试人员由所在单位组织统一考试。

3、试题类型:试卷分A、B卷,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区法院全体人员、区教体局组织集中考试人员试题为A卷,试题由省普法办公室统一命题。其余单位参加考试人员的试题为B卷,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命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四、试题发放

1、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区法院、区教体局参加集中

考试人员的试卷,于12月5日早8:30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放。

2、其他单位参加考试人员的试卷,于2009年12月 4日下午,由各单位从邮箱(zcqsfjxjk@163.com、密码6195147)中下载并印制试卷(8K正反两面试卷)。

五、考试阅卷

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试卷由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批阅,省普法办公室将对区党政主要领导同志的试卷调阅抽查。12月5日下午2点,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电子邮箱(zcqsfjxjk@163.com、密码:6195147)中公布答案后,区教体局组织人员对集中考试以外人员的试卷进行批阅,区卫生局组织人员对本系统下属单位人员的试卷进行批阅。其他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试卷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批阅。

六、有关要求

1、要精心组织。这次考试是2009年全国“12.4”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次考试情况将作为2009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标考核内容记入各单位总分,同时本次考试成绩将记入个人档案作为考核的依据,考试不及格者不得晋升职称及评为先进。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抓好落实,保证取得好的成绩。

2、要及时报送有关材料。考试结束后,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务于12月5日上午12:00前,将参加考试人员试卷和《2009周村区参加全省普法考试名单》、《2009周村区参加全省普法考试统计表》(加盖公章)及电子版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12月 15 日下班前,区教体局和区卫生局务必将由本单位组织阅卷的参加考试人员的《2009周村区参加全省普法考试名单》(包括考试成绩)、《2009周村区参加全省普法考试统计表》(加盖公章)及电子版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3、要认真搞好总结。12月15日下午下班前,所有参加考试单位要将这次考试情况形成总结(包括参考率、组织情况、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以电子版、书面形式(加盖公章)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考试情况通报。联系人:芦永辉。联系电话:6195147。电子邮箱:zcqsfjxjk@163.com、密码:6195147。

附件:

1、2009周村区参加全省普法考试名单2、2009周村区参加全省普法考试统计表

7.石景山区委组织部 篇七

1 发展现状

到2013年底, 磐安县有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4家, 农机作业服务队7个。主要为水稻、玉米、茶叶、茭白、生姜等作物生产提供机耕、机育、机插、机收和机防作业服务, 从业人员160人, 服务农户达8 500多户。2013年作业面积2 333.3 hm2, 其中:机耕533.3 hm2, 机插333.3hm2, 机收133.3 hm2, 茭白、茶叶统防统治服务800hm2。经营总收入260多万元。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20台套, 其中:联合收割机2台, 大中型拖拉机2台, 手扶拖拉机5台, 机耕船1台, 田园管理机20台, 乘坐式插秧机1台, 手扶式插秧机6台, 植保机械52台。资产总额300多万元。

磐安县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磐安县统益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6月10日, 位于磐安县粮食生产功能区方前镇岙口村, 岙口村入社农户22户。合作社拥有固定场地面积2 666.8 m2, 办公及维修工具房218.4 m2, 育秧加高钢架大棚450m2, 炼苗大棚3个共784 m2, 大型轮式耕作拖拉机1台套, 手扶式拖拉机3台, 育秧播种流水线2条, 手扶式插秧机5台, 秧盘15 000只, 植保机械24台套,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1台, 谷物烘干机1台, 每批次烘干能力12 t。建有水稻工厂化温室育秧中心1个, 育秧温室面积130 m2, 采用双层玻璃墙体, 内设育秧盘架, 建有锅炉房, 铺设暖通管道, 安装微喷灌设施, 装备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合作社固定资产达220万元, 2013年农机化服务经营收入80多万元。

磐安县农机合作组织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十分明显。

(1) 优化农机资源配置, 提高农机利用率。农机合作组织的经营能实现机具共购共用, 减少了机械的重复购置;生产作业服务计划统一安排, 减少了机具闲置, 农机具的利用率大幅提高;同时作业环节中减少了田间转移, 提高了经营效益。

(2)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 特别是山区县人均耕地面积不多, 要把农业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有一定难度, 只有以农机合作组织为依托, 以机械化作业为手段, 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 实现低能高效节本增收。统防统治是该县7个农机作业服务队的主要服务内容, 即统一防治时间、农药和技术, 主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提高防治效果, 有效控制病虫害;二是减少农药用量, 降低防治成本;三是保障安全生产, 保护生态环境。

(4) 解放劳动力。通过机械作业, 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实现农民增收。

(5) 农机合作组织成为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主体。农机合作社大多数社员, 从事农机作业多年, 具有较强的农机操作技术和接受新机具新技术的能力, 许多新机具、新技术都是先在农机专业合作社试用后再逐步推广。

2 存在问题

(1) 农机合作组织发展不平衡。该县已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 如磐安县统益农机专业合作社, 由于村领导班子对农机专业合作社重视, 采取了优先使用集体土地、土地流转政策倾斜、村集体经济扶持等措施, 加上政府的扶持, 发展势头较好。其他几家农机专业合作社, 规模较小, 经济实力弱, 服务功能不强, 没有形成规模化作业, 服务范围狭窄, 发展步伐缓慢。

(2) 基础条件差。该县是山区县, 耕地面积少、田块分散, 在现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条件下, 土地流转程度不高, 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 农机服务内容少, 农机作业环境差、成本高, 制约着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3) 经营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尽管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时制订了内部管理制度, 但社员素质参差不齐, 缺乏组织管理、统筹协调等方面能力, 凝聚力不强, 组织结构松散, 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致使农机合作组织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4) 农机合作组织经营服务人才缺乏。缺少具有引导、示范作用的典型农机大户, 有的只拥有解决自家农业生产所需的农机具, 且大多数机手文化程度不高, 新机具新技术应用能力较差。

(5) 资金投入不足。磐安县属欠发达地区, 县财政较困难, 对农机合作经营服务组织发展的专项扶持资金投入不足。

3 发展对策

(1) 因地制宜, 结合本地农业产业特点, 组建以承包农机作业服务为主的各种农机作业服务队。帮助农户提供一至两项农机作业服务, 如磐安县的茭白统防统治、茶叶统防统治等。

(2) 扶持原有农机专业合作社成长壮大, 增强合作社自身服务功能和实力, 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掀起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高潮。

(3) 加强对农机合作经营服务组织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培训, 提高其综合素质, 发挥其骨干带头作用。做好科技、农机结合文章, 提高农机服务组织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4) 加大对农机合作经营服务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 包括建设用地、项目资金、先进技术等方面, 提高农机合作组织的经营服务效益。

8.石景山区委组织部 篇八

展望“十一五”,石景山区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型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全区的档案工作要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实际,以“十一五”规划为指导,以档案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核心,突出服务主题,“理思路、抓重点、创精品”,推动全区档案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区县功能定位》,石景山区被确定为北京市“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职能中心、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石景山区的发展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同时,国务院批复了首钢搬迁调整方案,首钢涉钢系统搬迁工作全面启动,这既是促进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又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另外,北京2008年奥运会筹办工作的全面推进、全区整建制农转居工作的基本完成和石景山区高科技园区即将加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全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因而,我们要认识到,石景山区正处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转型期,经济发展将由主要依靠二产带动增长向依靠二产、三产共同带动转变,城市功能将由传统重工业区向“一区三中心”转变,社会结构将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完全城市化的首都新城区转变。

这一时期,石景山区将举办和开展一系列重大活动,如“建设首都新城区,我为奥运添光彩”主题活动,“北京市石景山休闲娱乐文化节”,“国际休闲经济——CRD主题论坛”,“环球嘉年华”等,这些活动形成的文件、资料尤为珍贵,尤为重要,对全区今后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认为当前档案工作的重点就是做好收集工作,这也是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区档案工作者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以“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高度责任感,收集全、保管好这一重要时期产生的档案资料,为石景山区的发展留下宝贵的历史记录。

二、加强监督,落实规划,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良好开局

根据国家和北京市有关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石景山区编制了《石景山区“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整个规划体系由《纲要》、专项规划、建设规划三部分构成。在《纲要》中,把档案工作列入了全区发展总体规划,并对档案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石景山区“十一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也列入了区专项规划。“十一五”规划就是我们未来五年的行动指南,希望全区档案工作者要深入开展规划的宣传、学习活动,号召大家为更好地落实规划献计献策,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规划实施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考评机制,把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全区各级部门要认真履行《档案法》和《北京市实施〈档案法〉办法》所赋予的职责,将档案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为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机构、人员、财政等方面的保证,保障档案事业与我区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和依法治档能力

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档案工作要紧紧围绕“三区”工作大局,通过服务体现档案工作的价值,提高依法管理档案的能力,实现档案工作与全区的经济社会事业同步前进,协调发展。

“档案是全党、全国人民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它不仅对深化改革、发展经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国民素质有促进作用,而且对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深刻阐明了档案工作在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命和意义。提高档案服务水平,就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增强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发挥资政育人功能,为全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

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作保障。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档案法制意识;要推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划分责任,分解职责,完善配套制度,提高管理能力;要把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作为依法管理档案的重要手段,用法律法规来要求和监督档案工作,切实把档案事业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已深入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我们的办公手段也越来越多地依靠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电子文件、数码照片、数字影像等各种载体的档案相继产生,不仅改变了传统观念中对档案的理解,而且还要求我们要改变管理模式,制定规范和标准,增加设备投入,加快建设步伐。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档案部门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区委、区政府对档案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石景山区“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已将电子公文管理和数字档案馆建设等内容列入其中,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我区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区档案局馆要坚持“全面规划、积极稳妥、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的工作方针,本着整合资源、有效利用、降低成本的原则,加强与区信息办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密切配合,以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为支撑,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管理规范化、档案资源数字化、档案利用网络化的进程,以档案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档案业务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力争使石景山区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达到全市先进水平。全区各单位也要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室藏档案全文数字化步伐,为本单位工作提供优质、快捷的档案服务。

五、以人为本,提高素质,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档案事业能否持续发展,关键也要看能否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我认为,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解决干部队伍的观念和思想问题,还要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还要营造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增添活力。

首先,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把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业兴我荣、业衰我耻”的思想意识,提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档案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其次,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鼓励档案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创新思路、打造精品,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档案专业干部队伍。此外,还要关心和爱护档案干部队伍,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以高尚的事业留人,以深厚的感情留人,以适当的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稳定队伍,使他们倾全力投身档案工作。

上一篇:如何建立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上传下一篇:中考满分作文赏析:没想到我如此幸福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