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闭幕式:英伦音乐史诗演唱会

2024-10-26

伦敦奥运闭幕式:英伦音乐史诗演唱会(共10篇)

1.伦敦奥运闭幕式:英伦音乐史诗演唱会 篇一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回顾

2012年7月28日之前尽管我们对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有各种想象,当它真正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时,竟然还是有些傻眼——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007邦德先生、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英国摇滚乐大联欢、憨豆先生„„这,真是体育赛事的开幕式吗?不,这明明就是一台质量上乘的舞台剧啊。三个多小时的开幕式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导演丹尼·博伊尔的掌控下,俨然成为了一场英伦文化的狂欢Party,戏剧、电影、音乐,处处都有大彩蛋。电视上的镜头一闪而过,没关系,我们来为大家详细解读一番,看看这场奥运开幕式后都有哪些不可错过的东西。

影视元素

丹尼·博伊尔塞私货 幕前

电影短片开场

还记得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焰火大脚印吗?与张艺谋同样身为电影导演的丹尼·博伊尔这一次采用了自己更为熟悉的影像语言来制造类似“大脚印”的效果。从倒计时开始,这场开幕式就贯穿了影像的元素,“伦敦碗”里大屏幕上的1分钟倒计时,这些由门牌号、价格标、球员服上的号码、公交车牌等等生活画面剪辑而成的倒计时数字,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创意与狂想的时空。

紧接而来的两分钟短片有着显著的博伊尔式影像风格:伴随着节奏强烈的音乐,充满律动感的镜头从一块刻着Isles of Wonder(神奇之岛)的石碑出发,然后顺泰晤士河而下,飞越英伦三岛的大地。两分钟的短片信息量超大,镜头从英国乡间进入伦敦这个繁华大都市,大本钟等标志性建筑都在短片中“露了一脸”。有一个镜头是一群曾经参加过奥运会的英国运动员们,导演用“闪回”的手段加入了他们以往比赛的画面。

高潮

女王成“邦女郎”

除了开头两分钟外,另一段由丹尼·博伊尔亲自执导的影像是由现任“007”丹尼尔·克雷格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联袂主演的短片,没错,从今以后英女王就成了史上最大牌也最年迈的“邦女郎”。这段影像的拍摄风格干净利落,相较片头显然规矩多了,背景是亨德尔的音乐。据说,英女王的戏份都是一次拍成的,对于这位除了公开讲话连采访都不太露面的高贵女王来说,首次“触电”表演如此不着痕迹,值得肯定。看过短片的一定会对里面那两只卖萌的小狗印象深刻,那两只柯基也是女王的宠物。

此外,在开幕式的第三幕中,小孩子们遭到各种童话书里的恶魔的惊吓,许多与童话电影相关的形象也出现在舞台上,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里的伏地魔,其他还有库克船长等。而拯救小朋友们的则是《欢乐满人间》仙女玛丽。

幕后

电影片段一闪而过

另一个电影元素密集的段落是第四幕。一个普通英国家庭的房子的外墙开始投影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加冕街》《弗尔蒂旅馆》等经典英剧的画面。

接下来,许多英国经典电影开始以串烧形式投影出来,这其中有《四个婚礼一个葬礼》《史瑞克》《两小无猜》等片,导演博伊尔自己的《猜火车》也入选了两个镜头,一个是该片著名的片头——伊万·麦奎格奔跑的场景,另一个是他跳入马桶的场景,背景则是不断变换的各个时期的摇滚乐。

这整场戏讲的是一个女孩出门去夜店玩,遇到了一个男孩并与他一见钟情的故事,两人没有台词,而是都由电影片段中的经典台词来表现,十分新颖有趣。

登台的大腕

憨豆先生”意外抢镜

最让人出乎意料的恐怕是全世界都熟悉的英国电视人物形象“憨豆先生”在开幕式上的出场,英国人真的是把他们的幽默发挥到了极致。当著名指挥家西蒙·拉特带领着伦敦交响乐团(该乐团以演奏许多电影插曲闻名于世)登台演奏电影《烈火战车》里的音乐时,“憨豆先生”竟然赫然在列,并且还担任键盘手,在演出中他呼呼大睡,进入了梦乡。梦里,“憨豆先生”穿越到了经典体育电影《烈火战车》的场景里,通过作弊跑成了第一,也因此搞砸了演出。

要知道,憨豆的扮演者罗温·艾金森曾经说自己不想再扮演憨豆了,为了奥运会看来他是又失言了。

隐藏的大腕

贫民窟”导演爱莎翁剧

为什么伦敦奥运会会有如此多的与电影有关的元素,答案当然是:它的总导演是英国著名的电影、戏剧导演丹尼·博伊尔。博伊尔1956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尽管已凭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9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在世界影坛登顶。这个音乐品位极好的电影导演,还是搞舞台剧出身,真可谓“一专多能”。要知道,他的戏剧特长就是莎翁剧作,你就知道为什么开幕式会以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开场了吧。

如今,这个年过半百依然有一颗“文艺小心脏”的导演大叔,这次彻底玩high了!他将自己熟悉的电影、戏剧、音乐统统融进了开幕式,这简直就是在用奥运会来做自己的一个先锋实验,塞入了各种私货。

戏剧元素

莎翁剧成开幕式灵感 幕前

《暴风雨》台词拉开帷幕

在开幕式开始之前,总导演丹尼·博伊尔就曾表示整个奥运会开幕式的灵感来自于莎士比亚晚年作品《暴风雨》中的一句台词,并将台词和工业革命相联系,拉开整个开幕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最终,开幕式上呈现的工业革命环节,可以说就是一场戏剧演出——在开幕式的第二个幕中,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真正铁路、还造过蒸汽轮船、桥梁和隧道的英国工程师布鲁纳尔,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人物出现,饰演布鲁纳尔的英国著名演员肯尼斯·布拉纳朗读了《暴风雨》里那句著名的台词:“不要害怕,这岛上充满了各种声音,使人听了愉快,不会伤害人„„当我醒来之后,我简直哭了起来,希望重新做一遍这样的梦。”随后,工业的烟囱取代了田园的炊烟,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工人。

幕后

舞台风格搬上开幕式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讲述了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痴迷魔法,被弟弟安东尼奥伙同那不勒斯王阿隆佐纂夺了王位,普洛斯·彼罗带着女儿米兰达流亡荒岛,以魔法征服了岛上的精灵和唯一的居住者——野蛮丑陋的怪物凯列班。剧中的凯列班是个粗鲁未开化的怪物,本性中却“具有想像力与诗的意识”。

开幕式上,从田园风光到工业革命这两个巨大的场景的变换在音乐中展开,完全不跳戏。如果看过导演丹尼·博伊尔执导的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你就会发现,这整场戏的质感都与《弗兰肯斯坦》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控”,博伊尔在制造视觉奇观上很有一套。此次开幕式演出中,钢筋浇铸的奥运五环缓缓聚拢,最后腾空而起喷射出灿烂夺目的冷焰火,是整场表演中第一个高潮时刻。

隐藏的大腕 《雷神》导演出演 工业革命第一人

饰演英国工业革命重要人物布鲁纳尔的演员,原定为英国戏剧人Mark Rylance,他不仅是家喻户晓的莎剧演员,还曾于1995-2005年间担任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的首位艺术总监。而后,Mark Rylance因故退出开幕式表演。

该角色改由另一位著名演员、导演肯尼斯·布拉纳担任。肯尼斯除了参与话剧外,也是电影导演、演员。早年间他曾导演过包括《哈姆雷特》在内的多部莎剧改编电影,所以,他在开幕式上朗读《暴风雨的台词》也理所当然了。近些年他出演的新片也不断,在电影《海盗电台》《我与梦露的一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都有他的身影。可能最出乎观众意外的是,他是去年的3D影片《雷神》的导演,这部影片曾在中国内地上映。虽然票房和口碑一般,但却让扮演剧中反派“洛基”的英国演员托马斯红遍全球。另外八卦一下,肯尼斯的前妻是著名演员艾玛·汤普森,此外,他还与另一位英国影星、导演蒂姆·波顿的现任妻子海伦娜·邦汉·卡特也有过一段情。

音乐元素

英国流行音乐百科书 幕前

摇滚金曲“大联唱”

整场开幕式的第四部分表面上是个爱情故事,两个英国年轻人在地铁上偶遇,由此一见钟情,之后他们便和朋友一起去家里开Party,但实际上这个环节是导演博伊尔用来展示英国摇滚音乐文化的。

早在几个月前,博伊尔就神神秘秘地透露奥运会开幕上将用特别的环节展现英国的音乐文化,他果然不负众望,不仅在开幕式的第四部分用一个金曲“大联唱”(以播放歌曲形式)的环节让众多摇滚乐迷重温了旧曲,其实在整个开幕式上用了最大笔墨的也是音乐部分。比较有趣的是,在第四部分,舞台上出现了一个普通的英国民居,民居的墙变成了大屏幕,在演员表演的时候,投影仪上出现了许多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音乐人,包括去年刚刚去世的女歌手艾米·怀恩豪斯。

幕后

86首音乐依次登场 3个多小时演出中,英国人展现了他们引以为傲的20世纪流行音乐文化,其中披头士、绿洲、David Bowie等人均有不止一首歌上榜,性手枪的《God Save the queen》和The Clash的《London Calling》等歌更出现多次。早前英媒体就爆出了开幕式用到的86首音乐的名单,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音乐也被认为是本届奥运会开幕式最值得期待的部分。

其实,导演博伊尔极好的音乐口味早就在他过往诸多影片中得到过印证,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当然要数1996年的《猜火车》,那部讲述苏格兰一群颓废青年生活现状的电影,至今都是同类作品中的经典。电影的两张原声大碟含金量十足,汇集了Iggy Pop、Lou Reed、David Bowie等摇滚歌手的作品。

登台的大腕

保罗带领万人合唱老歌

现场音乐部分,最大牌的当属前披头士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带来的《The End》和《Hey Jude》。可想而知,这首披头士的老歌让开幕式变成了演唱会似的万人大合唱,场面蔚为壮观,让人看得直想抹眼角。也应了那句歌词,“把一首悲伤的歌,唱得很欢乐”。

隐藏的大腕

Underworld乐队当参谋

与导演博伊尔一起负责此次开幕式音乐部分的是英国电子乐队Underworld,该乐队组成军于上世纪80年代,是导演博伊尔的长期合作伙伴,电影《猜火车》中他们贡献了一曲代表作《Born Slippy》,随后的《标心者》《海滩》《太阳浩劫》,以及舞台剧《弗兰肯斯坦》,都能见到Underworld与博伊尔默契合作的身影。Underworld担任音乐总监,被导演博伊尔称为“拼图的最后一块”。

开幕式第三幕,为儿童医院的孩子和医生的舞蹈伴奏的乐队就是Underworld!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音乐回顾

尽管伦敦奥运会总导演丹尼·博伊尔早前一再强调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不是一场演唱会,但从早前曝光的80多首备选曲目,以及早早确定的保罗·麦卡尼《Hey Jude》的压轴登场,当晚在全球顶尖设备的帮助下,横扫全球的英伦音乐贯穿始终成为了整场开幕式的一大亮点。博伊尔曾经说开幕式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把英国最好的部分展现给全世界”,现在看来,英国最好的部分就是它的音乐。美联社评论说:“博伊尔让英国人,乃至全世界人都意识到他们有这么多音乐是让本国人骄傲的。”

整台晚会就是一台英伦唱机

开幕式在英国著名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赞美诗“耶路撒冷”和“丹尼男孩”舒缓的音乐中展开,但随后立刻就摇滚了起来。一般情况下,奥运会开幕式总是走非常安稳的风格,但曾经拍过《猜火车》有着不俗音乐品味的博伊尔既然找来了英国老牌双人音乐组合“地下世界”(Underworld)来担任音乐总监,就已经显示了他会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这其中不仅有享誉全球的英伦流行音乐和摇滚乐,还有不可一世的朋克和电子乐,“性手枪乐队”(Sex Pistols)的《God Save the Queen》都在女王出场前出现,整场晚会就像是一台英伦唱机,在不同的时间先后共采用了近50首风格不同的音乐,但都是地地道道的英伦风味。

开幕式第三幕的“迈向未来”集中汇集了长达20分钟的英伦摇滚,这基本也是英伦历史近50年的缩影,其中包括新浪潮乐团OMD的《Enola Gay》、“冲撞乐队”(The Clash)的《London Calling》、“果酱乐队”(The Jam)的《Going Underground》、“The Who”乐队的《My Generation》。而随后接着还有“滚石乐队”的《Satisfaction》,“皇后乐队”的《Bohemian Rhapsody》、“齐柏林飞艇乐团”(Led Zeppelin)的《Trampled Under Foot》到“污点乐队”(Blur)《Song 2》等等20首作品精彩呈现。其后在运动员仪式环节上,大会也将“New Order”乐队的《Blue Monday》、“酷玩乐队”的《Viva La Vida》、“化学兄弟”组合(The Chemical Brothers)的《Galvanize》等多首各个年代的英国流行乐坛代表单曲作为运动员入场的背景音乐。

《Hey Jude》引爆全球大合唱

早前曾盛传会有多支久违的大牌英伦乐队会到现场表演,但真正持重的除了老当益壮的保罗·麦卡尼,就是曾被誉为新世纪最成功的“网络乐队”北极猴子(Arctic Monkeys),当运动员入场仪式结束之后,这支通过把自己的音乐上传到网络迅速走红成的乐队“北极猴子”亮相演绎成名曲《I Bet You Look Good on the Dancefloor》,随后还翻唱了披头士乐队的经典歌曲《Come Together》,配合进行运动员“放飞和平鸽”的传统环节。

最后,在万众瞩目之下,披头士主唱保罗·麦卡尼的《Hey Jude》里,这场音乐盛会才告一段落。有人批评这首本是麦卡尼在安慰哭泣的列侬儿子朱利安的歌曲太过古老,但事实上,也只有麦卡尼和这首抚慰个体人的经典金曲有这样的资格和能力来终结这场音乐盛宴。但这场演出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它的结尾是那样意味无穷,一代又一代的英国音乐人,在不断延续着他们的传奇。

除了英国,还有其他国家能够上演这样一场自产自销的本土音乐盛宴吗?也许美国可以,但博伊尔提醒了所有的英国人,拥有这样的6000万观众为之欢呼鼓掌附和的音乐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创作型歌手比利·布拉格在推特上的说法也许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虽然北京的开幕式也很令人印象深刻,可是他们没有这么棒的摇滚乐,不是吗?”当然如果你还没有听够,也不用担心,环球唱片公司已表示,将会在近期发行一张汇集奥运会开幕式上所有曲目的唱片。

这些金曲你都听出来了吗?

整个开幕式上的音乐让人如痴如醉,尤其是充满了摇滚元素,启用了多首摇滚歌曲,除了6万人现场高唱《Hey Jude》,你还听出了哪些曲目。

《West End Girls》

——宠物店男孩(Pet Shop Boys)

当易建联带领中国队走进伦敦碗时,正巧播放的背景音乐来自屹立乐坛20年不倒的顶级舞曲团体宠物店男孩,而这首歌发表于1985年,是乐队的首支全英冠军单曲。

《Heroes》

——大卫·鲍伊(David Bowie)

东道主英国代表团出场时,全场响起的是“摇滚变色龙”的这首颇具实验性的传世金曲。《Chariots Of Fire》 ——Vangelis 最让人忍俊不禁的环节,因为来自憨豆先生的表演。《Rolling in the Deep》 ——阿黛尔

怎么少得了这首金曲,可惜怀孕的小胖妞没有到场,而这首歌响起时,进场的是爱沙尼亚队。

《Come Together》 ——披头士

新世纪后生乐队“北极猴子”的现场翻唱,其实除了《Hey Jude》,披头士经典歌曲在串烧时还出现过一首《She Loves You》,麦卡尼还演唱了乐队最后一张专辑的最后一首歌《The End》。

《Survival》

——缪斯乐队(Muse)

作为最早公布的奥运会官方歌曲,被误传为主题曲,实际上可能更多出现在颁奖场合,而遗憾地擅长现场演出的缪斯乐队没有表演。

《Eclipse》 ——Pink Floyd 今年是旷世唱片《Dark Side Of The Moon》发行40周年,而这支伟大的迷幻乐队的经典曲目准确地出现在万众瞩目点火炬圣火时刻,亮瞎亿万英伦歌迷,将开幕晚会推向最高潮。

2.伦敦奥运会闭幕 篇二

1.历时16天的第30届夏季奥运会当地时间12日晚落下帷幕。来自国际奥委会204个成员的一万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奥运会,美国、中国和英国位列奖牌榜前三位。2.来自国际奥委会204个成员的一万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奥运会,他们参加了26个大项的比赛,共产生300枚金牌,有54个代表团获得金牌,85个代表团获得奖牌,美国、中国和英国位列奖牌榜前三位。伦敦奥运会首次实现所设大项均有女子运动员参加,卡塔尔、沙特阿拉伯、文莱等国首次派出女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3.在本届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38枚金牌,27枚银牌,22枚铜牌,奖牌总数达到87枚,排名金牌榜第二和奖牌榜第二,这一成绩也打破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创造的32枚金牌的海外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纪录。中国运动员共创造6项世界纪录和6项奥运会纪录。

4.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12日表示,从2005年伦敦赢得主办权到兴建场馆,再到赛场上打破44项世界纪录和117项奥运纪录,菲尔普斯、博尔特这样的人物不胜枚举,伦敦奥运会创造了新的历史。这是一届欢乐与荣耀的奥运会。

3.伦敦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篇三

有比较才有鉴别。伦敦奥运会开幕了,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进行比较,得出一个简单的“谁更好”的结论。作为一名中国人肯定会说,北京最棒;作为一名英国人自然认为:伦敦最牛;而作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第三者或许会觉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网上做了一个比较: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精彩指数:☆☆☆☆☆,是最气势恢宏的开幕式;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精彩指数:☆☆☆☆,是最自然亲近的开幕式,北京略占上风。而对开幕式的评语,北京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五千多年传承的灿烂中华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人类文明气势恢弘的新篇章”,伦敦是“已经举办了三次奥运会的英国,又给世界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确实看不出谁更好。再看对开幕式的点评,北京是“以奥运会行销中国形象,这正是主办奥运会的辐射效应”,伦敦是“英国崇尚自然、生活、科学,在本开幕式中向全世界完美展现”,同样比不出谁更好。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评价北京奥运会时用了一个词:无与伦比;罗格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致辞也用了一个词:无可比拟。无与伦比和无可比拟,只是反映出中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完全体现不出伦敦的和北京的奥运会开幕式谁更好。

北京的四环边上的鸟巢,伦敦东区的那个大碗,都是高科技的结晶。既然同属高科技,自然没有高下之分。《北京晨报》资深体育记者葛晓倩写了一段话:“从北京到伦敦,没有十全十美的奥运会,只有所谓的‘史上最佳’。这就跟4年前的北京要比雅典更好,雅典比悉尼更好,悉尼比亚特兰大更好一样。奥运会能够提升一座城市的品质,推动它的发展,却从来不是唯一的拯救者。”此话说得很好。按照葛晓倩的逻辑,伦敦比北京好,而且应该比北京好。

小时候听到大人讲个一个故事——“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长大后才知道,张飞岳飞相差几个时代,怎么能打呢?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奥运会也是如此,每届奥运会无论开幕式还是场馆设施,都是在当时条件下最好的。根据葛晓倩逻辑得出的“伦敦比北京好”这个结论,其实也是基于“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的一种认识。

4.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分析 篇四

资料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周星 时间: 2012-08-06

见识过4年前盛大的北京奥运会,国人对于和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比较明显很强,开幕过后褒贬双方的议论也在所难免。其实,无论是哪一届奥运会,都是特定国家文化形象的体现,计较长短并不合理。而北京奥运会的宏大气势和整齐划一的东方审美观,与伦敦奥运会的平民化文化呈现色彩谈不上孰高孰低,都是各自文化性格独具体现的好范例。站在完整呈现的自身范畴里探究赏析,看清一种文化观念和传统在特定界域中是否有逻辑表现才是认知要务。

无疑,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是主打历史变迁、人本感知和轻松幽默特色的开幕式,而其中固有的文化承传与创意精神凸显是赢得人们赞赏的主要原因。不拘于常规,注重独立性和本土性的创新,是伦敦奥运会的基本启示。其实在文化呈现问题上,不拘成规应该是一个法则,天下没有一定之规,以为开幕式就是盛大无比的团体操的年代曾经主宰了我们的视野,而脱胎而出的北京奥运会,将现代科技和古老文化的精华拼接为阵势齐整、规模宏大的国家精神令人刮目相看,开启了中国强盛年代的雄起帷幕,世人惊讶自然不奇怪。同样,伦敦奥运会另辟蹊径的返归,亲近历史承衍的细微过程,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为凸显。伦敦奥运会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妙构而自然、异想却灵动、巧思现文化。

妙构而自然

当整个伦敦碗化身为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大舞台,我们讶异的是历史已经久远的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落座在喧嚣的都市,怀想性的古老牵拉让我们的视野和心都和这英国茅草屋、一棵橡树一起翻入那穿着老式板球服的运动员们的世界,运动的主题依稀在切近温馨的英国田园风光,那鲜灵的绵羊、马匹和鸡、鹅、牛、牧羊犬等等错杂登台,仿佛是山林重现,醇厚年代的穿越带你返归田园风光,人们所暗存的亲近自然的诗情画意感被引逗而出。没有喧嚣的开场是一个心理亲近的设计,既含有文明初始的景观,更是现代生活精神本源的暗示,而让现场安宁凝视的创意则特别值得吟味——文明不乏喧闹和炫耀,但真正的人心却需要安稳度日。自然,这一创意在和第二个段落反差下具有衬托的效果。

人类文明剧烈转变从蒸汽机开始,这是英国人开拓并且自豪的历史,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乡村场景草坪过渡到工业革命和各类生产机器诞生的场面,瞬间让我们回到文明的不可阻挡和难舍的牺牲。轰轰烈烈的工业大烟囱升腾的时刻,是组织很好的一段,草坪被卷起、农舍被撤走和下场人员不动声色连为一体,这在设计上显然自然而生动,设计构思的巧妙还在于矿工、纺织工人、工程师打扮的群众演员似乎杂乱却生活化的装扮,让观众沉入历史的氛围。几万人的大型晚会的转场能做到流转自如,是整个开幕式期求自然进展和不动声色理念的实现,务实人生的历史观的呈现值得借鉴。随后历史镜头般出现的铸钢现场又锻造出奥运五环的构思浑然,在历史重现和现实价值上都得到实现,无疑是英国注重创意产业精神的具体化。而没有回避历史进程具有影响力的来自英格兰东北部的工人徒步到伦敦议会大楼抗议的历史镜头与女权运动期求妇女解放抗议行为的再现等等,都是设计者正视历史发展价值的体现。

异想却灵动

007邦德的出场构想不凡,这一个产自英国的影视人物与英国王权代表女王的勾连,是一个微妙的设计,扮演者丹尼尔·克鲁格乘直升飞机携带女王自天而降在体育场内,女王稀罕地从王宫启程飞临高空的设计,大胆不说,还充满英国人刻板样的机智,两只小狗的不断出现充满生活情趣,而女王的端庄不苟言笑却始终如一,当女王“自天而降”步入现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恭迎则巧妙实现了真实的礼仪。在行为异想天开而人物忠实议程上,设计者的出人意料和可接受的分寸都把控恰当。创意的独特还表现在医生护士推着手术床进入现场,孩子们的欢悦、酣睡和起舞的层次设置。自然,在象征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的设计中,英国人的得意未必为人察知,但为下一代所构筑的生活保障,却和前边工业文明兴发、女权运动兴起一样,是借助全球转播的机会宣传自身贡献社会的得意之举。在整场开幕式中,英国人的文化宣传的确出色,除了设置整体已经将一个巧思妙想显露无疑之外,在艺术文化中的英国贡献也得到充分的展示,诸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式摇滚的精华,包括披头士、皇后乐队、大卫·鲍伊和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等等的出现,人们满耳朵的现代音乐旋律回旋不已。而世人所熟悉的英国皇家交响乐团和全世界观众都知晓的憨豆先生的演奏,让英国标志性艺术文化元素的深刻印记得到进一步加强。憨豆的段落异想天开,一个喜剧幽默人物和端庄交响乐团的合演,居然天衣无缝:他一指禅般只弹一个音,于是节奏的重心似乎为了他而设,而不安分的自拍炫耀、拿餐巾纸的噱头、用雨伞按住琴键等夸张行为都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迷离中沉醉的穿越在享誉世界《烈火战车》中的镜头,玩闹却流利,精神实质不因憨豆的搞笑而消减,却依然是当年银幕上激动人心的体育精神的回响。如此严肃的场合却敢于如此俏皮地表现,就是创意的文化精神在起着作用,无论是憨豆的文化形象还是电影音乐的历史内涵,无论是憨豆现场调皮的举止还是穿越到历史中的捣蛋,都包容在幽默有度、交响乐庄重把控、电影励志精神支撑的场域中。于是穿越回来的憨豆的收束,就那样让指挥无可奈何地微笑,也让大家充满快慰的容忍,而毫不觉得多余的时间竟然瞬间过去。

巧思现文化

无疑,开幕式的文化意味表达是最为值得赞许的,一切构想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内容,人世间的技术跃进难免变成技术摆布而失去文化支撑,巧思是为了凸显内涵才是技术服务人文的成功所在。前述之英国从乡村到工业文化变化的文化内涵不言而喻,而对于千万志愿者的尊敬举措也深为人感佩。那个放飞和平鸽的构思是人骑自行车的模拟,一下子让环保绿色和奥运精神得到完善结合。最为人们期待的火炬点火的奇妙高超,无论是点火者还是火炬构想都微妙韵味。人们猜测的点火者贝克汉姆仅仅是从水面护送火种,但接过火种进入伦敦碗的火炬手居然是没有人猜到的5块奥运赛艇金牌获得者雷德格雷夫,就是要打破常规的意味显然。随后雷德格雷夫将火炬交给了谁也没有想到的七人点火小队。这七名16到19岁的少男少女护送火炬的举止,不仅让伦敦奥运会成为主火炬手人数最多的一届,更重要的是它落实了本届奥运会的口号“激励一代人”,其中的文化意味耐人寻味。七名年轻人将火炬又交给了包括林戴维斯、伍德肖、隆特森、潘基文在内的七位名宿前辈,随后这七位前辈用这支火炬点燃了另外六支火炬,并将它们再度交还给七名年轻人,仪式扣紧人心而寓意了奥运圣火代代相传的意味自然呈现。七名青年手持圣火跑到场地中央,围成半圈点燃平铺在场地上的铜花瓣,缓缓上升的铜花瓣逐渐合拢上升,并最终组成了雄伟壮观的奥运主火炬。

许多人感觉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像电影场景,而开幕式导演确实是曾执导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丹尼·博伊尔,但我们说开幕式的别具匠心却又亲民、亲文化、亲近历史的表现更为重要。当收尾部分英国著名音乐人、披头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现场演唱名曲《Hey Jude》,伦敦碗中几万观众一起合唱,传扬着要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心声,而悬挂头顶的五个巨大的圆环在烟火中慢慢叠化,歌声和光芒相互呼应,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璀璨的奥运之夜。创意为了文化呈现,创造切近历史生活,这是伦敦奥运开幕式启发我们的所在。依然要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东方文化和博大宏伟的体现,其时的惊讶世界证明其出类拔萃;而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则是另外一个文化的体现,机巧和创意的韵味也相当出色。多种多样的开幕式是观众之福,也是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5.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作文书写 篇五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作文书写

这天晚上,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相聚在电视机前,观看着这场精彩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当然,我们一家三口也不例外,大家一起相聚在电视机前。首先,随着憨豆先生的一响屁,拉开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帷幕,我不禁尖叫了起来,接着,我不禁被开幕式场上那热闹的气氛给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欢呼出来,接着讲解员给我们讲解了伦敦的几百年的.历史,如: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名字是如何而来的;英国的自由女神是什么等很多有名的历史。

我不禁拍案叫绝,虽然英国的历史没有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长,但是他们依旧是繁华美丽,这个精妙绝伦的开幕式毫无差地,让我惊叹不已。

6.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六

第三十届奥运会——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已于28日早七点结束,听着周围对这届奥运会褒贬不一的声音我想谈谈自己对这次奥运会开幕式的看法。

由于时差奥运会开幕式是在北京时间28日凌晨四点举行的,我于次日看的重播。

在幕式之前点燃奥运圣火的火炬手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在奥运会当天贝克汉姆乘着一艘快艇沿着泰晤士河将奥运火炬带进“伦敦碗”。体育场内,7名年轻人点燃7支火炬,交到7位英国体坛名宿的手中。随后,7名年轻人又接过火炬,象征着本届奥运会“激励一代人”的主题。7名年轻人走到一个巨大的铜铸的花朵前,点燃了204个铜花瓣。花瓣树立起来,汇成了本届奥运会的主火炬塔!这204个铜花瓣代表204个参赛国家和地区,这个火炬塔也是大家共同建造,这体现了奥运精神——团结与进步。

伴着莎士比亚《暴风雨》的名句:“别害怕,这岛上众声喧哗”的激扬朗诵,奥运会拉开了帷幕。舞台上绿油油的草地和潺潺流动的溪水把人们带回旧时的英国田园。为了追求更加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这次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也就是曾指导过《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的丹尼·博伊尔别出心裁的搬上了12匹马、3头牛、70只羊和3只牧羊犬,让观众亲身感受到农耕社会的绿色与愉悦。

随后六座烟囱拔地而起,人们也紧跟历史脚步从恬静的小农时代到了繁忙的工业时代。纺织工人、矿工、钢铁工人、工程师逐一登场,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工厂”的场景被生动呈现在观众眼前。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1765年珍妮纺织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出现,18世纪中叶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让英国从手工劳动走向了机器生产时代。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电气的广泛运用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世界也步入电气时代,工业的重心也由轻工业转变成重工业。发电机问世后,相继发明了电灯、电话、汽车和飞机等。即便是当今高科技的现代化生活也离不开那时的发明创造。这些技术革命大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引起了手工工场工业向工厂工业的转变,同时工业革命也密切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城市的兴起,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然而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不仅是无上的荣誉和昌盛,也给英国带来了战争。英国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牺牲了很多为国捐躯的士兵,奥运开幕式仪式虽然是个喜庆兴奋的日子,却仍旧不忘在舞台上留出时间悼念那些已逝的亡灵,肃穆而立的士兵,怒放的红色罂粟都更让我们明白了和平的可贵。

二战后,英国在战争中受到了重挫,为了恢复发展社会,英国首相丘吉尔进行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为公民提供了一张社会保护网,以此刺激人民生产积极性。舞台上装扮成护士的表演者和推着病床的助理员工,象征着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和福利国家的身份。政治和文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英国正是想通过奥运文化向世人证明其政治体系的优越以及世界大国的地位。无论我们对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如何评价,单纯就奥运会而言,通过如此诙谐的表演展现国家整体特色未尝不是一种成功一种创新。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参与演出的表演人员并非舞技高超的专业舞者,他们都是来自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机构的普通工作人员。不用职业舞蹈演员,让医生护士们本色出演,倒是添加了些真实感和亲切感,倡导了全民奥运的精神。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无论你是什么种族,什么肤色,什么职业,奥运把我们连在了一起。

舞台上的表演队伍除了有护士医生外还有GOSH儿童医院的300多名孩子,在台上给这些孩子讲故事的女士是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奥运会告诉我们英国不仅是像“黑暗的撒旦磨坊”般的工业大国,同样也是一个充满神奇幻想的童话王国,《彼得潘》《哈利波特》《查理与巧克力梦工厂》这些优秀的儿童读物都来自英国,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通过这些读物有了某种密切的联系。奥运会不仅是成人的盛会,也是孩子们的乐园,这便是本届伦敦奥运会的主题“激励一代人”。

英国不仅拥有优秀的童话小说,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作品和电影明星。世界喜剧大师卓别林,奥斯卡影后奥黛丽赫本都是英国人,在英国电影中与奥运主题关联最密切的就是1982年获得奥斯卡奖的《火战车》,它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讲述的是一个犹太大学生为了消除种族偏见,一心想取得奥运会百米金牌为犹太同胞争光,最后他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奥运冠军。这次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翻拍了《火战车》中的经典桥段,其中“憨豆”亲自现身,以一场壮烈的“幻想”将全场气氛推向一个小高潮。然而,正是这段“恶搞”背后,透露出奥运会的坚持、平等精神。我想当那段熟悉的插曲响起时,打动我们的不仅是奥林匹克的自强不息精神,同样也是英国电影工业发展的永不停息。

英国是个多元化开放国家,说到电影不得不说那部风靡全球的《007》系列,而说到英国历史文化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女王。女王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和宗教领袖。把007和英国女王联系在一起变成了这次开幕式的一个亮点,伊丽莎白以“跳伞”的方式空降伦敦碗,成为了史上年龄最大的邦女郎。女王到场后,乐团唱起了英国国歌《God Save the Queen》。可见女王即使没有实权却仍旧受到所有英国国民的尊重,这也说明了英国皇室在英国文化外交活动以及国民精神上的元首作用。

英国音乐对世界贡献也是非常大的,上个世纪60年代音乐风格主要以乡村田园为主,70年代朋克、摇滚开始流行。奥运开幕式上英国流行音乐史上的知名歌手几乎全部囊括,甲壳虫、滚石、皇后,各种曲风朋克、电子、说唱无一遗漏。

压轴环节原甲壳虫成员保罗经典重现,再度演绎了那首曾经甚至现在一直感动数人的《Hey Jude》,这个环节让我激动的落泪,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首歌,几乎每次KTV必点。这首歌是保罗于1968年为列农五岁的儿子Julian写下的,目的是鼓励Julian在失去父爱的情况下也能坚强勇敢的生活。这首歌也告诉我们每一个都应该为自己的理想和梦努力的活着,不要沮丧不要放弃。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这首经典励志歌曲重新唱响在奥运赛场上,表达了英国人对奥运和平顺利举办的美好祝福,当全场8万多人跟着一起合唱的时候我想你们很难理解我当时的心情,虽然不在现场,虽然只是隔着网络,但这首歌带来的冲击力绝对可以穿透一切的震撼着我,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你无法想象他挚爱的一首歌在代表全世界荣誉竞争的奥运会上、数万人跟着倾情合唱的情况下给他带来的刺激和感动,更何况是这由这首歌的原唱演绎的。虽然保罗如今已经68岁,在那么宽广宏伟的“伦敦蛋”里唱的没有年轻时那么完美,但仍然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他的经典,就像迈克杰克逊,像家驹,这些人就算死了不在了也仍旧是每个人心中的经典。保罗宝刀未老,整个运动场的人的情绪都被他带动了,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最大的热情祝福着奥运,表达着自己的兴奋。

没有北京奥运会浮夸华丽的开场,也没有水立方鸟巢的精致宏伟场地。于是很多人开始抱怨这一届的奥运会开幕式不好看。单凭舞台特效够不够绚烂来评价其奥运会开幕式成功与否未免太过片面。正所谓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

特,一件事不可能迎合所有人的品味。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国家拥有最好的,但不能总是活在自己理想的乌托邦中,在努力发扬本土优秀文化时也应该看到别人优秀的地方。这才是一个有利于发展的长远之计。在我看来每个国家的历史、经济、文化的不同所举办的奥运风格和其努力造就的奥运精神也有所不同,伦敦奥运会尽管不够气势磅礴不够雍容华贵但它敦用真实质朴的风格向全世界宣布伦敦的发展影响着世界。

7.伦敦奥运闭幕式:英伦音乐史诗演唱会 篇七

一个美丽的早晨——对于英国人来说,应该是一个美好的傍晚,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盛大开幕,我觉得着这是一个精彩、搞笑、创意的开幕式。

其中最精彩的片断是五环相扣。一开始,我们运动场内有许多稻草房,人们都在忙碌着。有的在收割,有的在搬稻草,还有的在田地上东张西望。慢慢地,场景转化为工业时代,场内竖起了无数个大烟囱,人们在忙着铸铁。这时,天空中悬挂的五个大环慢慢地聚拢在一起,环环相扣,一转眼,金色光斑从圆圈撒落,优美的音乐响起,美丽极了。

其中最搞笑的就数憨豆先生,他一边弹琴一遍做梦还忘了谱子。憨豆先生的动作、表情特别古怪,全场观众都被他逗乐了。

8.伦敦奥运闭幕式:英伦音乐史诗演唱会 篇八

2012年7月27日晚20时12分,这是伦敦时间,北京时间是7月28日3时12分,虽然已经是深夜,但丝毫阻挡不了我观后奥运会开幕式的热情。

开幕式在位于伦敦东区的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伦敦申办奥运的会徽是采用具有5种颜色的彩条代表奥运,在“LONDON2012”的字样上下穿过,伦敦申办2012年奥运会会徽;而会徽上则有国际奥委会会徽。

“Inspire a generation”“激励一代人”是这次伦敦奥运会的口号,这个口号体现了伦敦申办奥运会时对世界的承诺,伦敦奥运会的相关负责人还向中国取了2008年的经,学习如何成功实施各项污染防控措施,所以这也是一次污染少的,成功的奥运会。

一口欧洲最大的钟被敲响了,随着振奋人心钟声通过电视传遍世界各地,奥运开幕式就此开始了。钟上刻着莎士比亚名著《暴风雨》中的句子“不必害怕,岛上已满是声音”。开幕式的主题援引《暴风雨》,被定为“奇妙岛屿”。体育场将被变成英国乡村,演员们将把真实的牛羊带到的草地上,向观众展现一幅田园牧歌的画面。

流行音乐的常青树、“甲壳虫”前主唱保罗麦卡特尼用一首“Hey Jude”结束整晚的演出,届时现场6万名观众将和他一起合唱,告诉人们要让世界“变得更好”。

4时多了,我丝毫没有睡意,我心激动得砰砰地跳。太精彩了,太精彩了。希望中国运动健儿在这次伦敦奥运会中像北京奥运会那样,取得佳绩。

9.伦敦奥运闭幕式:英伦音乐史诗演唱会 篇九

陈林凡

(北京现代企业研究会,创意产业中心 北京 100025)

【摘 要】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是英国创意产业的一次集中展示,全球十亿观众由此将英国从老牌世界工厂重新定义为引领世界的创意先锋。英国政府从1997年起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目前创意产业不仅和金融业一起成为英国经济的两大支柱,还在发展理念等方面影响了全世界,使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创意中心”。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揭示了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律,可以为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伦敦 奥运会 开幕式 英国 创意产业

伦敦时间2012年7月27日,在伦敦主体育场“伦敦碗”举行的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功会开幕式给全世界十亿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幕式大胆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向人们讲述了英国从工业革命开始走向繁荣和美好的故事。开幕式获得了全球观众的好评。以中国为例,有研究表明,开幕式中的高创意环节(工业革命改变世界、火焰五环、007与女王、憨豆幽默穿越剧、点燃火炬等)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和一致肯定1。许多观众表示,开幕式改变了他们对英国固有的印象——“原来英国人不是板着脸的绅士,英国人这么潮”。这说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成功地向中国传递了关于英国的多层面肯定信息,尤其是显著地强化了“创意英国”的国家身份。

一、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创新之处

(一)颠覆了诸多传统做法,开创了奥运会开幕式的全新时代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和以往历届奥运会开幕式最大的不同点体现在对本国文化的诉说方式上,这其中又包括诉说方向和诉说手段两方面。

钟新、黄超、徐赟、张钟凯,《创新与国家身份竞争力:“创意英国”的公共外交效应——中国主流媒体百篇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报道分析》,《现代传播》,2012年第10期 在诉说方向上,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例,开幕式与观众之间的信息交互是单向的。张艺谋展现出高高在上的主观姿态,整场演出雍容华美、大气磅礴,但是选取的文化元素,无论是文房四宝、四大发明还是长城、京剧,都距离观众日常生活很远。很多观众,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了解的外国观众其实是在被动地接受开幕式传递的信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诉说方式则是双向的。导演秉承了欧美电影叙事大于艺术的原则,将电影、摇滚乐、童话小说等充满现代英伦气息和代表性的流行元素融为一体。整场演出轻松自在,年轻人好似演出的一部分,参与度高,这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所没有的。

诉说手段上的区别就更加明显。以往多届奥运会开幕式均以大型文艺演出的形式展现,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是演员众多、铺陈宏大。这种做法常见的问题是演出节目之间相互割裂,难以衔接,外国观众往往会不知所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导演丹尼·博伊尔则大胆地将整个开幕式变成了一部叫做《奇迹之岛》的电影。他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将进行中的奥运会画面与平时画面进行组接,大胆打破时空惯性,从而使得007去白金汉宫迎接女王、丘吉尔铜像向飞机挥手致意等富有创意的画面得以展示。他还把英国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历史编成一个个相互衔接的故事,这样不仅使得令历届开幕式头疼的上下场变得浑然一体,更使得观众理解起来顺畅自然。

(二)融入了英国文化元素,昭示了英国“世界创意中心”的地位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持续的三个多小时里,英国人将引以为豪的英国文化和视觉元素一一呈现,观众无不为英国人创意之丰富和精彩拍案叫绝。

首先,呈现内容包罗万象。文学方面包括莎士比亚和《暴风雨》、JK·罗琳和《哈利波特》、《彼得潘》、《水孩子》、《杨柳风》、《指环王》等;体育方面包括英国板球、贝克汉姆和英国足球等;电影方面包括《007》、《憨豆先生》、《烈火战车》、《猜火车》、《跳出我天地》等;音乐方面包括唱诗班和圣歌、伦敦交响乐团、披头士、大卫·鲍伊、阿黛尔等;此外还有,英国女王、凯特王妃和威廉王子、Mini Cooper、BBC、万维网等元素。

其次,呈现方式惊喜不断。女王是国家的象征,但是英国人居然敢恶搞女王——请女王和007一起坐直升飞机抵达“伦敦碗”上空并跳伞空降下去,女王本人居然也欣然同意。虽然观众知道跳伞用的是替身,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此设计的喜爱。据统计,007和女王这一环节在最受中国观众关注的环节中排名第一,在最受中国观众认可的环节中排名第二。憨豆先生的情节设计也值得一提。在如此庄重的演出中,他满脸不耐烦,不仅腾出手取东西用伞弹琴,还做起了白日梦,梦中恶搞了影片《烈火战车》,梦醒了还有一段和指挥的互动。憨豆的扮演者罗温·艾金森把英式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点火仪式也深具韵味。火炬由上一辈人交到7名年轻人手中,再传向全世界。铜花瓣一圈圈燃起,再慢慢闭合,形成巨大的火炬,BBC的机位剪接出的镜头美丽至极。

二、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之所以能如此创意无穷,令人印象深刻,绝非一日之功。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英国的社会创新环境并不佳,传统的优势产业,如制造业、电影业正在逐步走向衰落,英国的整体经济状况也在走向衰退。1997年布莱尔政府上台后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十多年来,英国创意产业的增长约为93%,而英国整体经济增长约70%,英国创意产业对本国经济的贡献在发达国家中名列第一。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成功推动英国经济由加工制造型向创意服务型转变,英国经济得以进入快速发展期,也使得许多传统产业焕发新生,英国的国际品牌竞争力也得以提升。

(一)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就业规模庞大,企业众多

英国是全球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定义与范畴并开创了创意产业的国家。自1997年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以来,创意产业在英国发展迅猛。据2011年12月8日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公布的《创意产业经济评估报告2011》显示,2009年,英国创意产业的国民增加值(GVA)2为363亿英镑。其中,出版、广告、广播电视三个产业的贡献最大,分比为116亿英镑、59亿英镑和53亿英镑。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英国国民增加值比2008年减少1%,创意产业却一枝独秀,占国民总增加值的比重从2.82%上升至2.89%。

出口方面,2009年英国创意产业出口(不含货物出口)总额为89亿英镑,占当年所有出口总额的10.4%。其中,出版对出口的贡献最大,达26亿英镑,2 GVA,Gross Valued Added的简称,即GDP减去税收再加上政府补贴,一般比GDP低11%。占2009年英国总出口额的3.1%。紧随其后的是广播电视、电影影视和摄像以及广告,分别为21亿英镑、16亿英镑以及14亿英镑。

2010年,英国从事创意产业的人数为150万,占整个英国就业人数的5.1%。而这两个数值在2008年分别为144万以及5.0%。这说明金融危机虽然使英国经济,尤其是金融业遭受重创,但是创意产业并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反而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2011年,英国估计有106700家企业在跨部门商业注册机构登记。这一数字相当于英国所有企业数量的5.1%。相比于2009年,绝对数值和相对数字都在增加。在这些企业中,音乐与视觉及表演艺术业集中的企业最多,为30460家,占所有创意产业企业总数的28.5%。紧随其后的是广告业(15.0%)、设计业(13.8%)和建筑业(11.0%)。

(二)创意产业的发展为英国创造了诸多强势细分产业和优势区域 一直以来,英国的创意设计都享有世界级的声誉。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又为“英国创造”增添了更多的内涵。

从产业上看,英国的传统优势创意产业全球领先地位更加明显。

电视产业是英国第三大创意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英国偶像》、《英国达人秀》等电视节目模式被出口到世界各国,使得英国成为世界电视节目模式出口第一大国,其2006至2008年的电视节目模式出口额超过了其后三国(美国、荷兰和阿根廷)的总和。风格独特、制作精良、类型丰富的英剧在这几年也开始向全球散播。《唐顿庄园》、《黑镜》、《神探夏洛克》、《梅林传奇》等火遍世界。

音乐产业也是英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种类丰富、旋律优美的音乐作品贯穿始终、大放异彩,美联社甚至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像英国这样伟大的流行音乐。英国音乐质量俱佳。2008年世界最畅销专辑唱片排行榜上就有四张来自英国的唱片打入前十名。很多来自英国的音乐和表演在海外电台和电视台频频播出,使过去十年来英国在海外的专利收入翻了一倍,达1.4亿英镑。每年,英国各城市举办的大大小小的音乐节超过500场。许多年轻人在工作前,甚至在工作后几乎都有自己的乐队。英国的电影产业也值得一提。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自由贸易政策的影响,英国电影产业呈现一片颓势。布莱尔政府上台后将电影产业作为创意产业的组成部分加以扶持。在十多年的发展后,英国电影产业起死回生,重现辉煌。2009年,英国电影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国际电影娱乐市场。同时英国电影每年实现出超,相对2000年出口总额,2008年出口增长比较显著,增长幅度达到48%。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电影的创作和加工水平得以重现辉煌。2000--2009年,全球票房最高的前200部影片中,有30部影片的故事和角色由英国作家创作出来。从2001年开始,票房收入在前200名的影片中,超过一半的电影由英国演员出演主演或配角,英国导演执导了19部电影。英国还拥有全球领先的后期制作设施,许多好莱坞电影制片人均将电影的后期制作交给英国人3。

从地域上看,英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密集和繁荣的创意城市聚集区。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苹果公司风靡全球的ipod、iphone的创意灵感都来自英国设计师。作为曾经的全球工业中心,在最近十几年间,伦敦已经悄然间成为了全球三大广告产业中心之

一、全球三大电影制作中心之一和享誉全球的国际设计中心。目前,在伦敦有超过50万人从事创意产业,是20多个全球设计、汽车制造和电脑游戏产业的中心。在伦敦的带动下,英国已经形成了包含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城市在内的创意城市群,成为全球五大城市聚集区之一,其中曼彻斯特更是已经成为英国和欧洲第二大创意产业中心。

三、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政府的大力扶持是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基础

英国的创意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的介入。1997年布莱尔担任英国首相后,为发展创意产业,英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努力。

首先,对管理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创意产业发展扫清障碍。1997年布莱尔政府上台后,首先给文化正名,将原有的国家遗产部更名为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并任命该部首长为内阁成员,使其成为主管文化、媒体、体

3娄孝钦,《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9月,第9卷第3期 育事务的大臣。同时,在布莱尔的直接推动下,由文化、媒体和体育部牵头联合外交部、财政部、贸工部、教育和就业部、科学和技术部、苏格兰事务部、威尔士事务部、北爱尔兰事务部等部门以及与创意产业有关的重要商业公司等组成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布莱尔亲任小组组长。这样的制度安排解决了职能分散、各自为政的现象,可以集思广益,统一调动各部门掌握的有限资金和资源,形成合力办大事。

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在2012伦敦奥运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奥运会执行委员会的组成基础,负责与英国奥林匹克协会、伦敦奥林匹克组委会、伦敦市长办公室、英国残奥会协会等有关组织紧密合作,保障奥运会顺利举行。在实际运行中,文化、媒体和体育部不直接管理文化经费,通常在完成编制文化预算后,按照文化服务合同拨给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再由这些公共服务机构根据各个文化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拨款。

其次,颁布和修改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土壤。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的第一件任务就是对英国的创意产业进行摸底调查。英国在1998年颁布的《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就是以此调查为基础的。《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在全球首次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并将包括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中大放异彩的电影、电视广播、音乐等产业在内的13个产业确定为创意产业范畴。除此以外,1998年和1999年英国还出版了《出口:我们隐藏的潜力》以及《地区角度》报告,分别探讨了创意产业的出口政策和地区发展状况。2004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等年英国还连续出版了《创意产业经济评估报告》,公布了创意产业的产出、出口以及就业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介绍了产业发展的现状。持续的创意产业基础研究保证了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联贯性。

许多人对英国人在开幕式上恶搞女王的举动感到不解,其实英国人为了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甚至顶住舆论的压力,修改了法律。2000年,11岁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成为《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男主角,但是英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拍摄电影的严格限制导致华纳公司考虑更换演员,甚至不在英国拍摄。英国政府为此特意适度修改了法律,保证了英国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市场的拍摄,否则全球数十亿观众就无缘在开幕式中看到那一巨大的伏地魔形象了。

(二)全新的发展理念是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英国对创意产业的认识已经从1997年的“创意产业”发展到2006年的“创意经济”,即从发展创意产业下的13个细分产业到希望借助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对科技和制造业、对整体经济的推动,从而将创意的概念拓展到整体经济层面,并拓展到全体公民。这表明英国已经将创意产业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这是英国国家精神的全面更新。

直接促成这一转变的是2005年的《考克斯评估》报告。报告认为发达国家期望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换取新兴产业发展空间的企望并不完全现实,因为它所带来的结果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成长,同时也必然带动发展中国家创意产业的同步成熟,英国必须找到退出“螺旋式下降”式的成本竞争,确立一种“向上的竞争”的方法,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来支持英国经济形成持久的领先优势。因此英国在2006首次提出“创意经济”的概念。2008年英国还颁布了《超越创意产业:英国创意经济发展报告》。这些都表明英国开始转而关注那些试图独立思考并善于运用想象力的个体和组织,无论是创意产业之内还是之外。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平民化风格就是对此的最好诠释。开幕式的主角是普通人,演出内容也是这些人自己的生活场景。贝克汉姆只是圣火的保镖,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只是一名护旗手。这些都说明,英国人已经深深地意识到创意不是某些特殊阶层和行业的专利,人人皆可有创意,行行都可出状元,只有将创意融入生活才能把快乐带给世界。

(三)创意阶层的崛起是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那些试图独立思考并善于运用想象力的个体和组织有另外一个称呼:创意阶层。他们是一个国家最具有价值的资源。布莱尔政府上台以来,英国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员急剧增加,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创意阶层。2001年,英国的创意阶层就已占劳动力人口的37.3%,高于同期美国的30%。在创意产业发达地区,创意阶层所占劳动力比例高达64.9%。即使在创意产业落后地区,创意阶层也占当地劳动力人口的1/4。如何刺激创意阶层的产生,推动国家创新能力的建设,已经成为摆在世界各国政府面前的难题。2002年美国社会学家理查·佛罗里达对此大胆地提出创意产业发展的3T原则,即Technology(技术)、Talents(人才)、Tolerance(宽容)。他认为为吸引创意阶层,产生创新并刺激经济发展,一个地方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3T原则为分析英国创意阶层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技术方面,英国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发展,数字广播、数字电视和互动内容将在英国获得更大的发展。2009年英国技术战略委员会发布了《创意产业技术战略(2009—2012)》报告。报告指出,包括数字和网络技术,可视化、建模和模拟技术,个性化、交互和共同创造技术等在内的新技术手段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创意产业中的比例变得越来越大,英国想要把自己打造成为世界创意中心,就必须在清晰公平的法律框架下,扩大数字内容的传播范围。

人才方面,英国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很长一段时间内,创意人才匮乏、创意人才培养与需求的错位困扰着英国。为此,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多次发布人才培养规划与报告,用心良苦。这一点在伦敦奥运会也得到了体现。奥运会的口号就是“激励下一代”,可以说孩子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DNA。开幕式上,既有举着数字气球的孩子,也有睡前体验奇幻文学的孩子,还有点燃火炬的孩子,青少年占据了足够多的空间。此外,和历届开幕式不同,英国人还出人意料地选择让7名不到20岁的年轻人共同承担主火炬手任务。

宽容方面,英国一直都以其开放、自由、多元的社会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意人士。这一点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多个环节得到体现。开幕式导演丹尼·博伊尔是电影《猜火车》的导演,而《猜火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在为瘾君子张目;英国人在开幕式开始不久就自揭丑陋,将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羊吃人的悲剧展现得淋漓尽致;整个剧情的第三幕,将基督徒、天主教徒、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佛教徒们聚集在一起,探讨着如何拯救人类的灵魂;开幕式后半段大胆采用由于其叛逆精神曾一度遭到英国政府的强力压制的朋克音乐„„,等等。

四、结语

21世纪是创意的时代,创意产业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构成部分。英国是全球创意产业发展最繁盛的国家之一,而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是其创意产业的一次难得的集中展示机会。透过伦敦奥运会了解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特征对于中国的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

娄孝钦,《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9月,第9卷第3期

钟新、黄超、徐赟、张钟凯,《创新与国家身份竞争力:“创意英国”的公共外交效应——中国主流媒体百篇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报道分析》,《现代传播》,2012年第10期

10.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歌单汇总 篇十

Captain Algernon Drummond, William Johnson CoryLand of Hope and Glory The JamMap of the Problematique Big Ben Chimes Sex PistolsLondon Calling Simon MayJerusalem ElgarArrival of the Queen of Sheba Eric Coates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 Monty NormanTubular Bells Mike OldfieldChariots of Fire BBC News 1954 Arthur WoodBlack and White Rag SugababesEnola Gay David RoseFood Glorious Food Irwin Kostal, Richard Sherman, Robert ShermanWhen I Was a Youngster Eric ClaptonGregorys Girl Theme William PittMy Generation The Rolling StonesMy Boy Lollipop The KinksShe Loves You MudTrampled Under Foot The SpecialsStarman QueenPretty Vacant Duran DuranBlue Monday 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Back To Life Happy MondaysSweet Dreams(Are Made of This)The VerveFirestarter UnderworldIm Forever Blowing Bubbles BlurBonkers TigerstyleBillie Jean, Queen & David BowieNaanthaan Ungappanda)Arctic MonkeysValerie RadioheadUprising Kano & Mikey JPass Out MIAViva La Vida The Chemical BrothersTake Me Out Kaiser ChiefsShake a Leg AdeleThe Hindu Times OasisHeaven William Monk/Henry FrancisEclipse The BeatlesHey Jude David BowieCoronation Street Theme Ron GrainerMonty Python Theme/The Liberty Bell David Bowie-Absolute Beginners

上一篇:儿歌创作和仿编续编下一篇:医务人员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