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2024-09-18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共11篇)

1.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篇一

在网吧的网络设备中,传统的路由器和二层交换机的区别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功能差别呢?这是小草上网行为管理软路由将会为大家逐一分析!

回路:根据交换机地址学习和站表建立算法,交换机之间不允许存在回路,

一旦存在回路,必须启动生成树算法,阻塞掉产生回路的端口。而路由器的路由协议没有这个问题,路由器之间可以有多条通路来平衡负载,提高可靠性。

子网划分:交换机只能识别MAC地址。

MAC地址是物理地址,而且采用平坦的地址结构,因此不能根据MAC地址来划分子网。而路由器识别IP地址,IP地址由网络管理员分配,是逻辑地址且IP地址具有层次结构,被划分成网络号和主机号,可以非常方便地用于划分子网,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

负载集中:交换机之间只能有一条通路,使得信息集中在一条通信链路上,不能进行动态分配,以平衡负载。

而路由器的路由协议算法可以避免这一点,OSPF路由协议算法不但能产生多条路由,而且能为不同的网络应用选择各自不同的最佳路由。

广播控制:交换机只能缩小冲突域,而不能缩小广播域。

整个交换式网络就是一个大的广播域,广播报文散到整个交换式网络。而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域,广播报文不能通过路由器继续进行广播。

网吧第二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主要就是以上的这些,网吧使用交换机是必须的,交换机最大的好处是快速,便于ASIC实现,因此转发速度极高,路由器也是必备的。

小草上网行为管理软路由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网络管理维护、网络设备的设置技巧等信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实现局域网的安全管理工作。

2.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篇二

关键词:路由器,OpenWRT操作系统,信息同步,智能终端

21 世纪是数据信息时代, 移动互联、 社交网络、 电子商务大大拓展了互联网的疆界和应用领域。 人们在享受网络,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络所带来的便捷与高效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的同时, 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1,2]。 目前智能终端产生的海量信息大都存储在大型网络服务供应商的 “云端”, “云端”数据存储在服务商的平台上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基于信息存储交换的家用路由器实现了个人信息存储在本地,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有利于隐私信息的保护。

1 家用路由器系统设计

1.1 系统结构

基于信息存储交换的家用路由器系统设计结构如图1 所示。

基于信息存储交换的家用路由器系统由两个子系统构成, 硬件子系统和智能终端管理软件。 硬件系统是一台搭载深度定制Open WRT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设备, 该设备搭载6TB硬盘, 外置2X2 PCB阵列天线。

1.2 总体设计

基于信息存储交换的家用路由器首先满足传统路由器的网络互连、 数据处理、 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 本路由器还具有两个独特的功能: 与移动终端设备的通信录、 短信、 照片、通话录音等基本信息的相互同步; 移动终端与路由器服务端的文件同步管理。

Open WRT系统是基于Linux的路由系统, 可以像Windows一样, 通过安装软件包添加各种功能, 如翻墙、 多拨、连接USB硬盘、 脱机下载等。 硬件系统由Open WRT刷机后就具备了基本的路由器功能[3]。

硬件系统首先具备Open WRT的基本的路由功能。 另外硬件系统搭载Web服务, 该服务监听各个移动终端的http请求, 将移动端上传的各种数据存储到数据库和文件系统中。 硬件系统内的服务具有定制的管理界面, 该管理界面完成路由器配置以及个人信息存储管理功能。 硬件和手机之间通过Wi Fi进行连接。

移动端软件首先完成文件管理器的显示功能, 在文件管理器中, 用户长按某个文件, 系统给出上传提示, 当用户选择上传后, 移动端通过Wi Fi网络将文件上传到路由器上。 移动端同时提供通信录、 短信、 照片备份和恢复功能。当用户点击备份按钮后, 移动端软件首先获取需要备份的信息, 然后将上述信息发送到路由器上。 当用户点击恢复按钮, 移动端软件首先与路由器的Web服务建立请求, 将路由器上存储的通信录、 短信、 照片等相关信息下载到本地移动端设备。

2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硬件系统采用某品牌支持Open WRT刷机系统的路由器, 该路由器搭载6TB硬盘, 符合系统的硬件选型。 如图2 所示。

路由器硬件系统搭载的Web服务在Windows10 操作系统上开发, 在Java环境下采用Eclipse开发环境基于Spring开发框架完成后台服务功能。 路由器的服务Web程序采用My SQL数据库, 存储结构化的用户信息。 将开发完成的Web服务打包到Open WRT后, 路由器就具备了接收移动端软件http请求的能力。

移动端软件以Android开发为例。 在Windows10 操作系统, 安装应用程序开发需要的JDK (Java Develop Kit) 、 Android SDK包 (Software Develop Kit) 和ADT包 (Abstract Data Type) , 开发语言选用Java, 开发工具为Eclipse。

2.1 路由器Web服务数据库

每一台移动设备具有唯一的UID, 作为用户表的唯一ID。建立通信录表、 短信表、 图片表, 将移动端上传的结构化数据存储在数据库表中。 My SQL表中的字段与移动设备相关字段完全一致。 通信录主要字段如表1 所示。

2.2 路由器后台服务框架及设计实现

路由器后台采用流行的Spring MVC hibernate框架设计。Spring MVC负责接收手机端和路由器管理平台的Http请求, hibernate负责接收数据的持久化[3]。

在Eclipse的Java EE版本中创建一个Dynamic Web Project, 并创建以下包:

(1) com.Dao: 系统的DAO。

(2) com.Model: 表的实体类 (使用Hibernate) , 在本项目中不配置.hbm.xml映射文件, 采取注解的方式。

(3) com.Service: 业务逻辑接口类和实现类。

(4) com.Web:Spring MVC的Controller类。

(5) com.config: Spring MVC和Spring MVC的配置文件。

在web.xml中需要配置Spring的配置文件 (application Context.xml) 和Spring MVC配置文件, 配置指定所有.do的请求由S pring的Dispatcher Servlet类进行处理[4]。 Spring的配置文件application Context.xml文件中主要配置对Hibernate的事务的管理。 在Spring MVC的配置文件spring-mvc.xml中主要是Controller的配置信息, 配置前台的http请求。 后台管理页面效果如图2 所示。

2.3 Android端软件

2.3.1 注册登录模块

下载该客户端后, 系统启动页面即打开注册界面。 用户输入手机号, 密码信息后, 点击 “确认” 按钮即可完成注册功能。 注册用户在路由器系统的数据库和Android的SQLite数据库中均存储了经MD5 加密的密码和明文用户名。

用户注册成功后, 自动进入主界面。 用户二次登录时, 系统首先获取存储在手机配置文件的用户名、 密码连接路由器做登录验证, 完成登录操作。

2.3.2 主界面

当用户成功登录主界面后, 系统进入主界面。 主界面主要是对手机同步信息的打开与关闭选择, 和同步历史记录的显示。 主界面如图3 所示。

2.3.3 客户端连接服务器

客户端与路由器的交互操作, 是一个较耗时的操作。 为了不影响手机界面操作的流畅性, 与服务器的交互均在新建线程中完成[5]。 采用Android框架中提供的Handler和Runnable两个组件来实现。 进行网络连接时首先获得Http URLConnection对象, 利用该对象提供的方法完成连接服务器, 接收、 发送数据的功能[6]。

3 结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 智能硬件的快速发展, 人人都有可能产生海量数据。 将个人的海量数据存储在 “云端” 具有一定的信息泄露风险, 为此 “基于信息存储交换的家用路由器”, 可以实现个人信息存储在自己家中, 在一定成都上降低了信息泄露风险。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宏观环境分析.2008.

[2]赛迪顾问.2008-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评述.2009.

[3]孙卫琴.精通Struts:基于MVC的Java Web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114-115.

[4]王国辉, 马文强.Hibernate应用开发完全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32-39.

[5]杨丰盛.Android技术内幕[J].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6) :48-50

3.浅析路由器与三层交换机各种比较 篇三

在以一端为中心,通过数字通道下联上百个节点的星型广域网络拓扑结构中,若用传统网络连接模式,其网络设备的处理能力有限和高昂成本是制约技术方案的两大重要因素。随着新一代宽带接入技术和设备的推出,新型网络连接解决方案也呼之欲出。

新型网络接入解决方案就是用支持三层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的核心交换机替代传统的路由器与三层交换机作为广域网连接设备,通过数字专线通道两端支持G.703-ETH转换的以太网桥接入,在两个局域网间实现广域网数字通道的透明传输,同时在中心为每个分支节点分配一个VLAN标识及一段IP网址。

近几年来,VLAN技术和三层交换机设备的发展日臻成熟,支持G.703-ETH转换的以太网桥设备也在普遍使用,这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前景。目前,三层交换机被广泛使用在楼宇、园区等规模的局域网中,以太网桥设备也仅用在局域网延长距离上,而将两种新技术产品有机结合起来大规模使用在星型广域网拓扑结构中,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

VLAN技术

1995年,各种令人兴奋的新型局域网技术开始被应用。受到极大关注的技术是那些基于交换的,特别是交换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和ATM的技术。这些技术所最先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VLAN,它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 在IP网络中易于更改、移动设备,在传统局域网络中,网络管理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处理设备的移动和更改。如果安装了VLAN,则只需更改软件配置而无需移动设备。

2) 额外的安全性,在一个VLAN中的设备只能直接和本VLAN的设备通信,若跨VLAN通信,数据信息就需经过路由设备或支持三层的交换机。

3) 更有效的控制广播流量,在传统局域网络中,广播流量可能引起拥塞,因为数据发送到所有设备,无论它们是否需要。VLAN可以提高网络效率,可把需要通信的设备设置在同一个VLAN中。

4) 减少路由需要,VLAN在三层交换机中路由的特点就是:一处路由,处处路由。这将大大减少数据传输对路由的依赖。

5) 支持多媒体应用程序与高效组播控制

通信接入设备近年推出的G.703-ETH以太网桥是很适合上述方案的通信接入设备,它具有以下特点:

◆G.703线路支持距离范围可达1km;

◆时钟可以设置为内时钟、线路时钟或外时钟;

◆具有插卡式和独立式两种结构,插卡式可插入14个槽位的19英寸机箱内,非常适用于中心机房集中管理,独立式可用于分支节点;

◆Ethernet接口有UTP(10BaseT/100BaseT)和BNC(10Base2),LAN表格地址可达10000个;

◆过滤及转发速率达每秒15000个帧,缓冲器可容纳200帧,吞吐量等待为1帧;

◆支持IEEE 802.1/Q,即VLAN延长帧方式(可选)。

这种设备的以太接口还有模块化的,可根据需要插接V.35模块与路由器相联;符合IEEE 802.3/Ethernet标准,还可根据网络设计需求,选用支持IEEE 802.1/Q的模块,该设备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路由器与三层交换机的比较

众所周知,路由器的价格相对于集线器和交换机来说比较昂贵,且低端路由器不支持G.703的直接接入,必须使用G/V转换器设备。在分支节点中,一般不会配置高端路由器,即使低端路由器也比集线器或交换机贵很多。

而使用G.703-ETH桥接转换器做接入,其价格与G/V转换器相当,所以用新的网络接入解决方案,规模越大,下联的节点越多,节省的资金就越可观。当上联中心端使用三层交换机做接入后,下联的分支节点不需任何档次的路由器,只需配备一台集线器或交换机以及G.703-ETH桥接转换器,约需一万元左右。

1.路由器与三层交换机:端口密度和扩展能力

无论使用哪个厂商、哪个型号的路由器,都存在接入数量的限制,以Cisco 7513路由器为例,这是当前业界能提供最大E1端口密度的设备,仅为168个。对于多于此端口数量的需求,只能使用第二台路由器设备来扩展。

而使用交换机,可以说不存在接入数量的限制,以Cisco Catalyst 6509为例,虽然其10/100M端口的密度可以达到336个,但对于更多数量的接入还可通过级联支持二层VLAN的交换机做扩充,这个数量是无限的。

在方案设计时可为每个分支节点分配一个VLAN标识,Cisco Catalyst 6509有1000个标识可供分配,当分支节点多于1000时,可让两个数据量较小的节点共用一个VLAN标识。

2.数据处理能力

路由器的包转发率一般为几百kpps,总线带宽2Gbps;而交换机的包转发率可达150Mpps以上,背板带宽更可高达32Gbps。由此可以看出,三层交换机的数据处理能力远远高于路由器。

3.协议支持

路由器与三层交换机一样,支持IP、IPX、DECnet等网络协议,也支持RIP、OSPF等开放的动态路由协议。简单地说,在常用场合,路由器支持的大部分协议交换机都能够实现,而交换机特有的一些功能路由器则无法实现。

4.模拟通道、X.25和帧中继

模拟通道只能以低速通信,必须通过频带Modem调制解调,没有相应接入设备使之转换到Ethernet;而X.25和帧中继都是点到多点的连接,不是专线网络,交换机不能支持这些连接,路由器才能完成。但有些高端核心交换机例如Cisco Catalyst 6509,它可接插支持广域网的模块,可实现路由器能完成的所有功能。

5.路由器与三层交换机:冗余通道支持

当冗余通道是相同的数字通道时,交换机有个特有的功能:就是将两条以上的相同物理链路集合成一条逻辑链路,带宽累加,只要其中一条链路是好的,就可保持连通性。该功能3Com的设备定义为Trunk,Cisco设备定义为Channel,其原理类似,都是在物理链路层实现的。

当冗余通道是数字通道和模拟通道并存时,必须用路由器,为避免动态路由占用广域网带宽,在分支节点可根据使用产品不同而选用HSRP(Hot Standby Routing Protocol)或VRRP(Virtual Router Routing Protocol)协议,在中心端可在局域网中用RIP或OSPF动态路由协议实现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的路由信息交换。若使用带广域网模块插槽的核心交换机,自身就可以完成动态路由信息交换。

6.性能价格比

4.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学习心得论文 篇四

徐州xxxx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届 别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1届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 网络 XXX XXX

摘要

由于互联网规模的快速扩展、多媒体和实时业务的涌现,IP交换技术越来 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将网络交换机的高速性和路由器的灵活性结合起来,通过将第二层交换引入到第三层路由当中可以很好地改善路由,解决了传统IP网络在运行实时业务时不能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并且克服了传统路由器包转发速度太慢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文中依次IP交换的概述,IP交换的技术特点,以及在当今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

交换技术,ATM技术,VLAN,三层网络 IP

技术概述

总所周知,IP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 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

IP技术与ATM技术的融合----IP交换技术最初由Ipsilon公司于提出,相对于传统交换概念,也称为第三层交换技术、多层交换技术、高速路由技术等。我们知道,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多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利用第三层协议中的信息来加强第二层交换功能的机制。多层交换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因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当然,多层交换技术并不是网络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简单堆叠,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集成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技术特点

IP交换的目标是,只要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有一条更为直接的第二层通路,就没有必要经过路由器转发数据包。IP交换使用第三层路由协议确定传送路径,此路径可以只用一次,也可以存储起来,供以后使用。之后数据包通过一条虚电路绕过路由器快速发送。传统的路由技术在每个交叉口都要计算一下,下一步往哪个方向走。IP交换技术则像直通车,只须一开始知道目的地是哪里就行了。

三层交换与VLAN融合

VLAN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不同的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技术。它不受网络用户的物理位置限制,而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网络分段。IEEE于颁布了用以标准化VLAN

实现方案的802.1q协议标准草案。不同VLAN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第三层(网络层)的路由来实现的,因此,使用VLAN技术,结合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交换设备,可搭建安全可靠的网络。

划分VLAN的目的:一是提高网络安全性,不同VLAN的数据不能自由交流,需要接受第三层的检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虚网间的隔离,有效防止外部用户入侵,提高了安全性。二是隔离广播信息,划分VLAN后,广播域缩小,有利于改善网络性能,能够将广播风暴控制在一个VLAN内部,同时使网络管理趋于简单。三是增强网络应用的灵活性,VLAN是在一个有多台交换机的局域网中统一设定的,这使得用户可以不受所连交换机的限制,不论用户节点移动到局域网中哪一台交换机上,只要仍属于原来的虚网,则应用环境没有任何改变。在划分VLAN时,要考虑VLAN对于网络流量的影响,单个VLAN不宜过大。

层次化架构三层网络

三层网络架构采用层次化模型设计,即将复杂的网络设计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着重于某些特定的功能,这样就能够使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变成许多简单的小问题。三层网络架构设计的网络有三个层次:核心层(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汇聚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接入层(将工作站接入网络)。

核心层是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对整个网络的连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层应该具有如下几个特性:可靠性、高效性、冗余性、容错性、可管理性、适应性、低延时性等。在核心层中,应该采用高带宽的千兆以上交换机。因为核心层是网络的枢纽中心,重要性突出。核心层设备采用双机冗余热备份是非常必要的,也可以使用负载均衡功能,来改善网络性能。

汇聚层是网络接入层和核心层的“中介”,就是在工作站接入核心层前先做汇聚,以减轻核心层设备的负荷。汇聚层具有实施策略、安全、工作组接入、虚拟局域网(VLAN)之间的路由、源地址或目的地址过滤等多种功能。在汇聚层中,应该采用支持三层交换技术和VLAN的交换机,以达到网络隔离和分段的目的。

接入层向本地网段提供工作站接入。在接入层中,减少同一网段的工作站数量,能够向工作组提供高速带宽。接入层可以选择不支持VLAN和三层交换技术的普通交换机。

技术的发展

80年代初,LAN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网和校园网,随着用户的剧增和信息量的骤长,网络管理员就开始面临网络阻塞的问题。怎样减少网络堵塞、优化网络结构且扩大网络吞吐量,网络分段是当时的第一选择。LAN交换提供了新的带宽,扩展了网络的功能,随之也带来了一 些新的问题。它与传统网桥一样易出现广播风暴及安全性问题。虽然交换网仅是等待出现广播风暴,利用VLAN可以避免,但是VLAN的实现需路由器,因此,快速路由器技术在交换领域内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首先是Ipsilon公司提IP交换(IP Switching),将一个IP路由处理器捆绑在一个ATM交换机上,去除交换机所有的ATM论坛信令和路由协议,这样的一个结构我们可称之为IP交换机。

推动IP交换技术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传输链路的带宽越来越高,路由器实现线速转发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用户对ISP网络的服务功能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新的互联网应用不断开发,互联网不再是简单的连通工具,类似视频、音频传输等新的应用服务功能,面对这些需求必须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路由技术,这就是IP交换技术。

5.讲解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篇五

一、从网络覆盖范围划分

1、广域网交换机

广域网交换机主要是应用于电信城域网互联、互联网接入等领域的广域网中,提供通信用的基础平台,

2、局域网交换机

这种交换机就是我们常见的交换机了,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局域网交换机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集线器、路由器、网络打印机等网络设备。提供高速独立通信通道。其实在局域网交换机中又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类型的交换机。下面继续介绍局域网交换机的主要分类标准、

二、 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划分

根据交换机使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及传输速度的不同我们一般可以将局域网交换机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G位)以太网交换机、10千兆(10G位)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等。

1、以太网交换机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所指的“以太网交换机”是指带宽在100Mbps以下的以太网所用交换机,其实下面我们还会要讲到一种“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和“10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其实也是以太网交换机,只不过它们所采用的协议标准、或者传输介质不一样,当然其接口形式也可能不一样。

以太网交换机是最普遍和便宜的,它的档次比较齐全,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在大大小小的局域网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以太网包括三种网络接口:RJ-45、BNC和AUI,所用的传输介质分别为:双绞线、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缆,

不要以为一讲以太网就都是RJ-45接口的,只不过双绞线类型的RJ-45接口在网络设备中非常普遍而已。当然现在的交换机通常不可能全是BNC或AUI接口的,因为目前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而一般是在RJ-45接口的基础上为了兼顾同轴电缆介质的网络连接,配上BNC或AUI接口。如图1所示的是一款带有RJ-45和AUI接口的以太网交换机产品示意图。

这种交换机是用于100Mbps快速以太网。快速以太网是一种在普通双绞线或者光纤上实现100Mbps传输带宽的网络技术。要注意的是,一讲到快速以太网就认为全都是纯正100Mps带宽的端口,事实上目前基本上还是10/100Mbps自适应型的为主。

同样一般来说这种快速以太网交换机通常所采用的介质也是双绞线,有的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为了兼顾与其它光传输介质的网络互联,或许会留有少数的光纤接口“SC”。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是用于目前较新的一种网络--千兆以太网中。

也有人把这种网络称之为“吉位(GB)以太网”,那是因为它的带宽可以达到1000Mbps。它一般用于一个大型网络的骨干网段,所采用的传输介质有光纤、双绞线两种,对应的接口为“SC”和“RJ-45”接口两种。

10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主要是为了适应当今10千兆以太网络的接入,它一般是用于骨干网段上,采用的传输介质为光纤,其接口方式也就相应为光纤接口。同样这种交换机也称之为“10G以太网交换机”,道理同上。

6.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篇六

在我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中, 笔者作为学院网络专业的一名专业教师, 担任网络技术专业《路由与交换》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已有数年, 网络专业技术发展极其迅速, 知识更新量极大。我院采用的传统中文教材讲授, 由于其更新缓慢, 加之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十分有限, 这给教师知识的拓展、学生的自学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院长期以来致力于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利用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在这个过程中, 笔者注意到了业内全球顶尖网络互联Cisco Systems、Inc思科系统公司、思科网络学院的CCNA (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 课程在各方面的优势, 尤其是它先进的教育理念, 丰富的教学资源, 紧凑的课程结构以及明确的教学目标, 使得教学中的知识更新难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完善的双语交互式教学资源

《路由与交换》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网络通信技术知识解决实际的局域和广域网络互联通信中路由与交换的技术问题。通过实例学习, 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常用协议和解决网络搭建与优化的方法。我们知道, 多数双语课程直接使用外文原版教材, 因此, 其教学内容有很多涉及当今的科技前沿, 并且能够随着外文教材的迅速更新而使本身的教学内容得到及时的更新。基于这些优势, 《路由与交换》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就显得愈发的迫切和直接。笔者在教学中接触到业内全球顶尖网络互联Cisco Systems、Inc思科系统公司、思科网络学院的CCNA课程体系, 整个教学体系自身较完善, 包括教、练、考、验环节的设置, 整个课程引进思科公司提供的先进多媒体原版英文电子资料。思科网络学院的CCNA课程体系之所以能够激发我国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热情, 是因为其交互式的教学软件。思科公司每年都定期花费巨资升级最新的课程体系, 在每个章节结束, 都会设置在线的Quiz (测验) , 以便于学生及时准确地发现不足和巩固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进入http://cisco.netacad.net完成相关的测试, 为最后的Final (学期最终考试) 考核提供完好的知识储备。

此课程同时还利用了新的交互技术传递教学的方法, 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应用多种媒体, 包括音频、视频、文本、数据、图像等来进行教学活动。例如, 在讲解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时, 关于IP地址如何动态分配这个知识点, 思科自身会运用形象的FLASH (动画) 生动地告诉学生保留的私用IP地址是如何在局域网中进行分配的, 同时还配有字幕和语音的提示, 使得这个枯燥复杂的知识点能够非常形象地被学生接受并理解。

求“真”的双语实践试验环境

此教学体系超越了以往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体系, 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亲自动手操作的环境。很多同类院校的教师抱怨自己院校的实验室设备匮乏、档次较低, 做试验往往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 但是思科的CCNA课程除了正常用于教学的演示基本配置设备之外, 学生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 都可以利用思科内部开发使用的Packet Tracert (数据包跟踪器) 4.11软件, 软件可以通过安装在学生机的客户端来全仿真地完成动手环节的训练。内容覆盖目前业内认可度和技术含量较高的CCNA认证考试全部内容, 英文实际配置的平台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 TCP/IP协议, 局域网和广域网理论基础及设计, 网络工程布线基础、电源基础, 局域网、广域网解决方案, 局域网交换, 虚拟网, 路由协议 (RIP路由信息协议、IGRP内部网关协议、EIGRP增强型内部网关协议、OSPF开放最短路由优先) , 动手配置及组建Cisco路由器实验网络环境。所运用的均为目前全球统一网络和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中的英文运行平台的配置环境。同时, 思科公司在全球还设置了完全开放的网络Netlab的实验环境, 只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接入全球任何地方的Netlab平台。在我国, Netlab实验设备放置在清华大学, 只要你是思科网络学院的学生, 就可以通过自己所在院校的Instructor (思科认证讲师) 来进行账号的预约进入。具体内容可以通过http://www.netdevgroup.com/网站查询。

双语教学不断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依托思科公司自身企业发展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不断引入最新技术教程, 最新的4.0课程还有中英文两个版本, 其重点在于将行业所需的技术课程融入到最新的学习环境中, 使人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网络知识。参与思科网络学院的课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会拥有全球通用并且唯一的ID, 每一个教与考的环节, 都可以在http://cisco.netacad.net的全球网站中得以实现。例如, 笔者作为思科认证讲师Instructor, 每天的工作平台都要进入此网站, 在这里, 笔者可以查看到最新的行业知识体系, 最前沿的系统集成方案, 同时, 可以和全世界的校友交流, 24小时不中断的QASS (质量保障系统支持) 更是为我们服务提供保障。校友交流还可以通过网站http://cisco.netacad.net、MSN、AOL等多种平台来实现。同时, 思科在清华大学还设置了思科网络学院理事会, 可以通过http://www.catc.edu.cn和800电话进行无障碍的沟通, 在我国, 也全面开展了QAP的质量保障计划, 而且, 所有的这些环节都是在线注册思科网络学院的每一位学生可以同时享有的。

作为参与教学的一线教师, 我们将CCNA设置的四个学期的课程平铺, 将一、二学期的内容融入我院的《网络基础》必修课的教学环节中, 将第三、四学期重点教学和实验内容结合我院配置的先进实验设备, 利用现有思科开发原版网络和多媒体电子教材来讲授我院《路由与交换》必修课程。前不久, 笔者从对在外实习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的调研报告中得到一个清晰的结论:利用思科公司根据行业背景自行开发的教学内容, 学生正在全方位地自我提升, 利用每个章节后都要进行的Quiz (测验) 和Curriculum (学期) 测验, 能够对学生的操作技术进行及时评估并通过网络报告成绩。CNAMS (思科网络学院体系)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实地的教育方案, 不仅是课程的主题, 也是管理项目的手段。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访问课程内容, 按个人情况安排学习进度, 观看双语的视频教材, 可以选择进行两个语言版本的在线考试, 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完善的考评系统也可使学院教师确切地评估教学效果。

双语教学对学生和授课教师的意义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的主题是为了学生。因此, 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在使用《路由与交换》双语教学的时候, 没有把教师的满意作为判定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 而是更为重视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和反映。每个学期都会利用多种渠道对学生接受和掌握情况进行调查。摒弃了原来所惯用的调查问卷的陈旧调查形式, 转而使用Email沟通、平时课下交流、课上提问等更为人性化和更为可靠的方式, 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同时, 还将部分翻译工作分配给一些优秀的学生, 让他们亲自参与到这项极具意义的工作中来, 通过翻译进行使用, 通过工作进行学习, 使得他们对《路由与交换》这门课程双语教学基于思科网络学院的CCNA课程体系的使用不是简简单单在“拿来”的层次上进行, 而是让他们自己教自己,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显然, 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帮助更大。

通过近一年来的了解, 学生对基于思科网络学院的CCNA课程体系改革的《路由与交换》双语教学的评价比较好,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题目新颖, 需要学生对知识有较高层次的把握和理解。习题对他们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很有帮助。第二, 原版课程中的很多内容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激发了他们对科研工作的兴趣。第三, 《路由与交换》的双语课程翻译工作加强并提高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尤其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第四, 基于思科网络学院的CCNA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业内最新技术和全球国际化学习的机会, 使他们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所用的课本。

此项目对于学生而言也成为实施E-Learning系统的一个成功典范。而笔者就是参与教学的一名一线教师, 我个人认为, 教学观念的改变, 使用先进的E-learning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是笔者受益最大的一个环节。思科系统公司向正在学习并讲授相关课程的教师提供教学资源、方法、实践平台, 还向学院内部的教师提供全天候的技术支持, 对授课教师而言,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部分学生也曾反映其中某些内容的难度过大, 当然, 这主要与基于思科网络学院的CCNA课程体系教学重点和平时《路由与交换》的教学重点上的差异有关。鉴于这种情况, 应在教学中进行适当取舍, 以适应我国国情。

有关《路由与交换》双语教学的思考

在高等教育专业课授课中使用双语进行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目前, 在我国重点本科院校中英双语教学已经受到了学生的高度欢迎, 以至于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由此延伸, 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教学提升改革中, 双语教学的开展也是势在必行。

双语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水平, 减少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因语言所带来的障碍。双语授课后的学生通常能在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阅读专业文档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在少量借助字典的情况下并不存在任何阅读障碍。同时, 由于接受过双语教学后的学生平时阅读了大量的英文专业书籍, 他们自身的写作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在《路由与交换》的双语教学环节中, 很多学生能够自己做出英文幻灯片。而且, 这些学生也愿意主动接受全英文的专业论坛和视频培训。相比之下, 未接受过双语教学的学生, 由于对专业术语不熟悉, 虽然可以借助字典, 但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体现在翻译上就是他们的译文通常是支离破碎的。

双语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因此, 我校在展开双语教学的过程中紧紧地抓住了这一契机, 依托双语教学这一优势和条件开展了诸多教学改革。例如, 利用双语教学的优势, 小规模地在课堂上引入Presentation这一环节, 使学生得到了锻炼, 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此外, 还督促学生自己去浏览和使用网上文献数据库, 这样, 既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又使他们对当今的学科前沿有所了解, 有所把握, 无形中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而且, 由于双语教学解决了学生的语言问题, 学生可以自由地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 尤其是Ciscoclub和CNAD中的教学资源来辅助自己的学习。

同原有专业教学相比较, 双语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一个新的并十分有意义的尝试。但是, 仍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 双语教学不应盲目扩大化, 因为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是很高, 对这些学生仍然不能忽视原有的知识平台, 应让他们能够选择, 多给他们一些过渡和融合的时间, 以免他们因语言问题而造成学习上无法克服的困难。其次, 双语教学中虽然双语是特点, 但并不是重点, 重点还应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只是对英语应该有一定的要求, 不能使学生学习的重点成为英语而不是专业知识, 否则课程就变成了英语课或专业英语课了。这一点需要教师很好地把握。再次,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使得双语课成为真正的双语, 而不能流于形式, 绝不是仅仅因使用了英文教材或英文课件就可堂而皇之地成为“双语教学”。总之, 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地将双语教学这一良好的教学形式开展下去, 对我们的教育, 尤其是对国家今后与世界接轨是大有裨益的。

摘要: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行业CCAI国际认证讲师资质, 将网络技术专业必修课《路由与交换》课程内容融入目前行业认可的技术含量极高的Cisco Academy的CCNA (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istant) 课程体系, 开展双语教学改革。通过延伸和扩展双语教学, 使教学环节与全球行业标准相接轨, 旨在使学生能够了解全球相关行业内最新的前沿技术和管理规范, 增强学生进入企业后国际化的学习能力、拓展能力及竞争能力。

关键词:示范高职,路由与交换,双语教学,Cisco Academy课程

参考文献

[1]韩庆文, 林芹, 刘玲.通信专业课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2]刘玉斌.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教学的实施[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2) .

7.如何修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密码 篇七

设置路由器的方式

设置路由器一般可以用五种方式:

1、通过Ethernet上的SNMP网管工作站来设置;

2、AUX 口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

3、通过Ethernet上的TFTP服务器;

4、通过Ethernet上的TELNET程序(建议你关闭这种方式);

5、Console 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推荐使用)。

注意:路由器的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第5种方式进行;这时终端的硬件设置为波特率:9600,数据位:8,奇偶校验:无,停止位:1,流量控制:无。

路由器密码的修改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以一台普通WIN98电脑为终端,使用专用的接头和设置电缆连接路由器的Console口和电脑的串口。调用WIN98的“超级终端”程序。给新建连接取一个方便记忆的名字。其中波特率:9600,数据位:8,奇偶校验:无,停止位:1,流量控制:无。

2、 运行命令show version 。

以一台Cisco 2600路由器为例子:

Router>sh ver

Cisco 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Software

IOS (tm) C2600 Software (C2600-IS-M), Version 12.0(7)T, RELEASE SOFTWARE (fc2)

Copyright (c) 1986-1999 by cisco Systems, Inc.

……

Configuration register is 0x2102

注意上面这一行,寄存器的原始值一般为0x2102或0x102,记下这个值。

3、 关闭路由器的电源,30秒钟后再打开。

4、 在路由器启动的60秒钟之内按下Break键,忽略NVRAM引导。在看到“rommon 1 >”的提示符后键入命令:confreg 0x2142 或o/r0x2142(25系列)。在“rommon 2 >” 的提示符后键入命令:rommon 2 > reset ,重新启动路由器。

5、 重新启动路由器时见到所有的提问都回答:NO或者按Ctrl-C。

在见到“Router>”提示符后键入命令:enable 。可以看到 “Router#”提示符。现在你已经处在特权用户状态下了。

6、 键入命令:config mem 或 copy start running 将NVRAM 中的内容考入内存。

注意:不要使用命令:config term 。

7、 键入命令:wr term 或 show running 。这时,你可以看到该路由器的配置包括密码。如果密码没有加密,你记录下来就可以了,否则,你需要更改密码。

8、 键入命令:config term 。出现提示:hostname(config)# 。

9、 键入命令:enable secret 。更改密码。

10、 建议你在这时使用命令:show ip interface brief 检查一下各个端口的状态是否都为UP,如不是,请将其UP。

11、 键入命令:config-register 0x2102 ,

该命令中的寄存器的原始值和第2步骤中记录的值相同。

12、 键入Ctrl-z 退出配置状态,回到提示符:hostname# 。

13、 键入命令:write mem 。将配置文件保存。

14、 退出特权用户状态,关闭“超级终端”程序。

声明:该修改方法适用于多种型号的Cisco路由器。如:Cisco 1000, 2600, 3600, 4500, 4700, 6x00 ……。本人在Cisco 2600, 3600系列路由器上成功使用过。另外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替代上面修改方法的前4步。具体如下:

1、开机时按使进入ROM监控状态,忽略NVRAM引导。

2、按o 命令读取配置寄存器的原始值。

> o (一般值为0x2102)

>o/r0x2142 (Cisco2500系列)

rommon 1 >confreg 0x2142

rommon 2 >reset

3、接上面第5步。

修改交换机密码

具体操作步骤:

1、 以一台普通WIN98电脑为终端,使用专用的接头和设置电缆连接交换机的Console口和电脑的串口。调用WIN98的“超级终端”程序。给新建连接取一个方便记忆的名字。其中波特率:9600,数据位:8,奇偶校验:无,停止位:1,流量控制:无。

2、 拔掉交换机电源线。

3、 按下“mode”按钮不动(在前面板的左边)。

4、 插好交换机电源线,然后释放“mode”按钮。出现如下提示:

The system has been interrupted prior to initializing the flash file system.

The following commands will initialize the flash file system, and finish loading

the operating system software:

flash_init

load_helper

boot

5、 键入命令:flash_init 。

6、 键入命令:load_helper 。

7、 键入命令:dir flash: 。注意:一定要有“:”。

8、 键入命令:rename flash:config.text flash:config.old ,重新命名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包含密码定义。

9、 键入命令:boot 。

10、 在Continue with the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 : 后键入“N”。

11、 在提示符后键入命令: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12、 键入命令:rename flash:config.old flash:config.text ,恢复配置文件。

13、 键入命令:copy flash:config.text system:running-config,将配置文件拷贝入内存。

14、 进入配置状态,更改密码。

15、 将新配置保存。

16、 退出特权用户状态,关闭“超级终端”程序。

8.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篇八

从低到高依次为:

1、物理层—— 集线器、中继器

2、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

3、网络层—— 路由器

4、传输层

5、会话层

6、表示层

7、应用层

二、通常各自用途

以前的局域网用集线器;现在的局域网用交换机;路由器具有更多功能,

1、交换机:一般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连接。

优点:

1)速度快

2)增强网络整体性能

3)集中控制

缺点:比集线器成本高

2、集线器:实际是中继器的一种,但能够提供多端口服务,一般用于本网段转发数据。

优点:

1)某条线路或节点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节点正常工作

2)更改配线相对容易

3)易于网络扩展

4)集中管理

5)提供中继器功能

缺点:

1)易出故障

2)通信效率低

3)保密性差

3、路由器:连接对象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功能较交换机要强大,

优点:

1)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互连

2)可配置成允许多条路由路径

3)允许网络数据流控制

4)允许如Internet的大型网络访问

5)保密性强

缺点:

1)速度较慢

2)比中继器、集线器成本高

4、中继器:一般在单座建筑中使用,连接两局域网,用于降低信号损耗,延长传输距离。

优点:

1)易于操作

2)速度较快

3)价格便宜

4)可延长通信距离

缺点:

1)功能有限

2)某些情况下管理能力有限

三、局域网的组件选择

内部小局域网以集线器为佳;协议相同网络以交换机为佳;内外网相连接以路由器为佳。

9.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篇九

关键词:路由交换,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的要求,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在网络工程类的课程的建设过程中,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

1 课程建设状况与问题

一般高职院校的网络工程类专业课程中均开设有路由交换技术类课程,该类课程作为网络工程类的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路由器、交换机配置与部署的关键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类院校对于该课程的开设,大多以思科、华为3COM、锐捷等厂商的产品为基础,在各自学院中建立对应的网络技术学院,使用厂家提供的标准教程和设备,以此展开对学生路由交换专业技能的培养。

根据我们实际的一线教学实践发现,单纯的采用厂家的培训教程,学生在按部就班学习完成课程对应的各个章节后,并不能有效地将已经学习到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整合与应用,而且缺乏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不具备独立解决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问题的能力,在遇到未知的实验环境或真实环境中的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示范性工作推进过程中,对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定位重新进行审核,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最终实现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

2 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定位

2.1 根据学生认知特征,定位培养目标技能特征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其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每个人均拥有多种智能,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两大领域中,高职高专类学生其形象思维明显高于逻辑思维能力。教高[2006]16号文件中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对于高技能的人才,必然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应当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从这里可以明确高职培养人才所需要的技能特征[2]。

2.2 根据专业总目标,定位课程目标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义为: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当具备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企业局域网的网络规划、设计和管理,主机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网络系统安全检测与调试,网站程序设计开发等工作的能力,能够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

该课程在课程体系结构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路由交换技术部署与实施》课程作为网络设计与实施培养方向中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中的网络基础理论知识来自于《计算机网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该课程也为《广域网技术实施》、《网络安全部署与实施》等不同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这些后续课程也对《路由交换技术部署与实施》课程本身知识内容起着深化和提高的作用。该课程在构建网络工程实施中所具备的知识体系结构的同时,也将为其他的平行课程如《无线网络应用实践》等提供相应的必备知识点。最终为毕业类打下坚实的基础,完善网络工程实施中所需具备的知识体系结构。

3 课程体系结构建设

3.1 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

南通纺院信息系于2004年成立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路由交换技术部署与实施》课程的内容、课程教材均来自于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正式出版的全球化标准培训教程[3]。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完全采用沿用厂商培训教程的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教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比较,理论内容信息含量比重较大;课程内容编排中理论在前,实践在后。实际授课过程中,部分章节的理论内容,并不一定能够在课堂中用4个课时全部讲完。因此如果学生经过较长周期的理论课程学习后再去进行实践,会因实践比例所占总课时较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其学习兴趣始终无法提升。

(2)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章节知识点独立性较强,各章节之间连接较弱。以路由知识为例,涉及静态路由、VLSM子网划分、RIP、EIGRP、OSPF等多个核心知识点,但知识点之间大多是独立的,缺乏贯穿章节间的案例将各章节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这样不利于基础较弱的高职高专类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3)考试方式采用厂商提供的平台,采用随机抽题,题目均以理论为主,实践考试为辅,部分实践试题以理论化的方式体现。从我们先前对培养学生的技能目标分析来看,这类考核形式较为单一,对实践具体操作考核较弱的方式不利于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程涉及的设备完全针对思科产品,学生对其他产品不熟悉。而网络工程的实践工作中,每个项目的设备选型是多样的,如果课程始终局限于某个特定品牌的产品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从2009年开始,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思科培训教程作为教材蓝本,突破单纯思科产品的限制,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最终目标;突破章节限制,以项目实施为主线;突破单一理论考核方式,以项目化实践考核为主,同时注重理论考核,通过多种考核方式灵活采用,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及综合素质。

3.2 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针对高职学生,我们对思科教程提供的内容知识点在课程中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和调整,举例如下:

(1)路由课程教学的内容中的路由器基础部分,主体内容保持不变,但增加了路由器的IOS备份、IOS恢复、enable密码破解的项目实践,增加这个知识点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在工程实践中工程师对新设备做的第一步操作就是备份IOS或升级IOS并设置密码;另一方面,学生在真实设备上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将IOS误删除,或设置了非课堂要求的enable密码,这样对网络实验室管理、其他班级网络实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这个调整是必要的。同时该章节实验部分并不多,增加实践内容可以协调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

(2)对静态路由内容不做改动,但将VLSM内容与静态路由进行必要的衔接。VLSM知识点原先安排在RIPv2章节之后,考虑到静态路由今后学生在工程实践中接触较多,此部分需要扎实牢固的基础,因此将VLSM在静态路由章节之后即开始讲解。

(3)动态路由内容以EIGRP、OSPF为主,RIP协议为辅。因为目前国内的电信级ISP在构建城域网、骨干网中,多采用OSFP、IS-IS、BGP协议,银行、证券等具有多个分支机构的大型企业,其内部网络多采用OSPF、EIGRP协议,RIP协议极为少见。因此,在有限的课时内,EIGRP、OSPF路由协议的学习的过程中以教师讲解为主,RIP协议作为入门级的动态路由协议将不再作为课堂讲解的重点,而采用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自学为主,学习过程中通过文档方式进行学习总结,并制作必要的课件在课堂中给予一定时间进行交流、评价,最终以能够独立完成一个RIP协议的项目化配置作为该部分学习目标。

(4)VLAN交换技术以二层交换、三层交换为核心,结合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展开讲解。在完成这部分的知识点后再展开讲解网络设计思路,并增加思科及非思科产品选型,新技术发展动态等知识点的介绍。

3.3 课程教学模式建设

我们根据教师自身从事或参与企业的网络工程项目内容,在遵循法律规范、工程职业道德及对客户信息保密的框架下,对部分内容进行必要修改调整后,经过整合作为项目化教学的载体,确保了其较强的实践性和较高的可操作性。实施过程中,以工程化项目需求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线,全力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课程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4]。

(1)增加实际案例的比重,加大课程与工程的联系

教材中所提及的理论内容,往往是对工程中实际的部署方案的提炼和修剪,但其来源和实际的应用情况学生并不是很清楚,如果仅仅按部就班介绍书本知识点,这样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兴趣减低。比如,网络拓扑图中的路由器全网状拓扑连接、部分网状拓扑连接、星型拓扑连接,单纯讲授此部分内容,学生是无法理解真实项目中是如何设计拓扑的。为此我们在课程中就引入了中国电信骨干网扩容的建设案例,在这个案例中,介绍电信的全国级骨干网的全网状连接,省市级骨干网的星型拓扑连接,并介绍链路带宽的设计与需求。学生经过学习,一致反馈认为通过这样的案例对拓扑的设计理论理解就很容易,书本上的理论不再是枯燥内容而是完全可以指导工程实施的指南。

(2)引入项目化驱动教学对于新知识点的讲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教师进行项目的介绍,说明涉及到的设备、IP地址的划分及配置,然后由教师通过使用Packet Tracer或更高一级的模拟器,直接演示拓扑图的搭建、数据配置及配置后的验证。这个过程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不仅仅介绍新技术新方案,强调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注意点,同时还要强调说明新知识点与以前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区别。这样在一个完整的项目案例驱动下,能够有效的将本课程章节知识点与先前已有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融合。在一个完整的项目案例配置完成后将由学生进行独立配置一个类似项目,以达到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新知识点的目标。

需要强调的是,每次这样的演示过程中,我们需要将理论知识内容穿插在操作过程中进行讲解,而不是单纯的操作演示。比如每次操作演示过程中,都要说明数据包的变化流程。以静态路由章节为例,在配置完成后,需要向学生演示说明整个网络数据包的转发流程,突出强调二层MAC地址的变化、三层IP地址的不变性。

借助项目化案例的实施,学生快速掌握章节中新知识新技术;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后掌握了配置命令和相应的配置原理,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就有了浓厚学习的兴趣。并且部分简单的章节通过让学生分组自学,以PPT形式进行汇报,借助分组讨论形式汇报学习的成果、心得体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团队合作的素质。

(3)引入和加大不同厂家配置案例需求,完善培养目标从2009年起,我们开始在课程中引入华为产品配置案例、Juniper产品的配置案例,教师在讲授完思科配置案例后,通过将华为产品用户手册、华为产品命令手册等不同厂家设备文档分发给学生或提供资料库、互联网链接让学生自己下载,以同样的项目需求为背景,让学生参考思科产品配置思路,实现华为产品的配置,通过这个流程使学生逐渐了解到网络工程的实施是可以完全独立于具体产品的,同时借助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到网络设备选型、网络产品费用核算等书本以外工程以内的知识点。以此达到突破单纯厂商产品的限制,实现对学生工程综合能力的培养。

3.4 课程考核方法建设

参考国外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教师考核方式以及思科CCIE的Lab实验考核方式,2009年起我们对课程考核进行了如下尝试:课程过程化考核注重实践操作同时关注理论内容,课程的最终考试不再以试卷化的理论考核为主体,而由教师设计一个项目化的案例,以开卷或课程报告的形式,借助项目案例所提出的较强的实践需求,促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亲自实践,融合课程学习过程中各个章节的理论知识点,借助这一过程的实施从而达到能力的培养目标的实现[5]。为避免学生答案雷同等抄袭现象,最终考核将其中所需要配置的IP地址和每个学生的学号关联,这样确保每个学生完成的同一个考核案例其具体配置的数据是不同的,产生的路由表结果、VLAN结果等信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并且最终还要求学生提交一份含1 000-2 000字容量的数据配置的实施过程文档,一方面通过让学生记录项目实施流程以培养工程文档撰写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杜绝抄袭现象。

4 总结

目前网络技术更新较快,以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课程为例,其内容3年左右就会变更一次,这样促使专业教师在每一次的课程内容的调整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进行课程教学建设和改革的再调整,所以网络技术类的课程教学建设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教学改革要以始终坚持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和实践技能为导向,通过完善改革的方法与措施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7):14-17.

[2]邱寄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析——校企合作精心制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案[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3(4):10-13.

[3]陈观林,杨起帆.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及教材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5(08):73-75.

[4]谭爱平,陈敏,吴献文.高职“网络互连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0):64-66.

10.交换机路由器配置总结 篇十

作为网络中重要的硬件设备,随着网络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交换机和路由器也逐渐被人们所熟悉。关于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计算机和网络专业的学生理应能够操作熟练。通过这次网络工程师培训,借助Packet Tracer 5.0仿真软件学习网络配置、拓扑图设计等,我对交换机、路由器配置有了深刻的了解,现将配置过程小结如下。

第一部分 交换机配置

一、概述 一层、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最常见的是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一般具有用户模式、配置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等模式。

二、基本配置命令(CISCO)Switch >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 #config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hostname 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

Switch(config)#enable password 进入特权模式的密码(明文形式保存)Switch(config)#enable secret 加密密码(加密形式保存)(优先)Switch(config)#ip default-gateway 配置交换机网关

Switch(config)#show mac-address-table 查看MAC地址

Switch(config)logging synchronous 阻止控制台信息覆盖命令行上的输入 Switch(config)no ip domain-lookup 关闭DNS查找功能 Switch(config)exec-timeout 0 0 阻止会话退出

使用Telnet远程式管理

Switch(config)#line vty 0 4 进入虚拟终端 Switch(config-line)# password 设置登录口令 Switch(config-line)# login 要求口令验证

控制台口令

switch(config)#line console 0 进入控制台口 switch(config-line)# password xx switch(config-line)# 设置登录口令login 允许登录 恢复出厂配置

Switch(config)#erase startup-config Switch(config)delete vlan.dat Vlan基本配置

Switch#vlan database 进去vlan配置模式 Switch(vlan)#vlan 号码 name 名称 创建vlan及vlan名 Switch(vlan)#vlan号码 mtu数值 修改MTU大小

Switch(vlan)#exit 更新vlan数据并推出 Switch#show vlan 查看验证 Switch#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保存配置 VLAN 中添加 删除端口

Switch#config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进入要分配的端口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定义二层端口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 vlan 号 把端口分给一个vlan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为干线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设置vlan 中继协议 Switch(config-if)#no switchport mode 或(switchport mode access)禁用干线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dd 1,2 从Trunk中添加vlans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remove 1,2 从Trunk中删除vlan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pruning vlan remove 1,2 ;从Trunk中关闭局部修剪

查看vlan信息 Switch#show vlan brief 所有vlan信息

查看vlan信息 Switch#show vlan id 某个vlan信息 注:Switch#show int trunk 查看trunk协议

注:可以使用default interface interface-id 还原接口到默认配置状态 Trunk

开启(no)——将端口设置为永久中继模式

关闭(off)——将端口设置为永久非中继模式,并且将链路转变为非中继链路 企望(desirable)——让端口主动试图将链路转换成中继链路 自动(auto)——使该端口愿意将链路变成中继链路 交换机显示命令:

switch#show vtp status 查看vtp配置信息 switch#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当前配置信息 switch#show vlan 查看vlan配置信息 switch#show interface 查看端口信息 switch#show int f0/0 查看指定端口信息 switch#dir flash: 查看闪存

switch#show version 查看当前版本信息

switch#show cdp cisco设备发现协议(可以查看聆接设备)switch#show cdp traffic 杳看接收和发送的cdp包统计信息 switch#show cdp neighbors 查看与该设备相邻的cisco设备

switch#show interface f0/1 switchport 查看有关switchport的配置 switch#show cdp neighbors 查看与该设备相邻的cisco设备

三、模拟配置(一个实例)

图一:PC机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配置截图

图二:模拟网络拓扑结构图

图三:全局模式下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图四:查看VLAN当前配置信息

第二部分 路由器配置

一、环境搭建(借鉴网上的材料,通过自己配置也实现了同样的功能)

添加一个模块化的路由器,单击Packet Tracer 5.0的工作区中刚添加的路由器,在弹出的配置窗口上添加一些模块:

图五

默认情况下,路由器的电源是打开的,添加模块时需要关闭路由器的电源,单击图一箭头所指的电源开关,将其关闭,路由器的电源关闭后绿色的电源指示灯也将变暗。

图六 添加所需要的模块

在“MODULES”下寻找所需要的模块,选中某个模块时会在下方显示该模块的信息。然后拖到路由器的空插槽上即可。

图八 添加一计算机,其RS-232与路由器的Console端口相连

图九 用计算机的终端连接路由器

图十 实验环境搭建完成

二、配置单个路由器

路由器的几种模式:User mode(用户模式)、Privileged mode(特权模式)、Global configuration mode(全局配置模式)、Interface mode(接口配置模式)、Subinterface mode(子接口配置模式)、Line mode、Router configuration mode(路由配置模式)。每种模式对应不同的提示符。

图十一 几种配置命令提示符和配置路由器的名字

图十二 通过Console端口登录到路由器需要输入密码

图十三 显示信息的命令

11.让交换机路由器“智能”起来 篇十一

当今世界,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日新月异、种类繁多。其中的一些通信类型已经为大家所熟知,如IP语音(VoIP)、数字图像、组播、视频点播、对等文件共享、远程视频会议等等。不过,所有这些应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对网络带宽的需求可以用“贪得无厌”一词来形容。

从长远来看,带宽本身总是不够用的。因此,网络基础设施背后的智能“设备”,即交换机和路由器必须承担起以智能化的方式跟上带宽需求脚步的艰难任务。像视频和数字X-光这样的应用总是要求更大、更智能化的“传输管道”,而VoIP应用则要求低延迟或响应时间以及一致的传送速率。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传统交换机的没落,人们开始竞相发展速度更快、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硅谷的一群天才们看到了这一市场机会,由此,在一种称为“多层交换路由”新概念的基础上发明了网络硬件及其相关的软件,

与当时仅基于软件的路由器相比,这些新的“智能”交换机/路由器能够提供更快的速度和更短的延迟,同时能够将多种网络设备的功能结合在一起。

原来,当需要增加网络带宽时,网络管理员往往通过对网络进行重新设计来避免路由器发生瓶颈。服务器经常不通过路由器,重新安装在离用户更近的地方。在大型企业中,用户通常被划分为通过路由器实现互连的一些较小的网络(子网)。这种划分通常是按照地域、运行的应用类型、需要的数据量和安全方面的因素来进行。例如,财务部门经常被全部布置在自己的群组中,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为了有效地保护公司的财务记录,而不是考虑到所使用的带宽。而VoIP电话也经常被放置在自己的网络之中,其原因在于这样可以绕过传统路由器的瓶颈。

当计算机需要与自己本地网络之外的其他计算机进行通信时,为了将数据包发送到群组外面,它们必须先将数据包发送到离自己最近的路由器。路由器提供公司与互联网之间的连接和安全边界,以及公司内部群组之间的连接(内部网)。

上一篇:解放思想心得体会医下一篇:女装批发零售广告语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