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继续教育平台

2024-10-01

陇南市继续教育平台(共6篇)

1.陇南市继续教育平台 篇一

谁主张人类放弃改造自然的企图和人为的仁义礼智,恢复淳朴的人性,真实的自我,保持无拘无束无谁主张人类放弃改造自然的企图和人为的仁义礼智,恢复淳朴的人性,真实的自我,保持无拘无束无知无欲的原始生活,建立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至德之世”()。

 庄子、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

 0.46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谁的一部著作()。

 老子、什么时间国土资源部、中央编办、财政部、环保部、水利部、农业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局印发“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

 2016年12月20日、生态经济学的三大原理,不对的是()。

    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公平分配自然资本

有效配置自然资本

经济快速增长、生态经济学的特征不对的是()。

    内在联系互动性

区域差异性

长远战略性

外在联系互动性 4、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不包括()。

    正规性

民间性

营利性

自治性、我国在绿色生态发展中对传统的绿色生态思想不断地进行现代化改造,并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相融合,从而对我国实现绿色发展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不对的是()。

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珍爱生命、提倡天人和谐的生态理念源远流长

   研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理念的核心是“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轻自然规律、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珍爱生命、提倡天人和谐的生态理念源远流长、在具体实施节能减排工作过程中,美国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不包括()。

    构建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法律和发展战略体系

调动各参与主体的节能减排积极性

政府、企业和第三方共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

不发展工业、生态补偿分为()。

  纵向生态补偿

横向生态补偿   纵向生态补偿和横向生态补偿

前三个都不是、什么时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是我国首次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

 2016年12月2日、生态经济学研究内容包括()。

   基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矛盾运动

突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力求揭示经济、生态、社会和自然组成的大系统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探索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和谐发展的途径

 只注重环境、开展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试点,目的是建立健全什么样的地方环境保护体制()。

     条块结合各司其职

权责分明

保障有力

权威高效、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重大意义()。

  关于绿色发展理念,将引领中国走向永续发展、文明发展的新道路

绿色发展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    绿色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

绿色发展是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绿色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可再生能源是指()。

     太阳能

风能

水能

生物质能

潮汐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

     坚持保护优先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公众参与

损害担责、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工作由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哪些部门组织实施()。

   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水利部

农业部   国家统计局

国家林业局

34、代际补偿包括()。

    人造资本补偿

自然资本补偿

人力资本补偿

社会资本补偿。

德国能够快速发展循环经济有以下几条经验(ABCD)。A.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B.在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双管齐下 C.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

D.国家利用各种方式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什么时间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供了未来一段时间的治水方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纲领()。

 2015年4月、谁最先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

 鲍尔丁、欧盟的能源政策主要有三个方面,不对的是()。    能源效率,能源节约、可更新能源

大力开发能源、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强调,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    十八届四中全会

十八届五中全会

十八届六中全会

十八届七中全会、美国空气污染治理模式。不对的是()。

    是州际合作

是州内合作

是部门合作

全球合作、美国新能源有。不包括()。

    可再生能源产业

电动汽车行业

清洁科技创新

现代农业、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的主要目标,其中不包括()。    重点任务部分落实

适应能力显著增强

重点任务全面落实

适应区域格局基本形成、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是()。

    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

  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党的十八届七中全会

党的十八届八中全会、英国土地修复技术非常规范,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不对的是()。

    顺其自然

化学方法

生物修复

物理方法、自然资源资产同固定资产不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固定资产仅包括劳动价值和稀缺价值两部分,而自然资源资产还包()。    劳动价值

生态价值

稀缺价值

经济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    党的十九大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

党的十六大报告、哪位总书记强调:“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    胡锦涛

江泽民

习近平

邓小平、绿色经济是一种全新的三位一体思想理论和发展体系,不包括()。

    效率

和谐

持续

无污染 22、资源性产品主要有()。

     水

不可再生能源

矿产

土地

农作物、美国空气污染治理模式()。

    是州际合作

是州内合作

是部门合作

全球合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结果划分为()。

   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德国的土壤保护工作做得比较深入细致,开展了污染土地调查,底数清楚,为开展土壤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三个方面()。

   全面开展土壤监测

对全国有污染嫌疑的地块进行排查、筛选

建立污染场地数据库、党的十八大提出,“ 要把以下哪些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

   、   、    

31、  资源消耗

环境损害

生态效益

农民增收

德国能够迅速发展循环经济有以下几条经验()。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双管齐下

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

大力开发能源

“知常曰明”十分重要,那么又如何“知常”呢?老子对此做出了阐释是要善于观察,细心体会

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认识客观规律

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认识把握规律

对比认识法

保持内心世界清明澄澈,无私无欲

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

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问题

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   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问题

以边远地区中心的环境污染问题

以贫困地区中心的环境污染问题

33、绿色发展理念的涵义包括()。

  经济要环保

环保要经济

34、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按什么样的原则进行()。

      一岗双责

按照客观公正

科学规范

突出重点

注重实效

奖惩并举

35、生态经济学研究内容包括()。

   基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矛盾运动

突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力求揭示经济、生态、社会和自然组成的大系统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探索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和谐发展的途径

 只注重环境

36、从内涵角度看,绿色发展理念包括()。

 绿色经济理念     绿色环境发展理念

绿色政治生态理念

绿色文化发展理念

绿色社会发展理念等

37、如今,循环经济已成为美国经济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法律法规,实施优惠政策、明确企业责任和提高国民意识是美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中使用的有力措施,包括()。

   制定完备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制定措施

鼓励多方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发展

40、欧盟的能源政策主要有三个方面()。

   能源效率,能源节约、可更新能源

41、当下人类绿色文明发展的两大主题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 正确

42、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按照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的原则进行()。

  正确

错误 1952年美国有一位女科学家,她叫蕾切尔·卡尔逊发表了一本著作叫做《寂静的春天》,她揭露了由于化学农药的使用,农村的春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  正确

错误

45、“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是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的重要内容()。

  正确

错误

完善环境监管体制,要做到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健全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强化城乡环境保护监管和行政执法()。

  正确、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的主要目标,其中不包括()。

    重点任务部分落实

适应能力显著增强

重点任务全面落实

适应区域格局基本形成、谁在1886年就已指出,“我们不应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   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卢梭 3、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

    美国

法国

中国

英国、循环经济的特征,不对的是()。

    低开采

高利用

低排放

无污染、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描述不正确的是()。

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出台的意义不对的是()。

    树立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政绩观” 提升老百姓的生态环境“获得感” 改变原有“GDP至上”的“指挥棒” 没有改变原有“GDP至上”的“指挥棒”、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多少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

  28000亿立方米

27000亿立方米   26000亿立方米

25000亿立方米、自然资源资产同固定资产不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固定资产仅包括劳动价值和稀缺价值两部分,而自然资源资产还包()。

    劳动价值

生态价值

稀缺价值

经济价值、《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是一本讨论什么问题的著作()。

    生存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

经济问题

农业问题、什么时间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和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 2007年10月、日本发展新能源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不包括()。

   补贴太阳能发电

推广节能环保车

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  大力开发能源、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   保障公民对环境问题的知情权

增加对环保事业的投入

倡导高消费

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     水流

森林

山岭

草原

荒地

滩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包括以下等()。

      资源利用

环境治理

环境质量

增长质量

绿色生活

公众满意程度、跨越式发展的几个特点()。     高速度

超常规

高效益

可持续

不可持续、“环保法”完善了环境管理基本制度,包括()。

      完善了环境监测制度

完善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完善了跨行政区污染防治制度

完善了防治污染措施

明确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增加生态保护红线规定,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范围、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    完善开发环境补偿制度

理顺资源产品比价关系

建立市场---政府调控机制

加快税收财政政策改革

34、代际补偿包括()。

   人造资本补偿

自然资本补偿

人力资本补偿  社会资本补偿。

35、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    首先就要在在速度上下功夫

绿色跨越式发展要打破以往的发展模式

绿色跨越式发展设置了企业发展的底线

绿色跨越式发展要协调好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

37、我们过去认为发展和保护是矛盾的,是对立的,绿色发展实际上就两层含义,他们是()。

  发展逼绿色

绿色即发展42、2016年12月20日,国土资源部、中央编办、财政部、环保部、水利部、农业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局印发“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

 正确46、1952年美国有一位女科学家,她叫蕾切尔·卡尔逊发表了一本著作叫做《寂静的春天》,她揭露了由于化学农药的使用,农村的春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 错误

50、完善环境监管体制,要做到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健全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强化城乡环境保护监管和行政执法()。

 正确

49、自然资源配置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难点,是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 正确、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工作不包括哪些部门()。

    国家统计局

国家发改委

环保部

社会组织、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领域的问题不对的是()。

    所有权界定模糊

管理权交叉重叠

使用权缺乏明细规定

所有权界定清晰

资源性产品的价值应当包括资源性产品的(ABCD)。A.人工价值 B.代际补偿价值 C.天然价值 D.外部补偿价值、资源性产品的价值构成不包括()。

   天然价值

内部补偿价值

代际补偿价值  外部补偿价值、自然资源根据资源稀缺性可以分为()。

     资源性产品

可再生能源

生态产品

可再生生物资源及废弃物吸收能力等

不可再生能源、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工作由哪些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    国家统计局

国家发改委

环保部

社会组织、欧盟新能源有()。

     风能与风力发电

太阳能与光伏发电

生物质能和生物燃料

新能源汽车和新型车用燃料

新能源建筑业

32、日本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    基础层面

主体层面

分支层面

全球

35、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领域的问题是()。

    所有权界定模糊

管理权交叉重叠

使用权缺乏明细规定

所有权界定清晰

38、绿色发展理念是融入了以下哪些的全新发展理念()。

    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42、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贯彻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  正确

错误

44、“天地合一”一直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境界,是中国哲学天人观的传统主题,在庄子的思想中也是有极大地体现()。

 正确  错误

46、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生态文明初步设想之后,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党的十八大则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  正确

错误

45、生态补偿分为两种形式:纵向生态补偿和横向生态补偿()。

  正确

错误

4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  正确

错误

49、西方发达国家的节能工作,是从1973年中东战争所引起发的石油危机开始的()。

  正确

错误、《增长的极限》谁写的()。

    奥莱里欧·佩切伊

鲍尔丁

马克吐温

居里夫人 11、习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这就需要处理好以下关系,其中不对的是()。

    处理好穷人与富人的关系

处理好欠发达区域与发达区域的关系

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

处理好当下关系、不属于资源性产品的是()。

    水

不可再生能源

矿产

农作物、构建环境治理的市场体系,包括()。

    环境资源税费

环境资源税费、排放(污)权交易

排放(污)权交易

都不对

39、循环经济的特征是()。

   低开采

高利用

低排放 41、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指出,人类社会需要由“牧童经济”向“飞船经济”转变,否则地球这一封闭系统的资源将被耗尽()。

  正确

错误

经济运行中的绿色发展理论包括:

1、马克思的绿色思想观

2、生态经济学理论

3、环境经济学理论

4、可持续发展理论

5、循环经济理论

6、绿色经济理论

7、绿色经济理论是对环境与经济关系认识的逻辑发展。、48、在儒家看来,“天”是宇宙的最高实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

  正确

错误

49、庄子主张人类放弃改造自然的企图和人为的仁义礼智,恢复淳朴的人性,真实的自我,保持无拘无束无知无欲的原始生活,建立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至德之世”()。

  正确

错误、关于我国的环境问题,排前五位的是()。      大气污染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也是水污染较重的国家

垃圾处理

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

农村污染、生态空间布局不合理,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不对的是()。

   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空间分布格局持续受到威胁 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低

生物多样性加速下降的总体趁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高、谁主张人类放弃改造自然的企图和人为的仁义礼智,恢复淳朴的人性,真实的自我,保持无拘无束无知无欲的原始生活,建立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至德之世”()。

 庄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出台的背景情况是()。

    生态文明建设在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中所占比重小 存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各行其道的做法 指标体系的设计过于行政化 各个指标体系之间存在矛盾或重复

31、资源性产品特性是()。  竞争性

排他性

37、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树立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    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38、资源性产品的价值构成()。

    天然价值

人工价值

代际补偿价值

外部补偿价值

39、生态经济学的特征有三个()。

    内在联系互动性

区域差异性

长远战略性

外在联系互动性

42、弃物吸收能力是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置能力,直接与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相关()。  正确

错误

43、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  正确

错误

45、产权不等于所有权,产权等于所有权加管理权加使用权加其他权等()。

  正确

错误

46、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按照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的原则进行()。

  正确

错误

47、随着我国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环保社会组织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成为我国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织载体()。

  正确

错误48、2008年联合国环境署正式提出的“全球绿色新政”,给绿色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支撑框架()。

  正确

错误 49、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指出,人类社会需要由“牧童经济”向“飞船经济”转变,否则地球这一封闭系统的资源将被耗尽()。

  正确

错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具有无限潜力并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   国外支持

科学技术

政府

资金

50、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  正确

错误、生态空间布局不合理,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不对的是()。

   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空间分布格局持续受到威胁

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低

生物多样性加速下降的总体趁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高

35、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  正规性

民间性

是非营利性    自治性

志愿性

公益性

50、所谓自然资本,它就是指太阳能,土地、矿石,石油,天然气,煤炭,风能、水、生物体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所提供给人类的服务()。

  正确

错误、生态经济学研究内容不包括()。

   基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矛盾运动

突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力求揭示经济、生态、社会和自然组成的大系统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探索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和谐发展的途径

 只注重环境

2.陇南市继续教育平台 篇二

关键词:教育管理,现状,对策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一旦其中某一环节没有合理配置和协调运行,就会出现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本文就陇南市的农村教育管理提出一点浅显的见解。

一、陇南市农村教育管理的现状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现辖武都区、成县、徽县等九个县区,其地势地貌决定了陇南是偏远贫困地区,然而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教师素质能力不强、学校管理不够规范、农村学困生面积大等是制约本市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1.教师结构不合理

一是不同学科的教师结构不合理。当前,在农村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严重短缺,一名教师带好几门不同门类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外语、物理、化学教师多是半路出家。因此,农村音、体、美课程面临难以开齐科目、开足课时的困难,这也说明农村学校不重视这些副课课程的学习。另外,物理、化学、外语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这将严重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教师课时负担重,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二是不同年龄段教师结构不合理。由于许多农村教师是民办教师转正,这几年通过教师招考进来的年轻老师多数为大专文凭,没有实际教学经验,大多是待很短的时间,然后离开,出现外面的老师分不来、里面的年轻骨干教师留不住的现象。

2.教师培训不足

由于缺乏专项经费,教师教育培训机会不足,而且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大多采用集中培训、课堂讲授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对大批教师进行培训,也经济实惠,但不利于参训者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不利于提高参训者将学得的教育理念融入具体教学的实践中去;不利于授课教师与参训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较低,习惯于从教的角度看待学,而不是从学的角度看待教,这样严重制约了我市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行。

3.城乡学校差距大

城乡学校差距大是当今教育公平的焦点问题。城区学校校园活动场地宽敞,活动器材充足,每间教室都有电脑、空调、投影和语音设备。农村学校虽然教室都宽敞明亮了,但是由于地方狭小,许多学校没有活动场所,更不用说那些电子设备的配置了,甚至许多山区学校的学生根本没有听过“电脑”“计算机”这样的词语。近年来,大量的学生向城里流动,农村学校班额越来越小,一个年级一个班的现象极为普遍;而城区学校普遍存在班级超额现象,每个年级六七个班,甚至毕业年级达到十来个班,每班人数也都在六七十人以上。据统计,陇南市武都区共计有各级各类学校402所,教职工5198人,学生93789人。而乡镇学校、中心校、村校教学点中属市直管辖的中小学校只有两所,教职工近400名,学生总人数不到5000人。

4.“择校热”的出现,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率高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使用各种方法让孩子在城里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上学,如假户、搭户、租房、买房、托关系、批条子、权钱交易等。这种做法使得城市学校生源过度集中,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生源流失。武都区南部山区的三仓闹院小学于2007年建成了新教学楼,建筑面积260多平方米,当时尚有220多名学生。可从2008年开始,学生人数急剧下降,2014年有13名学生,现在全校仅剩10人。如今,武都区已有74所乡村完小或教学点因无生源已成“空校”,其中8所教学点或村小的闲置校舍被改建为村卫生室。

二、陇南市农村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不足,投入不平衡

农村基础教育是关系农业人口素质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陇南地区经济落后,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教育经费在地区间、城乡间、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间以及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不平衡,也导致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生源流失。

2.农村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教育经费拨款应当首先保证人员工资及基本的公用经费,而不是搞基本建设、设备采购及其他形象工程。现在有些地方热衷于赶时髦,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去搞信息化达标、远程教育、示范工程等等,耗资大、成效少。据统计,2015年甘肃省财政教育支出达到497.2亿元,可就陇南而言,农村的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和城区相比有很大差别,有的学校根本没有电脑,也没有图书室,有的也只是聊胜于无,教师培训学习和对外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

3.教学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僵化

目前,政府对学校的管理依旧采用行政手段,以指示和命令手段为主体,一贯强调学校的入学率、升学率等硬性指标,重视文化课的过关率,忽视了如何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来提高学习质量。这样陈旧的管理方式、不健全的教学管理系统、不明确的职责范围,不能与时俱进地发挥管理机构及人员的作用。

4.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流失严重

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不足是农村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偏远的陇南山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环境恶劣,信息闭塞,许多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的正式老师较少,大部分是由民转公的教师撑着,绝大多数老师不愿意到山村给孩子们教书而转行转业。

5.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教学颓败

在经济落后、文化相对闭塞的农村,农民生活并不富裕,为了追求城区学校优越的教学条件和支付义务教育阶段之外的学杂费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里,一可以做点小生意,获取额外的报酬;二可以让孩子在相对优越的教学环境下受教,照顾自己的孩子上学的同时,也可以赚取额外的收益。因此,农民工进城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流,这也导致了乡村田园的没落,乡村教学的颓败。

三、完善陇南市教育事业管理体制的措施

1.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陇南是全国贫困地区,国家在政策以及资金上应当适当地倾斜,多加关注。在学校建设方面遇到困难时,上级能够有效及时地解决;在一些学校应当投资建设学生公寓,使孩子的安全得到保障,也要确保良好的教学环境。

作为学校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如通过校企合作、社会赞助等方式争取资金,改善当前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增设教学设施,改善设备条件,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再次,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班级优良风气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2.明确规定年增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用途

学校要合理分配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学校自有资金的使用,每年增加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应主要用于解决乡村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公用经费偏低问题、危房改造问题。

市县财政每年的超收部分主要用于教育,一是保证教学基本用房的建设,保障学校安全问题;二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缺口,保障教师待遇;三是维修和增加必要的教学设备,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相关的项目,如教师培训、实验学习、文体活动、购置仪器设备及图书材料等产生的费用要由学校公共经费支出,这些教育经费必须专款专用,要制定实施细则,并且划分具体参照比例,明确经费使用的检查与监督方法,建立控制和审计机制,及时处置不按规定使用的做法,预防出现挤占、挪用、截留、平调教育经费等违规现象。

3.发挥学校特色,形成多元化办学模式

学校管理层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摸索适合学校情况的管理方法,组织学校教师集思广益,探讨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途径,组织教师学习其他学校的特色文化,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努力实践,争创特色,为多元化的办学形式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这样一来,必然会带来学校间的竞争,学校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不得不通过各种课题的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并能促进学校不断提升品牌的发展之路。

4.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全面发展农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学校,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培养和教育祖国下一代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因此,办好学校,搞好教育,一要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思想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二要加强师资进修,重视教师培训,提升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努力做到“请进来,走出去”,教师进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及薄弱与优质之间的轮岗互派,互相建立起紧密联系。三是加大科研力度,抓好课改培训,让教师在课改和教学工作中,激发自我发展的愿望,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的同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全面发展农村教育。

5.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农村经济,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给予极大关心与支持,引进专家能手、帮扶队员深入贫困乡村开展帮扶工作,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开发增收产业,实施智力帮扶,开展科技培训,推广实用技术和种养殖优良品种。根据当地不同气候类型和地质结构发展农作物,突出地理优势,整合农村资源,以电子商务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农村教育的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农村教育提到与城市教育同等重要的高度,农村教育一定会得到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春.浅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4(4):59-60.

3.陇南市十二项规定 篇三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省委常委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要求,进一步改进市委常委的工作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日前,市委常委会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十二项规定,从规范调研工作、科学议事决策、精简各类会议、规范各类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国(境)管理、改进新闻报道、严控发表文稿、改进公务接待、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纪律、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

1、规范调研工作。要完善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市委常委每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90天,调研的重点应当放在基层一线,深入到普通群众中间,了解真实情况,研究具体问题。要改进调研方法,合理安排调研地点,大兴实事求是之风,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注重调研实效。市委常委调研活动要合理确定时间线路,一般不同时到同一县区调研。调研要轻车简从,尽量安排集体乘车,减少陪同人员和随行人员。

2、科学议事决策。坚持和完善市委常委会议事决策制度。市委常委在决策过程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要勇于直面矛盾和困难,敢于直面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对意见不一致的问题,应充分酝酿讨论,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作出决策;决策意见要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把党的主张与群众意愿紧密结合,做到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相统一,避免决策失误。

3、精简各类会议。实行重大会议报告审批制度,因工作需要召开的全市性会议,要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同意后方可召开。要压缩会议数量和规模,能通过文电、视频等方式传达或部署的不再召开会议,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要合并召开。必须召开的会议,要充分准备,合理安排,简化程序,开短会、开务实的会,会议时间不超过1天。要改进文风,提倡讲实话、讲短话、讲管用的话,提倡领导自己撰写讲话提纲或即席讲话。部门召开全市性的会议,每年一般不超过1次,时间一般不超过3小时,只通知与会议内容密切相关的部门参加。要坚持节俭办会,不断减少会议开支,会场布置要简朴,不摆放花草,不发放纪念品,不组织与会议无关的活动。除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重大会议外,不搞集体合影。

4、规范各类活动。严格控制各类剪彩、奠基和论坛等活动,工作需要时应按规定程序报批。市委常委到县区参加会议、活动和调研,县区领导一律不到辖区边界迎送,不张贴悬挂欢迎标语和横幅,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超规格套房,不得赠送纪念品和土特产。

5、精简文件简报。要大力减少发文数量,控制发文规格,压缩公文篇幅。市委常委讲话由市委办公室《陇南工作通报》统一编发,不再单独印发,不层层翻印;公开刊发的不再印发文件。

6、规范出国(境)管理。坚持年初报告审批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从严控制出国考察活动。禁止无实质性内容的出访,不安排一般性考察和照顾性出国,杜绝公款出国(境)旅游。严禁通过中介机构联系或出具出访邀请函,出国(境)考察要按程序审批。出国(境)任务必须按照批准的内容、路线、日程执行。

7、改进新闻报道。市委常委出席会议和活动,由新闻单位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一般性会议和活动不作报道。市上新闻媒体要重点报道市委重大决策出台、全年工作部署、重要工作安排、处置重大事件、涉及全局工作或有重要导向、影响的会议和重要活动。市委常委出席会议、活动的新闻报道要精简务实、注重效果,进一步压缩数量、字数和时长,新闻报道文字稿一般不超过800字,电视新闻播出时间一般不超过2分钟。参加一般活动及礼仪性活动播发标题新闻,逐步推行领导同志考察调研播发标题新闻。各类纪念日不刊发署名文章,不做电视讲话。严格控制随行记者人数。

8、严控发表文稿。市委常委代表市委发表讲话和文章,个人发表涉及重大敏感问题的讲话和文章要报市委批准。除市委统一安排和批准外,市委常委不公开出版著作,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9、改进公务接待。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有关规定,市委常委在市内从事公务活动,需在当地就餐的,一般应在机关食堂安排工作餐,或在指定餐饮地点按工作餐标准就餐,提倡自助餐或“四菜一汤”,减少陪同人员,禁止午餐饮酒。禁止超规格接待。

10、厉行勤俭节约。从严控制楼堂馆所建设,严禁豪华装修办公室。严禁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豪华内饰。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逐步换乘国产自主品牌汽车。严格执行住房规定,没有自购房的,一律住单位周转房或租赁房,不租住宾馆。严禁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

11、严格遵守纪律。市委常委要自觉遵守党章,带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经得起考验,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确保政令畅通,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工作纪律,自觉加强党性锻炼。

4.陇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深入开展 篇四

风雨无阻

公安交警部门的各项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交警队伍的形象不仅代表着公安机关的形象,而且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对公安交警系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交警形象的改善更能体现活动的实效。基于此认识,陇南交警支队在内部找差距,抓好整改树形象,扎实有效推进“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

一、在活动创新上做文章。全市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以来,交警支队按照市委、市公安局党委的部署要求,在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开展学习讨论,提高思想认识,虚心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深刻剖析自身问题等方面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有特色、有创新地开展了一系列“自选”动作。

抓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市、县电视台播放交警部门“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的新闻报道,同时支队机关和各县(区)大队结合自身的实际,通过网络、板报、标语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优化发展环境活动的重大意义。二是各县(区)大队积极组织通讯员,向甘肃公安、交通安全周刊、陇南日报、电视台报送新闻稿件22条,制作各种大型宣传彩喷宣传画20幅,悬挂宣传标语、横幅125条,办各类板报18期,举办学习园地31处。营造了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浓厚的氛围。三是认真组织实施了驾驶人面对面的安全教育。为了进一步增强机动车驾驶员交通法制观念和现代交通文明意识,净化交通环境,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市公安局的方案要求,支队、大队已分别完成了市直机关、各县(区)驾驶员面对面的安全教育,通过培训提高驾驶人文明行车、礼貌行车的自觉性。从源头上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抓调研,探讨困扰症结。新任支队长赵志刚同志召开队务会议,支队机关全体民警会议重温市委王书记对交警工作的五点指示,冷静分析研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理性思考制约我市公安交管工作健康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瓶颈”问题。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本着问计于基层,求教于基层,了解矛盾与困难于基层,破解“瓶颈”于基层的理念,赵志刚同志亲率工作组对九县(区)大队班子建设、交警队伍人员构成、思想动态及安全管理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形成了全市公安交管工作现状与思考的调研报告。通过调研认为,目前困扰陇南交管工作健康发展的症结,除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道路环境及庞杂的管理体制机制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僵化、工作方式陈旧、管理方法简单、服务水平不高,缺乏明确的工作标准及质量要求,没有形成科学的考核机制。

抓考察,转变思维方式。上述“瓶颈”问题如何解决,经过认真论证,决定考察学习周边先进的支队。支队长赵志刚带领机关科室负责人、重点区域县(区)大队负责人参加的考察组,对甘南、天水、定西、白银支队考察学习,重点考察兄弟支队在正规化建设、班子建设、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保障标准化建设以及内设机构、便民措施、考试场建设、安全宣传、警务机制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先进举措。通过考察,受益匪浅,启迪了思路,开拓了视野。为了扩大考察成果及覆盖面,支队又选定全国的先进基层单位、交警系统的标兵临洮县交警大队,组成第二批考察组赴临洮进行考察学习,考察结束后连夜召开考察组全体人员及支队机关全体民警、职工会议,考察组成员逐一汇报考察的感受,大家认为,这次考察活动,既有感官上的刺激,又有心灵上的震撼,深深感受到我市交管事业与兄弟支队相比,不仅在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和业务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上有差距,而且在交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势头上

有差距。而产生差距的根源在于观念落后,机遇意识、进取意识不强。大家表示,要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好的做法,并认真消化吸收,以干克难,一步一个脚印带好队伍,抓好工作,搞好建设,促进陇南交管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抓整治,优化交通环境。城乡交通秩序是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开展以来,陇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针对灾后恢复重建道路拓宽改造,出入口不畅,机动车随意占道,乱停乱放、酒后驾车、无牌无证行驶,超速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实际,一是层层动员,制定工作方案,宣传引路,市县区有关部门联动,强化工作部署,确定整治重点,提出整治措施;二是改变勤务方式,深化整治措施,明确交通秩序专项整治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三是针对部分路段施工,加大道路出入口的监管力度,扩大巡查频率,努力减少因施工导致交通严重堵塞。四是创新勤务模式,延长勤务时间,采取“高峰站点、低峰巡线、合理布控、全天管控”的勤务模式,在重点区域增派警力重点布控,保障了城区道路安全畅通。五是科学分析城区交通流量,充分利用各种公共空间,重新设置了停车交通标志标牌,从管理的角度人手,暂时基本解决了城区停车难问题。六是各县区普遍采取两个攻坚方式,强化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有效开展。按照“宣传围绕主题开”“勤力跟着乱点走”的原则,集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融为一体,保障了城乡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为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抓规范,建立长效机制。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实施后,我支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上下协调,部门联动,迅速掀起了以“整治城乡环境卫生,优化道路交通环境”为重点的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通过为期3个多月时间的集中整治,城乡道路交通秩序大为改观,城乡道路交通和市场面貌焕然一新。为了巩固集中整治取得的良好成效,市交警支队在继续强化整治的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建章立制,狠抓道路交通秩序整治长效机制建设,一是以堵点、乱点为切入点,集中优势警力,强化整治措施,补充完善了道路交通秩序整治长效机制。二是以占道经营、乱停乱放,逆向行驶为切入点,加大整治力度,采取严管重罚,用制度坚持规范机动车停放行为。三是以整治机动车辆乱挂车辆号牌、故意遮挡污损号牌、不按规定使用号牌的违法行为为整治重点,采取集中整治和长效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治理整治力度,保障城乡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向纵深发展,最大限度的巩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成果。

二、在查找问题上动脑筋。通过沉下去调研,走出去考察,敞开门评议,将查找收集到的各方面的问题、意见经过梳理,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观念不新;二是宗旨意识淡化;三是工作作风不实;四是工作效率不高;五是执法能力不强。对以上问题的存在原因,分别从主客观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观方面:

1、思想教育抓得不紧;

2、制度落实不力;

3、监督管理不严;

4、用人机制不活。客观方面:

1、队伍成份复杂,警力严重不足;

2、管理体制不顺,保障机制不全;

3、机构设置不尽合理,整体职能发挥不够;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三、在整改措施上下功夫。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基础上,结合市委书记王玺玉对交警工作的“五点指示”和市局谢治国局长提出的“两整顿、一规范”的要求,支队长赵志刚提出,抓规范、严管理、防事故、保畅通、树形象。

(一)狠抓队伍教育管理和作风整顿,切实提高整体素质

1、开展执法思想大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和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新风正气。

2、开展业务技能大培训活动。制定培训计划和岗位练兵方案,分层次、分阶段轮训领导干部和普通民警。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着力提高广大民警把握运用法律政策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熟练掌握本职业务法律法规和技能,切实提高队伍整体业务素质。

3、开展纪律作风

大整顿活动。对队伍中存在的办事拖拉、推诿扯皮、虚报浮夸、吃拿卡要等问题认真查摆整改,尤其是对乱摊派、乱罚款以及索贿受贿、以权谋私,办金钱案、人情案、关系案等违法违纪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一人处理一人,真正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

4、加强领导干部的交流调整,激发内部活力。

(二)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执法执勤活动的监督管理

1、细化工作标准,规范岗位职责。让每个民警明确每件工作的质量标准和具体的行为规范,牢固树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案理念和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的工作理念。

2、健全各项制度,推进制度落实。按照“塑形”活动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要求,结合岗位和职业特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过去制定的管理制度认真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对已有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如首问责任制、持证上岗制度、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等在坚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3、推进执法公开,自觉接受监督。除法律规定保密的情况外,执法的依据、程序、流程和结果,办事流程、收费标准、时限要求等都要公之于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增设群众意见箱,开通群众投诉举报热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受理,严肃调查处理,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三)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1、完善便民措施,满足群众利益需求。从方便群众办事的角度出发,强力推进警务信息化,拓宽网上业务领域;进一步完善便民利民措施,简化办事程序、减缩办事成本。

2、狠抓基础建设,满足群众办事需求。为满足全市驾驶员考试和机动车入户需求,拟尽快恢复成立西成车管分所,解决东部5县办证入户难的问题。在武都、成县分别建设考试场的同时,逐步将车管所、检测站、税务、保险等与车辆管理有关的业务一并纳入规划建设,加挂市政府车辆管理政务中心牌子。坚决打击“证贩子”、“车虫子”等所谓“托儿”扰乱车管秩序的行为,在短时间内取得实效。推行“阳光、便捷、为民、高效”的车辆管理理念,实行一窗式办理和服务。加快县大队车管所和“五小”车辆考试场建设,顺应农村车辆管理的需求,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交通秩序。

3、加强乱点整治,满足群众出行需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乱点多、堵点多、通行不畅等突出问题,以全市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和文明长廊建设活动为契机,采取超常措施,严格执法,下大气力解决黑车非驾问题,整治乱停乱放问题,净化城乡交通环境。

(四)强化工作措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我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道路条件决定了在事故预防上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大意。因此,我们要把预防和减少各类交通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交通事故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1、加强“四长”责任制贯彻落实。坚持“政府牵头、公安主抓、各相关部门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原则,通过政府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措施落实到部门和每一个从业人员;夯实基础,充分发挥乡镇、行政村(社区)交通安全协管站的作用,规范机动车、驾驶人基础台帐;按照公安部关于农村公安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发挥派出所点多线长的特点,以解决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警力不足,失管失控问题。

2、加强事故分析研判和安全隐患点段排查治理。定期不定期地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事故预防措施。积极协调安监、交通、公路、运管等部门,深化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开展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和安全隐患点段的排查治理;会同安监、运管部门排查整顿运输企业特别是客运、危运企业交通安全隐患,建立档案,加强监管;定期向社会公布客运企业交通安全状况,强化内部管理教育,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维

护保养运输车辆,推动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的行业自律机制。

3、加强车辆安全检测和源头管理。加强车辆年检率考核,充分利用考核杠杆调动各交警大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狠抓宣传教育,强化公民文明交通意识

针对交通秩序管理中,交通参与人缺乏基本的交通礼仪、交通道德和交通规则意识的实际,按照中央文明办、公安部在全民中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和2010年“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宣传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强化宣传教育。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和公园、广场、街道等公共场所开辟宣传专栏,制作免费的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广告。通过大量的教育引导,不断消除和杜绝不文明交通行为,使全市交通秩序有明显好转,交警工作有较大改观。

5.陇南市继续教育平台 篇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八年级(1)班的杨玉竹,今天我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中华美德的继承与发展,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借此机会,我想对一直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说一声:您们辛苦了!向一直关心和帮助我的同学们说一声:节日快乐!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她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孔融四岁,却能让梨。”孔融虽小,却懂得尊敬长辈,令我们肃然起敬,在四川大地震中,九岁的林浩,面对生命危险,毫不畏惧,勇救两名同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些具有传统美德的少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数不胜数。

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处处以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在学校里,我勤学善思,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培养了高尚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作为班干部,我是老师最满意的小助手,处处以身作则,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并且尽心地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同学。在家庭中,我孝顺长辈,主动帮助父母亲分担家务,从来不让爸爸妈妈操心!正是这些良好的美德,我才能够深得老师的信任,同学的拥护,长辈的喜爱!

我心地善良。总是把无私的关怀带给别人。在雅安大地震后,我的心时刻牵挂灾区,每当看到许多人在地震中失去宝贵的生命时,我就会伤心的哭泣;每当看到许多人为了“生命”而顽强地坚持,从废

墟中被救出时,我又会含着泪水兴奋地欢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请同学们伸出你们援助之手,为灾区做一点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同学们,我没有惊天地的壮举,但是,我会一如既往的严格要求自己!我会用自己的诚实、勇敢、善良、自信等优良美德来感染身边的每个人,做个名副其实的“美德少年”!谢谢你们!

6.陇南市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篇六

关键词:耕地变化,驱动力,陇南市

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变化, 人文因素包括人口、政策、经济等。自然条件是土地覆被与土地利用分布的基础条件, 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 而社会、经济、技术、人口等因素则对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最主要的资源环境问题。土地利用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活质量、社会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好坏, 也决定着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否可行。而耕地是土地利用类型中最主要的一种, 是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分析耕地利用变化过程, 弄清驱动过程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方式, 有助于深入了解引起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 为区域土地管理决策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区概况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东接秦巴山地, 与陕西省汉中市为邻, 南抵四川盆地与四川省广元市、绵阳市阿坝州毗连, 西依甘南高原与甘南藏族自治州、定西市相靠, 北踞秦岭, 与天水市接壤。陇南市距省会兰州450公里, 距陕西省宝鸡市399公里, 距四川省广元市349公里, 地处甘、川、陕三省交界处, 市区在兰州、西安、成都三个省会城市辐射圈内, 同宝鸡、天水等城市联系密切, 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空间条件,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为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及其加工业提供了良好条件。陇南市市域东西长约237公里, 南北宽约203公里, 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全市辖一区八县, 134个乡、61个镇, 3237个村。

二、陇南市耕地变化特征分析

按照规程土地类型划分标准, 耕地可划分为水田、水浇地和旱田。根据二调调查结果, 陇南市耕地面积558934.60公顷, 其中水田面积1846.77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的0.33%, 水浇地面积11292.23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2.02%, 旱地面积545795.60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的97.65%, 旱地在陇南市耕地中占绝对优势。可以看出, 陇南市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从陇南市各县区耕地分布来看, 耕地主要分布在礼县、武都区和宕昌县, 其中礼县耕地面积139979.00公顷, 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25.04%, 武都区和礼县分别占到17.07%和14.62%, 以上三个县区耕地面积共317072.06公顷, 占陇南市耕地总面积的56.73%;两当县耕地面积仅有11713.48公顷, 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2.10%;成县、徽县、西和县、康县和文县五个县耕地面积共230149.06公顷, 仅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1.17%。

陇南市水田面积极少, 仅占耕地总面积的0.33%。主要分布在武都区, 徽县和康县也有少量水田。武都区水田面积为1587.8公顷, 占陇南市水田总面积的85.98%。徽县和康县水田面积分别占全市水田总面积的12.64%和0.99%。

陇南市水浇地主要分布在文县、武都区、礼县、宕昌县、徽县、西和县和两当县。其中文县水浇地面积最大, 达到4401.74公顷, 占全市水浇地总面积的38.98%;武都区、礼县和宕昌县的水浇地分别占全市水浇地总面积的25.30%、19.23%和14.61%;徽县、西和县和两当县水浇地较少, 三县总和占全市水浇地面积1.89%。

陇南市耕地主要以旱地为主, 旱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7.65%。其中礼县旱地面积最大, 达到137807.80公顷, 占全市旱地面积的25.25%;武都区和宕昌县旱地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6.66%和14.67%;两当县旱地面积最小, 只有11698.45公顷, 占全市总量的2.14%。

三、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㈠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多指标或多变量的研究中, 由于变量的个数较多, 具有相关性和缺乏同度量因素, 在高维空间中研究样本的分布规律及特征比较麻烦。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使问题得到了简化, 用这种方法找到几个综合因子来代表原来众多的变量, 并且这几个综合因子能反映原来绝大多数的信息。这种将多个指标化为互相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统计方法叫主成分分析法。通常选择的主成分个数应使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

主成分分析是把原来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从数学角度来看, 这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假定有n个地理样本, 每个样本共有p个变量描述,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n×p阶的地理数据矩阵:

为了在众多变量的数据中抓住地理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就需要进行降维处理, 即用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较多的变量指标, 而且使这些较少的综合指标既能尽量多地反映原来较多指标所反映的信息, 同时它们之间又是彼此独立的。选取综合指标 (即新变量) , 其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取原来变量指标的线性组合, 适当调整组合系数, 使新的变量指标之间相互独立且代表性最好。

如果记原来的变量指标为x1, x2, …, xp, 它们的综合指标--新变量指标为z1, z2, …, zm (m≤p) , 则: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找主成分就是确定原来变量xj (j=1, 2, …, p) 在诸主成分zi (i=1, 2, …, m) 上的载荷lij (i=1, 2, …, m;j=1, 2, …, p) , 从数学上容易知道, 它们分别是x1、x2、…、xp的相关矩阵的m个较大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通过上述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的介绍, 我们可以把主成分分析计算步骤归纳如下:计算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计算主成分载荷, 进一步得到主成分的分。

㈡指标选取影响土地覆被变化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许多研究结果都已表明, 土地覆被结构主要是由气候、水文和地貌等自然因素决定的, 而在人类历史上土地覆被的变化主要是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造成的。笔者在分析耕地变化驱动力时, 重点选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

陇南市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 耕地数量变化与受灾面积有较高的相关性, 每年因水土流失丧失大量的耕地。耕地变化除了与人类经济活动关系密切外, 自然灾害也不可忽略。为此选取了如下指标:x1总人口, x2地区生产总值, x3第一产业产值, x4第二产业产值, x5第三产业产值, x6人均GDP, x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x8水灾面积, x9旱灾面积, x10非农业人口, x11成灾面积。

四、陇南市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利用社会经济统计软件SPSS对选取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得到表1。由表1可知, 绝大部分指标的相关系数都较高, 各变量呈较强的线性关系, 能够从中提取主因子, 适合做因子分析。表2可知, 前三个主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8.259、1.043和0.902, 三个因子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92.762%, 反映了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由表3可知, 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的负荷, 第一主成分主要解释这7个变量, 反映了陇南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水灾面积在第二主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 第二主因子主要反映了陇南市水土流失状况;旱灾面积和其他受灾面积在第三主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 第三主因子主要反映陇南市旱灾和其他灾害对耕地变化的影响。

㈠社会经济因子

人口增长在第一主因子上也有较高的负荷。1997年陇南市总人口257.1万人, 非农业人口为20.9万人, 到2007年陇南市总人口275.2万人, 非农业人口40.4万人。人口的快速增长, 使得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 人均耕地面积由1997年的0.222公顷减少到2007年的0.2公顷, 由于农民生计得不到保证, 毁林开荒已是迫不得已, 从而造成生态环境失调, 水土流失严重, 耕地质量下降, 经济发展受阻, 农民生活更加困苦, 形成一条恶性循环链, 使得人均耕地数量减少, 还会造成耕地总体质量的下降。

农业结构调整因子在第一主因子负荷达到0.990。陇南市1999年第一产业产值14.83亿元, 2007年第一产业产值30.90亿元, 增长了1.08倍。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粮食单产的提高和粮食价格的稳定, 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受比较利益的影响, 经济作物的收益往往大于粮食作物, 陇南市粮食作物占播种面积的比例逐渐下降,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不断增大, 陇南市每年有大量的耕地进行结构调整, 转换成经济作物用地。1997年到2007年陇南市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3.8万公顷, 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0.68万公顷, 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由1997年的88.5%减少到2007年的78.3%, 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4.48万公顷, 平均每年增加0.4万公顷。

㈡水土流失因子

陇南市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每年因水土流失丧失大量的耕地。1999年陇南市水灾面积16986.7公顷, 2004年水灾面积更是达到24006.7公顷, 1999年~2007年平均每年水灾面积15481.1公顷。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达1.78万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63.6%, 其中严重流失面积1.59万平方公里, 占流失面积的86.5%, 森林植被被破坏, 过量垦殖, 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㈢旱灾及其他灾害因子

旱灾及其他灾害因子是影响耕地变化的第三个主因子。陇南市自然灾害除了水灾之外, 还有旱灾、风暴灾、霜冻、病虫及其他灾害。2007年陇南市旱灾面积达到73933.3公顷, 风暴灾受灾面积达8393.3公顷, 霜冻面积达到20293.3公顷, 其他自然灾害面积达到4260公顷。造成粮食减产64583吨, 油料减产2089吨, 大牲畜死亡172头, 倒塌民房765间, 损坏房间9935间。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导致陇南市毁损耕地14357公顷, 灾后耕地面积减少为535966公顷, 其中损毁基本农田9907公顷, 灾后基本农田面积减少为430138公顷;损毁居民点工矿用地1700公顷, 灾后居民点工矿用地面积减少为39480公顷;损毁交通用地496公顷, 灾后交通用地面积减少为3177公顷, 损毁后未利用地增加16553公顷, 灾后未利用地面积增加为160073公顷。

此外, 由于缺乏陇南市生态退耕序列数据, 在SPSS因子分析法没有考虑到生态退耕因素的影响, 实际上生态退耕对陇南市耕地变化影响也比较大。1999年全市率先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 截至2008年年底, 完成退耕还林工程223133.3公顷, 其中退耕造林82400.0公顷, 荒山荒坡造林132800.0公顷, 封山育林7933.3公顷。实施范围涵盖了陇南市195个乡镇。局部生态状况得到改善, 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遏制。

五、陇南市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㈠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充分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意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土地本身的适应性, 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理、保护等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所作的总体的、战略的安排与布局。它具有综合性、战略性、指导性和权威性。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不仅明确了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其在土地利用、管制中的法律地位, 而且以土地资源适应性配置为基础, 以市场需要性配置为导向, 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利用规划法律制度, 为控制和指导土地利用尤其是实行耕地的特殊保护提供了前提和依据。

㈡严格实行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制度

基本农田和耕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 必须想尽一切办法,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 确保现有基本农田和耕地数量不减少, 质量不降低。基本农田和耕地要落实到地块和农户, 并在土地所有权证书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证书中注明。基本农田一经划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 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符合法定条件, 确需改变和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用的, 必须报国务院批准;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耕地的, 征地补偿按法定最高标准执行, 对以缴纳耕地开垦费用方式补充耕地的, 缴纳标准按节地最高标准执行。严禁占用基本农田、耕地挖鱼塘、种树和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活动。禁止以建设“现化农业园区”或者“设施农业”等任何名义, 占用基本农田变相从事房地产开发。

㈢严格实行建设用地项目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在现有的耕地保护制度中, 耕地的“占补平衡”措施是不完善的, 占用的耕地和补充的耕地之间没有合理的和切实可行的比较标准, 有的也仅仅是数量上的比较。因此, 在耕地的占补平衡操作过程中, 大多数都是“以劣补优”, 尽管数量上达到了平衡, 但由于补充的耕地无法在质量上达到被占用耕地的质量, 导致地区内耕地的整体生产能力的下降。耕地的绝对数量虽然没有减少, 但是粮食的总产量却在降低, 这将会危及到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所以, 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使耕地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平衡, 确保粮食安全, 维系社会稳定。为此, 结合陇南市的具体情况, 实现耕地质量平衡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补充的耕地进行质量评价;另一方面补充的耕地质量要以该耕地的实际生产能力为依据。只有实现数量、质量、生态、结构、产出等多方位的平衡,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㈣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预警、监测系统, 对耕地资源实行动态监测

耕地预警是对耕地未来状态进行预测, 预报不正常状态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 并提出防范措施。耕地预警系统包括具有确定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斥、报警、排除警情等功能的多个子系统。耕地监测主要是监测耕地的数量、质量、环境变化。监测手段有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定点取样测试技术等, 具体技术因监测性质要求而定。耕地预警、监测信息系统随时获得有关信息, 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决策服务。

㈤建立和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长效机制

上一篇: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演讲稿下一篇:甄选创新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