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乐章》

2024-07-09

《爱的乐章》(精选11篇)

1.《爱的乐章》 篇一

一个幽默诙谐的老爸,一个贤德淑惠的老妈,一个乐观活泼的我,一个调皮可爱的我,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在这个四口之家里,到处都是幸福的海洋,到处都充满着我们的欢歌笑语,到处都能找到我们美好时光。

因为我家在工业园,所以要乘公共汽车去上学。有时天气不好,车来得很晚,就只能让爸爸送了。到了七八点,又得再送妹妹。如果放学放得比较晚,就得让爸爸来接,在这之前,爸爸还得先接妹妹。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爸妈的白发自然而然就多了。那天偶然看到妈妈头上的一根白发,忙说:“妈!别动!”妈妈很奇怪,我把妈妈拉到灯下,拿来一把小剪刀,说:“老妈,我来给您剪白头发!”妈妈会心的笑了笑,我仔仔细细的找,才找到三根白头发,说:“我妈还挺‘年轻’呐,三十三岁才三根白头发呢!”妈妈则说:“别拍你老妈马屁了!我可不吃你这一套!不过听你这么说,不管是真是假,我还是很开心的!”

再来说说我妹妹,我妹妹在家很有大人范,十天有九天不在餐桌上吃饭,而且经常直呼爸妈其名,更别说我了。有时还有点暴力倾向,是个名副其实的“公主”!她还很爱笑,挠她一下痒痒,她会笑的人仰马翻。她还爱听流行歌曲,看青春偶像剧,爱做一切不符合她这个年龄做的事。如果有一天你能来我家,你会有幸看到我妹妹的“精彩表演”的!

爱的乐章要用心去演奏,才能演奏出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

2.《爱的乐章》 篇二

有一天回到宿舍, 我手往包里一伸, 本来是要掏手机的, 但我的手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心里还怦怦跳了几下, 是什么东西?我往包里一看, 一朵三角梅静静地躺着。

这朵三角梅把我的思绪拉回了下午的一幕:小祥爸爸来送小祥, 我们一起到宿舍帮小祥放置物品。一会儿, 小祥跑进来, 手里拿着一朵三角梅, 当时我立即沉下脸来批评他不可以随意摘花, 他爸爸也开始责怪他。正在我们教育他时, 小祥却把那朵三角梅使劲地往我手中塞, 嘴巴里发出“嗯嗯”的声音, 头也一直点着。我以为他是知道错了, 想把花还给我, 便把花接了过来, 随意拿在手中, 准备丢掉。而且, 小祥爸爸临走时又教训小祥以后再也不可以摘花。之后, 我带他到办公室, 让他在椅子上坐着, 我去接水, 而我的包就在办公桌上放着。一分钟左右, 我接水回来, 一进办公室, 就看见小祥在动我的包, 我快步走上前去, 制止了他, 并打了“不好”的手语, 希望他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礼貌的。

这样的回忆, 加上现在手提包中的三角梅,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便赶紧跑到二楼有三角梅的地方去看。此时, 我惊奇地发现, 每个花盆里都有好几朵三角梅躺在那儿。我顿时明白了, 这朵三角梅不是小祥摘的, 而是自然凋谢的, 只是小祥从花盆里捡了一朵, 也许这是他送给我的一份心意, 而我却不明事理地批评了他, 还随意地把那朵三角梅丢在垃圾桶里。他肯定对此不满, 所以才又捡回来放到了我的包里, 很明显是我错了, 错把学生对我的心意当成了他的错误。

第二天早上, 我拿着这朵已经有点枯萎的三角梅来到小祥跟前, 试图把花给他 (事实上是想试探一下, 这花到底是不是他想送我的) 。结果, 当我把花递给他时, 他把花又塞到我手里, 嘴里还是“嗯嗯嗯”的。我打着手语问他:“这花是你送给我的么?”他仍旧一个劲儿地“嗯嗯嗯”。我张开双臂, 示意要抱抱他, 他心领神会, 也上前来抱住了我。那一刻, 开学报到时我去门房接他的情景立即涌入脑海:当时, 他懵懵懂懂, 无论我怎么逗他, 他都丝毫不理我。可是现在, 一个表面看起来仍然是那么傻乎乎的孩子, 却知道给我送花了, 我的眼睛一下子变得模糊了……

这件事情, 让我想起了一句话, 即“不要用我们的思维方式去评价孩子的言行。”这些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们, 他们眼里的一切是那么美丽、纯洁, 可是他们眼里的世界与我们成人的世界又是那么的不同, 如果我们不能耐心、认真地倾听他们的心声, 会很难理解、走进他们纯真的内心世界。长期以来, 长者对未成年人持有的往往是一种居高临下式态度与教育方式, 对待残障儿童有时甚至存在歧视与偏见。这种对待教育, 由于年龄差异、形体差异而表现得十分的不对称, 社会、家长是主动的, 儿童是被动的;社会、家庭是强势的, 孩子是弱势的。在这样一种状态下, 残障儿童的表达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因此,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 我应该放下“架子”, 弯下“身子”, 持着平和的心情, 建立平等的语境, 去和孩子们交流, 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用倾听与理解还给孩子一片友善可亲的天空。

二、让关爱滋润心田

由于我校是寄宿制学校, 正值需要父母呵护的孩子们不能每天回家享受爸爸妈妈的爱, 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便承担了“代理父母”的角色。每天需要提醒学生喝水、洗手, 以及提醒学生根据天气增减衣服, 同时要记住每个孩子的生日, 并在生日那天为他们送上祝福, 以上这些细小的事情, 我每一件都要牢记在心。例如, 我班小璐同学的哥哥在江苏读大学, 兄妹俩每半年才能见一次。得知此情况后, 我想办法加小璐哥哥为QQ好友。一天, 我打开电脑让小璐与他哥哥视频, 她一看到屏幕上的哥哥, 欣喜若狂, 又是拿作业本又是拿考试卷的, 通过视频让哥哥看她的成绩, 还表演了一段舞蹈, 最后她用手语打出“哥哥我想你!顿时, 她远在千里之外的哥哥热泪盈眶, 看着这感人的场景, 我也一阵心酸。

在乎每个特殊儿童, 就是要发自内心地去爱孩子, 从细微处关心孩子们。有教育家说:“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 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爱是师生共同的语言, 用爱才能谱写特殊孩子生命的乐章。爱学生不是一句空话, 爱是具有多种形式的, 爱是没有具体范畴的, 如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 都会似一缕轻柔的春风。只要心中有爱, 行动有爱, 时时献爱, 教师就能赢得学生的喜爱。

3.用心谱写爱的乐章 篇三

早读课,我刚走进教室,就发现讲桌下的水桶已经四分五裂,“皱着眉”躺在地上。我扫视四周,平静地问道:“这是怎么了?”几个班干部开始插话:“进教室时就这样了,肯定是昨天的值日生弄坏的!”值日生一下子急得叫了起来:“我们昨天关门的时候,桶还是好的呢!肯定是今天打扫走廊的同学弄坏的!”这下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素有“小辣椒”之称的晓莉不服气地嚷了起来:“我们打扫走廊根本就用不着水桶!”我伸手示意孩子们静了下来,然后依旧很平静地问道:“那么,哪位同学知道,究竟是谁弄坏了水桶?”异口同声的答案响起:“不知道,反正不是我!”

曾几何时,“不是我”这句话成了孩子们“法宝”: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时,老师去了解情况,双方总是用“不是我”将责任推卸干净;值日工作时,不是自己范围的,绝不越雷池一步;班级文明卫生扣分了,那肯定“不是我”。责任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似乎越来越少见,刚在办公室里处理完一桩类似事件的老教师叹了口气说:“现在的孩子们啊,越来越‘聪明’了啊!”

听了这句话,我陷入了深思……

二、学生心理分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人尚且如此,小孩子亦然。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是非判断不明,还不太懂得对自己所做的事负有责任。这时,当他们“犯错”了,第一感受是要逃避和推卸责任。因为他们最担心的是老师的批评,这是他们的正常心理反映。虽然这是一种消极心理,但作为直面他们错误的“法官”——老师,首先要持宽容心态,切不可将他们与成年人相提并论。

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阶段性比较明显,同时他们的可塑性极强,对他们的责任感的培养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不可忽略。我们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事着手,切不可放任自流。如果孩子们一旦形成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毫无责任感,甚至有推卸责任的习惯,将十分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对他们将来健全的人格形成,都会有极大负面影响。因此,对小学生的责任感培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不容忽视。

三、应对策略及措施

(一)实事求是,正确对待

追溯学生责任感缺失的根源,我认为还得从教师这儿说起。教师得端正心态,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对症下药”才是关键。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有一双细心倾听意见的耳朵,耐心地询问孩子事情发生的原因,并做出适当的评价。责罚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只有当孩子觉得老师是“自己人”,才会实事求是地反映当时的情况;只有老师心平气和地听他们讲述当时的情况,而非不分表红皂白地训斥时,他们才会去进一步考虑这件事情的对与错。这时,教师才可以分析情况,不失时机地向孩子进行责任感教育,才会让他们知道自己错在哪儿。这样,当下一次类似事件发生时,学生心中对承担责任不再害怕,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才会使责任感这颗幼苗,在孩子们心中深深地扎根,并且茁壮生长。

(二)细处入手、春风化雨

1、让责任感培养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学《沉香救母》一课时,课文学完了,我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想,大多数孩子都说到了沉香是个勇敢、孝顺的孩子。听完了他们的发言,我追问了一句:“为什么沉香会这么孝顺?”大家都不吱声了。我趁势引导:“孩子们,这就是一种责任,母亲对孩子有抚养的责任,而孩子呢?又该怎么样呢?”这下安静的课堂沸腾了。有的孩子说“沉香爱自己的妈妈”,更多的孩子说“沉香有保护妈妈的责任”。我推波助澜起来:“是啊,正如沉香一样,李老师有教好大家的责任,爸爸妈妈有做好工作的责任,同学们又该有什么责任啊?”他们听了,睁大眼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2、让责任感培养萌芽于点滴小事的教育中

两个孩子对着一株折断的花互相推卸责任,都说不是自己折断的。这时,我说了一句话:“听,花儿好像在哭呢!”两个孩子顿时止住了争吵,真的听了起来。我又说:“唉,可怜的花儿,因为不能说话,只能偷偷地哭了。”一个孩子忍不住说话:“花也会哭吗?”我很严肃地说:“花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你想想,你被别人打了一下,会疼吗?”孩子渐渐地低下了头。我继续开导着,他们终于说出了实情,并表示后悔极了。

3、让责任感培养扎根于讲故事中

学生们爱听故事,平时的晨会课上,我总会讲些故事给他们听。在其中穿插些责任感教育的故事,那是再合适不过啦。

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曾经打碎隔壁邻居家的玻璃。他的爸爸给了邻居12.5美元作为赔偿,但却郑重地告诉里根:“这是借给你的。”为此,里根帮人割草坪、打扫卫生,端盘子,洗碗碟,辛苦打工近一年,才赚得12.5美元还给他爸爸。这时,爸爸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并不是要你这12.5美元,我是要让你知道,每个人得对他做过的事负责任。”这件事深深地刻在小里根的心中。正是因为这种对事负责的认真态度,才使成为了一位优秀的美国总统。里根与12.5美元的故事让孩子们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我顺势导入,谈了责任感对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于是,我又讲了敬爱的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孩子们听了很受启发,一双双充满童真的眼睛睁得滚圆滚圆的,安静的教室里,听得见他们“嗵嗵嗵”的心跳声。“遇事有敢于负责任,做人要有责任感”的种子深深地扎入他们的心田。

(三)率先示范,根本保证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作为为人师表者,教师更应做 “敢于负责,不推卸责任”的表率。我们应该时时、处处、事事注意,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坦诚地面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并且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让学生认为,老师是永远值得信赖的,老师是最能情达理的。这对于我们开展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工作,是一个根本性的保证。

小学生的责任感培养是一件关系到学生未来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发展的大事,它需要我们用百倍的信心,万千的毅力,运用我们智慧的大脑和多方面的知识,全方位、多渠道地引导和教育。这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问题,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4.倾心花的事业 奏响爱的乐章 篇四

——记身边的共产党员李巧丽事迹材料

每一位和她接触过的孩子都为来自她心灵的柔风细雨而感动、自豪;每一位与她共事过的教师,都为来自她忘我的工作热情和坚实的工作韧劲而钦佩不已;每一位跟她相处过的家长都为来自她“润物细无声”般的教诲而啧啧称赞。

就在这样一片神圣的教育田地里,她已默默耕耘了整整二十四个春秋,将自己的青春和岁月化作了滴滴雨露,浇灌着稚嫩的幼苗茁壮成长。她就是襄阳市供销幼儿园中共党员、高级教师李巧丽。李老师自1992年武昌幼儿师范学校毕业从教以来,一直倾心于她的教育事业。冬去春来,几多汗水,几多欢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可歌可泣的壮举,但她收获了孩子们实实在在的成长和进步,赢得了领导、同志和家长们的信赖与肯定。

一、立足保教,争创优班

“在工作中找快乐,在快乐中出成绩”。李巧丽同志在幼儿园从教二十四年来,担任班主任二十年,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语言数学科学健康音乐美术,门门学科打通关,年年工作创佳绩。幼儿园的学前班,幼儿多,任务重,更是为将来入小学打基础的关键学年,很多老师对带学前班总流露出畏难情绪,而李老师却是常驻“学前班”,她一共担任了十三届学前班班主任工作。教学上,她刻苦专研教材教法,摸索总结了一套易于幼儿接受的拼音汉字教学方法,她自编儿歌,自创游戏,自制教具,把机械的拼音汉字学习变成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生活上,她关心每一个孩子,让每颗星星都闪光。李老师认为一个孩子小时候受的教育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因此她十分重视班级幼儿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总是把孩子当作一棵棵幼苗,而自己就像培育幼苗的园丁,浇水、剪枝、去虫、施肥„„ 她

所教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上小学后很多孩子都成为班上优秀的班干部。市内多家小学的老师对供销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啧啧称赞,许多家长也慕名而来,有的甚至找园长直接点名要到李老师班上。十几年来李老师送走了700多名毕业生,她带的学前班每学年人数总在50以上,有一年甚至达到了82人,历年来,她的班级工作在年末的全园教学、常规、安全、幼儿出勤率、生源保持率等各项指标考核中名列前茅,被评为优秀班级。

二、勤思善学、开拓创新

“爱一行专一行”,李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实自己,自修专业技能知识,取得了大专学历。在教研工作上,她敢于接受新事物,勇于挑战自己。

2008年幼儿园引进蒙氏教育,并把蒙氏数学作为特色课程走进课堂。蒙氏数学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它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操作材料,采取一对一授课方式。这一切对教师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有些教师很抵触,刚开始蒙氏数学开展的并不顺利。教研会上,有的老师对蒙氏教学提出了质疑,有的甚至打起了退堂鼓。这时,李老师说:“幼儿教育是一份长做长新的工作,蒙氏教育能打破传统,与时俱进,带给幼儿无限动力。我相信,这么好的教学理念,再加上老师的努力,孩子们一定会学得更好。我来试试吧!”这之后,李老师放弃个人休息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关于蒙氏教育的书籍,做了详细的教学笔记,熟悉蒙氏教具和操作流程,从走线、取放材料、操作材料等常规入手进行训练,一步一步从探索学习逐步转变为积极的教学实践。同时,李老师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还比较了蒙氏数学与传统数学的优劣,把传统数学教学中有益的地方与蒙氏数学有机结合,汲精华弃糟粕,取长补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经过半年的教学摸索和实践,李老师在全园进行了蒙氏数学公开课。幼儿常规秩序井然、课堂气氛有张有弛、动手操作安安静静,每个孩子都有工作,表情是那么专注,神情是那么可爱„„在她的带动和示范指导下,蒙氏教学在幼儿园顺利开展。2010年6月,蒙氏总部的老师来幼儿园检查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赞扬。

三、关爱幼儿、家长信赖

走进李老师的班,你能感受到每个孩子对她的喜爱和依恋,可又不失老师的威严。有时她是孩子们的玩伴,和孩子们在一起游戏,一起欢笑;有时她又是妈妈,在他们受伤生病时,紧紧的将他们揽在怀中细心照顾,而更多的时候,她还是孩子们的好老师,引导他们快乐的学习生活。

5岁的男孩波波,是出了名的问题男孩,上过市内的多家幼儿园,每一次都是不到三天,老师就找来他的父母,委婉的提出能否转学。来到供销幼儿园,分到了李老师班上,家长忐忑不安地向老师描述波波的情况:“孩子不听话,发脾气,扔东西,还好惹别的小朋友,我们家长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管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别这么早给孩子下定论,让我来试试。”李老师打断了家长的话,顺手拉过波波,调皮的小家伙一点也不领情,挣脱着李老师的手,身体东摇西晃,小脸撇到一边,眼睛时不时地斜过来,冲李老师翻白眼。李老师蹲下来,眼睛注视着帅气的波波,掰过他的小脸,一字一句地说:“欢迎你来到我们班,我相信你不是他们说的那样。走,我给你安排座位。”小家伙愣住了,乖乖地和李老师进了教室。后来的日子里,李老师发现其实波波是一个非常爱动脑筋,非常有责任心的孩子,他调皮捣蛋,是想让所有的人都注意到他;他想做事,可总是好心办坏事;他想和小朋友玩,可不知道怎么去和小朋友交往。了解到波波的情况后,李老师把波波的一些行为编成故事,请小朋友想办法怎样帮助故事里的小朋友。潜移默化的教育,波波变了,这时李老师即时肯定,即时表扬,让他当值日生,为小朋友服务。同时在与波波父母的沟通中,李老师了解到波波的父母平时都忙于生意,大部

分时间都是保姆陪伴他,孩子有着强烈的亲情焦虑。李老师建议到:“孩子是人,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家长不能只在物质上满足他的需要,更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在精神上关心照顾他。”李老师还专门当着波波的面向家长表扬波波有进步,暗示家长多鼓励,多赏识孩子。慢慢的,波波变得越来越懂事,像换了个人,还当上了小班长。看到孩子的变化,波波的父母感激地说:“谢谢你,李老师,我们孩子太幸运了,遇见你这位好老师!”

多年的带班经验告诉她:良好的家长关系是使班级工作更好开展的有力保证。所以,每学期的家长会她都提早准备,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与家长沟通,提出建议,互相配合,不论是年轻的爸爸妈妈,还是上年纪的爷爷奶奶,都非常信赖李老师。生活中,李老师发现6+1的家庭让孩子们娇生惯养,自私霸道。而幼儿期正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个性形成的关键期,要让孩子们享受爱,了解爱,懂得爱,奉献爱。于是,李老师与家长们共同开展了“爱的教育”系列活动。“三八”让孩子“给奶奶(妈妈)洗脚”;请家长带孩子参观自己的工作单位;与南漳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手拉手”;到邮政局给远方的亲人朋友邮寄明信片;重阳节带领孩子到敬老院,孩子们表演节目与老人同乐;为地震灾区的小朋友捐款„„爱在传递,爱在延续,李老师奉献着自己的爱,也收获着孩子们的爱:教师节办公桌上的一束鲜花、悄悄塞到老师手中的咽喉片、毕业的幼儿打来的电话,家长送来的感谢信,李老师经常笑称:“我是富翁!”

四、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站得出来,这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6年幼儿园代表襄阳市参加湖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当时李老师担任学前班的班主任,六十多个孩子,教学任务重,安全责任大,带班一天下来筋疲力尽。而训练只能安排在下班后进行,时间短,难度大,但是能参加省运会是幼儿

园的荣誉,是展示供销人风采的机会,她毅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下班后她和大伙一起排练,大跳、翻转、一个一个动作地扣,一拍一拍地和,衣服汗湿了,人要累瘫了。更糟糕的是高强度的训练,使她的肩周炎发作了,针刺的疼痛使手臂无法活动,更别说完成比赛项目中高难度的动作。可是她没有退缩,打完封闭针再进行训练,忍着疼痛咬牙坚持。最终幼儿园代表队参赛的二个项目,分别荣获一枚金牌和一枚银牌,为襄阳市争了光,李巧丽同志并被组委会授予 “优秀运动员”称号。

在学前班,备课,做拼音卡、字卡,批阅作业,一个一个的示范拼音汉字书写格式,大量的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导致李老师患上了颈椎病。有人说她傻,拿着那点工资还不够去医院看病吃药的,不值得!可李老师却说:“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上幼儿园时家里老老少少千挑万选,希望上个好的幼儿园,遇到一个好老师,全市这么多幼儿园,他们最终选择了我们供销幼儿园,选择了我作为孩子的老师,这是对我的信任,我要对得起天天叫我老师的孩子们,对得起把孩子托付给我的家长们,我不能辜负了他们的希望。”

“一个党员一面旗”,李巧丽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在这培育花朵的百草园里,她用自己满腔的“情”和“爱” 倾心花的事业,奏响了爱的乐章。

5.朗读,奏出美妙的乐章 篇五

一、比较揣摩, 体验朗读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 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特征。语文课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 抓住那些能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细细品味, 咬文嚼字, 做到“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第2自然段:“我在空中飘浮着, 碰到冷风, 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 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 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 人们又管我叫‘雪’。”指导朗读时应引导学生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特点, 比较、揣摩重点字词“落”“打”“飘”的不同, 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入情入味地朗读, 边读边做动作。“雨”是从天上落下来, 读“雨”“落下来”不慢不快。“雹子”是从天上打下来, 读“雹子”“打下来”要重读;“雪”是从天上飘下来, 读“雪”“飘下来”要想象“飘浮”的样子, 要轻读。学生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 胜过教师的条分缕析。

二、吟诵品味, 入情朗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文字朴实, 闪烁着美好的思想, 散发出融融的暖意。教学可采用“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读中品, 品中读, 如理解“每当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跑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一句时, 抓住“协调有序”, 学生合作朗读“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前面的……后面的……”从体验朗读的协调有序中感悟人们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

三、多元理解, 个性朗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明确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一文中“我停下来时, 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 小伙子。’”可启发学生体会老人内心的感受。有的读出了老人对“我”的鼓励, 有的读出老人为“我”的点滴进步而高兴, 有的读出老人对“我”的赞赏……尊重学生自读自悟, 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 就是多问问孩子“你觉得该怎么读, 为什么?”多听听孩子的体会与想法, 激发他们顿悟辞发、自读自评。

四、声情并茂, 层层引读

引读作为朗读的教学形式之一, 极具鼓动性和感染性。引读能够渲染烘托课堂气氛, 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以声解义, 加深感悟。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中“这位老人每天都步行二十余里, 从城郊赶到翠湖, 只为了给海鸥送餐, 跟海鸥相伴”, “十多年了, 一到冬天, 老人每天必来, 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可这样设计引读: (配乐)

师:十多年啊, 十多个冬季, 有一千多个日子。在这一千多个日子里可能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 老人可能生病了, 可能碰到特别恶劣的天气, 可是这位老人———生接读:每天步行二十余里, 从城郊赶到翠湖, 只为了给海鸥送餐, 跟海鸥相伴。

师:无论天气多么寒冷———生读:这位老人……跟海鸥相伴。

师:无论身体多么虚弱———生读:这位老人……跟海鸥相伴。

师:无论经济多么困难———生读:这位老人……跟海鸥相伴。

这样抓住含义深刻的重点语句, 层层引读, 反复吟诵, 在一咏三叹的朗读中真真切切地感悟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

五、评价引导, 灵动朗读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 既能激励学生读得更好, 又是朗读方法和技巧的必要指导。如,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小稻身脱险记》一课时, 文中写到杂草被除草剂喷洒过后有这样一句话:“完了, 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朗读这句话时, 声音非常响亮。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 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来, 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学生和听课老师都笑了, 该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 这次读出了效果。这样的幽默评价,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又调节了课堂气氛, 启迪了学生的智慧, 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了发展。

6.用笔书写时代乐章 篇六

于是,在初夏微醺的暖风中,我们来到了柳建伟工作的地方——八一电影制片厂。一身休闲装的柳建伟下楼将我们接到了他的办公室。生活中的柳建伟很健谈,思维敏捷,视野开阔,隐约还有一股豪气。一杯清茶、几句寒暄过后谈话步入正题。

用笔记录时代的发展

谈到《突出重围》、《北方城郭》、《英雄时代》这“时代三部曲”的创作过程,柳建伟这位以对时代发展异常敏感而著称的作家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他认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风云际会、英才辈出”。在此期间,旧的价值体系解体,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们情感和理念的动荡要比平稳时期大的多,伟大的社会变革必然有伟大的文学作品来正面描述。

16岁前,作家一直生活在《北方城郭》所描述的那个空间里,十分熟悉那里的生活。直到今天,他仍然和这个空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88年25岁的柳建伟觉得应该对这段生活经历进行记录和表达。于是,《北方城郭》的雏形开始在他心中建构。到了1995年,《北方城郭》基本酝酿成熟,但此时的柳建伟觉得单单一部作品已经不能完全表达他的思想,随即产生了创作“时代三部曲”的计划。

柳建伟认为作家要有社会良知,对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关注而不应回避,《北方城郭》就深入人性的层面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样,作家更要以积极的态度来描述这个前进的、上升的社会。“只有群众才是真正理解文学艺术的人,我的作品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证明我对社会的把握和认识是正确的。”吐着烟圈的柳建伟目光坚定地说。

对于当今时代,柳建伟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承平发展了二十八年。他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盛世。因为自秦汉以来,历史上有名的盛世,诸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天宝、万历中兴、康乾盛世等,时间都很短,即便时间长的,也因中间的战乱和政治斗争有所中断。因此,当今时代是一个伟大时代的开端,这正是他的作品所要集中描绘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经济的关注度日益增加,“抓特务”“抓间谍”方面的创作日渐减少。柳建伟却告诉记者,随着社会开放度的增加,间谍只会越来越多。他在《石破天惊》当中,将“间谍战”设置为小说的一条重要线索并用了5万字的篇幅,“我要告诉读者,千万不能因为太平盛世就掉以轻心,事实上间谍多如牛毛。我并不是危言耸听,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军队和普通人的生活,都将是非常危险的。”柳建伟表示,一个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敏感和忧患意识都在迫使他不得不写这样一部作品,“希望更多的人从我的小说中了解到真正的部队生活,并从中得到警示”。

高产源于酝酿与积累

“别人感觉我写的书很多,但创作时间却很短。只要读者喜欢就行,我不管别人怎么说。”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拥有城市户口,却在农村长大,从小就很敏感;理工科出身培养了抽象思维能力,文学创作培养了形象思维能力;在军艺上学时练就了一种抗干扰的本领,可以一边聊天一边写作。此外,脑子中可以同时构思多部作品,因此别人觉得柳建伟是一位高产作家也就不奇怪了。

说到《SARS危机》,柳建伟说这是个特例。当时在家闲着没事,就迅速地采访,结合一些二手材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创作完成。但即使这样,也是缘于平时对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的关注,以及自己的忧患意识。因此,平时的储备和积累是柳建伟创作的源泉。

对于长篇小说,柳建伟认为首要的是结构,其次才是人物、情节、语言。长篇小说是大工程,要靠持久的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大工程肯定要用图纸的,首先要保证结构。现在很多长篇小说是“半部杰作”,就是因为没有比较系统的操作性。后来他读到很多伟大人物的传记,尤其是托尔斯泰、福克纳、茨威格的作品,觉得他们都很重视操作性。

学计算机出身的柳建伟,写作时用笔不用电脑,怕受到电脑的奴役,而且“手稿在写完之后,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说起其中原因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1993年柳建伟的母亲发了一支工作用笔,送给了他。正是用这支笔,柳建伟写了自己在文坛上引起反响的第一篇小说《王金栓上校的婚姻》。后来他又用这支笔写了“时代三部曲”,前后写了大概六百万字,笔尖磨掉一毫米。等到《北方城郭》出版时,母亲已经去世了,没有看到儿子的这部作品。柳建伟说,母亲没有留给自己什么贵重遗产,但拿着这支笔写作的时候,感觉母亲还在身边,笔成了自己与母亲沟通的桥梁。但遗憾的是,这支笔的吸水管坏了,没法修复,只好“退休”。透过笔的故事,我看到了柳建伟对母亲那份深深的爱,只有心中有爱的人才能写出撼人心灵的作品。

小说与电视剧同时推进

在柳建伟看来,电视剧本和长篇小说虽有巨大差异,但本质上是相通的。文学是人学,电影、电视、戏剧同样也是人学。电视剧不是小说的简单化,它是独立于其它文体的一种新文体。为了掌握这种文体,柳建伟用了一年的时间研究电视剧的叙事模式和结构。

“长篇小说是原木,电视剧是家具。电视剧本的创作就是将原木转换成家具,因此小说还是根本。”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是改编不成电视剧的,即使勉强改编出来也比原著要差很多。“《红楼梦》哪怕拍十遍也要挨骂的,谁拍谁挨骂。”电视剧只能呈现情节较强的作品,命运的外在变化还好表现,但内心冲突的东西则不好处理。一聊起电视剧,柳建伟总能侃侃而谈。

一个作家想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阅读,写电视剧本不失为一种极好的途径。当然,每个作家对于读者的定位不一样,有的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知音就够了,有的认为知音多多益善。在中国,由于国产电影不景气,社会生活的表现主要依赖电视剧,制作费用也比国外大得多。但是一些导演为了节省拍摄成本,人为降低剧本的质量,电视剧制作状况不容乐观。比如演员的服装,从始至终就用一套;一个人物只用一个演员,不能体现年龄的变化;编剧的作用被导演甚至一些“大牌”演员所降低,随意篡改剧本。电视剧在导演心目中已不是艺术,而是赚钱的工具。“导演像老板,对电视剧的伤害很大。”谈到这些时,柳建伟的眼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担心。沉默片刻,他又语气坚定地说道,“我相信,再过十年,有一流的作家、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演员的参与,中国的电视剧会迎来黄金时期”。

有人担心写电视剧本会影响作家的小说创作,但柳建伟认为有的作家既能写精美的散文,又能写大气的小说,还能写漂亮的诗歌,譬如鲁迅;但有的作家却只能写小说,这是因人而异的。艺多不压身,柳建伟属于前者。

7.翻开幸福的乐章 篇七

职业:建筑设计师

面积:130平方米

常住人口:两人一狗

城市:成都

钟一:家就是我们生活足迹的累积

幸福是什么?我觉得最大的幸福就是全家人能够平安的在一起生活着,或许这个回答有些官方,那么好吧,直接点吧,我所希望的幸福就是吃好、睡好,就像我家的狗一样,平凡的过着精彩的每一天。

我的职业是建筑设计师,爱好旅游,摄影,音乐等等。平日里工作很忙,常常会希望自己处于半退休状态,最好是自由职业,一半时间在家工作,一半时间在旅游。

梦想中的家?这个问题很泛,但也不时会在脑中浮现,希望自己的家能建在大海边,浅色调的屋子加上绿色的植物,干净整洁,充满生活气息。家里陈设着各式各样的旅游纪念品,墙上贴满了自己去世界各地旅游的照片,那些都是生活的印记,这样的家能让自己心情平静,身心得到放松。

自己设计的房子当然如获珍宝,非常喜欢,厨房、餐厅、书房,特别是客厅和书房的照片墙,记录了幸福生活的点滴,让人感觉温馨。唯一的遗憾就是一些小细节,例如开关插座的位置,考虑不够周到,位置不够隐蔽,会有一些繁杂的感觉。

装修是永远不可能完美的。在装修的时候尽量坚持自己的思想,不要因为中途看到别的风格或是其他人的眼光而改变自己最初的想法,家是给自己用的,不是给别人看的。好的家不是靠昂贵的装修和家具,而是依赖于自己生活的痕迹。

8.奏响班级管理的和谐乐章 篇八

一、把爱洒向每个学生

爱,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切最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方法, 都蕴藏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中,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带好学生就要像妈妈一样爱他们, 只有扮演好妈妈这个角色, 班主任才能管理好班级。

每当接一个班级, 我首先对班上的学生进行摸底, 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 我更是关怀备至, 使他们得到关爱。那些父母早亡、父母离异的孩子以及留守儿童, 他们往往孤独、无助, 每当遇到这样的学生我都很心疼, 我总是对他们多用一份心思, 让他们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的爱一旦被学生接受, 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师对他的教育。

我班上有个学生L, 他沉默寡言, 非常内向, 而且上课老走思, 成绩不理想, 通过调查得知, 他也曾是个活泼爱学的学生, 只是一年前他妈妈在一次车祸中身亡, 对他打击很大, 他才变成现在的样子。此后我让班内学生主动接近他、关心他, 和他做朋友。我也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 经常和他谈心, 并鼓励他做个坚强的孩子来报答死去的妈妈……现在的L爱说爱笑, 去年年终考试进入我班前十名。面对L的变化我感到无比欣慰。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但都说明同一个道理:孩子们就像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如果方法正确, 精雕细琢, 他们一定会成为一块块“美玉”!春风化雨细无声, 我将一路走下去, 播洒我无悔的爱。

二、做个智慧型班主任

现代的教育呼唤智慧型的班主任。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首先要有一颗爱心, 要关心爱护学生, 视学生为自己的儿女和朋友。要学会赏识学生。其次, 要懂得宽容、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要有一颗童心。班主任在工作时, 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掌握学生的心理, 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方法, 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时, 一个眼神, 一张纸条, 一个电话, 一次活动, 一次谈话, 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也应该是一个爱学习的班主任, 他要在学习中不断前进, 在前进中不断学习, 努力研究班主任工作, 让丰富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

三、赏识之外, 莫丢惩戒

“两会”期间, 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校长邵喜珍诉说了当前教师的无奈和焦虑:“由于片面强调赏识、尊重、以人为本的教育, 导致了社会、学校、家庭对孩子形成一种畸形的保护, 学生犯了错误, 老师现在根本就不敢管。”她认为, 作为教育的艺术, 教育惩戒更是一种博大的爱。邵喜珍代表说出了广大教师的心里话。

前几年大兴特兴的“赏识教育”明显矫枉过正, 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结合中小学生成长发育的生理和心理规律, 必要的惩戒必不可少, 这才是真正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其实惩戒教育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是通行的, 他们的法律不仅允许惩戒, 而且详细地规定了惩戒的标准和尺度, 如何让学生的错误得到惩戒, 师生都是有数的, 对教师和学生来说, 都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措施。而适当、合理的“惩戒”教育就是这样一个外力。我们通过辨别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 尤其对那些十分顽皮的孩子, 适当的惩戒有时候比苦口婆心来得更有效, 更能触动孩子, 使其反思。如今的孩子缺的就是反思, 总认为自己是正确, 是应该被所有人宠的、爱的!建议教育部门, 尤其学校的老师们对学生在犯错的时候给以适当的惩戒。

总之,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 可我却乐在其中。我会用爱奏响班级管理的和谐乐章。

9.奏响小学英语课堂的和谐乐章 篇九

一、心心相应:师与生的和谐美

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教师与学生关系如何,是构成了课堂这个“小社会”能否和谐的关键。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

1. 体验成功情感,实现自我价值。

人的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个“四块糖果”的故事。这说明了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教师要努力放大学生的优点,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赏识是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在我今年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位史同学,五年级英语基本没有及格过,但接班后我发现他特别努力。于是除了课上的不断鼓励之外,前几个单元的小练习,我都以他的积极努力为由,提前让他把其中的部分题目练一练。于是,奇迹就在赏识和赞扬中发生了,从六十几到七十几再到八十几。虽然现在他还没有满满的自信,但我相信那一定会出现在不久的将来。

2. 保持良好心态,构建伙伴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的情绪表现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模仿、暗示和移情等心理所导致的。试想,铃声响后,学生看见讲台前板着脸的老师,谁还能轻松起来。因此,教师要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其次,教师不要刻意让学生体验学习压力。有的老师喜欢一上课就给学生下马威,先来个背、罚、练。这又如何能让学生轻松起来呢?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已够多的了。老师学会做并善于做学生的大朋友,才会让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蓬勃凸现。

3. 融合幽默夸张,丰富教学表达。

幽默与夸张都是教学的智慧,它们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和有效。在前不久的江苏省小学英语优秀课评比活动中, 无锡的李恬平老师, 以夸张的着装、动作及幽默的语言,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小小环节, 让我印象深刻, 当学生们在齐读短语“pull up the carrots”, 声音不够响亮, 李老师一句“I need some big carrots, but you only give me some small ones.”乐坏了所有的孩子, 之后的朗读效果也可想而知了。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幽默和夸张来引趣、点拨、纠错、启悟, 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一股新鲜血液, 使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 成为学生留连忘返的殿堂。

二、平衡发展:教与学的和谐美

在课堂活动中,教与学是两种行为、两个过程,“教”与“学”和谐的实质就是要使教育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节律和谐。教师要从微观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教育教学时空的安排、教育教学情境的设置等方面调控教育的节奏,积极地适应和影响学生发展的节律,使“教”与“学”的活动达到最佳和谐水平。

1. 教学方法的和谐美———灵活多样。

人们常说“好的方法”与“不好的方法”,并不是从绝对意义上讲的,某种教学方法相对于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言,是好的方法,而相对于另外的教学目标而言,则可能是不好的方法。方法必须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必须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符。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游戏、儿歌等都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到了小学高年级,真实性教学、阅读教学则能更好地促使教与学活动的和谐发展。

2. 教学内容的和谐美———丰富有效。

要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终生不弃,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行的《牛津小学英语》,每个单元根据一定的话题提供了相关的词汇、句型或交际用语等教学内容,相当于一个资料库,它给教师处理教材和实施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和空间,但同时也对教师把握教材和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分配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先学什么?后学什么?都值得教师认真分析和研究。

3. 知识智能的和谐美———协调发展。

掌握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知与能失调,教师注重的是以教材为本,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对知识的应用却很少注意,学科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往往被忽略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语言交际中去,在实际运用中促进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和谐统一。如在3B Unit 9“Shopping”一课教学中,在教学日常交际用语“Can I help you?”“What color?”“How much is it?”之后,师生、生生之间经过多次模拟购物演练,最后,八个小组分别拿出准备好的服装、文具等,布置成一个个mini-shop,一半学生留下当营业员,另一半出去买东西,活动3—5分钟后,交换角色。在一连串的模拟购物活动中,学生不但学会了本课的英语知识,而且锻炼了应用知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10.“费”腾乐章 篇十

此刻在德里克·费沃斯的脑海中,想必有不少希望实现的目标。就个人而言,这位2010届的探花秀是时候为自己挣得一个NBA先发球员的位置了;而从球队角度出发,他要做的便是帮助爵士重返季后赛——当然,再像上赛季那样首轮即遭横扫可不行。除此之外,费沃斯心中还有另一个目标:“作为一名佐治亚人,我一定要努力为亚特兰大的篮球正名,”这位前南亚特兰大高中和佐治亚理工的高材生说道,“在佐治亚州,橄榄球迷要比篮球迷更多。”

对德里克而言,好消息是:以上提到的这些目标都是相辅相成的。只要这位21岁的年轻人能够继续保持自步入联盟以来的进步势头,打出高效的表现——上赛季他平均每36分钟可以得到15分11篮板,那犹他在明春无疑大有可期。如果费沃斯的进步能带动球队整体的进步,那主帅科尔宾则很有可能将其放入首发。这样的话,佐治亚州在西区季后赛中无人扛鼎的局面也将被改写。当然了,还有个需要费沃斯完成的任务:找准自己的定位。最适合这个瘦高个的舞台究竟是大前锋还是中锋?“我是一名篮球运动员,就这么简单,”费沃斯似乎并不纠结于此,“当我在场上的时候,我并不在乎他们让我打什么位置,我只是真心希望能在今年有所突破。”

假使德里克真能突破去年绊倒他的障碍,那很快他就会需要新的目标了。在上赛季季后赛首轮与马刺的较量中,他的数据从常规赛的8.8分6.5篮板飙升到了11.8分9.5篮板,他不仅承载了爵士的未来,甚至在某些时候,他看上去已是队内最出色的球员。现在,费沃斯自己也非常确信只要他留在场上,那对球队便是最好不过,正如他所期待的那样:“嘿,我们铁定会重返季后赛的,走着瞧吧——我们会让某些人再次震惊的。”——王必诚

11.让朗读奏响语文课堂的美妙乐章 篇十一

一、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英国诗人密尔顿说:“在琅琅书声中, 课文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 常能得到充分、酣畅的体现。”对于一篇文章, 特别是文学作品, 要理解它的思想内容, 首先就是朗读。文章愈好, 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 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 必须大声朗读, 方能读出语感, 体会词语的妙用, 悟出篇章结构的章法与技巧, 揣摩其内在意蕴。

在语文教学中, 要想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就要注重朗读教学, 尽量地让学生多朗读, 全面调动他们的眼、口、耳、脑等感官的参与, 这样, 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刻, 学习效果就会越好。要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 必须让学生多朗读课文, 朗读多了, 也就容易掌握其重点, 突破其难点。“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一章三遍读, 一句十回吟”都说明反复朗读的重要性。

例如, 在指导学生学习朱自清的名篇《春》时, 我先让学生看课文, 结果学生对文章并没有什么感触, 甚至有学生认为写得很平常, 与自己平时的作文差不多。于是我再指导学生调整情绪, 让他们有感情地去朗读课文。对春草的描写让学生反复诵读, 反复体会。“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 打几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读着读着, 学生的语言轻快起来, 读出了那种春回大地的喜悦心情。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打动了每一位学生, 有些学生甚至想到“钻”字蕴涵着的强大的生命力。可见, 朗读有助于学生体会文章丰富的内容。

二、朗读可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而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乌申斯基也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 其寓意深刻, 语言精妙, 意境优美。而这优美的意境通常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 它留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 往往只能借助想象意会。学生通过朗读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感情经验。与此同时, 在教师的指导下, 深入理解课文, 并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 从而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如, 马致远的《秋思》勾勒出几个特定的秋天画面。学生在朗读中, 可以想象出这样的画面:又是黄昏, 一天快要结束了, 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藤是枯萎的藤, 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 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想象到如此萧瑟的景象, 学生在反复的朗诵中, 便能领悟到羁旅天涯的游子在秋日里的思乡之愁, 体会到游子绵绵不绝的愁绪。

再如,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朗读中, 学生仿佛看见:水仿佛透明似的, 可以一眼见底, 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 水底累累的细石, 都可以一览无余。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 一泻千里, 使人惊心动魄。通过朗诵, 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 领悟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的厌倦。

三、朗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朗读。教师正确、流利、生动地朗读课文, 能给学生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 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抓住时机朗读还可以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事实证明:学生注意力最不集中的是课首和课尾的三分钟, 或者是课中间的某个时间段。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朗读课文, 提高上课伊始的兴趣;课中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读, 把走神的学生重新吸引回来;而课尾三分钟, 在学生精神容易放松之时, 让学生齐读, 同样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 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范读、领读、轮读、接读、分角色读、齐读等, 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例如, 我在教学童话、戏剧单元时,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他们绘声绘色的表演, 常常引来满堂的掌声。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朗读时间和空间, 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和环境, 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中学语文学科的能力培养目标之一。朗读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 它是眼、口、耳、脑并用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活动。学生在朗读中, 潜移默化地把一些优秀语汇、句式, 变为自己语言的储备, 增强了语感。反映在口头表达上, 就表现为语言的自然、清晰、得体, 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各不相同。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 语言障碍比较明显, 通过朗读可以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言习惯。例如, 班上有个学生胆子很小, 平时从来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在教学《如果人类有尾巴》一课时, 我反复指导学生朗读, 让学生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新奇的想象境界。然后, 我进一步启发:“同学们, 如果人类有翅膀, 会怎么样呢?”此时那个从来不敢发言的学生思路也打开了, 积极举手发言。事实证明:朗读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使他们发音正确、语言流利、声音洪亮、态度大方。

五、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人说:“书要苦读, 不读不得要旨, 不读不知其意味, 不读不能领略语言之美。”同样的诗歌或文章, 干巴巴的读和声情并茂的朗读, 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随着朗读的不断进行, 学生对美的感受会更加细腻, 并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它意蕴的美。朗读时, 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 形成了或铿锵有力, 或婉转缠绵, 或回旋往复, 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 能让学生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 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诗经·蒹葭》中, 全诗三章, 每章只换几个字, 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 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从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追寻过程的艰难等方面表现主人公坚定执着的精神。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不少叠词, 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整首诗歌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学生不仅被诗人的优美文字打动, 还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 感受到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文章创造的意境美, 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上一篇:人力资源经理不想看到的字词下一篇:餐厅光棍节活动方案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