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绘本读写教学

2024-08-20

小学绘本读写教学(精选8篇)

1.小学绘本读写教学 篇一

读写绘本

促进习作

——谈谈本学期我在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方面的具体做法 祁连路小学 苏俊霞

2015年3月20日

上一届学生经过六年的坚持,在诵读经典诗文方面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着实令人欣慰!这一方面得益于师生的共同坚持,互相促进。另一方面也在于老师的不断引导,适时点拨。总结反思!不断提高。六年来每天课前的古诗文交流从未间断,长期坚持下去,就变成了一种习惯。所谓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老师不断地鼓励引导之下,孩子们乐学、乐思、乐背,乐与别人交流沟通。这种诵读习惯的养成,诵读语感的自悟。也为这些孩子们一生的诵读经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过去,在满满的收获之余,也留下些许遗憾。我在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方面我就没有做到坚持,更没有做到持之以恒的引导和培养。只是阶段性的做一些标志性的阅读(只为学习课文服务才做引导)因为语文素养的提高最终要落实在大量有益的阅读上面。所以我决定在这一届学生身上好好弥补阅读方面留下的遗憾。

九月一日开学头一天,我就有意识地检测孩子们的诵读能力和识记国学的广度,在规范行为时。我有意背出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文佳句。让孩子们接背。有几个孩子能对出简单的唐诗。比如李白的《静夜思》骆宾王的《咏鹅》李绅的《悯农》等。也有个别孩子连一句都接不上来。这与孩子所受的学前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我看到个别来报名的家

长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他们也许是感慨在集体中才能看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吧!)不过没关系,一切都从头开始。

一年级常规管理很重要,所以我在沿袭上一届诵读经典的基础上,尝试用“格言”治理班级。内容上有所拔高。直接用《弟子规》中的名句进入。比如:看到新生一年级的孩子话特别多。我就高声诵读“话说多,不如少。为其是,勿佞巧。”并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给孩子们听。他们虽似懂非懂。但还是安静了下来。课前我一说“话说多”孩子们立即就接着说“不如少”课堂也立即安静下来。看到个别孩子有随手乱扔垃圾,书桌上乱摆放书本文具的行为。我就教他们“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并解释给孩子们听。看到下课后男女生都横冲直撞地疯跑。我教他们要“宽转弯,勿触棱”这样不但纪律好多了,孩子们也懂得了一定的道理。使孩子们在明白事理的同时也自觉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可谓一举两得。期间也穿插一些好听又有意义的儿歌比如《上课歌》“叮铃铃,上课啦。大家快快进教室,书包文具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要思考。回答问题声音响,老师夸我好学生。”论语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书犹药也 读之可以医愚。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等等(这学期孩子们都能够熟背成诵了)这学期我开始实行全班轮流上台课前展示(经典诵读也要坚持)。大家轮流做主持人。现已初具规模。

现在说说我在读写绘本方面的具体做法。从九月份开学第一周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坚持每天安静地早读。午间读书。(陪着早到的

孩子)为能够节省时间,我每天放学打扫完卫生都会把阅读材料放在每个孩子的书桌上(出示图片)(最初阅读内容是李琮校长提供的《幼儿画报》,虽然略显幼稚,但图文并茂,孩子们都很喜欢读)大概看到九月底,这些书基本上已经被孩子们翻看的又破又旧,有些都掉页零散了。一位有心的家长(郭昊哲家长)就自掏腰包为我们班捐献了60本崭新的带拼音读物。(图片出示)有《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雷锋的故事》《中外童话》甚至是儿童版的《大学》《论语》《中庸》《孟子》我和孩子们都欣喜若狂。接下来的晨读,大家都可以有两种书目了。程度好的读新书。认字少的孩子继续看《幼儿画报》而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安静地读《教育的解放》《跟苏霍姆林斯基学教书》。看到我在做笔记,孩子们也学着我做笔记。一个影响两个甚至三个四个„„(展示积累本)孩子们的阅读愿望越来越源强烈。我有时看他们读得如此认真都不忍心上课,(出示图片)甚至能浪费一两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读书。有实验证实。做一件事情能够坚持21天的话,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坚持了近一个学期。期间当然还伴随每周一次的读写绘本的坚持。现在孩子们一进教室就基本能安静的读书(无论中午还是晚上都有专人负责摆书收书)很少听到吵闹声。沉浸在故事中的孩子们是淳朴的,经常被童书故事滋养的孩子的情商比一般的孩子要高。我一直相信这一点。

说说读写绘本的尝试。从九月份第一周开始。我每周五坚持给孩子们讲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要求回家将给家长听,并动手把内容画下来让家长帮助写上文字制作成绘本。这样

做的目的一方面训练孩子们的倾听能力也训练了孩子们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绘画也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绘画写内容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感悟做人做事的方式。从而明白事理。选择播放典型绘本《安的种子》《小种子》《小威向前冲》《长大做个好爷爷》《我有友情要出租》第一次家长会上我也给家长们讲绘本故事,提出要求征求家长的意见。(我说道:“亲爱的家长朋友,现在咱们辛苦点儿,也许暂时看不到孩子们的进步,但一年或两年以后,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您的孩子在阅读,习作以及感悟能力等方面和那些没认真对待写绘的孩子的差别已经很大了,您将会为此而骄傲!”)家长们都很支持我的做法!(出示孩子们画的绘本)有的家长特别负责任。一回家就让孩子讲故事并录下来。再让孩子边听边画。之后帮助孩子绘画写内容。(在此我特别感谢家长的大力支持,协助。)在制作绘本的质量数量上我没有过多的要求,因为孩子们的绘画天赋有优劣。记忆能力也有高下。所以哪怕是绘出一部分内容或者绘出一张纸的内容我也鼓励表扬。至今没有一个孩子不交这项作业的。(其实到最后期快末考试时,我自己都不想坚持了,害怕影响考试成绩。但为了孩子们的长远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我孩子给家长写了点东西,(大概内容是:“开学近两个多月了!孩子们一天天在进步!他们在学校开心学习,幸福成长!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听读绘本的能力一天天进步!这些进步令人欣慰!期间有太多的感动和故事„„感谢家长的配合支持!我们的绘本在大家的努力坚持下,也绘了近十本了。听读绘本一方面锻炼孩子的倾听能力,也考察了孩子们的回顾思考能力!家长们也在此

过程中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绘本让我们能以幸福的心态看待今天的世界,也让我们明白,很多原来非常重要的东西其实并不重要。绘本让我们知道,儿童永远是正确的,无论如何不能低估儿童的智慧!每周的绘本虽然是额外的任务!但咱们的孩子喜欢!我们辛苦一点儿也是值得的!从上周开始我有开始矛盾!!因为现在课程紧张。作业压力也大!咱们每周的绘本还要不要坚持?虽然咱们的家长很负责任!(没有一个不按时绘画的,这点令我感动!因为孩子们的绘画能力不同,对有的家长来说确实是困难)但是我还是担心给大家带来负担!所以征求大家的意见要不要继续绘下去?(本打算至少要坚持到放假,)请开诚布公的,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想征求家长的支持。没想到家长们比我还有远见,一致赞同坚持绘画。就这样一学期下来我们每个孩子手里都有十五本绘本。沉甸甸的收获啊!

我想一学期来我的大部分精力就是引导孩子们阅读绘本。这些工作对我的教学有一定的影响。我想成绩一定不会很好。没想到期末考试完我还比较满意。我相信只要孩子们愿意学习,爱上阅读。成绩的最终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放寒假时我征得孩子们的同意每人读写五个绘本。寒假里不断有家长在网上晒出孩子们的绘本画。一方面鼓励了其他孩子。也增强了家长和孩子们读写绘本的信心!所以本学期开学收作业时全班只有一个孩子没有绘完(张晨博只画了两本)其他同学都画了五本。我在布置作业时提供了绘本的目录给家长。(寒假绘本目录参考:一年级经典绘本阅读目录《好饿的毛毛虫》《小阿力的大学校》《我也可以飞》《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想吃

苹果的鼠小弟》《打破杯子的鼠小弟》《鼠小弟荡秋千》《愿望树》《我有猜猜多爱你》《我喜欢书》《好饿的小蛇》《不会写字的是狮子》《鼠小弟和鼠小妹》《鼠小弟的小背心》《鼠小弟和大象哥哥》《我有友情要出租》《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寒假推荐阅读书目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和《我的爸爸叫焦尼》《大猩猩》《团圆》《小魔怪要上学》《爱心树》《特别的客人》《温情的狮子》《真正的朋友》《坏坏狼》《特别的礼物》《完美的一天》未完待续

祝寒假愉快)这学期第一周周末我基本上都忙的忘记写绘本的事情了。孩子们都很期待的问我。苏老师这一周的绘本故事还没讲呢!我惊讶的问:“还要画吗”他们异口同声的说要画。正好我上个学期都准备好了一个绘本故事《小种子》(也正好切合本单元描写春天的事物)我希望每个孩子都像小种子一样慢慢学习生活。最终地成长成一棵巨大的花朵。第二周结合口语交际自己编写一本描写春天的绘本故事。孩子们兴趣高涨。到现在有好几个孩子都不用家长帮助了。(韩佳莹、吴凯瑞、田思聪、周子轩)自己画,自己写内容,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出示绘本)(我还鼓励他们学会查字典,一切都在有序进行中)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如今,我播下一粒种子,一粒细小的种子,我相信早我和家长们的共同培育下,孩子们一定能长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2.小学绘本读写教学 篇二

二年级是写话的起始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中指出: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可见,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找到孩子感兴趣的写话点非常重要。低年级孩子善模仿,找到好的模仿范本,比教师的说教效果会好很多《。蚯蚓的日记》是一本很有趣的绘本故事,它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蚯蚓的日常生活。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故事图文结合的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阅读中学习以日记的形式来写生活中的事物,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 阅读绘本《蚯蚓的日记》,感受日记内容的丰富、有趣,激发阅读绘本的兴趣。

2. 通过阅读,学习从生活中选取材料写日记, 并尝试以动物的身份写日记。

3. 体会写日记的乐趣,喜欢写日记,觉得写日记不是一件难事。

【教学重难点】

感受以动物身份写日记的有趣,尝试以动物的身份写日记。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 猜谜语

出示“:没眼也没脚,走路爱扭腰。雨天出门逛, 晴天地下藏。生来不怕湿,害怕太阳照。”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 介绍绘本《蚯蚓的日记》

老师把蚯蚓请到黑板上来。(师板画:蚯蚓小弟)这位蚯蚓小弟到底有哪些秘密呢?今天老师把他的日记带来了。读读这本书的名字。(板书课题: 蚯蚓的日记)让我们顺着蚯蚓的笔迹走进他的世界,看看蚯蚓在他的日记里写了什么吧。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板画蚯蚓小弟,一是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二是将蚯蚓拟人化,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阅读绘本,感受内容的丰富

1.阅读第一则日记

师:这则日记写了什么内容?你们在生活中除了妈妈的嘱咐,还会有哪些人对你嘱咐?

师:从这三件事中,你知道了蚯蚓的哪些知识?

师:是呀,我们不仅知道了蚯蚓的生活习性,还明白了日记里可以写长辈、老师的嘱咐。(板书:教导)

2. 阅读两则日记

师:这两则日记,蚯蚓小弟又写了什么事?(板书:学本领)

师:为什么他们都学不会? 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与本领。(说得真好,蜘蛛有蜘蛛的本领,蚯蚓有蚯蚓的特长。)

3. 继续阅读日记

师:我们也停下来想想,为什么说跳房子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呢?

师:这两则日记有什么共同点?(板书:危险)

(设计意图:指导孩子阅读上述比较典型有趣的日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扶到放,边读边想,边读边概括,学习阅读方法,为后面的自读绘本和写话练习做铺垫。)

4. 小组合作读绘本

师《:蚯蚓的日记》有意思吗?打开老师给你们打印的书,请你们接着读。在读之前,老师有个小要求:读完一则日记就把内容概括好写在下面。比比哪组读得最快,写得最快?

5.交流概括的内容

师:每组说两件事,其他同学注意听,没说到的内容待会请你补充。(师伺机板书)

(设计意图: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完成阅读任务, 养成阅读习惯。通过后续的阅读和概括,发现蚯蚓日记内容的丰富多彩,表达上的自然有趣。同时通过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情,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三、联系生活,练写日记

1.联系生活

师:蚯蚓在日记里写了这么多事,你们在平时生活中碰到过这些事吗?谁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2.学生练写

出示要求:我也来把生活中的趣事写下来。要求:写3~5句话得3颗星,字迹清楚得1颗星,标点正确得1颗星。

3.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由蚯蚓的日记内容,迁移到学生自己的生活,提出练写的要求,时机适宜,学生有话可写;同时提出练写的评改要求,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话习惯。)

四、学习以动物的身份写日记

1.变成小动物,即兴采访

师:刚才同学们写的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可是《蚯蚓的日记》这本书中写的这些事都是发生在谁身上的?文中的“我”指的是谁?(蚯蚓) 如果我们也以动物的身份来写日记,你想以哪种动物的身份来写?“巴拉巴拉能量,呜卡拉卡,变!” 哈哈,你们都变成什么动物了呢?

师:老师采访一下,你是什么动物?请你做一做动作,学着叫一叫。

(设计意图:发现文本的特别之处——以动物的身份写自己。为了让学生很好地进行身份转换, 采用《巴拉巴拉小魔仙》中的咒语,将学生点化为小动物,再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增强孩子角色转变的趣味性。)

2.再读日记,讨论注意事项

师:以动物的身份来写日记,还要注意什么呢?我们再来看看蚯蚓小弟怎么写的?

师:这则日记写的是什么事?蚯蚓是怎么跳舞的?那如果是大象会做什么动作呢?猴子呢?那么以动物的身份来写日记,我们要注意什么?动作要符合动物的特点。(板书:动作特点)

师:再来看下面这则日记,快速读完,说说写的是什么事?(挨批)

师:蚯蚓挨批是因为什么?(吃功课)那如果是小猪上课会因为什么挨批呢?(睡觉)还有哪些动物会因为什么原因挨批?

3. 出示例文,巩固注意事项

出示教师以动物青蛙的身份写的例文:池塘里要开晚会了,小鱼妹妹表演舞蹈,蝴蝶姐姐走时装秀。嗯……我表演什么呢?妈妈说我嗓门大,那我来个独唱吧。轮到我了,我跳上荷叶舞台,“呱呱呱” 地放声歌唱起来。大家都捂起了耳朵说“:唱歌怎么一个调子呀?真难听。”唉,真是太丢人了,羞得我钻到水底去了。

师:我们在以动物的身份来写日记时,还要注意动物的生活习性。(板书:生活习性)

4. 第二次练写

出示要求:我还能以动物的身份写日记。写3~5句话得3颗星,写出动物的特点得3颗星,字迹清楚得1颗星,标点正确得1颗星。

交流写话内容,认真听,猜一猜他写的是什么动物,有没有写出动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再次通过阅读文本,从中学习以动物的身份来写话的写作技巧。合理巧妙地使用教师的例文引路,为孩子的写作铺路架桥,降低习作难度,消除孩子习作的畏难情绪。从学生写的作品看, 学生已经学会了以动物的身份来写日记了。)

五、总结延伸

1.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

师:写日记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你可以把你每天听到的、看到的、做过的、想到的事,像蚯蚓那样都记在日记里。

2.拓展

还可以这样写日记,出示图片,介绍照片式日记、一句话日记。小朋友,让我们尝试着经常写写日记,用日记来记录我们成长的足迹吧!

3.小学绘本读写教学 篇三

一、体会内涵,挖掘图画中蕴含的语言

绘本的结构并不单纯是图画与文字相结合,图画在文字之中进行补充,将一些文字不能够充分表达出来的部分用图画进行展示。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简单而有效地理解读本,而且通过图画进行展示,对于一些细节的表述比仅仅是文字而言更加地明显,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把握读本的内涵。绘本中的图画更多的是对语言内涵更深刻地解读,让学生能够在读文字的时候,并结合图画,真正将绘本读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学生能够在回忆读本的时候,通过脑海中的画像就能够迅速地回想起读本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于读本的首次记忆。而且图画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要远远比文字要强大的多。学生上课时通过看读本中的插画,就会勾起对这个绘本故事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有耐心地去学习这个绘本故事,并且耐心地阅读和探究,有趣的插画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将学习兴趣培养起来,并且很快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例如:在大卫·香农的《大卫,不可以》这个绘本故事的学习中,第一个画面上,画了一个男孩踩在椅子的边缘,费力地想拿高处柜子上的糖果罐子,然而,文字的内容却是:“大卫,不可以!”文字只有短短的五个字,但是通过这幅图画,却能够让学生进而思考更多的东西。为什么妈妈要说“大卫,不可以!”而孩子看到这个又会想到什么,仅仅是配上了一幅图画,这五个字就像多了几千字一样变得复杂和值得琢磨,这个绘本故事就是重复着家长对孩子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和孩子自己沉浸在充满创意和自己的行为里的对比。而在插入了图画之后,孩子对于文字的理解也能够变得更加简单,并且对于这种现实和理想的反差,能够了解得更深刻更具体,能够让学生在图画的帮助之下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内涵,让绘本的主旨显而易见。

二、架设桥梁,实现生活与现实的连接

绘本作为一种图画与文字的结合,很多时候图画的绘画都是要以现实为依据的。只有将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东西展示在图画中,才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时的共鸣,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多的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相似的事情,进而对于那种读本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感悟,从而增强学生理解读本的能力。而且,熟悉的文字和图画能够让学生感觉读本极其贴近生活,不是与自己那么遥不可及,能够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并且对学习有足够的耐心。通过与自己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共同进行读本的剖析。而且,生活中遇到的情景学生也会让自己身临其境,让自己想像:假设自己便是文中的主角,那么他又会怎样面对和处理读本中的情形。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遭遇,进而更好地理解读本,将读本与现实连接起来。

例如:在绘本《我要变大》中,一只叫做“黑羽”的小公鸡经常因为个头小而被嘲笑,后来她吞下了一个能让自己变大的绿松石,身体就变得奇大无比。而学生中肯定存在着因为个头小而被其他同学嘲笑的孩子,而他们看到“黑羽”变大的图画之后,就会同样想到自己如果哪一天也能够变得高大健硕,那么自己的生活又会如何?而且,学生对于绘本中同样的情景肯定有着同样的心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读本的过程中更好地站在小公鸡的角度上进行思考和体会,让学生对于读本的内涵掌握起来变得更加简单,并且轻松。所以在绘本中更容易让自己的现实生活与读本相结合,进而更快地理解文中对象的心情,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读本的理解能力。

三、激发想象,为写话插上飞翔的翅膀

绘本中的图画因为是人为创造出来的,那么肯定充满着人为的思考和想象,所以想象力也是绘本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并且充满着幻想的绘本,能够让学生的思绪得到充分地解放,并且对于今后的写作能够起到启蒙和引导的作用,让学生的思想不被现实所封闭,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引导,让孩子今后对于其他文章的描写也能做到栩栩如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充满着想象的图画能够让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得到充分地吸引, 上课不至于出现走神的现象,能够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当中。

例如:在《蚯蚓的日记》这篇绘本中,故事就用风趣幽默的第一人称来模拟蚯蚓的生活,故事的主角就是一条蚯蚓,通过蚯蚓的自述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我”作为一条蚯蚓,永远不用担心的三件事:那就是永远不用看牙医、永远不会拖着泥巴进屋里被骂、永远不用洗澡。学生在阅读了这个故事之后,就真的好像让自己变成了一条蚯蚓,进入文章之中模拟蚯蚓的生活。在这种写作模式之下,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模拟换位的思考方式当中,并且也能够让学生开放自己的思维,充分地展开想像,让学生的写作更加天马行空。

4.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方法 篇四

丁红霞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利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读写结合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其头脑中会自觉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对文章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思想会进行分析,因此,大量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在基于大量的阅读基础上,当其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具有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再通过写作教学从而训练其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例如,让学生大量阅读关于四季的记叙类文章,学生就会不自主的形成关于四季的记叙方法和表达语句,再让其以“家乡的春天”为主题写作时,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条件反射的将其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记叙方法和描写春天的典型用语并结合自己家乡的特征在写作中反映出来。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方法 1.以读促写、以写引读。

以读促写就是要做到大量阅读,联系对照。大量阅读就是要多读,不仅要做到读的篇章多,而且要做到读的遍数多,甚至达到熟读成诵的结果。阅读优秀作品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去学习理解内容,同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通过大量阅读,让学生懂得如何去选材、组材,如何去确定中心,如何去谴词造句,从而给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写引读就是学生要在实践中勤写勤练,这样才能练出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写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阅读得还不够,此时教师推荐相关文章给学生,由此让写为读引路,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例如,在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中,通过阅读《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让学生学习如何观察植物,学习作者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然后让学生选择身边一种或几种熟悉的植物去观察、记录,然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从外形到内在来描写这种植物,以读促写。在训练学生写作“我的故乡”主题作文时,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如《故乡》、《故乡的云》等,让学生以写引读,在读中寻求写作方法和锻炼写作技巧。

2.挖掘课本教材,在阅读中思考、创作。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专家委员会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教材,充分发掘课本教材内容。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理解课文基础上,发掘课文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朗诵甚至背诵课文,让学生在深度阅读中学会思考和创作。例如,在《狼和鹿》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和创作。让同学们思考生态平衡的问题,考虑生态平衡的原理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正确做法,并鼓励学生用新的例子来诠释生态平衡的问题,如以“鸟和虫”为题,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写作,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揭示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这不但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还加深了文章内容的理解。3.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积累写作素材。

大量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知识和素材,而写作也需要充足的阅读作为基础。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在读写教学中,虽然要充分重视课本教材,但也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中,要主动发现和搜集优秀的课外文章,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使其在写作时做到信手拈来。例如,在学习唐诗时,教师可以教材选择的唐诗为引,让学生阅读同一诗人其他的名作或者同时代的其他优秀诗作,这样不仅能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也为增加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重要作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4.强化读写结合,鼓励缩写、仿写、随笔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读写结合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缩写、仿写和随笔写作。缩写就是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浓缩,以简短的篇幅完整的表达出作者文章的主旨。缩写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仿写就是让学生模仿范文的体例、结构、表达等,以相同或相近的题材进行写作。仿写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能力,例如,在《庐山的云雾》这课中描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时,描写角度从上而下,从山头到山腰再到山谷,通过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现庐山云雾的形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修辞手法,学习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作的方法来进行仿写训练。随笔写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抛出一个话题或题材,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进行写作练习。随笔练习能较好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黄果树瀑布》一文为例,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在认真学习课文后,即兴以自己家乡的美景为题作文,通过这样的随笔练习,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将读和写分离,要在读写结合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用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实践研究

丁红霞

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很多教师在授课中已经认识到差异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重视对差异教学的研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合理地加以解决,不仅会影响到差异教学的效果,甚至还会严重阻碍到语文的教学,笔者认为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理论基础薄弱

很多教师授课模式的基础都是在常年的教育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所以往往会出现教育理论基础薄弱的情况,尤其表现在差异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上,由于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新颖,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接触较少,所以很多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得要领,或是盲目地照搬照抄其他“无用功”,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可是效果并不好。

2.班级人数的限制

想要保住差异教学的良好效果,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家庭情况都有所了解,这要求教师拿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调查和谈话,可是现在很多学校的班级人数设置并不合理,教师也无法完成所有学生的分类,最后只能依靠考试成绩来划分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点并不了解,导致很多具有潜力的学生由于一次成绩不好而被忽视。

3.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理解不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可是一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忽视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而对教学提出的不同要求,过分的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课上缺乏足够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不仅学习氛围枯燥、乏味,教学也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

二、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策略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许多老师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时之间难以适应新时代下的教学理念,这对小学语文教育改进带来了困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老师是教学的主导。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也就是所谓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之间的不同之处,实施差异教学。但是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差异性教学时往往是无意识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作用甚微。其原因在于教师并没有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专门组织教学。所以学校应组织小学语文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差异教学的理念,这是非常重要的。2.差异教学的实施

分组教学是差异教学理念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之间的差异,找出学习问题类似的学生,进行分组式教学。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教学中,可以有效地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差异教学开展的核心。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需要等不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这种分组方式是随着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随时改变的,有效地将差异教学在教学中开展开来。

3.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反思的过程是帮助教师归纳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式的有效方式。在备课过程和课堂教学后,反思会让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发现和改正,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方式。这对于小学语文差异教学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点。老师的教学所面对的是整个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方法和思维都大不相同,教师在课堂中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怎样回应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进一步思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差异教学的水平。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教学中的不足,努力为学生寻找到一种趋于更好的教学方式。目前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正处于初始阶段,任重而道远,我们应怀着上下而求索的态度,尽最大努力完善教育,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的方向。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研究

丁红霞

一、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视程度不够。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部分老师对口语交际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因为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因此并没有重视口语交际的实际训练。对于小学语文交际教学,更多的老师认为口语交际就是平常的口头作文课,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普遍做法就是,先给学生安排训练的理论题目,然后再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浏览性的检查,这样错误的认识不仅没有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还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

第二,学生缺乏主动性。

我国的教育模式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不仅使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只单纯的重视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而且也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并没有主动的参与意识,这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三,缺乏实践性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设口语交际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日常交际的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行为习惯以及待人态度的培养。然而,实际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对学生实践性的交际训练依然十分缺乏。这主要体现在,首先,老师没有准确理解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质内容,大多时候老师都错误的将口语交际当作口头式作文课,因此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不仅没有发挥口语交际的实效性,还使学生的交际训练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然后,口语交际的训练只限于部分成绩好、思维活跃的学生,而绝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第四,教学内容的不正确理解。对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大多老师都简单的理解为教材内容,而没有将口语交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因为老师对教学内容的不正确理解,就导致了学生实际口语交际的效果并不明显。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第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立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和兴趣,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思维的广阔性以及发散性。因为思维的广阔性不仅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还是促进学生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关键因素。老师要经常性的给与学生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表述。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的角色,从教学内容出发,给学生设定一个交际情境,如果第二天狐狸和乌鸦又一次相遇,那它们又会发生故事呢?老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补充完整。通过这样的情境对话,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第二,提供足够交流空间。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充分的互动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如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是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来达到思想意识交换的目的;也如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个主要体现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角色的互换来进行一种思想上的平等交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口述的教学过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挥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的活动中。再如集体式互动,集体式互动包括小组学习模式的交流、全班学生的共同交流以及面向社会的广泛交流等。这种集体式的交流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交际面,还能有效地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第三,引导学生掌握交际方法。

5.小学英语绘本教学 篇五

绘本教学

所谓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什么是绘本呢?就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书中的图与文有同等的重要性,有时候甚至图画的重要性还比文字要来得高。绘本的主要特色就是提供读者——尤其是儿童——在视觉方面的真实的或是美感的经验。而绘本的内容常具有简单的故事大纲,有时候也会集中呈现某种简单的意义和结构。就英语文童书绘本来说,押韵或是反覆句型的形式是最常出现在其中的。这两种行文方式也最能让儿童察觉和掌握英语教师可以透过许多技巧的运用,通过对绘本的形象讲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听故事和说故事。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说故事」活动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是,透过感受教师在说故事时候的投入与专注态度,学生会了解到说故事本身也是一种很有趣,很有价值的活动。如此一来,学生也会变得愿意与人分享他们自己创作的故事和融入在故事当中的真实生活经验。

6.读写结合,拓展小学作文教学之路 篇六

河街乡陈胡小学

语文

苏改锋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现在拈来,有点老生常谈。但以我十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来看,这是个常青的话题。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由此可见,读写结合是多么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此而可得,“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乃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正确地处理两者的关系,则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读写结合呢?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根据读写结合的要求,我提出以下一些想法与做法: 一、从读入手,以读促写。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多读对于写作是何等的重要。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我们要引导学生以文章为依托,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文中内在的信息,指导学生把从阅读中习得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达到习作的目的。

新课标下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文质兼美,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资源。所以立足教材,依托阅读,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那么每一篇课文都可以成为学生的习作范本,每一节语文课都可以让习作与阅读同行。在读一篇文章时要仔细认真,勤思多想,最好的方法是联系自己的实际对照阅读。文章拿到手,自己先想一想:这种题目是什么体裁的文章?中心词是什么?有什么限制?让我写应从何入手?读文章的过程中,想作者怎样围绕中心立意谋篇的。读完后再想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自己先前的想法与这篇文章相比有哪些差异等等。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一文时,我让学生先齐读三遍课题,提出疑问“只看课题,你认为课文会描述什么?”孩子们众说纷纭,有的说“课文写夜莺的歌声是如何美妙动听” ;有的说“夜莺找不到妈妈了,用自己的歌声唤回了妈妈” ;还有的说“夜莺跟其他鸟类比赛,用自己最动听的歌声赢得‘歌后’的美称”。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兴趣高涨的读完课文,而后激烈地讨论起了课文内容。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平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主要从课内和课外这两方面以读促写的。

(一)课内阅读勤思考

“以读促写”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最初阶段应放在课内,课内阅读教师主要能直接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顺序、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通过教师有目的的问题设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怎样练习。让学生琢磨咀嚼,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解决“以读促写”的问题。

1.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如教学《颐和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这一中心句,跟随作者进了颐和园的大门-----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按照游览的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依次写了各个景点的景色。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写游记的一般写法。

2.体会文章的表现手法。如《永生的眼睛》一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侧面描写”。整篇文章没有直接去描写妈妈的言谈举止,而是通过我和父亲的对话,体现母亲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从而让学生体会侧面描写的手法。

3.感受文章的表达技巧。《燕子》一文中,郑振铎先生有一段经典的外形描写:一身乌黑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短短一段话寥寥37个字,勾勒出了燕子的独特外形。这样的白描手法真是神来之笔。细细体会,作者抓住燕子的特点,采用了对仗、拟人、倒装等多种句式,才使得燕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样的表达技巧实为大家手笔。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感受作者语言的精妙。

(二)课外阅读记笔记。

“以读促写”在课外的阅读中要求学生多做笔记,灵活运用。多摘抄一些好词佳句,为今后自己的习作打下坚实的语言词汇基础。指导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力争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当然,课外也应该适当地指导,因为课外阅读是学生的自觉行为,往往为求知欲所支配,为浓厚的兴趣所驱使,他们还可以运用自己课内学到的方法自己尝试,因此,读到好文章,要让学生致力于理解、消化,将一些对自己作文有用的材料摘录下来,归类整理,经常翻阅,学习作者的立意方法、写作方法,举一反三,灵活运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使之变成自己的阅读储备,进而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二.以写促读,有效训练。“以写促读”,自然是以“写”为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定向阅读和拓展阅读。它也是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将内心所想转化为真实体验。提到写作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本着以读为本,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原则是十分必要的,结合不同的课文的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写作训练。

(一)挖掘素材,善于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借用在学生作文当中,很能说明问题。学生只有大量而广泛的积累资料,写起作文才得心应手,言之有物。对于学生写作有两大源泉,一个是直接生活,一个是间接生活。直接生活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间接生活是学生通过阅读得来的生活,包括作品所展示的生活情景、作品中人物的生活感受、体验,作品的思想内涵等。教学中,教师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贴近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并引导学生将文本生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次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那么,基于这种阅读的写作就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解读作品、提升认识、积累经验的最佳途径。例如,学习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触摸春天》《生命 生命》等,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宝贵和美好,感悟生命的意义,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那么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身边热爱生命的故事,或者让学生结合生活阐释文中精彩的语句,如“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对人生的指导意义,都可以达到增进文章理解、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作用,与单元的重点密切结合。

(二)写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以写促读”中的“写”不同于一般的作文,它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读,是读的延伸,是阅读成果的表达,是阅读过程当中产生的观点、思想情感的表达,是阅读材料中的典型表达技巧的学习借鉴,写的内容丰富多彩,因文而异。这就决定了写的形式灵活多样,写的篇幅长短不一。可以口头表达,围绕一个问题发表意见,提出观点,阐述观点;也可以从某些方面深入开掘,广泛联系,形之于文;可以三五十字,也可以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依葫芦画瓢——仿写训练。

叶圣陶说过,“文章就是例子”。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有的是名篇著作,文质兼美;有的则经过专家反复修改,语言文字规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范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能力正处于扶床学步的状态,因此借助课文指导学生仿写,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能收到较好的训练的效果。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如写《我爱我家的玫瑰花》,可模仿四年级上册《桂林山水》的写法,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每一个观察点的景物,在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要求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学生这样写道:花。我看见过美丽的迎春花,观赏过火红的香山红叶,却从没看见过玫瑰这样的花。玫瑰真红啊,红的好像战士的鲜血;玫瑰真美啊,美得让人陶醉;玫瑰真香啊,香的招引来了几只蜜蜂;我静静地看着,看着那仙女般的,娇嫩的玫瑰,让正在观赏的我陶醉在那里。总之从课文内容、语言到表达形式等各方面都为学生提供了可以模仿的范例。学生在一次次的模仿训练中,不断地“吸收”和“消化”着别人的好词好句、表达方式、写作技巧,从而丰富了作文积累。以此再逐步过渡到独立作文,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2、有感而发——读后感训练。

对于有些课文学生学了以后或启发不少、或思绪万千、或情感共鸣„„他们感到有话要说,这时让学生写写读后感,就为他们提供了发表感想的平台。学生在情感宣泄的同时,也经历了一次写作锻炼,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撰写读后感是一种可以借鉴的作文训练形式。如三年级上册《母亲的账单》一课学后让学生对比这两张账单说说你是怎么看小彼得和妈妈的?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学生一定有很多要说的话,此时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添枝加叶——扩写训练。

课文中有些段落会叙述的比较简单,对于这样的段落,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运用累积的知识进行加工,做适当的补充,使之成为一篇内容充实、描写具体、结构完整的文章。扩写时要找准“扩写点”。如针对五年级学生教材学习的特点,主要让学生抓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理活动、动作、语言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扩写训练加深学生对课文人物的认识。如五年级下册《桥》的结尾: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很是简练,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扩写当时村长的人们当时面对这一切的心理活动、动作、语言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训练,定会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7.小学绘本读写教学 篇七

关键词:绘本阅读,读写联结,操作策略

童年需要阅读, 需要故事, 需要童书。可是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觉, 童年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近年来, 随着书香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 儿童阅读越来越受到关注, 各种童书阅读书目应运而生, 推广途径日益拓宽。然而, 在儿童阅读繁荣的背后, 也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只是满足于了解故事情节, 进行消遣性的浅阅读;老师一味追求学生童书阅读数量, 忽视了语言实践, 缺乏童书阅读与习作有效联结的措施……

小学生对图文并茂的图画书、童话书、小说等特别感兴趣, 将童书引入语文教学, 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搭建桥梁, 使读与写有效结合, 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读写训练, 从而促进学生言语素养的提高, 让儿童习作回归童年, 体现童真童趣, 促进精神生长很有必要。下面重点探讨绘本阅读的技巧, 以及如何有效进行绘本阅读的读写联结等问题。

一、图文结合, 产生崭新的故事

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是真正意义的图文合奏。说得抽象一点, 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故事的一门艺术。在图画书里, 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 而是图书的生命。图画书是非常强调画面的连贯, 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 交织表达, 共同编织动人的故事。

读《最奇妙的蛋》与《古利和古拉》绘本后, 我让孩子们既读文又读图, 明白这故事叙述的重点在于隐藏于文字背后的事实。运用这个阅读技巧, 可以让孩子们看图编出新的故事内容:

学生的作业令我欣喜, 他们不但完全有能力读懂绘本中“奇妙”的主旨, 而且结合自己的经验, 尽情展开想象, 读写作品创意迭出:有的把蛋壳倒过来, 做成了屋子, 缕缕炊烟从烟囱里飘出;有的做成了帽子, 古利和古拉戴在头上, 神奇极了, 动物们都羡慕地看着他们;有的做成了吊床, 古利和古拉悠闲地躺在蛋壳床里;有的变成了游泳池, 古利和古拉舒舒服服地在里面泡澡;有的变成了花盆, 里面的花儿开得正艳;有的变成了尿桶, 古利和古拉在往桶里撒小便……

这正如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里所说的: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新故事。

二、前后比较, 写下异样结尾

图画书要用画面说话, 强调画面的连贯, 它通常被规定在32至40页之间。这些画面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印象, 就仿佛一部电影短片。作家不但要善于运用分镜头语言, 还要有把握视觉节奏的能力。

《荷花镇的早晨》是画家周翔的作品, 讲一个城里的小男孩阳阳跟随爸爸妈妈回到水乡给奶奶的七十大寿祝寿, 讲他跟姑姑到水乡荷花镇集市去买祝寿的东西时, 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据说画家是一个狂热的图画书爱好者, 图画书的那些技巧早已经烂熟于心。这本书的第二个画面和倒数第三个画面, 其实是同一个画面, 都是阳阳的姑姑摇着一艘小船穿桥而过。当然前后比较看看, 就会发现:一幅是驶入, 一幅是离去。对照这两个画面的颜色, 我们会发现后面一副要比前面一副明亮、鲜艳得多。以河水为例, 一条暗得发蓝, 一条绿得发亮。来的时候, 阳阳坐在船头, 为的是早点看到荷花镇的集市;回去时, 阳阳坐在船尾, 为的是多看一眼集市的情景。画家是在用色彩、用微小的变化告诉我们时间在推移, 回去时已经是中午时分。学生运用前后比较的方法发现异同后, 写下的结尾就不一样了:

快到中午了, 阳阳跟着姑姑看了刚出壳的小鸡、露天的大戏, 接新娘的花轿, 带着买来的蛋糕、鞭炮、肥鸡摇船上路了。阳光更明媚, 水亮得更绿了。阳阳坐在船尾, 想多看一眼江南的热闹集市。“吱嘎———吱嘎———”中午的阳光下, 想起了悠悠的摇橹声, 越传越远……

三、上下对照, 形成奇妙情景

图画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不同的空间。《爷爷一定有办法》描述了犹太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故事。菲比、吉尔曼像魔术师一般, 描绘了地上和地下两个不同空间里发生的故事。主线用文字加色彩画面叙述。地面上的小男孩约瑟和爷爷快乐地生活。副线地下的老鼠一家生活得也很快乐, 地下的故事没有文字说明, 却和地上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后约瑟的纽扣不见了, 透过石缝, 我们发现纽扣掉到老鼠世界里了, 还溅起一片水花呢。

我引导学生仔细看图, 模仿爷爷的缝制过程, 把老鼠爸爸老鼠妈妈缝制某种东西的过程说具体, 并写下来, 把上下整合成同一个故事。有学生这样写道:

有一天, 约瑟的妈妈对约瑟说:“约瑟呀, 你的这件外衣又破又旧, 还有点儿难看, 干脆把它扔了吧。”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把外套翻过来, 又翻过去, 拿起剪刀开始咔嚓咔嚓地剪, 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从外套上剪下来的布料又被落到了老鼠家里。鼠爸爸和鼠妈妈拿起布料, 翻过来, 又翻过去, 拿起剪刀开始咔嚓咔嚓剪起来, 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 缝进缝出, 做成了四只口水垫给鼠宝宝们。

四、浮想联翩, 补白故事中的留白

文学作品中, 有不少作者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 让读者自己循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 去想象, 给读者留下发散思维的空间, 这种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要独具慧眼, 恰到好处地挖掘绘本中的留白处, 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使孩子能全面完整地把握内容, 批文入境, 融入文中。补写的关键是明确要求, 分析把握好材料的隐含信息, 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具体来说, 补写人物的肖像、言行、心理情节, 着重分析、把握材料情节的线索, 明确补写情节的前因后果。

《擦亮路牌的人》一书讲了一个乐在自己工作当中的路牌清洁工总是用心地把路牌擦得像新的。他快乐满足, 并不要求生活有任何变化。知道有一天, 一对母子的谈话, 为他每天单调、不经思索的生活投下了一颗小石子, 产生的涟漪慢慢扩大……他开始思考每一个路牌人物背后的精彩故事, 也借此擦亮了自己心中的那块路牌, 指引他通向文学与艺术的大道。

作品中对路牌清洁工怎样背诵、怎样评论没有具体描述, 也没有写行人们听了他的评论后会说什么, 这样就产生了空白点。我们可以抓住他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情节补写, 从内容上达到联结, 更加突出了清洗工高大的形象。

五、标新立异, 创编有个性的书页

用有趣的故事引发孩子跃跃欲试的心态, 引导对阅读的故事进行创编, 能充分激发孩子写作的乐趣。这里的写作包含回本制作, 如:《圆白菜小弟》一书, 就是一本让人看了哈哈大笑的荒诞的图画书:

有一天, 圆白菜小弟在路上碰到了猪山大哥。猪山大哥说他饿了, 要吃圆白菜小弟。可圆白菜小弟指着天空说, 你要是吃了我, 你就会变成这个样子。“蹦卡———”猪山大哥飘到了天上, 鼻子变成了圆白菜!接着在一片“蹦卡”声中, 身体变成了三棵圆白菜的小蛇飞上了天空, 肚子变成一棵圆白菜的大猩猩飞上了天空, 脑袋和尾巴变成了圆白菜的狮子飞上了天, 一条浑身散发着着圆白菜的鲸鱼飞上了天……

看图画书时, 引导学生观察变化的动物哪一部分变成了圆白菜, 圆白菜的小弟和猪山大哥的动作和表情各是怎样的?面对不断出现的动物, 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又有哪些变化。看完故事书后, 让学生发挥想象:你猜还有什么东西飞上了天?让孩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续编。孩子读完后, 设计好新出现的动物哪个部位变成了圆白菜, 选用什么基本色调。根据研究分析得出的《圆白菜的小弟》这一个绘本特点, 把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在卡纸上画出来, 写下来。最后把同学们制作的内容装订后, 加上封面封底, 就成了一本书。孩子在活动中逐步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 从而有效激发了写作灵感, 提高了写话能力。

附学生作品:

“那要是小鸡吃了呢?”

猪山大哥惊奇地问。

圆白菜小弟说:

“就是这个样子!”

“蹦卡……”

猪山大哥吓得脸都青了。

脑袋变成圆白菜的小鸡飘在天上,

脑袋一晃一晃的,

好沉啊!

8.小学语文听说读写教学思考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听说读写;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基础学科的基础。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影响到将来的发展和提高。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锻炼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入手,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突破。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结合自身十余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历,笔者认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的话,对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是有一定帮助的。

一、调动兴趣是前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那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首先要改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氛围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听说读写练习。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可是现在的许多教室依旧只是讲台和课桌椅的简单组合,没有丝毫生机与活力。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解决学生精神食粮严重匮乏的问题,我对教室进行了大胆的规划:首先在教室一角设计了一个“图书园地”:一个小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对学生有益的书籍,如小学生版的中外文学名著、古代的诗词歌赋集、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小学生作文选、自然科学探秘等,此外我还准备了一些关于语文知识的杂志和报纸,目的就是在开拓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内涵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知识趣味,感悟知识奥妙,从而使学生渴望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听说读写的生活式练习。

其次要创设语文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学规范的听说读写练习。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重要方式,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就必须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每一节语文课前的五分钟预备时间,让学生进行简短的语文特色表演,如朗读、背诵、说故事、讲笑话。在更重要的语文课文的教学中,我会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进行语文知识的演绎,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展示自己的迫切愿望,从而让学生希望得到课堂教学中的难得的听说读写练习的机会。

二、科学训练是关键

(一)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听”通常是指学生上课时注意听教师讲,是一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听”,其实语文教学中的“听”应该包含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学生“听”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听”的态度和习惯。

要培养学生“听”的兴趣,要求语文教师上课要生动、有趣,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发挥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要广泛地听,不仅听老师的,也听同学的。听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例如回答问题、朗诵课文、开展辩论、讲故事等;听的手段有录音、影视、录像等,从而养成学生主动接受、敢于质疑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在听的过程中,用点头、微笑、赞许、关注的眼神来注视对方;用表情及简短的语言来启发对方;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允许对方发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见,不对别人进行讥笑或人身攻击。

(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过程就是“说”。教学上的“说”,不只是教师授课,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一种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训练。因此,这种“说”的能力的培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一定的时间、任务、环境、标准来进行。

在课堂内进行“说”的训练。首先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说”是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最根本途径。懂得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说”的重要性。

此外,还可以在课堂外进行“说”的实践。如在班主任的支持和配合下,经常举行小型主题班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等以“说”为主的活动,培养学生快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也可以在取得家长支持的前提下,适当布置“说”的家庭作业,促进学生说得清楚、准确而富有表现力。

(三)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重视课文的朗读、精读、泛读、略读,却往往轻视“读”的能力的训练。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上的“读”,应该在重视朗读、精读的基础上,更强调泛读、速读的能力训练,尤其是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了方法,就掌握了金钥匙。”因此,教会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是终生受益的事情。

有步骤的阅读方法包括读书、理解、领悟、应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首先是读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理解,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能够快速地掌握书本内容的结构、思路、特点。其三是领悟,注重读后有所启发、有所领悟、有所感触、有所创新,能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其四是应用,将书本的知识和自己的体会运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当中,检验自己的阅读成果。

(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平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景、物、人、事,思考其中的情与理,在表达时做到准确、通顺、鲜明、生动。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仅仅靠传授写作方法是不够的,要把重点放在写作时的构思、创新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批改办法,及时加以讲评。

语文学习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概括地说,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辨别语音,理解语意,评品话语,即用听觉去辨别世界;能正确使用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同时能运用姿势、表情、手势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能正确完成阅读活动,包括认读、理解和一定的速读能力;能用书面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

上一篇:学车心得感悟下一篇:有关信心的励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