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问题

2024-11-01

构建问题(精选8篇)

1.构建问题 篇一

关爱问题学生,构建和谐班级

处于信息时代,各种新鲜事物风起云涌,中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出现了一些“行为上有过错”“心理上有困惑”“学业上有压力”“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我们要用真诚的关爱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班级中营造和谐气氛,从而构建和谐班级.

作 者:王军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县城关镇一中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G4关键词:关爱 问题学生 和谐班级

2.构建问题 篇二

历史的车轮驶进21世纪的大门, 中国不仅处于社会转型的急剧嬗变中, 而且还恰逢人类社会“全球化”的迅猛浪潮。正是如此错综复杂的社会和时代环境构成了当代中国德育问题的维度。如何面向“中国问题”来构建中国德育?这是当代中国德育研究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 社会转型与德育

“所谓社会转型, 就是指中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以及由经济的基础性地位变化所引起的整个社会在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剧变。”[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加之长期封建主义的影响, 中国人的个人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相当薄弱。随着我国社会进程的推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个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显著增强, 表明了人们正在逐渐由依附性人格走向独立人格。我国社会的这种显著变革, 要求德育构建必须确立“人是主体”的思想, 注重对人性的尊重和解放, 始终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德育的终极理念, 积极推动人的道德人格发展和完善。

(二) 全球化与德育

全球化在当代已成为一种既定的社会浪潮和历史趋势, 对全球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在当代中国早已不是隔岸观火的事情, 而是一个“未竟的事业”。用万俊人教授的话说“问题关乎自身, 观望或迎合似不合适, 需要有基本的责任和姿态”。[2]

1. 经济全球化蕴含着对个体道德人格的要求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 相应地, 我国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也要遵守全球化的基本规则。全球化的基本规则实质上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互信互惠经济。换言之, 世界贸易既是互信的经济, 也是道德的经济。人格是人的社会自我的外在表现, 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成熟起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全球化市场背景下, 迫切要求将人格教育纳入德育的构建体系, 既要提倡我国优秀传统道德中的人格行为, 又应该加强诚信、独立、协作、创新和自律等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这是当代学生走入社会、走向世界、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方面。

2. 文化全球化带来的西方文化扩张, 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经由经济辐射到其他领域, 文化要素已成为全球化运动中的一个构成性方面。曾有学者追问:“全球化可能 (但不必然) 不只是一个经济陷阱和政治陷阱, 而且还可能是一个文化陷阱!”[3]这种以“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设置的文化陷阱, 其实质是以西方的价值标准来剪裁不同的文化类型, 其最终结果是消解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 (尤其是弱势文化) , 从而生成以西方文化为基本框架的单一文化类型”。[4]西方国家的强盛之道是深深根植于它的历史文化之中的, 西方文化从未放弃以其强势发挥主导影响, 其上百年的发展完善更是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我们不是惧怕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和共享, 而是忧虑文化上的舍本逐末、放弃自我。因为在当代中国, 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被趋之若鹜地吸收的往往不是“精华”而是“糟粕”, 特别是以个人主义、物质利益为中心的西方文化的强力扩张, 极大地冲击着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优秀德育理念, 侵蚀着我国德育文化的信仰根基。

3. 教育全球化加剧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 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多层次、全方位融入全球化进程, 教育全球化也已扑面而来。一直对我国虎视眈眈的西方国家把教育全球化作为向我国推行西方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机遇, 他们通过在我国开设办学机构、合作办学等途径, 利用其教育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极力向我国灌输资产阶级的腐朽价值观, 推行其所谓人类普世价值理念遮蔽下的新“道德殖民扩张”政策。西方国家还通过对网络的控制权, 将他们的意识形态、道德标准和文化理念渗透到网络社会并深深地影响着作为“网上一族”的当代中国学生。对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思想活跃的学生而言, 面对社会现实中的趋利现象和自身价值取向中的原始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 必然在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上容易陷入道德情感困惑和迷茫、道德观念模糊和易变、道德行为多面和叛逆的误区。如何使学生走出道德困惑、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这对我国德育构建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4. 科技时代使德育趋向“科学化”和“抽象化”, 脱离生活世界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科技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凸显着决定性的作用。科技似乎既是知识合理性的评判标准, 又是知识合法性的衡量尺度。“唯有进入科学之域, 知识才具有合理性并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对科学权威的这种崇尚, 蕴含着以科学统一整个知识领域及文化领域的趋向。”[5]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以及现代科技在社会各领域的强力渗透, 德育也渐渐远离了现实生活走进了科学世界。突出地表现在:德育的“科学化”和“抽象化”趋向。德育“科学化”的理念是:只要学生掌握了道德知识, 发展了道德认知, 就自然地有了德行。德育逐渐按知识教育的逻辑来进行, 而不是按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去进行, 使得德育事实上成为道德知识的传递过程, 越来越变成一种知性德育。正如叶文梓所说:“知识成为道德教育主要的材料。……道德教育过程, 就是接受、理解道德概念、原理的过程, 就是传授和学习德育课程的过程。”[6]这种德育完全无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将其统统纳入学校教育的生产过程, 利用统一的教育技术、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育工艺流程, 把受教育者制造成标准的教育商品。德育“抽象化”则是指德育剥离了现实的生活世界, 忽视了生活世界的丰富性与变化性。“德育完全丢弃了将人真正当作人来研究的方式, 存留于德育中的只剩下抽象化了的人或人的抽象本质。”[7]现实中具体的人、人的存在以及人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则被消解或被遗漏。这种在科学世界主导下的无视人的存在、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 是我国德育构建理应密切关注的焦点。

二、契合时代脉搏, 面向“中国问题”寻求德育构建策略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以及世界的全球化, 构成了我国德育构建的宏大视野。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中国德育问题, 我们无法回避, 必须迎难而上, 积极寻求我国德育构建的应对策略。

(一) 由“个体主体性人格”转向“类主体道德人格”

面对由社会转型中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而带来的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显著增强, 我国德育必须努力克服以往片面强调社会本位、群体本位的弊端, 大力发展个体本位, 培养个体主体性道德人格;同时又要有效规避西方个人主体性的致命缺陷——占有主体性。西方的占有性个人主体性, 实质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在个体解放之初所获取的创造力潜力被淹没, 疯狂的占有和恶的冲击力的放纵被合理化为人的天性, 节制、约束等人性应具有的张力完全丧失, 反对任何道德约束和主张放任自流以及本能彻底释放的道德虚无主义、非道德思想。”[8]当我们将中国德育纳入到宏大的全球化视野中加以考察时, 对道德人格的培养, 不仅仅是对个体本位、个体主体性的唤醒, 更应该是一种对类主体道德人格要求的提升。学者王啸所言的“类主体”道德人格, 就是主张个人主体应该蕴含世界视野和人类意识, 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伦理, 强调要在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保持恰当的张力。基于此, 中国的德育构建必须高屋建瓴,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全球公民”。教育学生考虑问题要有全球意识, 从而形成面向全球化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教育学生要有世界大同者的眼光, 不仅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而且要“胸怀全球、放眼宇宙”;同时, 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 密切关注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由于在类主体中树立起了或内蕴着公正的他人观点, 所以不仅能够克服占有性个人主体性漠视他人存在的弊端, 而且能够生发出一种真正的超越了自我局限性的新型道德理论。”[9]因此, 中国德育只有自觉地着眼于对类主体道德人格的培养, 才能面向“中国问题”构建起真正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人之转型。

(二) “一元”和“多元”价值取向合理兼顾

随着全球化在各个领域的推进和我国社会转型的急剧嬗变, 社会多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时代转换中, 我国德育构建的环境变得纷繁复杂, 我们应正视“多元化”已是不可逾越的社会现象, 承担起对学生的发展予以正确引导的责任, 合理兼顾“一元”与“多元”。首先, 必须坚持“一元”主导。就是要坚持把能够有效地凝聚民族精神、体现民族或国家切身利益的价值体系摆在教育的主导地位, 当做施之以教的主体内容。也就是说, 要以能够支撑起一个国家民族精神脊梁和志气的思想价值体系作为德育的核心, 使其在人的培养中起主导作用。[10]换言之, 我国德育的构建仍然需要凸显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特色和民族特色。所谓社会主义特色, 就是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教育, 在现阶段尤其要深化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理论教育, 以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主义觉悟, 坚定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所谓民族特色, 就是指对中国优秀传统美德去伪存真, 从中汲取其积极因素, 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使之得以更新、传承并发扬光大。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起具有独特中国气质的道德人格, 体现出鲜明的传统文化涵养。其次, 合理接纳“多元”存在。“多元化”虽然导致一定程度的德育困惑, 但多元价值观、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多元化的文化现象给人们思考问题以多维启发, 也为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不同视阈。学校作为传播时代精神和先进思想的主阵地, 不但要提高学生的马列主义理论素养, 让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 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判断力, 鼓励学生正确接纳“多元”社会现象, 在多元化中寻求“共享的价值追求”。惟有这样的德育才能使中国在全球化多元世界中始终占据主动地位, 不至迷失和困惑。为此, 学校应本着公开、透明的态度, 对社会敏感问题不回避、不遮掩, 尽可能公正、客观地向学生描述形态各异的西方价值观, 解释其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合理性及其缺陷, 真正让学生在多元纷呈的价值观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为自身发展的不断完善汲取营养。

(三) 走出唯科学的迷途, 回归德育的生活本真

中国德育构建固然需要借鉴国外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实验研究或科学实验观察、个案访谈和测试等科学研究范式, 但是必须扭转科学主义至上的局面, 走出唯科学的迷途, 使德育立足于人, 立足于人的生活。从发生学上讲, 道德是源自生活的, 生活也应是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 德育应与生活融为一体, 成为生活世界的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 德育界所使用的“生活”概念多来源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但是, 很多学者只是生硬地引入胡氏“生活世界”概念, 并将其误读为经验意义上的日常生活, 这是有悖于德育本义的。所以, “德育回归生活, 并不是简单地把德育等同于感性的个体生活, 而是在生活世界中, 并且通过生活形式的展开, 来引导个体生活, 引导个体对可能生活的美好追求, 从而使得德育的过程成为作为生活主体的个体德性之自主生成、自我建构的过程”。[11]进一步地讲, 德育“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不单纯是现实的生活世界, 还应该回归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 回归动态更新的生活世界, 回归未来的生活世界, 回归学生内心中的生活世界。在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实践中, 要超越单纯对生活内容的眷顾, 要超越描述和解释地回归, 要审视和批判地回归, 要创造性地回归”。[12]

参考文献

[1]刘济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教育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1) .

[2][3]万俊人.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J].读书, 2000 (12) .

[4][9]王啸.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道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

[5]杨国荣.科学的形上之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6]叶文梓.从“知识世界”走进“生活世界”——对学校道德教育基础的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 2001 (3) .

[7]潘建红.科技时代道德教育的遮蔽与回归[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7, 29 (1) .

[8]鲁洁.道德危机:一个现代化的悖论[J].中国教育学刊, 2001 (4) .

[10]鲁洁, 朱小曼.道德教育论丛 (第2卷)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11]刘铁芳.面向生活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 2004 (8) .

3.构建和谐校园问题探析 篇三

关键词:和谐校园;改革;构建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86-01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首先,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同志曾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带头作用,走在前面。

其次,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等方面承担起高等教育应有的历史重任。

最后,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环境氛围,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措施

首先,创建公平、稳定、公正的校园。建设和谐校园,要加强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学校作为一个服务性组织,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其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其组织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建立健全的、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发展。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作用,以师德建设为载体,突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倡讲团结、讲协作、讲守信、讲友爱、讲宽容的新风。

其次,创建轻松、文明、包容的校园。要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科研环境,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依靠力量,是服务的主体而不是管理对象;应该将教师从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因此,为了达到和谐,从学校角度来看,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管理工作,力争把最优质的资源用到人才队伍建设上来,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支持力度,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良性竞争、激励、监督保证等机制,建设一种宽松、包容的和谐的校园气氛。另外,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和谐,应从自身的道德修养、思想观念与心理要素等内在道德环境诸因素发展和谐关系,增强专业技能与实践技能的和谐统一,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个和谐的人。弘扬正气,遵章守纪。要做到对人对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提倡执行规章的自觉性和勇于维护规章制度的正气行为。加强学习,完善自我。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各项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为优质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开拓创新,优质教学。对教育事业做到有心、耐心、细心、热心,努力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做出贡献。顾全大局,爱岗敬业。提倡乐于奉献、顾全大局和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主动、吃苦耐劳、各尽其能,优质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和谐相处,团结友爱。同事之间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诚信友爱;提倡互相谦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积极营造健康、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谐处理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在教学过程中追求以人为本,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再次,创建团结的校园。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学校作为一个典型组织,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都应明确职责和任务,强化服务意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相互理解和信任,支持与配合的工作格局。学校是由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后勤服务者等所组成的群体。各类人员尽管文化层次、基本素质各异,但他们都是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缺少哪部分人都不可。各类人员都应以大局为重,以学校的发展为先,同心协力,以自己的实际本领,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最后,创建科学、向上、创新的校园。构建和谐校园要实现教育管理与教学服务的和谐统一。管理的本质是决策,目的是通过分层决策,实施科学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管理有它的标准与规范,有其科学性、规范性。而服务就是为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服务。对高等教育自身来说,科学化的管理是服务的前提,无论是什么层次的管理,没有科学化的管理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现代的大学必须要有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服务是科学化管理实现的保障,良好的服务意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都使科学化管理得以顺利实施。同时,还要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统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当是正相关关系,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开展。优秀的教师往往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的教师。广大教师应当利用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知识和技术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成为新的教学内容的源泉。同时,还应当建立一套围绕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的新机制,吸收广大同学参与科研活动,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另外,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倍加珍惜当前保定金专已有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使构建保定金专和谐校园,促进保定金专永久发展成为光辉的现实。

4.构建问题 篇四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之一

按照上级对乡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们镇由党委班子成员牵头、各分包领导及有关办室主任组成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工作小组, 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并针对当前我镇计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工作机制,推动计生工作上水平,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问卷、座谈、书面征询等形式,深入村组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活动。

一、创新方式,多途径地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为确保调研活动取得成效,我们结合人口计生工作实际,把调查研究作为当前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来抓。

1、制订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调研方案。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重在实践。镇党委制发了调研方案,从调研目的、调研内容、调研方式、调研分工、调研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安排。结合党委成员所分管工作,全镇共组成了6个调研小组,分赴22个行政村,6000多户村民家中开展专题调研。

2、发放了征求意见调研问卷1200份。按照调研分工,我带领镇计生办一行人就调研课题精心制作调研问卷1200份,其中调研计划生育工作思路问卷100份,调研关爱女孩方面问卷500份,调研队伍建设问卷100份,调研依法行政、“两非”案件查处问卷100份,调研流动人口管理问卷100份,调研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及利益导向机制落实问卷100份,调研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问卷100份,问卷于发放到村干部和育龄群众手中,收回有效卷1124份,占93.67%。

3、召开了镇村代表、育龄群众代表座谈会。为进一步听取群众对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意见,镇党委邀请镇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村干部、育龄群众代表参加座谈会,代表们既对我镇计生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也指出了我镇当前人口计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很好的工作建议,座谈会上共征求意见建议8条,镇活动办公室对意见建议进行了归类整理。

4、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计划生育日常性工作,我们深入基层、深入服务对象,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秋季计划生育工作中,我们边学习,边深入22个村与育龄群众面对面地交流,查找和分析计生工作中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查找和分析当前计生工作的突出问题,以及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和意见,做到有事例、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建议。

二、调研反映出当前人口计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问卷、召开座谈会、深入基层与育龄群众面对面交流,我们共收集整理-1-

出当前计生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如下:

1、当前人口计生工作发展不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仍较高。当前我镇计生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着处理好人口结构调整、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课题的挑战。

从人口出生看,低生育水平很不稳定,个别村组仍存在超生现象。一是一些青年初中毕业后就走上了外出务工之路,务工一两年就同居生育;二是女孩家庭仍存在想生男孩的愿望。

从出生婴儿性别比看,群众受生育观念的影响,部分群众仍存在重男轻女的错误观念,二孩出生性别比偏高,成为我镇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2、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没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调研反映,一是现在好多计生宣传大都停留在宣传标语、宣传广告、搞一些宣传活动、送一些宣传品等形式上,而忽视了面对面、一对一的宣传,生育政策的宣传;二是基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涵盖面尚未完全覆盖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对群众了解计生政策法规和生殖保健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最新的人口政策不易及时宣传到适龄家庭。三是基层计划生育干部的素质尚未完全适应工作需要。现在群众对计生工作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也懂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大多数干部的知识面相对群众的需求而言,还是比较狭窄,不能充分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此外,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也是有待进一步改进。

3、基层队伍不稳定,计生队伍重用少,进步慢。特别是村计生专干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镇服务站技术人员短缺,业务不熟悉,技术服务工作难开展。一是现行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队伍与育龄群众的需求不适应。技术人员承担着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咨询、指导,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发放、避孕节育医学检查,放、取宫内节育器,人工终止妊娠术,节育手术后随访,常见妇女病普查和治疗,节育手术并发症处理和“三大工程”服务。而镇服务站近年来一直没有真正的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及专业技术职务偏低直接影响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整体服务水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广泛深入开展的障碍,对我镇计划生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二是村级计生专干业务能力有待提高。村级队伍不稳定,计生女专干年龄结构偏大,业务不熟悉,待遇低,工作难开展。

4、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镇、村计划生育工作经费困难。在实际调研过程中,镇、村干部和代表委员反映,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经费无着落,基层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工作人员积极性难以调动。

5、流动人口管理难。一是流出人口。第一,流出人口总量逐年增多,调研反映全镇流出人口接近1000人,预计今后每年还将逐年增多。第二,流出人口行业分布

广泛,从目前我镇流出入口就业分布情况看,有从事服务业的,有从事建筑业的,有从事运输业的,也有从事农副业的。二是流动人口户籍地和现居地之间的管理不平衡,协调与合作需进一步完善。三是以超生为目的流动育龄人口难以管理。主观上就是逃避计生管理,陈旧的婚育观念尚未改变。四是持证率低。镇流动办虽办婚育证明,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办证外出者仍相当多,使得现居地计生管理措施难以全面落实。五是部门配合有待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一项齐抓共管的全社会工作,仅靠计生部门的管理还远远不够,需要各行、各业、各个部门的帮助、支持和配合,而有的部门置之不理,认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是计生部门的事,与己无关,管理力度减弱。

6、计划生育户奖励力度仍不是很大。从调研情况看,一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远远赶不上飞速上涨的物价,解决不了育龄群众的根本需求,群众在实行计划生育后所得到的比他(她)们付出的远远要少,需要在各方面对计生家庭进行政策、环境、甚至资金上的更大的倾斜。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镇党委根据调研出来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查找问题的症结,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对策。

1、把计生工作纳入对镇村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的重要内容。建议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镇、村的一件重要大事来抓,常抓不懈;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坚决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要科学地设立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切入实际地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鼓励基层说实话,做实事,报实数。

2、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人口计生工作有足够的经费作保障。建议要认真执行中央《决定》精神,各级政府要按规定经费投入到位,不能搞假投入,确保做计划生育工作有经费。

3、不断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建议在加强人口计生队伍管理和教育的同时,应多想办法为基层计生工作人员解决具体问题,从政治上关心,及时解决经济待遇,做到责权利相统一。特别是要解决基层村级专干的待遇问题。建议及时向社会公开招聘具备医疗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有计划地充实到县、乡(镇)两级计生技术服务机构,逐步改善队伍结构。积极协调人事、编办和卫生等相关部门,为技术服务人员获取执业资格证书和晋升职称创造条件。

4、切实加大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力度。建议创新宣传教育模式,从宣传目标、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宣传组织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创新。要更加注重对育龄群众和计生专职人员的宣传和教育。从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宣教队伍的业务培训,既要培训政策法规知识,又要培训生殖保健知识,更要加强执业道德、廉洁从政的宣教和教育,在群众中树立计生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要加大与群众一对一宣传教育,侧重于生育政策的宣传。

5、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要有新举措。建议从强化四项举措抓出生人口性别比。抓领导,明确责任;抓宣传,转变观念;抓管理,健全制度;抓服务,落实政策。从加强领导着手,强化齐抓共管措施的落实;从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着手,解决群众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从加强管理着手,解决B超管理、孕情监测、定点生产等行为;从落实政策着手,解决女儿户的后顾之忧。

6、更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在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已经出台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县乡村各级要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围绕有利于计划生育健康发展、有利于关爱女孩及独生子女健康成长、有利于少生家庭的风险保障,研究制定新的措施和办法。要整合人口计生、农业、教育、卫生、科技、扶贫、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的政策资源,形成系统完善地政策推动体系。要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生活、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扶持,同时及时兑现各种优惠政策。

7、更加重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乡计生服务机构和镇村专干要密切配合,以保障育龄群众生殖健康为着重点,切实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生殖健康的需求。

四、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推动人口计生工作上水平

在分析讨论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人口计生工作上水平”这一主题,创新完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好突出问题,践行科学发展观,保证我县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具体在三个环节上创新:

1、改革和完善计划生育服务机制。为切实解决镇、村两级计划生育经费困难,把“三查”、双女户结扎、大月份补救等重点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对大月份补救、纯女户结扎、“三查”实行定点全免费服务,并对施术对象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和奖励。

2、改革和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激励机制。要改变计划生育管理中重处罚轻奖励的工作思路,逐步转变为奖励与处罚相结合。对计划生育水平高的村组在政治上给予奖励的同时,加大经济奖励的力度。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特别对独女户、双女户给予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和物质奖励。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要制订特惠政策,对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照顾,提高普惠标准。

5.构建问题 篇五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预算会计将面临着进一步改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缺陷, 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经验, 提出建立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预算会计

政府会计

体系构建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财力的增强和支出规模的扩大,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财政管理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作为反映政府经济活动的政府会计信息已成为检查、监督、评价政府公共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然而,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体系在理论基础、会计核算、报表披露和追踪问效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还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经济活动,不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正确、相关、有用的信息。因此,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改革政府会计制度,促进政府会计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始于1988年,虽然一直以来预算会计核算能够满足财政各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要求。但是,这样的核算制度与我国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相比较,还滞后很多,在实际执行预算会计时还发现不少问题,所以,预算会计改革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当前和未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我国公共财政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公共财政管理的核心是提高财政管理的透明度,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政府预算的公正和透明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有准确及时的政府预算会计信息作为支撑,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和会计信息质量,还不能够满足上述要求,不能够适应当前我国公共财政发展的需要。

其次,目前我国虽有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严格预算会计体系,但是,预算会计能够报告的信息量还是不够充分。财务信息报告经常是只立足于政府使用,没有考虑公众和其他相关利益使用者的需求,进而使得财务报告经常脱离外部监督;另外,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揭示的财务信息也不全面、不真实,如缺乏社保基金运营的会计信息、负债计量不真实不到位等。

另外,在现今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国际经济发展环境下,在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今天,我们发现我国政府的预算会计制度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可见,难以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我国财政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因此,改革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解决预算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政府会计改革

(一)国际上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

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的推动, 是政府会计改革的时代背景。“新公共管理”主义倡导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 在公共管理中引进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 从企业化政府的角度定位政府会计的受托责任, 要求政府加强支出成本管理, 更有效地使用资源, 反映政府负债情况, 防范财政风险, 更充分地披露政府财务信息, 增加政府透明度, 因此, 推行政府会计改革, 适应了这种形势的需要。政府财政困难是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在动力。至20世纪80年代, 发达国家持续的财政扩张政策, 造成巨额财政赤字, 部分国家陷入财政困境, 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 对投资和就业产生不良影响, 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影响本国的国际竞争能力。财政或经济危机促使政府重视整体的财务状况, 重视财政绩效的准确评价和衡量, 重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 这必然要求改革政府会计。维护和改善政府形象是改革政府会计的外在动力。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20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 新西兰、澳大利亚率先对政府会计进行改革。此后, 一场政府会计改革的浪潮在全世界迅速掀起。目前, 世界上许多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如美国、英国、加拿大、西班牙、法国等都实行了政府会计的改革。还有许多发展中国家, 也在积极研究这方面的改革。此外, 有关国际组织也在积极倡议和大力推动政府会计的改革, 特别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及其公共准则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 使政府会计改革成为世界潮流。

(二)国际上政府会计改革的模式

政府会计模式是政府会计实践的示范形式, 按照政府会计与传统的公共预算之间的关系不同, 将主要国家的政府会计分为德法模式、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三大类。

德法模式的政府会计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 大部分欧洲大陆国家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这种模式的政府会计实际上只是预算体系的附属物, 政府会计机构直属中央财政部, 是一套独立于所有部门首长的平行行政系统, 是中央政府监督和控制公共财政特别是地方公共财政的最重要的工具。政府会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记录预算拨款的用途, 进行行政控制, 提高行政效率, 其次才是向议会报告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会计确认基础传统上采用现金制, 目前也正在向应计制的改革。

美国模式的政府会计以美国为代表, 确认基础是修正的收付实现制或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会计报告倾向于满足实际或潜在的外部使用者的需求。该模式采用基金会计形式来监督预算的执行, 财务会计报告能够满足实际的或潜在的内部及外部使用者的需求, 以反映政府公共受托责任为重任。这种会计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达到控制和检查限定资源的使用是否符合法律和行政的要求, 但缺点是按基金设置会计主体, 基金种类繁多, 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也比较复杂, 且各项基金不能调剂使用, 造成政府单位财务的浪费。

英国模式的政府会计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预算。政府的所有活动都采用了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预算本身也采用了权责发生制。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了这一模式。以英国为例, 它将会计确认基础从现金制转向应计制的改革已初步成功, 除少数几个政府部门仍处于过渡阶段外,其他中央预算单位、地方政府部门和提供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服务单位在内的预算单位都采用了应计制进行核算及编制财务报告, 并且即将实现全面的政府会计报表合并。

三、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的构建思路 从目前我国的政治环境来看,我国的政府会计模式应该是有着完整框架结构,能够提供政府整体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成果及现金流量信息,广泛体现政府的受托责任,并能够使信息使用者从中获取信息制定有用决策,适应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一种政府会计模式。现在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的构建思路。

第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使得财政资金的流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预算单位用于发放工资、构建固定资产等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不再由财政通过主管部门拨入用款单位,而是由财政部门从单一账户直接拨入职工工资账户或者提供商品或劳务的供应商,这些情况的变化要求对我国现行政府会计模式进行相应的修改,特别是如何反映资金在支出机构中的流动是一个基础而关键的问题。

第二、发展新的会计核算模式

随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我国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也出现了“国库集中收付,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收付,会计分散核算”两种情况。事实上在这两种模式之外,应该发展一种更为均衡的混合模式,即“集中核算为主,分散核算为辅”的模式。这样才能更合理地界定会计主体,保证核心部门和支出机构之间的信息均衡,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资金的监控使用效率予以保障。

第三、政府会计信息的完整度及透明度建设 对于许多国际组织来说,政府会计信息的完整度和透明度都是他们强调的内容,这涉及到政府会计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我国政府会计几乎没有体现的成本信息和绩效信息。这些信息的提供都有一个最基础的要求,那就是权责发生制的引入。现阶段我们能够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强调政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透明度,为权责发生制的转变创造条件,这也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做法。

第四、构建新的政府会计核算周期模式

我国政府会计应该建立一种“以支出周期为会计核算对象,以会计实体构造组织框架”的新型模式。这一模式从我国目前的国情出发,从国库资金流量信息出发,抓住政府整体及政府单位的业务核心,打破原有的“三分立”格局。同时这也是一种较为缓和的改革手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我国政府会计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结合其他财政管理改革的需要,建立了坚实的基础数据系统,为逐步引入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更为国际化的政府会计模式做好了准备。

主要文献

6.构建和谐社会与解决老龄问题探讨 篇六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挥老年人才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构建和谐社会,会为老年人带来和谐生活;老年人生活的和谐,会促进家庭和谐与代际和谐;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中国已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基数大、速度快,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跑步进入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这种双重效应客观上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现实地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结果主要是在计划生育的作用下生育率降低而使老年人口的比例相对增加而引起的。这是我国的人口生产方式长期以来向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必然结果,是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必然结果。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出生率长期持续下降,社会总抚养比例下降,从1990~2030年的40年是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大、总供养系数不高、国家负担较轻的“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人口老龄化为我国现在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期。

然而,现在代际关系出现了紧张的趋势,在职劳动者与退休的老年人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表现得愈来愈突出。在急剧变革的时代,新老代际矛盾具有加深的特征。社会上青年一代产生恐老症,害怕老一代与自己争夺利益,害怕自己会为赡养老一代而减少对现代成果的享受。而现在的老年人年轻时为了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他们对工作高度投入甚至是高度透支,收入增长极为缓慢,一生当中生活简单,生活水准十分低下。但是,现在中国多数老年人收入低下,同中青年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身患各种疾病,本来收入就不高,再加上近年来医药价格迅速飙升,这就更使得老年人在看病、医药方面陷入窘境,承负着巨大的甚至是不堪重负的多重生活压力,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有些老年人连基本的生存都非常艰难,沦入社会弱势群体。

现在老年人生活保障(包括经济来源及生活照料服务)出现问题,其实并不是人口老龄化引起的,不是养老能力问题,而是由制度安排和养老观念引起的。因为现在劳动力年龄人口的总负担系数是最轻的时候,虽然老年人的比例有所增加,但少年儿童比例在降低,如果把养老和养小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看,则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养老问题。

当然,我国的社会保障对象过于狭窄,几十年来主要保障国有企业职工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而国有企业人口确已老龄化,因而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持续,会出现养老金支付问题。1980年,国有企业的就业职工占所有企业就业职工的63.6,到1998年下降到31.8;同期国有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6下降到26.5;同期退休职工的比重从81.5下降到77.4,仅下降了4.1个百分点。制度内人口老年抚养比重过高,从而出现养老金收不抵支。另外,从现收现付制过度到部分积累制后对“中年人”和“老年人”的隐性债务没有明确的承担主体,使个人账户基金空账运行。

这里有必要重新认识老年人口消费资金的真正来源。在一些人的观念中老年人是由下一代供养的。其实,老年人口消费资金的真正来源不是下一代,不管是现收现付制还是积累制,老年人消费资金的产权是老年人口本身,是他自身在劳动年龄时创造的,是劳动收入的跨期消费平衡。在社会保障领域,退休人口的养老金凝结在国有资产中。在家庭养老中,养老金则主要凝结在子女的教育培训上。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现在老年人在劳动年龄时建立起来的,我们还在享用、使用现在的老年人在当时为我们国家所形成的无法割断的历史积累。

可喜的是,2004年,我国第一次实现了4100万离退休职工按时、足额地领到了养老金,这是巨大的一个成绩。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社会保障覆盖面比较窄,广大农村老年人根本就没有退休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困难企业的离退休人员是慢性病、大病的“重灾区”,是最需要参加医疗保险的,但实际上这一群体又很难迈进医保的大门,老年人的文化精神需求难以满足,老年产业发展缓慢。

解决好现在退休老人的问题,不要从人口老龄化中找借口,而应该是完善制度,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主要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重视家庭和谐和社会和谐关系,公正地对待现在的老年人,使老年人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努力提高退休老人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弱势群体老人的物质文化需求。

7.构建“问题互动”的教学模式 篇七

一、创设互动、有效的教学关系, 营造“交流—互动”的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处于被动应答状态, 以静听、静思的学习方式接受和记忆大量知识, 其思维过程为教师所把持和牵制, 教师也往往被自己设计的教学思路所限制。现代教学论指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努力寻找和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心情宽松,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思维活跃, 智力呈现开放性状态, 这样就容易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气氛有利于师生进行信息交流, 相互促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充分体现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双主”结合。

二、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 而问题又是从疑问开始的, 疑问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和知识背景, 创设直观鲜明的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动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 产生疑惑, 激发探索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教师来说, 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 通过实验或教学媒体展现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例如, 在“自感现象”教学中, 可利用如图 (1) 所示电路, 组织全班同学参与演示“千人震”实验, 使全体同学感受到“自感”现象的存在, 使学生产生疑问, 引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应如何解释它?通过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 激发了学生对新课题的兴趣。

2. 通过日常观念和科学概念矛盾引出问题情境。

3. 引导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时产生问题情境。

4. 可以通过让学生面临要加以理论解释的现象或事实创设问题情境。

5. 由旧知识的拓展引出新问题情境。

6. 提出猜想并加以检验来创设问题情境。

不论采用何种方式, 关键是创设的问题情境应与学生的原认知有较大的反差, 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有计划、有意识地向学生启迪寻找问题的角度及提出问题的方法途径。

三、设计开放的学习环境, 诱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本质

教学中, 不仅要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更要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 诱发、驱动并支撑学生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

例如, 在探索“变压器”工作原理的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事实, 呈现出丰富的知识背景, 引出一系列问题, 诱发、驱动学生进行探索。

演示如图 (2) 所示电路, a、b接交流电源, c、d接小灯炮, 开关闭合, 观察到小灯炮正常发光。接着, 让学生猜测、观察a、b两端改接直流电压后, 开关接通瞬间、接通以后、断开瞬间, 小灯泡的亮度情况。

演示完毕, 教师请学生就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并比赛看谁提得多、提得好。经过筛选、归纳出下列问题:c、d两端什么情况下才有电压?原线圈的电流是否通过闭合铁芯流到副线圈?副线圈的电压、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小灯泡的电能从何而来?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 通过小组分析、讨论, 同学间互相交流、互相评价、互相磋商得出小组意见。接着, 各小组进行有代表性发言, 在热烈争论的气氛中教师及时点评发言内容。最后, 师生得出共识:电磁感应即原、副线圈互感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副线圈相当于一个电源, 当它两端接上用电器时, 原线圈输入的电能先转化为原、副线圈中的交变磁场能, 再转化成副线圈的输出电能。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实现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 激励创新, 学会评判

面对多变的、多样的世界, 我们任何一个人, 无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 都不可缺少创新能力。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到系统的理论知识, 更应培养学生的能力, 各种能力中创新能力尤其重要, 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动机和提供创新机会。

设计活动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进行创新性的应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评判活动,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与支持反思和自我调控的功能,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学会了从事物的本质认识问题, 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为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励学生进行创新,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 设计了相应的变式练习和课后思考题。

8.优化问题设置,构建和谐课堂 篇八

一、设置问题导入新课要有趣、有针对性

一节课从导入到新授和巩固练习的几个环节中都有问题的出现到解决,因而问题的切入点尤为重要,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选择问题的切入点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选用合适的导入方法,选准教学的切入点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重点内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这样设计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连接,这样才能让学生用很短的时间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例如,教“10的认识”一课时,复习0到9这几个数后,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数字娃娃的故事:有一天,0——9这些数字娃娃去郊游,“9”最大,当上了队长,于是它就骄傲起来了,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它看到“0”最小站在队伍最前面,就走过去神气地对“0”说:“你呀,没头没脑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起来,你真太渺小了。”“0”听后非常难过,伤心极了,“1”听后打抱不平,它走到“9”身边,很有礼貌地对“9”说:“不对,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大呢!”“9”听了非常惊呀,但不得不同意“1”的说法。小朋友你知道数字娃娃“1”和“0”站在一起是幾呢?“1”和“0”组合起来比“9”还大,是不是这样?在这里创设了令人着迷的情境,使学生既复习了9以内的数字,又引起了新的数学思考,“1”和“0”有什么办法使“9”没话说呢?很自然引出今天学习的新数“10”。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合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在这样的问题情境里,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也有助于学生进入后续的学习。

(二)把握例题的重点、难点

例题是充分吸收和灵活运用知识的桥梁。每道例题都蕴含着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重点内容?这就要以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域为切入点,设计问题,让学生动一动脑筋,动一动手,沿着问题的延伸,自然地突破难点,进入后继学习,轻松地理解并掌握新知识。比如教圆周长,在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时,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动手量不同圆的周长和相应圆的直径,再让学生用圆的周长除以直径,这样算一算、比一比,从而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即: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二、设置问题进行课堂教学要形式多样,富有情趣

在教学中,可根据设问的目的和学生的认识基础,改变常规的问法,灵活地运用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表述问题,富有情趣,让学生乐于思考回答。

(一)曲问

曲问的特点是含蓄生动,有思考余地。在教学中适当以曲问铺垫,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答问的训练效果,也可引出新的内容起到烘托的作用。如教“简单数据整理”时,在教统计表后,为了引出条形统计图这个新的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一个曲问,即统计表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情况,那么你能想办法设计一个不但清楚地反映事物的情况,而且给人的印象是比较直观形象的东西呢?这样一来把学生刚才满足的心理又添上一个新问题,同时把分散的思维又收拢进来,为完成后面的教学任务,起到了曲折迂回的作用。

(二)逆问

逆问是以相反的视角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解决问题,比如在教《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有两个边长都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最大是多少?”在教这课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去找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认为这个长方形是拼成的,求周长就是用一个正方形周长乘以2;还有人认为是边长×8,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通过这样一问,扩大了学生的信息反差,更便于学生多角度思维,起到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作用。

(三)发散问

针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问题,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提问。在教学实际中,对于同一条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问题,引导学生寻求多种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和学习习惯。

例如,“甲数与乙数的比为3:4”,根据这一条件创造性地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乙数与甲数的比是几比几?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甲数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乙数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等等。教师只有善于改造教材中的数学问题,多角度提出问题,才能使数学事实起到更好的作用,充分体现其内在的教育价值。

三、设置问题结束课堂教学要有总结性、拓展性

上一篇:食堂管理投标书下一篇:网页设计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