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2024-07-07

寿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通用8篇)

1.寿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篇一

旬阳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邹俊杰

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借鉴成渝两市统筹城乡发展经验,结合旬阳实际,我们按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本思路,加快城镇建设、工业扩张升级和农村人口转移步伐,始终把城乡统筹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抓手,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

一、舞活龙头抓城建

以城带乡的龙头在城镇。按照“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理念和“打造生态太极城,推进三镇一体化,实现旬阳县改市”的目标定位,集中力量,加快以“三镇一体化”大县城为核心、万人重点集镇为骨架、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的城镇体系建设。

加快中心县城建设。围绕“抓县城带集镇、抓集镇带农村”的工作思路,我们把全县45万人口按照县城、集镇、新村各15万人进行布局规划。以打造“世界罕见、中国唯一”的天然太极城和安康副中心城市为目标,推进白柳、城关、吕河“三镇一体化”大县城建设。先后高标准启动实施了旬阳大道、鲁家坝大桥、党家坝堤路、旬北大道、康华小区、力源小区、荷花小区、丽都家园等提高城市容量的项目,为农民进城定居创造条件。县城区规划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县城现常住人口6.2万人,实现了人口扩容增量。并配套实施了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进一步增强了县城承载力和吸引力,县城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获得“全国百佳最美县城”提名。

引导农民进镇定居。近年来,依托国家以工代赈生态移民工程,以集镇建设为重点,我们先后在金寨、麻坪等乡镇开展农民进镇定居试点。一方面抓好移民示范小区规划建设,鼓励农村能人进镇定居创业,一方面将国家生态移民补助建房资金,用以购买已迁入集镇户的闲置房屋,解决农村高山遍远贫困户的住房。通过采取“以房搭地、以房配林”的资源流转方式,既解决了农村中高山贫困户住房困难,又增加了耕地和林扒资源,改善其居住和生产条件,探索形成了适合陕南山区的“帮贫户下山、引能人进镇、促资源流转”城镇化模式。今年8个试点乡镇已征地175亩,移民小区建成后可搬迁农民3200人进镇定居。通过梯次推进,有序转移农民,全县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20.1%提升到31.2%。

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在城镇化建设中,我们通过简化注册手续,放宽登记条件,优化发展环境,重点发展以宾馆、饭店、农家乐为主体的餐饮服务业,以商场、市场建设为重点的商贸服务业,提升县城和中心集镇服务功能,增强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近五年全县发展个体工商户5191户,随着城镇物流、资金流的不断增大,县城和集镇已成为全县农产品集散地和带动农村繁荣发展的平台。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功能完善、设施配套、人口在万人以上的新型集镇10个,聚居500-1000人的农村新型社区30个。

二、夯实基础抓工业

以城带乡的基础在工业。我们牢牢抓住工业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工业扩张升级,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带动三产服务业发展,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2009年全县实现工业产值

59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8%,财政贡献率达75%,工业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引擎。

狠抓招商引资。推进工业化离不开大项目、大企业的支撑,我们突出全民招商,全县各级各部门分别承担招商引资任务,并纳入单位绩效考核。以“西洽会”为平台,以科技含量高和资金实力好的“双高”大企业为重点开展招商工作。2009年全县实现签约项目12个13.7亿元。近几年先后引进大唐电力、香港建溢集团、新华水利、尧柏公司、陕汽集团等一批大集团、大企业落户旬阳。

推进项目建设。我们通过狠抓“双五”(每年确定50个重点工业企业、50个重点工业项目实施领导挂联、部门包抓)、“1350”(13个能够新增工业产值50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工程,主攻“双百”企业(提供税收过百万、吸纳就业过百人的企业),先后实施了旬阳卷烟厂10万大箱卷接包、磷肥厂硫酸生产线、中科公司年产3000吨超细活性氧化锌等一批重点项目。随着尧柏水泥、科威生化、鑫源矿业、蜀河电站、保利机械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竣工投产,进一步拉动了全县工业经济增长。

扩张工业园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相继启动了旬阳生态工业园区、吕河现代产业园区和关口、红军、金寨、庙坪等工业小区建设。旬阳生态工业园区占地13平方公里,现已入园规模企业14家,在建扩建企业共23家,完成投资2.2亿元,工业园区化发展带动了以物流运输、物业仓储、电子商务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繁荣,近五年全县累计发展私营企业148户,实现三产增加值10亿元。

三、转移人口抓就业

以城带乡的核心在就业。围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突出抓好产业经营、劳务转移和全民创业等三大就业途径,确保进城定居农民不仅有房住,还要有事干、能增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发展产业促就业。我们把发展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稳固基础,坚持以改革促统筹,引导农村林地、耕地和水面向优势产业和大户集中,让农村静态资源动起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全县累计流转土地11万亩兴办产业,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规模流转集中、板块集约经营。已流转水面2.6万亩,发展养殖户500余户,年经营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目前已建成年均种植10万亩烤烟的“西北烟草第一县”,10万亩桑园的蚕桑基地县,生猪饲养量超过100万头的畜牧大县,魔芋、蔬菜、狮头柑等特色农产品超过10万亩,基本形成以烟、姜、桑、畜为支柱,以粮、林、果、菜为补充的产业化格局。

发展劳务促就业。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培训目标,我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春蕾行动”等现有职教资源进行整合,实施劳务输出培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外”转移。重点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面开展技能培训,实施人人技能工程。按为每户免费培训一人的目标,对农村特困家庭实施脱贫技能培训。同时充分发挥能人引领作用,先后与陕西鼎立建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创业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等较大型公司签订务工合同,建立起比较稳固的劳务基地。现全县年劳务输出稳定在8万人左右,其中有组织输出5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9亿元,劳务经济撑起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半壁江山。

全民创业促就业。县上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旬阳县鼓励农民进城镇创业若干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围绕不同创业主体类型,分类制定推进工作方案,落实部门帮扶责任。引导各类创业主体重点发展新型工业、特色产业和物流运输等现代服务业。通过开展“创业有功、致富光荣”活动,全县涌现出一批创业先进典型,带动了全民创业蓬勃开展。段家河镇退伍军人南君涛创办的天正酿造厂,年销售额40余万元,解决当地8人就业。

四、城乡一体抓统筹

以城带乡的关键在统筹。突出规划、发展、民生主题,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加速城乡融合步伐。

统筹城乡规划。按照“全域旬阳”理念和“规划先行”的原则,统筹规划城乡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社会发展项目,合理布局居住建设空间、产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和公共基础设施配置。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们先后组织修编了大县城发展规划和工业园区、物流园等十个行业规划。完善了区域中心集镇、15个乡镇数字化地形图测绘、30个新村建设规划。基本形成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为基础,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相互衔接、功能互补、定位清晰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规划体系。为到十二五末全县城镇化率提升到40%奠定了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依托产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产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做大支柱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和商贸服务业,努力实现工农对接、以工带农、城乡发展目标。通过大力实施“工业200亿”工程,初步形成了烟草食品、矿产加工、电力能源、水泥建材、生物制品五大骨干特色工业体系。通过实施“农业30亿”工程,推进以平定河流域城郊高效农业、冷水河流域水源地生态农业、大双河流域山地循环农业和大北环扶贫连片“四个开发区”建设。基本形成城镇板块以新型工业为主体、乡村板块以现代农业为主体、物流服务向县城和交通主干线沿线集镇聚集的产业空间布局。近三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量保持在500元以上。力争到十二五末,把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例缩小到3:1以内。

统筹城乡民生。围绕提升基层组织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县上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基层干部轮训,使之成为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维护大局稳定的中坚力量。我们抢抓铁路复线、高速公路、汉江旬河梯级开发、农村小流域治理等中省重大项目建设机遇,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城乡面貌。全县配套投入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就业再就业、住房保障等民生工程资金13550万元。近五年铺设县乡油路145.8公里,新修乡村道路919公里,铺水泥路1700公里,修便民桥298座,新建沼气6850口,实施安全饮水工程133处,60%的村完成了农网改造。本着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在全市率先通过教育“双高普九”和省级教育强县的创建验收命名工作。全县新型合作医疗补偿标准人均提高到1605.3元。新建成5所乡镇敬老院、2所区域中心敬老院。逐步建起“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城乡民生保障体系。

2.寿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篇二

一、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 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 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1.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国农业基础脆弱, 农村发展长期滞后, 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近年来,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 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明显加快,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就必须在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上作出重大调整, 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障碍,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 差距主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只有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目前, 城乡发展不协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 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只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 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 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才能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因此,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 就抓住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

二、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失衡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城乡割裂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是追求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目前, 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在城乡之间差别巨大, 成为是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矛盾。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将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直接与城市户口联系起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劳保待遇, 也以病假、生育、退休、死亡等单项规定的形式逐步完善起来。城市的集体企业, 大都参照国营企业的办法实行劳保。城市就业人员除享有劳保待遇外, 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市社会福利制度还保证了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享有多种补贴, 在业人口可由其所在单位近乎无偿地提供住房。总之, 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享受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和工伤等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而广大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民, 则不能享受任何相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只能靠自己出钱。

2.城乡割裂的财税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 并采取一系列抑农促工、强城弱乡的财税手段来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 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迅速扩大。一是在财税收入上, 加大农业和农村剩余向工业和城市转移。1952-1989年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国家从农业中获取了9716.75亿元。加上农业税1215.86亿元, 共达10932.61亿元。二是在财政支出上, 重点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在城市, 一切公共设施的建设经费和开支均由国家、政府和全民单位负担。但在农村, 农民必须自己出钱办中小学、办医疗、文化事业、道路、水电几乎农村中的一切公共设施。这种城乡严重割裂的财税体制, 严重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

3.不对称的城乡土地制度。

城乡土地的不对称性, 使农村无法与城市平等地分享由发展机遇带来的资源收益。一是农民土地包括宅基地的使用权收益和附着物所有权收益很难流动,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流动。应当尝试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边界进行界定, 对征用土地用途进行严格限定, 缩小国家强制性征地范围, 以使其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缺乏对农村强制征地的严格限制, 而且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现行的补偿标准配合广为施用的征地权利, 而且征地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大都流向了城市, 已经导致社会的不满和政府对征地权的滥用。三是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为承包农民提供了更大的交易土地的自由, 但没有提供以承包权进行抵押的法律基础。四是与城市居民拥有的处分其房屋的权利相比, 物权法草案对农民在处理房屋及其房屋下面的宅基地方面的权利限制的过于严格。

4.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制度。

目前, 我国户籍制度对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城乡有别的各种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制度, 这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大部分都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但实际却是拥有城市户口的可以享受, 农村户口的则不能享受。二是户籍制度中对居民户口身份迁转的严格限制。根据政策规定, 只有少数几种特殊情况才有资格申请将农村农业户口转为城市非农业户口并迁入城市享受相应待遇。三是城乡有别的户口管理制度削弱了户籍制度在人口信息统计方面的功能。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是根据居民的城市户口或农村户口身份进行建立的, 这样, 在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 就不能很好的考虑城市的实际居住人口规模, 造成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教育、医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特别是长期居住在当地而没有当地户口居民的需要。

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既需要中央加大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 也需要各地积极探索, 大力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 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重大, 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依靠广大农民的智慧和首创精神, 把各项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1.改善民生,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首先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诸多制度安排中,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直接和个体相联系的, 能够最直接地促进人的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恰恰是政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和出发点。另一方面, 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是城乡差异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城市部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存在相对完善的保障制度, 因此, 在近年来通过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制度转换, 比较容易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制度相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 在城市已基本建立起养老、失业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网, 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的最后社会保障线。相形之下, 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不仅是导致城乡之间的福利差距的直接原因, 也是阻碍城乡一体化最重要的制度条件。因此, 缩小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是打破多年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最有效的手段。

2.增加投入,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不断加大“三农”投入,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各级政府合理负担的财政投入体制, 依法安排落实好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规定, 逐步增加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对农村水利、环境整治、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进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通过运用参与投资、专项补助、资金配套和贷款贴息等方法, 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

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流转, 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在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 对现有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安排, 搞好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合理布局,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必须切实改变城乡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 理顺规划体系, 打破城乡规划分离的状况, 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 通盘考虑和安排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 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

4.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要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需要,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改变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 逐步形成城市工作与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放宽中小城市人口服务落户条件, 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秦峰.用现代理念建设新高陵[N].陕西日报, 2009-07-07 (4) .

[2]周国富.全方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N].人民日报, 2004-11-16 (9) .

3.寿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篇三

1.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推进农村工业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是基础。龙潭区是工业大区,农业总量小,要加长农业这块“短板”,只有依托城市资源,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走工业反哺农业之路,不断提高以工促农的能力。

1.1以“一地四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化工园区建设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与区政府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园区未来发展,将紧紧依托吉化,按照原料路线多元化、产业发展延伸化、产品加工精深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推进化工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链式化方向发展,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园区集聚和孵化产业的能力,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夯实基础。重点是建设“一地四园”。“一地”,即国家级碳纤维基地。以吉化碳纤维为核心,主要发展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制品,重点实施千吨级碳纤维、千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等项目。“四园”即精细化工园、生物化工园、汽车用化学品及三剂工业园和冶金工业园。现已开工建设了创业大厦、总部基地和展览馆,总部基地大厦现已入住企业11户。

1.2积极实施“一线三点”发展战略,加强乡镇工业小区建设 产业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重点是实施“一线三点”战略,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配置。“一线三点”,即沿松花江一线向北发展,在长珲高速公路以南,依托中油吉化和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发展“围化”经济;在金珠乡和大口钦镇、缸窑镇一带,依托建龙钢铁,建设棋盘钢铁产业配套、大口钦耐火材料、缸窑炭素制品等工业园,发展“围钢”经济;在江北乡山湾子一带,依托吉林—深圳精密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江北机械制造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现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已达到112户。2009年全区农村工业总收入730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近400元。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实现350亿元,增长36.3%;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73亿元,增长49.1%。

2.以“两镇两村”建设为龙头,推进农村城镇化

要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或镇民,使农民能够集中居住,把村屯变成社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与城市一致。

2.1立足区情,超前谋划 由于龙潭区的特殊区位,使它成为吉林市工业重心北移的主战场和省级开发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所在地,随着进区项目日益增多,钢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涉及江北乡、金珠乡的征占地拆迁日益增多,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既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实行土地整理,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创造了条件。乌拉街和阿拉底独特的历史和民俗资源,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入选,也为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潭区委、区政府从龙潭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适时启动了以乌拉街强镇、金珠小城镇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江北农民新村的“两镇两村”建设,推进全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2.2突破瓶颈,强力推进 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首先必须突破的瓶颈和攻克的难关。龙潭区委、区政府凭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敢想敢试、大手笔迎得大发展的开拓精神,以及政府在资源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终于打动了投资者,“两镇两村”建设都是先由承建单位全额垫资建设。金珠小城镇由吉林市鸿博建安公司承建,仅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项目,就需要资金3.5亿元。江北农民新村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一期工程需要资金3500万元。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项目也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包括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在内的一期工程,需要资金近1000万元。乌拉街强镇建设,现在已与吉林市隆鑫建筑公司达成协议,隆鑫公司先行垫资2亿元进行建设。

目前,龙潭区“两镇两村”建设正在按规划顺利展开。

金珠小城镇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建设工程,已正式命名为“金珠豫园”,已接近主体完工。小区总占地18公顷,建楼61栋,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户数2851户,可解决6个村13个自然屯近万人的居住问题,可以整理出土地5600亩。项目将于今年8月末全部竣工,10月份農民开始正式入住。按设计,金珠豫园将会成为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吉林市一流的花园式住宅小区,所有回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都可以达到吉林市一流水准。

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各项规划都已进入论证阶段,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都已上报省发改委,而且,参加了中国首届小城镇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按规划,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设,乌拉街将逐步成为吉林市北部中心镇,吉林省民俗旅游基地,吉林省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计划容纳人口7万。届时乌拉街现有人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的以外,全部搬进新镇区,实现由农民向镇民的转变,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

江北农民新村坐落于城区,规划总用地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多层住宅楼24栋,可安置回迁户1780户,人口6240人。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安置回迁的农户179户,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所有的回迁户可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飞跃式转变。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现在一期工程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已投资近1000万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营,民俗村初具规模。当地农民通过转产转业,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和劳务经济,足不出户,不离家园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3.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其中农业既是基础,又是薄弱环节。坚持以产业化为方向,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3.1积极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09年,益海嘉里(吉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6亿建设的年加工40万吨优质水稻项目、吉林省金乌拉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绿色水稻加工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先后落户,并建成达产。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2009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8.7亿元,年销售收入实现了15.2亿元,利税4109万元,带动了11000余农户共同致富,企业用工人数达到了3451人,农户增加收入2575万元,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市场为导向,优势产业和产品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经纪人、专业大户等,采取农民自办、农村能人领办与农业龙头企业合办等多种形式,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全区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社57个,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吉林市乾益种植合作社依托永昌米业,带动1000与户农户种植600公顷绿色水稻;乌拉街镇和兴毛葱专业合作社带动420农户种植1120亩毛葱;江密峰镇南沙村食用菌合作社,带动农户260余户种植黑木耳300万袋,年产销黑木耳30万公斤。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逐渐成为龙潭区农业产业化的新动力。

3.3做强规模农业,做优特色农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4大特色生产基地:一是以金乌拉公司、普康农业等公司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牤牛河水系2000公顷绿色水稻基地,精心打造了吉海、江密峰贡米等绿色有机大米品牌。二是充分发挥红阳饲料、乌拉食品等企业带动作用,建设和发展了10000公顷专特用玉米基地。三是发挥吉热酱菜、乌拉北方等蔬菜加工企业的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了乌拉街3000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四是以永福公司和九江潮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种鸡、蛋鸡和肉鸡养殖基地。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近3万公顷,其中,优质水稻播种面积10444公顷,优质专用玉米播种面积13198公顷;棚膜蔬菜生产计划达到3万亩。

4.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1创新领导机制 2008年末,抽调精兵强将在全省率先设立了职能相对独立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而且为确保新农办在新农村建设中总调度职能的发挥,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任主任,并且拨付专款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今年在农村工作考核指标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权重,在农口工作中所占比重最大,一家独占40%,其他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等占60%,从而从机制上确保了各乡镇街必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事实证明,新农办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坚强保障。

4.2创新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积极将职能向农村延伸,创建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橫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初步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在全区6个乡镇都建立起了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专门执法车辆,负责镇容镇貌管理和村容村貌监督工作;组建了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备人员、车辆和工具,负责本区域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环卫设施设备维护和垃圾转运等工作。同时,在各行政村设立环境卫生管理站,由村民委员会成员负责全村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初步建立起了 “户集、村收、镇运”的三级保洁管理体系和动态保洁机制。

4.3创新投入机制 在坚持新农村建设投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起了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进行了拓宽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的尝试。缸窑镇蛤什蚂村的新农村建设,永福集团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九座农民新村、阿拉底民俗村、乌拉街强镇建设等工程,都得到了企业大力支持。

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74亿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投入375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改造农村泥草房2580户,新建农村水泥路1049公里,建排水管线3400延长米,修建边沟34.6万延长米;硬覆盖213万平方米;改水14541户,建沼气池716户,生态卫生厕所990座, 安装路灯609盏。全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房屋砖瓦化、道路水泥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实现了路灯亮话、主街围栏一体化。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 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166个,建农民书屋97个,建文化广场8个,安装健身器材130套件。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7%,五保老人供养率达到了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无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能已接近或达到城里人的标准。

龙潭区的城乡一体化还刚刚起步,与其他市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统筹城乡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加快龙潭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4.寿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篇四

编者按:昨天,市委召开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就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作出全面部署。全会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的10方面工作(“十个加快”)。这“十个加快”也可以说是我们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十大任务。本版特作详细报道,以便大家抓好落实。加快城乡规划体系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是先导,是龙头。要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行动纲要,着眼全市,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努力构筑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形态。当前,着重抓好三方面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一是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区域空间规划体系的龙头,具有战略性、统筹性、指导性的特点,必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和城乡体制分割的束缚,真正体现整个区域资源配置、重大基础设施、城镇体系框架、土地利用方向、产业发展布局、重要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要在这个前提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龙头,推进城镇体系规划、生产力布局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的融合,形成相互配套衔接、管理有序的规划体系。要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建共享程度。

二是专项规划。根据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加快“十一五”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包括路网、水网、电网、环卫、防洪减灾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电、公交、市场等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建设规划等。当前要重点抓好城市景观(特色)规划、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城市综合管线规划和城市供排水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并加快修订近期建设计划,切实发挥建设计划在项目建设、土地收储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三是村镇规划。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切实加强规划工作力量和落实工作经费,因地制宜,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县域村镇布局规划,形成建制镇--中心村--自然村三级农村居住区空间布局,尽快制定中心镇、中心村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高度重视第二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的科学性。今年要全面完成“百村示范、千村整治”1012个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把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业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物质基础。要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扎实抓好“410产业”发展,培育引进一批关联配套企业,细化产业分工,拉长产业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促使“410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继续强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超前征地配套,加大招商力度,抓紧落地项目建设,加快企业、产业集聚,提高投入产出率。着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快改变部分行业、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状况,实行“腾笼换鸟”,提升产业层次。城市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关键措施。要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目标,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努力实现市区工业“五年翻两番”的目标,力争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着力提升中心城市的档

次和实力,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加大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力度,推进产业、人口集聚,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产业特色和经济实力的浙西城镇群。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所在,也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坚持以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以市场的手段经营农业,以开放的思路拓展农业,切实提高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导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使绿色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形成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六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进一步提高农业工业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要把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向农村延伸,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按照城乡一体的空间布局,着力建设覆盖城乡的路网、电网、水网、通讯网、电视网、环卫设施网等,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把交通作为基础设施延伸的突破口。在实施好黄衢南、杭新景、龙丽温高速公路和

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衢常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抓紧抓实农村公路等级化和康庄工程建设。及时改造国道、省道工程,尽快形成干支相连、区域成网、城乡顺畅的综合交通网络。到2010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公路通村率达到95%、路面硬化率80%以上。实施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是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按照乡镇所在地、中心村都能通公交车的目标要求,整合建设、交通客运资源,向农村延伸公交线路,尽快形成便民、快捷、经济、有序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

积极推进农村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加强供水、供气、通信、广电和垃圾、污水处理等网络建设和延伸,提高城乡公共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度。到2007年,基本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调频广播,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以上。基本构建城郊一体的供水网络,让绝大多数城郊农民用上城市自来水。初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逐步使城郊村、集镇、中心村的生活垃圾做到集中收集处理。不断完善城乡文化体育设施,以开展“双五结对、共建文明”活动(用五年时间,组织全市500个文明单位与500个行政村结对共建,力争把这500个结对村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为重要载体,深入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创建文化特色村、示范户,繁荣村落文化,挖掘、保护和弘扬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快推进农民进城就业创业

积极鼓励和推动农民进城就业创业,这是加快城市人口集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把农民工作从重视素质培训,转到抓培训和促进就业、创业以及提供保障并重上来,真正让更多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稳定就业,让有创业条件的农民自主创业,让在城镇就业、创业的农民能逐步享受城镇职工、市民待遇,共享文明成果。为此,当前要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提高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的竞争力。要继续以“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为抓手,培训农民,提高农民,增强农民就业竞争力,使农村劳动力以年均3%以上的速度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向城镇集聚。要改进培训方法,根据不同对象开展专业型的技术培训、转业型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型的素质培训。要提高培训质量,市、县、乡各级都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努力建设“四个一”:即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一个比较固定的培训场所,一套比较适应的培训设施,一个务实负责的工作班子。二是着力优化农民进城创业环

境,帮助进城农民安居乐业。建立规范的企业用工制度,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同工同酬同保障,切实解决劳动用工中城乡居民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问题。要打破二元制户籍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以居住地登记和人户一致为原则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户口一元化管理。取消农民进城的限制性政策,对外来人口试行居住证制度。同时,要研究户籍制度改革中相应的计划生育、农村承包土地、子女入学、社会保障、服兵役等配套政策的改革与完善。条件成熟的一步到位,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先缩小差距,分步到位。三是降低农民进城创业成本。对进城经商办企业的初创者,要给予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政策;对租赁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标准厂房办企业的,可给予较低的租金照顾;对外来创业并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员,在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加快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近几年来,我市农村教育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教师待遇、经费投入等方面与城市的差距仍然较大。建设教育名市,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村。要以创建教育名市和教育强县、强乡(镇)、强校为抓手,逐步把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从外延扩展转到内涵提高上来,推动基础教育向优质、均衡方向发展。要在坚持分级办学的原则下,建立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乡镇一级的义务教育工作职责。要按照“四个集聚”(高中向城区集聚、农村初中向中心镇集聚、农村小学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聚)的思路,调整优化中小学教育布局,撤并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浙政办发[2005]39号文件精神,用足用好政策,争取省政府对农村教育“四项工程”的支持。同时,市、县两级财政要加强资金配套,加大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改寝室、改食堂“两改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积极试行“爱心营养餐工程”。要深入开展教育对口支援活动,促进城乡师资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使农村学生能与城镇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继续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打响衢州职业教育品牌。

加快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争取用两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一是努力建立市、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加强考核;二是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以市、县综合性医院为龙头、镇街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社区)卫生室(站)为基础,构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市、县卫生监督机构为主,在乡镇设立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加强对农村食品、公共场所、职业卫生和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三是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目前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投入少、设施差、规模小、负债重、生存难的问题,要下决心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整合资源,转换机制,激发活力,做强农村中心卫生院,搞活乡(镇)卫生院,改制乡镇卫生院分院,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同时,全面实施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在岗卫技人员的学历教育和继续培训教育,妥善分流不合格人员,提升卫技队伍整体素质。巩固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农民身体健康。

加快新农村建设

要按照农村社区化规划、建设和管理总体目标,着眼长远,抓好当前,切实办几件有能力办、群众高兴办的事:一要抓紧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确定中心村的数量、位置和规模。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务必高度重视,及早到位。二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这是农村洁化工程的抓手,花钱少,效果好。要从城郊村、集镇、中心村抓起,逐步延伸。到2010年,全市有70%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要积极抓好试点,视条件逐步推开。三要抓好村内骨干道路整治、硬化,加大违章建筑清理整顿力度,加强农村露天粪坑、厕所改造工作。四要开展宅基地整治,建新拆旧,改善村容村貌。对此,要采取分类处置的办法,原有建新拆旧约定的要执行约定;没有约定的要研究制订补偿和鼓励政策,利用经济补偿或退宅还耕、置换指标等方式,按照一户一宅要求,推进拆除旧房和村庄整治。此外,要高度重视农村住宅建设质量和安全,正确引导农民建房消费,不要盲目攀比。五要加快实施下山出库移民工程。采取多途径、多方式,促进农民下山出库,加快农民非农化进程。到2010年,全市安置下山出库移民5万人。

同时,持续推进生态市建设。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实施“六个一批”工程为抓手,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整治工作,尤其要加强农村畜禽养殖管理,推广使用沼气,重视以饮用水源保护为主的水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物耗,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2015年基本达到生态市建设标准,实现城乡生态融合。

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

土地是农村最大资源、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严格执行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法规定的同时,要积极探索人口集聚与城乡土地适度流动置换的制度。各地要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通过转让、租赁或入股、合作经营、置换、抵押、整理复垦等多种流转形式,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到城镇就业落户的农民,其原享有30年的土地及山林承包权不变,对按规划和政策向城镇或中心村集中迁建的农村居民点,探索采取在原宅基地退宅还耕和落实一定的经济补偿后,置换一定比例的城镇建设用地;探索农村村民宅基地有偿调剂和农户退出宅基地集体有偿收储机制,给农民进城入镇购买经济适用房提供优惠政策。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和宅基地整理,通过整理置换的用地指标优先满足本乡镇、街道范围内使用,多余的指标可在市域范围有偿调剂,调剂净收益优先返还用于村庄整治中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设施改善。要积极清理农村废弃地,盘活存量,促进流转,发挥效益。要建立鼓励向上争取土地指标和节约利用土地的激励机制。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和安全防控体系建设

以人人享有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为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逐步构筑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在城镇方面,重点要抓扩大覆盖面,提高征缴率工作,切实增强支付能力。要以“五险齐保”为抓手,推进城镇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争取到2006年实现参保企业和险种全覆盖,到2007年基本实现城镇企业、从业人员全覆盖。在农村方面,重点是巩固和发展农村五项社会救助体系成果,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实施公开、公平、公正的救助保障机制,扩大参保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对于未能纳入城乡保障救助体系之内的城镇居民,应从解决医疗保障问题入手,参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方法,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并逐步解决其它保障问题。要不

断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险的政策和实施办法,促进城乡两大保险之间互通交融,相互衔接,逐步并轨。要针对不同群体分类制定参保办法,特别要探索打破自由职业者,以及个体工商户的城镇户籍限制,只要有参保的经济来源就可一视同仁地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发展慈善事业,倡导“扶贫、帮困、送温暖”新风,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助学、助困、助残、助医、助老,建立起人人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运行机制。

按照“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综治机构联动、村级组织为主、群众民主参与”的总体思路,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整合综治、维稳资源,全面建立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健全运行和保障机制,形成联调、联防、联勤、联治、联创的安全防控体系,确保基层综治、维稳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积极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形式。建立城乡公共突发事件预防体系,依法及时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强化基层信访和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快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5.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篇五

刘卫红

政策背景: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城乡关系,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绕不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马克思指出: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就会改变。城乡关系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随着生产力水平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与农村这两大经济社会系统从相互对立、相互隔离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在我国,十七大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八大进一步指出: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标志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

实践背景:在实践中,城乡一体化发展已从试点阶段进入普遍实行的阶段。各地积极推进实施,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江苏苏州、四川成都和湖北鄂州的实践,被称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三大样本。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一)内涵

1、含义

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各个方面,因此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就有诸多不同的理解,至今还 没有统一的定义。社会学者和人类学者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差距,城市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从城乡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 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规划学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一规划。环境学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目前比较认可的概念是: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从而构建城乡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也是城乡关系演变的最终目标。

具体来说,第一、在发展目标上,最终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开放互动、优势互补、共同繁荣、让农民与市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形成新型城乡关系,使城市和农村居民在政治权利、经济发展水平、生活质量大体趋于相同,这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在发展战略上,摒弃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进的发展战略。第三、在发展体制上,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各种制度障碍,赋予农民公平的 国民待遇、平等的发展权利和发展机会。第四、在发展机制上,改变以往农业支持工业、农村奉献城市的单向发展机制,建立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发展新机制,城乡二者在功能上有着极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进步。

2、主要内容

(1)城乡规划一体化。在城乡各种规划中,坚持 “一体化” 的指导思想和思维理念,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建设和统筹布局,真正克服、摒弃城乡二元观念,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依据,就是要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全域规划体系,“三个一”:即实现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一张图”,城乡发展规划“一盘棋”,城乡建设规划“一揽子”。有效促进资源在城乡优化配置、产业在城乡优势互补、人口在城乡有序流动。

(2)城乡产业一体化。是指城乡以各自资源禀赋为前提,通过促进三次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广泛联系,实现城乡产业优势互补,推动三次产业互促融合。一方面可以通过业态创新促使产业融合,比如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另一方面通过均衡发展理念推动产业互促协调发展城乡产业一体化主要是要实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最为基础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而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中山市的具体做法:推动产业下乡(工业产业链条乡农村延伸、发展现代农业)、资金下乡、要素下乡。

(3)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立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一体推进的机制,实现网络化城乡交通体系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向农 村覆盖、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和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城市自来水和天然气覆盖农村、村(社区)垃圾集中处理等,着力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差异。

(4)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基本目标。,最能体现以人为本、共创共享的制度安排,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改革,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制和经费筹集、财政投入机制,在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市公共优势资源向农村覆盖,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农民生产生活及居住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成都市针对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制定了六个目标: 办学条件一体化、教学质量一体化、城乡教育规划一体化、教师配置一体化、教育经费一体化、评估标准一体化。努力做到经费投入、师资配置、教育设备、教育质量基本一致。如开展名校下乡百校结对、指引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流动,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市级财政设立专项项目奖励经费以鼓励城区学校老师到乡村学校任职,以解决乡村优质师资的短缺现实。

(5)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是根本动力。统筹城乡发展,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力量,更要重视市场的决定力量,积极推动两个分割市场的不断弥合,建立各类商品特别是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市场体制。

(6)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发展是保障。消除城乡共同发展的制度障碍,从而实现城乡制度相互衔接、生产要素市场开放互动、产业发展关联密切、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基础设施无缝对接、城乡空间功能鲜明布局合理。

总之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城乡之间的差别永远都有,特别是在文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各具特性。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城乡融合,包括市场融合与制度融合。第一,城乡之间各种要素能自由流动。第二,在城乡之间搭建统一的制度框架。这种制度目标对城市和农村都市一套,不是双轨制。制度融合,就是给农民更多的权利,过去二元体制限制了农民的权利。第三,从目标上看,要使城市和农村居民在政治权利、经济发展水平、生活质量大体趋于相同,最终形成新型城乡关系。

(二)现实意义

城乡一体化是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也是各级政府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

1、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在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补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普遍性的趋向。”为什么要提“两个趋向”? 从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经济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在整个国民经济 的全局高度来通盘考虑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逐步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工农关系和共同繁荣的城乡关系,逐步从城乡二元分割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中期将是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阶层将呈现多元化,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将日趋复杂化,如果及时扶持农业,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就会协调发展,就能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如果继续忽视农业农村,就会导致农业萎缩,城乡差距拉大,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甚至出现动荡和倒退。例如,拉美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快速城市化,不仅造成了失业增加、城市拥挤、社会紊乱、收入差距扩大等诸多“城市病”,也导致其农村凋敝,城乡发展失衡等严重后果。

2、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国内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变革,促进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为国内经济的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沿用西方经济学的“木桶理论”,补足最大短板能够发挥最大的边际效用。对中国而言,城市化过程中被“忽视”的农村是最大的短板。此前在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了第一次“改革红利”后,吃饭问题解决掉了。但此后农村的发展停滞不前,导致劳动力大迁徙、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等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农村发展到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民生活质量,释放积压劳动力的阶段

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区域竞争实力,既取决于城市,也依赖于 农村,没有城乡的协调发展,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其区域竞争力必然受到严重影响。比如沿海地区包括苏南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它们的区域竞争力为什么长盛不衰,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注重城乡统筹互动发展。

3、是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目前中国城乡分割的体制格局没有彻底打破,城乡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维持在3.3:1,如果考虑城乡居民在医疗、教育、社保、住房、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真实收入差距更大,在有些省份差距呈逐步拉大趋势。广大农民不能平等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违背了公平正义原则。城乡一体化要实现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从本质上讲是城乡居民权利的一体化,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让农民享有与市民一样的权利、一样的地位、一样的利益,实际上是要解决农民事实上长期处于“二等公民”地位的问题,真正获得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给农民完全的国民待遇、平等的发展机会和获得同样的利益,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客观要求。城乡发展上的悬殊差距带来的城乡关系的失衡,造成了城乡两方面发展的阻力和障碍,造成社会的不公和社会矛盾的加剧,成为摆在当代中国面前的严重问题

4、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城乡一体化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 准则:要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要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致力于农村改革和社会发展,但目前中国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和不断扩大,“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现代化的难题。主要原因是,过去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更多地注重于在农村内部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种思路的根本缺陷是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农村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农村自身,必须在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中逐步解决,可以说没有城市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民的小康难以顺利实现。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和战略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就是要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跳出“就三农论三农,就三农抓三农”、“以农言农”的传统思路,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就是要改革旧的城乡关系,建设新的城乡关系,从政策性调整阶段,进入制度性建设阶段,走过了单纯解决城乡矛盾和化解城乡关系危机阶段,而进入主动正确处理城乡关系的新阶段,这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选择。二、二元结构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二元结构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回顾三十多年的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就清楚了农村率先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也率先得到实惠,那几年城乡差距是缩小的,但进入上个世纪的90年代,农村要进行第二步改革,触及到城乡二元体制问题,就改不下去了,只好打外围战,虽然中央和地方,花了很大力气,但问题得不得解决。

(一)西方二元结构的形成

“二元结构说”最早源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二元结构是指发达的现代工业部门与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国民经济结构,即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的差距,这是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的问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城乡差距会缩小。市场成长、分工深化是城乡分离、二元结构的主要原因。(市场力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城乡关系变迁概括为:乡育城市---城乡分离(工业化与城市化)----城乡融合三个阶段,实际上西方世界城乡关系的发展就是这条道路。工业革命的进行不仅大大加速了城乡分离的过程,这种城乡分离的趋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战后美国经济的崛起,西欧经济的快速恢复和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西方出现了城乡融合的新局面。

(二)我国二元结构的形成与特点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属于典型的二元结构国家。

形成原因:我国的二元结构形成于农业全面支持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制度。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 制度变迁的产物,是政府主导形成。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的农业大国。1952年中国工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仅为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依靠农业难以支撑起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如何振兴工业才是最主要的目标。重工业的发达被当作国家富强的标志,以及当时苏联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现工业化的成功,给了中国强烈的示范效应。为快速实现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化),国家实施了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农业合作化、统购统销和要素流动控制等一系列的城乡关系政策与制度。这些制度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完备的刚性制度体系,确保了农业对工业、乡村对城市长期而巨大的贡献,且这种牺牲农业的行为被制度和法律不断固化。第一,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政策。就是政府压价收购农产品,有加价把工业品卖给农民,这一压一加,剪出一笔差价,为工业化积累资本。所以农民一直穷。第二,统购统销制度。为了维持“剪刀差式”,就必须把农副产品在城乡之间自由流通的大门关上,由国家把住流通的关口,统一以计划价格收购农副产品,又统一在城市分配农副产品,同时还管工业品下乡。1954年,《统购统销命令》规定,“一切有关粮食经营和粮食加工的国营、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合作社经营的粮店和工厂,统一归当地粮食部门领导”;“所有私营粮商一律不许私自经营粮食”„„粮食、棉花、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的收购量占总产量的比重长期维持在60%以上。这样,农民无权自由卖农产品,城镇居民无权自由买农产品,工厂 也无权自由买工业品,由政府决定购量、购价、销量、销价。这就是计划经济的典型特征。可想而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可能高,1977年邓小平讲中国经济,有一句“8亿人高饭吃,结果饭还不够吃”,那不是自然原因。第三,农业生产集中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随着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全国开展了一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目的是实现土地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更好地支持工业化战略。具体形式和组织方式开始是通过农业合作化来进行的,随后是通过人民公社化运动进行的。第四,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要素流动控制政策。195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籍制度形成,导致了城乡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和城乡居民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通过户籍制度及由此派生出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城市偏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消费品供应的票证制度、排他性的城市福利体制等,有效地控制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一系列制度和政策阻碍了中国“三农”的发展,导致城乡分离和分割的局面日益加深:一是农业相对衰退和农村商品经济萎缩;二是工农业比例关系遭到破坏,工农业联系被人为割断,工业化被限制在城市范围内独立运行,而没有带动农村的繁荣,工业化创造的成果没有改善城乡之间的关系;三是城乡二元化政治和二元社会结构形成并固化;四是城乡差距继续被拉大。

特点:首先,是制度变迁的产物。由于我国的二元结构内生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制度,所以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其次,是“双二元结构”。我国的二元结构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 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又包括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长期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1)两种不同的户籍制度。户口在性质上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农民被登记为农业户口,城镇居民被登记为非农业户口,农业户口不能自由转换为非农业户口。在这种二元户籍制度下,大量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已经不再从事农业,也大部分时间不在农村居住,但并不能真正获得市民身份,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和融入城市,无法在就业、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享受同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2)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前中国社会中的资源是由行政性的再分配而不是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比如,教育和公共设施的投人。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人的而农村中的教育和设施,国家的投人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村自己来负担。(3)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在地位上的差别,可以看得出来,目前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而农民生老病死伤残在相当长时间内几乎没有任何保障,农民还要上交乡村统筹为五保户、烈军属提供补助救济。在一个主权统一的国家内,形成农民和市民社会地位完全不同的制度体系,这在当今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今天农民仍然不能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方面,财政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义务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保障的投入强度明显低于城镇,农村低保标准、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水平明显低于城镇,特别是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进城务工农民的覆盖度较低。在土地征收和交易制度方面,城市国有土地可以直接上市交易,农村集体土地不能直接上市交易,国家征收农村集体土地,不是按照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补偿,而是按照土地的原有用途收益补偿,补偿标准明显偏低。由于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资源不能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城乡生产要素不能平等交换,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使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使得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生活、教育、社会保障和政治生活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三)我国二元结构的深化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改革开放以后,这种二元结构在制度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下得以续存和强化。有学者把改革开放前因政府行政干预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称之为“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结构”,把改革开放后由于社会资源重新积聚所带来的城乡断裂称为“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结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使城乡关系遭到了严重扭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根本改变,而级差式发展方式和分离化改革措施使得城市利用自身优势和国家优惠的改革政策先富起来,加剧了本来就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 水平。2013年,中国第二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已经接近90%,但城镇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却只有52%,中国城乡融合速度远远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中国有更多的人不能充分分享工业化带来的好处。第二,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1978-1984年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但此后,改革重点逐渐转向城市,农民收入增长率下降,甚至出现了1989年的绝对负增长,此后 城 乡 收 入 差 距 持 续 扩 大。第三,城市内部的“二元社会”开始形成,2.6亿农民工虽然工作生活在城市,但不能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因此,靠工业化发展的自发力量不仅难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反而会加剧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凸显的“三农”问题,就是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深化累积的结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厉以宁指出,计划经济体制有两大支柱:政企不分和产权不清晰的国有企业体制,以及城乡生产要素分割和农民没有明确产权的城乡二元体系。改革开放后的前 30年,我们着重于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这一改革在30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尽管国企体制改革中还有一些遗留问题需要继续解决,但大势已定,改革已不可逆转。今后30 年,改革的重点将是城乡二元体制,通过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继国企改革之后另一项重要的经济体制改革。

三、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推进城乡一体化,包括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改革就是要打破城乡体制机制上的二元结构。发展就是要推动城镇和农村共同发展、协 调发展,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发展的结合中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推动区域城乡一体化的现实路径。

(一)产业化路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城乡一体化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立足于农村发展,产业化路径重点是农业现代化,这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未来30年最大的金矿——农业。农业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引爆点。那些走在时代前列的企业家,王健林、刘强东、朱新礼、柳传志,从去年开始全部把目光一致盯上了现代农业!万达的王健林斥资数亿在延庆种菜,京东的刘强东,圈了几千亩地高调进入农业,富达林果业的张国祥、汇源的朱新礼在北京郊区运作了一片有机区域,从果农变身菜农,褚时健和柳传志合作开卖“褚橙柳桃”。这些资本巨头为何不约而同盯上农业及食品领域?以上企业家的行动发布了一种信号,农业将是下一个金矿!传统农业因低价值、慢运作的方式一直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而以现代生产方式、加工方式和经营方式运作的现代农业,却是一个潜力无限、财富巨大的庞大产业,一个继互联网之后的“新兴产业”。首先发展现代农业做为国家战略,政策放开打破了许多发展瓶颈。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赋予承包者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农业市场大,来源于由传统农业晋升为现代农业的强大转变和升级潜力,来源于消费者对农产品不断上升的高端需求,来源于初级农产品升级为深加工农产品的利润空间,更来自于从传统经营转向现代营销难以估量的高 额附加值。这是国家政策、社会与经济环境、产业规模、技术条件、竞争环境、消费者需求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出现的现象。一场前所未有的现代农业革命到来了!

实现农业现代化十八大提出了新思路,就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现代化进程缓慢、农业劳动力流失、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现实国情提出的。

1、基本特点

相对于过去的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经营规模”上,更加突出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生产过程”中,更加追求生产工艺与流程的标准化;“产业链条”上,更加强调农业产业链条的拓展延伸;“生产组织”上,更加强调服务的社会化。其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四化”——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

(1)集约化

集约化是相对粗放经营而言。集约化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单位面积土地上要素投入强度的提高;二是要素投入质量的提高和投入结构的改善,特别是现代科技和人力资本、现代信息、现代服务、现代发展理念、现代装备设施等创新要素的密集投入及其对传统要素投入的替代;三是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善,包括要素组合关系的优化和要素利用效率、效益的提高。农业集约化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创新能力。集约经营的目的,是从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更多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2)专业化

专业化是相对兼业化而言。是指农业生产向专门化、集中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从国际经验来看,现代农业的专业化实际上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主体的专业化。如鼓励“小而全”、“小而散”的农户家庭经营向专业化发展,形成“小而专、专而协”的农业经营格局,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培育信息服务、农机服务等专业服务提供商,也是推进农业专业化的重要内容。第二,农业的区域专业化。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产业区,如美国的玉米带、大豆带等,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区域规模经济。专业化的深化,有利于更好地分享分工协作效应,但也对生产和服务的社会化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3)组织化

组织化是相对分散化而言。组织化经营要解决的是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散和弱即难以与市场对接的问题。组织化既包括横向农户的联合与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属于此类,旨在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能力;也包括纵向产业链条的延伸,“公司+农户”的模式属于这一类,旨在降低市场风险。当前农业组织化经营的重点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同时也努力促进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关产业链上各主体间的业务合理分工。

(4)社会化

社会化是相对个体而言。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农业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即生产过程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行动,突出表现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广泛参与;二是产品的社会化,即农产品通过交换供应整个社会,而不是自给自足。现阶段突出强调社会化,主要就是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使农户克服自身小规模经营的弊端,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具体路径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需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1)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基础

当前,农户仍然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单位。但是农户群体逐渐分化,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成长壮大,这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从组织属性上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分为三类:

家庭经营型主体。家庭经营型主体是指以家庭为主要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主要分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家庭经营不仅是传统农业也是现代农业最基本的经营方式,是必须坚持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近年来,我国农村在兼业农户大量增加的同时,专业农户也在兴起壮大,专业农户是指家庭劳动时间大部分用于农业中的某一产业,且收入占全部收入80%以上的纯农户,估计我国的专业农户数量已超过1亿,专业农户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家庭农场也是家庭经营的一种类型,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要发展家庭农场,引起不少关注。家庭农场在国外很普遍,和一般专业大户相比,家庭农场在集约化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生产经营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 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家庭农场是个发展方向,但相关制度必须跟进,包括农村土地制度、农业服务体系、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农业劳动力充分转移。

合作经营型主体。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民合作经济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农民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协会等多种形式出现,直到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才获得其应有的法律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户间的联合,解决了小规模家庭农户的规模经济缺陷,通过技术、资金等合作,推动了农户生产的集约化水平。截至2012年底,全国经工商注册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1.6%。但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某一个专业、某一个品种为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农户需要,还要求农民合作社担负起农民生活指导、权利维护和社会诉求等社会职能,为此,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支持发展社区合作社、股份合作社、联合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日本的农合组织)企业经营型主体。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农业企业以社会化生产的方式,形成了与农户间的分工体系,并主要在农业产业链的下游经营,引领农户进人市场,发挥市场组织者作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目前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1万多家,销售收入5.7万亿元,每年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国内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注重发挥各类主体的比较优势以及对小规模农户的带动作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作为规模化生产主体,承担着农产品生产的功能,发挥对小规模农户的示范效应,应注重引导其向采用先进科技的生产手段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带动散户、组织大户、对接企业、联结市场的功能,应成为引领农民进入市场的主要经营组织,发挥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作用,促进其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龙头企业是先进生产要素的集成,具有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应主要在产业链中更多承担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的作用,并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类生产性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和试验示范。

(2)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核心

从国外经验看,世界上凡是农业发展水平领先的国家,基本上都走过了土地规模经营的道路。从国内经验看,规模经营搞得好的地方,农业发展就快,现代化水平就高。规模经营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科技普及、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因此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核心是循序渐进推进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重点要解决:

一是土地的适度集中。农村土地的改革进程直接影响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首先要尽快完成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在法律上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目前相关的《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一直未做相应修订,同时,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全面试 点已进展几年,虽有明显进展,但依然面临诸多复杂的问题,如果承包经营权赋权、确权不到位,农民就很难安心放开土地,规模经营就成了空谈。其次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土地流转,发挥市场在配置农地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鼓励工商资本投入农业生产,发展产业化经营。

二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农业规模经营中,不管那类主体都不可能包揽农业经营中的每一个链条或环节,其经营都有赖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支持。下一步,政策要聚焦在多元化多类型的服务主体、经营性服务的突出短板、农民欢迎的服务模式上。在主体培育上,要把农资经销企业、农机服务队、农技服务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等纳入政策支持范围,作为各级政府加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抓手。在服务领域上,要拉长产后服务这一短板,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品牌创立和宣传、农业综合信息提供、金融保险等服务领域。在服务模式上,要挖掘实践中农民最喜欢、生命力最强、成本最低的服务模式,重点发展 “公共服务机构+农资农技服务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农资经营公司+农户+基地” 等服务模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化服务。

(3)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

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提是,毫不动摇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是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当前,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是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切实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 益比例,切实保护农民的集体资产权益。在坚持的基础上完善。

一是加快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但当前的城乡要素流动中,人才、资金、土地等发展要素总体上仍然是由乡村往城市流动。要加快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要素更多向农业农村流动,为农村发展奠定物质技术人才基础。

二是营造农业创业和就业环境。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务农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和农村内部的带头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来源,要营造农业创业和就业的良好环境,引导和鼓励他们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他们的学历、工作背景以及各自优劣势不尽相同,需要分类指导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使他们“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有发展”。

三是建立农业退出和进入机制。建立传统农业经营者的退出机制,前提是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维护农民的土地和集体资产权益。农业进入机制和规则,重点是处理好进入者和退出者的利益关系,进入者资格与能力的认定,进入者之间的公平竞争和择优,进入者经营行为和经营领域的控制。如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的问题,既要引导工商企业规范有序进入现代农业,鼓励工商企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投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又不提倡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直接租种农户土地,更要防止企业租地“非粮化”甚至“非农化”倾向。四是完善政府扶持农业的政策。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性、平台性设施等的公共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力度,完善农业公共政策和公共投入的绩效考核 ;另一方面,农业政策调整要处理好几个相互关系。既要扩大经营规模,又要重视社会化服务;既要构建微观组织,又要重视整个经营体系的培育;既要引入社会资源,又要维护农民的优先权;既要利于务农者种好地,又要有利于更多的农民非农化;既要保证农民长久承包权益,又要激活土地资源。

(二)制度化路径:推动制度改革

我国当前的城乡格局并非仅是自然与经济技术因素引起的分工差异,更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制度性根源,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要靠制度创新来推动。

1、改革户籍制度。

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而建立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居民拥有居住、迁徙的自由权。这一时期,城镇人口迅速增长,而粮食总产量特别是商品粮产量的增长赶不上城市人口及消费需求的增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958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不允许农民自由进城,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就形成了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城乡二元结构,进而演化为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一系列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安排,催生了一系列不平等的制度体制,在城乡之间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很长一段时间里,考学、当兵、招工曾经是摆脱农民身份的仅有渠道。计划经济时代,农民外出还有个不雅的称 号叫“盲流”。改革开放以后,“城门”逐渐打开。城门时如何打开的?是一步步拱开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到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进城务工大势所趋。1983中央一号文件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集镇落户,并同集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2000年十五计划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转移农村人口。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2012年提出,要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逐步满足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落户需求,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主要是两大内容:一是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统一为居民户口,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二是提出了多样化的户口迁移政策。《意见》根据中国城乡区域的差异性,务实地提出了多样化的户口迁移政策,大体有四种不同政策:城市将按人口分为4个级别,执行不同的落户标准。建制镇、小城市,只要有合法稳定住所,不分租赁还是购买,都全面放开落户条件。中等城市、大城市,可对社保缴费年限提 出要求,但最高要求不得超过五年。5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要严控人口规模,建立透明、完善的积分落户制度。积分分值主要考量工作年限、居住年限、参加社保的年限、专业技能等指标。

可以说,此次户改对有意进城居住生活的农业人口而言,是一个重大利好。另一方面,此次户改也给了中国经济增长无限的想象空间。

第一、改革不是不要农民。有人说户籍改革后就没有农民了,这是对户籍和农民概念的误解。户籍是国家以户为单位记载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也是公民的重要身份证明。取消农业户口,不是取消农民。农民是占有土地并从事农业经营的人,体现的是职业特征。只要有农业存在,只要有人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就一定有农民。过去身份意义的农民随着户籍改革而消失了,未来的农民主体应该是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居民获得了与城镇居民同等的非农就业权利,农民不再是唯一的职业选择;同样,未来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来源于任何愿意从事农业又有从事农业能力的人,这样就实现了职业选择的开放性和伴随职业活动的迁徙自由。

第二,户籍改革不是强迫农民进城。取消户籍界限,建立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有助于乡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但是这种转化首先是建立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只有农民在城镇有了稳定职业,有了住房,解决了医疗、养老、子女就学等问题,具备了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他们才愿意离开乡村到城市居住,进而转化为市民。不顾客观条件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进城与限制农民流动一样,都是对规律的违背。其次,城镇化是建 立在对乡村价值认识基础上的。城乡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城镇化不是以消灭乡村为前提,而是要充分发挥城乡各自优势,实现其功能的互补。除了引导农民进城,还有就地城镇化、就地市民化的道路可供选择。

第三,户籍改革不能剥夺农民的土地权利。有人担心取消了农业户口,农民的土地权益就会丧失。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开展试点。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也就是说,现阶段农民工可以“带地进城”。上述规定,其出发点显然是为了鼓励农民工进城。农民工进城后不管是否在当地落户,在跟当地居民一样享受医疗、教育、住房等各方面公共服务的同时,还能继续保留“三权”带来的额外农村福利。但从长远来看,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农民土地退出机制。

可行的方法有两个:第一,努力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这应该是最有效的办法。城市户口有了足够的吸引力,农民自然就会愿意放弃农村的那点土地。现在只是放开中小城市的落户,而在中小城市里,就业不足,养老还不能统筹,教育和医疗又不能完全对接,农民当然不愿意。第二,建立有偿退出土地的补贴机制。与曾经试点的“土地换社保”、“土地换住房”制度类似,国家可以对自愿退出农村土地的农民实施货币补贴。

2、改革土地制度。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城乡分治,在土地所有权上是国有和集体所有权并存,农村的耕地和建设用地是集体所 有,城市建设用地是国有,集体土地不上市交易,国有土地可以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进入市场交易。那么,未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了方向:

征地制度改革。《决定》对征地制度改革提出了以下要求:进一步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同时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多元保障机制,建立兼顾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并明确要求合理提高个人收益。世界各地采取的办法大体为两种:一种是土地的增值收益归土地所有者,然后由政府通过税收来调节;另一种则是根据法律规定农民所得的比例。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决定》指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动态变化的,规划调整、农用地转用、土地整理等会影响到不同用途土地面积的变化,征地制度的改革也会影响到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范围。不能将其等同于原来的乡镇企业用地(因为乡镇企业用地早已允许入市流转),农民承包耕地经营体制的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保障农户作为土地承包者的权利。稳定农村土地集体承包关系并 保持长久不变,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在农业用地的农用耕地用途不改变的前提下,农民可以自由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使农业在现代化道路上更快发展。坚持让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不搞大跃进、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

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2012 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7 916 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 3 533 元,占 44.6%;工资性收入 3447 元,占 43.5%;财产性收入 249 元,占 3.1%;转移性收入 687 元,占 8.7%,可见,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结构中所占比例是最低的,要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决定》指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扩大了土地的权能,不仅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而且赋予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权能。过去法律规定,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建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单独用作抵押。改革了征地制度。征地制度既是国有建设用地市 场建设的基本制度,关系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发展的空间,更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切实维护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用益物权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体现了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民本思想。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核心。特别是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涉及重大利益格局调整,事关全局、政策性强,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法制建设、用途管制、确权登记、市场管控、共同责任等方面整体设计、配套推进。

重庆土地改革的案例——地票制度

所谓“地票”,指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产生的指标,以票据的形式通过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拍卖。具体实施有四个环节:复垦——交易——落地——分配。

3、改革金融制度。

城乡金融二元结构是造成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学者普遍认为农村存在着明显的金融抑制: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与单一的金融供给矛盾。近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收缩县域机构,涉农金融机构大量缩减,严重影响农村金融供给能力,农信社也是多存少贷,邮政储蓄是只存不贷。数据显示,每年通过正规金融渠道从农村抽走的资金在3000亿元以上。从现代 29 农村发展看,金融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不仅资金需求期限变长,体量变大,需求主体也从农户转变为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迫切需要金融机构在产品、服务和流程上做出创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神经中枢,对经济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金融资源向农村流动,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核心要求。要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主体,建立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加快改革农村信用社体制,提高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覆盖面。二是农业发展银行应重新定位,使其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三是建立邮政储蓄资金的回流机制。四是完善农村信贷政策。五是鼓励、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培育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六是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民生产经营风险。

围绕农业专业经营组织形式的特点,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产权、农村基础设施使用权抵押等金融服务,制定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实施办法。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农村金融风险保障机制。建立农村金融的资金回流制度。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资金短缺问题,必须发挥财政资金、政策性信贷资金的政策导向和引导作用,构建激励机制,综合运用担保、税收等经济手段,引导商业银行、合作金融和其他社会资金流向农村、农业。

(三)城镇化路径: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途径。世界各国实践表明,城乡一体化都是在城镇和农村共同发展、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的,发展城镇化,在城镇建设发展基础上,实行以城带乡即通过城镇带动和促进农村的建设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普遍做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要重视农村建设发展,而且要重视城镇建设发展。把农村建设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落脚点,把城镇建设发展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牛鼻子。

很多人集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理空间里,一旦达到某个人口密度的标准,此地便被命名为“城市”。人口聚集带来经济聚集,经济聚集又吸引更多的人口聚集,这就是城市化。这个变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迄今依然有增无减,“城市化”大潮不可阻挡。为什么人都喜欢往城市里凑?文化和文明方面的理由我说不好,经济上的动力看起来直截了当——城市创造更高的收入。从古到今,“城市”不过是人口聚集和经济聚集的结晶,这和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并没有什么不同。中国的特色在于,人口聚集久久得不到更强有力的经济聚集的召唤和刺激,从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不曾给城市化以应有的推动。全球范围的证据却表明,人的经济活动所包含的逻辑就是在流动中聚集,然后再流动、再聚集,直至人口、经济和财富在地理上集中到一个个面积奇小的地方去。

《决定》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

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这为我国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1、核心:以人为本。

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包括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逐步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以人为核心就意味着不再像过去的造城运动,而着重农民的市民化,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首要问题。城镇化实质上是社会结构调整与进步的过程。

2、发展道路: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多元城市生态的思想已融入到《决定》中,跟过去单一的城市化或城镇化思维不同,如果说已有的城市化重点是人口和土地“化”到城市,那么进一步的城市化重点是城市要素、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扩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决定》明确的我国城镇化基本方略。大城市有节约土地、劳

动生产率高的优势,小城市有农村人口转移成本低、宜居条件好的优势。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是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发展道路的,在积极发展大型城市的同时十分重视中小城市的发展。比如,目前德国的城镇化率是97%,70%的人居住在小城镇。美国大概有50%以上的人居住在5万人以下的小城市、小城镇。德国小城镇数量多且分布均匀,虽然规模不大但基础设施完善,功能明确,经济发达。这些小城镇具有多种就业机会,便于居民自由选择工作地点、住房、学校和其他文化服务设施。另外,小城镇的通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与大都市相比差异很小,而且自然环境优美,甚至具有大城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德国经验:德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避免一个城市发展为支配性中心城市,而是形成若干功能互补的多极城市群。德国的“多中心”城市圈发展模式,通过统筹城乡,将小城镇有机地组合进城市圈,注重城市圈内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明确、分布合理、互补共生、均衡发展,其实质就是一种城镇组团式发展形态。美国主要有三个集中居住区:一个是洛杉矶为中心的,加州的集中居住区;一个是纽约为中心的,东海岸的居住区;一个是五大湖、密西根为中心的居住区,即使是这么集中的居住,仍然有28.77%的人居住在5万人以下的小城镇。德国的小城市是以小城镇与小村镇是为主的,他们的聚落形态是城镇化水平提高到89%,但大部分人口在分散的居住。印度的大城镇化,很多人生活在贫民窟里面,孟买的贫民窟,很多人生活在铁皮管、垃圾堆里面。巴西的城镇化超过80%,但是只 33 是贫困人口的空间平移,简单的把农村贫困人移到城市里面,没有办法解决他们的就业、生活、养老等一系列问题。

在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城市尤其是一些省会城市,脱离实际追求发展特大型和大型城市,导致要素资源畸形流动,资源错配,成本价格畸形;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却因人力、资金、技术要素资源流入不多而发展后劲不足,即使有较好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也难以得到较快发展。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适度集中,城镇化走向大城市不是唯一的道路,城镇生态有多种。五种类型都应该合理布局,可能的城镇化布局是多层次的大的、中的、小的,小村镇,要考虑人的城镇化,就地城镇化,让农村的人口适度居住在一个地区的基础上,铺设公共服务,把它当作一个城镇来看待,那么这就不需要大规模的平移人口,带来这么高社会成本。

3、产业与城镇融合

城市能否稳定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产业支撑。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城市发展积累因果理论认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决定城市增长的能力取决于城市能否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因为这一产业将会派生出新的产业,而新的产业又能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及其派生出的新产业。这种累积和循环的产业发展过程将推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以往产业都是城镇化的‘配角’,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割裂,新型城镇化旨在实现人们在家门口就业、‘高也成低也就’的愿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说:“在推进城镇化时应注重城镇产业经济的培育,重视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和农村合理分工、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互动。”

6.平湖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篇六

平委〔2004〕15号

发布时间:2005年4月1日17:16 作者:

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各街道党委、办事处,市级机关各部门,市属各单位:

《平湖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20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平湖市委平湖市人民政府

2004年12月31日

平湖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2005年—2020年)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省委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战略思想,作出了“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决策,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实施“八八战略”的一个重点来抓。嘉兴市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五大战略之一来实施。这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而发展的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其主要途径是通过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和谐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优化经济社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实现新一轮发展的主要增长空间;是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生产总值年均以15%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平均2-3年翻一番。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3.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095美元,财政总收入13.9亿元;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列全国百强县第31位,跨入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门槛;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4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86元,标志居民生活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城镇和农村分别为37.2%、41.0%。经济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都市型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工业经济增势强劲,服务业稳步发展。2003年,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已调整到7.5∶62.5∶30。

(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发展日趋融合。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推进中心城市发展、鼓励农民进城和吸引外来人口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从1996年6月起,相继实施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行政村区划调整和撤乡镇建街道等工作,并及时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基本形成了以“L”型组合城市为中心,新仓、新埭两个卫星镇为骨干,其他一般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四级城镇体系,城市化建设呈现梯度推进、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区面积扩大到153平方公里,城市建城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空间布局日趋合理,对人口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不断提高。2003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8.1%。

(三)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乡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先后建成了平湖大道、东西大道等骨干道路,基本建成了平廊、平兴两条连接上海郊区的一级公路,农村危桥改造和乡村道路建设得到大力推进,基本实现了“1234”目标,全面实施交通重点配套工程、干线网络工程、乡村康庄工程、水运强市工程和绿色通道工程,城乡公交一体化已经启动,形成了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城乡用电实行同网同价,通信资源已实现城乡共享,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超过80%,农户电话装机率超过95%,农村经济信息网已覆盖全市70%以上的村、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保障同步推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平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落实,投入不断加大,教学网点得到调整优化,实行“一镇四校”,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城乡学校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教育指标日益接近。城乡统筹就业取得新进展,城乡就业二元格局彻底打破,农村劳动力进城镇就业限制性政策被取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逐步推进,用人单位自主用工,劳动者公平就业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参保对象由原来的城镇企业职工向非公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雇工和自由职工者扩展,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到2004年6月,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农民参保率超过97%。

(五)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启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平湖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了市人大的审议,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加快,污水入网率进一步提高。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全面实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控制,循环经济得到培育和发展,对服装箱包边角料进行集中焚烧处理,河道整治和绿化造林工作扎实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得到加强。

尽管我市已经具备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条件,但对照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问题。思想观念和认识上还没有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倾向,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还难以一下子消除。二是均衡发展问题。我市城乡发展总体均衡,但差异仍然不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区域发展也不够平衡,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差距较大。三是城乡分割问题。长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带来了明显的城乡差距,社会保障、计划生育、退伍安置等政策在城乡分割、以城为主的基础上制定,造成了“城乡有别”,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也与城市有很大差距。四是城镇建设问题,这几年,我市城镇建设尽管力度较大,但市域中心城市特别是中心城镇规模小、功能弱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生产要素的集聚、辐射能力不强。五是城乡人口素质问题。目前农村居民在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与城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民产生了新的恋乡恋土情结,影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围绕把我市建设成外向为主的经济强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和港口型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进一步深化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全市人民共享现代文明。

(二)基本原则

1、一体规划、梯度推进原则。城乡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建设任务重。为此,必须树立系统观念,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从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规划全市的发展,全面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作程度,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财政承受能力,有选择、有重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利用优势领域的扩散效应带动整个一体化工作的发展。

2、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原则。加快体制创新步伐,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加速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和制度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运用市场机制开发资源,筹措资金,加快建设,使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起来。

3、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原则。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完善城乡行政管理体制,突破户籍、社保、就业等体制障碍,建立有利于城乡人口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新机制,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4、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原则。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合法利益,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提升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正确处理城市和农村关系,早日让农村享受城市文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07年,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和推进体系。到2010年,初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大部分指标实现接轨,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20年实现城乡一体化奋斗目标。

1、经济社会结构趋于合理:

——到2007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2%,非农就业比重由2003年的77%提高到80%;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5%;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5%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非农就业比重提高到90%以上。

2、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主要表现在:

——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加强市域整体规划,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乡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体系。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与衔接,形成完善的内外交通、公用设施服务网络等。

——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加强城乡经济互动,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增强一二三产业关联度,工业主导地位增强,构筑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体系,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都市型农业发展格局形成,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高。

——城乡劳动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内外平等就业的劳动就业格局,逐步实现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接轨,不断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全面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农村居民在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广电、服务设施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基本同等水平。

——城乡生态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形成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任务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必须把握关键,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扎实推进。

1、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

加强市域整体规划布局。强化空间一体化,切实有效地解决村镇分布散、产业集聚度低、农业集约发展滞后的问题,努力构筑层次清晰、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发展联动、设施共享的城乡发展空间形态。编制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规划。编制537平方公里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和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完善市域产业布局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加强对各类规划的统一管理,强化规划的系统性、规范性和权威性,逐步建立各类规划相互配套、衔接、管理有序的规划体系。突出“一带二片”的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中心,重点城镇为骨干,一般城镇与中心村相结合的四级规模结构,加快以当湖城区、乍浦港区和滨海新区共同构成的组合型城市建设,加快以新埭镇、新仓镇为骨干的重点城镇发展,优先发展重点集镇和重点工业区,促进人口、产业和要素的高度集聚。同时,以重点发展区、一般发展区、一般控制区、旅游生态保护区、基础设施生态廊道五大类型,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项目等,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度。

加强“新村示范、村庄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村庄规划,合理布局中心村,按照园中村、镇中村、中心村、整改村四种模式进行建设逐步实现人口居住集聚和基础设施的共享。新村建设要坚持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中心城区、经济开发区和滨海新区等规划控制区,按照城市社区标准进行建设。城区、工业区、旅游区及城镇以外的区域,主要发展都市农业,适度集中、合理布局建设农村新社区。

2、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以提高城乡空间经济组织程度为核心,强化城乡空间联系,加快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重点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建立贯通全市、连接内外、通达周边的交通网络,重点实施“一纵一横”高速公路网、“五纵五横三连”主干公路网和乡村公路网;到2007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45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84公里/百平方公里;到2010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55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02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交通“1234”和“12360”两大目标,即一级公路通镇(街道)、二级公路连镇(街道)、三级公路通中心村、四级公路到一般村和镇(街道)10分钟上高速公路、市区与镇、街道之间20分钟互通、市区30分钟通达周边相邻县(市、区)、市区60分钟通达周边大城市(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到2020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7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30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实施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工程,到2007年,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目标。

高标准建设城乡公共设施,推进城乡公共设施一体化。一是加快建设城乡防洪工程,巩固提高已建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洪能力。二是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扩大地面水厂供水规模,逐步取消以地下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厂,形成以地面水厂为主体的供水体系,到2007年基本形成市域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三是加快城乡燃气一体化建设进程,按照可使用天然气的要求,加强城市燃气管网工程建设,并逐步向农村延伸。四是完善电力、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实施热电联产规划,加强输变电设施建设,完善城乡供电网络。以现有电信、广电等通信网络为基础,统筹规划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形成高标准的城乡信息网络体系。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信息系统和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的速度,到2005年,实现全市各村宽带上网全覆盖。推进农村家庭上网,努力为农村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3、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构筑产业联系紧密、空间布局合理、资源深度整合、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共享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经济功能,强化农业生态功能,拓展农业文化功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和生态型农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业和“公司+农户”、“市场+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共同体,把农业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使贸工农协调发展成为城乡一体化的纽带。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光机电产业和临港型产业基地优势,提升服装产业群、造纸产业群和箱包产业群三大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童车、洁具、医药、家具、机械五金五大制造业基地,通过实施大投入工程、开放带动工程、工业园区提升工程、技术创新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大企业培育工程、生态建设工程,以及品牌培育工程等“八大工程”,逐步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园区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市场体系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的区域经济共同体。以发展休闲旅游业为重点,加强规划引导和项目推进,扩大服务业总量,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休闲旅游业、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的发展。

4、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

健全就业一体化网络体系,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健全就业管理体系,完善服务网络,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建设,构筑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就业信息、技能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合法权益保护等服务网络。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使城乡劳动力享受同等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改革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注重农村养老保险办法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相互转换和衔接,实现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到2007年、2010年、2020年,劳动年龄段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50%、80%、100%。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并逐步与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城乡失业保险一体化,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被征地人员安置政策,切实保障被征地人员利益。

5、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在社会事业方面存在的差距,实现城乡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使农村居民在教育、文体、卫生、科技、广电、信息等社会事业方面与城镇居民基本享受同等水平,初步实现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教育。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提高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服务,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持续协调发展。到2010年,使城乡基础教育的普及基本一致,城乡中小学、幼儿园生均占有校舍、教学设施、图文信息资源、办学经费基本一致;城乡同类教师的文化、业务水平相当,待遇基本相同;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接近城市同类学校。完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体系,在全市城乡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教育到高中段教育的15年教育。基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管理规范化、办学水平相对均衡化。高中段教育向中心城市集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发展高中段教育,满足城乡群众接受优质高中段教育的需求,努力使城乡学生有平等的升学机会。到2007年,全市初中升高中段的比例达到98%以上。按照政府示范指导、社会办园为主的原则,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促进幼儿教育向镇和中心村集聚。重视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尽快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卫生。以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保障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一是建立完善现代化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类医疗机构为基础,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市、镇和街道、村(社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增强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立由市卫生监督所及中心镇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组成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组织网络。到2010年,城乡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食品卫生检测合格率达85%以上。三是抓好“434”工程建设。即加强市公共卫生中心、“120”急救中心、“非典”定点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四个重点;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三大网络;卫生信息、人才队伍、科技工程、社会支撑四项建设。四是完善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网络,提高生殖保健、妇幼保健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五是积极组织开展卫生镇、街道和卫生村创建活动。到2010年,全市50%的镇、街道成为省级卫生镇、街道。农民群众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以上。全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群覆盖面达70%以上,全市居民基本卫生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加大改水、改厕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力度,为广大居民提供环境整洁、饮水卫生、厕所无害、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到2010年,农村自来水受益率达到9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

——文化体育。建设文化名城,弘扬先进文化,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精神文明。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为契机,修建一批具有平湖传统文化特点的人文景观,培育传统民间文艺,发展特色文化镇、文化村。加快新华书店、图书馆、体育中心等市区重点文体设施建设。社区、村抓好文化中心、文化室等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到2007年,全市各镇、街道都有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中心;到2010年,20%以上的镇、街道建成高标准的文化站(馆)。同时,积极开展文明城镇、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着力构筑风尚良好、环境优美、居住安宁、文体活跃的基层社区。到2007年,市级以上文明村建成率达到85%。到2010年,使我市进入全国文化建设模范县(市)行列。

——科技。加快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体系两大平台建设,促进效益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进步,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重点实施农业种子种苗、农业标准化、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和可持续发展四大工程,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到2010年,全市优质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努力提高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到2005年,镇、街道农技人员基本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农业专业大户普遍获得农民专业技术职称。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工业产业水平和竞争力。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30%以上。提高服务业的科技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广电。推进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的有线电视入户率和普及率。采用城乡统一的建设标准,大力推进有线数字电视网建设,提高广播电视的收视质量和服务水平。到2007年,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都能收听收看到较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完成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网络化改造,使大部分城市居民和部分农村居民能收听收看到数字电视、数字广播带来的丰富节目和广播电视提供的节目点播、宽带上网等特色服务。到2010年,基本实现广播电视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6、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的要求,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为契机,以水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至2007年,基本达到生态市建设标准。一是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河道整治,改善河道水质。重点对工业企业污水处理排放监管、饮用水的保护,以及对市域范围内地表水水质的监测等工作的管理。二是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建立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引入企业化运作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机制。到2007年,城镇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100%。三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大气污染物总量的排放,加强工业噪声、建筑噪声、交通噪声等的综合治理,使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至2007年,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四是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积极实施绿色通道、城市生态林、花卉苗木、水果经济林等重点绿化工程。到2007年,全市新增林果业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5%以上;到2010年,建成林果业面积1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形成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两大体系;到2020年,全市新增林果业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宣传,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覆盖全市,涵盖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全市上下密切配合、共同参与,方能有效实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和城乡居民对城乡一体化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以城乡一体化的理念调整工作思路和力量配置,自觉地把各项工作融入到城乡一体化的大战略中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氛围。二是健全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市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建立城乡一体化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对各镇、街道和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监督检查。各镇、街道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工作机构。三是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确定一批城乡一体化重点建设项目。四是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分阶段工作目标,建立目标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五是抓好一批试点。选择基础条件比较好、经济实力比较强的镇、街道,开展城乡一体化工作试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

(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深化户籍管理改革。研究出台相关改革措施,逐步消除以户籍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服役退伍、文化教育等城乡差别政策,全面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基本落户条件,以法制化、证件化、信息化管理为主要手段,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继续实行鼓励引进人才、投资兴业的户籍政策,加快推进外来人口本地化。

二是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坚持统筹集约发展,着力缓解土地、资金、电、水等要素资源制约,实现有限资源的高效配置。按照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城市和农村,各镇、街道之间不同的功能定位,突出发展重点,打破行政界限,统筹配置全市土地资源。利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统筹政府资金、信贷资源和行政事业单位分散沉淀资金,重点投向机遇性领域和关键性地区。优化引资结构,把有限的资源配置给优质产业和项目。优先扶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引导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三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全市范围内的规划调控。加强各类园区整合的政策研究,改革、完善现行考核体系,完善园区整合的具体实施办法,确保非工业主导镇、街道的经济利益。

四是加快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重点保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农民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交通、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防疫检测安全体系建设、农村敬老院、“新村示范、村庄整治”、万顷绿化、农村能源利用等农业公益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均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五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一是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努力形成政府推动、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资本经营机制。二是充分利用我市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相对充裕的优势和招商引资基础条件较好的实际,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投融资体制。放开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的各类限制,除特定行业外,实行民资进入“零门槛”。

六是深化完善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完善以养老保障为主要方式与就业市场化相接轨的征地补偿制度,优化运作程序,逐步提高被征地人员安置标准,逐步消除与城镇居民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差距,使之享受同等待遇。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相衔接的新的土地管理模式和农村集体非农土地进入市场的途径。

(三)推进城市化,强化城市集聚辐射功能

一是强化城乡统一规划。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修编镇、街道总体规划,深化细化各类专业规划。二是加快城市开发建设。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心城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基础功能和服务功能,形成规划布局有序、环境优美、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村庄改造步伐,形成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发展格局。三是积极引导优良产业向城镇集聚。增加城镇就业机会,吸引农民进城。四是加快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农村建筑的规范设计、有资质施工、法制化管理。

(四)加快农民转移步伐

一是建立农民市民化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安置新办法,使宅基地成为农民向城市转移的重要财富。积极引导宅基地集聚,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宅基地置换、公寓式安置等途径,使农民低成本进入城市居住。全面启动农村宅基地整治,对通过土地整理获得的折抵指标实行有偿使用。二是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有偿使用、转让制度。在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及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有偿转让、出租、抵押、入股以及组建股份制农业企业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三是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创新。在试点基础上,稳妥地推进村级集体资产(包括土地)的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造,实行折股量化,股随人转,割断农村户口与村级资产(包括土地)权益分配的联系,拓展农民离土离乡发展的空间,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四是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建立加快农民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培训就业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为农民转岗就业创造条件。

(五)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和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要统筹考虑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定位,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紧密结合,实行一二三次产业联动,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工业上,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认真实施创业再创业计划,努力形成外资、民资、内资争相投入和外源型、内生型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促进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在服务业上,坚持“三产活市”,以九龙山度假区为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以乍浦港区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市区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构筑服务业发展新体系。在农业上,坚持“农业稳市”,以省级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市建设和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市创建为抓手,鼓励“新三资”投资农业,推进各类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以现代加工型、绿色安全型和生态休闲型为主的都市型农业。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在加快城乡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快变量”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中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强化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通过“文化下乡”、“科技下乡”,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和促进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新农村的建设、城乡公共服务的建设等途径,促进农村居民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的改变。

7.探究城乡空间一体化规划 篇七

城乡空间一体化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 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发展, 即整体协调发展, 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得到广泛融合, 这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全新阶段, 使其最终形成以城市带动乡村, 城乡互为流通, 共同协作的新的发展道路。但是, 这里所说的城乡空间一体化和城乡空间均等化大不相同, 它是城市和乡村各得其所, 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这主要包括:首先, 在资源方面, 城乡空间一体化所需空间资源高效利用, 能够使社会经济稳定的发展, 能够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均衡发展。其次是空间结构。城乡空间一体化讲求的是非线性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区和一些重点镇、特色镇, 以及社区型居民点等构成网络化发展道路。另外, 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比较便利, 城乡的居民生活空间达到平衡状态, 最后是对城乡空间统筹的高效布局。比如, 交通体系、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等。而城乡空间一体化规划主要核心思想是将过去具有偏向城市规划理念逐步向城乡统筹整体规划的理念转变。所以, 发展城乡空间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乡村落后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 国家相继出台了不少和城乡有关的法律法规, 并强调了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统筹思想, 更加重视城乡之间的联系, 将乡村空间规划建设纳入到城乡规划体系当中, 由此可见, 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已经不适用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之间的关系, 从而在城乡空间布局方面做出统筹思考, 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点。但是, 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 城乡一体化规划作为一项崭新的项目方案, 在技术方面缺乏相应的指导。所以, 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还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2 如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道路

2.1 正确定位发展主体, 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 要正确定位发展的主体, 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 使政府、社会和市场的边界区分开来, 这样才能增强和会自我的建设能力, 摆脱过去单一的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推动城乡的发展, 同时要将政府、市场和民众的力量充分联合在一起, 也就是在市场作用的基础下, 充分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 同时还要发挥社会的力量, 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的经营模式, 形成一种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新的农业经营体系, 推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2.2 完善体制和制度, 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发展规划

对于农村的农民来说, 土地是他们重要的经济来源。而围绕土地产生的矛盾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 要依法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等, 在不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的前提之下, 将鼓励并倡导土地通过入股的方式获得长久的经济效益。因此, 要不断完善体制和制度,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 将同意更多的民间资本融入农村金融领域范围内, 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其次, 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 需要建立平等的就业制度和统筹城乡教育。拿平等就业制度而言, 就要逐步实现同工同酬, 倡导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而统筹城乡教育则主要是借助政府的力量, 加大财政的扶持力度, 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行兴办农村教育, 同时还要保障农民工子弟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 消除种族和民族歧视。另外, 在建立平等就业和统筹城乡教育时, 还要积极推进农民的在培训教育, 进而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不断增强社会竞争意识。目前, 这些措施正在实施阶段, 这会极大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最后, 建立较为全面的城乡基本服务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目前, 我国通过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已经基本实现了农村社会基本保障的总目标, 但这离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 所以, 想要实现长效机制, 就需要建立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进而完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2.3 合理统筹, 科学规划, 进而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发展规划

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 就需要统筹思想, 科学规划出适合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发展道路。这种规划不仅仅包括空间上的空间, 还包括制度或者政策等方面。尤其是在城市规划方面, 需要将传统的农村依附城市发展的理念转换为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的全新理念。首先, 要以生态环境为主要依据, 也就是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 进行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 建立一套共享的城乡生态系统。其次,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从而使城乡之间能够有效沟通或者流通。最后要加强并完善公共服务。比如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 只有将这些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合理拍拍妥当, 让城市、乡镇和乡村成为统一的整体, 才能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 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更高的提升。因此, 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时政策和制度的一体化。只有将城乡利益充分协调好, 才能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进程。

2.4 创新社会管理制度, 有效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进程

在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 只有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制度, 才能有效避免新问题的产生, 减少城乡空间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进而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进程。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管理本身就涉及各个领域, 通过对社会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等进行管控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只有创新社会管理体系, 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 逐步形成以基层为基础, 政府干预和协调为主导等重要的互动过程, 这样才能充分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 规范社会行为, 并解决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有效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进程。

所以, 不管是社会管理体制问题还是社会管理方式问题, 只有在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 结合社会实际发展需求,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以农民的利益为主, 确保城乡空间一体化的顺利进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城乡空间一体化规划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 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科学。只有从城乡的整体空间进行合理规划, 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者平衡发展, 才能有效推进全新的城乡空间一体化体系发展。与此同时, 还要不断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统筹空间资源, 进而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统筹发展的目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但是,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呈现下降趋势, 城乡收入还有一定差距。尽管国家出台了《城乡规划法》, 并强调了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统筹思想, 将乡村空间规划建设纳入到城乡规划体系当中,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城乡空间一体化依然还是很难实现。基于此, 本文通过对城乡空间一体化规划的基本内涵入手, 进一步分析了城乡空间一体化相应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规划,内容

参考文献

[1]高启杰, 刘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模式探索与方法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 2013 (2) :14-20.

[2]朱健.城乡空间一体化规划初探——以苏南地区为例[D].城市规划与设计, 2011∶15-18.

8.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篇八

大家知道,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市和乡村相互融合形成一体的过程。国际经验表明,当城市化水平处在50%左右时,是推动城乡融合的最佳时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目前已达到45%,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指明,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性阶段,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已成为当前首要任务。

面对日益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抓住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这个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要求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确实是关键之举。在此,我结合工作实践,在以下三个方面谈些看法: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紧迫性与长期性

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经济格局的二元化,使农村人口长期处于落后、愚昧、贫穷状况。解放以后,尽管农民分得了土地,生活有所改善,但长期的剪刀差,造成了生产力很低的农民付出很大的代价。公社化以后,随着统购统销、新的户籍制度的出台,完全造成了城乡间隔绝,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居民和农民之间的生活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居民的医疗、教育等很多方面都是政府承担,而农民的医疗、教育不仅全部由农民自费承担,而且在很多方面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学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向农民要摊派,由农民自费承担,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城市出台的一系列阻止农民进城的政策和措施,也致使城乡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农民、农民家庭出生的子女只能靠上大学、招工、参军后靠自己努力提干跳出农村,改变身份。这种极不合理的体制、机制使农村经济难以发展,农民难以脱贫致富,再加上过多的付出、不能等价交换的统购统销,对农民形成过分地剥夺,使居住在农村的农民长期处于贫困之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的改革深入,中央已制定了十一个一号文件,把“三农”问题摆到了党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特别是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重新回到了农民手里,农民可以自由地种植和销售,等价交换的原则也逐步实施。特别是取消了农业税,严禁形形色色向农民摊派,把农民子女教育纳入政府预算等等,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随着农业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民富起来了,绝大多数农民实现了温饱,农村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如此,由于体制、机制、政策尚未完全改革到位,户籍制度长期没有改变,城乡分离格局基本没有解决,城乡差别不但没有缩小,还在继续扩大,社会上又出现了政治上不平等的“农民工”问题。30年改革开放,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2亿人口左右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新社会阶层,他们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要力量。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他们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7.6%,在第三产业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在建筑业中占80%。他们在城里务工多是“候鸟式”,平时在工厂,过年回农村;年轻在城里,年老回农村;贡献在城市,养老在农村。在城乡二元体制没有变动的前提下,他们不能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待遇,有的尽管居住在城市十年甚至几十年,可一直是城市暂住人口,名不正言不顺。特别是在社会平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以及方方面面的歧视,人们有时讲“农民工是二等公民”,这种批评不是没有道理。这些问题地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深入发展,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看,农民工市民化是摆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课题中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

当前,我们正面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需要更多地转向依靠扩大内需,提高广大农民的消费是刺激居民消费的重中之重。只有农民消费增加,全社会的消费才能增加,广大农村市场的开发显得特别重要、特别突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仅是农村自身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保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二元结构状态不得到根本改变,最终必然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紧迫的战略任务。“三农”问题早已是历届“两会”关注的焦点,是历届党中央主要领导所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焦点。城乡一体化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也是一百多年来的梦想,使梦想变成现实,这是新的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迫切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总体不好,非农业人口占少数,城乡差距特别是绝对差距还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紧迫的问题,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强调的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努力抑制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减弱城乡差距扩大的强度,积极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创造条件。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的改革不仅涉及经济基础,而且涉及上层建筑;有的不仅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而且涉及深层次的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有的可以在近期操作并完成,有的则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在条件进一步成熟时实施。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既要坚持方向、不失时机、尽力而为,也要因地制宜、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我们要充分认识和估计到在解决长期城乡分割形成的不少问题过程中,困难和阻力很大,难度不少,只有充分估计困难的存在,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应该解决好的具体问题

当前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各地政府都提出了自己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特别是一些具体目标都明确了城乡经济发展、城乡人口发展、城乡生活发展、城乡公共设施、城乡社会发展、城乡资源发展等一体化问题,总的看很好,也比较全面。在此,我认为以下六个方面还需要认真解决好,才能更好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使各级领导干部、党员、群众能理解为什么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有什么重要意义,对国家、对市民、对农村、对农民会有什么好处。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明白“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做不到“城乡一样化”,这是一个相当长历史时期的目标,不是我们近期要追求的目标。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如何解放思想,冲破种种阻力,敢于率先改革是关键,比如户籍改革。只有真正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对城乡一体化重要意义形成共识,才能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支持、积极参与这项工作。

第二,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关键的户籍制度改革,要大胆提出一个从根本上一步到位的改革方案。既然要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可否考虑一步到位,从根本上解决户口的城乡分割、城乡户口真正一体化。目前,我国近一半的省份出台了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取消农村户口、城市户口,统一以居民证的形式来取代现行的户籍制度。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正在稳步推进,我认为各省都应选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市率先、大胆地推行这一改革。

第三,城乡一体化既要经济一体化,也要注重文化一体化。文化建设问题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改革开放30年大家讨论比较多、批评也比较多的问题,普遍认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不协调,特别是坚持、传承、发扬、发展中华文化不够,而农村文化发展相对城市又特别落后,差距很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民对文化的渴望越来越突出,贫困山区连起码的图书馆、文化站都没有,看一场电影都难。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少年对文化之渴求,需要党和政府急待解决,而农村老年人的文化需求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农村搞文化建设和发展中不能单从一时一事的文化下乡来解决农村的文化建设,应从农民居民需求出发,先制定一个近期文化建设的目标,分期分批实施3~5年,使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要制定一个适应农村文化需求的农村文化发展规划,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来,搞好规划,增加投入,在全面实施小康水平的2020年使农村文化建设有新的突破。政府要制定优惠鼓励政策,动员组织富裕起来的企业家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等。为此,文化一体化问题必须给予专门研究解决,弄清文化一体化所含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进城乡一体化。

第四,要正确处理好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我们现在的新农村建设,我观察大多只是改变了农村的硬件实施,如美化村容村貌、硬化路面、集中居住等等,而在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推进城乡一体化,在建设新农村中就需要认真研究,并要提出一套新的标准和要求,以真正体现新农村“新”的含义。

第五,要慎重解决好农村政府体制的设置问题。县乡政府体制的设置是个复杂问题,乡、镇和街道有条件一致起来吗?这要慎重,村民委员和街道社区能一致起来吗?也要慎重。县级政府管理机构可以一体化,这并不十分困难,像上海浦东新区,经委内设分管农业经济的处科,不会放松对农村经济的领导。但是,如何把乡、镇、街道和村委会及社区一体化起来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给予重视,可以选择乡镇试点。

第六,要重点解决好城乡一体化的财政负担问题。现在城乡之间只剩下社会低保、医保水平、进城务工、子女教育、参军转业一视同仁和农村宅基地如何对待、土地如何流转问题,五个一视同仁必须要解决,这不仅是户籍改革,而是城乡发展水平,必然涉及地方财政负担。教育、医疗、社保三大问题中央已明确提出要求,无非是水平问题。教育主要是重点解决农村学校师资质量、办学质量问题,师资重点向农村倾斜;不少地方明确,城乡教师轮流到农村学校任教一年,坚持若干年,培养一批农村教育质量高的学校。而解决这些问题,主要看财政承受能力,必须要测算一下,每年财政增加多少负担,地方财政能否承受多少,需要省里、中央如何支持,一定要拿出对策意见。

关键是抓好组织领导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一直是处在城乡差异化发展的二元结构中,长久以来,许多地方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城乡发展二元化结构的长期存在,不仅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较慢,城乡差距扩大,而且使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也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市场脱节,消费断层,严重影响大国经济整体优势的发挥。

回首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开拓进取,创造和积累了多方面的宝贵经验。而这些经验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党一以贯之、旗帜鲜明地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才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得到了持续发展和巨大进步。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也一定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全力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新体制、新途径、新模式。而要实现这“四新”,我认为最关键还在于组织领导,必须要有强有力地领导。各地政府要推进地方的城乡一体化,必须要组建一个强有力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工作任务要落实到各个部门、落实到各级领导头上,坚持每月督促检查落实一次情况,每季市主要领导要听取一次工作进展汇报,每年要总结一次,向上级政府写出专题报告,真正做到有关城乡一体化的工作“人人有专职,事事有人办,办事有准则,事后有检查”这十六个字。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我相信,在正确决策的指引下,我国必将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国民经济一定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大学生禁毒宣传新闻稿下一篇:我阅读我快乐征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