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2024-06-2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共8篇)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篇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陈碧莹整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者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

一、历史必然性:

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 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 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 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 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 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答: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2.规律的本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意识的本质,机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

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的作用。

4.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能动性规律性的关系

规律与人的能动性: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根据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在发挥是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还应注意: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5.什么是物质?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答: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7.运动与静止

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物质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8.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们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界以获取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造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生产、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都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答:对立统一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答: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食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

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1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2.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

答: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在时间上的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1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

1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她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2)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1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

两点论和重点论: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均衡论相对立。旨在研究复杂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人和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

16.质、量、度。

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17.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证食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转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无形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18.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都顶,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想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

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 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 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 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 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 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 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教材P26-

27、P29)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见下题)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 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 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 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 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这必然要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期,从而对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 产生不良影响。

三、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 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 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无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是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

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思想导。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

一、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8、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

1、按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 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社会主义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求以 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道路,实行按劳分配,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是由矛盾普遍性原理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 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起点低,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自己的国情,它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3、依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以特殊性否定普遍性,借口中国特色,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二是抽象地承认普遍性,看不 到矛盾特殊性,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无视我国具体国情,否定党和国家根据中国具体实际而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

4、我国党和国家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 质要求及现实状况,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先后实行改革开放、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分配方式并存、一国两制等大政方针,就是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 理制定出来的,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又兼顾了我国国情,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所证明,所以是极其正确的。

1、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及其主要体现

【解答】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联系的普遍性

【解答】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主要表现

【解答】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主要表现有: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活动能够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活动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解答】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社会实践是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得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答: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以及相互关系。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4.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时间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时间为认识提高哦你好了可能(3)时间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型的唯一标准。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生物的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必须以理性认识为基础。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要求。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思考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7.真理的决定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

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9、真理的检验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答:确定性(绝对性):指时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不确定性(相对性):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局限。

1、蚂蚁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我们能证明蚂蚁看见而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且这种证明只能以人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说明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据此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56)

答:

1、任何动物只能依靠本能去接触外部世界,而人类却可以通过实践了解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2、蚂蚁能看见人类所看不见的光线,这是蚂蚁 所具有的本能。从人类的本能来看,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虽然有限,甚至连蚂蚁也不如;但人类可以在改造世界的科学活动中,创造出世界上本来并不存在的太空探 测仪、高能加速器、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大大地拓展人类的视野,看到人的视力所看不到的极远或极其微小的东西。

3、以上事实证明了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 识的绝对界限,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其主要来源不是人类的自然本能,而是人类的实践。

2、互联网既可用来传播先进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发展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答:

1、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2、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 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大学生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 识提供了可能。

3、互联网作为一项现实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既可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 实践中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如果经常性接触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 自己的思想上的健康成长带来若干不良影响。

4、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待互联网的发展,不能仅凭个人兴趣,受互联网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应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 同汲取科学知识、积极精神和艺术熏陶等先进的文化与观念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 作用而避开其负面影响,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质。(54-56)

3、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或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P72-73)

答:

1、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类对真理的把握和真理的发展水平。人类所发现或创造出来的每一种新事物,都具有合于人类需要的某种价 值。但价值具有主体性,对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意义。

2、人类的一切新发现或新创造,都标志着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扩大,从这些发现和进步可资人类利 用的价值来看,就成了人类智慧的化身;当这些新事物因其利用价值脱离了真理的制约,成为人类不同个体或社会集团之间争夺的对象或进行各种斗争的武器时,就 会加剧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与冲突,对整个人类造成伤害,又似乎使人类变得更加愚蠢起来。

3、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成功的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 提。当人所追求的价值与真理标准相统一时,由此产生的新发现或新事物就会成为人类社会进步“智慧生命”的力量;当人所追求的价值与真理标准相违背时,人的 生命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历史前进的“愚钝的物质力量”。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新事物价值的追求与评价,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在实现真理价 值的前提下实现人生的价值。

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P58)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答案不行,慎用!)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66-67)

答:

1、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

2、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 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

3、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 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 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另一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标准的基本命题。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争论由来已久,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没能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认识史上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质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真理就是判断主观认识

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人的认识没有超出主观思想范围,不能确认自身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具备把人的认识同客观实在加以对照的能力,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只有实践。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主观认识同

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人们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因此,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则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某些逻辑证明的结论,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后判定它的真理性。因此,实践高于逻辑证明,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践。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6、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7、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8、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答: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我们的亿万莘莘学子,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住磨练和考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

【解答】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2、认识过程第二次能动飞跃的意义

【解答】第一,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3、认识过程第二次能动飞跃的条件

【解答】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通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

4、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解答】认识的发展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一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5、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解答】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成果,但人类的认识过程并没有因此结束。

6、真理绝对性的含义

【解答】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这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7、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解答】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通过相对表现出来。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过程中。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解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其次,实践是人们履行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能够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高权威。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3.社会存在中决定社会发展的因素:生产方式。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评价生产关系的标准。

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时,起阻碍作用。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依据是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标准:现有的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5.唯心史观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缺陷

主要缺陷: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陈是精神发展史。

(一)根本上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二)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在有自己的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和社会发展的不平和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7.唯物史观、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

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矛盾运动

答: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9.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10.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另一种情形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1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12.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

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 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第 427 页)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 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答: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 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火药、指南针 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而必将引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 化。

3、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资产阶级运用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

4、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 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地领先于世界各民族,近代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才落后了。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 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所以我们以较快的速度初步 建成了小康社会。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 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但科 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 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 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 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3.试分析: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答:1、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到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反作用。2、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实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 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平衡性。在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不同社会主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其次,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 历史链条,各自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意识在相互间的影响中会有其不同反应。第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因如此,处于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 念会丰富多彩,出现很大差异甚至产生对立。正确地认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正确而辩证地鉴别客观存在中的一切事物,认识社会 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积极汲取社会现实中一切人类积极的科学人文成果,摒弃或反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意义。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答: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 结果。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在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受自己的目的的驱使,会对历史活动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人们对历史的选择性,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归根结蒂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2、社会是由人民群众组成的。历史中的每个 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人积极的或消极的历史活动都会成为历史事件具体 内涵的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响历史前进的力量。

3、任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就,虽然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巨大作 用,但一者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二者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要么建立在无数代前人和当代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基础之上,要么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或方向。一切杰出人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在这个角度上,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 人们的意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行不悖,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4、“国家兴亡,匹夫有 责”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个人奋斗作为人类意志合力组成部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抱负,自觉地担负 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责任,现在为振兴中华而学习,将来为复兴中华作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答: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中国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 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 面,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以上情况是我国社会主 义基本矛盾的特点。这些矛盾处理的不好,加上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存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大等,就会引 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

3、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 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弥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 会主义社会。

6.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竖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答: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 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 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 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

答: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抽象劳动反映的则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3、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此观点错误。

(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答: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他们之间也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赁或承包经营。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这回公众的合法权益。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变质?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答: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机密联系在一起,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6、有人说,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适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答: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存在依赖的的危险。经济全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自由发挥)

1、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解答】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具有新的特点:第一,在竞争目的上,垄断竞争的目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第二,在竞争手段上,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三,在竞争范围上,竞争不仅在国内市场和经济领域,而且扩大到国际市场和其他领域。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 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早产论”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20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 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 入社会主义。因为:

1、中国、俄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是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是非洲式的落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都具备了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器比较强大,加之统治阶级利用让步、福利政策、将社会矛盾转嫁到落后国家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影响了社会主义革 命的发生。落后国家人民受国内外资本家双重剥削和压迫,革命要求更迫切;加之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客观上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与胜利。

3、生产力是发 动革命的根本条件,但不是直接条件。

4、社会形态的更替在薄弱环节突破,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所以,考茨基将相对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畸形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邓小平指 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 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如何理解邓小平上述论断的深刻含义?

答: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进程中遭受的巨大挫折。

2、它发生的原因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二是这些国家的改革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放弃了四个坚持。加上长期经济体制僵化,民主集中制受到损 害,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思想僵化保守,党的执政能力下降,党群关系恶化,对外推行霸权主义等造成的结果。

3、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 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悲剧深刻地教育了各国人民,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质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不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生产力,不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会被人民所抛弃,社会主义也巩固不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从中吸取了深刻的 教训,必将矢志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俱进,社会主义一定能走出低谷,经过曲折而迎来新的伟大复兴,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3.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他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无产阶级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列宁曾经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作“无产阶级民主制”,就是突出其发展民主的只能。随着专政只能的逐渐缩小,民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

4.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①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革命实现的。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矛盾特别精锐,出现很好的革命形势,以及革命的主观条件的成熟,使这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

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定的社会形态的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但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的了,某个阶段,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在一定条件下,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方面。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不考)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答: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

第二,它不是从绝对真理、理性、正义这些抽象的观念出发描绘未来社会美景,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即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经济形态来获得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他们以此法勾画出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相对立的,同时,二者也有同一性,后者不仅是前者的对立物,而且也是继承者,应当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还应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形态特别是经济结构时,采用了典型分析和科学抽象的方法。

第三,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简单说就是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且要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篇二

一、关于内化的阐述及其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内化(intelnalization)这个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迪尔凯姆所提,其涵义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亦即社会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植于个体意识之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化,应注重受教育者主动、自觉地去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能够真正的被学生所接受,并形成其内心的信念,而“原理”课教学,只有达到内化阶段才能达到教育者企盼的最佳境界,才能达到从内容到形式的统一,由知到行的统一。

学生对“原理”课知识内化的具体体现有三:一是所传授的知识应内化为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行动指南,表现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所传授的知识应内化为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使他们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区别真、善、美的基本素质,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三是所传授的知识应内化为学生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学生们的潜意识,这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二、变他律为自律,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关于学生的主体性问题是目前理论界一直在研究的问题,由于研究的角度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同,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但总体来说都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方面,教师倡导与呼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仅仅是受动者,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性以及个体差异都被忽视了。我们知道,学习的过程不是什么机械的训练与强化,而是学习者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形成,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和学生的接受就能奏效的,大学生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与完善,不仅需要学生不断主动的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强化自己的行为动机,而且更需要学生能够从环境对自己的行为的反馈信息中主动选择、提高与修正自己的认识,决定自己的行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最终成为一个自律的人。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生主体意识与主体作用的发挥。而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必须具有学习的需要与动机,即学生必须对学习活动本身及所要达到的目标有强烈的兴趣,缺乏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的学生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 。

(一)要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首先要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参与意识。教学活动不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方、双向的互动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有权对教学内容提出质疑,有权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和坚持言之有理的观点。教师应为学生营造科学探索问题的环境,让学生结合理论学习研究一些现实问题或理论上有争议的问题,有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结论。

(二)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的各种形式。

古人云:“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里的法,即指教师在教学任务中所运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原理”课教学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或曰实效性较差,就是因为一些教师教学不得法,所以我们应尽快改革落后的、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灵活的教学方法。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比如,对于比较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采用生动、直观的电化教学方式或幽默诙谐的漫画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高深的原理;对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则可以采用“热点问题讨论”的方法,即用热点问题带动学生走入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硬性灌输为学生主动接受。其次,根据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来选择。比如,有人逻辑性强,善于说理;有人感染力强,善于以情感人;有人幽默诙谐,令人愉悦。这样,教师应该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创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再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来选择。每个学生都是有自己的个体特性的,另外,在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教师因人而异,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三)改变考核办法。

“原理”课教学目的在于确立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因此可以说,“原理”课存在的价值在于通过教育使学生内化道德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原理”课的性质和教育目标看,不应只对知识的掌握进行评估,应多方面的考察教育效果,对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在“原理”课的考核上,应改变过去用单一闭卷考试定成绩的做法,采取理论分数(卷面成绩)与实践分数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分侧重考核基本理论知识,考核以理解和应用为主,尽量避免纯机械的考核,如不提倡名词解释、简答等题型。而理解发挥题、辨析题、小论文、读书报告等均是可以考虑的方式。理论分占50分(满分为l00分)最后总成绩只划出等次,不记详细分数。实践分侧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话剧表演。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入手,自编剧本,自己表演能够体现人生哲理的小话剧,从而以小见大,达到“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几年来,这种考核方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校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依据剧本内容和表演效果,由同学现场打分,记入考核成绩。另方面,课堂讨论。在开学之初,教师通过对学生需求的调查,列出大量学生感兴趣的论题,由学生任选一、二题,自由结成三至五人小组,分工合作、查找资料、再制作成PPT,最后到课堂上进行交流,交流效果记入考核成绩。这种考试形式既能要求学生全面地掌握基本理论,也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同时也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思想基本情况。这些灵活的考试形式,让学生学得轻松,能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乐趣,能够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发学生思维。

三、强化实践环节,促进由知到行的转化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提出了人的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再到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同样也离不开实践这一环节。

(一)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

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工作的效能和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已经开始懂得并且很注重自身的形象了,一但让他们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他们会更好、更自觉的约束自己,比如往往一个让老师很头疼的学生会仅仅因为作了一个学期某门课程的科代表而完全换了一个人,所以说学生的主观因素很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这种主体式的参与应该是广泛的而非小范围的,应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管理。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博大精深的。

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到工厂、农村,到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去考察、调研,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维方式,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共产党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要做好社会实践,需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有一定的经费、课时保障,并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进行指导、评分,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学生到实践中去看、去学,然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也会更加主动,有助于内化的完成。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篇三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干课程。增强其教学效果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学生心理、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4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对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提出关于此课程的几点看法。

一、影响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个方面

(一)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所有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不是针对本专业开设的,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专业基础课重要。有些学生认为学得再好也没用,还不如学一些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由于存在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公共基础课堂上,一些学生不把此门课程当一回事。导致学生特别喜欢坐在教室最后面,还出现部分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来自学专业课、背英语单词、做高数作业题,甚至用手机上网或者看手机视频等现象。还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抽象性比较强,一次课程学好与学不好,自己和老师也是无法衡量出来的,一节、两节课不听也没有关系,而且即使听不懂,考前突击一段时间,不愁考试不通过。在这种不良的思想影响下,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动力,进而看不到此学科的真正意义,只是为了最后通过考试而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其次目前社会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强大的经济竞争和物质诱惑正在席卷着我们的校园,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受到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只是补充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某些修养,而是带有更多的功利性。对于物质利益的单一追求产生浮躁的心态,从而出现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和商业化性质,导致一些学生只是会看中对于将来就业有直接关系的技能性课程。这样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就会被学生看成一门没有价值的学科,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它的教学效果。

(二)大班上课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加,由于教师和教学资源缺乏等相关原因,很多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都采取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而且这种大班教学当中的大班还在扩大。在刚开始出现只是两个班级合班上这门课程,发展到后期竟然出现四五个甚至更多的行政班级在一起上这门课程。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减少了学校教学成本,但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试想而知,一个老师教三十个学生和教两百个学生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位教师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能直接管理好学生的人数也是有限的,超过教师的精力限度,必然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大班教学模式,由于班级非常庞大,经常是一个教师会有一二百学生,教师和最后几排学生距离非常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维持班级秩序的难度加大,课堂上就比较容易出现其他状况,如睡觉、看课外书、上网等等。由于班级比较大,老师的视觉范围是有限的,无法探测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有些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一些和本课程无关的事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目前很多学者一直强调,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学者提出自己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相对的落后。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采取教师主诉,学生听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承,内容相对抽象,导致学生内化课堂知识的难度增加。甚至有些教师仍然采取比较落后的教学手段,花很长的时间去板书教科书上本来就有的定义和框架结构,等于是把课本上的文字重新抄录在黑板上。虽然这样也有其优点,但是不够生动直观,而且信息量少,无法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任何一个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都不能称之为好的教学方式。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直接传承,导致有些教师并不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从而脱离当前的理论热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课的时候需要时刻坚持理论联系当前实际这一原则,时刻关注当前理论热点,把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课本上理论知识联系到一起讲解。当然目前很多学校压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课时,出现课时少,内容太多的情况。课时太少,一般的教师直接把课本知识点讲完就不容易了,就很难拿出更多的时间,把知识点再做进一步扩展,更别说联系当前实际要闻,深入地讲解。但是脱离学生身边的热点,就容易使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太抽象,而且远离实际生活,从而被认为是无用的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把握学生心理世界

任何一个教学人员,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只有了解教学对象的心理世界,才可能真正吸引到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知道学生目前在关心什么,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什么样的知识,把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和学生希望学到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在准确把握学生内心世界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完美设计,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融入教学内容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学生单一地听课,教师单一地讲课。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式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建立一个学生参与讲课的平台,每节课安排几个学生自己上台讲解自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然后大家集体讨论课堂热点问题,这样既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其次,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全校大学生都会开设这门课程。虽然同是大学生,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差异。这要求教师在实际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贴近学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清楚这门课程和专业课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确实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魅力。最后,把握学生心理世界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到教学内容的“新和精”。教学内容的“新”表现在,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应该能和当前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当前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学生很容易接触到网络,了解到当前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果教师做到结合当前重大事件来讲授课堂知识点,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表现在,教师在教授课堂知识点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极强的课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大和空的感觉,从而拉大和学生的距离感。因而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精炼和准确。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把课堂抽象的知识点简化成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用简单大众化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学生能了解到的、生动的时事热点事件结合在一起,从而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此门课程的教學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采取大班教学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扭转的趋势。但是笔者认为,虽然情况如此,但各高校也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尽量使这个大班教学中的班级数量和人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每个教师自身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极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教学质量将急剧下降。因为笔者认为大班教学班级的学生总数应该控制在一百人以内。另外教师自身也要相应地寻找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可以把班级划分成若干个组,并选出每组的负责人,让每组的负责人管理每组成员,教师定期召集负责人,了解组员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师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理论的灌输而脱离实际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想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首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不再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理论。例如在讲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带学生去参观历史纪念碑,通过先辈光荣的历史伟绩,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理解。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深入理解的耐心。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寻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组织学生到农村中调查和下乡学习,从而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增强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把所學理论与现实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在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调查报告和学习心得。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真正地被广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总之,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课程成为一门既对大学生有用,又能被大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赵浩政.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0(7).

[2]李楠.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3).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篇四

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把严格的高度的科学性喝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不是偶然的结合,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的结合起来。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的基本特征。也是最鲜明的特征。科学性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对反映,而革命性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而这两者是统一的。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关系。2013:p28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段2010:p27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的内容。2013:p29 2010:p28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到此段最后。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

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4、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和间隔性,是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更替和前后联系表现。从这个角度,它是无限的。时间是一维的,不可逆的,这又是说明它是有限的,所以时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对立统一。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是不存在的。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5、物质决定意识及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表现。

意识来源于物质,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如实地反映,错误的意识是歪曲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使另一种物质的东西具体形态发生改变。比如:大楼的设计蓝图是意识,在蓝图的指导下,人们使用工具,作用于原材料,使原材料的形态发生改变,变成一栋大楼。

6、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7、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是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也就是社会的产物,他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则阐明,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除非,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8、实践的含义、特征、形式。

实践是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其特征是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首先时间使人生存的基础,然后时间是人的意识活动的基础,最后时间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基础。其基本形式分类: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9、实践在意识产生、认识过程(第二章)、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条件。实践决定着人的社会本质。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人类活动主体性的确证。(加)2013:p65 2010:p64-65第一---第四

10、与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对应,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及其关系。

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题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有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为了实现主义的正确选择。

11、唯物辩证法对联系、发展的理解。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12、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指导意义。普遍性: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按劳分配;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克思主义

特殊性:我国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科学文化比较落后;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民主法制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等等

13、质量互变规律(即质变与量变及其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又引起新的量变。

质变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其方法论意义在于,一,在认识和处理问题上要把握适度原则。二,注意在理论上正确处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三,注意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在实际中的指导意义。四,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种质量关系。

14、否定之否定规律(即肯定与否定及其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指出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其实质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历经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使事物在其发展中包含了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从而展现自身的完整性、总括性。1)要从事物存在的总体出发,辩证地把握肯定和否定。2)要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出发,正确地对待前进和曲折。3)要具体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合理地运用否定之否定。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认识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过程。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4、真理的客观性。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6、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7、实践中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8、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价值)及其辩证关系。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及其辩证关系。

3、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4、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及其辩证关系)。

5、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以及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6、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7、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8、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9、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作用和实质。

2、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实质。

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科学社会主义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2、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

2、“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

1.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是(BE)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C、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

E、都主张精神产生世界万物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有(BCD)

A.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

C.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D.没有把世界理解为处于运动发展中的过程

E.否认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3.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D)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反映剥削阶级愿望的哲学具有陕隘的剥削阶级的偏见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说明人脑中的鬼神观念是(BDE)

A.人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从现实中找到原形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篇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3)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作为一个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4-19)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即与时俱进。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总之,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并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而奋斗。

补充:p2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选择)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28)

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究竟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

理论意义: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现实意义:第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第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4、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0、31)

列宁对物质概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补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选择)

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3-

34、38-39)

①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说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P41(下面仅供参考,请大家用自己的话答吧)(40-41)(回答论述题的思路:先讲原理,再用一句话如本题划线部分来连接原理与材料,最后结合材料分析)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43)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补充: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

8、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3-44)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①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③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补充: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9、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怎样?这一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重要意义?(45)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加下划线的仅供参考,请大家用自己的话答吧))

10、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46)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方法论意义: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我们就要十分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然而,当事物质变的条件已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

②质量互变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渡渐;同时又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进程,不失时机地促使生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加下划线的仅供参考,请大家用自己的话答吧)

这题老师是说:割裂质变与量变可能导致改良主义和激变论。即若只看到量变未看到质变可能导致改良主义,若只看到质变未看到量变可能导致激变论。

11、辩证的否定观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46-47)①内容: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②意义:

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12、规律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p54)

规律的含义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特点: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13、意识能动性的含义及其表现。(p56)

①含义: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②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如何?请联系大学生的实际说明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57)

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这只是原理,结合材料、实际作答)

15、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66-67)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还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补充一句话帮助大家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

1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联系与区别。(66-67)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被叫做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17、怎样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p64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其次,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意义: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他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18、怎样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69)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吧他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补充: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19、认识运动的总规律(p70)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20、真理客观性的含义(72)

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它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21、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与现实意义(74)

真理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理。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现实意义:我们实际工作中在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实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2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77)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是什么?这一原理有什么现实意义?(p97-98)①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现实意义:在人类的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这一原理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指导意义。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建设、改革和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如“两个凡是”的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的实践和理论都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在当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发挥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4、试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及其意义。(p103-10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了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对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及其意义?(p107)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意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6、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p113)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7、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目的及重要意义是什么?(p122)

性质: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目的: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意义: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不断破除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8、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p123)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第一,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第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对生产方式的影响表现在: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事先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29、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联系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说明党对民生问题重视的意义?(130)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参加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尤其是人民群众中的知识分子;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具体结合材料)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民生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阳光”,例如,免除农业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抑制房价过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意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0、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及其途径。(141)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

31、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145 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劳动的二重性是指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一定要然后看书理解)

3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及其意义?146-148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积极作用、意义: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

第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第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浪费。

3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中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值,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意义: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4、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有哪些? 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迫使工人更加紧张地劳动。而生产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35、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175)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这种进步作用表现在:

第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第二,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分封割据状态、等级压迫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获得了更有利的条件、更广阔的空间,因而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第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这对于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36、垄断及其产生原因,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是什么?p183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取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第一,在竞争目的上,垄断竞争主要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领导权力; 第二,在竞争的手段上,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是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

第三,在竞争范围上,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37、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p195 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积极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其二,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其三,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其四,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消极后果:

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是各国之间的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38、为什么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p224 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与以往剥削阶级专政的性质根本不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第一,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和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

第二,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通过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

第四,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第五,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第六,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39、联系中国实际说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P233(大题,必考)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完成这个任务,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第二,经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第三,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当今国际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进攻主要以和平演变为主。其主要手段,一是通过军事、政治压力和有限制的经济、科技的合作和援助,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屈从其经济政治的发展战略的要求,并达到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改变制度的目的。二是通过文化渗透,阻挠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

40、试述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P255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41、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不作大题)

第一,实行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①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共产主义并不神秘。②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第二,实行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②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③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B)

A、自我批判

B、与时俱进

C、不迷信权威

D、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C)

A、不可逆性

B、伸张性 C、客观实在性

D、可知性

3、下列各项正确说明认识的本质的是(A)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头脑中固有的D、认识是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4、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C)

A、地理环境的优劣

B、人口增长的快慢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社会风气的好坏

5、生产关系的范畴反映的是(A)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6、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C)

A、实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C)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

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8、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C)

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

B、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

C、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D、利息率的最低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9、在垄断资本注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C)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

D、商业资本

10、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D)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D、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11、世界观是(A)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12、下列选项中,具有可能性的是(B)A、水中捞月

B、水滴石穿 C、以砖磨镜

D、点石成金

13、理性认识的形式是(C)

A、感觉、知觉、表象

B、分析、归纳、综合 C、概念、判断、推理

D、识记、联想、假说

14、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

A、制造使用工具

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思想意识

D、具有语言文字

15、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D)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C、自然科学、道德、艺术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16、人的本质在于(C)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文化素质 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思想品德

17、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A)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8、购买来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B)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19、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D)

A、垄断先进技术

B、控制商品生产 C、操纵销售市场

D、获得垄断利润 20、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式面世的著作是(B)A、《共产主义原理》

B、《共产党宣言》 C、《哥达纲领批判》

D、《国家与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有(ABCD)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思想

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会导致(ABD)A、经验论的错误 B、唯理论的错误

C、庸俗唯物论的错误

D、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

3、下列各项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ABC)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有(ABCD)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D、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5、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新贡献的有(BCD)A、对社会各阶级作了经济上的分析 B、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C、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6、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体现为资产阶级的(ABCD)A、人生观

B、价值观 C、道德观

D、思维方式

7、利润向平均利润转化的过程同时就是(AD)A、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率的过程 C、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的过程

D、各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8、下列各项属于垄断利润的源泉的有(ABC)A、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其他国家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一部分 D、依靠垄断力量对商品大幅度加价所得

9、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ABCD)

A、镇压一切反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反抗与破坏,防止外敌侵略和颠覆 B、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C、巩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公有制,领带与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D、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10、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是(ABCD)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 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 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充分涌流

1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有(BCD)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论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哲学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12、下列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C)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觉的集合 C、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

D、“理”是万物之根

13、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BCD)

A、庸俗唯物主义

B、庸俗进化论

C、冒险主义

D、激变论

1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的有(CD)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具有能动性

15、下列各项属于对人的本质的正确界定的有(ABD)A、劳动是人的本质

B、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性 D、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16、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表现在(AB)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B、竞争的压力 C、垄断的需要

D、市场经济的要求

17、商业资本的作用是(ABCD)A、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B、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C、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D、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18、从资本形态来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CD)A、私人资本输出

B、国家资本输出 C、借贷资本输出

D、生产资本输出

19、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他(ABCD)A、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B、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D、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20、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ABCD)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

B、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C、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D、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三、是非判断题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的世界观„„„„„„„„„„„„„„„„„„„„„(√)

2、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是统一的„„„„„„„„„„„„„„„„(√)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4、水果与苹果的关系属于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5、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6、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7、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

8、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9、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10、国家政权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

1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

12、货币的本质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13、商品最根本的因素是使用价值 „„„„„„„„„„„„„„„„„„„(×)

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购买到生产资料 „„„„„„„„„„„„„„(×)

15、公式w„p„w’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销售阶段 „„„„„„„„„„(×)

16、m’与p’的关系是m’是p’的转化形式„„„„„„„„„„„„„„„„„(×)

17、垄断产业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18、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是康采恩„„„„„„„„„„„„„„„(×)

19、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0、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按需分配 „„„„„„„„„„„(×)

四、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的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2、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1)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或者说,真理的客观性就是主体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真理的客观性还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它的主体、对象、手段、结果都是客观实在,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如何?

(1)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是由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所决定的。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3)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也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使商品价值的实体。所以,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统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4、资本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

(2)经济危机产生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过程,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5、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第一,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真正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二,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2)对立与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7、简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使社会总产品中两大部类的产品都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而得到实现,因而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也就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这就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2)这个基本实现条件表明,第一部类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也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两大部类之间只有保持了这个基本比例关系,才具备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8、简述垄断的形成及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1)垄断是由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2)垄断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实现的。最初的垄断组织形式较为简单,也很不固定,垄断统治的力量还不很强。当时主要是通过一些临时的,短期的垄断协议。随着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垄断势力的增强,垄断组织也逐渐发展、规范和完善起来。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卡特尔,即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较稳定的垄断协议形成的、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的垄断组织形式;辛迪加,即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托拉斯,即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康采恩。即由一两个特大型垄断企业为核心,联合了各方面各领域一大批企业所形成的超大型垄断集团,等等。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五、论述题

1、论述内因和外因辩证法关系的原理及现实意义。

(1)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不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事物也不会发展变化;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外因的作用无论大小,都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3)我国对外抗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结束在旧质基础上的量变,为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变质。

(2)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的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

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1)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

(2)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性质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应该一开始就急于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导地位。(3)实践证明,实行这种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因而是正确的。

4、试述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这种必然属性越是得到贯彻和实现,越是表明价值规律在有效的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商品经济得到正常顺利的发展。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篇七

一、140字符的限制———精而准, 拒绝冗繁, 使之“微”

与原来的博客相比, 微博设有140个字符的限制, 倡导用户以精准的语言及时进行广播。140个字符即70个汉字, 是一条手机短信的长度限制。微博迅速发展的态势与140字符有直接关系。140字符, 既降低了门槛, 使文字功底不高的用户也可以尽兴的“织围脖”, 也满足了收听者短时间阅读海量信息的需求, 转发亦变得简单易行。这其实是时代快节奏的反映。因此可以在不违背内核的基础上简化原理教材上的范畴和概念, 这样在符合学生接受模式的同时, 让他们掌握了基本原理。这与原理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 我们要求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而不是单单记住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例一, 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可以简化为物质=客观实在性, 这个等式既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分开, 又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范畴。同理, 例二,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简化为运动=变化;例三,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简化为联系=关系。简化后的范畴, 换成了自然语言, 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广播与收听———随时随地广播, 选择性收听, 研讨式教学

微博热的第二个因素是它便捷及时的互动性。它所体现出来的即时性、快捷性和互动性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微博用户可以第一时间把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输送到网络上, 打开随身携带的手机或者让人手一个的电脑接通电源即可。微博的更新速度每秒可达到十条以上。如此海量信息, 用户不可能收听全部, 大都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收听的内容。这一特点对原理教学的启示就是, 教师不要自我陶醉式的灌输, 而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先学会收听, 收听国家政策, 收听时政热点, 收听学生的思想状态, 然后广播原理, 或者邀请学生一起广播, 或者引导学生评论或转播。

(一) 教师要及时收听

笔者在微博里发起了“你最不喜欢什么样的原理课教师?”的大广播, 结果显示“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老师”排在了最不受欢迎的第一位, 比例达到61.2%。很多学生直接回复“我欣赏那些关注热点、关注我们实际需求的老师”。教与学本就是对立统一的, 而多数情况下对立了教与学, 忽视了教与学的互动共生。教师须及时把国家政策的变化生动地渗入教学内容中, 每次上课能让如同学生身处实事的列车上, 既践行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又增加了学生听课的亮点。例, 今年4月朝鲜发射光明星3号, 牵动了各国敏感的神经。可用于联系范畴的讲解中, 也可用来说明历史唯物主义中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均是“90后”, 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力很强, 途径非常广, 微博是现今的一种重要方式。微博里的热话题会成为教师敞开心扉与学生交流的一个对接点。因此, 备课时教师不妨先去微博里转转, 挑选与授课内容有关的微博话题作为课堂的导入语。例, 央视著名主持人赵普关于老酸奶的微博被转发13万次一事, 教师精选对接点, 可作为引入语放在合适的内容处。

(二) 教师要根据需要广播

知识更新的速度、快速发展的节奏, 使得大学生的代际支持非常活跃。走访得知, 2011级大一学生与2009级学生两年前大一时的思想状态有明前区别, 一成不变地看待授课对象, 不仅违背唯物辩证法, 也会让教师自己的广播被收听的人数越来越少。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广播自己的授课内容。

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广播”原理, 才能让学生主动自愿地去“收听”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实时研讨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拟定出有时代性和针对性、学生感兴趣且亟待弄清楚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特点问题, 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积极发言甚至辩论, 实现学思结合和教学互动共生。

三、语言的转换———化专业术语为大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词语, 把专业术语转化为日常用语, 使之“博”

(一) 有声语言

语言是人际交往中介的关系系统, 通过声带发出的语言是有声语言, 它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语言。在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尤其如此。知识的传授、信息的接受均须借助有声语言来实现。教师的授课语言是课堂中的

在大学生必修的四门政治理论课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内容最深奥语言最晦涩的。欲提高它的教学效果, 教师须在不曲解基本原理的前提下, 把专业术语转化为大学生的日常用语, 甚至是流行的网络热词。例,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 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 什么也没有。物质、运动、空间、时间的关系其实与新闻报道的事件、地点、时间各要素缺一不可是一致的。这时, 可以借用寓言故事或者引人深思的身边小事, 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到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内在统一性。

(二) 无声语言

1. 表情多元。

微博用户在发布信息的同时, 可以通过工具栏添加表情以提高广播内容的形象性, 有时甚至只需一个表情即可传神表达语言。表情的多元化既让微博听众直观感受博主的状态, 又增加了广播内容的诚信度。在课堂教学中, 一个面无表情的宣讲者只会给学生留下讲课机器的印象, 让讲课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适当地展露自己的表情, 严谨的是做学问的态度, 而不是讲课时的表情。放声一笑会传达给学生, 抑郁沉重亦会让听众感受。以人为本, 就是要真正把学生还原为活生生的个体, 而不是时刻把他们拘泥为训练有素的大学生。

2. 眼神———与学生适当交流。

微博用户广播的内容要达到博的状态, 必须要经过听众不间断的收听、转播和评论, 也就是说要有听众、要有与听众的交流。这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启示。教师与学生, 如同博主与听众。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深奥的理论时, 要有与学生必要的交流与互动。在课堂上眼神的交流功能是其他手段不能比拟的。眼神可以深入心灵, 眼神的互动是心灵的碰撞。一个不与教师进行眼神交流的学生, 定是被课堂之外的东西吸引着。而一个不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的教师, 则只会被动地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科学技术的发展, 给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可能。电子教鞭在3米以内的范围内使用的特性,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课堂里适当的移动, 不必拘泥于讲台。教师走进学生课桌的同时, 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又增加了与学生的交流。

3. 衣着———整齐得体。

微博用户会注意自己广播时的字体、颜色甚至大小, 尽管最多只有70个汉字。亮度太高的字体颜色, 纵然内容很时髦, 也可能会很快沉底, 被其他人的广播所淹没和覆盖, 因为亮度太高, 如黄色字体在白色的背景中甚是刺眼, 听众会本能地抗拒。而合理搭配的字体和颜色与大小, 会给听众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 在每秒就有数十条信息发布的微博时代, 才可能让人逗留收听、转发甚或评论。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来说, 除了修饰授课时的语言外, 还要注意外在形象、衣着的整齐得体。毕竟“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整齐得体的衣着, 昂扬向上的精神, 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受众传达出积极乐观的讯息, 无形中增添了人格魅力, 信其人则信其理。

四、发布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原来的博客, 只能通过电脑登陆网站才能更新内容。而微博拥有多样化的发布形式, 可以采用的渠道有手机短信、彩信、WAP浏览器、IM软件。近些年刚成熟的3G技术, 使得微博发布内容进一步简易[2]。它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手机短信 (SMS) 功能发布, 而且用手机来更新微博, 即时消息软件已日趋成为微博客的发布主渠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 也应当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同时采用板书、图片、视频、音乐多种手段进行施教。唯美的音乐, 新鲜的图片, 生动的视频资料, 把学生带到全身心融入的环境中, 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马克思主义的精神。

按照教育部05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设置为54个理论学时, 大都是一次连续3节来进行。马克思主义认为时间是客观的, 但人对时间的感觉却是主观的。如果在长达150分钟的时间里, 教师一直在滔滔不绝的演讲, 耐性再好的学生也会觉得日子如此难熬。教师累, 学生也累, 效果却很差。但是, 若能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制作精美的课件, 穿插合适的视频短片, 配上舒缓的音乐, 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制作精美适用的课件

与传统的板书相比, 课件具有强大且多元的功能。网络的发达和普及使得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简单易行, 互联网上可以搜索下载任意所需的内容。但是, 别人的体系毕竟是别人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要制作精美的课件, 在借鉴参考其他资源时, 须针对学生专业和思想实际转化为授课者自己的思路, 体现出自己的特色, 更重要的是使之符合受众的口味。

(二) 添加针对性的视频

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所做的调查显示:仅有39.7%的学生能在课堂上持续集中注意力30分钟以上[3]。大部分人的精力完全集中的在30分钟以下, 在长达120分钟的授课时间里, 针对性地添加几分钟以内的视频短片, 既生动的说明了问题, 又给了学生形象化的思维, 这要求教师备课时要精选资料还要剪裁得当。例如被“315”晚会曝光的麦当劳卖过期食品, 对麦当劳来说, 本是坏事, 但却并没有影响销量, 相反有网友在微博上挂出了排队买麦当劳的图片。此视频可用在对立统一规律的讲解中, 也可在讲授评价的特点时播放。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还可以探索视频资料的其他用途。

(三) 播放因时因地的图片

图片能给人直观和形象的感受。一张震撼的图片配上一个简洁的描述, 可以让微博用户收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收听, 这也是博主们常用的一个广播微博的方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堂上, 图片也应是不可少的教具之一。毕竟在课堂中, 耳朵与眼睛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感觉器官。选择合适的图片插播在课件中, 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也能有效地阐释范畴或原理。通过课后与学生的交流, 发现学生印象较深的通常是那些直观的感受, 因此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容浅出为直观和形象, 会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的途径。

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任何一门学科都要不断地从新生事物那里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方式亦是如此。在微博成为越来越热的交流平台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须借鉴这一交流平台的特点, 来完善教学技能, 以改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尴尬境地, 提升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和听课率,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

摘要:微博作为一个新型的网络交流工具, 近年来的发展速度非常快。140字符的精短、便捷及时的互动性、发布形式的多样化等特性是微博热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可以借鉴微博的这些特性来实施教学, 简化范畴和原理、转换专业术语、研讨式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以改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尴尬境地, 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到课率、抬头率和听课率。

关键词:微博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 http://news.qq.com/a/20110719/001005.htm, 2011-07-19.

[2]胡明辉.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J].现代教育研究, 2011, (5) :159.

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普世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67-02

在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步伐明显加快,中国也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只有成为世界的,民族的才能以新的形态得以传承。在这样的语境下,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宣传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更加重要的功能,因此如何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是一个非常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教育,建构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在思想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这是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定义中明确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体系。科学理论体系是普遍真理,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是普世价值,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与普世价值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具有普遍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和优秀文化遗产,在综合人类思想积极成果和总结当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3]马克思主义具有的普遍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普世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在当代中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深刻诠释和表征了这些核心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普世价值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角度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是作为内在的思想逻辑体现在其中的。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即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人是社会和历史的逻辑起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因此,国家、民族、阶级和社会等都是建立在人的现实性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5]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6]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所以,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是正确的,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渗透在上述观点之中的,从人民立场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都是在表征个人、群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党和国家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都曾经深刻论述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他们站在普遍人性和世界历史的高度大力推崇和宣扬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江泽民同志明确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实现全中国人民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7]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时间跨度几乎纵贯了整个20世纪中国历史,21世纪初中国全面融入了全球化,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快车道。如何评价过去的历史,存在着多种观点和认识,社会思潮中的左右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但江泽民同志从普遍人性和世界历史的高度,摒弃了各种纷争,从最一般的意义上做出结论:中华民族最近100多年的努力奋斗就是为了实现全中国人民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这是何等的气势,一下子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抛入了历史的回收站,将中国人民提升到了普遍人性的高度,恢复了人的尊严和真正本性。自近代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启蒙思想家都是站在普遍人性的角度高呼自由、民主、博爱这些启蒙口号的,在这些思想家心中,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在他们那里,人并没有被分为优劣高低,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康德提出“人是目的”;马克思更加进一步讲,“人是人的最高目的”;温家宝同志讲道:“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8]这里谈到的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就是指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指对所有人类都普遍有效或普遍适合的价值。就其内涵而言,普世价值是一些规范人类个体行为使之符合人性的原则,也是构建人类共同体使之人性化的原则。普世价值就是人类个体及共同体要过合乎人性生活而必须遵循的那些根本原则。从外延上说,普世价值主要指自由、人权、平等、博爱与民主等价值观念。所以,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普世价值的宣扬不仅是针对中国人说的,而是针对整个人类共同体而言的,这也是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终极目标追寻的体现。

因此,胡锦涛同志借助世界反法西斯胜利这一历史事件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这一胜利,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广泛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平的基本价值,促进了各国人民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精神上的广泛觉醒,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持久影响。”[9] 这是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从人类文明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的一次清晰表达。所以,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的表述是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21世纪的伟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领域的体现。新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已经把十八大精神融入教材内容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作为内在的思想逻辑深入到整个思想体系中了。胡锦涛同志号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10]

综上所述,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普世价值观念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对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6-29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5][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江泽民著.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N].人民日报,2007.

[9]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覃侣冰]

上一篇:2009年圣诞祝福短信下一篇:校园的作文500字 春在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