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时代精神

2024-08-24

茶文化的时代精神(精选8篇)

1.茶文化的时代精神 篇一

学校文化管理论文精神文化建设论文:

人本取向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初探

[摘要]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文章首先对学校精神文化和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进行阐释,然后从塑造人本精神环境,培养人本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塑造以人为本的学校形象三个方面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校精神文化 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武凤翔(1962-),男,河南禹州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高级讲师,双学士,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河南 郑州 450011)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9-0037-02

一、学校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精神”一词,内涵丰富,统指人类的一切精神现象。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之处,就是人有思维、有思想。因此,精神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实质之所在,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组织文化等实质都在以不同形式体现着精神创造。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其全部或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是心理层面,即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气质、性格、能力等思想意识层面;第二是理念层面,主要体现为学校精神,它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表现出来的各具特色的行为方式和作风,是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一个“文化效应场”,师生员工在这个“场”的作用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种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第三个层面是学校形象,学校形象也称为学校品牌,它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标志,良好的学校品牌形象可以为学校创造发展契机,以得到社会的支持、家长的信任和师生的认同。它可以优化学校自下而上与发展的空间,形成无形的精神财富。

二、学校精神文化的人本内涵

第一次从人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如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等等。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人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的精神生命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因而,学校精神文化的研究,离开了人的存在,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以人为中心的时代呼唤人本精神。人本精神是一种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其主要内容是重视人的生存环境、人的价值与尊严、情感生活、生命体验和道德理想。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提倡“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学校的发展依托教师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将“以人为本”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各项教育管理活动之中。

三、学校精神文化的人本建设路径

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内,全校师生才能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其次,办学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办学理念上,是否以人为本直接决定着办学的成败;第三,学校形象主要是校风、学风、校容、校貌的综合体现,它是代表学校精神文化是否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能否体现以人为本,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一)塑造人本精神环境,培养人本意识

1.树立学校“人本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学校师生员工共同生活、生长在同一个环境内,这个环境就是一个共同体。这个环境的隐性因素,如办学理念、环境氛围等都会潜在的影响学校师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因此,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学校共同体,是学校师生

员工共生的一个精神场域,是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可和实践的一种综合追求,它指导、制约和统率着学校内部各种群体价值和形形色色的个人价值观。只有树立了学校的“人本共同体”,才能使学校师生员工树立起对学校整体发展的信念,在促使学校的发展目标成为师生员工的共同抱负的同时,也促使学校的每个个体都能超越自我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2.培养以人为本的道德意识。何谓道德意识?有学者将意识视为“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知识、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是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道德意识不是以单纯的文字符号的逻辑转换为主的思维活动,而是跨越时空的、积极自觉的、整体性的、直觉意识的道德实践与创造活动。当一个人具有较高的道德意识时,就会在面对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各种利益关系时,尤其是面对艰难的道德抉择时,穿透迷雾而表现出一种平淡恬静、从容自如的睿智。当有了道德时,便有了有德和缺德人的分别。当有了较高的道德意识时,也便开始了“高尚”与“庸俗”、“平凡”与“卓越”的差异。

如果校长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意识,就会在管理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在对待教师和学生上,就能真正设身处地地想教师所想、思学生所思,也才能切实理解教师的疾苦,解决教师的困难,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教师有了以人为本的道德意识,教师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就会站到其他教师的立场上替他人着想。教师在对待学生上,也就不会因为升学的压力、功课的紧迫性而“无情”地扼杀学生的天分。学生有了人本道德意识,便懂得了互相帮助,避免了恶性学习竞争,就能理解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珍惜体验,认真对待人生的每一个经历。即使平日难以驯服,学习一塌糊涂者,也会体会到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教师们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也便学会了体谅、理解和关心他人,也便不会为自己的个人趣愿而想当然地做一些事。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指导办学者如何办学的一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它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进程。它来源于办学者对教育活动的理性思考。“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更要以学生为本。一是要以学生的个性为本,二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能力水平设计教育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其得到发展。

1.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以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积极地探索社会和自然界的规律性。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而不是刻意地把学生束缚在一定的轨道上,按照固有的方式、事先预定的规则运行,更多的是运用间接的、不做明确规定的指导方式,围绕问题的主题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出路。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认学生的发展存在差异性,教学就是要找到每个学生发展的起点,使学生在其原有的发展基础上,达到发展的最优化。二是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智力能力外,还有言语、操作、音乐、身体动觉、交往能力等。因此,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让学生经历生命体验。“体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焕发生命活力、走向生命超越的方式。体验是生命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内在感受、主观经验和深刻情感,生命通过体验感知自我,认知他人,解读生活;生命通过体验获得意义,升华情感,净化灵魂。”人的有意识的生命存在就是其自身生命的表现、生命活力的释放和生命体验的获得。人的生命怎么表现自己、体验自己,他就怎么样生存。生命存在取决于自己的表现、自己的能力,更取决于自己的体验。因此,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学习的过程,还应是生命体验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乐观的精神,体现强烈主体意识的积极心态,是其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失败的体验,是其经受磨砺的必然之路,只有经历过失败的体验,才能在成功之

后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

(三)塑造以人为本的学校形象

所谓学校形象,是社会公众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一所学校的校容、校貌、校风、教风、学风给予的整体看法或综合评价,是学校外在和内涵的统一,是学校物质、精神和文化的统一。良好的学校形象是当代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学校形象能够使一所学校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较高的社会认同,最终会收到由社会效应转化而来的“无形”的社会回报。另一方面,良好的学校形象还可以产生强烈的学校向心力。学校的良好形象赋予学校师生员工的是崇高的荣誉感,可以使他们在社会上深切地感受到由于学校形象而给自己带来的荣耀,进一步增强对学校的凝聚力。在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学校的形象设计体现“以人为本”,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校风的培育方面,校长在领导作风上,要切实关心师生员工,领导角色应从“官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学校领导只有正确地进行自我角色的服务性定位,才能够建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地使用权力。学校领导的行为一方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就是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心理环境,为教师个人的发展提供保证,为学校的发展服务。学校领导只有这样认识自己的角色,才能努力为师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尽量避免师生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以促进教师发展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作风上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切实考虑到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尊重爱护每个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智能发挥出来。同时,教师与教师之间也要注重合作与交流,相互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风。学生在学风上要互相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校貌的设计上,校园雕塑的设计要注重代表学校形象的、在学校建设的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人物。没有楷模的学校文化是不完备的文化,是难以传播和传递的文化。楷模是一面旗帜,指引大家前进,如果缺少了这面旗帜,大家就会觉得失落,没有了目标。多数成功的学校都有自己楷模式人物,即使学校不存在了,学校文化依然存在。楷模式人物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师生员工开拓进取,激励学生不断争取更优异的成绩。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无论是自然环境的选择还是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设计,都要体现人性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史华楠,周文建.校园文化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2]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3(3).[4]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5]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意识及意识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6]张茂聪.道德意识:生命的激扬与飞跃[J].教育研究,2005(11).[7]杨春芳.学校精神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建设策略[J].天津教育,2006(3).[8]刘济良.论生命体验与生命教育[A].河南省第21届青年教育年会论文编辑委员会.生命教育集[C].新乡:牧野出版社,2006.[9]吴乔.学校形象与内涵发展[J].北京教育,2005(6).

2.茶文化的时代精神 篇二

关键词:茶文化,价值取向,英国文化

英国地区并不产茶,其红茶原料大多是从中国、印度以及斯里兰卡等地进口的,但是毫无疑问,红茶是英国最受欢迎的大众型饮料之一。据统计,在每十个英国人中,就有八个人喝茶,其茶叶消耗量占到世界茶叶贸易总量的20%以上,被称为“饮茶王国”。在殖民统治时期,英国的茶文化还渗透到美国人民的生活中,对后期的美国文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英国茶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我们能够看出英国文化价值取向中所蕴含的精神教育。茶文化主要集中体现了人类自觉的生命意识,其表现的存在价值则在于它反映了特定时期下的国家环境中的群体心态。英国的价值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最早提出并实行价值教育的国家,在价值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成熟经验。中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的价值教育各具特色,既有一定的联系,又存在某些本质上的差别。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英国的价值教育具有很多合理、优秀之处,尤其在价值教育实践方面,很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1 文化视域下英国价值观教育分析

1.1 对挫折与失败的价值取向

英国的挫折教育渗透在日常的生活中,其首要教育场所是从家庭开始的。在英国家庭中,遇到孩子摔倒了,父母一般不会过去扶起小孩子,而是说:“宝贝,自己站起来!”同时会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孩子,配合手势动作,直到孩子自己完全站起来。经过人生的启蒙教育,接下来学校便充当了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场所。此外,在挫折教育的宣传和实践中,社会也充当了极为重要的场所。英国社会流行着众多与挫折教育相关的培训班和训练营等机构,有针对性地塑造和磨炼英国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思想意志。通过挫折教育,提高孩子们的独立生存能力、抗挫折能力、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对品格与社会的价值取向

当代哲学家迈克尔·诺瓦克说过:“品格是宗教传统、文学故事、圣人以及整个历史上的具有普遍理性的人物所确认的那些美德的协调统一体。”这句话深刻地展现了个人品格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人的品格与性格联系紧密,“品”的侧重点在于人的天性,而“格”的侧重点在于人的后天习染。品格教育主要是描述学校的普通课程及组织特征对儿童价值观发展的影响,重点在于强调公认的价值观,示范、传授优良的个人及社会品格,以达到培养有道德感、有社会责任心和有爱心的人的目的。价值教育与品格教育息息相关,开展价值教育离不开品格教育的辅助与支持。生命的存在意义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也只有教育人们学会互相尊重和关爱、学会宽容和共同生活,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2 茶文化时代英国文化的价值内涵

茶文化是茶和文化的系统化融合,更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精神化、内涵化。可以说,茶文化不是与茶有关的自然现象,而是茶叶在人们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文化和社会现象。茶文化是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直至今天,红茶依旧是英国人最喜爱的茶之一,饮茶习惯更是“根深蒂固”。纵观英国文化发展史,茶文化的身影依稀可见,甚至可以说,茶文化与英国文化之间存在非常密切而特殊的联系。茶文化时代英国文化的价值内涵也体现了处世哲学。对于英式茶道而言,其精髓就体现在饮茶礼仪以及茶具要求中。以英式下午茶为例,优雅是其主要特点,会友是其基本目的,所以,在这样的场合中,男士大多表现的彬彬有礼,女士则大多举止优雅。在这个过程中,茶文化与英式礼仪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下午茶是最具英国特色的饮茶方式,其中体现出的是英国人骨子里的品质,高雅与从容均在茶道中有所体现。

英国各地区、各民族受一系列条件影响,其饮茶习惯、喜好、风俗不尽相同。所以英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茶文化也不一样。茶文化中包含了属于自身民族的精神风貌,具有一定区域独特性。茶文化在英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从最开始的贵族专项奢侈品到后期的全民消费品,尽管茶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其始终备受欢迎。到今天,茶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日常饮品,而是开始以全新的姿态和极大的影响力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成为了英国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对饮茶的喜爱,绝对不仅仅在于红茶的味道多么浓郁醇厚,更多的则是因为其蕴含了英国人的处世哲学、体现了高雅格调。也正是因为如此,茶文化对英国文化的影响才这么深远而长久。

3 茶文化对英国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

3.1 传承优秀的英国传统文化

英国红茶起源于中国,茶文化对英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包括经济、日常生活风貌、文学等都有广泛的影响力,最终成为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伦红茶文化在英国社会中经历了四百年的发展和积淀,并实现了从贵族社会走向平常百姓家的过程。传承优秀的英国传统茶文化,反映出了英国社会大众精致、典雅且重视享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在与英国社会其他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影响着英国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与民族精神。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英国红茶文化的大众性日益明显,这必将为英伦红茶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变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3.2 影响英国文化中的日常形态与习惯

在英国,红茶是最受青睐的茶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英国人饮用红茶,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咖啡馆里,红茶无处不在,无论是早上、午后还是晚上,英国人都会在休息时间喝上一杯红茶,寻求暂时的放松。这种饮茶风俗最早在18世纪已经出现。可以说英国人的一天是茶的一天,以茶开始,以茶结束。清晨是early morning tea,慵懒的靠在床头享受一天的开始。接着是breakfast tea,即早餐茶。还有工休茶,即tea break,再繁忙的工作也要抽出时间来小憩一下。afternoon tea即下午茶,甜点搭配红茶,一天的工作下来,整个身心得到了极好的慰藉。晚餐前还有正式茶点high tea,睡前还有告别茶。这就是英国人的茶文化,融入英国人每天的生活中。除了每天的茶生活,英国也有专门的茶会,或在家中聚会,或在郊外进行茶会,由此可见,茶文化在英国有着重要的地位,是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英国红茶有着独特的形态,不仅颜色、口感与其它茶叶不同,让人回味无穷。传统的英式下午茶并没有严格的规定,是否加糖、加奶或者柠檬,全凭自己的喜好。随着时代的发展,英国红茶也进行了更多尝试,其中可以添加各种水果、鲜花,制成了果茶、花茶等茶品,深受人们喜爱。

3.3 彰显贵族生活形态与交际文化

在19世纪,下午茶往往被贵族当做展现自身社会地位、财富或者权利的机会,因此在下午茶中,不仅有着精致的茶具,还有着优雅的饮茶环境。下午茶的场所可以在充满生机的庭院当中,也可以在华丽大气的客厅当中。如果是来宾较多的下午茶会,则还要邀请弦乐队参加,并且对主宾的着装有一定的要求。现代社会中,下午茶被当做英国社会大众重要的休闲生活方式之一,只有在优雅的环境之下,饮茶者才能够产生好心情。因此,即便是一个人享用下午茶,饮茶者也会对饮茶环境的优雅性给予较高的重视,这不仅彰显出了英国社会大众在休闲生活中的浪漫情怀,也体现出了环境格调在下午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绅士风度与淑女风范是英国社会大众给世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其不仅体现在举止的文雅性方面,也体现在个人修养以及礼仪规范方面。从绅士风度、淑女风范与英伦红茶文化的发展时间点来看,红茶文化的出现与发展要更早一些,但是无论是绅士风度、淑女风范还是英国的红茶文化,都成熟于维多利亚时期。可以说,红茶文化在培养英国社会大众绅士风度与淑女风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绅士风度与淑女风范也让英国的红茶文化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社交礼仪。在下午茶中,无论是餐具的摆放和使用还是红茶的冲泡与饮用,都需要做到符合规范,如在饮茶过程中,拿取茶点有着特定的顺序,吃茶点过程中要小口使用,这是一种礼貌的行为;作为主人则应询问客人对红茶以及茶点的看法与建议,这是主人对客人表示尊重的表现。这些细节显示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家庭教养,同时也是英国社会大众展现自身绅士风度与淑女风范的重要途径之一。

4 结语

中英两方由古至今在教育背景上都具有很大的差距,由此在茶文化形式上产生的价值取向差异自然在所难免。英国价值教育之所以开展得很成功,离不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保障,而中国价值教育的制度层面还相对薄弱,应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制订价值教育的法律法规。同时,学校应开设专门的价值教育课程,并开展以挫折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对于英国价值教育所存在的不足,中国应加以反思与改进,全面建立中西部地区的价值教育基地,推动价值教育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奥]康罗·洛伦兹,王守珍,吴月娇译:攻击与人性[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168

[2][美]托马斯·里克纳,刘冰等译: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46-47

[3]陈丹萍,刘沙.美国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对我国心理辅导课程改革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5):152-153.

3.文化复兴时代的文化书法 篇三

“文化书法”接续了千百年来中国“文人书法”传统。从文字诞生并被书写时开始,书法就从来不是单纯的艺术现象而是以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出现。文化书法提出具有六个方面的诉求:强调“文化书法”是北京大学的特色,文化书法是大学书法教育的纲领,意在恢复传统中有生命力的经典仪式、生活方式和书法感受方式;强调“文化书法”与“书法文化”的紧密关系,强调中西艺术文化整合的创新;强调“文化书法”与传统守成和未来拓展的关系;强调“文化书法”对当今书法出现的问题有加以反思的要求文化书法必得要纠正时尚书法的书法唯技术主义,书法唯美术主义,书法唯民间主义,书法唯视觉主义,书法唯本能主义,书法媚外主义,书法消费主义,书法拜金主义,书法部落主义,书法市场主义;强调“文化书法”关系到中国文化形象,不能全盘西化,而是要不断拓展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在大国崛起而国家强调“文化软实力”的时刻,进一步坚持书法文化创新而推出“文化书法”,就是要从一个世纪的文化虚无主义中走出来,从主体性的误区——小我一己的狂妄中走出来,进一步坚持书法文化创新而坚持书法的文化高境界。

记者:在您的理论体系中,书法大致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王岳川:在我的理论中书法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属于面对自己的,就是你爱怎么玩怎么玩,你想写什么体写什么体,学哪家是哪家,完全是自由的,所以很多人把这种相对自由变成绝对自由,还说书法跟别的没关系;再一个层面是当书法变成中国的一个国粹,变成中国的文化象征的时候,面对国外书法有一种身份意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多人都是农村生产队里的会计书法家,有的时候说的比较尖锐一点,就叫做“个体书法家”或者是叫做“民兵书法家”。现在面对书法硕士包括像北大培养的书法博士甚至书法博士后,“民兵书法家”的含金量就会打上一个问号。但他们可能也会像齐白石一样浮出水面,变成一个大国的文化身份,但是相当多的准齐白石或低于齐白石的人就会淹没无闻,这是很惨痛的事情,所以对于书法是自己玩还是代表中国形象,就是一个特别值得思考的问题。

就像是汉学一样,在汉代没有汉学,唐朝宋朝明朝都没有汉学,为什么在清末出现了汉学?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面对西方各国的西学、欧学等等,有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过去中国在汉朝唐朝宋朝都是大国,他们无所谓,到了明朝以后,清朝以来,中国的文化身份遭到了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所以出现了汉学。书法的身份很多人都不认同,好像书法的身份是王教授多此一举,那是错误的。可以这么说,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没有国际化,没有全球化,没有世界化的概念,我们自己关起门来自己发展。但是1980年开始中国再也不会关起门了,就连浙江的一个养虾人都会设法把虾卖到日本,加入国际化的进程,他绝不会卖给本村本镇或者自个关起门来吃了算了,不可以。书法也是这样,我们再也不可能关起门来写给自己看,甚至我的书法卖给你,或者你的书法卖给我,不可以。中国的书法必须进入国际拍卖市场并且必须进入各大西方、美国、欧洲的大美术馆,这是我所要做的工作,任何的质疑我都付之笑谈。

记者:现代人如何去学习书法呢?

王岳川:这个问题我要谈书法有三个境界。从具体的、大众能够理解的话来说,第一个境界是技法。书法肯定是有技法。一个孩子从五岁、七岁开始描红,开始九宫格的训练,做很多的双钩等等,都是技法的部分。一横一竖怎么起笔、怎么收笔、怎么运笔,欲下先上、欲左先右等等,渴笔、枯笔、燥润的问题等等,这些都属于技法的范围。我认为这些技法是中国书法的初级阶段,尽管有人告诉我这是书法的终极阶段。因为庄子认为这都是“技”的范围,如果把“技”看成艺术的终极阶段,我认为那是不懂书法,顽冥不化,就不可指教了。所以我认为这一阶段是“看山是山”的“山”,他写的书法,看的帖就是帖,看的字就是字。看着颜体、柳体、欧体,就是不同人的书体,这是“看山是山”。

中间一个阶段是“看山不是山”,他就要知道人们写书法要懂诗词格律、要懂落款、要懂年代、要懂尊称、要懂谦辞、题跋等,如果连谦辞都不懂,一下笔就落上了自己的大名,谁人愿意去欣赏呢!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到了中层阶段以后,似乎重视的不再是技术了,重视的是诗词的格律、平仄、押韵,懂的是落款的尊称、谦称,要用“足下”等等。所以“看山不是山”。而这个时候还要学习很多,需要我们放出眼光,也不要把自己狭窄起来。这时候有很多人认为书法不像书法了,书法越写越怪了。

书法的第三步是“看山还是山”,书法经过了西方文艺的影响,通过了自己的磨炼以后,变成了更高境界,这时的书法,称之为“文化书法”。

记者:请您讲一下什么是“文化书法”?

王岳川:“文化书法”意义在于三个方面。书法家有时很可悲,书法家在“经”“史”“子”“集”里面的“集”部,经是肯定进不去的,十三经什么时候有书法啊;史,二十五史,什么时候有书法啊,尽管有个书法史,但是是末流,史都是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子,诸子百家,是找不到一个“书法子”的。在“集部”里面混,是在末流里面混,很多人还混得很开心。但是我认为中国的书法可以进入经史,文化书法就是让中国书法重新从末流变成主流的、变成大流的一个方法,所以书法首先要写经、史、子的内容,不能天天写“床前明月光”,要从唐诗三百首、千家诗里面解放出来。写“厚德载物”,写“自强不息”,那是《易经》的;写“道不远人”那是《中庸》的;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是《大学》的;再写《孟子》中“养浩然之气”,再进入《春秋》《尚书》,写这些词语。我看到一些书法大展中,有些作者还在写耳熟能详的甚至熟的有些恶心的诗词,但是我见到一个日本的高人,他把五经的名言警句全写成了五体书,篆隶行草楷,我当时在看的时候我心里就想,这个日本人比有些中国人更文化、更尊敬文化、更懂文化,比那些诋毁文化的假伪书法家们更尊重书法。第二个方面是不再重视技法为唯一,而是重视文化。最后是技近乎道,技和道完美统一,达到心手双畅。就是说,作为一名真正的书法家,满腹经纶和高超的技法是缺一不可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汇通中西的大师级的人,他们的书法水平不见得多好。但有些书法技法水平特别高,却是“无知”的匠人,是永远不可能像王羲之一样随手就出来三百多字的《兰亭序》的,或许他们在绘画上的题跋连三十个字都写不出来。所以最高境界是心手双畅、技近乎道,只有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书法家。

冯友兰有一次讲话中大意是说今天中国没有哲学家,今天只有哲学史家。大家都知道去评说张三李四王五,所以用这个话来说,今天没有书法家,今天都是“书法史家”。书法家、哲学家,以创新为己任。而现今,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过度关注别人干了什么。有高远志向的人不会甘于仅仅去做一个哲学史家、书法史家,那么书法史家的创新性就有所不足,更遑论他的独到的独步当代的东西。有时候就有一种怪现象,“懒汉”式的“书法史家”会取巧通过无聊的诋毁、批评真正的努力的人来宣示他的非“懒汉”性、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杜甫有诗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些“懒汉”式的的“书法史家”也会随时间慢慢消失,在历史上真正留下姓名的,古今中外,往往是那些遭受非议的人。

但是反过来说,批评家不能成为表扬家,也不能过分的、恶毒的去咒骂名人来使自己名垂史册,必须客观公正。所以今天的中国书法,尤其需要文化书法这样的想法。我认为一个书法本科专业毕业的学生,他的技法问题应该已经基本解决了。但是我听到了很多,包括我们书法专业的人说博士生还要去解决技法,我说那是另一种境界,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一种境界,如果有些博士生真的还没有解决,那是不合格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到了鲁迅、钱钟书的层次,连唐诗宋词都分不清楚,他还能成为大师泰斗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在硕士阶段,书法应该解决的是书法与文化的关系,“硕”嘛,要从横向的,将比较宽泛的东西解决掉。博士要强调深。所以今天有很多人,书法技法在该解决的时候没有解决,一直在留级。第二就是该做文化的时候没有去做文化。想象一个厨师如果只知道炒菜,而不知道如何去摆碟子、去营造就餐的氛围,那么也当不了一个好厨师。总统的就餐与我们老百姓的就餐差异在哪?在于他吃的是整猪整羊么?不是。在于的是精细,越来越精细。所以有很多人没有弄明白其中缘由,就不明不白地胡说八道。但是脱离了书法技法的文化,又是另一种文化。大师泰斗都能写好字吗?不一定。因为书法技法、技术问题不解决,也是永远写不好的。所以技和艺、艺和道,技近乎艺、艺近乎道是层层递进的,如果连艺术的辩证法还不了解,那么他的“技艺”是可疑的。所以一个武士比一个文人更能“力透纸背”,但在书法,这“力”不是蛮力,不是把纸能够捅破。而是线条在纸上的运动感在我们眼睛和心里重新浮现的时候变成一个力量的还原,好的书法家不会捅破纸,他会让欣赏者感受到我运笔的力量如泰山压顶。所以这是两种力量,前一种是蛮力,是物力。后一种是心力。所以真正的好的书法家,就在于通过自己的疾、速、枯、润当中把握自己的“势”“态”。

康熙写了两万五千多首诗,乾隆写了将近三万首诗,杜甫只写了六千多首诗,李白不过几千首,张若虚不过两三首,陈子昂也不过几首,但我们今天的中国文学史、诗歌史没有康熙乾隆的影子,你我背不出任何康熙乾隆的诗词,是谁把康熙乾隆开除在中国文学史、诗歌史之外?就是有良知的中国文化人、历史学家。我不相信中国书法没有良知,也不相信中国书法没有法眼。所以在我看来,目前的书法界尽管很混乱,但风烟俱尽、尘埃散尽,只有能留下来的人才能留下来。最近我写了一篇文章讲中国书法有十派,传统派、现代派、新古典派、流行书风派、文化书法派等。

记者:中国书法将向高水平的方向努力,在这方面我们现代书法人该怎么做呢?

王岳川:我们遗憾的是今天的中国书法没有代表作,王羲之有《兰亭序》《姨母帖》等;谈到颜真卿,他有《祭侄稿》,我们想起所有伟大的人物,都有他的事迹、名字为代表。所以没有代表作的书法家也是可疑的。一个没有代表作的时代也是很可疑的时代,是值得反思的。曾参讲“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要反省三次。我们三十年了,还没有好好的去反省,这不值得思考吗?

名家应该有创新,风格的创新,但我们的创新有两条死路,一条就是“认贼作父”,把西方的东西照本宣科。我说这个话比较胆大,因为我做西方的研究做了二十多年,西方有很多好处,但是西方的画画不是书法,尽管英文单词中有“书法”这个词,但不是我们中国的书法,而指的是美丽的书写。西方用硬笔、我们用毛笔,所以西方的书法对我们没有启迪作用,反而有可能会僵化我们,他的级别比中国低,他的层次比中国浅,他的层次比中国差,好了,有些人去搞行为书法,我认为那是把书法严重的陷害了。书法也不是画画,有人讲“书画同源”,我说那是没有读懂古文,书法与绘画是分源的,是有差异的,不一样的,不然我们今天的书法就是画画了。所以今天有很多人忘掉了“书”,把它变成了画画。书是“六书”里的书,是写字的方法,用画画的方式可以丰富,但是不能代替。第二条死路就是民间化,民间化是反文化、反精英、反权威的“文革”遗留,我们都知道文革中抄的大字报,很粗,黑压压的,它以它的那种巨大腾腾的杀气和震撼力量来达到它“书法”的效果。我们要回到中国的一种和谐的、优美的、典雅的、合乎规范的、文化气息的书法,很难。

按照宗白华先生讲,书法就是中国文化向海外展示的中国形象。按照季羡林先生讲就是文化书法是中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东西。有人认为,学术就是为稻粱谋,就是拿稿费,为了吃饭;但还有人认为,学术是天下之公器,是能够舍身成仁。所以我觉得这两种看法的境界不一样,不能在一个标准层面上来谈。

我也很感谢那些在学术上对我有不同见解的人,他们也是成全我的人,让我可以在取得真经的路上经历磨难。人和人之间就差一口“气”,有的人是文气,有的人是野气,凡圣在一念之间。

柳公权

《玄秘塔碑》(841年,六十四岁) 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共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石存西安碑林。清王澍《虚舟题跋》云,“诚是极矜炼之作。”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云:“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颇有错落,巧富变化,顾盼神飞,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笔,可谓精绝。

苏东坡

苏轼的书法重在写“意”,走自己的路。“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谓“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气韵,可以说是他的书法最大特点。明董其昌更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故世称苏的书法之美乃“妙在藏锋”“淳古道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是“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而他的书论寓意之说则更加精辟,既为当世直视,又为后世楷模。

林则徐

广取博收,并不断融入自我风格,达到“无日不书写”的境地,最后形成了自己严谨端庄、遒劲刚烈、清秀舒朗、鲜润飞彩的书写风格,为后人所推崇。

怀素

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虽然如是疾速,但怀素却能于通篇飞草之中,极少失误。

赵孟頫

赵孟頫的书法将钩斫和渲淡、丹青和水墨、重墨和重笔、师古和创新,乃至高逸的士夫气息与散逸的文人气息综合于一体,使“游观山水”向“抒情山水”转化;而且使造境与写意、诗意化与书法化在绘画中得到调和与融洽。

于右任

4.《诗经》的文化精神 篇四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

从《诗经》的祭祖诗中,我们看到了殷周祖先创业建国的英雄业绩;从农事诗中,看到了在农业生产中辛勤地劳作地农奴;从战争徭役诗中,看到了仆仆风尘的役夫征人;从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中,看到那些关心国家时政的优秀人物;从婚姻爱情诗中,看到了周人的婚姻习俗;从其他诗篇中,我们也看到周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等等。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对于《诗经》,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中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这方面讲,它的意义也是无限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略作概括。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据考古发掘,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便已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在公元前50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存在的仰韶文化,就“是一种较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遗存,主要栽培粟、黍”。①从出士的甲骨卜辞记载中可知,农业已经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生产。卜辞中多次出现黍、禾、麦、稻等农作物名称,农业生产的好坏乃是殷民族最为关心的大事。从土质丰厚的黄土高原的富饶的渭河流域发祥的周民族,更是一个专事农业生产的农业民族。

农业发展,一方面使中国人很早就摆脱了依赖自然采集和渔猎的谋生方式,有了更为可靠的食物来源,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因采集和渔猎不得不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高于周边民族的定居农耕文化。从而也很早就培养了中国人那种植根于农业生产的安土重迁、勤劳守成的浓重的乡土情蕴。

《诗经》是具有浓重的乡土之情的艺术。且不说十五《国风》散发着浓郁的各地乡土的芬芳,即便是在《雅》、《颂》的抒情诗中,也莫不沉潜着植根于农业文化的深深情蕴。这不仅仅表现为周人对农事的关心,对农神的崇拜和农事诗的创作,而且表现为体现在《诗经》中大部分作品中的眷恋故土乃是各民族的共同心理。本来,从人类的普遍文化情感上讲,眷恋乡土乃是各民族的共同心理。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中的希腊英雄俄底修斯,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外漂流了十年,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仍然返回了他的故乡,这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但是我们须知,贯穿于《奥德修记》这部希腊史诗的中心主题却不是思乡情感的抒发,诗人在这时只不过以俄底修斯回乡为故事发展的线索,来叙述这位英雄的冒险经历,歌颂希腊人对自然的斗争和对海外探寻的英雄主义精神。产生这两部书的时代背景是从古代和氏族组织转变而来的希腊英雄时代的奴隶社会制度,“古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开始蜕变为在陆上和海上为攫夺家畜、奴隶和财宝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一句话,财富被当作最高福利而受到赞美和崇敬,古代氏族制度被滥用来替暴力掠夺财富的行为辩护。”②希腊人通过这两部史诗来对海外征服的英雄主义精神来表示了最为崇高的赞美。

可是,以农业生产为根基建立起来的周代社会,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产生古希腊社会的对外扩张冒险精神。他们立足于自己脚步下的这片热土,靠的是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财富与文明。他们从来不愿意离开生其养其的土地,眷恋的是和平安适的田园生活,沉醉于湿馨的乡土之梦。周人歌颂他们祖先后稷,是因为后稷教会了他们如何稼穑;歌颂他们的创业之祖公刘,是因为公刘带领他们躲开了戎狄的侵扰,选择了豳这块适宜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周人歌颂古公亶父、王季、文王,同样是因为他们再次躲开了戎狄的攻侵,定居于土地朊朊肥美、“堇荼如饴”的周原,并且领导他们驱除了外患;周人歌颂武王,是因为武王革除了残暴的君主纣王之命。一句话,周人对他们祖先英雄的歌颂,道德就在于这些祖先英雄们为他们创造了和平安稳的农业生活环境,而决不是这些英雄们在对外扩张中掠夺了多少财富和奴隶。《诗经》中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首先在周族史诗和祭祀诗这种特别典雅庄重的作品中得到最好的表现。如《周颂·载芟》。

他们津津乐道于农业的丰收,在宗教仪式上表演关于农业生产的舞蹈,从春天的垦荒一直写到秋天的收获。他们在祭坛上献上最好的粮食贡品以娱乐祖先和神灵,乞求神灵明年带给他们更好的收成;他们在故乡的土地上纺织着生活理想的花环,描绘着事业兴旺发达的图画。

农业生产培养了周人安土重迁的文化品格,反过来,对农业生产的破坏,由于战争、徭役等造成的远离故土家园,也就成了诗人最痛苦的事件。翻开《诗经》,我们感受最为深刻的内容之一,就是《国风》和《小雅》中那种浓浓的相思怀归之情。这里有在外的游子征夫的思乡之曲,如《击鼓》、《式微》、《扬之水》、《陟岵》、《鸨羽》、《匪风》、《东山》、《破斧》、《小雅·四牡》、《采薇》、《出车》;也有家乡的妻子思念在外的征人,如《卷耳》、《汝坟》、《草虫》等等。如此众多的作品,尽管各有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情感抒发的不同情境,却又共同指着眷恋故土家园的乡思之情,这不能不说是农业文明所培养起来的特殊民族情感。像《唐风·鸨羽》写远行在外在征人久役不归,首先想到的是家里田园的荒芜,想到父母的无人奉养,并为此而一遍遍地呼喊苍天,这不是农业民族所培养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情感吗?

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并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眷恋故土的思乡之情,它更培养了周民族安分守已,不事扩张、不尚冒险的品格。所以看到,除《商颂》外,一部《诗经》,尽管也有歌颂周人建国立功之祖的史诗,尽管周代社会几百年从未间断过对于周边民族的战争,但这里竟没有一首诗歌颂了周民族对于域外的征服,也没有一首诗传述过独特的异域风物、描写过奇异的海外风光、赞美过他们的探奇猎险、宣传过域外扩张精神。在周人的文化心理里,不要说像古希腊人那样离家远征特洛伊十年,即使是周公东征仅仅三年,诗人已经发出“我徂东山,滔滔不归”的感叹;即便是抵御外族入侵一年二年的离乡光景,似乎也难以让他们忍受。“采微采微,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在周人看来,如果至岁暮还不见还家已经不符合生活的常情。诗火之怨,早已经充盈于字里行间,“我心悲伤,莫知我哀”。更有甚者,甚至在他们出征离家的那天,就已经带关满腹的哀怨与眷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回乡时仍然有着不尽的忧愁,“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植根于农业文化的安土重迁的乡土情蕴,在这些诗句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诗经》是植根于中国农业文明的艺术,农业社会塑了中国人的农业文化心态。从一定意义上说,《诗经》就是我国一部充分体现了中国农业文化精神的诗集。这不独表现为在思想情感上浓厚的乡土情蕴,还表现在创作态度、表现方式、写作目的、审美观念等各个方面。农业劳动对象在大自然中丰富活泼的生命形态刺激了“触景生情,感物而动”的直觉感发式的创作冲动;农业生产对大自然的依赖关系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心态,并决定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影响了传统诗歌乐志畅神、自适自足、重在表现自身价值的写作目的;农业社会人们效法大自然的和谐的节奏秩序而形成了以“中和”为美的审美观念;农业的周而复始的简单再生产中滋养了尚古意味和静观情趣。所有这些得到农业社会集体文化心理的普遍认同,从而成为创作与鉴赏的审美规范,并构成传统诗歌农业文化形态的基本特征,③在《诗经》中,我们都可以得到或多或少的印证。正是这些,使《诗经》不但在作品题材内容上,更使它在文化精神上成为后世中国诗歌创作的楷模与典范,成为中国人读来最亲切因而也最喜爱的作品。

二、以为人本的人文精神

人本来是文化的主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都是人的创造,文学作品丰富的内容以人为中心得以表现,应该是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基本表征。可是,在西方文学,尤其是古希腊文学传统中,人的生活却往往通过神的主宰来实现。在古希腊人眼中,上帝创造了人,神主掌握着人的命运。因此,人在世间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神意的安排,古希腊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据说是盲诗人荷马创作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是以歌咏氏族部落和过去历史事实为基础的。“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④。古希腊人在公元前12世纪初远征特洛伊城,和特洛伊人进行了十年战争,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所写的正是这个“英雄时代”的故事。故事反映的是人的历史,可是有荷马史诗中,战争的起源却因为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三个争夺那个由专管争吵的女神厄进而斯丢下的“引起争执的金苹果”而起。在古希腊戏剧中,像埃斯库罗斯的《奥列斯特》三部曲,他本是“用戏剧的形式来描写没落的母权制跟发生于英雄时代并获得胜利的你权制之间的斗争”,⑤但是,故事却以“命运“和“神的判决”的方式来实现其最终结局。总之,把神看做人的主宰,认为上帝和众神永远控制着人类的生活与命运,并且以这种观念和情感进行艺术创作,是古代西方文学的重要特征。

可是,在中国文化中,却没有一个像西文基督教那样创造了宇宙和人类,而且一直干预并指导人类生活的“上帝”。中国文化中的“天”(或“上帝”)主要指宇宙的自然力量,“天”对人的主宰只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出现,而不是有意志的神发号施令,人的命运主要由人自己来把握。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有一种所谓“天命”的东西,但是这种“天命”决不是把握在神手中的“命运”,更不是神的预言或征兆,而只是人自身的善恶之行的必然结果。这种观念在周人那里已经根深蒂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在周以后的中国人看来,尽管黄帝、颛顼、尧、舜、禹、成汤、周文等传说中的“明君圣王”都发迹于“天命”的眷顾,但“天命”眷顾他们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德”,也就是靠他们自身的努力获得的。人的命运,或者是国家的命运靠人自身来争取,正因为具有这种面对人类自身的理性精神,中国文化才真称得上是人文文化,中国文学才真正称得上是人的文学而不是神的文学。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集,表现出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民族文化特色。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中,除了《大雅·生民》和《商颂·玄鸟》这两首诗在写到商周祖先降生时略具有神话因素沉积外,其他作品都没有任何神秘的色彩。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众神的足迹,也看不到神对人事的判决和预言。即使在《诗经》中保存下来的商代颂诗里,“天命”所以垂顾商人,如《长发》诗中所云:“何天之休,不竟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这百样的好运归我承受也仍然是商人自己努力的结果。而商的中兴则由于天子能礼贤下士和伊尹的帮助,“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长发》)。《周颂》、《大雅》中描写周人受命于天的发迹过程,就是自后稷、公刘、古公亶父、王季、文王等圣君不断努力、进德修业的过程。如《皇矣》诗中所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比于文王,其德靡悔”,“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反之,当宗周面临崩溃之时,尽管上天垂下了日食、地震等凶象,诗人仍不上战战兢兢祷告上天,而照样认为:“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小雅·十月之交》)对国家的兴亡从人事上寻找最终的原因,并且把它诉诸诗的创作,这是周人以人为本的哲学、政治思想在文学中的最鲜明体现。

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这使中国人很早就摆脱了原始社会的巫术宗教观念,也使诗这种文学体裁很早就从巫术宗教中脱离出来。如果说,在中国的原始诗歌中,像伊耆氏的《蜡辞》乃至甲骨卜辞中的乞雨词,还带有鲜明的宗教意味的话,那么到了周代,这种原始宗教神学观念已经被周人的实践理性精神逐步取代。所以在《诗经》中,除了颂诗这种“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的祭祀歌之外,在占有作品总数近十分之九的雅诗和风诗中,几乎很少带有宗教巫术观念的诗作。其实,即使是在《周颂》这样的祭祀诗中,面对冥冥中的上天先祖,周人也并不把自身的一切托付于神,更重要的意义是借此追念先公先王的道德功业,表达自己要“不懈于位”,要敬德保民,以求国家长治久安的想法。如《周颂·访落》一诗,《毛诗序》云“嗣王谋于庙也”。朱熹《诗集传》曰:“成王既朝于庙,因作此诗,以道延访群臣之意。言我将谋于始,以循我昭考武王之道。”在《周颂·敬之》一诗中,则直写群臣如何在庙中劝戒嗣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这里没有像奥林帕斯山上的众神存在的`场所,他们也不能相信神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并决定自己的生活,在这里人就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了是诗歌的全部内容,情感投射的全部指向。他们是那样肯定自己,信任自己,心情地表现着自己,并且以自已的创作实践,把“文学是人学”这一在西方近代社会才真正提出的永恒命题,早在2500多年前的时代就给予了充分的表现,并且奠定了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的中国诗歌发展的民族心理传统。它使《诗经》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使诗成为表达周人宗族伦理情感和乡土情蕴的最好形式,举凡是他们的念亲、爱国、思旧、怀乡等各种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表达。它使《诗经》带有亲切的生活感,使诗成为描写世俗生活最好的艺术,举凡是他们的农事、燕飨、战争、徭役、恋爱、游观等各种世俗生活,都成为诗中的主要内容。它让人看到,周人的内心生活世界,就是一个既没有幻想错综的神怪故事,也没有张皇幽渺的浪漫色彩的平凡人间世界。那农夫们身着狐裘的逍遥神态,武士们袒裼暴虎的矫健雄姿,情人们水边相会的深情注目,夫妻间琴瑟好和的切切心声,这一切的一切,都会把读者带进一个熟悉而又亲切的世间,看到人类自身所创造的——并不是神创造的生活之美,体会到人类自身在平凡中的伟大。可以说在世界民族的文学中还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学像《诗经》那样,早在2500多年之前就对人本身进行这样的肯定与歌颂,从这一点讲,《诗经》无愧为凝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最伟大的艺术。

三、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宗法制下浓重的伦理情味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也必然形成《诗经》创作的现实主义态度。

“现实主义”本是我们借用西方的名词,它最早在文学领域里的出现是在席勒的《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1794-17)这篇论文里。在这里,席勒是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对立提出的。作为一种现实主义创作潮流,它又特指产生于19世纪中叶,以暴露和批判资本主义为主要特色的面对现实的创作,又被人们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恩格斯曾概括其特点为“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⑥。而地它进行比较宽泛的理解,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者又泛指那些以描写现实主义为主的文学创作,由此他们认为《诗经·国风》里有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但我们这里借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概括《诗经》的创作传统,并不仅仅止于《国风》的一些创作,而是从民族文化的传统出发,看整部《诗经》的创作者们如何立足于社会现实,用自己特殊的文化眼光去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抒发情感和表现理想,并如何形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学创作精神的。

首先,我们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指《诗经》是直面现实的艺术。以农业生产为根本的周民族,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们根据四时节令的变化来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在土地上辛勤地耕耘,建立起自己的宗族和国家。这使他们很早就认识到大自然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性,从而摆脱了自然泛神论观念的束缚,以更实际的态度来看生活。现存《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一篇,相传是夏代遗书。《史记·夏本纪》中说:“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不管这话是否则可靠,但《夏小正》无疑是产生极早的一部最古老的月令。这篇文章按十二月的夏历顺序,详细记载了大自然包括天上星宿、大地生物的相应的变化,形象地反映了上古人民对时令气候的比较科学的观察与认识。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古老的反映农事生活的诗篇《豳风·七月》,最鲜明地表现了周人由农业生产实践而产生的面对现实的创作态度。这里没有对自然万物的丝毫神化,也没有任何的虚妄与怪诞。全诗从夏历七月初大火星开始西移的天象说起,一一叙述每一个节令农夫们的生产与生活,细备而周详。它说明,正是农业社会的生产实践,培养了周人的务实精神,使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看成是不需依赖超自然的神灵的可以把握的生活。《毛诗序》曰:“《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诗序》把《七月》看成是周公的创作不符合事实,前面我们也有论述。实际上这首诗的创作远比这早,它的原形可能是豳地农奴的歌谣。但我们也不能排公曾用此诗来教诲成王的说法。《尚书·无逸》也是周公告诫成王的文献,开篇即言“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之小人之依。”是周初统治者即从艰苦的农事生活中看到“王业之艰难”,而并不把“王业”看成是上天恩赐、唾手可得的东西。面对生活进行认真的记述和描绘,从而引导和教育他们对现实采取正确的认识态度,树立起直面对现实的生活观念。

《诗经》是面向现实的艺术。这不仅表现为农事诗的描写,面向现实的生活观念使周人把诗的创作看成对自己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是现实主义的眼光使诗人对社会生活具有了最为敏锐的观察能力,使诗人能够把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对各种生活现实进行深刻的提示与描写。大至国家的宗庙祭祀、军事战争、宴飨朝会、政治变革,小至平民百姓的蚕桑耕耘、屯戍徭役、婚丧嫁娶、娱乐游观,都是《诗经》所要描写表现的对象。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使《诗经》具有写实和朴真特征,具有生活的亲切感,从而引导人们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批判社会中的一切不合理现象,激发人们对于理想生活进行不懈有追求,它本身就成为一部生活的教科书,具有巨大的社会教育力量。

其次,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指《诗经》直面现实的情感抒发。中国很早就有“诗言志”的传统,把诗歌看作表达诗人思想情志的主要艺术形式,这也使抒情诗很早就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样式,使中国成为抒情诗的国度。按黑格尔的话说,抒情诗和史诗不同,“正式史诗只能出现于原始时代,而抒情诗却在民族发展的任何阶段中都可以出现。”⑦但是在古希腊,抒情诗却远不及史诗等诗体发达。以至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这部名著里所讨论的“诗”,也仅止史诗、悲剧、喜剧和酒神颂而已。而中国却正相反,史诗相对不发达,抒情诗却得到高度发展。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多个方面,但诗言志的民族传统观念和直面现实的人生态度,却无疑会使每一个普通人都把自己的情感投射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对发生在他们周围的平凡生活事件做出善恶判断,从而表现出他们对策少爱憎和喜怒哀乐之情,达到文学表现社会和人生的目的。从这一角度上讲,抒情诗的产生和史诗不同,更需要文明的高度发展和人的诗心的启悟,需要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因为同样按照黑格尔的话说,虽然抒情诗可以产生在一个民族的各个时代,但它和史诗仍有着很大差别,“如果正式史诗的繁荣时代是在民族情况大体上还未发展到称为散文性现实情况的时代,而最适宜于抒情诗的却是生活情况秩序大体上已经固定了的时代。……正是由于抒情诗要求打开心胸的凝聚幽禁状态而去容纳多种多样的情感和进行更广阔的考察,而且自在一种已经用散文方式安排成的世界里还要对诗的内心生活具有自觉性,抒情诗也愈需要一种用力得来的艺术修养。这种修养既是一种优点,同时也是主体的自然资禀经过锻炼和完善化的结果。”⑧尽管黑格尔在这里所说的抒情诗和《诗经》中所包含的民间诗歌还是不相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说,《诗经》时代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只产生民间诗歌的时代。十五《国风》中的很大一部分作品已经是下层贵族的表达个人情感的抒情创作,而《大雅》《小雅》中的绝大部分抒情诗都是各级贵族的有目的的创作,他们都已经属于黑格尔所说的“最卓越的抒情诗人”,他们的创作,已经标志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在周代就处于很高阶段,周代诗人已经是有着高度文化教养的诗人,他们已经在个体的抒情诗来表现我们民族的现实生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以自己敏感的诗心,把抒情的笔触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里既有对农业产生的关心,对宗族国家的热爱,也有对敌对人的仇恨和对封建恶政的憎恶;有征人的忧伤,也有弃妇的哀怨;有男女相知的欢乐愉悦,也有失恋相思的辗转徘徊;有对世族风情的欣赏,也有参与劳动的快乐等等。总之,诗人在直面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各各样的情感,都可以在一首首短小的抒情诗中得到表现。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中,还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在2500年前就产生如此众多的抒情诗作,表现如此高度的文化修养。他们已经不是以一、二部史诗的方式,而是以全民族的抒情诗的方式来揭示生活的本质、来表现历史的内容的。他们正是以直面现实的抒情诗创作态度,不但描述了周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还通过自己的情感表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他们不但以抒情诗的方式揭示了生活的本质,而且还表现了周民族的生活旨趣、观念以及其文化品格与才具;他们不但创造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批直面现实的抒情诗作,而且还奠定了中国后世抒情诗歌直面现实的创作传统。同时,他们党政军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说明,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是最有生命力、最伟大的艺术。

总结

5.企业精神文化的口号 篇五

1、责任—责任心就是竞争力,责任感就是凝聚力。

2、主动出击,抢得先机,活动有序,提高效率。

3、共赢—企业和员工共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赢。

4、明—虚心明理,实心却欲。

5、我们的人才观—遵守规则,认可公司理念。

6、三心二意,扬鞭奋蹄,四面出击,勇争第一。

7、不绷紧质量的弦,弹不了市场的调。

8、修身重德,事业生根。

9、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10、团队—企业必须建立优秀的团队,以团队制胜。

11、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12、重视合同,确保质量:准时交付,严守承诺。

13、心事宜诚,才华宜蕴。

14、立—实地着脚,虚处立身。

15、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绩保底。

16、我们的使命—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为员工创造发挥舞台。

17、宽—心常圆满,天下宽平。

18、我们的策略是:以质量取胜。

19、服务客户,播种金钱,增加信任,稳定续收。

20、我们的`质量方针—不断改进,追求完美。

21、热情服务、转变观念、增强知识、迎接挑战。

22、我们的目标—创造一个优秀的企业。

23、本周破零,笑口常开,重诺守信,受益无穷。

24、事无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25、制造须靠低成本,竞争依赖高品质。

26、诚—心事宜诚,才华意蕴。

27、静中真境,淡中本然。

28、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勇创一流,勇创新高。

29、砺—金需磨砺,矢不轻发。

30、腾飞始于无止境的追求。

31、方向—企业必须审视自我,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

32、策略—策略是实现企业目标进行的宏观管理范畴。

33、善—舍己施人,善不图报。

34、技巧提升,业绩攀升,持之以恒,业绩骄人。

35、我们的价值观—真、善、美。

36、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创新服务、放眼未来。

37、德—修身重德,事业生根。

38、市场竞争不同情弱者,不创新突破只有出局。

39、快乐工作,心中有梦,齐心协力,再振雄风。

40、实地着脚,虚处立身。

41、虚心明理,实心却欲。

42、尊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源于企业对员工的尊重。

6.茶文化的时代精神 篇六

一,职工文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职工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职工文化是企业精神内涵的具体体现,发展职工文化可以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美化工作生活环境,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提高管理效能。

其次,职工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文化贴近职工生活,通过亲身参与职工文化活动,职工职工会有更切身的感受,对文化建设和提升职工素质有更直接的作用。再次,职工群众是文化建设共建共享的主力军。职工文化来自职工,服务于职工。职工既是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是观众,渴望有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现代优秀企业的管理理念之中,职工才是企业的真正主人。只有员工发自内心的热爱企业,以主人翁自居,才会关心企业发展,为企业的壮大而出汗出力。顾客满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才是企业的立足根本,而顾客的满意度则来源于员工的满意度。职工的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构建企业文化,让普通员工从精神上得到满足,得到收获,从而在工作上,不断进步,锐意进取,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职工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带动和谐文化建设、提升全民素质。职工文化建设的水平高低将决定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所以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蓬勃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职工文化的具体内容

职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在企业中的具体反映。职工文化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精神、职工道德风尚、职工文化素质、职工文化阵地建设、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

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它表达着企业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的风气。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内容,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有人认为它是企业全部的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力。有人把它同企业价值观念等同起来。这些认识都没有抓住企业精神的实质。它其实是存在与员工心中共同的理念。职工道德风尚是道德的一部分,但它又区别于广义上的社会道德。每一种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职业道德。职工作为社会的成员同时又是所属行业的成员,既要有社会道德,也要有行业从业道德。职工道德风尚高,这不但有利于企业发展,更是是社会的大幸。

职工文化素质是职工文化科学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等方面的总和。它并不是单纯的指职工的文化知识水平。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也被包括在内。就算公司内全部是北大清华毕业的高学历人才,但如果你的创造力学习能力很弱,公司的职工文化素质同样高不了。所以从这方面说,公司组织员工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提高其文化素质对一个企业是什么必要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是日常工作中员工最敢兴趣的活动,也是一个企业职工

文化建设最具代表性的缩影。企业如何开展问题活动,如何让更多的员工参与进来以及让员工在文体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满足是组织问题活动都必须要思考的。一般来说,问题活动主要为文化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主要有文艺晚会,舞蹈比赛晚会等。而体育活动则大部分为各项体育赛事以及登山野营等户外项目。企业文化体育活动多姿多彩,不但能丰富职工空余生活,还能加强公司凝聚力,锻炼员工的团结意识以及合作意识等。

三,当前我局职工文化需求的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职工在物质需求得到不断满足的同时,其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基于多元主体、不同层次而产生不同需求偏好,对应的文化生产与企业文化认同感的培养也亟待深入。

1需求偏好多元化。

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偏好多元化来自不同主体需求的侧重点差异。首先,主体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精神文化需求偏好差异。在如今全球化的人才交流的市场环境中,多种文化背景的不同地区、民族的人才汇集于企业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应着精神文化品味的差异。其次,主体经济层次不同导致需求层次不同。在企业中,职工的级别和对应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阐述了主体不同需求层次的需求客体不同。往往高级别的职工在物质满足更充沛的条件下,对精神文化需求有不同的要求。最后,主体年龄阶段的不同导致需求侧重点的不同。相对于年轻职工对技能学习培训与晋升的渴望,年长的职工多注重健康与休闲需求。

2需求表达形式多样。

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表达形式具有多样性。这种表达形式体现为自建小团体与诉求的自我满足。首先,自发的集群组织。在企业对职工精神文化方面的工作不够重视的背景下,职工对文化需求的表达形式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传统的文化建设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下职工的需要了,必须开展与时俱进的更多的形式来进行文化建设。

3需求内容多方面。

随着邮政事业的不断发展,职工队伍的不断壮大,邮政职工视野也在不断的开阔,其文化需求的内容也变的多种多样。以前单调的文化建设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提升的文化需求。同时,在职工内部,由于男女比例差异以及部门从事工作的不同,需求也产生了差异化。有些部门女员工比重较大或者几乎全部都是女职员,比如一些营业网点。而在业务部则是男职员比较多。不同部门对文化需要也是不一样的。开展文化建设则必须兼顾各个方面。四,新形势下满足职工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要突出重点,结合人才强国战略和安徽邮政企业文化建设对职工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必须结合实际,深入研究新形式下职工文化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措施:必须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创新职工文化工作的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必须求真务实,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开创职工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1.完善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根据江西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要明确领导职责,从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职工文化建设的深刻意义。职工文化建设是企业党政工的共同职责,是推进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根本之举,是实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用先进的理念教育职工、用崇高的精神激励职工、用明确的目标鼓舞职工、用规范的制度约束职工、用榜样的力量感召职工、用领先的科技武装职工的过程。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关系到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关系到提高企业竞争力。要加强组织领导,联系实际不

断推进职工文化建设。要建立党政工齐抓共管的职工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形成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推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将职工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活动载体与活动形式。

2.推进以“职工之家”、“职工小家”为中心内容的职工文化体系建设。“职工之家”是工会工作的传统品牌,特别是对于邮政企业而言,邮政企业网点多,特别是农村网点,每个农村网点都有一个职工小家,因此抓好职工小家建设对于邮政企业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它比较完整地概括了职工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内容,是职工文化建设体系的总体构成。要进一步增强建家意识,动员和组织职工开展多形式的创建活动,把职工的需求作为工会工作的具体实现目标,用排难解忧作为服务职工的最佳手段,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使职工文化体系建设通过“职工之家”、“职工小家”的创建活动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3.巩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导的职工文化提升功能建设。根据集团公司提出的“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的要求,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深入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不断创新职工教育载体,搭建职工学习的平台,拓展职工文化建设途径。首先,要致力于学习型企业建设,正确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使广大职工的素质、修养、水平、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促进企业全面发展,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其次,要不断创新各类活动载体,凸显企业特点,不断探寻和摸索活动的内在规律,促进活动深入开展。最后,开展前瞻性调研工作,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成果,指导实践。用持续的“创先争优”活动实现职工文化持久的提升功能,这是职工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

4.完善职工文化品牌建设。寓职工的创造精神与职工文化载体建设于一体,使职工文化建设的载体多样化,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职工群众,用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文化大餐满足职工群众的文化需求。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活泼、寓教于乐的职工文化系列活动,努力培养具有区域性、企业特色的职工文化活动载体,铸造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特色和品牌。

5要将职工文化建设常态化。要努力开创特色文化建设,将职工文化建设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在日常的工作中就能让员工体会企业文化。比如经常开展一些邮政特有技能的演练与竞赛,或者将平常的工作操作列入竞赛考核中,每过一段时间进行评比,对优秀员工进行奖励。

随着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职工文化建设的内容也要不断更新换代,不能总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否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现代生产力水平的越来越高,职工的文化建设更应该丰富多彩,也就是在以增强职工身心健康为主的前提下,更好地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职工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的面貌必然会焕然一新,邮政事业的发展也会更高一些,再快一点,从而为我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作出更好的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邮政企业更多的力量!

7.论汉字的文化精神 篇七

一、汉字与文化

汉字在中国历史上始终被称之为文字,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写道“盖文字者, 经艺之本, 王政之始, 前人所以垂后, 后人所以识古。”相传汉字为仓颉所造, 虽然这缺乏具体的考证, 但是可以证明的是汉字是描摹事物的外部形象、形状而创造出来的书写符号, 其特征是“独体为文, 合体为字”, “汉字”的说法最早见于元代, 为了区别蒙、回等文字, 而特有此称谓, 汉字流传至今, 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到后来繁体字, 从汉代初建其名, 唐代形成标准的楷书, 和建国以后对于汉字的简化, 汉字成为了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字, 也是唯一的从上古时期传承至今的文字。汉族爱好和平, 不喜侵略, 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至今, 依靠的不是强大的武力, 而是文化的优越性和稳定性, 满人入关之后, 自秦汉以来的衣冠服饰一应改变, 但是汉字不但留存下来, 而且最终取代了满文, 满文作为一种语言至今能读写者不足20人, 由此可见汉字的巨大生命力和魅力。

“文化”一语最早当源于《易经》。《易·贲·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来又见之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篇》, 其辞曰:“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从本质上说, 文化就是依靠文德进行教化, 在现代社会, 文化有了更加广泛的涵义, 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信仰伦理, 而笔者个人认为, 文化是代表一个民族最基本的属性和特征, 是教化一个民族的根本, 以文化教化一个民族的过程, 就如同治学修身的过程, 文化不但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属性, 而且还深深地影响了一个民族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二、传统文化在汉字中的传承

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承都是在汉字当中表现出来的, 汉字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汉字体现了民族生活

汉字最早是源于绘图显意的形义文字, 简言之就是以形显义。比如与钱币有关系的汉字一般都加以偏旁部首“贝”, 这主要是由于最早的时候人们都是用贝壳作为货币的, 而秦代以后, 金属货币大量使用, 于是“钱”这个字诞生了, 宋代以后, 纸币交子的诞生, 逐渐演变为现在的“钞”这个词。解读每一个汉字, 都能够解读当时的民族生活, 这是汉字体现民族生活的重要体现。

2. 汉字反应了民族思想

汉字深刻地反应出了民族文化思想, 比如中国自古以来有着深刻男尊女卑的思想, 因此, 大量用“女”做偏旁的汉字都带有着贬义, 比如, 奸、妖、妒、婪、妄等等等, 从汉字中我们可以深刻地看到汉民族克己复礼, 坚持伦理道德, 以及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源。

3. 汉字表现了民族思维方式

一个民族的语言从根本上反应出了民族的思维方式, 汉字在这方面尤为显著, 古文字乃“盖依类相形, 故谓之文……文者, 物象之本。”延续至今, 汉字仍然是有着象形表意的因素, 而且汉字端端正正, 上下左右, 有理有据, 这充分说明了体现了中国人自古追求阴阳上下、工整严格的思维方式。这不仅体现在汉字本身上, 还体现在诸如对联和文章等文化上, 甚至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都离不开文武之道, 这种张弛的思维方式和汉字是分不开的。

三、汉字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深入探讨

汉字是文化的根本元素, 对于汉民族起着很大的教化作用, 而且还从中国传播到全世界, 进一步传播了中华文化, 隋唐之际, 中国的汉字就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琉球, 从而对朝鲜、日本、琉球的文化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后来又传播到东南亚的广大地区, 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圈。日本当代的民族精神就是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明治维新汉字的留存, 使得日本保持了其民族自强精神和武士道文化, 这避免了日本从本质上被西方化的厄运。

每一个汉字都能够折射出民族文化, 从先秦时代, 到如今的共和国, 中国的方言至今彼此难以了解, 和日本的单一民族不同, 和美国的移民国度不同, 和欧洲的城邦国家更不相同, 中国民族众多, 地域辽阔, 文化属性繁杂, 如果没有汉字, 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成为欧洲了。而后来的北方民族早就统治了中国, 中国可能就是一个“披发左衽”的野蛮民族。

从汉字中, 我们能够读出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 中华文化的良构性, 以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 讨厌征战, 渴望天下大同的盛世情节, “男女”, “阴阳”“文武”, 中国的民族精神无处不存在一种二元平衡的思想。而且自古以来, 汉字就具有一种文化传播性, 这种传播性也可以称之为扩张性, 但并不是强力的扩张, 而是依靠外来文化对于汉文化的深刻认同来进行传播。

每一个汉字都自成为字, 这种单元素的字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严谨精神, 也体现出了中华文化对于道统的重视, 体现出了在字的重心平稳中寻求使人心理达到平衡的东西, 从而达到天地大化之道的中和。通过汉字的比划共同体现着阴阳生克同构的特征以及事物对立统一的法则。

四、结语

汉字弘扬了东方文化精髓, 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理念与智慧, 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独到的民族文化精神。汉字所能够体现的文化精神必须要经过深入的研究方可有着切实的体会, 本文浅尝则止, 望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

8.倡导茶文化精神是茶楼的生存之道 篇八

茗香茶楼的老板王乾宇是一位笑容平和的谦谦君子,他说:“设计要以人为本,茶楼是品茶之地,环境不能压人,要能衬人,所以在装修之初我的定位就是不奢侈,要突出舒适和方便,装修用料简易,色彩以棕色为主。”

王乾宇是北京人,虽学理工科出身,但从小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在开茶楼之前,对于茶,并未有很深的研究。他说:“开茶楼以前,对于茶,是谁送咱什么茶就喝什么茶,对于茶的好坏更是说不出哪好哪不好。”王乾宇开始关注于茶,是因为2000年左右的时候他有一段空闲时间,经常会到一家由两个小伙子开的茶楼喝茶放松,那茶楼里摆了很多书,环境清雅。在那里,王乾宇读到了茶学名家、《易经》学者陈香白的《中国茶文化》,书中对于茶文化的介绍吸引了他——陈香白提出中国茶道“七义一心”说,即中国茶道形成于盛唐,涵盖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七种义理,其核心思想是“和”。这一理论使王乾宇对于茶与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茶文化能体现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精义,茶文化本身并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但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涵,包容、厚德、和谐的思想。习茶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让人受到了洗礼。喝茶使人静,静能生慧,可以反省自己,会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王乾宇说。

茶仙卢仝的名作《七碗茶歌》中由一杯清茶创造出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让诗人润喉、除烦、泼墨挥毫,并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将喝茶提高到了一种非凡的境界,专心地喝茶竟可以不记世俗,抛却名利。而这七碗茶的境界,王乾宇也体会过一次。一次冬天早上登香山时遭遇小雪,王乾宇在途中平台上的茶室停留换衣品茶。当时泡了一壶阿里山。“我裹着棉猴,坐在那里泡了七碗茶,窗外是一片银装素裹,山林寂静深远,屋里温暖如春,茶喝七碗刚刚好,感觉非常舒服。我才发现原来古人说的这些都是真实的体验。茶道就是一种体验。”恐怕正是这种体验,才让大文豪苏轼写出了妙笔生花的回环七绝诗:“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光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茶道生活倡导者

从2002年在北太平庄路25号开设第一家茗香茶楼以来,王乾宇先后开了数家连锁茶楼。因为合同到期、地址改建等等原因,最后留下了三家收入稳定、各具特色的茶楼。一家就是北太平庄这家老店,另两家一个在花园路,一个在工体。“茶馆这一行业的业态发展,在中国还在不断地探索中。1996年左右,台湾人在中国开设了一些茶艺馆,其实就是一种以技艺为主的茶馆形式,是单纯的泡茶手法、技法,对茶文化的思想境界并没有发扬、发展。我当时感觉很不好。茶道本身源于中国唐朝,现今在日本发展起来,在日本叫茶道,在韩国叫茶礼,我们中国人既然做茶文化,为什么连堂堂正正的茶道都不敢叫?从名字上就比别人矮半截。弘扬发展茶文化,就是一种茶道精神。所以我始终说要做一个茶道生活的倡导者。”

每个去过茶馆的人都知道,在茶馆里喝茶真是太舒服了,那种放松、休闲的感觉,会让人待上一天。所以茶馆的经营就存在着客人流动率低、客源过于固定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很多茶馆利润很薄,很难做到收支平衡。再加上生活成本上升带来的物业成本、人员成本上升,如果不赋予其他的东西就难以为继。于是京城茶楼渐渐分成了四种——二荤子茶馆(连吃带喝的)、清茶馆(只喝茶的)、书茶馆(有票友演出的)和茶肆(公园、郊野中的)。对于此,王乾宇的经营理念是什么呢?他说:“真正要做茶馆,还是要做茶本身,以及茶所赋予的茶文化。从茶道的精神上,将茶需要赋予文化的含义,在现今的环境中做成文化和商务兼备的茶馆。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咖啡馆的精髓——节奏感比较快、流动性强,周转率就高。在茶馆的经营上要破除一杯茶喝到底的习惯,慢慢宣传一些茶文化的精髓。同时,在经营上可以适当做一些限制。喝茶本身是健康的,但是喝多了从养生角度来看是破气的,不健康的。所以喝茶也需要有节制。养生就是要养气,凡事都要有节制。茶馆里待着,太舒服了,慢慢人就有点闲散。这种闲散容易慢慢地让人没有进取心,斗志就会磨灭。所以要倡导这种价值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少人在周末也喜欢来茶馆打牌休闲,这是一种放松,但是也不宜过长,玩也需要节制。这就是茶道生活,是张弛有道的。”

茶道中的属地文化

北京不属于产茶区,在经营茶馆中,在地域上北京的茶馆没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但是北京又是文化之都,茶文化的根基其实很深。

从装修来看,尽管茗香茶楼三家各有各的特点,但是从风格来说,都是以文化为主体的。王乾宇说:“文化是人的风俗习惯,是内在的、不可能改变的。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北京更是如此。从一开始创办茗香茶楼,我就没有打算把它做成会所性质的,我的定位就是谈天说地、商务休闲之地。所以我经营的茶楼主要想做的就是传统文化、商务文化的传播与分享,探索茶道应该给人带来什么,倡导的是一种茶道精神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的普及,人和人之间越来越远,宅男宅女越来越多,面对面的交流少了,人的思想意识就走向了畏缩,这是值得人们担忧的。这时候普及茶道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从小圈子做起,慢慢向外围扩展。品茶、交流可以改变人的交流方式,扩展人的视野,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北京人工作、生活的压力都很大,容易产生焦虑感。学会品茶,用茶道精神来看待工作、生活,会让人在激情中多一份淡定,多一份包容心、豁达心。品茶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正确的品茶、喝茶,会让人增长智慧,情绪就不会焦虑,压力也会放松。慢慢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提高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一直在探索中寻找适合北京人的茶馆经营模式。有很多人喜欢把茶馆当作一个道场、修行之地,我认为是不对的。北京的茶馆应该是一个信息集散地,是文化传播和分享的场所。我希望我所经营的茶楼慢慢形成一种既符合现代特征,又有文化底蕴的运作模式。”

王乾宇是一个爱玩的人,他秉承着北京人“玩就要玩得精”的特征,探索着他的人生,他的茶楼。在朋友看来,人生阅历丰富的王乾宇是一个大师般的人物,他的人生理想充满着智慧。王乾宇也深谙佛学,是凤凰网“华人佛教”的特聘主持人。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上一篇:校长129讲话稿下一篇:万圣节日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