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在哪里》教学实录与评析

2024-09-15

《空气在哪里》教学实录与评析(精选13篇)

1.《空气在哪里》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一

《在动物园里》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导入新课

(场景介绍:教室四周墙壁布满各种小动物图片,使音乐教室变成一个美丽的动物园。学生排队在教室门口等候,铃响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随着《在动物园里》的旋律走入课堂。)

师:“这节课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去参观美丽的动物园好吗?”教师引领学生边听音乐边参观。

师:“看!这是什么小动物?”

生:“老虎!”

师:“老虎怎样叫呀?”(生模仿老虎的叫声。)

师:“看!这又是什么小动物?”

生:“大象”

师:“大象!”

师:“大象怎样走路的?”(生模仿大象的走路姿势。)

师生环绕教室巡视一圈后,音乐停,小朋友们回到自己的位置,在地毯上坐下。

[评析:教师独具匠心。地把音乐教室装饰成一个美丽的动物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创编歌词、舞蹈等创设了非常好的情境。]

二、歌词创编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刚才在我们的动物园里,你都看见什么动物啦?它们都在做些什么?”

生:“猴子正在吃桃子。”

师:“你说的真好,老师把你说的配上节奏,小朋友听听好不好?”

教师边拍手边说:

×××× ×× ×

猴子正在吃桃子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边拍节奏,边说说你在动物里都看到什么小动物?它们又在做什么呢?”

生1:老虎张嘴大声叫;

生2:斑马花花真漂亮;

师:“像刚才几位小朋友说的那样,你们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看谁最聪明,和别的小朋友说的不一样,一会儿请你来说。”(播放《在动物园里》的音乐旋律)

学生汇报。在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拍节奏,汇报的学生很自然、也很自信地跟着节奏说出自己创编的歌谣。

[评析:教师启发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图片提示的基础上,把自己看到或想到的动物的活动,巧妙地配上节奏、编成歌谣,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着痕迹地引领学生进入了创作的境界,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同时把自己的词按节奏编成歌谣,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趣,也给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

三、学唱歌曲

师:“小动物们都是大家的朋友,老师也非常喜欢小动物,老师这儿有一首关于小动物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听?”“和老师一起唱唱好吗?”

放《在动物园里》的音乐,老师边唱边表演。

当放到第二遍时,教师说:“小朋友们来和老师一起演唱好吗?”学生跑到教室的中间与教师一起,边喝边根据歌词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师:“我们根据头饰来分角色表演好吗?”

生:“好!”

教师按头饰分组:“这是猴子山,那是狮子山,那是鸟语林,其余的小动物在中间。下面,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

放音乐,学生按自己扮演的小动物分组演唱。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并站在学生中间,及时为学生提醒歌词。

[评析:教师通过前面的一系列的铺垫,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歌曲,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四、按旋律填唱歌词

师:“小朋友们喜欢这首歌儿吗?”

生:“喜欢!”

师:“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编的歌词,配上这美妙的旋律,在小组里共同编一首歌曲呢?”

生:“能。”

师:“那我们比比哪个小组的小朋友合作得最好,编得最认真,好吗?”

教师放《在动物园里》的音乐,学生分小组热烈地讨论练习,教师到各小组内巡视指导。

汇报表演。

师:“小朋友们,老师前面音符树上的小音符你们喜欢吗?待会儿,哪个小组的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那么你们小组的每一个小朋友就可以主动到前面的音符树上摘一个小音符,来表扬一下自己。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愿意把你们编的歌曲来表演给大家欣赏?”

两个小组分别到地毯中间来表演,教师和其他的学生为他们按旋律拍节奏。每一个到前面来表演的学生表演之后,主动到前面教师布置的“音符树”上摘取一个小音符作为自己的奖励。

师:“刚才小朋友们不仅在小组里编得认真,而且表演得也很好。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能挨个小组来表演啦,剩下的小组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吗?”

其他小组共同表演后,也每人摘取小音符作为奖励。

[评析:教师再次跳出教材,让学生进行了再创作,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使其在创作中进一步不露痕迹地巩固了本课的音乐旋律。同时教师以音乐特有的小音符作了奖励,让学生自己奖励自己,在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为以后学习音符作了感观的铺垫。]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小朋友们在动物园里玩得开心吗?”教师出示课题《在动物园里》。

师:“那我们在动物园里一起都做了些什么呀?”

生1:“我们参观了动物园。”

生2:“我们还唱歌啦。”

生3:“我们还看到了那么多的小动物。”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棒,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小小的词作家了。把你们今天编的歌曲表演给你的老师、朋友和父母听,好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师生互相致再见,学生随着《在动物园里》的音乐走出教室。

2.《空气在哪里》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二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 (下册) 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认识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 知道爱护、尊重、正确使用人民币, 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3.在生动开放的活动中, 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 使学生初步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各种小面值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 创设情境

师:这是阜新市内最大的购物商场——新玛特 (课件播放情境图) , 你们和家长去这个购物商场买过东西吗?如果去过, 就请介绍一下买过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生1:我买过一个书包, 用了15元钱。

生2:我买过各种自己喜欢吃的小食品, 差不多用了30元。

生3:我爸爸曾经给我买过一双运动鞋, 花了63元。

师:像刚才大家说到的15元、30元、63元…..这些都叫人民币, 元是人民币的单位。除了元, 你还知道哪些人民币的单位?

(学生回答。)

师:对, 人民币有两种, 一种是金属制成的叫硬币, 另一种是纸制成的叫纸币。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 我们不但要认识人民币, 还要用人民币来买文具。 (板书:买文具)

【评析】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 了解学生有无购物经历, 既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又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

二、开展活动, 引导探究

活动1展示图片, 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请以小组为单位, 把自己课前准备好的人民币摆出来, 向其他同学说一说, 你是怎样辨认出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

(小组交流。)

师:我给大家也带来一套人民币 (把人民币学具贴在黑板上) , 谁能到前面来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在介绍时把你认识的人民币分一下类, 并说明理由。

生1:按元、角、分进行分类。

生2:还可以按纸币和硬币分类。

(课件演示分类结果。)

师:一边说, 一边板书:元、角、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板书:人民币单位)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 元、角、分三个单位中, 谁最大?谁最小?说明理由。

生1:元是最大的, 分是最小的。因为1元钱能买两支圆珠笔, 而1分钱不能买。

生2:我还知道角排在中间, 1角钱能买一把小刀, 1分钱不能买。

【评析】本环节教学, 根据学生平时已有的经验,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通过给人民币分类, 引出人民币的单位。

活动2观察人民币的特征

师: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一下自己准备好的人民币, 比较一下, 看你能从人民币上发现什么?

生1:人民币上有国徽, 有数字。

生2:有的人民币上有毛主席头像, 还有的后面是万里长城的图案。

生3:我还发现人民币上有小黑点, 有的还有明线条。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毛主席是我国的第一任主席, 是他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让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人们为了纪念毛主席, 所以把他的头像印在了人民币上。小黑点是盲点, 盲人摸的……爱护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对每一个人民币持有人规定的义务。我们在持有和使用人民币的过程中要注意妥善保管, 保持票面整洁, 不要故意裁切、损坏人民币;不要在票面上书写、涂划等等, 以免影响人民币的正常流通。

【评析】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观察, 热烈地交流, 找出各种面值人民币的特征,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爱领袖、爱祖国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从而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活动3探究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认识1元=10角, 1角=10分。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70页, 看书上的图, 你们能说出这些文具的价格吗?

师:在这些文具中你最需要什么呢?请你摆出所需要的人民币, 准备付钱吧!

生:拿一个2角, 3个1角, 或拿5个1角……

师: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

师:哪些小朋友想买圆珠笔?怎么买呢?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摆1元钱, 并汇报。)

生1:2角+2角+2角+2角+2角。

生2:5角+5角。

生3: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

生4:1角+2角+2角+5角。

……

师:1元钱可以摆10个1角的, 那你知道, 元和角有什么关系吗?

生:得出结论:1元=10角。 (师板书)

师:谁知道1角可以换几个1分?

生:1角可以换10个1分。 (板书1角=10分)

师:谁还知道1角可以换几个2分?换几个5分?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分别汇报。)

师:想一想, 1元钱还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

……

【评析】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不一定知道, 而买东西付钱的方法是学生比较熟知的。教者根据教材买文具的场景图, 让学生自主探究不同的付款方式, 使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探究求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同时在互动交流中澄清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4兑换人民币

师:现在我拿5元钱到你们小组去换相同数量的零钱, 你们应该怎样和我换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把钱拿起来给老师看看。

(学生以组为单位自由活动。)

师:生活中你们遇到过需要换零钱的事情吗?

生:我们每天上学坐环路汽车需要准备好1元的零钱。

……

师:从现在开始, 你们可以随便拿一张人民币, 去找同学和老师换零钱了!

【评析】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以形象记忆为主,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比较短。教者在这个过程中, 把教材中的静态知识动态化, 设计了师生“换钱活动”, 建立了开放式的教学空间, 学生在富有趣味性、应用性的活动中增长了知识, 提升了智慧。

三、实践应用, 巩固新知

1. 填一填教科书第71页第1题, 先读题, 然后按要求在课本上完成, 再核对填写的答案。

2. 做教科书第71页“填一填”第2题, 先观察, 然后按要求在课本上完成, 再核对填写的答案。

3. 独立完成教科书第71页“填一填”第3题, 先在小组内讨论, 然后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

【评析】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环节, 教者对练习题的做法都有具体的要求, 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收获最大的是什么?希望大家回家后, 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家长一起到超市进行一次真正的购物活动吧。

3.空气在哪里教学反思 篇三

活动背景:在围绕“我和空气做游戏”这一主题开展活动时,孩子们都知道空气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可孩子们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在开展这一主题时,我们就在科学区提供了材料,如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土、盆、水,让幼儿自己通过实验来感知空气的存在。

幼儿行为描述:孩子们对于做这种小实验非常的感兴趣,只见幼1自己拿着塑料袋使劲的跑,等塑料袋的气充盈之后。他就开始扎住,可由于扎的时候力气太大,塑料袋里的气就瘪掉了。他只能垂头丧气的又开始漫无目的的跑。幼2就比较的聪明,他选择土,只见他小心翼翼的把土块放入水盆中,惊讶的说,你们来看,有水泡冒出来,引来了一堆小朋友的围观。

幼儿行为分析:幼儿特别喜欢这种小实验的东西,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好奇心特别强,“空气在哪里”这个实验中,我投放了两种材料让幼儿去感知空气的存在。幼1最终是失败了,分析其原因,他方法还没掌握,在捉空气的时候,他是跑动了起来,很好的把塑料袋充盈了起来,就在扎住的哪儿失败了,孩子手的力量上面把控力还不是很好,这边应该借助于老师的力量,或许会好一些。这样最后孩子在将扎好的口对着自己,更能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幼2利用了土进行实验,选择的材料比较简单,技能性的东西比较少,所以较成功。

4.《空气在哪里》教学反思 篇四

本课首先组织学生运用自己的携带的材料寻找我们的周围的空气,观察、体验空气的特点。做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都能非常的积极的参与活动中,并且在其中发现了空气的特点。这一点上,我感觉孩子们研究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在研究空气是可以流动的个问题的时候,我提出:我们知道可以流动的物体时液体,那么空气是液体吗?这个问题,学生们都比较的感兴趣,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液体,空气的特点对比,同学们逐步的发现空气的流动和液体的流动式不同的。这样就得到气体的概念。在这一点上学生进行了比较好的思考。我想这是我们科学课需要的。

在学生验证空气占据的空间实验中,学生都较好的进行了实验操作。但是有些的地方的还是比较的不严密比如由于水盆的是用自己携带的小水盆,深度不够。

5.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 篇五

《空气在哪里》主要使学生知道空气无处不在,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空气的存在对学生来说是熟悉的但究竟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怎样正确地进行科学探究,对于三年级才刚接触科学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节课主要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和游戏活动,让学生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身体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并引领学生探究验证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学目标:

1.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探究实验,懂得空气的有关性质,能对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

2.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懂得空气的有关性质,认识什么是气体。

3.培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喜欢大胆质疑,并敢于想象。教学准备:

气球、塑料袋、扇子、卡纸、烧杯、饮料瓶、平底烧瓶、天平、打气筒、水槽等。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这儿有个谜语,你们想猜猜吗?请听好: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到处跑,动物植物都需要。它是什么呢? 生:---(空气)

师:那关于空气你想研究什么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空气到底在哪里好吗?

二、想办法找空气 那么,在这课教学中我是如何进行开放式阅读教学呢?首先上下贯通,巧妙联系 “上下贯通”指的是教学中要把各段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段与段之间 的内在关系。这样做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感悟课文内容,避免琐碎的分析,也便于 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方法有:由果探因巧联系、抓过渡段巧结合、遵循作者的情感线等方法。

1.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粉笔)你们研究过它吗?今天老师就跟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现在老师准备把粉笔放到烧杯里,观察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讨论汇报。

师:那请同学们想一想:从粉笔里冒出来的气泡又是什么呢?

生:空气。

师:对,从粉笔里冒出来的气泡是空气,那么还有哪里有空气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好吗?

师: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你感觉那里有空气?

生答。

2.师:看来,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那空气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想出办法找到空气,让大家来看一看?摸一摸?或者感觉一下呢?

师:我想咱们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吧!学生讨论交流。

师: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现在,大家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找空气吧?

3.师:同学们,你们找到空气了吗?谁愿意来交流一下!学生汇报。师:同学们用了这么多方法,表现得非常优秀,现在你们知道空气在哪里了吗?

然后层次朗读,理清脉络 “层次朗读”就是根据段落内容及作者思想情感,引导激发学生由浅入深、层次递进地去读,以读代讲,避免繁琐的分析,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体现朗读的层次性。层次朗读大体上可分为:读通读顺,了解学习的段落内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情感读;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提供背景资料,激发情感的地读;创造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们去感受地读;音乐图像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地读等。读是语感生成的基础,有了读的积淀,才会有“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能力。体现了“以读 代讲”的教学思想。可见,读是学生语感形成的基础,有了读的积淀,将来才会 有“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能力

4.指导学生以不同方式朗读,使他们感受到空气无处不在。

三、实验探究杯子里有空气吗?

抓住要点,感悟内容文章中的段落都有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这就是这段文本的要点,抓住了段落的要点,就能很好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师:请大家看看这些杯子,猜想一下它们里面有什么? 学生猜测

师:杯子里面究竟有没有空气?你能想出办法来验证吗?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吧。

师:把你们想到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学生交流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么这些办法能否证明空气的存在呢?我们还需要怎么办?

生:做实验。师: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你们不容易找到的仪器,请组长到前面来领取。

组长领仪器。

师: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多,有创意!我们马上动手试一试吧!

教学设计突出“质疑辩论”环节 教学设计过程中时切实备好“质疑辩论”这一环节,摒弃教学中背教案,背板 书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对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提出几套方案,把学生“见不到处”,“容易忽略处”,以及“实在搞不明白处”考虑周全。上课时能随时根据学生出现的 问题灵活的调整教案,定准课堂教学的起点,变换教法。在学生“见不到处”给以 点明,在学生“容易忽略”处给以指出。其次是课后要钻研教材,学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掌握儿童心理,练就驾驭教育教材、驾驭课堂的本领。教师可以利用教学中时间与学生交换意见,问一问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开展讨论,自觉培养学生提问辩论的能力,改变那种只顾教师讲不顾学生问,不让学生辩的做法。

你们用什么方法证明杯子里面到底有没有空气?

2.师:我们通过观察实验找到了空气,并且也想办法验证了空气的存在,现在你对空气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在我们的周围到处充满着空气,空气能占据空间。那请你们用你的小鼻子闻一闻:空气有没有气味?来,用你的小舌头尝一尝:空气有没有味道?我们知道空气无处不在,那老师和同学们之间有空气吗? 我们再仔细看看周围:空气有颜色吗?是啊,我们再一次证明了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一种物体。(师适时板书)

师:大家再想想看:空气跟水、木块、铁块等物体相比,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科学家把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气体。我们来看老师带来的资料卡(出示资料)

四、自由活动:空气有重量吗?

激发学生质疑辩论兴趣、提供质疑辩论时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师生间应当建立 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意因子都处 于最活跃的状态。教师应尽可能的满足少年儿童好学好问,尊重与保护学生的好 奇心,创设激发学生质疑辩论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天真好奇诱导到科学的轨道上。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在想啊,我们去买水果、买菜都要用称来称一称重量,那么空气是不是也有重量呢?谁能猜一猜?

学生猜测。

师:空气到底有没有重量呢?谁能想出办法来称一称?现在我们来做跷跷板的游戏,好吗?大家看这是什么?对,是天平。我们把天平来当做跷跷板。现在我把两个盛满空气的玻璃瓶放在天平的两边,把天平调试平衡,大家看,现在天平两边一样重了。

师:大家注意看仔细了,我在左边的瓶子里打一些空气,好,大家看,现在天平怎样了,谁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对,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也有重量。

五、总结评价 拓展活动

师: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探究,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水里面有空气吗?其他星球上有空气吗?我建议大家课下想想办法,去进一步了解。好!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空气在哪里

无处不在

无色 无味 透明

6.“数与形”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六

教学过程:

一、传说导入、激发兴趣, 引入课题

1.链接“数”与“形”的初步感知。

师:老师今年假期到一个地方游玩, 结果到了那座山下, 那座山把老师给惊呆了 (出示五指山照片) , 你们看, 那座山的外形像什么?

生:像五指。

师:对, 这就是有名的五指山!相传, 孙悟空就曾经被压在这里。 (出示下图课件)

《西游记》这样叙述:

好大圣, 急纵身, 又要跳出, 被佛祖翻掌一扑, 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束佛光落在那里, 就变成了五座联山, 唤名“五指山” (五行山) , 轻轻地把悟空压住。

结果, 往下一压 (公元8 年) , 就压了619 年。这就是有名的五指山。

2.挖掘“形”背后“数”的内涵。

师:五指山确实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但这“形”往往就被人们想象成了“五指山”, 形和数就结合在了一起。所以, 形是大自然的馈赠, 数是人们创造的智慧。看来, 这数与形之间真的还被赋予了许多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内涵! (板书:数形) 不信, 我们接着往下看:

(1) 你知道女的为什么爱穿高跟鞋吗?

(2) 芭蕾舞演员又为什么要踮起脚尖跳舞呢?

生1:因为穿上高跟鞋, 女人看起来很美。

生2:因为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转得快。

师: (再出示黄金分割点0.618) 因为穿上高跟鞋和踮起脚尖以后, 看起来就更高挑、更优美。其实, 在人们追求“美”的背后, 实际上是在追求黄金分割点0.618, 也就是在人体上身和下身的比例达到百分之六十一点八的时候, 人的形体是最美的。看来, 使我们生活如此美妙的数与形之间真的还有许多的秘密!同学们想不想继续探究? (学生兴趣高涨地回答“想”) 这节课, 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研究“数与形”, 齐读一遍。 (板书:“与”)

二、溯本求源、数形结合, 植入策略

1.依形思数, 依数思形。

(1) 依形思数。

师:要探讨“数与形”的秘密, 先让我们从简单的开始吧。 (出示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

1.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16根小棒。

生2:我看到了4个正方形。

生3:我看到了4个“口”字。

生4:我看到了每个正方形里都有4个90°。

生5:我看到了每个正方形里有4根小棒。

生6:我还看到了每个正方形里都有360°。

小结:从“形”能够看到许多的数, 这就是一种智慧, 那么, 由数你能想到一些形吗?

(2) 依数思形。

师:你能让数字1说话吗? (出示课件)

生1:1张嘴。

生2:1个太阳。

生3:1把椅子。

生4:4个1就组成一张口, 一张口就可以说话。

……

师:1张桌子、1把椅子、1个太阳、1个同学、1棵大树、1架飞机……最后就把这些“形”抽象成一个数学符号“1”表示。可是, 数字“1”说:“我不是你们说的那些, 我的形体是1个正方形。”结果数字“3”也跑来说:“我的形体是3个正方形。”那么, 同学们能否根据他们的形体, 用图形表示“1+3”吗?它是一个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等于 (边长乘边长) 。数字“5”也不甘示弱:“我的形体是5个正方形。”大家会用图形表示“1+3+5”吗?它又是一个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等于 (边长乘边长) 。

小结:通过刚才的那个“口”的形状, 我们看出来许多数, 透过数字“1”, 我们又能说出许多的形状, 也就是:当只有形的时候, 就让数来说说话, 当只有数的时候, 就让形来帮忙表达。如果该节课能够在数与形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引导学生穿梭在数与形之间, 游走在数形结合里, 那么, 这节课的学习一定是成功的!

2.策略求形, 植入策略。

(1) 出示特大数列, 设置矛盾冲突, 激发探究欲望。课件:10秒算结果:1+3+5+7+9+11+…+99997+99999=?

老师计时, ……5、4、3、2、1、停。 (课件出示结果) (学生是无法做出的, 意在设置矛盾冲突) 想知道吗?我告诉你, 因为99999接近10万, 10万的一半就是5万, 5万的平方就是25亿 (2500000000) 。想知道我是怎样算出来的吗? (学生异常兴奋地说出“想”)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什么? (“数与形”) 那么, 这些数字, 我们就用图形来帮助表达一下嘛!但是, 这个天外来物 (指题目) 的大数据, 能画这么大的图形吗?肯定不能, 那怎么办呢?就采用“数形结合”“以小见大” (板书:“数形结合”“以小见大”) 的策略吧!我们不看后面很大的数, 只要分别用图形表达出前面的几个数, 就能找出这组数计算的规律啦!大家想不想试试? (学生兴高采烈地说“想”)

(2) 借助提供信息, 创造以小见大, 体现数形结合。

(出示课件并齐读) 根据以下信息, 用彩笔创造一个“数形结合”“以小见大”的几个图形分别表示1, 1+3, 1+3+5, 1+3+5+7+……就知道下面题目怎么计算了。 (展示学生创造的数形结合图形如下)

(3) 展示数形结合, 寻找数列规律, 构建数学模型。

(1) 为了在点子图上摆出更具体直观的图形, 我送你们一张点子图 (贴到黑板上) 来体现“以小见大”的策略, 老师先摆这列数的第一个数“1”, 这是一个方格, 这个方格是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等于 (边长乘边长) , 也就是1乘1得1的平方。 (如图一, 板书:1=12)

(2) 为了体现这列数的前两个数的图形, 老师再接着摆第二个数字“3”, 所有磁块的个数就是“1+3”, (如图二) 它又组成了一个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 (2乘2得2的平方) (贴板书:1+3=22)

(3) 同学们, 老师就摆到这里。下面你们敢仿照老师的摆法往下摆吗? (学生摆出图三) 你摆出的总个数怎样记录? (贴板书:1+3+5=32)

(4) 谁还敢往下摆? (学生摆出图四) 你摆出的总个数又怎样记录? (贴板书:1+3+5+7=42)

(5) 谁敢再往下摆并且记录总个数? (学生摆出图五, 贴板书:1+3+5+7+9=52)

……

(6) 教师出示课件讲解:

老师也用“以小见大”的策略摆出了一些图形, 想不想看看?课件演示请同学们一边数, 一边帮着记录小正方形的总个数。1=1=12;1+3=4=22;1+3+5=9=32;1+3+5+7=16=42;1+3+5+7+9=25=52……

(7) 观察数列, 构建模型。

观察1+3+5+7+9=25=52:

a.你是做加法加得25, 还是做乘法乘得25? (做乘法五五二十五) 。那么, 为什么一道加法算式题你却用乘法来做呢? (因为用加数的个数相乘比较简便)

b.你发现“加数的个数”与“结果”之间有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有几个连续的奇数相加, 他们的和就等于几的平方。

c.什么样的一列数具有这种算法呢?

生1:必须是连续的奇数。

生2:必须是从1开始的连续的奇数。

小结:对, 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 它们的和等于连续奇数个数的平方。

三、进行训练、应用模型, 巩固策略

1.数形结合、逆向训练。

下面各数分别是哪些数相加的和, 敢挑战吗? (课件出示)

(1) 1+3+5+7+9+11+13= () 【72=49】

(2) 82=哪些数相加? () (扳着手指算一算:就是从1+3+5+7+9+11+13+15=82=64, 就是从1开始, 共有8个连续奇数相加。)

(3) 102=哪些数相加? () (再扳着手指算一算就是:1+3+5+7+9+11+13+15+17+19=102=100, 就是从1开始, 共有10个连续奇数相加。)

小结:72、82、102其实就是边长是7、8、10的正方形的面积。102等于从1开始的10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 即:1+3+5+7+9+11+13+15+17+19=102=100。同时,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1~20中, 1+3+5+7+9+11+13+15+17+19这一半正好是奇数。而另外一半的数字看不到, 看不到的一半 (2+4+6+8+10+12+14+16+18+20) 则是偶数。那么, 请问:1~100中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有几个? (50个) 连续偶数有几个呢? (50个)

2.依数解形、前后呼应。

难题解答 (出示板书:逐一覆盖最后两个数)

(1) 1+3+5+7+9+11+……+97+99=?

(2) 1+3+5+7+9+11+……+997+999=?

(3) 1+3+5+7+9+11+……+9997+9999=?

(4) 1+3+5+7+9+11+……+99997+99999=?

生1: (1) 小题:因为1至100中有100个数, 其中一半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到99, 所以等于502=2500。

生2: (2) 小题:因为1至1000中有1000个数, 其中一半是奇数, 所以等于5002=250000。

生3: (3) 小题:因为1至10000中有10000个数, 其中一半是奇数, 所以等于50002=25000000。

生4: (4) 小题:因为1至100000中有100000个数, 其中一半是奇数, 所以等于500002=2500000000。

3.变式练习、画龙点睛。

(出示板书:逐一覆盖最后一个数字)

(1) 1+3+5+7+9+11+……+199=?

(2) 1+3+5+7+9+11+……+299=?

(3) 1+3+5+7+9+11+……+599=?

小结:同学们, 我们结合黑板上大家摆的正方形点子图认真观察:刚才的几道题是不是就是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50、500、5000、50000和边长分别是100、150、300的正方形的面积?确实是这样, 难怪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感慨地说:“数无形时少直觉, 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 隔离分家万事休。”

四、数形相依、强化结合, 提升策略

1.图形趣变。

刚才同学们摆的正方形, 如果碰一下会怎么样呢?请看! (课件出示) 那么如果再碰一下又会怎么样呢?哟!又变成如此美丽的图案, 在这美丽的图案背后还有数学思考呢!请看!

2.趣味填数。

根据下面的图形说一说第5、6、7个数分别是 () 、 () 、 () 。你是根据怎样的排列规律得出的结果?第100个数是 () 。

第1个数2 3 4 5 6 7 ……第100个数

生1:第5、6、7个数分别是15、21、28, 我是根据从第二个数开始依次加上2、3、4、5、6、7得到的。

生2:我不是这样填, 我是根据第几个数, 就用几加到1, 比如:

第一个图形=1;

第二个图形=2+1=3;

第三个图形=3+2+1=6;

第四个图形=4+3+2+1=10;

第五个图形=5+4+3+2+1=15;

第六个图形=6+5+4+3+2+1=21;

第七个图形=7+6+5+4+3+2+1=28;

第100 个数就是第100 个图形=100+99+98+97+ ……+5+4+3+2+1。

3.梯形与高斯。

你真了不起。你的这种方法是最好最棒的!要计算100+99+98+97+……+5+4+3+2+1等于多少?方法很多:方法一:可以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加上“转化思想” (板书:转化思想) 就能算出来。把100分成单数和双数:

100+99+98+97+…+5+4+3+2+1。

方法二:还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请看:

(1) 计算第一个梯形里有多少根木头? (出示课件)

生:木头的根数= (3+7) ×5÷2=25。

(2) 计算和在一起有多少根木头? (出示课件)

生:木头的根数= (3+16) ×14÷2=133根。

(3) 如果再在上面再加两层, 一直堆到100层, 一共有多少根木头? (出示课件)

师:其实, 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99+100等于多少, 就是求梯形的面积。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 (上底+下底) ×高÷2, 所以100层木头的总根数= (1+100) ×100÷2=5050, 数学家高斯在8岁时就会计算了。当时, 他并没有学过梯形的面积公式, 他用数形结合、以小见大的思想方法来直观解决这一数学难题。即:高斯求和= (首项+末项) ×项数÷2= (1+100) ×100÷2=5050。 (板书:高斯求和)

五、总结全课、课外拓展, 延伸策略

1.名言创改。

(课件出示) 通过今天的学习, 大家是不是真正体验了当只有“形”的时候, 就让“数”来说说话, 当只有“数”的时候, 就让“形”来帮忙表达?这节课真正实现了让我们的思维随时穿梭在数与形之间, 游走在数形结合里, 所以, 我非常欣赏华罗庚的名言:“数形结合百般好, 隔离分家万事休。”但是许老师今天要为同学们改一改:“数形结合百般好, 以小见大万事通。”

2.课文拓展。

7.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 篇七

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趣味性强,主要写的是一只小猴子在和空气玩捉迷藏的过程中,知道了“空气在哪里,有什么用处”,最终明白了“自己就生活在空气里,时时刻刻都在呼吸着空气”的道理。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力求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明理悟情,获得启迪。

【教学目标】

1、认识“隐、计、胎”等生字。

2、读懂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角色。

4、联系实际生活,拓展思维,培养学习探索事物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明白“空气无处不在,植物、动物、人类都离不开空气”这个科学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入情入境

1、出示“小猴子”的图片,请求帮忙——找空气。

2、揭示课题,板书12*《空气在哪里》

3、读题,区别“那”和“哪”的读音。

(二)学习课文,寻找空气

1、解决困难一:教小猴子认读生字新词。① 出示“词语花篮”,自由读。②开火车竞赛读,正音,齐读。

2、解决困难二:帮小猴子寻找空气。

①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空气分别藏在哪里,有什么用处? ②读完课文后,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答案告诉小猴子。

3、现场做小实验①空气在肺里;②空气在皮球里;③空气在钢笔里,让学生感受空气的作用和特点。

4、指名交流学习成果。

5、教师归纳小结:空气究竟在哪里。

6、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恍然大悟”。

A

(三)品读课文,体验角色

1、邀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对话。

2、开展一场小型的朗读比赛,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朗读比赛,相互评议。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2、思维拓展:联系实际,想想你在日常生活中还发现空气在哪里,有什么用处?同桌之间交流交流。

3、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小结。

4、猜谜语,回归体验。

(五)课外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好词佳句,给自己的知识库充充电。

8.20、《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2 篇八

高唐县固河联校

董保华

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能提出探究空气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空气存在的验证实验;能利用准备的材料设计空气存在的实验。

2、能对空气提出想知道的问题;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意识到动手之前先动脑。

3、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空气,知道空气占据空间,认识什么是气体,知道气体可以流动。教学准备:

档案袋:塑料袋、气球、扇子。

瓶子、杯子、粉笔、砖块、气球、漏斗、餐巾纸、水槽和水。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咱们一块儿做个游戏好吗?听老师指令:“闭上嘴,深呼吸。”

2、师生一块儿做游戏:闭上嘴,深呼吸。

3、教师提问:你吸到了什么?

4、学生可能回答:空气、氧气……

5、教师导入课题: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空气是什么样的?空气在哪里呢?今天咱们一块来探究《空气在哪里》。(板书课题:空气在哪里)

二、活动过程

(一)找空气,认识空气。

1、教师提问:你们感觉空气会在哪里呢? 谁能说一说。

2、、学生回答空气在哪里。(可能会说空气在教室里,空气在桌子里,空气在书包里„„)

3、、教师引导:看来,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那空气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想出办法找到空气,让大家来看一看、摸一摸、或者感觉一下呢?找空气前,我们先看看活动要求。(出示活动要求:

1、小组同学合作,办法越多越好。

2、注意观察你找到的空气是什么样的。)

现在,我们就打开档案袋中的材料小组同学合作找空气。

4、找空气。(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观察找到的空气。)

5、教师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空气的?你找到的空气是什么样的?

6、学生回答怎样找到空气的,空气是什么样的。(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

7、教师根据回答小结:科学家把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气体。(板书:气体)

8、、教师提问:除了空气你还知道哪些气体?

9、、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煤气、氢气等。

10、教师引导学生边活动边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空气,那请大家用你们的小鼻子闻一闻:空气有没有气味?来,用你的小舌头尝一尝:空气有没有味道? 我们再仔细看看周围:空气有颜色吗?那老师和同学们之间有空气吗?为什么能看到对方?

11、师小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二)自主探究:到处都有空气

1、教师(出示瓶子、砖块、粉笔)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那瓶子、砖块、粉笔里面有空气吗?(学生可能回答有空气,可能回答没有空气,)

2、教师引导:咱们科学上要尊重证据,怎样证明呢?(学生回答做实验、查资料等。)做实验最重要的是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下面各小组先讨论一下,怎样做实验来证明瓶子、砖块、粉笔里有空气。

3、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深入小组指导,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4、教师引导:实验方案设计好了,现在根据实验方案,如果需要用锥子告诉老师,我可以帮助你们组织组员进行实验。(教师深入小组参加实验,指导学生实验。)

5、教师组织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是怎样做的?看到什么现象?以及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6、小组汇报。(学生回答实验方法,可以是不同的实验方法,减少相同方法的重复汇报)

7、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粉笔、砖块、瓶子里以及我们周围都有空气,这说明了什么?

8、教师根据回答小结:空气无处不在。(板书:)

(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1、教师谈话:我们通过找空气认识了空气,知道了空气无处不在。关于空气还有许多秘密,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个魔术,喜欢看吗?(喜欢)

2、教师表演魔术:把一团纸塞到杯子底部,竖直倒放入水中,再竖直取出杯子。

3、教师提出问题:猜一猜,纸湿了吗?然后揭示结果。愿不愿意亲自试一试?请小组长领取实验材料。

4、小组同学合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会从杯子里冒出泡泡。)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纸湿了?有时候纸不湿呢?小组讨论一下吧!

7、学生讨论(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参加讨论,指导学生明白纸不湿的原因是空气隔开了杯子和水。空气出不来,水就进不去。)

8、学生汇报

9、教师根据回答小结:我们平时所说的空杯子并不是空的,杯子里面充满了空气,空气也像酱油、大米一样会占据空间。(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四)自由活动:空气能从一个杯子跑到另一个杯子里吗?

1、教师引导:继续开启聪明的小脑袋想想看,能不能让空气从一个杯子跑到另一个杯子里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怎么做,并动手试一试。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老师是如何来做的?

3、教师演示实验过程。

4、教师引导:其实让“空气从一个杯子跑到另一个杯子”的方法很多,课下可以继续探究。

三、课堂小结:

1、教师提问: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感觉如何?有什么收获?

2、学生谈收获。

9.《空气在哪里》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九

教学目标:

1.理解容积概念。

2.认识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3.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学转化思想与方法, 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4.学生在合作交流中,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测量体积, 引出容积

(上课伊始, 同学们各自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小盒子里装满沙子。怎样计算盒子里沙子的体积呢?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 计算出了沙子的体积。大家先听听各组的汇报, 然后进行评价。

生1 (边汇报边演示) :我们的盒子里是湿沙子, 把盒子里的沙子倒扣在泡沫板上, 沙子就形成了一个长方体。然后, 直接量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7厘米和5厘米, 根据体积计算公式求出沙子的体积是350立方厘米。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善于观察, 计算方法很巧妙。

生2 (边汇报边演示) :我们想, 盒子的体积就是沙子的体积。于是, 我们就用直尺直接量出我们组装沙子的盒子的棱长, 求出盒子和沙子的体积。这个盒子的棱长是10厘米, 所以盒子和沙子的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

生3:我觉得他们组的方法不正确。盒子和沙子的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 那么, 沙子的体积是多少呢?

师: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4:我们也觉得四组的方法不正确。盒子的壁厚不能算沙子的体积, 所以要减去盒子的体积, 才是沙子的体积。

生5:我们组的方法是量出沙子的长、宽、高, 直接求出沙子的体积。

生6:我们组的测量方法是把沙子倒出来, 直接量出盒子内壁的长、宽、高, 然后把量得的长、宽、高相乘, 就得到沙子的体积。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6厘米、5厘米, 体积是300立方厘米。

生7:我们小组经过讨论, 想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就是用尺子先量出盒子内壁的长、宽, 再把尺子插入沙子中量高, 然后根据量得的长、宽、高计算沙子的体积。

师:同学们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 找到了计算沙子体积的具体方法。同学们的方法有一个共同点, 都要先量出小盒子里面的长、宽、高 (或者棱长) , 然后根据长方体 (正方体) 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沙子的体积。其实, 对盒子来说, 沙子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板书:容积)

【评析:教师先组织学生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探讨求盒子内沙子体积的方法, 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 展开辩论, 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与争论的过程中明白“对待实际问题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逐渐形成思维的独创性。】

二、沟通联系, 理解容积

师:那么, 什么是容积呢?请看课本第50页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学教材内容。)

师:通过自学, 你都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像油桶、箱子、仓库、饭盒、水箱等, 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多少, 叫做容积。

师:谁还有补充吗?

生1:我不仅明白了什么叫做容积, 还明白了怎样计算容积, 以及正确使用容积或体积单位。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2:我不明白“所能容纳”的意思。

生3:我认为“所能容纳”就是指一个物体最多能盛多少东西。

师 (出示一个空盒子和一块木板) :现在把木板放进盒子里正好放满。那么, 什么是这个盒子的容积?

生4:木板的体积就是这个盒子的容积。

师 (课件出示) :容积和体积之间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并填下表)

【评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后回答问题, 可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思考的习惯。质疑是学生探究新知的金钥匙。质疑, 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凸显了学生个性。】

三、合作交流, 认识容积单位

生1:“云南山泉”包装标明每瓶600ml。请问“ml”表示什么?

师:“ml”代表毫升, “L”代表升。容器所容纳的液体的容积, 用升或毫升做单位。[板书:升 (L) 、毫升 (ml) ]同学们想知道1升水有多少吗?

(教师用烧杯量出一升水让学生观察。)

师:这是1升水, 当倒入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中, 你发现了什么?

生:正好装满。

师:那么, 1升和1立方分米有什么关系?

生:1升和1立方分米正好相等。 (板书:1升=1立方分米)

师:我把注射器中1毫升的水, 注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容器中, 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1:正好装满。

生2:1毫升和1立方厘米相等。 (板书:1毫升=1立方厘米)

师:那么, 你能由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推算出1升= () 毫升吗? (课件出示, 讨论。)

师:同学们, 由1升=1立方分米知道它们是等值的, 但实际应用时通常还是有区别的。请同学们想一想, 它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生1:一个是体积单位, 另一个是容积单位, 还有……

生2:计算体积时要用体积单位, 而计算容积时需用容积单位, 也可以用体积单位。

师:如果容积很大, 像水库的蓄水量, 一般用“詄” (或“方”) 表示, 这就是老师加“通常”两个字的意思。

【评析:教师借助教具进行操作演示,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 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还促进了学生抽象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协调发展。】

四、操作体验, 巩固应用体积单位

师:你想知道1升、1毫升的“量”大约有多少吗?看一看, 一瓶“云南山泉”有多少毫升? (操作实验。)

小组合作:

活动一

将矿泉水倒入能够盛1升水的容器中。

看一看:大约要 () 瓶矿泉水才有1升?

请记住:1升大约有 () 瓶矿泉水那么多。

生1:1瓶矿泉水600毫升。

生2:1升大约有2瓶矿泉水那么多。

小组合作:

活动二

将1升矿泉水倒入纸杯中。

看一看:1升水大约可以倒满 () 杯?

请记住:1升大约有 () 杯水那么多。

生3:1升大约有5杯水那么多。

师:请问, 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

生4:一纸杯水大约有200毫升。

小组合作:

活动三

将你们准备的物品拿出来, 看一看、说一说, 哪些物品包装上标有升或毫升?它们的容积分别是多少升或者毫升?

生5:蓝墨水瓶的容积是60毫升。

生6:“欧亚”牌牛奶每瓶的净含量是125毫升。

生7:优酸乳每瓶的容积是250毫升。

生8:鲜橙多每瓶是1250毫升。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 同学们知道了升与毫升之间的关系, 你们能通过这些关系把升、毫升换成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吗?

1.判断 (投影出示) :

(1) 一支水笔内胆的容积是1.5升。 ()

(2) 一只饭碗的容积是0.4毫升。 ()

(3) 许老师的茶杯容积是300升。 ()

2.填空:

(1) 水笔内胆、饭碗、茶杯、箱子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 () 。

(2)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 () 和 () 。计量液体的体积, 如水、油、饮料等通常用 () 和 () 。

(3) 5.2立方分米= () 立方厘米40升= () 毫升

5.2立方分米= () 毫升40升= () 立方厘米

5000毫升= () 立方分米40立方厘米= () 升

【评析:“联系实际”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也是数学价值的根本体现。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教师通过三个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实验、自主操作、自主探索的机会, 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加深了对1升有“多少”的认识。】

五、拓展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

师: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真不少呢, 请你们帮老师解决下面的问题, 行吗?

投影出示: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 长10分米, 宽8分米, 深4分米, 这个鱼缸可容水多少升?

学生答。 (略)

师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并且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好这些知识与方法。

总评:

雍光斌老师执教“容积和容积单位”一课, 把教材上静止的“文本课程”转化为课堂中动态的“体验课程”, 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人人参与, 个个思考。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操作实践活动向课前、课后延伸。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就必须拓展数学课堂的外延。雍老师课前安排学生准备长方体或正方体盒子, 并且装满沙子, 上课时进行操作实验, 让学生初步感知容积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矿泉水瓶、饮料盒外包装上标明的升和毫升, 感知当容器里容纳的是液体时, 就用升和毫升做单位。课后又安排学生进行调查, 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向课后延伸。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增强了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0.《养花》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十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初步学习了《养花》这篇课文,并且让你们分别以老舍先生和记者及观众朋友的身份准备了一期《艺术与人生》的现场节目,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展示一下。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艺术与人生》栏目,今天我们的特邀嘉宾——他是满族人,他写小说,也写戏剧,被誉为“人民艺术家”,《骆驼祥子》中寄予了他对旧社会底层老百姓的深深同情。他生活在北京,作品中有浓浓的京味。他为我们介绍过《北京的春节》。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生:老舍

师:非常正确,他就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

师:我们今天说的主要话题是关于老舍先生养花,下面请记者朋友、观众朋友们与老舍先生自由交流。

生:我是伊宁电视台记者,请问老舍先生,您养些什么花?

老舍: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比如菊花、昙花、桂花等。

生:您为什么不养奇花异草?

老舍: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北京的气候,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下大雨,秋天喜欢闹霜冻,这些对养花来说不太好。

生:老舍先生,早上好。我是农四师电视台记者,请问您为什么要养花?

老舍:因为我很爱花,而且我觉得养花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生:我是霍城县电视台记者,请问老舍先生,你觉得养花辛苦吗?

老舍:辛苦,但有乐趣。

生:有什么乐趣?

老舍:这样吧,我写了一篇文章《养花》最能回答你们所有记者朋友的提问,这篇课文被收录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的教科书中,下面让我们移目于课堂中,来一起看一看我养花的乐趣与感受。

二、检查读文,初知“乐趣”

1、师:刚才的节目中老舍先生说他为什么养花以及他养花的乐趣在他所写的《养花》这篇课文中最能体现。现在请大家仔细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老舍先生为什么养花?养花的乐趣是什么?

2、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及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1)老舍先生为什么养花?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2)读课文,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爱养花?

(学生自由读课文:只要开花,作者就高兴,而不是只喜欢好看的花;作者在小院子里种满了花草。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3)这句话向我们解释了作者为什么要养花。从全文来看,本段起到了什么作用?(全文的总述)

3、再读课文,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也就是本文的中心句)理解课文第七段,并了解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即须劳动、又长见识。(全文的总结)

三、深入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自读思考:老舍先生是通过哪些事告诉我们他在养花过程体会到“喜”、“忧”?哪些句子告诉我们养花所得的劳动成果?养花的意义(长见识,须劳动)又具体在哪几个段落?

1、体会“喜”

(1)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用了一个关联词,“只要„„就„„”充分体现了养花给予他的快乐。

(2)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

夸花、看花、赠花是一件多么令人愉悦的事情呀!你能读出这种喜悦的心情吗?

2、体会“忧”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暴雨,邻家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伤心、难过)

问:老舍写了那么多养花中高兴的事,可是为什么还要写伤心的事呢?删掉这部分,好吗?(不好。因为从“全家人几天都没有笑容”,写出了全家人伤心的程度之深,可让人感受到全家人强烈的爱花、惜花之情,这种对花的深爱与全文洋溢的爱花之情是一脉相通的,看似矛盾,却不矛盾,从反面写出了养花的乐趣,所以不能删掉。)

3、体会“劳动成果”

 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 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

 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 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

养花有了成果,心情怎么样?(喜悦)带着喜悦的心情来读一读。

4、体会“长见识”

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作者在照管花的过程中“摸到了一些门道”是什么意思?(摸着了一些门道是指增长了一些养花的知识。)说一说:你知道养哪些花的门道?

5、体会“须劳动”

(1)、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

“天天照管”“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可以看出什么?(作者对花的感情很深。)(2)、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意身心,胜于吃药。

(这句话是说养花付出的劳动,可以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调节,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比吃药效果还好。在辛苦中作者了解了劳动的意义,得到了乐趣。)

“如此循环”是什么意思?文中能具体说明如此循环的句子是哪一句?

(3)、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者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

动员全家抢救花草,十分紧张,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作者两次使用“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你认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的劳累吗?为什么? 作者不但没有抱怨养花的劳累,而是从中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虽然很累,很紧张,但却感到“多么有意思呀”,从养花的辛苦中体会到了乐趣。

(4)、由劳动感悟出一个什么真理? 不劳动,连棵花也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成肯定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就是真理。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

(只有付出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6、养花,本来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是一件需要付出辛劳的事,老舍先生却从中得到了这么多的乐趣。通过本文,我们可以看出老舍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四、学习写作手法

老舍先生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1、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语言很简练。(24字概括出养花的乐趣)

3、语言朴实无华。巴金曾这样评价老舍先生写的《养花》一文:文笔质朴无华,如水银泄地般地流畅,又像唠家常似的娓娓道来,浅显易懂。

五、拓展训练

 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你能像老舍一样,用一颗敏锐的“心”去发现、去感受生活中平凡小事所蕴含的无限乐趣吗?

11.《空气在哪里》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十一

授课教师:师霞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重点: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

活动难点:通过科学小实验,让幼儿总结出空气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活动准备:蜡烛、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气球、玻璃杯、塑料袋、吸管等。

活动过程 :

一、引起兴趣 :

1.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你能用眼睛看到吗?用手能摸着吗?闻一闻空气是什么味? 2.出示一个吹好气的气球。

师问: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你能看到吗?是什么颜色的?揭示课题《空气在哪里》

二、尝试活动:寻找空气、感受空气

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2.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三、尝试活动: 找一找哪里还有空气?

1.教师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然后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接着将水杯稍稍倾斜,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2.请幼儿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请幼儿将水杯稍稍倾斜,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4.讨论: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水杯倾斜以后水进去了吗?

四、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说一说我们的肚子里有空气吗?指导幼儿做实验:把吸管放到水杯或水盆里,用嘴吹吸管,看看会发生什么?

2.播放课件:被污染的空气图片

我们的空气就是被这些东西给污染了!小朋友们想一想:地球上的人、动物还有许多的植物如果都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气,会造成什么危害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3.小实验:(1)闭住嘴巴一手捏鼻子。(2)蜡烛会熄灭吗?

五、小结。

12.“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十二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6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乘法的意义,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其中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都只针对一种运算, 揭示加法或乘法的运算规律, 而乘法分配律揭示的是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不仅掌握乘法分配律以及运用乘法分配律灵活解决问题, 还要经历“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总结规律→应用规律”等一系列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诱导模型

师:同学们, 老师想和大家进行一场计算比赛, 你们敢挑战吗?

生:敢!

(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 个个跃跃欲试。)

师: (课件出示) 下面这些算式, 同学们能立即说出答案吗?

(学生答, 教师板书。)

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生1:我是按四则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接着出示下面的两组算式, 要求学生进行口算)

师: (课件出示) 现在请大家独立口算下面的题, 并想一想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生:每组两个算式的得数都相等, 两个算式应相等。

师:说得真好! (学生踊跃抢答)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 分别把每组的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板书)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每组中的算式 (1) , 用数学语言说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

师:每组中的算式 (2) 呢?

生:表示两个数的积的和。

师:同学们想一想, 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与两个数分别乘这个数再把积加起来的得数是相同的。

师:说得真好!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简便计算的规律。

评析:情境是模型生成、发生、发展的诱因。教师创设了师生比赛的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并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同一情境所得出的不同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获得初步的数学模型, 为随后构建抽象的数学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经历探究, 构建模型

1.初步探究, 感受规律。

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植树情境”主题图, 要求学生带着例3中的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去观察主题情境图。

师:从主题情境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一共有25个小组去种树, 每组里有4人挖坑种树, 2人抬水浇树。

师:好!要求“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 同学们能思考出哪些解决方法呢?

生1:用每组的人数乘组数, 就是 (4+2) ×25=150 (人) 。

生2:每组人数是4+2=6 (人) , 有25个小组。要求“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 可以用每组的人数乘组数计算。

师:说得很好!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我列式为4×25+2×25, 4×25表示挖坑种树的人数, 2×25表示抬水浇树的人数, 4×25的积加上2×25的积就表示一共参加植树活动的人数。

师:同学们计算一下, 你会发现什么?

生:生1和生3的解法虽然算式不同, 但结果相同。

师:那么, 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吗?

生:可以用等号连接, 也就是 (4+2) ×25=4×25+2×25。

师:谁能用乘法意义解释一下?

生: (4+2) ×25表示6个25, 4×25+2×25表示4个25加2个25等于6个25, 所以算式是相等的。

师: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

生1:体育课站队, 男生站2排, 女生站3排, 每排有8人, 一共有几人?列式为2×8+3×8或 (2+3) ×8。

生2:求一块长64米、宽36米的长方形菜地的周长是多少?列式为 (64+36) ×2或64×2+36×2。

……

2.抽象概括, 总结规律。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左右两边算式之间的关系吗?

生1:用甲数、乙数、丙数分别表示三个数, 可以表示为 (甲数+乙数) ×丙数=甲数×丙数+乙数×丙数。

生2:用符号来表示为 (□+▲) ×○=□×○+▲×○。

生3:用字母a, b, c分别表示三个数, 可以表示为 (a+b) ×c=a×c+b×c来表示。

……

(启发学生用数学语言、符号、字母归纳概括出两个算式的等量关系后, 进一步点明: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乘法分配律”。让学生看课本第36页乘法分配律的表述。)

评析:这一环节, 教师注重体验, 诱导思维, 让学生通过计算实例, 发现规律, 验证规律, 启发学生根据乘法运算的意义说明规律, 为乘法分配律的建构提供意义支撑,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 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从中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学模型的简洁性和形象性, 培养学生对乘法分配律这一数学模型的抽象、概括能力, 有效地实现对乘法分配律内涵的透彻理解和自然表达。

三、巩固练习, 深化模型

师:同学们真聪明, 发现并探究了乘法分配律, 现在请应用所掌握的知识独立解决下面的题目。

1.根据乘法分配律填空。

结合学生的回答, 教师指出前两题为乘法分配律的正向应用, 后两题为乘法分配律的反向应用。

2.研究下面这些题目, 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做完题后, 教师引导讨论。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开始时要求大家回答的四个算式, 想一想怎么求最简便?

生1:第 (1) 题可以先用125与1250分别乘8, 再把两个积相加。即 (125+1250) ×8=125×8+1250×8=1000+10000=11000。

生2:第 (2) 题可以这样计算:59×38+38×41= (59+41) ×38=100×38=3800。

生3:第 (3) 题可以把102分解成 (100+2) , 再用32分别去乘100和2, 然后在求积的和, 即:102×32=32× (100+2) =32×100+32×2=3200+64=3264。

师:请各小组交流讨论, 第 (4) 题在计算时与前面的几道题有什么异同的地方?

生4:第 (4) 题的算式中, 有一个因数56是相同的, 根据乘法分配律, 可以这样算:56×101-56=56× (101-1) =56×100=5600。

师:说得好, 这位同学发现了这个算式的简便计算, 大家为他鼓掌!

评析:学生练习的过程不应是机械训练的过程, 而是主动参与的过程。本节内容的特点是例题学生容易理解, 但练习容易混淆、出错。鉴于此, 教师的练习设计层次性强, 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获得丰富的信息。在引导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逐步深化学生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练习中, 教师不仅着眼于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更放眼于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从而促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从机械走向灵活, 拓宽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达到精练提质的效果。

四、总结拓展, 灵活运用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相信同学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 能分享一下吗?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生2:我学会了乘法分配律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a+b) ×c=ac+bc。

生3:我还学会了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

13.“数学广角”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十三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播放《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动画片的主题曲。

师:听完这段音乐你想到了哪几个主人公?

生: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

师:今天是大头儿子九岁的生日,围裙妈妈和小头爸爸分别给他送了一件精美的礼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送礼物的动画情境)

师:我们先来看围裙妈妈送的礼物。(引出例1,出示2件上衣和3条裤子图)

师:你们认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大头儿子该穿什么衣服合适呢?

生1:蓝色上衣和白色裤子。

生2:红色上衣和白色裤子。

„„

师:看来,同学们对衣服的搭配问题还挺有讲究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入有趣的数学广角,研究一下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评析】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一情境导入,有效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信息的呈现与画面融为一体,为后面多角度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组合法。

师:如果1件上衣和1条裤子搭配是1种穿法,你们知道大头儿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吗?

生1:2种。

生2:6种。

生3:8种。

师:(教师暂时没有对结果作出评价)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穿法,同学们可以拿出学具盒里的衣裤图片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摆法进行展示与交流)

生1:2种,蓝色上衣和粉红色长裤,红色上衣和白色长裤。

生(插言):还有1条黑色的裤子没搭配,还有其他的穿法――

师:这种方法有“遗漏”。(板书:遗漏)

生3(一边操作,一边数有几种,在操作中出现重复):8种。

师:大家认为这种摆法正确吗?

生:不正确。红色上衣与蓝色裤子,蓝色上衣与黑色裤子各摆了两次,重复了。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板书:重复)

生2:6种。先选红色上衣分别与3条裤子搭配,再选蓝色上衣分别与3条裤子搭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操作演示搭配的方法,并用连线的方法表示)

师: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师:还可以怎样搭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生:先选定裤子,再分别与上衣搭配。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同步操作演示搭配方法,并用连线的方法表示)

师:我们在搭配衣服时要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在搭配的时候就要有顺序。(板书:有顺序)

2.排列法。

师:大头儿子选择了红色的上衣和白色的裤子穿上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头爸爸送的礼物吧。(课件出示礼物盒)

生:好。

师:要打开礼物盒就必须输入密码。小头爸爸提示大头儿子:礼物盒的密码是由9、3、7这3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你们帮大头儿子想一想,这3个数字一共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把你的想法写在草稿纸上。(引出教材的例2)

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板演。

师:你们对这两位同学的排法有什么看法?

生:这两种都正确,都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师:说得真好。小头爸爸又提示大头儿子,其中最大的数就是打开礼物盒的密码。同学们,你们知道是哪个数吗?

生:973。

【评析】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摆一摆、数一数、连一连、写一写的自主探索活动中经历了猜测、实验、验证,掌握了有序的搭配方法。同时,教学还通过组织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让学生感悟了“有序搭配”(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

三、联系生活,拓展创新

(教师在课件中输入密码,打开了礼物盒后出现了一架照相机)

师:哇,原来是一部精美的照相机,小头爸爸想得真周到。为了纪念大头儿子的生日,他们准备去公园照几张“全家福”。他们从家出发要经过超市才能到达公园。

师:观察这幅图可以发现,从家经过超市去公园一共有几条不同的路线可以走,谁能有顺序地说一说?

生1:先选路线1分别和路线4、5、6搭配,再选路线2分别和路线4、5、6搭配,最后选路线3分别和路线4、5、6搭配,一共有9种。

生2:先选路线3分别和路线4、5、6搭配,再选路线2分别和路线4、5、6搭配,最后选路线1分别和路线4、5、6搭配,也一共有9种。

„„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能够有顺序地找到9种路线。大头儿子一家选择了路线2经过路线4来到了公园。(课件出示公园图)

师:美丽的公园到了,该照“全家福”了。下面我们来做个照相的游戏,请3位同学上台来扮演大头儿子一家。

(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扮演角色,教师组织学生推选了3位戴上头饰扮演一家三口)

师:还少了谁啊?

生:摄影师。

师:谁愿意来做摄影师?

生:我会照相,我来做摄影师。

师:3个人照“全家福”,只能站成横排,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排法?有几种就拍几张照片。

(所有的排法都由摄影师自主操作,台下的学生进行口头统计)

生(摄影师):一共可以照6张。

师:“全家福”拍完了,大头儿子觉得肚子在咕噜咕噜叫,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带他来到了超市的食品区,货架上有3种饮料和3种点心。(出示教材练习二十五第1题)

师: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1种,你们知道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

生:6种。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15页的第一题,就是屏幕上出现的题目,用线连一连。

(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要学生到展示台展示并进行集体交流)

师:快乐的一天即将结束了,大头儿子一家三口快快乐乐回到家里准备点燃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可是在点燃之前,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为了勉励大头儿子好好学习,又送了3个字给他,想知道是哪3个字吗?

生:想。

(课件出示:读,书,好)

师:“读,书,好”这三个字都要用上,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谁能有顺序地说一说?

生:读书好、读好书、书读好、书好读、好读书、好书读。

师:大头儿子用这六个词语写了一段话,激励自己好好学习,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我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围裙妈妈为了让我把书读好,特别让我每周六到图书馆去读好书。上周六,我借了几本好书读。图书馆的阿姨对我说:“你现在正是好读书的时候,这几本书好读,你用课余时间读书好)

师:大头儿子同时也把这段话送给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多读好书。你们有信心读好书吗?

生:有。

师:我们一起和大头儿子度过了美好的一天,最后让我们一起为大头儿子点燃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并祝愿他生日快乐吧!(课件演示祝贺生日的动画情境,学生一起唱《生日快乐》歌)

【评析】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搭配“路线”“照相”“点心”“汉字”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对“搭配中的学问”(排列组合)知识的学习兴趣,强化了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和学科中的应用意识。不仅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在学科整合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感觉到了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

四、全课总结

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总评】本课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分析和推理,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纵观本课的教学和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本课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动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情境导入新课,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还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把本课要学的知识编了“大头儿子过生日”情境贯穿全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很容易体会搭配中有序、科学、合理、巧妙的学问,找到了“有序的搭配”方法。

2.有效整合材料,体现教学的实效性。本节课的知识点是排列与组合的知识,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又不能直接讲排列组合。如何通俗易懂地讲比较深奥的问题呢?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没有直接呈现排列与组合的原理,而是把教材合理融合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让学生把各种情况一一有序地列举出来,并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摆一摆、数一数、连一连、写一写等活动,掌握“有序的搭配”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头儿子”生日即将结束时,教师来了个画龙点睛之笔,让学生感受快乐的同时还要把“书读好”,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注重了数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还渗透了思想教育,体现了学习的三重境界――“为知、为己、为人”。(作者单位:江西省永新县教研室 江西省永新县埠前中智希望小学)

□责任编辑 邓园生

上一篇:2024大学生军训心得体会下一篇:环境整治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