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瑞雪》的第2课时教案

2024-09-28

课文《瑞雪》的第2课时教案(精选3篇)

1.课文《瑞雪》的第2课时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复习字词,积累词语;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有能力的同学达到朗诵。

3、感受北国风光的壮丽雄伟,体会雪后人们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领略雪后北国风光的壮丽雄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听写词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第26课,想和老师一起来回顾一下所学的知识吗?好,我们先来进行听写。

(1)刮起的风冷得刺骨,课文中哪个词正好表示这个意思?(凛冽)

(2)雪花飘落时又多又密,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纷纷扬扬)

(3)注意看老师做一个动作,这又是哪个词(笼罩)

(4)最后请给“白茫茫”找个近义词(白蒙蒙)

2、核对纠正

你写对了吗?如果全对,请在边上自豪地打上一个自己喜欢的奖励符号;如果有些小错误,请你赶快改正,并且记住它,老师也算你对。

3、谁能用上这些词,按时间顺序说说课文中下雪前和下雪时的景象呢?

二、学文2、3、4段

1、初读2、3、4段

(1)是啊,这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会把大地妆扮成怎样的世界呢?又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2、3、4自然段。读完了得做到话要说,说代的发现,说你的感受。

(2)指名说,鼓励学生大胆说。

(3)同学们真会读课文,才读一遍,就读懂了这么多东西,了不起!那么,你是否能用一个字来说说雪后人们的心情呢?(板书:喜)

说到喜,课文中的老农和孩子们“喜”的原在相同吗?先别忙着回答,请细细地读读课文,可独立思考也可小组研究,从书中找出能说明自己看法的理由。

2、研读2、3、4自然段

学生汇报研究成果,教师随机指导。(“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a、研究老农和孩子们喜的不同点)

研读第3段

①哪一小组先展示研究成果?你们认为老农“喜”的是什么?(课件出示老农赞雪图及俗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②你真的读懂这句话了吗?好,咱们来开展一个“小博士摆擂台”的活动。(对其他同学说:)同学们,你们对这句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尽和管向这位小博士发问,一个字、一个词都可以,看看谁能问倒他?(“被”指什么?“三层被”说明什么?“枕着馒头睡”呢?……)

你们真的读懂这句话了,这是你们合作学习的结果,不愧为小博士。

③瑞雪兆丰年,难怪老农心头喜滋滋的,谁上台当回老农夸夸这雪?

研读第4段

①孩子们“喜”的又是什么?(显示课件)

②是呀,雪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让我们带着这种喜悦和兴奋读读这一段,跟图中的孩子们一起来感受玩雪的快乐吧!

(b、研究老农和孩子们喜的相同点)

(1)同学们,这雪不仅给老农带来了丰收的喜悦,给孩子带来玩雪的快意,还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请找第二自然段中写得最美的句子,同桌议一议,细细品一品。

(2)指名说,随机品读。

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课件出示)

①指名读后,并说说美在哪儿?从这句话中,你还有什么美的发现吗?(板书:红日)

②(显示课件)谁能带着这种赞美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挑战读——“小老师”领读——赛读)

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课件出示)

①指名读,说说美在哪儿?谁还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板书:田野群山)

②(显示课件)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请看,田野、村庄、群山……目之所及,都是雪白的一片,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这是何等的壮美啊!谁能把这句话读美了、读活了?(自由读——评议读——赏读——与师赛读——齐读)

好一派壮丽的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①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象,难怪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出示课件)他为雪美而赞,为人欢而叹,(引读)好一派……,好一幅……——谁想站起来读读这句话?想读的都请站起来。

②让我们捧起课本,美美地读读第2段,边读边赏,到广阔的雪野上尽情地邀游一番吧!

③师生合作读,看板书引背这一段。

④可一个人看着画面朗诵,也可以找伙伴合作朗诵。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填空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填空,全班交流。

冬雪能(),能(),还能(),的以被人们称为瑞雪。

2、《瑞雪》是一篇写得很美的课文,从中我们领略了北国风光的壮丽雄伟,感受了瑞雪丰年的喜人气氛。文中有很多的好词佳句,你可以把它摘录在练习纸上。有兴趣的同学还可在课余搜集一些关于瑞雪的诗歌、文章、歌曲及图画。

3、在这儿,老师有一首小诗送给大家,请大家合着音乐轻轻地吟诵。(课件出示)

忽然寒风冽,雪静山村夜。

江山粉玉积,丰年及时雪。资料提供者:

2.课文《瑞雪》的第2课时教案 篇二

1、复习字词,积累词语;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有能力的同学达到朗诵。

3、感受北国风光的壮丽雄伟,体会雪后人们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领略雪后北国风光的壮丽雄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听写词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第26课,想和老师一起来回顾一下所学的知识吗?好,我们先来进行听写。

(1)刮起的风冷得刺骨,课文中哪个词正好表示这个意思?(凛冽)

(2)雪花飘落时又多又密,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纷纷扬扬)

(3)注意看老师做一个动作,这又是哪个词(笼罩)

(4)最后请给“白茫茫”找个近义词(白蒙蒙)

2、核对纠正

你写对了吗?如果全对,请在边上自豪地打上一个自己喜欢的奖励符号;如果有些小错误,请你赶快改正,并且记住它,老师也算你对。

3、谁能用上这些词,按时间顺序说说课文中下雪前和下雪时的景象呢?

二、学文2、3、4段

1、初读2、3、4段

(1)是啊,这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会把大地妆扮成怎样的世界呢?又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2、3、4自然段。读完了得做到话要说,说代的发现,说你的感受。

(2)指名说,鼓励学生大胆说。

(3)同学们真会读课文,才读一遍,就读懂了这么多东西,了不起!那么,你是否能用一个字来说说雪后人们的心情呢?(板书:喜)

说到喜,课文中的老农和孩子们“喜”的原在相同吗?先别忙着回答,请细细地读读课文,可独立思考也可小组研究,从书中找出能说明自己看法的理由。

2、研读2、3、4自然段

学生汇报研究成果,教师随机指导。(“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a、研究老农和孩子们喜的不同点)

研读第3段

①哪一小组先展示研究成果?你们认为老农“喜”的是什么?(课件出示老农赞雪图及俗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②你真的读懂这句话了吗?好,咱们来开展一个“小博士摆擂台”的活动。(对其他同学说:)同学们,你们对这句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尽和管向这位小博士发问,一个字、一个词都可以,看看谁能问倒他?(“被”指什么?“三层被”说明什么?“枕着馒头睡”呢?……)

你们真的读懂这句话了,这是你们合作学习的结果,不愧为小博士。

③瑞雪兆丰年,难怪老农心头喜滋滋的,谁上台当回老农夸夸这雪?

研读第4段

①孩子们“喜”的又是什么?(显示课件)

②是呀,雪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让我们带着这种喜悦和兴奋读读这一段,跟图中的孩子们一起来感受玩雪的快乐吧!

(b、研究老农和孩子们喜的相同点)

(1)同学们,这雪不仅给老农带来了丰收的喜悦,给孩子带来玩雪的快意,还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请找第二自然段中写得最美的句子,同桌议一议,细细品一品。

(2)指名说,随机品读。

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课件出示)

①指名读后,并说说美在哪儿?从这句话中,你还有什么美的发现吗?(板书:红日)

②(显示课件)谁能带着这种赞美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挑战读--“小老师”领读--赛读)

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课件出示)

①指名读,说说美在哪儿?谁还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板书:田野群山)

②(显示课件)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请看,田野、村庄、群山……目之所及,都是雪白的一片,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这是何等的壮美啊!谁能把这句话读美了、读活了?(自由读--评议读--赏读--与师赛读--齐读)

好一派壮丽的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①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象,难怪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出示课件)他为雪美而赞,为人欢而叹,(引读)好一派……,好一幅……--谁想站起来读读这句话?想读的都请站起来。

②让我们捧起课本,美美地读读第2段,边读边赏,到广阔的雪野上尽情地邀游一番吧!

③师生合作读,看板书引背这一段。

④可一个人看着画面朗诵,也可以找伙伴合作朗诵。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填空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填空,全班交流。

冬雪能,能(),还能(),的以被人们称为瑞雪。

2、《瑞雪》是一篇写得很美的课文,从中我们领略了北国风光的壮丽雄伟,感受了瑞雪丰年的喜人气氛。文中有很多的好词佳句,你可以把它摘录在练习纸上。有兴趣的同学还可在课余搜集一些关于瑞雪的诗歌、文章、歌曲及图画。

3、在这儿,老师有一首小诗送给大家,请大家合着音乐轻轻地吟诵。(课件出示)

忽然寒风冽,雪静山村夜。

江山粉玉积,丰年及时雪。◆

3.课文《我的第一本书》教案设计 篇三

对欣赏散文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根据文章的特点,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在预习中掌握生字词,熟悉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从“文眼”入手,整合文章内容,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掘人文素材。

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大为提高,对自我和社会的思考能力提高了,对文学作品中关注社会人生的主题感悟更深刻了。因此这样的文章对他们来说,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的障碍并不多。不过他们的自主阅读往往停留在表面,对社会人生的思考盲目而肤浅。因此课堂教学要导向正确的方向并要求深刻一些,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教学目标:

1.掌握幽默、马鬃、磨蹭、凄惨、翻来覆去、挎等几个生字词。

2.通过重点语句结合文章内容的研读方法,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层含义。

3.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真情,理解人生苦难的经历并重视铺垫人生发展的基础。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诗人牛汉写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大家猜猜当代著名诗人牛汉所

钟爱的第一本书,会是什么书?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答案可能会出你意料的,那——只是一本普通的小学国语课本。这么普通的一本书到底有何力量,能让作者历经60年之后仍牵挂在心呢?请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

2.整体感知课文

①默读课文,请一学生快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跟这本书有关的有哪些人?课文写了哪些事呢?

(人物有:“我”、父亲、乔元贞、“弄不成”等。父亲和我送书给乔元贞,父亲带我到崔家庄念书,我带狗去上学以及交待乔元贞和二黄毛的命运。其中我和父亲之间的故事是文章的主体。)

③围绕“书为什么让作者牵挂”的思考问题。

(书的内容很普通,但它的经历可不一般,它见证了作者少年时代的艰苦岁月,还凝聚了父子之间、少年朋友之间以及乡邻之间浓浓的情谊。所以说难忘的并不是书本身,而是跟这本书有密切关系的人和事。)

3.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①研读第一段中的:“可是这一本却是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布劳恩《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先介绍布劳恩作品,然后让学生欣赏布劳恩系列漫画《父与子》。漫画中一个慈父、一个稚子,他们之间不断地发生着各种使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善良和爱是其中永远不变的主题。)请学生朗读2-10段(父子之间的故事描述),围绕着书写了哪些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学生合作讨论,概括出文中的故事情节,并从“文眼”入手层层深入的探究课文。

(A.事情可概括为:查书——分书——补书送书——转学。)

(B.父亲和“我”都善良、富有同情心并且非常重情重义,父子之间相互信任、理解,彼此尊重关爱,这些多像漫画中的那对父子。至于很难笑起来是因为那一段岁月多么艰苦啊,一本课本要撕成两半,两个聪明好学的小朋友一学期只对着半本书读,一个学期后,聪明的乔元贞因贫困而退学。)

②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思考一下他会给孩子怎样的影响?

(文中的父亲没有摆出父亲的威严,也没有说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他关心孩子但给孩子独立的生活空间,他期望孩子有出息但并不急迫,他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珍视孩子们在贫困中互相帮助的友情。父亲给的影响是巨大的,父亲是“我”生活的引路人:不仅把“我”带进新的读书生活中去,避免了被贫困淹没的命运,又给“我”以品德的良好影响,为“我”的人生发展铺了坚实的基石。)

③纵观全文,除了父亲,还有哪些人和事给过“我”有益的帮助和启发?

(贫穷的生活给“我”以磨练,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乔元贞的失学使“我”更加珍惜学习机会;而父亲和“弄不成”等父辈看重的村邻之间的友好情谊的作风使“我”成为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这些都对我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④品读文中两句话,理解它们的深刻含义:“还应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通过前面的探讨,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和“人不能忘本”,不是因为书的内容,而是为了它的经历,言之有理即可。还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我的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事,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谊,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

4,拓展与延伸

文中有一句话“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恐怕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因为人生起点上的这个区别,乔元贞的人生与我截然不同,如果现在去采访他,他会深有感慨呢?请假设你就是乔元贞,写一段回顾人生时心里话。

5,全文总结,布置作业

少年的时光虽然不长,可却像绚丽的鲜花,开放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足以使人馨香一辈子,所以请同学们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

作业设计:

①抄写生字词。

②作者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上一篇:学习沟通密码感悟下一篇:二○○四年消防监督抽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