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还是毁灭(精选8篇)
1.生存还是毁灭 篇一
《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
剧情: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求学。他是个乐观、充满理想的青年。但是,父王老哈姆雷特突然身亡、叔父克劳狄斯登上王位、母亲改嫁新王等一连串不幸的消息,沉重地打击了他。他对这个世界感到厌倦。更使他烦恼的是,他不清楚父亲的死因。哈姆雷特回国奔丧,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弟弟克劳狄斯害死的。克劳狄斯乘国王午睡时,用草汁滴入他的耳朵里,毒死国王。鬼魂要哈姆雷特为他报仇,但不要伤害王后,让上天去裁决她。从此,哈姆雷特装出狂妄怪诞、精神失常的样子。哈姆雷特的恋人欧菲莉亚把他的行为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御前大臣波隆尼尔,御前大臣又报告了国王克劳狄斯。克劳狄斯对哈姆雷特“发疯”表示怀疑,多次授命朝臣刺探虚实。哈姆雷特渴望复仇,但一直得不到机会。正在他犹豫之际,王宫里来了一班戏子,哈姆雷特乘机安排了一场戏,邀请奸王和王后一起观看演出。这出戏讲的是一件发生在维也纳的谋杀案:一个公爵的近亲觊觎公爵的权位和财产,在花园里把公爵毒死,又骗取了公爵夫人的爱情。哈姆雷特发现奸王观看演出时脸色阴沉,坐立不安,中途离座而去。鬼魂的话已经证实:奸王确是杀君篡位的恶棍。诡计多端的克劳狄斯为摸清哈姆雷特“演戏”的意图,授意王后找哈姆雷特谈话。可是他又怕王后与王子有母子之情,对己隐瞒真实情况,便派波隆尼尔躲在内宫帷幕后面偷听。王子要母亲用镜子照一照自己的灵魂,帷幕后面的波隆尼尔内心恐慌,大喊救命。哈姆雷特以为这是奸王,一剑刺去,波隆尼尔随即丧命。奸王以哈姆雷特杀害御前大臣为借口,把他“护送”去英国,妄图借刀杀人,要英王加以杀害。不料王子的船遇到海盗,被放回本国。王子走后,欧非莉亚受了很大刺激,神经也变得不正常起来,因为她没想到可怜的老父亲居然惨死在她所爱恋的王子手里。她到处疯疯癫癫地跑来跑去,发狂失足落水而死。不久,哈姆雷特和波隆尼尔之子雷欧提斯在欧菲莉亚的葬礼上相遇,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雷欧提斯向哈姆雷特提出挑战。阴险的克劳狄斯“建议”他俩比剑,唆使雷欧提斯在剑上涂上毒药,自己又置备毒酒,阴谋让哈姆雷特或死于剑下,或饮鸠身亡。比剑休息时分,雷欧提斯乘其不备,用毒剑剌伤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顿时警觉,夺过此剑刺中了雷欧提斯。雷临死有所醒悟,揭露了克劳狄斯的阴谋。这时王后因误饮了毒酒而死。哈姆雷特怒不可遏,拼出全力剌向克劳狄斯。王子终于和杀君夺位的野心家同归于尽。
《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创作于1601年,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髙成就。莎翁将复仇故事深化成复杂的性格悲剧。“生存还是毁灭”、“人是万物的灵长”等独白更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如同西方格言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哈姆雷特的性格,西方甚至有专着讨论。大致的结论是:忧郁,优柔寡断,多疑。性格决定命运,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在这种性格之下,他被复仇的意念苦苦煎熬。复仇成了他的全部。而这一切,导致他对懦弱的母亲冷语相向,对心爱女子的视而不见,导致他亲手杀死爱人的父亲,导致他最终落入仇人的布下的圈套。最后,复仇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可是—切美好的东西也都破碎了。^
“哈姆莱特并不是一个没有行动能力的人,那么,是什么阻碍他去完成替父复仇的使命呢?显然,哈姆莱特可以做任何事情,但就是不能对杀死他父亲,娶了他母亲的克劳狄斯进行报复,因为这个人向他展示了童年时代被压抑的恋母欲望的实现。于是,他的复仇意念便被自我谜责和良心顾虑所取代,使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比他要惩罚的罪犯好多少。”——弗洛伊德《.梦的解析》(1900)——俄狄浦斯情结
2.生存还是毁灭 篇二
一
《雷雨》的序幕是在一个"郁热"的夏天的早上拉开的。沉闷的周公馆,躁动的人,剧本中几乎每一个人出场时都嚷着"闷",繁漪更是高喊:"我简直有点喘不过气来。"这种烦闷是自然的烦闷、家庭的烦闷、更是整个社会郁结起来的的闷气,这种闷气压抑着每一个人,周萍、周冲、繁漪,也包括周朴园自己,他即是这样一个环境的制造者,也同时是这个环境中的一份子,同样也有一种闷气。更何况他还承受着社会的闷气。甚至于作者曹禺,也承受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虽然曹禺一再声明,他的创作开始时"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但他同时又承认"也许写到未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这种个人、家庭、社会的压抑,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作品里大量的出现,鲁迅的作品理解了黑暗年代里人性的挣扎?前来访谈的钱玄同发现鲁迅案头堆满了古碑抄本,便善意地责怪他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鲁迅环顾闷热的陋室:"中国原本是一个没有门窗的铁屋子。假如这座铁屋子万难破毁,里面又躺着许多熟睡的人们,这些人最终都要被闷死——在不知不觉中由昏睡转入死亡,谁也感受不到痛苦和要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声喊叫起来,惊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让他们尽管醒来却依旧无可逃脱,让这些人知道痛苦和将死的悲哀,而你又无力拯救他们,这究竟是仁慈,还是真残忍?"不是在沉默中爆发,便是在沉默中死亡。寂寞与压抑,恰恰是中国社会、家庭的真实状况。不论是戏里戏外,欲望和冲动也逐步在酝酿着,这正是《雷雨》诞生的真实背景。
二
《雷雨》中所有的人物都被欲望与追求都被一种人所不能把握的强大的力量压抑着,剧中几乎所每一个人出场是都嚷着"闷"。这是生命"热力"的'"郁结"——超常态的欲望与对欲望的超常态的压抑,造成的人巨大的精神痛苦。周朴园青年时代充满了冲破封建樊笼,追求自由与爱情,爱上了侍女侍萍,这是对爱的欲望和追求。这时的周朴园如同千千万万希望冲破封建家庭约束的青年一样,他们渴望爱情、渴望自由。然而,对财富和权利的欲望又促使他以极其冷酷的方式抛弃了侍萍。侍萍周朴园一样对爱情充满了欲望和追求,以至于瞒着母亲梅妈和周朴园生了两个孩子。繁漪作为周朴园的妻子同样在压抑中充满了欲望,她是一位有钱人家的小姐。他之所以嫁给周朴园正是为了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追求自由与爱情。因为周朴园曾经留学德国,也曾经大胆的追求自由与爱情。然而,此时此刻的周朴园已经不是那个有欲望和追求的周朴园,自己也不可能成为他爱情的对象,她仅仅是个封建家庭的牺牲品。然而,繁漪的欲望和追求并没有停止,她试图在周萍身上去寻找她梦中的爱情,这种欲望的冲动一直伴随着她,并不时地表现出来,直到最后的爆发。周萍和四凤这两个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自由,这是爱和情欲的真实宣泄,然而,这样的行为同样在家庭和社会的樊笼的无法得到宣泄和满足,正常的爱情却成了见不得阳光的地下情侣。周冲的青春梦幻的欲望和追求,他希望有一个美好的、自由、平等的社会,有一个冲破封建樊笼的爱情,充满了"向着天边飞"的生命的冲动,沉溺在永远不能实现的生命自由、健全发展的绝对理想境界的精神梦幻里。然而,他的梦不时被他专制的父亲惊醒,他像一只无助的小鸟,在漆黑的的天空寻找心中的太阳,还没有展开翅膀就折断双翼。鲁大海也同样满蓄反抗的欲望,这种欲望充满了也行的破坏的力。
欲望和追求构筑了《雷雨》每一个人理性和非理性的梦。这是那个时代的欲望和追求,更是人的欲望和追求,人性最原始欲望和追求。贯穿成这个家庭悲剧始终的是这个家庭家长周朴园的欲望和追求,从最初对侍萍的情欲、爱欲到回归封建正统的权利欲,对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控制欲。这种控制集中体现在对待他的妻子繁漪的身上,对她精神的压迫和窒息,限定她的活动场所"楼上",甚至于强迫他喝药,他关心的不是妻子的健康而是他的意志能否贯彻执行。周朴园独断专行,对家人毫无尊重之心、爱护之情,为了将家庭成员纳入"最圆满、最有秩序"的轨道,他说一不二,苛刻的要求每一个人服从他,巨大的控制欲造成的窒息压抑的气氛拉开了整个家庭悲剧的序幕。
每个家庭成员围绕着周朴园欲望在做自己的抗争,同这个专制家长同自己的命运做坚决的抗争。表现最突出的,和周朴园针锋相对的是繁漪,作者让她像金丝鸟一样,被囚禁在这个封建牢笼里度过了漫长的、使她度日如年的十八个寒暑。让她在期待与追求中悠悠的打发着岁月,在抑郁与痛楚中送走了青春,在专横与虚伪中咽泪装欢,在屈辱与幽怨中吞含着追悔的苦果。但是,她仍然"有着火炽的热情和一颗强悍的心,敢于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斗的兽"。让她面对作为封建专制代表的周朴园时,敢于数落他、嘲笑他、蔑视他,就这一点来说,这一形象是令人赞叹的。作者是要她成为封建家长专制的掘墓人,作家在作品中设置了四次矛盾冲突,让蘩漪与周朴园的冲突贯穿全剧,而且每一次冲突的结果都使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都加速了剧情的发展。作品通过"喝药"、"看病"'、"夜归"等几段戏,充分表现了蘩漪对周朴园的反抗是由消极逐渐转到积极的,而且愈来愈激烈,最后终于完全撕毁了他的"尊严",扰乱了他的"平静"',破坏了他的"秩序"',揭露了他的虚伪,摧毁了他的"自信"。她以雷雨般沉默、沉默,到爆发的性格反抗着周朴园的"控制"。"她一望就知道是一个果敢阴鸷的女人,她爱起来像一团火,那样热烈;她恨起你来也像一团火,把你烧毁的。"这是曹禺言辞对她的"定性"分析了。于是,这个敢做敢为的女人便在家里乱伦了,根源于她所谓爱情的欲望,更是充满了种种燥热生理的欲望。
当周朴园还迷恋于权力,繁漪执着的追求情爱时,权力的欲望和爱情生理欲望不可避免地发生相碰撞。这对不正常的夫妻掉进欲望的深渊还不自知,还固执地坚守和深化,悲剧不可避免的诞生了,雷雨般的毁灭也就出现了。
三
曹禺在《雷雨》序中曾说,"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自己来主宰者,受着自己情感的,或理解的捉弄,一种可知的力量的机遇的,或者环境的捉弄,来怜悯的俯视着这堆在下面蠕动着的生物,他们怎样盲目的争执着,泥鳅似的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泥泽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雷雨》中各个人物代表了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利益,他们别样又复杂的性格,注定了他们将在情感与利益深渊里沦陷——挣扎——再沦陷——再挣扎。
周朴园三十年来的忏悔就是一种挣扎,抛弃了侍萍却没有抛弃对侍萍的爱情,娶了繁漪却以冷酷的方式对待繁漪来进行自我心灵的救赎,这是灵魂的挣扎。周朴园又抓住侍萍,希望借助她的"明智"结束旧梦,维护周公馆的既成秩序和自己的既得利益,这是现实的挣扎。周萍"抓住了四凤不放手,想由一个新的灵感来洗涤自己",这是周萍在新情与旧爱之间的挣扎;繁漪又"抓住周萍不放手,又想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这是这位被侮辱被损害的女人在进行的疯狂的挣扎;侍萍也在抓住四凤,她希望自己的女儿不要重走自己当年走过的路,以永远摆脱发生在昨天、今天又被唤起的梦,同时拯救自己生命的延续。这是这位被抛弃的女人在为自己,为自己的女儿的挣扎;甚至连周冲、鲁大海他们也在这样一个社会在挣扎,以实现自己理想。这样的挣扎和抓狂揪成了一团,"正如跌在泽沼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在死亡的沼泽里"。当我们听到繁漪那"失去了母性"与"近乎疯狂"的一声大叫:"我没有孩子,我没有丈夫,我没有家,我什么也没有,我只要你说--我是你的!",我们会发现在《雷雨》里人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的病态的挣扎,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正如作者所说:"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
《雷雨》是一部悲剧。是命运的悲剧,更人性的悲剧。作者在这里,既包含了对人无论怎样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生存状态的发现,同时又表明了作者对宇宙间压抑的人的本性、人又不可能把握的某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无名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于作者的内心深处。
四
《雷雨》中的人物在各自命运中苦苦的挣扎,陷入了生命的怪圈:欲望——罪恶——挣扎——罪恶——再挣扎,直到毁灭。作者在《雷雨》安置了一个未出场的人物,即一名叫"雷雨"来掌握所有人命运,他是第九个角色,这个角色虽然没有出场,却影响着全局,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死,颇似基督教中主宰一切的上帝用一只神秘的手在操纵着每一个人。我们关注曹禺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探究这只神秘的大手,我们会发现这只神秘的手其实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拥有,却难以掌控和改变,这就是人的性格。我们经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话剧《雷雨》人性中的无尽的欲望已经决定了后来每一个人物的命运。无论是处在情热中躁动不安的繁漪、周萍、四凤、侍萍还是挣扎在梦想与现实中的冲突中的周冲,在不断算计中的周朴园、鲁贵,他们都是在欲望的支配下的找不找出路的可怜虫。他们只能挣扎、呐喊,以此来摆脱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折磨,来延续生命的存在。但这种种的努力只是徒劳,结局已经注定并不可逆转,因为人性不能变,人的欲望不会戛然而止。
由以上观之,《雷雨》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就是在欲望的支配下陷入无尽怪圈的这样的一种生存状态。直到被一场即将到来的雷雨所毁灭,洗出个干净清新的世界。
摘要:《雷雨》中人物的命运、生存状态备受关注。论文论述了《雷雨》主要人物的生存状态,分析了人性中欲望的产生的根源,最后的结局;探究了人最难以掌握的命运的根源,压抑的环境造就的性格导致悲剧不可逆转的发生。
关键词:《雷雨》,生存状态,欲望,挣扎,毁灭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曹禺.雷雨的写作[J].北京:杂文月刊,1935.
[3]曹禺.曹禺文集一卷·雷雨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3.生存还是毁灭? 篇三
2003年底,伴随着对南方证券种种问题及问题严重程度的猜测,各路媒体也开始从蛛丝马迹中搜寻南方证券未来的命运,但所有的猜测不外乎是“生与死”两条路:“生”就是要么政府进行巨额注资、扩大资本金,要么再度剥离不良资产、保留主业,而“死”就简单得多,要么破产,要么被并购。
据公开报道,早在2003年下半年,因众多债权人及一些小股东四处投诉,南方证券的高层在心力交瘁之际,向公司间接第一大股东深圳市政府求助,深圳市领导也做过一些承诺,外界因此一度盛传“南方证券静待新生”。
但与“深圳市政府决定注资30亿元”的舆论推断相反,在阚治东2003年12月23日获准离任前,中国证监会、深圳市政府、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关于南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风险处置有关问题的请示》获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10天之后,中国证监会、深圳市政府对外宣布行政接管决定,同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一道,负责南方证券的经营管理及风险处置工作。
据知情人士向《经济》杂志透露,眼下南方证券的行政接管工作主要分四块齐头并进,一是经纪、投行等日常经营管理,力求平稳;二是稽核工作,聘请深圳天健信德会计师事务所对南方证券进行全面审计,同时从地方证监局抽调人马对南方证券各部门、各分公司及营业部进行清查;三是由深圳市公安局、公安部证券犯罪局及深圳市纪委组成专案组,对涉嫌违法犯罪的问题进行侦察并采取相关措施;四是由证监会法律部派员,联合深圳市有关人员,设计南方证券的未来方案。
存 续
据一位了解方案设计进程的人士透露,有关部门首先考虑的是保住南方证券的牌子,并且尽量留在深圳。
据悉,大致的操作思路有两条。其一是进行第四次资产剥离(第一次是剥离淮海投资,成立天发投资;第二次是剥离天发投资,成立上海华德;第三次是剥离其余实业投资,增资深圳华晟达),但与以往不同,这一次将彻底剥离南方证券所有不良资产,仅保留经纪、投行等证券类业务,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以及债务将由有关部门付一定代价进行消化,从而使南方证券“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另外就是成立一家新的“南方证券公司”,将南方证券的交易所席位、经纪业务、承销业务等资格及核心团队接过来,不良资产及债务转成股份出售,从而“旧貌换新颜”。
这两种方案都将保持南方证券股权结构的稳定,或许有一些营业部将被撤销,员工队伍也至少会缩减三分之一左右。
据透露,因有多方力量暗地里博弈,南方证券存续的可能性在50%以上。
据了解,在南方证券开户的股民最多时达10万人,由于“证券市场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信心市场”,所以可以认为与这10万人联系在一起的是市场中所有投资者。一位资深证券分析师认为,为维护市场信心,即使南方证券自身有破产倒闭的要求,监管部门也要顾及市场反应与投资者信心,不会轻易让其退出。
与巨大的社会影响紧密相关的是对行业的冲击。据有关人士估算,南方证券直接控制的资金量达500多亿元,如果加上关联交易和间接控制,南方证券控制的资金在1000亿元之上,而金融系统中的资金链都是相互牵连的,南方证券如有不测,不仅将使证券市场再遭重创,甚至可能引发巨大金融风波,因此人民银行也不希望看到“惨剧”发生,再说它还有80多亿元再贷款投入了南方证券。
一位资深金融专家认为,国内处理金融机构问题时,人民银行提供的再贷款的回收率大概在1%左右。与财政部拨款不一样,人民银行有一个发行货币的职能,80多亿元贷款对于全国货币发行量而言,几乎不受什么影响。
对于深圳市而言,金融是其规划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南方证券一直位居国内券商前列,可谓深圳市金融证券领域的头号招牌,如果被迫破产,则将对深圳市产生巨大的负面影,甚至会重新引发“深圳被谁抛弃”的公众质疑。
实际上,深圳市对南方证券一直关爱有加,最明显的莫过于在对阚治东的使用上。在2002年6月21日赴任南方证券总裁之前,阚治东一直任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这家成立于1999年8月的风险投资公司,在其最初7亿元注册资本中,深圳市政府占了5亿元。
业内人士称,1997年6月,阚治东因“陆家嘴事件”而被中国证监会处以“五年市场禁入”,但其超强的个人能力很为深圳市政府认可,因而被邀至深圳,并作为“储备人才”而深得重用。从2002年6月深圳市委组织部梁键处长宣布任命通知,到2003年12月前后频频向媒体发布“真情告白”,最终又退回到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这也是一家属于深圳市政府的企业),在媒体问起他对这一段时期的感受时,阚治东的回答是:“组织安排,未容多想”。
此外,一个非常微妙的关节是,南方证券的命运也关系到行政接管小组许多人员的未来职业生涯。牛冠兴从招商证券借调过来时,还带来3名业务骨干,国信证券及深交所、上交所、中国证监会及中国人民银行也各抽来1人。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精英人物在原单位的位子已迅速被顶上,将来他们回原单位的可能性很小。按有关部门当初的设想,一旦接管时期平稳度过,他们将很可能在“新南方证券”中任职。
在国外,金融机构也存在“太大不易倒”(Too Big to Fail)现象,因为一家庞大的金融机构倒闭很可能引发金融风潮,此时政府必须出面。
近两年来,国内也“倒下”一些券商,如大连证券、鞍山证券、珠海证券、富友证券、新华证券等,但这些均规模较小,不会引起太大震荡。也就是说,用这些小券商的遭遇来估测南方证券的未来并没有什么根据。
并 购
据知情人士介绍,如果南方证券的漏洞越查越大,超过了原则许可范围内的资金底线,有关部门再伸援助之手的阻力太大,则将考虑引进外来投资者,要么组建合资公司,要么全部出让。
若真到这一地步,由于有关部门的坚持,对于并购仍有三个层次的要求:首先,最好是并购后成立的新公司将总部落在深圳;其次,是投资者是国内有实力的同行业企业;实在不行的话,最后的要求是投资者至少具有全球知名度。
照此说法,最有希望接盘的便是国信证券。国信证券与南方证券同为深圳市政府所控制,并且是行业公认的资产状况较好的证券公司,应该具有承担一定债务的能力。
也正因为这一点,早在2003年底,有关“国信证券正在制定与南方证券合并的计划”的消息就不胫而走。另一个与此紧密相关的说法是,在成立南方证券行政接管小组时,一开始拟定的接管组组长就是国信证券总裁胡继之,只是因为考虑到时机不合,最终才换成招商证券的牛冠兴。
但据一位接管组人士透露,国信证券提出接盘的最高价是100亿元,并且还要求深圳市政府资助数十亿元,而一旦南方证券的包袱被查明大大超过这个数字的话,国信证券也只能知难而退。
就在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前后,有关国家开发银行、中信证券、首创证券等单位将并购南方证券的说法被炒得沸沸扬扬,甚至还有传闻说已进入实质性谈判、正在草拟并购方案等,但《经济》杂志得到的印象是,国内其他投资者的可能性不大,一是因为南方证券的债务很可能达到国内这些潜在投资者难以接受的地步,二是有关部门也不太希望出现这种局面。或许正因为此,自1月底以来,相关传闻也日渐稀少。
事实上,高盛收购南方证券也具有某种可能。尽管2个多月前行政接管组以“从没听说外资即将收购南方证券”向公众澄清,但实际上高盛同接管组及深圳市政府的联系未断。并且更具竞争力的是,高盛对处理中国企业的不良资产抱有浓厚的兴趣,加之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国际经验,对南方证券的巨额债务能够接受和处置。但几方坐下来谈,估计至少还得在半年之后。
破 产
如果南方证券最终清查出来的窟窿无法填补,一是没有人接盘,二是债权人逼债,则只得让其破产。一位专家认为,从长远考虑,从净化证券市场的角度,关闭南方证券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否则“逆向示范”,后患无穷。
如果真是到了破产这一步,拍卖南方证券资产所得将首先用于偿还个人投资者的债务,机构债权人的利益将会被打折,而广大股东本身就具有承担债务的责任。
但一位行政接管组成员认为,实际上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
《华尔街日报》在报道南方证券接管事件时说,南方证券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可与摩根士丹利和雷曼兄弟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地位媲美,但在美国,出现问题的金融公司会被监管当局关闭,其资产将被冻结并移交法院处理。与此不同的是,中国政府倾向于悄悄地处理金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将顾客账户转移给另外一家公司管理;这样一来,针对违规行为的调查通常在不为外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
4.生存与毁灭高中作文900字 篇四
当我们在交叉路口手足无措的时候,往往会强迫性地让自己选择左右两条路。左边一条是生存,右边一条是自甘堕落,直至毁灭。
我们都在无休止的进行着心底的演出,直到后来,我们必须靠某些精神上的勉励才能够让自己勉勉强强地持续这样子的演练,直至崩溃。于是,我们总是在自甘堕落前一再地警告自己“只有这一次,下次再也不允许”,这样子毫无实际意义的话,可是我们都没有想过,我们的身体是否支撑得住我们这样子的自虐。就如同自己拿着一根长长地、尖尖的铁管,不断地朝心脏的位置插去,在药性过后,才能嗥叫出心底最深的疼痛。
就如同约翰尼・卡许在一次上帝给予的幸运下,他完就了他从小到大一直坚持的梦想――成为一个世人仰慕的歌手。可在一次次次永无止息的演出、被歌迷包围、被狗仔队跟踪等等令人崩溃的沼泽下,他选择了堕落,选择了放逐自我。直到他失去了他原来的所有,才被仍喜欢他的监狱长的一句话挽救,他说:“生活还是毁灭,你自己选择吧。”。于是,他再次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力,解救了自己。他拥有了他原来拥有的所有,他也找回来当初属于自己的坚强,他不再重蹈覆辙,他回到了原来那条风景仍旧美好的羊肠小道。我们或许会开始珍爱自己,保重自己。可是在每一个拐弯角,都可能隐藏着很深很透彻的危机。它们可能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崩溃,也可能是一个个无法挣脱的沼泽。
在一次次对生命的放逐之后,我们可能会后悔当初对所有事情的不坚定。以至于如今的我们,如此的`不被人们尊重。所以,我们就更加无法抱怨世事的不公平,我们不该把事情想的太过严重,更加不该把原本纯洁无暇的心灵驱赶到民怨横生的国境。
我们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往往是“有这个心,没那个胆”,导致我们如今获得一次次小小的成功,却始终不能铸成巨大的成就。成功也亦是如此,它不是我们一次次窥视后才能得到的心底慰藉,更加不是使我们视觉神经疲劳的根源。它只是在一次次的勉励我们,一次次的引导我们,如何才能继续走接下来的每一条道路。
我们都是站在同一蓝天下的小少年,却不再是当初的孩子。于是我们拥有了选择权,但我们却不能控制我们的自制力。或许在一次失误下,会使我们走向无法挣脱的深渊,但也希望我们,能在不识水性的我们,落入大海后,能紧紧地拥抱着每一根能够救命的木头,直到真的失去了所有的求生意志。
5.读《占有还是生存》有感 篇五
文:戗籽
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征服自然界,让物质财富涌流、获得尽可能多的幸福和无拘无束的个人自由。人通过自身的积极活动来统治自然界从而也开始了人类文明。人用机械和核能取代了人力和兽力,用计算机代替了人脑,工业上的进步使我们更为坚信,生产的发展时无止境的,消费是无止境的,技术可以使我们无所不能,科学可以使我们无所不知。这一切使人们具有一种自由感,最起码社会中上层是有这样的感觉的。工业时代的成果使人们相信,只要工业化继续向前发展,新的自由会给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带来益处。
但现实情况是,无限制地去满足所有的愿望并不会带来欢乐和极大的享乐,也不会使人生活得幸福,国家机器操纵着我们的思想、感情和趣味。1954年11月4号,A-施魏策尔前往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时说:“我们应该勇于正视现实,人已经变成了一位超人。他具有超人的力量,却没有超人的理性。结果,我们一直不愿意承认的事情终于暴露无疑了。超人随着其力量的不断增强,他也日益成为一个灵魂空虚的人。我们已经从超人变成了非人,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而且早就该认识到。”
在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一书中,作者把工业时代的这个现实结果的原因总结为两个心理上的因素:
1、生活的目的是幸福,也就是说最大下限度地随心所欲,即满足一个人所能具有的全部愿望或者说主观需求(极端享乐主义);
2、自私、利己和占有欲—制度为了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必须要鼓励这些性格特征的发展,这会导致和谐与和平。
第一个因素是从人自身的角度出发。个人主义主张个人对于任何社会集体的道德优先性,按照伯林的说法,这种学说认为政治和社会安排必须服从一些个人价值,如快乐、知识、友谊、美德或艺术与生活中的自我表达;为了这些价值他们创造一个支架,一种手段,但不管手段多么不可缺少,也毕竟只是手段。由于个人主义将个人的价值置于突出地位,将其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这导致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在前近代时期,人生活宗教、道德、伦理关系等等的束缚下,人的私欲被压抑着而缺少释放的机会,而近代以来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主义重又兴起,主张人的尊严和价值,鼓励人追求个人私利,其对人的私欲的鼓励直接导致了其极端膨胀。这种私欲的膨胀尤其表现在攫取经济财富方面,贝尔称之为“经济冲动力”,伴随着“经济冲动力”的还有一种倡导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努力拼搏的“宗教冲动力”,这两种冲动力在近代时期交互作用,对于促进生产力进步,增加社会财富总额产生了极大的作用,人类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得到推广普及并深入人心,“经济冲动力”继续膨胀,而人的“宗教冲动力”却损耗殆尽,这样一来,人的聚敛财富的欲望竟至丧心病狂、道德沦丧的地步,人类逐渐远离了道德、价值的追求,而变得越来越相互隔绝、自私自利、精神空虚,生活在享乐、纵欲、冲突、空虚的占有性社会中。
弗洛姆认为一种愿望的事实存在构成某种道德的规范,他们所关心的人类的最佳幸福,他们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把需求(愿望)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观上感觉到的,满足这种需求会导致瞬时的快乐;另一种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的,满足这种需求则会促进人的成长,也就是说会给人带来幸福。前种需求阻碍人的成长,后种需求则与人的本性要求相一致。工业时代乃至现在的信息时代都在确认一个事实,娱乐消遣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方法。
第二种因素是从制度或者社会对人的有意影响的角度来看。自私、利己和占有欲是利己主义的表现形式,利己主义不仅是人的行为的一部分,也是人的个性中的一个方面。利己主义的意思是说,人们想把一切都据为己有;能够给人带来欢乐的不是分享,而是占有;人们不得不总是那样贪婪,因为占有就是人们生活的目的,人占有的越多,人的生存实现得也越多。人们拒绝承认这一事实,即这种性格特征并不是自然地本能,它们不是工业社会形成的原因,而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马尔库塞在他的《单向度的人》一书中表述到“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社会。不过它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因为造就它的极权主义性质主要的不是恐怖和暴力,而是技术的进步。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发达工业社会虽不是一个不自由的社会,但毕竟是一个舒舒服服的不自由的社会;()虽是一个更有效地控制着人的极权主义社会,但毕竟是一个使人安然自得的极权主义社会。这也是它的新颖之处。”
针对第一个因素里关于人的愿望和需求的满足,马尔库塞认为在消费社会里,技术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它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虚假的需求。而正是这些虚假的需求使人们对社会的反抗逐渐变成了反抗自身。因为虚假的需求已经成功把自身与个体的幸福生活捆绑在一起了。个体的幸福生活取决于这些虚假的需求,虚假的需求来自技术,而技术被统治阶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时刻影响改变着人们。
所以说人的需求除了根植于人的本性中的真实需求外,很多的虚假需求是被创造的,而且人的自私、利己和占有欲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激发出来的。这就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你真的是自由自主的吗?举个例子,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躺在床上刷朋友圈,不知不觉1个小时就过去了,但是放下手机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干,时间就这么荒废掉了。互联网产品经理在规划一款产品大多都遵循一句话:killtime是一种非常强而且非常有粘性的需求。对于公司而言,利益是最高追求,一个软件为了留住用户是会做很多考虑的,他们会想办法让你尽可能长时间的留在这,不要点退出。但作为用户的我们,每天的时间就那么多,你把很多时间花在上面,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就很少而你本该去学习的时间,去陪家人的时间,去运动的时间,去健身的时间,是不是悄悄的被这些APP偷走了?微信也许是一款很成功的软件,但对于有些用户,它能就是timekiller.所以哈贝马斯说:“自由成了统治的工具。”在前段时间有一个纪录片--《我们身处的谎言世界》被广泛流传,中间有一段话发人深省:“我们追求着所谓的自由,可是我们真的自由吗?食物、水、土地、矿产资源……所需要的生存元素都被大企业所垄断。树上没有食物,河里没有清水,没有土地来建造家园。没错,如果你尝试享用地球所供给的东西,你就已经被关在了牢笼之中。于是我们服从他们的规定。
我们开始习惯了通过教科书来了解世界,多年来我们坐在教室里机械式地被灌输千篇一律的知识,像试验品一样被测试和评分,而不被鼓励去改变世界、做与众不同的人。聪明到能够完成眼下的工作却从不质疑为什么要这样做。于是我们不停地工作,无暇享受自己心目中追求已久的生活。直到肉体衰老无力行动,我们的一生就会在此止步,而我们的孩子则会代替我们继续这一场游戏。
我们总觉得自己的人生是独特的。但实际上,我们加在一起不过是燃料而已——驱动着精英们的燃料。那些隐藏在大企业商标后的精英们,这是他们的世界。
回到主题”占有还是生存“上来,在一个用身价百万千万来形容人的价值的社会里,生存的本质是不是在于占有?一无所有的人其生存是不是真的一文不值?佛教讲四大皆空,主张不可追求占有;马克思说奢侈如同贫穷一样都是罪恶,主张充分生存而不是充分占有;弗洛姆提出了重生存和重占有,它们是人对生活的两种根本不同形式的体验,其强弱程度决定这个人性格的不同和两类社会性格的不同,区分了这两种不同形式的个人体验、生存方式、社会性格:占有(tohave)和生存(tobe)。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基础是以利润为取向的社会,而占有观念的实质是:物物,也物于物——占有者和占有物都成为了物,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死的、没有生命力的。弗洛姆说:”看起来,我好像拥有一切,实际上一无所有,因为我所有的,所占有的和所统治的对象都是生命过程中暂时的瞬间。“
6.生存还是毁灭 篇六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前途无量的抢手人才,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不断学习进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情商EQ和逆境智商AQ。可以预见,未来职场的竞争将不仅是智商的竞争,也是情商的竞争,更是逆境智商的竞争。个人在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将自己的IQ、EQ和AQ优化组合起来。
IQ打铁还得自身硬
智商是指衡量智力测验者的成绩标准。智力历来说是很有分歧意见的字眼,它可用来指:思维能力,一般的智力,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或对新情境作出恰当反应的能力,抽象推理,认识关节系和作出论断的能力等等。一般意义上,人们往往将智商高低与其接受学历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相联系,如文凭、职业资格证书等。智商高的人一定是业务过硬、能力强、本事大的人,新的职业结构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顶尖职业需要怎样的能力结构呢?
--要有广泛的专业技能。入世后社会将更加需要计算机开发与应用、产品营销、管道工程、电子工程等方面的人才。没有过硬的技术才能或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必然会被市场竞争淘汰。其中数字与计算能力并非是理工科才必备的,入世后绝大多数人才都应当具备,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配合以及公司运作的衔接通畅都离不开数字与计算。了解并会维护各种系统,包括从计算机系统至产品销售甚至水管维修系统。
--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它是白领职工都需要的技能。富于想象力,有利于收集并获得广泛、大量的信息与知识:想象力还可以开拓思维方法及观察的视野,换一句话说,想象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带动创造性和创新能力。能广泛地搜集信息和理解它们并将之用于引导公司走向未来。
--要有创新能力。能使公司平稳地运作,以获得长期的高额利润。使公司从目前只能预测到下一财政报告的窘境中解脱出来。
--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如今许多被认为是少数领导人士才具备的组织能力在入世后会成为选择职员的重点。比如说设置工作流程、制定市场营销方针、统一调拨财力物力、协调分配任务等都需要高标准的组织规划能力。人的能动性要得到充分发挥,而不
局限于按部就班的传统模式。组织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许多部门需要在物资供应、工作程序以及贸易往来、财政机遇等诸多方面予以组织或重新组织。
--要有说服他人的能力。说服与交流能力即语言能力,懂得如何表达信息和思想,并能够听取信息与思想的人。公司间的交往要求职员能应付越来越多的人际关系并具有越来越高的游说能力。同时,在本来节奏快的工作环境中,内部的交流显得更加重要,尽管惜时如金,但没有交流就缺乏动力和发展的源泉。今天,一个有成效的工作人员应当善于向他人介绍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说清楚自己的观念,使人能理解并支持某一特殊见解。
--要有文理贯通能力。文理贯通要求职员学会利用个人天赋提高工作经验,各种知识的融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文科积累的教育经验与理科的专业技能的结合将是明天的白领人士们最有参考价值的学习方向。
职场成功20%靠智商80%靠情商
今天,我们开始认识到情感在人的智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正像字典所下的定义一样,“一个人所具有的能够适应一些新的环境,能够找到对付他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的解决办法的能力”。情感在支配着智力,在这方面,情感所起的作用大概要比数十年来人们所推崇的数理逻辑能力所起的支配作用要大。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智商在个人的职场成功中所起的作用仅占20%,对哈佛大学的一些学生进行的研究证明,那些在考试中,或在智商测试中成绩最好的学生的成功率并不比那些当时看上去并不那么突出的学生高。另一些研究人员说,在个人的成功中,这个著名的智力商数只起20%的作用,其他80%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社会环境、机遇,尤其是靠标准测试所没有考虑进去的那部分智力??情感智力。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萨洛韦第一次提出了“情感智力”这个说法,他认为情感智力对个人事业的发展与成功是必不可少的,他给情感智力下的定义要从五个方面看:1.能充分认识自己的情感,具有理解自我及心理直觉感知的基本能力,这正是精神分析学家所称之为的“专注的自我”。2.自身动机,这是一种使其情感专注的能力。3.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是使其感受力适应各种情况的能力。4.情感归向,或者叫对他人情感的感知,这种对他人的关注导致利他主义。5.掌握好人际关系,具有与他人交往的才能,这是一种掌握好自己情感的特别的才能。
智商显示一个人做事的本领,情商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在今后的社会中,公司职员不仅要会做事,更要去做人。情商高的人,说话得体,办事得当,才思敏捷,“人
见人爱”。求职者除了要具有高智商外,以下的几种情商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是竞争合作意识。个人若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或者说生存意识)则难以站稳脚跟,不过一味强调竞争,也可能走向反面。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合作是第一位的,竞争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合作。二是形象意识。员工的个人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的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全员公关,要求每一个员工为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努力。三是角色转换意识。多数企业认为角色转换慢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现在的企业可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企业招聘员工进来,就是需要他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为企业创造效益。若等个一年半载才进入状态,恐怕再“耐心”的企业也会对他没兴趣了。四是敬业精神。诚然,当今的社会是个人才流动频繁的社会,我们再也不可能像父辈那样,一辈子只从事一种职业。但是,不管工作岗位怎么换,敬业精神总归是要有的。因此,大学生若能顺应企业对敬业精神的要求,并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也将大大增加自己顺利就业的机会。五是学习意识。现代社会的信息瞬息万变,一日千里,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将更是如此。相应地,企业也会要求员工有广阔的胸襟、开阔的视野,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来事物。
反败为胜AQ必不少
AQ(Adversity Quotient)逆境智商衡量的就是一个人应对挫折、逆境的能力,AQ较低的人遇事容易方寸大乱、止步不前;而AQ较高的人则成为或正在成为人群中的领袖。正如IQ(智商)一样,AQ不但可以测定,而且可以通过种种方法增进。AQ理论被视为一项“革命性的理论”。惠普、波音、联邦快递等“人们最想为之工作的公司”及“最受尊重的公司”均采用AQ理论进行内部培训和对外招聘。
一家制造公司的总裁被告知公司在每一笔银行贷款上都有错误,银行说他们无法偿还贷款,也无法为员工支付工资。很快,包括公司5名顶级销售员的团队都跳槽了,造成了巨大损失。更麻烦的是,他年迈的父母还在用他的银行支票,他不得不坐在71岁的父亲身边,听银行的人仔细解释他的公司财务状况怎么会在36个小时内完全垮台。当他回家告诉妻子,需要几个小时在自己建立起来的事业被破坏掉之前想出解决的办法,“哦,那是你的问题,我要去滑雪了。”然后她离开了,结束了他们的婚姻。困难接踵而至,超出了他的控制能力,而且肯定会影响到他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他那积极向上的品格扛住了“子弹”的袭击。他打电话给私人朋友借款,并把团队成员集合起来,制订出“逃生策略”,让他们能够还清债务、重建公司。多亏了这一“限制策略”,他的公司目前正在赚取空前的利润。
人在危机之中很容易后悔,以下方法能使你改变这种思维方式,转而向前看:
一是调高目标。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励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
二是离开舒适区。不断寻求挑战,激励自己,提防自己,不要躺倒在舒适区。舒适区只应是避风港而非安乐窝。它只是你迎接下次挑战之前刻意放松自己和恢复元气的地方。
三是把握好情绪。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但是,不要总想在自身之外寻开心。令你开心的事不在别处,就在你身上。因此,寻出自身的情绪高涨期用来不断激励自己。
四是加强排练。先“排演”一场比你要面对局面更复杂的战斗。如果手上有棘手活而自己又犹豫不决,不妨挑件更难的事先做。生活挑战你的事情,你定可以用来挑战自己。这样,你就可以自己开辟一条成功之路。成功的真谛是:对自己越苛刻,生活对你越宽容;对自己越宽容,生活对你越苛刻。
五是走向危机。危机能激发我们竭尽全力。无视这种现象,我们往往会愚蠢地创造一种追求舒适的生活,努力设计各种越来越轻松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风平浪静。当然,我们不必坐等危机或悲剧的到来,从内心挑战自我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7.生存还是毁灭 篇七
“还没呢, 已经听好几个厂家介绍方案了, 有点晕, 不知选哪个好, 你有什么建议?”
“也谈不上什么建议, 就是提醒你下, 上双活方案, 一定要防范好‘脑裂’的风险!”
“‘脑裂’?那不是治‘癫痫’病的后遗症吗?‘双活’也会有后遗症?”
“可不是, 前一段某金融部门还专门发文提醒上‘双活’后的‘脑裂’问题呢!”
“是吗?那我们得好好评估一下, 最终方案一定要考虑这方面的风险!”
是啊, 是要搞搞清清楚下面这几个问题, 再做抉择: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上“双活”?
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驱动业务拓展的动力, 对IT应用系统的连续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君不见SLA (服务水平协议) 都在比小数点后有几个9吗?恨不得直接写100%呢。可做为基础架构的IT系统, 终归是机器设备, 总会在生命周期中出现各类故障, 对于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双机冗余模式解决, 对于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负载均衡方案解决, 但对于数据库服务器及其存储设备, 则一直采用传统的冷备模式, 既当主设备出故障时, 冷启动备机应急, 显然这种解决方案, 其故障恢复时间无法降到秒级, 最好的也在分钟级, 当需要保证7×24不间断提供服务时, 这里就成为了瓶颈。
正是在这种局面下, 诸多存储设备厂商, 借鉴数据库厂商的HA (高可用性) 解决方案, 提出并开发了“双活”模式, 理想的“双活”解决方案, 由于双机互为主、备, 并实时同步数据, 因此只需毫秒级的延迟, 即可在一方出故障时, 接管对数据的存取, 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第二个问题是:“双活”有什么利弊?
正所谓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由于IT系统的复杂性, 环境、线路、设备、系统, 甚至是线缆都可能是故障源, 采取“双活”后, 如何破解数据的“CAP”难题就成为该模式能否有效的关键!也就是说数据的一致性 (Consistency) 、可用性 (Availability) 、分区容忍性 (Partition Tolerance) 三者只能同时选择实现二个, 其中, 一致性追求RPO为零, 可用性追求RTO为零, 分区容忍性追求多存储复本且在不同存储载体上, 截止目前, 由于相关理论尚且没有被证伪, 要找到三者兼顾的解决方案还不现实。
“双活”的目的, 本来是解决可用性 (注:随时可用) 的问题的, 顺便实现分区容忍性, 这就带来了数据的一致性无法保证的问题, 既所谓的“脑裂”问题, 如果发生的话, 将造成数据的不可用, 进而影响业务的连续性, 虽然其发生概率较小, 但一旦发生则是致命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上“双活”模式时, 非常慎重的原因!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应对“脑裂”风险?
“脑裂”有风险, “双活”又要上, 既然没有完美的技术, 那就选择能根据场景变换组合的解决方案。比如上述三者的分类组合, 如CP、CA、AP等组合都能实现的方案。
这就需要进行场景变换实测, 看该解决方案是否支持“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 是否支持同步成功以“同步命令发出”或“同步结果完成”为信号的双模式。
还有, 是否有“仲裁服务器”和“多路径软件”用来对“脑裂”现象强行干预。
最为重要是, 是否有手工模式, 以便在“仲裁”失效或“各方”失联的情况下, 通过传统的手工模式 (注:类似冷备模式) 恢复服务。
——IT语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老婆, 问一个严肃的个人问题?”
“什么严肃问题?不会是你犯严重错误了吧?”
“别瞎猜!是这样, 假如你得了‘癫痫’, 如果做手术, 可以治好, 但却有后遗症!你是做呢?还是不做?”
“那要看是什么后遗症了!”
“比如‘脑裂’?就是脑子中总有两小人打驾, 一个往左, 一个往右, 不知听哪个的好。”
“那不成精神分裂了吗?”
“到没那么严重, 慢慢适应, 最终选一个小人的指令就行了?”
“这还行, 如果用‘精神分裂’换‘癫痫’, 那还不如不换呢!”
……
想想也是, 任何方案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要有利的一面, 一定会带来不利的一面, 关键是最在乎什么?以及如何取舍?只要控制住风险, 并将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 就是可以接受的, 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做治‘癫痫’的手术呢?
明天就要上会讨论确定是否上“双活”方案了, 经与老婆调侃几句, 王主任心静了许多, 似乎有些小小释然。
8.生存还是毁灭? 篇八
中世纪的自杀问题
事实证明在中世纪,所有的社会阶层中,都存在两性自杀的现象。自杀的动机多种多样,境遇悲惨、疾病、身体疼痛难忍,害怕受到处罚、拒绝受到侮辱,爱情或嫉妒也是自杀的推动力。但正如上面的事例所显示的,自杀的人要被判处为谋杀罪,尸体要受到残酷的对待,自杀者的财产也要被没收。英国的法律规定,自杀者的尸体必须埋在十字路口,尸体的脸上要压上石头,再用一根尖木桩穿过尸体,钉在土里,在木桩上书写自杀者的姓名与罪恶。以此来警告世人不要再犯此罪。而当时法国的法律也规定,发现自杀死者的尸体,要将尸体倒拖过城市街道进行示众后,再挂到绞架上示众。有些德意志邦国也规定自杀而死的人要处以鞭尸刑,并抛尸野外,自杀未遂者则要被判处死刑。这都是因为在中世纪自杀被看作是失望之余受到魔鬼引诱的结果,或者是发疯的行为。自杀属于不吉利的死亡,是魔鬼和邪恶力量在作祟。惩罚自杀者的尸体,其用意既在于驱魔除怪,又在于警戒世人。死者家属还要被迫参加这种给家族带来莫大羞辱的仪式。
但中世纪的自杀也有等级差别,只有平民百姓的自杀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贵族,则有一些替代的途径可以为他们的自杀提供机会,比如比武、围猎、战争还有十字军东征。相对而言农民只有用绳索或溺水的方式带走他们的痛苦。贵族的自杀在某种程度上是令人尊重的,而粗野的下等人的自杀则被认为是懦弱的行为。
对自杀问题,古希腊的每一个哲学流派都有自己的立场,观点异彩纷呈。毕达哥拉斯主义完全否定自杀,伊壁鸠鲁和斯多葛派则欢迎赞许。斯多噶学派认为,每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只要他觉得死亡似乎比眼前残酷的生活更适合自己,那他就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斯多葛哲学后来在古罗马很盛行,有很多政治家、学者比如塞涅卡、加图等都是自杀的。基督教早期的文献中对自杀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教会到了11世纪以后才将禁止自杀律法化。12世纪的神学家阿伯拉尔引用柏拉图的观点证明自杀是可憎的,14世纪的神学家邓斯·司各特也认为任何人没有上帝的命令都不能杀死自己。圣布鲁诺认为自杀是对撒旦献祭。还有神学家认为自杀是对本人过分的爱。总之基督教理论赋予自杀一种可耻的特性,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企图将自杀合理化的难点也正在于冲破这堵被中世纪的理论家、法学家和伦理学家设置的耻辱之墙。
意识危机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有比忍受命运多舛更高贵的灵魂吗?有比反抗苦难人世更高贵的灵魂吗?死了,仅仅是睡了。终于在睡眠中停下来可恶的心跳,有什么结局能比这样了结传承而下的痛苦更让人渴求呢?……”眼前的生活,如此荒谬,如此艰难,我们为什么不立即结束它,沉入永恒的睡眠中去呢?哈姆雷特的问题也是全世界的问题。这段世界著名的文字莎士比亚写于1600年。哈姆雷特一提出自杀的问题就引起了宗教界,非宗教界的强烈反应。这是在宗教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思考自杀问题是1580—1620年欧洲第一次信仰危机的一个征兆。
《哈姆雷特》中讲述的诱惑是对自杀最完美的表述,代表着1580—1620年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思想。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确实想过要自杀,哈姆雷特忠实的朋友霍拉提欧,在全剧结尾几乎自杀,但为哈姆雷特所挡下,至于奥菲利娅,则可能真的自杀成功了。奥菲利娅死后,替她掘墓的人,也因为她的实际死因并不清楚,而讨论起该不该按基督教仪式葬她的问题。
自从文艺复兴时期自杀问题再次被提出之后,这个问题在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思想家中间引起了极大反响,随之产生了一门系统的学科。要求对自杀进行分类,区别对待。总体来说在文艺复兴之后,怀疑的态度占了主导地位。哲学家们不厌其烦的举出支持和反对的理由,但最终也没有得出定论。蒙田本人患上了结石病,痛苦地等待死亡,他是不是也像哈姆雷特一样害怕“那个从来没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家园”?跟那些写过自杀论著的人一样,蒙田也犹豫不决,但最终没有自杀,似乎谈论自杀本身还有驱逐自杀的效用。
虽然很多人谈论自杀但自杀者的数量在欧洲第一次信念危机时期丝毫没有增长。英国法庭留下的记录显示:1580~1 589年是923例自杀,1590~1599年801例,1600 1609年894例,1610~1619年976例。当然这些记录远不能说明自杀者的总数量。
浪漫主义的自杀
1700年牛津大学的一学者自杀,1701年,一生活富足的伯爵自杀,两个星期后他的儿子也仿效他而去,1 702年当时财政大臣的表兄割喉自尽,他家庭富足,婚姻美满。1704年富有的企业家爱德华饮弹而亡。经过报刊的广泛报道与评论,这些自杀事件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杀因此被称为英国病,英国病之谜就此诞生。有人解释说这是因为岛国不利的地理和气候,造成了国民的忧伤性格。其实同时期的欧洲大陆自杀事件也是此起彼伏。
1774年,歌德出版了他的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背景是他一位朋友因为被心仪的已婚妇女拒绝而自杀,当时,歌德也正与一位已婚妇女热恋,这些构成了《维特》的人物原型。其实歌德并没有创造一种时尚,他只是描述了一种风气,并给了这种风尚一种具体的形态:为情而自杀。年轻男子与贞洁夫人之间不能有结果的爱情,一直来就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同情。爱情、死亡、人与人之间难以消除的隔膜,不可抗拒的命运,青春年华这些敏感话题在维特身上都可以找到。当年欧洲的年轻人都喜欢引用维特的语言, “死,意味着什么呢?你看,当我们讲到死亡时我们还在幻想着。人是那么渺小,完全不知道生命始于何处,又会终于何时。现在轮到我,轮到你了!”
这本书在1775年翻译成了法语,之后的十年内出现了15种版本。结果维特很快有了仿效者。1777年,一名瑞典男子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身旁放着一本打开着的《少年维特的烦恼》。1778年,法国一个鞋匠学徒跳窗自杀,在他的背心里夹着这本书。1784年一个年轻的英国女子死在自己的床上,枕头下压着《少年维特的烦恼》。所以有人戏称“维特造成的自杀人数比世界上美丽女人造成的还要多”。 美国当代社会学者大卫·菲利普斯发现对轰动性的自杀事件报道后,在报
道所涵盖的地区,紧接着自杀率就会有大幅度上升。因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些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别人自杀身亡的消息后。就启发了自杀念头,效仿自杀者。这里面贯穿着一个社会认同原理,这种现象被称为“维特效应”。
如果说自杀问题在文艺复兴重新提起,在17世纪的知识分子中继续受到关注,那么在l 8世纪则变成了公开争论的话题。人们从来没有这么频繁的谈论自杀,写关于自杀的文章。1786年。英国《泰晤士报》要求公众讨论的话题是“自杀是勇敢的行为吗”。
在16世纪,自杀被认为是魔鬼的诱惑,自杀是一个宗教问题,由市政当局和教会来判定。这种观念到了18世纪没有完全消失,18世纪时英国法学家布莱克斯通对自杀罪名是这样解释的:首先,自杀行为侵犯了万能的上帝的权力,未经召唤就冲到上帝面前;其次,自杀行为是反对国王的行为,国王有责任保护全体臣民,自杀者是破坏了国王的这项责任,因此自杀者必须严惩。但在启蒙运动的末期,一种更加世俗化的解释逐渐占据主流,即认为自杀是社会和个体心理的问题,自杀者从“罪犯”转变成了受害者,是促使他陷入不幸和绝望的政治和社会的受害者。法律的转变远远落在文化观念的后面,18世纪末期,对自杀者进行处罚的法律开始松动了。在法国,政治和宗教界的领导人尽管仍然态度暧昧,但已经开始觉悟到自杀率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健康程度。
永恒的问题
到了19世纪,人们致力于破坏前三个世纪以来一步步艰难的建立起来的理念:把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加贬抑地加以讨论,自杀是一个悲剧性的动作,但我们应该理解它。19世纪的政府总是希望把自杀事件掩盖下去。1 829年,法国的一份报纸写道:报纸在报道无论什么自杀事件时都要有所节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样的报道不止一次把不少境况不佳的人引向了自杀。l 830年法国孔代的公爵自杀之后, 《法兰西新闻》没有提及他的死因,而《辩论报》写道孔代公爵有可能是自杀的,虽然这也可能是对这位王子的一种不恰当的中伤。
同一时期的法国教会,开始更积极地反对自杀行为。1821年,一位地区神甫写道:从我到了这里之后,我曾拒绝过四例自杀的人要求埋葬在教堂墓地里的要求。我甚至在他们办葬礼时一件教堂用品都没有借给他们使用。对于自杀者如何处理的问题法国教会一直没有成文规定出台,由各地区的神甫自己来把握。到了1917年,新的教规出台,其中规定凡是自己主动手求死亡的人都不能得到教会最后的仪式。这样一来,各地的神职人员在对待自杀者的问题上就有法可依了。1980年,教会组织宣布:所有的人都有义务服从上帝的旨意,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就是保存自己的有用之身来为上帝服务。
如果说文艺复兴提出生存或死亡的问题,17和18世纪人们围绕着自杀的方式和动机进行争论,到了19世纪,争论结束了,自杀就是错误的。政治上、宗教上的统治阶级在这一点上取得了一致。自杀是一种丑恶的行为,无论从精神的角度、道德的角度还是社会的角度来说都是。当时各地都有反映自杀带来恐惧的民间传说。在英国,人们传说当某人把绳索套上脖子的时候,他就再不能把它取下来了。因为恶魔已经呆在了他的肩膀上,自杀者的灵魂将会永远在天地间流浪,人们在自杀的地方总会听到鬼哭狼嚎。《德伯家的苔丝》里也提到,教堂墓地旁边的角落“上帝允许荆棘生长”,埋葬着“未受洗礼的婴儿、劣迹昭彰的酒鬼、自杀的懦夫、以及别的可以想得出的该被打人地狱的人”。当然19世纪自杀现象还是存在,而且统计数字表明越来越多。
欧洲国家从法律上废除自杀的罪名,已经到了19世纪。最为典型的是英国,1824年的国会立法,废除了自杀者尸体要钉木桩的法律,但仍规定自杀者只能在夜晚安葬。1870年才废除了自杀者财产由国王没收的法律。1882年废除自杀者只能夜晚安葬的规定。可是英国教会继续禁止为自杀者举行宗教葬礼,自杀行为依旧是犯罪行为。1961年英国通过了专门的《自杀法》,才正式废除自杀罪名。但规定帮助或怂恿他人自杀的,最高可判处14年徒刑。
20世纪对自杀者的谴责依然存在。人们欣赏崇拜文学作品中的自杀者,同时又指责那些因为不幸而自杀的普通人,认为他们死的动机不高尚。20世纪也有很多名人自杀,自杀问题无处不在,有关自杀问题的争论再次卷土重来。但是很多叛逆性的哲学家都拒绝自杀的行为,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把自杀看成是一种放弃一切自由的举动。哲学家和小说家加缪在他的著作《科林斯王的神话》中说到,自杀是唯一真正的哲学问题,但他也不接受自杀。当代的知识分子对自杀话题所表现出的兴趣远远没有18世纪的同行们那么浓厚。随着医药行业和医疗水平的进步, “安乐死”的争论也浮出了水面,尽管当局从伦理上和政策上都施加了压力,认为不论个人所受的痛苦多么可怕,多么绝望,无法医治,都隐含着积极的意义。但“安乐死”这一问题还是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自杀仿佛一个令人沮丧、颓废、又黑又大的无底洞,让人厌恶又让人害怕。谁要是心甘情愿地向它靠拢,就会被看成是个疯子。但当代宗教信仰的衰退使越来越多的人处于绝望的境地。法国每年都有1.2万人自杀成功,还有同样数目的人自杀未遂。而政界与宗教界一如既往的对自杀问题保持缄默。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他们的想法始终没有改变过,他们认为自杀这种行为应受谴责,自杀是对社会秩序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