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浮士德的艺术形象

2024-09-20

分析浮士德的艺术形象(通用11篇)

1.分析浮士德的艺术形象 篇一

《家》中高老太爷艺术形象的性格特征分析

《家》中的高老太爷,一生历尽艰辛,终于实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圆满的四世同堂家庭形式。他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作为这个封建家庭的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的性格具有以下特征:

一、封建专制是高老太爷的主要性格特征

作家巴金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的性格特征,当他统治这个封建家庭的时候,他不能不依赖于封建制度最主要的统治手段:专制。他靠此建立起自己家中的绝对权威,以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

在高家,他的话就是法律,谁也不能反对。正如他所说:‚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要怎样就要怎样作。‛他靠此建立起自己家中的绝对权威,为了维护维护封建大家庭的秩序、兴盛,他施行了以下专制手段:一是坚决反对孙子们进学堂和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二是逼觉新和瑞珏结婚,制造了觉新和瑞珏、梅三个人的爱情悲剧。三是他对家中男女仆人视同牲畜,硬是把只有17岁的鸣凤送给60多岁的冯乐山做小老婆。鸣凤死后,他又把婉儿抬到冯家受煎熬。

二、高老太爷也是一个‚真人‛,性格具有多面性的一面。巴金笔下的高老太爷是一个并非‚完全是坏‛的坏人,而是一个‚真的人物‛。他除了上面专横、虚伪等性格特征,也有一 1

些例如昏庸、糊涂、单纯、人性等性格侧面,这是构成这个艺术典型形象不可缺少的重要笔触。从小说中关于‚斥责觉慧‛、‚喜吃年饭‛、‚临终发善‛三个场景得以表现出来。

一是‚斥责觉慧‛。出现在高老太爷粉墨登场的一幕,他‚冷笑了一声‛,‚用威严的眼光在他脸上扫来扫去‛,把‚学生跟军人闹事‛骂了一通,斥责觉慧道:‚你为什么也跟着他们胡闹?……听说外面的风声很不好,当局对于学生将有大不利的举动。像你这样在外面胡闹,看把你这条小命闹掉!‛他边骂边咳嗽,当他被觉慧平和地顶了一句,便激动不已地喊:‚陈姨太,去把他大哥喊来。‛这段描写,使人清楚地看到:他毕竟不是一个政治头脑敏锐的反动分子;他因‚外面风声很不好,当局对于学生将有大不利的举动‛而为孙儿的小命担忧,这和带头发出‚吁清张军长早日入城‘主持省政’的通电‛的冯乐山,毕竟是不同的。

二是在‚喜吃年饭‛那一幕中,作家在写了高老太爷看到他的‚四世同堂‛的希望已经实现时‚脸上浮出了满足的微笑‛,又借他自己的回想追述了‚他从前怎样苦学出身,得到功名,作了多年的官,造就了这一份大家业,广置了田产,修建了房屋,又生了这些儿女和这许多孙儿、孙女和重孙‛的历史。‚他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他想不到年轻人还有灵魂。他靠田租吃饭,却连农民怎样生活也弄不清楚。‛这样一个人,与小说中以维护

封建军阀统治为己任,以直接屠杀革命人民为事业的‚张军长‛、‚李都督‛之流是有区别的。他确把觉民和冯家的亲事当作联络冯乐山的手段,但当觉民出走,他狂怒不息时,也没有从政治上衡量得失,‚他所关心的是:第一,他的权威受到了打击,非用严厉的手段恢复不可;第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长主婚,幼辈不得过问——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违抗者必受惩罚。‛他没有关心同冯乐山的关系。因此,高老太爷对这门亲事并不是从勾结反动封建势力的政治考虑出发的,而是为了他的高府的兴盛。

三是在‚临终发善‛阶段。高老太爷是一个家庭观念非常强烈的人,他陶醉在四世同堂的美梦实现中,当他‚衰弱地躺在这里,没有人理他,没有人来分担他的痛苦和孤寂‛时,‚他第一次感到了失望、幻灭、黑暗。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好像有点错了‛,这时,浓烈的家庭观念和对孙儿的眷念控制了他的感情,他不仅没有加深对叛逆的孙子们的敌意,而且反过来怀疑自己。他同觉孙辈们的家庭亲属关系这时产生作用。他看见觉慧走近,便睁大眼睛注意地看他,渐渐地脸上露出了笑容,虽然这个笑容是无力的,而且给人以凄惨的印象。‚他一下子变得和善了。‛与此同时,在觉慧眼中,‚现在的祖父显得非常衰弱,可怜,不再是那个威严可怕的高老太爷了。‛在这特殊情形下,觉慧们已不是高老太爷眼中不能容忍的叛逆,而在觉慧眼中的祖父也不再是‚整整一代人‛的顽固代表;双方交往关系中存在的亲情充分表现出

来了。长期以来在高老太爷头脑中占重要地位的家庭亲属观念在他临死时集中表现出来,它压倒一切,使他起了突然变化,使他把觉民的叛逆置之不顾,恳切地要求见一见自己的孙子,这是一种‚纯粹人类感情‛的表现。他意识到这个家似乎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了,但他又极力挣扎,企图用慈祥、温和、自我忏悔将已走上新路的觉慧等拉回到老路上来。

作品通过塑造高老太爷这样一位腐朽反动的人物,表现出了封建制度以及旧礼教、旧思想、旧道德必然灭亡的趋势。

2.分析浮士德的艺术形象 篇二

关键词:歌剧《浮士德》;抒情歌剧;古诺

1 19世纪法国抒情歌剧概述

抒情歌剧的篇幅在一般情况下要比喜歌剧长,题材的选择上与大歌剧相比比较朴素。音乐风格与喜歌剧相似即轻松愉悦,重视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在情感表达上比较细腻。抒情歌剧虽然没有大歌剧那么严肃与夸张,但在舞蹈场面上与大歌剧甚是相同。抒情歌剧的音乐为一些常见的歌曲、舞曲和进行曲,咏叹调中常常把宣叙与演唱穿插结合。

2 歌剧《浮士德》——圆舞曲歌剧风格的代表

歌剧《浮士德》中咏叹调的分析:

2.1 通过咏叹调来表现人物性格

首先,在这部歌剧中,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咏叹调的演唱表现出来的。比如歌剧中瓦连廷的咏叹调《远离家乡去出征》,这是一首很有名的男中音咏叹调。这首咏叹调以庄严、宏伟的旋律与柱式和弦的伴奏音乐形式,刻画了一个正直、善良、勇敢的青年形象。这首歌曲还掺杂着其对妹妹玛格丽特的兄妹之情。

歌剧的第三幕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场面,年轻人西贝尔演唱的咏叹调《请你告诉她》,这首曲子是一首以圆舞曲节奏为主旋律的浪漫曲,全曲充满着温柔和抒情的感情基调,表达了西贝尔对玛格丽特的爱慕之情和一名善良单纯的青年人形象。浮士德所唱的咏叹调《纯洁的小屋,向你致敬》,是浮士德在刚刚恋上玛格丽特的时候所演唱的。这首曲子是景仰之情和忐忑不安的复合感情交织在一起的,体现了浮士德善变复杂的人物性格。玛格丽特的性格特征是单纯而又虚荣的。在叙事曲《从前有位图勒王》中表现出她朴实单纯的一面,而在《珠宝之歌》这首华丽的圆舞曲式的咏叹调里,则表现她爱慕虚荣的一面。

2.2 咏叹调与宣叙调穿插结合的风格特点

这部歌剧中最著名的咏叹调是《圣洁的小屋》和《珠宝之歌》。这两首咏叹调无论是在创作手法上还是在演唱的技巧上,与之前的意大利歌剧、德国歌剧相比,体现了法国抒情歌剧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即旋律抒情优美,具有圆舞曲的音乐风格、咏叹调与宣叙调穿插相结合共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

浮士德的唱段《圣洁的小屋》首先从情感表现方面来看,这是一首抒情男高的咏叹调,这首咏叹调出现在歌剧中的第三幕,表现的是浮士德和玛格丽特相恋分开后,两人相互思念着对方并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期望。浮士德远望着玛格丽特的小屋,内心充满对玛格丽特美丽、纯洁的爱慕之情和对玛格丽特祝福的祈祷。从音乐创作角度来看,该作品为bA大调,Andante(行板)速度,4/4拍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在这部歌剧中,咏叹调的刚开头几乎都是由宣叙调开始叙述的,如《圣洁的小屋》开始的时候用的是四小节的宣叙调,前奏以pp开始的。

音乐是由单音下行逐渐过渡到和弦进行,表现了浮士德此时的情感是平静的。接下来,伴奏以和弦颤音的形式作为伴奏音型,烘托主人公的情绪从平静转为激动。

这首咏叹调体现了抒情歌剧的另外一个特性,即以宣叙和演唱穿插进行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在一段演唱之后,又进入了口语化的歌唱表演形式,起音较为平缓,浮士德演唱到“这里啊,这里啊,小屋我向你致敬”接着音区逐渐抬高,进入全曲的高潮部分,以感叹的方式表达了浮士德对玛格丽特的爱慕:“啊,玛格丽特我为你倾倒”。

这首歌曲的高潮是以三个乐句的上行模进的旋律写作手法来表现的,乐曲的最后以减弱的力度、渐慢的速度结束。

玛格丽特的唱段《珠宝之歌》是歌剧的第三幕,发生在玛格丽特家的花园里。当时玛格丽特走进院子,她看见一旁放着一把鲜花与一个盒子。玛格丽特忐忑地打开盒子,当她看到盒子里闪闪发光的珠宝时兴奋不已,戴起珠宝,拿起镜子一边欣赏自己一边演唱,她完全陶醉在这如梦般美丽的模样中。

这首咏叹调有三大特点:一是具有难度极高的花腔技巧。二是这首咏叹调充分地表现了古诺创作的歌剧中音乐与叙事相结合,把花腔技巧充分地运用到与表演的情绪中去,做到技巧与表演相结合。三是宣叙调和咏叹调相结合的特点。

首先从花腔技巧上看,这首咏叹调要求女高音在平时要有很好的花腔技巧训练。由于法国的抒情歌剧在花腔运用上与意大利歌剧中花腔运用有所不同,法国的抒情歌剧在花腔运用上更注重与剧情和人物性格相結合。例如,咏叹调的中间部分采用上行的音阶式花腔乐句,表现玛格丽特带上珠宝后的激动,正如歌词那样“啊,你看镜子里的我变得多美丽,这是你吗,玛格丽特”。通过花腔演唱表现出女孩子的虚荣,以及面对诱惑后不知所措的复杂心情。

其次从音乐与叙事相结合来看,用音乐来烘托气氛,用叙事来讲述音乐,二者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例如,在歌剧的刚开始,用快速的音乐节奏表现玛格丽特的复杂心理,一方面是西贝尔的花朵,另一方面是一箱珠宝的诱惑,让这个单纯又虚荣的少女举棋不定。

接下来在咏叹调的中段,用颤音和花腔来描绘一个少女在戴上珠宝项链后生动逼真的狂喜的场面。在这部歌剧中,古诺非常好地把音乐与故事叙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

最后从宣叙调和咏叹调相结合的特点来看,《浮士德》整部歌剧都是先从宣叙调开始叙述故事情节的,展现了人物内心独白和情感的变化,在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绪达到高潮时歌唱性的咏叹调介入。这首咏叹调从第1到第57小节大段的采用了宣叙调的手法,C大调,4/4拍子,充分的变现率玛格丽特的矛盾心理变化和复杂的情绪。从第58小节后转为咏叹调,复三部曲式,3/4拍子,58小节后转入三拍子的圆舞曲式结构,通过华丽的圆舞曲展现玛格丽特戴上珠宝后的喜悦情绪和虚荣心满足的心理状态。

《浮士德》这部歌剧充分地体现了古诺的歌剧创作天赋,使旋律与叙事完美结合、声音与技巧完美的结合。它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19世纪抒情歌剧的旋律、宣叙调和咏叹调完美结合的创作风格。

3 结语

19世纪的法国歌剧,以其文学性的浪漫题材、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优美的旋律在歌剧史上与意大利、德国比肩,并占有重要的地位。至今,法国歌剧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派供现代的作曲家们在创作时借鉴,在当今的歌剧舞台上像《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卡门》等一系列的法国歌剧,已经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歌剧被重复搬上舞台,受到欣赏者们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128.

[2]周枫,朱小强.外国女高音咏叹调[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122.

3.《光辉的艺术形象》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欣赏井冈山雕塑园系列雕塑作品和讲述井冈山革命斗争故事,让同学们大致了解中国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雕塑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两位同学上讲台摆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很酷的姿势,在让下面的同学讨论一下两位同学的姿势如何?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

2、问一下同学们平时见过哪些雕塑?给他们留下怎么样的印象?能看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介绍雕塑知识:利用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二、欣赏

1、老师讲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2、出示毛泽东、朱德等井冈山革命领袖的塑像。

3、介绍雕塑的分类:

1、按材料:石雕、木雕、竹雕、泥雕、金属雕、冰雕、石膏像等

2、按空间形制(形态):圆雕、浮雕、透雕

圆雕:不附着背景的完全立体的可从四面观赏的一种雕塑。如《思想者》、《菊花仙子》 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厚度,根据凸起的高度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透雕: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重视一面艺术效果的单面雕,也有双面雕。如室内的屏风

3、按功用和所放的位置: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等

三、雕塑艺术的特点:

1、雕塑的形体:

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形体美是雕塑的形式美的灵魂。雕塑的形体,不仅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更要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

2、雕塑作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 雕塑形象单纯,难于作复杂的描绘所以作者利用其形体变化,体量和外轮廓造成雕塑的节奏韵律感,赋予象征性和寓意性。

3、注重作品的材质和内容的关系

材质美和材质与内容的统一,便是雕塑艺术的重要特点。

4、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性

雕塑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使作品作用与环境,并使环境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景观。

四、拓展延伸

4.《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西方写实主义绘画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2、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人的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

重点:欣赏西方各种题材的油画作品在不同方面体现的不同特点。难点:西方传统绘画的主要特点。教学方法:讨论法、欣赏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演示两幅油画作品:

《马蒂斯夫人像》马蒂斯——抽象(现代抽象绘画)《蒙娜丽莎》达芬奇——写实(传统具象绘画)

学生根据题材、绘画语言、绘画风格三方面分析两幅作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教师总结:一幅抽象,一幅写实。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研究一下“传统具象绘画”。(引出课题)(板书)

二、新授:

1、进一步欣赏作品《蒙娜丽莎》 根据三方面分析: ⑴色彩:明暗渐进法;

⑵构图:三角形(金字塔),更稳定; ⑶题材:肖像,是人非神。

总结:意义在于通过一个普通妇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肯定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欣赏《春》借用希腊神话题材,实质上是一种反封建的艺术思想反映。

3、欣赏作品《雅典学院》这是一幅风景作品,是西方绘画中运用焦点透视表现空间的经典作品。画面看似平凡,但平凡中透出一种质朴的美。(讲解“透视”)

4、欣赏静物作品《水果蓝》,对比《静物苹果篮子》《水果蓝》不仅精确的描绘出了水果和篮子的形态、色泽和质感,还将水果上的斑点与枯萎的叶子描绘得达到了可以乱真的地步。从中能够清除地看到西方绘画的高度写实技巧。《静物苹果篮子》中,为了追求“绘画的真实”,画家有意识地使物体倾斜和变形,忽略对质感的表现,使观众关注和欣赏画面的构图、形体、色彩组合的和谐与美。欣赏作品《教皇英诺林十世肖像》这是作者通过美术作品地形式向我们呈现一个历史事件,是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控诉”。用自己的作品来宣泄心中对受害者的愤愤不平。

6、欣赏《厨娘》、《干草车》和《拾穗者》

这幅作品从题材上看,都是对妇女、农民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的写照,没有进行夸张变形。(学生分别阅读作品简介)

三、讨论:

欣赏完作品后,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西方传统绘画的主要特点吗?(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答案:追求视觉的真实效果,注重作品的题材内容。

四、练习活动

5.浅谈阿Q的艺术形象 篇五

087223729 覃迎生

《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篇中篇小说,最初连载在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12月12日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后被收录入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之中。《阿Q正传》里的阿Q是一个生活在江南小镇上的农村流浪汉,没有土地家庭,也不知道自己的姓名籍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不敢正视现实,不愿承认失败,他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嘲自解和自甘屈辱,他受剥削、受压迫最惨重,他想反抗却不敢大胆反抗,他向往革命却又不能投入真正的革命之中去,他所有的言行不过是小生产者狭隘的报复心理,不过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他的一切那么的可笑和可悲。在阿Q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精神奴役的成果和被奴役者严重的精神内伤。在封建统治阶级这种特殊的历史下形成一种变态的心理,一方面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表现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对自己统治下的臣民又摆出主子的架子,进行疯狂的镇压,凶狠的盘剥,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的变化和农民的命运。小说里作者采用象征、白描、夸张等写作方法,成功的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贫苦落后雇农--阿Q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一、阿Q艺术形象的主要特征

(一)阿Q是个可笑的人

一是阿Q难看的外貌和畸形的性格的可笑。先看他的外貌,黄辫子,癞痢头,头上还长着丑陋的癞疮疤,这样的外貌一出场就让人忍

俊不禁。而阿Q最令人发笑的还是他忽而自轻自贱、忽而妄自尊大或忽而自欺欺人的古怪性格和行为。比如他穷,却经常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死都不承认自己穷。他的自尊有时很强,却偏偏头上长了个癞疮疤,而且很避讳别人拿这个来取笑他,要是有人犯了他的忌讳,他就会马上给予反击,结果往往是自己反被打败。而每次失败后,他又把失去的尊严在幻想中得到恢复:“我总算被儿子打了。”。造成阿Q种种违反常态的古怪性格和可笑言行都是由于他主观随意性背离了客观真实性的结果。阿Q无法直面惨淡的人生,不能了解自己的真实处境,他在行动上的困顿和失意只能从精神领域里寻求补偿和慰藉,用“精神胜利法”麻醉自己,这是阿Q畸形性格的重要特点。正是这种背离了现实性的畸形性格让我们觉得阿Q的可笑由表入里。

二是阿Q错误变态的人生价值观的可笑。人类社会固然有丑的一面,但丑本身并不可笑,只有以丑为美时才会出现滑稽可笑的效果。以丑为美可以说是阿Q的一大特点。比如阿Q头上长着丑陋的癞疮疤,应该说这是贫苦在他身上的印记,哪有可笑之处?但阿Q却自豪的认为这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疮疤”“你还不配”。又如阿Q想闹革命,但他的“革命”只是想满足个人私欲,想睡几个自己喜欢的女人而已。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出,阿Q是认不清现实,辨不出美丑的。这种错误变态的人生价值观本身并不可笑,但阿Q却以此为美,这正是阿Q可笑的本质。这也是当时统治阶层的愚民政策和封建蒙昧主义植根小民思想领域而结成的恶果。

(二)阿Q是个可鄙的人

“革命”本来是阿Q人生里一件能真真正正能让我们改变看法对他肃然起敬的事情,是他人生里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阿Q的革命目的与冲动是非常原始的,他没有受过民主主义的洗礼,他的“革命”无非是从个人自私的愿望出发,想的是“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报复几个平时结仇的人,夺回一些以往被剥削去的财物。他的革命对象不清,革命目的不明,对革命也不理解、不同情。阿Q的“革命”方式除了在未庄街头呼几声口号,唱几声戏文,说几句大话之外,就是在土谷祠作一场酣梦,醒后去了一趟“革过一革”的静修庵,后来,还投靠他一向视为“邪气”而深恶痛绝的假洋鬼子。阿Q只不过把自己的“精神胜利法”以“革命”的方式表演了一遍而已,他的所谓的“革命”只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从这一点来说阿Q是个自私可鄙的人。

阿Q的可鄙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阿Q喜欢欺凌弱者来取乐,如他羞辱小尼姑并从小尼姑“带哭的声音”中换取“得意的笑”。我们可以看出,这已不仅仅是劳动者美好人性的丧失,更是人性的异化。又如当他自称为虫豸,打自己嘴巴时,到后来乞求革命投靠假洋鬼子,起了各种尊称来讨好对方时,可以看出他作为人的基本尊严已完全丧失。又再如阿Q与赵太爷本来是两个对立的阶级,两者之间极为尖锐的矛盾本应不可调和,但在“革命”这一章节里,其表现又与赵太爷是惊人的相似。在革命的风声中,阿Q洋洋自得,不可一世,他也具有了像赵太爷一样的“主子性”,白天在大街上走时神气地“大

唱”,晚上,在土谷祠的睡梦中痛快地“造反”,连小D、王胡的命都“不要了”;这时候的赵太爷却改称阿Q为“老Q”,而且是“怯怯的迎着低声的叫”,巴结奉承,诚惶诚恐,由主子变为奴才。在这特定时期,阿Q与赵太爷的“主子”根性与“奴才”根性互相转化了。阿Q的这些藏在骨子里的欺善怕恶、不要人格尊严、奴颜婢膝的劣根性让我们觉得他是个不折不扣可鄙的人。

(三)阿Q是个可怜的人

小说一开始就介绍阿Q是个平常的有着农民式质朴的劳动者,“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食物不论,力气不惜,但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却使他落得个无片瓦垅地,连姓名籍贯也无人知晓的非人的悲惨境况。在当今的社会里,象阿Q这样的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是很容易获得正常的生活的,至少是活得下去。可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阿Q只能最大限度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最低的生存需求。阿Q向吴妈求爱的行动,虽然可笑,出发点也很原始,但也在情理之中,却没有想到此举不仅影响了生计,而且最终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他的“精神胜利法”只在自己的精神领域发挥作用,回归到现实中的生存问题、恋爱问题上,却没丝毫的作用,所以他的悲惨命运是必然的。小说中的阿Q不但不能获得这些作为一个自然人的这些最基本的要求,甚至连起码的生存权利也被剥夺了。这也体现当时反动统治阶级无视人的价值,任意草菅人命,为所欲为的恶劣的社会环境,这样的经济与政治的现实注定了生活在当时最底层的人无法逃离悲惨命运的宿命。有句俗话说得好,“可怜之

人必有可恨之处!”是的,阿Q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缺点,甚至是一些人性中丑恶的东西,的确令人可恨。阿Q的一切几乎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所以在我们“怒其不争”时也应该“哀其不幸”,替可恨更是可怜的阿Q一掬同情之泪。

二、阿Q艺术形象的喜剧性和悲剧性分析

(一)小说本身的架构由喜到悲

这篇小说可以说是悲剧和喜剧和谐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典型,有着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可以说还没有另一篇小说能在这方面和《阿Q正传》相媲美。这种悲剧性和喜剧性的和谐交融在小说的架构方面也有所体现。作品的前面大部分章节喜剧性较强,集中表现在“优胜略”、“续优胜纪略”和“恋爱的悲剧”三个章节中;而后面两个章节的悲剧色彩越来越浓,喜剧色彩越来越淡,尤其到了“大团圆”这一章,读者几乎笑不出来了。这是作者写作过程中架构的由喜到悲。这点也奠定了阿Q这个人物喜剧性的言行与悲剧性的命运的基调。

(二)喜剧情节中包含着悲剧的因素

小说描写阿Q的悲惨遭遇几乎都是通过喜剧性的情节来呈现出来的,这些“喜”中都含着“悲”,喜剧情节中隐含着悲剧的因素。比如阿Q被赵太爷剥夺了生活来源之后,阿Q去静修庵觅食的情节,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个喜剧,跳进菜园时可笑的动作和表情,被老尼姑发现时的无赖相,以及被狗追赶后的落魄相,都令人捧腹大笑,但笑的背后却是令人心酸的阿Q可怜遭遇。小说中这样的情节比比皆是。这些表面喜剧的情节,每每使我们的笑声还没有终止,马上就看到了

阿Q的悲剧处境:阿Q因自称是赵太爷的本家而被他赏了一个嘴巴;闲人们听说阿Q自称老子,就强迫他自认畜生。阿Q不能容忍进一步的失败,他就以“状元不也是第一个吗?”为借口,来安慰自己,用“精神胜利法”去寻求精神上的安慰。这些病态的精神安慰看起来很具有喜剧性,却是阿Q实实在在的悲哀。

(三)特定的社会环境构成了人物性格悲喜交融的重要因素

阿Q和未庄各色人物性格的悲喜交融都是在特殊的环境和特定的时代造成的,这些悲喜故事都是发生在阿Q自小生活的环境——未庄社会里,如果不是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即使再有阿Q和未庄这些人物,也不一定能达到人物性格悲喜交融的效果与境界。阿Q生活的环境虽然小,却五脏俱全,是旧中国黑暗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有乡村恶霸势力的代表赵太爷;有受过买办教育,兼有地主和资产阶级双重身份的假洋鬼子;有受封建势力庇护的哈巴狗赵白眼;有欺辱过阿Q的地痞流氓;还有只知道“赵太爷是不会错”的浑浑噩噩的愚昧无知的群众。阿Q属于这个社会的最低层。这个社会等级森严,长期以来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结构。可是辛亥革命的**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在革命进行过程中,未庄的各色人物都以他们独特的言行表现出悲喜交融的性格。比如作者通过县官大老爷受革命的影响而改换官职,举人老爷和带兵把总的争端,把对反面人物的投机、虚弱本质的尖锐讽刺和对革命失败根源的深刻揭示结合在一起,在艺术效果上是悲剧和喜剧的融合。当革命之风盛行、阿Q叫嚷“造反”时,赵太爷便屈尊降贵到阿Q面前低声地喊阿Q为“老Q”,却被阿Q晾在一边,不予理睬,还要再叫一声“老Q”,俨然成了一个“阿Q相”。他的前倨后恭的丑态让人忍不住发出轻蔑的笑声。但当我们想到赵太爷所惧怕的“革命者”阿Q是个什么样的“革命者”时,我们又会感到深沉的悲哀。假洋鬼子为迎合革命,把“已经留到一尺多长的辫子都拆开了披在肩上,蓬头散发的像一个刘海仙”,还鼓吹自己同“革命党”的关系,其投机本质令人发笑。这些特殊的环境和特定的时代构成了小说里人物性格悲喜交融的重要因素。

三、阿Q艺术形象的文化意蕴

(一)阿Q艺术形象使人反思

读《阿Q正传》,开始给人的感觉是滑稽可笑,再读下去,就感到可笑中渗透着血泪,触动了我们的同情心,也引发了我们深深的反思。这篇小说虽然写的是阿Q个人的悲惨命运,但是我们从中看到,当时受列强欺凌的中华民族在国际环境中的地位与作品中阿Q在未庄环境中的地位是何其的相似,在一定程度上,阿Q的不幸命运缩影象征了近代中国苦难的历史。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面对一个个奇耻大辱,当时的政府愚昧麻木、自欺欺人、不思进取,在失败中寻找荒唐的“胜利”,统治阶级的这种病态心理也如瘟疫一样传染给了当时社会的每个阶层。一个卑微的阿Q就是一面镜子,透过阿Q这个带有普遍和典型的艺术形象,让读者审视到了当时整个民族的某种病态心理,在阿Q这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级各式各样的阿Q主义,看到了令人可恨的“国民劣根性”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许是鲁迅的犀利的笔锋揭露了当时和现在众多

“阿Q”的弱点和痛处,揭了他们的“癞疮疤”,所以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从来没有一位作家像鲁迅那么惹人争议,作品面世不久就有一些评论家不去深入了解作品的本意而对鲁迅妄加评论。鲁迅本人一再声明:“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时的良苦用心。时至今日,“阿Q”仍然活着,活在那些心安理得地落伍,苟且偷生地享乐,陶醉于空虚的繁荣,虚假的胜利的人们当中。现在有些人认为鲁迅思想已经落后,不再适合时宜,甚至有些人叫嚣着“让鲁迅滚出教科书”。这种人不能正视自己的“劣根性”,改变自身错误,不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阿Q”么?这种“劣根性”已使我们的民族在过去落后他人与深受苦难,难道我们还要重滔覆辙么?难道这不令人反思么?病根未除,中华民族危机犹在啊!

(二)阿Q艺术形象的时代意义

《阿Q正传》将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人物形象与精辟洞察的理性思考完美结合,生动刻画了中国人灵魂里丑陋的一面,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揪的注意”的效果。作品所揭示的“阿Q精神”也超越了时空界限,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阿Q”也作为一面镜子,告诫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过去的几十年来,“阿Q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熟知的一切自欺欺人、因循守旧的腐朽思想的代名词,人们常常用“阿Q”来讽刺敌人和批判民众中的落后现象。今天,阿Q所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阿Q这个形象仍具有现实教育意义,他就是一个

6.分析浮士德的艺术形象 篇六

歌德创作《浮士德》的六十年岁月是德国一段非常黑暗的时期,书内非常多的内容都是作者对当时宗教信仰下的封建统治的一种不屑与反抗的心理。除此之外,我们会发现不同时期的人们能从中读出不同的感受——革命时期的人读到的是对于斗争的激情,和平时期的人读到的却是宁静安和。这恰是《浮士德》与其它诞生在黑暗时期的作品的不同,它不仅能让读者感受到浮士德经历的压抑和痛苦,还能让读者感受到自身甚至自身之外更多元的经历和情绪。

这部经典作品的表现形式不同于现在大多数的作品——它是由人物的对话、独白和戏剧合唱组合而成,且以诗体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语言凝练,内容含蓄,通篇都蕴含着深刻寓意。

诗中人物千姿百态,也各有千秋。譬如主人公,当时世界的“异人”浮士德,他是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自强不息,向往高处的一个人。他尽管为了追求理想而受尽曲折和痛苦,却还是敢作敢为,豪迈悲壮。他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大爱大义,将自己的灵魂赌给了魔鬼靡菲斯托,而不论魔鬼在路上如何用青春、金钱、权力、情色等引诱,他都不为所惑,坚守本心。直到眼睛瞎了以后,听到“叮当”的敲击声,误以为是魔鬼请来帮手围海造田,要造福于人,这时他才惊叹了一句:“你真美啊,请停一停。”如此,他完成了与魔鬼的约定,找寻到了人间的真义。

而在十六世纪或更早一点的德国,浮士德确有其人:传说是一个很有能耐的炼金术士,为了获取知识、权利和享受,写了一封血书向魔鬼抵押自己的灵魂,最后被魔鬼抓入地狱。这个炼金术士敢以非常手段追求自己的欲望,这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抨击,是一个思想先进的离经叛道者。而诗剧中的浮士德,他向魔鬼抵押自己灵魂的这一行为也是对黑暗宗教下这一封建统治的一种背叛和亵渎。

说到魔鬼,这是个名为靡菲斯托的无性别的一种“生物”。有一天,他和天主打赌,看看是否能将天主忠实的信徒引入魔鬼的道路,天主向他推举了浮士德。魔鬼下凡了,献给当时年老的博士浮士德一瓶青春药水,使他重返年轻,并以带他领略人世间更深层次知识的名义,一路领着浮士德历尽人生世象,七情六欲。

后来,因为一次意外,浮士德双目失明,靡菲斯托召唤出地狱里被铁链拴住的恶魔。未曾想到的是,恶魔身上铁链碰击发出的声音被浮士德误以为是围海造田的声音,从而说出了那句话。靡菲斯托在这一局中赢了,可就在他正要把所赢回来的赌注——浮士德洁白的灵魂——扯入地狱时,六翼天使,也即天主的使者从天而降,带走了浮士德。靡菲斯托终究是输了另一场他与天主的赌局。

而天主,这个众神之父,他与魔鬼靡菲斯托的那场赌局反映出了人世间的善恶美丑,还有没完没了的战争。他和魔鬼打赌的目的也是为了刺激贪图安逸的世人要不懈努力,要追求无限。

我十分喜欢这一神一魔在打赌时天主最后说的一句话:“善良的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会意识到一条正途。”

浮士德最后还是进入了天堂,因为“对于爱人之人,爱会为他指引道路”。

长诗的最后,是一首由众生演奏的终曲:

一切无常世象,无非是个比方;

人生缺乏遗憾,在此得到补偿;

无可名状境界,在此成为现实;

跟随永恒女性,我等向上,向上。

7.《灯画的民间艺术形象》阅读答案 篇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灯画的民间艺术形象

钟和晏

①关于“灯画”的定义,已故民间美术学家王树村在他的《民间美术》中,提到各种各样的灯彩——走马灯、夹纱灯、画舫灯等,其中有一种绢纱灯画,是画在灯屏上的绢画,故又称为“灯画”。灯画一般4盏为一堂,每盏4面,共16幅,也有24盏或更多为一堂的。灯画除了手绘之处,也有木版刻印的灯画,现在,河北武强、山西南部、山东等都还有清代木版戏曲灯画保存。

②过去灯彩的制作成本不菲,通常由豪门富户出资、民间艺人完成后,每年元宵挂在府门、商市或寺庙,挂在寺庙的花灯常会落款“某年正月十五”、“某信士敬奉”字样。王树村把灯画定义为我国连环画的早期形式,他说,“灯画的内容,早期多是山水花鸟,到了清代中叶,因为戏曲小说盛行,灯画中大量出现了如《贩马记》、《一捧雪》、《水浒》、《聊斋》和《红楼梦》一类的戏曲小说题材。这类题材的灯画,常是画故事的全部情节,引人看完第一盏,定要看第二盏,直到看完故事终了而止。”

③在一般的戏剧故事灯画之外,还有一些也许可以称为“戏出灯画”。在三国戏中的《徐母骂曹》中,身穿红色官服、戴官帽的曹操坐在一张条案前的椅子上,处于画幅右侧正中央的位置;左下角穿暗黄色袍子的徐母右手拄一根红色拐杖,左手向前伸出,手指正指着曹操脸部的方向;左上侧的背景是一架屏风,从形状看应该是戏台上的布景,曹操坐的椅子是摆在条案前面的,想来也是对戏台场景的描画。

④画的戏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有《群英会》、《打金枝》、《断桥》,这些戏曲画被认为是出自内务府如意馆御用画师之手,因为如意馆档案中曾有“沈振麟画戏出人物册页十八开”的记录。沈振麟是同治年间擅画人物、山水的宫廷画家,据说如意馆画士对两类作品照例不署名:一类是帝王后妃像,不敢也不准署名;另一类就是小说插图、戏出人物,他们认为这属于“小道”,不屑于署名。

⑤明代以前,有关北京灯节的记载不多。元末熊梦祥的《析津志辑侠》中有“正月皇宫元夕节,瑶灯炯炯珠垂结”。明朝时,北京灯市在东华门之东,也就是今天的灯市口一带。《日下旧闻考》中有记述,“正月起于初八,至十八再过晚始散,灯贾大小以几千计,灯本多寡以万计”。从东华门外到崇文门街西,“街三行,市四列,市楼南北相向,朱扉绣栋,素壁绿绮疏,其设氍毹帘幕者,勋家、戚家、宦家、豪右家眷属也”。

⑥清代宫廷内务府造办处下设灯库,专司宫灯、花灯的制造修理,皇宫外也出现了文盛斋、华美斋等灯辅。清代《帝京岁时纪胜》、《宛平县志》等对灯节的记述都大同小异,富察敦崇在他的《燕京岁时记》中说道:“而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他处皆不及也。若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亦稍有可观。各色灯彩,多以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之,并绘画古今故事,以资玩赏。”

⑦在历史大戏之外,也有一些家庭伦理戏和情感戏。一个《卖水》的场景是站在花园外的李彦贵肩挑一担水,穿着已经落魄,但还是带着点书生儒雅的气质。还有4幅出现了花园里手持折扇的小姐、拿着团扇的丫鬓和拄着拐杖的老母亲等人物,让人怀疑是《西厢记》。

⑧灯画是灯光映照下的画面效果,一般说,灯画讲究人物传神的神态和鲜艳的色彩对比,对人体比例、五官细节方面没有那么细致的要求,通常都画得比较随意。在当年,这些灯画也许是很普通的民间画作,因为年代久了。今天看起来亲切而素朴,尤其是人物的神态表情,几乎让人过目难忘。收藏家张琴说,“其实民间的形象就是很亲切的,但从来不是轻佻”。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

19、从文中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灯画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述。(4分)

20、科普文的语言以说明为主,本文却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徐母骂曹》和《卖水》中的场景,对此,该如何理解?(5分)

21、文章最后说,“其实民间的形象就是很亲切的,但从来不是轻佻”,这个观点与有些人认为的“民间文化具有俗化特点”的观点是否矛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19、①从创作题材上看,前期多为山水花鸟,清代中叶后多为戏曲小说;②从制作方式上看,有手绘的,也有木版刻印的;③从表现形式上看,有戏剧故事灯画、“戏出灯画”;④灯画通常都画得比较随意,讲究人物传神的神态和鲜艳的色彩对比。

20、①科普文的语言以说明为主,但也经常会用到描写,以使说明对象形象化。(2分)②运用描写的手法,描绘《徐母骂曹》和《卖水》中的场景,更有利于读者对灯画艺术取材及艺术价值的理解。《徐母骂曹》展示出灯画取材于历史大戏的特点,《卖水》则表现出灯画反映细腻生活情感的特点。(3分)

8.读《浮士德》 篇八

~-7-6 字数:3059

《浮士德》是歌德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它取材于16世纪德国有关江湖术士约翰·乔治·浮士德的民间传说。《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剧情梗概如下:魔鬼靡非斯特与上帝打赌,认为人类无法满足的追求终必导致其自身的堕落。上帝却以为尽管人类在追求中难免会犯错误,但最终能够打到真理。于是由魔鬼下到人间去诱惑浮士德。浮士德此时已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学者。他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钻研各种学问,以求洞解自然奥秘。然而至此垂垂暮年,他才恍然悟到这些知识毫无用处,而自己处身其中的书斋实在形同牢狱,使自己与大自然隔离了。他痛苦得想要自杀,到另一世界去寻求出路。复活节的钟声唤回了他生的意志,把他引到郊外,在万物欣欣向荣的大自然和自由欢乐的人群中,他深受鼓舞。回到书斋翻译《圣经》时,竟然与"泰初有道"的思想发生抵触。这时,他从效外带回的卷毛犬化为书生出现在面前,浮士德问他的真实身份,他说自己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其实他就是魔鬼靡非斯特的化身。魔鬼答应做浮士德的仆人,带他重新开始人生有历程,条件是一旦他感到满足,灵魂便归魔鬼所有。浮士德与魔鬼订立契约。魔鬼带浮士德来到魔女之厨,饮下魔汤,使他变成了翩翩少年,恢复了情欲。随后他们来到一个小镇,浮士德与平民少女玛甘泪发生恋情。玛甘泪对浮士德一往情深,为了幽会,他无意中给母亲服了过量安眠药,致使老人死去。她的哥哥瓦伦丁又死在浮士德的剑下。在慑于社会~的重压而新手溺死了与浮士德所生的孩子后,玛甘泪身陷囹圄,被判死刑。其时浮士德正与魔女欢会,闻讯后赶来营救,但玛甘泪已精神失常,甘愿受刑而无意逃走。浮士德在悔恨中离去。上帝宽恕了善良的玛甘泪。第一部到此结束。第二部开始,浮士德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治愈了心灵的创伤,随魔鬼来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宫。其时王朝一片混乱,上层社会荒淫~,百姓啼饥号寒,铤而走险。而浮士德获得皇帝的宠信,以多发行纸币之法缓解了财政危机。皇帝异想天开,要求浮士德召来古希腊美女海伦以供观赏。魔鬼施展法术,于是香烟缭绕之中出现了海伦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幻影。浮士德对海伦一见倾心,当帕里斯拥抱海伦时,浮士德妒意大发,用魔钥去触帕里斯,幻影立刻消失,浮士德昏倒在地,魔鬼驮起他溜出宫廷。官场黑暗令浮士德对政治大失所望,使他转而追求古典美的宁静与和谐。魔鬼将他带回书斋。浮士德的学生瓦格纳在曲颈瓶里造出了人造小人何蒙古鲁土。何蒙古鲁士领浮士德到希腊寻找海伦。二人结合,生下一子名欧福良。欧福良的形象是以英国诗人拜伦为原型的,他生来喜爱高飞,渴望战斗,听到远方自由的呼唤,他如闻号令,奋不顾身向高空飞去,不幸陨落在父母脚下。海伦悲痛欲绝,不顾浮士德的苦留,腾空飞去,只将她的白色长袍和面纱留在了浮士德的怀中。它们化为云朵把浮士德托到这保,飞回了北方。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又似幻灭而告终。浮士德在空中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顿时产生了征服大海的雄心,借魔鬼之力,他帮助一个皇帝平定了叛乱,得到一片海边的封地。按照浮士德的命令,魔鬼驱使百姓为他移山填海,变沧海为桑田。此时,浮士德已是百岁的老人,忧愁使他双目失明。魔鬼命死魂灵为他掘墓,浮士德听到铁锹之声,还以为是群众在为他开沟挖河。想到自己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他不由得脱口赞道:“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浮士德依约倒地而死。魔鬼正要夺走他的灵魂,这时天降玫瑰花雨,化为火焰,驱走了魔鬼。天使将浮士德接至天上,见到了圣母和已为赎罪女子的玛甘泪。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

9.读《浮士德》有感 篇九

~-4-6

《浮士德》这个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浮士德对学十分热爱:“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遗憾的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最高的欢畅.”他为了学,他放弃了自己:“为此,我才想魔发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谈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书本给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对自己的知识感到不足,对无法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感到失望……他对学的热爱已经到达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够被拯救,不止是这样,还因为他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最终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这是我们应该学的.还要学习他对学的追求,对学的热爱,对学的希望.我们要善学,乐学,爱学,才是向上的人.针对我学的不良现象,面对浮士德,我们应当感到惭愧,他是那么地热爱学习!

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个行动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这就是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追求和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10.歌德浮士德简介 篇十

《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令世人景仰的学者浮士德博士,当他回顾一生时,发现作为科学家,他对世界的本质其实没有任何认知;作为个人,沒有体会到生活的乐趣。由此,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在这种情況下,他与魔鬼订立盟约,如果魔鬼把他从这种不满足和不安的心境中解脱出來,他就把死后的灵魂交付于他。全剧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浮士德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斗的精神历程。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

歌德简介:

11.红楼梦晴雯的艺术形象内涵 篇十一

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收入的上等丫鬟的名字中.晴雯的出身最为下贱.但曹雪芹却偏把她列为第一。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在“金

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看到的第一首曲子即歌颂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多情公子空牵念。将她的

性格和命运.一曲道出晴雯.原是贾家老仆赖尚家买的小丫头.赖嬷嬷到贾府给贾母请安时.带着晴雯这个小丫头,贾母见晴雯长得“十分伶俐标致”,赖嬷嬷就把她当做礼物孝敬给了贾母.和香菱一样可怜.连家乡父母都不记得.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贾母十分喜爱晴雯,就把她派去服侍宝玉,觉得其他丫头摸样爽利.而针线都不及她,将来只她可以给宝玉使唤。她美丽纯洁,心灵手巧 作者在《红楼梦》中没有正面描写晴雯的

美丽.但是读者都知道晴雯的美丽出众.是因为作者用铺垫渲染的手法.从反感晴雯人的嘴中说出,这就使得晴雯的美丽更加突兀。晴雯早在第五回就轻描淡写地出场了.贾宝玉在秦可卿的卧室睡觉,有四位丫鬟服侍他,其中就有晴雯。然而第一次描写晴雯的长相,就到了七十四回.是出自最恨的王善保家的El中.她向王夫人进谗言道:“??宝玉房里的晴雯.仗着她生的模样比别人标致些??”.至于如何标致,王夫人听了王善保家的话之后就想起来了.是“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林妹妹的”.这个“水蛇腰削肩膀”就是那个时代女子极美的身材.而她的眉眼又是黛玉式的。由此,晴雯相貌身材之美就不言而喻了 在大观园里,晴雯的美是公认的,同为绝色的凤姐就曾经说过“若这些丫头们共比起来.都没有晴雯生得好 ”同时.晴雯又是个心灵手巧的人.有着超众的才能和伶俐的个性.这在红楼丫头中是无人能及的。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惹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曹雪芹先生对晴雯的态度可以由这首词看出来,曹雪芹先生认为她是霁月在天,她的人品很是难得,光明磊落,她会寿夭是因为周围环境的黑暗,可见曹雪芹对她的基本态度还是肯定的。

但是我却要反过来说一说,因为曹雪芹先生写这部书时,常是照着本来的面貌还原生活,所以他即使偏向这个有傲骨的奴才,但在写作中仍是写出了她众多的毛病,其中当然也有很多是她致死的原因。

首先,很多书里为了表扬这个拥有反抗思想的奴才就会把她描写成一个先进的.战士,其实呢?她真的有大家说的那么有思想吗?错,她充其量也就是和宝玉一样,一方面,她认识到这种看似舒适的生活其实就有着对她们这样人的压迫,但另一方面,她却是离不开这种生活的,她只能依附于这种生活,离开这种生活回到贫困的家中,她也就象刚开的剑兰送入猪窝一样,夭折了。

其次,她是不是真的就是个奴才呢?当然不全是。虽然她身份低微,她是没有父母被卖入贾府的,但是她却被老太太收在身边,而且还可以将自己的哥哥也介绍进府,后来跟了宝玉,也是房里数一数二的大丫头,在贾府的金字塔结构中,这种大丫头其实就是仅次于主子的二主子。什么是奴才呢? 在大观园中有比她身份更低微的人,婆子,老妈子,即使就在一个怡红院,其中也有一干小丫头是听她们差遣的。这种大丫头有时权利很大,可以代主子管教小丫头,如果说主人欺负奴才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无奈的话,那奴才之间互相比大小,互相争斗就是可悲,在有一回中,晴雯处罚偷东西的小丫头坠儿时,先掐先打还拿簪子戳,最后就一句话把她赶出去,还让别人无可辩驳,这中间,小丫头有错,但是晴雯也确实是有倚势压人的嫌疑,而且那狠辣的态度,也很有凤姐遗风。

第三,晴雯是不是真的不爱宝玉呢?我个人意见,她是爱的。请看,她总是与袭人拌嘴,虽然这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看不惯袭人,但是其中就没有一点嫉妒吗?袭人说了句“我们”,就被她抓住把柄大加讽刺。她还讽刺麝月,看不得麝月得了两件太太给的衣服就喜笑颜开,但是后几回,她却抢着送东西说也要去“显个好”,宝玉给麝月梳头时,她躲 在门口偷听,她其实很多时候都在注意这宝玉,注意着和宝玉接近的丫头,例如小红和宝玉略有交集,就被她粗暴打断。她曾笑着说“没什么我不知道的”就是因为她时时在注意!但是晴雯是有骨头的奴才,她不愿卑微的爱一个人,她总想要和宝玉站的平等一点,她不能象袭人那样谦卑的爱一个人,她有她的特点,有点象野蛮女友,漂亮却不温柔,袭人曾笑宝玉“每天不挨她两句硬话衬你,是再也过不去的”,可见,晴雯这种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的手段还是有用的。

第四,晴雯的志向,晴雯能有什么志向呢?她反抗性再强,她能知道反抗什么吗?她茫然的斗争着,其实都不知道斗争什么,她期望得到的是什么呢?平等?怎样的平等?她一个从小生活在富贵乡中的女孩,也算是娇生惯养的了,她离开这个富贵锦绣地,她能做什么?她的苦恼有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该怨什么该争取什么,她明白自己身份卑微,是无法和宝玉站在同一高度的,但是她却想能那样,她的最高目标,也不过就是可以成为小姐与宝玉谈个平等的恋爱。她的悲剧就是因为希望的比得到的多,她的心太高,所以永远无法和袭人一样随遇而安,于是总是痛苦着。

上一篇:政府采购中心档案管理制度下一篇:含泪的微笑恩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