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范文

2024-10-11

网络暴力范文(共8篇)

1.网络暴力范文 篇一

远离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暴力主题教育教案

班级:计算机三一班、三二班 班会日期:2016年12月12日星期一

校园欺凌主题教育

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联动班会活动过程:

一、了解校园欺凌

按照2014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定义,欺凌指的是既非亲戚也非恋人的单个或数个年轻人之间不应有的过激行为,通常会反复出现。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校园欺凌各国普遍存在,2011年,韩国大邱一名中学生因为无法忍受同学的欺凌,留下遗书后自杀。从遗书中得知,这名学生在自杀前3个月内遭受了多达300次的暴力和威胁。这一事件引发韩国社会震惊和集体反思,从而使校园欺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韩国9岁到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每3人中就有1人曾遭受过欺凌,每5人中有1人曾实施过欺凌。另外,韩国教育部去年发布的校园欺凌实态调查显示,语言暴力在校园欺凌中占比最高,达到35.3%,被集体孤立占16.9%,身体暴力占11.8%。

2010年9月30日下午3时50分,西安市81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2010年10月24日下午4时20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10年11月2日晚10时40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剖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活动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常见的校园欺凌进行深入的分析,经过学生分析总结后让学生自己先说出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之后,教师进行总结。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来看校园欺凌危害。

三、议论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严重的会产生极端报复。美国高中生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持枪和爆炸物冲入哥伦拜恩高中,枪杀12名学生和1名老师,击伤20余人,最后自杀。两名杀人者就是欺凌的长期受害者。美国特勤局和教育部在2002年调查发现,之前25年的37起校园枪击案中,有三分之二的攻击者都是遭遇过欺凌的受害者。

四、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常见情形:1.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2.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4.是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5.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美国学校对校园欺凌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一旦学校发现欺凌事件,必须立刻行动,对严重行为可以直接开除。

对于我们而言,应做到一下几点: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欺凌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欺凌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五、寄语

校园本应是莘莘学子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圣洁场所,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欺凌却打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校园欺凌是人际冲突的一个极端,对学生来说是双重伤害,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大声说“远离校园欺凌”。这节课后,同学们要进一步向家长、老师请教如果校园欺凌侵害我的时候,我还能怎样做?完善自我保护的手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尽量不看有暴力画面的影视剧,不读有暴力情节的书刊,不玩有暴力色彩的游戏,不做有暴力倾向的人,让我们珍惜平安校园,遏制欺凌的魔鬼,熄灭欺凌的火焰,做个健康阳光文明进取的学生。

2.网络暴力范文 篇二

语言暴力是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 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受侵犯和损害。语言暴力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伤害。

而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一个帖子或报道, 描述一件大众感兴趣的, 或能激发社会内在情绪的事情, 被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传播平台演化成全民关注的公众事件, 对当事人或组织造成不应有的压力, 而且会影响事件的进程或司法判断, 导致大大超过所犯错误的惩罚 (张朝阳) 。

网络语言暴力之所以存在, 主要原因是发言人的身份有匿名性, 并且很难对发言者所说的话去追究责任。对于这一点, 也许有人会提出, 现在由于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 完全的匿名性已经不存在了。然而笔者认为, 虽然现在在网上也存在着人肉搜索的情况, 但是这只是针对个别人而言, 对于其他大多数普通网民来说, 是不会被别人进行大规模地人肉搜索的。因此, 说那些发表暴力性语言的小网民是匿名的且无法追究其责任是说得通的, 正因为如此, 他们毫无顾忌地发表着粗俗暴力的语言。

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性质和成因, 张朝阳说:“施暴者不是某个人, 而是集体的无意识行为, 是记者或发帖者对后果的无意识, 是网站编辑为制作吸引人气的内容的转载行动, 是大众易于相信的惯性。”张朝阳只承认网络语言暴力的无意识性。

但笔者认为, 除了这种集体的无意识行为, 网络语言暴力更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试用社会学经典理论来分析网络语言暴力:

一、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及性质

(一) 现实性冲突

是针对某一个人 (名人) 或某一件事所进行的网络语言暴力, 因为某人或某事引起了一些人的强烈不满, 因此在网络这自由的平台上发表他们的看法, 在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过激的言论。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推动事情的解决。等到事件平息并达到多数人满意的效果时, 这些网络语言暴力就会消失。

(二) 非现实性冲突

1.不可否认, 现如今存在着一些具有反社会倾向的人, 他们对社会强烈不满, 因此在他们浏览网页的时候, 当看到他们不满的事情, 都会忍不住要去骂一骂, 以解心头之恨, 并无具体的针对性。这些人有的可能伴有生活中的暴力或者自杀的倾向, 需要心理的冶疗。

2.有些人是为了发泄情绪的需要, 把在网上骂人做为一种自我放松的活动。他们可能是工作太累, 人际关系出现了紧张, 于是通过在网上骂人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已的情绪, 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有时当生活中的不顺利期过去之后, 这些人会恢复过来, 文明用语。

3.可能存在着一些有组织的反社会团体, 他们刻意在网络上进行煽动、挑拨、蛊惑人心的行为, 散布各种暴力话语, 旨在分裂社会。笔者见过最多的是南北方人的对骂, 有些不明白的网民跟在后面乱起哄, 加深了南北方人民的不理解与偏见。如果有存在这种故意分裂社会的人和行为, 国家有关部门应当进行高度的重视。

综上所述, 网络语言暴力主要是由于发言者的匿名性及发言者为了发泄自身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这种行为有时是一种无意识行为, 但更多的是一种有意识行为。网络语言暴力的存在对一些人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伤害, 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 我们应当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 净化我们的网络环境。

二、网络语言暴力的功能

网络语言暴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 其中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

网络语言暴力比较显著的正功能就是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普通民众由于生活的压力或者是对一些事情不满时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 这些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 就不会导致冲突, 就像锅炉里的过量蒸气通过安全阀适时排出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 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科塞) 。网络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 通过畅所欲言渲泄了个体的不快, 减轻了个人的心理压力, 也减轻了由于个人心理失衡而对社会造成的潜在压力。从这一方面来看, 适当的粗口也并非一无是处。

但是这种暴力语言一旦超出了一定的程度, 或是演变为一种明显的对他人的人身攻击等, 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也就是网络语言暴力的负功能:

有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发布生活照片, 无非是希望多结交几个网友, 或者是向别人炫耀一下自己假日旅行目的地的风光, 或是自己的独特着装, 但这也为不怀好意的暴力推行者创造了条件。他们恶意修改原有图片, 并肆意发表颇具攻击性的言论。由于网络语言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 也有网友因为无法承受而自杀。

网络施暴者大多是匿名登录, 有时一个人可以用好几个身份登录, 最终人们看到的结果是,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同时向一个人发起人身攻击。

而最为突出的, 也就是最易受到攻击的是名人, 在名人的BLOG里, 名人们每天遭受着来自各地的谩骂, 这对很多名人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有的名人也因为无法承受而自杀。此外, 还有一些人有着仇官仇富的心理, 对凡是和官员或是富人有关的报道都进行过激的言语攻击。最近, 网络上有人将“教授”定义为“叫兽”, 伤害了教授的人格尊严, 等等。这些, 都是网络语言暴力的极端负面影响。

因此, 总的来说, 虽然网络语言暴力有一定的正功能, 但是其负功能已远远大于正功能, 已经对个人、对社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所以, 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三、建议及设想

(一) 对网络上发表暴力性语言的网民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调查和了解

因为无法得知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工作以及收入状况, 也就无法真正彻底地分析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所以, 应当进行一些问卷调查及访谈, 得到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对那些经常在网上发表暴力言论的人进行分析, 总结出一些这种行为的共性和原因, 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政策, 尽量减少网络上的暴力语言。

(二) 发展网络安全技术

搞了几年的网络实名制至今不能真正地实行下来, 其中可能是因为牵扯到了一些个人的或者组织的经济利益。网站、网吧、未成年网民, 还有呢?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似乎都对实名制不太接受, 这也是推行不力的原因吧。那是否是实名制的设置或者技术上出现了问题?是否应当加以改进, 使实名卡的使用更加方便, 且不伤害到人们的经济利益呢?毕竟实名制的目的是为了网络安全。

笔者设想, 是否可以给每一台电脑的主机箱里都加一个小的读卡器 (此项费用可由国家出钱, 或由国家补贴) , 这个读卡器类似于网吧的那种插计费卡的计时器。 (而网吧的电脑以后要配两个插卡槽, 一个插计费卡, 另一个插这种实名卡。) 每一个需要上网的人必须去派出所办理一个上面存有身份证号及基本个人信息的网络实名卡, 上网时, 无论在家在单位还是在网吧, 都必须插入此卡, 方可通过网络验证, 连接上网。此技术还需要联合各大宽带公司、电信、网通等, 一起合作进行。技术要方便到网民将卡插入读卡器即可连网使用。同时, 要做到对普通网民隐私的绝对保护, 保证网民的信息安全。只有各大网站及论坛的高级网管才能有权限查看网民的个人信息, 其他人无权查看。由于普通网民并不能看到别人的个人信息, 因此上网的感觉与现在相比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当有人发表暴力性的言论时, 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警告, 警告到一定次数仍不听劝告时, 就彻底封闭他的发言权。为防止有人用技术手段私自改动电脑的机箱线路, 以达到匿名上网的目的, 各网络、宽带公司要用技术解决这一问题。如果没有检测到个人信息卡, 则无法连接到网络。这样便可以使人们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网上文明用语。当然, 此项技术的推行在一开始可能需要强制执行。

摘要:网络语言暴力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问题, 基于人们对网络的广泛使用和对各种事件的关注而产生, 本文从冲突论的视角分析了网民个体进行网络语言暴力的原因, 并分析了网络语言暴力的功能, 同时提出了建议及设想。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冲突,功能,网络实名制

参考文献

[1]科塞 (著) , 孙立平 (译) .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4.

3.网络不能鼓励暴力 篇三

最近,在微博上,随着讨论交锋呈现出炽烈的状况,一些争论也日趋激化,开始出现一种暴力的倾向。这里有频繁出现的以暴力相威胁,展现出的暴力的渴望等,但更为危险的是在虚拟现实中的威胁和恫吓有了转变为现实的暴力的行为。

这些当然是一些局部的现象,也仅仅是极少人的极端行为。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从暴力威胁的骂战转为了现实的人身威胁和尝试进行暴力行动,甚至一些实名认证的人士也参与了;二是这种现实的人身威胁和行动也得到了一些持相同观点的人的大声喝彩,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行为。这两个现象其实突破了互联网原有的和现实相对脱节的虚拟状况,而是在某种特定的状况下变成了现实化的暴力。

这种将网上的虚拟世界的讨论变为现实世界中的暴力的愿望之所以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是它的出现突破了互联网文化的底线。观点之争当然自有互联网的一天就存在,在网上相当激烈的言辞你来我往,甚至破口大骂也是经常出现的。这些比起在纸媒或公共场合当然要显得越过了界限,但在互联网上还是某种虽然让人不愉快但却常见的状态。但今天这样把暴力公开地甚至炫耀性地展现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也确实是互联网文化的负面性的因素的爆发。在这里令人震惊的不是有人会在现实中使用暴力,这种试图用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欲望其实是人类社会中难以避免的,而在于和他观念相同的人觉得打得有理,觉得对方的观点已经不属于人类,所以该打。

这里有一种将暴力合法化的逻辑值得关注:自己的观点就是真理,对立面就无权发表他的观点,而必须诉诸暴力加以彻底解决。这种辩护的危险性在于它将不同观点和思路的论争最终变成暴力的对决,用现实的暴力解决网络的分歧。

网络上的热议,互相之间激烈的辩难,都是有价值的,而且也一直在社会中存在表达的空间。在感情上不喜欢自己的对立面,也有相当的表达的机会和可能。对立面显然不可能让这些声音消失。因此质疑和商榷或者否定都是正常不过的。但一旦以暴力的方式胁迫自己的对立面,则是既没有合法性,也没有合理性的。因为暴力只能使得问题的讨论不再有任何空间,这样的状况不可能有任何公共议题的分歧的讨论或争鸣的意义。暴力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公共议题讨论的的最后的归宿,暴力里没有什么观点的分歧,而是彻底地终结了分歧。实际上,观点的分歧不可能通过暴力得到解决,不可能从暴力里得到真理,暴力里不可能有专业知识,暴力里也不可能有说服公众的资源。它只能让我们回到丛林法则主宰的社会。

值得反思的是我们在网络世界中常见的辱骂和随意的侮辱一旦从虚拟世界进入现实世界所造成的问题。正是由于在网络上的虚拟的暴力经常不必承担责任,使得一些人对于现实的暴力也进行回护。最基本的底线是,任何观点的讨论,不能变成暴力的解决。应该记住,你相信你说的是真理,但你的对立面也相信他说的是真理,但大家都必须在基本的规则和秩序之下用语言文明地进行讨论。如果我们期望社会变得更理性,变得更加合乎理想,我们就不得不听到不喜欢的声音。这才是微博的力量和未来所在,也是我们赖以存在的文明的底线。

4.网络暴力范文 篇四

——以《金陵十三钗》为例

14090401 09广新 丁曼文

【关键词】 :战争

电影

暴力美学

金陵十三钗

【摘要】:

“暴力美学”是个新词,据今不超过三十年。据说最初是香港某影评人为评吴宇森的电影而衍生出的这个词。上世纪九十年代此词得以迅速流行。现在,“暴力美学”已经成了评价某些影视作品的常用词。表现在电影中,战争片就是最好的例证。反思千篇一律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的暴力美学表现方式,《金陵十三钗》在诸多抗日战争题材电影中独树一帜,解救了观众在电影暴力美学中的审美疲劳之困。

一、抗日题材的电影暴力美学的趋同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中国、苏联这样的国家提供了大量战争电影的素材,但这些带有明确意识形态的战争电影,总存在表达的趋同倾向性和表现的美学缺陷。

导演比尔-古登塔格 的纪录片作品《南京》,以外国人的视角回顾了南京大屠杀。电影中有大屠杀幸存者的讲述、从6个国家搜集到的各种音像和文字资料甚至包括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的40分钟录影带等珍贵资料都极大地震撼着所有观众,尤其是短片中直接表现日军暴行的内容被评为“《南京》中最让人背脊发凉的片段之一”。除了资料展示,为了把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米妮·沃琴(沃琴回美国不久即精神崩溃自杀身亡)等人极其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信件、日记等珍贵文献表现出来,导演还请到如乔根·普罗斯诺、伍迪·哈里森、玛利尔·海明威等多名好莱坞明星扮演目击者,在片中朗读当年这些文字记录。

2009年上映的《南京!南京!》,分别从中国军官陆剑雄、归国女教师姜淑云和日本军官角川三个人的视角,再现了那场惨绝人寰的人间灾难;战争中三个命运彼此纠缠的主人公,灵魂和人性承受着严酷的拷问与摧残。全篇以三位主人公的故事作为视点,表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场面,让观众因悲伤动容,因悲壮震撼。

纪录片《拉贝日记》通过大量图片及文字史料,记录了记录了1937年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后,德国商人拉贝在南京建立安全区,保护上万名难民免遭屠杀的历史事件。该片以西方人的视角回忆了南京大屠杀,挖掘了不少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的珍贵影像。

《栖霞寺1937》,这部被称为“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的影片,主要讲述1937年年底,日军占领南京,进行了长达数周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城内大批难民涌入栖霞寺躲避日军的追杀。面对日军的疯狂屠城,栖霞寺寂然法师、月基法师和志开法师率领僧众营救了两万四千多名难民,被救人士中还包括国民党将领、德国和瑞典工程师等。

以上影片或记录,或用故事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大屠杀的惨烈历史。但带给观众的画面感和情感体验却惊人的一致——悲惨的人物故事,残忍的电影场面,伤感的情感体验。哲学家弗洛姆曾说:“凡服务于生者为善,凡服务于死者为恶。”倘若我们认为他的说法正确,那么“暴力美学”立刻呈现出了它荒谬性的一面来。暴力给人的直接印象是与伤害、杀戮、死亡挂钩,而美则与真善挂钩,所谓真与善的和谐统一带给人愉悦的生活形象,称之为美。换句话说,美既然服务于善,更多的就与“生”相关联。而暴力直接与“死”相关联。两个如此相悖的词合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战争题材电影的“暴力美学”。它们的风格似乎相约而定的一致,观众的观影体验由最初的震撼、悲伤到后来的审美疲劳和刻意逃避。除去审美上的单调。因为强调了太多和电影艺术相悖的东西,使得这样的很多电影都不缺大场面、不缺宏大的构思,甚至也不缺乏很多耐心寻味的细节,但在属于电影艺术的审美上缺少探索和表达。这种单一基调的战争片,公式般的暴力美学,是否应该有所探索和突破呢?2011年,《金陵十三钗》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例子。

二、形与质

我想,暴力美学应该有三个方面的意思。

其一,暴力是美的。在暴力中获得满足或想象会在暴力中获得满足的人,一般都会认为暴力是美的。表现在电影中,战争片就是最好的例证。战争片如果不是从研究人性和反思历史出发,仅仅只是某个政党展示战争成果的政治宣传工具,那么都会有一种美化暴力的意味,即己方的暴力是美丽的。自有电影以来,无论哪个国家的政党,一旦他们取得了国家和民族的控制权后,立马就会拍摄很多近似纪实的战争片来。镜头中往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其野蛮性、暴力性、血腥性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诸多类似的电影场景却早已让观者审美疲劳。

其二,将暴力美化。很多人希望能从暴力中获得满足,却又想回避血腥暴力给内心带来压力。将暴力美化就是剔除暴力中的残酷性和血腥性,让暴力成为广大民众意淫的游戏。当电影人探知人们的这种想法时,对暴力的“改造”便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经过美化的暴力,具有了诗性、戏剧性、舞蹈性甚至幽默性,其残酷和血腥的一面得以软化,暴力逐渐成了一门老少咸宜的形式化表演节目。比如成龙的系列电影,虽然暴力依然可以随时致人死地,但暴力致死不再是电影表现的重点,电影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成龙的幽默式武打动作和表情上来。

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根本无法捕捉到的电影镜头,现在却可以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比如《金陵十三钗》中一粒子弹飞翔的过程。子弹的目的虽然还是取人性命,但导演放弃表现结果的惨象,却将子弹飞翔的过程用慢镜头播放出来,让观众大饱眼福。这些都是将暴力美化。

其三,美学暴力化。如果说“暴力是美丽的”是一个唯心的概念,“将暴力美化”是一项纯粹唯物的技术手段,那么“美学暴力化”则是用唯物的手段,达到唯心的效果。严格地说,“美学暴力化”不属于暴力美学的范畴,但似乎比暴力美学更具侵害性,而且这种侵害用的还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的手段。什么是“美学暴力化”?简单地说,就是将美学用一种暴力的手段,用它来向民众灌输。比如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中,子弹扫射平民,用艺术手法将此场景表现的逼真而惨烈,但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观之痛心,因为她一家四口就是这样被扫射而死的。让观众长时间洗礼在这样惨烈的声画中,何尝不是一种暴力的灌输?这也逼着观众一度逃避观看抗日战争题材千篇一律的电影。

三、《金陵十三钗》——暴力题材下电影美学的新表现方式

如果说诸多相似风格的抗日题材的电影作品是暴力美学的普遍外延,那《金陵十三钗》 则为这一题材电影的一贯的表达方式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电影拍的很美。

音乐很美。《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关于人性的作品,而《墨玉》这首主题歌就是站在一位风尘女子赵玉墨的角度上去思考人性的音乐作品。电影《金陵十三钗》副导演王鸣飞在为《墨玉》的歌曲填词过程中,曾将《金陵十三钗》的小说翻来覆去读过数多遍。在深深沉浸在赵玉墨的内心世界中,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小说里面那种战争残暴和满目疮痍的情节,最后写下了《墨玉》的歌词。

音乐必须兼顾到风尘女子的世俗气息,儿童唱诗班的天真无邪,天主教堂的宗教背景,美国嬉皮士的明朗直率,国军士兵的血气方刚和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所以在表现手法上既有欧洲十六世纪的合唱形式,又有中国民歌小调,西洋乐器小提琴与中国传统乐器琵琶和二胡水乳交融。所以本片的背景音乐风格多样、充满变化。

本片有三首插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三钗”所唱的《秦淮景》、学生们所唱的教堂颂歌、日本军官所唱的童谣《故乡》。1.《秦淮景》由陈其钢根据江苏民歌《无锡景》为素材改编、填词,苏州评弹的演唱方式尽显秦淮“十三钗”的风情与影片的地域特色。是影片的一大亮点。由十三钗们离开前集体唱出,堪称影片„题眼‟。

2.片中原汁原味的教堂颂歌合唱来自瑞典的阿尔麦纳合唱团,小提琴出自多次斩获格莱美以及奥斯卡电影原声音乐奖的美国小提琴家约舒亚·贝尔之手。

3.《故乡曲》流传为南京籍音乐人龚铭为家乡创作的《月光情》和《夜泊秦淮》等音乐作品的结合,具体日本到底有没有一首《故乡曲》笔者还不得而知。

画面很美。《金陵十三钗》的画面杂糅了战争的壮烈、震撼,名妓们的唯美、香艳,女学生的纯美、干净。却穿插得当,行云流水般的蒙太奇丝毫没有一点冲突。反而在对比冲突下给观者以更妙的视觉体验。

和诸多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类似,《金陵十三钗》中所展现的1937大屠杀时候的南京,横尸遍地,血流成河,这座残破的城市,遍布着尸体和苍凉。战场上战斗和爆破的画面因为高科技的模拟技术,表现的逼真而震撼。但全片画面的亮点还是在对“十三钗”的刻画上。

她们一出场,就成了众人眼光焦点所在。十四个浓妆艳抹身着艳丽旗袍的女人第一次妖娆地进入了教堂时。一种不同于小家碧玉的野性为这部电影添上了几分张艺谋擅长的大红大绿的色彩之美。

画面美的高潮之处,在“十三钗”唱秦淮景的那一刻。在光芒四射的华丽光线映衬下,她们身穿颜色各异却同样美艳的旗袍,踱着妖娆的小碎步,歌声中的她们美艳的不可方物,除了柔情,更多的是热血和侠义:

“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呀,诸公各位静呀心静静心呀,让我来唱一支秦淮景呀,细细呀 道来唱给诸公听呀,秦淮缓缓流呀,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呀,瞻园里 堂阔宇深呀,白鹭洲水涟涟,世外桃源呀”。

为了配合名妓们的穿着艳丽旗袍的丰姿绰约,导演张艺谋多次使用交叉蒙太奇与教堂里彩色玻璃折射的美丽光线相呼应。单是那块彩色玻璃,就耗费了美工师们大量心血,计算颜料的分布与涂层的厚薄,光线的照射位置也多次试验。最终取得了相当唯美的效果。

【参考文献】: 《电影暴力美学:文明社会的魅影 》

5.网络暴力作文 篇五

当人们听说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氨的时候,奶制品行业遭到了人们质疑;当人们听说猪肉含有瘦肉精的时候,肉质品行业遭到了人们质疑;当人们听说某些餐馆使用地沟油的时候,餐饮服务业遭到了人们质疑,于是,人们对饮食行业失去了信任,吃东西时,总是担惊受怕。当人们听说某某官员办事是为了谋取私利的时侯,人们对政府失去了信任;当人们听说某某医生治病时让病人小病花大钱的时候,人们对医院失去了信任;当人们听说老师教学时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时候,人们对学校失去了信任。当人们对当太阳底下曾经最为光辉的职业失去信任的时候,我不知道大家还愿意去相信什么,只知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了,这大概是所有地球人都不愿看到的事,因为把如果把宇宙当成一个社区,我们就是一家人,我们应该紧紧相拥!(对网络暴力之感,网络暴力的受害者绝对不止当事人,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

6.网络暴力演讲稿 篇六

没错,我也印象深刻。我还记得当初自己处在准备进入高三的阶段,看到这则材料整个人都有点“懵逼”,觉得材料非常刁钻,孩子举报违反交通法规的老爸使他被判了刑,这是从哪个神奇的出卷老师脑子里冒出来的题目啊?是为了突出情与法的对比吗?那也不至于拿这么不现实的事情来作为材料吧,谁会举报自己老爸你们说是不是?

后来当我知道这则材料是来自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我跟我同学说:她是不是傻啊,做这种事情,害得我们有这样的作文题目要写,都怪她!是的,我相信很多你们都会像我一样,对这则材料又无限的“吐槽”,并且我相信诸位并非恶意,只是为了宣泄一下写作文的烦恼。但是你们知道吗?当上百万的考生及网友同时在发难的时候,这个小小的“宣泄”就并不那么简单了,这位举报父亲的女生被人肉搜索出来,她的一切网络账号下面都是谩骂与指责,甚至出现了极端的诅咒,她的生活中立刻充斥着恶语相向,最终她被迫关闭了所有社交媒体,更换所有跟外界联系的方式,逃离网络世界。

今天晚上来晚训前,我的妈妈刚刚转发微信,大体内容是:请转发给你的亲人朋友吧,以后不要再吃无籽葡萄了,都是通过喷洒避孕药实现无籽的,已经由国家食品药监紧急发出通知,为了你身边人的健康传播出去这则消息!我那生怕我怀不了她孙女的老妈火急火燎的传给我,跟我说无论是不是真的还是要注意一下。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每次有什么“高铁有隐藏的强辐射”“某地核泄漏江湖水被污染政府封锁消息”我天真的老妈经常照单全收,然后我要花很多时间跟她解释,这个是谣言,不能相信。

是的,在我的周围,随意转发各类不实网络消息的人不计其数,肆意在网络上评论甚至抨击他人也大有人在,他们都未意识到,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暴力, 它是指网民在网络中的暴力行为,它是现实社会中的暴力行为在网络中的延伸。相对于现实社会中的暴力,网络暴力的特殊性在于借助了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介, 传播速度更快, 影响范围更广。网络暴力由一开始的人身攻击慢慢发展出越来越多的形式,具体而言, 网络暴力包括侵犯别人隐私的人肉搜索,对别人进行恶意攻击的网络谩骂以及网络谣言等,对网络安全造成了巨大影响。

想象一下,你一觉醒来,从一个完完全全的无名人士变成一个被全中国乃至世界公开抨击羞辱的对象,你无处藏身,去到哪里都有人指出你,你曾经在互联网上发出的一切都被翻炒出来,你的自拍,你曾经对生活的小抱怨,甚至于你保存在云端的私密照片。你的照片贴得到处都是,借此销售报纸,为网站吸引广告商,为电视吸引眼球,成为每个人茶余饭后嘲讽的对象。

这种由科技促进的草率道德审判导致你在网络世界里被投石暴民围攻,借由网络力量实施的私刑,同殴打、裸体游街、浸猪笼和石刑没有本质区别。他们当中甚至有人都不知道有关你的故事,他们不认识你不了解你,只是随着网络群众的话语针对你,他们只会把理性交给抽象的“他人”,而把自己留给从众的本能。一旦道德超越了法律契约的束缚,我们的命运也就被完全交给了捉摸不透的人性,以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这是一个纵容暴力冲垮良善的时代,纵容感性冲垮理智的时代,纵容多数人泯灭少数人声音的时代。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1839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直言人肉搜索被滥用,56.1%的受访者指出公职人员参与人肉搜索涉嫌违法违规,66.4%的受访者建议从法律层面规范人肉搜索行为。一篇来自荷兰的综合分析首次显示出,网络欺凌比网下欺凌更容易导致自杀意念。还有一项研究让我很震惊,该研究显示羞辱是比高兴、甚至愤怒都更为强烈的情感。对他人残忍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网上,由技术促进的羞辱却会被放大,不受遏制而且永远可以被看到。传统的羞辱只会局限于家庭、学校或是社区,而现在则会扩展到网络社区。成百万上千万的人能匿名地用言语攻击你,这会让人非常痛苦,而且能够公开看到这些攻击的人是没有限定范围的。被公开羞辱对个人损害很大,因特网的传播大幅提升了这个损害。

来看一些显著例子,2015年5月13日晚,著名主持人何炅被质疑在北外“吃空饷”。举报人乔木的手机、邮箱、微信、女儿照片等个人隐私被网友公开,遭到众多网友辱骂乃至人身威胁。

成都发生“女司机被打事件”,不久之后,当事人的私人资料被人全部挖出来,不仅两辆车的车牌号被曝光,大量未经证实的违规行车记录、酒店开房记录、家庭住址甚至生理期等个人隐私信息也都被“晒”在网上。而就事件本身而言,只涉及交通事件,当事人的隐私不应该掺和其中。

罗格斯大学的一个大学新生,泰勒·克莱门蒂被室友偷拍到和另一个男的有亲密行为,视频被传播到网上,嘲笑和网络欺凌之火被点燃。几天后,泰勒从乔治·华盛顿大桥纵身跃下,生命就这样逝去,他只有18岁。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现在的网络暴力如此猖獗?

首先,是网民的非理性,紧接着是网络的匿名性,网络的匿名性,既能促使网民自由透明地发表见解和言论,也会导致网民肆无忌惮状况的出现,网民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对事主进行侵权,依仗的正是匿名身份。他们作为无名的大多数中的一员,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风险更是趋近于零。在这种背景下,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底线甚至是法律底线都被匿名性轻易地冲破了, 网络暴力便自然而然地产生。

还有便是网络传媒把关人的责任缺失,1947 年,社会心理学家卢因(Lewin)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信息沿着含着门的某些渠道传播,传播能否顺利进行总以把关人的意见作为依据的观点,他认为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1950 年, 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 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 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也就是说,把关人能否守住道德底线,对网络暴力是否能减少起着重要作用。

在商业社会,网络暴力还被贴上了另一种价格标签,这里衡量的并不是受害者遭受了多少损失,这里的价格标签衡量的是借此牟利者的利润,这些人的无情挖掘、包装和销售,利用他人的痛苦在牟利。而作为网民的我们,每一次点击、参与、冷眼围观这些网络暴力行为,我们都是在作出选择。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充斥的公开暴力越多,越被接受,我们就会越多地看到网络欺凌、网络煽动、网络谣言,还有黑客入侵。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助推力是金钱,是市场,没有点击率阅读量,就不会有八股网站狗仔队的一夜爆红,没有广告公司的注资宣传。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中所说的电子数据,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网页、博客、微博客、朋友圈、贴吧、网盘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规定中明确表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电子数据。

也就是说,从今年的10月1日起,人们在网络上的每一次发言都需要谨慎了,在网络时代,线上线下已经没有了虚拟与现实的区分,都是现实,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每一条的评论,每一条的转发,都要有自己的思考,任何形式网络暴力的实施者都对此负有责任,黑暗无处藏。

7.网络自律是遏制网络暴力的关键 篇七

如何有效遏制网络暴力, 净化网络环境, 维持网络正常稳定的秩序任重而道远。遏制网络暴力有多种方法和手段, 如政府增强网络事件的应变能力、构建并完善互联网法治规则等, 但归根到底, 网络自律才是关键。

网络暴力事件频发, 急需解决之道

网民盲目跟风、情绪化表达的特点导致网络意见容易走向偏激, 近年来网络谣言众多, 网络暴力事件频发。自“虐猫事件”后, “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姜岩事件”都轰动一时, 杀伤力更是波及当事人的现实生活。

由于人数的众多和分散, 网络暴力很容易被忽略, 如何有效遏制网络暴力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韩国互联网发展成熟, 政府通过立法、监督、管理和教育等措施, 对网络邮箱、网络论坛、博客乃至网络视频实行实名制, 并制定《信息通信基本保护法》、《促进使用信息通信网络及信息保护关联法》等法规, 开设“网络警察厅”, 接受网络违法事件的举报。 (1) 但韩国某些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大型网站还是出现了崔真实放高利贷的恶性谣言。可见网络实名制并非万全之策, 立法、行政都是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秩序的外在推力, 网络世界的主体是网民, 网络的善恶并不在于它本身, 而在于使用它的人, 即使有了法律的双重保证也不能彻底阻止网络暴力的发生。

宜“通”不宜“堵”, 网络自律是关键

网络暴力的最初形态是网络舆论, 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当网络舆论因网民言语过激转而形成网络暴力后, 会侵害当事人的隐私权、名誉权甚至生命健康权。但我们同样也不能因噎废食, 完全抹杀网络舆论的正面作用。重庆钉子户、黑砖窑、华南虎、厦门PX等一系列事件中, 网民走在职能部门前面, 形成强大的真相诉求与道德拷问, 影响社会意见走向和决策结果。汶川地震后, 网友们自发“人肉搜索”寻找失散亲人, 更是凸现了网络舆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不能因为网络舆论有可能转变成网络暴力的可能, 便全盘否定网络舆论, 一味地限制和堵塞它, 这是对互联网本质属性和传播规律的破坏, 也容易让网民产生被控制和禁锢的感觉, 非但无助于引导网民情绪释放, 反而会引起对抗性的逆反心理。 (2) 网络舆论, 宜“通”不宜“堵”, 当中需要网络自律去调控, 保持网络意见的畅通无阻, 让网民自觉增强自律意识, 在网络法律法规的保障下, 最终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网络自律从根本上规范网络主体的意识和行为, 是遏制网络暴力的内在机制。网络自律来自它被信仰, 成为网络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 任何他律转化为社会成员内心的自律才能发挥最佳效能。 (3) 自律道德意识使网民更谨慎、冷静地看待问题, 客观表达意见, 不偏激, 不轻信虚假新闻, 这样才能营造健康稳定的网络环境。

网络自律增强网络主体的社会主体意识, 行使话语权和监督权, 参与公共事务。网络主体的自律意识也会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 希望能够唤起他人以及全社会的自律, 引导正面网络舆论, 这是公众社会主体意识提升的表现。在长达8个月的“华南虎事件”中, “打虎派”和“挺虎派”并没有局限于对事件焦点人物的个人攻击, 大家更关心的是华南虎照片的真伪以及背后的体制问题, 网民对于“虎照”真相的穷追不舍促使政府全面介入调查, 最终使“周老虎”大白于天下。

网络自律促使网络环境的自我净化, 规避网络暴力的产生和蔓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描述了一个实验, 一个大礼堂中有千余人, 实验者要求大家开始鼓掌, 起初杂乱无章的掌声却很快节奏一致。互联网世界也是如此, 它有一套自我调节机制, 网络社会成员的合作趋势自发产生趋同性, 而网络自律可以进一步促使网络环境的自我净化。如果文明、理性的声音占据了网络言论的主流, 那么那些惯于使用语言暴力和谩骂的攻击者也就会自动退场或者改变其行为方式。 (4)

“少干预, 多自律”, 多管齐下遏制网络暴力

“少干预, 多自律”是当前国际互联网管理的一个共同思路。各国越来越强调政府作为服务者的角色, 承认政府管理的“有限性”, 着重发挥政府的服务和协调职能。 (5) 截至2008年年底,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 网民数达到2.98亿, (6) 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群体, 遏制网络暴力需要以网络自律为主, 辅以立法、行政以及媒体的辅助作用。

网络自律包含网民自律和行业自律两大方面。首先, 树立网民自律意识, 提升网络道德素质。 (1) 培养网络舆论领袖引导网民的群体情感和心理。意见领袖有能力左右人们的态度和决策, 他们的见解容易使人产生自内而外的认同感, 从而造成意见的趋同。 (7) 论坛版主作为网络舆论的管理人员, 充当网络舆论意见领袖的角色。 (2) 引导网民树立责任意识, 无论何时何地, 都不能以个人的自由或者道德为借口去损害他人的隐私权等人身自由。 (8) 网络暴力的消除, 需要广大网民提高自身素养, 加强自律意识, 约束网络行为, 不能逾越法律底线, 侵犯他人隐私或恶意诽谤他人, 才能从源头上遏制网络暴力的蔓延。

其次, 行业自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同时还可以减少政府对行业的干预。 (1) 网络相关行业依靠自律的业界道德规范加强对网络舆论暴力的管理。美国电脑伦理协会制定“十诫”、美国互联网保健基金会的网站规定8条准则、各大论坛和聊天室有服务规则与管理条例等, 英国对互联网内容进行管理时贯彻“监督而非监控”的理念, 主要通过行业自律组织网络观察基金会来实行。中国的网络行业可以借鉴别国经验, 不断推动行业实施自律, 以确保行业行为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道德要求。 (2) 各大网站运营商严格把关, 从网络管理上避免网络暴力。提高网站点击率固然重要, 但是网站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能忽略, 网站运营商除运营网站外, 还应对网站所传播的内容负责, 严格管理板块内容。2008年2月, 由央视网、新华网、人民网等8家中央网络媒体发起成立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联盟, 并签署《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已有200多家网站加入联盟, 签署该《公约》。

需要他律的从旁协助, 充分发挥行政、立法以及媒体的辅助作用。首先, 政府应减少直接干预, 采取柔性管理, 从旁善加引导。在把握网络运行规律的基础上, 政府致力于为互联网的发展创造宽松、自由的网络环境, 并借由一定的管理手段, 采用内容过滤技术、内容分级制度, 也可以效仿欧盟的市民热线, 通过电子邮件建立投诉机制, 让全社会成员监督遏制网络暴力。

加快推进网络立法, 健全舆论管理制度。目前, 我国已出台《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等法规, 但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督还很不够。今后需要明确规定网络违法行为, 对于网络侵犯隐私权的行为界定相应的惩戒和责任追究, 在法律规定的范畴内规范网络主体的行为, 扼杀网络暴力之风。

再次, 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媒体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 及时准确地发布全面而权威的信息, 最大限度地减少虚假新闻的传播空间, 以传统的权威舆论力量介入网络舆论, 加强引导, 避免非理性情绪的蔓延和网络暴力的滋生。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中国网民会逐渐成熟, 坚守自己的法律底线和道德文明, 理性看待问题, 成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也会日趋稳健, 制度的逐步完善会有效地遏制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注释

1 李拯宇、干玉兰:《韩国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

2 王永霞:《“网络民意”推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 《网络传播》, 2008 (10) 。

3 李明晓:《我国互联网管理模式的创新与转型》, 《网络传播》, 2008 (8) 。

4 姜艳:《道德与法律:双管齐下治理网络暴力》, 《网络传播》, 2008 (10) 。

5 王雪飞:《国外互联网管理经验分析》, 《现代电信科技》, 2007 (5) 。

6 CNNIC发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8.网络让人们更暴力? 篇八

近日,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搜索》在各大影院热映。片中女主角叶蓝秋因为一起公车不让座事件,遭到曝光,被人肉搜索进而遭到网上恶意攻击,最终选择了自杀。事实上,这部电影更深层次的诉求,是在描述网络暴力带给人的心理冲击。

网络平台“不太友好”

“网络暴力并非明确的表述,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名词”,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匡文波教授告诉记者。一般说来,它是指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不同,网络暴力很难界定。即使不带有攻击目的的网络交流也会体现出攻击性,这与网络平台自身“不太友好”有关。

《互联网心理学》的作者帕特里夏·华莱士(Patricia Wallace)介绍,在面对面交往时,人们更倾向于赞同对方。而在网络中,人们要比现实中的自己表现得更冷漠、就事论事,更多地反对别人、制造紧张气氛。

在华莱士看来,一旦网民意识到自己的网络语言比实际要表达的严厉,他们与熟人、“群”里成员交流时,就会用些表情符号来缓和语言,或委婉表示自己的异议。

但显然,通过人肉搜索曝光出来的当事人,比如影片中的女主角是个陌生人,网民不必费心使自己的评论更“中听”。

实名制能解决网络暴力?

网络表达“不友善”,而匿名性更是网络暴力的催化剂。它使得网民在本身就“有点紧张”的网络环境中,肆无忌惮地发表评论,甚至恶意攻击。人民大学心理学系雷雳教授介绍,匿名是心理学上“去抑制性”的一个原因。

所谓“抑制”,是指个人行为受到自我意识的约束。在真实社会中,法律、道德、风俗等都会使人有所顾忌、行为克制、在意他人感受。而在网络上,由于匿名、个人形象看不到、以及网络可以跨时空,都使得对人的“抑制”在逐渐去除,现实中不敢或不能表达的思想都能体现出来。

在雷雳看来,每个人都有“去抑制性”的需要,其在网络上是否体现或体现的程度与个人道德、价值观及生活境遇密切相关。

既然如此,建立网络实名制是否能应对网络暴力呢?匡文波认为,实名制未必有用。网络虽然是个虚拟社会,却也是现实社会的缩影,网上行为反映了现实生活需要。就像现实中真实个体也会使用语言暴力,网络实名制很难杜绝网络恶意攻击。

每个人都“爱”坏消息

既然网络行为与现实中有共通之处,网络暴力就有其普遍性心理原因。中科院心理所尹文刚研究员认为,无论是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比较容易被负面新闻吸引。一方面,这是因为太多的正面宣传过于教条、与生活距离远、甚至具有欺骗性,无法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人类心理机制会产生“反向行为”,即通过对负面新闻的关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新闻传播上,有“坏消息综合征”的说法,这是指暴力、凶杀、灾害的新闻总能激起更多人的关注兴趣;微博和论坛上,往往也是那些负面的消息和批判性的评论更能引起转发和评论。

然而,对于这些流传的坏消息,到底是否是事实,或者是否是事实全部,人们并不关心。在尹文刚看来,人们没有欲望挖掘出全部真相,他们只需要一个网络这样的平台,表达自己的感受。至于事件背后的因果关系,并不受重视。

就像电影中,网民只关注女主人公不让座的行为,对于她癌症晚期、被售票员无意语言刺激等全部真相无动于衷。

网络舆论演化网络暴力?

客观的是,人肉搜索、网络舆论有其积极性。尹文刚认为,这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体现,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积累下来的沉淀物,包括人类的活动方式和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人们普遍地认可惩恶扬善、追求平等就是一种集体潜意识。

因此,人肉搜索有时是道德的体现。比如日前被救后立刻离去、甚至称“关我屁事”的当事人就因人肉搜索曝光,这种网络舆论就是人类本性中伸张正义的需求。

不过,也有很多网络舆论演化成了网络暴力。尹文刚表示,这与网络群体事件发起者的“爆料”原因有很大关系。他们有的真正怀着正义之心,有的因为生活中的不得意而发泄,更有的编造故事捉弄他人。不同发起者及“爆料”真实性影响着网络舆论是否会走向网络暴力。

此外,网站出于商业目的往往也推波助澜。据悉,一次成功的“人肉搜索”,往往能带来数万甚至数十万的点击率,而点击率则是网站提高知名度、吸引广告的重要筹码。

发起者爆料、网站推动,海量跟随者也裹挟其中。由于从众心理,参与者希望获得群体认同感,更倾向于发表符合“主流”观点的言论。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暴力并不鲜见。一旦成为受害者,除了自身调节,新闻传播心理学可能也有帮助。尹文刚告诉记者,新闻学有“每天一个兴奋点”的说法,网民的关注度很难长期保持,一般数周就会过去。

tips

被忽视的校园网络暴力

被人肉搜索、生活中一切细节都被“揭底”、受到大批网民攻击、谩骂,这只是网络暴力的一种。另一种网络暴力也在蔓延,它的危害更大,因为害人者和受害者往往都是未成年人。

后者多发生在校园中,是校园暴力的变形。一些学生会接二连三地发送即时消息、不断骚扰意受害同学,比如“大家都讨厌你”或“你真失败”等。还有的创建网站,嘲笑或羞辱其他孩子,如设置题为“票选本校十大最丑女生”的在线民意调查。

上一篇:内部银行工作小结下一篇:我们家的“唠叨王”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