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感悟

2024-06-15

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感悟(通用9篇)

1.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感悟 篇一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论析

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等院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为此高校需要大力推进生态道德教育.

作 者:竟永华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刊 名:魅力中国 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 年,卷(期): “”(27) 分类号:G64 关键词:高校   德育   生态道德   教育  

2.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感悟 篇二

关键词:特色学校,道德感悟教育,生命价值

学生全面发展, 以“德”为先。学校道德教育的传统模式是先生教、学生听, 这种德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道德教育发展的需要了。学校道德教育要“与时俱进”, 如何探索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 打造特色学校?我校结合学生实际,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德育之路——道德感悟教育。

1 道德感悟教育释义

感悟, 感:一指觉出, 即感觉、感知, 在意识、情趣上起反应;二指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感动、感想、情感、自豪感;三指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感谢、感恩、感激。悟:一指理解、明白、觉醒;二指领悟、觉悟。因此感悟即有所感触而醒悟或领悟。

感悟教育, 通过教育者创设教育情景, 使受教育者在内外信息结合中产生意识、情绪上的反应, 使受教育者因受外在因素刺激、体验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觉悟。

道德感悟教育, 就是教育者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道德教育情景, 使受教育者通过感知具体道德案例引起认识和心理上的变化、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觉悟, 从而自觉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德育教育。

2 道德感悟教育的生命价值

道德感悟教育的生命价值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道德感悟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的育方式, 具有新颖性, 贴近学生实际, 学生乐于接受, 在思想、情感上能产生共鸣,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是道德感悟教育“以人为本”, 把学生的生命价值放在核心地位, 时刻围绕“尊重生命, 实现价值”为主题,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2.1 道德感悟教育方式的生命价值

2.1.1 学校德育教育的现实性、紧迫性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当前道德教育中有不少困惑:为什么学生的道德意识越来越差?为什么学生反感老师的道德教育?为什么教育苍白无力?……其实, 这与传统的德育模式有莫大关系。传统道德教育以说教为主, 甚至辅助以惩戒教育, 学生对这种教育普遍反感, 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 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另外, 当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大为拓宽, 不只局限于以前课堂的“面授机宜”, 通过影视、书籍报刊、网络接受的道德素材丰富多彩, 老师的说教只不过是“老调重弹”而已;再次, 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强烈冲击, 脱离学生实际, 不可能产生思想共鸣。

但是, 传统优秀的道德内容我们是要世代传承的, 这就要求教育者顺应时代潮流, 探索新手段、新方式, 挖掘新素材来适应学生道德需求。面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道德缺失、违法犯罪突出、漠视生命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应该认识到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2.1.2 道德感悟教育——绿色教育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教育的理念是“科学求真, 人文求善, 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以‘绿’育人, 而非其他”, “人是有感情、思维能力、精神境界与个性的, 或者说是有‘灵魂’的。‘育人’主要是开发人脑, 化育‘灵魂’, 而绝不能加以污染与破坏。”学校道德感悟教育就是要突出一个“绿”字, 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 在无“污染与破坏”的氛围中塑造学生灵魂。我校德育教育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为主题, 以优美环境和百年文化积淀为依托, 以“为人正、为学勤、为业精”的“三为”理念为核心, 处处彰显道德教育的“绿色”, 使学生在浓浓的书香校园里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灵的熏陶。

2.1.3 道德感悟教育的时代性——生命价值

学校结合学生的道德现状以及学生对道德的需求, 建设特色教育学校, 在德育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有生命价值的道路——道德感悟教育。近两年来, 学校德育处贴近学生实际, 紧跟时代, 制作了四十多期道德感悟教育的主题班会课件, 学生通过观看、讨论、总结、写感言等方式, 使其思想认识得到极大的升华。

《我真的很不错》主题班会后一个学生写道:“不是我们高估了生活的本象, 而是低估了自己应有的能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不断努力、练习和挑战中萌发的力量。”《神舟七号》主题班会后一个学生说:“……现在, 中国又成功地发射了‘神七’, 更为中国在航天事业上的进步作了最充分的鉴证, 我们激动, 我们骄傲!”

四十多个主题班会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道德实际情况, 每一次主题班会对学生心灵都是一次震撼, 对道德都是一次提升。每次主题班会后, 学生都翘首期盼下一次的到来。

2.2 道德感悟教育以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为核心

2.2.1 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

当前一部分学生对自身的生命价值缺乏足够的重视:轻生、自杀等现象不时见诸报端;对他人生命漠视:伤人、杀人等事件时有发生。为此, 加强对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势在必行。

2.2.2 道德感悟教育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

教育应当“以人为本”, 道德感悟教育应当以学生生命价值教育为本。因此, 我校的道德感悟教育始终围绕人的生命价值展开, 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

“看了《知识守护生命》后, 我又一次的明白了生命的重要性, 明白了生命高于一切……我们要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 掌握更多的技能, 使我们守护生命的长城更加坚固!”《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后, 学生感言:“这是一个反思的日子。这是一个祭告的日子。这是一个倾诉的日子。这是一个感恩的日子。斯人已去, 生者应更珍视活着的岁月, 这是生命的意义。”《感动世界—超越梦想》观后感:“面对失败, 我们不放弃努力, 面对挫折, 我们不怨天尤人。自强不息, 以顽强的毅力、拼搏的斗志去超越梦想……”。看了《安全伴我一生》主题班会课件后, 学生说:“生命, 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 一个被人们老调重弹的课题,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鲜活, 我们青少年的生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 即将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美丽却又娇弱, 更应该好好珍惜, 不要让它过早的凋谢。”

通过观看主题班会课件, 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意义, 感悟到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感悟到要珍惜生命。

总之, 通过教育者创设情景、充分利用身边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在感悟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道德感悟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价值。我们愿与同仁们一道共同探讨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 研讨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

[2]况晨光.感悟教育[M].江西人民出版社.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

3.实践课堂生态化教育的感悟 篇三

[关键词]生态生命自组织政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60

“聆听内在的指引,让你的脚步随时依循宇宙法则。你不会再感到良心不安、不快乐。你不会再违背造化或伤害自己。你只是宇宙意识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摘自《生命与意识的省思》

生态学认为,在一定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和协调的动态之中。课堂是作为生物主体的教师、学生以及所处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微观生态系统。思想政治课堂同样是一个生态系统,是学生学习政治知识,提升素养,培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场所。生态化教育为中学政治课堂提供研究的新视角,还高中政治课堂长期缺失的要素——生命。课堂生态就是促进生命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常态。对教育教学、对课堂,教师应该从生命的角度出发,努力让教学与课堂依循宇宙法则。尊重自然与生命理应成为课堂的归宿,教师应努力挖掘课堂要素的生命力,提升政治课堂的自组织力。

现代自组织理论认为,从有序到无序之间是靠自组织方式来推进的,变化是由内在决定的。本文试图将生态体的自组织理论运用到政治课堂的实践中,让生态、生命构建政治课堂的自组织力。

一、生命现定位:政治课堂他组织的有序平衡

他组织是指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生命从开始即处于有序的生态性运行,从有序到无序,从无序到有序都是可以通过自组织来推进的。政治课堂的生命定位在一开始是有序的,教师、教材、学生、学校、家长、社会,这些要素有序组合,构建系统的平衡态。教师通过一系列策略、渠道将教师、教材、学生预设在一起,组合成有生命力的课堂结构,组合成合力影响学生的成长。但目前政治课堂的有序在本质上是一种他组织,缺少关注学生知识生成的自组织力。

政治课堂在“他组织”系统下正常运行,教师和学生缺少生命意识层面的省思。例如,教师一般都遵循这样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通过提问检测学生上节课的掌握程度;“讲授新知”,通过层次性的提问让学生不断得到书本知识,或者直接画出书本知识点,再逐个讲解;“课堂巩固”,通过一定的习题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教科书(系统封闭),听教师的话(处于平衡态),认为科学就是逻辑(线性相互作用),不善于提出新的想法(缺乏涨落)。因此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他组织范畴。只是由于知识本身的桎梏,一些纯理论的内容不是学生都能通过生命意识的体验而感悟到的,必要的背诵是必须的,特别是在复习课上关注“生态”,就得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出发,给学生时间自己体悟知识,体悟知识与生命的结合。

但是,系统不是直接跳跃到自组织阶段的,他组织是自组织的必经阶段。只有当教学系统的他组织状态达到临界值时,才有可能转变为自组织结构。政治课堂由他组织状态发展到自组织阶段,需要磨炼、蜕变和省思。

二、生命的省思:政治课堂他组织平衡的打破

系统能否发展演化的前提条件是远离平衡,处于非平衡态。教师必须敢于打破这种平衡,无需保持课堂的同一格调。教师应善于根据教材的变化、学生的成长和年级的升高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格调。

1.非线性思维——促进教学过程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发展。协同学理论指出,只有在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形成自组织结构。任何线性系统不会有进化和质变。笔者在哲学生活的教学中正逐步尝试“随机例证法”,即由学生提供案例,选择案例,不再是教师预设案例。笔者在论证联系普遍性中“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时,一个学生拿起其课桌上的物品——牛奶和笔,说明两者并无关联。之后在讲解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时,笔者全部以“牛奶和笔”为背景,让学生创设条件让两者产生联系,并具体分析这一联系的特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被充分激发。许多学生遇到问题时,总是根据答题的套路按部就班,缺少直觉思维和科学洞察力。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的内容,有计划地训练学生从整体出发,直接而迅速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要善于打破原有的教学思路,打破旧的平衡,构建新的平衡。

2.生命的省思——从旧的有序发展到新的有序。聆听内在的指引,让你的脚步随时依循宇宙法则。人都是具体的,对事物的感知充满差异。自组织指导下的课堂是通过扰动受教育者内心的固有信念,产生信息重组,通过自组织,让身心和情绪从旧的有序发展到新的有序,一切信息只能从学生的内心去寻找。教师备学生比备教材更重要,因此笔者在讲解一些重要概念时会考虑学生的需要。例如,在讲解“规律的含义”时,笔者进行设问:①将一杯水倒进长江会发生什么事?这是规律吗?②苹果掉在你的头上,你会怎样?而牛顿是如何做的?两者的差异是什么?这样能生动地让学生在愉悦的交流中掌握“规律”这一复杂的概念,并不断追问自己生命的经历,通过与他人生命经历的比较而省思自身,从而打破原有的结构,进入新序的构建。所以教师要读懂学生的内在逻辑:什么样的概念让他们烦恼?他们的叙事与言语方式是否改变着他们的情绪?他们的内在假定又是什么?读懂这些,才能感觉到学生生命力的波动,共同打破他组织的平衡。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

三、生命自组织:政治课堂自组织新序的构建

“自组织”是指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不可逆性是大自然演化发展中基本的建设性因素, 是系统发展的有序之源。教育应该在遵循这种不可逆性的前提下使“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摩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陶行知语)。

1.思维非稳态——课堂走向新序的源头。当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稳态时,更加有利于信息量的输入,从而达到更为有序的状态。在政治教学中,如果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非平衡状态,怀着极大的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话,那么,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容易产生共鸣,学生的认识结构就会随着认识矛盾的解决进入更高的有序状态。因而在政治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想方设法构建思维的非平衡状态。例如在复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教师借助自身参加民主选举的选票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形象自发过渡到抽象。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生命系统,存在着“自组织”,处理加工外界信息,使各信息单元有机联系,形成知识链,纳入大脑的知识结构中。教师应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思维非稳态。

2.开放——课堂自组织力产生的前提。耗散结构理论认为,提高系统有序度的关键是系统的开放。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的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的一个必要条件。政治课堂可以呈现很多开放性内容,如在“联系观”的复习中,通过“图绘生活——中国,哭泣的声音”“聚焦生活——中国,成长的声音”“图绘生活——中国,美丽的声音”“畅想生活——吴江,我们的声音”四个环节,吸收生活中有关生态文明的重要信息,与学生内在的信息进行良性沟通,激发课堂生机。因此,教师必须促进学生思维系统的全方位开放,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从而更加广泛而有效地获得信息。

3.提问——扰动学生内在核心理念的必要条件。有效提问让学生在自我内部找到跟原有观念相矛盾的东西,彼此干扰,形成自我组织。如笔者在讲解“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时如此提问:你所喜爱的文学、歌曲、影视等文化作品属于经典还是流行?你认为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在PK时谁会赢?为什么?学生经过激烈的思想碰撞,智慧的火花衍生,其中几名学生的回答都赢得满堂彩。多彩与灰色真正的契合,理论的灰色在多彩的元素中流淌。根据学生的回答,修正提问方向,但自组织提问语言的使用只是为了扰动,提问的扰动会促使动力慢慢产生,教师的提问、表情、人格、情志也会构成学生接受的一部分。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教师只是起到推动作用,把学生有序的逻辑变成无序,让自组织发生。

4.自主——政治课堂新序构建的有效手段。参与活动是学生学习生命的体现。笔者在政治自主学习过程中常使用“学案导学”教学,这种模式需要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是学生生命的一段经历,而没有参与活动而获得的感觉如同梦幻,不构成生命的历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丰富学生生命的体现,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动力。

5.感悟——培养学习生命力的内化点。陶行知先生在《从烧煤炉谈到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什么?……是要依着烧煤的过程点着生命之火焰,放出生命之光明。”政治课堂应主动建构教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让学生感受生命的脉搏,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突出实践性,引导学生自觉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感悟,提升自己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并内化为生命的力量,生成了新的知识结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时时刻刻都保持平静安详,意识到每一刻的独特,让这一刻真正属于我们——在这一刻,我们感觉到跟造化、跟所有众生、跟全宇宙有所联系,跟永恒相通。这种心境让我们感受到永恒的快乐”。

政治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激发系统动力,最终实现政治教学中的涨落与突变,使得学生的学习从开始的低级有序跃迁为高级有序的自组织过程,激发学生的生命力,构建课堂的自组织力。

4.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感悟 篇四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是因为我们的核心科技还有许多短板。曾经我们的圆珠笔头完全依靠进口,就是因为我们在笔尖钢的制造上没有实现科研突破。笔槽和圆珠之间需要千分之一毫米的精准度,我们的精细制造业达不到这样的水准。中美之间的贸易大战,美国对中兴的限购,更是伤透了我们的“中国芯”。华为独立研制的芯片以及在5G技术领域的地位,为国人争了一口气,但是我们不可因此掉以轻心。

科学精神,必须成为时代的灯塔。

除了科学精神,我们还需要人文精神来滋养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单纯的崇尚科学精神,没有人文精神做支撑,任由科学无序发展,是非常可怕的。科技的滥用,会导致技术异化,甚至人的异化。我们饱受毒奶粉、毒大米、毒豆芽、地沟油等黑科技的伤害,我们也经历过复旦投毒案的悲剧,我们也对基因技术使用莫衷一是。没有人文精神的滋养,当祖国需要时,会不会再有钱学森一样的科学家排除万难,报效国家;没有人文精神的滋养,在科研遇到困境时,会不会再有屠呦呦一样的科学家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继续研究;没有人文精神的滋养,在取得一定成果后,会不会再有袁隆平一样的科学家还脚踩两腿泥在实验田里奔波?

人文精神,必须成为科学精神的养分。

新时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才能相得益彰。

一方面,科学精神可以为人文精神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衣食足是知荣辱的前提,没有物质基础的人文精神,只是空中楼阁,痴人说梦。另一方面,科学思维需要人文艺术的带来灵感。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钱学森说:“音乐艺术,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

斯科特为科学英勇献身了,但他闪耀的人格魅力,历经百年仍熠熠生辉。

5.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感悟 篇五

一、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

我们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内容不成体系

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有可供学生学习和教师施教的教学资源。构建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深入挖掘和整理高中生物学科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就成为有计划、有目的、科学地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基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生态道德教育目标不明确,高中生物学科的教材是以生物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编写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或显性或隐性地散布于教材之中不成体系,所以挖掘、整理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生态道德教育意识不强

从理论上讲,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也是落实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需要,是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在高考的重压下,教师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普遍存在。生物教师仍然将完成考试需要的学科知识、技能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意识不强。

(三)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生态道德教育没有系统性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教师认为生物学科教学能成为生态道德教育有效的切入点,但多数教师对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缺乏系统的思考和认真的研究,没有明确的生态道德教育目标,也没能找到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他们的生态道德教育是零星的、随性的,仅仅停留在生态道德知识的层面,很少深入到生态道德情感、意识和行为的层面,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四)生物学科教学中学生的生态知识还没有升华为内在的生态道德

根据我们的调查,多数学生在回答生态的相关知识,辨别生态行为正确与否时,表现良好。但当学生真正面对有违反生态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行为时,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向缺乏主动性和生态责任感,生态道德意志薄弱;在个人利益和生态道德发生冲突时,会由于抵挡不住利益的诱惑而放弃生态道德操守以达到个人目的。这就需要生物学科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生态知识,还要升华为生态道德。因此,在教会相关生态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内化为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和意识、外显为生态道德行为才是生物学科教学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原动力。

二、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我们在三年的实践研究中,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历经了基础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实践探索、总结提炼,最终探索出了“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可归纳为“123”策略,即1个载体,2条途径,3个结合。

(一)一个载体―――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进行

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课题组通过深入挖掘生物学科教材中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点,构建了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系统地确立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生态道德教育有了一个良好的载体。1.目标体系生态道德的组成要素主要有:生态道德知识、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行为,几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掌握生态道德知识是基础,激发生态道德情感是保障,形成生态道德意识是核心,践行生态道德行为是升华。据此,课题组研究构建了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如图1)2.内容体系依据生态道德教育目标体系,以人教版的教材为依托,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构建了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1)生态道德知识教育内容体系(如图2)(2)生态道德情感教育内容体系(如图3)(3)生态道德意识教育内容体系(如图4)(4)生态道德行为教育内容体系(如图5)

(二)两条途径―――课堂渗透和活动引领

课堂渗透重在生态道德知识教育,激发生态道德情感,形成生态道德意识。主题活动重在强化生态道德情感,磨炼生态道德意识,养成生态道德行为,由此进一步巩固生态道德知识。1.课堂渗透在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中,我们系统挖掘和整理了教材内容的渗透点,依据渗透点,按照“知情意行”4个目标层次,采用情景导入、知识拓展、引发思维等方式进行渗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生态道德教育。例如在讲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现了环境污染带来的国际七大公害事件,这样的适度的知识拓展、触目惊心的情景导入,激发了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产生了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激起了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欲和责任感。2.活动引领按照确立主题-设计方案-实施活动-总结展示的.一般步骤进行四大主题活动:认识生态系统、调查生态问题、生态节日活动、生态实践活动。主题活动一:认识生态系统。带领学生认识校园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制作生态瓶,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在活动中巩固学生的生态道德知识,在体验中激发生态道德敬畏感、正义感和责任感,在实践中磨炼生态道德意识,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主题活动二:调查生态问题。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结合,成立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激发和陶冶学生生态道德情感,强化生态道德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主题活动三:生态节日活动。学校团委和政教处配合,在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爱鸟周、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6日国际禁毒日、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等特殊节日举办相应的展览或主题活动。如“世界环境日”举行了“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的主题讲座和展板展示活动、《节能环保低碳生活》校园签名活动。从珍惜资源的角度出发,发展学生的生态道德知识,形成生态道德意识,养成保护物种扩大植被、节约资源合理消费、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生态道德行为。主题活动四:生态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进行环境保护社会宣传活动、美境行动、细胞模型制作、生态瓶制作等活动。从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角度出发,发展学生环境保护的技能,锻炼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践行生态道德行为。

(三)三个结合―――与学科知识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种组织相结合

1.与学科教材知识点相结合―――主要解决生态道德教育的载体问题。2.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主要解决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的时间问题。3.与学校政教处、团委会、学生社团相结合―――主要解决生态道德教育主题活动的组织保障问题。

三、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实施策略的问题与反思

我们课题研究形成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123”策略,较为系统地解决了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载体、途径、方法、时间和组织保障等问题,补充完善了现行高中生物课程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成为生物教师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指南,为高中其他学科德育提供了借鉴。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需要进一步完善

由于我们的研究水平有限,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不尽完善,尤其是内容体系还很粗糙。同时,在新课标背景下,由于高中生物课程理念、结构和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需要在目标体系的引领下进行重新完善。

(二)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需要进一步的检验和修正

6.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建构刍议 篇六

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建构刍议

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应以基础性内容、核心内容和拓展内容为主层层构建,从而促使青少年成为生态文明人.

作 者:戴智明 DAI ZHi-ming  作者单位: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316021 刊 名: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YOUNH LEADERS COLLEGE 年,卷(期): 23(2) 分类号:C913.5 关键词:青少年   生态道德教育   建构  

7.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创新 篇七

关键词: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创新,生态观念

大学生认识感性、精力充沛、适应性好也正是他们形成生态道德意识的基础, 如果大学生有了深刻的生态道德意识来规范生态道德行为, 那么以后对个人、社会甚至国家的发展将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1 高效生态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及分析

高校学生生态道德素质不容乐观。首先各高校浪费现象比较常见, 这就会产生很严重的资源问题, 不论在学校食堂还是宿舍, 粮食、蔬菜、水的浪费随处可见。现在学生节约意识的淡漠, 生态道德素质低下, 是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公共财物的破坏行为屡见不鲜, “课桌文化”仿佛成了校园的特色, 草坪也变成大学生追求浪漫的“受害者”。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需要规范, 尽管很多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已经融合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但没有专门来作为课程教授, 因此得不到普遍的重视, 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此外, 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过于形式化。我国大部分的高校教师开展生态道德教育采用的是单一的灌输方式授课, 很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部分进行实践活动的高校中, 学生如果只在被动进行, 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也就大大下降, 这些实践的作用也就不容乐观。所以, 在生态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塑造学生思想有着很关键的作用。

2 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创新的关键

2.1 加强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培养

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首先就要做的是提高人们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是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 防止环境的恶化, 同时为人类社会造福。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大学生对生态资源、社会自然的认识与理解, 只有正确认识自然与人类自身的关系, 才能去更加用心的保护自然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生态道德意识, 首先要做到尊重自然,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其次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开发新的能源, 还要善待生命, 保护稀有物种等。培养生态道德意识, 提高认识水平,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保证足够的物质能量供应, 延续人类生命。

2.2 提高高校学生生态道德及善恶分辨能力

对生态道德认识的能力、实践能力等称为生态道德能力, 生态道德能力是一种使人无论在何时都会对生态负责的心理追求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让人丢弃功利之心, 考虑生态全局的能力。在人和自然和谐的发展过程中, 人类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 同时更要以自然为重点, 所以在进行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时, 关键要培养好这种生态道德能力。另外, 善恶分辨能力的提高重点在于增强学生的善恶观念。如果事物向着积极的, 完整的方面发展, 那么它就是好的;相反, 如果事物向着消极的方面, 甚至走向灭亡, 它一定不是好的。将是否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推动作用, 来作为判定善恶的分辨标准。还要善于、敢于发现和肯定大自然的美, 热爱大自然, 生态道德能力也就随着对大自然美感的认识的提高而提高。

2.3 增强高校学生的生态道德责任感

作为社会整体和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来维护生态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更要具备维护生态家园的责任, 避免生态危机的加剧。如果在向自然无休止的疯狂掠取, 导致自然失去自我恢复能力, 生态稳定遭到破坏, 这时我们就有责任来使生态重新恢复平衡。就像一个家庭, 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家庭的和谐、幸福。所以, 如果这种生态道德责任不具备的话, 学生的生态道德能力也就很难培养。

3 实行创新方式的生态道德教育

3.1 在生态道德教育当中掺入爱国情怀

在各个高校, 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部分, 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一种新型的生态道德模式, 这时, 道德的对象和关系就从人和人之间发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同时如果能联系爱国主义内容, 以忧患意识来提高学生对生态道德的认识水平。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 如果生态环境产生了问题, 将会严重影响国家的发展。生态道德和爱国理念结合教育, 促使学生形成尊重自然, 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同时还要升华学生的信仰, 在看到自身价值的同时, 要认识自然界的价值;自身发展的同时, 要维护自然的生存发展。增强学生对生态的保护意识, 在人生观、价值观上达到生态平衡。

3.2 尝试体验、接触、探究的教育方式

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接触和亲身探究, 首先只有经过亲身的体验, 不仅能够牢牢记住对或错的观念, 而且还会深刻理解, 从而对正确的事物能够很好地把握。这样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也就更容易被发现。其次, 增加学生跟自然的接触的机会, 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亲近自然, 感受自然, 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环境的感性认识。重视接触自然的教育方式, 更加有利于生态道德教育。给学生提供进行探究、研究的平台, 对生态问题进行学习研究, 并逐渐形成一种热爱观察的习惯, 发现生活中对环境产生影响且容易忽视的问题, 并鼓励其推广有实用价值的探究成果。探究的行为不仅符合大学生思维活跃的特征, 而且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升了学生对生态保护观念, 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够更深刻的认识生态道德。

3.3 通过法律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法律观念

鼓励学生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使其能够以法律的角度来进行环境保护。同时要让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融入学生的意识中, 从而自我规范并进行生态平衡的维护。在遇到破坏社会和谐、生态环境稳定的行为时, 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段进行制止。

4 结语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生态道德教育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错误影响, 生态环境的破坏愈加严重,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同时也严重妨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由此可以看出, 思想道德水平高低会对整个民族的素质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成败产生重要影响。生态道德教育以一种崭新的道德教育方式在改变着人类个体素质、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 通过在高校道德教育系统的改进、传播、推动过程, 首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进而对周围人产生影响、熏陶。生态道德教育在塑造大学生正确生态道德观念的同时, 也会让其更加体会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密不可分, 让其“敬微微生命, 爱芊芊众生”, 遵循自然规律, 善待自然。先把一代代学生培养成为生态道德的先锋、楷模, 再倡导众人树立、践行生态道德的理念, 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玲.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J].党史文苑, 2011 (8)

[2]姜赛飞.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进课堂的必要性[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8)

[3]杨世宏.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4)

[4]李朝晖.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J].当代教育科学, 2011 (15)

8.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感悟 篇八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特点

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和文明两个概念构成的复合概念。这里的生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生态概念,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而是动物、植物和自然物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作为地球生命系统的一部分,本身就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和发展的产物,是活的有机体,需要不断地从生态环境中获取能量和养分,以保证自己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活动。因而,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文明是社会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水平和程度,是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程度和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2、生态文明的特点

(1)全面性。生态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对象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不能狭隘地只是从满足自身的需求出发,而是要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进化需要。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积极运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主动地维护好生态系统的发展进化。

(2)和谐性。生态文明注重人、环境、社会的相互关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在三者相互协调的情况下,在三个子系统各自内部协调的情况下共同发展。

(3)高效性。在各行业、部门间建立起协调、共同的网络化系统,使物质能源、信息在这个整体系统中得到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资源的利用途径和方式,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通过再生、转移、循环、转化等得到再利用。

(4)持续性。生态文明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对象,以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生为基础,以生态系统承载力为依据,以人类持续发展为总目标,因此,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1、我国环境状况

目前,人类面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壤荒漠化、大气污染、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十大生态环境问题。上述生态环境现状不仅给生态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而且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据估算,中国1986年环境污染损失之和为381.55亿元,占GNP的6.75%,到了1993年损失上升到1085.1亿元,占GNP的3.16%。1997年统计,仅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8%。这样巨大的数字使人类深刻认识到因为生态环境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呈不断上升的态势,环境保护的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分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主要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三是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监管不利。

2、我国中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状况

目前公布的一项中学生生态保护知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当代中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但在一些知识性、常识性的问题上还有所欠缺。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中学生已具有基本的生态保护意识。例如,94.2%的学生否认了“生态系统破坏后可以恢复,因此,不用过于担心发展会导致生态系统破坏”的说法。但对于“生物多样性包括什么”等较专业的知识,只有31.3%人做出了正确回答。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76.2%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人类对生态的影响下,生物的灭绝速度是自然速度的100倍以上,这说明绝大多数接受调查的中学生对当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破坏有了清醒的认识。部分中学生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已经初步具备了主动意识,70.5%的中学生表示,他们从来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也会主动劝告他人不购买这些制品;68.7%的中学生自己不吃野生动物,但不能阻止别人不吃,这说明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3、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组织的,而相对忽视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教育内容。当前,世界生态环境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培养现代人的生态伦理意识为前提。而中学教育作为人类发展的有效教育途径,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学生是我国社会倡导生态保护的生力军,就整体而言,中学生对生态保护的理解和认识并不深刻。对生态保护的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很肤浅,所以,要把生态道德教育列入中学德育的内容,使中学生受到系统全面的生态保护教育。

三、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措施

1、学校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内容。课堂是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也主要是在课堂内进行。可以通过各学科教学,一方面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环境科学与环境卫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其生态道德意识,通过课堂生态理论的学习,规范受教育者的生态行为。因此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培养中学生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和培养生态道德,让中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行为。

2、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现代科学的发展为我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科学基础。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保护地球环境,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要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认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从而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的包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交互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使传统道德观的内涵大大拓展,增添新的内容,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自觉维护后代人的发展权利。要使学生形成既要对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也要对后代、其他生命形式及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的道德观。

3、加强中学生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经济比较落后。虽然我国环境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属资源大国。但人均环境资源占有量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使中学生深刻地意识到在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中,人类起主导作用,负主要责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破坏生态环境就是自取灭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4、道德原则的增加

应使中学生遵循三个新的原则:所有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破坏、过上健康生活的权利,并承担子孙后代持续发展的责任;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每个人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不道德行为。不随地吐痰、不摘折花木、爱护小动物等道德行为习惯,以往都是从社会公德的角度提出的,而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中学生道德教育后,可使学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角度,进一步体会这些道德行为习惯的价值。

总之,学校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人、自然、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自然观,热爱和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培养一种与环境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简朴的生活方式;树立知行统一观,积极参与美化环境、促进环境良性发展的行动。

9.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感悟 篇九

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共青城中学 闵永波

摘要:本文以中学语文文本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在课文研读中发现、在问题讨论中领悟、在综合活动中体验等三个方面,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粗浅论述。

关键词:生态伦理道德 教育 语文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1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自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谈点粗浅认识。

一、在课文研读中发现

新课程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编发了不少有关人与自然方面的课文。这类课文在为我们提供审美教育的同时,也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如人教版的《斑羚飞渡》,作者写了一群被猎人逼至绝境的斑羚,自觉牺牲一半,挽救了另一半的生命。我们用人之常情体味老斑羚的行为,它们这种临危不惧,舍己救人,无私付出的精神让“人类”震撼、敬畏,甚至让人类汗颜。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这篇文章给了我 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臵的机会。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人类是蔑视的。人类肆意屠杀它们,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也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

在另一篇散文《那树》中,写了一棵坚韧顽强、豁达宽容、无私奉献、富有爱心的大树,通过写它造福于人类却因城市的发展被人类伐倒的遭遇,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发展与保护生态的矛盾,树立科学发展观。课文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老树的命运,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引发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对这些走进自然、体味自然、感悟自然的文章的阅读指导,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感悟作家的生花妙笔,来领略大自然的多样与神奇,增进人与自然的亲和与交融,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的审美情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万物也有人的性情。

二、在问题讨论中领悟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常规武器”,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武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上的应有功效。

在教《像山那样思考》(节选)时,笔者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与思考时间,让他们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感受利奥波德那深深的生态忧患意识。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我将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化,设计了以下系列问题,来组织问答式教学:(1)节选部分以“一声狼嗥”开始,对“狼嗥”,无论是鹿、郊狼,还是牧牛人、猎人都有反应,他(它)们的反应和一座山的反应有什么不同?(2)

为什么只有山能“客观” 2 地听狼的嗥叫?(3)自然界失去了狼会怎样?(4)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像山那样思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思考?

经过思考、讨论,同学们明白了任何物种都是人类的朋友,而不是敌人。狼的嗥叫“叫出”了生态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将失去一种可贵的生存体验。“像山那样思考”说明人类并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自然的关系。这一短语,是在告诉我们: 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分子 , 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作者诗意的表达,其深刻用意在于让人们意识到,一直自以为高于一切的自然主宰的人类对动物的随意捕杀已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自大自私、一意孤行的人类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给世界带来了难以解决的生态问题。这说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通过对这篇既饱含诗意又意蕴深远的自然文学经典的学习、探究,激发学生阅读这类美文的兴趣,把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准则艺术地传授给他们,促进他们善待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形成。

三、在综合活动中体验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综合性学习”,主张“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2 ]。遵循语文课程实践活动的理念,我在教学中开展了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尽力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界里去”[ 3 ] , 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在体验中“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组织开展的活动是:A.请从图书馆和网络中进一步搜集资料,召开一次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B.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黄河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又出现了严重的断水断流和水污染等新的问题。请针对这一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

人教版《莲文化的魅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池塘边,荷叶下,躲着一只小青蛙”。如今,繁华都市难闻“蛙声一片”,“人面荷花相映红”更难一见,对此原因作深入调查,鼓励学生写《对池塘蛙群的生态调查报告》及《我市为何难觅荷花》。借此呼吁大家保护好荷塘、青蛙,呼吁政府重视莲藕、莲子的深加工和销售,提高荷农的生产积极性,重现天人合一的秀美家园。

通过这些活动,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也使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

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为我们校园的绿色教育提供了极其广阔的领域和空间。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必须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穿插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反客为主。它重在感染熏陶,贵在领悟内化; 重在传播理念,贵在培养习惯; 重在潜移默化,贵在有机结合。愿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发挥语文教学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上一篇:2021交通安全大篷车观后感作文下一篇:他们还爱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