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2024-09-28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办法(共8篇)

1.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篇一

国企科技档案管理规定总则

1.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加强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维护科技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积极开展科技档案的利用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2 根据《国营企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科技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部分档案(主要是设备仪器档案)实行集中管理,分级保管。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

2.1 负责科技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借阅利用及安全保密工作,确保科技档案完整、安全。

2.2 负责图纸、技术文件的晒印、收发及外供等工作。

2.3 负责销毁过期的无保留价值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2.4 对公司各部门、分厂(分公司)有关图纸、技术文件的形成、积累、整理、保管、收缴等管理工作。负责进行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

2.5 做好向上级档案馆移交档案工作。科技档案的归档

3.1 科技档案归档范围为:

a 全套产品设计档案(底、兰图);

b 工艺文件档案(底图);

c 自制设备、工艺装备(工、夹具)档案(底图);

d 科技研究档案(包括标准化、技术革新档案);

e 设备仪器档案(精、大、稀和进口设备仪器);

f.基本建设档案;

g 质量和质量管理档案。

科技档案具体归档项目和内容按《文件材料归档及保管期限的规定》执行。

3.2 归档办法与要求

3.2.1 一个产品、一项工程、一个科研课题,待完成一段落(设计、试制、鉴定、验收等)后,必须由主办单位指定专人,将需要归档的图纸与技术文件加以系统的整理立卷成册后,向档案室移交归档。

3.2.1.1 产品档案:产品完成试制并鉴定所形成文件材料,经项目负责人和设计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一次性成套向档案室移交归档。开始生产准备后,再归档一套生产准备图。以后的修改、更换或连续生产产品整图等,均从备考表和相应的整改卷中反映出来。

3.2.1.2 工艺档案:各类产品的工艺装备、工艺文件卡(底图)完成设计后,经项目或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及时向档案移交归档(入库)。

3.2.1.3 基建档案:每项基建工程验收鉴定后,由工程部门负责,及时将图纸,技术文件(竣工图)系统整理,装订成册后,向档案室移交归档。

3.2.1.4 设备仪器档案:为方便提供利用,实行集中管理分级保管,设立设备档案分室。凡属精、大、稀、引进设备和贵重仪器仪表档案应向档案室移交,以后在使用、修理中形成的管理资料,每年末一次向档案室归档。其余一般性的设备、仪器档案,由设备部门保管,并报送档案室一份总台帐(每年核对一次)。

3.2.1.5 科技档案:凡是科技课题结束(或告一段落)所形成的科技材料,必须按归档范围系统整理成册,并经项目或技术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向档案室移交归档。

3.2.2 归档时必须按项目、专题,填写移交情单(一式二份)。档案主要按清单逐一清点无误,同时检查图纸幅面,质量符合标准和文字书写规范工整,方可予以接收,并由交接双方在移交清单上签字,各执一份备查。

3.2.3 每个新产品鉴定,每项重要的科研成果鉴定和基建工程验收时,都应有档案室人员参加,对应归档的图纸、技术文件进行检查验收,资料不完整的,不能算最后完成任务。科技档案的保管

4.1 科技档案归档应按照各专业特点和技术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进行编目、组卷、分类、编号、登帐及入库保管。

4.2 科技档案分类有产品类

4、科研类

5、基建类

6、设备类7,引进技术资料。

4.3 归档后的底图应平面保管,幅面大的卷放。兰图档案应装订成册,依次排放、整齐划一。

4.4 为提高档案的纸质强度和质量,应对科技档案进行必要的维护、加固和修复工作,包括托裱、贴补和去斑污等。

4.5 档案室底图因久用破损不清或修改较多影响复制兰图质量的,由档案室向技术部门提出复制底图的清单,经批准后列入技术准备计划,交原出图部门重新复制,并对复制件的正确性负责。对使用较频繁的底图,档案室应复制二底图供晒图用。

4.6 及时做好收进移出的记载和更改登记,并定期进行清点、检查,做到帐、物相符,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科技档案的借阅利用

5.1 底图除更改、整图、晒印或复制需要外,原则上不出借。公司员工若因特殊需要借用个别底图,成借用部件及成套产品底图,需经图纸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底图借出后若有修改,应将修改情况说明,并补出修改通知单。

5.2 凡公司员工因工作需要可借阅、利用与本专业有关的科技留档(包括产品、科研、基建、设备仪器、引进技术、标准化等档案),但只能在阅览室进行,不予外借。若因特殊情况需借出案卷,必须经档案部门负责人同意。一般期限为一周,不得转借或私自拿出公司,防止遗失。

5.3 凡外单位查阅科技留档,需持单位介绍信,并注明查阅内容、利用目的,经档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底图对外—律不借。

5.4 借阅人员应切实负责所借图纸和案卷的安全。不得损坏、涂改、圈划图纸资料和拆卸案卷。

5.5 借阅档案和归还时,必须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当面交点清楚,并在登记簿和借阅卡上签收、注销。

5.6 员工因工作调离本公司时,必须将所借图纸和技术文件全部归还,由档案室鉴证后,人事部门方予办理离厂手续。

5.7 科技档案利用后,若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时,利用人员应协助档案室做好效益统计工作。

2.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篇二

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深受经济竞争环境、技术发展环境和国家法律及政府政策的影响。它作为近20年来出现的一个崭新的和重要的管理学领域, 远远超出了传统人事管理的范畴。具体说来, 存在以下一些区别:

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 只见“事”, 不见“人”, 只见某一方面, 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系统性, 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的控制和管理, 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 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意识的调节和开发, 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 其管理归结于人与事的系统优化, 致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 将人当作一种“工具”, 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 注重产出和开发。是“工具”, 你可以随意控制它、使用它, 是“资源”, 特别是把人作为一种资源, 你就得小心保护它、引导它、开发它。

传统人事管理是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 似乎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不大, 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却与此截然不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各组织中的人事部门逐渐成为决策部门的重要伙伴, 从而提高了人事部门在决策中的地位。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 现代的管理人员应该明确:他们既是部门的业务经理, 也是这个部门的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开发政策, 侧重于人的潜能开发和培训, 同时培训其他职能经理或管理者, 提高他们对人的管理水平和素质。

总的来说,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传统人事管理的一种跨越式的进步。

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企业管理模式也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 但人事管理模式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 在管理意识方面还停留在传统意识上。管理者在长期的人事管理的环境下, 形成传统的管理意识, 再加上人事管理的渊源已久, 也在逐步形成一整套程序、方法和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的管理思想有很大的惯性, 传统的管理模式留下的烙印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大部分精力仍投放在从事传统的人事管理上, 尚未彻底扭转传统体制下人事部门消极管人的落后状态, 管理上注重的是“安置人”, 管理的目的是“控制人”, 关注的是成本、使用和控制, 忽视了对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开发和系统管理, 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发挥, 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说,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挥。

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途径

切实做好人力资源规划。确保组织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的需求, 控制人力成本, 在预测未来企业发展的条件下, 有计划地逐步调整人员分布状况, 为组织对人员的考核录用、培训开发、晋升、调整、工资等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晋升规划。即有计划地提升有能力的人员, 满足职务对人的需求和员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在晋升规划中, 既要避免职位体系频繁变动, 在员工心理人为造成不安全感, 又要防止其硬化, 使员工看不到个人发展前途, 影响员工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发挥; (2) 补充规划。即合理填补组织中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出现的职务空缺, 避免组织工作因某一职位空缺而出现断层现象。同时, 及时补充人员有利于锻炼员工, 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准备性人才; (3) 培训规划。即组织为长期所需弥补的职位空缺事先准备具有一定资历的人员, 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思维等方面对其进行系列培训, 确保未来用人需求;同时, 还能调动员工积极性, 将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 (4) 调整规划。即通过有计划的人员内部流动, 合理调整组织内人员在未来职位上的分配。调整规划既有利于员工多方向发展, 激发其潜在能力, 又能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人员循环系统, 使企业工作充满活力; (5) 工资规划。即确保未来的人工成本不超过合理的支付限度。在工资规划中, 企业应争取建立一套具有激励性、富有挑战性的工资分配体系, 使工资切实成为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强有力的经济杠杆。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首先必须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全面清查, 即进行人员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通过供给预测, 了解现有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预期可能出现的职位空缺、劳动市场状况、社会有关政策以及本单位在公众中的吸引力等;通过需求预测, 了解产品市场需求、预期生产经营变化、技术与组织结构、劳动力的稳定性等。只有做好这两种预测, 才能切实保证企业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系统研究。本着效率最高原则, 建立并调整分工协作体系。这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工作评价。即通过对工作的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因素的分析, 确定每个工作在组织中的地位和相对价值, 从而测定一个稳定公平的报酬分配体系, 有效地控制人力成本; (2) 工作分析。通过运用科学手段, 为管理提供有关工作的全面信息, 如工作规范、任职资格、工作环境、工作执行标准等; (3) 搞好组织设计和工作设计。划分并确认部门职责, 确认工作制约关系与协作关系, 保证组织管理章程、制度的制订、贯彻和改进, 同时, 这项工作还为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提供基础性资料, 是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 (4) 工作衡量和方法研究。通过这项工作, 可以甄选出最有效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确定最佳工作负荷等。

做好人员系统研究。本着最经济的使用人力的原则, 解决人员选拔、人事激励、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等管理活动。 (1)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塑造统一价值观。形成并发展适合本企业的氛围, 统一员工的价值观念, 提高企业的内聚力和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从组织角度来看, 进行动机性教育其实就是建立企业文化。成功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对共同价值观的内化控制, 使组织成员自我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从而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高度一致。 (2) 人员的甄选、调整和使用。运用科学手段, 了解人员的素质结构、能力特征、职业适应性, 为量才用人、视人授权提供可靠依据。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根据生产力变化的连续性和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开发员工潜在能力, 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人员培训要注意双向开发, 即当员工所任职位能力不足时, 扩大其职位外延;当员工能力有余时, 增加其工作量。 (3) 建立完善的人员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根据马斯洛的激励理论, 人有五种基本需求,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单位应及时掌握员工心理需求动态, 适时采取措施, 并尽量将员工需求导向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上来。

3.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篇三

[关键词] 人事档案 管理 人员素质

一、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事档案都是依赖人员去进行收集,整理与编辑等工作,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在探讨员工素质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怎么去提高之前,就要先明确作为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与技能:

(一)政治素质是基本要求

在众多的管理人员素质中,政治素质应当是前提。作为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以及坚定的政治立场,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立志将个人全部精力和智慧奉献给档案管理事业,努力做到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多做实事,少说空话,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遵守保密制度,据实立档,维护档案的完整与真实性。

(二)文化素质是时代需要

由于人事档案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和数据系统,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广,作为整理和编辑这些信息的人员一定要有文化的积累作为支撑。档案管理人员应从档案工作涉及的单位和各类工作的方方面面,适应各方面需要的特点出发,尽可能地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争取成为既精于档案业务,又能适应各方面需要,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的多面手。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地学习和应用信息化技术来管理人事档案并提供相关的网络化服务,已成为了新时代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提出的又一新要求。

(三)专业素质是必备技能

人事档案的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其工作内容,工作的程序和注意的事项,对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撰学,档案保护技术等专业理论知识要有专门的研究。此外,现代化技术的开发要求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知识和一些档案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档案网络化管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的采用,将为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处理、传递,提供更加快捷、准确、完整的服务,所以,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掌握新的管理手段,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我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还不是一个较成熟的团队,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管理人员职业心不强

人事档案管理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庞大,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很多管理人员将档案管理看作是一个枯燥和繁琐的任务,没有意识到其重要的意义,一味地厌烦与抱怨,导致缺乏对工作的责任心与职业心,对待工作常常敷衍了事,不做反复的核对与验证,导致很多信息资源失真的现象。还有部分的领导与人事档案的工作也缺乏重视,认为它只是信息的收集,没有创造实际的利益,所以对工作人员也不做过多的要求,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没有给予人事档案管理支持,不重视其发展,这也间接造成了管理人员对待工作的热情不高,对信息的开发部分缺少积极性,久而久之,对工作产生倦怠情绪,最终影响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作为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者,有责任保证人事档案的各项工作顺利的开展,其对管理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掌握好各方面的档案管理技能,并且不断去学习新的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管理素质。不过,就目前的形式来看,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素质总体上来讲不符合工作的要求,素质偏低,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很多高校聘用临退休或者是已经退休的老干部来做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认为他们可以胜任,但是由于年龄的关系,许多管理人员不熟悉计算机用法或者对海量的信息核查容易疏忽,在工作上无法取得更多的突破。第二,在管理人员上岗前,并没有严格的系统化的培训与测试,很多人员都是工作后再去慢慢熟悉业务内容,并且在工作中学校也没有对其进行一个定期的专业的考核,导致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精,而且缺少不断学习的观念和态度。尤其是对于人事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很多档案管理人员至今都还没有掌握,甚至是知之甚少。第三,在高校中管理人事档案的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兼职人员,这就造成人员的流动频繁,很多时候,新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还没有完全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便已调离岗位,这会给总体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三)管理人员缺少竞争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也在无形中发生着转变,这种转变也对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者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很多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习惯了以往的工作模式,缺少进取意识,观念僵化保守,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与管理方法中,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新的方式不去认真学习,一部分人还不懂得怎样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实现信息的收集与传递,一味地逃避新时代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挑战,将自己放在原有的模式中固步自封。因为不积极去应对时代的压力与竞争意识,导致其工作没有创新价值,在提升自身业务和文化素质上以及转变管理手段上缺少动力,对待工作失去了事业心和积极性,这样只会让自己在竞争的大环境下落在后面,最终被淘汰,更会让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止步不前,带来负面的影响。

三、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策略

为了确保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各方面的素质,以便他们能更好的应对工作上的挑战,具体策略有:

(一)增强竞争意识,强化职业道德,全面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政治素质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者应尽快转变观念,积极应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增强竞争意识,在管理工作当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开拓进取,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对待工作的态度,适时宣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提高其职业道德,因为只有对工作充满热情,才能在岗位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加认真的对待,注重信息开发的每个环节,带动工作情绪,从而实现其政治素质的提高。

(二)推行持证上岗,重视业务培训,多方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高校职工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实行认证上岗制,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中,专职的档案员很少,具有档案专业技术资格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更是凤毛麟角。所以,笔者认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亟需采取认证制度,一方面避免管理人员队伍良莠不齐;另一方面认证上岗,有助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化的进行。

2、将岗前培训与针对性培训、定期培训与拓宽性培训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系统的将高校人事档案的工作内容与范围等传达给管理人员,另一方面通过党史、形式逻辑、古代汉语、文书档案管理等多个相关学科的学习,将有助于开拓管理人员的视野,扩大其知識面,使其能更好的适应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业务技能不熟练的人员给予特殊的指导,帮助其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从各个方面提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文化素质

1、运用现代化的手段管理档案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要努力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技术,做到求实创新。管理人员要掌握计算机的检索编目、统计、应用等功能,积极开展人事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实现档案材料网上公开,便于查阅利用、配合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2、在知识爆炸的现代信息社会,知识老化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这就要求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紧跟时代潮流,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之外,还要自觉抓紧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借鉴、汲取其它新学科的成果,掌握新技能,丰富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始终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档案管理人才。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作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其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对于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我国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还处于偏低的形式,职业心不强,业务素质不够,竞争意识薄弱等现象存在,但是作为高校档案管理者应当积极制定对策,通过组织培训,鼓励创新等多种途径来以此帮助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翠松.论新时期我国高校档案队伍建设[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

[2] 李桂芳.浅谈档案人员素质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

[3] 焦东华.信息时代档案人员的素质培养刍议[J].办公室业务,2004

[4] 李伟时、罗红秋,关于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5] 张玉琴.对提高基层档案人员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J]档案,2008

4.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篇四

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基本原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更好地为我公司各项工作服务,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组通字[1991]13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人事档案工作是企业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是为先贤举能,知人善任,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服务的。

第三条 人事档案是企业人事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党的政策,在工作中形成的记载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工资待遇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依据,是反映个人成长历史的凭证和依据,应由公司人力资源处人事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

第四条 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档案保密的法规和制度,严密保管,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第二章 体制、任务和人事档案干部

第五条 人事档案是企业档案的一个组成部分,集中纳入人力资源处统一管理,业务工作接受公司党委领导和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检查指导。

第六条 人事档案室的任务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事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企业人事档案工作规章制度,负责接收、鉴别、整理、保管、转递、提供利用公司各级员工的人事档案。

第七条 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第三章 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范围与归档要求

第八条 为了使人事档案能够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个人全貌,人事档案室要经常通过有关部门收集全公司员工的工作调配、干部任免、职称职务评聘、考察、考核、培训、奖惩、工资待遇等工作中形成的反映个人德、能、勤、绩的文件材料,充实档案内容。具体收集归档范围见附件。

第九条 公司各级党委(总支)、各厂、各处室(科室)要建立主动送交人事档案材料的工作制度,并由各单位党委(总支)的人事干事、组织干事负责收集各单位的归档材料,属于归档范围的人事档案材料,在材料形成后,经有关部门审查签章后送交人事档案室归档,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形成的各类材料必须在离公司前全部移交档案馆。

第十条 收集的人事档案材料,必须经过认真的鉴别,属于归档的材料应真实准确,完整齐全,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具有保存价值。需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应在盖章签字后方能归入人事档案。

第十一条 不属于档案范围的材料,不得擅自归档,经过鉴别,可分别情况予以处理。凡销毁材料必须详细登记,并报请人力资源处负责人审查批准,由专人负责监销。

第十二条 人事档案材料,须统一使用十六开规格的办公用纸,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红色及纯蓝色墨水和复写纸书写。 第四章 人事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第十三条 人事档案室对收集的人事档案材料按规定进行整理,并按在职人员档案、离退休人员档案、死亡档案进行分类、编号、排架。人事档案室对不属于上述范围人员的人事档案应进行代管,并按有关部门的规定收取管理费。

第十四条 对人事档案应建立登记和统计制度,建立各类档案名册。每半年检查核对一次档案,做到档号与档案名册编号一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和准确无误。

第十五条 根据安全保密,便于查找的原则,人事档案应严密科学地保管。档案库房应是坚固的,具有八防等安全设施和措施的专用档案库房,配置铁质档案柜。库房内应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的温湿度。

第十六条 档案卷皮,目录和档案袋的样式、规格按标准制作,干部档案的整理严格按照中央组织部下发的《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和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严禁任何人私自保管他人档案,人事档案干部不得保管本人和亲属的档案。不得在电话里泄露档案内容。

第十八条 做好档案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编制检索工具,逐步实现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便于提供利用。

第十九条 凡需从人事档案中取证或办理公证,必须由人事档案室办理。有关材料应认真核实签署意见并加盖“济南啤酒集团总公司人力资源处”公章,方能有效。

第二十条 对人事档案的接收、传递必须严格手续,有案可查。查借阅人事档案应严格按档案室制定的《人事档案查(借)阅制度》办理。

第五章 档案的转递

第二十一条 人事档案应通过机要交通渠道转递或派专人传送,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如外单位派专人来提取,必须持人事或组织部门出具的介绍信,一般介绍不予办理。

第二十二条 如《调档通知》调出人员要求转递档案,必须经人力资源处负责人同意签署意见方可转出。有关部门同时把本人的现实表现、体检表或技术档案转入人事档案室,由人事档案室统一转递。档案转出后,逾期一个月未见对方退回回执应写信催回,以防丢失。

第二十三条 为使人事档案能够随着公司的人事变动,干部职务变动而及时调整,公司人力资源处应将人事变动情况、干部调动单位和任免通知及时通知人事档案室。因商调而转出档案后,人力资源处应及时通知人事档案室此人是否商调成功,如未商调成功有关部门应在一个月以内追回档案,最多不超过三个月。

第二十四条 公司员工因辞职、退职、自动离职或被学校解除合同、终止合同、除名、开除等,在没收到人力资源处转来的转递档案通知单前,其档案仍由人事档案室保管;但要从处理决定下达之日算起,按有关部门的收费规定收取档案保管费。

第二十五条 公司各单位、部门应积极配合档案室做好员工档案的转递工作,学生分配单位有变化时应及时通知档案室,以使档案能正确投递。

清徐县清水湖畔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5.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篇五

(二)、及时索要、收集、鉴别和整理员工档案材料;

(三)、办理员工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递手续;

(四)、登记员工工作、工资、奖惩情况;

(五)、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员工的情况;

(六)、做好员工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

(七)、定期向档案室等部门移交档案;

(八)、办理其它有关事项。

第五条 人事档案的内容及分类归档

(一)、本人历年填写的个人简历、履历、登记表;

(二)、本人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成长历史等自传材料;

(三)、本人自我鉴定,组织鉴定材料;对员工的考察、考核、评价材料;

(四)、政治历史审查及甄别复查材料;

(五)、员工参入党、团材料;

(六)、奖励(包括科技和业务)及各种先进事迹材料;

(七)、入伍、退伍、辞退职、出国等材料;

(八)、处分、取消处分的材料;

(九)、任免、工资、职称等材料;

(十)、学历和评定的技能等材料;

(十一)、其它有较大价值的可供参考的材料。

第六条 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严格按《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的规定办理。

第七条 人事档案的收集、保管和销毁

一、调动和录用入公司的员工,应在办理手续前调阅档案,在其报到一个月内立档。对调入或新建立的档案都应造册登记。

二、对员工进行考察、考核、培训、奖惩等形成的材料要及时收集、整理立卷、保持档案的完整。

三、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认真鉴别,保证材料的真实、文字清楚、手续齐备。材料须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应在盖章、签字后归档。

四、人事档案材料统一使用十六开规格的办公用纸,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及复写纸书写。

五、按规定需要销毁档案材料时,必须经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批准,并编制销毁清册。

六、人事档案存放应配备档案库房、档案橱窗等设施。档案要做到防盗、防火、防蛀、防潮、防光、防尘、防污染。

七、人事档案材料应分类,整理装订成册后方能入卷存档,不得直接入卷。每年要对档案进行一次整理、校对工作。

八、档案应分类编号后存放,编号应与员工编号统一,防止重名重姓员工材料入档交叉,制检索目录,以便查找。

第八条 人事档案的利用和传递

一、外单位来公司查阅档案时,必须持盖有公章的单位介绍信,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查阅。

二、本公司各部门因工作需要查阅员工档案时,应由部门出具证明,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

三、公司级领导、党委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可不经审批查阅员工档案。

四、建立档案查阅登记制度,对查阅职工档案的情况做好记录。

五、档案一般不借出查阅。如必须借出查阅时,应提交报告,分管领导批准,严格履行登记手续。

六、任何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及兄弟、姐妹等)的档案。

七、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

八、员工被任免中层以上职务,应在任免职务后一个月内移交其档案。

九、员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已办理离公司手续者,应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移交新单位或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

十、转递档案应通过机要通讯或派专人送取,并履行登记手续,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

十一、对转出的档案,必须按统一规定的“员工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登记,并密封包装,加盖公章和经办人印章。

第九条 新接收档案,档案材料不全,可不予接收。接收档案后,应将基本档案资料录入计算机内。员工调出,档案材料转出时,应从计算机内注销员工基本档案情况。

第十条 本细则未尽事宜按《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和《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办理。

6.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篇六

宁夏理工学院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人事档案工作,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根椐《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实施办法》和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院档案管理办法》等法规,结合学院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档案的范围,是人事处主要职能活动和日常人事管理等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对学院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二章 管理体制及其机构职责

第三条

档案工作遵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人事处设档案室,由院长直接领导,主管领导分管。

第四条

人事档案室既是学院档案工作的行政职能管理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保护档案的机要机构。其主要职责:

1、宣传贯彻执行《档案法》等国家和地方关于档案工作的法令、政策和规定;执行上级主管机关下达的有关档案工作的指令和规范。

2、制订和组织实施本院人事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履行依法治档职责。

3、负责本院人事档案和有关资料的收集、征集、整理、分类、鉴定、保管、保护和统计等工作。

4、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做好档案密级划分和守密工作。

5、做好防火、防盗、防虫等“九防”工作,确保档案安全。

6、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完成学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五条 依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档案室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工作,档案室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员。

第三章 文件材料的形成与归档

第六条

各类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是确保档案完整、准确、系统的基础。每个立卷人员应按照工作程序和立卷要求,进行材料的积累,工作结束时应及时整理、立卷。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查合格签字后归档。

第七条

归档范围

(一)教职工形成的下列材料,应归入本人档案:

1、干部、职工、教师等各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更改出生日期、姓名的材料。

2、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简历材料。

3、鉴定(含自我鉴定)、考察、考核材料。

4、学历、学位、学绩、培训结业成绩表和评聘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考绩审批材料;

5、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包括甄别、复查材料和依据材料,党籍、参加工作时间等问题的审查材料)。

6、奖励材料(包括各类证书复印件)。

7、处分材料(包括甄别、复查材料,免于处分的处理意见)。

8、录用、任免、聘用、培训进修、出国、离(退)休、离职、辞职材料。

9、教职工各类花名册。

10、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

(二)、归档要求

1、归档材料要齐全、完整、手续完备。凡规定需由组织盖章的,要由组织盖章。审查结论、处分决定、组织鉴定、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中形成的综合材料,应有本人的签署意见或由组织注明经过本人见面。任免呈报表须注明任免职务的批准机关、批准时间和文号。出国、出境审批表,须注明出去的任务、目的及出去与返回的时间。凡不符合归档要求、手续不完备的档案材料,须补办完手续后归档。

2、归档材料统一使用A4规格的办公用纸,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红色、纯蓝色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复写纸复写。

(三)、归档时间

1、应聘大学毕业生的个人档案自聘用报到后一个月内交由学院人事处档案室管理。

2、应聘教授和副教授的毕业证、专业技术职称证的复印件自报到后一个月内交由学院人事处档案室管理。

3、其他应聘者应将大专及以上学历证明、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的复印件自报到后一个月内交由学院人事处档案室管理。

4、所交的复印件,必须附带原件一并查验,经查验无误后,将原件退还本人。

5、教职工档案材料应自形成之日起三十天内,由人事处档案员及时整理、分类后归档。

第四章 档案管理

第八条

人事档案管理要按照规定的分类编号方法进行统一分类、编目等。

第九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档案实行密级保管。

第十条

档案室应设有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鼠、防虫、防尘、防污染、防高温等设施。

第十一条

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对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依据有关规定进行鉴定销毁。

第十二条

对档案的收进和移出、案卷数量、利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并定期整理汇总。

第十三条 档案转递

1、应聘教师的个人档案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交由人事处档案室统一管理。移交时,档案应确保完整无损。

2、教职工因工作调动、职务任免等需要将档案转出学校的,凭调动通知或任免通知到人事处档案室办理相关手续。

3、凡是辞退、辞职人员在办理离校手续后,应及时到人事处档案室办理提档手续,在15日内不办理提档手续的按有关规定收取托管费。

4、档案转递由人事处档案室通过机要形式统一发送。原则上不许本人自带。

5、档案转出需详细填写“档案转递通知单”上注明转出内容;档案交接双方要严格履行交接登记手续。

第十四条

档案员应定期检查、清点,对已破损、字迹不清的档案应及时修补,发现隐患立即向领导汇报解决。

第十五条

做好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逐步实现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

第五章 档案资料的查阅

第十六条 阅档要求

1、查阅人事档案的部门必须出具组织介绍信,并填写《查阅人事档案登记簿》。

2、查阅人事档案时,各部门应派副处级以上的管理人员到档案室查阅。

3、人事处档案室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是否提供何种材料。

4、人事档案原则上不外借。如必须借出使用的,要说明理由,经主管领导批准,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限期归还。发现损坏或丢失,应由借阅者负责赔偿并追究其责任。

5、借用时间一般为十五天。不能按期归还的,要提出续借理由,并办理续借手续。

6、查(借)阅档案要妥善保管,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查(借)阅规定,不得擅自转借他人。严禁涂改、圈画、抽取、撤换、污损档案材料。

7、查(借)阅者不得泄漏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违犯者应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8、查阅档案的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拍摄、复制、复印档案内容,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必须提出申请,经主管领导同意批准后方可拍摄、复制、复印。

第六章档案的鉴定和销毁

第十七条

档案鉴定工作在院主管领导下,由院办公室、人事处组成鉴定小组。其职责是调整密级和保管期限,提出销毁无保存价值档案的意见,写出鉴定报告并由鉴定小组成员签字,呈报院长审核签字后实施销毁。

第十八条

销毁档案,应登记造册,履行批准手续,鉴定小组指定两人以上进行监督销毁。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销毁档案。第七章考核、奖励和处罚

第十九条

学院建立档案工作检查、考核、评估制度,对档案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专、兼职)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二十条

对于违反国家和学院档案管理的行为,需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

第八章 附则

7.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篇七

人事档案是员工职业生涯的证明, 是企事业单位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 对于职工和用人单位来说, 人事档案是双方缔结劳动关系的重要资料, 因此, 其价值不可忽视。然而, 在现实中, 出于各种原因所存在的人事档案纠纷层出不穷, 给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者的职业发展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 以下四种典型的人事档案纠纷出现频率最高, 影响最大。

1. 扣档。

扣档是指主要由企业实施的, 针对辞职、离职等中断劳动协议的员工, 以其不缴纳违约金、培训费为由, 扣留员工档案, 以阻碍人才的自由流动的行为。目前, “扣档”是许多企业用以防止人才流失而实施的杀手锏, 其威力不可小觑, 且影响恶劣, 严重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1]33。我国法律明文规定, 企业员工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 其原所在单位应在一个月之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 没有找到新用人单位的, 档案转交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用人单位不仅无权扣留职工的人事档案, 还应积极履行为劳动者开具相关证明文件, 调动个人档案的照顾义务。若因企业的“扣档”行为, 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 用人单位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2. 弃档、遗档和死档。

弃档是指劳动者抛弃自己档案的行为;还有部分劳动者, 为了找工作或到异地工作, 其档案也随着一直变动, 由于未及时办理档案管理变动手续, 等超过截止期限后造成许多档案不知下落;还有许多劳动者将档案和户口寄放在人才市场, 久而久之因未定时缴费而变成“死档”。“弃档”、“遗档”和“死档”现象在一些非户口所在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中表现最为突出。

3. 重建档案。

原始性与唯一性是人事档案价值的体现, 然而, 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双重价值标准影响下, 不少人因利益驱动和管理漏洞进行“重新建档”等擅自建档的违法活动。“重新建档”绝大多数是“扣档”的衍生行为, 是地方和个别单位在个人档案不能随人才流动而流动的情况下, 为了吸引人才而宣称招聘人才可以不要人事档案, 并可通过当事人口述的方式为引进人才重建档案而规避档案给人才流动所造成的阻碍[2]79。乍看之下, “重建档案”似乎有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然而, 认真分析之下便可发现, 用人单位打着“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的旗号擅自重新建档不仅破坏了档案的原真性和唯一性, 且会造成“一人多档”以及“人档管理混乱”局面。

4. 假档。

假档是指当事人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而非法捏造、篡改信息而形成的偏离事实的人事档案。人事档案是员工职业生涯的证明, 是企事业单位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 对于职工和用人单位来说, 人事档案是双方缔结劳动关系的重要资料, 因此, 档案所包含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原始性是其质量的首要保障。而丧失了原真性的假档会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同时严重影响招聘过程中企业对员工诚信度的评价, 为企业后续的人才管理埋下隐患[3]51。

5. 失档。

失档现象多数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疏漏, 在档案转递时不按照规定渠道和方式转档所造成的。在现实中, 失档给当事人所造成的影响是各种档案纠纷中最严重的, 档案一旦丢失便难以找回, 也就意味着当事人的所有个人信息将不复存在, 其必将给当事人的求职以及办理各种社会事务造成极大不便。

二、引发人事档案纠纷的管理制度问题和管理制度改革

针对上述存在的档案纠纷, 除了由于当事人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之外, 还与当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紧密相关:首先, 档随人走, 档案转移手续复杂, 且管理费收取过高, 致使不少人选择“弃档”、“遗档”, 甚至造成“死档”。随着大量劳动者档案被纳入市场化管理模式, “人才管理———存放档案———当事人付费”成为当前我国人才市场管理人事档案的固定模式[4]63。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严格遵循法制化管理。根据我国《档案法》, 目前我国企事业档案管理工作严格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精神, 由国家按照人事隶属关系, 授权有关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档案室、街道劳动部门以及有资格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进行管理。按照我国人事档案的管理政策, 隶属于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在管理人事档案的过程中要收取高昂的管理费, 标准大约在每人每月15—20元之间, 而调档则需要一次性交纳400—600元不等的费用, 这给正处于待业中的流动人员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为此, 其中的多数流动人员选择“弃档”。其次, 当前我国档案管理实施封闭式管理, 透明度低, 重藏轻用, 当事人的知情权在档案管理领域没有得到充分维护, 导致“假档”等违法行为不断。当前, 我国档案管理严禁个人查阅档案信息, 因此, 许多有违事实的信息资料充斥其中, 得不到当事人的甄别而真假难辨, 大大削弱了档案的真实性和利用价值。严重者甚至给当事人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5]77。再次,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设备落后, 缺乏监管。当前我国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方式落后, 仍停留在手工整理的阶段, 大量档案在记录和整理过程中遗失的现象频发, 且由于缺乏监管, 管理人员的工作得不到有效激励, 消极怠工的情况十分普遍。针对目前传统管理体制上的“档随人走”、“重藏轻用”、封闭式管理, 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档案保管条件落后, 仍以手工操作等问题必须进行革新,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对企事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1. 加大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改革力度。

针对目前我国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弃档”、“死档”现象, 我们的档案管理单位应继续加大档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力度, 摆脱资源耗费大、查阅效率慢的“卷宗”模式, 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库, 将呈分散形态的不同单位、不同载体的人事档案资源以数字化的形态储存起来, 并借助网络, 实现有效流通, 帮助人事档案以资源的形态进入信息领域, 实现非保密形态的人事档案全社会有条件共享。如此便可提高信息的筛选与利用效率, 规避“扣档”、“重建档案”等乱象以及“失档”给当事人带来的不可逆影响, 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 最大程度发挥其为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服务的价值[6]35。

2. 改革人事档案收费制度, 逐步实现“零收费”。

目前, “以档养档”的人事档案寄存服务的价格与成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空间, 由于隶属于政府部门的人才流动中心属于非营利机构, 而人事档案又是国家出于管理需要而建立的, 其所有权属于国家, 当事人甚至不能随便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因此, 让当事人单方面承担人事档案的管理费用显然有失公平。针对这一暴利行为, 笔者认为应由政府财政来支付人事档案管理费用, 逐步实现“零收费”。只有从提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档案管理费用降低甚至最终的取消,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弃档”现象[7]57。

3. 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透明度, 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

人事档案作为完整记录个人信息的文件, 其具有政治性、服务性、机密性和科学性。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个人对档案知情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虽然个人不能查询、利用本人及亲属的档案, 但是在现代社会个人有权了解其档案材料的内容, 如此才能更为有效地保障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因此, 笔者认为,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应该适度公开化, 至少应该赋予当事人对个人档案信息进行核实的权利, 如此才能有效避免“假档”的产生。

4. 扩大档案信息收集范围, 加强鉴定审查力度, 对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企业在人事档案信息收集过程中应打破阶级制, 对于普通职工和领导干部一视同仁。此外, 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档案信息的鉴定审查力度, 确保档案信息的原真性。由于当事人随时随刻都在谱写自己的历史, 因此, 人事档案具有强动态性, 这就要求人事档案必须不断增加新内容, 补充新材料, 要做到这一点, 也需要用人单位的配合, 需要单位在人事管理工作中详尽记录员工的“过去时”和“现在时”。只有“三管齐下”才能保障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确保其在缔结劳动关系过程中的参照性[8]17。

5. 进一步完善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保管和移交制度, 加强个

人监督, 定期对人事档案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有效防止“失档”现象的发生。档案是历史的记录, 我们据此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档案的价值根植于其中存在的历史资料之间, 体现在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科学性之上, 存在于合理利用之中。当前, 由于传统管理体制的落后造成大批档案的遗失和滥用, 给经济、社会等领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我国是人口大国, 巨大的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关乎人才战略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 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英玮.信息时代的人事档案管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4.

[2]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3]傅荣校.档案管理现代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世林.档案信息利用法律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5]陈潭.单位身份的松动——中国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6]冯湘君.信用经济建设视角下我国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09 (6) .

[7]谭必勇.从“弃档”现象看我国人事档案制度改革[J].北京档案, .2003 (3) .

8.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篇八

【关键词】人事制度;档案管理;改革;影响;策略

引言

人事档案,是个人参与到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是一个成长档案,更是社会经历档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事档案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个体的身份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人事制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对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就要分析人事制度改革对其影响。

一、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1.人事档案的作用逐渐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促使人事制度改革在企业、事业单位等企业单位内全面落实,人事档案的作用正是日益弱化。

首先,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可以实现无档案生存。人事制度改革的落实,以及国家劳动合同制度与《劳动法》的普及,让国有企业职工的铁饭碗工作模式被打破。国有企业的员工在下岗或者失业之后,其对于原单位的依附关系正在逐渐减弱。要实现个人生存目标,下岗与失业职工需要再次寻找工作,人事档案有无对于其再次就业不会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其次,非国有企业的职工可以实现无档案择业。在经济不断繁荣的过程中,非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十分惊人,不仅给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更向社会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让全新的用人机制得以普及。非国有企业在招聘职工时,更加重视职工的个人能力,并非传统观念中人事档案中的记载信息。非国有企业会利用合同或者协议选择职工,不依据人事档案。

2.人事制度改革事后影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首先,人事制度改革落后影响了员工的合理流动。许多单位聚焦了许多专业性与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在企业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岗位。但受到学习需求以及发展前景的影响,这些人才的流动性很大。合理流动对于人才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都有较大益处,但人事改革制度的落后,使得许多单位为了保证单位的稳定发展,用档案限制人才流动。

其次,人事制度改革落后造成弃档现象频出。社会竞争的加剧,让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开始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吸引八方人才。但一些高端人才原企业不放弃人事档案,使得这些高端人才在新单位无法正常办理入职手续。面对这样的问题,一些单位开始执行不要人事档案,不要调出手续,不要迁移户口的政策,给人才引进工作提出的许多方便。

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优化的具体策略

在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得到多方支持。在笔者看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人事制度改革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才流动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国家各个领域的人事制度改革不同步,就会造成许多不良问题的产生。人事制度改革的不同步,使得事业单位成为人事制度改革的缓冲带,许多改革中产生的流动人员都进入了事业单位,这也成为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大难题。目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还没有定论,事业单位的堡垒也没有得以攻破。在人事制度改革已成定局的今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革中的多种问题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响应人事制度改革的号如,全面更新人事档案管理的思想,用全新人事档案管理手段优化档案管理工作。

2.弱化人事档案的约束功能。人员聘用制度的执行,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人员聘用制度完全推行之后,事业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依附关系或者铁饭碗关系,而是聘用者与被聘用者的关系。聘用合同成为人才市场内唯一的用人规范形式,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会成为人才分配的重要影响要素。人事制度的改革,让人事档案对于人才配置的终身性减弱,也逐渐消除了干部与工人之间的隔阂。在人事制度改革的企业事业单位中,岗位管理工作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模式。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许多创新思想,也面临着档案管理工作方法改革的挑战。作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在思想与制度上进行创新与完善,突破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桎梏,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革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淑仙.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分析[J].知识文库,2015,20:77

[2]文婉弟.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4:194.

[3]陈柏茹.分析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J].办公室业务,2015,16:81-82.

[4]庄华萍.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5,17:94

上一篇:应聘行政人事类简历下一篇:医院工作总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