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科学论文

2024-09-19

环境保护科学论文(共9篇)

1.环境保护科学论文 篇一

科学发展与环境保护

题目:科学发展与环境保护

研究背景: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结出了辉煌的工

业文明之果。但是,工业革命也是一把双刃剑。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没

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无污染治理的基础,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

污染问题,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他们在率先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甜蜜的同时,也最早品尝到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的苦果。20世纪的30年代到

60年代,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使众多人群非正常死亡、残废、患病的公害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最严重的有八起污染事件,人们称之为“八大公

害”。

研究方法:通过对 :第一,经济发展数据。第二,资源消耗数据。第三,环境

质量数据。这以上三种数据的统计做出对比最后得出发展的状况与环境的变化状

况作出对比最后的出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係。

正文的目录:

一.环境形式

1.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2.当今世界环境问题

3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

4.世界的环境形式

二.环境问题对发展和生存的影响

1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影响环境问题对经济的影响环境问题对政治的影响

4国家的环境政策措施对粗放型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作好环境保护工作

1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差距

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

结论: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环境意识,经历了由蒙昧到觉醒、由忽视到重视,由单纯注重环境问题到实施科学发展的艰难转变。回顾人类环境保护思潮的历

史,反思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将使我们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念:世界的发

展必须兼顾环境保护;同时,世界的环境保护也必须服务好经济发展,才能为“率

先”和“加快”提供坚实的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的支撑,这既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科学发展与环境保护报告》

2.环境保护科学论文 篇二

在此, 我们无需过多地争执归咎于谁, 是自然, 还是人类自己, 关键是以后的发展大计如何谋划与实施。特别是作为能源、资源消耗型的陶瓷行业, 如何实现保护环境与科学发展的两难选择, 业已成为摆在行业发展面前的关等大事。

有网友称, 舟曲泥石流的发生, 主要是因为长期降雨, 使得泥土松软, 当然也有人为原因:树木砍伐、导致水土流失等等, 就是自然在报复人类。人们往往把这看为天灾, 可是有谁反思过人们对自然做了些什么, 违背自然规律的后果?也有许多人把原因归结于舟曲当地森林植被人为破坏的恶果, 矛头直指近50年来人类过度开发, 伐木毁林、建坝开矿等一系列追求GDP的活动。

历史上曾有多个因生态环境遭到破损而成为后人千方百计找寻的古迹, 或是为后人凭吊的历史遗迹, 如古比伦王国、我国新疆的楼兰古国等。然而, 这样的故事仍在重复, 我们到底是在进步, 还是在倒退?

陶瓷业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 由于耗用大量原材料, 也屡遭媒体诟病和人们指责。有报道称, 2010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能耗将达3 500万t, 超过全国总能耗的1%, 数字可谓惊人。难怪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缪斌说, 由于陶瓷行业是一个资源型、能源型的行业,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从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 不主张中国的陶瓷大量的出口, 尤其是低价大量出口。协会反对陶瓷产品低价出口, 要求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不贱卖“国土”。

(1) 据测算, 中国陶瓷生产每年消耗的能源折合3 000多万吨煤, 消耗的矿物原料大概2亿t, 陶瓷行业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部分陶瓷企业每年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能源, 还造成了水、空气及周围环境的污染。

(2) 也就是说, 这个行业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影响了生态环境, 再叠加诸如使用低廉劳动力等因素, 为国际、国内市场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而这种付出却被贴上了低价“倾销”标签, 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

所以说, 保护环境也是行业首要的任务。况且近年来节能减排的压力日增, 低碳经济的呼声日涨, 陶瓷生产所用的高岭土、陶土、黑泥等多种不可再生资源濒临枯竭。如果这些制瓷必备原料告磬, 那将来我们拿什么制造陶瓷?为此, 瓷砖减薄将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据测算, 瓷砖减薄的话, 1年可节省400万t标煤能耗, 乐观的话将超过600万t, 资源可减少2 000万t的损失。

(3)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已经有许多案例在辅证, 破坏环境的经济发展是不健康、不和谐的, 是不可能持久的。陶瓷行业每年消耗掉大量的原材料和矿产资源, 如果不能有效施加环境保护的措施, 那行业发展就是杀鸡取卵, 竭泽而渔。

2010年8月15日是全国哀悼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遇难同胞的日子, 举国上下皆为逝去的同胞哀思, 为幸存的同胞祈福。痛定思痛, 我们能反思些什么?

地质学家称, 甘肃的舟曲、陇南一带地处秦岭山区, 几亿几万年以来的地质构造运动使这一区域属于地震断裂带, 节理破碎、基岩裸露;另外在地势上, 山峦叠嶂、沟壑交错、山大沟深, 坡高谷陡, 再加上地表土层较薄, 或覆盖黄土, 或分布着易受风化侵蚀的岩层。换句话说, 这些符合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条件都是人类无法改变的, 人类所能做的是在此基础上不做加剧活动, 比如伐木、垦殖、采矿等。有关专家也表示, 由于长期的森林砍伐和严重的植被破坏, 全国江河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已经很差, 无雨则旱, 有雨成涝, 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和涵养水分的条件已大部丧失, 这是一个严重的生态危机。

我们由此反思陶瓷业, 产能的激剧增长, 势必会消耗掉大量的原材料和矿产资源, 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大量原材料的直接出口, 虽然赚取了可观的外汇, 但我们的损失是否太大了?是否会得不偿失?这可是直接的出卖“国土”啊?

天灾固然可怕, 但人祸更具危害性。陶瓷业若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必须全方位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施科学发展战略, 推进科学发展进程。

一是上游原材料及化工生产企业, 要注重环境的保护, 做到采矿与修复同步, 不能因采矿而破坏植被和环境, 坚持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青山绿水, 生产、环境两不误,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两手抓。

二是陶瓷生产企业一方面合理、有效利用资源、能源, 提高产品质量等级, 减少废次品产生,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一方面要开展循环经济, 坚持技术创新, 推进综合利用, 让各种资源做到无浪费, 循环利用;另一方面要推进减薄工程, 特别是瓷砖减薄, 不仅节约资源、能源, 更利于节能减排, 发展低碳经济。还有就是加速技术、工艺创新, 实现能源效率最大化, 资源利用最大化, 杜绝浪费, 降低排放。

三是加速创新, 崇尚设计, 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摒弃目前这种单纯依靠走量的外贸出口模式, 低价出口不仅有损陶瓷大国形象, 易招至反倾销诉讼, 更是一种变相的“破坏环境”:破坏正常的产品出口秩序, 扰乱正常的产品出口价格, 阻碍正常的民族品牌建设, 延缓正常的进军陶瓷强国进程, 让中国陶瓷业如温水之蛙, 自得其乐却不知危险临身。

陶瓷行业若要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就必须做到与自然的和谐, 把环境保护、维护、修复、改善等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 也可以套用古人的说法, 环境保护是水, 行业发展是舟,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节能减排是攸关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的头等大事。陶瓷行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 过去, 行业主要靠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化。在这其中, 资源和劳动力被低价使用, 治理污染投入很低甚至无人买单。缪斌表示, “如果我们再靠原有的低成本扩张、低价竞争、不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整个行业将被逼进死胡同。”为此, 我们急切需要转型, 一方面是产品的转型, 由“大路货”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档次的产品方向转型, 另一方面是转变外贸出口方式, 逐步由出口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推进产品转型, 这是陶瓷企业应对今后市场竞争、打造核心竞争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跻身世界陶瓷强国的必经之路。

首先, 人力成本、原燃材料成本的上升, 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直接诱因。近年来, 陶瓷业在快速发展中, 生产规模在增容扩编, 各项成本费用也在水涨船高, 人力成本、原燃材料成本、营销成本、研发成本等都在增涨, 从而导致诸多陶瓷企业不堪成本压力重负而纷纷提价, 增加盈利空间, 增大企业的生存空间。但提价又受到市场、消费者等多重制约。因此, 降低生产成本固然必要,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也是化解成本压力的有效手段。

其次, 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迫切需求。近年来, 面对环保压力、低碳经济的潮涌, 陶瓷企业必须面对这一事关生死的考验, 必须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付诸行动。除增加技改和环保投入减少碳排放之外, 提升产品附加值也是一个有效办法。有专家称, 如果陶瓷企业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低碳经济发展意识, 尽可能提升产品档次, 增加产品附加值, 减少产品的碳含量, 同样可以降低陶瓷产业的碳排放量。

再次, 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诉求, 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外在需求。物质文明的进步, 导致人们对生活水平提高有了新的向往和追求, 物质享受也引发众多高科技产品问世。陶瓷企业为迎合这种市场需求, 就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 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这样无形中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不仅获利丰厚, 更避开了激烈的中低档产品市场, 开辟新蓝海、新市场, 同时在国际市场中也有效规避了反倾销的矛头。

同时, 企业发展由小到大, 产品档次由低到高, 也为提升产品附加值做了最好的铺垫。企业发展规律, 产品升级规律, 都在告诉我们,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之后, 就需要不断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产品的研发曲线也是逐步由低档向高档、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的, 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是陶瓷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必然选择, 更是陶瓷业发展目标的承载、发展方向的链接、做大做强的需要。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缪斌表示, 中国陶瓷出口产品之所以如此低价是源自较低的税收、较低的环保投入、较低的员工福利待遇和各种补贴。并表示协会将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对陶瓷产品取消出口补贴, 并根据形势采取限制措施, 不能让大量宝贵的资源低价做成产品出口, 出口企业要将高附加值产品、有品牌的产品做出来, 这样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有专家也提示, 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战略就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战略, 新的外贸战略应该着眼于提升中国外贸竞争力的战略。

一是依靠创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特别是低碳陶瓷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低端化、低价格的陶瓷出口现状, 引发贸易摩擦越演越烈,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警醒。化解贸易摩擦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调整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树立自主品牌, 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价格向中国价值的跨越。有关人士称, 转变发展方式, 创新自主品牌, 推进产品升级, 提升国际形象, 企业才能更好地开拓国际化市场道路。

三是打造一支精通国际贸易规则的国际营销团队。熟知出口国的相关贸易规则和操作方法, 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规避各种风险, 并着力培养和打造能与陶瓷企业同舟共济的国际营销网络, 不断推进陶瓷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陶瓷品牌的国际化进程。

四是调整外贸出口战略, 逐步向陶瓷出口强国的目标迈进。陶瓷业中有许多企业专事出口贸易, 甘为他人作嫁有时也能让企业活得滋润, 但浪费宝贵资源换取微薄利润仅供企业糊口生存, 且常常迎来反倾销的光顾, 终究得不偿失。

甘肃舟曲的泥石流, 不管是缘于天灾还是人祸, 总之, 希望我们表达的不仅是哀悼和悲伤, 如果能增强人们保护周围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陶瓷业, 何去何从, 应该已经知晓了。

参考文献

[1]反倾销下的陶瓷业反思:“勿贱卖国土”.中国陶瓷网, 2010, 8, 5.

[2]陶瓷欲走出反倾销阴影需向产业绿色转型.中国建材网, 2010, 9, 10.

[3]谢家声, 黄宾, 邹小波.“后佛山陶瓷时代”产区的破局与发展, 2010, 7, 23.

[4]唐平.提升产品附加值是陶瓷业的发展方向[N].亚太经济时报陶瓷资讯, 2010年6月9.

3.环境保护科学论文 篇三

关键词:环境污染 新课程标准 初中科学 环境保护教育

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化的大生产,扩大了人类活动的领域,增强了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改变了环境的组成、结构和环境中物质循环的关系,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与此同时,由于人类某些活动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向自然界索取的物质和能量超过了自然界的自动调节能力,向自然界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自然界的自然净化能力,这就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保持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能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因此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势在必行.初中科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初中科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初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潜在地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1.利用教材内容直接开展环境教育

初中科学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分散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中.包括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教师在教材涉及到相关内容时应及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学习《空气》的时候,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应选择以生动、活泼的形象教育为此部分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如在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的温室效应时,首先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录像片,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减轻和消除温室效应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又例如学习《水》的时候,先通过教材中的数据使学生了解人们能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上水的极小部分.再播放有关“水华”、“赤潮”生成及其后果的视频使学生对水体污染有了直观认识.最后又给学生观看非洲等缺水地区人们的生活现状的图片.学生课后感言:想不到看似选择洗衣粉这么小的事情也包含着环境保护的大道理.

2.在科学实验操作中言传身教,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科学实验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但很多科学实验过程或生成物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导致学生认为教师虽然在讲环境保护但只不过是讲讲道理,并没有真正重视环境保护.因此,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言传身教,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在一些涉及有毒物质的实验中,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或液体泄漏,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任意排入大气中.如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在尾气处理装置的设计上,作为开放性问题,要启发学生大胆设想,设计出减少有毒气体排放的装置,防止一氧化碳逸散空中污染环境.学生经过热烈讨论后,最后想出再接一导管将一氧化碳回收至酒精灯处燃烧再利用的办法,使环境保护教育落到实处.再例如硫酸铜的制取实验中,原理上有许多种方法,如可用浓硫酸直接和铜反应,也可用将铜在空气中加热,再和稀硫酸反应.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尽量减小环境污染,合理选取药品.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教师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物质,使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在学生实验中,要求学生把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按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统一处理,严禁随意胡乱倾倒,力争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既可减少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逐渐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在练习题中加深环境保护意识

练习是教师教学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具体控制方法.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是比较受学生重视的一种教学手段.所以老师也可通过练

习,潜移默化,使学生逐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在编制练习时,可将环保理念与具体知识结合去观察解释社会热

点问题.特别是一些环境保护中常出现的概念如绿色化学、白色污染、温室效应等.例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当今全球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发展氢能源有着广阔的前景.练习题如下:有研究人员提出了“利用太阳能,以水

为原料,大量生产氢气,并用作各种机械的动力燃料”这一设想.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一设想能否实现?若认为能,请写出有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氢气作为燃料与现在广泛使用的化石燃料相比有什么优点?(要求答出两点)

①_______;②_______.

(3)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尾气中的CO与氮氧化物(NO)反应,转化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中NO发生了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二、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开展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本身是一种感知性的教育活动.科学教师要重视“在环境中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环境中真正感受到环境以及环境问题与他们自身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在感知中得到了理性的提高.如把探究性实验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既可补充课堂教学上因时间限制而造成的时间不足,又可使学生加深认识,充分理解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例如探究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先提供给学生有关的背景资料.指出是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空中与水蒸气相遇时,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学生以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探究,通过喷不同浓度的pH的模拟酸雨,再数同样颗粒的萌发种子喷清水作对照组.经过半月观察酸雨对其的影响,包括量作物茎,叶和根的长度,得出结论.为了让实验更有说服力,可以采用不同组用不同的作物如水稻、菜豆、绿豆、小麦等.学生认识到酸雨对生物的危害,进一步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又如,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已经了解到水体污染的危害性,但本地区水体污染的严重程度学生并不是很清楚.教师让学生对本村或本镇河流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环境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陶冶环境道德情操,提高环境保护技能和环境宣传能力,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

通过具体教学实践,证明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科学教学中环境教育是必要的、有优势的.要把环境教育贯彻始终,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种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也是时代对我们下一代的要求.

4.六年级科学《保护环境》测试卷 篇四

一、填空(1*43=43分)

1、当有害()和()等进入空气时,空气就被污染了。

2、空气污染指数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的指标。它将常规监测到的几种空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的()简化成为简单的()形式,分级表示()状况和()的程度。

3、空气污染指数可分为()、()、()、()、()五个等级。

4、干净的水是()、()的。如果水里混入了()或()的物质,水就受到了污染。一些()的过量繁殖也会造成水的污染。

5、用放大镜观察可以了解水的()和()等特征。用飘闻法可以了解水里是否有()。用显微镜观察可以了解水里是否有()。用酒精灯烘烤水滴可以了解水里是否有残留的()。

6、水污染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尤其是在()、()的地方,水污染更为严重。

7、常见的污水来源有()、()和()三种。

8、经调查,在生活垃圾中,纸张占(),果皮菜叶占(),玻璃占(),金属占(),灰土占(),塑料占(),其他占()。

9、根据垃圾是否可以回收可把垃圾分为()、()和()三种。

10、回收垃圾可以有效地(),同时可以减少垃圾对()的污染。

11、将烂菜叶和果皮等有机垃圾收集后堆放在一起,让它(),能变成很好的()。

12、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改善()和()的需要。

二、判断题(1*5=5分)

1、植树造林是减少空气中尘埃的有效办法。

()

2、街道上每天焚烧垃圾,大大地减少了垃圾量,值得提倡。

()

3、用鼻子凑近水样闻一闻,就能知道水里是否有异味。

()

4、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很多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

5、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只要措施得当,就不会影响到环境。()

三、选择题(2*4=8分)

1、空气污染指数中“轻度污染”所指的数值为()A、51~100

B、101~200

C、201~300

2、各种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毒和有害的化学物质的污水是()A、生活污水

B、工业污水

C、农业污水

3、生活垃圾中的可燃物焚烧后体积不到原来的()A、5%

B、10%

C、20%

4、关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确的说法是()A、能快速地提高经济的发展,应大力发展。B、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应当禁止。C、通过科学的规划,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

四、简答题(4*11=44分)

1、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污染空气的例子?

2、尘埃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哪里的尘埃多,哪里的尘埃少?

3、怎样减少空气中的尘埃?

4、怎样保护空气不受污染,又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5、本地的水源因为哪些原因受到了污染?

6、保护水质不受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做?

7、减少垃圾的方法有哪些?

8、说一说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塑料泡沫、大头针、纸屑、回形针和铝箔分离开来?

9、用哪些方法可以把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10、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5.时代光华: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 篇五

1.环境保护有哪些重大意义: 回答:正确

1.A 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2.B 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3.C 对民族的生死存亡、文明的持续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都有重大作用

4.D 以上答案都正确

2.从水环境质量来看,我国有多少大江大河属于劣五类: 1.A 25%

2.B 30%

3.C 35%

4.D 40%

3.劣五类的水质指的是: 回答:错误

1.A 有极少使用功能的水体

2.B 失去了任何使用功能的水体

3.C 有很大使用功能的水体

4.D 以上答案都不对

4.我国有多少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 回答:正确

1.A 60%

2.B 70%

3.C 75%

4.D 80%

5.生态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回答:正确

1.A 水土保持

2.B 水源涵养

回答:错误 3.C 调蓄洪水

4.D 以上都包括

6.环境问题的压力主要来源于: 回答:正确

1.A 发展不足

2.B 发展不当

3.C 以上都对

4.D 以上都不对

7.我国在发展中存在两大基本矛盾,分别是: 回答:正确

1.A 社会生产力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2.B 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和环境约束的矛盾

3.C 以上都包括

4.D 以上都不对

8.在法制方面,我们国家当前面临哪些问题: 回答:正确

1.A 一些地方对落后生产方式采取保护主义措施,阻挠环境保护的正常执法

2.B 一些地方的执法部门不能够严格执法

3.C 企业守法不自觉,违法现象比较普遍

4.D 以上答案都包括

9.发展一般有哪两种发展模式: 回答:正确

1.A 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

2.B 科学的集约化的发展模式

3.C 以上都包括

4.D 以上都不对

10.主要污染物包括哪两项指标: 回答:正确

1.A 二氧化硫即大气指标

2.B 水方面指标 3.C 以上都包括

4.D 以上都不对

11.以下哪些是政府在环境方面的违法行为: 回答:正确

1.A 一些地方存在环境不作为

2.B 违规批准危害环境的建设项目

3.C 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环境重大损害

4.D 以上都包括

12.领导工作责任制主要包括哪些措施: 回答:正确

1.A 地方政府每年要向人大汇报,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

2.B 省级政府要确保出境水质断面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C 要建立责任追究制

4.D 以上都包括

13.对于环境违法企业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回答:正确

1.A 用法律手段加以制约

2.B 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对守法企业给予奖励

3.C 以上都包括

4.D 以上都不对

14.和平发展首先是什么的发展: 回答:正确

1.A 红色

2.B 绿色

3.C 黑色

4.D 以上都不对

15.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回答:正确

1.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B 最高人民法院

3.C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治协商大会

6.环境科学 篇六

2011级环境科学班是一个由35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组成的大家庭,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历经无数的困难与挫折,失败经常降临到我们的头上,我们也曾经沮丧过,悲伤过,失望过,绝望过,但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我们都在努力地坚持着,我们坚信,总有一天我们2011级环境科学班定能展翅高翔。

展望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曾经一起享受过成功的荣耀,品尝过失败的苦涩。但我们却不曾因失败或成功而停止我们11环科人逐梦的步伐。

过去我们35个人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快乐,舒畅,积极向上,乐观的集体中,这一切美好的生活里不开班里自行组织的各式各样的特色活动。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班自行举办的班级特色活动有开学初的中秋团圆聚餐,班级联谊,男女生寝室联谊,班级庆功宴,班级晨练以及班级假期游玩等等。这一系列班级特色活动,让我们每个11环科人开开心心的度过大学的第一年。同时在数次的班级活动中,我们的班级凝聚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班级向心力大大增强。

在自行举办班级特色活动的同时,我们11环境科学班也积极参加院里的活动,在院里举行的寝室文化节,辩论赛,演讲比赛,新生才艺秀,拔河比赛,手抄报比赛,兄弟联篮球联赛,雷锋活动月,新生杯篮球赛以及班服班徽设计大赛中,我们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在演讲比赛当中,我们班的孔德宇同学获得了一等奖,在拔河比赛和兄弟联篮球联赛中,在我们班运动员以及啦啦队的共同努力下都挺进前四。无论是在哪些方面,我们班的啦啦队绝对是最棒的,在别人的眼里,我们班的啦啦队是我们班一个很大的亮点。在足球联赛中,我们班荣获道德风尚奖。无论在足球赛场还是篮球赛场上我们班给对手及裁判的印象都特别的深刻,因为我们无论输赢我们都会主动向学长们学习,鞠躬表示我们对对手的尊重。为此我们在球场上的道德堪称全院第一。另外在寝室文化节和手抄报的比赛中,在全班的努力下也闯进决赛并获得较好的成绩。另外最令人较为振奋的是刚刚结束的班级班徽设计大赛,在参演同学和全班同学将近一个月的共同努力下。在这个比赛中,我们的付出终于没有白费,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流。在比赛中我们班一举获得了二等奖及最佳班级风采奖,这个奖是这个学期我们期待已久的奖,我们也相信,我们11环境科学班将从此振翅高翔。接下来我们将迎来更大的挑战,微博设计大赛决赛就在眼前,我相信凭着我们11环科人的努力与执着。我们将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另外我们班的啦啦队及篮球队队员也在备战,努力在抢八一战中成功出线。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当中,我们班一直贯穿着我们是一个集体的信念,无论参加什么活动都得到全班同学的热情参与,虽然有时我们的结果并不是那么理想,但我们并不气馁,反而会焕发我们全班的斗志,让我们对下一次的挑战更充满信心。同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们班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我们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与荣耀,品味失败的苦涩。就这样我们11环境科学班逐渐变成一个强大的集体,我相信不久我们定能创造奇迹。

另外我班也积极配合院党支部的工作安排,我们班共35人,写入团申请书的有35人,写入党申请书的有35人,在上个学期的团党校培训中,我们班共有10人参加党校培训,其中有9顺利党校结业。目前我班共有5人同学参加党员考察,并表现相当不错。同时我班在这方面的工作也得到相关的好评。我班也会一如既往,积极配合院党支部的工作。争取把全班同学都向党组织靠拢。

7.环境保护科学论文 篇七

1.1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木材采伐是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业经营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障。所以, 在林业生产中, 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随意采伐森林。需规范林业采伐技术, 科学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我们的家园。

过度的林业采伐会导致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简化、退化甚至消亡。森林主要通过枯枝落叶、土壤和林冠的保护作用来减缓水土流失。而林业采伐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森林的这些结构, 造成水土流失, 影响生态平衡, 引发地质灾害, 给大自然和人类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甚至是灭顶之灾。

在云南泥石流活动最强烈最集中的东川, 有近3000多年的铜业开采史、300年的大规模开采史。森林植被被土法开矿和土法炼铜毁之殆尽, 造成山石裸露, 水土流失, 生态系统遭毁灭性破坏。时至今日, 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地区, 也是全世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自然生态系统包含森林生态系统, 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是其中最为复杂的系统, 其结构组成不仅含有水平、垂直结构, 还含有营养结构, 其结构相当复杂。单一错误的采伐以及大面积的毁灭式采伐会破坏动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食物链以及生存法则, 是共存并相互依赖。

1.2 林业采伐引发林区生态系统多样性退化

作为林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业是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关键。因可再生性, 在社会、生态、经济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生态系统多样性中占据重要位置。

林木是个庞大复杂的生态系统, 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砍伐树木, 造成树木的减少, 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在对林木进行砍伐后, 破坏了森林的植被, 实行人工造林, 为催生人工造林的商业产值, 对人工造林区施化肥、施农药, 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 危及生态平衡。

1.3 林业采伐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森林采伐后生物多样性随即增大, 但小环境的变化对生物生存超过一定的阈值后, 原来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也将改变, 导致许多物种毁灭, 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当然这种变化因采伐的方式和强度不同而变化。由于植物相对不移动性, 其生长主要取决于立地条件和环境资源的利用状况, 同种或者异种相邻个体为实现自身生长的最佳状态, 必然争夺有限环境资源, 导致种内或种间的竞争。

2 林业采伐中环境保护技术及对策

林业采伐不仅要达到利用林业的目的, 还要调节森林结构、促进林木生长, 建立生态平衡, 合理地采伐;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 让林木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 切实发挥林木采伐管理的重要作用。规范林业采伐作业从采伐管理、采伐方式和采伐集材等方面进行规范。

2.1 加大森林保护的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加强日常工作中的法制道德建设, 提高服务管理技能。在以往的森林保护宣传活动中, 只注重了宣传, 而没有注意到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在今后的宣传活动中, 要加大宣传的广泛度和深入度, 真正做到深入到每一个公民的心中, 不仅要使林区人民了解, 更要使所有的公民都了解到森林环境的重要性, 做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与此同时, 更要让一线的护林工作者知道, 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护林工作者, 怎么做才能真正的做到保护森林环境。形成积极地保护意识, 坚决抵制和监督任何破坏森林环境的行为, 改变以往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生态环境的思维, 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2 采伐方式

科学合理的采伐方式能够为森林天然更新及演替创造良好的条件;不合理的采伐方式对森林更新及演替产生不利的影响, 甚至可能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衡。采伐方式选择的合理与否, 在于其适用的条件。我国《森林采伐更新规程》对此作了规定, 因此关键应在具体执行中加强科学指导和法律规范, 避免大面积连片皆伐作业。控制择伐作业的强度, 对南方林区的林木采伐的研究表明, 实行低强度大面积择伐作业, 采用低强度多种工艺方案相结合的作业方式更适合林分资源状况, 不但可以降低作业成本, 而且有效保护了保留林分。在伐区配置方面, 目前最为常见的是小面积块状和带状皆伐, 伐区相邻布置。通过合理采伐 (间伐或者择伐) 调节林分郁闭度、改善林内光环境、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和促进枯枝落叶分解等, 为种子发芽、幼苗成活及幼树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从而促进天然更新, 实现森林物种的多样性。

2.3 保护保留木的技术措施

在传统的采伐作业当中, 我们很少去刻意保护保留木, 这是不科学的采伐作业方式, 应该加以改进。现如今, 我们了解了保留木的重要性, 在采伐过程当中, 就要调整采伐强度, 争取以适当的采伐强度进行采伐, 并且还要定向伐木, 选择合理的机械设备进行操作。在日常工作中, 要对采伐人员加强技术方面的深化指导和培训, 不断深化其环境保护意识, 在采伐作业过程当中, 尽量不要毁坏砍伤保留木, 严格把控好采伐木的倒地方向, 以确保保留木可以更好地生长, 减少和避免损害幼苗幼树。

2.4 集材设备的选用

林业集材是采伐树木的一项业务。是指在林业采运中, 将各采伐点的木材汇集到山上楞场, 将砍伐的树木加工成原木, 然后外运出林区的作业。是木材生产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作业, 其作业时间约占整个采伐时间的70%, 耗时耗力。合理的集材方式对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林区环境保护起重要作用。

减少集材作业对林地生态的影响, 要结合各地经济技术发展的特点, 通过改进作业机械、完善作业技术予以解决。以往的作业当中, 一般为了追求快捷高效益, 所以采用集中器材的方式进行作业, 不仅会损坏幼苗幼树, 还会破坏地表土壤, 得不偿失。因此, 为了保护森林环境, 尽量减少集材作业, 且结合各地地形地貌以及经济指标, 在作业前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作业计划, 更加完善作业技术。

3 砍伐林区清理

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对于伐区粗暴的清理方式。在南方山地林区, 森林采伐后应尽量采用不炼山方法清理林地, 把剩余物散铺或带状堆腐, 从而达到减少对土壤的影响, 增加幼林地地表覆盖度, 保蓄养分之目的。以全面劈杂, 带状清理林地代替全面炼山。采用化学灭草代替人工劈草炼山, 可降低成本, 且枯死杂草覆盖林地, 可保持水土, 提高土壤肥力, 有利于微生物的腐化和分解, 更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依靠迹地留下的大量有机物为下一代的森林更新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这是维持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 并为野生动物提供必需的生态环境, 为下一代的更新提供种源, 增加森林结构的合理性。

场地作业后, 要处理干净并带走生活垃圾, 不许残留, 尤其是塑料类的不可降解的生活废物, 要全部运到林地外的垃圾场。在作业当中, 应检修好机械设备, 避免设备发生漏油以及有毒的液体发生泄漏, 对环境极其不利, 而且对林区内的动植物也有损害。要尽快恢复在采伐当中被破坏的区域以及运材道路等, 可以采取种草植树, 保证林地长久的有效平衡的持续发展。

4 结语

森林采伐是一项经济活动, 但是在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 不能忽视了保护森林环境的, 在经济与环境保护问题之间, 不能抛弃任何一方, 才能在取得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使生态环境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规范林业采伐技术, 科学保护生态环境, 以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战略, 促进社会和经济及环境的协调发展。

摘要:森林采伐是指人类为获得木材和林产品而对森林进行的经营活动, 这种重要的人为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破坏作用, 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大, 林木的采伐、木材运输、集运材道路和机械设备等均可使森林植被和土壤不可避免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本文在论述林业采伐作业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 具体探讨了林业采伐作业环保技术及对策, 以期对日后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规范,林业采伐,科学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桂芳, 张杰, 孙井钟.规范林业采伐技术科学保护生态环境[J].园林生态, 2015 (23)

[2] 王金珠, 张宪礼, 赵峰.采伐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J].轻工设计, 2011 (2)

8.科学创设户外游戏环境 篇八

户外环境规划的原则

安全性原则。由于幼儿在户外动作幅度较大且运动较为激烈,发生意外伤害的频率较高。因此,保障幼儿安全,是户外环境创设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保障幼儿安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户外游戏场地的设施器材、玩具、绿化等,都要保证无毒无害、无尖锐突出物,坚固结实,不存在安全隐患,攀爬类设施下应铺设一定厚度的具有柔软性和弹性的材料,例如,沙、碎木头、胶垫、木屑等;二是幼儿在进行游戏时需要有成人在场进行督导,指导幼儿正确使用设施器材;三是对游戏设备进行定时维修与清洁。

多样性原则。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多样性,需要多样性的户外环境支撑,而户外游戏环境的多样性又反过来激发了幼儿多样的玩法,有利于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并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条件来对周围环境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一是创造不同的游戏场地。户外游戏活动场地应规划为不同类型的活动区域。以活动性质划分,可以分为静态游戏区与动态游戏区;以场地功能划分,可以分为跳落区、游戏区、通道区、转换区、服务区;以游戏用具划分,可以分为沙水区、装扮游戏区、大型器械游戏区。二是游戏器材应多种多样,兼有简单、可运输的、固定的和复杂的设备,支持幼儿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三是应考虑幼儿性别差异,使得游戏场地与游戏器材可以兼顾男孩与女孩的需要,使幼儿都能成为游戏场的主人。

适宜性原则。户外游戏场设计的适宜性原则,一方面是对幼儿年龄的适宜性,另一方面是对环境的因地制宜性。

户外游戏场的设施设备应当适合于幼儿的年龄、身材、活动能力的特点,具有发展适宜性,并让幼儿容易接近、乐于接近。户外游戏场的设计应注意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应当重视对场地自然环境的利用,能够就地取材,例如盛产竹子的地区,可以尝试利用竹子作为游戏场的主要材料,这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也符合经济性原则。还应注意与人文环境相和谐,游戏场的创设要注意与当地社会文化背景相和谐,吸收当地传统文化,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游戏也可吸收到户外游戏场的设计中来,不要盲目求新求异。

生态性原则。人造的攀登架形成不了适应自然所需要的“真正”的攀登能力,沙坑和沙箱无法比拟真正的海滩、河滩所能带来的快乐,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使儿童远离了大自然,丧失了在野外自由嬉戏的乐趣。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弗罗斯特说:“提供一个创造性游戏场的最经济标准,乃在于保留其最原始自然的特点。”因此,专为幼儿设计的户外游戏场地应坚持生态性原则,注意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应选取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场所,充分利用好土壤、自然通风、日光、降水,配以良好的植物配置,使得户外游戏场地可以形成—个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且在设计中加强对泥沙、石头、鱼虫、花草等自然元素的应用。这样的环境不仅可以调节幼儿园户外场地的小气候,如降低风速、减少辐射热、降低噪声等,更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大有裨益。

无障碍设计原则。户外游戏场地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在智力或身体上有残障的幼儿,帮助幼儿克服交通、技巧和信息障碍,保证场地环境及设施器材具有良好的接近性以及适宜的尺度,使这些幼儿可以无障碍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之中。

具体来说,对盲童来讲,游戏场地中要具备多样材质,加强肌理感的游戏设施以及有悦耳声响的设施,以便于他们在游戏中通过触摸、嗅、听等来感知。地面要绝对安全、平整,没有障碍物,游戏设施边缘材料要连续地微变、有节奏的凹或凸以有效暗示。对于听力有障碍的幼儿,应在游戏空间中设置显示媒体以及指示系统,以此来提高安全性和空间识别性。

户外环境创设的方法

首先,要有大小合适的空间。一般意义上来说,户外游戏空间越大越有助于幼儿充分地施展与活动。我国规定幼儿园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平方米。场地狭小的幼儿园,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屋顶与走廊等区域。

其次,要对空间进行科学的分区。一是表现性活动区。表现性活动区可以允许幼儿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在环境创设中,可以在户外为幼儿开设角色区、表演区,提供多种多样的道具服装。在户外建构区,有更大的空间允许幼儿进行建构,因此可以投放数量更多、体积更大的玩具,使幼儿获得与室内不同的体验。户外美工区既可以将室内的材料投放到户外,也可以就地取材。比如,幼儿园的沙地、土地,幼儿可以直接用木棍作画,树叶也可成为幼儿的美工材料。

二是探索性活动区。玩沙玩水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玩沙可以将绘画、建筑、塑型与娱乐活动融为一体。户外玩沙区应设置在幼儿园的一个角落,这样不会影响到其他区域的活动,或者与水区相连,也可以扩展幼儿的玩法。在沙区配备沙铲、筛子、沙锄、小桶和一些小型的玩偶。水区的设计应以蓝色为底并配上一些海洋动物的图片。与此同时,为了支持幼儿的游戏,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容器、导管以及沉浮物品等。种植养殖区是较为受孩子欢迎的户外区域,在这个区域,幼儿通过照顾植物动物,既得到了一些关于自然常识性的知识,也可以培养观察能力与责任意识。在此区域需为幼儿提供专门的服装、手套以及清洗用品。

三是运动性活动区。运动性活动区是户外占地面积最大,使用程度最高的区域。固定运动器械区是活动范围较大且幼儿活动较为激烈的区域,该区域的场地一定要松软,不能够设置在水泥地上,应设置在草坪、塑胶或者软性材料上,并与其他区域隔开一定的距离。固定运动器械区宜为幼儿提供多功能式的复合型设施,满足幼儿钻、爬、滑、攀等多项活动的需求。可移动运动器材区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准备多种多样、多种玩法的运动器材,并在器材的存放处放置器材玩法与收整的方法,引导幼儿玩完之后收整。自然游戏区则要保障幼儿不被植物挂划或绊倒。

第三,户外绿化带。绿化带是户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美化了幼儿园环境,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安全活动的小天地。与此同时,绿化带也成为户外游戏区域的自然划分物。

幼儿园的绿化物应高低错落、轮廓多变、色彩多样,能够体现四季不同的特点。户外低矮植物要定期裁剪、合理布局,有造型的变化与美感。树木宜高低疏密、错落有致,既能提供阴凉,又不会影响建筑物的采光。户外的盆栽花卉应放置在幼儿容易欣赏与观察的地方,要四季有变化,时刻有新意。

此外,幼儿园道路的分割要合乎幼儿园户外活动区域的设置,并且道路要满足幼儿不同类型的需求,既要平整、笔直、防滑,也要铺设有趣的回转。铺设地面的材料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鹅卵石、瓷砖或配以幼儿喜爱的图案,增加美感。

(作者单位:济南历下第三实验幼儿园)

9.幼儿科学环境论文 篇九

科学教育环境遵循着探究性、互动性、过程性原则,通过对科学教育公共环境、班级环境及实践活动环境的创设,来实现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科学性。它在幼儿的一生发展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合理利用科学教育环境,需积极引导幼儿同教师“对话”、同材料“对话”、同同伴“对话”。

1 科学教育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幼儿科学教育环境是一个顺应幼儿发展、支持性的环境,以适应幼儿不同的发展潜质、学习行为及学习需要为依据的环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启示我们:儿童认知性发展是在其不断和环境互相作用中获取的,而且幼儿对世界认识是在其不断看到自己对客体作用后的结果中来进行调整的,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1.1科学教育环境对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起良好的支持、促进作用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1]科学教育环境融入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提供丰富感性经验,让幼儿更好理解科学活动课上所教授的科学知识。且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后,让幼儿通过在相应环境中操作材料来对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巩固、了解,从而加深了对事物或规律的理解。

1.2科学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2]在科学教育环境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选活动,不受限制,给予他们充分获得的时间和机会,自由想象发挥,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活动过程中的乐趣,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1.3科学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3]内容丰富的`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目标,有的可以在教师设计的科学活动来实现,而有的需要通过自由探索活动、游戏等非学习活动来实现。在与科学材料、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孩子们不仅使自己的大小肌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还习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 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

2.1探究性

杜威理论认为: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4]在幼儿园的五大领域中,科学教育最强调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当环境成为科学教育活动的连接点时,教育环境创设就应该以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索欲为首要原则,让幼儿有更多选择和自由学习的空间。

另外,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注意要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为幼儿创造更多自由学习的机会。并且教师要注意在环境创设时进行适当的“涂鸦”,以此确定环境创设中所增加的东西难度适中,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可以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感受活动的乐趣,使幼儿充满探究的欲望,拥有创造力。

2.2互动性

布鲁纳认为儿童必须通过操作具体实物发展概念,进而逐渐发展到以抽象符号表达概念的层次。环境创设不是简单摆放和展示物品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相互启发,产生创作灵感,并在合作中体验创造的快乐。[5]

2.3过程性

维果茨基说儿童概念的发展是由概念含混、复合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个时期组成的,每一个阶段又包含着若干个小阶段,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漫长过程,这种认知特点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很快获得抽象的科学概念。[6]教师进行的教学不应以灌输现有知识为主,而应以指导幼儿参与活动从而形成知识的一个过程。

3 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途径

3.1创设科学教育公共环境

公共环境。幼儿一进入幼儿园,首先接触的就是整体的公共环境,同时这也是幼儿日常接触最多的环境。广泛的人际交往和互动交流存在于这样的活动中,这也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理想平台。

专用教室――科学探索室。科学发现室是为幼儿创设,供幼儿自主学习科学知识的一个地方,从中幼儿自由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效的学习,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索室的建立为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提供了物质环境,它不同于其他的科学教育环境,它更强调科学性,目的是使幼儿更好的体验科学探索的气氛,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幼儿将来进行更高一级学习奠定基础。

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科学探索室,必须合理的配合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幼儿的探索实验的欲望和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首先,探索室中仪器、材料,操作性功能明确,帮助幼儿创造运用多种感官和方式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条件。同时,教师要及时的调整、更新材料,以帮助幼儿保持对事物或现象的探究兴趣并为深入探究提供条件。

3.2创设科学教育班级环境

幼儿园区角活动又称区域活动,是一种人为创设的自然情境下的幼儿游戏,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其目的是给予幼儿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让幼儿自主动手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答案,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促进不同水平的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各自得到相应的发展。区角活动的创设也是幼儿园整个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让幼儿自由操作、选择和摆弄的一个新的天地。

3.3创设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环境

上一篇:政治背诵下一篇:塑造阳光心态 体验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