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读后感

2024-10-08

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读后感(通用8篇)

1.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读后感 篇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考试材料

一、简答题:

1、怎样理解“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 答:马克思哲学批判的正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马克思哲学早已抛弃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关心现实的存在,现实的人。马克思哲学终结的是以往哲学形式,批判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唯物主义不是立足在哲学层面的哲学而是现实意义的哲学,这是马克思哲学与以往哲学的重要区别,马克思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的唯物主义,早已经脱离了以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是真正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只有承认历史唯物主义才是真正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2、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什么?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128页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4、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

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意思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5、如何认识马克思名言“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答: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得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又不懂得获得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

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特点。

6、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答:历史功绩:1)、其宗教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及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然后对上帝顶礼膜拜,把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使上帝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正是由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因此世界被二重化了,世界分裂为两个部分,一是宗教的想象世界;一是现实的人间世界。现实世界是受宗教世界的统治和支配的。2)、费尔巴哈揭去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得出人类创造上帝的结论,他认为宗教并不神秘,宗教只不过是人把自己的本质从自己身上分离出去,把他变为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把他从人间搬到了天国,人间出现了不平等,神的世界也就有了等级。

局限性:1)、他并没有进一步揭露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他不了解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宗教中的人的自我分裂由有世俗中的人的自我分裂决定的。2)、他没有找到克服宗教异化的正确途径,他把宗教的产生仅仅归结于人的心理上和认识上的原因,认为只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就够了,事实上是行不通的。3)、他想用爱的宗教代替神的宗教,建立一个新的宗教及爱的宗教。在爱的宗教中,没有神的地位,只有人对人的爱,人就是人的上帝。

7、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这一命题。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正确性在于:

(1)它表明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2)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就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恰恰相反,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变化的。

(3)由于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破除了以往思想家关于先天的、永恒不变的、普遍共同的人的本质的观点,从劳动、从人的社会关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二、辨析题:

1、黑格尔明确提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答:该命题错误。黑格尔的命题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其并没有说“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恩格斯认为,现实性本身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曾经是现实的东西,随着必然性的消失变为不现实,并被新的现实所取代。黑格尔不敢推出这一革命性结论,由于他所代表的是具有两面性的德国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们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又有软弱性和保守性,他们不敢公开向封建制度挑战。在这一命题中,他一方面通过辩证法要求变革,他认为现实的才是合理的,不现实的即为不合理,因而是不应存在下去。但是另一方面,黑格尔故意不说后半句话,表明不愿与封建专制社会对抗,不愿失去统治阶级给他的利益和荣誉。只有代表无产阶级的恩格斯才能推出彻底革命的结论。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就是庸俗唯物主义。

答:该命题错误。

(1)庸俗唯物主义简单地把人脑与胆、胃相比,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胆排出胆汁、胃排出胃液一样,这样就把意识的主观特征抹煞了,这就否认了哲学基本问题,取消了物质与意识的对立。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具有三个局限性:⑴机械性,用机械运动来解释一切,自然科学中达到某种完善地步的只有力学;⑵形而上学性,这是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处于收集材料的阶段;⑶不彻底性,即对社会历史领域的非历史观点庸俗唯物主义是19世纪50年代出现的,是马哲产生之后产生的,是哲学上的倒退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哲学史上有重要贡献。

所以,不能把形而上学和庸俗唯物主义混为一谈。

3、费尔巴哈绝不希望废除宗教,因而是无神论者。

答:该命题错误。

(1)费尔巴哈确实是无神论者,他在反对宗教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对传统的宗教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分析,针对宗教的危害他勇敢地提出了“政治代替宗教,人间代替天国、劳动代替祈祷”的口号。

(2)但是同时他并且没有主张彻底地废除宗教,他在提出取消人格化上帝的宗教后,又提出了要建立起爱的宗教。

三、论述题:

1、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如何?你认为这一思想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

义?应当如何坚持?

答:概括说来,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内容:

第一、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使无产阶级变成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通过国家形式对整个社会市县领导;

第二、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的实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既是对资产阶级反抗的镇压和对剥削阶级的改造,又是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型民主形式;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就是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因此,从根本上说,它是人民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政治形式。

我们应当承认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确实是历史从未有过的壮举,要真正实现难度太大,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国家就永恒存在,恰恰相反,正因为无产阶级专政要开辟人民群众做主的历史,所以突破西方的民主。我们知道,当代西方民主理念概括起来就是“投票的民主”、程序上的民主,其所仰仗的投票活动,由于总是以金钱力量为后盾,已利用和操纵群众情绪为手段,因而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而广大下层民众在其中往往只是扮演着“沉默的大多数”的角色。实际上,投票绝不是表达民意的唯一方式,社会调查、民主协商和评议等往往能更好地体现民意。但是,比起竞选一类轰轰烈烈的的“作秀”,它需要真正的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和学习群众,因而艰难得多。可见,问题绝不像西方学者所说得那样,不存在实质民主,只有形式民主。关键在于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而这个党只能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共产党。只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世界历史使命的分析不能推倒,把无产阶级专政同民主对立起来就没有根据。

2、为什么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推倒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型的论断?

答:不可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变革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的新的发展。但是,他们大都从技术论的角度,将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直观地归结到科学技术之上,而完全撇开了生产关系问题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这样,他们在实际上就回避了当代的基本矛盾,及邓小平所囊括的,表现为“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东西”(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南北(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关系)矛盾,脱离了这样一种宏观视野,哪怕是在天才的机巧,也显得与实际距离太远,因而缺乏生命力。当代的历史是否显示了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的发展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码证明不了这点。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黑暗,无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身不可克服的矛盾所造成。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矛盾,正以最成熟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革命不仅在已经扩大的基础上不断再现传统的社会对抗,而且正在产生着新的对抗。相反,摆脱了私有制关系自发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在于其为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科学技术成果的合乎理性人道的利用,创造了前提。

3、谈谈学习经典著作的体会和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一系列的范畴、论断和原理,它们彼此联结,形成多层次的、统一的理论体系。学好经典著作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1、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一场伟大的变革,更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做到既准确把握原理,又加深对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通过对原文的研读,有利于培养我们阅读原著的能力,并增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研读经典著作,有利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增进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的把握。

4、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以及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使我们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错误观点,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你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的观点? 答:“马克思主义无用论”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价值,马克思的影响深远,今天的理论,不是马克思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延伸的,甚至没有一种社会理论与马克思是无关的。说马克思的哲学没有“无用”,并不是说马克思的学说不需要发展,相反马克思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我觉得一个理论是否无用的基本根据不在于该理论产生的时间先后,而在于该理论所思考的“问题”是否已经被超越;同时,市场经济的时间并没有使我们远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反,马克思哲学是我们获得对社会发展客观认识的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读后感 篇二

1“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ad hominem[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ad hominem[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段话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话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两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批判的武器”是指革命理论、精神武器,特指正在形成中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武器的批判”指的是实际的革命行动、物质武器,特指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马克思在分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革命理论的作用时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指出了物质与精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理论批判与现实的革命运动都是人类解放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并强调了物质力量对于革命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辩证途径。在马克思看来,武器的批判所需要的现实的社会力量就是无产阶级。】

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ä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这是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里的论述。马克思这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根本区别。所谓“对象、现实、感性”都是一个含义,指实际存在的可感知的客观事物。“人的感性活动”指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看不到主体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在人的活动之外自在存在的单纯客体,主体只是像照相照镜子一样被动直观地反映客体。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主客体之间单纯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更为根本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因而,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3“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恩格斯《反杜林论》,这就是说,在一定的范围内,真理和谬误不能混淆,它们是对立的,但 “只要我们在上面指出的狭窄的领域之外应用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这种对立就变成相对的”,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谬误也会变成真理。】

4,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中介;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这个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构人与人之间公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除自然对人的压迫,人对人的剥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5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可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6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恩格斯在总结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取得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的产生作出了经典式的分析和论断。劳动使猿转化为人的具体过程:由于环境的变迁,猿的手在攀缘时起着和脚不同的作用,手和脚有了相对的分工,于是,在平地行走时也开始摆脱用手帮忙的习惯,越来越以直立姿势行走,由此就迈出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因为,这不仅意味着手的解放,从而使制造工具、进而使劳动成为了可能,而且还由此产生了另外两个重要的后果,即:一方面,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相互结合起来,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使他们彼此间不得不说些什么;另一方面,直立行走及劳动的出现使身体其他部分的结构发生改变,尤其是使喉部的发音器官得到改造。实际的需要及生理结构的改变,就使语言的产生成为可能。劳动和语言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逐渐地过渡到人脑。脑的发育又带动了感觉器官的发育和完善,从而就产生了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而意识和思维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劳动在认识、改造自然界中的作用:人是所有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同其他的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区别可归结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拙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劳动是专属人的能动活动。

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随着完全形成的人出现又增添了新的因素——社会。】

7动物只是按造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8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从而剥掉了宗教的神秘外衣,这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正面肯定。基督教认为,宗教的本质是神,是上帝,整个世界包括人在内都是上帝的创造物。费尔巴哈反对宗教神学,他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上帝是人把自身的本质抽象出来,加以偶像化和神化,就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因此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费尔巴哈否定了上帝,把宗教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这是他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无神论出发得出的必然结论,具有进步意义,马克思也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中的历史贡献。但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错误的,他不是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人的本质。他“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即是说,费尔巴哈离开人类实践的发展,离开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离开现实的生产关系及与之联系的阶级关系,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抽象、孤立的“类”,把“理性、意志和心”看成是人类共同的永恒不变的本质,这种把抽象的“类本质”作为他的理论的逻辑起点,以此建立他的新的宗教观和人本主义哲学理论。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一是“抽象的方法”,不是从社会关系中,只是从纯粹生物意义上来理解人的本质。二是“孤立的方法”,即不是从全部社会关系发展的总和中去理解人,而只是理解为孤立的生物个体,这样,最终的人的本质就只剩下两性之间的性爱关系。以这种抽象孤立的方法研究人的本质,其结果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错误的同时,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不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角度,而是从人与人的区别角度入手来论述的。】

9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的社会存在,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冲突,就是社会存在的最基本内容和方面。当时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社会意识而不是另外的社会意识,当时的社会意识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另外的样子,这都是由当时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也只有用物质生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冲突,才能解释清楚当时的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的社会存在,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冲突,就是社会存在的最基本内容和方面。当时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社会意识而不是另外的社会意识,当时的社会意识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另外的样子,这都是由当时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也只有用物质生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冲突,才能解释清楚当时的社会意识。】 10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象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1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

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任何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排斥而又相互依存、互相联结的两个部分或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部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都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把统一物分解为对立的两个部分进行认识:从统一中认识对立,从对立中认识统一。即“一分为二”的方法。上述两点是辩证法的最根本问题,是辩证法的实质。这就指明了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

12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这就指明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其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构成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它们总是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并且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是在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这是对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科学概括。

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要求自然界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生活资料,这就构成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人类解决这个矛盾就叫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的物质力量,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构成了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

任何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在社会生产过程中,除了形成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之外,必然要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虽然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它却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1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ä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所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与思维所反映的对象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否反映对象及如何反映客观对象,这是人的认识能力及获得真理性认识的途径问题;二是思维内容是否符合对象,这是认识的检验标准问题。关于第一个方面,在哲学史上体现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关于第二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所有旧哲学都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14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填空题】指明作者和出处

1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马克思,《资本论》】

2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3“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毛泽东《实践论》】 4“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5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毛泽东《矛盾论》】

6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他们中抽象出来;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恩格斯《反杜林论》】 7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8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毛泽东《矛盾论》】

10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是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为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12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3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4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15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6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马克思《资本论》】

17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他们中抽象出来;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恩格斯《反杜林论》】 18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毛泽东《矛盾论》】

19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列宁《马克思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2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21“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毛泽东《实践论》】

22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恩《共产党宣言》】 23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ad hominem[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ad hominem[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24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

25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马克思《资本论》】 26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论述题】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和评价毛泽东《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 7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极大的损失。《实践论》就是作者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该著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社会实践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实践论》是一部认识论著作,也是一部辩证法著作。其根据有三:①《实践论》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无限辩证发展的过程;②《实践论》论述和发展了认识领域中的量变质变规律;③《实践论》论证了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矛盾论》在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表现在:①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阐明了分析事物矛盾特殊性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③论述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性,即功能的一致、认识运动公式的一致。

《实践论》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它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2请用自己的话阐述和评价毛泽东《矛盾论》【它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宇宙观的高度,发挥了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的思想,不仅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书中还阐明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②全面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该书从 5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论,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 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结又相互转化。并提出了“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的论断。③论证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规定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定义,说明了找出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方法论意义,并论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根据和条件。④具体地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⑤分析了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指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谈谈学习经典著作的体会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一系列的范畴、论断和原理,它们彼此联结,形成多层次的、统一的理论体系。学好经典著作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1、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一场伟大的变革,更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做到既准确把握原理,又加深对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通过对原文的研读,有利于培养我们阅读原著的能力,并增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研读经典著作,有利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增进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的把握。

4、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以及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马克思著作经典读后感 篇三

摘要:马克思的这本手稿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辩证性,与其说这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倒不如说这是一本包含辩证哲学的哲学著作。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充分研究了古典经济学家们的思想及其著作,辩证性地汲取,形成一套严密、充满辩证的思想体系,从而达到马克思的目的:揭示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在手稿中,随处可见其辩证性思想,例如,马克思在论证资金和资本的关系时候,明确提出了“资金是土地产品和工业劳动产品的任何积累;资本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的积累。”后,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辩证性地补充“资金只有当它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润的时候,才叫资本”。对于资本积累的后果,马克思也辩证地看待,对工人的需求增加导致工资上涨,然而,利润率的下降、分工导致生产过剩却又不得不降低工人的工资来补偿。

关键词: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

首先老实承认,我真的不爱看马克思经典著作这类的书籍。因为从小到大政治书上的那一套刻板抽象的语言早就令我厌倦,也让我不由地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认为马克思主义必然是生涩的,枯燥的,说来说去也就是那几句万能的应试句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云云。我想着大概也是很多同学明明对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缺敬而远之的原因吧。但这次没办法,硬是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在看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部分内容后,我的想法就完全改观了。

马克思的这本手稿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辩证性,与其说这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倒不如说这是一本包含辩证哲学的哲学著作。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充分研究了古典经济学家们的思想及其著作,辩证性地汲取,形成一套严密、充满辩证的思想体系,从而达到马克思的目的:揭示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在手稿中,随处可见其辩证性思想,例如,马克思在论证资金和资本的关系时候,明确提出了“资金是土地产品和工业劳动产品的任何积累;资本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的积累。”后,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辩证性地补充“资金只有当它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润的时候,才叫资本”。对于资本积累的后果,马克思也辩证地看待,对工人的需求增加导致工资上涨,然而,利润率的下降、分工导致生产过剩却又不得不降低工人的工资来补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要是由三个笔记组成。

第一手稿,这一部分是马克思分析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到的一些问题的结果。在研究斯密著作的过程中,马克思把注意力集中在三个对象以及他们的斗争的根源——收入源泉。三个对象为工人、资本家(或租地农场主)和土地占有者,他们的收入源泉分别是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马克思认为,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是根本不同的三种收入,至少性质上不同。在他看来,工资是处于同资本的利润对抗的关系中,而通过资本的利润又处于同地租对抗的关系中,马克思通过一套严密的体系把它们绑到一起,其辩证性无处不在。工人创造的劳动价值有三部分: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工人所能获得仅

仅是其中很小份额——工资。如果把工人看成一种商品,那么工资则是工人价值的价格体现,它应该分为两部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自然价格是工人满足自己的生存所需的最小价格,它只与社会进步与否有关;而市场价格则是在不同的时期,随着资本家对工人的需求的不同而不同,需求越大,工人的市场价格越高。资本家总是想要尽可能地压缩市场价格,达到降低工资的目的,所以资本的利润与工资处于对抗地位中,这也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斗争的根源所在,然而在这种斗争中工人总处于弱势地位。

至于地租,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地租是租地农场主使用的那些土地自然力的产物,更具地说是扣除或补偿一切可以看作人工产物的东西之后所留下的自然产物。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产物的多少,取决于那些自然力的大小,换句话说,取决于土地的自然肥力或人工肥力的大小。马克思却认为不仅仅如此,它辩证地看待了地租的影响因素,在现实中考证了地租与土地的关系。手稿中是这样说明地租的:地租是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斗争平衡的产物。决定租约时,土地所有者总是设法使租地农场主所得的数额,仅够补偿他用于置备种子,支付工资、购买、维持耕畜和其他生产工具的资本,并使他取得当地农场的普通利润,即为土地的自然地租,这决定了他们之间的斗争。

然而,土地所有者向租地农场主索取的高地租,将变相地转嫁到雇农的工资上。土地所有者向租地农场主索取的地租越高,租地农场主就把工资压得越低,所以,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同雇农的利益是敌对的,正如工厂主的利益同他的工人的利益是敌对的一样。

通过这些分析,马克思发现了三个收入源泉的基础的那种东西——阶级斗争,即为工人(无产阶级)与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的斗争。马克思的这种分析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他的论证是一环紧扣一环的。在一个公设的前提下,使人可以利用一段文字去论证另一端文字,并且最终还可以回到公设的前提。在第一手稿中,马克思还以精选集中的具体经济材料作为论据,更加充分地论证了这一观点。最终,这些东西熔铸成为马克思本人辩证的思想,或者说是达到了马克思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的目的,并且让人无可辩驳。

马克思认为,在同资本家的竞争斗争中,工人总是失败者,因为资本家没有工人比工人没有资本家能生存得更久。资本家在反对工人的斗争中一开始就已经联合起来了,而工人组织却遭到迫害。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可以把资本的利息或者地租加进自己的收入,而工人却不能把任何东西加进自己的工资。

手稿中,马克思列举了社会可能所处的三种主要的状态,考察了其中工人所处的地位。第一种:社会财富处于衰弱状态,资本家为了保证资本的利润率,必然压缩工人工资,工人的贫困只会不断地加剧。

第二种,社会财富正在增加。这可能是对工人唯一有利的状态,因为在这种状态下,资本家展开竞争,对工人的需求大于工人的供给,工资不断上升(图二分析:)。然而工资的提高却引起工人的过度劳动,缩短工人的寿命。并且这种状态下,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

利润率的下降和生产过剩,最终社会财富的增加会停止(即经济不可能永久、持续地增长),到财富顶点的状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此,这种状态下,工人的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

第三种,在财富已经达到其顶点的国家,工资和资本利润都会降低。工人之间为就业而进行的竞争非常激烈,以致工资缩减到只能维持现有工人人数,国家人口基本饱和,超过这个人数的部分注定要死亡。这种状态下,工人的贫困持续不变。

一句话,不管彼此斗争的社会力量的相互关系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工人不是得不到任何好处,就是或多或少显然要吃亏,即使工人增加其劳动产品的数量,他们增加的也只是同他们对立的他人的财产。资本的增长促进了进一步的分工,结果工人更加依附于单调的、使人愚钝的工作。这就形成一个辩证的矛盾了。

资本家财富的增加会使这一辩证的矛盾尖锐化,其必然导致的后果是工人的贫困和苦难加剧,工资不可避免地要下降到只能养活自己及其家庭的水平。当低于这个水平时,结果只能是引来一场革命——无产阶级的革命。

总而言之,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于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及其唯物辩证的世界观,与之前相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于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经济学原理或思想,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对于马克思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其严密的逻辑论证,一环紧扣一环的论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想这对于以后的学习或者其他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4.读马克思经典著作读后感 篇四

早期马克思法律思想自由观对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受黑格尔的“理性说”的影响较深。黑格尔认为,国家是精神本质即理性的化身,是每个人的国家;人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和法律,而国家和法律都应保护全体人民的自由权利。马克思接受了这个理性说的基本观点,井作为其法律思想自由观的一个重要哲学思想基础。马克思从人的精神自由来考察出版自由。他认为,人的理性是自由的,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人类的本质。因此,出版自由本身就是人的思想的体现、理性的体现、道德本质的体现。马克思就是在以下这些方面接受了“理性说”,并拿起这个武器,猛烈地抨击封建社会的书报检查制度、努力地争取出版自由的。马克思认为,出版自由是一种伟大的天赋特权,是一种先验的存在,是人所固有的东西,是人的理性最美好的东西,而限制出版自由等是同人类的精神自由相对立、是对普遍理性和精神的压制与迫害。

然而,马克思又超越了黑格尔自由观的“理性说”。黑格尔的“理性说”,虽然有它的进步性,但是他认为,出版自由要以服从国家利益与政府的同意为前提,这实质上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拥护普鲁士的专制国家制度,结果只能是少数人的政府、官员的自由,而非一种普遍的自由。马克思认为,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体现,是人类自由意志的体现,出版自由就是要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制定出版法,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使人民有真正而充分的自由。从这点上看,马克思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因为这个时期马克思不仅从理性的角度去争取个性自由、出版自由,马克思首次运用阶级分析法,对议会各等级代表对待出版自由问题采取不同态度进行了中肯的分析和评论,站在人民的角度,主张以出版法代替检查法。马克思的阶级观点和革命意识已初露端倪。“

5.中国书法经典导读 篇五

书法是一门最具中国特色的古老艺术。人们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书写技巧,并加以改进、充实、提高,注入个人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趣,使书法艺术气象万千、绚丽多姿。几千年来书家殚精竭虑,创造出了不可胜数的书法艺术精品,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

写一手好字是一个中国文化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字写得好的人,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尊重。现代社会,由于电脑的普及,汉字的实用书写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人们对书法艺术也越来越陌生,甚至连基本的书写都有困难,许多人的书写不堪入目,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尤其令人担忧。

书法不仅是写字,它更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因此,培养书法艺术修养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大事。目前儿童的书法教育都是从临帖开始,书法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读帖,却被忽略了。绝大多数书法学习者几年临帖,却不能读帖,也不了解法帖中文章的内容。书法是依文章的存在而存在的,所谓“文以载道”,没有文章的存在,书法也无从谈起。因此,不读帖的书法教育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的书法教育最多只能培养一个人的写字能力,而无益于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深入,更遑论对书法艺术的终身爱好和追求。由于读帖能力的缺失,面对无数

名胜古迹中文采粲然的楹联书迹、传世书画作品中氤氲含章的诗文墨宝,却不得其门而入,无法与古贤相知相往,藉以修养身心。

有鉴于此,我们选编了这套《中国书法经典导读》系列丛书。以下是选编标准的简要说明、编辑方法及读帖的基本方法:

一、所选的书帖均为经典之作,兼具书法美和文学美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就是指那些经历了历史的长期检验,被历代公认的,代表一种文化品位和独特的美学个性,为后人提供了一种美学标准和依凭的典范之作,是个性强烈,能卓然独立,开一代书法之风气,并被后人遵循的作品。所选的碑帖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典范,而且也是文辞华美、意境幽远的文学佳作。经常诵读这样的佳作,即使不用来练习书法,也能提高文学修养,增加书法艺术的领悟力,提高鉴赏水平。所选法帖内容为:

(一)楷书类:

①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记》

②唐颜真卿《多宝塔碑》

③唐柳公权《玄秘塔碑》

④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二)小楷类:

①晋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力命表》、《贺捷表》

②晋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王献之《洛神十三行》

③唐钟绍京《灵飞经》

④元赵孟頫《道德经》

(三)篆书、隶书、魏碑类:

①汉《曹全碑》

②汉《张迁碑》

③北魏《张玄墓志》

④清邓石如篆书

(四)行书类:

①晋王羲之《兰亭序》

②宋苏轼《黄州寒食诗》、《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③宋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

④明文徵明《滕王阁序》

(五)草书类:

①晋王羲之《十七帖》、王献之《鸭头丸帖》②五代怀素《自叙帖》

③唐孙过庭《书谱》

④唐张旭《古诗四帖》、宋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本丛书不仅仅只限于以上二十种法帖,我们将以此为基础,广采博收,陆续推出。

二、保持原汁原味的古帖风貌

目前用于书法教学的法帖,有的是选字,有的是翻白,有的是通临、节临等,各具千秋。但遗憾的是,这样做却失去了古法帖的整体美。尤其是有些古石刻碑帖,由于岁月沧桑、风剥雨蚀,更具鬼斧神工、天机玄妙莫测的神秘美感,纸色变涣则增添了纯朴典雅、古色古香的情趣。书法学习之时也正是审美情趣养成之时,一开始就让书法学习者多接触这样的古帖是十分必要,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繁体字释文加注音

繁体字是由来已久的汉字书写形式,熟悉繁体字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能更好地了解书法艺术。因此我们在释文里采取了繁体字加注音的方式,不仅方便认读,也可以更多地了解法帖中所要传达的传统文化的信息。要说明的是:有些帖字是通过查证补入的,这些字在释文中一律以翻白字标出;法帖中系原作者笔误的,均不在释文中列出。

四、后附简体字释文并加简注

在读诵过程中进行繁、简对照,可以加深对文字的印象,简注则可以方便老师、家长在儿童书法教学中使用。

五、读帖的基本方法:口读、心读、手读

首先是“口读”:对照释文、用手指着法帖,将法帖逐字逐

句读下去。反复多次,直到口能吟诵,文章烂熟于胸。不必过早强调逐字逐句的理解,只要多朗读,待时机成熟时,稍加点拨即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儿童学习,如果能配合“四书五经”的读诵,则效果更佳。(详情请参阅“读经教育”网)第二步是“心读”:在读帖中用心玩味,久而久之,自然就能领略字的间架结构,体悟洋溢于字里行间的契机和韵律,由此培养出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情趣,奠定良好的书法美学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就可以开始临帖了。(当然熟读后也可以开始临帖)

第三步是“手读”:临帖也就是“手读”,做心摹手追的功夫。具体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摹:把透明的纸覆在帖上,照着帖中的字样书写,争取把原字的笔划都描出来;也有先用细笔勾勒框架,再用笔墨填充的摹字法,这样可以避免墨汁下渗污损字帖。

二是临:把字帖放在面前照着其中的点画笔势认真临写,一定要按帖字的原样照搬,争取不走样。唐人孙过庭说:“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察之尚精”,就是要我们多读帖,看清帖字的精微之处,领悟帖字的神韵。只有这样,下笔才会心中有数,心到手随。“拟之贵似”,就是临帖一定要照原帖不走样临写,不可信笔由之,先做到形似,就是字的形貌、间架结构一定要不离原帖。再进而做到神似,这就要深入研究原帖的点划形态、笔墨意趣、内涵韵味,做到既有原帖之形,又有

原帖之魂,能写到这种水平,就可以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帖”应贯穿于整个书法教育和书法实践中。相信随着“中国书法经典导读”活动的开展,一定能全面提高我国书法艺术教育和书法艺术鉴赏的整体水平。

陈又新 周应之于上海孟母堂

6.读马克思经典著作集读后感 篇六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马克思侨居伦敦的许多年里,经济上常常贫困到没钱买面包,付房租的程度,不得不靠典当衣物和家具来维持生活,连他夫人的陪嫁银器也忍痛送进了当铺。

他在1859年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道:“我必须不惜任何代价走向自己的目标,不允许资产阶级社会把我变成制造金钱的机器。”为了写作《资本论》,马克思的那种求知热情和勤奋精神,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他牺牲了自己的健康,抱病写作,强忍着病痛奋斗终身,实在令人敬佩!

马克思的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是非常之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必须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学识的增长才是我们这一辈子最大的财富。人生总是会遇到挫折困难,不顺心,但是相信生活会教会我们很多,只要我们肯努力,肯付出,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用一颗执着的心去面对,那么,一切都将不成问题。

马克思怀着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不断追求自己的事业。马克思在十七岁中学毕业考试时,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作文中就表达了他的高尚的信仰。他认为给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自己才是最幸福的。并认为青年人的择业目标应该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被公认为古往今来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典范,恩格斯的马克思的“第二个我”,他们一心追求同一个梦想,怀揣同一个理念,不断奋斗着,努力着,合作着。他们两人通过频繁的通信来交流思想,一天一封甚至几封,他们谈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二人可以说是无话不谈。

7.《儒道经典导读》上课心得 篇七

——《儒道经典导读》上课心得我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告诉我,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出现一个口号时,社会上必定存在着与哪个口号相反的表现。而且,有时这种表现在高层,有时这种表现在基层。口号喊出后的结果,常常因为矫枉过正而又以后一种倾向掩盖了前一种倾向,于是运动不断。

自从尊师重教作为口号提出来了以后,我便觉得矫枉过正的做法使尊师重教就随之出现了偏差。其偏差不仅是普遍的,而且师道出现的偏差更为大些。哀哉!建立了正确师道的中国,不但错传了自己建立的正确师道,而且其后果还十分严重,其严重性还并不为有关方面充分关注。

关于师道,我以我十分浅薄的知识认为,儒家学说中便有成熟成套的经典论述。我认为,用那些师道思想化育我们现在的师道现状,比起用其它儒家思想教化人们去如何安于现状更有意义,更应当发扬光大。因为我们都在承认: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实施好的教育必须要有具备优秀师道的教师队伍。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相信这是孔子在用他的切身体会所建立的师道理论教育他的弟子,而不是孔夫子自谦的表白。对于这个基本点,我们不怎么说了,更少人这么做了。这可能因为,这个可能曾经发生在我们许多人身上的事实,在我们一有点学问后就忘掉了,或者不愿意承认它罢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很难的。‘三人’,其实是众人的简约语,不是仅仅限于三人。我认为,这句话蕴藏的师道是十分丰富的。

首先,能看到同行中的另外两人(或其他人)有长于自己的比较优势,必须有虚心气质。虚心气质不是一两次外相表现所能有的,而是长久修行的内在积累,是德行或素养的外化。第二,要有洞察判断的能力,从同行者那儿可以学到什么长处。第三,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地从同行者身上吸取可以滋养自己的东西。第四,还要有平等待人的精神吧!第五,是充满了辨证思维的师道观。同行人中相对于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拿别人的优势或优点来学习,用别人的劣势或缺点来对照检查自己并加以改正。

因此,‘三人行,必有我师---’所告诉我们的师道,首先是个师德问题,然后是技巧或技能以及坚持不懈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养成了从幼稚园到大学的灌注式的教学模式,原因之一就是老师看不到学生思想活跃的或者说能动的一面;看不到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幼稚园里的幼儿,他们是受教育的主体和中心;或者说他们看到了而做不到。老师们总以一种先知先觉的姿态藐视着学生,总以一种老师是课堂的中心和主宰的观念驾驭课堂。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听,教起来‘省劲’、学起来‘方便’。

现在,有不少人在读‘论语’,知道‘论语’并不是孔子自己写的作品,而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的孔子言行的纪录。从读‘论语’中可以看到,不少内容是记录的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对话。我们不去具体评价那每一段对话是否正确,只是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十分重视在学生与老师之间通过相互提问来探讨学问的。如此一来,我们的老祖宗不是早就有了可谓‘孔子问答法’的优秀教学模式了吗?还需要请洋人来讲他们沿用‘苏格拉底问答法’的成功经验吗?我们不是在继续抛弃些好东西而偏要承袭些老百姓并不乐意接受的不合时代要求的东西吗?

现在,我们在评价一个老师时,或老师自认为如何时,也只是把学生是否在鸦鹊无声地听老师的课作为一个最重要衡量标准;而很少有人调查一下有多少学生在思考老师的讲课有什么不妥或疑义,甚至学生中有没有不同于老师的意见或见解。其实,这后者才是推动教学相长最重要的方面。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就使老师和学生不是在共同的‘学’与‘问’、在探求真理,而是在老师‘贩卖’与学生‘接受’的状态当中。如果教科书没有大的变化,不少老师的教案多年依然如故就是证明。

子曰:‘有教无类’。长期以来,我们把‘有教无类’仅仅当作一个教育路线来看待并严加批判。其实,‘有教无类’中有丰富的师德问题,‘有教无类’被批判的结果,极大的影响着老师们的师德。曾几何时,有些老师以学生的阶级出身或家庭背景为依据,来决定自己对待学生的教学态度。而于今,不少老师的两眼只盯着学生及其家长的口袋,而表现出对待不同学生的不同教学态度。老师的这种不同教学态度,不是严重的师德问题是什么?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可见,青出于兰而胜于兰。曾子更上一层楼,不仅看到了同行者中有师道,而且看到了在能与不能之间、多与寡之间,还有学与问的空间。而其前提是,放下架子,虚怀若谷;即使有人冲着自己不礼貌,也不去计较。我猜想,还难能可贵的是,曾子把这种优秀的个人品格说成是他的朋友所实践,而把自己放在了观察者的位置。

曾子的这个思想,其实是对孔夫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师道思想的发展。曾子不仅充分地看到了‘能’与‘不能’之间、‘多’与‘寡’之间的相对性和辨证性,而且充分领悟到了把有与实当作无与虚不是一种骄柔造作、而是一种品德修养与包容情怀。就这一点,在现时不说老师对学生做不到,就是老师与老师之间也是没有做到的。

一千多年后,儒家思想的忠实继承者,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他的散文‘师说’中,把先贤的师道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了。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在举例圣人无常师及子曰‘三人行---’后接着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还感慨地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好像是在对我们今天不传师道进行呼吁一样啊!

现在,每年教师节,必谈尊师重教;每遇较大的与教与学有关的矛盾,必谈尊师重教。尊师重教没有成为在人们学习知识中,像需要空气和水一样必不可少。它只是成为了一个需要时就喊喊的口号,自然就师不尊、教不重了。大学里的学术腐败,学风涣散;中小学里的灌注式教育和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作息;以及整个传道授业领域巧立名目高收费低授业的情形,固然与整个社会状态的多种因素有关,但师道走偏仍然是个重大原因。较好的情况是:有的老师(或人),以尊严和或威权来建构师道;有的老师(或人),以严肃和或冷酷来树立师道;也有的老师(或人),以亲和和或热诚造就师道;等等。糟糕的情况是:有的在某种幌子下,实际上是以集体的名义出售学位。有钱能使鬼推磨,交了巨额学费,上不上课,考不考试,做不做研究,时间一到,学位证书照发;有的收受了学生的金钱或美色,让其蒙混过关;甚至有的自身就为晋升职称剽窃抄袭他人的成果,有的为经济利益代学生写论文,等等。于是,一方面是,老师和学生、师傅与学徒、先学与后学,就不仅仅是个名称差别,而且有了发话与服从的实际关系;另一方面则是,金钱与美色的驱使,使上述发话与服从关系产生了颠倒。这其实,不健康的师道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不论在求学阶段或工作以后,每个人都既在当学生,也在当先生;或既在当先生,也在当学生,是不断交替的。只是当先生与当学生,在某个时段,某个术业,所占的主导地位不同罢了。我体会到,一个有正确师道的好老师,从来不把尊严、威权、严肃、冷酷、亲和或热诚放在第一位,更不把取无道之财、获无道之乐放在第一位。好的老师都极其善于达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效果,而不是授完课时或得到了个人好处而草率了结任务。然而,实际情况是,后者人数不少,前者凤毛麟角。有正确师道的老师,首先在于善于从学生、徒弟、后学和一切有长可取的对象中去吸取营养;而不是摆出一幅师长、导师、大师、泰斗的架式,更不为金钱美色所利诱。他们在教书育人中能‘不耻相师’或不‘耻学于师’。我们今天所极力提而不‘畅’的启发式教育,问题的结症正是在于老师不懂得或不愿意以学生或他人为师。正是在于老师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优秀师道思想,认真解决一下师道问题。甚至把了解对象当做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当做放下身段认真求师的过程。

中国先祖们开创的优秀教育思想先河,近、现代以来,似乎没有充分浇灌自己的子孙,而是

让‘洋人’大受其益。比如,在美国,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不仅比中国喊的响得多,而且人家切切实实在贯彻执行。美国人的‘师道’与‘尊严’,也并没有中国人那么多紧密的联系。就是‘尊师’与‘重教’,更没有成为一种口号。在`师道`问题上,美国大中小学的老师们,似乎更接近于中国传统的‘师道’,而且有所发扬光大。例如,老师是以传道为重心或中心在给学生授业与解惑。它体现在素质或素养教育中,是老师始终把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为目标。老师要把学生当做朋友,老师和学生在平等中相处,许多导师都把自己的学生推在前面,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超越自己。中央台访谈钱学森先生的节目中,钱老有一段表述不知大学的教授们和中小学的老师们有何感想。钱老说,当他把自己写的‘控制论’一书送到导师面前时,位居世界上顶尖水平的导师当他的面说:‘你实际上已经超过我了,钱先生。’就以这个典型为例所代表的西方师道,实际上不就是洋人对‘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师道观的生动注解么!

中国有句古话叫‘名师出高徒’。形成这句古语其实是‘高徒’超过了‘名师’所至。它反映的是人类进步的总体客观规律。于是,德行和知识都在低水平的教师如何出高徒?自然是出不了的。

许多故事表明,在西方的学校、文化界、学术界,学生对老师、后学对先学、学徒对师傅、后人对前人等的崇拜,没有中国如此高涨。他们常常是前者对后者具有挑战性,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开拓进取。我们中国不一样,在领袖崇拜成为了历史后,老师崇拜、名人崇拜成了一种新的时尚。有趣的是,不但被崇拜者洋洋自得甚至还自我炒作;崇拜者崇拜得五体投地还盲目的充当被崇拜者的虚拟打手。有位网友看了我的某篇批评某名人的文章后,他在评论中竟然说:‘---他毕竟是一个名人,你说话得小心点。’我不知道用这种语言的年轻先生,是否叫做那位名流的铁杆粉丝啊!这种现象,除了其他原因之外,师道不正,即社会的师道以其重大缺陷作了示范,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我虽然没有机会亲历发达国家学校是如何在教书育人,但我同几位有经验的留学生交谈中和某些报导资料中,充分看到了我们的师道落后于人的现状。比如美国,虽然人家的人口不足我们一个零头,可人家的先进科技顶尖人才,在相同的一定时间的产出量,比我们要多得多。就是从事商业而成为亿万富翁的人数,用相同时期、学位和资历作可比条件,我们在绝对数量上也比不过人家。我也常常忘了自己是个草民、以纯洁的护国之心而不服气,可这是个事实。再说一个事实,读过研究生或知道研究生怎么在读的网友或许知道,我们研究生课题的重复率有多高!有些高校的研究生导师,一个课题导几届学生。导师省事,学生也方便。因为确立一个新课题是不容易的,而具备‘不耻相师’等传统师道,常常是开拓思维的重要条件之一。就近、现代来看,美欧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研究生,在创造性方面,无论质量和数量就都优于我们。这个现象除了制度性因素外,我以为中国近、现代出现的师道偏差是个重要因素。当然,制度性因素,或许是现代师道产生偏废的主要原因。

实行好的师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是单纯爬在书山上,泡在书海里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出了几本‘畅销书’或作过几次大场面的讲演就算有好的师道了。它需要老师们以及传播知识的人们长期躬身下来,‘不耻相师’。有些人成名之前或某个阶段可能做到了,而一有点名声和地位后便飘飘然了。现在,不是有很多当过或正在当老师的人,耻学于师了吗?不是有些知识名流耐不信寂寞,拼命给自己涂抹明星色彩么!更有甚者,自己给自己挂上‘某某某大师工作室’的牌子以自我感觉良好就完了,还偏要作些让人耻笑的不三不四的诡辩解释,不是既丢了人品,又输了文品了吗?孔子是后人在尊称他为圣人,其他先贤都无一不是后人的景仰。就是胡适与鲁迅都拒绝了可能的荣誉推荐。而那位真正学贯中西,德高望重,浑身都是学问,正在攀登百岁的饱学之士季羡林老先生,面对社会赋予他的荣誉,公开谢绝了对他大师、泰斗、国宝的称号。季老那种‘有若无,实若虚’的模范胸怀,还正在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的时候,为什么就影响不了那位已经名利双收了而还要挂牌称大师的人呢?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网上的八挂新闻、谈性文章,常常可以在首页长存于固定阵地,经久而巍然不动。而正经八百批评一下名人学风的文章,三天两天后便被从首页扫地出门。显然,这是网络媒体表示的一种态度。网络媒体如此保守,其它媒体能比这种态度解放思想吗?当然不能。现实的师道本来就不好,加上多方面的偏袒或压制,我们在师道问题上树立什么,反对什么,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树立正确良好的师道,不是件小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教育改革的实质,决不是把大学或中学拼大、扩张大的简单事情。树立正确良好的师道,培育一种真正的和谐的教书育人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才是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师道的优劣,处处反映社会的长短。这无须找什么例证,随手就可以拈来。阎崇年老先生挨耳掴子,就是师道不良的表现与恶果。他面对年轻人的提问,表现是霸道的。后来提出的三个对话条件,不仅霸道,而且有无知的一面。余秋雨先生本来很有才气,但他对自称大师的诡辩解释和‘阅读更多的是浪费生命’等等命题或提法,同样充分说明他缺乏良好的师道。还有,借着名气耍乖弄巧,那是什么师道表现啊!正因为名人的师道优劣具有太大的社会响应,而他们又切心切意愿意当公众人物,所以只好以他们为例。

8.教育经典与名著导读答案 篇八

《论语》

“仁”的思想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礼”的思想

克己复礼

中庸思想

时常变通 不可则止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教学相长 因材施教 温故知新 “孝”的思想

无为 敬而能养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天命思想 天人合一

《陶行知教育文集》

生活教育

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普及教育

争取在中国实现普及教育

儿童教育

以幼儿生活为中心,改革幼儿教育学制、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实施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

劳动教育

通过劳动,获得事物之真知;通过劳动,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培养热爱劳动人们的感情,爱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能自我服务 职业教育

以生利为职业教育之宗旨,人人都要有独立的职业。” 师范教育

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给老师的建议》

对学生与学习过程进行研究

提出必须相信孩子、热爱和尊重孩子,要研究人、关怀人、创造人

对教材与教学过程进行研究

对教师素养和教师专业成长进行研究

教师要藏书,教师要读书,要认真读书,要写读书笔记

对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进行研究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一)当前社会的现状及前景

(二)问题提出: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

(三)应对挑战原则:教育的四个支柱

(四)实现目标:未来教育的方针与措施

1.简述选修课开设的背景和意义。

一、高校教育改革弹性学分制的必然产物 与学年制相对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横量学业完成情况和是否能按时毕业,实行弹性学制。

二、由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的必然之路

三、培养社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教育理念:改变过去“重专业,轻通识”的人才培养观、在高等教育中全面渗透通识教育理念

课程设置:减少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增设多样的跨专业选修课,提高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教学方法:由单向传授式向多向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摸索

3.简述学习教育学的现实意义

1.解决受教育者(学习者)的基本教育问题

2.将来有志于教师职业的必学科目(师范类院校的必学科目)3.将来为人父母的必备学科(家庭教育)

4.简述教育的两大功能

个体本位观和社会本位观的差异

二者并不矛盾和对立,而是相互统一,互相促进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既保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又保证教育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教育社会功能:从单一型、技术型、专业型向复合型、创新型、通识型转变

5.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

不分族类,不分高低贵贱,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学在官府”,促进文化学术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为人师表 有教无类 温故知新 仁,德,礼,主张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6.列举孔子的至少三个弟子,并概述他们的个人特点。

颜回,孔子最得意弟子,孔子称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以德行著称,可惜早逝,孔子悲恸万分

仲由,字子路。性格直率,做事果断,英勇无比,以政事著称,后在卫国整编后就义,孔子十分悲伤。

端木赐,字子贡,是孔子七十二贤中最有作为者,曾任鲁、卫两国之相,能言善辩,学识丰厚,被孔子称其为“瑚琏之器 ”,善于经商,富至千金。后世奉为“儒商鼻祖” 曾子,提出“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以孝著称,被后代尊为“宗圣”

7.简述孔子实施因材施教的基本条件和过程。

因材施教的基础“听其言而观其行”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学记》中有哪些经典的学习和教育名句,并简述对你的启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译文:

璞玉不经过一番琢磨,就成不了贵重的玉器;同样,人不经过一番教育,就不懂得政治和伦常的大道理。所以,自古帝王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 从教育方面着手。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

虽然烧了好菜,不经过品尝就领会不到它的美 味;虽然有深远的道理,不经过学习钻研就领会不 到它的奥秘。所以说,只有经过学习实践,才会发 现自己知识不够;只有经过教学实践,才会发现自 己的困惑。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译文:

课外不学杂乐,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 ; 课外不广泛运用比喻,课内就不能写好诗句。

9.论述朱熹的读书法和对你的启示 “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 切已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10.《大教学论》的主要教育思想和现实意义

 他提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权享受教育,不论贫富、贵贱、男女、城乡等,人人都能进学校,人人都能受教育。

 “我们坚决主张对一切人授予一切知识的普通教育。”

 反对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系统阐述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观点,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和途径。提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并论证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则。为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意义:《大教学论》虽然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它广泛深入地探讨了教育工作的各种问题,总结了历史和当时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见解,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为近代教育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1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授课制的优越性

(1)减轻教师负担,利于学生学习

(2)调动教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3)教学工作的计划性节省了时间、精力,避免了不必要的干扰

缺点自己写根据班级授课要求{(1)制定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固定的课本使教材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

(3)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制定统一的教学方法。“自然主义”教学。

(4)全班同学同时作同样的功课。同样的安排减少教师的麻烦,并利于学生竞争的发生。(5)应与相关事项一道进行。如阅读和写作同时进行,严肃的工作与劳动结合。

(6)时刻注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顺利进行。}

12.简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现实启示

生活教育

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普及教育

争取在中国实现普及教育

儿童教育

以幼儿生活为中心,改革幼儿教育学制、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实施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

劳动教育

通过劳动,获得事物之真知;通过劳动,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培养热爱劳动人们的感情,爱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能自我服务 职业教育

以生利为职业教育之宗旨,人人都要有独立的职业。” 师范教育

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现实启示:生活教育以儿童为中心,倡导普及教育,倡导创造的教育。对现实教育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立足于中国国情,吸取中外有益的经验,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师范教育理论,从办学方向到培养目标,从教育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材教法到培养途径,从普通师范到幼儿师范、职业师范,都作了全面论述。它所涉及的很多问题,也是今天师范教育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首先在观念上要重视职业教育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仅需要大量的科技开发者和基础理论研究者, 更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者。应树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思想,重视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使我国的职业教育重新崛起, 培养大量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变化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人才。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陶行知主张推广职业教育的重点在农村,然而,从当前我国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大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并未留在当地发展,而是南下打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并未作出多少贡献。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荒废了宝贵的时间。因此,我们应学习和借鉴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把“办学为了升学”的观念切实转到为本地区培养实用人才为主、为本地区经济起飞和发展的轨道上来,使回乡的高、初中毕业生等人力资源转化为地方工农业经济发展的实用人才。在学校布局、专业设置等方面,依据地方的经济特色合理规划,“使职业教育培训与经济建设紧密联系,使所设置专业同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联系起来”, “与专业户、专业村、家庭工业、乡镇企业联系起来(以鱼米之乡——潜江为例)。务使职业教育培训学校不只成为人才培训中心,而且成为推广科技、繁育良种、资料信息的中心” ,使学校办出特色,以推动当地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有一种向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倾向,职业教育与生活教育脱节,导致最后沦落为既不像职业教育也不像普高教育的尴尬局面,学生毕业后未能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 在普通教育学校(包括中小学)或师范学校里, 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当前我们不少学校是重智育, 忽视学生职业教育,以至于有些中学生或大学生毕业后缺乏实践经验而被企业单位拒之门外。因此,为了弥补学校课程设置的不足,普通学校应针对各个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各种补习教育, 发挥学校的潜力和优势, 与其他部门合作, 对青少年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创造

• 教师观:假如不仅仅抱怨于外部,而着眼于教师自己的转变 • 学生观:要相信、宽容、理解学生 • 提高创新素养,以身作则。(教师与学生同甘共苦,又怎样的生活就有怎样的教育)才能明确教育的目标,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 百折不饶的探索精神(敢于改造学校,改造社会,失败也不会比现在更糟)

13.简述陶行知的一生教育实践,你从陶行知先生身上学到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 陶行知的一生,不断为中国人民大众的教育事业和革命事业而无私奉献,他将自己平时的积蓄、薪水、讲酬全部都拿来办学,还四处募捐,“化缘兴学”,而自己却克勤节俭,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他逝世后除了故居前后的流水和翠竹外,没有任何遗产留给后代,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我从事研究陶行知三十多年,我体会最深的,一是陶先生人格的伟大,二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卓越。他为大众争民主、争自由,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就应该这样生活,应该是这样一条道路。我从陶先生身上受到鼓舞,陶行知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榜样,也是各国知识分子的模范,我们应该学习他。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世界的

• 毛泽东亲笔题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 • 周恩来高度评价他“是一个毫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 宋庆龄称他是“万世师表”。• 当今一圣人——董必武

• 郭沫若盛赞他“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

14.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个基本原理。

生活即教育

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看,过什么的生活就是在受什么的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看,生活伴随人生始终,因而教育也应如此。

社会即学校

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

在《生活教育之特质》一文中,陶行知指出“课堂里既不许生活进去,又收不下广大的大众,又不许人动一动,又只许人向后退不许人向前进,那末,我们只好承认社会是我们惟一的学校了。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那末,我们所失掉的鸟笼,而所得的倒是伟大无比的森林了。为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力是必然的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冲开无论什么自私自利的人所造的铁门。所以,整个的中华民国和整个的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学校咧。

教学做合一

教学方法论

“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

在方法方面,它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

非所用,用非所学了。

在又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一个活动对事说是

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15.论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德育 道德 教育的主要内容:

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乐于助人)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确立坚定的道德信念

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

智育

智育的任务:获得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智力、培养智能

智育的核心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劳动教育

既指体力劳动,也指脑力劳动,还包括日常活动和活动

美育

美育任务的完成也要依靠体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美育自身工作的相互配合

审美素养的培养:

美的感受

美德创造

体育

体育强调要重视体育运动的普遍性、群众性的问题,重视体育比赛对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道德情操以及发展健美审美等方面的实质性的意义

16.简述《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主旨和现实启示。

主旨:

(一)当前社会的现状及前景

1、人口越来越多的地球

2、人类活动范围的世界化走向(1)经济方面出现了全球化现象

(2)科学与技术网络拉近了地区之间的距离(3)全球相互依赖的形式多样化

3、一个危险重重的世界

(1)冷战时期掩盖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以及宗教团体之间的潜在矛盾,冷战结束后,这些紧张关系重新暴露。(2)军备竞赛的加剧。(3)恐怖组织活动猖獗

(4)各国发展不均衡而产生一些边缘群体以及国际间犯罪团伙的违法行为

4、人们越来越需要了解世界、了解他人

(二)问题提出: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

一是人们“对经济和社会进步所抱的幻想已经破灭”,如何使“文化适应新情况”、“思想观念现代化”? 二是“在以各国人民越来越相互依赖和问题全球化为标志的背景下”,如何消除国际社会上依然存在的一些紧张局势? 三是如何增强公民责任感,使其愿意 参加社区生活,能够共同生活?

(三)应对挑战原则:教育的四个支柱

1、教育的四个支柱(1)学会认知(2)学会做事

(3)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4)学会生存

2、终身教育

(四)实现目标:未来教育的方针与措施

1、正规教育:最为重要的教育形式

2、教师:教育变革至关重要的因素

3、正确的改革策略

4、国际合作

进步意义:

1、广阔的视野

该书是以非常广阔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视野来关注教育问题的,它论述的对象是教育的宏观领域,而不是教育的内部要素如学生、课程、教学等。

2、观点的创新性

第一、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关于教育的四个支柱。

这被称为教育四大支柱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应作为一个整体而为正规教育系统来考虑。

“四个支柱”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提炼出的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要求,高度概括且内涵深刻,反映了现代教育的特征,有助于我们对现代教育的本质认识。第三、关于终身教育观。

该书认为,应该重新思考和扩大终身教育这一观点的内涵,提出了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

它的“把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的定义,表达了人类社会对这一现代现象的客观规律的最深刻的理性认识。

3、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前瞻性

该书针对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从全球范围透视教育问题,具有很强时代气息。

它试图回答21世纪教育将会遇到的挑战,提出了教育社会化、教育大众化、教育多样化、教育个性化和教育信息化等策略和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也体现了委员们的发展眼光

4、建议、策略切实可行

虽然该书是从宏观视野关注世界教育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委员们的建议是夸夸其谈、蜻蜓点水。该书是从各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分析了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主要方面。

书中的每一章节都理论联系实际地提出了应对未来教育挑战的策略和建议,既有可行性,又有指导性,对教育决策者进行教育改革和行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5、较多地关注了贫困国家的问题

在许多的教育著作中,人们总是主要关注发达国家的情况,对发展中国家、贫困国家总是关心甚少。但是本书从全世界的视野出发,给了发展中国家同样多的关注,如对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关注。

6、本书的写作体系上,每一章在最后安排了“提示和建议”,对本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有利于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文章 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这也可 以看作是本书的一个特色。

本书启示:

1、对于理想的教育功能是一种“乌托邦”的认识。

21世纪教育的走向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使教育在未来社会问题的解决中扮演重要角色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该书在深刻分析了人类本世纪末的生存处境和21世纪将要来临的生存处境的基础上,深刻地指出教育是创建更深刻、更和谐的人类发展形式从而减少贫困、排斥、愚昧、压迫和战

争的重要手段。这对我国的当 前和未来教育的发展和定位无 疑是有所启示的。

2、以教育的四个支柱为基础建构起来的终身教育是回应21世纪挑战的主要武器。

这是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终身教育的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教育活动的看法,使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大范围的拓展,也已经逐步成为为世人所广泛接受的教育理论。

我国的教育改革应该紧密结合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体制,为教育的终身化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创建 学习型社会作出贡献。

3、关于德育定位的认识。

我国一直很重视德育,而且总是把德育放在各种教育的首位,但是不容辩驳的是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具体操作中的德育常被置于次要甚至可有可无的地位,而且德育的形式也常极度虚无。

该书指出:在“本报告准备之时,正是人类面临着由战争、犯罪、贫困所造成的种种不幸,而在过去的老路和另择新路之间彷徨的时候。让我们向人们提供另一条路。这条路将强调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

4、教育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主题,每一个时代的教育也都有其追求的理想,社会在发展变化,教育也应该随之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并引领社会发展的潮流

6、终身教育的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教育活动的看法。

使教育在时间上有了大范围的拓展,也已经逐步成为为世人所广泛接受的教育理论。我们的教育改革应该紧密结合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体制,为教育的终身化大开方便之门。

7、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面向未来社会,教育这张“王牌”还任重道远。

在这本书中我们既可看到教育带给我们的希望,也看得到未来面临的挑战:世界经济的极不平衡、贫困、排斥、地区冲突、文盲特别是女性文盲、发展中国家的人 才流失等等。

17.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谈谈在你心目中的好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18.结合本学期你所学的一位或两位教育家,谈谈你对当今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启发

19.结合本学期所学的教育思想,简述当今教育教学的几大原则是哪些

20.通过此课程的学习,论述你对当今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解。(可从实施现状、原因和对

策建议着手)

上一篇:医院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状下一篇:唱给父母的歌曲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