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古诗词

2024-07-16

四下古诗词(精选5篇)

1.四下古诗词 篇一

人教版四下《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柳市十五小

鲍璐璐

【教材与学情分析】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是宋朝的两首田园诗。宋朝的田园诗大多使用了白描手法,诗句简单易懂,这两首诗便是如此。所以,在诗句的理解上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没有大问题。关键是学生生活离乡村生活较远,许多乡村特有的风光和生活,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针对这一情况,也考虑到田园诗的首次接触,另外加入两首《四时田园杂兴》,既是对田园诗的概念进行构建和充实,也是丰富学生对田园的感知。【教学目标】

1.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理解诗的基本意思。

2.在诗句中想象画面,迁移“才了„„又”句式,感悟乡村人民的辛劳,领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热爱之情。

3.在对比阅读中,发现在田园诗以乡村风光和生活为题材的特点。通过自主学习两首《四时田园杂兴》,再次感受田园诗以乡村景物和生活为题材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1.在诗句中想象画面,领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热爱之情。2.初步认识田园诗,了解其以乡村风光和生活为题材的特点。【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

欣赏图片,刚才这首曲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就带着这样的感受开始我们今天的古诗学习吧。

一、质疑导入

1.揭题。读诗题,你发现了什么?

2.释题。四月指的是什么时候?(四月指农历四月,也就是春末夏初的季节。)

3.了解范成大和翁卷。今天我们就随宋朝的两位诗人一起走进初夏的田园。

二、学习新诗

1.读正确。根据字义确定多音字“了”,“供”的读音,读准“蚕桑”。2.读出节奏。根据七言古诗特有的节奏来读。

3.读出初步的感受。看一看注释和插图,再读故事。这两首诗带给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4.读出画面。

(一)《乡村四月》

(1)景美。看到美得画面了吗? A绿遍山原:

1.你都见到了哪些绿色?2.拓展关于绿色的诗一组。3.指导朗读。B白满川

1.看注释理解白满川。2.借助图片形容画面。C雨如烟

1.这是怎样的雨啊?2.拓展朱自清的《春》。3.指导读第2句。(2)人忙

1.你见到人忙忙碌的身影了吗?理解蚕桑,插田。这么繁忙的两个场景,诗人只用了传神的三个字就串起来了——才了„„又„„ 2.指导朗读。

(二)《四时田园杂兴》

1.人们忙着蚕桑和插田,还会忙什么?去范成大的诗句中找一找,圈一圈。2.看图找农活。

3.了解其他农活。说感受,用“乡村()闲人少,才了()又()”说一说。

4.这些农活都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把我们队乡村人的赞扬和喜爱读出来。

小结:乡村人就是在这样的如诗如画的风景中辛苦劳作,用辛苦劳作创造者美好的生活。齐诵2两首诗。

三、认识田园诗

1.给出定义:像这一类以乡村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称之为田园诗。

2.拓展两首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你在这两首诗里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到怎样的情感呢?指名交流。3.比一比这四首田园诗,你发现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吗? 像这样的田园诗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自己去找找,去田园里走走。【板书设计】

田园诗

乡村风光

乡村生活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景美

人忙 人忙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两首古诗,我主要通过多角度融通与想象造境这两种方式来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古诗学习的。

盛新凤老师倡导的是和美语文,而融通是“和美”之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就尝试着进行诗与诗的融通,诗与文的融通,诗与景的融通。

诗与诗的融通首先体现在《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两首古诗的融通,我在备课时发现这两首诗有相通之处,都是写春末夏初的,都有体现人忙的诗句,都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热爱。于是我想到了将两首诗进行融通,以学习《乡村四月》为主,用“才了……又”这个语用点的设计巧妙穿插了《四时田园杂兴》的学习。通过以主带次,以点带面的形式实现了诗句、诗意、诗境等方面的互相关照,从而达到了古诗间的互识、互补与互证的目的。

诗与诗的融通还体现在以“绿遍山原”的这个词组的词境创设为依托,盘活学生头脑中积累的一组描写“绿”的诗句,以及在学完两首田园诗后,再拓展两首《四时田园杂兴》。

诗与文的融通主要体现在“雨如烟”这个语言点的学习,在学生想象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后,引入朱自清的《春》中描写雨的一段文字。

诗与景的融通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习古诗时借助想象还原画面,二是学完古诗后借助画面联想诗句。这是从古诗教学的文体特点考虑的,因为“诗中有景,景中有诗”是田园诗的一大特色。就这样,课堂中,我把跟主线相关的文化、语言、知识等信息都整合进来,使课内外信息融通,让课堂丰厚、充盈起来,形成立体课堂结构。

再说说想象造境,造境就是通过想象将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和心境。因为古诗具有“精炼、跳跃、浓缩”的特点,只有将古诗教学从机械、琐碎的经院式讲解中挣脱出来,而导向对内涵的丰满解读,才可能学得有情有味,诗意盎然。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想象画面,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何处展开想象呢?我认为要在诗句的精妙之处,所谓“一字风流,境界全出”。我主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乡村四月》的前两句启发学生对“绿遍山原”的想象,对“雨如烟”的想象。又借助“才了……又”引导学生想象并学习用诗句表达村庄儿女还可能忙碌些什么,这样并将想象与朗读有机结合,体会诗的意境。诗学生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

2.四下古诗词 篇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言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材料交流

1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诗歌成就 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把《诗经·七月》以来的农事诗、陶潜以来的赞颂农村生活恬静闲适的诗和唐代诗人的一些反映阶级压迫的农家词、山农谣一类作品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2田园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歌咏对象,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不仅有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内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写了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欢乐,赞美了农村的劳动者;更有一些反映农民疾苦、揭露剥削的诗篇。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园诗人(仅描写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和优美的田园景象)

3解题:〈〈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我们学习的两首分别描写农村的春天和晚春。

4诗歌体裁:近体诗中的七言绝句。

(二)诗歌朗诵

1诗歌朗诵指导(节拍、语调、重音)

2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

(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蕴涵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的情景。表现了人人爱劳动以及劳动充满乐趣的思想感情。

(四)交流探究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

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

3诗歌的写法(1)正面描写劳动景象(2)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练习:1小组朗读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四小结:1文学常识

2朗诵知识

3诗歌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五作业

1理解、背诵并默写所学的诗歌。

2借助工具书或者网络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歌并与所学的诗歌加以比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交流材料

互相交流查阅的有关唐代田园诗歌并与范成大的田园诗歌比较

(二)朗诵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并进行指导。

(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诗描写晚春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这首诗歌表现的乐趣在于自然景物。

(四)交流探究

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前两句写了晚春江南农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确:典型的事物描绘。(金黄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麦花处处)

3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

4四句中写“蜻蜓虫夹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理解?

明确;以动写静。

5诗歌的写法

明确:1点面结合2动静结合 三练习:

1朗读诗歌

2背诵并默写诗歌

四小结:

1诗歌的朗读

2诗歌内容的理解

3诗歌的写法

五作业:

1理解背诵默写两首诗歌

3.四下《我与杭州》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感受杭州四季的气候特征,鼓励孩子表达对家乡四季的独特感受,学会欣赏家乡四季的美。

2、了解季节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会四季的生活保健。

3、了解季节与农事的关系,知道杭州一年四季的主要农产品。教学建议

两课时

第一课时:四季美景、四季活动、四季习俗 第二课时:季节特征、自我保健、四季农事 第一课时:

四季美景、四季活动、四季习俗 课前准备:

1、收集四季的图片、文学作品;

2、了解杭州四季习俗。活动一:感受四季的美丽和快乐

1、欣赏具有典型季节特征的风景点。

2、欣赏生活中的四季小景。

(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杭州风景点”的呈现交流方式以及“风景名胜”与“生活小景”的内容比重;将四季中的人的活动结合进去,寄情于景。)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四季的感受。

(表达形式的选择:尊重孩子独特的感受,给予充分的表达的自由;发挥教师的学科专业特长。)活动二: 了解季节习俗

1、组内交流调查结果(文字记录、图片展示、语言描述等)。

2、组间习俗知识竞猜、闯关等游戏。

3、唱童谣、编童谣。后续活动:

与语文教学结合:阅读、写作

与美术教学结合:画一副表现四季美景的写生画或想象画。与音乐教学结合:唱表现季节特征的歌曲。与课外活动结合:秋游、假日小队活动等。

第二课时:

季节特征、自我保健、四季农事 课前准备:

1、记录一周天气情况。(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关注信息来源,强调个体感受。)

2、了解杭州农产品情况。活动一:

1、学习“节气”歌。

2、交流一周天气情况调查表,整理总结,得出结论。

3、学习保健知识,注意教学形式,如:校医专访、电脑博士、知识竞答、小品表演等。

4、教师总结,领会方法,举一反三。活动二(简单了解)

1、交流调查结果(强调多样性)。

2、关注当地特产(强调针对性,并结合感受家乡人收获的喜悦)。资料例举

有关西湖的诗文诗词: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忆江南》(唐白居易)《西湖》(宋欧阳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文章:

《半篇西湖游记》(近代丰子恺)《西湖的六月十八夜》(近代俞平伯)《西湖萍踪》(现代许敏)《西湖梦》(现代余秋雨)《西湖漫笔西湖的绿》(宗璞)春节的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浙江各地的风俗与全国一样,新春佳节也特别隆重、热闹、庆祝活动以吉祥为核心,丰富多彩;主要有放爆仗、拜年、吃年糕等吉祥风俗。

苏杭一带把正月初三作为“小年夜”的习俗,这一天不能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这天每户接灶神,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备香火,素菜供奉于井栏旁,并将除夕在井栏上新贴的红纸封条揭去,名曰:“开井”。

新年初五,杭州的一般居民家家户户购买“寸金糠”供祖宗,讨个“日进寸金”的吉利。端午节的习俗

旧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代“午与“五”同音,故又称端午为“端五”、“重午”、“重五”等名。

端午节起源的说法不一,浙江一带在魏时期已开始成为纪念伍子胥、曹娥等名人志士的活动。明清时期,杭州西湖龙舟竞渡尤盛。据《杭俗遗风》载:西湖龙舟四五只,其船长约四五丈,头尾均高,彩画如龙形。中舱上下两层,首有龙头太子及秋千架,均为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到十八般武艺各式旗帜,门列各枪。中央高低五色彩伞,尾有蜈蚣旗。中舱下层敲打锣鼓,旁坐水手划船。若做胜会,大船停泊湖中,龙舟四周围转,鱼贯而行。如抛物件,各龙舟水手争抢。最难抢的是钱和鸭子二物。钱下水则沉,鸭子下水则游,各舟你争我逐,大为可观。“据康熙《杭州府志》载:龙舟在祀神享先之后,各至河于湖上以观竞渡,龙舟多至数十艘,崖上人如蚁,近日半山龙舟争,俱于朔日奔赴,游人杂沓,不减西湖中。中元节的习俗

夏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传上元节为人节,中元为鬼节,又称七月为鬼节。

杭州各县还有七月半祭祖的习俗。先做好白纸封筒,内装锡箔折叠的银锭、元宝,封口后,上写某代祖宗字样,上首书“敬奉”二字,下首书祭礼者辈份名字,背后书封口的日期。祭祀在晚上举行。或在中庭,或在中堂,供桌上摆好菜肴、酒壶、酒盏和盛好的饭,然后燃烛点香,由家长领着小孩拜祭祭毕,在门外地上燃烧封筒。烧过封筒后,再从每碗菜里挟出一点菜和酒,洒在地上,才告结束。

中秋节的习俗

在杭州,这天晚上家家祭月,祀品为月饼、方柿、栗子等类时令食品。祀月是在天井中搭台、设案、点起香。有伴唱文书的,说唱古今书籍,编成七字句,一人弹弦而唱之。不过此各仪式,今已失传。中秋赏月的胜地,在西湖“三潭 月”。所谓三潭,实际上是三个建在湖中的三个石塔,中空,每座石塔的壁上有五个等园孔,如在中秋明月之夜,在中点上蜡烛,五个孔用纸封好,这样在湖中就有15个似月亮的倒影,连天空中的月亮共有十六个月亮在水中。西湖的夜景此时美不胜收,妙不可言了。合家团坐,喝酒赏月,出门在外的都尽力设法回家团聚,俗称“团圆节”。家家户户吃月饼,月饼是圆的象征合家团圆。杭州习俗:登高之举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亦称“重九”、“九九重阳”。杭俗有登高之举,一般登城隍山或葛岭初阳台。

《杭俗遗风》载:“是日城隍山登高吃糖炒栗子、鸡豆,带游斗坛、文昌、关帝、火德等庙。”杭人俗传葛岭初阳台见“日月并升”之天象,为葛洪炼丹成功,白日升天之时。

杭俗于重阳节修灶,付给匠人工资必加倍。冬至的习俗

冬至,这是一年24个气节中较重要的气节,一般在12月的22日,也有21日、23日的。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我省都处在北半球,因此,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浙江人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在杭州,吃年糕习俗从古到今还是未变,有吃汤年糕的,有韭芽肉丝炒年糕的。也有买红色的嵌有猪油的“玫瑰油年糕”,及白色上粘有糖桂花的“桂花年糕”在锅中蒸着吃。吃年糕在早餐较多,取万事开始吉利之。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

六、甘一,下半年逢

八、甘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课后记:

2、家乡的河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家附近的河的名称、基本情况及有关故事。

2、了解河与交通的关系。

3、了解河水的污染情况,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课前准备:

1、有意识地观察自己家附近的河,了解有关河的历史故事,调查河的流向并做好记录,完成关于河水质量的考察报告。

2、收集有关钱塘江和大运河的资料。

活动一:了解钱塘江和大运河概况以及大江大河上的交通情况。

1、读图找江河。

2、交流钱塘江、大运河的资料

3、河上交通:说说渡河的方法、主要介绍钱塘江上的桥和大运河上的水上巴士。

4、用歌颂钱塘的文学作品作结。活动二:

1、观察小河,完成考察报告。(有条件的班级最好在老师带领下集体考察,小组完成考察报告;注意考察方法的指导。)

2、讨论怎样减少河水污染。(教给参与的方法。)后续活动:

1、写一篇考察后记。

2、用做宣传警示牌或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资料例举 新华网:

1、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

2、钱塘江上最长最宽的大桥合龙

3、杭州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城市桥梁全线通车

4、钱塘江,会变一条臭水江吗? 钱塘江上豪华游轮首航

4月16日,“新宇玉皇号”豪华游轮航行在钱塘江杭州复兴大桥旁。当晚6时30分,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钱塘江上第一艘豪华游轮“新宇玉皇号”缓缓离开杭州南星桥江南第一码头,开始了首次正式航行。据了解,“新宇玉皇号”是一艘具备商务、旅游、休闲功能的中型豪华游轮,运营初期主要针对水上商务、水上婚礼和团体旅游。

描绘钱塘江潮的文学作品:

最早是东晋顾恺之《观涛赋》。

唐代白居易《咏潮》诗、李益《江南曲》、姚合《杭州观潮》、罗隐《钱塘江潮》等。

蔡襄《和浙江口观潮》、米芾《海潮诗》、陈师道《十七日观潮》等。

描绘钱江潮的画:

最早的是唐代李琼的《海涛画》、宋代有赵千里的《夜潮图》、李嵩的《钱塘观潮图》、《夜月观潮图》、夏珪的《钱塘观潮图》、宋代还有《旭日观潮图》、《观潮图》等。

京杭大运河

公元604年,隋炀帝离开首都长安,到洛阳巡游。第二年,他下令着手两大工程:迁都洛阳和开凿大运河。成千上万的劳工花了六年的时间,将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完成了全长176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这条古老的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新华网

杭州:京杭运河波浪宽 “水上巴士”赏两岸 教后记: 清 明 时 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明的时间和来历,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2.了解杭州人过清明的习俗,能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诗词。

3.通过扫墓活动怀念先人,了解蔡永祥等杭州先烈的主要事迹,学习和继承先烈的革命精神。

4.通过学做小白花,看有关图片,来寄托对去年四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的哀思。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清明节的时间和来历,了解杭州人过清明节的习俗。难点:领会人们过清明节的方式和意义。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清明节的图片、民间传说、诗词等。

学生收集有关杭州人过清明节的习俗,收集余杭人做清明团子的资料。准备自己和家人去踏青时的照片等资料。收集2008年5.12大地震的相关图片。做小白花的有关材料。教师把有关资料做成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多媒体屏幕显示二十四节气歌)学生齐读。2.(多媒体屏幕显示杜牧的诗《清明》)教师引读。3.通过上面的信息,你知道我们今天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4.小结:清明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2008年,国务院把清明节正式作为一个法定假日。那你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

(二)清明的来历

1.读故事 :学生自读《清明节的来历》,交流想法。

2.欣赏会: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时汴梁人们出城扫墓踏青归来的情景。

3.赛事会:交流有关清明节的古诗词。每一个组选一个代表,在实物投影上投影。

(三)清明节的习俗

1.古时候的人们在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学生展示收集查找的资料。2.我们杭州人在清明节会吃些什么东西呢? 3.清明团子的是怎么做的呢?

祖孙合作演示做清明团子,请一位学生课件演示,一位老奶奶现场制作。师生品尝清明团子。

4.我们杭州人在清明节时还要做些什么事呢? 交流你去扫墓时的心得和图片。

(四)清明时节悼先烈

1.学生简单介绍介绍蔡永祥烈士英勇事迹。

2.学生用小报的形式介绍闲林的英雄及事迹。(因公牺牲的周树林、模范共青团干阿元、为救火献身的章忠顺等)

3.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发生了特大地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字:截至25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2664人遇难,358816人受伤,23775人失踪。面对这么多的亡灵,我们应该对他们做点什么呢? 4.学做小白花。在老师的演示下学做小白花,寄托对灾区遇难同胞的哀思。

(五)拓展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清明节的过法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人们除了祭祖扫墓以外,还把它作为亲人团聚和外出放松的机会。但是,无论方式怎么变化,我们相信人们心中对先人的那种思念是永远不会变的。下面是一篇老师写的有关清明团子的小文章,刊登在2007年4月14日的《城乡导报》上,看看你会发现点什么?(见附件)教后记:

4、《白蛇传》与雷锋塔

教学目标:

1、了解、喜欢、能讲述《白蛇传》的故事,能在各种表现《白蛇传》的艺术形式中辨认人物和情节。

2、通过雷峰塔的历史变迁及有关的故事传说、诗文画片,进一步了解西湖丰厚的文化背景及人文内涵。

3、通过讲述故事、搜集资料、开展讨论等形式提高多种实践能力。教学建议: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课件,西湖断桥。

你知道在断桥上有一个十分动人的民间故事吗?

二、读故事

请学生读课本上的《白蛇传》的故事。请学生自由读。

请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请说得好的在全班说一说。看看杭州的哪些地方与这个故事有关。

三、了解《白蛇传》的艺术形式。

你知道有哪些艺术形式来表现《白蛇传》吗? 学生自己交流收集的资料

邮票中表现《白蛇传》有哪几个场景?

著名画家叶浅予是杭州桐庐县人,他画的京剧人物画《白蛇传》栩栩如生,你知道画面上的人物分别是谁吗?

课件出示:京剧,川剧,越剧表现《白蛇传》。

四、《白蛇传》的影响

学生讨论:《白蛇传》的流传对西湖产生了什么影响?

五、谈论沧桑雷锋塔

雷锋塔始建于公元977年,这座千年古塔,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了多少沧桑,在它的身边发生过多少故事,让我们去寻找。

读读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了解关于雷锋塔的传说。你还知道那些有关于雷锋塔的故事,查资料,交流。看看课件,雷锋塔旧貌,雷锋塔新貌 谈谈你的感受。

六、说说现在的雷锋塔 杭州雷锋塔与那一年重建后对游人开放,你对新塔有哪些了解? 新建的雷锋塔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4.科技教案(四下) 篇四

教学内容:制作伞翼风筝 教学目标:

1、能按照教材上的方法把吸管做成各个零件。

2、能利用吸管和竹条制成规格均匀的伞架。

3、认识风筝的基本组成:骨架、翼(蒙)面、尾巴、提线、放飞线等。

4、在装饰风筝图案纹样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绘画能力。

5、鼓励学生制作不同式样的风筝,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制作简易的伞翼风筝。放飞风筝:

1、初步掌握放飞伞翼风筝的技巧。

2、知道风筝飞行的平衡主要是靠长长的尾巴

3、培养学生在处理放飞风筝活动中与其他同学风筝交叉情况时的谦让精神。教学过程:

放风筝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但是平时他们放的风筝都是在外面买的,样子大多会有些重复。如果能拥有一支自己制造的,独一无二的风筝,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所以组织四年级学生制作伞翼风筝。

一、学习制作简单的风筝

1、出示风筝,让学生观察风筝的形状,颜色、构成。

2、小结有关风筝的基本情况(对称)及构成,了解我国民间的风筝艺术。

3、做一做:

你想拥有自己的风筝吗?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吧。

4、按照书上要求及步骤制作风筝。(教师指导,学生制作)

(重点强调安装和校准风筝的提线:指导学生采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的重心。将风筝悬挂,并使其平衡,这时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悬线方向上,再换一个悬挂点,新的悬线也一定通过重心,前后两线的交点就非常接近重心位置。确定了风筝的重心,就可以以此为基准,来安装和校准风筝的提线了。)

5、你搜集的资料中,还有什么样的材料可以制作风筝。

二、试飞大行动。

要求:各小组既要有良性的竞争又要友好的互助。

要领: 注意风筝在迎风时的角度,对放飞有成败之关键。

2风向和风速的强弱、稳定性对风筝放飞也是很重要的条件。3在试飞的过程中要及时调好提线的长度与上下提线的比例。4 如果出现打转,或倾斜时要及时调整好尾部的长度与左右平衡。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一节课的感受与体验。

四、课外拓展

同学间相互合作进行制作,看看能不能做一个别样的风筝。

橡筋动力车

教学内容:制作橡筋动力车 教学目标:

1、能做出橡筋动力车的车身。

2、能调试自己的作品,使车能跑得比较直。

3、鼓励学生用做出各种各样的橡筋动力车型。

4、培养学生废物利用的好习惯。

5、通过开展作品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科技制作活动课程的热爱。教学过程:

制作橡筋动力车的难点在于制作其车身,老师在教授学生制作时,一定要强调车轮要一样大,并且车轴一定要正中心,否则这个车会跑得一上一下的,较慢。可鼓励学生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

一、学习制作橡筋动力车。

1、出示橡筋动力车,让学生观察橡筋动力车的构成。

2、小结有关橡筋动力车的构成。

3、做一做:按照书上要求及步骤制作橡筋动力车。(教师指导,学生制作)

4、你搜集的资料中,还有什么样的材料可以制作橡筋动力车。

二、试跑。

要求:各小组既要有良性的竞争又要友好的互助。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一节课的感受与体验。

四、课外拓展:

可合作进行,制作一个别样的橡筋动力车。

自航船

教学内容:制作自航船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船体:

①小刀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②切割出的船体对称; ③泡沫塑料块的切割面光滑。

2、学会制作水箱和气囊:

①水箱、气囊和吸管的结合部紧密,无漏水、漏气现象

②水流、气流通畅。

3、学会自航船的组装、测试。

①水箱、吸管与船体粘接紧密;

②船体入水平稳,能自由前行:

③会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④会利用表格统计实验数据;

⑤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教学过程

将泡沫塑料块切割成小船的形状,在尾部切一“Ⅴ”字形小口。

1制作水箱:用锥子将一次性茶杯扎一个小孔,穿入吸管(用剪刀将吸管一端剪成斜口),再用橡皮泥将吸管和茶杯的结合部封好。

2制作气囊:将吸管插入气球嘴中,用线绑紧(注意:不要将吸管压扁)。3将水箱和船体平稳的粘接起来(吸管粘接于船体“Ⅴ”字形切口处)。水注入水箱后通畅喷出,船自动向前行驶。

4将气囊上的吸管粘接于船体“Ⅴ”字形切口处,出气口略低于船底,往吸管中吹气,使气球鼓起来,将小船放入水中让它自动行驶。

5给水箱注入不同数量的水,统计船航行的速度和距离。

6给气球更换粗细各不相同的吸管,统计船航行的速度和距离。将吸管的一头夹住又有会怎样。

简易验电器

教学内容:学会制作简易验电器 教学目标:

1、能想办法将铜丝穿过塑料瓶盖。

2、会使用工具将铜丝做成指定形状。

3、能够将制作好的部件按要求进行组装。

4、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轻碰验电器的圆环,能使验电器上的铝箔片发生变化。

5、用不同的材料相互摩擦,拿到验电器上检验,得出正确结果。

6、通过教师讲解和亲自实验,初步了解什么是“正电荷”,什么是“负电荷”。教学过程:

1、将小饮料瓶里面烘干。想办法把铜丝穿过瓶盖。

2、将穿过瓶盖的铜丝内端做成钩状,外端做成环形。

3、剪两张长2厘米,宽1厘米的铝箔纸片,纸片的顶端各穿一个小孔。4

将剪好的铝箔纸片挂在铜丝的钩子上,放入瓶内,盖好瓶盖。

5、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轻碰验电器的圆环。观察两片铝箔纸片的变化。

6、用不同的材料相互摩擦,再拿到验电器上检验是否带电。

7、先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轻碰验电器的圆环,观察两片铝箔纸片张开夹角的大小;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轻碰验电器的圆环,观察两片铝箔纸片张开夹角大小的变化。

叶脉标本

教学内容:制作标本工具与材料 教学目标:

1、能按照书中介绍的步骤制作叶脉标本。知道制作叶脉标本基本步骤。

2、用心体验制作标本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及其要领,体会美丽背后的不容易。教学过程:

1、选择叶片。选择叶脉粗壮而密的树叶。一般以常绿木本植物为好。如桂花叶、石楠叶、木瓜叶、桉枝叶、茶树叶等。在叶片充分成熟并开始老化的夏末或秋季选叶制作。

2、把约100毫升水倒入烧杯,在水中加入4克氢氧化钠,把烧杯搁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煮沸溶液。

3、把树叶浸没在溶液中,继续加热15分钟左右,用镊子轻轻搅动,使叶肉分离,腐蚀均匀。

4、待叶子变黑后,捞取一片叶子,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盆中。检查叶肉受腐蚀和易剥离情况,如易分离即可将叶片全部捞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盆中,再逐片进行叶肉与叶脉的分离。

5、去掉叶肉。从清水里取出叶片,放在玻璃上,用旧牙刷柄光在叶面上轻轻擦试,受腐蚀的叶肉即可被擦掉,然后在水龙头下面冲洗,继续擦试,直到叶肉全部去掉,露出白色的叶脉。

6、漂白叶脉。将刷洗净的叶脉放在漂白粉溶液中漂白后捞出,用清水冲冼后夹在旧书报纸中,待其吸干叶脉上的水分.。

7、取出压平的叶脉片,待叶脉干透后,用毛笔在叶脉两面涂上水彩颜料,稍干后再压平。

8、取出涂上颜料的叶脉片,在它的叶柄上系一条彩色丝线,就得到了一张精致美丽的叶脉书签了。

爬坡桶

教学内容:制作爬坡桶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爬坡桶。

2、知道爬坡桶的玩法及其组成。

3、体会亲自动手制作,变废为宝制作玩具的乐趣。调试和改良爬坡桶:

1、通过制作和调试活动,认识到爬坡筒是利用橡皮筋作动力的。

2、能正确记录爬坡筒的运动情况。

3、尝试对爬坡筒进行改良和再创造,体验制作与创造的乐趣。教学过程:

知道爬坡桶的基本组成及其玩法。

1、制作爬坡筒需要哪些材料?

2、如果没有橡皮筋能否用绳子代替?

趣味纸环

教学内容:趣味纸环 活动准备:

剪刀、墨水、铅笔、纸条、胶水 检测目标:

1、能用纸环做多个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

2、阅读资料了解各种实验的科学原理。教学过程:

1、认识了解扭转纸环的发现者:莫比乌斯(莫比斯)。

2、实验:将一个扭转180度后再两头粘接起来的纸条的魔术般的性质。

3、体验魔术表演纸环游戏的乐趣。

4、说说生活中的莫比斯环现象。评价方法:

1、课前布置查阅资料来达到评价标准。

2、通过实验验证莫比斯神奇的发现,继而讨论扭两圈的纸环和做链条的游戏,层层推进,可以用魔术表演的形式呈现。达到标准2和3。

3、拓展:问问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莫比斯现象,(根据各校各班的情况因材施教,若时间或空间不够,可布置课下完成)

取物游戏

教学内容:取物游戏 活动准备:

棋子、纸、玻璃杯、厚书、细线、水、铅笔、直尺进行取物游戏的试验(有3项)

1、取出底层棋子

2、杯下取纸

3、线断取书 教学过程:

1、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静止的物体有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有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取出底层棋子”的活动就是因为上面的棋子由于受惯性的作用仍保持原来的状态而不倒的。

2、在“线断取书”这项活动中,当快速向下拉线时,由于有惯性的存在,书将保持在原地不动。这时,拉力还没有被传到上线,下方就已经承受了较大的拉力,因此下线就被拉断了,当缓慢的向下拉线时,上方的线由于承受了书的重量,所以上线被拉断。

检测目标:

1、能够描述什么是惯性。

2、能够举出运用惯性的例子。

3、体验在(游戏活动)玩中学知识。

4、在游戏中了解惯性及其现象。

5、通过学习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动脑筋“加一加”

教学内容: 认识“加一加”的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加一加”的现象。

2、利用“加一加”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几个问题。

3、使用“加一加”的方法,设计一件小发明。教学过程:

动手做一做“加一加”的小发明

1、通过观察身边的物品,谈一谈“加一加”现象。达到评价标准1。

2、找出生活中需要用到“加一加”的实际例子,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达到评价标准2。

3、动手设计制作“加一加”的小发明。(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分组指导)达到评价标准3。

检测目标(含样题)

1、针对“加一加”现象设计一件小发明。

2、针对某物体的缺点想出多种“加一加”即可改进的方法。

3、收集身边的小发明的故事

蜡烛游戏

教学内容:蜡烛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蜡的某些特性。

2、习利用蜡的特性拓印材料。

3、利用蜡在水中燃烧的活动让学生探索物体有关 重心的知识。

4、学生能感知模具的应用及其特点。

5、道蜡遇热融化,冷却凝固的科学知识。

6、握制造蜡制品的步骤,对简单的工艺流程有初步的认识。教学过程 :

活动一是利用蜡的附作较强的特性进行拓印的工艺过程在操作中要求蜡的涂抹均匀,拓印力度要求较高,因此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高。

活动二除直观地可知蜡烛可漂浮在水面外还需要思考分析的是为什么蜡烛的底部加了硬币后蜡烛能悬浮于水中(重心降低)。检测目标: a.主动探究设计出制造蜡制品的整个工艺过程。b.自主发现设计制造模具的方法。

5.四下作文教案201302 篇五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并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象或由此引发的联想。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教学重点: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象或由此引发的联想。教学难点: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内容具体。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一单元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

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教学重、难点:

懂得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还要把引发的联想写出来。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我们已经把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花草等,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写了下来。现在我们就来讲评习作一。

讲评要求:能够留心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写具体。

二、重温习作要求:

懂得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还要把引发的联想写出来。

1、交流习作:

指名说说你写校园什么,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2、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3、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三、把修改的习作抄在作文本上。

《语文园地二》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要真实,要有自己的想法。

2、写出的文章有条理,内容清楚,有主题。

教学重、难点:文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层次清楚,内容具体。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这段时间你有什么话憋在心里很想说出来,可又没有合适的机会说出来吗?现在说出来听一听。让学生相互说说。

二、现在我们来看看这次习作的要求,让学生读一读,再说一说习作要求什么,给我们提示了哪些写作的内容。

三、让学生在说一说自己想些什么?怎么写?

四、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学生口述作文的优点与不足。再次提醒学生文章的真实性。

五、出示范文,进行分析。

范文:

分析:给别人说话,要有礼貌,有分寸,为了让内容更具体,要有具体的事例,要入情入理的讲清楚道理,同时对别人也应该给与理解,对别人提要求要合理。

六、学生习作。老师个别指导。

七、以学生的文章作案例,进行讲评。

八、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交换修改习作。

九、誊写习作。

奶奶,我想对您说

亲爱的奶奶,有些话压在我心里已经一年多了,我曾几此想当面对您说 可是又怕您生气,话刚到嘴边,又都咽了下去。奶奶,今天我借写作文的机会,把憋在心里的话告诉您。

奶奶,我是一个活泼、有自尊心的男孩儿,虽然有时也很顽皮,常常惹您生气,但不希望您对我的同学不客气。您知道吗,同学们在个同学来找我。当时我正在房里做作业。是您开的门,您见到我的同背后老讲您的坏话,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记得一个星期天下午,一学,不问青红皂白就说:“去去去,伟翔不在家。”转身把门关上了。星期一,我一到学校,那位同学就对我说:“你奶奶好凶呀,我想问你一道数学题,话还没说,你奶奶就把我赶走了。以后,我可再也不敢去你家了。”奶奶,您知道,听了同学的话,我的心里有多难受吗?

奶奶,我知道您上了年纪,喜欢安静,您也怕同学来我家里吵闹影响我的学习,是为我好,可您对他们也不必那么凶呀。我们同学聚在一起探讨学习上的难题,交流学习方法,有时难免会吵一点儿,但这不是坏事呀!我们有时也偷着玩,打打闹闹,我们毕竟是孩子,还请您谅解。我也经常到同学家,可别人的奶奶总是轻声细语、和蔼可亲,您为什么就那么凶呢?奶奶,我真心希望您以后对我的同学和蔼点儿,成为一位和蔼可亲的好奶奶。

亲爱的奶奶,您能答应吗?

第二单元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能写出自己的心里话,真实,要有自己的想法。

2、使学生写出的文章有条理,内容清楚,有主题。教学重难点:

文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层次清楚,内容具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说了自己的心里话,有高兴的,伤心的。感动的等许多方面,你们都用笔把这些真实地记录下来了,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习作评改课。

二、习作讲评

(一)回顾要求

(让学生回忆上一节习作课的要求,1、向谁说,说什么心里话。

2、最好能结合事例来说一说心里话,并表达出真情实感。)

(二)集体评改

1、生自由读习作。

2、师生共同评改,将习作具体

(这个过程中,教师起调控作用,主要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将习作语句更加通顺,内容更加具体,充实。

3. 师小结:刚才几位同学的习作在我们的共同评改中语句更通顺了,内容更具体了。

(三)、小组评改

1.说说小组评改的注意事项,并评出组内的小作家。(回忆以前习作课小组评改的要求,找出错别字,病句,并帮助修改。画出好词佳句。写上小组的评语。选出小组内的小作家等。)

2.小组评改。

3.小组汇报,介绍本组的小作家的作品。(汇报时可以读一读组内小作家的作品,说说小组给小作家作品的评语,还可以说说小作家的好词佳句等。)

4.表扬被评为组内的小作家们。

(下课以后小组长到争星阵地给小组内的小作家加一颗星星。)

(四)自评自改

常言道:“三分文章七分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刚才听了小组成员的建议和同学们的建议,你们愿不愿意再改一改自己的文章呢?(学生修改习作。教师巡视,表扬会用不同笔进行修改的学生,去发现佳作。)

通过刚才的巡视,老师发现同学们改得非常认真,并且还发现有几位同学的文章写得十分精彩,谁有信心把你的文章读一读,来争当我们班级的小作家。

(五)佳作欣赏。[评选班级的小作家]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文章不厌百回改,课下,你可以与你想说心里话的人来交流一下,请他们来评一评你写的怎样,做进一步修改。然后交给老师,我们班准备再出版一本作文 集。大家想一想,我们的作文集叫什么名字。[学生、教师说说作文集的名字。] 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能把你修改好的文章投到我们的校刊中去发表。

《语文园地三》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选好角度,选好材料,写自已最想写的内容,写出自已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做到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2、写出的文章有条理,内容清楚,有主题,语句通顺。

教学重点:写自已最想写的内容,写出自已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教学难点:文章有条理,内容清楚,有主题。教学过程:

一、明确写作要求

1.生自读写作提示,说说这次作文写什么?

(写综合性学习的发现、或活动过程、或心得体会)2.师引导:

注意: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资料。

二、自己书写

三、同桌互改

第三单元习作评讲

教学目标:

1、选好角度,选好材料,写自已最想写的内容,写出自已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做到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2、写出的文章有条理,内容清楚,有主题,语句通顺。

教学重点:写自已最想写的内容,写出自已的亲身感受和体验。

教学难点:文章有条理,内容清楚,有主题。

教学过程:

一、个性展示台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2.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 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

二、教师做小结

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三、个人再修改

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写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

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照片,展开合理的想象,整体感知图中的人 和景,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把内容表达清楚,具体,完整。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照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难点:把内容表达清楚,具体,完整。教学过程:

一、课前搜集资料交流

1、搜集残酷战争相片。同学们,课前我们收集了1937年左右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谁来说一说。

2、启发谈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这张相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结合图形读习作要求。

1、习作有几个要求?哪几个?

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难点是什么?(观察和想象)

三、真情表达

1、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相片,展开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指导观察和表达

a、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b、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发生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c、根据问题自编故事。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以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四、方法指导

1、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图画内容介绍历史背景。

2、根据观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写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小组交流,评议谁讲得最精彩。

六、推选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全班评议。

七、在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八、同学之间互评互改作文。

九、课外延伸

搜集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讲给你的朋友听。

第四单元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

1、要求通过作文讲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照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内容表达清楚,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2、掌握作文评改的方法,初步培养作文修改的习惯。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照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难点:把内容表达清楚,具体,完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星期我们在习作中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大多数的同学能根据习作要求,写出仔细观察照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看 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的描写,写出了照片中的人和事,爱憎分明,表达了真情实感。

二、回顾习作的要求

三、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1、请学生朗读自己的优秀作品

学生听读评议说一说文章写得怎样?好在哪里?小组讨论、评议。

2、学生评议,师相机引导作小结。

3、教师总结学生的正确看法,并引导作者本人介绍创作体会。

四、出示中、差习作习作引导评价、修改。

1、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自己的习作

2、启发谈话引导评议。

3、学生分小组讨论、评议,师巡视指导。

4、分别对两篇习作进行评议,师引导小结。

五、学生修改例文及成果展示。

六、同学之间互评互改。

七、课堂小结

《语文园地五》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选择口语交际中给自已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或观点并结合自已的实际选择习作内容,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考,表达自已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重点: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考,表达自已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难点:把内容表达清楚,具体,完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誊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五单元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使学生进上步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时间,热爱生命。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学会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按要求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回顾习作要求

1、这篇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2、对于这篇习作的要求来说,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

(能够由某件事或从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考,表达自已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三、评议提高

1、先评议优秀习作

(1)让优秀习作者读自已的习作,其他学生边听边用好作文的要求来衡量。

(2)同学四人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3)小组代表归纳全组评议的意见在班上交流。

2、再评议中差的作文(1)评议文章的结构

(2)师从中选一些段落,让学生找出表达不具体和语句有毛病的地方让学生修改。

3、综合以上好、中、差的习作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次习作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四、修改再创新

按修改习作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总结

《语文园地六》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组文章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自己知道有关农村的故事或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要有意识地运用本单元积累的优美词句。表达出自已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把自己知道有关农村的故事或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

教学难点:学习本组文章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把自己知道有关农村的故事或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

二、精彩回放

1.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2.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3.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4.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做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三、学生习作

1.教师启发思路。(将自己知道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

2.教师个别指导。3.同桌互相交流。4.推荐代表交流。5.师生共同评议。6.独立进行修改。

四、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文字、画面或照片。

第六单元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欣赏习作,初步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习作。

2、使学生把自己的文章改得更具体、生动。教学重、难点:

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把文章写得更具体、生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星期我们在习作中走近乡村生活,感受田园风光,写出了自己感受最深,最想写的内容,还能用上积累的优美词句,这节课我们就来对此次习作进行讲评。

二、回顾习作的要求

三、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1、请学生朗读自己的优秀作品

学生听读评议说一说文章写得怎样?好在哪里?小组讨论、评议。

2、学生评议,师相机引导作小结。

3、教师总结学生的正确看法,并引导作者本人介绍创作体会。

四、出示中、差习作习作引导评价、修改。

1、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自己的习作

2、启发谈话引导评议。

3、学生分小组讨论、评议,师巡视指导。

4、分别对两篇习作进行评议,师引导小结。

五、学生修改例文及成果展示。

六、同学之间互评互改。

七、课堂小结

《语文园地七》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事例,把自己所敬佩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来。

2、选材要典型,事例要具体,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3、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的事例,把自己所敬佩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来。教学过程:

一、激发习作兴趣,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醉如痴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敬佩、学习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写下来,并编辑成册。

二、说题目,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要求,通过任务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三、说题材,指导构思

1、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2、回忆在全班交流是,被老师和同学们称赞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学生习作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按照要求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评议

1、把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做上记号。

2、与组内同学互相习作,写几句评语。

3、再次修改后在组内朗读欣赏,推选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中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四、誊抄习作,编辑班级作文集《我们敬佩的人》

第七单元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作文讲评,学会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熟悉的人的某某方面品质。

2、学会运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对他人的作文进行正确的点评。

教学重、难点:学习围绕习作要求进行习作点评。教学过程:

一、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说出本次习作的要求

2、这次作文向我们提出了几点要求,哪上点最重要。

二、表扬本次习作优秀的同学

三、欣赏精彩片断

和每次作文一样,虽然不是每个同学的习作都能写得很好,但每个同学的习作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精彩之笔,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些同学作文中的精彩片断。

1、学生读自己习作中的精彩片断

2、听后学生评议好在哪里

四、修改的例文

1、出示要修改的例文

2、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点评例文

3、各小组派代表指出优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

五、各小组展示本组修改好的作文片断

六、总结本次习作讲评的方法

七、互改作文并写上评语

指导评改的方法:一看叙事是否具体,是否符合中心需要;二看段落是否分明,层次是否清楚;三看句子是否完整,连贯通顺;四看词句用得是否准确,搭配得是否得当;五看字是否正确;六看标点是否用得恰当。

八、学生自改习作

《语文园地八》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选择习作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2、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3、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教学重点: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清楚。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拓展思路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一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让我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2.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实事,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上,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二、自主习作

师生评议作文

1.交流自己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

在读习作前,小组成员要把文章的特点讲一讲,以激发听者的兴趣。3.同学读自己的习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体现以下特点:内容各异,体裁各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4.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再读一读。5.自己修改习作。

三、拓展阅读风格各异的小文

1.导读:写作文最好是有感而发,写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要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这样的作文才会感染人。我们来欣赏一下风格各异的几篇文章,有的是专家写的,有的是小学生写的,相信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2.自由读文章。

附:

我喜欢--(节选)

张晓风

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我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光和热。

我喜欢在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径,草莓像个精致的红灯笼,一路殷勤地张结着。我喜欢抬头看树梢尖尖的小芽儿,极嫩的黄绿色里透着一派天真的粉红。

我喜欢夏日的永昼,我喜欢在多风的黄昏独坐在傍山的阳台上。小山谷里稻浪推涌,美好的稻香翻腾着。慢慢地,绚丽的云霞被浣净了,柔和的晚星一一就位。

我喜欢看满山芦苇,在秋风里凄然地白着。在山坡上,在水边上,白得那样凄凉,美而孤独。我也喜欢梦,喜欢梦里奇异的享受。我总是 梦见自己能飞,能跃过山丘和小河。我梦见棕色的骏马,发亮的鬈毛在风中飞扬。我梦见荷花海,完全没有边际,远远在炫耀着模糊的香红。最难忘记那次梦见在一座紫色的山峦前看日出──它原来必定不是紫色的,只是翠岚映着初升的红日,遂在梦中幻出那样奇特的山景。在现实生活里,我同样喜欢山。

我喜欢看一块块平平整整、油油亮亮的秧田。那细小的禾苗密密地排在一起,她像一张多绒的毯子,总是激发我想在上面躺一躺的欲望。我还喜欢花,不管是哪一种,我喜欢清瘦的秋菊,浓郁的玫瑰,孤洁的百合,以及幽闲的素馨。我也喜欢开在深山里不知名的小野花。我十分相信上帝在造万花的时候,赋给它们同样的尊荣。

我喜欢另一种花儿,是绽开在人们笑颊上的。当寒冷的早晨我走在巷子里,对门那位清癯的太太笑着说:“早!”我就忽然觉得世界是这样的亲切,我缩在皮手套里的指头不再感觉发僵。„„

我喜欢活着,而且深深地喜欢能在我心里充满着这样多的喜欢!

一只小鸟的祈求

我是一只可怜的小鸟。

以前我生活在黄河上游的一片茂密的森林里,那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那里河水清澈、碧波粼粼;那里野草肥美,鲜花盛开„„我和伙伴们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家园里,各种动物和睦相处,常常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时,聚集在一起举行盛大的Party,我们自由,我们欢快!

我们的家园无比美丽:春阿姨伴着欢快的舞蹈给我们送来阵阵春风;夏伯伯迎着蓝天白云为我们带来一池池碧水清泉;秋叔叔随着萧瑟的凉风给我们奉上一串串金灿灿、黄澄澄的果实;冬爷爷披上洁白冬装为我们报告着来年的希望。

我们为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园而感到自豪,感到欣慰!

时光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随着人类领地的不断扩大,我们可爱的家园渐渐遭到人类破坏。

当我再次飞回故乡时。眼前的景象令我十分诧异:

春日光临,小草妹妹从土里钻出来,不再是那么青翠欲滴;野花姐姐张开笑脸,笑容中却蒙上了一丝丝忧郁;大河哥哥脱下厚厚的冰衣,身子却变得越来越瘦小;大树爷爷的病情日益严重,刚抽出的几颗新芽,是那么缺乏生意。

漫长的夏季实在难熬,烈日暴晒在裸露的林间,动物歌星──知了的歌声也显得那样有气无力,听起来让人觉得意乱心烦。

秋天来到,树上的果实稀稀落落,没有过去的红,也没有过去的大,是那样的淡然失色。

寒冬刚到,森林里的动物们都快快进入了冬眠。

不远处工厂里“轰隆隆”的机器声、公路上汽车“嘟嘟嘟”的喇叭声、树林中“哧咚咚”的伐木声,不绝于耳。啊,我们失去了原来那美丽迷人的家园。成片的树木被砍光,小草也面色枯黄;野花耷拉着脑袋;河水快断了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烟囱喷射浓烟。环境遭到破坏,蓝天不再蓝了,河水不再清了。我们原来的家园已变成了死气沉 沉的“死亡地带”。森林里再也没有动物们的欢笑;再也没有暖烘烘的阳光;再也没有淙淙的清泉;再也没有宛转的《摇篮曲》„„

亲爱的朋友──人类,快救救我们吧!我们渴望一片碧水蓝天,我们祈求一个安宁的家园。

第八单元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

要求通过这次作文讲评,引导学生掌握作文评改的方法,初步培养作文修改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作文评改的方法,初步培养作文修改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回忆作文要求

导言:古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感叹过:“旧句时时改,无妨说 性情。”而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也曾说过:“捻断数茎须,才得春风又绿江南岸。”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上节课同学们自由习作。这节课,我们将对这篇文章进行点评。

复习作文要求

1、指名说出本次作文要求。

2、提问:这次作文向我们提出了几点要求,哪一点最重要。

二、榜上有名在这次习作中,有一批同学的习作是完成地较好的,让我们为这些榜上有名的同学喝彩。

三、精彩片段。

投影精彩片段,示范读,学生听完后随机说说这些片段好在哪里。

四、请你评改。

1.出示要修改的例文。

2.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点评例文。

3.每小组选派代表指出优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

五、佳作亮相

先小组上讲,后上讲台读自己小组修改好的作文片段或佳作。

六、总结作文修改方法

七、自评作文,写上评语

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点评,写上评语

上一篇:我从脚下出发下一篇:游泳场所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