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写作素材:关于及时行孝的写作素材

2024-08-01

高中写作素材:关于及时行孝的写作素材(精选12篇)

1.高中写作素材:关于及时行孝的写作素材 篇一

一、我应该嫁给爱情么?还是嫁给现实

曾有个密友问我,她说:“亲爱的,女生到底是应该嫁给爱情,还是嫁给现实呢?嫁给现实,无非就是自己少奋斗几年。而后用10数年的时间去后悔。不过这么说也算牵强,身边不乏些嫁给现实的朋友,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不仅慢慢习惯上了对方的存在,那种习惯略带些依赖的味道,并在长此以往的依赖中得了一种病,药石无医-懒癌晚期。”

她说自己最近认识了一个男生,对方有车有房有存款,只是自己对他不曾看对眼。

我说;“既然你不喜欢他,那为何要纠结呢。你有没有想过另一半是陪伴你走完一生的人。不喜欢不如直接回绝了人家,两不耽误,各自再找。而你又有赚钱的能力,嘴上总是挂着靠人不如靠己的字眼,既然不靠对方经济补给,那结果自然明了。后来我听说,她之所以苦恼,全因母亲的一席话。

“什么都比不上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不是么?感情都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在我们那个年代基本上都是亲朋好友给介绍,见见面走个过场便走在一起水到渠成。哪有那么多矫情,见怪不怪的。甚至我的上一辈还是受父母之命呢,爱情有用么,穷苦夫妻百事哀。就算你们之间的爱情浓烈到坚贞不渝也终会为现实所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看你你表姐跟着另一半满世界的旅行,你不眼气么?”为人父母,大都喜欢这样教育子女。父母不是你感情经历的亲身体验者,因此他们有时候抛出的观点,直观理性但又武断片面。“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然而,对于爱情我从来都是借鉴些我认为对的地方,并不会全盘吸纳。

有房又如何?房子没法给我这种人安全感。现实世界中我很理性,我清楚自己要的什么。然而当我遇上喜欢的人,我是很感性的。没有爱作为精神纽带的婚姻我觉得索然无味。人活一世不过3万多天,人生苦短,不容后悔。

如果你是个“圣斗士”或许你的家人即便知道你心不属他,可仍旧会强撮合,只因这个对象他们看着还不错,又怕你错失了他“你找不着怎么办”。但我想劝叔叔阿姨一句:“古话说的好,强扭的瓜不甜。”我想对那些如闺蜜般夹杂其中,不停苦恼的女孩说一声:“你有追求幸福的权力,选择权只在你自己手里,别人的话只能是参考,如果你并不认为那是对的,让他如云烟般路过就好。别人不是你,不会有你的感同身受。当事人以外的人的话语多少带有些片面的意味。”

说到这,我同那位朋友的观点默契的达成一致,好的感情,你是我的,我是你的。而我们又都是属于自己的。感情在于沟通,沟通的首要前提便是有话聊,你们可以有不同的爱好,但尊重、接受便好。你们之间的交流是否可以由浅入深,是否带有营养。并在某种程度上达成统一,这才是关键。三观不同的人同处同一屋檐,你们对周遭审度不同,再好的感情基础也是白费。更何况你们也不具有共同的感情经历。好的感情是彼此间的信任、是我们之间有同进步共患难的决心,而不是空有一个能够躲雨的巢穴,心与心之间毫无交流。即使你终究败给现实,想象一下当你每天对着一个无话聊的人,那种尴尬叫做无奈。

有温度的才叫家,没温度的叫住所。说的难听些,你走后就连这个住所中的一砖一瓦都带不走,还跟我谈什么曾经拥有。

你是嫁给爱情,还是嫁给临时住所呢?对相爱的人来说婚姻是神圣的殿堂,而不爱的,那叫坟墓。

二、我爱你,更爱与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 通读过后,我为男女主人公间的爱深深折服。这是一对恋人,他们结婚的时候没有车、房,吝啬的就连仪式、亲朋间的祝福都没有。然而女孩并没有后悔,她说:“年轻的时候反而不懂爱情,只是想简单找个对自己好的人。他对我好,所以我嫁了。

“刚刚恋爱的那段时间,他们住在廉价的出租房,挤狭小的卫生间,拿着微薄的工资,过着青黄不接的日子。她说:”最难熬的日子,我们都一起度过了。“结婚十年,她事业稳定,她老公的事业也蒸蒸日上。两个人不光在市区买了房子,男人得到了女人家里的认可。其实幸福从来都来得好不容易,两个人在一起十多年,早就把两个人的生活过成了一个人。

女人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男人却说:“为了心爱的人再苦再累都无所谓,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子看着她系着围裙站在厨房面带微笑的做着晚餐,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男人时常觉着自己欠妻子一个仪式,于是偷偷的在十周年那天精心布置了一场迟来的求婚仪式。

她未曾想这场惊喜这么突然,虽然这一天在她意料之中,结果还是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然好事刚过。坏事便接踵而来,婚后不久她经历了一场严重车祸,这次车祸给她造成了片段式的失忆是永久性的。包括她的父母,朋友,这些张熟悉的面孔一一从她的世界彻底删除。那些天只要她清醒过来,便不断向身边人求助,“我要找我老公”本能的情感依赖,其实就是一种深爱。

这份深爱是我忘却了世界,唯独忘不了你。你看我即使忘记了我们的一二事,我还是绝对信任你啊。他说:“只要她能醒过来,忘记就忘记吧,不管她变成什么样子,我依然爱她。大不了,我们重新开始,从我叫什么开始。

只要她还活着,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足够我们再好好爱一回。“那之后,他日夜守在医院里陪伴她,这期间他的朋友不是没出过劝他再找的主意,他狠狠的说:”再说这样的话,绝交。世上好女孩万万千,我爱的只有这一人。“

好的爱情大抵就是这个样子,不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欣然接受,依然爱你。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在好的爱情面前这条定理并不受用。

三、阿娇结婚:谢谢你出现,我还以为遇不到你了

好的爱情会迟到,但它从不曾缺席。在不爱你的人面前我懂得了生活艰辛、学会了迎着风雨奔跑。在爱你的人面前,你明白了爱的真谛。可能爱情就是,有人曾深深地伤害过你还一笑而过。于是,你失望了,你觉得好像整个世家都抛弃了你,你觉得自己存在的本身就是天大的笑话。然而直到另一个人的出现,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你他爱你,他不在意你有怎样的过去,就算你很糟糕,他爱的恰好就是此刻站在眼前那个最糟糕的女孩。你不用很好,我爱你便好。

如果说生活曾带给你各种各样的亏欠,那么请相信总有一个人会弥补生活带给你的全部亏欠。

即使世界荒芜了,也要相信总有一个人会是你的信徒。不论你是好是坏,也不管你是谁,你都是我的信仰。

阿娇结婚了,穿着抹胸婚纱的她,光彩照人,那一天她是这个世上最美的女人。她也终于验证了自己歌里的那句话:最后变天后,变新娘,都是理想。

想起阿娇曾经唱过的那首《下一站天后》,里面有一句话跟她的爱情观很契合:“其实心里最大的理想,跟他归家为他唱。“

阿娇曾说,她要找一个很帅的男人结婚,艳照门事件后,她开始忽略颜值。阿娇曾失声痛哭的说,再没有人会娶我。在那段时间里,仍旧有人喜欢她、慢慢爱上她。只是,从未有人想过给那个看似坚强而内心深处总是敏感而受伤的女孩一个未来。

对于一个相信爱的女孩来说:我可以接受你的不完美,我可以接受把我仅有的面包分一半给你。但我最怕的是无论我付出多少,怎样付出。都打动不了你。你描绘的那个未来很美,只是多余一个我。

时间兜兜转转,27到37,一个女人最好的黄金年龄已然过去,如果换作意志不坚定的女孩或许早就不等了,可这个人偏偏是阿娇,我曾看过一期阿娇的专访,30多岁的她谈及那场遭人唾弃的爱恋,她的眼圈还是会泛红。泪水的含义或许更多的还是放不下吧。

我给了你一颗心,一颗纯粹赤诚的爱你的心,后来你走了,我发现我的心空荡荡的。好像少了点什么。

今年五月,阿娇结婚的消息一度上了热搜。阿娇找到了一个很帅的男人,没有复杂的情史,也不会计较她的过去。只是单纯的想和她走完一生。他给了她一场浪漫的婚礼,让她如愿做上最美的新娘。婚礼上,致词讲到:“走到今天好不容易…”时,阿娇哭得很厉害,然最先流泪的不是阿娇,而是那个很爱她的男人。

他笑着告诉她,娶到你真好。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有放弃。

爱是什么,爱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而错误的时间里,你付出爱的那个人终究是浮云自眼前一过。幸好,你即使遍体鳞伤也也依然愿意相信爱。

2.高中写作素材:关于及时行孝的写作素材 篇二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素材,积累

写作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有60分的分值, 有的省份甚至达到了70分, 几乎占到了总分的一半, 由此可以看出写作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现在高中学生写作的现状令人担忧, 虽然到了高中, 学生都有一定的写作功底, 但依然还有很多学生写作文时常感到头脑空空, 即使搜肠刮肚, 也无从下手,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素材。古语说得好:“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因此不管学生, 还是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性,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素材积累方法的监督和指导, 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掌握正确的方法, 而学生也应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从而切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写作素材积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 素材积累的重要性

素材的积累是成功写作的基础和前提, 成功的写作是高考语文成功的关键, 高考语文的成功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因此对于高中语文写作乃至整个高中语文的学习, 写作素材的积累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它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为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并让学生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 并热爱生活。写作素材的积累重在平时, 要注意课上和课下的结合, 时时刻刻注意素材的发现和积累。由此, 写作素材的积累必须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 并且不可以在平时的学习和教学中一以贯之,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 素材积累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必要性, 素材是复杂的、宽泛的、零碎的、不系统的社会生活现象, 是作者搜集起来的生活材料。写作不是原样照搬生活, 但必须有“生活”即对素材的占有。同时, 写作的素材又是极其丰富的, 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阅读也是无穷无尽的, 但是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 所以写作素材的积累还有一个鉴别、欣赏、选择的“技术性”问题, 在大量素材面前, 在积累时要善于鉴别和选择, 这是学生必备的又一个能力。知识是引导我们走向“能力”巅峰的灯火, 思考能使知识的灯火更加明亮。只有这样, 才能积累到丰富而又有用的素材。

二、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

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要在课上和课下对学生加强指导, 并监督检查他们的积累成果, 我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 总结了以下几种写作素材的积累方法。

(一) 立足课堂, 高效地利用好教材

语文课文是作文素材的无尽宝藏, 三年高中语文课程下来, 按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统计, 共有140多篇课文, 如果再加上《语文读本》, 共有500多篇。如果认真挖掘课文内涵, 我们会发现, 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本解读到课下注释、单元主题, 都是可供无限挖掘的素材“富矿”。首先, 多角度深入挖掘文本主题, 一材多用。例如学习《秋水》时, 可以稍深入了解一下庄子的思想, 作为一次作文素材的积累。于是我补充了关于庄子的几篇文章, 帮助学生理解庄子的思想和为人:超然于物外, 逍遥自得的思想境界。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写作素材: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如庄子一般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如庄子一般, 宁曳尾于涂中也不愿做供起来的神龟, 不愿去追求功名利禄;当遭遇困难和打击时, 如庄子那般云淡风轻, 坦然面对。还有, 以点带面, 积累专题素材。我们教材的编排是依据内容划分单元的, 实际上我们可以对一个作家或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作品做一个纵向或横向的整理, 既能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又可以作为专题素材的积累。

立足课堂, 高效利用教材积累素材,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深入挖掘了文本主题, 帮助学生形成了深入主题和纵向横向分析的思路方法, 又有效地积累了素材。应该说教材里的这些耀眼的贝壳非常值得我们捡起, 放进我们的素材篮里。

(二) 大量阅读, 积累写作素材

大量的阅读不仅能使我们获得许多课外知识, 还能帮助我们积累写作素材。高中学生除了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素材以外, 还要在平时多注重课外阅读,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把大量的素材通过阅读储存在自己的脑海里, 并经过自己的思考感悟加以提炼加工, 形成一个系统丰富的素材库, 从而可以在写作时随时提取。学生的课外阅读的途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 要培养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的习惯, 大纲要求的中学生必读书目, 学生要有计划地在规定时间内读完,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检查和监督。在阅读中要时时注意素材的总结和积累, 不同的主题都要积累不同的素材库。还有, 学生还可以通过更加丰富的阅读途径来积累素材, 例如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 电视专题片、纪录片, 网络上的各种学习资源等, 都是积累素材的很好途径, 但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这些平台要合理利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面作用。阅读是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源泉, 广泛而合理的阅读可以极大地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库, 所以学生要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 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 记练结合, 加强指导

写作素材的积累还有很多种,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记录, 把自己平时阅读到的精彩句子或段落, 自己平时的阅读心得, 自己的生活感悟, 自己对教材中素材的积累提炼, 随时记录在自己的积累本上。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展示他们成果的平台, 定期举行素材积累的展示和比赛, 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班级里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成果对学生进行指导, 定期进行专题的写作训练, 从而让积累的素材切实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产生作用。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素材的积累又是写作的基石, 内容充实、材料丰富的文章一直是高考作文的宠儿, 因此素材的积累对于高中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梁大伟.关注多彩世界丰富写作素材——浅谈高中语文写作素材的积累[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7 (06) .

[2].周滢.浅谈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J].中学语文, 2009 (12) .

3.关于写作素材的积累 篇三

关键词:作文;素材;积累方法;

学生作文,每每苦于无物可写;或是勉强写,也都是一些假大空的套话。根本原因在于平时疏于积累,等到写作时才来抱佛脚,自然是绞尽脑汁也枉然。因此,平时勤于积累,才是打开写作源泉、丰富写作库存、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措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 尤其作为初三的学生,必须学会“找米下锅”,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那么,如何在目前的情况积累素材呢?

一、做一个有心人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在自己的生活圈内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作为观察者应该对这些事、这些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况;对这些事和人作出自我的判断和评价。这样在你心中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

二、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随笔的有效方法,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同时,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写同一个主题(或话题),形成一个系列。如“亲情系列”、 “往事如烟”……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加以构思写成文章,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惘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三、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

叶圣陶说:“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课本阅读中积累材料,使课本上的好词、好句、好段落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积累。我们的老师,有时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只强调搞课外阅读积累,这是语文学习的误区;我们的学生常常小看这一点,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重视课本内容的积累,从而失去很多有价值的材料,非常可惜。我们强调大语文学习,不是丢弃课本,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是老师执教的根本,失去了这个“根本”,一切学习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和爱好,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爱好各不相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不能一刀切,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加以指导。

语文水平比较低的,应指导他多读短篇,如小小说、记叙文等了解其中的故事梗概,这样,对迅速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帮助。语文水平较高的,可以指导他们阅读长篇名著、精美散文,并学习其中的技法技巧。 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从而加强积累,提高其写作水平。

因此,在现阶段中,我们一面进行广泛的阅读,一面对有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记,这样可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基于此,我还注意采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以此来突破写作教学的“瓶颈”。

(一)每日课前小演讲活动

演讲内容要求学生提前准备,不仅要写得好,还要求能背过,给大家做展示。具体内容根据训练要求进行,有时是命题的,有时是随意的,要求要精彩。有些写作底子较弱的学生,可能一时写不出优秀的文章来,背诵也行,总之,展示的必须是佳作。

(二)每周周记交流活动

学生一周写的读书笔记,要集中起来资源共享。有时可能是口头交流,大家边听边记,名取所需。也有可能是互相传阅,随机借鉴。总之,借这个机会,要相互取长补短,以利自己尽快提高。

(三)两周一次大作文活动

要根据这一阶段的写作要求,集中起来搞写作素材的整理工作。根据事先拟好的内容,大家畅所欲言,积累集体的智慧。这其中可以包括事例、名言、小故事等等,从各个角度“广积粮”。这样遇到同类的写作题目学生就能做到“心中不慌”了。

4.高中励志写作素材 篇四

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完美的东西的,即使是维纳斯,也有断臂的缺陷。看看身边的那些人,只要仔细观察,我们总能找出一些不完美之处:外貌上的,性格上的,经历上的……当一个人懂得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并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缺陷时,他也就离真正的完美不远了。

张贝贝是一个很不幸的女人,因为在J~&35岁那年,她的丈夫病故了。家里人执意让她再找一个意中人,她却始终无动于衷。

最后,在家人与朋友的耐心劝解下,她也看了几个对象,可最后都没有成功。因为张贝贝和别人见面的时候,总是先把自己的缺陷和盘拖出,暴露无余,令一些男士“望而却步”。

当朋友数落她时,她却振振有辞:“年轻的时候,搞对象都没有装模作样过,现在年龄都这样大了,我们又何必掩饰自己呢?如果对方接受不了我的瑕疵,我跟他生活在一起又怎能幸福呢?”

后来,张贝贝还真的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意中人,据说对方就是看中了张贝贝毫不掩饰、勇于承认缺陷的优点,认为这人很实在。

由于张贝贝将自己的缺陷毫无保留地告知了对方,才换来了幸福的生活。朋友们都说,实在人有实在命,张贝贝正是用袒露缺陷换来了幸福。

能善待缺陷的人,才能感受到幸福,才能创造出一次次的奇迹。有些人过于自卑,总掩盖自己的缺陷。其实,只要这些缺陷不影响我们健康,就没有必要过于在意。

一家广告公司需要招聘一名经理助理,辛冉和张彤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最后的面试。

辛冉是传媒大学的高材生,又有2年在大公司工作的经验,而张彤只是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

在去面试的时候,辛冉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因为无论从条件上,还是经验上,她都觉得自己是最合适的。但最后她却失去了这个机会。

她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面试官问她有什么缺点,辛冉说:“我的缺点就是不甘于平凡,喜欢创新性的工作,喜欢新鲜的东西,别人都是这么评价我的。”

辛冉的话,让面试官觉得没有多大的可信度,面试官又问她:“这份工作非常乏味,每天都做一样的事情,你为什么来应聘?”

辛冉想了想,然后回答:“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觉得我能够胜任。”

面试结束后,她自己都认为可能得不到这份工作了——违心地隐藏自己的缺点,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同样的问题,张彤在回答面试官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说:“我的缺点很多。”

面试官很满意地点点头,接着问,“那优点呢?”张彤笑了笑,调皮地回答:“我的优点就是因为我的缺点很多,所以我在工作的时候,比较谨慎和小心。”领导又跟她谈了一阵子,然后对她说:“明天,你就可以来公司上班了。”

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相信没有缺点这个结论。对于面试官来说,辛冉就是一个撒谎者,所以,他不可能让一个撒谎的人来担任“经理助理”这个职位,其实,不用说是经理助理这个职位了,任何一个领导,都不会让一个撒谎的人在自己的手下工作的。

5.关于爱国的写作素材 篇五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

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

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

国既不国,家何能存?

《革命烈士诗抄.杨靖宇诗》

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

朱蕴山《赠台湾旧友》

爱国如命,见义勇为。

蔡锷《致柏文蔚电》

爱国,是一种极高贵的感情活动。

茅盾《给青年作家的公开信》

爆裂同拚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

秋瑾《吊吴烈士樾》

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

秋瑾

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

冯玉祥

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陶行知《不投降歌》

(2)事实论据

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陈天华遥寄血书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

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

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

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

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杨靖宇献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科学家献身祖国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安徒生跟老友断交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跟德国的奥古斯登堡原来是要好的老朋友。

1848年普鲁士侵入丹麦的国境,这种侵略行为引起安徒生的极大愤怒。四年后,他到德国去旅行。许多德国朋友涌到车站去迎接他。一位朋友说:“奥古斯登堡公爵夫妇在家里等您,希望您去和他们会见。”“我不愿去见他们,奥古斯登堡参加了四年前普鲁士侵丹麦的战争,我怎么能去看这家人呢?”安徒生愤怒地说着。从此,两位老朋友断交了。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萧邦,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后来他决定出国深造。在朋友举行的送别晚会上,朋友们赠送给他一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瓶。这只银瓶一直伴随着他19年。1849年秋天,萧邦病重垂危。临终前,他嘱咐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不会允许将我的遗体运回华沙,就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

1、“我要回国,不要美金”: 1948年,李四光接受国防地质学会的邀请来到美国。发表了《新华夏海的诞生》,轰动了欧洲。一天清晨,李四光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11月2日,沈阳解放。”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多年的梦想要成真了,新中国就要诞生了!在剑桥大学中国留学生举行的会上,他激动地说:“我虽然60岁了,身体一直不好,但我一定要回到祖国去,把自己的余生贡献给新中国!”但是,此举触怒了国民党当局。国民党驻英国大使书找到了李四光,掏出了一张五千美金的支票,说:“你向世界发表个公开的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威胁说:“你如果不肯,我将采取必要的措施,将你扣留在国外。”李四光听罢,气愤至极,当即严厉斥责:“我归国之心能用金钱收买吗?我要回国,不要美金!”经历了千辛万苦,李四光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实现了他为新中国效力的愿望。

6.关于观察的写作素材 篇六

不审不聪则缪《谬》,不察不明则过。

《管子宙合》

经验是一点一点观察得来的结果。

[英]莎士比亚《爱的徒劳》

不愿看的人,比瞎子更看不见。

[英]布尔德《祈祷书》

仁慈的上帝赐给我们两耳和双眼,为的是世上发生的一切,我们应该耳闻目见。

[前苏联]高尔基《关于埃莱娜德库尔西伯爵夫的叙事诗》

智慧素以千眼观物,爱情常以独目看人。

[前苏联]高尔基《克里姆萨姆生的一生》

一只眼看不到全部。

非注入谚语

相信眼睛比相信耳朵强。

日本谚语

观察是得一切知识一个首要的步骤。

李四光

科学是指:不分过去与现在,对具有可能性的事物所做的观察。

[法]达?芬奇

不会观察的人,即使有眼睛,也和盲人一样,看不到身边出现的奇迹。

[俄]巴甫洛夫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吕氏春秋?察传》

你们要给自己的热心找到一个不可分离的伴侣,这个伴侣就是晋严格的观察。

[法]巴斯德

观察是生活中一种最为持久的乐趣。

[英]梅里狄斯

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多观察,多经历,多研究,是学习中的三大栋梁。

[英]锹斯雷利

(2)事实论据

张衡观测天象制作浑天仪

东汉杰出科学家张衡,在任太史令时,专心研究天文历算。在当时,有种比较先进的天文学说叫浑天说,认为天是浑圆的,像一枚禽卵,天像卵壳,地像卵黄,在天的中间,日月星辰在“卵壳”上不停转动。张衡认为这样的结论不完善。于是他天天观测天象,积累了大量恒星运动的资料并对恒星运动的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制成了浑天仪,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浑天说。浑天仪用铜制成,主体是一个球体模型,上刻着恒心、南极、北极、经度、黄道、赤道。仪器上表现的情况同天空中星象出没完全相符。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完全由于张衡坚持观测天象的结果。

法布尔一生观察昆虫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让亨利从幼年起就经常观察昆虫。他数十年如一日,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对一种昆虫的观察研究往往经经历几年,十几年,甚至40年才下结论。

他对昆虫的观察极为专心,仔细,为了研究松毛虫的生活规律,常常把眼睛都看肿了。手指也被松毛虫的毒刺刺肿了,他也毫不在乎。在观察中发现狩猎蜂刺穿昆虫的神经节加以麻痹,用作幼虫食料,他兴奋不已。

晚年还详细观察栖息于未垦地中的各种昆虫,将观察研究所得陆续写出《昆虫记》十卷。

左拉什么都要看看

法国著名作家左拉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他的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族》由20部长篇小说组成。通过描写一个家族五代人的盛衰兴亡史,反映拿破仑三世时代法国的社会生活,暴露当时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腐配和荒淫。由于左拉认真注意观察当时社会中各色各样的人物,所以才能在这部巨著中刻画出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现象。

左拉非常注意观察生活,他什么都要看看。走在路上,遇到妓女和警察打架,他就挤进围观人群,仔细观察各种人的情态。在商店里磁巧遇到几位女顾客与老板讨价还价,他就驻足观察,直到女顾客们离开柜台。他常到煤矿去与矿工一道采煤;到洗衣房和女工聊天;到集市上看商贩做买卖;酒吧、舞厅他都去,目的既不是自己跳舞取乐,也不是饮酒消愁,他是借机观察人生,观察社会。

弗兰明发现青霉素

弗兰明是英国细菌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22年他发现溶菌酶。1928年他又发现了青霉素,这是他在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毓盘时,发现盘里长了青绿色的霉,再细心观察,这种青绿色霉的周围没有葡萄球菌。经过反复观察和研究,证实这种绿色坶是杀菌的物质。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葡萄菌克星。经过进一步研究制成了青霉素这种高效抗菌素。以后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肯定了它的治疗价值。青霉素的出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为此,他荣获诺贝尔奖。著有《青霉素——它的实际应用》。

海啸故事

泰国普吉岛流传着一个女孩的故事。当海啸来临之际,10岁的英国女孩蒂利首先发现了海天交汇之处的白色巨浪,她一下联想到地理课本上关于巨浪的知识——就在圣诞节前,她还在思考老师布置的关于巨浪的讨论题目。意识到灾难即将降临的她,立即说服了父母,并和他们一起动员海滩上的游客撤离。当百余名游客刚刚抵达高地时,海啸便无情地吞没了这片海滩。

7.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篇七

一陈米也有新煮法

1. 深挖教材, 获取新知

就文章的内容看, 学生若能博采众长, 将诗词歌赋、文学经典、名家名言、典故轶事点缀在自己的文章里, 不仅能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 而且是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使文章神采飞扬。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背课文, 特别是大纲中要求背诵的篇章, 而一些未要求背诵的优美句段、独到的观点看法、生动的事例, 教师也应时常提醒学生, 让他们或摘抄或熟读, 把分散于各册课文里的名言、典故、观点等对写作有用的材料, 都存储于自己的头脑中, 这样写作时便不至于“难为无米之炊”了。

2. 注重知识融合, 为我所用

生动的历史故事、广博的地理知识、丰富的电脑世界, 甚至深奥的理化知识, 热门一时的赛场风云,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都能成为作文的“入味之药”。但如何用好这些素材却是值得思考的, 简单机械地罗列、蜻蜓点水式的叙述都是不可取的, 应由现象看到本质, 思考事物内在的联系, 由比赛演绎出生活、人生, 升华为文章的主旨。

二新米做饭分外香

1. 新闻节目是素材的重要源泉

看新闻节目是最直接地获取社会信息的手段, 而所获得的信息也是最准确、最有现实意义、最有价值的。多年来, 笔者一直提倡学生每天至少收看或收听20分钟的新闻, 把握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 把它用于作文中, 便能因富有时代气息而增加分数。

2. 关注社会现实, 深入感知社会

从网络、报纸、杂志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中捕捉最新的信息, 将其用于作文中, 则会令作文增添许多现实的影子和生活的气息。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校多看报纸、杂志, 在家多听父母与亲友的谈话, 走在路上多关注街头的广告标语。

3. 从歌曲的旋律中体会生活的节奏

学生抒发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唱歌, 歌声中有同学之情、有朋友之爱、有学习之乐、有考试之苦, 歌声中融入了他们对生活的最真切体会。而他们往往又是流行歌曲最快速的传播者, 对歌词的记忆速度超过任何一个学科的内容, 所以, 教师应有意识地倡导学生在作文中用歌词表达对生活的感受, 结合学生实际, 用歌声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深入生活, 挖掘素材

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在学生平凡的生活中, 同样有许多美的东西, 只是缺少注意、缺少发现罢了。语文教师应告诉学生, 用一颗真诚的心, 去发现身边从前熟视无睹的平凡小事中的美:从一次打水体会到友情的珍贵;从一声问候体察到交际的重要;从别人的不拘小节里体会宽容的魅力……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实践证明, 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 学生才会关心身边生活的发展和变化, 用心去细腻地寻觅真善美的所在, 去感悟生活中的哲理, 一篇篇文质兼美、意蕴深刻的美文便会从学生的笔端奔涌而出。

四博识广记, 注重积累

在现实的写作过程中, 需要用到很多的名言警句、古代诗词歌赋等,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记忆、模仿或者迁移, 将其变成锦上添花的写作材料。学生时期是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且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长时记忆。要背诵名家名篇、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 强记熟读, 只有这样, 才能大量积累材料为写作服务, 厚积薄发, 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五结束语

材料积累是培养学生扎实基本功的关键一环, 教会他们积累材料、丰富知识、大胆尝试至关重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 应不断地选择、汲取和加工, 做个勤读勤记的人, 并尽可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做到信手拈来, 下笔成文。在人生道路上, 只有量的不断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钱洁华.厚积才能薄发——中学生作文素材积累之我见[J].当代商报中外教研周刊, 2011 (17)

[2]刘诺.走出作文迷津[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3]徐敏、陈明.议论文写作的素材积累[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1 (26)

[4]薛喜辉.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J].吉林教育 (下旬刊) , 2010 (12)

8.高中生写作素材贫乏的问题探析 篇八

[关键词]高中生写作素材原因分析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032

一、高中生写作素材贫乏的原因分析

为了了解高中生运用写作素材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南宁市第二十八中学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写作素材贫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生活体验较少,缺乏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朱熹曾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生活就是写作的“源头”。学生通过生活体验获取的素材是印象最深刻、感悟最透彻的,因此也是写作最好的素材。但是现在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很大,包括会考及高考,学生很少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体验生活,从而缺乏相应的写作素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能够主动写日记或周记的不到20%,而写作素材主要来源于想象虚构的占了41%。由此可见,很少有学生能自觉地积累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在写作时就只能胡编乱造,甚至无话可说。

2.阅读量不够,缺乏知识素材

能够获取生活素材是最好的,但是由于时间与精力等因素,学生通过体验生活获取最直接的素材可能会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分享别人的经历来获取间接的写作素材——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素材。叶圣陶先生在《怎样写作》中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量没有一定的保证,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篇优秀的作文。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学生拥有丰富的阅读,那么写作起来就会游刃有余。但是纵观现在的高中生,不少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不够。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普遍较少,每周阅读少于2小时的占52.30%,而超过7个小时的只有12.34%。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连每天半个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都没有,又怎么能拥有丰富的素材呢?再加上学生缺乏思考和感悟,所以素材显得干瘪而没有新意。

3.缺乏应用素材的技巧

许多时候,一个素材可以表现几个不同的主题。比如高一所学的《鸿门宴》,只要稍加变化就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表现作文的主题:刘邦的果断、机智、善于用人,项羽的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项羽内部的不团结、祸起萧墙,等等。另外,课本中蕴含着大量的写作素材,但遗憾的是学生并没有在这方面下工夫。调查结果显示,能够经常运用课本中素材的学生只有7.22%。这一方面说明学生不会灵活地运用素材,不懂得“一材多用”,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课本中的素材视而不见。

二、高中生收集写作素材的途径

很多学生总觉得素材太少,总是“言之无物”,不懂得怎样积累写作素材。其实,学生周围都蕴藏着写作素材,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去积累而已。下面,笔者从生活、教材、课外阅读以及媒体影视四个方面谈谈收集写作素材的途径。

1.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指的是留心生活,善于观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在日常琐事中挖掘出点点滴滴的写作素材。因为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积累的素材便是自己感悟最深而又最熟悉的,所以把这种素材运用到写作当中就很容易了。

教师要教给学生关于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学生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及时记录的习惯。观察的方法有通过多种感官进行综合观察,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地进行观察等。学生可以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掌握事物的特征,然后将观察到的信息进行筛选,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记录下来,长此以往,从生活中可以积累到丰富的写作素材。

2.从教材中积累写作素材

高中十几门学科累加起来的教科书,可以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库。如果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各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并运用到写作当中来,这样的作文一定是充满知识底蕴的“大气”之作。

9.高中写作——如何积累素材 篇九

任何一件事情要成功,一定要掌握二次排序的原理:首先,重要性排序,然后,可行性排序。十二年来,我们读过数以千计的文章,看过上千万字的语言材料,还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如电影、电视、网络、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等,从理论上来讲,作文素材对付高考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很多同学考试时一片空白,主要原因是平时缺乏归纳整理反复应用。

素材的来源无限广阔,可以:

1.取材课堂范文,如:司马迁、鲁迅

2.取材课外阅读,如;《读者》、《青年文摘》、《南方周末》

3.取材生活经验,如: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

素材可以有多种方法积累:

1.分类摘抄

2.剪辑粘贴

3.读书笔记

4.随感札记

高考素材总揽

下列材料是高中作文最常用的素材,限于篇幅,本书仅仅提供材料名称,具体内容请查阅各种资料进行透彻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记住大部分材料,建立自己的快速搜索程序;同时透彻掌握其中的几十则,并针对一些作文题目进行不断变换演练,做到运用时游刃有余。

主要时代

周 秦 汉 魏 唐 宋 元 明 清 中华民国 新中国

主要国家

英 德 法 俄罗斯 美国 日本 韩国 印度 新加坡 巴西 南非

科学家:

张衡 鲁班 蔡伦 毕升 郭守敬 孙思邈 李时珍 詹天佑 邓稼先 杨振宁 侯德榜钱学森 华罗庚 陈景润 袁隆平李四光 童第周 王选 钟南山 贝尔 法布尔 达尔文 居里夫人 霍金 哥白尼 牛顿 伽利略 高锟 诺贝尔 麦克斯韦 爱因斯坦等

文学家:

屈原 嵇康 阮籍 司马迁 陶渊明 李白 杜甫 王维 白居易 韩愈 柳宗元 李商隐 杜牧 欧阳修 苏轼 陆游 李清照 辛弃疾 关汉卿 归有光 罗贯中 曹雪芹 鲁迅 巴金 曹禺 艾青 林徽因 徐志摩朱自清 季羡林 钱钟书 张爱玲 沈从文 史铁生 张承志 余秋雨 余华 王小波 铁凝 毕淑敏 莫言 三毛 海子 韩寒 郭敬明 龙应台 余光中 林清玄 董桥 金庸; 但丁 莎士比亚 狄更斯 塞万提斯 列夫•托尔斯泰 海明威 海伦•凯勒 泰戈尔 川端康成 村上春树 特兰斯特勒默 JK罗琳

政治名人:

帝王、国君或元首

楚庄王 勾践 楚怀王 周厉王 晋文公 卫懿公 秦始皇 项羽 刘邦 汉武帝 刘备 曹操 刘禅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李后主 后唐庄宗 宋太祖 宋徽宗 成吉思汗 朱元璋 明成祖 正德皇帝 康熙 雍正 乾隆 道光 丘吉尔 林肯 曼德拉 罗斯福 马歇尔 甘地 普京 戴高乐 昂山素季

革命领袖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臣子或官员

管仲 邹忌 文种 毛遂 荆柯 王昭君 苏武 李广 周亚夫 诸葛亮 魏征 狄仁杰 郭子仪 王安石 岳飞 文天祥 张居正 曾国藩 林则徐 谭嗣同 周恩来 焦裕禄 孔繁森 温家宝 赖斯

思想家与学者

孔子 孟子 庄子 老子 董仲舒 朱熹 王阳明 陈寅恪 王国维 顾炎武 黄宗羲 梁漱溟 辜鸿铭 李叔同 章太炎 黄侃 刘文典 柏拉图 苏格拉底 伏尔泰 卢梭 罗素 康德 黑格尔 马克思

书画家:

王羲之 欧阳洵 颜真卿 郑板桥 徐悲鸿 齐白石 陈丹青 谢坤山 梵高 毕加索 莫奈 音乐家:

冼星海 聂耳 谭盾 李云迪 郎朗 贝多芬 莫扎特 舒伯特 李斯特 肖邦 柴可夫斯基 小泽征尔

戏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 严凤英 红线女 于是之

建筑雕塑家:

梁思成 贝聿铭 罗丹 米开朗琪罗 扎哈

经济商界人物(含公司):

范蠡 胡雪岩 乔致庸 李嘉诚 霍英东 马化腾 张瑞敏 丁磊 马云 李彦宏 李想 李开复 杨国强 李书福 俞敏洪 史玉柱 王石 任正非 路易•威登 比尔•盖茨 乔布斯 扎克伯格 奇瑞集团 海尔集团 美的集团 迪斯尼 麦当劳 肯德基 可口可乐 苹果公司

教育家:

孔子 蔡元培 陶行知 叶圣陶 竺可桢

军事家:

孙子 勾践 项羽 刘邦 韩信 萧何 曹操 吕蒙 岳飞 班超 李靖 拿破仑 朱德 刘伯承 德川家康 朱可夫 隆美尔 麦克阿瑟 巴顿 蒙哥马利

体育人才:

姚明 刘翔 林丹 伏明霞 申雪 赵宏博 周洋 孔令辉 郭晶晶 伏明霞 邓亚萍 李宁 李娜 易思玲 乔丹 贝利 齐达内 琼斯 霍尔金娜 马拉多纳 菲尔普斯 林书豪 阿里 博尔特

电影电视工作者(含歌手、主持人等):

张艺谋 冯小刚 贾樟柯 姜文 陆川 李安 章子怡 刘德华 王宝强 成龙 甄子丹 周星驰 邓丽君 李小龙 刘谦 周杰伦 陈慧娴 柴静 吴小莉 白岩松 崔永元 鲁豫 何炅 乐嘉 魏德圣 卓别林 卡梅隆 斯皮尔伯格 黑泽明 杰克逊 奥黛丽•赫本 邓肯

普通劳动者: 雷锋 徐虎 暴走妈妈 王进喜 郭明义 扫把姐 金晶 大衣哥

革命烈士:

林觉民 秋瑾 黄继光 董存瑞 邱少云 刘胡兰 江姐

热心公益者:

丛飞 赵广军 王选 高耀洁 李连杰 杜聪 微尘 阿福 成龙 陈光标 邓飞(免费午餐)戴安娜王妃 德兰修女 史怀哲

感动中国的十大中国人:

丛飞 徐本禹 洪战辉 李春燕 任长霞 王百姓 刘丽 吴斌 吴菊萍 杨善洲等

中国传统艺术(含节日)

东方建筑 京剧 对联 书法 东方绘画 陶瓷 民间艺术 中国音乐 中国服饰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清明 端午 中秋)

广东地方特色文化

粤剧 粤菜 粤绣 粤语 岭南画派 咸水歌 客家山歌

中外著名历史大事:

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争斗 秦朝统一与速亡 陈胜吴广起义 汉朝休养生息 魏晋风度 三国争斗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宋代偃武修文 张居正一条鞭法 清朝闭关锁国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百日维新 五四运动 红军长征 南京大屠杀 抗日战争 抗美援朝 人民公社 大跃进 改革开放 和谐社会

希腊罗马文明繁荣 中世纪十分黑暗 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 工业革命 美国

南北战争 滑铁卢之战 巴黎公社 日本明治维新 十月革命 一战 二战 珍珠

港事件 中途岛海战 诺曼底登陆 德国二战迫害犹太人 原子弹在日本爆炸 冷战

苏联解体 世界多极化 美伊战争 全球变暖 全球金融危机 泰国红杉军 哥本哈根会议 中美关系复杂 希腊债务危机 冰岛债务危机 韩朝关系复杂

中国近几年有名事件:

大学生就业难 蚁族 宅男宅女变多 民工荒加剧 房价高涨 社会贫富加剧 出国留学低龄化 2008南方雪灾 5.12地震 玉树地震 方舟子打假遭报复 皮鞋胶囊酸奶 钓鱼执法 躲猫猫 跳楼秀 跳桥秀 杨佳杀警 马加爵杀死4名同学 动车坠落桥下 血铅儿童受害 山西疫苗事件 犀利哥受到关注 范跑跑逃跑受指责 赵作海开胸验肺 富士康跳楼事件 众多在小学门口砍人事件 三聚氰胺事件 富二代广受批评 余秋雨诈捐门 陈冠希艳照门 婚恋节目风行 宫斗剧风行 考公务员热加剧 人肉搜索盛行 “网络反腐”成绩显著 暴力拆迁增多 小悦悦事件令人心寒 中日钓鱼岛争端 中菲律黄岩岛争端

免除农业税 奥运会 世博会 亚运会 嫦娥奔月 神舟系列飞船上天 长江大学生救人牺牲 北大自主招生 两岸交流曲折前行 “辽宁号”航母下水 蛟龙号创世界深潜记录 志愿者空前增多平民英雄广泛涌现

中外名著著名人物形象:

林黛玉 猪八戒 孙悟空 宋江 武松 林冲 刘备 关羽 马谡 阿Q 骆驼祥子 高觉新 方鸿渐 翠翠 约翰•克利斯朵夫 于连 哈姆雷特 桑提亚哥

本重要时事热点:

10.高中励志文章写作素材 篇十

不是交友广阔,不要说世上难有知心人。

在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情,

才是踏实人的作风。

本来,贾宝玉也是个蛮让人羡慕的少年。

不爱读书,他可以大闹学堂;家里女孩子多,他可以纵情谈恋爱。混世魔王,多情公子,用在一个十几岁的叛逆青年身上,也是戏谑大于贬义。

可是问题就在于:贾宝玉贪玩之余,还要谈修行。

他喜欢看庄子是出了名的,为此还写过一首偈语和一首词,其中就有“无可云证,是立足证”、“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等句。真是彻悟。

甚至在该负起家庭责任的时候,贾宝玉却跑去出家,丢下了生他养他、等着他维持的大家庭。

贾宝玉、乃至整个《红楼梦》的悲剧都在这里。

修行不是十五六岁的孩子的事。在某个年龄打开方式错误,只能导致人生的悲剧。

今时今日,我们通过朋友圈懂得了很多人生真理。

明明还没有看过世界,我们就已经懂得“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还没有享受过车马衣裘的生活,就已经在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

明明没有多少朋友,还在死撑着说“孤独是我人生的底色”;

在该奋斗的年纪谈淡泊,在该呼朋唤友的时候谈孤独,在该挣钱的时候鼓吹精神至上,相当于在该喝中药的时候还在喝鸡汤,只能虚不受补。

很多人谈修行,只是在麻醉自己,为懒惰地逃避世界找个理由。

同样是《红楼梦》里面,其实就有个很好的表率。

这个人就是贾宝玉的老爹——贾政。

一个庸碌之徒,很多人讨厌他。七十八回的时候,小说透露了贾政起初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也就是说,在贾宝玉的年纪,贾政没准比他儿子还疯。

但他是个头脑清醒的人。在贾家子侄普遍如此放浪的时候,他“少不得归以正路”,受了主事之衔,更是一路升为员外郎。贾家之败,本来无可阻挡,但他至少延迟了这个悲剧的到来。

他打宝玉,有错吗?读者虽然觉得心疼,但也没说打得不对。该教儿子的时候不教,结果会怎样?贾宝玉就会变成贾环,更加不堪。

游览大观园,见到农家样式的稻花村,贾政不禁说“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他也有淡薄归隐的心,可是对家庭的责任未完、宝玉还不能挑大梁,他也不能随便撂挑子。

不着边际的话,谁都可以说。但勇于承担起当下的生活,才是真正懂生活的人。

11.高中写作素材:关于及时行孝的写作素材 篇十一

【关键词】:议论文 写作素材、细节化、陌生化、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我们的问题

目前,不少高中学生也许得了“恐议症”,提到议论文就畏难,许多记叙文、散文写的不错的学生对议论文写作也缺乏信心,写出来的文章不是千篇一律就是缺乏新意。

最近,以“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体会生活易被人忽视的美好”為主题的议论文写作练习后,我们收集和分析了部分学生的习作摘录,从中可以窥见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素材使用所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案例】1:如果你想体味世界的美好,你只能静下心来,摈除内心的浮躁,用心慢慢地去感受。如果喝茶只为解渴而一咕噜喝下去,你只能尝到难忍的苦味与滚烫的滋味。但假使你先慢慢让茶的香气挥发出来,就这热气和茶香细细呡一小口,无与伦比的茶味会冲击你的味蕾,让你精神大振。因此,静心才能发现茶的美好。

教师点评:文章通篇只有作者自我的一些感想,缺乏有说服力的事例。

【案例】2:用纯粹之心,寻美丽的风景。陶渊明看见肮脏的官场,毅然放弃官位,潇洒做他的五柳先生。既然无法拥有顺畅的仕途,又无法实现内心的大志,又何必“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呢?于是他回到乡间,采菊东篱。何必为官场的不平而烦恼,蓦然回首,这青山绿水才是他一生的归宿。

教师点评:李白很忙,渊明很忙。所选事例陈旧,老生常谈,缺乏新意。

【案例】3:乐于助人也是幽香的一种。你们是否还记得几年前那个从高楼坠下的小女孩,是否还记得那双充满母爱的双手?我想大部分人应该还记得,记得吴菊萍那颗善良的心。她那双援助之手拖住了一个生命的同时,也托住了一个家庭的希望。

【案例】4:助人是一种美。前几年,中国出了个“最美妈妈”吴菊萍。这位来自杭州的年轻妈妈,在看到一个年幼的孩子突然从高楼上摔下,她毫不犹豫甩掉高跟鞋,伸出手去接那跌落的孩子。她牺牲自我,换来了一个孩子美好的明天。

教师点评:类似的事例不断出现,这样真的好吗?

二、我们的现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的积累素材,做到有感而发。事实上,目前高中议论文写作在素材积累和运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1.素材不足,所选素材缺乏新意;

2.学生对写作素材泛泛而谈,分析不到位;

3.运用的素材雷同。

缺乏素材、素材陈旧、素材雷同是学生议论文写作在素材方面的三大难题。俄国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微小说《珍贵的尘土》一文中,长大后的苏珊娜在登上青年男演员的马车时,对老清洁工沙梅说:“要是有人送我一朵金蔷薇就好了,那就一定会幸福了。”于是,每当夜晚,老清洁工对首饰作坊背回的尘土进行筛选,终于攒够了打造金蔷薇所需要的金粉。最后工匠完成了沙梅的心愿:用这些金粉所融化的金锭为沙梅打造了一朵极其精致的金蔷薇。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录进了作者的文艺创作集《金蔷薇》。

其实,这篇小说也对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有重要启示:如果将金蔷薇比作一篇优秀的作文,那么金粉就是构建议论文的素材,筛金粉的过程便是对素材选用的过程。那么如何教导学生筛选“金粉”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高中议论文素材积累和运用具体策略。

三、我们的对策:

1.课本素材细节化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细节化就是要关注素材中容易为人所忽视的细枝末节。高考语文和课文无关,这恐怕是很多人的误解,所以就有“语文多学一篇少学一篇,没有多大的区别”的错误想法。殊不知“教”教材和“用”教材有很大的差别,语文课本是一座巨大的素材库。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就地取材,把课本素材进行细化,就不用费尽心思捧着“金饭碗”去乞讨了。

(1)细节化之一:提取素材关键词。

如果对课文素材采取“拿来主义”,原文引用,阅卷老师对教材很熟悉,看了上句就知道下句是什么,无法引起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素材的细节特征,从中提取关键词,并围绕关键词写成语段,使语段和作文的话题紧密联系起来,就可以成为议论文写作的素材。

【案例】学杨绛《老王》一文,分析文中老王的行为,“从来没有看出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送给杨绛他们的冰又大又好;文革时,自己生病时仍给杨绛他们送鸡蛋,香油。指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及品质,让学生以“善良”为关键词进行片段描写,有学生这样写道:

一辆人力车,撑起了一个人生。杨绛笔下的老王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在不幸的生活中不改他善良的天性。每每作者乘他的车时,他从不“索要”任何东西。 “你还有钱吗?”一句简单而朴实的话在那个文革的年代显得格外暖人心。人,在春风得意之时,谁都愿意亲近你。当你深陷泥沼时,愿意为你伸出手来的,请好好记住他。老王就是那种值得一生铭记的人。他的无私、真诚度融在那些好香油、大鸡蛋中了。

学生抓住了关键词,结合课本中人物的行为、语言,并采用议论的手法进行点染,不失为底层人物、优秀品质等话题的良好素材。

(2)细节化之二:细察素材内蕴美。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同理,对于课本中的素材,我们也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仔细品味素材的言外之意,从而写出新意。

【案例】《项脊轩志》一文中,写到归有光对祖母和母亲的怀念,很多学生都围绕“亲情”来积累这一素材。但文中有很多细节是写他对妻子的爱恋, “吾妻死,室坏不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寥寥数语中满含对妻子的深情,将一个知识分子含蓄内敛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教师要指导学生品味这些素材所蕴含的内在美,让学生借鉴使用。在一次以“有意思和有意义”为主题的议论文训练中,学生写到:endprint

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珊珊可爱。”总觉得情趣盎然,充滿了读书的乐趣,很是向往。然而读罢全文,才感到这小轩凝结了归有光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和无限与无限哀痛。它的纪念意义已经远大于作者独自一人吟啸其间的乐趣。有意思中蕴含着有意义,才能让生活不沉迷于表象,让人生不沉迷于玩乐。

学生写作由浅入深,体察出项脊轩对于作者的意义,很好地引出了自己的观点。

2.常见素材陌生化

“陌生化”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概念,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浙大陈建新教授曾把“屈原、陶渊明、苏轼”称为套话作文三巨头。可见在高考作文中此三位人物在素材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如何把常见的素材“陌生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陌生化之一:思维逆向化。

常见素材以相反的形式出现,突破常规,让思维形成对立面,从问题相反的方向进行举例,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平时的作文讲评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来处理常见的素材。比如“水滴石穿”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那为什么不反过来想想石头?石头为什么会被“温柔的洞穿”?

【案例】今年的浙江卷有“书品和人品”这一命题,一位满分考生就采用了逆向思维形式,以莎士比亚为例,对素材进行了陌生化处理。

我们从莎士比亚的文章中明白人不能为金钱奴役,要追求任性、人品上的美与善良。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财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欠债者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

这样的莎士比亚和我们熟知的莎士比亚大相径庭,这样的素材也显得很有新意。

(2)陌生化之二:寻找新元素。

用少见的素材来替换常见的一些素材。指导学生平时多留意生活的点滴,从中寻找一些类似的陌生素材来替换一些常见的素材。比如,写父爱母爱可用生活中的无声行动来替代“爱孩子”的口号,写溺爱可用当下流行的“公主病”玛丽苏来分析其危害。

【案例】在2014年的全国课标中,一位满分考生是这样写的:

他是芦花丛中的隐者,是世人眼中的仙君,做一首曲往历史的长空一扔,便转身走进了芦花丛,留给官场一个决绝的北京。他不强求官场,不强求名利,不破坏心态的平衡,只愿追求宁静安逸的本性,从此饮酒作诗,观赏落日,一心做他的“芦花道人”。愿从宁静之本性,自来宁静清风。

同样写淡薄名利,厌倦官场,考生用陌生素材“芦花道人”贯云石来替代大家所熟知的“五柳先生”陶渊明,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3.万能素材多元化

“多元化”简要定义为:任何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有所不同的组合。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教师会印发一些优秀文章,甚至还会标注素材可在哪些母题的议论文中使用。不少学生更是订阅素材书,分门别类罗列素材,以此开拓视野。但往往这些“万能素材”会在写作中出现“撞车”现象。

(1)多元化之一:相关材料多联系。

一个材料孤立的看,可能只表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并不能完全展现事情的本质。而学生在议论时见解也就不深,只能触及表层。这就需要教师把相关的材料进行联系,引导学生把类似的事情综合,多角度地来看待,加深对事件的本质见解。

【案例】曾上过一堂《苹果之幸?苹果之痛?》的作文素材积累和运用课,课堂上列出的社会事件主要有三:其一是2011年,享有“苹果教父”之誉的乔布斯因病逝世,网友自发在各大网站纪念他;其二,安徽一男子为了买流行的苹果产品以2万元的代价出卖自己的肾脏;其三,《南方周末》的一篇评论文章《苹果中国污染地图》,文章调查了苹果中国加工车间排污,对普通员工及周边居民身体影响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状况。之后,列出了以下问题:

你会选择“苹果”产品吗?

苹果在世界同类产品中为什么能一枝独秀?

你怎么看待“卖肾买苹果”的行为?

读完《苹果中国污染地图》你有什么感想?

如果以“苹果之幸”或“苹果之痛”为话题,你会选择从哪个角度入手?

5个问题一抛,学生踊跃发言,新观点层出不穷。学生作文提到了执著、信念、健康、创新等很多方面内容,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究其原因,是将生活中的素材多元化,学生愿意多角度去理解作文素材,从而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多元化之二:个性材料多转换。

个性化素材不是一个经典的小故事,一篇美文等,而是特别熟悉,精于研究某一方面的素材,而且还要能“一材多用”,从而实现写作素材的多角度转换。

【案例】有学生特别喜欢川端康城,读了很多他的作品。很欣赏那句“凌晨,看海棠花未眠。” 这是怎样的一种善良柔情与悲悯啊!再确切的说,是川端康城心存的善念与天真。连凌晨四点钟醒来都会去关心一株花,这是天真的孩子才会做出来的傻气的善良。学生对这句话理解颇深,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因此在不同的作文中运用了这一素材。

“川端康成曾写道: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浅眠。大师并未撷下这朵芬芳,也并未用闪光灯打搅它彼时的宁静。因为他知道生命的美丽和自由是海棠的天性所诠释的,摘下的花朵怎能保留那野性的分毫?拍下的一瞬怎能重现那生命的永恒?远观而不亵玩,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当天性和自由慢慢积淀,凝聚,生命的宝珠会发出万丈光华。”(《天性与人性》)

“在路上看到一朵好看的花,你会如何?撷下把玩?做成标本?我愿像川端康成那样: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浅眠。花是如此,人亦如此。父母的爱无人能及,淡父母想要给我们的过多的爱却只会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负担。花朵最优雅的姿态不是温室里的娇柔,不是人手中的妩媚,而是在土地中沐浴风雨阳光的明媚;人最骄傲的姿态,不是家庭中的享乐,不是父母羽翼下的安逸,而是在社会的摸爬滚打中保持自尊和傲骨。” (《真正的爱》)

个性化素材就需要这样循“一”而觅,再由此“一而二,二而三”,日积月累,形成自身独特的素材库。

《珍贵的尘土》一文中,最后这样写道:“沙梅的金蔷薇,让我觉得有几分象我们的创作活动。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花过劳力去探索过,是怎样从这些珍贵的尘土中,产生出移山倒海般的文学的洪流来的。但是,恰如这个老清洁工的金蔷薇是为了预祝苏珊娜幸福而作的一样,我们的作品是为了预祝大地的美丽,为幸福、欢乐、自由而战斗的号召。”高中生的写作远达不到专业创作这样的境界,但是我们教师至少可以让学生在素材上下功夫,去筛选、拾取创作中的“金粉”,熔铸自己的作文“金蔷薇”。

参考文献:

1、康 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上海译文出版社

2、《就地取材妙成文——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徐连霞《学周刊》

3、《高考作文的生活化教学和备考策略》卢世国 《语文知识》

12.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篇十二

一、观察生活,提炼观点

平时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密切关注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事、物,形成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因为写作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一个对生活敏感的学生,其感情世界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其笔下的文章一定是贴近生活、感人、有说服力的。有个学生就自己的身边事,写下了这样一篇《不该丢失的传统》的考场文章:

最近我的小妹又迷上了京剧, 整天缠着楼内的张爷爷教她唱戏。每天放学回家,总能听见她如黄莺清脆的声音在楼道内回响,有时是简单的二拍,有时是复杂的说文。看着她倒腾着那些曲子,我不禁有些疑惑:小学生年龄的妹妹,怎么不去喜欢周杰伦蔡依林,反倒来喜欢上这种少人问津的京剧? 当我想问她的时候,她又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一天放学回家,破天荒地没有听见小黄莺嘹亮的清唱,于是放书包我便直奔张爷爷家。敲开张爷爷家的门,便看到了这样一番滑稽的景象:妹妹穿着大大的戏服,跟着张爷爷在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反复练习,连我来了也不知道。只见妹妹由笨拙到熟练,一个漂亮的转身带动身上的戏服的彩色流苏,宛如在台上的名角一样耀眼。一曲终了, 妹妹发现坐在沙发上的我,一个劲地问我好不好看,我秉持着“小孩子不能夸”的想法,板起脸来说“继续努力”。妹妹却丝毫不介意,只是扯着张爷爷,直嚷着要一套合身的新戏服。张爷爷无奈又好笑地看着我向我求救,我不忍拂了妹妹的兴致,装做没看见。张爷爷发现没有人可以帮他,只得先应承下来。

回家路上,我问起了妹妹学京剧的原因,她小心翼翼地将一份报纸递给我。我粗略地看了看,上面讲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即将遗失,谁来继承它? 其中名列首位的便是这京剧。原来妹妹不仅是因为喜欢啊! 妹妹对我说,现在的人们只喜欢高科技,现代化,谁还会关注这些? 其实这些才是最精彩的、最动人心的宝物!

回到家,我反复看了报道,才发现我对自己中国的古文化多么不了解,甚至是全然不知! 妹妹说得对! 中国文化得由中国人发扬,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曾经美好的东西。我想我也许也要去学点什么了, 可不能丢失了我们祖祖辈辈留的东西。

这位学生的观察很细致,由生活中妹妹的一个兴趣爱好,敏感地捕捉提炼到一个很好的主题———不该丢失的京剧等中国文化传统,以小见大,主题突出。

二、认真听课,学会迁移

教科书中,每一篇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每一个事例都是很好的素材。告诉学生:只要用心听课,调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可以受益良多。有个学生在学完《给巴特勒的信》后,情感激荡,有感而发地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

如果上帝给了世界十分的美丽,九分给了圆明园;如果上帝给了世界九分的哀愁,九分给了圆明园! ———题记

曾经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做圆明园。

圆明园的一生是由两个150年构成的。第一个150年,圆明园让中华民族为之骄傲,它被誉为“万园之园”,是东方艺术中最杰出的代表,圆明园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美,是我们心中的一块瑰宝!

然而,第二个150年,圆明园成了我们华夏儿女心中的一道痕,每当提起它,内心总隐隐作痛。1860年的10月,英法两个强盗气势汹汹地闯进了圆明园,他们不仅对圆明园里的奇珍异宝进行洗劫掠夺, 甚至对圆明园做出了更野蛮的行径:他们用无情的烈火摧残烧毁这一座世界奇迹的圆明园! 三天三夜的熊熊烈火让圆明园这个世界奇迹瞬间消失,成了一片残垣断壁;三天三夜的熊熊烈火无情地刺痛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眼睛,烈火肆虐,灼烧了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 火停后,圆明园只剩下一片废墟! 而我们的心中,也留下了一道疤!

150年前 ,在圆明园燃起的熊熊烈火 ,留给我们中华民族的, 不单是血的教训, 它更是一个朝代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见证,它记录了中华人民所有的荣耀和屈辱;150年后,心中的那道疤已形成了一道痕,虽历经150年的沧桑岁月,那道痕仍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人民的心中,时刻提醒我们:铭记国耻!

如今,一片残垣断壁的圆明园能否够恢复昔日的风貌? 我不得而知。然而,这道痕,任凭谁也无法,也不能忽视,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样去走!

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其强烈的情感在激荡,可以感受到其真正在读文章,用心与作者共鸣,并很好地做到了知识的迁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关注时事,感悟生活

明代顾宪成希望学生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果平时学生在读书之余,也能关注新闻时事、国家大事,并且适度地在文章中渗透,或做写作的导入、缘起;或做文章所要突出的重点、反映的现象;或只是单纯地做个联系的材料,都是不错的。这样能使文章有现实的针对性,让作文更有生命力。同样是考场作文,有位学生就在联系时事中,让主题更有针对性,题目是《不该丢失的责任心》:

有这么一 位学者说 :“当你被投 入这个世 界的时候 ,责任———也便与你一起被投入这个世界。”

责任,顾名思义,就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小到个人,一位母亲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大到国家,领袖要对数以万计的国民负责……

提到“彭宇案”,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吧? 事情追溯到几年前的一天:

一位青年人将摔倒在地的老人扶了起来, 并送到医院治疗。可令谁都没想到,老人竟反咬他一口,将这位青年人告上了法庭,索取赔偿……而这位青年人就是彭宇!

事情的经过再清楚不过了:彭宇是出于一份责任心,将老人扶了起来,没想到没有得到一句感谢,却换来了“被告”。这不禁让人担忧:倘若再有人摔倒,谁还敢去搀扶? 因为他们都不想成为第二个“彭宇”!

但是,难道能因为这样就无动于衷吗? 难道能因为这样就丧失了人最美好的责任心吗?不,人在做,天在看! 事情的真相往往会有公之于众的一天! 请不要丢了它———责任心!

就拿最近的日本地震来说,地震接连引发了核危机。日本政府向外界隐瞒真相,将大量核污染的水排向大海,构成了邻国的危机……他们可以为了对自己的国民负责不惜一切代价,那么对地球村呢? 难道能为了本国就将别国的安危弃之不顾?难道能为了保全自己,就丧失对他国的责任心吗? 不,无论到任何一个时刻,责任心都不该丢失!

因为有了责任心,陈嘉庚———使无数孩子圆了上学梦;因为有了责任心,董存瑞———誓死炸毁敌人的碉堡;因为有了责任心,毛泽东———领导建立了新中国,为百姓谋福利……

责任心,不该丢失! 不该丢失啊!

上一篇:关于7月份青葱校园国旗下演讲稿下一篇:在外省市单位实习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