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养成训练计划

2024-08-13

行为习惯养成训练计划(精选10篇)

1.行为习惯养成训练计划 篇一

中班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本班幼儿通过上半学期的训练和学习,行为习惯较好,有了不小的进步,若要与中班的教育教学接轨,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孩子的点点滴滴抓起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做为老师要细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第一,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所以要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形成“定型”。

第二,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

当然,常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长要和幼儿园的老师一齐努力,形成合力,是幼儿常规养成的关键。

(一)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能配合幼儿园的教育,进行辅导、巩固。

(二)常规培养并不仅仅针对幼儿,教师也要对家长进行升班教育。例如,在小班学期结束前,我们将中班要建立的常规进行小范围的实施,初步了解幼儿可能产生的反应,并发放一些辅助材料。上面写清楚需家长在假期中巩固、丰富的常规教育,并介绍一些具体方法(如:折叠小被子、衣服等)。这就为中班开学时常规的建立与适应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外,对于个别能力差的幼儿,教师与家长应个别联系,一同协商培养的措施,并让家长配合指导。

(三)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合理为幼儿穿着衣物的知识,并同个别家长联系,让他们注意自己孩子的着装、多考虑一些孩子的生活细节问题。现在,有的家长为孩子购买衣服只凭自己的审美观点,不考虑孩子身心的特点。不是衣服太紧,不透气;就是衣服穿脱不方便,影响孩子的行动;有的衣服还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要么太妖艳,要么太老气。孩子的穿戴应有孩子的特点,我们教师可利用家长园地和与家长个别交谈的时间提醒家长做到这一点。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

总之,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振兴民族的大事来抓。

2.行为习惯养成训练计划 篇二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训练策略

高职教育工作事关到国家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高职学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尤其是要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因此高职学校要重视教学改革,把学生执业行为习惯培养纳入到教学课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职业行为习惯的内涵及要求

职业行为是由职业的性质和内涵决定的,是由从业者依据一定规则运用知识方法和技术实现特定目标的活动。由于职业行为的社会性特征,任何从业者的职业行为都必须遵守相应规范,即职业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的形成是技术进步和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基于职业分析确定职业规范,即确立开展职业活动应遵循的各种要求,如工作原理、工作标准、工作技术、工作关系、工作环境等。职业行为习惯是指从业者在从事工作时遵守相应的职业规范,如操作步骤、工作原理及工作标准等职业行为习惯对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之一,其主要包含了法律层面、职业道德及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内容。职业行为习惯是从业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形成的做法和惯例,这些都上升到法律或者道德的层面,从而成为约束从业人员行为习惯的标准,职业行为习惯要求从业人员都积极遵守,并在工作中践行这一标准,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平。

二、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表现

良好职业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职业技能方面,学生在学校内积极学习专业领域内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极大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水平,在以后的工作岗位内会严格要求的操作规范,遵守企业内规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流程,对生产设备的操作也遵守说明书的规定,不擅自去装卸、维修生产设备,不出现违反规定的操作动作,极大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再者是职业道德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表现在爱岗敬业,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努力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完成企业的各种生产任务,同时遵守各项纪律要求,不擅自旷工和请假,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高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迫切性

(一)人才素质的要求

高职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是社会对新时期的人才提出的要求,高职学生是今后社会的重要储备人才,是我国各行各业内的人才支撑力量,因此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只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人才资源方面取得竞争优势,这有助于中国企业参与到世界竞争中。再者,高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信息化技术操作已经司空见惯,这就要求高职学生技能培训也应当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化的技能操作,提高对各种设备仪器的熟悉度,提高自身的技术操作水平。

(二)展示优秀的职业素养的需要

人才是国家竞争的关键所在,优秀的人才不仅仅表现在具有高超的操作技能和专业化水平,同时也体现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把自己的工作岗位视为神圣,保持高昂积极的工作热情,对于企业表现出归属感,以为社会作贡献为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岗位工作中创造价值。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意识不断流失,新时代的工人在岗位上没有归属感,从而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再加上当前很多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其宠爱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从而学生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到兢兢业业、遵守劳动规章制度,甚至出现了很多旷班、违反规定操作的现象,因此培养高职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势在必行。

四、高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训练策略

(一)校园课堂教学的引导

校内课堂教学引导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重点所在,因此教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来培养良好习惯,教室可以通过规范用电、紧急自救的课堂演示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安全意识,并教会学生如何应对突发的事件。再者,要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让学生注重细节的控制,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可以聘请拥有丰富生产经验的企业员工来课堂讲学,让学生真正了解实际企业的生产状况,从而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教师可以把小型的仪器搬到课堂上,让学生亲力亲为去操作这些仪器设备,也可以领导学生进行复杂仪器的具体操作,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操作技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可以以爱岗敬业的模范典型来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去了解劳动模范身上散发的光芒。引导学生感受到在平凡岗位上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意识中让学生感受到被人尊重。

(二)校企实践活动培养

校企合作的优点是把学习的场地转移到真实的企业氛围内,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高职院校应当和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式的培养方案,首先在学校实习基地营造企业生产的氛围,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工业生产结合在一起,提高对各个生产环节的了解,同时让学生学会各种专业设备的操作方法。再者,要实现真正的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让实习学生参与到生产中,通过实践操作来熟练掌握安全规范操作规程,通过实习时间可以提前让学生感受工作环境,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此外校外实习操作可以让学生融入到整体团队中,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心态职业思维。

(三)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是要侧重培养作为从业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学生直接进入到社会需要一个转变适应的过程,很多高职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后,其工作心态还停留在学生时代,职业意识较差,甚至有很多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后会出现无故旷工、工作纪律性较差的问题,这也暴露其心态没有及时转变。因此,学校在知识教学的同时,也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引导,让学生明白其在工作岗位上应当遵守的规章制度,并清晰认识到自身在工作岗位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把自己放在从业者的位置,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对于当代的高职学生要重点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端正学生的就业观念,逐渐改变自身的不良风气,通过调查显示,很多高职学生对就业缺乏足够的认知,其思想也没有从学校及时转变到工作思维,这就需要学生强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职业道德的灌输。

(四)职业行为习惯训练内容的设计

加强职业行为习惯训练要遵照以下的几点内容:①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提高自我的专业技能。再者要培养、训练学生的执行行为、程序行为、观察行为、沟通行为及协作行为等习惯,②要让学生加强对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情绪,积极应对工作困难,严格遵守相应的工作章程,并根据自身的素养来制定合理化的职业规划,保持高昂的工作斗志。③职业体能的训练,学校可以采用体育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身体技能素质,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专项技能竞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竞赛中,在相互竞争的氛围内提高自身的能力。④学生团队能力的培养,企业工作是由一个团队完成的,学生应当清楚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并发挥其能力来提升整体团队的工作能力,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融入到团队合作中。

(五)校园文化的引导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显示了一个学校的教学思想和人文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引导性的作用,因此高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借助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在文化中凸显职业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学校可以组织建设专业性社团,让社团开展全校性的竞赛活动,以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为评价标准,激励全校学生参与到学习反思中,力争做到从自身做起,完善自己的操作习惯。再者学校要组织各项宣传工作,重点放在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引导方面,以广播、讲座的方式进行宣传工作,同时也可以把职业道德培养列入到选修课程中,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对于高职学生进入到社会工作岗位至关重要,因此学校要加强课堂引导,加强校企实践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从而为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双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训练的研究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6).

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刍议 篇三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最需要解决的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什么是“养成教育”呢?首先理解“养成”一词,就是通过抚养、教育使孩子成为合格的人。“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基本技能的教育。

“养成教育”不是人的一时一事的教育,它要伴随人的生命的始终。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身体发育、变化、知识增长、智力发展、经验积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因此“养成教育”具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发生时空的广阔性。人的成长客观上存在阶段性,由此,“养成教育”具有一经养成,长远受益,终身养成,终身受益的优点。中国古代就有“三岁看到老”的说法,这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这个道理。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这也充分强调了行为习惯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及其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家长对少年儿童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发展远比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可以容忍孩子偏食、不劳动、不讲卫生、公共场所大喊大叫甚至打架骂人习惯的存在,却难以容忍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是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不及时转变,必定会影响一代人的成长。培养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不但是成功的“养成教育”的有效结果和主要途径,更是关照未来的历史价值和深远意义所在。

二、探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校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全面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和主导力量,就是要将学校教育放到当今中国社会的大课堂中去考虑,重实际,讲实效,从社会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养成教育”的课题、教育阵地、教育力量、教育方法,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建立起学校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网络。

家庭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在学校占重要地位,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漫长的教育,是造就人才的三要素之一。

应该看到,家庭不是栽培花朵的温室,也不是知识的封闭室,而是体察人生的社会之窗。因此,学校教育应向家庭渗透。通过各种方法,各种渠道,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提高家长对孩子养成教育的水平,从而也促进学校的管理改革。

让学生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参加多种形式的实际活动,观察了解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进行生动、具体的教育,锻炼勤巧的动手能力等,特别是使学生们的生活为振兴当地经济服务。使从小爱家乡,爱劳动,长大为祖国做贡献。根据本校实际,创造条件,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三、如何培养少年儿童的行为习惯

“五岁成习”、“六十亦然”,可见习惯具有多么大的力量。少年儿童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人生道德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以知导行,从小训练。一年级小朋友生活刚入学时,普遍具有新奇感,很希望自己被别人喜欢。这个时期,要抓紧对他们进行“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要教他們了解“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并逐渐使用用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训练,小朋友们会自然地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2正确启发,抵制劣行。少年儿童生活在社会上,而社会是纷繁复杂的,文明的行为每日都在感染着他们,不良的行为也每日都在影响着他们。通过对比,帮助他们明辨是非,鉴别美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是含有深刻道理的,引导少年儿童举出大量的社会现象以及自己行为的表现,真正体会这两句话的含义,懂得文明行为对增进团结、加深友谊以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懂得不文明行为给人们的学习及社会生活带来多大的消极影响,在比较中鉴别,印象是深刻的。

3寓教于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对社会、学校有益的,为社会所必须的、有组织的劳动。如完成班上和学校交给的任务,美化和绿化学校环境,栽种花草树木,参加学校、街道的劳动,收旧利废、采集树籽等,通过参加这些劳动实践活动,培养了少年热爱劳动的习惯。

4.3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篇四

----三年级组

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尤为重要的。也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三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

二、工作目标

1、通过“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2、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领导小组成员 年级组长:侯艳菲

年级成员:魏 静 翟明霞 咸庆粉 谭子粉 杜玉凤 钱 军

四、具体措施和手段 发动阶段:

通过班会、国旗下讲话、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来号召多重力量共同参与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中。实施阶段:

在班级中开展主题班会、课前五分钟发言等活动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总结阶段:

采用班级明星评选、不良习惯纠正。我是大明星等形式对之前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进行阶段性的总结。

五、活动安排 九月份

制定相关计划,宣传发动 十月份 主题班会 十一月份

班级明星评选活动 不良习惯纠正 十二月份 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5.三年级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篇五

二○一一年九月

一、活动目的:

进一步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净化学生心灵,增强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求知。

二、活动主题: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三、活动时间: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至九月二日。

四、具体活动内容安排:学文明

1.召开“学生文明礼仪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动员会。

2.集中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重点学习“五个好”和“十个不”。

做文明

1.对照“学文明”标准,组织讨论全班存在的主要“不文明行为”,弄清班级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方向。

2.对照“学文明”标准及班级存在的共性不文明现象,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存在的不合文明礼仪的现象及行为事实,拟定个人在文明礼仪及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月中奋斗方向及达到的具体目标。

3.每天围绕“我与文明礼仪及行为”为主题,记写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总结得失,扬长避短。

4.反省一次自己是否在讲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评文明

1.个人总结在“文明礼仪及行为养成教育活动”中的长进及仍急需或缓需改进的地方,哪些纪律条文已经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了,哪些规章制度还未很好地落实,待于日后改进,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定量评等。

6.行为习惯养成训练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交往习惯为出发 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 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 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 水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二、教育内容: 以《海安县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读本》、《海安县中小学管理规范》、《中小 学生守则》为依据,从生活、学习、交往三方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具体从以 下几方面落实:

1、生活习惯: 按时起居:按时睡觉、起床,睡眠充足。

科学饮食:珍惜粮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吸烟,不喝酒。锻炼身体:热爱运动,积极锻炼,持之以恒。

勤俭节约:爱护财物,不乱花钱,节约水电。

讲究卫生:勤于洗漱,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保护视力。

热爱劳动:主动值日,学会自理,乐做家务,注重效率,讲求质量。

2、学习习惯: 严格作息:按时上学放学,路上不逗留玩耍,有事请假。

学习主动:学会预习,会用工具书,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仔细复 查,及时订正。

学会倾听: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听课效率高。善于思考:勤思善问,乐于交流。

热爱阅读:阅读有益书籍,勤做读书笔记,会搜集、整理资料,绿色上网。认真书写:姿势端正,细心专注,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美观。

积极探究: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分析问题有独特的见解。

3、交往习惯: 举止文明:升旗敬礼,待人热情礼貌,举止大方,说话得体。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以诚待人,信守诺言,有责任心。

尊重他人: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爱护弱小,乐于助人,不强人所难,有包 容心。自信自强:正确认识自我,不惧怕困难,敢于知难而进。懂得感恩:体会师长艰辛,孝敬父母,感恩回报。遵守秩序:遵守学校纪律,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热爱自然:有环保意识,爱护环境,节约能源。

三、教育目标

1、通过“生活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 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 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学习习惯”教育,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 素质的提高,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3、通过“交往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 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掌握交往的技巧和策略,增强交往意识,提供交往水平,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同学间的矛盾与纠纷。

四、要求与措施

1、全面教育,形成共识。

利用晨会课学习《海安县中小学管理规范》、《中小学生守则》、《海安县学生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读本》的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 如何做,怎样做。并提出要求、订常规,明确全校的奋斗目标,建立我校全面的 科学的行为规范养成的管理制度。

2、环境熏陶, 儒染行为。

重视班级的环境熏陶,努力创设良好的风气,使学生在团结互助、宽容谦让、热 爱集体等方面有进一步的认知和表现,使每一个学生在温馨的大家庭里健康、活 泼、和谐、快乐地成长。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学生阵地,如国 旗下讲话、黑板报、手抄报、雏鹰争章、红领巾电视台、一日常规巡查等。从学 生中树立榜样,在学生中评选出“文明标兵”、“礼仪之星”等等,让学生从身 边的人和事, 从集体当中受到教育, 从而产生“我能行”的感受, 通过循循善诱, 以点带面,逐步有少数人能做到变为多数人拥有,最后汇聚成集体的强大力量, 成为集体共有的“财富”

3、强化训练,内化行动。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 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 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了落实好习惯的养成,每周 提出明确可行的要求,并坚持:

一、反复强调、训练,随时检查,经常讲评,直 至形成良好习惯;

二、认真执行,持之以恒,环环相扣地紧抓下去,有一种不厌 其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三、注意抓好典型,反复强化,调动学生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 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 掌握方法, 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完善评价,促进发展。

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有计划,反复抓,确实能促进好习惯 养成,但相应的评价机制更能快速促使同学们养成好习惯。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 况,进行评价方法的改变:班级设有值日班长记录表。根据每周提出的好习惯具 体要求, 进行检查评比。每天有值日班长进行检查并记录, 我进行不定期地抽查, 一周评比一次,谁达到了评比的要求,就换一颗星,张贴在班级“我最棒”的竞 赛栏目中,作为雏鹰争章评比的依据。每个周,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 通过自评、小组评、班主任推荐、等方式评选出 “班级之星”。并根据本周的班级争星情况, 评选出“行规优秀小组”。学期结束再从每月的“行规优秀小组”中评选出本学 期的“文明示范组”。这样, 把学生个人的行为表现与班级集体的评优结合起来, 使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比较自学地遵守规范。

5.家校互动,教育双赢。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网络平台、家访或家长来访、电信、教师博客等途径,家 校联手, 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提高校内教育成果的“巩固率” ,把学生良好行 为习惯从学校引向家庭、社会,并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主题:行为习惯目标教育

1.各中队制定“班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2.黑板报主题:迎接新学期,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月份主题:生活习惯教育

1.各班开展“我是小小志愿者”——雷锋月系列活动。2.黑板报主题:生活习惯

3.各中队开展“良好生活习惯”的主题班会。

4、组织全校师生参加“行为习惯教育”知识竞赛。

5、结合养成教育内容修改“一日巡查”内容。

6、国旗下讲话:按时起居,科学饮食;锻炼身体,勤俭节约;来之不易的幸 福生活。

四月份主题:学习习惯教育

1.开展“行为习惯教育”系列活动 —— 手抄报评比;2.黑板报主题:终身学习的金钥匙——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评选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活动设计。

4、国旗下讲话:讲究卫生,热爱劳动;严格作息,学习主动

5、全校征文竞赛:我的学习方法。五月份主题:交往习惯教育

1.开展“习惯伴我成长” ——学生演讲比赛。2.黑板报主题:成功的保障——良好的交往习惯。

3、家校共育专题研讨。

4、国旗下讲话:学会倾听,善于思考;热爱阅读,积极探究;举止文明,诚 实守信。

六月份主题:“好少年爱家乡”——缤纷校园 1.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2.黑板报主题:“良好习惯、快乐成长”。

3、评选“文明标兵”、“学习标兵”、“礼仪标兵”、“班级之星”、“明日之星”;

4.部署暑期安全教育及安排队员暑期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5、各中队上报“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7.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析 篇七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养成

一、行为习惯的含义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 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例如, 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后, 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他同时指出, 习惯形成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 也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

二、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 幼儿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我们很高兴地看到, 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而不只是单纯地开发儿童的智力和能力。这说明, 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已逐渐为人所知。

首先,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身心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幼儿阶段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该时期, 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体现最多的就是各种习惯, 如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因此培养良好习惯就成为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形成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 习惯是品格培养的重要途径。

其次, 幼儿阶段是好习惯养成与坏习惯改掉的关键时期。习惯具有持久性, 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好习惯将使幼儿终身受益;坏习惯若养成, 很难改掉。幸运的是, 幼儿时期若形成了坏习惯, 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 改掉的可能性比较大, 所花费的时间不是很多。有研究表明, 若孩子超过12岁, 所养成的坏习惯改掉的可能性就很小。所以, 幼儿时期是养成好习惯和改掉坏习惯的关键时期。

再次, 习惯养成教育利于幼儿适宜社会生存和发展。社会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 纵观国际国内各个历史时期, 凡是有重大社会贡献的人, 都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因此, 从小培养幼儿园的良好生活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三、 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

关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不同时期的相关的工作者都进行过较多的讨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一些教育方法也随之进步, 下面笔者将结合工作经验, 探讨目前应用较多的培养幼儿园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 良好习惯的规格建立或评价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幼师或者幼儿

以往, 教师对班级幼儿统一的要求较多, 个体服从于集体。现在则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建立规则, 这样, 幼儿遵守规则有了更多的主动性。

比如, 上厕所后, 教师要求幼儿洗手, 然后教师检查督促。但是有些幼儿会忽视或应付。如班里的刘磊小朋友每次洗手要么就碰一下水, 要么就直接不洗手。在经过老师多次提醒之后仍然没有形成自觉的意识。那么被动的服从不能帮助幼儿解决讲卫生的好习惯。于是, 教师换了一种方式, 老师故意把手弄得脏兮兮的, 然后去洗手池洗手, 让幼儿观察老师洗手的前后变化。如果不洗手, 脏兮兮的黑乎乎的细菌, 跑哪里去了, 是不是都吃到嘴巴里去了?这个问题要特意问不认真洗手的小朋友, 让幼儿意识到没有认真洗手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然后教师再强化认真洗手的习惯。

这个小小的教育过程, 使幼儿们养成了认真洗手的好习惯。可见, 幼儿对于日常习惯养成有自己的想法, 个别幼儿不了解好习惯养成的原因, 或是不清楚好习惯养成的好处。教师通过言传身教, 将自己置于规则之中, 成为评价的主体, 幼儿更容易产生同感, 形成好习惯。

(二) 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容由体现主观性转变为人文化

一些好习惯的养成, 不是简单的说教就可以达到目的的。举个例子, 对于乱扔垃圾的问题, 不管教师怎么强调, 可仍有些幼儿还是我行我素, 不是把垃圾扔在座位下, 就是把垃圾扔到桶外。考虑到孩子愿意听故事, 于是教师将不乱丢垃圾的习惯编进故事《垃圾回家》里。在教师极丰富的表情配合夸张动作的表演讲述下, 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 听完后全都低下头看自己的位置, 随后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变得干干净净。将行为习惯融于生活, 用幼儿易于接受的语言讲述生动的故事, 在愉快的心境下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

(三) 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核心, 构建家园共育的内容和方式

家园共育是对家园双方的共同要求。幼儿教育不是单一在幼儿园完成的, 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 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实质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 教师发现幼儿的坏习惯, 在家长的配合下, 就会把这个坏习惯改掉, 以好习惯替代坏习惯。当然, 这个过程需要家长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提高个人素质。这方面建议成立家长学校。基本上每个行业入职前, 都有职业培训, 而家长这个职业却没有。但是家长这个职业非常重要, 培养的是一个合格优秀的人才。所以, 帮助家长建立教育理念, 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 幼儿阶段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会使幼儿终身受益。在了解行为习惯的含义及重要性之后, 教师可采取良好的方法,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俊丽, 刘鹏飞.浅析幼儿行为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36) .

[2]张琪.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4 (01) .

8.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 篇八

关键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星级手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85-01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可见,习惯在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性。2009年我们学校选择了《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课题实验的子课题《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课题实验,以课题为载体,以学生的习惯养成有了抓手,将课题实验与德育课堂有机融合,形成学校特色德育。如星级评价手册、习惯培养进课堂、班级文化建设等,在实现自主管理养成良好习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强化习惯养成课题实验,我们再次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星级学生》,简称《星级学生评价手册》。我重点说说《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星级学生》手册使用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最初手册要求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小结;每周小组成员要进行互评,从而达到互相监督的目的;每周要求家长对小孩在家的表现予以评价,并且每周填写一次学生家庭情况反馈卡,从而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在实施星级学生评价手册的过程中,手册进行了进一步的整改和完善,使学生自我评价更具实效性,由每天评价改为每周评价,班主任结合平时的观察以及各位科任教师的反馈意见,将本班的“五星”级学生候选名单上报学校,学校在东胜一中“养成教育——学生自主管理‘五星级学生”专栏进行宣传,并将每学年的“王林祥”奖学金专门用于 “星级学生”表彰,对学校星级学生进行隆重表彰。几年来,星级学生的表彰人数已经达到了500余人,极大地鼓励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学生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首先,人手一本的星级手册,囊括了学生的理想、人生目标、每周的小组测评和家长的反馈及自我反思。我们知道,一个有着理想的孩子,他的目标是明确的,理想犹如一盏明灯,会照亮他前行的方向,会给他添加前进的动力和正能量。初二的学生,他清楚他的理想,也朦胧的知道该如何努力,更何况手册上还有人生的座右铭,人生榜样,如同左膀右臂一般,帮着孩子更快的到达理想目的地。对于初一的孩子,理想也很重要,因为刚如初中的他们,思想单纯而迷惘,需要有一片歇脚地。当孩子慢慢适应初中生活后,我们的手册除了有思想上的引领,还有一栏则是“每周反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心.”认真的孩子会对每周的表现进行很好的总结。当我们在班团会上让些同学来读并且分享自我反思时,一些学生的反思让我们感到惊讶和佩服。如有的孩子认为自己在某刻方面做的好,但其他地方还有待提高。我认为,一个人的不足,当你把它隐藏在内心时,如果不是很严于律己,可能随着时间的飞逝,也不了了之了;但如果说出来,则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同学听见了,受到大家的监督了。如果不照着去做,将会失信于人,该生以后老这样做,怎去交友并取得他人的信任呢?所以,通过反思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在得到同学的认同的同时,也能深感到需进步的空间,对孩子的成长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家校沟通方面,星级手册也功不可没。在以前没有手册时,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家访,打电话的方式,浪费时间与精力。而如今,手册上有一栏专门是填写“家长反馈”的。通过每周翻看手册,我了解到了孩子在家的表现。如我班的郝旭泽同学,胖乎乎的很可爱,在校的表现一般,没有学习的动力,随大流的那种学生。有一天,我看到了他家长的反馈,其大意是孩子迷恋于手机上的网络小说,家长的劝说对孩子来说就是挠痒痒,不起作用;或者是与家长做迷藏,只要家长不注意,将手机放在书本下看。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与该生进行谈话交流,并专门召开了“说说网络小说”主题班会。班会课上,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对网络小说进行了抨击,认为写得都一样,无非是为了满足作者本身的虚荣;但也有的孩子认为我们可以借鉴一些网络小说的写作手法为我所用,但不能太无度了。我班看网络小说不止郝一个人,我想那节班会是对大家的一个思想上的洗礼,是成长中的一个插曲。这要比老师在课堂上或苦口婆心或一本正经的教育要好。我想通过手册的填写,让我随时能了解孩子的在家表现,从而有的放矢。但也有的家长,可能是碍于面子或受到自家孩子的警告,写一些无伤大雅的词句,这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最后,我想手册的另外一个专栏也很好,就是“小组成员间的互评”。我将其放到班会课的后一环节,先让小组讨论本组成员上周的表现,说说优缺点。每节班会课邀请3-4组的学生来评论,结果真的出乎所料。每个孩子在对自己评价之后,对组内的成员也进行了如实的评价,让我这个班主任更好的了解了自己的学生,而且孩子们在相互揭短之后,没有记恨对方的,多单纯的孩子,真是好喜欢他们。通过这一揭短的环节,我发现有缺点的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更严谨了,小组成员间的配合更好了,关系更融洽了,我想这得益于手册设计和用心所在。

自从学校用了《星级学生评价手册》之后,我的学习生活有了很大变化。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对自己一天的表现出一个合理的评估,从而起到完善自己提升自身的作用。我们可以从评价中规范自身的行为,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也让自己看到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弥补了长期以来我们在养成教育方面老师单方面说教的不足,有效地将外在的教育和学生的内在的反省结合起来,全方位的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肯定自我、反思自我、增强自信、完善自我的平台;找到提高成绩、改掉不良习惯方法;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价值和被大家认可的幸福、帮助别人的快乐。

9.行为习惯养成训练计划 篇九

嘴头中心小学 2016-9

“行为规范训练与安全教育月”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保证我校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有效的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将开学第一个月定为“行为规范养成训练与安全教育月”:

一、活动主题

好习惯伴我行 文明平安每一天

二、活动时间

开学第一个月(8月31日—9月30日)

三、领导小组 组长:姚寿新

成员:吴志强、陈震、杜永芝、蒙长祥及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内容

1. 开展主题教育,强化学生养成教育。

以“好习惯伴我行,文明平安每一天”为主题,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训练和安全教育。活动期间,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抓好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和学生一日常规的学习和践行,使学生尽快摆脱假期自由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一召开行为规范养成训练与安全教育月动员会议。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网络等宣传阵地,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校会及主题班队会

等,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使师生明确教育月的目的意义、活动安排和措施要求。

二围绕活动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围绕教育月主题,深入开展“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行”、“守纪光荣 违纪可耻”、“文明平安每一天”等主题班队会和演讲、征文等活动。学习《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使学生了解《纲要》中本年级段的主要内容。熟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五遵 五不 五远离”、“新五不”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生一日常规》等具体内容,采取知识竞赛和行为检查的方式进行专项考核,强化体验和训练,做到知行合一,以行为主。针对学生一日行为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市县级文明学生的重要依据。

三是上好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围绕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的原则,依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蓟教育发【2012】6号)精神,结合学科教学、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组织相关演练活动等途径,多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班队活动等作用,强化防群殴事件、防拥挤踩踏、防溺水、防交通安全事故等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自护自救技能培养,切实做到安全教育到位,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全面排查安全隐患,落实整改内容。

按照日前召开的“艰苦奋斗办人民教育”推动会上关于开展开学前安全大排查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排查校园各种安全隐患,不留死角。扎实落实《学校安全防范工作方案》,尤其对集体活动、群殴事

件、拥挤踩踏、建筑设施、饮食卫生、传染病、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重点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汇总梳理分析,存入安全档案。认真制定整改方案,落实相关责任人,能整改的立即整改,暂时不能整改的要作出计划并说明情况,切实做到检查整改到位,不留任何隐患。3.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

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制定新学期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工作日志。以《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公共安全教育读本》为教材,强化学生安全知识学习,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加强值班保卫工作,按照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校园的安全防范和管理工作,确保不留死角。同时,要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和接送学生车辆专项整治工作,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把“行为规范养成训练与安全教育月”活动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相结合,作为新学期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9月份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切实摆上位置,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2.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学校根据县教育局总体安排,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细化教育内容,精心设计并创造性的开展好系列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保证开学初安全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努力使活动既有一定声势,又有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

3.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校的领导班子、年级(教研)组、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努力形成共同推动行为规范养成训练与安全教育月的良好机制,不断拓展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面,确保校校抓落实,人人受教育,努力形成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和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活动结束后,将“行为规范养成训练与安全教育月”活动情况反馈表于9月28日前通过局办公网报德育科。并将教育月活动计划、总结及相关音像等 资料存入德育、安全档案备查。县教育局将教育月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开学检查的一项内容。

注:“五尊”:尊敬国旗国徽,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

“五不”: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说谎话,不说脏话,不欺负同学。

“五远离”:远离烟酒,远离网吧,远离迷信活动,远离赌博,远离毒品。

“新五不”:学生不进社会网吧、不读有害身心健康的读物、不看有害身心健康的影视作品、不玩有害身心健康的游戏、不买学校门前小商贩贩卖的东西。

行为规范养成训练与安全教育月计划

10.行为养成习惯 篇十

一、当前中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遵守社会公德、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通俗地说,养成教育就是青少年在早期形成好习惯的训练与后期实现理性提升的过程。当“刘海洋硫酸伤熊”与“马加爵杀人”之类的事件多次发生后,我们不禁要问:教育到底怎么啦,为什么这些昔日的所谓“好学生”竟然成为今天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这些曾一度被认为是“天之骄子”的优等生们,为什么连起码的做人规矩都不懂?说到底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乃至健康的人格。只有具备健康的习惯,才可能有健康的人格,乃至健康的心理、全面健康的个体。养成教育的目的也正是“教人做人,教人向善尚美”,因此养成教育本身就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正进行着举世瞩目的变革。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也被推入一个动态的发展阶段,人们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非规范性,包括重利轻义、重己轻人等等。中学生作为思想敏感、行为可塑的知识性青少年群落,他们尚未健全的身心自然受到很大的冲击,同时当代中学生普遍娇生惯养,本应是基础性的文明行为也不能身体力行。如任性,干事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受;自私,难于与人交往,难于适应集体生活;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强;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缺乏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心理表现不成熟等等。

其次,当代中学生普遍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差。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不统一,缺乏自信心;学习缺乏主动性、刻苦精神、钻研精神,没有自主学习意识;学习纪律涣散,学习基础差,学习没兴趣,上课说闲话、玩手机等电子产品,课后玩电脑游戏等。

第三,当代中学生普遍缺乏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卫生习惯差,动手能力差;就寝时间随意,花钱随意;饮食习惯不好,某些学生还有吸烟等不良嗜好。

对于这些基础文明相对滞后的现状,我们必须认识到,养成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终生的必修课。

二、实施中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措施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校探索出了养成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我们认为养成教育的关键在于“把握四要素,注重三结合”。

(一)把握四要素 1.确立制度,规范管理

古代著名大学者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要想行,必先知,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养成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并抓住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我校将高一开学的第一周定为良好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宣传周,在这一制度学习时期,我们引导学生认真研读《中学生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各班班主任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时,我们制定了《寿县一中学生一日常规》,向学生明确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如果不这样做会给学校,给班集体,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伤害。让学生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如: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不骑车、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在宿舍要整理好自己的日用品,不穿奇装异服,不烫发、不染发、男生不留长发„„由于目标明确,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就显得相当的配合。我们在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往往从“规范”入手,以“制度”为保障,以“考核”“奖惩”为手段,形成长效机制。

2.优化环境、创设情境

精心布置校园的每个角落。一进寿县一中大门就是文化橱窗,那里有“和谐一中、法治一中、人文一中、魅力一中”的治校理念、学校五年奋斗目标和党员先锋岗,还有精心设计的状元陈蓓的成长历程介绍。整个校园通过悬挂名人画像、设置艺术壁画、矗立形象雕塑和学兵团遗址纪念碑等,让每棵草、每多花、每株树都洋溢着美的气息,飘荡出美的旋律,真正达到面面墙壁会说话、棵棵花草能育人的效果。教室内要求每班都设计好本班的文化园地。学生置身整洁有序的环境中自然不忍心随地吐痰、信手乱扔;学生感受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自然不好意思乱刻乱画、乱说乱讲。

我们既注意构建看得见、摸得着的校园文化载体——“有形文化”,如高悬治校理念、宣扬校风学风,张贴文化标语,摆放各种文化设施等;同时我们更注重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的核心——“无形文化”,它是学校倡导的主流精神和理念追求之所在。如规范合理的制度文化、系列分层的活动文化、鲜活个性的班级文化等。为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先后创办了寿县一中网站和《循理》校刊。一中网站设计科学、内容丰富,已成为对内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对外宣传的一个主要窗口;《循理》校刊集学校工作、学术研讨、学法指导、文学创作、楚地文化为一体,已成为我县校园文化的一个品牌。学校每学年还举办为期2个月的“读书节”,期间开展读书论坛、演讲比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征文比赛等多种活动,让师生以名著为伴,与经典同行,学校充满了文化气息。作为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每年还举办“体育节”,并保证学生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学校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重点,高扬时代主旋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开展优秀主题班会和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爱心”捐赠活动、“珍爱生命”安全教育活动、法制教育活动,以及“文明礼仪伴我行,我为一中添光彩”为主题的文明月系列活动,形成了学生理想道德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使学生举目所及、举足所进的不仅是艺术的圣地、知识的殿堂,也是养成教育的大课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重抓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之外,我们还重视优化校园人际环境。校园人际是由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的。大家互相团结、协作、平等相处,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中,我们注重情感投入,要求老师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做他们的良师益友。特别是对违纪学生,要求老师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我们也注重师生情感上的互动,如“评评我的好老师”、“夸夸我的好学生”等活动,创建了“待之以诚”“动之以情”的教学相长环境,在师生心灵深处架设了情感的桥梁,使学生在整体和谐、亲切的环境和氛围中愉悦成长。

校园环境由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教师人格因素、班级集体氛围等构成,学校必须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其熏陶下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长期坚持,反复进行

改变习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要坚持。良好的习惯形成的三个阶段,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因此,根据上述规律,我们要求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带领学生从课堂习惯、礼仪、卫生等最基础的行为习惯培养起,一项一项落实,一点一滴养成。一方面,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克服犹豫、懒惰情绪,抑制不利的感情和行为冲动,排除干扰,培养坚韧性、忍耐性和自制能力;另一方面,学校政教处及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注意检查监督,在考核中组织学生经常开展自我批评,使道德规范形成风气,把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学生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从而使养成教育由他律型到自律型,最终达到自觉型。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尤其是对那些习惯差的孩子,一方面要通过爱的甘泉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但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情况,如对个别顽劣的孩子,不能一味的正面激励、赏识表扬,还应进行恰如其分的惩罚行为,适当采取批评措施,加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比方说:培养学生讲究公共卫生、不乱丢乱扔的习惯,但仍有个别学生不听教育,仍然为之,甚至“顽固不化”,这时就要在进一步教育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行为惩罚,让学生到指定的范围内去“弯弯腰”拾起地上的纸屑、果皮或者动手清扫地面等,体验劳动的不易和艰辛。这样必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导之以行,广泛实践

著名教育家 关鸿羽教授认为:“习惯培养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训练要反复、严格,还要近(贴近生活)、小(具体目标)、实(讲求实效)。”可见,养成教育最重要的是“践行”。我们在养成教育的行为训练中实施了以下步骤:

一是行为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用各方面的榜样来影响学生,唤起孩子对榜样的崇敬的情感,激发孩子对榜样追求的动机,从而形成自身强大的内驱力,把体现在榜样身上良好的道德素养转化为自身品德和习惯,这是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训练的重要途径之一。比方说我校的全省文科状元陈蓓同学就是学生们很好的榜样,我们把她的奋斗历程总结给全体学生。俗话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所以学校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全体教师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举手投足间都给学生正面的影响,务必在言谈举止、衣食住行、教育教学诸方面都给学生做出表率。学校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学生书写工整,先要求教师板书、批作业要规范。

二是行为演练。常言道:“百说不如一做。”在行为示范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行为演练、实践,引导学生围绕良好习惯的要求,反复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好习惯。如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校园内骑车,作业不欠账等第一天做到了,第二天有没有做到;第一个星期做到了,第二个星期有没有做到;第一个月做到了,第二个月有没有做到„„这样直到形成为习惯。

三是行为评判。引导学生对行为习惯进行评议、判断,分清是非好坏,提高学生对良好规范行为的辨别能力,以促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快养成良好习惯。班主任、学校也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监督,如我校政教处就经常按照《寿县一中学生一日常规》的要求来检查学生的表现,团委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评定“校园之星”和优秀团员。

养成教育的行为训练与活动开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校注意通过学生参加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道德行为上成熟。一是组织班集体活动。如2009学年我校组织了《寻找身边的道德细节》活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还发出倡议书,他们倡议:自觉爱护学校公物,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提高自身的公德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注意道德细节;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做一名讲文明、知礼仪的好学生。二是参加学校的公益性劳动,如每年春季团委都组织学生到八公山上植树,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关心社会、劳动光荣的意识。三是执行日常规范的活动,充分发挥班委、值周班干的作用, 比方说我校设置了校园文明巡逻岗,让学生参与道德、纪律等基础文明的管理监督与考核。学校组织好学生参与日常卫生评比、教师节的尊师重教、学期末的创优评先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抑制和防范不良行为,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注重三结合 1.与学科教学结合

养成教育不能仅在课堂之外进行,还应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机渗透,理论联系实际,文道有机结合,利用学科特点进行明理导行教育,这样容易被学生接受。知识是先进思想的载体,任何一堂课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养成教育因素,需要我们用心挖掘、积极引领。例如我校的语文老师李春鸣在上《先秦诸子选读》的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就利用孟子说的“月攘一鸡”的故事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教育:有的中学生好迟到,他在老师的教育下觉得自己应该改一改,于是他决定从此不再每天都迟到了,而改成一周一次,当然,这是行不通的,就像那个小偷把每日都偷鸡改为每月偷一只一样,改过必须彻底才行。人文学科固然可以实施养成教育,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也要合理渗透养成教育。我校生物老师葛子元在讲“生态平衡”一节时,突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从大量的乡土材料中提取了典型例子,对诸如八公山上水泥厂停产的事例,师生共同分析讨论,结果这堂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反映既学到了知识,又懂得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2.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品德发展的问题是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林崇德教授在他的《品德发展心理学》中探讨了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并称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整个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一个组成部分。林崇德教授将儿童与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分为彼此联系的五个年龄段:(1)0-1岁(婴儿期)主要是适应期;(2)1-3岁(幼儿期)这是品德萌芽阶段;(3)3-

6、7岁(学前期)主要是情境性品德发展期;(4)

11、12-

14、15岁(少年期),这是动荡性品德发展时期;(5)

14、15-

17、18岁(青年初期),这时期品德发展的明显特点是渐趋成熟。林崇德教授还认为成熟前的人可塑性大,抓紧训练、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从林崇德教授的年龄分段来看,品德的形成与教育的重点时期是第4、5两阶段,即在中学阶段,也就是说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是中学阶段,所以中学教师具有更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就要求中学老师要具有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

心理学是认识学生心理的工具,是进入学生心理世界的钥匙。养成教育要有实效,需要遵循心理学原则。这就要求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都要服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定具有健全的个性心理。许多我们认为品德差的“问题学生”,问题就可能出在心理健康上,一个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品德差、行为习惯不好。因此,养成教育一定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学生的心理障碍消除了,个性心理健康了,学生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为此,我校不仅要求老师要有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而且还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校政教处还创办了《绿洲》心理健康导报。

3.与家庭、社会相结合

青少年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我校在养成教育中,实行“三教合一”,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父母必须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相配合。为此,我们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家长巡考等形式,使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我们开办家长学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子女的水平;利用校讯通做好家校沟通;召开家长会,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班主任还要和家长随时联系,摸清学生校外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例如,寒暑假在家长的监督下要学生完成“三个一”活动,在家里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看一本好书、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等等,并制定“自评——师评——家长评”的评价制度,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会的舆论、信息的传播,要与学校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为此,我们教育学生要学会理性分析社会现状,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我们请有关领导、模范人物到学校作报告,开展帮教活动,抓好共建活动,聘请校外辅导员做法律知识讲座和进行安全教育;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参观、去实践、去体验,培养学生立足校园、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们实行“三教合一”就是要让学生逐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校争做好学生,在家争做好孩子,在社会上争做好公民。

上一篇:呼叫中心客服服务规范下一篇: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原理2006-2011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