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的同义词(精选9篇)
1.根本的同义词 篇一
关键、表面、主要、枝节
根本造句
1、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最美丽和最丑陋之分,完全取决于人的心情。有一句话说得好:世界不是却少美的东西,而是却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有一个美丽的心情,那么一切都会变得无比美丽。
2、自信是生命的基石、人生的根本。拥有自信,你才能像黑色的海燕一样,在暴风雨来临时无所畏惧勇敢搏击,你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上昂扬奋进,拼搏进取,创造辉煌。
3、多问,多思是求得学问的根本途径。
4、我的身体根本不痛,痛的是不能行侠仗义的老夫的心。若能阻止这场战争,老夫万死不辞!
5、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契诃夫
6、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7、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
8、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邓小平
9、观人的法则是:以朴实谦逊为根本,如果一个人有了这一根本,同时又有其他长处,这是最可贵的人才;如果不具有这一根本,即使有其他长处也靠不住。
10、忙碌的人,也许懒得享受;但懒汉根本没资格享受!
11、若不能从根本着手,奢谈企业管理是没有用的。管理没有秘诀,只看肯不肯努力下功夫,凡事求其合理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应是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王永庆
12、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
13、全心全意位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就在于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它是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的。
14、其实我是一直相信的,我根本不需要想起什麼,因为我从来没有忘记过。
15、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第一个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来再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你要想成功,就只有坚持。
16、谁要是在这里猎取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猎取真正的、根本不变的真理,那么他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恩格斯
17、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仁说》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朱熹
18、我见过一些人,德行美好,而态度自然,使人们感觉到他们身怀美德,因为他们恪尽天职,毫不勉强,一切表现,如出本能。他们决不至于长篇大论,指出自己稀世的优点,因为他们自己仿佛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孟德斯鸠
19、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抛弃了游戏的全民化基础,抛弃了游戏创意产业的特性,关起门来搞所谓的精英开发,用一个人、一个团队的智慧去迎合或者对抗千千万万用户和竞争对手的智慧,这是成功离开我们的根本原因。
20、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出自: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柳宗元
21、鲜红可口的樱桃让人看了就会忍不住流口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摘了一颗放进嘴里,一股甜甜的;酸酸的;带着清香的味道,就会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大概是果实太小的缘故,吃一颗根本不解谗,总会让人越吃越想吃。
22、从某种程度来说,坚持也许会是个错误,但坚持时间过短或根本就不坚持则是更大的错误。
23、一个人不得志,环境不是主要的原因,内心的力量才是最根本的。人生的道路往往比山路更加盘旋曲折。
24、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乌黑深邃的眼眸,泛着迷人的色泽;那浓密的眉,高挺的鼻,绝美的唇形,无一不在张扬着高贵与优雅,这,这哪里是人,这根本就是童话中的白马王子嘛!
25、不要以为,从员工身上克扣银两是一种很精明的做法,毕竟这点银子是发不了大财的。在创业的前期,每一个有能力的员工是公司赖以发展的根本。
26、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出自:宋·包拯《明刻本附录》清心:摒除私心杂念。直道:率直地为人。无私和正直这是修养处世的根本。包拯
27、完美,虽然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是,追求完美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人生就不在迷茫,可以朝正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虽然很难做到完美。或者说,这根本就不可能,但是至少,离完美不远了。
28、以实际行动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政权,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成果,捍卫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9、只要你坚持的时间足够长,在恐惧之中的某一时刻来到之后,恐惧就根本不再是极端的痛苦,而不过是一种十分讨厌、令人恼火的刺激。威廉·福克纳
30、忽然,远处一片漫漫黄沙映入我的眼帘,更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丘,也是由清一色的黄沙堆砌而成,这里是黄沙的世界,黄沙的海洋,绵绵的黄沙与天际相接,根本想像不出哪里才是沙的尽头!
2.根本的同义词 篇二
此次加息反映出, 短期内我国经济的通胀压力依然较大。2009年以来, 我国的高通胀有两个因素推动:其一是较快的经济增长;其二, 投资是我国经济最主要的推力, 尽管经过信贷收缩, 已逐渐呈现下降态势。两种因素叠加, 流动性宽裕促成通胀。对2010年通胀上升贡献最大的是食品价格, 原因是连续两年过度的货币政策刺激造成经济过快增长, 导致经济增速超过潜在增速。在流动性充裕和经济增长过快的环境下, 食品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短期天气因素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结以上直接原因的同时, 我们应认识到我国经济通胀背后的深层次因素。从要素结构上而言, 我国正在逼近“刘易斯拐点”。资源相对价格重估, 原先有价格优势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供应渐渐达到顶峰, 其价格将进入长期上升通道。随着低端劳动力的短缺和工资的增长, 劳动力成本压力将扩散到范围更广泛的经济部门。长期来看, 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将是国内物价上涨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而言, 随着两者进程加速, 农产品生产的基础成本上涨渐成常态, 长期被低估的农产品正通过涨价回归价值, 进入趋势性上涨通道。以蔬菜价格上涨为例, 我国城市周边耕地面积不断缩小, 菜地变高楼, 大量生产者变为消费者, 导致需求上升而自给不足, 越来越多的城市依赖外地菜供应本地市场, 多数大城市的蔬菜自给率不足30%。城市的过快扩张, 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低回报率及相当部分城市对其周边农业配套设施的忽略, 使得在蔬菜产供销各个环节层层加价, 诸多因素共同推动菜价居高不下。这就是居民食品价格上涨的缩影之一。
房价等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反映了我国经济泡沫化和制造业局部空心化的倾向。我国传统增长红利的衰减导致了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滑, 特别是在成本大幅提高和销售价格不断下跌的双向挤压下, 实体企业利润变薄。而资产领域所产生的预期利润率大大超过或者成倍超过实体经济, 这导致依靠实业起家的众多企业纷纷逃离实体经济, 大量资产流入虚拟经济。以房地产为例, 大量企业将资金投入房地产投资与开发, 加之2009~2010年有数万亿银行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而该行业每年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20%~40%, 按照我国经济平均10%的增速计算, 每年约为GDP贡献2~4个百分点的增速。房地产业还带动了水泥、钢铁等20多个产业, 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业, 其任何风吹草动足以牵动整个宏观经济。
我国经济通胀压力背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压力。未来经济增长动力将由投资与出口驱动转向内需, 而内需增长大部分来自于居民个人生活信心度。我们还应认识到通胀压力折射出, 近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快速攀升之时, 居民福利提升速度相对滞后, 整体经济增长处于低福利状态, 并未有效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宏观经济发展成果未相应体现到居民微观经济利益层面的感受, 则个人生活信心度疲软, 收紧消费, 内需增长乏力。
3.根本的同义词 篇三
“我的同龄人,当时都想出国读书,我顽固地想学中国文化,我说你们去外国读书,把他们的书翻译过来,我看就可以了。”
南怀瑾说,自己是“顽固地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老顽童”。
一袭深蓝色棉布长袍,翻出雪白的袖口,一头银发,一根根向后梳得一丝不苟。右手的拐杖,只有在上下讲台时才拄一下地,平地走路就提在手中,步履轻盈。
他每次出场必有弟子陪伴,不离左右。弟子中有家资万贯的商人,也有一身道袍的方外之人。他讲课时,弟子们就坐在下面,吃饭时,弟子们就坐在身边。
每天晚餐时,他会在餐厅出现,看着与他同桌的弟子们吃饭,他常悠闲地吸烟,有时喝一点稀粥。
2009年10月上旬,《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受太湖大学堂邀请参加了其开办的禅修课,在太湖大学堂几日,听南怀瑾先生讲课,与其共餐,聊天,并就有关问题向老先生请教。
“你拿着手枪,我拿双筷子,我也能制服你”
南怀瑾1917年出生于浙江,少时受过严格的私塾教育,一生有从戎、修道、经商、执教的丰富经历,又因其精通儒、释、道各家经典,著有《论语别裁》《老子他说》《易经杂说》《金刚经说什么》等多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2006年,其暂居于太湖大学堂,著书立说,少与外界接触,也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
听说记者姓柴,他说:“几百年前赵家欺负你们家孤儿寡母,抢走了柴家的江山。”(指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夺后周皇权的历史。)
谈到写文章,他说:“文人写文章有一个限度,到某一个程度打死了都不说。汉武帝把司马迁阉了,他应该把汉武帝骂得狗血喷头啊,但是没有,他写刘邦有屁本事啊,可是读了史记,没有觉得他在骂人,这是太史公的笔法。”
“做新闻记者很苦的,真话不敢说,假话不愿意说,你看多苦啊。”他又向记者调侃道。
禅修期间,每天下午和晚上,南怀瑾都给家长们讲课,除10日晚讲《楞严经》,其余时间都讲有关教育的问题。
讲课时,南怀瑾语速颇缓,语气像话家常,上下五千年如在眼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几千年人类基本的错误观念。”在讲课中,南怀瑾多次说,“从古至今,外国也一样,这是一个自私的想法,天下事为什么要你的儿女好,别人的怎么办?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你们知道几个?现在都要考清华北大,一百年后大家知道清华的第一名是谁?”
“孩子成长要靠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让他自由发展。教育不在于他将来成功不成功,先希望他长大做个好人。什么叫修佛修道?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有好的人品和教育修养。”
他接着阐发道:“古语说‘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孩子将来能有自我谋生的技术,比如做木匠、泥水匠,跟学问、身份、地位没有关系,这是起码的。学问归学问,吃饭归吃饭。中国原来有很多有学问有本事的人,但是不出来做‘仕’的,因为他有谋生的本事。
朱熹的祖师爷程颐、程颢,在成都悟道,他们的学问从哪里来的呢?箍桶匠,在街上做箍桶生意的,二程遇到他,哦哟,大学问家,跪下来拜师,他(箍桶匠)传他们易经,箍桶匠的名字叫什么,没有留下。中国的十大商帮中,徽商列在首位,当地有句俗语,‘前生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向外一丢’,孩子长到十二三岁就出门谋生。”
因南怀瑾深居简出,外界有人打着他的招牌大谈私塾,甚至办了只读古代经典的学校。对此,他纠正道:“现在社会上大家带领儿童读经,乱读。儿童读经,我在台湾提倡了几十年,李素美、郭嬗晏她们到不发达地区去推广,现在差不多普及了。但是大家不要弄错了,不要把读经和学习现代知识技术对立,不要以为读经可以代替做人做事的修养,不要以为读经就可以当饭吃了,也不要每天读很久,读烦了,反感了,一二十分钟快乐地朗诵慢慢就容易背下来了,不要变成负担。”
“外面有人说我提倡私塾,主张专门读古书,那是害死人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私塾’是民国以后出来的名词,与公立学校相对的。推翻满清以后,我们学习西方的教育体制,国家为了普及教育,成立了教育部,学校由国家办,如果私人家庭办学,不是政府登记申请,叫做‘私塾’。现在为什么要标榜私塾呢?为什么一定跟时代、跟政府对立反抗呢?我们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政权,不管它好与不好,交给历史去评论。我们做现代人,遵守现在政治法律社会规则,慢慢地改嘛!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是向政府立案的。”他接着说道。
孔子的教育也是分科的,‘礼、乐、射、御、书、数’,孔门当年还有四科:‘德行’,做人的道德、品格;‘言语’,要懂外文、中文、方言,狭义说是学会说话;‘政事’,懂得做事,如果出来做官可以做得很好;‘文学’,文章写得好。我们(大学堂)中文、英语、算术各种科学都在学。不能死读书,外面的事情都要知道。”在与记者的谈话中,南怀瑾还谈及六十年国庆大阅兵的事情。
一次讲课时,南怀瑾指着座中的一个人说,“李(李传洪)老板是个博士,从来没有好好读书的(‘死读书’),但是功课很好。”
“还有一个我,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文凭,但十八般武艺都会,我十七岁曾经拿过武术比赛第一名。别看我现在手里拿着拐棍,(当年,即使)你拿着手枪,我拿双筷子,我也能制服你。”
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这个静坐(打坐),不是修道也不是修佛,而是中国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的人生修养,最基本的东西,在中国文化中叫修心养性的方法,简称‘心法’。不要看到静坐(打坐)就是学佛学道了,那就笑死人了。”禅修的几日,打坐是课程中的重点,南先生第一次讲课时就这样船释。
讲堂的讲桌上摆着一尊象牙佛像,讲课中,他忽然停下来指着佛像说:“为什么放尊佛像在这里,我怕人家拜我,我不是佛,只是普通人,你别拜我,你拜他,你拜我也拜。”
《瞭望东方周刊》:在太湖大学堂国际学校的教育中为什么这么强调身心修养?
南怀瑾: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
上古在轩辕黄帝以后,唐尧、虞舜、大禹这三代,除了传国家以外,也传心法。有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心惟危”,现在国家给你去管了,你要注意呀,人心太危险了,坏的太多了。
“道心惟微”,你做帝王的,要修养自己的心性学问,思想情绪太难,太微妙,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你要找出
心性中道德方面的功能。
“惟精惟一”,这是修养功夫了,你的心念不要乱,万事要很精细精到,心性要专一,有一点不小心,就容易向恶的方向走。后来佛学传过来,佛经上有两句话“染缘易就,道业难成”,我们习惯被社会环境、被外在的物质诱惑,或者被情绪、思想迷惑,容易把清静自在的心性挡住了,一个人学坏非常容易,要回过来恢复“性精惟一”的境界、修养,很难。
“允执厥中”,慢慢修养到中道境界。“中”不是中间,是恰当。譬如善与恶,是与非,好与坏,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把握中道,不是说偏向善就完全对,要治天下,有时候也只好用“不善”的方法达到“至善”的目的,这就靠智慧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乱了,那个时候不但中国乱,印度也在乱,欧洲也在乱。这时候中国出来孔子,孔子整理六经,但最重要的是传心法,孔子怎么讲?“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死后,他的心法弟子是曾参,曾子著《大学》,我前几年出了《原本大学微言》就是讲这个。“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是讲身心修养的。所以“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纲要,是身心修养的“三纲”。下面接着讲修养阶段程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为什么要静坐。我叫它七个阶段: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个修行不一定要静坐,不一定要盘腿,随时都可以修养,站在那里也好,走路也好,都可以修养心性的宁静。
《大学》接下来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
一百年来教育没目标
“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究竟想要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成什么样子?教育方法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大学》讲的内容,就是触动中国教育的一个方法。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先教做人。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修养开始。”南怀瑾对中国教育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观点明确。
“过去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坐着,学生站着,现在跟西方学习的,学生坐着,老师站着,我看将来,学生睡着,老师跪着。”一次在开讲之前,南先生如此调侃。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也在研究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南怀瑾:我曾公开讲过,现代教育没有方向的。现在大学生那么多,就业有问题,教了知识,没有教他谋生的技能,(毕业了)按理说应该贡献社会,但是现在找婆家(工作)也成了教育部的责任,这是什么社会啊。现在几千个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希望到北京、上海,拿高薪,他自己的本事能不能拿到高薪,自己也不清楚。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是在一百年前改革的,学习了西方的教育制度。
南怀瑾:一百年中(教育)有五次改革,这个说出来要扒皮,我不愿意扒一些人的皮。教育没有目标的,基本的都是错误的。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传统教育中很注重“人”的教育,讲究修身养性……
南际瑾:修身养性是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后来推翻旧的教育以后,一个学校(负责)修身养性主要有三个部分,教务,总务,训导。训导就是人品的修养,现在还离不开,但后来把训导变成政治,就完了……这个问题跟你谈不清了。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人的品德修养的教育应该是家庭、社会、宗教和学校同时起作用,你觉得学校可以承担那么多吗?
南怀瑾:学校当然可以承担,现在学校哪有管这些啊?你刚才讲的几个方面很好啊,但现在很多中年以上的家长本身就没有资格做家长啊。他们受白话文教育开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都没有,西方的也不懂,大家向钱看,赚钱,买房子,买股票最重要,怎么教育啊?求人不如求己
“我从小读书时,我的老祖母告诉我:‘孩子啊,读书可以,不要去做官啊,’因为古语说‘一代做官九代牛’,你这一辈子做官,你来生要九次变牛还债,因为做官容易犯错误。现在没有这个观念了。”一次讲课中,南怀瑾讲起他小时候接受的教育。
一日晚饭后,有来自美国、智利等国家的管理学、物理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者在座。座中,麻省理,工大学一位教授彼得-圣吉向南先生发问:“现在科技文明发展了,可是整个人类的道德堕落了,怎样重建人类的道德,与科技文明接轨?”
南怀瑾答道:“科技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生活上的很多方便,但没有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甚至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和烦恼。科技文明发展的同时,全世界东西方道德文化都堕落了。
西方文化过去靠宗教,中国文化靠传统的道德观念,东西方有个共同点,人怕什么?怕因果。西方文化说好人死后上天堂,坏人下地狱。现在西方宗教衰退了,中国的文化道德也堕落了,所以现代人不怕因果。那么,过去的道德是以因果报应为基础,现在有没有道德呢?有呀,是什么?以经济为基础的所谓价值观,凡事都问有没有价值。不过,这个价值观是对现世的,不管死后下不下地狱。”
开讲之前,因为在场的外国客人需要翻译,老先生说道:“30年前,美国人说全世界不懂英文活不了,30年后全世界人不懂中文活不了,(转向美国客人)不过,对不起,你们都老了,来不及学了。”众人皆笑。
《瞭望东方周刊》:你说30年后全世界人不懂汉语没法活,跟前不久去世的季羡林先生的观点很像,他说21世纪西方不亮,东方亮。
南怀瑾:这句话是香港以前的总督、彭定康之前的葛亮红讲的,他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说说而已,捧捧中国人,中国人就“拿着鸡毛当令箭”。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的文化传统在近一百年内被割断了,那么跟现代如何对接?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南怀瑾:对接不上,没有好办法。体制问题,说改革,改到现在改了谁啊?大家洗了个澡,换了个衣服,而体制就是身体啊,能改革吗?做不到,只好等机缘。
《瞭望东方周刊》:从文化的角度呢?
南怀不瑾:文化是个什么东西?文化是个空洞的名词。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什么好办法吗?
南怀瑾:现在很好啊,人家外国人都跑来学啊。你好好读书,人家就来向你学,很简单,求人不如求己嘛。
中国历史上,南北朝乱了近300多年,一个国家分成两半,后来,出来一个人叫王通,隋朝的,他和隋炀帝的父亲谈,想改变世界,但做不到。就到山西等地讲学了,培养后一代。30年后出来的唐朝开国英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文官武将统统是他的学生,才有唐朝的局面。太平天国乱了,罗泽南在湖南办书院,后来碰到太平天国打湖南,曾国藩带领书院学生出来带兵打仗。文化教育的力量在这里,不是求现在的。
4.根本违约的情形 篇四
迟延履行并非必然发生根本违约,但如果合同对履行期有明确的约定,而且履行期之约定在合同中显然处于重要地位时,则迟延履行通常会构成根本违约,对于并非特别强调履行期的合同,在迟延履行的情况下,只要迟延方当事人未在允许的额外期限届满前履行合同,亦可以此作为根本违约,非违约方当事人可解除合同。
(二)履行不能场合的根本违约
依大陆法系传统见解,履行不能得分为原始不能与嗣后不能,区分当事人是否有可归责性而分别可能发生合同无效或债务不履行责任。在当事人具有可归责性的场合,具有可归责性的当事人要承担履行不能之责任,又由于履行不能已使合同的整个目的落空,这种违约行为无疑应作为根本违约,非违约方当事人自得解除合同,
资料
(三)不完全履行场合的根本违约
在不完全履行场合,通常债务人已履行给付义务,只不过是由于履行义务不完全,或者是由于附随义务的不履行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害,此种场合通常是通过赔偿损失的方式解决:如果因违反附随义务而造成扩大的损害,即造成了债权人人身或其他财产(固有利益)的损害,则会发生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问题,此时能否作为根本违约则是一个问题。笔者以为检验的标准仍然要看是否因此而使债权人的合同目的落空,无法简单地一概而论;在债权人合同目的落空场合,或者说危及作为合同关系之基础的信赖关系时,则应作为根本违约,允许债权人解除合同;否则即不能作为根本违约。
(四)先期违约场合的根本违约
5.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篇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一真在大力提倡和努力发展党内民主,党员的思想空前活跃。特别是通过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员的权益比过去得到了更多的保障,这是党内政治生活的进步。我们除了要继续保障党章规定的党员享有各项权利外,当前重要的是要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
(1)及时通报党内信息,保障党员的知情权。重要情况党内先通报,重要文件、重要会议精神党内先传达,需作决策的重大问题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动员,使广大党员同上级组织、同中央更加息息相通。
(2)实行民主议事,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党组织要创造条件,保障党员及时参加其应参加的各种会议,支持和鼓励党员对党的工作提出的建议和倡议。党的重大政策的出台,特别是直接涉及基层和群众利益的政策,就尽可能多地征求基层党员的意见。同时,要健全信息制度,使党员对上级组织的意见能及时反映上来,党组织要进行认真研究,合理的就予采纳,并告知提出建议和倡议的党员。对于改进党的工作有重要价值的,党组织就予表扬或奖励。对目前有些农村实行的党员民主议事制度,使党员直接参与基层事务的做法和经验,要给予重视,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使普通党员感受到自己是党内生活的主人,从而增强责任心和主动精神。
在党的生活中怎样正确对待少数人的不同意见?
少数人的不同意见,不一定会是错误的意见,其中往往有合理的和正确的成份。党的组织要认真考虑这些意见,借以补充和发展正确的意见,使问题讨论得更深入,处理得更慎重和完满。同时还应该看到,在通常的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但有时也可能是少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所以我们一方面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要求有不同意见的党员在实际行动中无条件地执行党的决议;另一方面允许这些党员有权保留自己的意见,有权向党的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自己的意见。认真考虑少数人的意见,有利于保障党内的民主生活。如果真理最后被证明在少数人方面,那么党的组织就要勇敢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接受少数人的正确意见。
正确对待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对于我们认识真理、服从真理和改进工作大有好处,可以使我们减少或者避免错误。如果少数人的意见确实错了,也要善于做说服工作,使他们以悦成服地认识自己的错误,自觉地服从党组织的正确决定,从而真正保证思想上、行动上的一致。对待有不同意见的少数同志,只要他们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组织决定,党组织就不仅要耐心地听取和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还应该同他们搞好团结,不能采取歧视、排斥的态度,更不能对持不同意见的同志打击报复。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甚至反对自己反错了的同志一道工作。
允许党员“保留意见”同党员“坚持错误”有什么区别?
允许党员“保留意见”同党员“坚持错误”,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
允许党员对党的决议、政策和党的工作,在党的会议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党章赋予党员的民主权利。党章规定:“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可见,党员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声明保留自己的意见是允许的。符合党的组织原则。但是,保留意见必须以无条件执行党组织的决议为前提。如果实践证明自己的意见是不对的,就应该放弃,不能借口“保留意见”,明知不对还固执已见,甚至坚持错误意见。对此,党组织应当给予批评帮助。
“坚持错误”,是指党员在思想认识上有错误或违反了党的纪律,经党的组织和同志们的批评、教育、帮助,仍不承认和改正错误,甚至继续犯错误的行为。这是党的纪律不允许的。党组织对于犯了错误而坚持错误不改的党员,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纪律处分。
党内民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成员必须是民主选举产生,并切实接受党员群众和选举单位的监督。在正常情况下,从党的支部委员会到党的中央委员会,都应经过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按照规定的民主程序进行选举,并定期进行改眩党内选举必须真正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2)凡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制定,必须在一定的组织中集体讨论通过。有的决议在提交讨论之前,还要根据需要与可能,到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中广泛听取意见,然后进行正确的集中,形成统一的意志。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时,党的领导机关也必须在集中大家的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提出贯彻执行的具体意见。
(3)党的领导机关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特别是在处理与下级组织有关的重大问题时,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征求有关下级组织的意见,同他们商量办事。领导机关要保证下级组织能够正常行使自己的职权,凡属应由下级组织处理的问题,如无特殊情况,上级领导机关不要干预。要让下级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独立负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4)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要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要把党的方针政策、指示决议及时传达给下级党组织和党员,有些重要事情应该在党内先讨论,让党员早知道。党章规定的党员的各项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犯。这既可以使党组织及时了解下面的情况和问题,又可以提高党员的责任感,调动党员的积极性。
怎样理解“少数服从多数”?
个人服从
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都在一定范围和广泛意义上体现了少数服从多数。在党的组织讨论决定问题时,由于个人了解的情况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大家的意见可能不完全一致,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全体党员最终必须执行一种决定,而不允许对同一个问题同时执行几种不同的决定。为此,就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及时做出决定,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动。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但必须承认和执行多数人所通过的决定,在行动上不得有任何反对的表示。即使有时少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也应在执行多数人的意见的前提下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正常的程序进行解释,使多数人认识和接受正确的意见,这才能既保留不同意见,又保持党的组织统一和行动一致。
8、怎样理解“下级组织必须服从上级组织”?
下级组织与上级组织是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党的下级组织对于上级组织的指示、决定,必须坚决地贯彻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决不允许对上级的指示搞实用主义,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同时,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也是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因为,下级组织和上级组织的意见虽然都是党员意见的集中和反映,但上级组织所集中和反映党员意见的范围比下级组织要大,而且上级组织通常了解情况较多,分析问题更全面,处理和决定问题也比下级组织有更大的准确性。如果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适合当地的情况,可以向上级提出意见,但必须在上级组织同意后才能加以调整或改变。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下级组织来不及请示上级组织而又必须马上作出决定,可以边行动边报告,或事后报告请求批准。在某些时候,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也可能不完全有利于下级组织,但从长远和全局的利益来看,有利于党的整体,因此也必须服从上级党组织。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党的xx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基本原则:
(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
(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民主讨论,作出决定。
6.“谋势”——把握语文教学的根本 篇六
一、无势——谋定后动, 蓄势待发
课堂教学中情势的自然流畅, 取决于“无势”时的缜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师在规划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制约节奏的各因素, 合理搭配各要素, 巧妙安排节奏, 于“无势”时蓄势, 从而为教学的整体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1. 疏密有致, 合理规划环节
心理学认为:节奏太慢, 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松懈、兴趣淡薄;节奏太快, 又易使学生紧张、疲惫、焦虑。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围绕教学重点, 该细则细, 该简则简, 按教学需要加以取舍调整、疏密相间, 重点难点要重锤敲, 要学生精力高度集中, 积极思考, 以体现一个“张”字;学生易懂的非重点内容, 则可在“张”中体现一个“弛”字。只有在紧张之中见松弛, 激越之中见舒缓, 学生才能在张弛相济、起伏有致的富有美感的节奏变化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如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 教师就这样安排教学节奏:激趣导入、拓展延伸 (快节奏) ;感悟母爱、回忆母亲、呼唤母亲 (慢节奏) 。这样处理, 就显得错落有致, 重点内容重锤猛打、一般内容蜻蜓点水, 因而学生也就学有重点, 轻松自如。
2. 扣人心弦, 准确把握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讲话带审美色彩, 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的记忆, 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张弛有度、抑扬得体、扣人心弦的教学语言, 能让学生的情感活动紧随教师的语言而跳跃, 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前, 准确把握文本的情感, 设计好语言基调, 关注语言中节拍强弱、力度的大小等的交替变换, 及句子长短、语调升降的有规律变化。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开头部分, 教师应用低沉的语调叙述;在人们哭泣着追赶灵车时, 教师的语调应是急促的。教师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要有适当的调控;不能过强过弱、过频过缓, 应做到流畅连贯、富有动感, 宛如“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学生也会随着教师语速语调的变化, 在心中激起相应的感情。
二、起势———张弛有道, 情势和谐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精神享受, 情感愉悦、回味无穷, 恰似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饕餮大餐。而教师于语文教学的情势调控, 也正如顶级大厨于满汉全席的烹调艺术, 要做到“知味”, 咸乎淡否;“调味”, 添油加醋;“入味”, 煎炸烹煮, 才能完成真正的智慧盛宴。
1. 咸乎淡否, 切准心理脉动
学生感知信息的心理过程具有外显性,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外显行为, 准确地透视他们的学习心态。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要产生和谐“共振”, 需要教师审视情势, 精确地测度学生信息的接受量, 使教师输出的信息与学生接受信息的频率相同。如在教学《我爱绿叶》时, 学生1因为过分紧张, 把“啊, 朋友, 爱她吧!”读成了“啊, 朋友, 爱我吧!”引起了哄堂大笑。学生1双颊绯红, 其他同学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馈信号, 感受到生1的尴尬及全班的状态, 及时调整策略, 引导学生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读, 想表达什么意思?不但加强了探究的深度, 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2. 添油加醋, 保持学习热情
学生最厌烦枯燥乏味的课,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在保证教学科学性的前提下, 寓趣于教学过程始终, 做到课伊始, 趣已生;课进行, 趣正浓;课结束, 趣犹存。如《蝙蝠与雷达》的教学, 教师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 化难为易地让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究。针对学生质疑的问题“蝙蝠在黑暗中为什么还能自由自在的飞行?”, 教师首先带学生到操场围成一圈, 规定游戏规则:只要蝙蝠一呼叫“蝙蝠”, 飞蛾就要回应一声“飞蛾”。然后开始游戏, 在游戏告一段落后, 教师再次安排游戏, 但要求“蝙蝠”在蒙上眼睛的同时, 堵上耳朵或嘴巴, 试试还能不能抓住“飞蛾”。最后在结束游戏时, 联系课文交流讨论, 归纳结论。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 学习热情高涨, 效率也很高。
3. 煎炸烹煮, 掀起思维风暴
课堂教学要保持最佳状态下的“常温”, 教师要及时在情感冷漠处、教学冷场处、思维冷却处、兴趣冷淡处、知识冷落处加温或聚热, 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情感和思维畅通交流的氛围之中, 情绪高涨地学习。如教师在教学《太阳是大家的》时, 有位学生指出文中的“拔”用在这里不够好, 不能够表现出太阳对大家的爱。全体同学一阵沉默, 教师及时肯定了他的想法, 并抓住“拔”字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在太阳的一洒、一拔中你们仿佛看见了什么?”、“在太阳的一洒一拔中鲜花和小树会说些什么?让我们走近每一棵树、每一朵花去倾听她们的声音 (教师范读) , 能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就这样, 在学生的质疑声中, 在教师高超的调控下, 课堂掀起了思维的风暴, 涌动着智慧的春潮。
三、变势———对症下药, 因势利导
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 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信息传递瞬息万变, 有许多情况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所以教学的情势发展充满了“变势”。教师要及时洞察学情, 准确作出判断, 巧妙进行调节, 让课堂充满生成的智慧火花。
1. 厚积薄发, 引导问题争论
教学中, 学生与教师的想法不一致, 甚至偏离文本原意时, 教师不能无视或抹杀他们的思想, 应该鼓励他们更好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问题, 教师事先没有准备, 不能解决的, 要实事求是并存疑拓展。如学习《看月食》时学生问, 月食时, 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 为什么还能看见红铜色的圆影子?教师愣住了, 随即引导全体学生参与, 其他学生都各自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无法判断正误, 坦诚相告:“我被问倒了, 让我们课后查一下有关资料再来解答。”此言一出, 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课后纷纷查找相关资料。反馈时, 在同学们有理有据地陈述下, 不但知道了月食时看见红铜色的圆影子是太阳少量红色光穿过大气层被折射到位于地球影子里的月亮上的原因, 而且还知道了很多关于月球的传说故事和常识。这一延缓, 竟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成的智慧, 充满自信的生命力。
2. 柳暗花明, 开发“错误”资源
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错误, 有的来自学生的认识偏差, 有的来自教师的失误。教师要利用好这个契机, 让它成为一种教学资源, 为我所用。如一教师在教《学写字》时, 设计了“找朋友”的活动, 目的是在韵文中找出生字组成的词语。由于失误, 生字卡片里没有“语”、“文”二字, 教师却要求学生给“课”找生字朋友。在老师感到十分为难时, 一个孩子高高地举起了语文课本, 指着封面上两个大大的黑体字“语文”激动地说:“‘课’的朋友在这里———‘语文课’”。教师及时予以肯定, 并趁势引导, 让学生为“课”找到了更多的朋友。这一环节教师失误了, 但随即对失误的开发利用, 让学生不仅认识了更多的字, 提高了教学效率, 更帮助学生树立了“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学习观念, 可谓一举多得啊!
3. 歪打正着, 捕捉突发事件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能都遇到过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 有的来自教师、学生、媒体等内部干扰, 有的来自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干扰。这种“意外”, 于教学过程来说就构成了“险情”。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即时判断这些事件可否为我所用, 是否有利教学, 然后再选择是即时转移、回归主题还是顺学而导、升华主题。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 上课铃响了, 可孩子们依然情绪高涨地“吵闹”着, 浑然不知我的到来。面对吵嚷的课堂, 我并没有大声地斥责, 而是微笑地问他们为什么?“今天是10月12日, 是邱少云同志的忌日!”学生那充满悲伤而又激动的眼睛望着我。我惭愧了, 对于这么好的一个教学资源我忽视了。接下来, 我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了“听、说、读、写”祭奠英雄的教学, 让学生获得了精神洗礼。
情势调控是一门艺术, 教师只有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不断变化的教学实际, “化有形为无形”地进行调控, 使教学活动始终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打造出富有活力的生命课堂。
参考文献
[1]金菊玲.试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调控艺术.吉林教育, 2008 (7) .
[2]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 2006 (3) .
[3]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程天君, 吴康宁.当前教育学研究的三个悖论[J].教育研究, 2006 (8) .
[5]陈小军.调控教学因素改善课堂气氛.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27) .
[6]樊荣萍, 王晶, 胡志利.注重课堂教学调控,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考试周刊, 2008 (44) .
[7]刘学忠.浅谈新课程下思维情景的创设与课堂调控.教育理论研究, 2008 (14) .
7.美国强大的根本 篇七
闲话说了这么多,现在也该男女一号出场了。在某次行动中,皮特与麦卡救了他们国家的头号社团老大——美国总统。照理说,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救了总统自然是大功一件。可是这两个倒霉蛋不仅没有连升三级,而且还被发配边疆,去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管理仓库。既来之,则安之,这两个倒霉蛋在这个连上任管理员都没能走到尽头的仓库中,开始了工作……于是,《X档案》、《印地安纳·琼斯》、《图书管理员》系列在这一刻灵魂附体,《第十三号仓库》走上了的美国英雄主义的传统道路——反正一句话说来,皮特与麦卡只有拼命解决超自然的物品或极度危险的犯人引发的危机,才能保住美国强大的根本。
好戏正在上演
剧名:Dark Blue
译名:暗警
频道:TNT
演员:迪伦·麦克多莫特、欧马里·哈德威克、迪恩·班迪斯、尼克·爱考克斯
Coder Shaw是洛杉矶公共安全专家的一员,由于他不愿固守陈规,所以被当权者“流放”——开始了一段“无间道”般的卧底生涯……
剧名:Defying Gravity
译名:抗拒引力
频道:ABC
演员:克里斯汀娜考克斯、泰·奥利森、扎夫·派勒、马利克·遥帕
《抗拒引力》虽然有着真人Show的壳,但是却号称是太空版的《实习医生格雷》+《迷失》的综合体——8位宇航员将在6年的时间穿越整个太阳系。
剧名:Drop Dead Diva
译名:美女上错身
频道:Lifetime
演员:布鲁克·艾略特、玛格丽特·周杰克森·哈斯特、爱普洛·波尔拜
8.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 篇八
中国农村仍在继续发展,但与80年代的辉煌相比,今天的情形已经不容乐观。纯农户的收入增长速度连续下降乃至出现负增长,不仅表明农村发展目标的实现遇到困难,更影响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增长。为扭转这种局面,近几年“政策变量”的作用似乎得到加强,但是,政策变量中的“改革内涵”缺乏力度,或者说政策未包涵“政治”,而过多
地集中于对发展的“指导”。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施实效果,必须调整政策,而调整政策的前提是认识的转变。
农民收入提高要靠农业的专业化,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必须有广大、统一、自由的市场,必须使农民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这是被一切成功的农业所证明的规律,中国不会例外。只要有市场在,市场就会在广大的领域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市场发育本身遇到严重障碍,资本市场、劳动市场和土地市场这三大要素市场停止发育,农产品市场甚至有所倒退,农民进入市场的途径是一路红灯,何以谈市场的推动作用?这是农村发展趋于缓慢的病因所在。农民进入市场太难,阻碍太多,费用太高。这是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的根本问题。
在一切阻碍农民进入市场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我国农民“小规模兼业农业”的生产方式,而目前支撑这一生产方式的制度是缺乏财产权保障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问题不是出在“家庭”这一组织,而是出在“承包”这一制度选择所包含的内在缺陷。
小规模兼业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特征,这种农业自身不可能创造很高的收入。首先,这种农业以精耕细作为特点,廉价劳动力是其存在的基础,因此不可能创造出较高的农业工资。其次,农户兼业以季节性打工为主,农民工难以成为具有专业素养的熟练劳动力,收入水平提高受到限制。有资料证明,我国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在198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再者,面对大量农业劳动力,国家很难通过财政补贴使他们获得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而通常他们会成为向社会提供净收入的纳税人。像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大国,要给农民补贴,让农民的收入达到城市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能承担得起。相反,我们还不得不从那里取得一定的财政收入,相当一部分农村公共建设也还要农民掏腰包。这样一个现实不改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前景就相当黯淡。第四,小规模兼业农业尽管可以利用科学技术,但成本相对高昂。
小规模兼业农业使普通农民阶层分散弱小,造成普通农民与乡村权势阶层之间的权利不对称。这是“农民负担”减不下来的根本原因。最近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又开始新一轮农村税费改革,但正如现任安徽省委书记说的那样,关键不在于制度怎么定,而在于怎么执行;如果执行不好,后果更糟。从字面上看,我们现在正要被改掉的税费制度也很不错,但就是没有好效果,难道今后的制度一定有好效果吗?中国的问题常常是“试点”好,“普及”就不好;试点的时候好,试完了就不好。我担心重蹈覆辙。执行不好的原因,便是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内涵的农民与干部们之间的权利不对称&am#0am#0;农民太容易承受负担了,农民缺乏物质条件和组织资源捍卫中央政府政策使他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在现有农业生产方式下,要农民拥有这样的物质条件和组织资源非常困难。
小规模兼业农业放大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至少增大了中央政府这方面的忧虑,使得粮食流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举步维艰。现行粮食流通政策使国家负担沉重,农民似乎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但改起来很难。不论批评这一政策的根据如何,小规模兼业农业的生产方式的确是粮食市场波动的促成因素之一。
失去财产权保障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的阻碍因素。土地承包权的不稳定性,使得农民不可能将土地作为一种财产通过出售来获得进入城市的创业资本。地权不稳定使土地贬值,使土地无以资本化,大大削弱了农民积累资本的能力。进城的农民甚至要通过不停地向家乡政府交纳税费来保留自己的房宅和庭院,否则将彻底一无所有。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80年代推动了农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但以为这一制度今后还会继续大显身手,是非常幼稚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对于农民由食不果腹转向温饱有余,的确是一剂灵丹妙药,但对于商品农业的发展并非最佳制度选择。承包政策对农业生产所释放的效应早已是强弩之末。以承包制为代表的农村改革,并不是一次完整的产权变革。我们好像建立了一种新的家庭经营制度,并大力称颂这个制度的优越性,但家庭经营制度所赖以存在的土地却不由农民支配。这种权利的不配套,已经严重束缚农村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
我们当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解决小规模兼业农业问题,但我们必须通过改革为解决这一问题积极地创造条件。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给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注入财产权内涵,使承包权固定为财产权。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土地财产权的确立开始的,没有这一步,现代市场经济无从谈起。中国舍此不会找到另一条道路。
近几年中
国乡村的民主政治改革为世人所瞩目,但如果把这项改革的重要性置于土地产权改革之上,就将犯历史性错误。在没有财产权的人民中间推行民主制度在世界上没有成功的先例。财产由权力控制,或者权力的财产化,所能产生的只是寡头政治。我所希望的是在土地财产权改革为先导的情况下,逐步发展乡村民主政治,使中国乡村实现渐进式变革,最终使中国农村社会跳出以往
9.《金刚经》的根本 篇九
《金刚经》能够消业、除障、增福增慧,助往生极乐,功德不可思议。经的长度也非常适合作为日课诵读。
《金刚经》是根本佛法的心要,它的基本精神还是用佛法本身来概括为最妙。在佛法中有四悉檀义。用四悉檀义来概括《金刚经》基本精神是最恰当的。四悉檀者就是指四种成就:一是世界悉檀,二是各各为人悉檀,三是对治悉檀,四是第一义悉檀。这四悉檀是佛法成就佛道、度化众生的基本教则。
《金刚经》就是奉行其则的具体表现。所谓世界悉檀者就是应世界诸法因缘而安立世界法相,令世界众生于世界缘起法相而生智解。所谓各各为人悉檀者就是针对众生种种根性而施设方便,令其解悟法性。所谓对治悉檀者,就是对治众生根本烦恼,如六个根本烦恼。所谓第一义悉檀者,就是全破凡夫界之虚妄性,直显胜义谛不可思议性。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是也。《金刚经》法义也就是依四悉檀而宣讲的无上宝典。
《金刚经》中讲:“于法不说断灭相。”这就是随顺世界因缘,是世界悉檀,也就是“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也就是“妄法是常,圣人亦现,然不颠倒。”《金刚经》中讲:“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各各为人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就是所有众生皆度,然不执于灭者,是为真度也。《金刚经》中讲:“若以色见我,以声音见我,是人邪行道,不能见如来”就是对治悉檀。执相为邪,扫相为正,对治而已。《金刚经》中讲“如是观”,这就是离相见真的第一义悉檀也。如上就是《金刚经》基本精神。
《金刚经》在佛法中的位置
《金刚经》是大乘佛法的根本与前提。《金刚经》中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由此可证明,此经是成佛的根本法所在。据《解深密经》中佛判释一代说教,可分为三时,一是有相教,二是无相教,三是不有不空中道了义教。无相教是大乘教,有相教是小乘教,第三时了义教是大乘教的圆满教,是以无相教为基本而圆满无量义。
《金刚经》是属于第二时无相教的核心,也就是大乘佛教的基础与前提。《金刚经》直显无相法性究竟彻底,又于无住广大甚深行上做种种阐释,可为理事兼备。然也有隐而未显之密意存在,如全部般若经都没有广开心识结构分析,对于第八识没有阐释,所以在转识成智还有操作上的细节没有显明,这正是唯识了义教在第三时所要补充的。所以学修《金刚经》必须还要进一步地学修瑜伽唯识教,这样才是圆满的大乘佛法之实践。
《金刚经》在佛法中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是最根本的教义。然而,至高无上与根本前提并不意味着其中实质内涵的妙义都已详尽,所以佛在第三时中,广演唯识所现之义,从而使得转识成智的方法是一种具有精密的结构系统与可操作性之方法。《金刚经》之所以至高无上,就在于其开启一切法平等性义,也就是不二法门,也就是一真法界理。这个妙义在唯识教里得到充分的具体阐释。
拓展阅读:《金刚经》感应
1、神奇的经卷
这是一则经卷救人的故事。
唐朝政和年间,有一位心地善良的`石匠,人们都称呼他孙翁,每天持诵《金刚经》。有一天,他和三十多位伙伴一起上山采石,一路上说说笑笑,很高兴地来到山上,大家拿出工具叮叮当当凿起石头。突然,轰隆隆的一声巨响,山崩裂了,石头飞滚,石匠们就这样葬身于乱石中。十二年后,孙翁的子孙们上山寻找残骸,一块一块地搬开石头,奇迹出现了,石缝里有一个人端坐着,仔细一看是孙翁,大家惊呆了,欣喜又疑惑地问:“十二年中,没有任何东西吃,您、您怎么还活着?!”他笑着说:“唉,饥饿时发现身边有一张油饼,随手拿起吃掉,直到现在不觉得饿。”忽然忆起平日念的《金刚经》,便问是否还存在,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在、在、还在。”他们高高兴兴返回家园。到了家中取出经卷一看,惊讶不已,经卷上有一个如油饼般大的圆孔,大家明白了,孙翁在那场劫难中能幸存下来,是依靠不可思议功德的《金刚经》。祖孙们激动万分,泪水溢流。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知道此事的人们都生起了信心,称赞本经神奇功德,很多人也开始念诵。
2、猎人免苦
自古以来人们以肉食为美味,于是千方捕捉、百计搜罗使飞禽走兽失魂落魄、尸身横陈。莲池大师云:“造此弥天恶业,结成万世深仇。一旦无常,即堕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受罪毕时,仍做畜类。冤冤相报,命命填还,还毕为人,多病短命,或死蛇虎,或死刀兵,或死官刑,或死毒药,皆杀生所感应也。”杀生果报不可思议,使人胆战心惊。怎样才能清净怨障呢?《金刚经》具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曾经杀过生的人,应从内心深处悔过并立誓念诵本经,现世即可消罪灭障,后世得生善趣。
宋朝有一名叫王将国的猎人,他的妻子纯朴贤善、敬信三宝,从没有间断念诵《金刚经》,夫妇过着和睦富足的生活。
每次见王将国猎取很多动物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妻子总是愁眉不展,心中思忖:丈夫这样杀生,以后的果报很可怕。一天妻子劝告他另谋生计,不要再打猎了。王将国执意不听,一定要去打猎。妻子继续劝说:“这本经第十五分,主要讲金刚经的功德,经文很短,念一遍也是很好的。”经过妻子以温和善巧的语言再三劝告,只好陪同妻子念了一遍功德品。
事隔五年,王将国身患重病,昏迷不醒中青衣鬼把他提到冥府。凄凉惊恐中,阎罗王严声厉色地说:“你生性凶暴,残杀生灵,罪如山丘,判入号叫地狱中感受油锅煎煮之苦。”此时鬼吏查了善恶薄说:“他生前曾与妻子念过《金刚经》的一分。”阎罗王稍解怒气说:“以此功德,当受一分的地狱之苦。”便命鬼卒把王将国带到油锅前,将少少的铁汁浇向他的后背。恐惧当中他惊醒了,感到背痛难忍,让妻子过来看,他后背确实有一块皮肉溃烂流脓,就像铁水烫伤一样。请了很多医生都无办法治疗。昼夜悲惨地号叫,他知道此是地狱铁汁浇淋所致,只有依靠佛法的威力才能脱离此苦。于是叫妻子沐浴、敬香,替他祈祷发愿:“从此断杀,慈悲众生,书写《金刚经》,终身持斋念诵。”妻子又将念《金刚经》的功德回向王将国,祈求三宝加持他的病马上好。晚上,王将国梦见一神僧手持宝瓶来到床前,将瓶中甘露水洒在背部说:“你的妻子为你念《金刚经》,现在你的病好了。”
3、三刀和尚
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不仅有生老病死之苦,还受到诸如王法、邪魔、怨贼等危害,但念此威力无穷的般若经,可以灭罪积福,免受种种危害的侵扰,诸事吉祥。
唐朝孝子张伯英,干元年在寿州当兵。他非常想念年迈的父亲。由于他的父亲在颖州居住,遂盗取官府的一匹马急急驰去。在淮阳休息时,不幸被官兵查获,寿州刺吏崔昭下令处死刑。在行刑时,刽子手举刀用力砍下去,不但没有伤害张伯英,刀反而断成两截,又换了一把刀,仍然无法伤害他,再换一把,如前一样。刽子手拿着剩下的半截刀,呆呆地发愣。一会儿,惊叫着:“我用尽所有的力气,每当刀刃快要砍到他时,刀突然断折,手臂也无力了!”
【根本的同义词】推荐阅读: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0-02
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10-27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实录08-07
国家安全的作文:国防是根本10-25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国旗下讲话10-25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10-26
工作的根本动力来源于自我激励08-17
自觉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的根本大法”08-31
改进监管的根本问题是公司治理10-13
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