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要求

2024-09-18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要求(精选11篇)

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要求 篇一

课程设计要求

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三周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相关理论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掌握使用现行较为流行的数据库理论和数据库开发工具进行数据库管理操作(如用户界面的设计、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建立完整性约束,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查询,更改等操作)的方法;具体应用方面,要求学生对SQL语言要有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对数据库的管理(主要是安全性方面)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设计的最终结果为学生设计和完成具有较完善功能和一定规模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后台)、以及部分(前台)功能,并提交设计报告。

二、课题设计的内容、步骤和要点

1.课程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包含两大部分内容:设计软件和设计报告。其中设计软件在题目验收时由指导教师检查,具体内容不同,系统要求不同,请参考本指导书第三点(供选题目);设计报告作为书面材料提交。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有:

(1)概述:包括项目背景、编写目的、软件定义、开发环境等内容。数据库

环境选择SQL server 2008中文版;前台编程语言或其它高级编程语言。

(2)需求分析:问题陈述、系统需完成的功能;完成部分数据流图或数据字

典。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即描述每一个功能所完成的任务情况。

(3)概念结构设计:完成系统E-R图,若图太大,可以用分E-R图形式完

成。

(4)逻辑结构设计:完成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分析关系模式是否符合一

定级别的范式要求,不符合的话需要进行模式分解。

(5)物理结构设计:确定数据存放位置、系统配置等。

(6)数据库实施:数据输入、程序设计与调试等、数据库运行与维护(数据

库安全性完整性的控制、数据库备份)。

(7)数据库中的表、视图、存储过程(如果使用)的结构和定义(可以用

SQL脚本提供);表间关系;用SQL建表(定义主键、外键及约束)、完成各种查询要求(运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方法);主要功能实现的程序段(代码)。

(8)结束语:写出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心得,有哪些收获,设计还需要在哪些

方面改进等;若有需要感谢的老师或同学,也可以在这部分内容中加以体现。

(9)参考文献:列出设计中参考的数目或文章,写清楚书目名称、作者、出

版社和出版日期。

2.设计步骤和要点

本次课程设计的步骤可按照设计内容要求,在选择了设计题目之后,先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和E-R图设计及相关文档的撰写;然后再进行关系模式转换和评价、数据库表的建立等;接下来进行系统功能的实现,即完成后台操作的代码编写,以及前台功能的代码编写;调试和测试可基本同步进行,最后完成对系统的评价(或得出结论)和心得体会等文档的撰写。

本次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各个文档的撰写和系统功能的具体实现。学生须以本指导书中对设计内容具体说明为设计依据,并根据不同系统的不同要求有侧重地完成任务。在语言上,须注意使用书面的、理论的语言,不要使用流行语、网络语、缩略语等非标准书面语。叙述注意前后的连贯性、逻辑性。图表要清晰,层次要分明。另外,如果在技术上或设计思路方面有亮点,也可以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供选的设计题目

题目一: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题目二:企业客户管理系统

题目三:车站售票管理系统

题目四:学生公寓管理系统

题目五:酒店客房信息管理系统

题目六: 仓库货品管理系统

题目七: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题目八:商品销售管理系统

题目九: 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

题目十:医药销售管理系统

题目十一:书店销售管理系统

题目十二 :光盘出租管理系统

题目十三:停车场管理系统

题目十四:旅行社资源管理系统

题目十五:餐饮服务管理系统

题目十六:机房信息管理系统

题目十七: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题目十八:驾校信息管理系统

题目十九:自拟题目

特别说明:以上的十九个题目,同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个,系统功能可参考网上文档资料、图书馆书籍、或自行设计。教学班中每个题目最多只能有3个同学选择,请同学们互相协调,请班长或教学(课代表)班长负责统计同学们的选题情况并制作成Excel表交给老师。但是,设计等需要每个同学自行完成,不得与他人合作完成!另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对管理系统的理解,自行拟定设计一个题目,但需要与任课教师讨论,得到认可后方可进行设计。

四.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和排版要求

1.电子文档中内容及顺序:任务书、课程设计报告正文、附录(若有)。

2.课程设计报告正文要包含设计题目、设计目的、需求分析、系统功能描述(或总体结构图)、系统E-R图、各数据库表的建立(代码)、系统各功能实现(代码)、系统功能评价等,这部分为报告的主要内容,最后写出本次课程设计的结论和心得体会。可参照本指导书第二点设计内容编写。

五. 课程设计工作进度安排

1.准备工作:同学复习课程相关内容;

2.课程设计第1周第1-2天,指导教师下发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确定设计题目、调研、书籍和资料的准备。

3.第1周第3天-第5天: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4.第2周第1天-第3天:数据库的实施、编程。

5.第2周第4天-第5天:完成详细设计。

6.第3周第1天-第3天:编程和测试,撰写设计报告。

7.第3周第4天-第5天:课程设计检查和答辩,提交设计报告及程序源文件(电子版)。

六.课程设计的考核及成绩评定标准

本次课程设计的考核方法是学生实际演示其设计完成的系统功能,并提交个人的设计报告及源文件文档;学生需简要叙述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设计思路及完成情况,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答辩的具体情况随机提出问题,以每个同学的最后得分及其设计报告质量和完成系统的工作质量为评判标准。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参考)

及格:基本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所承担的课程设计任务难度较易,无工作依赖性,工作态度一般,设计报告的内容不太完整,图表无原则性错误,条理欠清晰,格式较规范。

中: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所承担的课程设计任务难度和工作量一般;设计方案基本正确,有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工作态度尚认真,设计报告的内容尚完整,但分析不够深入。

良: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所承担的课程设计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工作量较饱满;设计方案正确,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对某些问题有见解,工作态度较认真,设计报告的内容完整,观点明确,层次分明,图表清晰,但分析不够深入。

优: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全部任务,所承担的课程设计任务难度较大,工作量饱满;设计方案正确,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及一定的创造性,工作态度认真,设计报告内容充实,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图表清晰,分析透彻,格式规范。

不及格:没有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任务,所承担的课程设计任务难度未达到要求,工作量不足;工作态度不认真,设计报告的内容不太完整,条理不清晰,或有明显的抄袭行为。

七.其他说明

1、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严禁抄袭他人成果或找人代做等行为,一经发现,其成绩按不及格计。

2、指导教师负责考勤,学生不得迟到、早退或旷课,因事或因病不能参加设计,应按手续事先请假或事后补假。

3、课程设计报告封面按要求统一发给各位同学,请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填写封面内容。

2.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要求 篇二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能力培养

课程设计是I T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实践环节, 理论课程的巩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通过课程设计环节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长期以来对学生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和网络的发展, 传统的课程设计模式很容易使这样一个重要环节流于形式, 很难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因此如何提高课程设计对学生的锻炼, 真正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 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理论学习的补充环节, 是对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 也是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机会。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受到的主要困扰有:其一是扩招以来学生多、教师少, 导致教师所拟选题少, 结合实际不够, 学生也难以从实际中理解选题意义;多人做同一个选题学生抄袭现象难以杜绝。其二是一个完整的设计需要从调研分析到程序设计等多个环节, 对学时要求高, 但现在普遍安排的学时不够, 往往导致学生敷衍了事或下载抄袭。其三, 课程设计偏重于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与

*本文系广东工业大学高教研究项目:经管类专业IT

工具的使用, 与软件工程类的学生课程设计非常相近, 注重“微观”技术培养, 而相应忽略了“宏观”的企业管理应用培养, 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具备特殊竞争力, 也难以达到信息管理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懂信息技术的高级管理人才”。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改革和创新已迫在眉睫。

一、课程设计改革创新具体做法

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大力推进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多参加实践、多进行练习, 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有利于技能、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 应培养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创新首先确定目标, 然后从课程选题, 任务安排, 设计过程监管和成绩评定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重塑人才培养模式。

1. 目标

在教学中积极贯彻“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 以素质提升本, 以能力培养为纲, 以知识传授为目, 以职业技能为用, 以教学创新为体, 以学生兴趣为源, 开发学生潜能, 增强竞争优势, 培养懂管理的信息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学设计情景化, 情景创设主题化, 主题导向项目化, 项目实施责任化, 责任落实成果化, 成果评价科学化”的教学改革理念,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2. 课程设计任务安排明确、具体

在设计初始, 让学生辨清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宣讲课程设计的基本过程和考核方法。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创造性, 关键还在于课题的选择。课题要大小适中, 但是又要“五脏俱全”, 使学生受到应有的培养和锻炼。

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来看, 课题来源于实际, 有真正的用户, 在用户的配合和支持期望下, 不仅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系统开发, 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扩招后学生多, 老师的项目和学校的资源难以支撑如此多学生的实际实验开发, 笔者尝试发动学生主动寻找课题来源。在一开始学生主动寻找课题来源有一些困难和阻力, 但是经过几年实践, 效果也很好。很多学生在寻找课题来源的同时, 锻炼了营销和交流能力, 而且能帮助企业寻找合适的IT结合点, 研发管理信息系统。而且学生这种走出校园接触企业寻找课题的方式, 也受到了一些中小企业的欢迎, 企业愿意接受学生调查, 欢迎学生提出意见并表示如果系统合适也愿意使用, 并且愿意接受学生毕业以后来企业工作, 这样对学生的未来就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种课程设计任务的安排, 每一个项目都是来自于实际, 具有实际意义。改变学生选题方式单一化, 杜绝学生沿袭或者网上抄袭的现象。

3. 课程设计过程实行项目负责制

改变以前一人一题, 一个完整的设计需要从调研分析到程序设计等多个环节, 工作量大, 需要学时多, 多数学生一个人往往在课程结束时难以完成, 反而导致学生敷衍了事或下载抄袭, 使课程设计流于形式。

改革后以3~5人对学生进行分组, 具体明确各组设计题目内容、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分工。小组长承担项目负责人的角色, 负责计划制订、进度安排、过程监督和协调等工作, 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综合管理, 对实验任务是否完成领导负责, 扮演主要角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有权利重新制定小组长, 以实现民主化。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起指导作用完成这个目标, 起辅助作用。

具体要求如下:

(1) 各小组制订计划和进度安排:依据“实验指导书”和“实验大纲”, 在教师指导下, 采用甘特图制订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的进度、成员的任务分工和各阶段的目标要求。

(2) 各小组依据项目实施计划 (甘特图) 进行实施:课程设计主要分为调研、分析、设计、实现等阶段, 也有不少工作是并行的, 其中团队内部监督和协调尤为重要。项目管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团体努力的结果, 团队中成员的平时成绩实现互评。

(3) 设计过程中, 各小组首先要对项目进行深入和充分的调研, 针对调查所了解到的业务流程, 提出新的业务过程模式。这就要求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 否则就无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管理模型或业务流程改造之后, 学生考虑采用何种信息技术和手段.来构造新的信息系统。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适时指导。

(4) 系统实现时, 采取分功能模块、自由组合, 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积极性, 负责同一模块的学生必须分工合作才能完成设计, 各模块设计完毕后, 分别进行调试, 通过后, 全体再进行系统联凋, 直至全体通过。在合作设计和调试过程中, 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由于各模块间存在密切联系, 因而学生必须运用系统论的观点, 分析自己模块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与其它模块的关系, 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设计。

小组必须在计划的指导下, 分头负责, 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实验;如果某个人的任务不完成, 不仅其个人成绩受到影响, 小组进度也会受到影响。从试验情况来看, 这种组织形式, 比单独一个人完成设计的形式更接近实际环境 (团队工作是实际信息系统开发的一个特点) , 不仅可以完成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作、协调能力和竞争精神。

实验之所以这样设计, 让学生得到较为真实和有效的训练, 全面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素质。通过课程设计这门课, 学生不仅要完成实验设计本身这个内容, 也学习了如何进行项目开发和管理, 以适应实际需要。

4. 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

课程设计的指导, 做到全程、多方位, 并保证给学生留有足够大的自主和创新空间课程。设计过程控制, 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老师指导, 另一方面学生自己监督, 负责。变依赖教师管理为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在课程设计过程中, 坚持做到严而不死、放而不散。为了全面训练学生、完成设计任务, 除了给予及时的指导, 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之外, 还必须加强监控, 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如需求分析、设计报告必须严格要求, 中期检查也采取答辩汇报形式, 不合格的一律要求重写。

因此课程设计指导书事先做到具体明确, 一方面“集权”进行严格的要求、控制和考评, 防止过去那种无人管无人问, 让学生完全自由设计, 到时间随便交个报告就行了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 还是更多地“放权”让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通过让学生参与课程考核, 保证学生能在自我管理乃至自觉行动中, 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任务,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5. 课程设计的考核

课程设计的考核, 做到多层面、多渠道, 使考核本身也成为学生的学习环节为了全面训练学生、完成实验任务, 除了给予足够的压力和方法指导之外, 还应该给学生予足够的约束和激励,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

因此, 学生课程成绩拟取决于三个部分: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实验任务完成情况、团队人员互评价情况。这样,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根据小组的进度要求、个人目标的进度要求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 (控制) , 同时, 小组实验目标必须实现的压力要求学生进行充分沟通和协作, 从而培养其团队和协作精神。这样设计的实验管理和绩效 (成绩) 考核体系, 不仅支持和保证实验的完成, 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项目管理技术和目标管理原理的具体运用, 达到双重学习的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主要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答辩成绩 (40%) +报告成绩 (30%) +平时成绩 (3O%) 。答辩分为两次, 一次中期答辩主要是针对需求报告文档进行汇报, 后一次针对程序运行情况进行答辩, 要求程序运行演示。答辩成绩给定标准, 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准备PPT进行汇报演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在汇报中, 教师进行提问, 同学也可以进行提问, 根据答辩的情况由教师给予答辩成绩;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轮流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减少学生“搭顺风车”的现象。报告成绩, 根据学生交来的报告质量由教师评定。平时成绩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定, 教师占60%、学生占40%, 学生互评成绩是学生在平时的设计过程中, 学生之间相互监督, 根据完成设计工作量的大小、态度、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情况等进行评定。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一人包办”或“分工不明确, 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这样学生在平时和最终考评的过程中, 经历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环节, 对自己学习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和帮助。

二、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 (M I S) 课程设计是学生通过比较系统、全面的实际训练, 实际地接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实践课。在课程设计过程中, 不仅要培养学生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和角度来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培植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的作用, 还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理解和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和手段, 也可以比较全面地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创新改革后的课程设计效果理想。学生的积极性一直比较高, 学习态度非常端正:学生通过实践对复杂、抽象的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和管理理论理解得更深, 结合的更好;在能力培养方面, 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都有一定增强, 通过答辩, 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和应变能力;在个性品质培养方面, 学生的独立、务实、敢于创新的思维习惯, 勤奋肯干、团结协作的行为习惯得到了锻炼。

该课程设计对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研究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形成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樊世清.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J].科技信息, 2007 (34) :10

[2]纪贤标, 邵哲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 2008, 9 (1) :83-86

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要求 篇三

【摘要】实验室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高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验室管理系统走向信息化建设乃大势所趋。基于Windows 7 professional开发平台和B/S的开发模式,通过分层设定结构、数据库的设计等途径建立起来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能满足学校对实验室进行管理的业务需求,优化了实验室的工作流程,更新了实验室建设的理念,符合潮流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教育部在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指出中国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创新”,教育观念要“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作为普通高中的课程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亦应如此。

一、实验室管理的概念与现状研究

实验室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高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其地位决定其“既要有丰富的资源,又要有先进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最积极、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的最佳空间。”①其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日常运作等要素以计算机网络为中介进行连接,利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数据库信息技术,实现对实验室的全方位管理,从预约、教学至量化考核,达到“数据网络化共享、无纸化记录与办公、资源与成本管理以及人员的量化考核等,为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②

基于数据库信息技术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目前在普通高中的普及程度较低。通过对五所高中的理科教师与学生进行抽样性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显示,教师与学生对实验室进行信息化管理大多持赞成态度,教师普遍认为实验室教学能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高中教师与学生对是否需要对实验室进行信息化管理,95%的师生都认为需要;其中超过4成的师生认为非常需要。而在现实教学与学习中,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基本处于空白。普通高中实验室配备信息管理系统的比例非常之低,仅达到12%。

二、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的理论支撑

教育部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指出了高中课程内容及其相关内容应遵从的基本原则。其中,信息技术是重要的组成因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与掌握超出了时代的预料,若脱离信息技术,坚持传统理念不做任何改变,教学势必难有长足的发展。

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最为契合的理论为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这就与我国课程改革的要求相吻合,为实验室信息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三、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的技术支撑

(一)系统开发平台:Windows 7 professional

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站软件平台的核心,它决定了网络系统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决定了应用及技术发展方向。Windows 7 professional 是在Windows 2000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2/64位操作系统,它适用于几乎所有的硬件环境,有超强的硬件兼容性,价格较为低廉。

(二)开发模式:B/S

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开发模式为B/S(Browser/Server)模式。通过B/S结构,用户界面利用浏览器完成,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完成,降低了使用难度,减少了开发与维护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

四、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层次设定

一般而言,实验室中需要有三类人员,其一是教师。教师在信息平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布课程内容与课程时间,评价学生的实验过程与结果是教师的职责与权利。其二为学生。学生模块需要有学生资料管理,如所属班级、课程开展、完成实验数量等。另外,何时进行何种课程的实验课,实验课的成绩等,也可在系统中查询得知。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另一个成员是管理员。管理员功能是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管理员的职能很多:设置系统内教师、学生的各种信息;管理实验室设备,设置实验室课程;进行实验室权限管理,处理意见及留言管理。

(二)界面设置

由于实验教师、管理员与学生都非专业网络技术人员,界面设置应具备简单明了的特征。如登陆界面:

图1:实验室管理系统登陆页面

登陆之后的模块显示同样需要具备这样的特征,以学生登陆之后的界面为例:

图2:学生信息界面

依此类推,教师与管理员按照系统设置的层次结构及其所具备的权限,应该有相应的简单明了又简约完备的界面。

(三)数据库设计

在设计数据表时,应将以下问题纳入考虑范围:规范性、合理性、真实性。实验室数据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表1:数据库内容

用户注册表:login

实验室基本表:labinfo

班级表:bas_class

实验教师表:teacher_info

学生表:student

实验设备表:equip_info

成绩表:score

实验预约表:reservation

实验记录表:record

实验教学表:lab_teach

课程表:bas_course

预约回复表:reservation -reply

实验室布局表:lab_room

五、实验室管理系统相关功能的设计

在系统规划完成后,需要有编程的介入,即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有相关代码。这些代码需要由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进行编写。以管理员模块为例,管理员需要管理学生与教师的登陆等各项信息。这些信息的产生即需要编写一段程序。编码因篇幅所限,不一一书写。系统编码在系统建立至维护都是存在的,在编码完成建立后,还需要一定的专业人员利用专业知识修复系统漏洞,防止其遭受网络攻击。

六、小結

本文研究与设计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Windows 7professional开发平台和B/S的开发模式,通过分层设定结构,数据库的设计,简明界面的创立等途径建立起来的。这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集实验室预约、课程安排、学生评价管理、教师业绩考评等于一体。此系统功能完备,操作简单,具备人性化发展特点,能满足学校对实验室进行管理的业务需求,优化了实验室的工作流程,更新了实验室建设的理念,符合潮流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由于笔者本身并非专业性网络人员,目前省内也未有类似的信息管理系统,故而在颇多方面还存在不足。然而,实验室管理系统走向信息化建设乃大势所趋,是我辈应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何克抗、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德文等,实验管理学网[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

[4]牛宝涛,基于网络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湖南大学,2005

[5]曹福祥,实验室建设与改革[M],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注释:

①刘诗海.配备标准与新课程关系的研究[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23(3):4

4.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选题精选 篇四

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1、某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2、某工业企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3、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4、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5、某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6、某贸易批发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7、某超市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8、某书店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9、某酒店客房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10、某酒店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11、某旅行社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12、某火车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13、某民航售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14、某汽车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15、某海关进出口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16、某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17、商业银行存取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18、某工业企业产品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19、某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20、某高校教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21、某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22、某高校教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23、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24、某高校教学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25、某高校宿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26、某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27、某高校招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28、某高校排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29、某医院收费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30、某行业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31、某税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32、某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33、某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34、某房地产公司房屋租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35、高速公路收费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36、某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37、某高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38、某高校就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5.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篇五

少盲目进货,降低进货成本,合理控制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并提高市场灵敏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在网络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开发一套进销存管理系统作为软件应用平台,构建一个业务与财务一体化,多个环节一体化的进销存管理系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开发意图

提高企业信息的管理效率,适应信息化需要,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2.应用目标

开发这个系统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本管理系统软件,能帮助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快速有效地实现商品的采购、销售管理过程以及商品、客商的基本信息、采购、销售订单、库存更新情况的查询,使企业进销存管理过程更加透明化、便利化、高效化。

1.3 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进销存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实时记录和实现商品的采购、销售过程,提供便利有效的商品管理方式,提高企业整体运作的效率和透明度。主要要求是查询以及业务处理过程的高效性,以及保证企业的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以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2.2系统功能分析

本节将根据需求分析中总结的用户需求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

根据实现功能的不同系统可以分为三大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基本资料维护模块、业务管理模块。如图2.1所示。

图2.1进销存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示意图

各功能模块设计:

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员重置密码,更改用户其他信息,添加用户以及用户更改自己的密码。

 商品信息查询模块:包括利用商品的商品编号、商品号、商品类别等信息进行查找。

 商品信息维护模块:包括商品信息的更新、添加。

 客户信息查询模块:包括利用客户的商品编号、商品号、商品类别等信息进行查找。

 客户信息维护模块:包括客户信息的更新、添加。

 采购管理模块:包括采购订单的建立、更新订单状态、订单的查询。 销售管理模块:包括销售订单的建立、更新订单状态、订单的查询。

2.3系统流程图分析

下面进行系统流程分析,所谓系统流程就是用户在使用系统时的工作过程。

运行系统后,首先会看到主窗体,但是主菜单中除了登录菜单项外,其他都是灰色的,即必须先打开登录窗体,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真。身份认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过程。

 确认用户是否是有效的系统用户。 确认用户的类型。

时,需要输入要创建的用户的用户名和用户类别,密码可以设置为默认密码。管理员还可以修改和删除其他普通用户数据,普通用户只能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在本系统中,首先应该先添加商品、客商主文件信息,之后才能建立采购、销售订单。商品管理模块可以进行添加、删除和查看等操作,包括商品号、商品名、商品类别等信息。客户管理模块同样可以进行添加、删除和查看等功能,包括客户号、客户名称、客户的地址等信息。

在添加完商品、客商信息后,就可以进行采购订单的建立了。在采购管理模块,可以进行订单的建立,修改订单状态,以及更新商品实际收货量等,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不允许任意修改订单信息,保证订单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添加完采购订单,收货后,有后台数据库服务器实现商品库存自动更新。商品入库后,可以建立销售订单,在销售模块,同样包括订单的建立以及订单状态的更新和查看等操作,同样不允许任意修改订单信息。

本系统流程图分析如图2.3所示。在系统分析图中,可以看到,如果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无法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匹配,则将弹出消息框,提示用户名或者密码错误,是否需要重输,如果选择确定按钮,将回到登录窗体,并且系统自动清空原来填写的用户名和密码,并把光标停在用户名上。

图2.3 系统流程分析图

2.4数据库结构设计

数据库结构设计是总体设计阶段非常重要的环节,好的数据库结构可以简化开发环境过程,使系统功能更加清晰明确。数据库结构的变化会造成编码的改动,所以必须认真设计数据库结构后再进行编码,以避免无谓的重复工作。

2.4.1数据库概要设计

概要设计基础是完成需求分析后提供的需求说明书,用概念数据模型表示数据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这种数据模型是与DBMS无关的、面向现实世界的、易如理解的数据模型,其独立于计算机的数据模型,独立于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与用户进行交流十分方便。

本系统所使用的数据库是oracle 10x,数据库gly中包含12张表,即商品表、客商表、采购订单表、采购订单明细表、销售订单表、销售订单明细表、登录用户表、员工信息表、库存日志表、采购订单状态表、销售订单状态表、商品价格更新日志表。

企业进销存的应用系统的后台数据库Oracle gly模式中的表是通过er_win 设计和实现的。ERWin 的全称是AllFuusin ERwin Data Modeler,是CA公司AllFuusin品牌下的数据建模工具。支持各主流数据库系统。其设计图支持MS office的直接拷贝。

企业进销存的应用系统的erwin图如下图2.4所示

图2.4 进销存管理系统的erwin图

2.4.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运用ER_WIN软件,可以直接设计数据库表的逻辑和物理结构,可以设计表中各个字段的数据类型,以及各实体间的关系,同时可以直接转化成相应的表,不需要通过代码来建表,方便快捷。如上图显示的进销存数据库的物理模型,设计完成后,可以直接转化成数据库中的表格,不需要再书写建表的相关代码,方便快捷。

2.5 系统主界面

在本系统中,主窗体名是frm_main。

首先为主界面设计主菜单。在工具栏中选择standard 中的MainMenu 控件,将该控件加入主窗体中,命名为Mmenu,双击Mmenu,对主菜单进行编辑。为了界面的美观,可以在主窗体中放置图片,系统注界面如下图2.5所示。

图2.5进销存管理系统主界面

 实现结果如下:

 当用户名或者密码不正确时:

 当用户名和密码与数据库相匹配时:

 登录前,系统主界面,除了登录和退出菜单,其他都是灰色的。

 用户名为admin登录后,系统主界面,没有菜单是灰色的。

 用户名为cgy110(采购员)登录后,系统主界面:销售事务管理,系统管理,基本信息管理菜单项中的客户、商品信息维护子菜单是灰色的。

 用户名为xsy220(销售员)登录后,系统主界面:采购事务管理,系统管理,基本信息管理菜单项中的客户、商品信息维护子菜单是灰色的。

3.2 采购订单建立

在这个系统中,企业的采购订单包括订单主表和订单明细表,订单主表的字段包括订单号,公司号,下单日期,预期收货日期,订单状态,而订单明细表的字段包括订单号,商品号,订单数量,实收数量,单价,将订单分为两张表,是因为在实际采购事务处理过程中,可能一笔订单购买不止一种商品,分开存储利于事务处理的同时,也有利于系统设计。订单分为两张表,就需要分两次建立,订单明细,因为所有的字段都是字符型或者数字型,可以直接用数据库中的数据显示编辑组件(data countrols)来输入数据,并且每一个组件可以直接与porder_dtl(订单明细表)中的某一字段相关联,商品编号用dblookupombolbox实现输入的是商品名称,但是存储的是商品编号功能,其他直接用dbedit组件实现输入显示功能,然后通过dbnavigator 组件实现插入记录功能。 采购订单明细界面:

但是订单表中,有两个字段(下单时间,收货日期)都是日期型,在数据库控件中,暂时好像没有可以输入时间的显示编辑控制组件,所以只能用程序实现插入记录功能。一般我们都默认下单时间为系统时间,所以我添加了一个timer 组件,通过timer组件的timer事件,将系统时间赋给pdate(下单时间)所对应的娴熟输入控件,并将该控件设置为只读的。订单插入的程序如下所示。当订单建立成功后,将会弹出一个信息框提示:订单建立成功。

 订单建立成功后,弹出信息框:

3.3 采购订单取消

订单取消看似很简单,只需要写个程序更新订单状态就可以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们要先判断下这个订单是否是“等待收货”状态,而且每个人都只能删除自己创建的订单,也就是删除的那张订单的username(业务员)必须与登录时的用户名相同。所以这也无形中给代码编写实现订单更新带来困难。后来代码语意是正确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数据库不能同步更新,所以我最终还是决定用数据库显示编辑控件来实现这两个过程。可是其实上也不简单,因为我想要实现的是当我打开那个窗体时,dbgrid 控件中的记录满足两个条件,订单状态为确认但是还没有收货,而且必须是这笔订单的业务员,才能成功删除订单,而且只允许修改status列的相关内容,而且在订单取消窗体中,还可以根据客户名称查询满足条件的记录。

 采购订单取消窗体包括两个主要程序。相关程序如下: 

订单取消窗体的formcrate 事件

上面程序主要是实现当窗体打开时,窗体的数据库显示编辑组件中只会显示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即订单状态还没确认收货或者取消清单,而且是自己负责的订单。下面这个程序主要是实现当单击lookupcoumbolbox控件时,dbgry中显示满足订单取消条件的记录。 Lookupcombolbox 的单击事件

 订单取消界面:

3.4采购订单收货:

采购订单收货界面,在订单收货界面中,dbgrid不只是显示同一张表中的内容,它包括porder_dtl和porder表中的字段内容,需要实现可以根据客商名称和商品名称查找满足两个基本条件,订单状态是“等待收货”状态,还有订单的业务员必须是登录系统的用户自己建立的,所以需要用两个dblookcombolox显示商品名称和客商名称,然后再根据控件中的内容为条件查找相关记录。 系统实现根据客商名称查找功能的程序如下,查询条件为商品名称的程序相似。

 采购订单收货界面:

因为销售订单事务处理过程,与采购相似,不再赘述。

3.5 系统管理和密码修改界面

系统管理菜单项中包括用户添加、用户信息更新、重置密码子菜单,密码修改是一个单独的菜单项,因为系统管理中的子菜单权限仅属于管理员,而密码修改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单独设立,可以用户使用,同时有利于系统设计。然后把用户添加和用户修改分为两个菜单项,即通过两个不同的窗体来实现,是因为用户修改可以设置根据多条件查询,但是用户添加并不需要,而且条件查询反而给用户添加带来麻烦。

 系统主界面中的菜单项:系统管理和密码修改分开

遇到不少困难,但当我通过查找资料,或是向指导老师请教以及向同学请教,而设计出解决方案,实现预期功能时,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足以鼓励自己继续前行,也更加深我对delphy的学习热情。

6.《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题目要求 篇六

一.设计目的

熟悉Linux编程环境,加强对Linux命令的理解及函数的运用

二.设计内容

1.在Linux环境下模拟实现简单命令解释器。(1)要求实现的基本命令包括:

pwd

//显示当前所在目录的路径名

dir <目录名>

//列出指定目录名中的所有目录及文件 cd <目录名或路径>

//改变当前工作目录 newdir <目录名>

//新建目录 deldir <目录名>

//删除目录

exit //退出命令解释程序(2)可选做的扩展命令包括:

rename <旧文件名> <新文件名> //重命名一个文件或目录

find <目录>-name <待查找的文件名> //在指定的目录及其子目录中查找指定的文件

date //显示当前日期(3)提示:整个程序的大致框架可参考如下:

while(exit未被输入){

接收键盘的一行输入

分析输入的命令

对输入的命令进行处理,调用系统函数实现功能

} 2.设计要求

(1)设计必须在Linux环境下进行。

(2)命令解释程序的提示符为:姓名拼音@(3)程序编写中不得使用system()系统调用。

(4)整个程序必须严格经过测试,完成所有基本功能。源程序应有较详尽的注释。

3.可能用到的系统调用:

open(),close(),read(),write(),creat()chdir(), opendir(),readdir(),rewinddir(),closedir(),rmdir(),mkdir()getcwd(), ftw()

time(), localtime(), asctime()三. 提交要求:

1.完成的源程序和可执行程序必须保存在Linux服务器上。

2.要求实现的基本命令必须全部实现。完成可选做的扩展命令将得到较高的分数。容错性强和功能细节考虑更完全也将得到较高的分数。

3.每位同学必须完成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并上交纸质打印版(不少于3000字),设计说明书格式请从ftp下载《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查看。(学习委员收齐后交到老师办公室)。说明书电子版提交到老师的FTP

11计算机2班的同学: 交给韦婷老师

说明书电子版提交到:ftp://we:345678@10.5.1.请提交到该ftp的“/作业/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文件夹中 每位同学的课程设计说明书按以下格式命名: “班内序号-姓名.doc”

例如:05-李凯.doc

4.独立完成,不得抄袭,凡是发现抄袭的(无论抄与被抄者),均不及格。5.课程设计上交截止日期: 11月12 日

6.设计提交后将抽取一部分同学进行答辩,答辩时间另行通知。

注意:

1.Linux服务器远程连接方式:telnet 10.5.1.6(telnet连接服务器的过程可能需要十几秒,属正常现象,请耐心等待)2.登陆的用户名和密码 11计算机2班的同学:

用户名:112班内序号

例如: 11计算机2班的5号同学的用户名是:11205

初始密码:123456

3.在Linux环境编程,若要使用cin、cout,则必须用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并使用g++进行编译。

7.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要求 篇七

为此, 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讨论式课堂教学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 同时也是很多其他专业为学生开设的一类基础课程, 该类课程面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教师在讲授时应该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 对课堂教学的形式和侧重点进行精心的设计。

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自身的特点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 我们可以进一步丰富该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形式, 变面对面的讲授与接受的教学模式为信息化的形式, 将教学场地搬出课堂, 走进机房, 让学生在实际编程环境中学习。同时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引入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方法, 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 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能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内容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即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理论。基本语法是一个内容相对固定并且枯燥的部分, 但是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在该类课程上的进阶学习起着极其重要的铺垫作用, 因此教师不能忽视这部分内容, 单纯的流水账式的讲授只会让学生厌倦, 影响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可以变教室讲授为机房授课, 当然有很多高校已经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但是他们大多数也只是单纯的教学场地的变化, 教学的形式仍然是枯燥的讲授与接受, 学生虽然可以现场实验, 但是久而久之, 这种教学形式不免变成了“有声自学”, 使课堂渐渐失去应有的吸引力。针对基本语法知识, 我们可以采取“抛砖引玉”的讨论式教学, 也就是教师给出理论及解释, 让学生用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或者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案例详解。比如学习一个带有多个不同类型参数的命令关键字的时候, 教师给出命令的语法结构及各个参数的含义并加以解释, 然后给学生时间, 让他们结合某一具体的问题设计该命令携带不同的参数进行解决, 并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枯燥的语法知识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变得生动易学。但是这种形式也使得教学时间增长, 因此我们不必在教授所有的知识时都采用这种方法, 只需要将相对复杂、难于掌握的部分以这种教学形式教授, 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对其他的知识也能够触类旁通了。

对于程序设计理论部分的知识, 这种讨论式的课堂教学形式的教学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我们可以采用“身临其境”的讨论式教学, 为所学的各部分内容设置情境模式, 并将学生分为多个开发团队, 让学生应用基本程序设计理论的同时, 能够亲身体验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及艰难, 对所学知识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当然, 不能放任学生过度发挥, 教师要对课堂进行适当的掌控, 并且在讨论完毕后进行关键知识的总结。

2 扩展传统的实验课

机房授课并不能代替实验课, 我们前面提出的讨论式课堂教学方式, 特别是对于程序设计理论部分, 虽然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了比较完整的程序设计, 但都是针对某一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的小程序设计, 目的是为了掌握对应的语法或语句知识, 只能看成是案例教学的一种扩展。而实验课的目的是巩固学生某一阶段的知识, 使学生能够应用一类知识或一类方法解决一类特定的问题, 可以说是对学生学习的阶段性知识能力的考核。

我们这里也针对前面提到的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理论对实验课的开设进行讨论。很多高校都是在每周固定时间安排学生的实验课, 而所谓的实验课, 也就是教师事先布置与前面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 学生操作机器进行练习求解。基本语法部分的知识相对简单、零散, 与实际问题的结合面窄, 在这种形式的实验课上, 学生依样画葫芦, 通常半节课就能完成任务, 这样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不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同时也浪费了课堂的有效时间。因此, 可以考虑在这部分知识的课时里不安排专门的实验课时间, 而将实验穿插到课堂讲授过程中, 用我们前面提出的“抛砖引玉”的讨论式教学代替这种传统的实验课教学,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有效地利用了时间。

对于程序设计理论知识, 由于这部分内容难度大, 综合性强, 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后已经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应该设置专门的实验课, 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能力的训练。而对于实验题目, 则不可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上的老题目, 特别是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数学领域和计算机领域的经典题目, 那样学生会感觉与实践相去太远。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 因此应该为学生设计与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实验题目。程序设计类的教材多为计算机专业教材, 案例过于理论化, 教师应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比如创建本课程的网站, 使同学们有机会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和方法, 网络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 网站的更新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以致用。

对于实验报告的撰写, 可以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解题思路上。实验题目尽量与专业知识结合, 不再出现传统的“循环语句练习”样式的题目, 而完全是实际问题式的题目, 让学生自己考虑需要用到的程序设计知识和专业知识, 并将该分析过程作为实验报告的一个重要项目列出。另外以往学生的实验报告抄袭情况严重, 主要是由于学生人数过多, 而实验题目过少,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 每组布置一个相对规模较大的问题, 在大问题下设计若干个子问题, 组内成员分而治之, 每人负责不同的子问题模块, 共同完成原始的大问题。

3 增加课程设计短学期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传授学生必要的知识点, 实验课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知识的训练和考核, 而课程设计的目的则是对一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考查, 实现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最终目的: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而言, 这一目的尤为突出, 该专业对学生最终的业务要求, 除了掌握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之外, 还要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3], 这当然就包含了设计求解实际问题的应用程序。

课程设计是对一门课程的整体应用, 因此题目一般都是一个较为大型的实际应用问题, 比如管理系统的开发、网站设计等。这样比较大型的程序设计题目往往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 从题目分析, 到寻找解决算法, 到程序设计、程序调试, 最后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往往需要耗费几十个学时, 因此我们可以为学生开设课程设计短学期, 并为该门课程增加1学分的必修学分, 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工作空间, 也便于教师的随时指导。具体地说, 教师

ERP沙盘模拟中经营业务的拓展与运行

规则的修订

林祥友, 曾廷敏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成都610051)

[摘要]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教学。将ERP沙盘模拟教学模式引入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之中, 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改革。而在ERP沙盘模拟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尝试性改革和创新, 以期取得ERP沙盘模拟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更大成功。我们对ERP沙盘模拟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集中在:对ERP沙盘模拟的运行过程进行适当的升级, 为配合升级后的ERP沙盘模拟的顺利运行, 我们进行了参与主体的增员、经营业务的拓展和运行规则的修订, 以期ERP沙盘模拟课程在原有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实现自身适应性的增强和升级化的成功。

[关键词]ERP沙盘模拟;经营业务;运行规则;拓展;修订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 即企业资源计划, 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以系统化的现代管理思想, 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 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沙盘模拟对抗是一种风靡全球的体验式学习竞赛方式, 于20世纪50年代在国外出现, 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管理教学中开始采用。ERP沙盘模拟教学方式是在沙盘上清晰直观地标示出企业的现金流量、产品库存、生产设备、

[收稿日期]2007-12-21

[基金项目]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改项目 (SXYZZJ07-02) ;SXYZZJ07-04) 。

可以在该课程教学部分结束时将精心准备的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公布给学生, 具体的安排可以仿照实验题目安排, 分组或个人独立完成。当然为了更接近于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与社会上的公司或企业联系, 将其项目的部分或全部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感兴趣。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查阅资料, 开学时利用课程设计安排的短学期学时进行具体的程序设计和报告撰写。在课程设计短学期中, 学生可以自由探讨, 互相学习, 教师适当参与其中, 使得整个过程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开发模拟。

当然在整个过程结束之后, 教师也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让学生或学生团队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讲解给大家, 这样对讲解的学生而言, 既加深了印象又锻炼了能力, 而对于听讲的学生而言, 显然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文章编号]1673-0194 (2008) 21-0109-03

银行借贷等指标, 其基础背景为一家已经营多年的生产型企业, 参与人员分成若干组, 每组5~6人, 各小组成员担任公司中的重要职务, 包括首席执行官CEO、财务总监CFO、采购总监CBO、生产总监CPO、营销总监CMO等, 接管上述企业, 管理团队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竞争对手动向, 对公司的广告投入、订单争取、材料采购、厂房扩建、生产线购置、产品生产与研发、市场开拓、产品销售、融资方式等作出最优的决策, 依次从事6个年度的生产经营活动, 最后根据各管理团队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教学。将

以上是笔者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 采用这些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程序设计类课程不再枯燥无味。由于在很多专业都开设了程序设计类课程, 因此教师必须因人施教, 站在不同专业学生的角度认真思索, 找到较好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书云, 姜淑菊.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计算机教育, 2005 (5) :16-18.

[2]苏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导刊, 2005 (5) :76.

8.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要求 篇八

關键词:管理信息系统(MIS);案例;经济与管理;课程教学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门综合了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边缘性学科。《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已经成为了核心课程,而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由于教材的不适合,使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另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由于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基础课程,所以在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时候,对一些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知识能很快的理解。而对于经管类其他专业如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金融、旅游等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没有学过一些前期的基础课程,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对一些抽象的理论难于理解,学习的兴趣不是很高,跟不上教学进度,完全是被动地学习,或者按照教师的讲解死记硬背。对教这些专业的教师来说,这个课程的教学比较难,教师与学生不能产生互动,教学质量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为了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笔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并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体会。

一、教学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

(一)选好教材是关键

1,选比较新的教材。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知识的更新也很快,现在的知识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还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所以要选一些近期出版的,或者最新版本的书来作为教材。

2,选适合经管类学生的教材。经管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也上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千万不能把这样的比较深的、比较专业的教材也用到经管其他专业的学生,这样会更加让学生难于适应,更难于理解,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就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应当选一些侧重于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最好是有一些信息基础知识内容的教材,这样可以利用一些时间补上这些专业知识,因为后面的教学中要做实验,现在补上这些知识也有利于做好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

(二)重点介绍管理信息系统与专业的关系

1,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曲折过程。管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管理方法的推广,以及计算机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而成熟起来的。虽然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而且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由于刚开始的时候,管理信息系统在很多组织的建设是失败的,所以那个时候也有很多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产生很大的怀疑。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介绍,让学生明白,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曲折的,是一个组织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2明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经管专业的学生最后毕业都是要从事各项对口的管理工作,因此,这门课第一次授课时,都要明白地告诉学生,将来工作后一定会面对组织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都得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处理日常的管理工作,那么现在系统的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就会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是如何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而建立起来的,就会很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如果工作的岗位是手工管理信息系统,将来一定也得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建立新的管理信息系统。

二、案例贯穿教学的始终

案例教学在很多课程的教学中早就有了,但在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时候,案例教学尤为重要,因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很多知识是很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理解,更快地掌握理论知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精选一些案例,整个教学过程用案例贯穿始终,在每个阶段可以精选出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同时在每个案例后面都布置有思考题,让学生结合实际来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每个阶段怎么做可以成功,而失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然,这些案例可以选择一些早期和近期的企业或单位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在准备一些大型案例的基础上,在一些抽象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上准备一些小案例或者举例来保证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授数据和信息的区别的时候,如果单纯地讲解概念和书本上的理论,学生会很难理解的,如果能举例来说明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并且经过解释,对接受者的客观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这样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对每一个抽象的知识点都可以采取小案例或举例的办法来帮助同学理解和掌握。

另外,可以结合自己多年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让学生明白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开发是一个“一把手”工程,而且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人才是多么重要。同时,人在信息系统中既是一个操作者,又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管理信息系统不但是一个技术系统,更是一个社会系统。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处理好实验和教学的关系

1,实验内容和专业相结合。虽然课程的理论知识是一样的,但在具体的实验安排上要尽量考虑学生专业的特点。最好安排切合学生实际的实验内容,因为学生接触实际比较少,对一些企业的管理过程不是很熟悉,在不熟悉的情况下再安排和专业不对口的上机实验,就不可能达到预定的效果,所以可以安排一些和学生专业有关的实验,如安排做一个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验可以安排做一个小型的工资系统,对旅游的学生可以安排做一个酒店房间管理信息系统等等。

9.管理信息系统大作业要求 篇九

一、目的及意义

围绕着信息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结合现实开发需求,深入理解生命周期法、原型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未来应对不同类型信息系统开发的能力。

二、内容及要求

1、根据课程设计题目,选定调查、可行性研究,设计目标,进行信息系统规划;

2、进行用户需求分析;

3、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4、系统实施、测试、试运行。

5、报告中应该体现学生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报告要符合规范。(特别是数据流程图、业务流程图以及功能结构图符合规范)。

6、每个题目只能由一人完成。

7、设计报告,按内容评定成绩(检查是否有系统调查、可行分析研究、信息系统规划、用户需求分析及详细设计和综合设计等内容)(评分占50%)。

这门课程成绩:作业(30%)+上机点名(20%)+报告(50%)

三、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作业报告格式:

一、设计目的和意义

二、系统调查。

三、可行性研究。

四、用户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

五、详细设计总体设计(程序设计组成框图、流程图)(模块功能说明等)。

六、系统实施(附录:源程序清单和执行结果:清单中应有足够的注释)。

七、调试与测试:调试方法,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测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八、总结和体会。

备注:采用学校课程设计的封皮

第2页:目录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段爱玲.《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主要参考书:

[1] [美]Gary B.Shelly Thomas J.Cashman Harry J.Rosenblatt著,朱群雄,陈轶群等译.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美]Daniel R.Windle L.Rene Abreo著,韩柯等译.使用统一过程的软件需求.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0.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要求 篇十

1.着装要求:男同志着深色西装、白色衬衫,系领带;女同志着正规职业装(有制服的,可着制服拍摄)

2.背景及用光:背景采用39号灰色渐变背景纸,平光拍摄,成像清晰,光线反差小。

3.照片文件大小300K左右。

4.照片照完,请传到TL2680900@163.com邮箱

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照片采集要求

5.着装要求:男同志着深色西装、白色衬衫,系领带;女同志着正规职业装(有制服的,可着制服拍摄)

6.背景及用光:背景采用39号灰色渐变背景纸,平光拍摄,成像清晰,光线反差小。

7.照片文件大小300K左右。

1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要求 篇十一

[关键词]ERP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实践教学 教学手段

一、引言

企业资源计划(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是继MRPII理论与技术成熟后,随着企业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发展而形成的新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ERP从90年代兴起,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它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随着社会、企业对ERP各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许多高校的相关专业相继将ERP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列入了教学计划。目前ERP已经成为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使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符合,如何做好此课程的教学工作一直是我们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此本文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ERP课程的课程设计及信息化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ERP课程特点

1.专业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隶属于管理科学类,它是由原来的科技信息专业、信息学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合并而成。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系统工程方法的综合型、实用性的高级人才。在学习期间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信息系统开发与实施方面的实践训练,我们学院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

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流程;

掌握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存储、检索、开发和利用的基本能力;

具有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意识。

因此,无论从专业的构成还是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要求都能清楚看到本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接信息系统实施方面的实践训练,由此看出整合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必然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ERP课程建设是本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

2.ERP课程特点

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基于ERP定义,我们设置的ERP课程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综合性

ERP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管理理论、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知识。因此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ERP课程。这个要求也是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2)实践性

ERP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ERP的原理,还要通过具体的ERP平台掌握企业运作的全流程,通过实践而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本课程的难点也在于实践内容的设计,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工程实践的经验,如何设计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ERP课程教学研究内容

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及ERP的课程特点,我们对ERP课程的先修课的设计、教材建设、信息化教学手段及实践环节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长期有效的教学研究,这些教学研究内容现已逐步在本专业应用,效果较好。

1.先修课的设计

从ERP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得知,学生在学习ERP课程之前,必须要学习管理及计算机知识,因此我们根据ERP课程要求,修改和完善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逐渐形成了一套合理的课程体系,下图是我们设计的本专业ERP课程学习体系路径图。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我们为本专业的信息系统应用方向的学生在大三的下学期安排了ERP课程。从上图可以看到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生产运作与管理、C++、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管理理论及财务、营销、生产等业务知识,并且具备了计算机知识,这样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学习ERP课程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学生不需要在本课程中来弥补管理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欠缺。

2.教材建设

ERP课程在我们学院的开课历史已有四年,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深感教材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我们曾经选用过一些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些教材具有理论性较强,对ERP的内容介绍的较全面等优点,但也具有重点不突出、内容全而不具体、同时没有实践内容的设计等缺点。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满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我们通过学院引入的SAP平台、用友ERP平台,以实际的应用背景为素材,利用我院良好的信息化资源,编写出了真正适合专业培养目标的ERP教材,这本教材已由东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教材的编写既有理论的讲解,浅显易懂;又有结合具体ERP平台的功能介绍,理论联系实际。教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读性,体现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实时性、专业性。

3.实践环节的设计

ERP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执行教学大纲中,除了完成必要的理论教学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内容的设计

在课程总体设计时,既强调了理论教学又加大实践教学的设计,通过ERP平台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对ERP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概念层次。另外,为了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性,我们在2005年建立了ERP实验室,引进了用友ERP平台。在授课时,我们提供学生一套模拟的企业业务数据,指导学生在这个虚拟企业里学生模拟企业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企业供应链、财务、生产运作的全流程进行模拟实践。这样的实践内容的设计提高了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实践教学,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我们学院坐落于大连的软件园区,周边有很多的软件企业,通过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在企业进行课程实习,了解ERP系统的实际开发、应用的过程,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006年,我们迎来了更大的机遇,东软公司与著名的ERP解决方案商SAP公司进行了战略合作,这极大地推动了学院的ERP课程建设。我们正在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量身订造SAP软件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体系,为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大量的国际化、专业化人才。

4.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黑板+粉笔”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受到很大的冲击。信息技术已进入了传统的课堂,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取代了“黑板+粉笔”,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效。

我们学院很早就开始了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工作,我们深知信息化教学改革是为了全面落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改革教学方法。由于我们学生在校期间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因此本课程信息化教学结合了我们学院“笔记本大学”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院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信息化、课程实施过程信息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东软教学特色的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

(1)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资源管理

我们根据课程发展及实际需要,进行了详细的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我们开发了ERP课程网站,我们将课程教学要求、课件等相关资源上传到网站,同时网站还设有网上教师办公室,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在课下进行沟通,很好地促进了教学。经过近两年的信息化教学改革,ERP课程已具备了纸版教材、电子教材、教学指导书、案例库、教学PPT、实践平台、教学网络系统等教学资源。当然我们还需继续努力,最终将实现多媒体教材、文字教材、网络课件、网上资源及网络环境于一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

(2)应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过程管理

我们授课时充分利用学院的良好的网络环境,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广播教学,摆脱了“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合理、适时、有效地采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我们在授课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实行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运用了案例教学、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如在运用案例教学时,我们针对教学内容,结合案例,设计一系列课堂讨论题目,并且将讨论题目提前发给学生,使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资源对讨论题目提出的问题有所思考,在授课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阐述自己的想法。通过案例讨论教学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扎实。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ERP作为新兴的学科在不断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要紧跟时代的的步伐,不懈地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尽管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有了一些进展,但还要继续努力,我们将在信息管理与信息专业培养计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与国际接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福权王晓煜吴迪王琨:企业资源计划(ERP)[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2]李红: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董雄报李军花均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刍议[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8

[4]贺盛瑜赵卓宁:管理类专业MIS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7

上一篇: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公式下一篇:市委常委班子2021年民主生活会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