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化创新教育(8篇)
1.特色化创新教育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走教育创新之路,打造特色学校
作者:袁道川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6期
21世纪的形势发展变化使我们认识到:人才的第一要素是思想素质,狠抓学生思想教育是学校办学的关键。在多年办学的过程中,由于领导、教师高度重视,我校的德育始终做到了系统化、细致化、经常化,学校的系列教育丰富多彩,并针对不同年级,赋予不同的教育内容。初一抓日常行为规范,初二抓理想、前途、勤奋教育,初三抓做人立世教育。我校倡导的“清除卫生死角”、我为学校“换新装”、“爱心无价”等活动,更增添了文明教育之生气。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到了周周有重点,项项有内容,件件有实效,声色并茂。另外,我们还充分体会到校园文化建设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学校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将校园环境修缮一新,校门美观、校园内栽有四季长青的绿树,建设了规范的旗台、文化墙,荣誉栏中有“明星学生、文明标兵”激励学生努力上进,每日的学生执勤,卫生监督岗,使校园更洁净、更文明。
二、依法执教,活跃法制宣传教育主阵地
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学校也非世外桃源,自然也受到诸多方面的干扰和影响,在这种条件下,有部分学生将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带进校园,视为时髦、时尚,还有的学生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厌学、失常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多次进行了后进生形成原因、心理状态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等专题研究,采取了有效措施,实施爱心感化,真情相助,努力使学生的思想、学习跟上学校的要求。同时,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如:每年三月、九月就是我校法制宣传月。在宣传月中,我们均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特别加强了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求取得依法治校和法制宣传较大实效,并注重法制宣传教育五个结合,即与校风教育相结合,与政治课教学相结合,与《守则》《规范》相结合,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着力培养复合性人才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环境的不断改善,教师采用多媒体自制课件等实施教学的方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多媒体在学校课堂中的日益普及,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起到了很大作用。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增强新世纪人才的本领,在校学生必须掌握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这是当代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鉴别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校在计算机多媒体等方面的硬件设施设备上,率先投入、超前投入,给全校师生打造了一流的教育、学习主阵地。同时,根据农村学校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充分备课,把理论教育和上机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辅导,保证学生学有乐趣,学有所得。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计算机兴趣小组,对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进行特殊训练。并鼓励教师利用计算机资源,大胆创新,尽力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性人才。
2.特色化创新教育 篇二
一、鲜明的办学理念
有思路才有出路, 有特色才有起色。学校坚持“人无我有办好艺术教育、人有我特抓好艺术教育、人特我优提高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自建校以来就以艺术为立校特色, 除进行正常的小学学科教学外, 还专门开设了艺术专业课, 紧紧抓住艺术教育这条主线, 通过健康、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 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切实有效地开展以艺促智、以艺辅德、以艺强体、以艺养性的各项工作,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倡导的“艺术育德, 潜移默化;艺术育智, 健全人格;艺术育体, 全面发展;艺术激情, 张扬个性”的思想已被全校师生和家长所认同, 在社会上享有广泛赞誉。
二、创新的艺术课堂
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积极探索将校园艺术教育建设与学校课程建设相融洽, 构建了生动活泼、高效优质的艺术课堂教学模式, 形成了学校艺术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课表中除了有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外, 还开设了各类艺术课程。从一年级起学校就开设形体课, 三年级起分专业进行艺术专业课教学, 开设了舞蹈、美术、声乐、钢琴、琵琶、二胡6个艺术专业学科, 拥有一批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专职艺术教师。为了达到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 学校注重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 经常送艺术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 制定教师自我发展规划, 引领教师主动发展, 积极抓好艺术课教研活动, 通过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艺术课教学质量。学校坚持艺术专业课与文化课相互渗透, 不断规范艺术专业课程, 让艺术课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目的性、计划性, 使艺术专业课在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同时更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让学校的艺术专业课不仅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还能适应各种演出的需要。学校每学年都要组织一次专业汇报, 通过专业汇报, 为师生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学校带领艺术课教师一起探讨、研究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规律, 在创新艺术课堂的引领下, 艺术专业的教师们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 大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教育模式的创新, 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舞蹈欣赏引入舞蹈课堂, 将器乐欣赏引入琵琶、二胡、钢琴课堂, 将美术鉴赏引入美术课堂, 还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积极挖掘本土的民族文化, 将白族舞蹈、彝族舞蹈, 及麻雀调、白语说唱、白族剪纸等本土的民族民间艺术引入课堂, 进行学科融合, 丰富了艺术课堂, 激发了学生学习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兴趣。
三、优质的育人环境
学校着力从建设校园文化、改善艺术教育设施入手, 对学校每一项工程的设计都注意把握教育环境的渗透性、潜在性和激励性, 努力达到规范化、最优化和艺术化, 使各项工程都成为校园内的一道风景线。学校配置了设备齐全的舞蹈教室、书法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二胡教室、琵琶教室、钢琴室、计算机室、科学实验室、劳技活动室、多媒体报告厅和图书阅览室等专用教室, 为特色办学创造了条件。为实现校园环境美化、亮化、艺术化, 本着“追求高品位、创艺术特色、推行素质教育、和谐大发展”的建设理念, 从校园的绿化, 楼道的布置, 展板橱窗的设计, 都体现了学校的艺术特色, 努力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 花草树木的布局错落有致、疏密相间。为“让每一面墙说话”, 学校对校园的墙壁进行“文化着装打扮”, 对校园文化墙进行综合构思, 合理地在校园里布置了“警句”墙、“校训”墙、“学生作品”墙等, 将校园文化渗透到各个角落, 让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一座建筑物, 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一个个富有艺术特色的个性化班级红花评比台, 校园的每一寸墙面, 每一个空间都彰显出校园的艺术文化, 处处都渗透着艺术情趣, 每一处环境都具有以艺育德的教育功能。
四、多彩的活动舞台
学校经常组织丰富多彩、创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 激发学生审美、爱美、学美的情趣。如两年一届的“小浪花艺术节”和两年一届的“三独比赛”及艺术大课间体育活动, 都是我校在办学理念上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学生才艺展示搭建的平台。学校每天的大课间集体舞“民族欢歌、和谐校园”不仅充分落实了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要求, 同时也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 师生在快乐奔放的民族舞蹈中,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把学习和传承本土民族文化落到了实处。学校通过举办艺术节、“三独”比赛等活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活跃学生的身心, 丰富学生的文娱生活, 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校的“小浪花”艺术节既是艺术教育课堂教学成果的汇报和展示, 也是学生充分显示自己艺术才华的盛会, 舞台上歌声悠扬、舞姿优美, 学生个个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之中, 一个个小画家、小书法家、小舞蹈家、小歌星、小主持人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学校作为大理地区的文艺排头兵, 还经常参加各级各类文艺演出、文艺比赛, 与外界进行艺术文化交流活动。每年的元旦节、“六一”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 学校都要参与大理市或教育文化系统组织的文艺庆祝活动, 每年还要配合政府、教育系统、文化系统的文艺宣传及演出活动多达20场次以上, 这些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艺术兴趣, 而且通过各种演出活动还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 达到了以艺辅德的目的。
五、开拓的创作特色
由于学校重视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双重目标, 全校教师勇于开拓, 积极探索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办学路子, 积极进行文化课教学与艺术课教学的整合与渗透, 以艺促智, 实现了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双赢, 文化课教学质量在大理地区名列前茅。在艺术教育上, 教师们勤于创新, 在弘扬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 形成了传承、弘扬与发展白族文化的艺术特色, 先后创作了《螃蟹调》《娃娃鼓》《弹弦子的小阿妹》《麻雀调》《飞璇的红嘴鸥》《蝴蝶泉边的小金花》《说唱白语》等一大批优秀的白族少儿节目。我校的艺术教育经过30多年的积累与沉淀, 在大理地区已颇具影响力, 学校被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大理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获得了“大理市名校”、“大理市先进学校”、“大理市学科成绩优秀学校”等殊荣。尤其是我校的“小金花艺术团”还把白族山歌唱到北京、唱到中南海, 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为宣传大理、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活跃大理地区的文艺舞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3.创新教育点亮学校特色 篇三
双江口中学是湖南省宁乡县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虽然建校只有59年,但普及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已有32个年头。尤其从1997年开始在全校全面推行科技创新教育以来,双江口中学更是硕果累累:连续9年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3项国家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省级赛事一等奖9项,二等奖24项;在市级比赛中获奖项目迄今已有多达269项。
几十年科技教育经验的积累,以及一批在省市级乃至全国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和背后的指导老师,是学校引以为傲的资本。在这份耀眼的成绩面前,人们不禁要问,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没有壮观的教学楼,没有一流的实验设备,究竟是什么让它取得如此出众的成果?
创新制度激发热情
双江口中学有着鲜明的创新教育理念,就是要让科技创新思想在每位学生中传承。
“人人都有创新潜质,但不一定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多数人的创新能力可能被埋没,学生也是如此,需要设法去激发,我们的办法是注重引导和激励。”该校从事科技创新辅导工作三十余年的科技总辅导员廖剑强介绍道。
为此,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素质教育工作奖励制度。先是建立了科技经费专账,每年在科技工作方面投入的经费大都在12万元以上,用于科技活动、学生参赛和师生培训所需;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并配备有科技总辅导员;设计制定了“学校创新教育管理制度”、“创新教育立交模式”、“创新社校内辅导创新教育模式”;成立了“创新社”、制定了“创新社章程”等。在科技工作上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可优先评优晋级。
学校还将科技创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中。学生参加各项科技活动,每取得一点成绩,学校都会在班级、学校大会或校刊上公开表扬,有条件的情况下还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表彰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推荐特别优秀的科技苗子进重点高中学习。
在这一系列措施的激励下,学校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被调动起来,科技创新工作真正成为全校性的常规工作。
全方位打造创新氛围
科技创新,光调动学生的热情还不够,要想让青春期的三分钟热度永不衰退,还要有创新的大环境。为此,双江口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大做文章。
学校的文化长廊是宁乡县最长的文化长廊,它不仅是一道让全校师生引以为豪的校园风景,也是学校宣传科技创新的重要战地。长廊分为28个板块,每个板块的内容都出自学生之手。每个月依据不同的科技主题更换一次内容。
“出文化长廊板报可有意思了。因为是自己动手做,全校的同学都会看到,所以我们都特别认真。每次出完黑板报,自己也可以学到不少呢。”来自1403班的彭婧和彭耐刚上完科学实验课,就迫不及待地向记者介绍,“这期的主题是关于知识产权的,我们之前还出过创新方法等。”
此外,每个班级教室内的黑板报也固定有一方“科技角”。 学校还精心制作了189块囊括“一分钟创造学”、“创新创造方法”、“知识产权法宣传”、古今中外科学家小故事的版画。这189块版画犹如189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挂满学校的教学楼、礼堂等。另外,学校每学期还会出版两期《智趣园》科技小报,向学生宣传科学思想,介绍科技创新方法和校内科技创新之星们的作品。
为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学校不仅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科技创新比赛,还会每年举办校园科技创新竞赛和智趣节。这些活动分为若干个主题,有发明作品展示、创意展示、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展示、科幻绘画展示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如此一来,学校处处有科技,人人学科技,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久了,自然会催生一批又一批的科技创新小能手。
不拘一格教创新
“抓好课堂主渠道,全面推行创新教育”,这是双江口中学奉行的教学思想。创新教育除了开展活动和竞赛,课堂也不能忽视,它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途径。在平时教学中,学校要求教师把创新思想融入课堂,每堂课都要求学生学会求异和质疑,特别是在理化生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设疑,勇于探究,不全相信书本更不盲从老师,让学生从存疑和求真中享受创新思维和实践的喜悦。
128班的同学们至今仍记得刚入校时上过的那堂别开生面的“鸡蛋撞地球”实验课。老师让大家开动脑筋,设想如何做到从三楼扔下一个鸡蛋但仍保持鸡蛋的完好。学生们一开始都觉得鸡蛋从三楼掉下去必碎无疑,然而在老师的启发下,他们一个个“脑洞大开”:为鸡蛋绑上筷子、套上塑料袋、包上报纸、罩上塑料杯……最终成功实现了高空鸡蛋安全落地的设想。
该班学生王郁文兴奋地说:“上中学后,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做这些新奇酷炫的实验,现在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喜欢上了科学实验呢。”采访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告诉记者自己还在实验课上做过再生纸、水净化器等,正是这些不拘一格的实验课堂,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魅力。
廖剑强说,为丰富教学形式,课堂中除了传统的师问生答,老师还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当学生有新颖的创意时,老师会带领学生坐在一起共同研讨,通过“头脑风暴”集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倾力打造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 篇四
西张夏小学是一所老校。学校于2001年起确定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建设项目,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科技创新教育已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学校从明确办学目标,使特色建设“科学化”;培养师资队伍,使特色队伍“优质化”;开发教育基地,使特色教育“环境化”;探索科教途径,使特色过程“活动化”;编著校本教材,使特色项目“课程化”;确立科技课题,使特色建设“科研化”;加大宣传力度,使特色经验“推广化”这七方面全方位抓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特色学校的创建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在省、市、县科技创新类比赛中多次获团体奖。学校被评为金山镇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初步形成了教有特长的教师群体,多名教师获全国、省、市科技辅导员称号,多篇论文获全省、市、县级奖。一大批思想灵活,敢于探索,勇于发明的科学爱好者脱颖而出,学生在省、市、县、镇科技创新大赛中-----余人次获奖,在市、县青少年科技创新科学小论文大赛中---------人次获奖,在省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余人次获奖。
5.特色化创新教育 篇五
今天,这里的120万人民在续写着骄傲与光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与时俱进,跨越发展,再创辉煌。“五五”普法教育、依法治区工作始终是楚州区委、区政府全力开展的基础性工作。始终将“五五”普法教育和依法治区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略,从组织领导、宣传形式、教育手段、制约措施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多层面地加大力度,谱写了楚州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的新篇章。
领导人讲话: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是依法治区基础工程,通过普法教育,使广大公民不同程度的学习、掌握包括宪法在内的基本法律常识,增加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自觉履行法律义务,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治理、依法行政,创建和谐楚州、法制楚州、平安楚州。
“五五”普法之初,首先成立了以区委书记赵洪权担任组长的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协调指导小组,使“五五”普法工作成为“一把手”工程,领导小组坚持每年召开两次以上会议,讨论、研究、部署总结普法、依法治区工作。区人大、区政协每年例会审议“五五”普法、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领导讲话: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五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作为树立总理故乡形象的“形象工程”来抓。在认
识上我们把“五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提高到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高度,在位置上,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一把手抓一班人,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在工作开展上,我们把这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综合目标管理之中,考核验收,从而确保“五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和区长办公会议,分别制定下发“五五”普法的决定、决议、方案、通知等区级文件。组织17名司法干部组成普法讲师团为各级干部和群众讲课 场次;为全区各中心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定期为中小学生上法制课,抓好在校生的普法教育。做到条块结合,齐抓共管,使全区“五五”普法工作的聚集点得到统一,形成了统一部署、分别实施、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新局面。
送法下乡,送法下基层、进社区是法律和人民群众结合的好形式。这几年,楚州把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作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延伸,这项活动共举行32次,为群众赠送法律书籍万余册,为社区、居民小区放映法制宣传专题电影216场,在市区中心广场、市民广场等大型广场开展法律咨询活动18次,散发宣传资料万余份,接受法律咨询二万余人次,为农民工维权人次。营造了浓烈的“五五”普法工作氛围。
我们还运用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宣传法制,特别是绘制一组普法教育的漫画展板到各乡镇、中小学巡展,这组展板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活泼生动、广受欢迎,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领导干部是“五五”普法的重点,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素质是楚州区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区委区政府多次邀请有关专家、教授来楚州为区四套班子和科级以上干部举办法制讲座,五年来共举办讲座场次,举办各类普法骨干培训班32期,50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发放“五五”普法学习读本2000余册。
为了增强公务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行政、诚实守信,楚州区“五五”普法期间,通过集体学习,举办培训班、普
法考试、观摩庭审等形式,加大对公务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普法力度,区人大多次组织干部普法考试,对人大任命干部进行任前法律考试,为检验干部的学法成果,我们每年组织两次的学法测试,全区国家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都参加了测试,合格率达100%,测试成绩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积分,保证了领导干部普法工作的开展,使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全区行政机关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管理公示制、行政评议考核制、行政损害赔偿制等四项制度,政务公开栏城乡随处可见,透明化和程序化的行政执法博得全区人民的交口称赞。
我们始终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五五”普法活动。配合政法委为全区各中小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配备率达百分之百。与区委政法委、区教育局等10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会同区教育局于每年三月份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六月和九月最后一周各开展了一次“法制教育宣传周”活动,把学法宣传、自我教育、守法护法、手达手帮教四个系列贯穿于活动之中。组织师生重点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利用橱窗、黑板报、学校广播站、法制教育专场电影以及校园网等多渠道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通过阅读、征文、演讲、讨论、学法竞赛、小品演出、模拟法庭等激发学生的学法热情。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南闸民间艺人潘恒球,义务为各中小学校学生讲授法制课,为各中小学校义务讲法制课460余场次,足迹遍及10余个县市区。
“五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我们以全区的行政村为基础,以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为主体,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
文明协调发展。至今已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6个,市级92个,区级61个。
淮城镇闸北村广泛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活动,村民的事情村民定、村民的事情村民管,民主决策机制逐步健全,村民代表会议作用越来越大,将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与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五年来,全村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被评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司法局长:
“五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把“五五”普法同全区“三个文明”建设相结合,同党政中心工作相结合,同律师、公证、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148”法律服务等司法行政职能找作相结合,发挥“五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在全区“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法制宣传工作的教育、引导、规范的功能。5年来,全区所有乡镇均开展了依法治理工作,依法治乡镇达100%依法治村面达100%,有100%的行政、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开展了依法治理工作,涌现出一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典型,为未来工作的开展探索了一系列成功经验,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6.成都十八中科技创新特色教育总结 篇六
学校科创教育以科普教育为基础,创新比赛为龙头,科技素养提高为目标,通过学校科普活动周、“四模一电”比赛、小发明、小制作比赛、小论文写作等活动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已被授予:“成都市科技活动基点校”、“成都市体育模型传统校”,中国科协“2049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近年来,我校科创活动成绩斐然: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比赛中获国家、省、市奖励多达500余人次,其中2007年吴玉琢同学获得全国“奥迪杯”车模大赛冠军,2008年周正同学获得第十二届全国车辆模型总决赛第四名的好成绩,我校学生参加的青少年创造发明科技制作比赛,仅各种模型制作(飞机模型、车辆模型和舰艇模型)就在1000架以上,我校科创教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注册的专利达7项之多。
科技创新教育发展思路
第一,以“2049科创实验班”为龙头,带动初中的科创教育兴旺。今年我校向教育部门申请“2049科创实验班”招收计划。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大力培养科技创新型苗子,为高中的科创教育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2049科创实验班”中发动学生学习科技创新的素材,对科创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告诉他们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和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方向。在案例的学习中,让学生突破惯性思维,为学生打开一个突破口。
高中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础,在全学科中开展青少年科学创新活动,扩大指导教师队伍和学科人员结构,改变专业教师指导的单一问题。
第二,以“成都十八中车模队”为榜样,推进学生科创参与热情。秉承上一年我校发展的思路,今年我们加大“车模队”成员的培养。让车模队以赛代练,以赛促发展。争取让成熟的车模队在今年的系列模型中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用成绩激发学生追求成功的意愿,推进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热情,在整个校园内部形成一种科创教育的氛围。另外,在全校发出号召,组建车模队的二队和三队,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自己训练学生,自己有校内的车模比赛。让车模队的发展连续化。
第三,以“电子制作大赛”为基础,训练学生科创教育的动手设计能力。为了在电子制作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先组织学校内部的电子制作培训,电子制作比赛,挑选好苗子参加市一级比赛。层层培训和晋级式比赛,能让学生逐渐规范自己的焊接技术与组装模型的能力。初步确定让学生不仅参与比赛,而且能拿大奖的培训方案。
第四,“以研究性学习”为媒质,全面提升学生科创课题研究能力。在高一新生中,宣传开展课题的好处及价值。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命题,自主探究,能够自己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优化自己的设计方案,在不断的修改中提升课题的科技含量。让学生在练习中加强课题研究的能力。
当然,在高中的科技活动中,利用研究性学习中寻找好苗子,利用第二课堂、校本课程和课外兴趣小组寻找好的课题,参加一年一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结合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在网络上的平台,提交一些优秀的科创作品。在“小小明天科学家”评审活动中,应该鼓励学生用于参与。
通过科普活动周、航模车模比赛、小发明、小制作比赛、小论文写作等活动致力于科技教育,加强完善领导、管理机制工作,让科创活动成绩斐然。
第五,以“网络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整合科创教育资源。
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我们应该广泛的给学生介绍科创教育开展的目的和相关计划,让学生能够利用先进的教育和学习手段,发掘边缘学科中的问题,刺激创新课题的产生。
科技创新教育开展方案
第一,以科创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
通过大力的宣传、学生踊跃参加和教师的认真指导,今年我校在科技创新教育这一领域再上台阶。在校内举办各种科技讲座和科技教育活动,并在科技活动月带领学生做到“五个一”,选拔出一批可培养的科技教育苗子,积极备战每年十月举办的成都市科技创新大赛。第二,以电子制作大赛为辅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学校内部的电子制作培训和机械模型制作培训,并且成功的举办了校内电子机械模型大赛,为参加“成都市第27届青少年电子作品制作大赛”选拔了优秀的参赛队员。
第三,以低年级车模大赛为起点,调动学生广泛参与热情和加强团队意识 初中生都比较贪玩,如何通过“玩”调动学生参与科创教育和回归课堂成为每个教师思考的课题。通过培训和学习,我们以“成功教育”案例来引导学生,让爱玩的学生参加车模队,让学生在培训和比赛中找到成功的甜头,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在2007年“成都市车辆模型活动分站赛”中我校学生取得很好的开端。
第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智育活动,比如“科技知识竞赛”。
科技创新教育中的优秀代表
自2001年我校为深化素质教育以来,全校师生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模式,在整个校园内开展轰轰烈烈的科技创新教育,并将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常规考核范围,奠定了科技创新特色教育的坚实基础。在这些年中,学校团体荣誉与授牌、教师个人荣誉称号、学生优秀荣誉称号、学生得以到高一级学府深造等普遍案例和典型案例都见证了成都十八中创建“科技创新特色教育”品牌的坚实历程。
金牛区领导到我校视察科技活动开展情况
区领导和我校刘强副校长主持科技活动开幕仪式,拉开一年一度的科技创新教育大比拼。
我校每年都将协助成都市青少年科学普及协会开展科技活动
科创教育硕果累累,谱写出我校科技创新特色教育的新篇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校车辆模型的优秀代表——吴玉琢、周正,经历寒冬与酷暑训练后得到最好回报——全国车辆模型青少年锦标赛,这也成为我校师生的骄傲。
我校的航空模型队员每年更新,每年都会有新的发展,这是我校模型活动开展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举措。
课堂与课余相结合,讨论与演讲相结合,团队协作与独立操作相结合、师生课堂与生生课堂相结合等等生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案例充分显示了我校科创教育已经走在素质教育的前列。通过种种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原创性,这让老师感到教书育人的价值所在及事业成功的幸福。
学校每个学期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盛会都会给每个同学留下永恒的回忆。也让每个十八中的教育工作者感受到静与动相结合的青春活波少年是如此的好学奋进。
此外,我校还在机器人领域和发明创造领域小有突破,高2012级赖振雄同学《横纵波演示仪》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型专利证书。初2011级粟潇同学现有三项发明正积极申报。这为我校科技创新增添了重要份量。
7.特色化创新教育 篇七
一、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重要而紧迫
话语,亦称言语,是语言学、文学、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通常指的是某一社会行为在一定社会语境下的表达方式[2]。 话语与学术的结合形成了一般以学科为单位的话语体系。 学术话语体系的概念边界、 历史延展、传播能力、普适性等形成了学术话语权的基本概况。郑杭生认为,学术话语权的本质“就是在学术领域中, 说话权利和说话权力的统一, 话语资格和话语权威的统一, 也就是‘权’的主体方面与客体方面的统一。 ”[3]但是,这种学术话语权的形成并非坚持纯粹学术理性的标准, 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心外围地位分布、学科发展惯性等密切联系。 这既是一国综合竞争力的显性体现,又是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集中反映。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福科认为“话语的真理和力量并不在于说些什么,而是在于谁在言说以及如何言说,即谁掌握话语权”[4]。
高等教育领域也显著地存在着话语体系的形成、 传播、竞争与重构问题。 从欧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来看,这些话语体系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都曾大大影响了其他高等教育系统的形成、 发展与变革。 如19世纪初,德国大学将“科研、教学和学习统一的思想建立成为一个永久的原则”, 形成了具有德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并在“德国和其他地方后来的实践中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美国一度也曾“坚定服膺于德国学术研究和以科研为基础的教学和学习的思想”[5]。 有学者对两国大学之间关系的研究,显示美国从德国那里选择了那些符合其需要、并且与其历史协调一致的大学理念和文化[6]。
与历史上缓慢的传播方式相比,信息化时代正不断加剧主流话语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与能量负载。 但是,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形成与传播带来的并非都是正面影响。 以大学排名为例,虽然其强化了对高等教育办学过程的社会关注和监督,但正如学术界所担忧的,这种话语体系的形成可能导致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丧失[7],也可能带来高等教育办学功利化倾向,以及重可评价指标、轻不可评价指标等现实问题[8],甚至可能让一些后发国家掉入“排名陷阱”[9]。
当前,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形成和凸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重要且紧迫。
1. 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表征。 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不仅仅是言说高等教育世界, 而且承载着知识、权力、教化及知识、权力、教化所引起的诸多社会关系”[10]。 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形成,既是构建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抓手,也是高等教育强国是否真正建成的核心标志。此种背景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高度重视话语体系的构建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学习借鉴主流话语体系”“结合本土实际进行话语体系再凝练、 再加工和再创新” “将新的成熟的话语向其他高等教育系统传播”,这是历次高等教育话题体系变迁的基本步骤,也是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普遍规律。有研究者对德国走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分析发现,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德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 其 “自由”“独处” “合作”相统一,教学与科研结合等理念一度成为全球高等教育主流的话语体系[11]。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历程则显示出“一个利用后发优势、不断创新理念和体制的过程”,其中“教育理念创新是引领其实现赶超的思想基础”[12]。
2. 构建中国本土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也具有时代紧迫性。 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中国规律,都反映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话语体系构建、教育理念创新的联系。正如周远清先生所认为的,“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具有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不仅要出拔尖的优秀人才,杰出的甚至是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作出重大贡献,也应该为国家高等教育甚至世界高等教育产生具有影响力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13]。话语体系与高等教育理念之间虽然并不具有完全同一的内涵与外延,但都是对自身高等教育办学思想的经验化、语言化与学术化表达,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大学理念的创新发展,是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关键步骤。
我国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既要遵循国际通行规律, 也要重视具有本国特色的话语体系的构建,以话语体系构建支撑和反映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何种高等教育话语体系都面临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深层碰撞问题,盲目借鉴与被动接受他国话语体系可能使一国高等教育系统走错方向,一旦选择错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如在历史上,印度受英国殖民影响,效法英国过度重视高等教育而忽视基础教育发展,在一段时期内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14]。 我国在此方面也有惨痛教训。 如朱九思先生就曾对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照搬苏联模式的做法进行过反思,认为“在人力、财力、物力上造成许多重复性的支出,完全有悖于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原则。 ”[15]
一国高等教育系统照搬他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话语体系,因为文化不同,传统不同,国情也不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加赛特认为,文化的内容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信念,“西方文化的内容大多源自科学”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会”[16],而涂又光先生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在于“人文”(而非“科学”)[17]。 从这个角度说,中西方高等教育系统的背后是巨大的宗教、文化和历史传统差异,且中西方有关文化与科学的界定也不一样。 因此,如果中国盲目学习西方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可能导致对于大学理念的混乱认识。
从词源上分析,也可以看出向西方话语体系学习的盲目性。 大学(University)最早指的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universal knowledge)的地方”,追溯到中世纪时期,“它(大学)指的是各地的学生集中在一所大学里的国际性特征”[18]。 西方大学这种高等教育的传统国际化特征与中国差异很大。 秦统一中国后,我国虽然在某些历史时期也曾有大量外国学者前来学习,但主要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单向传输为主的高等教育话语系统,特别是明、清之后更是如此。这在源头上就与西方高等教育存在本质不同。
而且,即使处于相同或相似文化圈的西方各高等教育系统之间, 对待话语体系学习问题也异常慎重, 过程中往往抱有大量怀疑、否定与再创新的态度。 最典型的是美国向德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学习的过程。 正如维斯特所评价的,“美国在德国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识更新的使命。 在二战以来的这一阶段,我们坚持这一进展,(才)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美国研究型大学。 ”[19]67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紧迫性还在于长期以来西方话语体系已形成了对中国话语体系的侵蚀与渗透,甚至还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意识的缺位和构建能力的不足。 近年来,西方高等教育一些话语不断传入中国, 如 “学术资本主义” “新管理主义”等词汇轮番出现,形成一轮又一轮西方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研究热潮,而本土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相对薄弱。从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列举的近年来影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词汇[20]可以发现,目前我国主流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几乎全部来自于西方。
实现中国梦, 必须要有强大的高等教育助力其间。正如美国学者对美国梦的描述一样,“美国梦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做美国梦的人也越来越各不相同,但我们的高等教育仍然是实现美国梦最重要的工具。 ”[19]50当前, 中国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转变,用高教强国支撑中国梦建设,迫切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
二、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要突出本土国情与中国特色
各高等教育强国的话语体系构建主要表现出两个特征:一是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具有历史的延展性与传承性;二是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具有显著的发展性与创新性。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应遵循上述基本规律,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丧失本土自信,切实处理好引进吸收借鉴与本土创新发展的基本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讲话中指出,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必须走特色化之路,“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 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 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21]落实总书记指示,扎根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 用西方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突出本土国情与中国特色。
1. 要认真总结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近现代中国历次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经验教训显示,只有实事求是,紧密联系本土实际, 才有可能真正建成本土的话语体系,并有效指导高等学校办学实践。 中国人自古就有“怀古铭志”的传统; 而鸦片战争之后,“崇洋”的传统日渐高涨。 19世纪中叶之后,中国不断向他国学习,但对于学习谁、怎么学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摇摆和反复。王义遒先生对这一历程有过比较完整的梳理,将此归纳为从蔡元培提出的欧洲模式,转向以清华为代表的美国模式,到建国后学习苏联绕回欧洲模式,再到改革开放后大体上又回到了美国模式上[22]。历史地看,那些过度西化(也包括过度日化、俄化)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学习借鉴效果不佳,甚至在部分时期将中国高等教育引向过弯路、歪路甚至邪路。
而反过来,一旦将西方话语体系与中国本土话语体系有效结合,则在部分历史时期形成了新的有效的本土化的话语体系,对高等教育办学发挥了重要指导意义。 延安时期,徐特立提出的科学教育、科学研究、 经济建设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对我党创办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延安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 民国时期,一批教育家虽有留学西方的实际经历,却没有“全盘西化”。 他们对本国实际、本地实际与本校实际的深度凝练,对中国高等教育传统和文化应有的汲取、融和与再创新是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经验。 如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访问北京大学后就曾感慨道:“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 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 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人。 ”[23]
2. 结合本土国情和中国特色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要理性认识中外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百年历史过程中,学欧洲、 学日本、学美国、学苏联等,对于改造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功不可没。但当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西方话语体系可资借鉴的营养已逐渐不足。 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应从学习西方逐步转向凸显自身特色。这也是世界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变迁历史的常态。 仍以美国学习德国的过程为例,19世纪美国虽然全面向德国高等教育学习,但也只形成了“学术高原”而一直难以达到“学术高峰”,直到其自身进行了高等教育理念的突破之后才扭转这一格局。 可以认为,单纯的借鉴学习可以使后来者基本比肩于高等教育强国,但始终难以超越。
新时期不能继续依靠学习西方话语体系的原因还在于,办学者自身经历、好恶、对于学习对象的取舍等,也可能造成“西学东渐”过程中事实上的教育理念混乱。 留美的夸美,留欧的赞欧,留日的推日,留俄的捧俄,这种显著的教育办学者个人特征与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流变的规律性特征在历史上层出不穷, “你方唱罢我登场 ”,名为 “师夷制夷 ”,实则扰乱了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延缓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形成。
当前,学术界“怀旧”和“怀西”的气氛仍很浓烈, 一些人认为中世纪的大学传统、 德国的高等教育传统、 美国的高等教育传统等才是正统的高等教育,对西方的大学理念、 大学理想的相关论述也极为推崇。 对此,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24]已系统梳理过西方大学理念的概念与历史传统,并坚持认为,部分学者所追溯的所谓的西方大学理念,有的与当今高等教育发展不符, 不可能再用纽曼的办学理念指导当前大规模、 多校园、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实践,也难以用洪堡的办学理念将大学封闭在“象牙塔”之中;有的追溯目标与西方高等教育理念实际并不相符,如一些研究者有意无意地将自身认为理想的高等教育理念断章取义、无限放大甚至假想虚构到所谓的西方经验中来,其所倡导的“高等教育理念”即使放在今天的西方也难以适用;有的生搬硬套不考虑中国国情,如西方很多大学理念与宗教、 特定的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等联系紧密,显然无法直接移植到中国来指导办学。
可喜的是,近年来学术界对此已有比较深刻的反思。如周远清先生认为,“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问题上,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做法,中国需要尊重自己的高等教育文化,需要根据中国具体的政治、经济和高等教育环境,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建立起能够有效支撑中国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13]。
由于惯性思维和认识局限,一段时期以内,西方仍会占据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主流, 并仍然能在思维、 理念和技术层面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但是,这种影响必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逐渐式微。更加注重向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办学实践学习,系统凝练本土高等教育理念,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 这才是未来中国的 “大学之道”。
当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向西方话语体系学习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落后,自身缺乏可以学习、挖掘的东西。 这种观点集中反映出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历史的虚无化;二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经验碎片化。
虚无化的核心是不承认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不承认中国高等教育在多个历史时期领先世界的过去, 也不承认高等教育的历史传统在当代仍然在延续和发挥作用的现实。狭义上的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端认为,鸦片战争以后的京师同文馆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源, 但学术界也普遍承认中国4000余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史的历史重要性 (虽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 “大学”), 而这恰恰是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思想源头。如果中国学术界放弃这一源头而探寻大学理想、大学之道,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而碎片化思维将中国高等教育做出刚性的断代区分,甚至是“好坏”区分,并且有一些“拿来主义”的思想在里面,缺什么就看历史上有没有,拿一些来充数。这也势必会影响学界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历史本质的客观考察。
三、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关键是教育理念的守正创新
过去一百多年的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存在学习西方、否定自我、教育自信逐渐丧失、教育话语体系不断瓦解的严重问题。这一点从教育史家陈青之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划分就能鲜明看出,他认为,“中国教育史,严格说起来,只有两大期,而以英、法联军之役为分水岭。 自英、法联军之役之前,为半封建的教育;自此役之后,为资本式的教育。在半封建式的教育之下,勿论教育制度如何变更,教育学说如何差异,总以儒家思想为中心,以儒家经典为教材。 在资本式的教育之下,始有科学教育。 ”[25]由此带来的,是中国高等教育传统从人文教育话语体系向科学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变。这种科学与技术的实用主义话语体系在过去100多年里占据主流。 一方面,对抗西方的坚船利炮,传统的道德教化难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战斗力, 无法在短期内通过“整治纲纪”提升国家竞争力,尤其是在兵临城下、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的情况下,“师夷制夷”具有合理性也符合普遍性的思维规律。 这在鸦片战争之后关于是否废除传统书院等过程中有过充分讨论;另一方面,伴随封建制度本身的崩塌,以儒教为代表的封建时期高等教育理念失去了政治依托,对于政治制度的否定也带来了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否定。
但是,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尤其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30年来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在新一个甲午到来时已基本实现了崛起,经济上逐渐走出贫穷落后并跻身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教育与科技逐渐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的学习与追赶,差距正在缩小,少数高校已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大量高校已开展与西方同行的对话与竞争,这与一百多年前现代高等教育初创时期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目前的核心问题在于,中国面临着高等教育发展从“高原”向“高峰”的跨越问题。 如果说经济上我们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话,那我们的高等教育则有可能面临“高原陷阱”,即尽管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我们能部分实现追赶,站到“高原”之上,但却难以形成“高峰”,也就难以真正在知识经济时代依靠高等教育竞争力提升整个国家的竞争力。这可能也是“中等收入陷阱”背后的教育机理的解释。 当前,中国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缩小,面临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困惑也恰恰是发达高等教育系统深感头疼的问题。
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核心必须要回答两个问题,即高等教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从哪里来,关键要落脚到对历史文化传统中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分析,对于本土高等教育理念中核心元素应做好梳理与继承工作,即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应对传统教育理念进行守正。所谓守正,即恪守正道,司马迁在《史记·礼书》中说,“循法守正者见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 即号召人们要分辨是非, 恪守正道,为人正直,弘扬正气,坚守正义。 所谓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守正,恪守的是自身高等教育传统与文化的 “正道”。 到哪里去,核心要落脚到对既有话语体系成果的剖析、学习和创造方面,“任何理念都不会经历环境的巨大变化而仍然保持固定的形式或内容。理念在新的思想环境中会失去原来的内涵,在模式的制度环境中会衍生出新的含义。 ”[6]120也即,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问题。在世界各国都在探寻高等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的时候,中国如能“弯道超车”率先实现突破,就有可能攀登高等教育世界高峰,而其核心,仍是话语体系的突破和创新。
关于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守正创新,涂又光先生曾有过深刻的讨论。他指出,“现行大学这一套是从西方搬来的,但只搬来西方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就是办科学这部分。 文科怎么办? 由于原因复杂, 都不成功。 ” 涂先生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人文困境是“端着金碗讨饭”, 一个金碗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或国学,一个金碗是延安传统和延安精神[17]。
涂先生也对如何创新提出过重要建议,即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 他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有三个阶段:自传说五帝至清朝末年为“人文” 阶段,近百年来为“科学”阶段,正在发展为“人文·科学”阶段[17]。笔者认为,“三阶段论”恰恰也是未来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守正创新的基本脉络。在“科学”阶段,中国更多的是在学习借鉴西方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而进入“人文·科学”阶段后,则预示着中国本土话语体系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 在此过程中,关键在于做好两方面的转变。
1. 从不自觉到自觉:要实现理论立场的转变。 无论政策制定者、教育研究者还是教育实践者,都应该提升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自觉性,共同参与话语体系的凝练与传播,在理论自觉基础上达致学术话语制高点。
第一,要重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骨骼构建。对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也包括教育理念) 进行系统梳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传统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重放光芒。 在此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两次组织数百人的研究团队,专门开展中国教育思想史的梳理、挖掘和保护,已取得一些可喜成果[13]。新中国的建立,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不断尝试和反复选择的结果,是最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制度,也天然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政治土壤和经济文化社会土壤。在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过程中,必须进一步突出和放大这种特殊性和差异性, 实事求是地形成自身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第二,要重视话语体系重构的方法论、方法与技术工具的形成。这也是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关键抓手。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和教育古国,中国教育历史的精华内容如森林般繁茂,但真正开始梳理时却又让人有无从下手的 “迷失之感”和 “选择困难”。 当前,对于传统高等教育思想的守正创新需要找到和使用有效的方法,照亮研究的道路。 近年来,一些研究学者已经开始在此方面的尝试,努力通过有效的方法开启本土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重构之旅。 如谢维和教授通过词频分析法,试图寻找本土的教育公平理论模型[26];邬大光教授及团队试图通过语言流变的方法,探寻本土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形成与变迁[27]。有关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研究的方法还应更为系统化和多样化,除了历史的研究方法、比较的研究方法、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等之外,一些社会学、 政治学、管理学、科学学、政策科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应逐步引入进来。 同时,不仅应在研究技术上更为深化,还应在方法论层面有所突破,形成一些有效的研究方法。
第三,要重视学术共同体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研究的意识与能力的提升。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形成离不开高等教育学者的深入研究。 当前,中国有一支规模庞大的高等教育研究队伍,但关于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研究和构建工作才刚刚开始。其中言必称西方,缺乏对本土教育思想了解、研究和推广意识与能力者不乏其人。 对于西方高等教育思想的借鉴,也存在先入为主、盲目迷信、美化拔高等问题,导致对西方的比较研究的偏学、偏听、偏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等问题, 所提的某些建议甚至可能误导政策实施。同时,还存在“跟风”现象,“一窝蜂”的扎堆现象严重, 对新出现的话语进行研究和探讨下的功夫不够, 致使一些话语还没有得到充分讨论,就已经被新的话语所替代,话语转换的频率比较快[28]。新时期,必须努力形成从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研究的学术共同体,通过有效举措提高研究质量,真正为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可靠的研究支持。
2. 从不自信到自信:要实现文化立场的转变。 无论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骨骼构建、方法探寻还是学术共同体理论自觉的实现,关键都在于加强自信,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达致学术话语制高点。
第一, 应切实加强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新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应建立在这种道路自信的基础上,以及对道路选择历程、原因和结果的深度剖析基础上。 同时应客观认识到,中国的改革发展实践,已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得到了全球广泛认可。 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已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概念,为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提供了大量的借鉴和参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决策者、研究者与工作者应增强理论自信,充分认识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本身的旺盛生命力和制度优越性, 加强对于制度本身的研究探索。如自1980年代以来, “素质”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核心词汇,素质教育也日益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而意义深远。
第二,应有序开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办学理论与实践的系统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形成过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系统开展此类研究, 对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将起到关键支撑作用。为此,应加强研究,向历史学习、向传统学习、向自己学习,真正把“金饭碗”用好。
第三,应具体落实到高等教育改革行动上来。 构建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最终要落脚到高等教育办学行动中来,对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是否真学、真听、 真信,最终反映在实践中,并依托实践来检验、修正和完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 近年来,中国涌现出不少具有本土特点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这是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部分新成果的代表。如近年来形成的新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一批中国研究型大学与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合作校在中国成立。 2015年6月,清华大学首次在美国开设分校。 从不敢为到敢为,由理念达致行动,这背后是对自身教育话语体系和办学理念的深度认同,是对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守正创新的良好诠释。
8.特色化创新教育 篇八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创新;特色
当前,推进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义务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值得认真研究并加快推进。湖南省长沙市在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后,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新任务。从机制保障、制度创新、品牌培育等方面着力,立足市情,因势利导,在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均衡发展: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公共服务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早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法定任务。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这项任务应越抓越紧,常抓常新。在缩小义务教育学校城乡差距的基础上,更要不断缩小区域、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真正办好每一所学校。长沙市在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实现合格学校全覆盖、域内所有县(区、市)率先整体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市)的基础上,着力“入学、优学”保障机制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服务。
其一,力促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绝不能“削峰填谷”,而是要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尽量拉长短板,以达到“携手共进”的目标。长沙市为加快推进新建校、薄弱校的发展,深入探索四种集团办学模式,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一是对门帮扶。安排优质中小学对口帮扶薄弱中小学,按照学校现行体制不变、法人代表不变、拨款机制不变的原则,统一教育教学管理,统一教育教学改革,统一教育教学资源。二是捆绑发展。以优质中小学为龙头.逐步采用拓展二校、三校或多校的方式,签汀搁绑协议,加快薄弱学校在办学思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与优质学校共同提升。三是委托管理。把政府投入新建的学校委托给优质学校管理.优质学校派出骨干团队担任新建学校的管理人员及学科带头人,将优质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办学思想、管理模式、教育资源等引入新建学校,缩短新建学校品牌成长周期。推行“多校推一”办学模式,即整合多所优质学校教育资源,集聚多所学校力量,助推一所新建学校,让其做大做强,形成晶牌。目前,参与集团办学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都在稳步提高,学校发展步入良性循环,更多的学生能公平地享受到优质教育。近5年来,长沙市新增优质学校200多所,全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段优质教育学校覆盖率达到75%.。
其二,力促学校生源基本均衡。让每所学校得到充分发展,不仅是教育均衡的内在要求,更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体现,而生源均衡又是办好每所学校的重要前提。为促进学校生源的基本均衡,长沙市在优化学校布局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幼升小”实行就近入学,划片招生;城区“小升初”从1996年开始就按照“相对就近、指标到校、免试人学”的方法实行微机派位、多校划片。全面推进招生管理改革,实施“阳光招生”,实行“三统一、两严禁”,即统一招生公示,统一组织新生入学考试、平行分班,统一学籍管理,严禁任何学校举行小升初招生选拔考试,严禁将学科竞赛或培训成绩与义务教育阶段升学挂钩,为促进生源均衡、办好每所学校打下了基础。
其三,力促学校师资均衡配置。教师是现代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的均衡配置。长沙市在师资配备上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统筹推进教师互动交流。实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计划,每年选派100名市直学校骨干教师交流到农村带教;每年选派近300名教师到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支教;深入推进集团学校教师有序交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培训交流。二是实施教师均衡配置试点。芙蓉区实施教师“全体起立、指标到校、重新评选、均衡配置、动态管理”,对名师、骨干教师进行重新评选和认定,每校按照教师人数的5%配置名师或骨干教师,享受每年8000-10000元的岗位津贴,引导骨干教师向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合理流动。全区骨干教师学校覆盖率由过去的47%上升至现在82%。三是统筹城乡教师培养培训。实施教育英才培养工程,成立名师工作室80多个,打造一支以名师为龙头、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农村骨干教师为后盾的优秀教师梯队。实施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引导22个城区名师工作室在农村设立工作站,定期组织名师送教下乡及交流活动;设置师训专项经费,年培训教师2万多人次,全面提升城乡教师专业素质。四是统筹城乡教师编制配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合理配置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通过改善教师资源初次配置、实施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倾斜政策,设置偏远农村教师人才津贴等方式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改革农村学校教师编制配备方式,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村小学和教学点人员编制单独核算并适当增加,保障农村学校师资需求。
其四,力保特殊群体平等入学。入学机会均等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条件。如何在保障平等入学的基础上,让特殊群体获得同等公共教育服务一直是长沙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确保随迁子女“应读、就读”。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在公办学校就读且同等享受“一切费用全免”。如今,全市每学年安置随迁子女人数约10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学生人数的1/3以上。二是确保留守儿童“应享、尽享”。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阳光行动,加大留守儿童助学力度,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协会、青少年维权岗,确保了6.8万名留守儿童平等享受公共教育服务。三是确保残疾儿童“可读、尽读”。开展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进全纳教育,形成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附设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等为补充的办学格局。现在,全市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7.6%。四是确保寒门学子“应读、全读”。建立“减、免、助、奖”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如2014年度,发放各类免补资金8.5亿元,确保了全市无一个家庭困难学生因贫失学。
二、创新发展:构建多维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并促其成人、成长、成才,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长沙市以开展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改革实验为契机,通过创新德育工作、教学方式、活动方式和评价改革,着力构建多维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立体式育人机制。
一是创新德育工作。首先,强化核心价值引领。长沙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儿童健康成长,通过编印教育读本、开发校本课程、团队主题活动等,推进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涌现出热衷慈善义演筹资的“全国美德少年”欧阳龙棂同学、舍身救人的“雷锋家乡小雷锋,美德少年小英雄”周美玲同学等先进典型。其次,培育德育项目品牌。首创“自主申报项目、稳步培育品牌、形成长效机制”三段式德育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确立“学生成长导师制”“模块型主题班会”等23个德育项目化管理实验。最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建设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600多个.城区和农村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覆盖率分别达100%、80%,形成了一个辐射全市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网络。
二是创新教学方式。首先,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梯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年”“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年”“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年”,协同实施名师课堂教学引领工程、课堂教学创新工程等,开展课改样板学校创建、高效课堂建设研讨会和全员赛课等活动.涌现出浏阳社港中学“一二五”课改、宁乡五里堆中学“三一五”课改等10多个成功的课改模式,打造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新模式。其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建成教育城域网。基本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启动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络赛课.有269节课入围国家级优秀网络课.上传6.6万个教学资源。基本建成覆盖全部学段、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网。顺应“互联网+”.积极探索名师课堂、专递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新模式;13所“网络联校”让40个农村教学点同步共享优质资源.推动了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变革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最后.试点推进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设现代教育实验校.深入推进创造教育;每年组织一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设置“科技创新市长奖”,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近3年来.中小学生获得科技发明国际金、银奖40个.国家级金奖67个。
三是创新活动模式。在开好国家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活动育人。首先。抓好社团建设,推进学生活动课程化。以“第二课堂”建设为主要平台,以学生社团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兴趣爱好,不断加强课外活动课程的建设和管理.开发了艺术类、体育类、技能类、科技创新类、人文类、学科能力类6大类别100余门课程,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更为适合的选择机会和发展机会。其次,拓展活动空间.推进社会实践常态化。在定期组织阳光体育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活动的同时.大力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全市建设了208所学校少年宫、7个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市教育局还与省少儿图书馆、湖南大剧院、省地质博物馆等单位联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免费体验活动;令市42家游泳馆暑假期间为中小学生免费开放,鼓励学生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军营、走进大自然.定期开展公益劳动、社会调查、职业体验等各类综合实践活动。
四是创新教育评价。首先,全力推动中考评价改革。全面推动变“分数评价”为“等级评价”的中考评价机制改革;同时,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索质评定.把评定结果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依据;切实改变以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中招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腾出了空间。其次,全面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按照“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增值评价理念。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动态管理与多方考评相结合的办法,从“常规管理、办学特色、办学行为”3个维度评价学校,从“师德修养、专业能力和教学效能”3个维度评价教师。从“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志向和学业负担”5个维度评价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长沙市《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最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监测与评估。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五年规划。深化督学责任区建设,对全市中小学校每年进行一次常态评估,每5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估。从发展规划、规范办学、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发展绩效等方面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三、特色发展:探索促进个性成长的适合教育
社会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教育有多样性、有差异性,不能“千校一面”。要注重特色发展,满足不同受教育者多元、开放的可供选择的需求,这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长沙市为避免区域教育同质化,以教育品牌培育为抓手,力推“一区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人人有特长”.积极探索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适合教育。
—是强化“一区一特色”。实施区域教育特色建设工程,引导各区、县(市)根据发展基础,挖掘自身优势,以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程改革、创新创造等为重点,围绕“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分步推进区域教育特色创建。目前,域内开福区的“公民教育”、宁乡县的“养成教育”、望城区的“雷锋精神引领品格教育”已在全国推介。并受到好评。还有,芙蓉区的“幸福教育”、天心区的“创造教育”、雨花区的“生命教育”、岳麓区的“传统文化教育”等区域特色教育品牌逐步成熟,基本形成了长沙区域教育“一区一特色”的局面。
二是建设“一校一品牌”。在区域特色建设的整体思路下,各区县积极引导域内学校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递进式发展策略,逐步打造学校品牌。长沙市天心区围绕“创造教育”主题引导域内学校开展特色建设研究,去年该区就有11项相关课题列入省市规划课题。初步形成了“校校有专题研究,科科有主题研究”的格局。域内的仰天湖小学形成了“机器人、建模”特色项目、沙湖桥小学形成了“科技小发明”办学特色。长沙市岳麓区以传承历史文化教育为己任,指导域内学校用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有根的健康人”,书法、戏曲、剪纸、武术、经典诵读等特色项目遍布域内学校。集团发展的学校,注重集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特色发展。如长沙博才教育集团学校的博才卓越小学的湘绣文化、博才咸嘉小学的诗词吟诵、博才洋湖小学的皮影戏研究各有特色.丰富了集团办学的文化内涵。同时,各学校还结合实际,凝练不同的校园主题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如长沙市实验小学的“两型文化”、芙蓉区马王堆小学的“西汉文化”、开福区新竹小学的“竹文化”等各具特色。特色教育的有序推进,不仅培育了一大批体育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两型示范学校、德育特色学校等特色学校,形成了全市中小学校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还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眭地发展。如长沙市南雅中学欧阳龙棂同学.利用钢琴和绘画等特长经常开展爱心慈善义演义卖活动,让多名困难学生和群众受益.她因此也被评为“全国美德少年”。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创新、特色发展,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个重大课题,关注公平、优化结构、提升品质应是其核心要素。当前“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全面实现“上好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今后,长沙市将坚持以深化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长沙市教育现代化,推动长沙市科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特色化创新教育】推荐阅读:
党建创新特色做法06-19
坚持特色创新发展10-12
2015总结 特色办学 创新提升08-21
纪检监察特色创新做法10-14
物业服务的特色和创新09-18
创新理念,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07-17
特色教育07-23
特色教育一09-15
健康教育工作特色亮点07-05
学校的爱心教育特色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