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总结

2024-07-23

2015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总结(共10篇)

1.2015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总结 篇一

关于做好2015年广东省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工作的通知

2015-05-29 14:48:26 省卫生计生委 | 阅读次数(1566)| 正文背景色:

   

【办公室】字体

粤卫〔2015〕47号

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卫生计生局(委)、发展改革局(委)、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医学院校:

为做好今年省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工作,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卫〔2014〕21号,以下简称《通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实施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卫生人才项目,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目的是改善基层学历低、职称低、服务水平低等现状,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各地、各定点院校要切实加强领导,大力宣传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卫生人才项目政策的目的和意义,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实施。

二、明确任务,做好招生工作

2015年省订单定向培养项目,免费招收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医学生400名,其中本科、大专各200名。根据各地上报的2015年订单定向培养需求和各县(市、区)人口数、全科医生数等情况,确定2015年省订单定向培养招生计划,详见附件1、2。

各定点招生院校要根据《2015年有关高等医学院校年度订单定向培养招生计划》,认真做好招生工作。

各地市卫生计生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接到省反馈的定向培养考生录取信息后,要及时反馈给各相关县(市、区)卫生计生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相关县(市、区)卫生计生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接到考生录取信息后,要根据《2015年广东省各县区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招生计划》,尽快通知录取考生,并与其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详见《通知》附件1)。

三、严格要求,完成招生工作任务

(一)“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计划”按基层需求分县(市、区)设置专业计划。招生时实行单独志愿、单独划线,在定点院校所在批次录取结束后按专业志愿优先的投档办法进行投档,按专业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逐一检索,一次性投档,对有缺额的院校专业,从有专业服从的考生中调剂录取。

(二)各定点院校要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下达的定向就业招生计划,不得进行选择性招生,也不得将非定向就业招生计划转为定向就业招生计划。

(三)当招生不足时,由省招生办公室公布计划缺额情况,让未被录取的考生补填志愿,组织有关高等学校进行征集志愿录取。

(四)定点院校根据定向生实际报到情况,对未完成报到计划的定点院校,可按照“自愿”原则,在第一学期内将该院校相同专业或相近专业非定向生调剂为定向生。调剂后的学生需按《通知》附件1要求,与相关县(市、区)签订“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书”。相关高校须到省招生办公室办理更改计划录取类型的手续。

附件:1.2015年有关高等医学院校订单定向培养招生计划 2.2015年广东省各县区订单定向培养招生计划

省卫生计生委 省发展改革委 省 教 育 厅 省 财 政 厅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中医药局 2015年5月20日

2.2015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总结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大连市确定金州新区和庄河市2个区市县作为监测县。每个监测县随机选择5个乡镇 (不含城关镇) , 每个乡镇随机选择4个行政村, 共40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5户家庭, 共200户作为监测户。监测县、乡镇、监测点 (行政村) 、监测户的选择, 严格遵循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 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1.2 内容与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现场观察、实验室检测等方法, 获得监测数据, 并填写统一调查表格。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厕所与粪便无害化状况、垃圾情况、污水情况、病媒生物情况和土壤卫生情况。

鼠类密度按照GB/T 23798-2009中鼠迹法进行[3], 蝇类密度按照GB/T 23796-2009成蝇目测法进行[4], 蟑螂密度按照GB/T 23795-2009目测法进行[5], 蚊虫密度按照GB/T 23797-2009幼虫容器指数法进行[6]。蛔虫卵测定方法采用饱和硝酸盐漂浮法, 参照GB 7959-1987进行[7]。重金属测定土壤中铅、镉含量。铅、镉的测定按照GB/T 17141-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GB/T 17140-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其等效方法进行。土壤p H值采用电位法测定。

1.3 评价标准

土壤中重金属铅、镉含量按GB 15618-1995[8]进行评价, 蛔虫卵不作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调查问卷进行整理, 统一编号, 录入全国农村环境卫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大连市两个监测县 (金州新区和庄河市) 覆盖人口146.577 7万人 (金州新区59.9万人, 庄河市86.677 7万人) , 其中农村人口84.817 6万人 (金州新区16.3万人, 庄河市68.517 6万人) , 占总人口的57.9%。金州新区95%的监测村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 庄河市80%监测村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监测县垃圾处理厂共有4个 (金州新区1个, 庄河市3个) , 污水处理厂共有5个 (金州新区4个, 庄河市1个) 。

2.2 厕所与粪便处理

金州新区和庄河市农村厕所与粪便处理情况见表1。

2.3 垃圾和污水的处理

2.3.1 垃圾处理方式

金州新区20个监测村中, 85%的监测村生活垃圾统一收集, 全部进行填埋处理。有工业垃圾的村有6个, 50.0%处理方式为填埋。有养殖业垃圾的村有10个, 90.0%的处理方式为高温堆肥。100个监测户中90.0%的家庭垃圾丢弃进垃圾箱/池;庄河市20个监测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采用统一收集的方式, 85.0%的处理方式为填埋。有工业垃圾的村有4个, 50.0%的处理方式为高温堆肥。有养殖业垃圾的村有19个, 处理方式全部为再利用。100个监测户中45.0%的家庭垃圾丢进垃圾箱/池。见表2。

2.3.2 污水排放方式

金州新区20个监测村中, 75%的生活污水排放方式为随意排放。有7个村有工业污水排放, 全部经处理后排放。有10个村有养殖业污水排放, 70.0%排放方式为直接排放。庄河市20个监测村中, 95.0%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4个有工业污水排放的村全部直接排放工业污水, 19个有养殖业污水排放的村89.5%直接排放, 见表3。

2.4 环境卫生管理状况

金州新区20个监测村中, 100%有环境卫生经费投入、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做过专门的规划、有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95%有专职保洁员, 45%有兼职保洁员;庄河市20个监测村中100%有环境卫生经费投入、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做过专门的规划、有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有兼职保洁员, 90%有专职保洁员。

2.5 家庭卫生与行为习惯

2.5.1 家庭卫生状况

金州新区100个监测户, 庭院干净的占76%, 卫生状况一般的占22%;室内干净的占79%, 卫生状况一般的为21%。庄河市100个监测户中, 庭院环境干净的占48%, 卫生状况一般的占43%;室内干净的占55%, 卫生状况一般的占37%。

2.5.2 行为习惯

金州新区100个监测户, 饮用水类型82%为集中式供水, 79%的家庭喝开水, 13%饮用桶装纯净水, 92%的家庭饭前便后都洗手;庄河市100个监测户, 72%的家庭饮用井水, 其余饮用泉水或自来水, 69%的家庭喝开水, 24%的家庭喝生水, 74%的家庭饭前便后都洗手, 不一定的占24%。

2.6 农药使用

金州新区77%农户使用农药, 95%的农户有防护措施, 有57.1%农户从供销社购买, 农药主要存放在杂屋内 (68.8%) 或现用现买 (29.9%) , 90.9%将废弃药瓶弃在田边或垃圾堆处;庄河市95%农户使用农药, 其中96%农户有防护措施, 有62.1%从个体购买农药, 农药现用现买的占54.7%, 放在杂屋内的43.2%, 96.7%的农户将废弃药瓶弃在田边或垃圾堆。见表4。

2.7 病媒生物

2.7.1 监测户房屋周围病媒生物滋生地情况

金州新区100个监测户中, 病媒生物滋生场所主要为柴草垛和水厕/旱厕 (71%) , 其次是鸡/鸭/鹅圈 (50%) 和猪圈 (45%) ;庄河市100个监测户中, 病媒生物滋生场所主要为水厕/旱厕 (98%) , 其次是柴草垛 (95%) 、鸡/鸭/鹅圈 (79%) 和猪圈 (73%) 。

2.7.2 病媒生物控制活动开展情况

金州新区20个监测村中开展灭鼠活动的为100%, 开展灭蝇活动的为25%, 开展灭蚊和灭蟑螂的分别占15%;庄河市20个监测村中, 100%进行了灭鼠活动, 没有进行灭蝇、灭蚊或灭蟑螂活动。

2.7.3 监测村病媒生物控制活动开展频次情况

见表5。

2.8 土壤卫生

40份样品中, 蛔虫卵阳性的样品有1份, 无活卵检出。金州新区20份土壤样品p H值检测结果为4.2~7.9;重金属镉的含量监测结果中, 30%超过一级土壤标准限制值 (镉≤0.20 mg/kg) , 100%未超过二级标准限制值 (镉≤0.30 mg/kg) 。重金属铅含量监测结果100%未超过一级土壤标准限制值 (铅≤35 mg/kg) 。庄河市20份土壤样品p H检测结果为5.0~7.7, 重金属铅、镉含量监测结果100%未超过一级土壤标准限制值。

3 讨论

环境卫生是指村庄规划、饮水卫生、家庭卫生、卫生厕所、禽畜卫生、垃圾和污水处理、道路硬化、绿化美化等, 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卫生对人民健康的影响毋庸置疑[9]。

本次监测结果中, 仍有部分家庭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 庄河市监测户较多。这些垃圾不仅会释放出危害人体健康的气体, 而且垃圾的渗滤液还会污染水体和土壤, 进而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建议强化环境卫生监管, 从源头开始减少垃圾数量, 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始终贯彻垃圾减量化、资源重复使用和再生利用的理念。倡导绿色消费。

绝大部分监测村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造成河流、水塘污染, 影响村民居住环境, 潜在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多数监测村的工业污水和养殖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建议农村污水处理必须从实际出发, 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 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的污水处理模式。

庄河市监测户中, 24%有喝生水的习惯。农村自来水消毒管理条件不完善, 自来水中微生物指标存在超标现象, 存在饮水卫生安全问题。建议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工作,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房屋周围有较多病媒生物滋生地。庄河市所有的监测村均未开展灭蝇、灭蚊或灭蟑螂工作。建议加强领导,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统一指导, 分片包干, 层层落实责任, 全面清理卫生死角, 配备防鼠、防蚊蝇设施, 经常性、规模性地开展消灭“四害”活动。

监测村中非卫生厕所的比例超过70%。多有臭味, 部分有蝇蛆。庄河市69.7%的农户粪便直接施肥, 未经无害化处理。提倡建立卫生户厕, 继续深入改厕工作, 教育群众用好、管好卫生户厕, 注意保持户厕卫生清洁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10]。

绝大部分使用农药的农户将废弃农药包装直接弃在田边或垃圾堆处, 构成无数污染源, 影响土壤、水的质量以及人畜安全。建议加强农村居民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的公共卫生意识, 自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摘要:目的 了解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为制定改善农村环境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持。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现场观察、实验室检测等方法, 了解大连市金州新区和庄河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结果 75%以上的户厕类型为非卫生户厕, 户厕室内清洁;85%以上的监测村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较多;70%以上农户卫生行为习惯良好;病媒生物滋生场所70%以上为柴草垛和水厕/旱厕;土壤质量100%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结论 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较差, 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淡薄, 应加强对环境卫生知识宣传和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1]李秋娟, 郑建刚, 姚玉斌, 等.江西省2011年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分析[J].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3, 3 (4) :316-317.

[2]张念东.2011年南丹县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34:34.

[3]GB/T 23798-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S].

[4]GB/T 23796-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J].

[5]GB/T 23795-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J].

[6]GB/T 23797-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J].

[7]GB 7959-1987.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J].

[8]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9]宋秋坤, 王孝文, 张晓健, 等.2012年平顶山市宝丰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J].环境与健康, 2013, 29 (16) :2079.

3.2015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总结 篇三

农村饮用水是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群众的健康,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1]。为了解遵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控制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生, 为行政部门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贵州省2012年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水质监测技术方案》的要求,遵义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度对遵义市的401个农村饮用水监测点进行水质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内容和方法

1.1 监测点的选择

以遵义市的农村饮用水监测点作为监测对象,按照饮用水的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规模大小,结合供水人口等进行分层,按随机分层原则选择401个农村饮用水监测点。

1.2 水样的采集与检测

水样采集与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T5750-2006)要求进行[2],于每年的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8月)各采集和检测一次。水质检测由水质实验室专业人员进行。检测项目包括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氯化物、总硬度、耗氧量、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氨氮),毒理学指标(氟化物、硝酸盐氮、砷、铅、镉、汞、铬(六价)),细菌学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以及与消毒有关的24个水质检测项目。

另选择10%工程点新增部分检测指标如下:铝、铜、锌、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硒、氰化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大肠埃希氏菌。

1.3 卫生学评价标准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 2006) [3]中表4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进行水质卫生学评价。凡出现1个项目不合格者,则判定该样品水质不合格。

2 结果

2. 1 不同水期水质检测结果

全年共检水样1604份,合格964份,合格率60.10%。其中枯水期检测水样802份,合格491份,合格率61.22%;丰水期检测水样802份,合格473份,合格率58.98%。见表1

3 讨论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各水质检测项目中,合格率较低的是总大肠菌群与耐热大肠菌群这两项微生物项目,枯水期合格率仅64.09%与69.58%,丰水期合格率仅62.09%与69.83%,说明遵义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受污染的情况是存在的。从水处理的方式来看,经完全处理的水样合格率最高达70.88%,未处理以及沉淀过滤的合格率较低,仅41.67%与39.56%,提示今后农村饮用水工作要加强消毒处理等措施,消除饮水安全隐患,防止介水传染病。同时建议加大对农村生活饮用水的监测力度,加强水质净化与消毒工作,加强健康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卫生意识。

参考文献

[1] 付海霞,陳彬,胡晓丽,等.四川省阿坝洲2009-2011年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结果分析[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2,2(5):2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4.2015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总结 篇四

一、监测目标

根据我国现状及技术条件,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县和监测点,建立全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主要目标是:

(一)掌握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现状,了解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

(二)掌握农村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覆盖人口等基础信息;了解农村分散式供水类型、饮用人口。

二、监测范围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县以下(含县城)行政区域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

三、监测县和监测点的选择

(一)监测县的选择

1.从监测范围中依照按比例分层随机的方式选取监测县。2.所选的监测县综合起来能代表本省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的水质状况、水源类型和处理方式。

(二)监测点的选择

选取监测县后,按照集中式供水的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规模大小,结合供水人口等进行分层,按分层随机原则选择监测点。分散式供水监测点按照当地不同水源类型和取水方式的实际饮用情况抽取,原则上要涵盖所有的水源类型和取水方式。

(三)样本量

1.监测县数:按照监测县选择原则,确定监测县数。2.监测点数:集中式供水监测点数量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关于下达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10〕44号)和《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等4个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卫疾控发〔2010〕67号)要求予以确定。在开展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监测的项目省(区、市)需监测分散式取水点的数量不少于40个。

四、监测内容

(一)监测县和监测点基本情况

1.监测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全县各个乡镇的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数量、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供水能力和供水覆盖人口等基础信息(表1)。

2.监测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监测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及供水方式调查表(表2和表3)。

3.监测点情况和水质结果报告表:建设和营运时间、投资情况、水源类型、供水方式、供水范围、覆盖人口,水处理工艺等(表4)。

4.农村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报告(表5)。

按调查表格中的内容,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等方式,填写全国统一的调查表。供水覆盖人口一定要复核确认后填入调查表。

(二)水质卫生监测

1.水样的采集、保存和运输要求

对于集中式供水,每个监测点于每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抽取出厂水和末梢水各检测1次;对于分散式供水,于每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农户家庭储水器中的水检测1次;水样采集、保存、运输、分析按现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规定执行。

2.监测指标(1)必测指标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度)、浑浊度(NTU)、臭和味(描述)、肉眼可见物、pH、铁(mg/L)、锰(mg/L)、氯化物(mg/L)、硫酸盐(mg/L)、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mg/L以CaCO3计)、耗氧量(mg/L)、氨氮(mg/L)。

毒理学指标:砷(mg/L)、氟化物(mg/L)、硝酸盐(以N计,mg/L)。

高砷/高氟饮水:当监测发现高砷/高氟饮用水时,需要在15天之内对超标的供水重新抽样监测确认,经过观测后方能确认“高砷/高氟饮水”。

微生物学指标:菌落总数(CFU/mL)、总大肠菌群(MPN/100mL)、耐热大肠菌群(MPN /100mL)。与消毒有关的指标:应根据饮用水消毒所用消毒剂的种类选择指标,如游离余氯(mg/L)、二氧化氯(mg/L)、臭氧(mg/L)等。

(2)选测指标: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适当增加的水质指标。

3.评价标准

大型集中式供水按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表1规定限值进行评价;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表4规定限值进行评价,表4中没有的指标按照表1规定限值进行评价。

(三)水性疾病监测

选择部分监测县,通过传染病监测网、全死因疾病监测网等途径,收集农村水性疾病发生流行的相关资料,经进一步调查、分析、整理,逐步建立水性疾病数据库,掌握水性疾病状况。收集的疾病监测资料主要包括:

1.经水传播的重点肠道传染病(伤寒、霍乱、痢疾、甲肝)和寄生虫病发生或流行情况;

2.饮用水所致的地方病情况; 3.肿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情况。

(四)饮用水卫生应急监测

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应急监测预案,在发生饮用水突发事件时启动。

五、资金安排

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资金由2010年度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改水改厕项目提供经费支持,农村分散式供水监测由原全国饮水水质监测网络经费提供部分支持,不足部分由省级配套解决。

六、监测管理

(一)职责分工

全国爱卫办负责全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的行政管理。负责组织制定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改水改厕项目管理方案和2011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落实集中式供水监测经费、开展督导检查、考核评估。

各级爱卫办(卫生行政部门)是辖区内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项目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2011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的要求,制定本省具体的技术方案,实施监测项目;协调落实监测配套经费,开展督导检查、考核评估,向全国爱卫办及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交工作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制定监测技术方案、人员培训、质量控制、数据审核、数据分析,撰写技术报告,并为分散式供水监测提供部分经费支持。

各地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地区监测工作的采样、检测和现场调查等工作,并负责将监测结果按时上报。监测的原始资料保存在地市、县级疾控中心备查。

(二)数据录入上报和审核

监测信息实行统计报表(丰水期、枯水期各报1次,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报)逐级汇总报告制。通过网络直报将枯水期和丰水期的监测基础数据分别于5月20日和10月20日前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以下简称“改水中心”),逾期网络系统的直报和审核功能将自动关闭。监测实施过程中,改水中心将适时掌握监测直报进展。

地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资料录入,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上报的监测资料进行及时审核,网络直报的数据采用省级终审责任制,并及时反馈至监测县。改水中心组织各省进行数据年终集中审核。

(三)报告形成

各省工作报告由省级爱卫办组织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技术力量完成,按期上报全国爱卫办。全国爱卫办组织改水中心汇总分析各省份报告以及监测数据后形成国家级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报告,于12月中旬报卫生部,由卫生部通报全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结果。

(四)信息管理

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资料属于国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的一部分,未取得主管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不得擅自公布或发表监测信息资料。原始资料归档保存在地市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备查。各级项目机构详尽记录项目内容和进度并建立档案。内容包括:经费下拨与使用、培训、监测进度及监测结果、组织管理和技术督导等与项目有关的全部文件和技术资料。

七、质量控制

(一)严格按照全国爱卫办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或爱卫办组织的统一的监测方法开展监测工作。

(二)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参加监测的实验室须通过计量认证,未通过计量认证的监测县,由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监测工作。

(三)参加监测的实验室应采取从现场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的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对实验室所用仪器、器械和标准进行定期校准。

2.除定期的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外,各监测实验室要进行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3.建立监测数据的审核检查制度,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现场资料审查。

八、督导和培训

(一)督导:全国爱卫办将适时组织开展督导检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等方式,对在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通报当地卫生部门。各省级爱卫办根据项目进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省级督导检查工作。

(二)培训:各省级爱卫办组织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技术部门负责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水质的监测技术人员就现场卫生学调查、水样采集、实验室分析、数据管理等进行定期培训,使监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技术及卫生学调查人员理解和掌握监测内容与方法。

九、考核评估

各省在国家级考核评估前应进行省级考核评估,全国爱卫办组织考核评估组按照有关规定对各省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质量、中央资金分配及使用等进行终期评估,并完成评估报告。考核评估方案另发。

十、调查表格

表1监测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调查表 表2监测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调查表

5.2015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总结 篇五

赵丽萍 陈馨

【摘要】:水是维持生命和新陈代谢的基础,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疾病的80%与饮水有关。农村饮用水安全与环境卫生状况是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农村改水工作的突飞猛进,农村的供水问题已经不再是有水吃的基本要求,而是要吃上安全卫生的水。如何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生活饮用水实施有效的卫生管理,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是我们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我们组织人员对崆峒区和二十里铺工业园区供水范围在500人以上的饮水安全工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目前农村饮水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作者单位】:平凉市公共卫生科;【关键词】: 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对策 【正文】:

水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是生命之源泉。建国后,为解决人民群众“有水吃”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人有水吃的目标,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畜饮水这种低级的保障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卫生、健康、安全的更高需求,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安全饮用水将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和各级政府的一项坚巨任务。特别是我国2004年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将饮用水卫生纳入了法治管理范畴,依法管理生活饮用水已成为建设法制政府的必然要求。农村饮用水安全与环境卫生状况是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农村改水工作的突飞猛进,农村的供水问题已经不再是有水吃的基本要求,而是要吃上安全卫生的水。如何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生活饮用水实施有效的卫生管理,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是我们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我们组织人员对崆峒区和二十里铺工业园区供水范围在500人以上的饮水安全工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目前农村饮水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崆峒区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

(一)供水机构数

崆峒区人饮工程管理的饮水安全工程10个:安国的颉河水厂,上扬的上扬水厂,峡门的峡门水厂、桂井水厂,花所的周柳水厂,索罗的西李水厂,草峰的盘龙水厂,二十铺园区的泾河川水厂、七府水厂、庙底下水厂。企业管理的饮水安全工程1个:兰州胜利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平凉供水公司(四十里铺水厂)。乡政府管理的饮水安全工程1个:索罗的东百水厂。村委会管理的饮水安全工程14个:柳湖的永红村、八里村,大秦的东九村、刘庙村,寨河的寨河村、高寨村,白庙的罗湾村、双庙村,峡门的唐庄村,白水的杨涧村、杏林村,花所的塔山村,草峰的杨庄村、明星村。清真寺管理的饮水安全工程6个:白庙的柴寺村、白庙村、张庄村、小陈村,峡门的白坡村。个人承包或个人自建的饮水工程8个:崆峒的寨子街水厂,寨河的寨河、高寨,大寨的清水岭,草峰的夏寨、潘城、十庄、陈洼。

(二)供水规模

崆峒区和二十里铺工业园区辖区内共有500人饮水的饮水安全工程40个,供水人口大约150000人,辐射崆峒区农村12个乡镇和二十铺工业园区。

(三)水源水质状况

39各供水单位水源取水情况为:使用泉水的有 4个,其余36个均为井水水源。水源水质目前没有评定。

二、崆峒区集中式供水现状

(一)卫生管理不到位。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均无卫生管理组织,没有建立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水质处理制度,无水污染应急预案。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处理设施不完善,除崆峒区人饮工程管理的8个水厂配有水质消毒设施外,其余均无消毒设施,各饮水安全工程均未对水质进行消毒处理直接供水;20个饮水工程水源没有井房,水源保护存在安全隐患;28个饮水工程蓄水池缺乏封闭,无防尘防鼠设施;2个饮水工程没有水质沉淀、蓄水设施,由井水直接供到用户。

(三)管水人员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欠缺,管理能力比较低,管水人员对水源防护、水质卫生要求和水质消毒处理知识不能掌握。

(四)各饮水安全工程不能对水质定期进行检测,除峒区人饮工程管理的饮水工程外,检查中无一个饮水安全工程能够提供水质监测资料。

(五)管理单位对农村饮水卫生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确立责任意识,水源保护意识不强。

(六)依法经营意识不强,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的规定,供水单位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供水,每日或定期进行水质自检,同时接受卫生监督部门定期抽检,确保出厂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目前,崆峒区39个集中式供水单位中仅有2个单位取得了《卫生许可证》,占5.1 %。总体情况是无证经营严重。

三、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供水主体不明确,民事责任关系不清。

部分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供水工程项目由乡镇(村)、个人出资、国家改水项目补助而建设起来的,建成后交由个人管理,但未办理任何证件,因此供水主体不明,民事责任关系不清,导致供水单位不履行权利和义务,日常管理不到位,违法经营现象长期存在。

(二)后期管理资金投入不足,饮水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农村集中式供水项目建成后,一般交个人管理,因供水人口不多、收取的水费偏低等原因,造成投资方受益不大,影响继续投资的热情,导致后续在设施维修、管理和消毒药品购入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制水供水规范运行。

(三)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卫生监督机构对饮用水监管滞后。

一是崆峒区的人畜饮水工程很多是个人投资后先上马,然后再争取项目,往往是水务部门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发改部门在立项审批时,因需要卫生检验报告,投资者才找到卫生监督机构要求进行水质检验,还有的是在办理证件时才找到卫生监机构。这样造成卫生监督机构对供水工程的卫生审查滞后,无法从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过程中对制水工艺、卫生设施进行审查,若在供水工程投入使用后坚持标准,要求进行整改,势必造成经济损失。二是人畜饮水工程投入使用后,因主体不明、后续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运行不正常,造成水质检验经费无人支付,使卫生监督日常监测工作不能实现,风险预警无法实施,供水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四、潜在的危害

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源属地表型或潜层地下水,制水工艺简单,无消毒设施或消毒设施不能正常运转,供水质量随洪水期雨水冲刷地表影响较大,水质好坏波动明显。水质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等重要卫生指标经常超标,如果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后,因水质日常监测不能落实,无法进行预测、预警并及时采取应对防控措施,一遇夏秋多雨高温季节,引发水源型肠道传染病爆发流行的机率必将增大。一旦发生水源型肠道传染病流行后,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重,控制措施难度大,同时可能因供水主体不明、责任不清,引发新的社会矛盾纠纷。

五、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卫生设施和条件

市、区政府应当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对没有达到卫生许可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硬件设施的改造,配备相应的水质防护设施和水质处理设施,特别是配备水质消毒设施,从根本上解决消毒设施配备率底的问题。设立专项水质监测资金,拨付监测单位,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以便及时了解水质状况。

(二)加强宣传、明确责任

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卫生法规和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要把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提高到保证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权益的高度,充分认识生活饮用水卫生的重要性,要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要求,落实区、乡(镇)确立的的管理机构或专人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责任,确定专人具体负责水源的防护、供水设施的维护和水质的消毒处理等日常工作。

(三)加强管水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管水人员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具体管理者,他们的卫生知识直接影响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的水平。要固定管水人员,定期采取适当的形式对农村管水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特别是饮用水卫生和水质消毒等相关知识的培训,逐步提高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生活饮用水卫生的重视程度,提高对水源防护的认识。

(四)加强部门协作、共同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

卫生、水务、环保、规划等有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五)确立责任意识、确保饮水安全

6.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方案 篇六

为切实做好我乡2015危房改造工作,根据省、市、区要求,特制定2015年乡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新型城镇化与美好乡村建设协调推进的要求,为加快推进乡危房改造,加强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建设规划有序、居住安全、乡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美好乡村。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支持、农户自愿。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政府予以政策支持,充分整合可用资源,同时要充分尊重困难农户改造危房的意愿,调动群众自主建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力更生建设家园。

(二)统筹规划、节约用地。

摸清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数量,区别轻重缓急,实行统筹规划,分批实施。新建农房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村规划和农房设计要求,尽量安排利用村内空闲用地、闲置宅基地和老宅基地进行建设,做到一户一宅、建新拆旧。

(三)经济适用、确保安全。

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农户承受能力,严格控制建房面积和标准,引导和帮助农户建设安全经济、美观适用的房屋。

(四)政策公开、阳光操作。

规范操作程序,坚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方式,实行阳光操作。

三、目标任务、改造对象、补助标准和方式、改造方式

(一)目标任务。

全面完成130户危房改造计划任务。

(二)改造对象。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优先解决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农村困难家庭的居住安全问题。

(三)补助标准和方式。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民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多渠道筹集资金。危改户具体标准分为:五保户、农村低保户重建房屋均2万元;修缮加固均0.6万元;贫困残疾人家庭、其他困难户重建房屋户均1万元;修缮加固户均0.4万元。

补助方式按照《省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通过财政涉农补助资金“一卡通”发放到户,实行社会化发放。

(四)改造方式

1.修缮加固。拟改造农村危房局部危险即属C级危房的应修缮加固,由农户自行修缮加固,自行加固确有困难的,可以提出申请,由村委会帮助协调施工队伍。

2.重建。拟改造农村危房整栋房屋属D级危房的应拆除重建。重建房屋原则上以农户自建为主,自建确有困难的有统建意愿的,乡人民政府要协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建。

四、改造要求

(一)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1.细化工作方案。各村委会要根据省实施方案及乡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农村危房改造方案,落实到农户。

2.加强规划引导。农村危房改造户数比较集中的村庄,必须编制村庄规划,以统筹集合道路、供水、沼气、环保、改厕、土地整理、扶贫开发和农村清洁工程等建设项目,提高农村危房改造水平,促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3.提升改造水平。危房改造要根据农民实际需求,结合当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建筑风格科学地编制农村危房改造设计方案,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抗震等级,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经济的要求。

(二)严格把关审批程序

1.个人申请。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农户,由户主自愿向所在村委会出书面申请、申报材料提交村委会。

2.村级初审。村委会负责接受危改户的申请并初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并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到乡人民政府。

3.乡级审核。乡人民政府接到村委会的申报材料后,组织人员上门对房屋状况进行现场勘察。经审核,认为符合条件的,将申报材料汇总后报送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4.区级审批。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在接到乡政府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汇总表后,进行统一复核审批。经审批后,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范围。

(三)加强危房改造管理

1、严格把握改造对象。

各村委会要优先改造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以及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农户房屋,且对一户两宅的只给予改造一幢主住房。在确定改造对象时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规范补助对象的审核、审批程序,实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审核、区级审批,同时要建立健全公示制度,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要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各村委会政府要做好与经批准的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

2、严格控制危房改造建筑面积和总造价。重建或修缮加固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40—60平方米以内。要引导农户先建40—60平方米的基本安全房,并留有农民富裕后可以扩建的空间。

3、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农村危房改造要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对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要加强监管,对检查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

农村危房改造要严格执行农户抗震安全基本要求,乡建设管理员要加强农房设计图纸审查,并对施工工地进行逐户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加强工程验收。改造任务结束后,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将会同相关部门将及时组织验收,验收情况将作为后续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安排的依据。

(四)加强资金使用监管

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按照有关规定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帐核算,专款专用,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要公开曝光,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五)建立健全档案、信息管理

1.完善农户档案管理。农村危房改造实行一户一档,批准一户,建档一户,规范有关信息管理。农户纸质档案必须包括档案表、农户申请、审核审批、公示、协议等材料。建立健全农户纸质档案表信息化录入制度,确保农户档案及时、全面、真实、准确录入系统。录入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改造后的农户住房产权为农户所有,并根据实际做好产权登记。

2.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农村危房改造严格实行月报制度,各村于每月20日以前上报工作进度等情况,8月底前将任务落实情况以工作总结的形式上报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五、实施步骤

(一)排查摸底阶段。

各村委会要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对农村危房改造申请户的住房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进行评估,并登记造册,建立台帐。(2015年6月20日前)

(二)组织实施阶段。

各村委会要摸清新建、修缮加固的危房数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建房对象,确认改造方式。危房鉴定和补助对象确定工作完成后,要迅速组织施工建设,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2015年8月15日前)

(三)检查验收阶段。

各村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完成后,由乡政府先行组织对新建、修缮加固住房进行初步检查验收。由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对新建、修缮加固房屋进行全面检查验收。(2015年8月30日前)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乡政府成立由同志为组长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组,负责对农村危房改造的领导、监督、指挥和协调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

(二)强化责任落实。

各村委会是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明确以分管村镇建设负责人为具体牵头人,建设办工作人员为具体经办人。没有建设办的村委会,要抽调专人经办此项工作。要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倒排工期,确保按时按量完成任务。

(三)密切部门配合。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时间紧,工作难度大,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搞好政策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7.2015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总结 篇七

1 材料来源

按照2010年底已投入使用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和规模大小, 结合供水人口等进行分层, 按分层随机原则选择工程供水量≥20m3的含县自来水厂在内的20个饮水安全工程点, 每个监测点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 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各1件, 全年共80件水样。

2 监测内容及方法

2.1 监测指标

共20项。色度 (度) 、浑浊度 (NTU) 、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 H、铁 (mg/L) 、锰 (mg/L) 、氯化物 (mg/L) 、硫酸盐 (mg/L) 、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 (mg/L以Ca CO3计) 、耗氧量 (mg/L) 、氨氮 (mg/L) 、砷 (mg/L) 、氟化物 (mg/L) 、硝酸盐 (以N计) (mg/L) 、菌落总数 (CFU/m L) 、总大肠菌群 (MPN/100 m L) 、耐热大肠菌群 (MPN/100 m L) 和游离余氯 (mg/L) 。

2.2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运输、检测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5750-2006) [2]进行。

2.3 评价标准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3]《小型饮水安全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中的限值》进行评价 (表4) , 表4中没有的指标按表1评价。监测指标中除耐热大肠菌群和游离余氯外的18项指标全部合格为合格水样, 有一项不合格即为不合格水样。

2.4 质量控制

所有检测人员由参加省级培训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从现场调查、采样和实验室检测严格按计量认证要求采样严格质控, 并通过省盲样考核。

2.5 统计分析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基本情况

3.1.1 建水县基本情况。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 红河中游北岸, 东接弥勒县、开远市和个旧市, 南隔红河与元阳县相望, 西邻石屏县, 北与通海、华宁县接壤。总面积3 789km2。辖8镇6乡、142个村委会、10个社区, 总人口52.069 9万人, 农业人口44.908 5万人。居住着汉、彝、回、哈尼、傣和苗族等民族。截至2010年年底, 全县共建成饮水安全工程533件, 受益人口34.571 7万人, 其中有净化设施的27件, 受益人口5.161 4万人, 无净化设施的506件, 受益人口29.410 3万人, 见表1。

3.1.2 监测点基本情况。

选取的20个监测点, 共覆盖10个乡镇20个行政村, 饮水人口81 636人。从水源类型上:水库水占35.0%, 供水覆盖人口66 583人;泉水占25.0%, 供水覆盖人口7 287人;浅井水占10.0%, 供水覆盖人口911人;溪水占15.0%, 供水覆盖人口3 319人;深井占15.0%, 供水覆盖人口3 536人。从水处理方式上:完全处理占5.0%, 为县城饮水安全, 供水覆盖农村人口49 160人;沉淀过滤占35.0%, 供水覆盖人口19 355人;未处理占60.0%, 供水覆盖人口13 121人。

3.2 水质检测结果

3.2.1 水质检测合格情况。

全年共检测水样80个, 合格水样19个, 水质合格率为23.8%, 其中枯水期合格水样11件, 水质合格率为27.5%, 丰水期合格水样8件, 丰水期水质合格率20.0%, 枯丰水期比较无明显差异 (χ2=0.62, P>0.05) 。出厂水合格水样11件, 出厂水合格率27.5%, 末梢水合格水样均为8件, 合格率均为20.0%, 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 (χ2=0.62, P>0.05) , 见表2。

3.2.2 各检测指标合格情况。

检测的20项指标中, 不合格项目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肉眼可见物、细菌总数、p H值、氨氮和浑浊度。合格率最高的是理化指标, 除锰有一个水样超标外, 其他指标合部合格;超标最严重的是微生物指标, 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超标最严重, 超标率高达62.5%, 细菌总数超标率12.2%。其次是感官性状批标:肉眼可见物, 超标率达32.5%, 见表3。

3.2.3 不同水处理方式。

完全处理的饮水工程是县自来水厂, 4件水样均合格, 合格率为100.0%, 其他水样经沉淀过滤的合格率高于未处理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8.83, P<0.01, 见表4。

4 讨论

监测结果显示, 建水县的农村饮水工程主要以水库水、泉水为主, 农村生活饮用水供水工程水质不容乐观, 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合格率较低, 合格率仅为23.8%, 低于国内有关报道[4,5,6,7]。经过沉淀过滤处理的水质合格率明显高于未处理者, 显示了水质净化措施在水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细菌总数等是影响建水县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的主要因素, 与国内有关报道一致[4,5,6,7,8]。菌落总数合格率虽然已达88.8%, 但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超标率高达62.5%, 这两项指标提示水质受人畜等温血动物粪便污染, 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存在的可能信号, 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及水源性传染病的暴发。究其原因可能与我县农村供水工程设施简易, 建设标准低, 除县自来水厂外, 大多数都是建在村寨上方的小型水池, 靠水库、山泉和溪水等蓄水, 不加盖或半加盖, 无防护带, 有净化设施的仅有占5.06%, 其他都是直引供水或引水到蓄水池, 然后通过管网供到农户, 无水质处理及消毒设施, 水质容易被污染, 造成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

水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饮用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水可引起水性疾病暴发流行[1,9,10], 目前, 建水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虽然解决了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但水质卫生质量仍存在严重隐患。建议在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管理与维护, 完善水质净化与消毒处理措施, 加强饮水防护与水处理工作, 加强水质监督监测工作, 加强农民饮水安全教育工作, 提高农民水源保护意识,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不喝生水, 规范农村人畜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处理, 防止污染水源, 切实保障饮水安全, 使农民喝上安全、放心的水, 减少介水传染病及农村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和流行。

参考文献

[1]王延勇.我国生活饮用水安全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 21 (1) :34-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 (GB/T5750-2006)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 (GB5749-2006) .

[4]王春光, 孙国兵, 何望喜.应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结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0, 21 (6) :113-114.

[5]黄记亮, 黄忠实, 杨天佑.乐业县农村饮水安全质检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 2011, 17 (5) :298-299.

[6]韦凤栖, 韦永光, 吴正铜, 等.2011年环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结果分析[J].当代医学, 2012, 18 (11) :160-161.

[7]韩瑞萍, 张凌云, 张芳芳, 等.昆明市“十一.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5) :854-856.

[8]詹萍, 朱琳.2010年遵义市汇川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卫生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1, 28 (12) :1068.

[9]江超穗, 陈志祥, 梁祥多.桂西农村寄宿制小学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流行特征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 30 (5) :778-779.

8.2015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总结 篇八

此次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开展的教育质量监测,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统一部署开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行政和教育督导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业务指导和专业培训。监测内容包括数学、体育与健康两个学科领域及学校的课程开设、条件保障、教师配备、学科教学等相关影响因素。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3个样本县(市、区)6 476所中小学的近20万名四、八年级学生参加了测试,近6 500名中小学校长、十万余名数学、体育及班主任教师接受了问卷调查。

为保障监测工作顺利实施,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编发了《2015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组织工作手册》《2015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现场操作手册》以及纸笔测试和体育现场测试操作规程及视频材料,并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水平,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分阶段分层抽取了样本县(市、区),随机抽取了样本校和样本学生。国家和省级教育督导部门对各样本县的测前准备工作进行了多轮巡查与指导,并制定了完善的应急处置方案和安全预案。责任督学全程参与和监督,各部门和相关人员认真按照现场测试的程序与规范操作,保证了数据采集的顺利完成。

中国宣布启动“百千万”计划推动中美教育领域交流合作

新华网消息 中美两国政府近日在华盛顿举行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磋商期间,中方宣布启动“百千万”计划,推动中美教育领域深化交流合作。

本轮磋商期间,中美双方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妇女、青年等领域举行工作磋商,其中卫生为磋商新增领域。双方总结了过去一年来各领域合作开展情况,探讨了下一步合作方向,就7个领域达成119项合作共识。

关于教育领域合作,双方同意:巩固中美两国政府间的教育政策交流;设计实施新的引领示范性项目;继续实施好中美教育交流的重要合作项目;支持中美在多个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交流活动;支持两国教育机构高水平战略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和合作办学项目。

在设计实施新的引领示范性项目方面,中方宣布启动“百千万”计划,未来5年邀请100名美国青年领袖访华游学;促成双方各1 000名优秀大学生到对方一流高校研学;每年公派1万人赴美學习研修。

清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生可以停学3年创业

《北京青年报》消息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清华大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将最多可以停学3年进行创业;普博生的最长修业年限将限定在6年,到期就必须结束学业并办理离校手续。日前,清华大学校务会议通过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的修订方案,对今后的研究生培养将有深远影响。

作为清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此次对研究生学籍管理的修订主要有3项主要修改。首先,《规定》首次增加了硕士、博士研究生最长修业年限的规定,博士不再能无限期“延期”毕业。

新规定的基本修业年限是:硕士生2至3年,普博生3至4年,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含硕士生阶段)4至5年;全日制研究生的最长修业年限为:硕士生3年,普博生6年,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含硕士生阶段)7年。这项规定从2015级研究生开始实施,2014年及以前入学的研究生暂时不按此要求。

“最长修业年限”将是学校的刚性管理,是研究生攻读学位的“红线”,一旦达到最长修业年限就必须结束学业,办理离校手续——毕业、结业或肄业。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新举措意在推动研究生和导师更有效地安排时间和分配精力。

9.2015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总结 篇九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1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原文】

会议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解读】

招商证券资深农林渔牧研究员黄珺:中央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针对的就是粮食和食品进口量和走私量的提升。虽然进口低价粮对稳定国内通胀有一定的作用,但足以引起政府的重视。万一国际粮食产量或者世界经济有一个因素发生改变,全球粮价持续低迷的下行曲线出现拐点,我们将是非常被动的。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相信中央有关文件会按照这20字方针,对明年的粮食生产及安全保障作出及时部署,“这非常及时,也非常有必要。”

2家庭承包主体地位不能变 【原文】

会议指出,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农村集体土地应该由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

【解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社会管理研究室主任常兴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着力点,是要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创新和实现多种经营方式;要鼓励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强调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前提是要把每个农民当作是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主体,要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个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下实现。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这一基本制度,也必须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在“统”和“分”上都要创新、转变。在“统”的层次上,统一经营向农户联合与合作方向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在“分”的层次上,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3 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原文】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

【解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中国是人口大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保证绝大部分粮食自给自足的基础。中央此次再次强调守住耕地红线,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解决农村土地市场与城市土地市场二元分割的问题,建立统一土地市场,土地有序进入市场流转,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水平。中国人多耕地少始终是个矛盾,所以,不能随意改变耕地性质。在城镇化过程中,如果突破耕地红线,将威胁到粮食安全。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果能规划得好,措施对头,方法对头,有可能提高土地集约化使用的水平。城镇化后,条件具备,原来农民的宅基地可以复耕,提高某些荒地、沙地等土地的品质用于种粮食,在保证18亿亩耕地的基础上,优化配置,增加耕地。舌尖上的安全坚持“四最严” 【原文】

会议指出,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当前人民的突出愿望便是食品安全。如何实现在保证“吃饱”的基础上,让百姓能够“吃好”,是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相比前几年,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源头。如果源头污染治理不了,后面的环节再安全也无能为力。如何对养殖业的抗生素滥用、蔬菜水果业的农药残留超标等进行治理,需要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进行监管,还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普教育。

为了保证质量安全,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应该重塑。应该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责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测,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加大监管机构建设投入,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 【原文】

会议指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解读】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民,重点在农村。现在看,我们城里人大多数都小康 了,现在真正还有贫困人口、收入差距比较大的,主要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农民能否顺利地过上小康生活,关系着我们的小康是全面的小康还是拖着“短腿”的小康,是高质量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是实现了共同富裕的小康,还是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的小康。

过上好日子、富日子、体面生活,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最大的梦想。要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促进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创造条件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让农民通过自己辛勤劳动,也能进入小康。帮助3个“1亿”落户城镇 【原文】

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解读】

10.2015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总结 篇十

今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责权统一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的思路,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为主线,以传染病防治、医疗市场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和项目建设等工作为重点,全局上下团结一致,务实创新,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确保了全市卫生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围绕中心,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我们始终把深化医改作为全市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和措施创新,确保改革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医疗服务市镇一体化改革成效明显。医疗服务市镇一体化是促进市级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卫生院服务能力的有效措施。我们根据市情实际,确定并开展了以“典型引路、定期帮扶、一体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服务市镇一体化改革工作。一是典型引路。在全市选择了4所基础条件好、业务特色鲜明的中心卫生院进行试点,从5所市级医院选派了1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全年进行对口蹲点帮扶;二是定期帮扶。选派医务人员组成医疗团队下基层,开展技术帮扶;三是一体管理。待条件成熟时,由市级公立医院院长兼任镇卫生院院长,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实现“人、财、物”

统一管理;同时建立了支医人员的三级补助制度,卫生院承担交通、食宿费用,派出单位承担工资、津补贴,市财政按照山区每人每月3000元,平原地区每人每月2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通过补助制度的建立,解决了支医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在基层为广大群众服务。目前,医疗服务市镇一体化改革成效明显,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看病就医,提高了基层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二)医疗质量安全和医疗规范常抓不懈。紧紧围绕医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和“三合理”检查(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等重点内容,抓好了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一是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并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优质护理服务”等活动,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二是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着力控制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二级甲等医院控制在35种以内,二级乙等医院控制在25种以内;三是经常性地开展“三合理”及医疗操作规范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

(三)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我们牢牢把握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方向,通过建立分工负责制、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加快信息化建设、重新核定公立医院机构编制、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等措施,促进了公立医院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一是探索推行“谁分管、谁负责、谁确定”的分工负责制和项目负责制。人事任免、项目经费支出等重大事项,由分管领

导提出意见,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决定,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了人事任免、经费支出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二是对各医疗卫生单位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各单位每月将收入上缴卫生局专户,卫生局每月分两次将各单位的收入审核下拨。同时下放部分卫生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权,对业务开展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管理,加大了对各单位财务的监管力度,规范了各单位的财务制度,确保了专款专用;三是公立医院全部使用了电子病历,提高了服务效率。启动了市医院与桑树坪、西庄、龙门3个镇卫生院的远程会诊建设项目;四是制定《韩城市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方案》,解决了公立医院救治“三无”病人的费用问题;五是根据我市公立医院实际,与市编办对公立医院的机构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共核定床位790张,比核定前增加了283张。核定人员868名,比核定前增加了122名,为医院引进人才、加快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此方案已提交市编委会审定。

(四)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巩固。目前,全市各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已全部严格执行药品“三统一”制度,“零差率”销售药品,完成了药品(疫苗)电子监管系统建设。我市“三统一”药品配备率100%、使用率100%。群众看病费用明显降低,群众用药更加安全。

二、强化措施,着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我们按照抓重点、求突破的思路,落实措施,明确任务,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传染病防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打击非法行医等重点工作。

(一)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经过多方协调和积极推进,总投资7.5亿元的市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已按期完成主体建设,预计2015年底投入使用。总投资400万元的市疾控中心实验楼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各项审批手续,正在进行地基处理,计划2015年5月底完工;总投资247万元的昝村镇卫生院门诊楼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总投资228万元的龙亭镇卫生院业务楼建设项目,已完成立项、可研、环评、规划等手续和围墙扎建工作,正在进行招投标前的准备工作;总投资1380万元的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设项目,正在进行规划和初步设计之中。总投资325万元的芝阳镇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总投资50万元的卫生院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和总投资50万的10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均在做规划设计之中。

(二)传染病防控工作力度加大。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优先”的原则,不断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力度。一是做好了疫苗针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开展查漏补缺工作,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二是结合各相关卫生节日,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等方式,认真开展传染病的宣传工作,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病治病意识;三是针对今年手足口病的防控,专门组织疾病防控专业人员,深入到基层卫生院和幼儿园,落实防控措施,指导工作开展,并向全市有6岁以下儿童的家庭免费发放“84”

消毒液20000余瓶,科学有效地控制了手足口病疫情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将“埃博拉”疫情的防范列入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应急方案,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普惠于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我们严格按照“按劳分配,绩效考核”的原则,确保了各项目的推进与落实。一方面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征询各项目实施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方案,抽调专业人员,组建了考核队伍,逐项对各单位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加大奖惩力度,拉开奖罚尺度,督促各单位按照项目要求服务好辖区群众;另一方面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召开现场会等方式,提高各单位的服务能力。目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1%,高血压规范化管理26734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6717人,重性精神疾病规范化管理450人,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100%,孕产妇健康管理率达80%,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3.8%。

(四)医疗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一方面是加强全市医疗机构执业人员的资质、执业地点、诊疗科目的卫生监督检查,逐户建立了医疗机构管理档案,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另一方面是精心部署并抓好了打击非法行医工作,查处无证行医128户,移交公安机关1家,有效净化了我市医疗市场,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就医安全。

三、全力以赴,认真完成各项常规性工作任务

我们围绕抓好基层、打好基础的目标,精心安排,扎实部署,认真做好了各项卫生工作。

(一)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逐步优化。我们一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业务人员,分层开展培训,今年选派10名医师赴省参加县级医疗机构医师培训,镇卫生院派出6名骨干参加万名医师培训,为118名“西学中”学员培训1000学时,开展继续医学教育讲座10次,培训900余人;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为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的意见》精神,为三所二级公立医院招聘医学类本科生10名,接收振兴计划招聘人员2名和助学金计划学生1名,签订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5名;三是市医院建成后,将按照三级医院的标准设置,我们结合市医院目前的现状,制定了市医院创建三级医院的意见,就引进和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该意见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待市委常委会议讨论后实施。

(二)新农合工作运行平稳。2014年全市参合人数为270350人,参合率达到了99.6%。截止10月底,全市共补偿37.4万人次7859.9余万元。我们继续在全市实行住院统筹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监督管理工作,促使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平稳有效运行,确保党的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三)妇幼卫生和中医工作不断加强。我们以开展“妇

幼健康年”活动为契机,着力推动各重大妇幼卫生项目的实施,确保了全市妇幼工作的顺利开展。2014年度,共为3459名农村孕产妇补助住院分娩费用283.04万元;免费为农村妇女筛查宫颈癌30159人、乳腺癌8619人;免费为4775人发放9604瓶叶酸;新生儿听力筛查4282人、疾病筛查3971人;为4369名孕产妇进行了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所生新生儿全部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开展了产科建设达标检查和爱婴医院复核工作,举办了“共圆妇幼健康梦-妇幼健康技能竞赛”活动,并荣获全省三等奖。

同时,全力加强中医药工作,积极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和“治未病”工作,对全市所有村卫生室执业人员进行了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并配发了火罐、刮痧板、针灸针等中医诊疗设备。

(四)健康教育和红十字工作形式灵活。认真落实《陕西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采取条块结合,分层推进的办法,不断规范完善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全年开展健康知识宣讲15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种共计8万余份,全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进一步提高。继续巩固控烟成果,深入扎实开展督查活动,建立控烟长效机制,对控烟工作进行常态化管理,荣获“陕西省创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先进市”荣誉称号。

积极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组织开

展了“博爱一日捐”、“世界红十字日”、自救互救知识宣传等活动,有效推进了医疗救助等工作。全年共筹集捐款59105.7万元,医疗救助21人5.8万元。在全市开展了“进百家门 解百家难”活动,经过摸底调查和实地查看,共为 116户贫困农民送去救助金12.9万元。

(五)爱国卫生工作措施有力。紧紧围绕农村环境整治活动,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积极地推进了各项爱国卫生工作。完成了80套农村改厕工作任务;申报创建省级卫生村3个、卫生单位3个,韩城市级卫生卫生村4个,单位4个。

(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第五督导组的悉心指导下,结合全市卫生工作实际,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健康服务在一线”为载体,以“让人民群众享受安全、方便、高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的,及时启动,认真组织,精心部署,从严要求,扎实地推进了各环节的工作,认真整改了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了卫生系统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医改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传染病防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市场管理等重点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还需要我们加大力度,积极探索,齐心协力,全面推进。

四、2015年工作打算

2015年,我们将继续坚持责权统一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的思路,切实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传染病防控等各项工作。

(一)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按照中省关于医改工作的精神部署,积极探索,深入研究,继续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围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等内容,持续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狠抓医疗质量安全和医疗规范制度建设。实施基层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切实解决医疗资源不合理问题。继续推行医疗服务市镇一体化工作。积极实施和推进“药品三统一”工作。

(二)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工作。以市医院迁建项目为龙头,着力推进全系统的项目建设工作。做好市医院的装修装饰和医疗设备购置安装工作,确保2015年底完工。加快疾控中心实验楼、妇幼院综合楼、龙亭镇卫生院门诊楼以及卫生院周转房和标准化卫生室的建设进度,争取按期完成工程建设。

(三)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重点做好结核病、艾滋病、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结合各相关卫生节日,做好传染病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病治病意识。完善应急

处置机制,加强疫情报告质量、疫情信息利用、预报预警和处置工作,坚决杜绝重大疫情的发生。

(四)不断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严格考核,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各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培训力度,优化服务内容,精细项目管理。结合医疗机构实际,逐步增设精神卫生、老年康复和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防控科室,逐步建立医疗体系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良性互动的协作机制,支撑公共卫生发展。

(五)继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继续加大对无证行医、超范围执业、违法违规采供血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非法行医案件,及时曝光典型案件,建立长效监管、部门沟通协调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净化全市医疗服务市场。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和执法能力建设,做好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及消毒产品专项监督检查。

(六)加快引进卫生专业人才。围绕市医院创建“三甲”医院,根据各层次人才的需求,制定相关措施和政策,加强我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储备。同时,认真做好“为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生”、振兴计划和免费订单定向医学生等工作。

(七)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继续推行新农合“总额预付”制度,严格执行预算,降低合疗基金运行风险。探索实行大病保障制度,提升大病报销比例,杜绝“因

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扩大新农合门诊定点,稳步提升新农合参合率。

(八)不断加强妇幼卫生和中医工作。在认真推进各项妇幼项目的同时,抓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加强产科质量建设,强化妇幼保健人员及产科人员培训,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准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推动全市妇幼保健工作整体发展,提升妇幼保健水平。

大力实施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中医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全面实施“治未病”工作,逐步在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让中医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九)努力提升全民健康教育水平。以开展健康教育宣讲为依托,增强市民的健康知识和保健意识。继续做好烟草控制技术指导工作,扩大无烟示范单位创建范围,推行医疗卫生系统禁烟工作。

(十)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和红十字会工作。认真实施卫生镇、村、单位创建活动。积极争取并认真做好农村改厕项目。全面开展好爱国卫生月集中宣传和春秋两季的“除四害”工作,多渠道引进病媒生物防制新技术,确保除“四害”工作安全、有序、有效进行。

结合“5.8”世界红十字日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博爱一日捐”社会募捐活动,做好“博爱助学”和“医疗救助”工作,开展“红十字示范学校”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上一篇: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调研报告下一篇:幼儿园课堂游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