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单子)教师

2024-09-15

谈中国诗(单子)教师(共7篇)

1.谈中国诗(单子)教师 篇一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死水、赞美(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刘星河

一、自读目标

《死水》

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赞美》

1.根据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对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由衷赞美。

2.理解诗中的农夫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该诗意象的雄浑美和沉郁美。

二、自读程序

1.读课本有关注释,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2.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并解释。

3.听读,朗读,默读全诗。

4.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若干部分,写出各部分大意。

5.研读,思考,回答(题目请见后面自读思考)。

6.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7.熟读《赞美》,背诵《死水》。

三 、自读点拨

《死水》

一、重点难点分析

1.第四节为全诗的重点,对全诗内容进行总汇。“这里断不是美的存在”是对“死水”本质上的批判;“让给丑恶来开垦”是对前面“死水”加速腐朽种种情景的总括;“造出个什么世界”是对旧中国的诅咒,集中表达了他的愤激之情。

2.反讽手法。即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这些怪异现象,正是作者对死水一样的现实社会的无情嘲笑和讽刺。好像一个丑人却戴上美丽的花,涂脂抹粉,扭捏作态,嗲声嗲气,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如死了做个“鬼”再生。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粉饰太平种种伎俩的揭露。

二、表现手法解说

1.艺术构思独具匠心。不说变“丑”为“美”,而说让“丑”更“丑”,“丑”至灭亡,再造新“美”,从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激之情和对新社会的热望。

2.反讽手法。

3.具有音律美。“现代格律诗”的“三美”

《赞美》

一、重点难点分析

1.要紧扣民族的悠长历史、浴血的艰难年代和人民苦难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斗争这三点,并结合全诗哀歌式的.艺术风格来分析这些意象,去体察到它的内蕴。

2.从表面上看,每节诗最后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关键句)与前面的内容似乎联系不紧,但只要细加分析,便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如第二部分,写到了一位农夫的觉醒和勇敢斗争,他以必死的决心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他的大义大勇正是整个民族已经觉醒并付诸行动的必然结果。

3.对少数意象比较晦涩的难句,我们也不必非要拘泥于理解上的精确,只要了解其大意即可。而且,由于作者当时身处国民党的统治区,也不可能把他政治上的倾向表达清楚。

二、表现手法解说

1.穆旦是九叶派诗人,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穆旦的诗风基本上是雪莱式的抒情格调,又揉杂某些现代派诗歌的因子。”他的诗风“徐缓、整饬、押韵。情调是哀歌式的,遂循了英国古典诗歌的特点。

2.作者善于捕捉意象,意象横越时空,缤纷多彩,内蕴深远,气势宏大,又加上哀歌式情调,故全诗拥有雄浑美和沉郁美。

3.诗中广泛地运用了排比、反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竟象的表现力。

四、自读思考

《死水》

1.依据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说说“死水”象征了什么?

2.“死水”的形象有两层,一是其本来面目,二是添加脏物后更加腐烂的面目,请在书上作出标志。

3.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4.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5.“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6.“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

7.“反讽”手法在诗歌中的第二、三、四节中得到了具体表现,请画出有关词句。

8.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赞美》

第一节:

1.“走不尽……”“数不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什么特点?

2.“说不尽的故事”指什么?有什么特点?

3.“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引出后面一系列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对整节诗的一个诠释,请加以具体说明。

第二、第三节:

5.本部分诗中出现了一位农夫的形象。在前六句中,他是怎样一个人?而在第7-16句中他又是怎样一个人?他坚定地走上了什么道路?

6.“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此句的含意是什么?

7.“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该怎样理解?

8.第三节中前八句描

2.谈中国诗(单子)教师 篇二

艺术是相通的。外国的古代文艺理论家们很早之前就已经在强调诗歌与绘画的共性。公元前6~5世纪的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曾说:“画为不语诗, 诗是能言画。”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亦犹画”都极好地证明了在西方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对诗和画的结合有了很高的认识。在古希腊、罗马之后的两千多年中, 虽然也有人谈到画和诗的差异, 但诗画共性的观点一直占主导地位。中国艺术家对诗画共性的认识较西方晚了一千多年, 但依文学 (或史传或宗教故事或传说) 底本创作绘画来看, 在先秦时期就有了, 至汉代源于社会需求更是盛行一时。东汉南都南阳汉画馆陈列的汉画, 便来自于各色的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 而这些在那时一般用作官葬的装饰或是佛教禅意的渲染。东汉之前的画作, 多为僧人所作。专业画家到三国时才出现, 且仍以绢帛绘制佛像闻名。到了晋代, 随着绘画的日益昌盛和当时文坛倡导的文风的影响, 一些画家有意识地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付诸画中, 凸显人物形神, 传达画者本意。“以眼现神”的大画家顾恺之的画, 如《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的素材都出自于先人的作品。根据西晋张华《女史箴》创作的《女史箴图》以先贤圣女的事迹规劝当朝当政的女人放弃权势回归本我, 顾恺之用一种图解的样式形象地解释了这层含义。曹植的《洛神赋》以神话隐喻失去爱情的哀伤, 可能也是用爱情的失意隐喻政治上的不得志, 是一篇文学杰作。顾恺之以长卷的形式, 以他出色的绘画水平很好地表现了出来。有人认为赋可以看作诗的一类, 因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便可以看作是现存最早的一幅诗意图。《历代名画记》还记载顾恺之画有《陈思王诗》, 因为作品已经失传, 无从考证, 我们现在已不知道他是根据曹植的哪首诗作的画。但一句话, 顾恺之在中国诗画史中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

宋代以前, 在画上题字的很少, 题诗的更是寥寥无几, 偶尔也会有几个字, 那也只是在不显眼的角落里, 写着作者小小的姓名。那时虽然也有题画诗, 却不是写在画面上的。到了宋代, 才出现了一些集诗人、书法家、画家于一体的艺术家, 并开始在自己作的画上书写一段题记或一首诗。如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五色鹦鹉图》上都题写了诗, 除此之外, 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特别是杜甫被尊为诗圣以后, 他的一些诗, 成为后世诗人写作题画诗的样板。与此同时, 诗人、艺术家和理论家们渐渐领悟到诗与画是具有共性的艺术, 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孔武仲《宗伯集》卷一《东坡居士画怪石赋》:“文者无形之画, 画者有形之文, 二者异迹而同趣。”郭熙的《林泉高致》说“更如前人言:‘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哲人多谈此言, 吾人所师。”苏轼的《韩干马》诗说:“少陵翰墨无形画, 韩干丹青不语诗。”由于他不是泛泛而论, 而确实有体验又善于阐述, 更为细致地揭示了诗与画共性的一面, 所以他的“诗画本一律”的理论, 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之后, 诗与画的关系被更加有意识地紧密结合在一起, “诗 (包括词, 张舜民云‘自古词人是画师。’) 画本一律”成为文人画所尊奉的一条宗旨。

如若说题画诗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 从现有的资料看, 在唐代就开始出现了;若不是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 而是把不直接题在画面上的吟画、题画、论画以及题扇画、题壁画、题屏风画都看作是题画诗的话, 那么, 在六朝时已经有了题画诗。随着诗与画的发展及结合, 元代开始普遍采用, 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赵孟、王冕、倪瓒、吴镇等。还有一些画家如倪云林等不仅自己在画上留出适当的空白处题写诗款, 还往往请诗朋画友在画上题写诗章。这种做法为明清至近代文人画家所继承, 在画上题写的题画诗因而大兴。清代陈邦彦编辑了《历代题画诗》一书, 收录作品多达千首。一般来说, 由画家自己整体构思的、预留空地题写的诗, 作为画面构成的一部分, 不仅不损害画面, 反而增加了供欣赏阅读的内容, 使诗与画相得益彰。

画上题诗题款, 也可以起到点题的作用。当人们面对一幅山水画或花鸟画, 有时是很难猜透画者心思的, 但通过画上的题诗题款, 就比较容易把握作者的意图。如宋代有名的皇帝画家赵佶画的《瑞鹤图》, 画上只有20只丹顶鹤绕殿飞鸣, 晴空中有浮云飘动, 虽然观画者可以从画中感受到一种轻盈舒朗之气, 但是对于画家借此想要表达的思想只凭观画是很难领悟到的, 如果结合画上的题诗书款和历史知识就一目了然了。原来在北宋内忧外患的严峻时刻, 画家祈求上苍降下祥云以挽救王朝的危亡。

在画、诗密切结合过程中, 不仅是诗向画渗透的过程, 也同样是画向诗靠拢的过程, 这就是艺术家们特地据意作画作诗的一种创作的发展过程。诗与画的结合也是随着书与画的结合而慢慢出现的, 在那时出现了一大批书法写得比较好又喜欢作诗或作词的画家, 在不经意中把诗或词写在了画中, 而且效果不错, 经那以后, 很多画家就模仿着用不错的书法把诗词书到画面上了, 慢慢地就形成并出现了 (就画所赋的诗) 题画诗。“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便是王维那时的写照, 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不过这有赖于苏轼对他的推崇。苏轼也是一个诗画结合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后人评价苏轼, 说他“以诗为有声画, 画为无声诗”, 他的题画诗影响最为深远。由此, 可以这么肯定地说, 王维和苏轼是诗画结合当之无愧的典范。

诗画作为两门艺术, 各有千秋, 若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更能取长补短。画所要表现的事物直观、具体、真实, 便于领略, 但它会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只能选取某一瞬间的静止状态;而诗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可任意地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发展变化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如天上人间、古往今来、东西南北, 可以自由驰骋, 无论是空间换时间还是时间换空间, 容量都比画要大得多。将诗与画结合起来, 可以让静止的画面活跃起来, 使画面的内容和深度有了更大程度的拓展, 而诗也有了形象的凭借和想象的依托。因此, 诗与画的结合使两者彼此交相辉映, 使诗与画最终能够达到艺术上的高度统一, 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方面:

1. 诗、画在艺术本质上的一致性。

诗、画都讲究自然而为, 无雕琢之意, 苏轼将此归结为“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我看再合适不过了, 赵孟坚的“画谓之无声诗, 诗谓之无声画”也从本源上将两者连接在一道。近代学者钱钟书也说, 诗画“异体而同源”。所谓“同源”就是指艺术本质上的一致性。唐代王维的山水画开拓了诗画并行的先河。作为著名的诗人, 王维将《山居秋暝》中淡泊恬静的诗趣转而为画, 赋予山水画以诗的气质;而诗赋予中国画以精神灵魂和意境。诗和画反映画家、诗人的内心精神世界, 具有相同的意境与内在的表现技巧。画的形象是可以看见的, 画家不以构成形象为满足, 更是在形象的基础上创设意境。诗的内容是可以被感知的, 但诗人也不以展现内容为职责, 更是在内容的基石上挥发情感。画的形象和诗的意境互为表里, 血脉相通。诗的意境建立在形象的基础上, 虽然这一形象并非肉眼可见, 要通过想象等思维加工才会显现。诗画之间的相互交融, 使绘画富有诗意, 使诗富有画情, 更好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2. 诗、画在情感体验上的一致性。

“高情逸思, 画之不足, 题以发之” (清·方薰) 。当画面形象不能充分表达出画家的“高情逸思”时, 就用诗词形式来补充, 观者以此来体会画家当时的情感意趣, 通过情感体验来感受作品的感情取向。

在过往那多风多雨的历史时代, 朝廷更替的变幻莫测, 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 使得文人、士大夫用诗画寄托人生希望和生活感慨, 体现自我情感。宋人特别喜欢“四君子”, 往往通过赏物给予情感的外在表现, 或委婉或直接。唐末的黄巢与一老人题菊诗, 老人在旁不能立即成就一文, 而黄巢发表了他的豪言壮语,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傲慢倔强, 傲然独立, 大男人的事业野心昭然于世。在外族入侵的宋元之际, 南宋诗画家郑思肖用菊表明自己的立场:“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以菊抱香死作为一种宣誓, 宁死也不屈于元人。元人王冕赞美梅花不求人夸, 高洁清新, 不合流同污, 但实则借梅自喻, “只留清气满乾坤”, 表明自己生活态度和不向世俗低头的思想境界。因而欣赏诗画时不应单单从文字或画上思意, 更要结合诗人画家当时的生活和情感历程去剖析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以挖掘人生成长路途中的人性之美。

3. 诗、画在意境方面的一致性。

“诗传画外境”, 诗附画源于画面本身, 深层次传达了画家眼中的形象所具有的精神含义, 即借画境启示诗意精神, 也证实了诗画的共通之处, 艺术境界有上中下之别, 皆以境为上乘。被誉为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大师的齐白石, 一生中诗与画结合交融的作品多达千幅, 着重反映了诗对绘画的作用。他所作的不倒翁像, 形象诙谐。有一经典之作, 画旁附诗一首, 其中一句是“虽无胆肝有官阶”, 此乃点睛之笔, 倘若齐白石不书这些文字, 观者也不过看到了件普通玩具罢了, 但他非限于此, 而将旨意置于画旁, 一言中的, 讽刺贪官污吏。另有一张“不倒翁像”所附一首诗, 从外在装束的“秋扇”“官袍”到特点品性的描述, 将一般的玩具拟人化, 再冠以“讽”, “嗟君不肯打倒来, 自信胸中无点墨”将社会官场中官员的不道德、不清廉、不为政的黑暗现实跃于纸上, 入木三分。一代大师齐白石借人人可见的不倒翁看到了一般人看不见的社会阴暗面, 让观者为之鼓舞。2011年5月22日晚8点在中国嘉德2011春拍中以巨资4.255亿元成交的齐白石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也是诗与画结合交融的典型。清代郑板桥也从“竹”中想到了民生, 将绘画竹子的各种状态升华到了社会大众的疾苦和呼唤, “一枝一叶总关情”。不止齐白石和郑板桥能见人之未见, 杜甫也是如此。杜甫的题画诗《画鹰》“何当击凡鸟, 毛血洒平芜”, 什么时候让这苍鹰展翅搏击, 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杜甫似乎在写鹰的卓尔不群, 但笔触之深处却在于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和疾恶如仇。塞北一书生刘崇德在《从“以文为诗”到“以诗为文”———宋士人体的形成》一文中论述了, “诗不能尽, 溢而为书, 变而为画”, 也就是说“画乃诗之余”, “余”是“文章之毫末”, 但并非是可有可无, 而是必不可少, 有时更能为诗文锦上添花。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 缘于诗画都追求意境上的神韵。

笔者在上面阐述了诗画之间具有一种共性, 然而, 早在18世纪, 德国莱辛的《拉奥孔》, 从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深入揭示了诗与画的特性及功能的差异的一面, 这一理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改变了“诗画一律”论的流行观念, 明确地认识诗和画的各自特性和功能的区别, 在某一领域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理论上, 艺术家更注重深入研究两种艺术各自的创作规律;在实践方面, 诗人和画家更着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使诗和画各自的特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正因为诗与画的蓬勃发展和亲密结合, 使中国画更具有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并形成了一种完美的程式, 而且不断地发展着、丰富着。在现代背景下, 中国传统艺术如何继承和更新是我们艺术专业从业者所必然面对的问题。对中国画与中国诗发展结合的深入认识和研究, 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与继承我们的艺术传统, 更有利于其在新时期能推陈出新、发扬光大。这对我们当下的中国绘画都是相当有益处的。

摘要:本文从欣赏诗人王维的题画诗《山居秋暝》入手, 简要论述中国诗与画相互结合的艺术现象。

关键词:中国画,中国诗,题画诗,互通,互补互济

参考文献

[1]程立国.中国画与诗、书、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2) .

3.谈中国诗 篇三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

二、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三、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体会比较法的妙用,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二、欣赏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你谈谈中国人的形象。

(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那么欧洲人呢?

(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

(比较思维)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成功运用这一方法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2教师补充。

三、通读全文,感知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的表格。

四、阅读、思考、回答

1文章从哪些方面展开了论述?

2论述时侧重于哪些方面?为什么?

3谈一谈本文运用比较方法的作用。

明确:“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

4如果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明确:首段为引论,末段为结论,中间为本论。

5文章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第二课时

一、精读、探究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感受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1)找出你认为最妙的比喻句,谈谈你的理解。

指导:抓住本体、喻体,弄清比喻义,说出它在表达上的积极作用。

(2)除了比喻句,还有哪些你认为意蕴深厚的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3)找出你不理解的语句,大家讨论解决。

二、拓展、应用

4.高二语文《谈中国诗》 篇四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能力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较为难解的句子。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生动奇巧的妙言妙语,要用心揣摩体会。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优秀的中国古典诗词,你最喜欢哪一首?(学生背诵)为什么?中国“诗”(湿)其实是“干”的,是凝练的。读它就像吃压缩饼干,非要用水融一融才能吃得下去,这 “水”就是你的思想感情,你的直接经历或间接经历,你的思考,你的品味。那么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像压缩饼干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钱钟书先生是怎样来看中国诗和西方诗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

钱钟书,字默存(1910---1998)

著名学家、作家。江苏无锡人。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35年赴牛津大学研读英国文学,后来到法国研读法国文学,学成回国先后任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等。他的治学特点是学贯中西,古今互通,探幽入微,钩玄提要,自成一家,被誉为文化大家。他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著作等身,为一代宗师。

主要著作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

《围城》(长篇小说)

《谈艺录》《管锥篇》(学术著作)

教师可补充几个事例: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

1920年,入无锡东林小学。父亲为钱钟书改字“默存”,要他少说话。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报考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因中英文成绩特优,被破格录取。到清华的志愿是“横扫图书馆”,终日博览群书。每次考试第一名,还得过清华超等的破纪录成绩。1991年,全国18家电视台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钱钟书为首批36人之一,但他谢绝拍摄。下蛋母鸡的比喻。

1998年12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当晚,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给钱先生的夫人杨绛打电话,对钱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羡妒()桴鼓()一蹴而就()

轻鸢剪掠()眉眼蹙颦()槛外()

遥思远怅()吞言咽()理咻咻()然

【答案】dùfúcùyuānpínjiàn

2.解释加点的词语。

言有尽而意无穷:指诗文含义深刻,令人品味不尽。凑泊:勉强结合。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见注释)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指中国诗的简短轻灵。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即跳出字面物象之外,才能得其个中三昧。

超以象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流毒:

槛:栏杆

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但多用于贬义和否定句中;用于不能轻易就取得成功的巨大工程、伟大事业;形容求之过急。

一挥而就:指一动笔就写成。形容写字、画画、作文等很快完成。褒义。

一蹴而至:一下子就达到某种程度。

颦蹙:皱眉蹙额,形容忧郁的样子

尖刻斩截:文中指尖锐深刻、干脆利落。

安和:安详平和。

3、补写出下列诗句。

A别有幽愁暗恨生。

B此中有真意。

C淡然离言说。

D。

E、松下问童子。

F、壮士皆死尽,G阁中帝子今何在,H,明年花开复谁在。

I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J众鸟高飞尽,K采菊东篱下,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

为此,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著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

2、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1)、说起中国诗和外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评论中国诗要在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

(2)、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规律。抒情诗——戏剧诗,没有史诗。是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

(3)、中国诗的特点:篇幅短小,这是由于押韵限制。

(4)-(5)、中国诗的特点:言有尽而意无穷,富于暗示性。

(6)、中国诗的特点: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7)、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8)、总说中国诗与外国诗没有本质的不同,建议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深刻理解外国诗歌。

3、思考1:作者“谈中国诗”,归纳了中国诗的哪些特点?

(1)早熟――诗的发展

(2)简短 ――诗的篇幅

(3)富于暗示――诗的韵味

(4)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诗的风格

(5)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中西诗内容上差异不大――诗的内容

四、具体研读:

1、如何理解“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句话?

这是对只读本国诗的人而言的。这样就不能立足于比较文学的立场,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不能客观地评判本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优劣。进而全面地认识本国诗的特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思考2:作者在“谈中国诗的特点”时,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论说方法?请举例。(按特点顺序进行)

对比、类比、比喻(见课件)

3、当中涉及的具体难句解读:

A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解读: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B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解读: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这处可以讨论,有人认为是含蓄表达赞美之情。

C、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明确:比喻,说明中国的诗歌之短。

D、“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明确:这个比喻生动,“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比喻形式和内容相互作用。“眉眼颦蹙”比喻中国诗的微妙精炼,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E、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明确: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F把中国诗的“比重”比喻为“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只吹着芦管”。把中国诗的狂放比喻为“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

G、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高二语文《谈中国诗》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生动奇巧的妙言妙语,要用心揣摩体会。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2.学生准确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3.学生分组时论本文行文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他告诉我们,要用这样的问题来提问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具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和将中外诗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能作出合理的结论。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代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如用第二种方法,可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五、课文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六、布置作业

6.《谈中国诗》说课稿(自用) 篇六

(这个问题的设置既可以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中国诗歌的特点,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学过的古诗词,使之更加热爱中国的诗歌,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上面三个问题,我们把握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那么下面的环节我们就一起来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

2、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概括中国诗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明确:作者使用了对论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来谈中国诗的特点的。(板书4)

(1)对比论证:这首诗在阐述‚中国诗的特点的时候,在中西方诗歌的对比中体现的。如把‚西洋诗的音调比作乐队合奏,把中国诗的音调比作是吹着的芦苇。

(2)引用论证、举例论证:作者在文章中引用了‚英国诗人勃莱克的话‚中国唐代司空图的话语,引用了诗句‚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等大量的诗句,在这篇课文中,列举了古今中外的事例:如‚梵文《百喻经》里的愚人的事例‚希腊拉丁诗的事例。

(3)比喻论证:如把中国诗歌短小的特点比作是声韵里的轻鸢剪掠和樱桃核,把中国诗歌笔力清淡、词气安和的特点比作是蛛丝网和吹着芦苇的声音等。(作者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是最为精妙的,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品析一下本文中的比喻句)

3、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板书5)

作为一篇学术性较强的演讲稿,我们读起来却不觉得枯燥乏味,请分别找出你感兴趣的句子进行品读分析。

(具体步骤是,先布置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朗读课文中的比喻句,接下来老师在投影上放出五个典型的句子,同学们再有针对性地品读,同学们之间可以互相质疑,若学生提出了较有偏差的观点,老师应适当地加以引导,最后老师给出总结。)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答题示例: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其中,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的特点。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将中国诗的发展进行完美阐述。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文章的一切都是服务于作者的创作意图的,那么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呢?)

6、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明确: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作者是想在中西方诗歌的比较中,告诉我们‚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板书6)

(品读了钱钟书先生的文章,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渊博和睿智,也感受到了他严密的思辨能力,那么通过下面的拓展探究环节,我们进一步增进对作者的了解)

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

钱穆先生说:“大师者,乃是通方之学,超乎各部专门之上而会通其全部之大义是也。”你认为钱钟书算得上是大师吗?,你认为在中国现当代有哪些大师呢?请举例说明。(这个问题的设置,可以引导同学们关注社会现实,尤其是关注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大师们,同时也可以激励同学们对自身做出更高的要求)

2、小组讨论。

钱钟书先生通过运用比较的方法为我们概括了中国诗的特点,你认为中国诗还有其他方面的特点吗?

(这道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又对中国诗歌的特点做了更加深入的探究)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12年安徽省的高考题,来赏析一首诗歌。)

链接高考

阅读这首诗,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这个问主要是交代中国诗抒情性强的特点)

明确: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一位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这题主要可以交代“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点”。)

明确:‚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形象的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得奇丽景象。

(这道诗歌鉴赏题的设置既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到高考题,又加深了学生对文中“钱钟书先生提出的中国诗歌的特点”的印象。)

(完成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最后老师要做一个“小结”,这既是对课文重点内容的强调,又是老师交流自己阅读体验的平台。)

课堂小结

中国诗首先是诗,然后才是‚中国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形式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而本质上却没有什么区别。钱钟书先生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一篇短短的演讲词,充分显示出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的文化素养。有位外国记者曾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把钱钟书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更是外国人对钱钟书学养、人格魅力以及治学精神的肯定。

(对知识的学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的精心准备的课后作业是十分必要的,课后作业应该既是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温习和巩固,又是对课堂内容的充实)

课后作业

1、请仿照下面感动中国组委会给钱学森写的颁奖词,为钱钟书先生写一段颁奖词。(不少于50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示例: 民族脊梁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臶,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这道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写”的能力,又是我们学习了钱钟书先生的文章后,对钱钟书先生的总结)

2、课外阅读曹操《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写一篇一两百字的短文,评说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这道题是对本课教学重难点的进一步强化)提示:

同: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观沧海》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我们能从实景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非凡的心胸气魄。《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异:《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的特点,‚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但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相比而言,《致大海》篇幅较长,抒情充分。

《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大。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人以丰富想像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吞吐宇宙的大海,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致大海》则体现了外国诗直抒胸臆的特点。如‚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往往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力避免的。

7.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篇七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

2.了解演讲稿和文化随笔的相关知识。

3.熟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

4.能够结合文本写作特色及主要观点进行知识的迁移。

5.掌握论说性文章的一般阅读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行文思路,抓住重点句段。

2.调动学生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3.引导学生借鉴课文的写法,给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作品写随笔。

4.倡导学生个性化阅读,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比较文学观,体会中国诗的特点。

2.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品位。

3.逐渐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从鉴赏诗歌入手,尝试鉴赏戏剧等文学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

1.这篇课文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它谈的问题较大,又是从英文译为中文,语言风格有欧化的痕迹。

2.要真正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有理有据。

3.仔细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三、课型

略读课。

四、课时

1课时。

五、课文概述

《谈中国诗》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三单元是全套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这是学生经过了小学、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获得了一些文学常识的基础上,安排这个单元的。应该说,到这个阶段,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艺术体验上,已经有所准备,是能够学好这个单元的。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

《谈中国诗》的作者是钱钟书,又一位大师级人物。《谈中国诗》是一篇略读课文,有别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教学要以学生自己的阅读、感悟为主,教师可以就其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做一些必要的提示;《谈中国诗》是一篇文化散文或者文化随笔,它是由演讲稿节译而成;作者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中国诗篇幅短小;中国诗富于暗示性;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但从总体说,“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谈中国诗》的教学要兼顾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又要考虑文本的特色。

六、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929年,他考入清华,立即名震校园,不仅因为他数学只考了15分,更主要的是他的国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到清华后的志愿是: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的中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他上课从不记笔记,总是边听课边看闲书或做图画,或练书法,但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甚至在某个学年还得到清华超等的破纪录成绩。他就是钱钟书。接着插入“许眼变化图”的趣事。

【设计意图】虽为略读课文,但理应得以应有的重视。或许这篇文章的编选是作为一个引子,让学生阅读钱钟书更多的作品,领略大师的风范。

(二)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中国作家、文学研究家。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台湾著名作家、诗人兼讲座教授余光中分析当代中文时,常称道钱西学列于中国人之第一流,两岸三地之作家如陶杰、宋淇,行文之时,亦多交许赞之。钱氏于中文一面,文言文、白话文皆精,可谓集古今中外学问之智慧熔炉。其妻杨绛为翻译家、作家,女儿钱瑗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

(三)文化随笔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做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文化随笔”在文学体裁上属于散文一类。

【设计意图】本想在此对散文的分类做个小结,但是存在难度,因为散文的分类无统一定论,而文化散文的相关资料也不是很多,所以可以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在文本讲解中可以归纳概括出文化散文的特点,让学生做具体的认知。

(四)问题探究(采取的主要方式:小组讨论,小组互评,教师补充)

1.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参考: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第三部分(第3至7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篇幅短小,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2.课文的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

参考:主要特点是开篇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时广征博引,使文章跌宕生姿。文章第1段,说明谈论中国诗要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然后层层推进,阐述中国诗的特点。每一个特点的论述,都包含着对比与综合。对比,是把中外诗歌做对比;综合,是在诸多材料中综合中国诗的特点。文章结尾,作者又宕开一笔,“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使文章说理辩证周密。课文的整个结构圆通灵活,充满机巧。

【设计意图】这个小题较第一小题更深入文本一步,实为赏析文本的写作特色,这是学生阅读和写作中可以借鉴的地方,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也就是现在提倡的知识迁移。

3.从本文可以看出学者文化随笔一些特点: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第二,居高临下,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第三,讲道理、发议论,幽默风趣。请结合文本来说说这三个主要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概述归纳文化随笔的特点,是有难度的,可以转变一下思维,教师可以展示答案,让学生先理解,再结合文本进行解说,这样对文化随笔的认知会更系统和深入。

4.你读过不少中国诗,也读过一些外国诗,你认为中国诗有哪些特征?作者对中国诗的特征是怎样阐述的?你怎样评价作者的观点?(参考略)

【设计意图】结合文本理解作者的观点后,才能运用自己累积的知识做评价;阅读这类带有议论性的随笔,作者的主要观点是需要学生提取的,但是要明确一点,作者的观点是一种思考,学生可以接受或者批判的接受,无论是写作手法还是内容观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范例,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有所启发,能够调动他们积淀的知识。

5.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参考:文章在比喻中结尾:“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有情有理,点破了比较文学之于研究者的关系。

【设计意图】抓住了作者的一个语言特征──善用比喻,这个小题实则语言品析。

【问题探究的整体思路】设计的问题来自课后练习和教参,因为这些问题的表述带有启发性(题目的表述可以让学生读到很多的有效信息)并能紧扣文本,重点突出。在选取小题之后,按能力层级进行编排,引领学生步步深入。

七、课后练习

1.试写篇文化随笔。(字数不限)

上一篇:数学分层教学下一篇:鸡冠洞景区企业文化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