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校本课程教材

2024-07-19

初中音乐校本课程教材(共8篇)

1.初中音乐校本课程教材 篇一

校本教材

吹 2014.04

程管 乐

第一课

一、教学内容

1.介绍学习乐器的意义:不但可以培养人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质,对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

2.介绍学习乐器的要求,本学期、本学年的目标。3.队员组成情况介绍(自愿、指定相结合)。4.介绍正确的演奏姿势和呼吸。

5.练习曲训练,学习《欢乐颂》旋律。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明白参加军乐队的目的、功能、意义。2.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演奏的姿势。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呼吸方法进行演奏。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乐器训练 姿势训练:

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合唱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齐美观,它是合唱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所有军乐队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使所有队员的发声”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

呼吸训练:

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没有合理统一的呼

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统一的发声,也就不可能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奏。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每个人的呼吸趋于合理;在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乐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二)作品训练《欢乐颂》

难点训练:第四乐句从第三乐句的最后一拍开始,乐句也略有变化。

轻声唱谱,注意乐句间准确呼吸。

第二课

一、教学内容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吹管乐器.2.了解乐器的构造。3.粗排《欢乐颂》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军乐队的相关情况,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知道各个乐器在乐队中的重要作用。3.用科学的法指导学生正确练习。

三、教学步骤和方法

(一)介绍吹管乐器 乐器的划分

木管:单簧管 萨克斯 长笛 铜管:小号 大号 圆号 长号 打击乐:小鼓 大鼓

(二)粗排《欢乐颂》 1.演唱乐谱。2.学习旋律。

第三课

一、教学内容

1.培养乐感,以及对身心健康有益处。2.纠正演奏姿势

3.练习曲训练,巩固学习《欢乐颂》旋律。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演奏的姿势。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呼吸方法 3.演奏《欢乐颂》。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吹管乐器训练 姿势训练纠正:

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合唱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齐美观,它是合唱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所有军乐队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使所有队员的发声”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

(二)作品训练《欢乐颂》

难点训练:第四乐句从第三乐句的最后一拍开始,乐句也略有变化。

轻声唱谱,注意乐句间准确呼吸。

第四课

一、教学内容

1.调整姿势。2.正确呼吸。

3.演奏《学习雷锋好榜样》。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明白姿势和呼吸的意义。2.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演奏的姿势。3.粗奏乐曲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吹管乐器训练 呼吸训练:

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统一的发声,也就不可能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奏。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每个人的呼吸趋于合理;在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乐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二)作品训练《学习雷锋好榜样》

难点训练:第四乐句从第三乐句的最后一拍开始,乐句也略有变化。

轻声唱谱,注意乐句间准确呼吸。

第五课

一、教学内容

1.学习乐曲。2.乐器的调整。

3.演奏《学习雷锋好榜样》。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明白乐曲。

2.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持乐器的姿势。3.学奏乐曲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吹管乐器训练 乐曲学习:

哼唱旋律,师教一句生一句,强调重点难学的乐句,比如第三乐句以及结束。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唱。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识谱能力,在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乐队整体达到统一。

(二)作品训练《学习雷锋好榜样》

难点训练:第四乐句从第三乐句的最后一拍开始,乐句也略有变化。

轻声唱谱,注意乐句间准确呼吸。

第六课

一、教学内容

1.学习乐曲。

2.演奏乐器的姿势与呼吸调整。3.演奏《学习雷锋好榜样》。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明白乐曲。

2.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持乐器的方法。3.学奏乐曲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乐器训练 乐曲学习:

乐曲每句的巩固,加强和强调重点难点处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唱。特别是在较明显或很多特殊符号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识谱能力,在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乐队整体达到统一。

(二)作品训练《学习雷锋好榜样》

难点训练:第四乐句从第三乐句的最后一拍开始,乐句也略有变化。

轻声唱谱,注意乐句间准确呼吸。

第七课

一、教学内容

1、指挥学习基本手法

2、号手和鼓手继续练习基本的节奏,鼓手能敲打稳定的基本节奏,号手能吹出平稳的声音。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新队员按鼓号队的站位,排列队伍。

2、新老队员结对。

3、新队员练习,老队员指导。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

1、新老号手结对练习,老号手把经验传授给新队员。

2、大鼓和小鼓也结成对,手把手教授新队员。

3、吹奏练习:

吹长音 要吸气认真,吸得满,吹气时不要浪费气流,让每一分气流都用在 声音上,长音要吹得直,不要颤抖,保持全身稳定。吹长音要有音 头,即用舌头将气流送进号嘴内,第一个音发出“吐”,然后平稳将 气流吹出,使声音保持稳定,到了结尾勿突然收气。

第八课

一、教学内容

1、指挥学习基本手法

2、号手和鼓手继续练习基本的节奏,鼓手能敲打稳定的基本节奏,号手能吹出平稳的声音。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鼓号队队鼓、队号等

2、鼓号队指挥棒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

1、新队员按鼓号队的站位,排列队伍。

2、新老队员结对。

3、新队员练习,老队员指导。

A 立正; B 背鼓:双钩形鼓带左肩右挂;背心形鼓带挂两肩 身体与鼓保持平稳; C 鼓身紧贴腹部;D 右手持槌,槌头紧贴裤缝下垂; E 左手握鼓身把手或鼓身上部横梁,鼓身上部与胸平齐。

握槌:A 右手握槌柄末端; B 槌柄放于掌心,经食指伸出,六指自然握柄,拇指伸直按柄;

预备击奏姿势:A“准备好”姿势:右手持槌经体前上举与身体成 45 度; B“预备”姿势:右手持槌向右摆 45 度。

击奏基本动作: A 上击:右手持槌从右上方沿 45 度画弧向内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 B 下击: 右手持槌自右下方沿 45 度画弧,向外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

C 上摆:右手持槌从下往上击后,利用小鼓“滚奏”(××××)一拍 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使鼓槌沿 45 度画弧成预备姿势; D 下摆:右手持槌从上往下击后,利用“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 臂带动手腕,鼓槌沿 45 度向下画弧至体侧。

击奏符号:下击 上击 下摆 上摆

2.初中音乐校本课程教材 篇二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校本课程开发

一、校本课程的含义

校本课程, 国际上对此概念通行的看法是:校本课程是由校长、教师、学生、教育科研专家乃至家长、公众等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模式。其特点是以学校为依托, 并在开发过程中实行民主决策、民主评价。从这个意义来看, 校本课程实际上是一种开放性的课程开发与管理模式, 它体现了互动思维、民主思维与创新思维。因而,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1]”。

目前, 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级中学阶段的音乐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根据相关指导文件的要求,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也成为音乐课程改革中引人瞩目的一项内容。

对于校本课程的概念及其开发方式, 笔者认同郑金洲教授对校本课程的解读方式, 即“为了学校, 在学校中, 基于学校”[2]。就校本课程开发而言, 徐玉珍教授也做出了较为稳妥的诠释:“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包括校本化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程选择、修订、改编, 也包括对国家预留课程空间的全新的开发。”[3]学校出于适应本校教学实际的考虑而对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进行的补充、改编、引申、整合等等, 也属于校本课程开发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个意义上, 根据学校教学实际情况而组织的第二课堂、综合活动等等, 已经属于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范畴了, 至于编写教材, 则仅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环节。

二、中学音乐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方法

笔者认为, 从校本课程的概念来看, 中学音乐教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应把握两方面的原则:一是教研性的原则。过去往往认为课程内容是不可更改的, 而校本课程开发则将课程内容视为同教学方式一样可以修正。校本课程开发, 就是师生共同探索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过程, 因而具有教学研究的色彩;二是人本性的原则。由于校本课程是“为了学校”, 而学校在本质上又是“为了学生”。故而,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方法则应尽量新颖、生动而富于亲和力。

综上,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笔者大致提出有关中学音乐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路, 仅做抛砖引玉:

(一) 就“利用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空间开发校本课程”这种方式而言, 可着眼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来进行开发。学生的生活主要是学习, 因而就可以从这里着眼来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比如, 可以将音乐教学与英语、语文等科目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音乐知识, 根据语文、英语课文的情境来编排一些音乐剧。根据语文课文编写的音乐剧可以用汉语演唱, 根据英语课文编写的音乐剧则用英文来演唱。这样, 既锻炼了学生的音乐技能, 又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协作能力及发散思维,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二) 就“对于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进行补充、改编、引申与整合”这种校本开发方式而言, 则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来加以补充、整合及引导。比如新版人音课本《音乐鉴赏》第五单元“京剧”这部分的教学, 可以添加名家唱段欣赏——梅兰芳《贵妃醉酒》片段, 但通过试讲发现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鉴于这种情况, 就可以先从学生感兴趣的“穿越剧”如《宫》等的讨论入手, 引出贵妃醉酒的故事。进而播放李玉刚《新贵妃醉酒》,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曲体、不同风格之间的异同以及在现在流行音乐冲击之下的古今结合的美妙之处。最后播放梅兰芳大师的京剧《贵妃醉酒》片段, 学生就比较容易领会梅派唱腔的优美之处了。

(三) 教师要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教学科研工作来对待。教师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不断思考,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并适时撰写科研论文, 以便就教于同仁、方家。

(四) 校本音乐课程开发还要注意校际的交流与合作, 以便取长补短。将其他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成功经验尝试运用到本校的教学中来, 如果对路, 则容易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2014年5月, 笔者参加了石油分局在采一中学和小学进行的教研观摩课的参观, 受益颇深。尤其是对采一中学刘亚欣老师的公开课印象深刻。这堂音乐课对江南小调《无锡景》方言的欣赏以及学习试唱上, 吸引了学生以及在场所有观摩教师。学生们乐于模仿、品评方言中的奥妙, 提高了教学的宽度、深度, 但又不失诙谐趣味。如果说增加欣赏内容是宽度的扩展, 那么对咬字、声音的模仿便是学习内容深度的扩展。这种宽度和深度的结合能让学生在音乐课上领略到异地文化的魅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精华所在。

三、结语

综上可见, 中学音乐教学的校本课程开发, 是一种具有教学科研性质的课程管理模式。而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 我们只有秉持人本性的原则,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来加以创新, 才能有效地提高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成功率和实用性。

注释

1[1]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5.

2[2]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4-5.

3.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篇三

关键词: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策略

一、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小学音乐师资情况的影响

在进行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占据着主体的地位,所以,在音乐校本开发过程中,音乐教师的师资是非常重要的。受到影响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教师的数量。在大多数学校,音乐教师的资源都保持在劣势状态,特别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如果在学校中没有一定的音乐教师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成为一项难题。(2)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在我国许多小学,存在音乐教师的音乐水准低、学历不高、教学水平差等现象,这种现象都会导致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对课本及课程内容缺乏认识,从而使音乐校本课程受到

影响。

2.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了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展

我国大多数小学,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和学校的教学质量。这种片面的看法使音乐课程遭到了忽略,经常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部分学校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让一些所谓的“主科”占据了音乐课程的时间,不仅降低了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在工作方面的创新性也有所下降,影响了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展。

二、促进现阶段小学音乐校本开发情况的对策

1.加强小学音乐师资队伍

在我国众多小学中,只有不断地扩大音乐教师的队伍,引进一批专业水准高、创新能力强、能力素养精的教师队伍,才能在进行校本创新时,提出比较专业的教学标准,创设出比较贴切的教学理念,编排出比较科学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才能得到更加长久的发展。

2.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小学音乐校本课程

在开发音乐校本课程资源时,应当大量地关注民间的文化资源,并且加以创新,运用自己独特的思路将其融入音乐校本课程中去,增强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热爱的情怀。

3.利用社會音乐资源改进小学音乐校本课程

音乐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社会中整理并且搜集大量的音乐资源或让学生去观赏一些社会中的演出,使学生的课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还让学生对音乐的实践能力有所

提高。

在我国,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在音乐课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就我国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音乐校本课程的发展,受到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以及学校重视程度的影响。所以,在现阶段,我们只有不断地对小学校本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创新,同时加强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对一些地方的音乐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才能使小学音乐课程真正地走向音乐校本课程的道路,从而使校本课程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更好的

作用。

参考文献:

金世余.论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基础: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二[J].北方音乐,2012(03):121-122.

4.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心得 篇四

【摘要】:校本音乐课程是地区、学校的音乐课程资源的基础,学校是音乐课程的主要阵地,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环境中分享课程,结合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开发富有个性化和多样性的音乐课程。关键词:本土音乐课程资源

萍乡民间音乐资源

校园文化生活资源、策略、规模、途径、参与。

【正文】、校本音乐课程是以本地区、本学校的音乐课程资源为基础,以学校和音乐教师为主体,以发展学生音乐特长为目的开发的富有个性化和多样性的音乐课程。

 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意义

国家音乐课程与校本音乐课程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国家音乐课程是从统揽全国音乐教育的角度,有专家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课程设置。由于其统揽全局的特殊使命,使其必须从共性的角度,统揽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理念,设置对全国音乐教育具有普适性的音乐课程体系。同时,我国是一个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国家,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民族人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所以,我们的音乐教育应重视到特殊地域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背景和音乐学习环境,根据学校的实际音乐教育状况,开发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校本音乐课程,采取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策略和指导措施,为独特音乐文化土壤中成长的孩子留下难以割舍的音乐文化烙印。

二、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策略 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归根结底是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音乐教师应该具有资源利用意识,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过程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1、有效开发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凸显地方音乐教育特色。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文化传承”,并将“弘扬民族音乐”作为重要的音乐课程理念。地方乡土音乐与地方民族大众的生活、劳动息息相关,引导学生品味、欣赏和再现地方乡土音乐艺术,就是引导孩子们向民族家园深处凝望,使他们在精神层面上实现与本民族内在律动对接。从这个角度看,热爱民族音乐必然要以热爱地方乡土音乐为出发点,有效开发地方音乐课程资源,以凸显地方音乐教育特色,为学生建立独特、丰厚的精神文化家园,实现音乐课程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优质高效。

我在深入学习和研究本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可开发《萍乡采茶戏》校本课程,通过演奏、表演、演唱等多种音乐艺术形式引起学生兴趣,帮助他们从多角度感知采茶戏特有的风格。课堂上,孩子们可感受到萍乡音乐喜庆、热烈的情绪特征;了解萍乡采茶戏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跳一跳采茶戏,唱一唱采茶戏的实践活动中,体验萍乡采茶戏音乐带来的愉快精神享受,增加了孩子们对家乡音乐的了解,为萍乡的孩子在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乡土文化烙痕,培养了孩子们对萍乡家乡的深厚情感。

2、充分利用校园音乐课程资源,放大校本音乐教育优势。

学校是音乐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教师和学校在共同的环境中分享课程。教师应该将学校独有的教育资源视为最重要得课程资源,彰显校本教育的独特性,放大校本音乐教育的优势。例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谱写的校园歌曲《毕业歌》和《八千学子八千朵花》都生动地反映了校园生活,是学校有的音乐文化资源。让即将毕业的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上学会这两首歌曲,将孩子们六年的生活和情感用音乐的方式留在记忆深处,将是他们一生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此外,音乐教师还应该紧紧抓住社会发展时代脉搏,紧扣社会音乐教育潮流,弘扬国家发展主旋律,引导音乐审美方向。上面列举的《鼓动奥运》一课,就紧紧抓住了人们对奥运的期待和祝福,使情感得到抒发,情绪得到振奋,效果非同寻常。再例如,在国庆六十周年之际,让学生学唱成龙演唱的歌曲《国家》,有助于抒发对祖国六十华诞的拳拳爱国之心,顺应了时代的主旋律,必定获得教学上优质高效。

3、发挥教师自身音乐教育优势,形成校本音乐开发特色。

音乐教师大都多才多艺,有的能歌,有的善舞,有的钢琴演奏能力强,有的掌握一种或几种特色乐器,而这正是音乐教师的天独厚的优势所在,充分利用和发挥音乐教师的优势,努力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校本音乐课程特色,一定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实现理想的音乐教育目标。例如,我们学校音乐组老师就充分结合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发展途径,开发《红色安源》校本音乐课程内容,让学生从古道今了解萍乡的地方文化。总之,音乐教师要具有资源意识,在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和合理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必定能够以对音乐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基点,构建优质高效的校园音乐课程。

三、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规模

作为国家音乐课程必要的补充,我认为校本音乐课程的内容占用的课程比例一不超过国家音乐课程四分之一的规模为宜。这样既能保证完成国家音乐课程教学及本要求,又能够给校本课程的实施留有足够的空间。校本音乐课程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因此,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规模形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灵活处理和把握,应以主题单元开发为主要形式,如果同一个主题下内容较多,可以考虑采用主题单元式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即以一个统一的主题统揽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在这个主题下,又划分为若干个更为具体的开发主题,从这些具体的主题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实现统一的主题开发目标。例如,我校也开发了《红色安源》的校本课程,主要是从萍乡的地方文化,《萍乡傩文化》《萍乡采茶戏》《萍乡春锣》《红色革命歌曲》等,让学生能从多角度、全方位了解红色文化艺术。

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时,针对有些主题单一并且可以再一个课程内完成的内容,可根据需要开发单课时校本音乐课程。而对于有些涉及内容较广泛、无法再一个有效的单元框架内完成的,且对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内容,则可以考虑扩大其校本课程的规模。

四、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途径 在校本课程开发时,可根据情况确定学科开发的基本途径,即学科课程开发或活动课程开发。我校的竖笛单元就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种途径同时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学科课程方面,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每学期用音乐课总课时的一小半的时间来学习竖笛,通过循序渐进的常规教学,使学生掌握竖笛的基本吹奏技巧,到小学毕业时,绝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够演奏包含一个升号掉和一个降号调的简单乐曲,进行集体齐奏和合奏,有效提高学生的竖笛演奏能力。从演奏技能、不同竖笛的演奏方法、表演曲目的选择、多声部合奏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迁移与提升。

五、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关键

1、需要音乐教师积极与参与

音乐教师是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实际操作者,他们了解学生,了解校本音乐课程促进学生成长方面的作用,对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和实施具有实际发言权,因此,音乐教师的积极参与,对于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教师应该将校本音乐课程开发视为音乐课程建设、自身音乐专业成长和学生音乐成长的重要载体,积极参与开发和建设校本音乐课程。

2、关注学生音乐学习水平

校本音乐课程开发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这种发展和提高必须建立在学生现有音乐学习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得以有效实现。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有限,应开发简单有趣的校本音乐课程内容,并运用有趣的音乐活动来呈现,如根据地方儿歌设计的音乐游戏等,让他们在校本音乐课程学习中获得快乐的音乐体验,为后续的音乐学习积累经验,有效提高其音乐能力。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音乐能力和知识文化储备获得了长足发展,对于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也越来越强,就可以考虑从音乐文化的角度来开发校本音乐课程,引导学生品味、欣赏和再现地方乡土音乐艺术,引导孩子们向民族家园深处凝望,使他们在精神层面上实现与本民族内在律动的对接与认同。参考文选: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音乐教师备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徐世贵等

《音乐欣赏教材》

人民音乐出版社

王玮任等

《音乐教学法》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廖子雄

《江西民间音乐欣赏》

中国文联出版社

汤志江

《萍乡民间音乐》

5.音乐课与校本课程和社团结合 篇五

——国学教育 音乐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教育需求日益突出,教学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国学文化在校园的普及使其成为一门重要的校本课程,成为现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怎样把两者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在音乐课中渗透国学文化,让国学文化丰富音乐教学的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音乐中耳濡目染。国学与音乐教学的结合首先要求,我们作为音乐教师要有扎实的国学功底。备课过程中则要更多的去准备和国学相关音乐和相关故事,以故事情节导入,通过聆听国学相关音乐感受信和孝的概念。

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更多的教学相关的游戏、律动、儿歌的活动。通过动作展现音乐,加深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如《弟子规规歌》、《儿童唱唐诗》。我们都可以为其创编动作,加深孩子的记忆和理解。作为每节课课前的一个预热。通过优美的旋律,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音乐课与舞蹈社团结合

——以律动舞蹈为主

学生活泼好动,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抓住孩子爱动的特称结合身体的律动将音乐与舞蹈动作互相联系起来,通过舞蹈动作,使孩子记住歌词、曲调、真正做到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让音乐课成为快乐的殿堂。

通过舞蹈社团学生学习的熟悉的舞蹈动作,贯穿到教学当中,使学生更快的记住节奏和歌词,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

在律动舞蹈和音乐教学相结合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1.首先要代领孩子掌握歌词的节奏,通过律动使孩子可以感受到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存在。以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孩子感受音乐元素,并表现出来,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和表现能力,利用孩子的爱动完成教学任务。2.节奏读歌词后,要旋律进入。旋律教学教学过程中不要介意孩子动作不漂亮,不要介意他们的表演每一次都不一样,更不用让他们所有人动作都一样,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记住歌词并可以表现出来。只要孩子觉得这个动作可以帮助他们记忆和感受就可以了。

3.根据年龄不同,适当的调整动作,由低至高因为年龄差距、接受能力和表现能力都有一定差距,在创编过程中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征不要急于求成。

音乐课中以这样的形式教学,不仅会使音乐课变的更加有趣,更可以使学生在玩中还能够对歌曲形成更深的理解,所以音乐课与舞蹈社团的结合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和实践。

侯陀小学

音乐教师:黄凌宇

6.初中国学校本教材 篇六

初中国学校本教材

前言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荣辱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有利于养成教育,符合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精神,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

根据中学生学的理解能力,我们有着对性的从《诗经》、《论语》、《孟子》、《庄子》、《晏子》等名篇中选取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精彩片段,利用国学课对学生进行讲解,赏析,是学生从思想道德方面受到启迪。

以校本课程为主要平台,结合其他课程的渗透、班会教育、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在全校学生中积极开展国学教育,希望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诗经。二首》

一。鹿鸣之什·常棣

常棣之华1,鄂不韡韡2.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3,兄弟孔怀4.原隰裒矣5,兄弟求矣。脊令在原6,兄弟急难。每有良朋7,况也永叹8.兄弟阋于墙9,外御其务10.每有良朋,烝也无戎11.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12傧尔笾豆13,饮酒之饫14.兄弟既具15,和乐且孺16.妻子好合17,如鼓瑟琴。兄弟既翕18,和乐且湛19.宜尔室家20,乐尔妻帑21.是究是图22,亶其然乎23?

译文:

常棣花开朵朵,花儿光灿鲜明。凡今天下之人,莫如兄弟更亲。

遭遇死亡威胁,兄弟最为关心。丧命埋葬荒野,兄弟也会相寻。

鹡鸰困在原野,兄弟赶来救难。虽有良朋好友,安慰徒有长叹。

兄弟墙内相争,同心抗御外侮。每有良朋好友,遇难谁来帮助。

丧乱灾祸平息,生活安定宁静。此时同胞兄弟,不如朋友相亲。

摆上佳肴满桌,宴饮意足心欢。兄弟今日团聚,祥和欢乐温暖。

妻子情投意合,恰如琴瑟协奏。兄弟今日相会,祥和欢乐敦厚。

全家安然相处,妻儿快乐欢喜。请你深思熟虑,此话是否在理。

【注释】诗经?雅?小雅?

1.常棣:亦作棠棣、唐棣,即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花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比李小,可食。

2.鄂:盛貌。不:语助词。韡(wěi)韡:鲜明貌。

3.威:通“畏”.

4.孔怀:最为思念、关怀。孔,很,最。

5.原隰(xí):原野。裒(póu):聚。

6.脊令:通作“鹡鸰”,一种水鸟。

7.每:虽。

8.永:长。

9.阋(xì):争吵。

10.御:抵抗。务:通“侮”.

11.烝:终久。戎:帮助。

12.友生:友人。

13.傧:陈列。笾(biān)、豆:祭祀或燕享时用来盛食物的器具。笾用竹制,豆用木制。

14.之:犹是。饫:满足。

15.具:同“俱”,聚集。

16.孺:相亲。

17.好合:相亲相爱。

18.翕(xì):聚合。

19.湛:深厚。

20.宜:和顺。

21.帑(nú):通“孥”,儿女。

22.究:深思。图:考虑。

23.亶(dǎn):信、确实。然:如此。

【简析】

这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为一篇主旨。不过诗篇对这一主题的阐发是多层次的:既有对“莫如兄弟”的歌唱;也有对“不如友生”的感叹;更有对“和乐且湛”的推崇和期望。

《常棣》是《诗经》中的名篇杰作,它不仅是中国诗史上最先歌唱兄弟友爱的诗作,也是情理相融富于理趣的明理典范

二。鹿鸣之什·伐木

伐木丁丁1,鸟鸣嘤嘤2.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3,犹求友声。矧伊人矣4,不求友生?神之听之5,终和且平6.

伐木许许7,酾酒有藇8!既有肥羜9,以速诸父10.

宁适不来11,微我弗顾12.於粲洒扫13,陈馈八簋14.既有肥牡15,以速诸舅16.宁适不来,微我有咎17.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18.笾豆有践19,兄弟无远。民之失德20,乾餱以愆21.有酒湑我22,无酒酤我23.坎坎鼓我24,蹲蹲舞我25.迨我暇矣26,饮此湑矣。

译文:诗经·雅·小雅·

咚咚作响伐木声,嘤嘤群鸟相和鸣。鸟儿出自深谷里,飞往高高大树顶。小鸟为何要鸣叫?只是为了求知音。仔细端详那小鸟,尚且求友欲相亲。何况我们这些人,岂能不知重友情。天上神灵请聆听,赐我和乐与宁静。

伐木呼呼斧声急,滤酒清纯无杂质。既有肥美羊羔在,请来叔伯叙情谊。

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缺诚意。打扫房屋示隆重,嘉肴八盘桌上齐。既有肥美公羊肉,请来舅亲聚一起。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有过失。

伐木就在山坡边,滤酒清清快斟满。行行笾豆盛珍馐,兄弟叙谈莫疏远。有人早已失美德,一口干粮致埋怨。有酒滤清让我饮,没酒快买我兴酣。咚咚鼓声为我响,翩翩舞姿令我欢。等到我有闲暇时,一定再把酒喝完。

【注释】

1.丁(zhēnɡ)丁:砍树的声音。

2.嘤嘤:鸟叫的声音。

3.相:审视,端详。

4.矧(shěn):况且。伊:你。

5.听之:听到此事。

6.终……且……:既……又……

7.许(hǔ)许:砍伐树木的声音。

8.酾(shī):过滤。有藇:即“藇藇”,酒清澈透明的样子。

9.羜(zhù):小羊羔。

10.速:邀请。

11.宁:宁可。适:恰巧。

12.微:非。弗顾:不顾念。

13.於(wū):叹词。粲:光明的样子。埽:同“扫”.

14.陈:陈列。馈(kuì):食物。簋(ɡuǐ):盛放食物用的圆形器皿。

15.牡:雄畜,诗中指公羊。

16.诸舅:异姓亲友。

17.咎:过错。

18.有衍:即“衍衍”,满溢的样子。

19.笾(biān)豆:盛放食物用的两种器皿。践:陈列。

20.民:人。

21.乾餱(hóu):干粮。愆(qiān):过错。

22.湑(xǔ):滤酒。

23.酤:买酒。

24.坎坎:鼓声。

25.蹲蹲:舞姿。

26.迨(dài):等待。

【简析】

《毛诗序》云:“《伐木》,燕朋友故旧也。至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历代学者一般也都认为这是一首宴享诗。

综观全诗,理想——现实——理想,三重境界的转换,既生动地表达了作者顺人心、笃友情的愿望,又造成了诗歌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以意境的营造为手段的构思方法。此诗对友情的歌颂给后世留下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以致“嘤鸣”一词常被人用做朋友间同气相求或意气相投的比喻。

《论语。六则》

子贡曰:“如有博施①于民而能济众②,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③其犹病诸④。夫⑤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⑥,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①施:(旧读shì),动词。 ②众:指众人。 ③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④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⑤夫:句首发语词。 ⑥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简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注释】 ①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②处:居住。③知:(zhì),同智。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简析】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③必于是。”

【注释】①恶乎:恶,(wū);恶乎,何处,怎样。②造次:仓促匆忙。③颠沛:颠沛流离。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简析】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⑤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①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②无违:不要违背。 ③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④御:驾驭马车。 ⑤孟孙:指孟懿子。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简析】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注释】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简析】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侫④,损矣。”

【注释】 ①谅:诚信。 ②便辟:惯于走邪道。 ③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 ④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简析】本章谈了益友三种好处,正直、诚信、见闻广博,以此教导学生身体力行,当然,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说,还应该加上“有趣”.余光中就曾经将朋友分为“高级而有趣”“高级而无趣”“低级而有趣”“低级而无趣”四种。

子曰:“君子和①而不同②,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①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②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译文】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现代诠释】“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孟子名言

一、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译文】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译文】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惠子相梁

《庄子·秋水》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yé)?”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

【注释】

②相梁:在梁国做国相。梁,战国时期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的别称。

③或:有的人。

④恐:害怕。

⑤。

⑥往:前往。

⑦鹓雏: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

⑧止:栖息。

⑨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⑩醴(lǐ)泉:甘美如醴(甘甜,甜美)的泉水。

鸱(chī):猫头鹰。

吓(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夫(fú):可以不译,也可以译作那 那鹓鶵。

【译文】

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担心,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吓我吗?”

【简析】

庄子将自己比作,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蚕和蜘蛛的对话

蛛语蚕曰①:“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②,口吐经纬③,黄口灿然④,固之自裹⑤。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⑥。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⑦,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⑧,天子衮龙⑨,百官绂绣⑩,孰非我为 (11)?汝乃枵腹而营口(12),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 (13),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14),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注释】

①蛛——蜘蛛。

②尔——你。

③经纬——织物的纵线叫经,横线叫纬。这里指蚕吐出的纵横交叉的丝。

④黄口灿然——嫩黄的嘴巴金光灿灿。

⑤固之自裹——牢牢地把自己裹起来。

⑥厥 (jué)— — 那个。

⑦适——恰好。

⑧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这里指带有花纹的织品。

⑨衮龙——古代帝王穿的礼服 (衮,gǔn)。

⑩绂 (fú)绣— — 这里指祭祀时穿的礼服。

(11)孰(shú)— — 哪一个,哪一样。

(12)枵(xiāo)腹而营口——空着肚子寻求食物。枵腹,空腹。营,

----------------------- Page 13-----------------------

谋求。

(13)伺——窥察。

(14)噫(yī)——感叹词。

【译文】

有一天,蜘蛛对蚕说:“你每天吃饱桑叶,一天天长大,然后从嫩黄的嘴里吐出纵横交叉的长丝,织成茧壳,把自己牢牢地封裹起来。蚕妇把你放进开水中,抽出长丝,最后毁了你的身躯和茧壳。你口吐银丝的绝技恰恰成了杀死自己的手段,这样做不是太愚蠢了吗?”蚕回答:“我固然是杀死了自己,但是,我吐出的银丝可以织成精美的绸缎,皇帝穿的龙袍,百官穿的朝服,哪一件不是用我吐出的长丝织成的?你也有吐丝织网的绝技。你张开罗网,坐镇中央,蝴蝶、蜜蜂、蚊子、小虫,只要撞入你的罗网,就统统成了你口中的美餐,没有一个能够幸免。你的技术是够高超的了,但专门用来捕杀别的动物,是不是太残忍了呢?”蜘蛛很不以为然:“为别人打算,说得多好听!我宁愿为自己!”但愿世界上多一些象蚕一样的人。

【简析】

这则寓言通过蚕和蜘蛛的对话,反映了两种对立的人生观:为大家还是为自己。“春蚕到死丝方尽”,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颂。让我们发扬“春蚕精神”,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人。

晏子谏因鸟杀人-------《晏子春秋-外篇》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译文;

齐景公好射猎,叫烛邹主管禽鸟,然而这些禽鸟亡失了。于是景公发怒了,下令叫主管官吏杀了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一一指出,谴责之后再杀他。”景公说:“可以。”于是把烛邹召到景公面前谴责说:“烛邹!你给君王主管禽鸟而使禽鸟亡失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使君王因为禽鸟的事而杀人,是第二条罪状;使诸侯听见这件认为我君重视鸟,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状。”数落烛邹罪状完毕,就请君王杀他。景公说:“不要杀!我听到你的指教了。

简析:揭露当时的帝王统治者重鸟轻人的残暴本质,颂扬晏子的机智、正直与能言善辩。人与人交流需掌握适当技巧,在劝诫指正别人时也应做到趋利避害。劝阻他人也要讲究方法,有时应学会避其锋芒,反而会事半功倍。晏子不是直接劝阻,而是间接婉转地提醒齐景公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从而使他改变了主意。

晏子辞千金

选自《晏子春秋》

原 文: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译 文: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齐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他)接受了并没有推辞,你推辞不接受是为什么呢?“晏子回答说: ”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因此再次拜谢而不能接受。“

简析:

第一段写晏子辞”千金“的原委。

第二段写晏子面对齐景公的亲自劝说,不为所动,坚辞”千金“.

7.新课程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资源运用 篇七

学习动力。外研版英语教材,每一个模块安排了一篇对话和一篇阅读课文,教师可采用合作型教学,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协作和竞争能力。在对话教学课堂中,学生跟读录音后,分组朗读训练,以优带差,然后抽查小组齐读,开展分组对话,男女对话,角色扮演,朗读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在阅读教学中,先设置一些问题,学生分组带着问题默读,共同找出答案,然后让学生齐读或分组大声练习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课文,掌握一些重点句子。但在齐读中,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有些学生读书速度快,有些学生读书速读相对较慢,朗读中往往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指出朗读中的优缺点,并对不会读、读快或读慢的学生加以训练,耐心细致地给予指导,让学生自觉地投入朗读中。这样朗读往往将课堂推向了高潮,课堂效率也明显提高了。不过,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放录音磁带,因录音磁带所提供的语言是标准地道的英语,是学生学习的样本,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感,以及良好的模仿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读出语感,有效提高背诵和理解能力

2000年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大声朗读英语是语感形成的必经之路,没有真正地大声读英语,就不会有真正的语感。如何从朗读中读出语感,有效提高背诵和理解能力呢?

1.反复朗读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英语也如此,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语感,就得反复听,反复读,如反复读night,light,right,tight,sight,学生很快能记住单词。在教授there be句型时,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中有关这个句型的句子,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背下了句子,在愉快的朗读中掌握了句型。另外,应加强课外朗读。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听录音反复跟读,及时地复习学过的新内容,这样学习效果更好。

2.抓好早读

“一年之际在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中记忆最好的时候,抓好早读极为重要。在早读课,可以安排学生用以

1.依据学校资源特点,拓宽学习途径。

学生的英语学习离不开一定的资源支撑。校本资源则是学生学习和接受语言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教师可根据本校的校园环境、学校学习文化氛围、特色景点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激活学生丰富的语言学习想象思维。这样的资源运用,能够使学生产生热爱学校和生活的激情。

英语课程教学与本校的特色资源进行有机融合,能够让静止的资源转化为有声、有形的动态学习资源,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感悟。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要求,运用敏锐的眼光探寻学校特有的学习资源,增强学习认知体验。在运用学校资源过程中,应把握如下环节:(1)深入了解课程知识的深化点,让学生根据学习认知能力更好地发挥想象思维,并与学校现有的资源优化组合。(2)培养学生丰富语言学习资源意识,建议学生从身边生活素材或者学校资源中搜集相关资料。(3)运用情境教学引导方法,鼓励学生深入校本资源学习环境中,深入感悟课程知识,满足语言学习发展需要。

校本资源的丰富,更能够发挥其引导促进作用。例如,在下几种方式朗读:(1)跟读,跟教师或录音磁带读;(2)齐读,目的是让会读的同学带动不会读的同学;(3)自由读,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读,记单词、背课文,读懂重点,读破难点。不管什么样的读法,教师都应加以指导,特别是在语音、语调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慢慢地培养他们的语感,通过语感理解句型、课文等。这样,学生既可以在朗读过程中,不知不觉背诵课文,又可以理解句子,掌握语法。

三、读出语言表达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会用口语和书面语表情达意。学生口语的标准纯正,离不开朗读,学生书面语准确生动,也离不开朗读。反复训练学生朗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无意地输入大量的词、句子。这在培养学生说、写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多朗读规范的书面语言,多朗读一些优秀的范文,学生可以把这些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如:可以要求学生朗读对话或课文的某一段,还可以让学生朗读一些优秀范文并背下。多读,多背,多输入,在口语和书面表达方面,才能有效地输出,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朗读是学生学好英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对于老师来说,朗读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又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重视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对学英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持之以恒地运用,就一定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当然英语朗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老师首先要明确它的重要作用,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认真地朗读,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其次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提高英语朗读能力。相信丰富多彩的课堂朗读训练、晨读,会让学生读出自信,读出兴趣,在学英语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学方略.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何佩建.英语课文复述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10.

[3]吴小馨.影响课堂教学互动的隐性因素—面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1.

小学低段英语“多维发展性”评价方式初探

胡英博

(绍兴市培新小学,浙江绍兴

摘要:本文提出在小学低段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运用多维发展性的评价方式,这不仅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低段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段英语多维发展性评价方式

多维发展性评价指对学生进行对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性的评价,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对学生充满激励的评价手段。“多维”是指时间、空间、方式、主体和角度思维多层次、多方位。评价对学生发展能力的影响体现在评价的结论、评价的角度、评价的类型、评价的目的等方面。

然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长期以来用分数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的方式。虽然有用打等级这种模糊的评价方式保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但是90分和89分又差多少呢?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90分段,一个80分段,一个得到A,另一个却是B。等级永久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对于低端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感觉,不觉得这有什么好,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因此,对于低段的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教师采取正确有效和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既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灵活地运用语言,建立自信。

一、课堂内的评价

(一)借助表扬性话语,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

低段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受自身的心理年龄、《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4 A charity show的Reading“Hosting a charity show”教学中,可运用学校中舞蹈兴趣小组资源进行教学。首先,利用班会课时间举行一次舞蹈兴趣小组才华展示活动,并鼓励学生主动参加欣赏。其次,教师在学生观看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If poor children in east have no food and clothes,what do you want to help them?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自然会根据阅读中的义演表演主题想象为西部贫困儿童进行募捐。最后,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任务要求,引出如下的思考题目:How to have a charity show?从而更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活化表达情景资源,增强认知感受。

创造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情感,更利于学生在环境氛围的引导中,深入理解感悟,增强认知体验。通过优化情景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利于学生接受。

在活化表达情景资源时,不妨按照会话表达、角色扮演、互动交流的要求用活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有意识理解记忆力。在情境氛围营造中,应该体现“和谐性”和“人文性”,即在尊重学生的语言学习发展需要基础上,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氛围,不断优化课程资源。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情境表达,充分运用学习知识表达交流,提高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可建议学生对情景资源进行优化升华,不断拓宽其语言文化的知识视野。

活化情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立体式的英语学习过程。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1 Star signs的Reading“What is your star sign?”教学中,不妨建议学生运用化装舞会的方式将自己化装成最喜欢的星座,并要求学生围绕“What’s the reason make you like the star sign?”进行互相表达交流,增强理解体验和表达运用。

3. 尝试多元表达运用,促进资源转化。

校本课程资源的运用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予以呈现,

语言习俗、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不会像学习母语那样灵活和有感悟。语言的交际性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充满激情和赞赏性的语言,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满足他们的心理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压力,增加学习的动力。

对于低段的小学生,教师要注重对课堂表现的评价。课堂上,教师的及时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首先,对于那些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加分或发奖券的奖励;对于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用“Very good!”“Well done!”“Excellent”等表扬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其次,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的小组比赛活动中,获胜组的学生可以得到奖励。当然,每节课教师要尽量不让得到奖励的学生重复,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奖励,促进其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

在教学实践中,借助表扬性语言对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进行评价,就是要在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激活英语学习的思维,增强语言的感知能力,创造更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二)利用评价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同桌互评。利用同桌的亲密无间的特点,鼓励彼此说真话,让自己能够有一定的认识;(2)小组测评。借助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满足其英语学习发展需要。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情况,设置一定的探究话题为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便于学生进行交际,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探究过程促进了资源的有效转化。

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可依据资源的特点,通过自主表达深化语言学习认知思维;运用对话交流加深认知感悟,增强理解力;通过角色扮演深化课程教学过程,丰富语言文化知识视野;通过书面表达呈现总结学习过程,不断调整语言学习策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这种表达应该体现校本资源中的“相似性”,让学生在相似的话题资源中不断深入理解感悟。

如上所述,开发校本学习资源是对英语课程教学资源的丰富与拓展,在有效发挥资源引导作用的前提下,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用学生熟悉的学习资源引导教学,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香菊.基于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9).

[2]田健.新课改下农村中学的英语校本教研[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09).

[3]顾从霞.浅谈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资源的优化运用[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11).

[4]夏丽.也谈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J].中学英语之友(中旬),2011(12).

8.初中音乐校本课程教材 篇八

【关键词】音乐素养 校本课程 音乐基础 思考 审美能力

随着当代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多元文化的传播虽然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但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大众文化发展存在着盲目性、低浅性、自发性和过于商品化倾向,缺乏真正的文化个性和创造性。因此,当下大众文化的传播,造成了人们心理极不稳定、文化沉淀薄弱,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浮躁不安和肤浅的不良现象。

我们发现,由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欠缺、文化品味不高、文化辨别能力和评判能力低下,所以面对多元文化,尤其是西方流入的大众文化的泛滥,使他们往往无所适从,不会思考,缺乏判断,没有抉择,面对形形色色的文化良莠不分、缺乏足够的文化辨别力去抵制那些庸俗劣质的文化垃圾。由此,通过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以提高他们的文化价值取舍上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与免疫力已成为学校文化教育的当务之急。

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呢?真正的教育要符合文化的内涵,则必须开展以审美为核心艺术化教育活动,它是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培养其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根本途徑。开展以审美为核心艺术化教育,是对学生在真正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之前的积极的文化准备,有了这种文化准备,不仅能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整体水平,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文化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与免疫力以及文化的鉴赏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在艺术化教育活动中,音乐教育正是以审美为核心,通过音乐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从而达到艺术化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家开设的音乐课程中存在着局限性、客观性,同时各学校生源的地方性、音乐基础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着艺术化教育地步伐,因此进行音乐课程校本化的实施尤为重要,通过音乐课程的校本化,挖掘它的教育资源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另一方面,通过音乐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提高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目前大部分高中生面对国家开设的高中音乐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原因是迫使我们进行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施校本化的重要原因:

1、高中生对艺术课程的思想认识偏差

学生对艺术课程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不足,关于艺术修养对人生的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同时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他们在小学、初中开始便习惯不认真对待音乐课,初中的音乐课程也可有可无,轻视甚至无视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导致学生音乐基础空白,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学生对艺术课程的理解。

2、高中生掌握的音乐知识匮乏,音乐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高中生掌握的音乐知识匮乏,音乐基础薄弱;记得在上音乐奖赏课《黄河大合唱》时,当笔者问及黄河大合唱共有几个乐章时,绝大多数同学摇头示意;还有一次京剧课上,同学们竟然把京剧大师梅兰芳和歌星梅艳芳混淆;课堂上要求哼唱作品的主旋律,几乎无人能哼唱出来;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严重影响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和学习。

3、学校对音乐教育重视不够,音乐课堂硬件设施配备不足

目前仍有大量的学校是教室代替音乐功能课室,没有钢琴,没有音乐功能室的布置和氛围,学生座位紧凑,完全没有进行小组音乐参与活动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

4、许多学校音乐课程开设不足,专业教师配备不齐等问题,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国家规定高中阶段开设高一音乐鉴赏课程,同时高二阶段应当开设音乐模块课程:歌唱、演奏、舞蹈、戏曲、影视等模块课程,但由于许多学校专业教师配备不齐,学校为解决高考分数的压力,往往占用了大量的音乐课时,用音乐课作为学生文化科目的复习和强化课,同时音乐教师在人数上、专业配备上等问题,难以很好地开设好国家规定的相关音乐课程,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所述的一些现实问题,我们只有根据各自学校的校情因地制宜地实施高中音乐课程“校本化”,利用接近生活,接近学生的音乐,采用与学生音乐基础相符合的欣赏方式和培养方式入手,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拓宽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的范围,才能让学生发现音乐的美,从而喜欢和欣赏美,提高审美能力,学会鉴赏音乐;提升学生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

音乐课程“校本化”,是指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原则性要求的基础上,学校根据本校以及师生的实际情境,特别是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学习需求,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校自身传统及当前学校文化等,对现行教材进行选择、改编、补充、拓展等方式,将音乐课程进行重新组合以充分发掘音乐课程的文化内涵所做出的创造性研究活动。在实施音乐课程“校本化”的教育实践中,可进行了国家音乐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等几个方面的改革;具体校本化实施包括以下几种做法:

1、音乐课程生本化

1.1、音乐课程选择生本化

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实施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校本化,选择适合高中学生的鉴赏内容,如民族音乐系列、世界音乐系列、我国经典的、家户喻晓的名曲,而西方印象主义、民族乐派等作品,学生难以接受的作品赏析可以放到高二音乐模块课程中使用,还可以放在高中音乐高考(特长)班使用,我们也可以利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作为纽带,把流传于学生生活中的音乐拿到课堂上来分析来讨论和鉴赏。

在实施国家音乐课程校本化同时,我们可以积极开发学生喜欢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音乐校本课程, 比如,开设《校园歌曲演唱教学课》,选择健康、积极向上、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歌曲做为教材内容,感受歌词之美,旋律意境之美,作品意义之深厚,作曲家创作技法之独特,升华只懂唱不懂鉴赏之不足;同时让学生掌握歌唱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可以较准确、流畅地去演唱歌曲。

总之,音乐课程选择生本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兴趣,同时人人都可以是学校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每位教师可以开发一种学校课程;为保证音乐校本课程质量,学校还可以调动本校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积极寻求校外合作,聘请民乐、管乐、街舞等相关专业教师, 这些校本课程设置的标准,都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为目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因此课程选择的生本化,精心为学生打造校本课程体系,就犹如一道道营养丰富的自助餐,以其多样性、趣味性吸引着学生去尝试,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发现自己适合什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由“冲动”到“理智”,由“热爱”到“酷爱”。这些音乐校本课程就如自助餐让学生自由遨游在音乐知识、人文知识和艺术修养之中,眼界不断开阔,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国家的音乐课程日益丰富,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相信孩子们音乐素养不断提高从而全面发展。

1.2音乐课程教学生本化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叶澜教授语)为此,我们要立足课堂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抓住生本学堂,以生为本,倡导学生快乐地自主学习,在“生本化教育”理念下的音乐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主动的去体验音乐、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感受音乐的美。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在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过程中学习音乐,用多彩的音乐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步入五彩繽纷的音乐世界是音乐教育的最高目标。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灵感,让学生在优美流畅的演唱和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到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力度的强弱、音色的变化、结构的布局等,感受到音乐所抒发美好的情感,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中领悟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思想、艺术和美。

2、校本课程精品化

做好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加法”和“减法”,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初级阶段是解决数量的问题,但具有一定数量的音乐校本课程中要冷静思考这些校本课程的质量问题。这些校本课程在实施中是否有生命力?实施过程中是否与学校培养目标有契合度?是否实现了校本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和突出特色品牌?因此我们要梳理总结,做好减法,突出特色,努力使音乐校本课程的精品化。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具有发展力的校本课程,我们可以进行做大作强,

譬如在多门音乐校本课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两到三门课程作为精品的校本课程进行打造,撰写校本教材;如,开设的《21世纪音乐家、流行唱将的作品赏析》,同时模仿《鲁豫有约》把《名家有约》引进课堂,这门校本课程给学生介绍音乐家的故事,学生带着兴趣和好奇欣赏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感受他们从中值得学生学习的人生之道、艺术修养、艺术魅力和其做品的经典所在,这门课程非常受学生欢迎,我们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材的创编,经过科学系统查找资料,确定每章节教材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灵活性及时代感,使之成为吸引学生、课堂有效的精品课程;

3、比课堂教学更大的生本课程: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将音乐鉴赏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完美地组合,让高雅的音乐走进学生的校园生活;

3.1开设午间音乐沙龙; 每天午间音乐沙龙也是实施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有利平台在这个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舞台,可以更多的是把最新的音乐动态和趋势通过学校的广播、电视与全校师生分享,让校本课程具有时代感,如把学校里最新开展的一些音乐活动形式更多地向全校师生汇报如:参加合唱比赛的录象播放;这个学期举行各项艺术节播放等

3.2成立学生五点音乐鉴赏广播电台;很好地利用高中生全日制住校的特点,开设学生五点音乐鉴赏广播电台课,每天放学期间广播电台课让学生欣赏3至4首中外古典名曲,播音员进行音乐相关赏析内容的介绍,同时介绍不同时期的作曲家生平简介等;

校园课余的所有休息时间,可根据一年四季的特点播放不同风格的春.夏.秋.冬相符合的主题音乐作品: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优秀器乐作品、经典流行、爵士、英文歌曲等,因此,学生的鉴赏能力会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

4、音乐课程师本化---挖掘教师队伍的潜能,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根据以上的方法表面上对教师要求难度是降低了,但对教师来说,实际上是对其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了。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综合的艺术学科专业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一专多能”到“多能一专”。要求教师知识多元化。而目前我们的教师专业都相对单一,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自身和实际需要,采用“一科切入,兼及数科”或“多科综合”的不同方式进行教学。在讲图形意味一课时,我们可以邀请美术老师一同走进课堂,其中涉及的美术知识就由他讲授,这样一来,各展其长,知识互补,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涉及有戏剧的内容,我们邀请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来配合。总之,我们可将校内具有一定才艺的其他学科的教师充实到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里,充分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除此之外,作为专职的艺术教师,要经常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甚至要经常听各门学科的优秀课,从而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尽量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课改的学习培训,经常向市区教师请教,将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来,获得他们的帮助与指导,有效提高教学。另外,在网上和同行展开讨论,使自己尽快适应综合艺术教育的需要。

上一篇:祖国,我想对您说下一篇:一滴水的自述小学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