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课堂回归生活(共8篇)
1.让品德课堂回归生活 篇一
如何让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回归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
思品课堂的生活化是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必要教育途径。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是指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贴近学生生活,再现生活情景,摒弃生硬灌输、空头说教,让学生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生活,从而构建起面向生活的潜在性或现实性能力。
我们树立了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后,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思想品德教学如何回归生活?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提取道德教育的素材?我认为,那就是要抓住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主体发挥和教师的价值引导这三点,充分构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时空全面开放的课堂。
1.教学内容由教材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开放
生活永远是最好的素材,生活处处是课堂。尽管新课程实施后,各种版本的思想品德教材都体现了新课改“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力图体现生活化、实践性和综合化。但教材这一文本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固定化的范式,它不可能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而“自我生成”。而教学却是不断生成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师要摈弃那种“教教科书”的课程生活,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生活世界进行感悟、理解,关注学生态度的生成、情感的滋养和信念的养成。
(1)关注社会生活的重大事件
社会生活的重大事件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人情意蕴、人世沧桑和人生真谛,让学生的心灵走进社会生活的重大事件,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他们自己的耳朵去聆听,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追求人生意义的建构。比如在《关爱社会》一课教学中,我结合正在进行中的感动中国2005年十大人物评选活动,通过魏青刚、殷雪梅等候选人物动人事迹的宣传介绍,鼓励学生网上投票,并陈述选择的理由。在投票过程中,学生们树立了回报社会的意识,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此外,我还将“非典”、“两会”、“神舟六号上天”等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运用到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人生的意义。
(2)发现学生的真实想法
构建生活的课堂,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回归生活,回归的是学生未成年的生活而不是成人的生活。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学生未成年的世界,特别是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学的实效性应该着眼于每一个学生是否得到充分尊重,是否有了真切的思考和感悟,是否有了发展。作为老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倾听学生真实想法的耳朵,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真实想法的眼睛,留意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细节都是教育,让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困惑成为教育的契机,课堂教学不是问题探索的结束,而是开始。
曾经听过一堂公开课——《青春闪光》。课堂上,老师安排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绘自己眼中的青春。我旁边的一个男生一直在聚精会神地画着一只乌龟。在展示时,学生们发言踊跃,有说青春是一扇又一扇的门等着我们去开启,有说青春是一座又一座的大山等着我们去攀登,有说青春是一曲悦耳、美妙、浪漫的乐章„„出乎意料的是,那个一直在画着乌龟的男生也举起了手,并拿着所画的乌龟大声地说:“我认为青春是一只乌龟„„”全班哄堂大笑,他却依然红着脸大声地说:“我认为青春是一只乌龟,一只安祥的乌龟,虽然爬得慢,但是一步一个脚印很踏实地走着人生的路,而且乌龟很长寿,它是健康的、有活力的,就像青春一样。”全班鼓掌,我同样被深深折服。课后我想,幸好执教的老师给了这个男生表达的机会,否则,我就听不到这样富有诗意的见解了,而对于那个男生而言,也许将失去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和对人生有意义的思考。
(3)把握生活中的偶发事件
现实生活不是演练,每时每刻都在现场直播,我们需要把握每一个契机。将教材的知识点与生活中的偶发事件有机结合,及时、有效处理偶发事件,使之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例,同时赋予其生活教育的意义。
一次,我正在办公室准备下一节七年级的课——《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课间,班主任拉长着脸,把六位男生一起拉到办公室训话。原来这六位男生昨天放学后集体去了网吧,甚至忘了时间,忘了告诉家长,让家长和老师四处寻找。听着班主任恨铁不成钢的训导,望着那六颗耷拉着的脑袋,我重新思考着该如何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上课铃响后,我领着那六位耷拉着脑袋的男生一起走进教室的时候,全班爆发出哄笑,看来大家都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于是我问:你们是否也有类似的遭遇——因为无法抵制某些诱惑而遭到批评?一时,学生尤其是男同学纷纷述说着自己类似的遭遇。“看来,大家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因为年轻,因为青春的冲动,我们偶尔犯点错误,老师觉得还是可以原谅的。但毕竟这些不良诱惑对我们青少年是有危害的,因此我们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我借此导入到新课教学。因为刚才的事例真实而富有典型意义,触动了学生的真实情感,所以,在如何抵制不良诱惑的教学探究中,学生积极而踊跃,很受启发。课后,我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份抵制诱惑计划书并实施。
2.教学方式由道德知识的讲解向丰富的活动体验开放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人的思想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把思想品德课程定位为实践性综合课程,突出本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强调通过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活动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思想品德课堂沉闷的氛围,使师生双方都沐浴在生动、和谐的交互影响中,在活动中共同体验、感悟、思考、发现和创新,在相互的交流和沟通中不断成长。近几年,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出现了不少有效的活动教学法,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严肃的思想品德教育寓于轻松活泼的活动之中,比如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悟”中产生共鸣;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在“查”中有所触动;辨析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议”中明白事理;小品表演活动,让学生在“演”中指导行为。
3.教学时空由课堂向课外、校外开放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不能把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都集中在课堂上。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一般局限在书本和课堂上,教学空间单
一、封闭,教学时间固定,缺乏机动安排。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原则,需要破除思想品德仅是“传授—接受”的凝固化空间氛围,改变其死气沉沉的局面,要注重为学生营造主动发展的空间,为他们提供生命活动和德行生长的舞台。这就决定了思想品德教学有时需要从课堂走向家庭、社区以及青少年生长的其他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外的事是校内事的发展,课外的事是课内事的延伸。课堂生活只是学生整体生活的一部分。课堂和学校里的资源也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思想品德教育应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观察,到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到社区中去调查了解。总之,只要有教学活动的需要,哪里都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课堂,这个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时间也可以安排得灵活机动,根据活动主题与学生实际,可以安排一课时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甚至更长时间。这样,就给老师捕捉新的教育生发点,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留下了充裕的时间。此外,也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其他学科的配合与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比如,让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就是比较可行的途径。一次上《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一课时,在学习了教材所举的例子——特蕾莎修女的故事(特蕾莎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把一生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诺贝尔和平奖授奖公报称: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后,学生都很受感动,为特蕾莎修女这份终生的善行所震撼。这时,一个女生说:“我们村有一户特殊困难家庭,只有老两口,无子无女,男人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特蕾莎修女那样去帮助这两个孤独的老人呢?”倡议立即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和认可。课后,在团支部的组织下,全班同学开展了“服务他人,快乐自己”活动,安排志愿者服务小组,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定期到老人家里为老人打扫卫生、买米买盐、陪老人聊天,排除老人内心的孤独。在活动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在给予他人温暖与快乐的同时,打破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懂得了珍惜生活,感受到了关爱的可贵,领悟到了作为一个社会人是在相互扶持中生存的,更体会到了在奉献和付出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
2.让品德课堂回归生活 篇二
一、在生活中感悟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 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 感悟得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 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 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在回顾生活过程中, 深化道德认识。例如, 教《春天在哪里》这一活动课时, 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寻找春天。在上课伊始, 我再播放散文《草》的录音, 那优美的词句、动人的意境使孩子的内心漾起了向往的感情, 陶醉在那诱惑中, 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发现春天了吗?怎么发现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
生1:星期天, 爸爸陪我去田野里找春天。我看见红的花, 绿的草。
生2:星期六, 我和哥哥去放风筝了。春天到了, 放风筝的人也多了。
生3:我发现春天小蚂蚁都出来了。
生4:天气暖和了, 人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 说明春天来了。
生5:春风吹在我的身上真爽, 春天真好啊!
……
最后, 通过寻找、观察、感受、交流, 学生体验到春天, 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 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 在学生心灵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在生活中体验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既有真、善、美, 也有假、恶、丑。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很大程度上注重了从正面去展示生活、描述社会。这样做虽然可以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的光明之面, 却缺失了反面的衬托, 使我们的学生在品德养成的过程中渐渐失去道德分析和道德辨别的能力, 一厢情愿地认为世界是美好的。社会上经常发生的大学生等“高学历人员受骗”事件和“青少年受伤害”事件, 正提醒我们让学生在生活“实景”中体验是何等的重要。
例如, 在教学《在公共场所》一课时, 可以把学生带进学校的多功能教室或电影院等场所,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起立时椅子发出的响声确实打扰了别人, 令人厌恶”, 进而提出“怎么才能不让椅子发出声音, 不影响别人”的问题, 并通过思考、讨论、动手操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最后确立“以后该怎么做”的道德观念。
又如, 在教学《遵守交通法则》时, 可以将学生带到交警队, 通过交警的讲解和对各种图片的观察, 产生心灵的震撼。深刻体验到违反交通法则的巨大危害, 充分认识到遵守交通法则的重要性。
……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学生感觉更真实, 感受更真切, 体验更丰富, 认识更深刻, 我们的品德教学也就会更成功。
三、在生活中成长
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体验中如沐春风, 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在生活中, 我们所能面临的事情何其多, 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品德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 这就更要淡化教育痕迹。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 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 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 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 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这些态度和观点正是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与体验中不断丰富并完善起来的, 他们感受得这样真切, 因此, 再遇到类似的问题, 就可以调动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逐渐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例如, 教学《课间活动守秩序》这一课时, 让学生模仿课间十分钟自由活动, 喜欢怎么活动就怎么活动, 尽量活动得开心。活动结束后, 老师随机采访:“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活动, 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 例如思品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 乘公共车时不拥挤, 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 对老弱病残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 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 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 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 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 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 就是在阳光下幻化出无限美丽的源头活水。学生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生活基础上, 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品德与生活》课也只有真正走向生活, 才会使学生受到真教育, 让课程真正成为沟通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摘要:《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 反映儿童的需要, 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实现教育生活化。
3.回归生活,让品德课堂更灵动 篇三
如,执教六年级上册《隔海相望》一课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捕捉生活中的信息资源来充实教材内容,巧妙地鏈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创造性地重组、整合教材,把大社会融入小课堂,构建出灵动的品德课堂。
【教学片段】
师:播放课件录音(51页的相关文字及数据资料)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生:(齐读回答)我们是一家!
师:我们同根同源,因此当江苏姑娘陈霞患上白血病之后,架起了一座生命桥,成功地替她移植了骨髓,挽救了她年轻的生命。
请默读P5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看完这个故事,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海峡两岸同宗同族,血脉相连……
师:是的,类似的事件今年就发生在我们苏州,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真实的事例。课件出示《杭彬捐髓》。
师:看了这两个真实的事件,你有什么感受?
生:“两岸人民同根源”……
师:出示句子,(生齐读)……台湾和我们是一家!!
【评析】
我们生活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而品德学科教材资源上内容变化的周期相对较长,有时跟不上时代生活的脚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新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捕捉时代生活中的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在本片段的教学中,老师既善于利用课本资源,又链接生活,收集了社会生活中的相关信息资源。通过播放录音“考古学家的讲话”,让学生从历史文化等方面感受,然后又通过播放视频“苏州姑娘杭彬捐赠骨髓干细胞救台湾女学生”,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与情感的震撼,进行情感体验。以上两个教学环节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由课本文字资料到课外视频影像,由景入情,触景生情,情景相容,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
由此可见,在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树立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育”的观念,时刻紧密联系孩子的生活,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有效重组、整合,学会取舍,把握生活的脉动,让孩子走进生活,让品德课堂更加灵动有效。
4.让品德课堂生活化 篇四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常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一切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课程改革的推进都要立足于课堂,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作为品德教师就需要在平时教学中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品德课的课堂。给品德课教学自然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和新鲜内涵。如何让我们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品德课课堂生活化。这点值得我们教师思考。[关键词] 选取场景 创设情境 参与实践
品德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把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品德课的课堂。应让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品德课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真实、生动、思考、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通过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之成为品德教学永恒的追求和生命力。下面我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选取生活场景,营造课堂氛围
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取适当的生活场景,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学生联想、分析、归纳,诱导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如我听过的一堂《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课,一开始,这位上课教师就用多媒体播放著名歌手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并在歌声中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一年秋天,一对夫妇带他们的孩子去效游,在乘做高山缆车时,意想不到的悲剧发生了,缆车运行途中发生故障,眼看就要坠落于峡谷之中,在接近死亡的一瞬间,爸爸妈妈用力将孩子高高托起,随着一声震彻山谷的巨响,爸爸妈妈永远离开了他们的孩子,由于力的缓冲作用,孩子得救了„„这时,教室里雅雀无声,很多同学的眼睛都湿润了。看得出故事和歌曲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灵,歌曲播放完后,这位教师首先
说了自己的感受:“我被故事中伟大父母无私的爱和歌声感动的同时,也非常气愤,为什么呢?”学生马上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并且说和老师一样气愤。因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未得到保护,甚至人身安全都未能得到保护,这时这位教师就很自然地提出了问题,切入主题:在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言,最后得出结论,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要时要依靠司法机关,运用法律武器。这里教师运用教学媒体循循善诱,使学生有话可讲,从而使教学不再空洞枯燥,也使教学自然融入生活。
二、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习情绪
新课标指出“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显然,鲜活的生活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没有了学生的观察,经历的生活情境,没有他们的具体而生动的表象认识,同样也就没有他们抽象知识的升华,没有具体的事件,没有可以借以分析讨论的东西,哪来的判断,评价呢?从此看出创设鲜活的生活情境是品德与社会课开展教学的前提和保障。老师在每备一课时,都要充分的考虑你要利用何种事物来创设生活情境,方法比较多,手段也比较多,但是要遵循一个原则,创设一个鲜活的生活场景,越真实越好,要具有可操作性。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漫画邮政》这一课中,就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创设了一个“少年邮局”的招募会。因为学校正好有一个“当湖少年邮局”,而且少年邮局的局长是一位六年级的学生,这位老师就利用这个真实的生活资源,把少年邮局的局长请到课堂上,先让局长介绍了“当湖少年邮局”的一些发展和活动资料,让学生对少年邮局有个大致的印象,然后,采用了有关邮政知识的有奖竞猜环节,考考大家,答对的奖品就是一张邮政明信片。这个环节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涨,邮局局长是一位本校的大姐姐,她的到来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少年邮局之间的距离。因为真实存在,所以学生表现得非常投入,纷纷要求加入少年邮局,也对邮政知识更感兴趣了,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三、参与生活实践,扎实落实体验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说道根本上是“育人”,教育出一个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情感观的社会主义新人。想一想,如果没有体验的过程,没有自己亲身
经历的过程,你讲的再精彩,学生学的再扎实,事件分析的再怎样正确,那也只是纸上谈兵,与实际生活的经验有这一段距离。因此,在课堂上要扎实地进行活动体验,让他们当再遇到此类事件的时候,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这种体验的经验来进行处理,获得感受。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上的《走近你,亲爱的消防员》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消防员在平时训练的刻苦,加深对消防员叔叔的了解。这位教师先让学生看了有关消防队员平时训练的录像和图片。看完之后让学生马上体验消防队员的一个训练项目之一:做俯卧撑,请两个小朋友上来双手做俯卧撑比赛,时间为一分钟。做好之后,教师马上采访这两个小朋友,问:“怎么样,累不累?”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累!”教师马上说道:“小朋友,你们才做了一分钟,做了二十几个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可是我们的消防队员叔叔每天要做600个俯卧撑,而且还是单手做,是不是很厉害?”学生纷纷点头说道:“是”。教师马上又按排了第二个体验项目:穿消防衣。教师先让学生看消防队员穿消防衣的视频。然后请大家猜一猜大概要花多少时间。学生有的猜5分钟,有的猜10分钟,教师马上邀请班上动作比较快的学生上来体验一下,看看到底花多少时间。一个学生兴致勃勃上来穿,结果花了两分钟,老师马上采访:“感觉怎么样?”学生说道:“衣服实在太重了,不好穿。”教师马上说道:“是呀,这件衣服不是普通的衣服,很重,可是我们的消防员叔叔只要花30秒就穿好了,这是他们平时经过刻苦训练得来的。”学生听了这个数据之后,都感到非常惊讶。都觉得消防队员叔叔非常的了不起。这位教师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消防队员叔叔,真正做到了走近消防队员,从而加深了对消防队员的敬佩之情。从而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5.让品德课堂回归生活 篇五
杨卫红
《课程标准》要求,品德与社会学科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营造开放式氛围。实施开放式教学,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课程局限,放手让学生参与实践,使教学活动与自然、生活、社会进行信息交换,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品德与社会担负着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任务,给小学生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教会了小学生一些行为方式,培养她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那么怎样完成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呢?
一、导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也说明了上课的导入是上好课的关键环节。成功教学导入对上好一节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导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期待心理和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外转移到课内,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出诸如影片导入、故事导入、音乐导入、谜语导入、等导入课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改革开放的内容时,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老师及时提问:歌词中两次提到的“老人”指谁?1979年和1992年分别发生了哪两个“春天的故事”?学生情绪激奋,跃跃欲试,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通过导入,学生对本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所以我们在导入新课时,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景,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为使导课激情有趣,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导课材料的选用应注意典型和真实性;二是导课的信息材料与教学内容必须有内在联系,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教学内容上;三是导课的问题设计应在学生的生活体验范围内或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不能太难太抽象。
二、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再现生活
杜威有句名言:“教育即生活。”我们的教育如果背离了小学生真实的生活,就会失去它的实效性与生活化功能,从而最终丧失它应有的教育价值,只有把德育教育融入生活实践,德育才有血有肉,充满生机。学生从一踏进校门,就开始进入了一个特定的社会,开始他们成长的实践。在这个特定的社会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实践过程,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感受失败,培养自强,实现创造。如: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我让学生自由成立小队,以社会小主人的姿态投入到“环保小卫士”、“和平使者”、“小小志愿者”等的一系列假日小小队活动中。在“环保小卫士”活动中,队员们积极投入到“小手保护大地球”的行动中,捡拾白色垃圾、作环保调查、宣传环保知识等,在如何处理废旧电池上展开讨论;在“和平使者”活动中,感受战乱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在“小小志愿者” 活动中,发起毕业后捐书捐款倡议书等。队员们用自己的言行美化着生活,为社会大家庭做着自己的贡献,体验到了自身的价值,铸造了高尚的情操。
三、教学活动化,活动生活化,凸显活动性
真正的教育必须是震撼心灵的教育,且教育的永恒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人性的需要,一是社会的需要。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也是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藏。但时代在发展,一切的观念也会随之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提出“学会生存”之后,又在1989年召开的关于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倡导“学会关心”的理念,报告明确指出:应当教育青少年从只关心自己的圈子里跳出来,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从过去的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在体验中学会分辨是非,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判断。如:我校近年开展了“开放课堂”的教育模式,我设计了一个课题是“设计一个环保方案”,于是我将每班学生分成了8个调查小组,让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帮助下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展开社会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在调查的过程中,我还让他们用日记的方式写下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同时我还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他们除了惊讶天门的变化之大之外,他们还体验到:“自己现有的知识不够用,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原来自己的家乡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是有些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把天门装扮的更加美丽、漂亮”;“我认为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团结友爱,互相尊敬才能把事情做好”;“我觉得如果你要采访别人,你对别人有了礼貌的话,别人也会很乐意帮你解决疑难问题,否则的话,谁也不会理你的”;“我觉得有些市民太不讲卫生了,随地乱扔垃圾,我建议这些人应该多学些环保知识”;“如果每个人少用些一次性的筷子、碗碟,相信我们将会节约更多的资源”……从学生的这些体验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进行辨别和评价,从而产生相应的爱憎,还可以看到道德情感、爱国情感、爱学习、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交往等的情感在学生的心中得到升华。
四、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构建师生互动型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当然,力图改变现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也很多。所有的探索必须面对的同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国现代教学论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在教学中应有积极性、主动性,认为学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创造良好教学环境的一切工作几乎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支持和合作。师生互动型教学就是此种教学论的现实表现,它的实质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主体性的发展。我结合自己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摸索,把课堂中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深有体会地浅谈几点认识:
1、社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要适应这种转变,教师应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新世纪呼唤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行为。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师生角色的转变。
2、构建师生互动,创设和谐氛围。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可以说,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短短的课改实践中,对此笔者深有体会。通过一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们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他们才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特点有了张扬的空间并得以实现。在这个短短的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
3、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成为主人。
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探求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其中以活动性为主。新教材有许多章节都需要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没有活动,这项目标就落实不了。由于思想品德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作用,开展与此有关的活动课是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有效方式。在教学中,我把活动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开展歌曲比赛、编写调查报告、现身说法、辩论会、演讲比赛、撰写学生小论文等。另外,思想品德课程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强调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探究性、体验性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设计问题、设计活动上。在课改实践中对此我也有不少心得。比如在设计做人要自尊、成功要自信时,我提前让学生调查自己或身边同学的事关自尊、自信的事例,搜集资料,课堂上展示成果。有的学生用表格进行归纳,有的学生编歌谣演唱,有的学生写心得体会等。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思维、学习方法、各种能力及其学习的主体地位相并体现出来,进而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和愉悦。以人为本,以知导行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是原课程“品德”与“社会”二者的有机统一。它强化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强调教育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正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新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自己也希望能成为公众的焦点,学习的榜样,让榜样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去感染学生。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这一主题中《伟大的先人》时,活动前,组织学生调查收集相关资料,①问周边的人,是否知道孔子、司马迁,对他们了解些什么?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询问五个人,并做好记录。②汇报统计调查的情况(知道孔子、司马迁的百分比),然后引导学生整理和归纳统计结果。由此,思考为什么孔子、司马迁离我们那么久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们、纪念他们?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他们的介绍,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想了解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走进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至圣先师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的至理名言,和他开创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不朽伟绩;认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他以顽强的毅力,非凡的学识,为中华民族留下保贵的遗产——《史记》。而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司马迁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坚忍不拔的努力着,奋斗着,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和光辉的形象。如:李时珍27年完成《本草纲目》、司马迁19年编写《资治通鉴》、孙思邈10年写了《齐民要术》等等。这些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自己去收集相关资料,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故事,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赞歌,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会从内心深处严格要求自己,以先人为榜样,从小事做起。
6.品德培养回归生活教育论文 篇六
杜威认为“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就是说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没有脱离社会的道德,更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提高和发展也只有通过人的生活去改变。小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综合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由此,我们的教学活动要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将教育目标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思想品德教育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为增进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强调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的的关心,发展对现实生活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知识面也窄,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差。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入手,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培养品质。如在《我们的家园》这一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先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我的家,以家中人物为中心,按照家中有谁,他们长得什么样子?做什么工作的?在家里有什么样的分工?引导儿童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都在为家做着贡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画一画家庭成员的样子,写一写家庭成员的特点,加深对家庭成员的了解,感悟温暖的亲情,无形之中也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增强了学生对父母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二、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学习
儿童的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外界环境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注重挖掘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感受,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经验和体验中学习,如在《和风儿一起》这一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风,观察一下有风的现象。如飘动的红旗,微风中花儿在点头,柳树枝条在风中摇摆,尽管风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却感受到了风的存在,在教师的指导下,真实感受体验风的特征,以及风带给大自然的美丽,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运用亲身的经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对风的观察,想一想怎样可以产生风,小组交流讨论怎样制造风,学生发言热烈,口吹、扇扇、快跑等形式可以产生风,通过风车转动,人们可以利用风为人类造福,让学生感受到风不光能给人类作出贡献,也会给人类造成危害,这样循环的教学,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了。开放、流动的课堂,也使学生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上课,一切是那么真实、亲切、新奇,充分点燃学生热情参与的火花。
三、创设积极向上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感悟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少儿时期由于认知、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对一些社会行为、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的认识往往出现片面、模糊,甚至错误的看法,儿童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不断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如在《诚实是金》这一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即兴让同学们来演《醒醒吧,小刚》这个小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即兴表演,先进行角色分工,分别扮演小刚、小刚的同学、家长和老师。这一教学形式既满足了学生好动的特性,又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诚实的重要性。
7.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 篇七
一、课题导入, 走进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 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就会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生活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或事例, 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原动力。因此导入新课时使用贴近学生生活, 新颖有趣的事例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不由自主并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讲授《相亲相爱一家人》时, 我不是一味去讲述教材里的家庭生活, 而是请同学把课前老师要求的“全家福”照片拿出来, 介绍给小组里的同学看, 而后又请小组代表拿着照片上台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 爸爸、妈妈的生日, 全家人的生肖, 家庭生活和家庭变化, 同时说说平时家里人是怎样关心自己的。这种教学过程的设计不仅体现了“生活即教材”的教材观, 同时也让学生切实地回昧、感受到家庭生活的美好和温馨。这时, 我适时引入课题, 再讲解教材内容就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面对生活世界进行不断的感悟和理解, 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 在求知中生活。
二、课文标题, 贴近生活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借助漫画, 图形这些运用较广泛的直观教具, 使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 环环相扣, 富有吸引力。例如:在讲授《难报三春晖》一课时, 通过一则公益广告:一位母亲在为婆婆洗脚时, 一个迈着蹒跚步子的小男孩端出一盆水, 水花四溅, 他用稚嫩的童音:“妈妈, 洗脚……”借助课文标题我因势利导地教育他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要用爱回报父母对我们的付出。孝敬父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而要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菜等等。这一过程中, 由于生活设计针对性强, 贴近生活, 学生们感触深刻。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我也受益匪浅。
三、课题内容, 感悟生活
思想品德新课程基于事例, 基于生活, 基于问题, 适宜开展活动教学。美国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 我忘了;我看了, 我知道了;我做了, 我懂了。”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 在教学中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从生活事例中进行学习, 通过用生活事例创设教学情景, 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看、多做、多演、多想,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例如:教《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时, 课前我让学生观察学校学生放学时涌出校门的情景。然后再看多媒体投影:节假日的火车站、汽车上、商场人多拥挤的情景, 并说一说这些情景给你的感受。学生从学校放学、火车站等生活情景中感受到人多, 从而感受到中国实行计划生育计案的必要。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 通过投影文字材料、图片、对比表、精选的小品《超生游击队》视频, 学生通过比、查、看、听、想、找、说等活动, 学习和了解了目前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以及在目前条件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正确。这节课, 我巧用教材内容创设情景, 在人性化的教育氛围中, 让学生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 使学生的认知有展现的过程, 情感有渲染的过程, 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感悟的过程。学生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 自己总结出知识。让学生在关注生活, 思考生活中获得感性认识, 同时, 这种认识又能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景中得到巩固、深化,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四、课题作业, 体验生活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因此, 促使学生把道德内化于心并付诸实践永远是思想品德课的追求。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道德呢?我认为, 贴近生活的作业设置尤为重要。生活化的作业是课堂与生活之间的纽带, 当学生带着课堂中的任务去实践体验时, 生活就会回报他们快乐、感动、痛苦、辛酸……收获的果实丰富了学生的思想与感情, 促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到生活中去, 从而学会生活。
例如:在学习《追寻高雅生活》这一课时, 我的作业设计为“根据你的喜好培养…种生活情趣 (例如集邮) ”。在上展示交流课时学生们异常兴奋, 纷纷展示自己的“宝贝”, 一位集邮的同学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集邮的主题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 其中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有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有反映我国独有的或世界上稀有的动植物的;有反映我国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有反映文学、艺术的;有反映体育盛会及体育成就的。学生们感到新奇与感慨, 原来生活处处有情趣。
8.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篇八
一、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的起点
教学不能满足于间接的经验和虚拟的沟通,因为知识的建构有赖于既有知识和直接经验的支撑。而品德教育要将静态的文本转化为学生的体验活动,或者组织模拟活动,引导学生在主体的亲历性活动中,真实而具体地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和创造生活,在熟知里发现新知。如果不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动作教学生游泳。鲁洁教授说过:“儿童在自己能够理解、体验、也用到的生活中,才能构成自身的生命活动,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回归生活意味着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但并不是让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水平,尽可能缩短教学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距离。
例如,教学五年级《大米的来历》一课时,由于现在的小学生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没办法去实地考查这样一个生产过程。于是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这样,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不再感到陌生,反而倍感亲近,学生说得多了,思维也开阔了。这时,我顺势把我课前精心剪辑的4分钟的稻谷生产过程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看,然后讨论稻谷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此困难如何克服等问题,立刻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让教学面对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鲁宾斯坦在《心理发展的原则与方法》一书中说过,“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向他们提出对他们有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因而被他看做自己的、必须亲自解决的任务,这比什么都重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我们应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己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我的兴趣和特长》一课时,我先把班上几名学生平时画画、跳舞、唱歌的照片做成课件,让这几位学生说说自己做这些事时的心情和感受,再让其他学生说说自己的爱好,面对自己生活的真实场景,有的学生讲自己的爱好时神采飞扬,感染了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学生也希望发展自己的兴趣,使其成为一门特长,课堂气氛一下子进入了高潮。这时我话头一转,告诉学生一些不良爱好,把这些真实地再现在课堂上,学生面对生活中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的不同表现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确定了自己的行动方向,使课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要模拟真实,在回归生活中唤起学生的情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一)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编排的内容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都源自于学生的生活,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达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与文本相互融合,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参与其中,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进行评判,培养学生的换位观、对话观、分享观、生态观等,使学生在自我参与中接受教育,培养能力。
例如,教学《我们的班规》一课时,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平时学生的课间表现,事先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摄制了几个学生课间活动的片段。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表演。学生表演得入情入境,再加上前面的视频,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与文本有机融合,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了认识,受到了教育,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结束后,学生对班级班规的作用和意义,如何遵守班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二)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体验自我
人的品德基于自我意识的发展,积极地自我认同,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活动,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释放,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例如,在教学《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前认真观察大街上的红绿灯,上课时,学生在课堂内模拟汇报人们过斑马线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体验行人和司机的角色,培养学生的换位观、双赢观和分享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以及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
四、将课堂教学延伸至现实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将课程的实施只限定在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要善于将教学活动延伸到学生的家庭与社会生活中,努力寻找课程内容与家庭生活问题,社会生活的结合点,搭建课程教学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桥梁。教师要联系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例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时,课前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城区学生,一部分为农村学生。我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环境进行调查。城区学生发现居民街道垃圾成堆,污水橫流,有许多下水井口被堵,剩菜剩饭和塑料袋成为垃圾的主要来源。农村学生发现他们生活的环境污染也特别严重,家庭做饭生火时冒出的滚滚浓烟,村民都把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倒在河沿上或村头,河水中不时可以看到死猪、死狗等正在腐烂的动物尸体和许多的塑料、人们穿过的破衣烂衫,河水污秽不堪,散发着臭味等。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还大自然以绿色呢?我再次让学生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看看都有哪些垃圾,人们为什么会把垃圾倒入河流中,还有哪些污染源,想想有没有治理我们生活环境污染的办法,并让学生自由组合设计出治理生活环境污染的实施方案。在后来的交流活动中,学生设计出了许多治理方案,如设置宣传窗口,发宣传单,向上级部门反映等。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始终树立一种“源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和“回归生活”的观念,既要让学生走进生活的现实中,又要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的起点,让教学面对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通过模拟真实,在回归生活中唤起学生的情感,将课堂教学延伸至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让品德课堂回归生活】推荐阅读:
遵循绿色教学 让课堂回归“真我”09-21
用“情景教学法”激活思想品德课堂07-18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课稿10-03
让语文课堂成为生活的舞09-03
让生活的阳光照耀数学的课堂教育理论论文10-16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让生活素材在课堂中闪光-人教版新课标07-03
古代诗歌教学应回归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06-30
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下06-26
3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