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教学模式反思

2024-10-13

洋思教学模式反思(精选7篇)

1.洋思教学模式反思 篇一

最近听了学校的洋思教学大赛,并参加了学科组内评课,使我学会了很多,对洋思教学有了鲜明的认知。

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是洋思教学关键的第一步。

从“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到“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这是洋思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二步。坚持用“示标————导标————测标————补标”目标教学法。

第三步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学为本,努力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习的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去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效果让学生自己去评价。从而形成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模式,其教学过程分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个基本步骤。

想想自己的日常教学距离洋思教学还有很大距离,我将努力探究学习洋思教学,加强学习,深入课堂中,提高教学质量.

2.洋思教学模式反思 篇二

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 一定要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 不能简单地模仿, 否则往往效果不佳, 会半途而废。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 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在学习了洋思经验后, 我们不应人为地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 学生学几分钟, 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应该是从上课到下课, 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 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 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老师有时放不开, 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 是因为不相信学生的能力, 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许多教师之所以喜欢满堂灌, 是唯恐讲不细, 学生听不明白, 考试不理想等。传统的观点总认为教师讲得少, 就是教师不负责, 希望老师多讲。这些不是方法问题, 是思想观念问题, 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思想观念不转变, 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进行到底。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 学生学得就越容易, 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但是我们没有想到, 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 只是被动地听课, 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 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洋思中学的经验证明, 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 学生自学七、八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后就开始做题, 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 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 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 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 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 学生有一种紧迫感, 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 落在别人后边,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 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后进生问题是个普遍性的老大难问题, 洋思中学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为什么学生自学反而缩小了差距, 转化了后进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 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 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学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 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 通过好学生的讲解, 自然也就明白了。后进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 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后进生力量就大了。三是后进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 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 自己不会做也丢人, 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

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对此, 首先是从当堂布置作业开始的, 要求老师当堂布置当堂批改, 课后不留作业。并且规定每堂课的作业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这样就逼着教师少讲。一开始学生自学中遇到问题是由老师解决, 到后来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每堂课都是自习课, 教师只讲几分钟。另外, 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 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 也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 课后轻松, 没有作业, 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3.模式,为何是洋思? 篇三

【关键词】教学模式;洋思;实践性;规律性;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56-02

【作者简介】1.戴荣,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江苏泰州,225300)校长;2.姚小林,江苏省泰州实验中学(江苏泰州,225300)教师,一级教师。

近年来,课堂教学模式颇受诟病。有耶?无耶?是耶?非耶?莫衷一是。相比较而言,对泰兴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批评较少,赞誉较多。有些学洋思的教学模式仅仅是名称说法不同、学科更为具体,但为了体现所谓的独创,反而东施效颦,远没有其本身来得简洁、贴切。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模式为何是洋思?

洋思教学模式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是以蔡林森为代表的一代洋思人经过艰辛探索总结出的一条教学质量提升之路,在应试和素质教育之间找到了最佳契合点。在国内许多知名的教学模式的身上,我们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洋思模式的影子,学、读、讲、练、议等关键字都是这些模式必不可少的课堂行为。同时洋思模式与国外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美国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模式以及其他的,如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发现式学习模式等等,也都有着惊人的内在一致性,即它们都非常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有效并得到广泛认同,我们认为是它具有三个特性。

一、规律性

首先在于它具有规律性。它是一切有效课堂都必须具备的核心规范。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在《论有效教学三条“铁律”》中说,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优质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条铁律是绕不开的,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思考的时候,就要让他们先去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20世纪60年代,倡导“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茶馆式教学”的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也指出,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堂,而不应该是教师的讲堂,要变“讲堂”为“学堂”,课堂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确切地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条“纪律”,用来规范课堂上师生教与学的行为。“先学后教”,教师不至于“满堂灌”“填鸭式”,学生不至于“无目标”“乱方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以生成问题为导向,以合作探究为形式,真正实现学学相长、教学相长。“当堂训练”就是一个明确要求,教师要确保在课堂上有时间进行训练,而不能一讲到底、把训练抛到课外。“先学后教”更是“规律”,说它是“规律”,则是因为这一做法符合学生身心成长和认知发展规律。“先学”是学生自主学习,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和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为指导,“后教”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小组合作中生成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共性错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合作学习,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和更正,以引导合作探究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教师努力由控制者到促进者,由讲授者到引导者,由“唱主角”到“演配角”。

二、实践性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还具有实践性,它是一个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已被实践检验证明了的优秀范式。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与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是完全契合的。它以教学目标为旨归,以群体教学为方式,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适当频次的反馈矫正措施,辅之以个别辅导等其他教学形式,使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学科知识,形成必要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这一模式能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精神紧张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全身心投入进去,进行深度学习。所有到洋思中学听过课的人都能感受到,在课堂上学生要比教师紧张得多,上课就像考试一样。课堂上的学生是闲不下来的,学生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点都不能松懈,必须不停地思考、阅读、提问、解答练习、操作等。这样培养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和发展后劲都很突出。实践也证明,洋思模式是成功的,有效的。近些年,洋思中学从一个农村薄弱初中迅速成长起来,创下了突出的办学实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14年,“洋思教学模式”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可见其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三、开放性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更具有开放性,是一个结构合理、可复制、可移植的完备体系。总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洋思各学科、各课型中的应用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模式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规定程式,已经呈现出“一种基本模式”“两种常见变式”和“三个层级”的核心特征。

“一种基本模式”是:一节课一个回合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两种常见变式”是:(1)小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一课时中包括多次“学”、多次“教”、多次“当堂训练”。(2)大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几课时分别进行“学”“教”“练”,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跨越一个课时。

“三个层级”是:第一个层级是教师引领式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师出示目标和自学指导,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教师出示当堂训练题。第二个层级是教师“半扶半放”式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一起交流、解决学习问题,一起出题进行训练检测。这与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个层级是学生自主式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目标,自己提出学习方案,自我训练、自我反馈。三个层级也是三种境界,螺旋式上升,当学生走进第三种境界,“授人以鱼”就变成了“授人以渔”,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河南沁阳永威学校就是一个洋思模式成功移植的典型。蔡林森在那里根据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和学段不同的情况,继续推广和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小学推广时,他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在数学、常识课教学中实行了“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的“四个一”课堂教学模式,这与前文所引段力佩的“茶馆式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在语文课教学中采用了“比读书、比写字、比说话、比当堂完成作业”的“几个比”教学模式,而其中的每一个“比”其实质都是一次“先学后教”。

很多人也质疑,说自己也学了洋思模式,为何没有预期的效果。这就好比学武,武功不光有“招式”,更要有“心法”配套,不然就是花架子,伤不了人还可能成为笑话。简单地说,洋思模式是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最佳效力。

这些条件包括赏罚分明的责任制、教师敬业奉献和通力协作的文化场,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抓好最后一名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学生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执行力,“师徒结对”、集中辅导的培优,“兵教兵”“一帮一”的补差,以及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强化课堂有效训练和持之以恒地抓责任落实,等等,或许这些也正是这所学校“一直被模仿,很难被超越”的主要原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责任制为核心的严格管理制度、以蔡林森校长为核心的团队整体的奉献精神,这四者的整体熔铸,造就了洋思的奇迹。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抽取其中的一点或几点,运用到学校管理与教学管理中,可能会取得暂时的效果。然而,要想获得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与发展,真正将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则必须将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否则,片面的理解洋思经验,肢解洋思经验的整体思路,机械地搬取与套用洋思的模式,只能是歪曲了洋思经验与理念,同时也可能让学校发展打着素质教育的“方向灯”,却拐进了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4.洋思教学模式 篇四

(本文已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发表)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摘要:洋思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新理念,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许多不足,但并非完美无缺。中学历史教师要完善洋思模式,挖掘传统教学模式的潜力,探索其它教学模式,并进行优化组合,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洋思教学模式

中学历史教学

实践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教学模式是课堂重要的组织形式,而且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是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尽管在中学教学中大行其道,但其局限性不容忽视。

一方面,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主张“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在系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方面固然有它的独特优势,但“三中心”论都只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实际上把学生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在课堂结构方面,凯洛夫把五步教学法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组织形式。他不管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如何,硬套五大环节,希冀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去处理错综复杂的教学过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评价是“用一个现成的处方去包治百病”。

另一方面,五步教学法在实践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一是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以教师讲为主,教师喊破嗓子,喊痛肚子。学生则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被压抑的状态。学生成为教师手中的木偶,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主体性也得不到发挥。二是学生跳不出“认知”的怪圈。上课似乎是听懂了,没有及时实践,课后一抄了之,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新三维目标难以实现。三是没有实行目标教学,教学质量低。教师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学生也不能及时反馈信息。四是直接导致学生上课轻轻松松,下课则作业堆积如山,形成恶性循环,侵占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变得轻松、方便、快捷、广阔,主要靠传授知识和技能为职业的人员将会逐渐淡出市场;人们最需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期待的是快乐地接受教育的氛围。特别是在新课程新理念的背景下,教师也迫切希望能打破传统的课堂结构体系,呼唤一种能适应新课程新理念,同时既能受到学生欢迎,又能得到社会承认的新的教学模式出台。于是,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走入我们的视野,并且迅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二、洋思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李秉德、李定仁编写的《教学论》一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了以下的阐述: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洋思中学推广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45分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学”(18分钟)。这阶段分四步,即: 首先展示目标(1分钟)。

实施要求:讲述目标,让学生把握总体要求。起导向作用,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实施要点:展示目标时间短,先学后教是起点

其次自学前指导(1一2分钟)。

实施要求:运用投影仪、小黑板,要求学生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自学的内容和范围,明确自学的方法,明确自学的要点。

实施要点:规定内容与时间,指导自学是关键。

再次学生自学,教师巡视(8分钟)。

实施要求:学生针对目标看书,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实施要点:学生自学教师转,盯住“希望生”作打算。

最后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7分钟)。

实施要求:检查中下游学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施要点:自学效果怎么样,检查“希望生”把心放。

第二阶段“后讲”(10分钟)。实施要求:教师引导更正,指导运用

实施要点:引导更正师教生,培养“希望生”兵教兵

第三阶段“当堂训练”(15分钟)。实施要求:教师出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必做题完不成的开小灶,巡视基础薄弱的学生,当场批改“希望生”的作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抓住非智力因素,规范做题、注意书写。实施要点:当堂训练要分层,完成目标堂堂清。

从洋思教学模式三阶段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能较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功能,因此洋思教学模式运用于中学历史教改具有必要性。

同时,中学历史学科特点为实现洋思模式提供了可能。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理由: 其一,历史学科是一门必修学科。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如果一门学科是学生必修的,那么人们便认为它对于学生或社会是重要的,希望这门学科学得更好,更充分些,而不愿学得较差。”历史在中考、高考都是必考科目,无论如何学生都希望把它学好。这是历史学科可采用洋思教学模式的基本前提。

其二,历史学科是一门较少需要预备知识的学科。历史学科知识尽管具有连贯性、完整性、系统性的特点,但是知识单元及章节之间联系并不紧密,也就是说,如果某一个学生第一单元没有学习好,并不影响该学生学习第二单元的知识。因此,历史学科运用洋思教学模式时,无论基础好的,还是基础相对薄弱的都能接受这种教学方法。与其它学科相比较而言,历史学科运用洋思模式有更广泛的基础。

其三,历史学科是一门封闭性的学科。封闭性学科主要是指所学习的观念和行为有限的学科,并且课程编制者与教师对此持有相当一致的看法。它还指在10年或更长的时间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学科。历史学科教师较多地使用传统教学法,与学科特点是紧密相关的。但是,如果历史教师对洋思模式适应及操作自如以后,他们会比较稳定地长时期地使用这种教学方法。

既然洋思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必要性、可能性,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具现实性。自2001年秋季开始,第八轮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地区拉开了序幕。2003年七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阶段。2004年在广东、海南、山东、陕西等地区开始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几年以后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将在全国实行。我们不能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新教材,穿新鞋走老路,而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使课程改革能真正落到实处。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洋思教学模式主要有五个步骤:

第一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运用洋思模式开始阶段,教师应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他们学习历史学科的自信心。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洋思模式“先学后讲,当堂训练”的方法及操作过程,2 使学生了解洋思模式的“三步曲”与五步教学法的区别。这步骤一定要耐心细致,磨刀才不误砍柴工。只要学生把操作方法记在脑海里,融在血液里,最后才能落实到行动上。另一方面,教师要鼓舞学生,人人都能学好历史。美国教育家布卢姆通过研究坚信,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不在于他们掌握学习内容的能力,而在于他们的学习速度。学生历史成绩的差异不在于人的聪明与否,也不在于理解能力的高低,而起决定作用的是他们学习速度的快慢。只要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能重视每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在教师的点拨和足够指导下,学生花了必要的学习时间,就能做到“只只蚂蚁都可以上树”,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最理想的成绩。

第二步: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历史教师应做到对历史学科的阶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要心中有数,能如数家珍,因此在操作洋思模式时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七至九年级及高中阶段的目标就是《历史新课程标准》。在目前中考、高考还无法替代的前提下,确定教学目标时,还应参照中考及高考的考标。在高中三年级阶段,历史教师在参照课程标准的同时,主要根据高考考标来确定教学目标。阶段目标分解为学期目标,学期目标又分解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课时目标是每节课教学的方向,又是检查每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因此课时目标的制定非常重要。下面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说明教学目标的制定。

按2005年的高考考标,中国古代史共有11个一级标题,33个二级标题,104个知识点。这就是高三年级文科班历史一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即学期目标。

具体到先秦史的单元目标,共有1个一级标题,4个二级标题,16个知识点。

再到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制度,该节课的课时目标有1个二级标题,4个知识点,即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国人暴动和西周的灭亡。据此,我们把第二节的课时目标可以确定为:

识记:①夏朝建立的时间、人物、相传都城、标志、统治的中心地区;②商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③商朝晚期暴君纣王残暴(炮烙之刑);④武王伐纣的时间、西周建立的都城;⑤国人的含义及暴动的时间;⑥西周灭亡的时间、灭亡的国君、入侵的少数民族。

理解:分封制的分封目的、分封对象、分封方式、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分封的意义。运用:从商朝、西周的灭亡可以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如上所示,课时目标的表述必须按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原理,摒弃那些过于含糊、令人难以捉摸的词语,而代之以明确具体、可见可测的行为动词,这样就避免了模棱两可,便于教师操作、学生掌握。

有些历史教师肯定会问,中考、高考考标年年改,怎么办? 答曰:在教材没有更换前,考标年年有变化,但只是微调。教师只要在第二轮复习之前,对照新旧考标,将考点查漏补缺、删繁就简即可。

有些历史教师还会问,2007年湖南省若采用新课标的高中教材,怎样确定教学目标? 答曰:借鉴广东、海南的经验,教师参考用书将每单元的知识都列表进行了知识分层,一目了然,教师操作起来更方便。

有些教师还会接着问:知识点密集型的课,一个课时无法讲完怎么办,没有考点的课文又怎么处理? 答曰:请看第三步。

第三步: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摆在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是如何指导学生自学。在学生自习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无事事。他应该离开讲台,下到学生座位中间进行巡视,给个别学生以指导、点拨,对一些极个别的问题进行现场解决。同时,教师应抓住“希望生”不放松。具体做法是教师到每班选择好学习基础薄弱的5一10个学生作为参照物。这些学生能够基本完成的,3 教师可以不讲。即使学生存在较多问题的知识点,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讲解,而是要会做的学生讲他的解题思路,在学生讨论中,教师要作出及时的指导性意见,以避免学生无所适从。解题方法不要满足于一种方法,而应多挖掘几种解题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于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给答案,可以作为课后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特别要说明的是,对这些学生集中的问题前后不能采取同一种解决办法,而应采取“变式回授”。例如:第一次纠正学生错别字是在集体讨论中进行的,那么第二次就可以直接点将,要写错别字的学生到黑板上写,当场纠正,以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如果采取同一种方法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不会产生很浓厚的兴趣,甚至会产生疲倦感,这就不利于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

另外,知识点密集型的课文可以根据需要,用二个或三个课时完成未尝不可;没有考点的课文还是要串讲,可以采用除洋思模式以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特别是没有考点的课文可以不设计练习,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暂时的轻松。有张有弛,文武之道。对于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要在段考以后一、二周时间内,多组织在学校有影响、对学生全面发展有帮助的活动,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知识板块,如故事角、学与思、大家谈等,同时可以组织辩论对抗赛、故事会、征集小论文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写作水平、组织活动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又提高了历史学科在学校中的地位,真可谓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凡是有利于历史学科发展的方法都可以大胆采用。

第四步:选定适宜的课堂练习。在洋思模式教学中,课堂练习是重要的环节,它所花的时间为15分钟,占课时的时间的1/3。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上课教师讲,下课学生做。学生做的练习基本上就是基础训练。不管是选修还是必修的内容,学生把所有该填的地方填满,该写的地方写完,学生可以向教师“交差”,教师也可以“应付”领导。其实,这种粗放式经营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家长、教师都产生消极的影响:学生陷于题海而痛苦不堪,教师也疲于应付作业的批改,堆积如山的资料给家长带来不堪重负的经济负担。

课堂练习要有质量,基本的前提在于题目设计的科学性,因此设计题目也颇有讲究。一是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题目。围绕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设计题目,要求学生了解的就没有必要出题。教师设计题目切忌盲目性、随意性,否则学生不但学习负担加重,而且会对教学目标模糊,分不清主次。

二是题目要按知识点分层次设计。从现在的中学历史考试的试题、练习设计来看,题目集中在识记层次。历史学科的特点本来就是以重史实著称,题目设计又多为识记题,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能“背多分”。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学科倍受社会和主管部门的压力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认为,这种局面的出现,不是历史学科惹的祸,而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缺乏对历史考试学研究。在部分地区中考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后,历史教师更加迷惘。美国的《中学社会学科》识记层次题目的设计,为我们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很好的范例。()

例如:要确定杰克逊就职典礼的有关内容是在课本的哪一页,应该使用:(1)文献目录

(2)附录

(3)索引

(4)内容目录表

(5)序言 假如是我们历史教师命题,题目有可能从杰克逊就职典礼的内容方面出成简答题。把这两种出题的思维模式我们就不难发现,美国考核的重点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我国考核的主要是具体知识点。平时我们常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两相对照,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要把学生从机械性记忆中解放出来,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因为它远比一个个具体的静态的历史知识要实用。

同时,我们认为设计题目时应有识记层次题,但更多的是分析、理解、综合运用层次的 4 题型。

例如:填空题:夏朝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例如选择题:下列能体现奴隶社会基本特征的选项是:(B)

A、禅让制

B、家天下

C、公天下

D、禅让制代替王位世袭制

例A就属于识记层次,学生翻书就可以解决。例B就属于理解层次,学生通过自学、教师点拨、再在理解的基础上也可以解决。很显然,例B的题目设计就运用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桃子”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就会慢慢形成。

三是题目的题型应与中考、高考吻合;设计题目时要重内容,不要追求形式。题型要稳定,千变万化的题型学生无所适从时,效果肯定会适得其反。

四是要培养学生的答题习惯。答题要思路清晰,做到论从史出。答题书写要工整,并写到相应的位置。毫无章法的答题肯定难在大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五步:积小胜为大胜。“积小胜为大胜”,这里套用小诸葛白崇禧的一句战略用语。我们的意思是学生每节课都有收获只是“小胜”。学生以整理的学期笔记为复习提纲,然后以整理的课堂练习(课时测验)为复习资料,学生在阶段性的形成性测验(期末考试)中也肯定有较好的结果。

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稳定、成熟的范型,因此根据教育工艺学原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洋思教学模式可以用下图表示:

教学目标具体化

学生心理定向

制定明确的课时目标

运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选定适宜的课堂练习

整理学期的笔记

整理课堂练习(课堂测验)

阶段性的形成性测验(期末考试)

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效果也立竿见影。首先,从教师角度而言,由过去“重教”转向现在“重学”。过去我们批评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根本的缺陷是“重教不重学,心中无儿童”,而洋思教学模式则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新现念,彻底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的局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功夫主要集中在45分钟课堂上的表演,疏于课前、课后的准备。历史教师运用洋思教学模式,为了引导学生得法,并且保证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前要做足充分的案前准备。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指导学生的方法,学生练习的设计等,都来不得半点马虎。由“重教”转向“重学”,促进教师把备课,特别是把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来,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能力不断增强。

其次,从学生角度而言,学习时间分配由集中在课后回归到历史课堂。通过运用洋思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并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必须集中精力,才有可能完成教师定的任务,否则是不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第三,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来看,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过去的 5 历史课堂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历史知识点传授的全面性、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舍本逐末,削足适履。现在我们不强调教师的教学形式,而要求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上能创造性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这样的课就是优质的课。相反教师讲得形式再完整,课件再优美,只要学生没有主动参与课堂,进行知识建构,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好课,更不可能成为优质的课。这样,教师备课、讲课就会从学生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杜绝形式主义。

三、洋思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反思 实践证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洋思式教学效果良好。但是运用洋思教学模式并不是完美无缺,它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洋思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尽管学生的主体性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但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这是洋思教学模式本身致命的缺陷。对照欧美历史课程标准,中国历史课程标准显著的特点仍然是具体的历史知识点多,而具体的历史知识点多是中学生学历史负担重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洋思教学模式仍然是我国应试教育的产物,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也主要是围绕着如何获得历史知识而展开,至于学会学习方法、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等重要方面,在实际操作中都退居到次要地位。

二是在洋思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难以达到。在中学历史教学新三维目标中,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知道,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必须依托于历史知识点。离开了历史知识点,思想道德目标的培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洋思模式“先学”、“当堂训课”环节决定着教学目标主要是历史知识,情感目标很自然成为知识目标的附庸。即使在课堂上能谈到情感目标,也只不过是花拳绣腿,不可能落到实处,不可能在学生心中荡起涟猗,更不可能去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认为,这种课堂结构形式好,但缺乏情感交流。它就象一具没有血肉的骷髅,缺乏生命的律动。

三是洋思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相当高。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特别是在课堂上的及时点拨,对教师的课堂机智要求高,对一些观念落伍的老教师或者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洋思教学模式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学,而且大多数知识的掌握通过学生自学来达到目的,只有极少数学生共同的问题,通过教师点拨,学生集体讨论解决。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推广洋思教学模式确有不少困难。笔者曾在长沙市一所民办中学作过实地调查,发现该校重点班的学生对洋思教学模式比较适应,而在普通班的座谈会上,学生强烈反对这种教学模式。一位学生甚至说:“用在重点班的方法教普通班,这位历史教师实在蛮蠢!”

四是洋思教学模式有无法完成的任务。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塑造学生灵魂,抢占学生思想领域的真空时,历史教师一般用英雄模范人物如董存瑞、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去感染学生,而洋思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给教师授课的时间很少,因此教师也无法完成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任务。是洋思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

五是洋思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运用洋思教学模式授课时,教学目标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时间的分配。当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点)很多时,一节课、甚至二节课都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如《中国近现代史》下册,《工农红色割据政权的建立》一课,不但有难懂的理论,而且有18个必修的知识点。当一节课必修的知识点只有一个或二个时,一节课又会显得很松懈。遇到选修的教学内容,如果坚决用洋思教学模式,总有用牛刀去杀鸡之类的小题大作之感。

四、结论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4点结论:

1、洋思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其独到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全部运用洋思教学模式,因为历史教训已经告诉我们,用一种教学模式不可能去解决一门学科的所有问题。

2、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洋思教学模式时要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不能死搬硬套。如果在一堂历史课采用完整的洋思教学模式条件受到限制难以实行的话,我们可以把洋思模式分解后,如目标教学法、课堂精练法、自学辅导法,再把它们与传统教学进行重新的优化组合。对选修和自读课文仍然可以运用传统教学模式或其它的教学策略。

3、我们在对洋思历史教学模式进行辩证分析的同时,也绝对没有否定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理性的做法是要把洋思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取长补短,完美结合。

5.论文洋思教学模式 篇五

内容提要: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传统教学以教为主,“洋思模式”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效果明显。关于“洋思教学模式”在初中思品课中的运用,我有三点体会:

一、谈先学的问题;

二、谈后教的问题;

三、谈当堂训练的问题。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必然会成为一种教学主流模式,也必将会推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腾飞。

关键词:

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

主体

主导

动手动脑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为主,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洋思教学模式则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最终目标都是让学生学得快,学得好。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树立服务意识,要多想应该怎样教。我认为以学定教才是真正的教!假如你的教不是确立在学情的基础上,那么你的教则要么拔高要么拔低,当然与学情相吻合的几率也就太小了,这样的教学注定是低效率的。只有做到了以学定教,才能有的放矢击中要害。我现就“洋思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谈先学的问题。

首先,要从思想上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既然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我们就应该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同伴和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解决。其次,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时间长短,学的效果如何也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学什么?初中思想品德课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是一个课题,当然有的课题一节课,容量太大,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分两节完成。如:在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课前,学生先自学大的框架,诸如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等。学生抓住了大方向也就掌握了课堂教学的目标。怎样学?根据课本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确定学法,难度小,个人自学;难度适中,同桌互学;难度较大,小组讨论。学的时间长短和效果,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而定。如:我们应尽的义务,难度小,学生一目了然就能明确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样时间分配上相对少些,并且学生当堂吃透知识,不费时不费力。而《对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这节内容,我看学生自学完后还有些迟疑,表情也不那么活泛,我便适时的给予点拨,给学生大有拨开云雾见太阳的惊喜。总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学,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第二、谈后教的问题。

首先,要从思想上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即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对于学生在“先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问,教师就要及时点拨,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次,教什么,怎样教,这是一个焦点问题。教什么?我个人认为要摒弃 “填鸭式”、“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要树立“以学定教”的思想,即根据学生的先学情况,确定教的内容,也就是针对学生对目标思考题的掌握情况来确定教师需要怎样教?根据目标思考题的难易程度,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教师则无需再教;学生通过合作互助学习达到解决的,教师要适当点拨;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依然存在困惑的,教师要重点点拨。如:《隐私权受保护》一课第三个框题,学生不甚明了,我及时讲析并举出大量事例,让学生将抽象概念与具体事例结合起来,从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学效果十分理想。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纠错能力,“为什么我的答案与正确答案不一致,我是怎样想的,我的那一块想错了,我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应如何做答„„”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达到水乳交融的良好效果。

第三、谈当堂训练的问题。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训练的重要性。训练是为了总结、巩固、升华,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训练效果如何是评判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之一。其次,练什么,怎样练,练的时间长短,练的效果如何是需要我们在学生训练过程中要关注的。练什么?针对目标思考题中涉及的基本知识点进行训练。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知识点选好习题。怎样练?先让学生自己做;遇到不会的,同桌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做答;大部分学生不会的教师要进行讲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切记,要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总结做答失误的原因,而不要一味地摆出正确答案。练的效果如何?学生训练效果的好坏,将会影响这一节课的成败。训练效果好,说明学生本节课知识掌握的好,反之,则说明教学中还存在漏洞。因而,还要涉及一个查漏补缺的环节。在日常教学中,我让学生们准备了一个纠错本,整理出易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怎么改,那个环节问题大。这样,发现漏洞及时补救,教学效果十分理想。总之,在学生做习题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要让学生先分析问题——即动脑,再做答——即动手。有的学生能够想出答案,但不一定能做出答案,就是因为动手能力太差,我们要把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为教学效果锦上添花。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在先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后教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当堂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这一教学模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效益。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①雷树仁,《新型学习方式的原理与操作》,陕西教育2008年第3期

②余文森,《 有效教学绕不开的三条规律》,中国教育报,2008-12-12

③王敏勤,《每堂课只讲四分钟》中国教育报,2001-9-5,第四版

6.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 篇六

一、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看、练)------------兵教兵-------------------练 生-------------------生---------------------生

“先学”,不单单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提出是学习目标,提出相关要求,进行学前知道后,学生带着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知识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

“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洋思现在的“后教”环节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发动学生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已经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题型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

“先交后学、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

(二)、以学定教

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谁更重要?是让“学生走向教师”还是让“教师走向学生”?洋思的做法是“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其做法是:在每周初进行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同年级相同学科的教师集中到一起。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这就需要对教学进度与得失情况进行分析和对学生学情进行深入了解。要教学的内容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那些还比较模糊,已经会的就少教,要教的是学生不会的。

在此基础上,教师共同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以及自学要求等。另外,学生自学时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设计怎样的当堂检测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等等。

(三)、教师精讲

洋思课堂上都是学生在自学、思考、讨论、交流,教师讲得很少。课堂上,教师一般讲课都在10分钟左右,最少的甚至只有四五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长达到35分钟以上。

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显示,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学生自学时,教师通过进行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形式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教”也是有讲究的:教什么?怎样教?

其中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留心一下洋思的课堂,就会发现教师绝不就题讲题,或只找出答案,而是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

教的方式都是让已经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的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纠正。这样,教师将的时间就少了。

打个比方,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好比是在驾驶汽车,而教师好比是“引桥”“路标”,他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走上“高速公路”,不走“岔路”。

(四)“兵”教“兵”

“兵”教“兵”;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同时,“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他的学生中也有“学困生”。他的做法是开展“一帮一”、“兵教兵”,让优秀学生和学困生搭配坐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这样,不仅有力解决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问题,而且还促进了优秀学生的个人提高。要想帮助他人,自己就得有所提高和理解,学习上有了紧迫感,还要把自己理解的只是清晰的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

(五)、抓“四清”

洋思中学为了“不拖欠、不留尾”建立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他是保证每一个学生合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堂堂清”就是追求每堂课上每位学生都当堂达标。他的判定标准是每个同学在课堂上像考试那样完成并作对了达标检测题中的必做题,则认为做到了“堂堂清”。学生做题时,教师认真巡视,尤其关注学困生达标情况及时补差。

2、“日日清”它是堂堂清的后续措施和补救手段。就是通过当堂训练反馈来的信息和课后教师及时批改作业发现的问题,找学生订正。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错因,并出相关练习题让其练习,引导好的学生帮助差学生清。

3、“周周清”,就是对一周学习内容的回顾,追求每周末所有学生,能将本周所学的内容一一过关。

4、“月月清”是对一月教学内容的调研。通过月考,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拿出改进措施,限期达标。

四清当中最重要的是“堂堂清”,他是第一道防线,只有每堂课每个学生所学的新知识都掌握了,“日日清、周周清”才有可靠的保障。否则,课上留下一大堆问题,课后再怎样努力、教师在怎样补课也效果不明显。

三、课堂教学操作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基本操作方法: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6个环节。其中前三个环节为辅助环节(用时1分钟),后三环节为主要环节(用时44分钟)。各环节的操作要领是:

(一)、板书课题;三言两语引入,板书课题或直接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 操作要领:

1、揭示目标的方式;投影、小黑板。

2、文化课揭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方面,至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考教师的情感、教学艺术甚至教师的一举一动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解释教学目标的内容。

3、要从实际出发,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

4、教学目标要具体,不要抽象;要简明扼要,不宜内容太多;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

5、揭示目标时间要适当,要让学生能够认真看懂,不要急于装入下一个环节。

6、揭示目标时,教师要讲究艺术效果,注意感情投入,引导学生认真明确目标要求。

(三)自学指导 揭示目标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指导一定要具体,让学生明确4个方面的内容: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法、自学的时间、自学的要求(学后如何检测)操作要领:

自学内容。自学的内容应引导自学新只是部分,新旧知识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自学方法。一般是先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很少采用边看书边讨论。自学时间。时间不宜过长,杳然学生紧张、快节奏完成自学任务而不拖拖拉拉;又不能时间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此,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自学要求。告诉学生如何检测。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能够真正动脑去紧张地思维。

(四)、先学

“先学”不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指导,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有正确地自学方法后,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

自学形式多样,可以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习题类似的习题等。

1、先学环节包括学生看书和检测自学效果

1)、看书;是指在“揭示目标”、“自学前的指导”两个辅助环节后,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认真地阅读课本、思考或动手操作,并准备参加检测。操作要领:

A、学生看书时,教师不宜走来走去,不在黑板写字。对认真的学生给与肯定、对不够专心的学生给与指导。

B、看书时间可以随时调整。内容多的学生没有看完,可以适当延时,内容少的可以提前结束 2)、检测(检查读书的效果)

采用提问、扮演、书面练习等手段检测、检测学生自学效果。操作要领

A、一般以书面练习为主。尽可能的让后进生板演练习,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B、教师要巡视,搜集学生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识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些是次要矛盾。把“新知识方面的”、“主要的”梳理、归纳、归类,为“后教”准备内容。

C、学生版演练习时,教师不辅导学生。

(五)、后教

后教,不全是指教师教,而主要是指学生自学后“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进行补充、更正、,帮助学生归纳,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是帮助学困生解决基本问题,是“补差”;同时,尖子生通过帮助学困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增强能力,养成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提高。

1、“后教”有两个环节;更正、讨论。更正 操作要领

1)、练习后,教师要让发现错误的学生举手发言,这样既可以促使全体学生认真找出错误,还可以了解学情。2)、要先请学困生进行更正。3)、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更正。

4)、学生更正时,教师要耐心等待,不轻易表态。

2、讨论 操作要领:

(1)、要尽可能让大家畅所欲言,必要时让大家争论,避免让一个学生回答而不管对错教师就迫不及待的讲解。

(2)、一般要一类一类问题讨论,以便于归纳,避免重复。(3)、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说错了,就叫别的学生发言,如果学生说对了,教师表示肯定,并做适当的板书。(4)、教师必须讲的要做到3 个明确。

明确讲的内容:即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或练习中的错误。对学生自学掌握的知识坚决不讲。若学困生做错了,引导中等生进行分析,讲清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样教师讲的内容很少,一般不超过5—6分钟。

明确讲的方式。先“兵教兵”,后教师讲。一般先引导学生更正,尽可能地让较多的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更正,在引导大家讨论,弄懂“为什么”?

明确讲的要求。教师不是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要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规律,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六)、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指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一个学生是否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操作要领

1、课堂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练习的内容是完成课本中的联系和习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要有代表性、适度和适量,确保能当堂完成。3、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有时还要有思考题。

4、注意矫正学生的坐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5、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教师不的辅导学生,不干扰学生,学生之间不讨论,确保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教师如果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是随时指出,而是留到课外辅导。

7.洋思教学模式反思 篇七

一、“洋思”教学模式基本概述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是江苏洋思中学多年教研教改的杰出成果,是一种容目标教学、尝试教学、成功教育为一体,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一。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制定、调整教学策略,全过程让学生学、学生读、学生思、让学生实践,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洋思”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先学”就是学生通过在课前预习后,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教师出示的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进行的自主学习、自主尝试和亲身体验。

“后教”就是教师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

“当堂训练”就是指学生在“先学”和“后教”之后当堂练习和当堂作业,并通过师友互助或小组合作或教师讲解的方式对训练结果进行点拨和纠正。

三、“洋思”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1、制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中心,因为整堂课都围绕怎样达成教学目标来进行。一般来说,学习目标的制定应具有概括准确、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等特点。实践中,学习目标一般可从三个方面来设定:(1)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2)学什么内容。(3)学到什么程度。此外,学习目标的制定还应与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的要求一致。

2、未教先学

“未教先学”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一上来就向学生讲授知识,而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先简要地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方法指导,让学生先进行独立自学,然后从自学中发现疑难和问题。学生则根据教师出示的教学目标和方法指导自主学习、自主尝试和亲身体验;教师对学生讲明自学要求,指导自学方法,并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

3、学后再教

这里的学后再教其实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在“先学”过程中发现疑难和问题后,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或者会的小组教不会的小组。另一方面是通过同伴互助和小组讨论仍解决不了的疑难和问题,则由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这样做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交流来解决疑难问题,教师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解,创设了民主、平等、竞争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4、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就是指在“先学”和“后教”的基础上,学生马上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当堂练习和巩固,学生练习后同样可以先运用师友互助或者小组合作的方法寻找练习的正确答案,实在找不出的再由教师进行点拨和纠正。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当堂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四、“洋思”教学模式的时间安排

1、出示目标:1分钟。

2、方法指导与组织自学:2分钟。

3、先学:10分钟。

4、学情反馈:7分钟。

5、后教:l0分钟。

6、当堂训练:15分钟。

五、“洋思”教学模式的备课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明确 “先学”学什么、怎么学,“后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当堂训练”训练什么、怎么训练等问题。首先,教学目标必须明确且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其次,必须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结对帮扶,调动合作的力量。再次,设计练习要根据典型性、针对性、量力性原则精心设计,减少作业时间,强调当堂达标。最后,要考虑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在设计时,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启发学生归纳有关步骤,理解有关思想方法或者启发学生小结注意点等内容,要真正实现精讲精练。

六、“洋思”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1、揭示教学目标。目的:使学生知道本节课的目标是了解、识记、理解或简单运用。步骤:板书课题;讲述教学目标。注意点:目标要准确,即什么内容达到简单运用的要求。语速要慢,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听进去。要有激励性,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就会达到目标。语言要简洁,一般二至三句即可。

2、自学前的指导。目的: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自学的内容、时间和方法。步骤:教师提出自学要求,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出示自学提纲。

3、先学。目的:通过自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大体含义。步骤:学生结合思考题看书,划出重点词句,理解并记熟重点词句。注意點:学生自学时,教师要表扬自学快、效果好的学生,端正学生的自学态度,但教师的言语不宜太多,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检查自学效果并进行后教。目的: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师友互助、小组合作和教师辅导,从而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步骤:评判对错;针对问题进行点拔。注意点:不能只判断重点词句划得对不对,还要看是否能理解;教师在评价中要注意强调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5、当堂训练。目的:让学生运用做练习,同时将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步骤:教师出示练习;学生做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在做题中存在的问题;练习情况反馈。注意点:题目难度一般由易到难;练习题的题型以填空、选择、判断和简答题型为主。

6、点拔矫正,指导运用。目的: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步骤:学生评判对错;教师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类进行点拔、矫正。注意点: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7、归纳总结。目的: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加强理解。步骤: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人为本,灵活运用,切不可照搬照套,陷入僵局。

【参考文献】

[1]杨平华.《“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与探索》.[J].《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第02期

上一篇:手机销售工作的个人总结报告下一篇:工伤安全事故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