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试题

2024-09-19

语言学概论复习试题(共8篇)

1.语言学概论复习试题 篇一

2010汉语言文学业余班(专升本)《语言学概论》作业 岳云平E100131018

六、简答题

1.什么是语言问题的“名”和“实”之争?

答:“名”“实”之争自古就有。古代哲学家都把对语言的哲学思辨作为语言研究的重点。他们的兴趣不约而同地集中在所谓“名”和“实”之间的关系上,即语言中的“名”(名称)和客观世界中的“实”(事物或现象)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实”决定了“名”,还是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一派认为是“实”决定了“名”,如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一派则认为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如我国哲学家荀子。2.结合例子,简述语素分类的类型。

答:语素可分成四种:①“成词语素”(如“灯、走、看”)和“不成词语素”(如“机、子”)。②“自由语素”(如“好”)和“不自由语素”(如“了、吗、企、技、头、阿”)。③“定位语素”(如“了、儿、老、”)和“不定位语素”(如“笔、体”)。④“实义语素”(如“灯、大、民、迹”)和“虚义语素”(如“的、被、子、儿”)。3.目前关于儿童语言获得原因的倾向性看法是什么?

答:一是儿童的语言发展肯定具有先天的生物学基础,特别是大脑的语言功能或语言遗传机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是语言环境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模仿和强化这样一些外部因素都有重要的作用;三是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儿童的语言获得,其中包括知识积累的阶段性和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也都有一定的作用。4.简述洋泾浜语的特点。

答:洋泾浜语的特点是:只用于特殊的交际场合,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和使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也可能成为某一社会主要的交际工具,成为人们的母语。一旦发生了这种语言社会地位上的变化,洋泾浜语就转变为克里奥耳语。

5.简述歧义与语义模糊的区别。

答:歧义与语义模糊性质不同。语义学所谓的“模糊”,是指语言形式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是指一个意义与别的意义难以绝对划分清楚,歧义则是指同形的语言符号序列可以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义。在言语交际中,歧义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来消除,而模糊词语则始终是模糊的,除非能以定量化的方法来定义它们。6.简述元音与辅音的主要区别。

答:①发元音的时候,声道完全开放,呼出的气流在整个声道内顺利通行而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的时候,声道的某一部位封闭起来而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服这种阻碍才能通过。发音时声道内是否形成阻碍,是元音和辅音之间最主要的区别。②发元音的螩,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的时候,要形成阻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张。③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必须冲破阻碍才能通过,因而气流较强。④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辅音的时候,有的振动声带,有的不振动声带。

7.有一段广告词这样说道:“吃了这种药,手也不麻了,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疼了。”请以此为例说明语法中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答:“手、腰、背”与“麻、酸、疼”可以分别出现在句子中主语、谓语的位置上,这两组词分别可以构成聚合关系,属于名词和形容词。同时这些词之间又两两构成主谓关系,这样又从横向构成组合关系。

8.用手风琴和小提琴演奏《二泉映月》,两种声韵的区别在哪里?试用语音的物理特性知识分析说明这种现象。答:两种声韵的区别在音质不同。而音质的不同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发音体不同,一个是手风琴,一个是小提琴。二是发音的方法不同,手风琴是又拉又弹,小提琴是用弓拉。三是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一个是风箱,一个是共鸣箱。

9.词的语汇学分类角度有哪些?

答:从词的重要程度上分,可分成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一般语汇);从词的使用频率上分,可分成常用语汇和非常用语汇;从词的使用范围上分,可分成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

八、论述题

1.论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并说明区分两者的意义。

答:①区别:我们首先应该在口头交际活动或者说从言语活动这样的社会现象中区分出两个因素,也就是“语言”和“言语”;“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别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这也就是说,“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每个人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等方面都有个人的特色,而且每一个人每一次说话都可能是不同的,这些都是言语现象或言语要素,不属于全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简单地说,“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因此也可以说“语言”是一个抽象的实体,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个均质的系统,而在抽象过程中就必须把所有的个人要素或者说个人杂质全都排除出去。这样,“语言”就有内在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很难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因此,语言学的对象应该限于有内在一致规律并且成系统的“语言”,而排除无规律可循的言语因素。索绪尔特别强调指出“语言科学不仅可以没有言语的要素,而且正是要没有这些要素掺杂在里面,才能够建立起来;把语言和言语分开,我们一下子就把⑴什么是社会的,什么是个人的;⑵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从属的和多少是偶然的分开来了;我们关于语言的定义是要把一切跟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无关的东西排除出去。

②联系: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为社会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言语是指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语言存在于言语中,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语言在言语中起规范作用。

2.什么是社会方言?影响社会方言形成的主要社会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例就其一因素谈谈社群分化对语言产生的影响。

答:在一个语言社会中,不同的人说话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语言变体和特点又同说话人的社会特征相关联,同一定的社群联系在一起,这种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群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之为“社会方言”。

影响社会方言形成的主要社会因素有阶级和阶层、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宗教等。如文化程度对社会方言的影响。一般来说,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往往使用的是民族标准语;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往往使用方言土语。这是因为民族标准语越高,使用“胰子、姆末”等土俗成分的比例就越低;文化程度越低,使用这些土俗

2010汉语言文学业余班(专升本)《语言学概论》作业 岳云平E100131018

成分的比例就越高。我们在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常常会感到知识分子说话比较“文”,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说话比较“土”,这种感觉实际上也是文化程度影响语言的一种反映。

3.论述恩格斯关于语言起源的观点。

答: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了语言,语言起源于劳动的观点。他说:“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随着手的发展,随着劳动,人开始了对自然的统治,这种统治在每一个新的进展中扩大了人的眼界。他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各种属性。另一方面,劳动的发展,必然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一句话,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加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恩格斯根据当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正确地指出了劳动在语言起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劳动提出了产生语言的社会需要;劳动发展了原始人的思维,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条件。应该说恩格斯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论述已经相当全面了。

4.举例说明语言中的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哪几种,各种语法单位的定义是什么,怎样理解各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答:语法单位可以分为语素、词、词组和句子。如“我粉刷了房子”这句话。这一句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语素,“粉刷”是一个词,“粉刷了房子”是一个词组,“我粉刷了房子”是个句子。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词组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句子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圈套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等表示)的语言单位。

各种语法单位相互之间实际上具有不同的关系。一种是量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只是所含成分数量的增减,性质和作用不变。如词和词组之间就是这种关系:因为词组一定是由多个词组合面成的,即词组总要比词长些;但它们的作用都是作造句的材料(独立使用),这一点相同。还有一种是质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表现为所起作用的差异,但成分数量未必发生变化。如汉语词和词组与句子之间就是这种关系:因为词和词组没有表达功能,句子却要求必须说出来和用于交际(前后停顿和证据句调),即它们有不同的功能;但句子中成分数量有时可以与词或词组相等,这一点又是相同的。

2.语言学概论复习试题 篇二

一、单元复习中的概论

单元复习的目的是解决重点、难点、疑点史实, 明确单元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虽然我们在复习中常常把某一时期划分为一个单元, 但是学生接触到的依旧是单个的、孤立的史实, 很难形成一幅完整的历史画面, 也难以用历史的眼光来认识史实之间的本质联系, 常会出现“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现象。而概论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的平面体系。在复习中, 学生对单元的内容有了大致的掌握之后, 还要明确本单元与旧知识的联系, 本单元内部各章节之间的本质联系;明确课本编排体系, 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把单元内容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衡量, 真正认清本单元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概论的第二个作用是通过串联重点、难点史实, 以点带面, 使学生掌握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切入点与方法, 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世界近代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这一单元可利用概论讲清楚与前一章节的联系: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西欧的阶级关系、经济结构、充值者的政策、思想文化、世界局势都发生了变化, 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资本主义商品迅速发展, 17-18世纪, 世界历史继承了前一时期的巨大转折与变化, 向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其次向学生讲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封建制度逐渐衰亡, 资本主义成长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但是当时社会还处于手工业时期, 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因此这种趋势就以两种形成表现出来:一是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二是封建君主自上而下的改革, 这些都反映了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英、美、法三国革命前的社会状况与革命成果之间的必然联系。通过分析史实, 使学生明确历史发展的最根本推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制约上层建筑, 后者必须适应前者。

二、专题复习中的概论

专题复习的目的是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的思维, 注意同类知识之间的联系, 把史实按性质归纳整理, 形成立体网络。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高度概括和系统化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中可利用概论, 结合具体史实, 深入浅出地讲解基本观点, 逐步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具体的历史问题。如: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分裂与统一的专题, 在明确分裂与统一的基本史实之后, 精讲的概论应有:导致国家分裂现象的内在原因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统治者内部的争权夺利, 中央集权统治的消弱, 地方势力的恶性膨胀等) ;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分裂时期蕴含的统一的因素;明确历史发展是旋转式上升的, 分裂与统一是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

三、注意历史、地理、政治三个学科知识的结合复习

虽然各学科自成体系, 但却又彼此相连。近年来, 历史考察向地理、政治等学科渗透, 成为高考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将文、史、哲、地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为此, 关于地理方面, 学生应掌握我国历代疆域、重要古城、闻名古战场、重大工程和当今各省区划分及简称, 世界各国位置及首都等。关于政治方面, 学生对阶级、国家、国体、政体等概念, 法律常识、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 必然和偶尔、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基本原因和基本观点, 必须熟知, 并善于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释运用。

实践证明,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合理利用概论, 不失为培养强化学生历史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3.语言学概论试题(7) 篇三

一、填空15%

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 葆朴和格里木

2、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 结构(形态)特点分类;第二,按照

语言的亲属(来源)关系分类。

3、辅音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两个角度进行分类。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阻碍方式、声 带是否振动 和气流的强弱三个方面。

4、汉文中的字基本上以语素为造字单位或者记录对象,英文中的字基本上以音素(音位为造字单 位。

5、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6、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国家的国语是选择一种主体民族语言作为基础形成的。

7、多义词的引申意义,除了一般的通过近距离引申产生外,还有远距离引申的,后者主要是通过比

喻的修辞方式产生。

8、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就是说它是最小的 音义结合物。

二、选择题10%

1、下列四门学科中,可以归入个别语言学的是(A)A、英语词汇学B、逻辑语言学C、病理语言学D、社会语言学

2、下面正确的一个是(B)

A、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B、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 C、语言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而言语是社会的 D、言语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而语言是社会的

3、〔d〕和〔t〕两个音素(A)

A、在英语里是不同的音位,在汉语里是同一个音位 B、在汉语里是不同的音位,在英语里是同一个音位 C、在汉语、英语里都是不同的音位 D、在汉语、英语里都是同一个音位

4、表音文字以(D)为记录单位

A、音节或词B、语素或音位C、语素或词D、音位或音节

5、“的士”是(D)

A、“的”字结构B、派生词C、双语素词D、双音节词

6、英语“She teaches English ”(她教英语)中的“他”表示的语法范畴有(D)A、时数人称B、时体态C、时态人称D、时数格

7、现代英语的“woman”由中古英语的“wifeman”演变而来。从现代英语经看不出语素“ wo”的

意思是“ wife”,但是并不影响woman”的使用。这是因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A)A、词B、音节C、字D、语素

8、汉语中的轻声是利用(C)构成的 A、音高B、音长C、音强D、音质

9、语言是由哪三部分组成(B)A、汉语外语方言B、语音词汇语法 C、语用语义语法D、声母韵母声调

10、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是(C)

A、自然的发展变化B、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 C、社会的发展变化D、语言内部的发展变化

三、名词解释20%

1、内部屈折在一个语素的内部变换音位来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

2、构词后缀加在词根后面帮助表达某种词汇意义,构成新词的附加语素

3、互补关系指有些音素各有自己出现的语音环境,它们出现的语音环境是互相补足的,它们之间的

关系就是互补关系。

4、语言符号用一定的声音形式去标记某种事物或者思想从而获得意义的符号

5、社会语言学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语言变异等问题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10%

1、闪光

2、混淆

3、相信

4、拼写

5、意义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9% 男孩[+人+男性+年幼]

1、{

女孩[+人-男性+年幼] 凳子[+家具+有腿+供坐用-有靠背]

2、{

椅子 [+家具+有腿+供坐用+有靠背]

3、大风[+空气+流动+大的速度]

六、简答题21%

1、什么是音位?划分音位的主要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A、一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分)B、对立与互补。(1分)比

如[ P]和[P ]可以在相同的语言环境[au51] 中出现,具有辨义作用,前者是“抱”,后者是“炮”,这是对

立关系。(2分)又比如[A]和[a],前者出现在“单说或开音节的单元音”的环境中,后者只出现在[i] 和[n]前,它们之间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互补的。(2分)

2、为什么人类语言具有灵巧的构造?

A、任意性B、离散性C、层级性(每一小点2分)

3、什么是隐性语法意义?它具有什么特点?

A、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2分)B、可以是非连续性的(2分)可以是间接成分之间 的关系(2分)一个成分可以同其它成分发生多种关系(2分)

七、论述题15%

1、谈谈世界语言学发展的几个大的过程。

1、传统

2、历史比较

3、结构主义

4.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篇四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9、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10、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四、问答题

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同社会有什么样的联系?

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旅和民族。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但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

答: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首先可以从语音与语义的结合关系以及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来加以说明。

语言都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成的,但相同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就能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在同一语言中也有用相同的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意义的情形;可见,语音与语义怎样结合成特定的语言成分决定于一定社会集体的意志,决定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其次,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也可以说明语言是社会现象。一方面,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另一方面,社会不能没有语言,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全民的,没有阶级性。第一,从语言的创造者和语言的服务对象来看,语言是在许多时代中为全民所创造出来和丰富起来的。人类出现时语言就同时产生了,那时的人类社会不分阶级,语言只能是全民所创造并为全民服务的。第二,从语言本身的情况来看,不同阶级可能创造并运用一些自己的专门的词和语,形成所谓阶级习惯语,但是阶级习惯语并不就是语言,它没有自己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

3、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语言具有任意性?

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

不同语言可以用不同的音来表示相同的事物(如汉语的“shū”和英语的“book”),也可以用相同的、类似的音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如:汉语的“哀”和英语的“I”)。这些都是符号任意性的表现。

4、语言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为什么?

答:语言是社会现象,它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①语言是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分化统一而分化统一,可见,语言绝不是自然现象。②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看出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是天生的,世界上的语言就应该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区别,而实际上世界上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还有众多的方言。

5、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它们对于语言运用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语言符号中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中。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

语言符号的组合方式处于一个前后相续的链条状,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的自然地聚集成群,它的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是我们观察、分析、归纳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的一把总钥匙。

6、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在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5.语言学概论复习指导 篇五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分,满分20 分)

复习指导:课本中涉及的定义、概念、术语等

二、判断题(本题共 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 20 分)

复习指导:课本中涉及的定义、概念、术语等

三、名词解释题(本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满分 15 分)

注: 8选5 1.Creole;

2.Bilingualism;

3.Cognitive linguistics;

4.Surface structure;

5.Illocutinary act;

6.Contrastive analysis;

7.Garden path sentence;

8.Interlanguage;

四、简答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 15 分)

注: 5选3 1.One of the design 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 is arbitrariness.Can you briefly explain what this feature refers to? Support your argument with examples.2.Please explain the phenomenon “iconicity of order” by listing examples.3.Bound morphem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derivational morphemes and inflectional morphemes.Can you briefly explain what these two categories refer to respectively? Support your argument with examples.4.What is Saussure’s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e and parole? 5.What is meant by the term idiolect?

五、问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 满分共30 分)

注: 3选2 1.According to the British linguistist G.Leech, meaning in its broadest sense can be

6.语言学概论复习试题 篇六

一、体系架构上由点及面, 层层推进

封先生《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一书具有由点及面, 层层推进的特点, 这种独辟蹊径的体系建构能够让读者对现代语言学流派的发展与理论一目了然。

从语言诞生至今, 语言学一直都是一门不断发展和延续着的学科。研究语言学, 不仅要审视语言素材本身, 还要对学科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这一学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各种重大成就了如指掌, 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代语言学界出现的不同具体问题和各种理论观点, 也才能对这门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封宗信先生编写的《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一书正如他自己所说“此‘概’者, 非史纲式概述, 如果不算是以偏概全, 至少也是一点概面”[1]。这是他个人中肯、准确而又谦虚的总结, 无可否认, 从点到面实际上正是该书特色和优点。

除了由点及面的特点, 《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全书层层推进, 能够让读者理清现代语言学各流派的理论主张和发展脉络。该书在目录安排上简明合理, 这使全书显得清晰明了。以导论为起点, 每个部分环环相扣, 凸显出了每个章节之间的关系。全书主体共分七章, 每章又分若干小节, 并且基本上都有引言和小结, 结构整饬, 层次清晰。从导论解释语言学理论是什么开始, 到“现代语言学的开端”“早期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美国描写与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生成语义学和格语法”等七大部分。后设三个不可分割的附录——“思考题”“参考文献”“索引”, 它们可以引导读者由浅入深而思考, 并且通过文献的列举而间接提供学界研究的动向和研究成果, 进而引导读者根据需要选取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经典著作进行拓展延伸学习。该书几乎囊括了现代语言学有较大影响的主要理论与流派。与其他此类研究书籍相比, 该书有其自身的特点, 虽为“概”述, 但它的学术价值绝不可“概论”。孟庆莉这样评价该书:“《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全面地简述了现代语言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流派和他们的观点理论。作者以自己的视角简述和分析了语言学流派这门学科。本书语言通俗、材料充分, 可以作为广大语言学系研究生或者教师的参考书目。”[2]这对该书的价值和功用说得很到位。尽管该书限于结构“只能围绕现代语言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概括性地介绍了它们的产生背景、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方法、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标志性著作及其影响等等”, “与刘润清教授的《西方语言学流派》相比只能是起点的起点”[3], 这其间固然有作者的自谦, 但对于想概略了解西方语言学源流知识的中国读者甚至是进行深入探讨的研究者来说, 无疑都会受益良多。

本书的“前言”堪称全书的“眼睛”, 封先生在这里介绍了该书的体例以及其理论构建的来源, 也对其特点进行了概括。我们说结构上由点及面, 在“前言”中就完全可以理解作者的一番苦心。按常理, 语言学流派和理论的渊源有数千年历史, 介绍现代语言学不能不顾及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古印度时期以及19 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 当然也少不了泱泱中华数千年来的研究传统。作者对索绪尔以前的语言学历史着墨不多, 没有真正展开。在第一章导论, 梳理了什么是语言学理论、辨析了语言学是否为科学、对语言学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了总结, 指出“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规定、描述、解释”[4]之后, 直接进入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分析, 该著作不是通史范畴, 是断代史和专门史的范畴。作者也意识到面对如此纷繁庞大的语言学理论和流派, 写任何一本专著都不能面面俱到, 所以选择“概论”的形式。因为在索绪尔以前的语言学研究并未形成真正的理论和学派, 当时语言学家们只是意识到了语言本身的复杂性和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性。他们往往只是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对语言提出了一些假设或者设想,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语言理论。综合起来考虑, 从历史和流派的角度出发把它们列入该书并不合适。该书从“前言”到正文, 再到“附录”实际上也是一体的。从前言可以大致了解该书, 而各章节正是围绕作者的设想展开的, 至于附录, 也不可或缺。正如作者自己在前言中指出:“本书的定位和目标读者的实际需要, 在编写中参考了其他相关的书籍, 引文和目录都提供了出处。”[5]附录既是作者严谨治学精神的体现, 是研究的基础, 也是读者拓展研究的跳板。这样,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语言学流派方面知识的读者可以依照引文和目录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 再进行深入研习。

二、内容上能够纲举目张, 触类旁通

前言和导论, 封先生着墨不多, 但实际上包含的信息量是极大的。它们可以使读者很迅速地捕捉到作者的主张和意图, 并且结合其结构特点, 把握正文章节内容, 再借助附录文献深入研习, 纲举目张, 网络式的知识结构就可以形成。“在学习语言学理论的过程中, 我们不但看到过去几十年里对语言学的科学考察中取得的重大进展, 而且看到了远古到现在语言学历史的延续” [6], 进而把握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和传统精髓, 在融会贯通中促使语言学科学走向新的发展境遇。

该书在内容上从索绪尔开始, 重点推出代表性人物。不仅叙述准确, 而且持论公允。如在《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一书中,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专门作为一章来叙述的。作者在导论中也特别强调了韩礼德的理论, 指出他的理论有社会学性质[7]。对这位曾经师从罗常培先生和王力先生的英国人, 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其人其事, 还对其语言观和理论进行了翔实的介绍。这样的篇章结构布局强调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早期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也更加突出了该理论在现代语言学理论中的地位和影响。

内容主要是比对欧美理论。第一章为导论, 接下来的二三四章主要介绍的是欧洲的语言学研究和理论;最后在五六七章则主要介绍美国的语言学研究和理论。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可以说, 现代语言学理论发轫和发展于欧洲, 像英国的语音学研究和德国的历史比较语言研究等。这些理论和研究对美国也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虽然美国的语言学与欧洲传统有很大的不同, 但二者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可否认, 美国语言学在继承欧洲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例如美国的描写主义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具有自己的特点:实用性和科学性。他们认为, 要准确描写和记录语言, 必须有一套严格完整的调查分析方法。作为后起之秀的美国语言学研究, 既吸取了欧洲大陆的营养, 还独树一帜, 最后反过来又对欧洲和整个世界的语言学研究产生着重大影响。在本书的后半部分作者用三章的篇幅详细介绍了美国语言学研究所取得成就, 这不仅体现了语言学研究的继承性, 也是反映出作者对美国语言学家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

总体来看, 该书的结构与内容结合紧密, 相得益彰。全书反映了作者广博的知识面, 深厚的功底, 并且对语言学学科的历史和发展脉络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前瞻性眼光。可以说, 该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在语言学流派研究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新成果。

三、结语

前文提到, 通过审视和梳理语言学发展历程中的研究成果, 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语言学理论发展的过去、现在, 实际上透过这些历史的脉络, 也可以预见未来。“过去两个世纪里不同语言学流派都在描述和解释之间迂回”[8], 已经蕴含作者对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当然, 这本书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 让读者对之有更高的期待。特别是对于近年来西方涌现出的五花八门的其他新兴学科学派, 这本书未能详加介绍, 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作者本人在前言中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即使只限于20 世纪的语言学, 也有很多东西不能在这本概论中囊括。”[9]另外, 从封先生的著作里, 笔者窥见, 现代语言学流派充斥的只是欧美的声音, 他们的立论依据和素材多数都是印欧语系。那么, 对于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和广袤的汉语世界在语言学理论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独创研究体系何在?足以让华人影响全世界的研究话语权何在?是亦步亦趋, 人云亦云, 还是做争先的弄潮儿, 勇敢搏击未知领域的浪涛?窃以为, 不管是语言学还是其他的学科, 都应该发出中国的最强音, 这应该仍然是未来整个科研领域里所有中国学者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封宗信编著.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冯志伟编著.现代语言学流派修订本[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

[3]张延君、贾磊编著.现代语言学流派[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4.

[4]孟庆莉.《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简评[J].科技信息, 2009 (23) :535-572.

7.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 篇七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0分)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重要特点,指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联系,由社会约定俗成。例如汉语用[su]表示“书”,英语用[buk]表示“书”。2.音位的自由变体---自由变体指处于同一位置中的几个音素相互可以自由替换,没有条件限制,这样的音素就是同一音位的自由变体。例如汉语南京、武汉等地的方言的“南”,nan和lan可以自由替换,n和l在这些方言中就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3.句法同义---指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相近的结构意义。例如“我打破了杯子”、“我把杯子打破了”、“杯子被我打破了”这几个句子就具有相同的意义。4.意音文字---就是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造成的文字体系,一个字中既有表意成分,又有表音成分。汉字就是意音文字,如“蚂”,左边表意,右边表音。

5.亲属语言---就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例如法语、意大利语共同来自拉丁语,就是亲属语言。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 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期的状态的语言学就是共时语言学。2.“小猫钓鱼”这个句子中的“小猫”、“钓”、“鱼”分别可以用“小鸡”、“吃”、“虫”来替换,这三组词相互之间的关系是(聚合关系)。

3.“瑰”单念时是阴平调,但在“玫瑰”中声调变弱了,念轻声,这种变化是 弱化。4.词的组合有多种类型,例如“看了一本书”是 述宾结构。

5.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例如汉语、壮语就是 孤立语。6.汉语基本词汇中的一些词,使用了数千年,如“人”、“水”、“火”等,达说明基本词汇具有 稳固性 特点。

7.词义的概括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具有全民性,这说明词义是没有 阶级性 的。8.书面语是口语的 加工 形式,所以它的结构比较严谨。9.语言的各个构成成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 词汇 发展最快。

10.语言融合的过程大体上是先出现(双语)现象,最后导致一种语言代替另一种语言,完成语言的统一。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C 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A.结构语言学 B.社会语言学 C.历史比较语言学 D.转换生成语言学

2.下列语言单位,只有 A 是“他去年春天拍摄的那部影片我去年秋天就看了两遍”这句话中的词组。A.去年春天

B.我去年秋天 C.他去年春天拍摄 D.那部影片我去年秋天就看了

3.单纯词就是由一个 A 构成的词。A.词根 B.词干 C.词缀 D.词尾 4.下列各种说法只有 B 是正确的。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具有社会性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lass”的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指玻璃杯,这是隐喻 D.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以利用来突出对立面 5.下列说法只有 C 是错误的。

A.语法的规则可以类推,但也有例外,如“wife”的复数不是“wifes” B.混合语又叫克里奥尔语,它可以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C.混合语只限于某社会集团使用,缺乏广泛性 D.“墨水”原指黑墨水,现指各种颜色的墨水,这种变化是词义的扩大

四、综合分析题(共20分)1.比较下列各组音位的区别特征。(6分)

①u—y 舌位前后不同,M是后元音,y是前元音。

②p—t 发音部位不同,p是双唇音,t是舌尖前音。

③s—z 发音方法不同,s是清擦音,z是浊擦音。

2.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面的汉字注音(4分)说明:每个音节只要求写出元音和辅音,声调符号不用写出来。

必 须 掌 握 科 技 知 识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画线部分)的形态变化所表示的语法范畴。(4分)He buys many books.①buys中词尾s表示单数第三人称,现在时。②books中词尾s表示复数。

五、问答题(共40分)1.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答: ①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②语言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社会现象可分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两大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或者属于上层建筑,或者属于经济基础,而语言既不属于上层建筑,也不属于经济基础,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所以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

2.语言符号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分层的核心是什么?其上层由哪些要素构成?各要素在数量上有何特点?

答: ①语言符号作为一种分层装置,其核心是以少驭多,即由较少的单位组合成较多的单位。

②语言符号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由语素、词和句子三级构成。③语言装置上层的三级在数量上的特点是增量翻番,由下一级组成上一级单位后,数量成倍扩大,如几千个语素构成几万个词,几万个词又构成无穷的句子。3.“眼睛大”和“大眼睛”的语法意义有什么不同,是通过什么样的语法手段体现的?

答:①“眼睛大”这种结构是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眼睛”具有“被说明的对象这样的语法意义。

②“大眼睛”这种结构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其中“限睛”具有“被修饰”这样的语法意义。

③同样的语法单位组成的结构,反映了不同的语法意义,这是通过不同的词序来体现的。4.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并简要说明这些特点之间的相互影响。答: ①基本词汇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全民常用性,如“人、看、手、水”这些词不分阶级和阶层,全民都使用;二是稳固性,很少变化,如“人、山、火”这些词;三是构词能力强,如“地”可以构成“地址、地道、地理、土地、山地”等词。②基本词汇义的三个特点互相影响,它的全民常用性要求它保持稳定,同时也被用来构成新词,构词能力强使基本词汇在使用上更为普遍,这又强化了全民常用性。5.什么是共同语?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什么? 答:①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通用的语言。

②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位语法规范。

6.什么是双语现象?双语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8.语言学概论复习题(精选) 篇八

考试形式:开卷

I.True or False:(2%×10=20%)

()1.African-American Vernacular English is an inferior dialect of English.()2.The same set of vowels is used in all languages.()3.Received Pronunciation is very prestigious in Britain.()4.Word ord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rganization of English sentences.()5.Since people take turns in speaking, overlaps are unlikely in conversation.()6.With transformations, we can organize a sentence the way we like()7.A perlocutionary act is performed by the hearer.()9.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often have their own dialects.()10.Every normal speaker needs to mind his own and others’ face()11.There is universal agreement about the origin of language.()12.Some words are always superordinate while some others are always hyponyms.()13.Word ord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rganization of English sentences()14.Every normal speaker needs to mind his own and others’ face.()15.“John cooked Jane a cake” presupposes “John cooked something for Jane”.()16.By “anaphora” we mean reference through the use of pronominal forms to something that has already been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text..II.Multiple choice:(2%×10=20%)

Directions: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1.The pair of words “wife” and “husband” are ________________.A.gradable opposites B.relational opposites

C.co-hyponyms D.synonyms 2.The word “phone” is formed through______________.A.back formation B.blending C.clipping D.derivation 3.“My father has gone to Shanghai?” ___ “I have a father.” A.is synonymous with B.is inconsistent with C.entails D.presupposes

4.Of the three branches of phonetics, the longest established, and until recently the most highly developed, is ____________phonetics.A.auditory B.acoustic

C.articulatory D.none of the above three 5.English consonant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stops.fricatives, nasals, etc., in terms of __________.A.manner of articulation

B.openness of mouth C.place of articulation D.voicing 6.Synonyms are classified into several kinds.The kind to which “little” and “small” belong is called ___________ synonyms.A.stylistic B.dialectal

C.emotive D.collocational 7.The study of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sentences is called__________.A.phonetics B.morphology

C.syntax D.semantics 8.___ refers to a marginal language of few lexical items and straightforward grammatical rules, used as a medium of communication.A.Lingua franca B.Creole C.Pidgin D.Standard language 9.As modern linguistics aim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language people actually use, and not to lay down rules for “correct” linguistic behavior, it is said to be ____________.A.prescriptive B.sociolinguistic C.descriptive D.psycholinguistic 10.Of all the speech organs, the __________ is/are the most flexible.A.mouth

B.lips

C.tongue

D.vocal cords

11.The morpheme “vision” in the common word “television” is a(n)___________.A.bound morpheme B.bound form C.inflectional morpheme D.free morpheme

12.A __________ in the embedded clause refers to the introductory word that introduces the embedded clause.A.coordinator B.particle C.preposition D.subordinator 13.“Can I borrow your bike?” ____________ “You have a bike.” A.is synonymous with B.is inconsistent with C.entails D.presupposes

14.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how context influences the way speakers interpret sentences is called ______.A.semantics B.pragmatics C.sociolinguistics D.psycholinguistics

15.The maxim exploited in one kind of the Chinese ads “买一赠一” is _______________..A.relation

B.quality

C.quantity

D.manner

III.Definitions:(5%×2=10%)

1.duality

One of the major defining 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Human language consists of two levels.At the lower level, there are a limited number of sounds which are meaningless while at the higher level there are an unlimited number of combinations of these sounds.It is also known as double articulation.2.diachronic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language over a period of time, also known as historical linguistics, e.g.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ince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up to the present.3.broad transcription

A way to transcribe speech sounds.The basic principle is to use one letter to indicate one sound.It is generally used in dictionari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textbooks.4.morphological rules

The rules that govern which affix can be added to what type of stem to form a new word, e.g.-ly can be added to a noun to form an adjective.5.phrase structure rule

.a rewrite rule that allows for the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words to form phrases and sentences 6.relational opposites a kind of antonyms, refer to pairs of words that exhibit the reversal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tems.For example, “husband” and “wife”, “father” and “son” etc.7.componential analysis

is a way proposed by the structural semanticists to analyze word meaning.The approach is based upon the belief that the meaning of a word can be dissected into meaning components, called semantic features.For example, the word “man” is analyzed as comprising of +HUMAN,+ADULT,+ANIMATE,+MALE.8.context is regarded as constituted by all kinds of knowledge assumed to be shared by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For example, the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used 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general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and the specific knowledge about the situation in which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s taking place.9.euphemism A euphemism is a mild, indirect or less offensive word or expression that replaces a taboo word or serves to avoid more direct wording that might be harsh, unpleasantly direct, or offensive, e.g.“pass away” for “die”.10.Bilingualism: refers to a phenomenon where two languages are used side by side with each other, each having a different role to play.Many children in Australia may possess all four skills solely in the official language English, while they may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spoken form of their parents’ language(for example, Chinese)and barely able to speak.11.surface structure: is the final stage in the syntactic derivation of a construction, which closely corresponds to the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a construction people usually produce and receive.12.deep structure: it can defined as the abstract representation of the syntactic properties of a construction, i.e.the underlying level of structural relations between its different constituents, such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underlying subject and its verb, or a verb and its object.13.positive face: the positive consistent self-image or ‘personality’(crucially including the desire that this self-image be appreciated and approved of)claimed by interactants.14.negative face : the basic claim to territories, personal preserves, rights to non-distraction-i.e.to the freedom of action and freedom from imposition

IV.Briefly Answer:(10%×2=20%)

1.What are the branches of linguistics(or what is the scope of linguistics)? 2.What are the criteria of classifying English vowels? 3.What are the criteria of classifying English consonants?

4.What role does body language play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5.List the 4 maxims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6.How does bilingualism differ from diglossia ? 7.List the 6 maxims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V.Essay Questions:(30%)

Directions: Analyze the exampl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s required.1.Analyze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and try to answer the two questions: Why are people indirect in daily communication? And are there any different effects when Chinese and people in western countries use humor in the same situation? Give your reasons.2.People usually use “lower income brackets” to substitute for “the poor”, “developing countries”

上一篇:平面设计顶岗实习报告的总结下一篇:教学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