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合理化建议

2024-08-29

工程质量合理化建议(精选9篇)

1.工程质量合理化建议 篇一

提高质量合理化建议

如何使产品质量提高,我们就要先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进行更新和改进。

所谓硬件就是我们天天使用的加工设备,一套设备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有了好的设备也不一定能生产出质量好的产品,因为设备需要我们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用好它,当两者结合最默契时,产品的质量就是最好的最叫人放心的。一旦设备出现异常要应及时检查排除和报修,加工也需要人性化,根据零件的特性选择对应的加工设备,利用有利的设备加工条件进行最佳的加工方案。

软件方面无非就是指的就是工艺,我们在加工任何零件时都要有先进的工艺,所有产品的质量都是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员工对工艺的了解和个人的素质都包括在里面。而我们现在都没有看工艺的习惯,完全按照自己的加工思维在进行,在设备完善的现在工艺还是如出一辙,员工也没有对设备加工有更广更深刻的理解,只是记得那些老套的加工参数,有了好的机器设备,就应该重新编写与设备相匹配新的加工工艺。在运用高性能的加工工具所得到的加工参数应及时反馈给相关技术人员并进行推广。

往往出差错都归咎于粗心和马虎,每次都因首件加工好后认为尺寸质量都以完美无缺了,以至于往后的加工都

出现少量少测甚至不量不测的问题,要知道每一次的生活零件产量不同,刀具的磨损跟加工的次数材质有关,而不是非要等到刀具自行损坏无法加工而去调换,大家都要勤于倾听查看,每次刀具都要出现在丧失加工条件之前及时更换,保证产品质量有效的进行下去,而不是一拖在拖。建议每次接班后首当其冲的进行一次自检复检,交班者也应及时提醒。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没有刀具间师傅帮助下不能解决的,可在各小组里委派一些技术尚好的同事共同进行商讨解决问题。配刀间的师傅在闲休时可对各机床上的师傅进行提醒,询问,整改等一系列的妥善措施。

量具方面一直存在着各方面的因素,乱堆乱放,乱拿乱借,借了不还,测量方法,测量范围使用不妥当不正确等,比如在加工有精度要求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量具而草草了事,有环规不去借,质量隐患也就埋下了伏笔,重要的还是质量意识淡薄,还有就是量具的损坏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往往在量具使用失误造成的损伤损坏就被遗弃在抽屉的角落里,无人问津,直到需要它的那一天才知道,造成加工方面上的负担。建议有效的统一管理各种量具,损伤损坏及时得到维修,备用替换的量具进行补充,不要因为失误造成的损坏而隐瞒其事,耽误了正常的工作次序。

图纸和工艺在我们加工中是必不可少的,可现在因常常加工成熟产品找不到或放弃看图纸工艺的习惯,时常按

照脑子里的记忆和原始的数控加工程序去做,有些设计上的修改变动也不能及时反馈到加工员工这里,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和重复加工的尴尬局面,有些图纸经过长期翻阅折旧已是溃烂不堪,撕扯践踏,一些要确定重要数据往往模糊看不清,建议图纸用塑料纸包裹一下。设计整改更新的内容及时反馈到车间加工者这里,及时对程序进行添加编制整改保存,不要老是一批零件加工完成了整改措施才刚刚传达下来,造成人力的浪费和员工的埋怨。

对于员工犯的错误,企业单位普遍的做法就是严厉批评和惩罚,其实领导们也知道罚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不公的待遇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绪,反而会造成员工的积怨甚至流失,只有沟通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员工犯了错误,通过领导或领班与其进行朋友式的交流,让员工感受到被尊重和爱护,有存在的价值,从而主动承认错误,主动接受惩罚,自然会有热情为企业做事,改善提高工作质量。

不要给员工制定太多的目标,而要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合理安排调动性岗位,寻找自身的价值,员工在工作中的新想法,新创意都是突如其来的,有些并不是在所学之内,但是这种想法和它正常范围内的方法同样具有价值,需要被各方面予以支持,如有些耗资不多的新构思,可以自己甚至和其他工作人员一块私

下进行简单的测试,因为基层员工成年累月的实际操作,常常是最了解产品零件的共性,对这些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知道怎样提高生产和质量保证。如果员工没有了积极性,也就没有了应有的价值。

员工的身心健康也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单位的年轻员工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再怎么说他们也是日后企业发展的重要对象,利用员工们的热情,及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培训,提出提高工作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方法,调整到其最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职务。让员工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向,动态,增强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如果有机会的话能让员工们就外参观参观比自家单位规模效益杰出的企业单位,进行上访考察总结出经验,对企业日后的发展提出建议是有好处的,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涉外活动,劳动技能,体育竞技比赛等,缓解工作上的压力,提高员工自身素质等。

有了新的绩效管理体系,应减少互相扯皮推委的现象,大家都以抱着求实创新解决问题,改善绩效的态度去工作,使公司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金工车间

三班组

李斌

2009年9月17日

2.工程质量合理化建议 篇二

1 改变“回转窑水泥不足立窑补”的现状, 确保工程质量

立窑水泥与回转窑水泥配制的硅在质量稳定性、耐久性、施工适应性及力学性能方面是有差别的, 立窑水泥的各项性能明显不如回转窑水泥。回转窑水泥产量不足使很多工程因买不到回转窑水泥而不得以使用立窑水泥, 加之目前我国建筑材料准用制度不健全, 便给一些不合格的立窑水泥有可乘之机, 为混凝土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

从结构设计的角度看, 设计人员除特殊情况外, 一般仅对硅的强度 (等级) 提出明确要求, 至于采用何种水泥配制混凝土则由施工单位决定。由于目前我国建筑材料准用制度尚不完善, 建设监理无法根据法规来限定出自不同厂家水泥的使用范围。用于检查结构件质量的硅试件 (现场浇筑时取样) 需养护28 d才能测试, 而施工进度又不能耽搁, 因此监理人员实际上是“事后”检查硅工程的质量, 很难做到“事前”控制。

我们认为, 混凝土工程质量, 首先要抓水泥质量。有关调查材料表明:我国目前优质立窑水泥熟料的年产量约在6000万t左右, 但持有生产许可证的立窑厂家年总产量却有4亿t.由于优质水泥产量的严重不足, 使得非优质甚至劣质的立窑水泥大量占有市场并用于结构关键部位。因此, 大力发展工艺先进的窑外分解新型干法生产技术, 按照三部委的已定方针尽快淘汰工艺落后、质量不稳定、能耗高、污染重的土立窑和小型机立窑是当务之急。“回转窑不足立窑补”的状况必须改变, 如果不解决当前水泥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根治”无从谈起。

2 选用水泥必须考虑混凝土结构的耐久

性由于混凝土建构筑物要求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 因此硅的耐久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水泥品质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就是用优质立窑水泥 (#525) 配制的硅, 其抗渗、抗碳化、抗海水腐蚀性能亦均不如同标号回转窑水泥, 抗冻、干燥收缩、钢筋锈蚀等与回转窑水泥相近。而采用烧粘土作混合材的#425立窑水泥则对硅的耐久性能非常不利。值得注意的是:用立窑烧制熟料, 由于窑内通风条件差, 热力强度不如回转窑, 且窑内热工制度不稳定, 物料受热不均匀, 难免出现熟料轻烧、欠烧等现象, 故熟料质量波动较大。目前我国能够生产#525优质水泥的机立窑厂家并不多, 而能生产质量稳定性上能与回转窑水泥相近的厂家则更少。因此, 质量不稳定的立窑水泥将在实际工程中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在实际工程中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必须进行“事前”控制。等到建筑物在使用阶段出了问题再去弥补, 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目前条件下, 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2.1 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在选用水泥方面应有明确规定。

据悉, 建设部已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及耐久性设计”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并由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担此项任务。参加这一项目的有关人员已拿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及施工建议”的初稿供讨论, 估计不久的将来会有相应的规范出台。在制定这类规范时建议专门增加有关水泥选用的章节, 明确规定:某类工程或某结构部位等“须”、“应”、“宜”选用某种类 (或标号) 水泥。

2.2 要尽快健全、完善我国的水泥准用制度。

建议建设部会同国家建材局出台一些法规, 规定水泥出厂必须附有“准用证”。该证应明确交代哪些水泥“可”、“不可”用于某类工程或某结构部位等。在水泥包装袋上也应标明:出厂日期、使用期限、存放条件、使用要求、应用范围及其它注意事项等, 以利建设监理现场检查。

2.3 科研单位要加快各类水泥对硅耐久性影响的科学研究。

法规出台, 科研先行。科研不能仅停留在实验室里, 要在各类实际工程中跟踪调查 (因为每个工程的外部环境、施工条件及使用条件均有差异) , 收集资料, 为制定 (或修订) 有关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3 重视碱集料反应的研究并制定相应对策

近年来, 我国硅工程中由碱集料反应 (AAR) 产生的破坏事件逐渐引起人们注意。

碱集料反应严重损害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对预应力硅结构来说, 一旦出现AAR, 将引起硅的开裂, 直接危及结构安全, 必须及时进行加固处理。我国AAR的研究较晚, 对由AAR引起的混凝土破坏重视不够。这主要是因为一般国内制做混凝土所用集料的碱活性较小, 加之AAR破坏又不易鉴别, 使人们忽视了这一问题。在实际工程中一发现硅裂缝, 技术人员首先从外部环境 (如温度应力, 不均沉降, 超载等) 或设计、施工上找原因, 很少想到AAR (相当多的质检、监理人员缺乏有关AAR的知识) 。因此, 很多由AAR引起的混凝土破坏误认为其它原因造成的破坏。

我国混凝土工程中的碱集料反应不容乐观。我国生产的水泥大多为高碱水泥, 特别是北方地区生产的水泥, 其碱含量多在0.8%-1.0%以上。但施工单位并不排斥 (有时甚至欢迎) , 因为高碱纯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硅快硬、早强, 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施工单位有时为抢工期或便于冬季施工, 常在配制混凝土时掺人Na2S04早强剂及防冻剂等, 前者掺量可达3%, 后者掺量可达5% (均以水泥重量计) , 此时如果采用的是高碱水泥, 则混凝土中的含碱总量将高达15kg/m3-20kg/m3, 远远超3kg/m3~5kg/m3安全碱含量的限值。在这种状况下, 我国混凝土工程中出现大量AAR破坏是必然的, 应引起高度重视, 否则将贻害无穷。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加大关于AAR的科研力度, 编制 (或修订) 相应规范。

科研、设计部门应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 针对混凝土中不同的集料和外加剂, 不同品质的水泥, 不同的环境 (温度、湿度) , 以及不同的施工条件等做大量实验, 为编制 (或修订) 有关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3.2 增加低碱水泥的市场供应, 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国家应从产业政策方面鼓励低碱水泥的生产。同时, 通过“准用证”制度来限制高碱水泥的使用范围。例如:严格规定水利工程、预应力构件以及重要工程的结构关键部位等, 所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得超过某一限值。

3.3 重视关于碱集料反应的知识普及和预防措施的宣传工作。

为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深刻认识碱集料反应对混凝土工程的危害, 应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出版一些普及AAR知识的教材和预防AAR破坏的技术措施 (手册) 等。

4 水泥生产要适应高性能破的发展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提出高性能混凝土 (HPC) 的概念后, 各国对HK:的界定标准有所不同,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的高耐久性和较高的强度指标。毫无疑问, 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界是极受欢迎的, 它是未来硅技术的发展方向。高性能混凝土本身不是论题, 仅就它对水泥的基本要求提出几点不成熟的个人看法。

4.1 HPC所采用的水泥标号一般不应低于

#525, 并且必须是质量稳定的优质水泥, 使其在较高的可靠度保证下实现高强度。

4.2 HPC所用水泥必须保证其高耐久性的

要求, 因此对水泥熟料中任何不利于混凝土耐久性的化学物质 (如碱含量等) 应该严加控制。

4.3 HPC所用水泥应保证混凝土有很好的工作性质。

如高流动性、力学性能稳定、低水化热温升、体积稳定、早强并有一定韧性 (满足抗震要求) 等特点。高性能混凝土的问世及推广应用对我国水泥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 有关部门应及早采取措施,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科研步伐, 以适应21世纪国家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摘要:从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监理的角度出发, 就水泥质量和水泥选用方面的问题以及混凝土耐久性对水泥的技术要求等做了一些研讨。

3.工程质量合理化建议 篇三

一、严格取定概预算编制依据

为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概预算人员要做到“嘴勤、手勤、腿勤”。编制依据是概预算编制的大前提,一切都是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的。它的取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嘴勤”;在概预算编制之前,概预算人员要向有关人员询问,了解工程性质等相关内容。“手勤”:对有价值的资料、对概预算编制工作有利的资料随时记载下来。“腿勤”:要做到正确取定概预算编制依据,包括执行文号、定额、材料价格、费率标准、价差调整标准等。

二、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控制预算

工程量是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的原因之一,计算得正确恰当与否,将给工程造价指标带来很大影响。在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组织特点的基础上,应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查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类标准图集等相关资料,深入现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并进行施工方案研究,了解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尽可能多的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第一手资料,控制好工程造价预算。对工程总造价影响较大的桩基工程和相对复杂的保温防腐项目,特别要注意工作内容漏项的问题。严格按照清单计价范围,掌握项目施工过程,完善工作内容,尽可能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增加项目变更,保证预算造价的有效控制。

三、加强设计工作的管理

对项目设计推行招投标制或限额设计,使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应该的功能适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统一体,只有当三者得到充分平衡时,建筑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这就要求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建设项目,都应进行设计招标,通过招标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优选设计方案。也可通过限额设计,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依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严格控制施工图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当然,限额设计也不应该一味地从节省投资来考虑问题,而应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注重优化设计、兼顾功能提高。

四、掌握要素价格市场动态

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品种多、价格不一,购置设备材料的费用在造价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材料、人工费占总价的比例一般为60%~80%。因此价格在市场中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预算,也是合同风险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建设单位应重点注意其动态变化而带来的风险。要求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在投标报价时必须及时了解市场价格,预测其变化趋势,使报价准确合理,减少风险的潜在因素。在实施中更应密切关注,搞好动态分析,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材料订货,确定合理要素价格,减少风险。尚未实现的产品的成交价,只有竣工工程的结算造价才能真正代表市场价格。因此,在资料收集方面,工程造价人员对具体工程的造价指标进行预测分析、对合同中工期、质量、造价三要素的控制要求及相应违约责任要做到心中有数,为合同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五、加强审核力度,力求准确

概预算编制有时时间紧、任务急、工程数量繁杂,难免多算、漏算、重复计算,这就要加强审核力度,提高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一)审核工程量、审核采用的定额单价、指标是否合适

1.根据设计图纸、设计说明、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审核工程量;2.定额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法令性,它的形式、内容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审核采用的定额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内容是否满足施工方法要求,套用定额不同,单价则不同;3.定额包含内容是否与设计相符。如定额含筋率、混凝土标号等;4.补充定额是否符合要求,计算是否正确。

(二)审核材料价格

对材料价格、运杂费进行审核,材料价格是否包括运杂费,材料运输方法、措施是否符合实际,做到既要满足工程要求,又要努力降低费用。

(三)审核其他费用

1.取费标准是否符合工程性质;

2.费率计算是否正确;

3.计算基数是否符合规定;

4.价差调整是否符合规定。

六、监理、建设等部门监管职能切实发挥,施工阶段设计不得随意变更

工程项目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应该按批准的概算投资额度加以控制,把工程建设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控制在限额以内,强调精心准备、科学合理的组织实施,严格地控制工程造价。但是,很多建设单位在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情况下急于项目开工,对投资额度的控制、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甚至有的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七、广泛搜集基础资料,为概预算编制作准备

4.工程管理合理化建议 篇四

所谓“工程”,是科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顾名思义,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效益,达到施工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才是做工程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工程管理的合理化设计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缺乏技术理论基础和具体施工经验的情况很严重,技术指导书只是对技术范围空洞叙述,而未对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和讲解,没有起到指导施工作用。针对这种现状,公司必须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用“心”做工程,责任心居首。并树立“现场为主,理论为辅”的工程理念。对于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必须全面,特殊工程必须有针对性。

二、古语云:粮草未到,兵马先行。工程技术人员在前线奋斗,后勤人员的工作就是

及时的为他们输送“弹药”。在工作中我发现了不少技术人员干着干着没钱用或者干着干着没设备装的情况。这说明前后方的衔接与沟通不够,应该加强力度。不能感觉自己不在其位,则不需要谋其政。

三、安全问题永远是我们总是挂在嘴边,又不去重视的一个问题。公司政策下来了,却很

少有人实施。这种行为是把自己的生命当儿戏的行为。安全第一的思想必须深深的在工程技术人员的脑海里面扎根。对于不听指挥的,该罚就罚绝不手软。

四、公司员工对公司设备所存在的缺陷以及工程遗留问题反馈的信息过少。电子设备无论

是硬件还是软件的完善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发现缺陷不断补充自己的过程,软件工程师编写出来的程序,应用的最多的是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最能发现美中不足的也是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要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公司,让我们的产品更趋于完善。不存在问题的工程是假的,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不能逃避,不能有投机取巧的心里。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体系,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才会使蓝盾公司不断强大。

总之:一棵大树,需要根,需要根,也需要叶。虽然所处的地位不同,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大树枝繁叶茂。蓝盾公司好比这棵大树,是一个正在成大的大树,所以需要我们这些枝枝叶叶更加努力。我相信,只要用心,蓝盾公司必将更强大。

系统集成事业部工程工程部徐涛

5.工程质量合理化建议 篇五

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应该是既开源又节流或者说增收又节支,只开源不节流或者只节流不开源都不可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至少是不会有理想的效果。下面从增收节支的角度论述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一、施工工期

(一)加强管理

不出质量事故,不返工;不出安全事故,不停工;工期首先得到基本的保证。在质量问题上,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控制质量检验制度。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定期对员工及施工人员等进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加强管理及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重要性的理解,严格施工程序。

在安全问题上,应强调一种观念或一种思想,那就是:“在安全问题上,不怕小题大做。” 在施工工序问题上,第一不能“偷工”,设几道工序就几道工序;第二不能工序前后错乱。不能想当然办事,否则,欲速则不达。我们应该挖掘各方面的潜力,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加速施工进度。

(二)加强施工配合

施工配合是另一个影响工期的重大因素,其中又有三方面的问题: 工序衔接不紧;

交叉施工协调不利;装修成品交叉破坏而返工。保障及时供货

能不能及时供货,对工期有着直接的影响。要保障及时供货,从如下几个方面的做起: 选好材料供应商:一要货好;二要有充足的供货能力。

把好材料检验关:生产地检验与现场检验相结合,施工前检验与施工期间检验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退换。

(三)做好采购计划,做好资金周转计划,绝不挪用材料款。

加强计划的可行性、周密性和针对性。一个环节影响一大片,一个小小的疏忽会导致全局的失败,往往跟我们的计划做得好与不好是息息相关的。除了制定计划要考虑可行性、周密性和针对性之外,还要及时修改调整计划。施工现场情况复杂,而且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可预见的情况,因此,我们的计划一定要有灵活性,可调节性和适应性。

(四)完善作业方法,采用先进工艺

大面积施工,要考虑流水作业和交叉作业的必要性。要合理组织劳动力,适时加班加点赶工期,但不能长期搞疲劳战术,工作效率低下,简单的延长时间是疲劳的。因此,合理安排,科学组合,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各种潜能。

(五)其他方面

除了遵守国家有关法律之外,还要遵守当地的有关规定,比如协调好与当地建委、城管、卫生、公安等部门的关系。进场施工之前,问明当地各主管分管部门有哪些规定,都有哪些该交的税费。有经验表明,许多施工单位经常忽略与上述各职能部门协调好关系,而这些往往又对工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利用计算机进行计划管理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及难点,安排合理的施工流程和施工顺序,尽可能提供施工作业面,使各分项工程可交叉进行。在各工序持续时间的安排上将根据以往同类工序的经验,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留有一定的余地,并充分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加以确定,同时要根据各个工序的逻辑关系,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网络计划,明确关键线路,确定若干工期控制点,同时将总计划分解成月、旬、周、日作业计划,以做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总体计划的工期保证体系。

根据确定的进度检查日期,及时对实际进度进行检查,并据此做出各期进度控制点,及时利用微机对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加以分析、比较、及时对计划加以调整,在具体实施时牢牢抓住关键工序及设定的各控制点两个关键点,一旦发生关键工序进度滞后,则及时采取增加投入或适当延长日作业时间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调整。

三、充分发挥企业的人才优势

我们将充分发挥企业的人才优势,在本项目配备具有同类型工程施工经验的业务精、技术好、能力强的项目管理班子及满足各工种工艺技能要求的足够数量的技术工人。设置适合本工程特点的组织机构及工种岗位,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以确保机构正常运行,从而做到在人员数量、素质、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等方面加以保证。

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开展劳动竞赛,开展群众性QC活动和合理化建议,设立各种奖罚制度等方式充分调动项目全体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作性,采取以人为本的策略,以确保合同工期完成。

选用高素质劳务队伍。本工程工程量大,质量要求高,工期紧,施工中必须有效地组织好各专

业施工队伍,选择素质好、技术水平高、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上岗操作,为此,将配备充足的自有施工队伍。

四、积极应用新技术,优化施工方案

在本工程中,将充分发挥施工图深化技术及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计算机软件应用等技术优势,编制最优化的施工方案。

确保材料、构件、设备保质保量按计划到位

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材料、构件及相关设备需要用计划,作为定货、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按计划分批进场,并作好进场验收、发放和保管工作。

6.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现状与建议 篇六

摘要:分析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现状,提出应对措施。给水利工作者们一点启发。关键词:质量管理;现状;建议

1、前言

区以下(简称基层)水利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的工程多以小型为主,诸如:电灌站、小农水护岸、倒虹吸、渠系、堤防建设等,参与建设的各方资质较低或根本无资质,许多工程由村或农民自营,工程质量管理常常不被重视,其做法多数欠妥。虽然这类工程单项规模小,但总体数量多,我们也不可忽视其质量。

水利工程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安全”是指工程满足运行稳定,“适用”是指工程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是指工程投入的费用较少,“美观”是指工程形象符合美学要求。

2、国家的有关规定

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控制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国家自八十年代中期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中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措施,已显示出较强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

2.1工程建设质量分工负责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

2.2注重科技进步和质量管理

有关工程建设的单位都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

2.3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

大中型水利工程以及配套和附属工程,要按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地方小型工程,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3、基层水利常见的问题

基层水利部门是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的主体,肩负的任务既虚又实,常见存在的问题有:

3.1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

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3.2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

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

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3.3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

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笨重。

3.4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

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4、几点建议

鉴于基层水利部门的现状,短期内在基层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水利设计、水利监理单位也有难度,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不能含糊,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工作。

4.1开发人力资源培养行家里手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对基层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乡村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4.2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我们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质量管理决不能因小而不为。如果因陋就简,虽然一次投入较少,但将来的运行费用高,使用寿命短,结果并不节省投资,反而有可能劳民伤财。

基层水利部门需要综合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设计要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规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在工程施工时,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用经济手段制约建设各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的目的。

4.3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该孬就孬,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首先,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

其次,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

4.4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

水利工程与其它建筑工程一样,要注重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水利阶段进入生态经济水利阶段,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各种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角效果,水利建筑也不应该例外,其外表形态应成为人类美学的载体。

4.5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永续利用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5、结语

水利工程质量包括“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方面,只有四者全优,才是真正的优质工程,小型水利工程也必须遵照执行。

上级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严,而基层水利技术现状远远不适应形势的变化。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即自始至终(全过程),“横向”即全面覆盖(大、中、小型),小型水利也不例外。

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

7.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讨论及建议 篇七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管,标准,安全管理

1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概念、意义及评价标准

施工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是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标准。参与建筑的各方依据所处的地位和承担责任不同, 所确立的质量控制目标又有所不同。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督管理, 协调和决策, 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确定的质量标准。设计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 是通过对施工质量的验收签证、设计变更控制和纠正施工中所发现的设计问题, 采纳变更设计的合理化建议等, 保证竣工项目的各项施工结果与设计文件所规定的标准相一致。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自控, 保证交付满足施工合同等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建设工程产品。监管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审核施工质量文件、报告、报表等现场旁站检查、平行检测、施工指令和结算支付控制等手段的应用, 监控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活动行为, 协调施工关系, 正确履行工程质量的监督责任, 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2 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的现状

2.1 施工环境不是很良好

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 特别是很多外界因素都能给工程质量带来影响, 但环境因素是影响较大的一个。其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内容, 例如:工程地质、气象、通风、污染等因素。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不仅影响大, 而且这种影响并非固定不变的, 气象变化多端, 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而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会对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在施工前需要了解工程的特点和条件, 针对实际的环境因素,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施工现场需要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相关措施, 防止工程质量遭到破坏。在材料、设备堆放、工作场所清洁等方面也应该做好管理, 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安全的施工条件。

2.2 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质量的主要保证, 可以说, 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建筑施工质量意义重大, 它是确保组织结构、程序过程都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建筑企业在施工前期应该根据具体的工程问题做好质量管体系的相关工作, 使施工管理逐渐优化。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做好质量策划以及预防监控, 促进安全施工。

建筑工程的质量策划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 它能够避免质量出现缺陷、降低等问题, 防止因质量问题造成事故。实现预控措施的优化就需要进行施工图纸和细部构造的检查工作。以施工图和设计文件作为参考依据进行组织施工, 施工人员应当以图纸为指导, 在会审图纸清楚的情况下施工。开工前需弄清自己负责的内容和任务, 编制成文, 如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 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划分。

3 如何有效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工作

3.1 培养有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监理企业对人员素质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其中包括技术素质与道德素质[2]。要提高监理人员的道德素质, 既不能滥用职权, 随意向承包商索取物质需求, 更不能同承包商一起造假, 共同欺骗业主, 损害业主的利益。要提高监理人员的技术素质, 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监理工程师培训和考核要严格管理。在对监理工程师进行技术培训的同时, 一定要注意管理、经济及法律知识的培训, 使其能够真正担负起监理的重任。二是平时加强经验的积累, 注意对工程中易出现的通病的总结、汇总。每一道工序施工前, 监理工程师应针对该工序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通病和施工特点, 事先提醒施工管理方注意及要求他提出相应的保证措施, 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检查其落实情况。

3.2 要严查进出场材料

工程质量是监理工作的根本, 没有质量, 进度和费用就难以控制, 一切工作必须围绕质量工作这个主题。监理工程师应实行以工序控制为手段的程序化管理, 采取施工单位自检, 监理单位抽检的质量检查制度。 (1) 制定质量监督工作方案, 针对工程特点明确监督的具体内容、监督方式, 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关键工序做出详细计划、安排, 由质量监督工程师到现场进行质量方案交底。 (2) 检查施工现场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及有关人员的资质或资格, 检查有关质量文件, 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符合规定。 (3) 对于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 构配件的质量进行抽查, 对地基基础分部,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和其他设计结构安全的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进行监督。 (4) 要高质量地完成工程费用工作, 此工作的核心就是计量支付。计量和支付是两个概念, 计量工作是随工程中间交工证书签署, 同步完成, 即中间计量表随中间交工证书一并签署, 凡是不及时计量者, 本月一律不予计量, 延至下月或再下月。 (5) 在工程进度的控制上要严格要求, 决不允许出现以降低质量来加快工程进度的现象。进度目标的制定要在坚决贯彻落实业主计划目标前提下, 结合自身的特点, 制定更加详尽细化的指标。 (6) 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 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 对于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 及时清退出场。

4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些措施

4.1 加强各阶段的严控工作

施工合同签订后, 项目经理部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责任制, 抓住质量计划指定, 质量计划实施和质量计划 (目标) 实现三个环节。要求各部门都应担负起质量管理责任, 以各自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进行图纸会审。为了在施工前能发现和减少图纸的差错能事先消灭图纸中的质量隐患, 在项目质量计划编制前, 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主持熟悉图纸并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审核出图纸中存在问题后, 应与设计人和发包人进行讨论、协商解决, 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

4.2 加强管理因素的调整

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 明确各自的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 各个分项工程的各具体项目, 各工作流程的具体岗位, 均要实施到位管理, 不能有任何疏漏。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 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上容易出现的问题, 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 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要加强质量检查, 其结果要作定量分析, 得出结论。要不断总结经验, 为今后保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 发现的“问题”则要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

5 总结

综上所述, 建筑工程的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命安全、财产的损失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 质量控制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 仅仅凭借各专业人员本身的施工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同时各专业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也极其重要。质量是建筑的生命, 也是建筑行业的生命, 可以说质量重于泰山。质量管理则充分体现着施工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海贵.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1]王海贵.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8.关于如何保证工程质量的几点建议 篇八

1.狠抓结构质量、增强全员质量意识

首先要深入开展“抓质量、严管理、创品牌”主题活动,从项目部到生产班组、从干部到工人要始终把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放在工作首位,坚持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在狠抓结构质量、提高工程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其次,确定工程创优目标,工程一开始,项目部在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量计划时,要确定本工程是创市级或区级优质结构工程。再次,项目经理是质量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直接负责。此外,材料采购的选择原则依次为质量、价格、供货期、凡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不准用到工程上,凡未经质量部门检验签证的任务单不得结算;发生过质量事故或质量目标没有达到的项目部或个人,不得评先进。在项目上坚持实行首件样板制、技术交底制,原材料复检制。

2.落实具体措施确保结构工程质量

为使结构工程创优质首先,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创优工作小组,具体由项目工程师负责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都由专人负责到位,做到三个不准:一是柱、板墙、钢筋绑扎真正做到上道工序未验收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二是分项工程未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三是做好对不合格项目的回执验收工作。落实七项措施:一 是凡进入现场的钢模板,要求平整度达到标准;二是进行模板补洞,用0.2mm铁皮剪成园形贴在洞上,后面用木厥头填在后面,再用铁钉固定;三是平台板用新的九夹板,保持混凝土表面光洁度;四是施工结构模铁,严格按质量要求做,发现有平台模板不方正、不平整等,及时整改;五是对模板间的缝道,用胶带补缝,防止混凝土浆水外溢;六是扎钢筋要求拉麻线,划粉笔点填好“豆腐干”;七是开浇捣令前,对现场的模板质量、工程资料进行全面检查。项目部遇到施工难点、要点、重点,由项目工程师与现场施工员、翻样、关砌制订出合理方案,使得工程顺利的进行下去。为了保证砼浇捣的质量,在浇捣前做好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详细的质量、安全交底,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严格督促操作班组按规程和交底要求去做。浇捣混凝土要派专人负责平仓和养护,以保证砼浇捣的质量。 在模板工程上要严格把关,确保垂直度、平整度,以保证结构砼内实外光,对外、内墙砌筑做到头角顺直、灰缝饱满、表面平整,实测、目测均达到优良标准。 抓好结构工程,从项目到班组,要健全质量管理网络,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严格按质量保证手册进行施工,实施“四个不准”,即桩基、基础工程质量不合格,不准进行回填土和上部结构施工;主体结构工程质量不合格,不准进行装饰施工;竣工工程质量问题不整改、使用功能不符合,不准报竣工、报核验和交付使用;工程前道工序质量不达到合格标准,不准下道工序施工。

在实际工作中,单位工程质量检查记录是单位工程技术资料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单位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整个施工过程施工质量的直接记录,是衡量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水平高低,工程质量优劣的矗有力的凭证,而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所以完整、正确、及时、真实的做好单位工程中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几点质量加强的建议:

2.1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

要想正确做好单位工程中的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就必须了解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划分原则,标准中规定: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按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三圾划分进行评定,即将一个单位工程划分若干+部分工程,每一个分部工程又分为若干+分项工程,那么,什么是分项工程呢?即把便于控制、检查和评定的每个施工工序和工程叫做分项工程。划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二点:一是在一个单位工程中,分项工程划分的数量不宜过多,工程量大小不宜过于悬殊。二是其它部工程的分项工程尽量按主体工程的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也可根据结构,施工特点来进行划分。

2.2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而分项工程数量的划分也是直接影响着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结果,因此正确划分分项工程数量,对资料能否真实反映施工单位质量水平意义重大,笔者在多年的工程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多数施工单位在分项工程划分多见以下三种错误,一是在同一分部工程中各分项工程划分数量不一致,随意性较大;二是把质量检查次数或检查表的张数作为分项工程的数量,三是把模板工作不作为分项工程来评定。其结果是造设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结果不真实,水份大,标准中明确指出,各分项的质量评定结果均单独参加分部工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分项工程在该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部一样重要。由于各项数量划分不一致,必将影响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结果。因此,在划分正确的基础上,分部工程所包含的各分项数量尽可能一致,而把质量检查次数或检查表的张数作为分项工程的数量则完全背离了上述划分原则,致使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与实际施工质量相差很大。应当注意的是由于砼的质量已反映了模板的质量,模板分项不参加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

2.3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内容

要想正确评定分项工程质量,必须了解分项工程的评定内容,它包括三项内容: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允许偏差项目。保证项目:是保证工程安全或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检验项目,没有合格、优良之分,是必须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的项目,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视为不合格,则该分项质量不合格,是否决项目,基本项目:是保证工程安全或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有合格优良之分,是评定分项工程优良等级条件之一。每项抽检的处(件)为允许出现不合格,若有一处(件)质量达一到合格,这个项目就不能评为合格,基本项目和分项工程也不能评合格,也是否决项目,标准规定:基本项目每项抽检的处(件)应符合相应质量标准合格规定,其中有50%及其以上的处(件)符合优良规定,该项目为优良,有50%及其以上项数的质量达到优良,该分项基本项目为优良。

2.4做好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及组织

分项工程质量应在班组自检,质检员抽检的基础上,由栋号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评定,专职质检员核定,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下一道工序交接的依据,及时评定也便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质量检查成为“马后炮”,因此应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分项工程完工后,应在班组自检、质检员抽检合格的基础上,由栋号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该分项作全面检查,评定质量等级,专职质检员核定质量等级,不能做全面检查的分项工程,这样评定基本上接近或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应当注意的是,有的分项工程的保证项目检测数据不能及时提供,可以根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的验评定结果以及现场质保情况,暂评质量等级,待检测数据提供后,再确认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

2.5不合格分项工程的处理原则

标准对不合格分项工程的处理作了具体规定:一是对局部或全部返工重做的分项工程,可重新评定质量等级,二是经加固补强,未造成改变外形尺寸或未造成永久性缺陷的,经法定检测单位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的,该分项只能评为合格。记录资料齐全,并纳入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资料及单位工程保证资料中。

因此,笔者认为,抓好质量只有从质量责任制抓起,从施工人员的操作质量抓起,从每道工序抓起,从影响质量的因素抓起,最终,才能保证优质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9.工程质量合理化建议 篇九

(1)完善政府质量监督制度。尽快颁发《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以加强对工程设计质量的监督。

(2)开展施工图审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设计质量控制。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三阶段均由政府负责审查审批,但施工图设计全过程均由业主组织设计单位完成,缺少第三方技术审查监督。应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要求,尽快研究颁发《水利工程施工图审查管理办法》。

(3)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勘测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对有关制度和内部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设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加强设计质量控制和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严格履行合同。

(4)继续加强开展设计质量监督检查,作为财政日常项目加以资金保障,使这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范畴。

6结语

近年来,虽然从水利主管部门到勘测设计单位

上一篇: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申报程表下一篇:仓库主管月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