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2024-07-16

污水处理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通用8篇)

1.污水处理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篇一

强化技能培训,为羊场湾煤矿顺利接产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一、2004年我队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回顾 2004年,我队遵循“简便易行、注重实效、不断创新”员工培训规划,在实用、速成上下功夫。一是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新颁布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评级办法》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全员安全质量标准化思想意识,并编写了详细的“教”与“学”计划,做到学习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二是以集团公司、矿开展的首届职工技能竞赛为契机,将技能竞赛和作业现场延伸,对照《作业规程》、《技术操作规程》中诸如回柱放顶、放炮、瞎残炮的处理、支柱等工序进行理论与技能讲解,现场手把手的岗位示范操作,促进员工在干中学、学中练、练中精。三是开展了“学习金牌工人、争当金牌工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启发教育全体员工以学习许振超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动力,在能吃苦的基础上添加“技能型、学习型”。全年组织员工培训26场,培训1800余人次,员工持证率100%,有9名同志获得了“技术状元、技术能手称号”,35名员工取得了初级工资格证书。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的看到我队在员工培训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具体讲一是“两镑有力就能干煤矿”的陈旧观念仍在员工的思想意识上存在;二是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给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三是员工流动性较大,出现反复招工、反复培训,培训工作量大;四是部分员工把学技术看作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所有这些,在2005年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梳理,下大力气加以改进。

二、2005年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2005年,我队紧扣《羊场湾煤矿2005—2007战略规划安排》,按照“围绕一个目标,建设三支队伍,创新三个机制”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理论培训与实际培训相结合,日常培训与阶段性培训相结合,过程与最佳效果并重的原则,做到学习内容在岗位上查找、技能培训在岗位上开展,学习效果在岗位上体现,将教育培训向生产现场全过程延伸渗透,强化“一日一题、一旬一问、一月一季一考”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强化证件管理,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杜绝无证上岗,实现员工持证率100%。

2、人员现状:目前我队现有195名员工中,已取得初级资格鉴定证的有30人,取得中级工资格鉴定证的有 2人,高级工的3人分别占全队总人数的17.9 %,面对员工素质严重偏低,人员结构严重失衡的现状,2005年我们在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中,我队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在员工出勤率管理上,打破“大锅饭、平衡照顾”的陈旧观念,实行定岗定员,优化组合,竞争上岗,树立看素质、看实绩、看技能、看贡献的用人机制,将工分制和得分情况与技术贡献大小、苦、累、险捆绑在一起,形成“干多干少收入不一样,技术高低收入不一样,贡献大小收入不一样,”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和出勤率,全年职工出勤率保持在85%以上。二是在员工流失率管理方面,我队将本着“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用人机制,彻底打破正式工和临时工的身份界限,为那些生产骨干的短期合同工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打消他们临时挣钱的短期思想,达到以点带面,同时根据我队现实,我队的人员流失率全年控制在10%以内,增加一项合理的淘汰率,全年计划抓3—5个典型,主要是文化层次低、技术素质差,但又不学习、不进步的人进入淘汰程序,来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在参加培训率方面,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将员工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情况,纳入班组考核内容,把员工的工资、奖金与学习情况和成绩挂钩,并实施“五个一”教育,每天开班前会之前学习一段技能知识,每个员工有一本专门的学习笔记,有一次学习由队技术员就题目进行讲解,队每日检查个人的学习笔记,每旬进行一次闭卷考试,使全员参加培训率达到90%。四是在考试合格率管理上,为检验培训成果,充分把握员工的技能和文化两个层次,对文化程度偏低、文字表达有一定困难的员工采取提问、口答的方式进行考试,主要考核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使考核更加全面客观,提高这部分员工的学习主动性,对文化程度高,并参加公司、指挥部、矿各类考试中取得前3名成绩的员工给予奖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今年我队员工考试合格率目标将达到95%。五是在技能鉴定达标率上,逐步提高高级工、中级工员工比例,使30%以上的员工取得初级以上资格证书,30名取得初级工资格证书的员工中取得中级工资格证书11名,35名未取得初级工资格证书的员工取得初级工资格证书。有2名电钳工转岗培训,并取得初级电钳工证书。

2.污水处理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篇二

2009年亮点:档案工作实现了“三纳入”, 即纳入哈尔滨市区、县 (市) 经济社会发展责任指标考核评价体系, 纳入市委督查室2009年重要督查事项, 现行文件报送工作纳入全市政务公开目标考核管理体系;与南京市档案馆开展了馆藏重要档案异地备份;与“中国哈尔滨”政府网站联合推出了以“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积极推进民生档案工程”为题的在线访谈节目;创建了破产企业档案保管中心。

2010年思路:一是为全市“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提供全方位服务。重点建设项目档案要为战略实施提供保障, 要摸清行政区域内重点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立重点建设项目档案机构管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实施一体化管理, 保证档案工作与重点项目建设同步发展, 强化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通报监督制和跟踪督办制, 建立规范项目档案示范点;企业档案要为经济增长提供后续支持, 以国有破产改制企业、民营企业为重点, 加强对企业档案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农村档案要为“强县”提供高效服务, 夯实农村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在继续抓好农村综合档案室建设的同时, 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建档、林业确权建档、农村资产建档、农村经合组织以及农村新领域的建档工作, 并开展“农村档案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工作。二是整合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加强对民生档案资源的前端控制, 使涉民部门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件材料纳入归档范围, 加快已接收进馆的民生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进程, 建立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平台, 编制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指南。三是加强“五位一体”公共档案馆建设。夯基础、优馆藏、强信息、便利用。加强馆舍建设, 开展区、县 (市) 档案异地备份, 进行机关数字档案室建设的可行性调研, 尽快启动电子文件中心的实体建设。四是打造高绩效的档案干部队伍。把提高班子运行质量作为着眼点, 把找准弊端解决问题作为关键点, 把提高干部履职能力作为着力点, 把提升档案服务能力作为落脚点。

齐齐哈尔

2009年亮点:实行年度立卷合格证制度, 进一步推进全市机关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全市354个社区全部建档, 其中龙沙区实现了社区居民档案管理信息化, 录入民生信息100余万条;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档案工作全面铺开;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从馆藏档案中甄选全市“第一”事件, 编成《辉煌历程难忘第一》一书, 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齐齐哈尔市建国后的发展历程以及为新中国建立发展作出的贡献;全年办理职工档案丢失补建认定案件481起、补建档案涉及人数1 680人;档案工作条件继续得到改善, 市档案局投入8万元购置了档案库房监控设备和用于档案利用服务的多媒体设备, 龙沙区档案局馆新增面积200平方米、新增设备投入50余万元, 克东县档案局筹措资金40万元用于网站和数据库建设, 网站已正式开通。

2010年思路:一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加强全市综合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区县档案网站和数据库建设。二是以综合档案馆测评为契机,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 加大对档案馆建设的投入。三是扎实做好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抢救工作。四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围绕基层党的建设、民主管理、文化生活、土地和劳动力管理、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等内容做好相关档案的监管工作。五是实施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三大战略”, 做好国有企业档案工作, 使其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模式, 推动企业档案信息化进程;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 努力完成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建档率90%以上的目标。六是继续完善现行文件利用工作手段, 做好政府信息收集、报送、密级划控、资源共享等工作。七是关注民生问题, 进一步加强民生档案工作, 重点做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方面的业务指导工作。

牡丹江

2009年亮点:全市104个市直机关单位和县 (市) 区520个机关单位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报审工作全部完成;与市民政局联合制定了《牡丹江市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农村合作医疗建档率达100%;全市46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 建立了8个民营企业协作组, 开展了互检互查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规模, 成效显著, 建立了历史档案展览馆、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展览馆、文化艺术欣赏馆。

2010年思路:一是做好全市综合档案馆测评准备工作。二是提高档案服务能力。以民生档案工作、农村档案工作、企业档案工作为重点, 推动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规范社区档案、婚姻档案、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搞好档案资源建设、馆舍建设、信息化建设、法制建设。三是搞好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与村级自治组织在档案资源积累中的主渠道作用, 全面推进其他组织和新领域的档案资源建设, 并采取多种方式面向全社会开展档案征集工作。四是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馆藏档案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 逐步实现馆藏档案全文扫描和全文检索, 建立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和资料数据库。五是以服务窗口建设为重点, 创建为经济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民生服务的“三项服务”体系。六是深入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佳木斯

2009年亮点:完成了全市社会保险档案和城市社区档案的建档工作, 80%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在桦南县召开了全市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成立暨经验交流会, 讨论并通过了《佳木斯市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章程》, 组建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 下发了《佳木斯市民营企业档案归档范围》;围绕全市“十项重点工程”战略目标, 重点加大了对廉租房、农村公路、松花江水系治理、城市污水处理等新增投资项目档案的监管力度;制定了《佳木斯市行政村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市档案局局域网正式建成, 档案信息网与政府网实现了链接。

2010年思路:一是围绕服务抓好三项工作。继续抓好民生档案服务工作, 将各种涉民档案纳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的范围, 注重民生领域的建档工作和民生档案的接收工作;继续抓好经济领域的档案服务工作, 做好全市“十项重点”工程、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服务工作, 采取整乡推进的办法, 加强乡镇村档案工作, 并做好农村林权、社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档案工作。二是围绕发展强化四项建设。继续强化档案法制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围绕创新实施以人为本、强化管理、改善环境、整合资源、争先创优等五项措施。

大庆

2009年亮点:与市工商联联合下发了《关于组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的通知》, 全市组建了9个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对全市涉及民生的97个市直机关及其33个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掌握了民生档案生成、收集渠道及现状, 并对其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市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初见规模, 建立了馆藏文书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全文数据库、音像档案数据库、照片档案数据库等档案基础数据库群, 档案信息网站开设了开放档案在线查询栏目。

2010年思路:一是努力完成农村档案工作三年规划目标, 实现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 建立乡镇规范化综合档案室, 加强农村档案资源建设, 将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林权改革、经济合同、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劳动力转移、风土乡情、当地名人等纳入档案资源建设体系。二是重点推进庆南、庆北两个新区的档案工作, 继续加强对国有企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监管。三是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市县区要把涉及民生的档案纳入监管范围, 并将新形成的民生档案目录定期向县以上综合档案馆移交备份。四是做好县区档案馆事业评估准备工作。五是大力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 完成馆藏全部文档永久卷的扫描工作, 馆藏重点档案全部实现数字化。六是推进档案法制化进程, 分行业开展档案安全专项检查。七是着力做好新馆建设工作, 建成市级档案管理中心、公共服务对外查询中心、信息传播利用中心、文件资料馆际交流中心、社会教育展示中心。

鸡西

2009年亮点:所辖六区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得以确立, 区档案局成为区委科级事业单位;制定了《鸡西市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 对市直部分涉民部门档案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形成民生档案近19万卷 (件) ;全市457个行政村全部建档, 召开了全市乡村档案工作现场会;制定了《鸡西市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实施细则》、《2009年档案馆档案接收、征集工作方案》、《鸡西市声像档案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2010年思路:一是加强机关档案建设, 贯彻落实好国家档案局8号令, 加强对各立档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 推动其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二是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指导力度, 从源头上夯实民生档案工作基础, 力争将婚姻、医保、下岗职工档案接收进馆。三是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强化档案接收、征集, 把增加馆藏总量、改善馆藏结构作为提高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档案资源整合新途径, 力争把市房产局的产权、地籍、抵押档案, 劳动局的工伤事故档案和交通局的交通事故档案等接收进馆。四是加强对经济科技领域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度。加强对国有企业档案归属流向的研究, 围绕国有企业改革, 深入开展对国有企业破产档案处置的调研, 防止国有企业档案资产的流失和损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 以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带动全市民营企业建档, 促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向规范化管理轨道发展。五是抓实抓好农村特色档案的建档工作, 了解掌握全市科技示范户情况, 推动有一定规模的科技示范户规范建档。六是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 掌握全市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 做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建档及验收工作。七是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步伐, 争取把档案信息化纳入本地信息化建设规划, 加大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投入力度。推进档案信息网、档案目录数据库、纸质档案全文数据库、照片档案数据库、多媒体档案数据库“一网四库”建设。

双鸭山

2009年亮点:开展民生档案情况调研;对馆藏工人录用存根档案中的下乡知青信息进行了整合, 涉及人数近万名, 现已向社会开放;建立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加强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 制定了林权制度改革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建立林权证、退耕还林档案1 586卷;全市125个社区全部达到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标准;开展了抗联档案史料征集活动。

2010年思路:一是抓好民生档案工作。继续推进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将所有涉及民生、关系民生的活动纳入建档范围和进馆范围;深化建立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把关系民生和利用率较高的档案优先进行整理编目, 开展民生档案开放利用工作;加大对民生档案的监管力度, 重点抓好社保、医疗、教育、教学、贫困学生救助、就业、收入分配等涉民档案工作。二是继续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抓好村级档案规范化建设, 围绕农村综合改革、农业发展以及村务公开等问题, 着力做好相关档案建档工作。三是围绕“五大经济区”建设, 做好国有与非国有企业档案、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档案、旅游和自然保护区档案等经济科技领域档案工作。四是继续加强档案事业主体建设, 推进档案资源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档案馆库建设。五是有效开展档案提供利用。以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着力点, 改善阅览环境, 完善查阅服务条件, 打造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加快推进现有数据库的网上开放工作, 努力实现现行文件和档案资料的网上公布和在线查询利用。

伊春

2009年亮点:在全市行风评比中荣获前三名, 在全市政务公开评比中被评为优秀档次;制定了《伊春市档案局关于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建立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开展了电子文件中心试点工作;全市5个林权制度改革的林业局全部建立了档案室, 形成档案6 622卷;与市电视台联合录制了100分钟的庆祝建国60周年专题片;争取资金280万元, 改善全市档案保管条件。

2010年思路:一是提高对民生领域档案工作、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旅游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重点抓好社保、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档案工作, 加大对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 促进农村建档工作逐步达到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通过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全力推动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 加大对旅游档案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二是加强档案业务发展的五项建设。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推动档案数字化进程, 实现电子文件网上接收和提供利用;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强化档案接收, 丰富接收档案的门类和形式, 促进全市档案信息资源总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结构的优化;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 履行法定职责, 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立足馆藏, 多渠道、多形式地整合档案资源, 不断充实档案宣传教育内容, 增强档案宣传教育的感染力。

七台河

2009年亮点:全市党政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报审工作全部结束;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加大乡镇村档案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 建立了指导名册和村级指导记录;建立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强化档案接收征集工作, 制定了《七台河市档案局档案接收征集方案》。

2010年思路:一是依法管理档案事业, 进一步完善年检制度, 依法加强对区、县档案部门的层级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以执法检查与业务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提升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二是抓好民营企业档案业务建设。加强对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检查指导, 提高其规范化建档率, 帮助和引导民营企业逐步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档案工作机制。三是着力加强民生档案工作。逐步将所有涉及民生的档案纳入建档范围和进馆范围, 重点抓好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保险、就业与失业人员等档案工作。四是抓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档工作和村档乡管工作。五是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加大档案接收与征集力度, 丰富馆藏内容, 优化馆藏结构, 并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六是强化档案利用服务工作。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 完善服务设施, 创优服务环境, 提高服务质量, 满足社会及百姓的档案利用需求。七是通过加强领导干部能力、机关党建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机关作风建设, 提高档案队伍整体素质。

鹤岗

2009年亮点:积极开展国庆60周年纪念活动, 在《鹤岗日报》开设了“迎接新中国曙光的鹤岗”专栏, 以馆藏历史档案为素材, 展现了鹤岗1945年建市以后的建设发展历程;加大对婚姻档案、司法公正档案、房屋产权灭籍档案、贷款抵押档案等涉民档案的接收力度, 建立了婚姻档案数据库, 设立了婚姻档案查档室。

2010年思路:一是继续加大档案工作“三个服务”力度:以我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旅游景点建设、民营企业建设为依托, 加大为经济建设服务力度;通过巩固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档工作、村级建档和乡 (镇) 档案试点工作、土地承包档案和林权制度改革档案规范建档工作, 加大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力度;巩固发展社区档案工作成果, 加强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建设, 进一步提高查档接待服务质量, 加大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力度。二是继续开展档案工作“五个创新发展”活动:创新发展档案执法监督, 通过开展常态执法检查, 推进全市依法管理档案事业水平进一步升级;创新发展档案资源建设, 重点抓好国家档案局8号令的贯彻落实、档案征集、历史档案抢救等工作;创新发展档案馆工作, 加快市、县 (区) 档案馆现代化、数字化、社会化建设步伐;创新发展档案宣教工作;创新发展档案编研工作, 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和学术研讨活动。三是深入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黑河

2009年亮点:全市投入档案事业专项经费69.4万元, 用于设备购置、档案接收征集、档案抢救保护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全面展开;加大档案接收征集力度, 制定了档案资源建设规划和接收征集方案, 发布了《黑河市档案馆关于向社会各界征集档案资料的通告》, 全力推进“档案资源建设年”实施进程;举办了“共创中俄关系美好未来”中俄双子城庆祝中俄建交60周年大型纪实图片展, 并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进行了巡回展出。

2010年思路:一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要进一步加快。逐步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 加快县 (市) 区档案信息网站建设, 与政府网实现链接, 力争全市档案系统全部完成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录入、档案全文扫描工作。二是档案资源建设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以黑河地委、黑河边境贸易、黑河对外开放和少数民族档案为重点, 加大档案接收征集力度;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举办丰富多样的档案展览活动, 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步伐。三是档案法制建设要进一步强化。认真贯彻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积极开展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加大执法力度, 推动行政执法的常态化、制度化。四是民生档案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重点做好社区、低保、再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民生档案工作, 尽快建立起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五是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要进一步推进。重点抓好村级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市、县档案部门领导要带队深入到乡 (镇) 村, 搞好抓点调研工作, 在每个乡建立村级档案管理示范点。六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创新工作思路, 转变工作作风, 提高工作效率, 推进工作落实。

绥化

2009年亮点:全市党政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报审工作全部结束;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实现了全市乡镇村的全覆盖;建立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指导名册;将反映绥化市近十年发展成就的《十年发展跨越路》、《绥化新闻联播》等多媒体视频接收进馆;在绥化档案信息网上开办了《绥化籍将军》、《绥化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图片展》等网上展览。

2010年思路:一是加强档案法制工作。继续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进一步规范档案行政执法工作, 认真开展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考核及档案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 促进档案行政执法常态化。二是全面开展档案事业发展评估工作, 按照国家的评估标准和细则, 逐项逐条地对标评估、整改, 使全市档案事业发展登上一个新台阶。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档案事业的科学管理, 促进基层档案工作的全面进步。抓好机关档案工作, 促进机关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培养先进典型, 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 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全面抓好民生档案工作, 加强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建设, 培养民生档案管理先进典型, 促进民生档案工作提档升级;大力抓好民营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四是加强档案馆建设工作。继续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网站建设, 启动市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工作, 力争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初步建立起适应本地实际的全市档案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五是积极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进一步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为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大兴安岭

2009年亮点:极推进档案行政执法工作, 全年执法检查单位达108家, 并在新林区召开了地区档案执法经验交流会;对民生档案工作进行了调研, 对工商、税务、社保、医保、卫生等22个单位的民生档案进行了业务指导;制定了《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档案局行政问责制方案》, 进一步明确了行政问责的程序和岗位职责。

3.污水处理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篇三

关键词:集体企业职工;办理劳动保险;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郭续家(1962-),男,吉林省勘查地球物理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经济学研究生学历, 高级经济师;

陈丽华(1962-),女,吉林省勘查地球物理研究院资料室主任、高级经济师。

中图分类号:F84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809-0062-03

一、地勘单位集体企业的历史由来和基本情况

地勘单位兴办集体企业要从地质行业的特殊情况说起。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地质找矿队伍发展壮大,单位建制逐步完善,基地建设、队伍扩充初步完成,相应的家属、子女、生活服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产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地勘单位响应国家自主消化社会矛盾的号召,兴办了许多诸如“五七厂”、“五七连”等集体经济性质的小厂小店,还有农场、维修队之类的自办企业,借以安置职工家属、子女从业谋生,同时担当单位无法承担的队伍必须的职工生活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后来大多合并为“劳动服务公司”。企业经济性质是集体,开办资金主要有地勘单位投入,称为“扶上马,送一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管理上是由单位选派正式职工担任管理者和负责人,劳动人事关系自成体系,企业兴衰、关停并转等历史变化很大。截止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小型企业所剩无几。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存活下来,地勘单位招工、接班的劳动用工制度终止后,部分职工子女、待业青年以大集体职工身份加入其中,部分企业延续至今。

按历史阶段划分,地勘单位自办集体企业大体上分为1987年以前的和1987年以后的。即实行劳保统筹前与后。由于集体企业职工无保的情况是历史形成的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指导性意见,2006年吉林省政府出台了具体政策,地市州政府按照省政府文件从 “城镇集体企业退休无保人员发放最低生活费”入手 ,陆续解决这些职工生活来源和劳动保障问题。

二、理清工作认识,把握工作原则

对待这项工作,笔者认为,应该首先认真分析它与地勘事业单位劳保事项的区别,领导班子统一认识,并明确工作原则,指导具体办理工作顺利进行。

1.此事项为历史遗留问题。在上世纪70年代,我们地勘单位和全国企事业单位一样,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为解决职工家属就业生存等一系列问题,举办了取名为“五七厂”、“五七连”、某某农场等集体企业,这些规模大小不等的企业的诞生带有浓重的时代特色。同时,这些事业单位下的集体小厂小店,大都是单位自主兴办,有地方政府办理工商许可包括营业执照等合法手续。

2.“三个不同”,即经济性质不同、身份不同、管理不同。集体经济单位与国有事业单位不同,职工身份不一样,管理上更是差别很大。所以,这些企业大都自消自灭,人员流向社会,企业资产灵活处置分割等等。

3.办理劳动保障工作的责任主体问题。

⑴责任主体不是地矿行业主管部门。因为行业主管部门始终是专业性的事业管理机构,对下属事业单位的关系处理是责任主体,而对集体性质事务处理不具有主体地位。虽然在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时期代行了部分社会职能,大都是在上级号召的某种大形势之下,借助地方政府关系,解决或缓解地勘单位主业以外的连带问题、附属性问题。对集体企业无论隶属关系、劳资关系、管理关系等,都构不成责任主体。现在特别是1987年实行劳保统筹后,行业主管部门更不可能也无权代行政府职能解决社会问题。

⑵地勘单位是次责任主体。根据上述分析,历史形成的集体企业的地方属性,规定了地勘单位的次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下自主经营的集体企业,单位只是在特殊时期举办、协办,后来代管、监管,从企业性质到企业行为,皆无法与事业性质混为一体。

⑶集体企业本身才是责任主体。它的主体地位是历史赋予的,经济性质和经济体制决定的,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事企就划分开了。1987年实行劳保统筹,地勘单位始终是事业单位,归属国家管理,企业则是政府政策引导下,依法经营的经济实体。

4.工作原则。基于这些认识,笔者认为,解决集体企业人员劳保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或途径就是企业与政府之间共同完成,只有通过主动地寻求政策支持,借助政府的力量解决这项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性问题,别无他法。

三、紧紧依靠政府办理

面对这样复杂的历史问题,在搞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正本清源,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后,才能开始解决问题。首先要从宏观上掌握国家政策大方向,密切关注地方政府的政策动向,坚持经常去政府职能部门走访、咨询。主动搜集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关于这方面的政策、文件和宣传资料,并要吃透文件精神。“等、靠、要”的思想要不得,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办理这类事项的唯一正确选择。现实告诉我们,解决这类问题,不可以坐等其成,要主动出击,贴靠政策,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方能提高办事的成功率。

四、几点值得借鉴的具体做法

尽管单位处于次责任主体地位,但集体企业历史复杂,影响面大,事关民生大事,事关稳定大局,事关整体和谐建设。因此,地勘单位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过问、听汇报、出谋划策、督促指导,提出具体意见,有效地推动办理工作的开展。

1.设置三结合的办事机构。从单位领导班子层面,责成一名领导挂帅,组成有劳资、办公室、工会参加的协调办事主要工作部门,民选出若干名集体职工代表直接参与其中,随时随地商研办理相关事项。增强协调性,提高办事效率。

主管领导要把此事当成单位的大事来抓,工作部门当成自己的职责业务来办,职工代表当作自家的事,紧跟政策部署,并随时向组织报告、反馈情况。在这个办事机构里,集体职工的代表参与进来很重要。其作用在于:⑴承上启下,上传下达。⑵可以利用自由充裕的时间,走政府、访单位,及时与各方沟通联系。⑶通达政情民意,及时满足大家的知情权。大家知情,人心才稳定,队伍稳定了,许多事情就可以在和顺的气氛中按步骤进行。即或是办不成或是拖得时间较长些,大家也容易理解,不致造成牢骚、埋怨、不满情绪,甚至激化矛盾,这就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⑷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吸入职工代表参与的做法,达到了营造出一种气氛的目的。那就是“此事是企业与政府、政策与协调衔接办理的事,是职工个人与社会问题一体化的问题,是职工集体共同努力争取社会福利的事”,绝对不是如何追究单位责任所能解决的事。这种氛围的形成,避免了职工与地勘单位、主管部门、政府部门的直接冲突。

2.把握四大要件。办理这类事项,政府职能部门或详或略、或轻或重的涉及到4个方面的要件的询问甚至是质询。办事人必须把握“四大要件”方能对答如流,最终达成所愿。 “把握”的意思就是从这四大要件入手,逐一备齐并搞清每一物件的来由,做到心中有数,说话论诉方能材料翔实、立论充分,讲到要害处说道点子上。这“四大要件”是:

第一,营业执照。一般都是当时从地方工商部门办理的,它是企业历史的法律依据。在办理这一环节中,要点是查清当时企业规模,即经济规模、队伍大小。由于多年来情况变化很大,很多情况模糊不清,其工作技巧就是,尽量依据证据材料,在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层面上与政府部门沟通。在一个或多个营业执照的名下,具体涉及多少人员,一定要事先搞清,做到心中有数。跟工商部门有个确切的一致的说法,避免反复不定的做法。

第二,劳动调配证。集体企业职工的这层关系大都在单位驻地所属地方的劳动部门,当然单位自有完整档案更好,便与劳动管辖部门沟通。集体职工的劳动调配证要齐备,能找的找,能补的补,此乃证明职工个人身份的要件。

第三,职工档案。有的单位劳资部门管,有的单位集体企业自管,经过多年的更替易手交接,很可能造成了不正规、不齐全的问题,甚至有些已遗失。一定要想办法花功夫补齐、补全档案,此件证明职工从业来去情况,提供工龄、职务等历史信息。

第四,当时的工资表、财务账目。它主要是证明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收支和劳资分配情况。当时的集体企业管理不具备事业单位规范的管理体系,又时隔多年,搞不清的东西太多。核查当年形成的工资表尽量找,哪怕只是部分原件,都会对事情的最终解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涉及到的政府部门和办事基本程序。办理此项工作,涉及到工商业、劳动、民政、社保、财政、区政府、街道办、社区等。至少走两级劳动部门,一是发放存档劳动调配证的劳动部门,二是市级劳动局。到这些部门都要遵循清晰的办事思路,详述企业兴衰原委,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充足依据,同时办事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既要有耐心,又要有技巧和公关能力。

五、针对不同情况的几点建议

由于各地勘单位的情况各有不同,单位驻地不同、办事程序不同、地方政策不同、企业存亡不同、单位管理不同、企业规模不同等等,为职工办保工作的难易程度一定不会相同。妥善处理好此事,必须首先解开集体职工的期望值过高的思想疙瘩。

1.集体企业职工办保不能同国有正式职工相比。

2.无论是已退还是在岗,统归为一个社保即社会问题。

3.已退休的或企业已关闭的,在1987年以前未参保的,参照政府政策,履行前述程序,有望解决。

4.企业还在运营的,分继续经营或近期停闭区别处理。继续经营的,按政策,企业、个人共同承担解决;停闭的,有望挂靠集体企业无保人员的政策处理。

5.集体企业职工办保,不是民政救助意义上的社会低保,而是职工最低生活费。这一点说清了,集体职工群体的社会稳定工作就会取得初步成效。

上述观点和做法,是笔者对本单位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不会完全适用于所有地勘单位情况,但事物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总是相同的。只要我们细心研究,探寻顺序,重点环节突破,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这个历史遗留的问题终将得到解决,取得政府、职工、单位三方满意的理想效果。

4.污水处理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篇四

2013年我车间在上级和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围绕集团首届二次职代会精神认真开展工作,在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车间全体员工始终坚持“企业财富逐步增加、股东收益力争最大、员工收入逐步提高、履行责任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紧紧围绕公司生产经营、强化管理等中心任务开展各项工作,加强车间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落实与公司签订的《经营目标责任书》,采取各种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任务。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经营目标完成情况

全年实现民品销售收入606万元,完成年度经营目标计划的141%;完成军品及军品科研产值38.6万元。如期足额上缴公司管理费用40万元。全年累计发送导电圈产品6800万件,其他民品零件50余万件,送交库房各类军品零件49万件。圆满超额完成年度《经营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各项经营指标。取得了车间历史上最好业绩。

二、强化内部管理,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1、我车间作为公司的骨干民品生产单位,现主要承担着导电圈生产加工任务。截止年末,我车间已按要求完成导电圈生产合同任务,并保质保量保安全按进度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和科研生产零件加工任务。

2、及时完善车间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为车间各项措施的实行提供了依据。相继完善并组织实施了《西区导电圈工序集中供风办法》《导电圈填粉工序领用压头的奖惩办法》、《导电圈点焊工序领用上下电极的奖惩办法》、《车间质量奖惩办法》等等。积极强化车间的成本费用控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管理办法,并严格了事前审批程序,建立了费用指标发生情况明细台账,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相关费用的支出。尽管生产条件较差,但在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好生产现场管理工作,同时,还制订并积极落实了《工艺技术创新激励制度》。对定位销、接螺等零件的生产

工艺进行及时的优化和改进,既保证了质量又节约了成本,收效明显。

3、坚持严格执行导电圈消耗定额。加大内部考核力度,奖盈罚亏,确保导电圈综合良品率达到98.8%以上。对工装和辅助物品如导电圈填粉工序的压头、点焊工序电极等实施节约奖励、超用扣罚等措施,均取得了明显的节约效果。同时,车间还完善了质量损失赔偿制度,并严格进行考核,先后对12人次进行了经济考核,杜绝了军民品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车间组织相关骨干人员,每月定期召开车间经济活动分析会,认真分析,查找车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以后工作中加以控制和改进。

4、采取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杜绝跑、冒、滴、漏等浪费能源现象的发生。做到责任到人,严格考核。在外购生产辅助物品时,坚持比质比价的采购原则,保证所购物品质优价廉。车间平时注重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出现小的问题及时维修,确保了设备良好运行,无重大设备事故发生。车间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没有出现伤亡、火灾和爆炸事故。

5、积极开展岗位技能学习,加强对操作工的技能培训,为转岗人员发放实习补贴,提高了大家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基本保证了生产线对技能人员的急需。

6、积极组织员工参与集团公司开展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全年车间员工共提交合理化建议240余条,有的已被公司采纳立项实施,20多条被车间采纳实施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全心全意依靠员工,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车间领导经常走访群众,与职工群众谈心谈话20余次;党政工看望伤、病员工8人次,并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体现了车间及车间领导对员工的关爱。

2.车间领导注重群众意见,凡车间的重大决策、费用支出及人事调动都充分发扬民主,均由集体会商讨论决定。

3.车间利用生产间隙积极组织员工开展文体活动,并认真组织参

加公司举办的各项有益活动。如承办春节游艺活动、组织人员参加集团象棋选拔赛、钓鱼比赛等赛事。“六一”期间向少年儿童捐款,积极参加“河南慈善日”捐款献爱心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车间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车间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圆满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工作中的亮点

1、持续有效实施“节约奖励,超额处罚”的节能降耗政策,成效显著。万元产值消耗降低0.13个百分点。

2、重大决策民主化,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圆满超额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3、及时修订完善车间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为高效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4、合理分流员工,为节约成本提供了人力保障。2013年7月份,车间接到合作方通知,取消所有导管的加工任务,造成车间34名员工陷入无活可干的待岗状态,工资收入没有保障,也给车间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引起销售收入有所下降。面对这种境况,车间领导不等不靠,积极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员工生活、工作问题。一方面开拓市场联系新的民品项目,增加员工收入;另一方面与公司领导积极协商,根据员工个人意愿合理分流到其它单位,减轻了车间的压力。截止11月底,大部无活干的人员已得到了妥善安置,为公司的稳定大局做出了贡献。

五、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1、在强化内部管理上,制度的落实方面仍需改进。

2、车间人员素质、业务技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个别操作工产品质量意识不强,车间要加强宣传及监督考核力度。

4、个别人员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以后还需加强宣传教育。

2014点工作思路

1.由于车间主要合作方技术更新,导管生产已取消,销售收入会受到

一定影响,但2014年导电圈产量和品种将有所增加,销售收入预计与2013年持平。

2.鉴于以上实际情况,造成车间人员富余,为广开收入渠道,增加就

业岗位,希望公司加大装备投入,如添置磨床等,以拓宽收入途径。

3.加强与对方公司沟通,扩大车间导电圈生产线的规模。

4.在力保做好现在对外加工民品的前提下,居安思危,积极组织力量

开拓市场,加强与周边厂家的沟通,联系其他加工业务,争取员工收入增加,车间效益增加。

5.污水处理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篇五

本年度,机电工程系在学院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育人质量为中心,以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重点,本着“人文技能相融,理论实践并重”的办学理念,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机电工程系党支部严格按照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实施方案,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和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紧扣工作实际,准确查找问题,深刻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通过深入学习理论、召开座谈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知识竞赛、深入调研等多种活动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总结我们这些年来的工作,认真查找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使全系党员进一步更新了思想观念,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二、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努力锻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厚德博学的教师队伍,我们在抓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不遗余力地抓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我系青年教师占了60%以上,他们已成了教学工作的主力军。为此,我系在继续开展“一帮一”的活动的同时,从严入手,从起步抓起,通过示范课、公开课、课堂教学竞赛等形式,加强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指定富有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对新入伍的青年教师,从备课、授课到教案的书写、作业的批改,进行全方位指导。同时,开展了全系范围的听课评课活动,系主任和评课组成员不定期地抽查听课,对每位教师的课进行“把脉会诊”,人均听课10人次以上,使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大幅度提高。6月中旬,在新入伍的14名教师中开展了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我系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和进步,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达到了共同提高教学技艺的目的。涌现出XXX等一批教学新秀。

(二)内扶外培,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我系先后派出XXX两名教师到烟台嘉华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实践锻炼,帮助企业开发机加胎模具。安排了XXX等4名教师到鲁-巴职教培训中心、哈工大等地学习,组织数控加工技术和机械制图的精品课教师到烟台泰镐机械参观学习,以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为发挥外出进修学习教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11月份,我系组织全体教师分别听取了XXX两位老师所做的学习汇报和到企业挂职工作汇报,使教师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更新了理念,丰富了知识,起到了“一人进修、大家受益”的效果。最近安排了7名教师利用没有课的教师到车间学习数控铣,本月还安排了18名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随08大专的学生一起到车间实习,以扩大教师视野,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XXX等13名教师参加市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全部考取了数控车或普通车高级工证书。

(三)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我系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的原则,要求教师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精研一个教育科研课题,精心写出一篇优秀的教育科研论文。使教学科研不断深化,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本年度,有6名教师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4名教师的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18人次的论文在《求索》上发表。XXX三位老师共同研究设计的实用型《送料装置》,荣获国家级专利。

三、完善了教学过程管理,育人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我系制定了教学检查制度、讲课比赛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即期中、期末对教师的教案和作业进行全面大检查、学期末从每班抽出20名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民主评议、每学期举行一次课堂教学竞赛等。另外,各班级安排了信息联络员,对教师的上课情况每周一反馈。针对检查、抽查、评议、反馈和竞赛结果,及时进行分析,及时与老师沟通,及时帮助整改。充分发挥了信息反馈的激励、导向、诊断和矫正功能。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同时,我们还做了以下工作:

1、认真组织了数控加工技术和机械制图两门精品课的建设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激发了全系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积极性。目前,两门精品课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完成。

2、认真组织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的学生、参加全国创新设计大赛的学生、参加全国ITAT教育工程的AutoCAD机械设计技能大赛的学生共70多人,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时间进行技能培训。王凤云、李东福、谢淑英、董刚、郝杰、马士伟等指导教师,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钻研,最终取得了可喜成绩。9月份,在“五征杯”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中,XXX辅导三名学生共同设计制作的“手动发电式黑板擦”荣获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由XXX两位老师辅导的两个队分别荣获山东赛区一等奖和二等奖。两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11月份,在“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复赛中,由XX老师辅导的18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其中XXX两名选手入围全国总决赛,并在总决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3、开展了期中、期末教案作业大检查、大评比活动。XXX等老师的教案被评为优秀教案,XXXX等老师的作业被评为优秀作业,并在全系进行了通报表扬。

4、圆满完成了09届173名大专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工作。

5、在全系范围内开展了“三评一帮”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

6、由XX/YY分别指导的两组学生参加“烟台市职业学校学生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均荣获一等奖。

四、狠抓学风建设,学生管理工作又上新台阶

本年度,我系从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入手,倡导“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狠抓班风、学风、考风建设,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逐步达到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创新。

(一)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因此要培养优良的班风, 就必须有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为此,我们充分利用每周一下午的例会时间,总结一周来各班级的学习、纪律工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帮助新班主任解决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使新班主任少走弯路,少出失误。在工作中,涌现出XXX等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班主任。他们满腔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为全系教师作出了表率。

(二)从抓思想教育入手,狠抓学风、考风建设

1、我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采取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制定了系主任、教师晚自习和晚睡值班制、晚自习班主任签到制,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3、加大堂教学和晚自习的检查力度,继续实行查课制。要求班干部做好考勤记录,值班教师,每天检查各班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和晚自习纪律,并作详细记录。系里每天一统计,每月一通报,确保学生到课率和听课率,严禁学生上课玩手机、看课外书、睡觉等。对晚自习纪律差的班级,要求班主任跟班管理。通过以上措施,增强了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自觉性。

4、加大了对学生考试的监管力度。为严肃考风考纪,我系制订了《学生考试违纪处罚规定》,并将规定落到实处。对期中、期末考试作弊的学生和监考不严格的教师一律进行了通报批评。尽管出现了一些不及格的现象,但从根本上严肃了考风考纪,学生作弊现象明显减少,育人质量明显提高,也为今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5、加强了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和宣传工作。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甲型流感的病情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并制定了详细的防控预案。坚持晨午检制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切实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开展文体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系团委组织了大专学生篮球比赛、08级大专学生大合唱比赛、08级中专广播操比赛等。在学院举行的广播操比赛中,我系4个代表队包揽了一、二等奖。

2、为全面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我系开展了“科学共发展 青春促和谐”的知识竞赛,内容涉及面广,趣味性强,极大调动了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3、为增强学生体质,展示学生特长,10月份,我系举行了“移动杯”大专部乒乓球比赛、“心连心”拔河比赛和09级大、中专部男子篮球比赛。在学校“艺术月”活动中,先后举行了书法、绘画、手工制作和网页设计大赛,纪念12.9运动演讲比赛,为学生充分发挥特长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五、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学生的技能水平大幅度提高

本年度,机电工程系在安全、文明实习方面进一步加大了管理力度,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强化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不定期检查设备隐患,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为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安排各工种的实习指导教师对每批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并签订了安全实习协议书,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实习教学计划和安全管理措施,并组织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修,排除了安全隐患。同时要求教师对实训项目和存在的问题每天一总结,学生对学到的技能每天写一体会。

2、在实习班级多、学生多、实习设备紧张的情况下,为使每个学生都有实习的机会,系主任和实习指导教师双休日不休息,每两周轮换一次班级,使实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实习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大幅度提高。先后完成了07中专、08级中专、05三二连读大专和07机械大专、07模具大专、07数大

一、数大二七个班1400多人的普通车工、钳工、铣工和数控车、数控铣等6个工种的实习教学任务和08级大专190多名学生为期一个月的见习任务。

3、圆满完成了07级中专学生的车工、铣工、焊工专业中级工技能等级证考试和07、08级200多名大专学生高级工技能等级证考试的报名、培训和考试工作。预计中、高级工合格率均能达到90%以上。

六、认真做好学生就业工作

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系成功地安排了07、08级大中专学生的就业工作,积极与威海三角轮胎、荏原空调、上海通用汽车动力总成、英纳法汽车天窗、皮尔博格汽车座椅、矢崎、三元等公司保持联系,共组织学生就业近千人次,较好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解除了学生家长的顾虑。并安排专人负责协调与企业的关系,为学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提高了学院在社会上知名度。

七、调动全系师生,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机电工程系一直把招生工作作为一项大事、要事来抓,本学年进一步加大了招生工作的力度。系主任曾多次召开教研组长和教师会议,讨论招生工作的有关思路和措施,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召开了全系师生招生工作动员会,详细介绍当前的形势、学院的发展前景、办学特色及行业优势。同时为师生提供了有关招生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安排部署了招生工作的各项任务和措施,使教师明确了责任,理顺了思路。全系师生充分利用在各校的亲朋好友和同学进行广泛宣传、电话联系。在系主任的带动下,全系教师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分别到聊城、泰安、淄博、菏泽、莱州、招远等20多个地区做了招生宣传工作,尽一切力量完成招生任务。

新学年,新形势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全系教师将继续以学校的长远发展为己任,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为学院的发展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2010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强化师资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在继续开展“一帮一”的活动的同时,通过示范课、公开课、课堂教学竞赛等形式,加强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保证新教师顺利达标。

2、利用寒暑假完成15到20名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利用双休日邀请企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到学校做数控技术、机械加工和模具设计方面的知识讲座,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3、充分利用明年世行贷款设备到位的有利时机,联合厂家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将一些有实践经验和参加过培训的老师,通过进一步培训,充实到车间担任实训教师,以缓解将来实训教师不足带来的压力。

4、利用学院多媒体资源的优势,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比赛、优质课件比赛和项目教学法竞赛,以促进教学效益的提高。

(二)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培养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加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从教学组织到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检查与评估、考试管理等方面规范教学过程,形成一套符合我系实际教学运行、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我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评先树优提供依据。

1、教学评价制度。继续开展全系范围的听课评课活动,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实行系主任及督导员、教师、学生多方面评价,使评价体系日趋公平合理。

2、讲课比赛制度。每学期定期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促进和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

3、教学检查制度。系主任和督导员将在期中、期末对全系教师的教案和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评比,表扬先进,激励后进,进一步促进教风建设。

4、班主任晚自习签到制。为加强对课堂教学和晚自习的检查力度。继续实行晚自习班主任签到制。

5、教师考勤制度。教师每天到校、离校都要签字,并注明时间,严禁迟到、早退、误课、旷课现象的发生。

6、加强对技能小组的培训,为各项技能大赛做好参赛准备。

7、认真组织好07大专和05(3+2)240多名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三)面向市场,突出特色,努力打造品牌专业

积极推行开放式教学,进一步深化与企业和有关院校的合作。开展广泛的专业人才市场调查,加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进一步细化实训课题,完善各专业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改革教学模式,突出专业特色,形成结构合理、富有特色的学科体系,努力打造品牌专业。

(四)加强学生管理,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继续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展雷锋月活动和文化艺术月活动,举行男子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知识竞赛活动,年底举行举行元旦文艺晚会,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认真抓好贫困学生的助、贷、奖、补、帮扶工作。

4、进一步做好学生干部和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逐步完善学生干部的评价体系。

5、认真做好08级学生的岗前培训工作和就业安置工作。

6、广泛发动师生,做好2010年的招生工作。

(五)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切实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1、从安全实习、文明实习入手,加强对实习车间的检查、督导力度,确保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2、努力克服学生多,实习设备不足的困难,上半年,采取两类工种实习一个月后对调的方式,分两批完成08级大专和06(3+2)大专6个班的“数控车、普通车、数控铣”和“钳工、焊工”的两大类工种的实习教学任务。下半年,实行两周一对调的方式,分三批完成09级中专4个班和09五年制大专班的“数控车、普通车、铣工”和“数控铣、钳工、焊工”的实习教学任务。

3、尝试采用由学生自愿选择实习指导教师的办法,调动师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

(六)深化和企业的合作关系,加强产、学、研的力度。

明年我系将逐步建立、拓展和行业企业深度协作关系,实行学校与企业之间教学生产互相交流机制,外聘行业专家来校上课,同时向企业派送教师参与生产、设计、研发等工程技术工作,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依靠科研带动教学,促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努力培养教学名师。

6.旅游局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篇六

一、运行情况

(一)全县旅游总体持较快发展态势。近两年,我县旅游业发展势头明显放缓。今年更是受到宏观因素的影响,形势非常严峻,但是我县旅游业迎难而上,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XXXX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9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3 %和20.46%。接待游客数和增长幅度均位居全市第 三。景区门票收入11196.92万元,同比增长5.64%。

(二)乡村旅游成为我县旅游业主流。

我县立足良好的山、水、林、泉等生态资源优势,结合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把乡村旅游作为养生旅游的新业态进行重点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县旅游业的主流。全县共有农家乐156家,床位张(近两年新增806张),直接从业人员近4000人。出现了抱弄口、白革、岩坑、新荷、玉堂源、东弄、沈家等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XXXX年,我县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全县共接待乡村休闲旅游游客206.84万人次,同比增长17.61%,占全县接待游客人次的42.11%。随着我县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集农家乐、农业观光采摘、旅游特色村等产品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正在我县逐步形成。

(三)三大旅游企业经营情况喜忧不一。

从景区接待情况看,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唐风温泉度假村接待游客增幅明显, XXXX年,牛头山景区共接待游客60.91万人次,同比增长69.09%。两大温泉对比明显,XXXX年唐风温泉游客接待人次和门票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0.34%和39.33%,清水湾沁温泉分别同比下降32.69%和28.39%。大红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56%。而郭洞、俞源、清风寨、石鹅湖等老景区游客数量却下滑明显。从酒店情况来看,自中央“八项规定”颁布以来,星级宾馆饭店受到较大影响,团队数量明显减少,所幸散客和网络预订人数增加,总体形势仍处稳步发展,餐饮和住宿与往年基本持平。对于旅行社来说,由于《旅游法》的实施大大影响了旅行社组团出游,团队游客明显减少,XXXX年全县旅行社共接待游客17.42万人天数,同比下降21.63%。

二、主要工作

XXXX年,我局主要以生态景区全域化建设为中心,重点围绕“项目建设、品牌打造、市场营销、行业管理”等几方面来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项目建设稳步推进。XXXX年,我局始终将推进项目建设作为首要工作,通过加强力量、强化协调和做好服务等举措加快各项目建设进度。XXXX年,除温泉度假区的建设项目之外的五大主要项目至今已实际完成投资1.98亿元,占全年总投资的104%。一是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续建工程。XXXX年完成投资8300万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103%,至今已累计完成投资4.1亿元。目前,上田五星级宾馆、餐饮会议中心停车场、石门峡景区新栈道工程、水上长廊等都已完成,温泉二期于12月初试营业。二是唐风温泉二期工程。XXXX年完成投资7870万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106%,至今已累计完成投资1.66亿元。目前,占地百余亩,拥有70多个泡池的新唐风温泉已于10月正式投入使用。整个温泉区置身于壶山森林公园内,秉承了“盛唐风格”的唐代宫廷园林建筑风格,传承了“大唐风吕“的古代帝王养生沐浴温泉文化,延承了“古唐风韵”美轮美奂的盛唐文化底蕴。“龙凤迎宾汤”、“九龙至尊汤”、“五凤来仪汤”、“法善六根汤”以及一步四景,景景不同的“十二花神”四季花海温泉等温泉新产品给予了广大游客全新的温泉体验。三是我局负责的三大政府性投资项目。三大项目都已经提前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并且已提前做好明年的工作。目前,《大红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通过省级初评,《大红岩景区整合提升规划》编制已完成,《大红岩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委托北京北达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大红岩提升改造一期工程(包括游客中心、景观改造、游步道、停车场、厕所等)已于12月初正式开工建设。柳城旅游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已完成,原第二人民医院房屋拆除工程已全部完成;休闲绿道二期工程已全部完成,同时,景观配套工程已完成招标。

(二)品牌创建成果丰硕。继成功荣获“中国温泉之城”和“大红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两个国字招牌之后,XXXX年我局继续加大品牌争创力度,今年又连获佳绩,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进一步提升了武义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零突破。4月,武义清水湾景区正式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从而实现了我县高等级景区零的突破,历时3年的4a创建为全县旅游实现“聚星造月”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二是成功入选“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十佳)示范县”。 4月,我县凭借众多优势,成功入选由中外旅游文化协会、中国文化与旅游产业联盟、中国旅游传媒委员会联合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的“美丽中国生态旅游50强”评选,成为全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县市。三是成功获评“浙江省十大养生福地”。5月,我县在《浙江日报》主办,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腾讯网等著名媒体主持的“浙江省十大养生福地”大型评选活动中优势突显,顺利获评。《浙江日报》结合我县实际,从“气养、水养、体养、食养、药养”五养专版解读了我县养生福地的新内涵。四是全省首个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落户武义。9月25日,省旅游局、省卫生厅和省农业厅联合为我县寿仙谷有机国药养生园授牌,寿仙谷有机国药养生园成为浙江省首个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三)市场营销开创新局。XXXX年,我局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深化市场分析,遵循市场发展新趋势,注重以“创新”为手段全面开展市场营销工作,各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一是创新思路,开拓新市场。在进一步巩固长三角主要客源市场的同时,创新思路,成功对接义乌市场,顺利启动“双城生活乐游乐购”等活动,借助义乌客源优势开拓新市场。二是月月活动,吸引新游客。积极整合全县各方资源,创意策划各类营销活动,开创“月月有活动”的营销新局面,吸引更多游客来武游玩。至今不仅策划了“骑绿道·领护照”、“5.19惠民”、“激爽之旅.清凉一夏”、“双城生活乐游乐购”、“微游武义”、“中高考生优惠游”、水果采摘等活动,还积极推介了“畲族三月三歌节、俞源圆梦节、七夕接仙女、后树斗牛节”等节庆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政企互动,形成新合力。4月,正式成立了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武义旅游联合营销中心”,有效整合全县各旅游企业的旅游和营销资源,形成营销合力,促进良性竞争,形成政企互动抓营销的良好局面。9月,我局组织全县23家旅游企业以“泉心泉意武义等你”为主题在杭州举行了XXXX中国武义旅游推介广场活动,共现场派发了总金额高达100多万的武义旅游景点门票、优惠券,酒店住宿餐饮折扣券等,效果非凡。四是智慧旅游,构建新平台。10月,集政务、商务、体验、app、智慧旅游客户端和微信六大平台于一体的武义智慧旅游已正式上线启用,为广大游客提供详实易用的数字“导游、导览、导购、导航”服务,既满足了旅游散客时代的需求,又将信息技术覆盖到了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当中,使我县旅游步入了智能化、便捷化、人性化的时代,有效提升了我县旅游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武义旅游跨越发展。

(四)行业管理井然有序。XXXX年,我局以“品质提升”为总要求,多措并举,着力加大对全县旅游企业的管理,有效提升我县旅游服务质量。一是规范市场秩序。年初,我局组织召开了旅游行业管理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与各旅游企业负责人签订了《XXXX年旅游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率达100%,全面统一了安全生产工作台账。同时,加大检查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至今联合公安、消防、质监等相关部门先后开展了一季一次的联合大检查以及“旅游安全生产月、十一黄金周”等大规模检查共5次,实现旅游安全责任事故为零的目标。此外,我局还先后开展了酒店消防大演练、组织学习《旅游法》、统一旅游租车协议、旅游合同专项检查等活动。二是加大人才培育。针对我县旅游服务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我局积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先后开展了“旅游发展高级研讨班、旅游合同专项培训、《旅游法》讲解培训、旅游网络营销培训、旅游饭店优秀经理人巡讲、酒店管理高级技工证培训与考核、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培训、农家乐服务人员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组织参训人数达700多人,为我县旅游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我局还专门成立了武义导游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了金华市旅游教育培训分中心,有效加强了对全县导游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三是狠抓企业品质。针对我县旅行社数量多、规模小、接待能力不强的现状,我局确定了“扶强鞭弱”的总体思路,出台了《十条意见》,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旅行社创建高品质旅行社。至今全县旅行社总数由20家减少为16家,熟溪、温泉两家旅行社顺利获评三星级品质旅行社,全县品质旅行社由原来的1家增至3家,另外还有2家旅行社正积极申请市级初评。同时,我局积极引导旅行社通过企业重组,合理兼并的策略做大做强,目前“三峰”与“中青旅”、“温泉”和“开心假期”、“天鸿”等旅行社正在积极洽谈合作中。对于全县17家旅游饭店,我局认真做好明招四星复评、清水湾四星初评三星复评等各项指导工作,目前清水湾四星初评三星复评均已顺利通过。对照县《旅游推荐饭店划分与评定》标准,严格做好旅游推荐饭店的复核审查工作,在新增了悦居精品酒店、牛头山景区酒店2家旅游推荐饭店,9月对今年上半年审查后责令限期整改的3家旅游推荐饭店进行了复查。

三、工作思路

我县旅游经过前十多年的高速增长,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发展已进入平台期。面对压力和挑战,我们既要进一步增强“建成全国知名养生旅游目的地”的道路自信,又要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生态景区全域化建设为主线,以深化旅游综合改革为动力,根据三年行动计划的安排,围绕“知名度、便捷度、满意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六个加快”为抓手,不断丰富产品、提升服务和加大营销,夯基础促升级,真正打造长三角知名的养生旅游目的地。

(一)加快温泉项目建设。我县旅游因温泉而起步,也一直把温泉作为武义的主打品牌大声吆喝,长三角地区和省内许多人讲到武义往往想到的是温泉,而讲到温泉也往往先提到武义。武义是浙江唯一的中国温泉之城,又有唯一以温泉开发为重点的省级度假区。所以,要更加注重温泉旅游项目的引进,按照市场细分的原则,开发不同的温泉旅游产品,进一步做大我县温泉旅游。唐风温泉的改造,牛头山温泉的开发无疑给我县温泉旅游增添了新的内容,但同时更应突出温泉度假区的主战场地位,切实加快璟园古民居、武川大酒店、百泉谷温泉大酒店、汽车文化主题公园和温泉博物馆建设,争取早日投入使用;溪里湾旅游综合体、温泉休闲度假中心和有机国药养生产业园项目抓紧落地开工建设。争取在2-3年内形成规模效应,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武义泡温泉、体验温泉项目、购买温泉产品,打造名副其实的温泉名城。

(二)加快老景区改造。根据XXXX年的数据显示,我县郭洞、俞源、清风寨、石鹅湖等几个老景区游客数量下滑明显,与牛头山形成鲜明对比。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投入不足,改造提升步伐缓慢,缺少新项目、新产品、新业态支撑,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大减弱。所以,要切实加快老景区的改造。一是加快推进大红岩风景名胜区提升改造。以创4a级景区为契机,政府投资1亿元,分三期提升改造大红岩风景名胜区,整合原大红岩、清风寨、刘秀弄三个景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使其成为我县名副其实的大景区。二是牛头山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完善设施,丰富产品,提升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接待能力,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是适时启动俞源、郭洞、寿仙谷、石鹅湖等景区的提升改造。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整合资源、抓紧启动改造。

(三)加快新型业态培育。通过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既是做大旅游市场的需要,更是旅游富民强县的要求。20,我们计划重点做好“四篇文章”:一是积极开发农业旅游。立足武义农业特色,以万亩茶文化产业园、更香有机茶加工观光园、九龙骆驼黑茶文化体验馆、兴盛食药用菌观光园、火龙果采摘园和万亩竹海基地这几个条件较成熟的农业基地为重点,主动对接,积极发展观光游、采摘游、体验游等农业旅游项目。二是提升发展乡村旅游。总体来看,我县农家乐规模小、分布散、接待能力不强、接待档次不高等问题非常突出,农家乐大多数停留在吃的层面。下一步,我们重点做好扩面提质的文章。一方面要重点打造高速路口至柳城镇江下村的武义首条乡村旅游精品线,建设“五十百千”旅游区,即建设后陈、俞源、玉堂源、陶村和江下等五个精品村,柳城的十里荷花、王宅的百亩火龙果和桃溪的千亩桃花源;另一方面要以高端化、品质化为要求,借鉴德清县“洋家乐”等成功经验,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工商资本,利用下山脱贫旧址等优质资源,打造几个以民宿经济为特色的农家乐精品,进一步打响我县乡村旅游品牌,丰富乡村旅游的梯次。三是推动中医药养生旅游发展。要充分发挥寿仙谷有机国药养生园是我省首个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这一优势,利用好平台,精心设计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我县以寿仙谷药业为代表的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发展。四是积极拓展绿道旅游。进一步完善绿道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周边环境,将其建成城镇公园、旅游新景点,喊响“到武义骑绿道”,让绿道旅游成为养生旅游的新亮点。另外,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文化的融合,着力开发诸如“印象武义”之类的文化演艺产品,既丰富夜游项目,又提升武义旅游的历史文化内涵。

(四)加快服务体系构建。做大旅游产业与旅游目的地建设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县旅游要谋求新跨越,必须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上下大功夫。一是加强旅游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导游服务中心的窗口作用,进一步完善87669115和12301的咨询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咨询服务水平。二是优化智慧旅游建设。以国家旅游局将年定位“智慧旅游年”为契机,依托现有的智慧旅游建设成果,积极开展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景区等的建设,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三方面加大资源整合和产品开发力度。尤其是做好商务网的建设,加强与驴妈妈、同程、携程等大型旅游网络平台合作。三是完善交通服务体系。编制全县旅游交通服务体系规划,完成城乡旅游交通标示标牌的建设。县旅游集散中心主体完工,柳城旅游集散中心启动建设,完善县城和南部地区旅游集散服务功能。

(五)加快服务品质提升。服务品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2014年,要以认真贯彻落实《旅游法》为核心,以争创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县为抓手,以打造最佳服务县为目标,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一是启动旅游标准化建设。起草制定武义旅游标准化实施意见,引导旅游企业标准化建设,促进旅游服务规范化。二是加强综合执法。建立旅游综合执法体制,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在行业管理方面,我们将以安全生产为根本要求,以标准化为努力方向,以创等级为重点抓手,重点抓好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和旅游社三大行业管理。在旅行社管理方面,积极探索旅行社的兼并重组,调研出台鼓励政策,推动我县旅行社行业整合提升发展。在酒店管理方面,从星级评定转向主题特色酒店创建转变,鼓励创建温泉文化、大唐文化、廊桥文化、明招文化等主题特色酒店。三是加大人才队伍培训。加强与旅游院校合作,培养一批旅游人才队伍。联合县劳动人事、总工会等部门,加大旅游基层人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同时,积极开展如“人人都是导游、人人都是武义旅游形象”等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市民的文明意识和旅游意识。

7.污水处理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篇七

1 2008年度主要工作

1.1 上年各类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2007年度, 南京市共实施国家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3933.33hm2, 规模开发项目2个共1333.33hm2, 产业化经营项目3个;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基地项目16个共3000hm2;市特色农业基地项目25个共1463.33hm2。各类项目财政总投资9244.9万元, 包括:中央财政投资1830万元, 省财政投资4314.5万元, 市财政配套2301.1万元, 区县财政配套799.3万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项目建设任务均按计划如期完成, 并全部通过省级验收。2008年7月上旬, 省农业资源开发局会同省财政厅对南京市2007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了省级验收, 重点抽验了江宁区、六合区;2008年7月底至8月初, 省农业资源开发局、省农林厅、省财政厅联合对南京市2007年度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基地项目进行了验收, 先后抽验了溧水县、高淳县、六合区和浦口区。验收期间, 省验收组采取听、看、查、访相结合的方式, 全面考核了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项目效益情况、市级验收情况等。经过检查验收, 省验收组对南京市2007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基地项目建设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认为南京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受到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 部门之间配合密切, 项目与资金管理严格规范, 项目工程质量与建设成效都较往年有所提高, 通过引进业主参与开发, 围绕重点区域实施项目, 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建成了一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形成了一批园区式开发典型, 取得了明显的开发效益。

1.2 当年项目按照序时进度顺利推进

2008年, 全年立项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国家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4366.67hm2, 规模开发项目1个共666.67hm2, 省科技示范区项目1个, 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试点项目1个133.33hm2, 国家产业化经营项目3个;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基地项目23个共3333.33hm2;市特色农业基地项目24个共1533.33hm2。各类项目总投资32854.55万元, 其中, 各级财政投资10970万元, 包括:中央财政投资2270万元, 省财政投资4983万元, 市财政配套2656.5万元, 区县财政配套1060.5万元。一是完成国家土地治理类项目5166.67hm2。项目建设共实施土方261.5万m3, 开挖疏浚渠道114.62km;配套各类建筑物999座, 其中, 泵站21座, 中沟级及以上建筑物100座, 小沟级建筑物878座;修筑硬质化防渗渠54.29km;铺设砂石机耕路120.74km;农田林网植树5.95万株。二是完成国家产业化经营项目3个。包括:江宁区顺达实业公司承建的200t蚕丝加工扩建项目、溧水县南京新得力食品有限公司承建的3000t黑莓浓缩汁加工扩建项目和南京东润食品有限公司承建的75万只獭兔产品加工扩建项目。三是实施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基地项目23个共3333.33hm2。项目计划和资金、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扩初设计及工程概算已先后批复到各区县, 要求2009年5月底前完成。年内, 我们着力抓好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并配合农林部门抓好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 配合财政部门抓好项目资金报账、拨付等工作。截止年底, 项目建设总体进度为54.6%, 其中, 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68.8%, 农业结构调整进度为44.1%。四是实施市特色农业基地项目24个共1533.33hm2。此类项目已按计划要求全面组织实施, 要求在2009年上半年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1.3 项目管理和创新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2008年, 我们按照上级农业资源开发主管部门工作要求, 结合郊县工作实际, 在“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水平、完善市级项目先建后补机制、创新农业科技推广费使用办法、推广管道节水灌溉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一是着力提高项目前期选项论证工作水平。积极推行部门评选、专家评审、中介审计相结合的项目选项办法, 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评估制度, 增加选项透明度, 提高项目选项质量。在抓好项目库建设的基础上, 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立项招标等方式选出产业优势明显、预期效益突出、带动作用较强的项目。二是完善市级项目“先建后补”工作机制。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修订了《市级特色农业基地先建后补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 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建设主体、立项原则、申报条件、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等内容, 以调动项目建设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着力提升项目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效果。着重完善和创新科技推广费使用管理机制, 由市统一组织公开竞争, 通过招标方式优选科技推广依托单位, 集中安排和合理使用科技推广资金, 细化落实项目区农业主打产业的科技扶持措施, 着力解决高效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制约性、关键性技术问题。四是积极在项目区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按照“逐步试点、总结经验、适度推广”的原则, 率先在江宁区横溪街道规模开发项目区和六合区冶山镇土地治理项目区推广试点低压管道灌溉技术, 以进一步提高项目区灌溉水的利用率, 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促进项目区农业降本节支、增产增收。

1.4 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工作取得新成效

2008年, 全市各级农业资源开发部门紧密结合本职工作, 以省、市农业资源开发网站和农业资源开发简报为主要平台, 以各地新闻媒体、报刊杂志为补充, 有重点、分阶段、多方位地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重点宣传农业综合开发在“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丘陵山区规模开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为全市农业综合开发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年内, 我们完成了“南京农业资源开发”网站的改版工作, 增加和修改了部分栏目, 在政务公开、页面美化、内容完善、功能强化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更全面、快捷地展示了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的精神面貌和项目风采。据统计, 全年共发布农业综合开发宣传信息稿件达40多万字, 考核总积分达8934分, 其中, 五个区县积分为7596分, 大多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年内, 市和区县共编发《农业资源开发》简报57期;先后在《南京农业资源开发网》发布本系统信息549条, 引用外埠信息350条, 本系统信息被《省农业资源开发网》有关栏目录用82条。此外, 全市两级部门在国家、省和市、区县级报刊杂志电视等社会媒体上发表有关文章或报道38篇。

2 全年工作主要做法

今年以来, 我们立足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实际, 全面把握上级农业资源开发部门新的工作要求, 按照“效益优先、突出重点、规模开发、投资多元”的基本原则, 始终坚持把精心组织项目建设、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丘陵山区开发、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为全办工作的中心, 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2.1 紧扣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 精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针对南京市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任务繁重、项目建设标准要求较高的实际情况, 我们着力抓住工作重点, 强化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 改进工作方法, 精心组织实施各类项目, 确保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一是在建设主体选择方面, 积极依靠市场力量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在选项和建设项目过程中, 积极引导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种养大户的直接参与。江宁区横溪街道的省丘陵山区基地项目, 采取“公司+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项目建设,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据统计, 2008年, 全市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工商企业共有35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家, 并间接带动近30个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二是在项目实施方面, 着重规范项目工程招标和监理等关键环节。进一步规范区县项目工程招投标操作方式, 建立健全区县农业资源开发部门、财政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等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六合区和溧水县把各类项目招投标工作纳入区县政府设立的招投标管理中心统一管理, 切实提高了项目工程招投标工作质量。在工程监理方面, 继续依托有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把好项目建设质量关, 并通过强化合同管理, 明确各方工作职责, 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三是在后续管理方面, 建立健全农业综合开发绩效考评机制。在进一步完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继续组织各区县对前一年度已建的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客观、有效的绩效调查和评价, 以逐步形成科学、公正、可行的项目绩效评价机制, 全面掌握项目投资建设的综合效益, 切实提高项目决策和管理水平。

2.2 以重点区域和产业为突破, 构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基础

年内, 我们根据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要求, 按照“突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做大做强”的基本思路, 继续加大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扶持, 实施规模化开发, 发挥项目的规模效益。江宁区横溪街道连续三年实施国家土地治理规模开发项目, 项目总投资达1770万元, 通过项目资金的集中整合、连续投入, 形成了全市规模最大、集中连片的西甜瓜农业园区;浦口区星甸镇抓住农业综合开发连续立项扶持的契机, 分层次推进, 打造了一批规模较大、集中连片的苗木、花卉、茶叶等高效农业产业基地;六合区以雄州、八百桥等镇为中心, 改造中低产田1100hm2, 全部发展富硒水稻种植, 与往年建成的项目区共同构成了南部地区规模较大的优质稻米产业带;溧水县以和凤镇、晶桥镇、傅家边科技园为核心, 通过实施省丘陵山区基地项目, 建成了一批千亩以上规模的林果、苗木、有机茶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高淳县以桠溪、东坝、固城等镇为重点区域, 采取填充式发展和整体性开发模式, 拓展诸如有机茶、早园竹、经济林果、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7万亩, 加快了东部丘陵山区高效农业产业规模化开发的进程。

2.3 大力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今年以来, 我们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 优先选择发展基础好、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加工型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充分利用农业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促进形成以市场建企业、以企业联基地、以基地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江宁区扶持建设的南京顺达实业公司蚕丝加工扩建项目, 大力推行“公司+蚕桑协会+农户”的模式, 实现了公司与蚕农双赢的局面, 企业新增白厂丝生产能力200t, 增加了茧丝绸加工企业效益。企业通过扩大产能, 年需新增干茧600t, 带动周边农户5200多户养蚕, 实现人均增收700多元。浦口区星甸镇以省丘陵山区基地项目区为平台, 依托南京雨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 实施蔬菜产加销一条龙经营, 加快了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六合区竹镇镇依托南京金万方实业有限公司、南京德泰果蔬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 提高了丘陵山区应时鲜果种植、加工与销售能力, 加快了该地区优质农副产品的市场化进程。溧水县扶持建设的南京新得力食品有限公司黑莓深加工项目, 为企业增强了3000t黑莓产品深加工产能, 企业按照保护价收购黑莓鲜果, 每季可有效解决当地农户种植黑莓80%的上市量, 给周边农户带来每亩2000元的收益。高淳县淳溪镇永联圩国家土地治理项目区, 加强与高淳县水产批发市场合作力度, 依托其完备的销售网络和信息渠道, 积极搭建以螃蟹为主的名优水产品的销售平台。

2.4 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帮扶, 加快丘陵山区资源开发进程

2008年, 我们按照全市郊县工作会议精神, 立足部门工作职能, 通过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 继续加大对各区县和经济薄弱镇的扶持力度, 加快丘陵山区规模开发步伐。年内, 我们重点对六合区的竹镇镇、冶山镇与马集镇, 溧水县的和凤镇、白马镇与石湫镇, 高淳县的桠溪镇与东坝镇进行立项扶持, 安排土地治理项目766.67hm2, 实施省丘陵山区基地项目8个, 市特色农业基地项目3个, 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1个, 各类项目财政投资为3675万元, 占全市项目财政总投资的33.5%。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我们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 重点针对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 坚持以“治水、改田、筑路、造林”为主要内容, 加大土地整理, 完善田间工程配套, 进一步改善丘陵山区落后的农业生产面貌。同时, 我们以实施各类特色农业基地项目为抓手, 在项目区加大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力度, 按照农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要求,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农产品生产, 不断提高丘陵山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提升经济薄弱地区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培育高效农业的新的增长点, 促进经济薄弱镇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

2.5 发挥财政投资的引导作用, 积极打造农业招商引资平台

今年以来, 各区县和项目镇积极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这个载体,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吸引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农业综合开发, 放大农业综合开发的乘数效应, 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据统计, 今年以来, 在全市近两年建设的项目区内, 共引进社会资本累计到账40560万元 (包括工商资本23291万元、民间资本17269万元) , 是引资项目区财政投资额的4.2倍。江宁区今年在近两年项目区引进“三资”到帐3780万元, 重点发展设施农业、花卉苗木和休闲农业;浦口区今年在近两年项目区引进“三资”到账3250万元, 促进了花卉苗木和特色蔬菜等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六合区以省丘陵山区基地项目区为重点, 全年在近两年项目区引进工资商本到账9090万元, 大力发展苗木产业和特色经济林果产业, 加快了丘陵山区优质农业资源规模开发进程;溧水县今年在近两年项目区引进民间资本到账8260万元, 在项目区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和水产养殖产业, 并加大对周边种养农户的培训和指导, 提高了项目区周边农户的经济效益。高淳县通过引进企业和大户入驻近两年项目区, 着力发展经济林果、食用菌、水产养殖产业, 今年实际利用各类社会资本16180万元, 进一步做大做强了高效农业产业发展规模。

3 2009年度工作思路

2009年, 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 围绕市委、市政府对郊县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 坚持“规模开发、科技开发、产业开发、多元开发”原则,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为推进郊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同时, 主动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创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 探索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新途径,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水平和成效。

3.1 统筹各类项目资金投入,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2009年, 我们将根据郊县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有重点、分层次地培育和发展农业主导产业, 提高项目建设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服务的紧密度。拟从三个方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大力实施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体的土地治理项目, 通过田林路渠综合治理、桥涵闸站全面配套, 加快配套有效实用的农业基础设施, 提高项目区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提升现代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二是建设一批具有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特色农业基地项目, 发挥郊县不同区域农业资源优势, 重点扶持花卉苗木、林茶果竹、特色蔬菜、生态养殖等农业产业, 加快全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提升现代农业的产业发展水平。三是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在项目区大力推进产业化、标准化和专业化三位一体的生产方式, 采取“龙头 (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 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业富农民”的经营模式, 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提升现代农业的组织经营水平。

3.2 实行农业集约规模开发, 推进高效农业园区建设

按照发展农业园区的理念, 以土地治理类项目和基地类项目为载体, 实行统一规划、集约开发、规模发展、整体推进, 建成一批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产业高效、规模连片的高标准农田, 努力把省规模开发项目、省丘陵山区基地项目等建设成为园区农业的突出亮点。重点抓住三个环节:一是以园区建设的理念把好项目区域布局和项目选择关, 注重在重点区域培育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通过逐年扩展项目区域范围和做大产业规模, 打造农业综合开发特色园区。二是按照园区发展要求组织项目建设, 合理确定项目工程建设内容, 因地制宜建设农田排灌、田间交通、温室大棚、保鲜冷库等配套设施, 推动农业园区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 为园区发展建设标准较高、配套完善的生产载体。三是加强对园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 着力提高农业园区的科技含量, 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提升园区农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 加快园区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 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园区生产体系。

3.3 推进项目管理机制创新, 不断提高项目投资效率

一是完善统筹开发机制, 在项目整合上寻求新的突破。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这个平台, 努力探索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其他相关支农资金相互配合机制, 按照“来源不同、渠道不乱、密切配合、成果共享”的原则, 实行项目集聚共建、资金集中投入,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整体使用效益。二是完善项目区土地流转机制, 在适度规模经营上寻求新的突破。以项目建成区为载体,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鼓励和引导项目区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吸纳各类社会资本入驻项目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凸显项目区农业规模效益。三是完善项目扶持机制, 在市场主体建设项目上寻求新的突破。积极引导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种养大户, 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基地类项目的实施主体, 鼓励以农产品销售为纽带、管理规范、有经济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直接承担项目建设任务, 把财政支农和开发主体自身利益结合起来, 实现项目区可持续发展。四是完善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 在提高管理水平上寻求新的突破。继续抓好项目竞争立项制、项目建设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财政资金区县报账制的规范执行力度, 建立健全由农业资源开发部门、中介机构、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 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3.4 不断拓宽部门工作领域, 努力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8.污水处理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篇八

关键词:空管工作 管理机制 管理系统

民航空管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航空部门,在协调空中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民航空管工作的要求也较高,要确保每一项工作做到严谨周密、细致流畅,避免突发事故的产生。对于这份工作,党和政府也给予极高的重视和期望,在民航空管的工作建设中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出科学的发展思路,在思路的指导作用之下再进行具体的实施,提高民航空管的工作质量。

1 民航空管工作的发展方向

1.1 明确自身的职责

民航空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这一系统结构是实现空中飞行安全以及起飞正常的重要保障,它承担着协调空中路线、维护航空安全以及飞行指挥等多项工作。要使空管工作真正的实现科学高效就要明确空管工作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制定适合的工作方针,引导空管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1.2 要坚持思路周密、工作細致的标准

空管工作不同于其他的工作,它关系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担负的使命和责任都非常的重。空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对空中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合理的空中航线、实施雷达管制等。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有一个周密的思路来进行合理的安排,然后通过细致具体的工作实施,来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在日常的管理和指挥工作中,每一个信号都要进行详细周到的分析,对每一个部位的设备都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对天气的数据也要准确的计算,这些常见的工作也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可以出现偏差。

1.3 实现安全流畅的目标

安全是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要使得空管工作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首先要确保安全,与此同时还要讲究工作的流畅性,这是每项工作进行时的根本目标。在抗击灾害等其他特殊的飞行情况时,空管工作的核心都是安全,将生命放在第一位。要保障空管的安全和流畅,就要严格的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保证整个飞行过程中的持续安全。与此同时,还要积极的参与到工作当中去,对飞行中参与的各个方面进行协调,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来避免航班的延误等问题的发生,保证飞行的流畅和安全。

1.4 实现零失误的工作目标

在空管工作中,人为原因以及机体故障是造成飞行问题的两个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航空这一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飞行量也日益增多,这就给空管人员造成了许多压力。零失误应该作为空管工作永久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空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责任产生足够的重视,树立工作之中无小事的意识,建设高效的工作团队,以此实现空管工作的安全。

2 对空管工作指导思路的具体实施

2.1 提高空管工作系统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空管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技术部门、天气部门以及管理部门等多个方面之间的协调和合作,这些部门通过彼此之间的联系构成空管部门的工作系统,各部门在这一系统中有序的运行为空管部门的安全工作提供了保障机制。因此提高空管工作系统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是实现空管工作安全的必要基础。首先,要形成以管理中心为核心、以区域、终端、塔台为主线的工作系统,使其在一个中心的领导之下能够协调运行。其次,要重视先进技术在空管工作中的应用,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达,以达到监控和协调的作用。要对空管设备进行优化,进行集体的采购、管理和使用,对空管的工作系统进行完善,减少飞行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天气因素对航空的重要影响。要建立全面的天气监控体系,对天气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和信息传达,加强气象设备的基础建设,提高天气监控的预测能力。

2.2 发挥一体化管理机制的优势

实施一体化的管理机制,能够对空管工作系统之中的各个部分得到最充分的调动,增强系统的工作能力和效率,使空管系统在突发情况下也能有序协调的进行工作,有效的解决问题。要实现一体化管理机制的全面实现,就要从工作管理的内部出发,创建适合的管理制度和规则,明确各个阶层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使空管工作从根本上实现规范化,达到安全、流畅的目的。此外还要正确处理各种权利、责任、义务之间的关系。要调动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2.3 积极大胆的进行创新

空管工作的创新要体现在对管理机制、技术和规范等内容上。对空管工作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使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和科学,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实现各部门之间快速且高效的信息传达和共享。还要进行技术的创新。在复杂的天气情况之下,通过对先进技术的运用,提高对天气预测的准确性,保证航班的安全和流畅。其次,要对空管部门的基础设备进行创新和增强,协调东西部的发展,推动我国空管水平的整体提高。以航空运输的需要为方向引导,对西部的空管工作进行有力的改造,摆脱落后的现状提高西部航空管理的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除了上述的几个方面之外,还要对整个管理工作采用创新的技术,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跨越性的发展。要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意识,引进先进的技术,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更好的管理,形成各种技术的集成,积极的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为航空运输提供安全的技术保障。

2.4 重视对人才的发掘和应用

人才是一个工作体系中的灵魂,是工作和谐有序运行的重要部分。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和需要,指定人才培养的战略计划。要深层优化劳动分配制度,建立平等工资管理模式,以提高高水平和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使整个人才队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还要在团队中建立竞争机制,来激发人才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对人才进行现金的技能培训,尤其是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的培训,提高团队的管理水平和工作素养,实现人才团队的专业化和高水平化。

空管工作对航空运输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航空运输具有安全保障作用,还能够解决航空运输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设备问题,除了上述的几条策略之外,还要注重对空管文化的建设和强化,建立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使空管工作真正实现安全流畅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卜恩书.坚持持续安全理念科学构建空管设备保障体系[J].空中交通管理,2009(04).

[2]唐宇,钟韵.空中交通管制员情绪的有效管理[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01).

上一篇:描写春天优美段落摘抄下一篇:《筑梦计划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