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模式构建论文

2024-08-31

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模式构建论文(精选11篇)

1.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模式构建论文 篇一

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通过提问,教师能多角度、深层次地调动学生主动思维,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一种和谐的交流状态,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的提问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并对物理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因此,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课堂的有效提问。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1、要紧紧衣靠教材,问题交流互动,突出重、难点。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新课程课堂评价由注重结果性转向过程性评价,由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师生的互动交流,由关注学生回答转向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课堂提问必须寻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题意清楚、准确严密,要善于围绕教材中心,寻求关键点,抓住主干,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揭露矛盾,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了“加速度”这个概念之后,我设置这样几个要求学生辨析并举例的问题:(1)、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吗?(2)、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吗?(3)、速度为零的物体加速度一定是零吗?通过对这几个学生们易犯错的问题逐一辨析,并结合具体的例子,加深了学生对加速度这个新的物理概念的理解,突出了重点内容的掌握。比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一节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释疑型问题: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吗?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从新旧知识的冲突中提出,激起了学生的内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学生的内需,也突破了知识上的难点。

2、教学目标明确,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在物理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要有代表性,能使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要学生回答,可以是问而不答,也可以是自问自答,要根据提问的目的灵活处理。所提问题要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含糊不具体的提问,学生思维难以开展起来。因此,在拟定提问的问题时,要事先计划好,尽量事先写在教案中,并加以严格推敲。比如高二《电磁感应》这一节,我所采取的探究方式是完全开放式的,为学生准备了足够的器材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进而得出结论。我在最后几分钟内又提出了以下问题:当原磁场磁通量变化不同时,是否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也不同?当磁铁(或通电原线圈)在感应线圈中插入或拔出的快慢不同,是否电流计指针偏转角度大小就不一样?这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规律呢?能否用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同学们又动起手来,不一会就有同学喊起来:“磁铁移动得越快,电流越大”、“导体棒切割得越快,电流越大”,我笑而不答,只是布置了下次课的预习问题。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当是用所学知识而消灭存在的问题,而应当是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不仅使教学活动继续下去,还能持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发散思维,对提高课堂效率大有裨益。

3、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能够以点带面

面向全体学生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言,即要使全体学生的心态处于高度集中和准备回答状态。当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个同学在心里都拟出一个答案,从而加深理解,巩固知识。要对每个学生讨论的回答给予充分尊重,要认真善待学生提出的或回答的每一个问题,要给学生向老师提出质疑的机会,要鼓励学生围绕课堂主题内容提出质疑,要鼓励学生敢向老师发问。如果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时创造出的正确结论,我经常给与“某某解法或某某公式”的鼓励;如果对于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我以“请你慢慢地说”表示安慰;如果对于答案基本正确不尽完善者,我会说:“不错,再思考一下你能回答得更完美的”来评价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对于不完整的答案,我用“谁能继续补充”来暗示大家继续思考;如果对

于错误的答案,我以安慰的口气说“请你坐下再想想”,接着启发其他同学:“谁和他的想法不同?为什么?”来暗示他的错误,并鼓励解决问题等等„„。学生一定能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爱意与期望,吸取智慧和力量,课堂一定会是愉悦和谐的氛围,健康向上的情景,洋溢有效互动的局面。

二、课堂提问的方式

问题既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也是学生获得、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鉴于问题在引导学生探索、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功用。课堂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问”、“怎么问”。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1、激发兴趣式提问

这类设问的目的是激励学生思维能动性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探索、学习有目标、有方向。常用于新课的引入阶段或是由知识的低层次要求向高层次要求转变的时候。比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上课前我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汽车追尾事故现场的视频资料,然后提问:你知道我们汕头市每年有多少人因车祸失去生命吗?你知道发生车祸的原因有哪些吗?要怎样做才能尽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从生活实际中提出上述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但不一定是热烈兴奋的场面,此时学生已深受震动,探究欲望被激发,认真严肃的思索并讨论起来。又如在研究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与其相邻的物体没有压力作用时,我准备了一个装水的矿泉水瓶,去掉盖子,分解式提问如下:(1)如果瓶子静止时在瓶底打一个小孔,水会流出来吗?(2)如果瓶子做自由落体运动,水会流出来吗?此时我不急于给学生下结论,而是让学生亲自做实验,结果发现水不会流出来!学生的兴趣来了,接着又提出问题:(3)瓶子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水流不出来,那么,如果把瓶子向上抛出,瓶子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水会流出来吗?我又让学生亲自实验,以验证猜想,结果是水竟然还是流不出来!至此,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极高,产生了许多疑问和猜想,我再因势利导,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生活情境式提问

结合物理学科知识创设生活情境,让问题来源于生活,这样的问题才有生命力。所以,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设法把物理过程情境化,把物理概念生活化。例如讲冲量与动量时,如果直接给出“冲量是力和时间的乘积”、“冲量等于动量的增量”,然后讲公式,做练习巩固。这样的教学,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因为这样教学只注重了讲解的效率和解题效率,却弱化了情感效率,忽视了问题效率,有悖于新课改的理念。如果采用有效提问的策略,提出以下问题:我们经常打球,也经常看到足球运动员敢于用头去顶球,也经常看到运动员把球顶进了球门的精采场面。可是,如果是同样速度的铅球,运动敢用头去顶吗?学生的第一反应当然是“不敢顶”,让学生说说“不敢顶”的原因时,学生好像懂了,可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心里就像憋了什么似的,此时,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引出冲量、动量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很显然,后一种提问比前一种提问有效,它将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

3、引导式提问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阶梯式设问,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全面、深入的理解概念、规律、特点或公式、定理、定律等,完成由旧知到新知、由表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和深刻性的有效方法。常用在新知识学习阶段,目的是不断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思维去发现新知识。比如在“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有一道常见的题型。例:一个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当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1=10N时,恰能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求当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2=20N作用时的加速度。通常教师在讲解这道题时,为充分体现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以尽量完整的步骤、规范的格式展现给学生,可教学效果

0

0

往往不理想。基于这道例题的典型性、综合性和复杂性,我的做法不是直接讲解,而是先引导学生讨论掌握好下面几个简单的例题:例

1、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求物体在水平拉力F=5N作用下的加速度。例

2、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μ=0.2。求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20N作用时的加速度。例

3、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拉力F=20N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这样的引导性设问帮助学生构建阶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维,全面、深入的理解、掌握例题中的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应用所学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搭桥式提问

搭桥策略是指教师为使学生对当前问题做进一步理解的需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以便学生能自行构建知识体系和物理思维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行为活动。在教学中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有效提问,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知识的意义构建,教师的作用是搭桥引领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都告诉学生。例如我在讲“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内容时,采用这种方式的提问教学,在测定学生的知识和理解方面:问题(1),如何分析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车辆经过公路弯道需要的向心力是由哪些力提供的?在提升学生观察和描述现象的能力方面 :问题(2),我县环岛公路路面在拐弯处不是水平的,而是一侧高、另一侧低, 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是为了下雨时雨水容易流走,有人说这样车可以跑得快„而你的想法呢?在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问题(3),为什么公路转弯处半径越小,路面的倾角就越大呢?又如公路转弯处路面修成倾斜的,除了安全考虑之外,还有就是车上的人以规定速度经过时,人不会往外倾斜,感觉会舒适些,为什么会这样?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学生对学习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和运用,把问题进行分解,然后通过提问层层深入,逐步搭建问题桥梁,让学生能顺藤摸瓜,自主寻求答案,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物理课堂提问的作用

01、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如果注意力集中,大脑中有一个学习兴奋中心,听课效果就较理想。教师光靠静讲、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达不到要求的,而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提问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对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

4、提问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善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正像教育家顾明远所说的,“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或缺乏思维能力,碰到问题不知怎样提出来,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有经验的物理教师,几乎在每一节课中,都要精心设计不同水平的形式多样的提问,选择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去回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并以高级认知问题去鼓励学生的思维价值、观念和证据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物理学科室:张培山

2014年11月

2.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模式构建论文 篇二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作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也说过:“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只有面对一个问题, 才会试图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其中思考、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一个高效学习的过程。教师不仅要会教, 而且要会导。那么, 如何才是“导”呢?在陶行知看来, “导”即是“一要提问, 二要指点”。[1]课堂提问是指教师为了引发学生产生一些心智活动的信号刺激, 且可以观察其反应, 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一种教学或要求他们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提示或用于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一种刺激。[2]在教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有效提问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气氛,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思考来开发学生智力, 还可以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3]

二、相关准备

研究课题:细胞中的无机物。

实例的典型性:江苏省苏州市一所知名高中, 学生水平较高, 教师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工作7年, 教学经验较为丰富。

课例分析方法:通过使用课堂录像的形式进行全程记录;对教师和随机选择的学生进行访谈;对课堂中教师提问的题目、提问设计以及提问的技巧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核心概念:课堂提问是指教师为了引发学生产生一些心智活动的信号刺激, 且可以观察其反应, 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一种教学或要求他们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提示或用于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一种刺激。

三、对教师课堂提问的记录和分析

(一) 课堂教学的记录

通过对课堂教师提问活动的观察, 以分析本课程的教学特点。表1即为部分教学程序的记录。

(二) 课堂教学分析

本堂课一共提问了40个问题, 问题类别如下:记忆性问题24次, 占全部提问次数的60%;推理性问题12次, 占30%;创造性问题3次, 占7.5%;评价性问题1次, 占2.5%。师生们通过提问形式进行活动的时间为总时间的35%左右,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解答, 教师再总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也基本包含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师提问层次较为清晰, 由易到难, 逐步深入;问题来源方式多样, 如教师直接口头发问、PPT播放、课本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较为积极, 答题质量较高, 完全答对25题, 需教师补充的有5题, 答错2题。

四、高中生物课堂提问教学模式初探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对象会进行教学问答, 也就是课堂教学提问。[4]而提问的技巧很重要, 下面对提问的技巧进行简单总结。

1.从常见生活现象入手进行提问。从常见生活现象入手进行提问, 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上面的案例, 从“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什么”入手, 这样学生会从自身考虑, 容易接受这个问题, 也会激发自己去思考。

2.提问语言要精炼。教师在课堂提问时, 所提的问题不能过长, 过长或啰嗦的问题会让学生无法清晰地明白你所提的问题的核心点是什么, 这必然会导致学生不知如何作答, 或者答非所问。精简的语言会使得问题一目了然, 学生比较容易掌握问题的关键, 找到切入点, 自然容易回答。

3.提问要有层次性。有时会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学生一时间很难回答, 教师要学会将难的问题逐步分解成为较简单的问题一一解答, 逐步攻破。如对于问题“为什么炎热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要喝盐水”这一问题, 学生一时可能无法找到解答的关键点。教师可以将其分解成几个较为简单的小问题, 如“炎热季节室外有怎样的特点, 盐水主要成分有那些, 这些成分对人体有何作用呢”。通过这些小问题的一一解决, 从而使得较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4.提问的对象要面向全体。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 教师所提的问题不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回答, 但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对于这一点, 教师设置问题时一定要考虑问题的难度和跨度, 以及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原则是所设计的问题要使得大部分学生通过思考可以解答, 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是在向自己发问,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5,6]

5.提的问题要新颖, 具有启发性。课堂教学中, 教师尽量不要提封闭式的问题, 即教师不能随口就问“对”或“不对”, “是”或“不是”这类问题。所提的问题要围绕能使得学生发散思维这一中心进行。有经验的老师会这样提问:“你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呢?”“为什么你会得出这个结论的呢?”这样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如可以通过比较以下两个问题, (1)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在哪里?光合作用需要什么?会生成什么?” (2) “如果我们将绿叶比喻成绿色工厂, 那么厂房、原料、动力、产物各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虽然说本质上是一样的, 但前者会易于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而后者可以使学生在联系实际生活的过程中, 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这样效果自然就会好很多。

6.提问要选准时机。提问的时机很重要, 选择恰当的时间提问, 会提高发问的效果, 那么什么时候提问比较恰当呢?由于提问的时机更多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 要善于从学生的语言、表情、神态中去发现学生思维上的困惑, 要在学生似懂非懂, 有所思考, 有所疑惑, 急于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的时候提问。[7,8]同时动态地去不断地生成新的问题, 这样才能及时地引导学生思考、感悟, 从而解决问题, 记住知识点。如讨论完“为什么炎热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要喝盐水”这一问题之后, 及时提问“细胞中的无机盐有什么作用”, 这一问题是对上一问题的进一步概括和总结, 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7.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反馈。教师对学生回答完问题要给予一定的反映。在学生问答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只是接受自己所期待的答案, 要能够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想, 有不同的想法。教师如果只是用唯一的标准答案去衡量学生的答案, 那样就会限制学生思维发展, 阻碍学生的思路。在课堂问答时, 教师要认真倾听、及时表扬、继续发问和归纳总结, 这样可以提高问题的效果, 同时可以给学生很多的鼓励。

五、结语

总之,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进行信息输入的一个主要途径, 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联系好教与学的纽带, 从某种程度来说, 课堂教学的艺术就是发挥好课堂提问作用的艺术。合理有效的问题设计, 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是他们的和谐统一。只有充分重视和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才能使得学生轻松、高效地学习, 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摘要:教育的基本方式是课堂教学, 而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常规而重要的环节。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师生相互沟通、交流、理解, 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思考、探索、创新和自我表现。本文通过实例来分析高中生物课堂提问教学模式, 为提高生物教学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提问,教学模式,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思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代鸣.生物教师课堂提问与教学中的概念转变[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 :140-141.

[4]段志贵.优化课堂提问的六个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3, (8) :48.

[5]杨启光, 吕佳玲.混沌理论视野下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管[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6 (5) :89-93.

[6]汪健群“.问题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学生物学, 2003, (6) :14—16.

[7]潘秀菊.浅谈生物教学中提问的合理性原则[J].科技信息, 2009, (14) .

3.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模式构建论文 篇三

关键词:高中地理;对话理念;教学方式

高中地理教学范围主要分为自然地理和人为地理两个方面,其跨度和知识广度比较大,因此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中进行地理知识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并且还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对话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增强。

一、高中地理对话理念下的基本特点

1.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显而易见,在地理教学中只有学生与教师之间时刻保持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学生才会在学习中更加投入和快乐,只有学生与教师之间不断去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学对话才会变得有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好有良好的感情基础,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另一方面学生要尽可能去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教师要与学生互相交流彼此对地理知识的一些看法,并可以基本认同对方的观念,这样师生之间才能进行基本的对话和沟通。

2.对话的前提是双方之间的互动

在具体教学中,对话理念的存在必须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时刻保持基本的教学互动,如果没有了基本的互动过程,对话也会无从说起,而互动的过程其实不仅仅局限在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在互动过程中,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必须符合学生的接受方式,因为教师所有教学理念的传递主要是通过语言去表达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地理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心理,很好地将教学沟通与具体的知识传授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保持良好的情感交流。

3.对话中教师的主动性更强

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对话的存在需要教师充当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角色,当学生对一些地理难题无法理解并找到教师时,作为教师需要耐心地为学生讲解,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变得高涨,只有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调动,师生之间关于教学问题的交流就会更加频繁,学生也会乐于与教师沟通交流,分享自身的一些观点。

二、对话理念下地理课堂中提问教学的运用方式

1.要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如果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比较沉默,遇到一些问题也不去向教師请教,显然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十分不成功,教师要想创造很好的教学气氛首先必须与学生之间有平等的学习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克服比较紧张的学习情绪,教师需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都要充分尊重其想法,这样不管学生的成绩好坏都会积极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自然就会变得活跃,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在讲到工厂选址时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些问题:化工厂设在河流的什么位置,选择的风向应该是哪个方向的,选址需要满足哪几个要求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气氛被很好地调动,而且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是否准确教师都应该肯定,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被打击,而是要不断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建一些问题

一般而言,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记住将具体的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生的想象空间就会广,思维也会活跃不少,这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许会更多,因此教师只需要注重创建一些提问场景,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冷锋、暖锋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去模拟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几种情形,并且问到学生往往冷空气到来都会大风降温,随后会下雨,最后天气晴朗,学生是否感受到了,这时学生将会想到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并联想到地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学生在后续地理学习中也会自觉地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3.告知学生如何去提问

其实在地理教学中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不知道如何向教师和其他学生提问,这是比较致命的,所以教师必须找到学生之所以不会提问的基本原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中的安排,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去提问。比如,在讲解环境问题时说到植被破坏、过度放牧所引起的荒漠化问题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去探讨,荒漠化不断严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还是人类自身,最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治理的一些措施,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教师让学生进行提问时不仅要让学生去提一些与地理知识联系比较广的问题,还要让学生之间进行提问,这也是为了让学生彼此进步。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问教学是课堂教学中无论如何都不能缺少的主题,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建立很好的平等教学关系,还需要去尊重学生对地理教学的一些看法,这样教师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加和谐,学习气氛变得活跃,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汪汉旗.高中师生对“地理课堂提问”认知的调查研究[J]. 地理教学,2013(20).

4.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模式构建论文 篇四

1 通过提问为传授新知识打好基础

每次讲(学)新动作前,教师应抽出一定时间,提问以前学过的且与新学动作技术有联系的问题。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示范,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引出了新课的动作概念,再进一步阐明,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新的动作技术打下了基础。因此,课前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提问,对于那些理解不透的重点、难以攻破的难点,似是而非的疑点,相互联系的节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并且使这些问题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真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例如:初学鱼跃前滚翻时,应在团身前滚翻动作熟练掌握后,再练习远撑前滚翻,然后引出鱼跃前滚翻动作。学习新动作时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动作要领是什么?区别在那儿?各有什么特点?如何保护与帮助等。提问时,如果第一个学生回答得不完整,或者有错误,教师应不忙作解答,可再提问一两名学生。这样可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从而更好更快地领会、掌握新动作。

2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程度

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断观察和了解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知识)的程度,来检查自己教学的效果。这虽然可以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和完成动作技术的质量上作出判断,但往往还不全面,若能提出一两个问题,找几个理解程度不等的学生来回答,更能全面地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例如:前滚翻分腿起动作要领是什么,应注意哪几点等。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动作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又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从我的实践情况看,经常进行课堂提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动作质量就高,记得也较牢。

3 通过提问复习和巩固教学重难点

在体育课中,教师提问教学的重点难点,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在学生的脑子里打下深深的烙印。所提的问题,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就应认真地考虑,应突出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时的薄弱环节,并且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重点内容上,使提出的问题真正能起到复习和巩固重点内容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动作的用词要重点难点突出,确切精炼,通俗易懂,熟练的运用动作术语和口诀,既使学生易懂易记,又有利于学生领会动作要领。

例如,教师在讲解排球垫球的手臂动作时,简练地用“压腕”、“提肩”四个字来强调手臂动作要求,既简单形象又易记。当然简练也要注意讲解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能顾此失彼。

4 通过提问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目的地提问。学生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学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对问题已产生兴趣。这时教师应采取“抛砖引玉”的方法提问,让学生自己回答思考的问题。如前滚翻动作,教师可以用圆和方的滚动作比喻进行启发,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圆的滚动快又容易而方的不易滚动的原理,使学生从形象的比喻中得到启发,加深对前滚翻低头、收腹、团身动作要领的理解。另一种是:课堂纪律松懈,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或对问题不感兴趣。这时应采取“问答式”的提问,用一些难以回答或容易疏忽的问题让学生(尤其对精力分散的学生)思考、回答,这样可促使大家对问题产生兴趣,收到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的效果。

5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求知欲

体育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每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舒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而,有兴趣的学习,丰富多彩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所学习和应该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往往是牢固的。比如田径课一般来说学生兴趣不大,特别是中长跑课,不少学生有畏惧心理。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长跑后肌肉有酸痛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极点?出现极点后如何消除它?学生很想知道其中的道理,这便引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利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而且还会使学生正确理解中长跑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现象,加深了学生对中长跑运动在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所起的作用的认识,对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6 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有真正价值的共性问题,可以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完成教学计划,更重要的是能诱导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思路进行积极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刻苦性。例如一次上跳高课,我问:“提高跳高成绩首先要提高什么能力?”一般情况学生都知道:“是弹跳能力。”“请哪位同学用已学过的物理学‘竖直上抛运动’公式,来分析一下跳的高度与起跳初速度的关系?”当我把写有这个公式的小黑板展现在同学们眼前时,大家顿时活跃起来。从公式中,他们知道跳的高度与起跳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后,练习弹跳力的热情高涨了。以此又引出如何练习弹跳力,有哪些方法等问题。

5.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模式构建论文 篇五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形势下我国高中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旨在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师生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学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 提问 问题

随着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加之信息技术被广泛引入教学之中,作为课堂教学技能之一的提问,其目的、功能、评价也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目前英语课堂提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来看,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材料基础上,对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应遵循的原则和相应的解决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问中出现的问题

1.1提问对象的选择不合理

从调查情况来看,教师们比较喜欢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这样即节省时间,也可以保证教学顺利的进行,但是不利于考查个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不愿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没有予以鼓励,而是一味采取点名的方式,但是提问对象也只局限于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长此以往,会造成很多学生大脑不会积极主动思考,参与不到课堂中来。从提问中,没有看出教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区别地设计和安排所问问题。而会出现学优生回答的问题难度不够,个别学生又对回答的问题力不从心的情况,这样大大降低了提问的效率。

1.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反馈不足

教师普遍对学生的回答的评价过于简单,使用的词语基本局限在“Good”、“Right”和“OK”上。很少对学生进行表扬、称赞或者鼓励。学生因而没有回答正确后应有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反而因为答错问题受到教师的指责而懊恼,自尊心受到伤害。

1.3候答时间过短

尽管教师多数问题都给了学生定的思考时间,但是待答时则普遍偏短。研究表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等待的平均时间大约为1秒钟,如果学生在短暂的1秒内不能足够快地思考以形成一个答案,那么教师会变换问题或重述、或点答另外一个学生。对较难的问题来说,这一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这种现象在赶进度的高年级教学中更是屡见不鲜。

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效率的策略

2.1提高教师提问意识,对提问进行精心准备

首先,教师要避免课堂上的随意提问,所有的问题都应该是备课时精心设计和准备好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即提问的原因、期待的效果等,教师应该事先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可能做出的回答有思想准备,即

用心 爱心 专心

要对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做预测,尤其是那些参考性的问题,学生会给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课上可能会出现对学生的正确答案给予否定的情况。不要出现教师拼命地把学生的答案往自己预想的答案当中带的情况,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有些答案也是可以接受或可行的。

2.2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积极主动

英语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集体回答问题不但教师不能准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能给每个学生锻炼的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愿回答。以下几种鼓励方法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过程中来:①教师要以友好、温柔,鼓励式地口吻提出问题。②提问时采用微笑,眼神接触等方式鼓励学生。③如果学生回答不正确或者不能回答问题,教师要欣然接受,而不是批评学生。也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对其提供帮助。

2.3采用多种形式,巧妙进行反馈

对于没有正确回答问题或者回答不完整的学生,要给出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的表扬应该具体,要具体指出学生好在哪,哪里值得表扬。这样学生就容易有成就感,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让每一位站起来的学生尽可能圆满地回答问题,这样才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转问可以在两种情形下使用:第一是当第一个被提问者回答问题出现了困难,经鼓励或提示后依然不能进行下去的时候,为了避免拖延时问造成课堂结构的松散和教学气氛的沉闷,教师可以转问。第二是当第一个被提问者给出了答案,但是教师还想知道其他学生的见解时,于是转问,这样是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4根据具体情景,准备控制待答时间

在课堂提问,所有的问题都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问和空间,就算是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也需要时间来组织语言,以圆满回答问题。其次,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准确掌握候答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所提问题有个精心的准备,对于问题的类型、层次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确定大概的候答时间。难度高的,需要学生回忆、猜想、联系和组织语言等的问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问。另外,如果题目简单,候答时间就不宜过长,以免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再者,候答时间的长短还要依不同的提问对象而定。学生的认知水平、反应速度、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学生需要不同长度的候答时间,教师要对教学对象的各方面差异十分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3结语

总之,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升华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通过这些过程的锻炼而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最终达到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6.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模式构建论文 篇六

1.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分享式教学模式的对策

1.1老师直接讲述个人对作品的感想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做题技巧,同时老师也应该与学生一同进行作品赏析和讨论,尤其是老师应该要讲述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个人是如何进行作品赏析,在进行作品阅读时,思路是什么,阅读后的感想是什么,这些都可以和学生进行分享,进而使学生能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在老师分享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作品阅读技巧和方式,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并从中受到启发,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热情地投入到阅读中去。一些优秀的作品是能够让老师和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的,老师应该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情境中去,进而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

1.2老师直接进行作品朗读,进而表达个人感受

在分享式教学模式中,老师也可以通过直接的作品朗读方式进行经验分享。朗读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老师在阅读之后,可以总结出自己对朗读作品的直观感受,进而在朗读的过程中也能投入感情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阅读的过程中,加上阅读技巧,通过抑扬顿挫的阅读方式,读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样在老师的感染下,能够快速地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到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同时学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进行朗读,学生可以读得有模有样,绘声绘色。在不断的朗读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根据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学生既能够掌握到整篇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同时也能够锻炼自身的阅读水平和朗读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3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联系式分享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解读文章是引导学生更好感知作品内容的重要方式。因此老师在进行作品解读的过程中,不仅只考虑到考试,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理解和经验,对学生进行分享,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实际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这样能够更好地感知一些与之相关的认识和思想,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说在进行《滕王阁序》的学习,老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流泪的滕王阁》,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根据文章对滕王阁的一些描写,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老师可以把自己阅读的感受和学生的感受进行分享与交流,这样学生能够通过交流仿写这篇文章,进而能够抓住文章中的一些历史人物特点,进而写出类似的历史散文,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滕王阁序》的认识。

1.4老师应该写下水作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下水作文也是分享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方式。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一般是给学生设置好作文题目,学生根据题目进行作文写作,然后老师进行批改。这种传统的方式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般情况,学生对老师书写的作文比较感兴趣,并且喜欢仿写老师的作文,因此,老师可以写下水作文,然后启发学生写作的方式,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写作思路、写作技巧的掌握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下,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5老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分享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高中语文分享式教学模式下,老师应该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分享,主要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认知和感悟的分享,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信息资料共享,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并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2.总结

7.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思考 篇七

一、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以及通过考试,然而对于学生自主性学习没有过高的要求,而新课程改革之后对于教学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学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不止要会做题,更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建立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新课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更应注重学生的地理基础能力培养,包括: 地理原理的理解和地理规律的运用等,从而提高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和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设计问题。

如在讲授《地球上的水》这一章节时,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问题。因此不妨设立下列的问题: 地球上的水体有哪几种,最主要的是什么; 分布在陆地上的水体占地球总水量的多少; 淡水储量占地球总水量的多少; 淡水的主体是什么。上述的问题在书上的图标或者文章中均能够找到答案,设计这些问题知识为了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水体的组成,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得到想要的结果。在加强学生对于水资源的重视的同时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有效设计发问点

课堂上发问,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很重要。在合适的地方切入,提问能够不显得突兀,不打断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传统的导入方法往往是在课程的开头或者是一个小节讲完了再直接导入问题,这种问题的导入方式要么让学生不知所云,要么打断了学生原有的思路。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因此在讲授时一定要注意插入点,才能引起学生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如: 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提到玩具鸭的故事,数十、年前,一艘从中国出发开往美国华盛顿州的货船在太平洋上突遇强烈风暴,船上的一个装满2. 9万只黄色塑料玩具鸭的集装箱坠入大海。而在若干年之后,大约有1. 9万只玩具鸭漂到澳大利亚、印尼、南美洲和夏威夷等地; 另一批大约1万只鸭子则向北极漂去,在海洋上漂流14年、2. 2万英里之后,这批鸭子抵达英国海岸。据悉,这批鸭子在全球引爆了“淘金热”,在收藏家手中,每只鸭子的价格已被炒至1000英镑。通过这个故事教师可以由此提问: 玩具鸭子为何能够跨越2. 2万英里到达英国? 由此引出洋流的知识。

巧妙地创设各种情景来提出问题,引入教学的新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会感到枯燥,能够有效提高地理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三、问题难度要适中

考虑到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对于学生的提问的难度要适中。问题过于简单,则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不愿意回答这样简单的问题。问题难度过高,则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对于难度一定要把握好。

如在讲授欧洲的地理时,如果直接问学生伦敦为何被称为“雾都”,则学生会觉得难以回答,在学习了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之后,学生知道了伦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影响,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四季温度变化不大,冬暖夏凉,空气湿润,多雨雾,秋冬尤甚。这才能回答出为何伦敦被称为“雾都”。同样,如果直接问学生: 莱茵河为何被称为“黄金水道”,学生肯定也是一头雾水,但是如果告诉学生莱茵河全年水量充沛,自瑞士巴塞尔起,通航里程达886公里; 两岸的许多支流,通过一系列运河与多瑙河、罗讷河等水系连接,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莱茵河所流经的是欧洲的主要工业区,人烟稠密。德国的现代化工业区鲁尔就在它的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在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通过4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和74个河港与莱茵河联成一体,7000吨海轮可由此直达北海。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回答出为何莱茵河被称为“黄金水道”。

由此可见,在地理课堂上向学生提问时一定要顾及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按照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来设计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思考。

四、问题设计循序渐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首先要有条理有顺序地设计问题,既要层层深入,又要突出重点,这就需要设计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提的问题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组成一系列层层递进、深入拓展、结构严密,连贯提问的序列。当然,循序渐进是对于一个方面的深化,因而无法估计到其他的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用其他的手段加以弥补。

如在讲授极地地区的地理时,可以设计下列的问题: 影响气温的因素是哪些; 南北极所处的纬度范围; 南极地区西风漂流环绕,导致气候干燥,除此之外影响降水的因素还有什么; 在向学生介绍了南北极基本的环境之后可以接着提出下列的问题: 什么气压带控制南极洲; 南极大陆附近存在什么洋流; 西风漂流性质是什么; 南极大陆处于什么风带的影响之中。在提出这些问题并且解决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问题来加强学生对于极地地区环境的理解: 我国南极科考站前五星红旗指向何种方向。有前面的问题作为基础,学生再面对这个问题就不会显得束手无策。

五、小结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想要表达好这门艺术,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注重多方面的因素,如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设计有效的发问点,设计的问题要循序渐进,注意问题的难度与学生的知识体系相结合等,在地理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唯有遵守了上述这些原则,教师提出的问题才更易被学生所接受,才能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学习,最终获得知识。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提问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对于知识有着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地理课堂中更是如此,地理课堂上的提问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基于地理课堂提问的现状提出提问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技巧,希望对同行的教学有所促进。

8.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探索 篇八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技巧提问;探索

问题教学法近年来得到不少教师的重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一、教师学会提问的意义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提问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说,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动机,启迪思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1]所以,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强调教师要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角色转换。

在历史课堂中如何提问,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提高我们的历史教学质量?提问是否有

其技巧性?

二、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

1.诱导式提问

例如:在《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节课中,提出一个问题,“为庆祝新中国诞生,在开国大典鸣礼炮时,你们知道当时设置了多少门礼炮,齐鸣了多少响吗?”然后告诉学生:“是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会爆发?它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样以富有趣味的知识性提问,能够诱导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考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行学习。

2.变换角度提问

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提问,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戊戌变法的原因是什么”,就可改问“为什么戊戌变法在历史发展中有必然性”。前者属复习性提问,缺乏启发性;后者则可诱导学生思维,带有启发性。

3.递进式提问

教师将所要展示的内容设计为前后连贯的问题组,让学生步步递进去寻根究底,直至问题完全解决。

比如,讲授“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可以作如下启发:发生战争必然有矛盾,这个社会矛盾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严重阻碍”。这体现了什么社会发展规律性?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对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使战争必然发生。那么,谁能预见战争将在什么时期发生呢?引导学生分析大约将在18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这一时期,北美人民反英斗争不断高涨,表明战争的时机成熟了。实践表明,通过以上问题的程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一是如何寻找根本原因——战争必然发生,二是何时发生要看时机何时成熟,三是战争最后只需要一根导火线。同时,也向学生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这一问题,还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4.比较式提问

比较是历史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又分为求同和求异两种形式,求同是找出历史发展的普遍性,求异是找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培养比较能力能达到深化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

首先,可将前后有联系的事件加以比较,比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对这一问题,学生觉得很难把握和理解。教师在讲授时,把疑点放在“继续和扩大”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提示学生从原因、参与国家、规模、时间、后果等方面同第一次战争比较,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找到答案。通过比较,学生不仅掌握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的基础知识,对“继续和扩大”的含义有了更深地体会,而且使比较思维得到了训练。

再有,也可将相类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加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理解。例如“西安事变与皖南事变有何异同 ”这种提问多用于理清易混淆的概念或事物。

5.给材料提问

展示文字、图表或实物材料,即时即景发问,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强信号刺激,使之积极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当然,仅仅掌握以上几种提问技巧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在历史教学中的如何提问的问题,它还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运用提问突出重点,问题的难易程度到底如何才适度,提问的时机如何选择,提问频率数量到底多少才好,如何鼓励学生发问,如何使学生会发问等,有很多问题还值得我们去探讨。

参考资料

9.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模式构建论文 篇九

高飞虎

(辽宁省本溪市一中)

搞好地理课堂教学,关键是要实现地理课堂教学高效化,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激活地理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高效化,无疑是体现新课程理念及素质教育宗旨,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关键性举措。我们本溪一中地理组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命题、听评课等活动进行探讨落实、提高。下面我从教学准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反馈四个方面就自己关于高效教学的体会做以下总结。

一、精心做好教学准备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1.高效教学方向为研读课标

新课程标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前,我们要注重对课标的分析,以此来明确教学目标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一章中,课标要求的是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教材选择了“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作为例子,如果我们把课堂重点只放在田纳西河,那是绝对不能“达标”的。通过解读课标可知,课标并没有明确要求具体掌握哪一条河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学习田纳河流域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流域开发的一般思路,然后让学生利用流域分析的思路,对伏尔加河流域以及我国的塔里木河、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开发的异同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能力和品质,实现知识的迁移。

2.高效教学的立足点是备学生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生可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好准备,其次要备学生现有的地理基础知识,知己知彼,方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

3.高效教学的着力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地理课上,怎样巧设情境,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励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众多因素中的关键。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中每一节都有探索内容以及思考、比较、讨论等栏目,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来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另外,还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上你的课,这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往往是喜欢一个教师,就会去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教师优雅的教态,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素养,这些都可成为学生崇拜的焦点,也是良好关系建立的条件,这样就可形成由崇拜到愿意和你接近,愿意上你的课,教学效果自然会达到最佳。

二、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教学媒体的广泛使用,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情感、发挥想象、启迪思维、形成智能具有重要作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如用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模拟洋流的分布,帮助学生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但我认为必要的板书、板图等,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教师基本功的展示。以讲授“热力环流”为例,我先通过板图,让学生明确热力环流的情况,并要求学生到黑板上绘制环流的示意图,同时让其他的学生在练习本上同步落实。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学生存在错误的地方进行及时的.纠正和点拨。通过教师精心引导,把热力环流这一知识与城市的“热岛效应”海陆风的形成融汇起来,加强学生的认知,也使学生的思维流畅,深刻。

所以我认为在课堂上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全面规划,适时展示,多媒体设备应运用在必要的地方。

三、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是高效教学的关键

1.利用地理图表进行探究,变“感性”为“理性”

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是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考试中的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人手一本地图册,利用地图形成空间地理概念,并学会在地图、图表中寻找有用的信息。

2.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和规律的点拨,提升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有效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分析时事热点的方法,而不仅限于了解材料本身。因此,我先选取其中一个材料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热点材料题的一般方法;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反馈是高效教学的助推器

1.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地理学习的评价目标应多元化,手段应多样化,应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较差是正常的,在回答问题时,我们不应该忽视学生的错误反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可以对学生说“你再想一想!或谁能再补充一下”等等。这样做就不至于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对于做对的,应予以肯定。从而使学生在轻松、自由、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获得技能。

2.及时进行有效的学习反馈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多角度进行有效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业不宜多、宜精,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堂上再进行强调。测试的试题要精选,在测试后,注重让学生进行错因的分析,查漏补缺。

打造地理高效课堂,需要地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根据知识内容及学生情况,及时改变教法和学法,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0.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模式构建论文 篇十

常州市戚墅堰区教师发展中心

摘要:如何针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和特点,运用高效课堂教学思想,构建一个务实有效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本文从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合作展示、精讲点拨、当堂训练和课后拓展六个环节进行了有益探讨,并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出思考。

关键词:高效课堂;构建和运用;思考

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要素

著名课改专家李炳亭指出:所谓高效课堂,它是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学习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4]。高效课堂的“高效”即“效率”、“效益”和“效果”的结合[3]。高效课堂的六个要素 1.以生为本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围绕这个灵魂重构两个关系,即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惟教”为“惟学”,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惟师”为“惟生”。

2.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辨证、有机的统一体。知识与技能是前提与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核心与灵魂。过程与方法则贯穿于这二则目标形成的全过程。3.模 式

课堂教学是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有技术就有标准,有标准就要讲模式。模式即方法、结构和流程。高效课堂模式讲究流程操作,一般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4.导学案

导学案一般包含重难点预设、学法指导或知识链接、预习导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训练等内容,是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的路线图、指南针和学 步车。5.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抓手。在小组分配上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小组之间各自为战,又充满竞争。努力构建小组合作的运行机制,打造课堂教学的“动车组”。6.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主流形式,它贯穿高效课堂的始终,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和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和归依。三者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思品课堂中的构建和运用 1.课前预习

本环节教师要依据课标、考纲、学情要求,依据学生能自主学懂知识,课堂上不教的原则,将这部分内容编制成预习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1]。教师提前发放包含预习作业的导学案,让学生课前完成,特殊情况也可在上课开始时完成。本环节要求教师: ① 认真设计预习作业; ② 引导、指导学生预习;

③ 检查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可要求家长配合督促,学习小组长负责检查,教师利用上课前二三分钟抽查了解。本环节要求学生:

养成习惯,掌握方法。如养成独立思考、完成预习作业的习惯;注意先看书后解决学习问题。

2.课内教学,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展示、精讲点拨和当堂训练四环节。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发现未知,在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进步。本环节要求教师:

① 根据教学目标和所掌握的预习情况,对教学内容适当调整,告之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也可以习题的方式出现;

② 创设情感情境、学习情境或提供引导性资料,便于学生进入探究状态。本环节要求学生:

在教师教导下,认真阅读资料和教材,利用名言、图片等初步理解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内在联系,完成任务。

所谓合作展示,包括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指小组合作解决自主学习中没能弄懂的问题,小组成员彼此互助,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同时在组内和组间合作学习,交流存在问题,并由教师组织在全班讨论解决。本环节要求教师:

①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将学生合理分组,建立并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运行机制;

② 对交流展示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发展; ③ 进一步把握学情,考虑调整精讲点拨的要点。本环节要求学生:

① 积极参加板书、展示、交流发言、质疑等,初步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② 认真倾听、做笔记,记下要点和疑问。

所谓精讲点拨环节,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合作展示情形,抓住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等,进行精讲点拨,注重培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本环节要求教师:

重点讲解学生经过前阶段学习仍未能掌握的关键之处,注意学生学习层次,因势利导。本环节要求学生:

认真聆听,做好笔记,及时提问。

所谓当堂训练,指在课堂里通过检测等手段,了解、巩固学生所学内容。习题宜少宜精,关键是选取能体现重点内容、具有代表性、渗透一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题目。此环节主要在课堂,也可适当向课后延伸。本环节要求教师:

① 精心编制并随机适当调整习题内容、要求;

②巡查学生的作答情况,对先答完的学生及时面批,或组织学生互批,并有针对 3 性的讲评小结。本环节要求学生:

独立思考作答,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必须说明的是,以上课堂教学四个环节在一堂课内可多次运用,但一般以二至三次为宜,而且次序也可适合当变化。总之,一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益和效果为前提。3.课后拓展

此环节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课内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亲身实践中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和升华。本环节要求教师:

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需要,精心设计课外实践活动作业,加强指导。本环节要求学生:

积极参加社会生活活动,提高能力,完成作业,如撰写小论文等。

三、几点思考

1.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教师理念决定着教育的一切和一切的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教学就不存在或没有发生”。学生身上蕴藏着一种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在教学中发挥任何人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教师要有勇气把课堂的主权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学活起来,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2.构建高效课堂必须重视建模工作

麦当娜、沃尔玛等名企用程序和模式成就了世界品牌。同理,课堂教学也需要模式,需要用模式去规范教师的课堂流程和教学行为。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唯有经历一个“临帖”和“描红”的过程,才能熟悉一定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熟能生巧,“破帖”而出。没有一定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就失去了“高效”的保障。当然,推进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坚持持续创新、多元发展的原则。

3.构建高效课堂必须促进教师成长

事在人为,人在精神。推进高课堂效改革,必须学习人家的精神,修炼自 己的精神。崔其升说:“别人干的是工作,而我干的是拿命换事业。”在推进高效课堂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参加业务论坛,就推进高效课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专题沙龙。通过读书学习、聆听专家讲座、参加教学比武等活动,有效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促进自身专业成长。4.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进行配套改革

构高效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功夫在课外”。如果只就课改课,满足表面热闹,不深刻把握其管理的博大精深和背后的强力支撑,是极为有害的,也是必然行不通的[2]。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推进与之相配套的改革,具体包括教学理念、课堂规则、评价方式、质量监控和学生德育等内容。5.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走务实有效之路

思想品德课虽然旨在促进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它的养成必须以落实“双基”为基础,否则就是本末倒置,缘本求鱼。传统的教学方法亦不能忽视,如阅读和背诵。美国阅读专家G·R·施道弗在《阅读——一个思维过程》一书中指出:“阅读即思维”,初中思品教材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我们应该充分阅读的作用来让学生理解知识发展思维提升能力。日本教育家七田真说: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对于一些关键知识点,适当要求记忆也是必要的。另外,更要清楚高效课堂不能不要质量。在当前形势下,任何教学改革包括构建高效课堂,如果不能经受住考试的检验,其将必然走向失败的命运。

参考文献:

[1]司志龙.思想品德课师生互动有效性的“顶层设计”.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12,(3).

[2]慧 江 .教育白蒲品牌之路.2009,(3).

[3]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 [4]李炳亭.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4).

11.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模式构建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中政治;作用

课堂提问是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也是师生之间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提问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提问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渗透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中,也是新一轮课改关注的焦点之一。课堂提问能够通过强化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实现高中政治教学三维目标等途径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课堂提问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提问时,在班级同学的关注下,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能够促使其集中注意力。“人的记忆效果与注意力是否集中密切相关,只有受到人们注意的问题才能被牢牢地记住。”这对于反馈、检测、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强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课堂提问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往往以灌输性的知识讲授为主,缺少趣味性的互动点评,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过程,使教师成为知识的奴隶,学生沦为记忆的机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学生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课堂提问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剂催化剂,通过课堂提问能够使得师生产生共鸣,让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使教师在解惑中完成传道、授业,最终在提问互动中活跃课堂气氛,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

3.课堂提问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提问有利于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一是针对教学重难点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二是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对交往、体验过程以及基本学习方式、方法的训练提高。三是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体验真实情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科学的价值观,确立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二、课堂提问能够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教师负有组织、引导教学的任务,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的学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只有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时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1.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通过情境式课堂提问创造出一个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感情、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提问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培养学习的情趣,发挥兴趣作为第一老师的积极作用。

2.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课堂提问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反馈评价问题等方式,培养、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在探寻问题中自主学习,这也是新课标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正如《论语》中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对所学知识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消化,而盲目迷信所谓的权威,其自主学习能力将受到极大的抑制。

三、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包括人的体力、智力、志趣、道德等的综合发展。课堂提问能够通过启迪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1.课堂提问能够启迪学生的逻辑思维

从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说,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就是一个教学信息输入输出的完整过程,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积极分析思考,进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拓展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最终启迪学生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2.课堂提问能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

高中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普遍欠佳,而课堂提问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中老师所提出的问题需要学生的积极思考回答,它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组织语言、尝试表达、逐渐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课堂提问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与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如果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只是灌输知识,学生一味迷信权威,缺乏质疑的意识和勇气,其创新意识就会受到抑制,创新能力就会遭到削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的。

上一篇:神游月球七年级作文下一篇:我收藏阳光般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