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主要教育理论(共8篇)
1.陶行知主要教育理论 篇一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吴江市震泽一中 张玉昆
一、生活教育的含义、原理和原则
(一)生活教育的含义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帝国主义“洋化教育”和封建主义“传统教育”而提出的教育理论。它的主要思想是要求教育同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能为广大工农劳苦大众的解放和民族解放斗争服务,以实现他“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宏愿。为了实践这个理论,他于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这些教育主张都是他在晓庄学校每天的寅会作演讲时逐步加以阐明的。
陶行知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凡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也就是教育的中心问题,而“这个中心问题就是政治经济问题”。教育应责无旁贷地负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的使命,“生活教育是教人做工求知管政治”。生活教育“所负的使命:一是教民造富;二是教民均富;三是教民用富;四是教民知富;五是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他还屡屡强调说:“第一要教育与农业携手”;“第二要教人生利”;“第三要教农民在农业上安根,在工商业上出头”;“第四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成五谷”。为此,他要求教育要“教人发明工具、制作工具、运用工具”;“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需看他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或新人生工具”。有了这个新工具,才能更好地向自然界开战。陶行知强调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是现代化的人,要过现代化的生活,就要受现代化的教育”。他还认为,现代化的生活是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和改造社会的教育。
生活教育和传统教育有什么根本区别?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是“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是教学生动手、用脑,在教室里只许教师讲,不许学生问。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十年读书结果,与一个吸食海洛因的家伙无异。他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死读书”。生活教育是“要教人做人,它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它第一就注重健康,它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它只要创造的考试,也就是它不教人赶考赶人死。简单地说,它是教人读活书、读书活”。陶行知说:“活的书只能活用,不可死读,新时代的学生是用活书去生产、去实践、去建设。”
传统教育是“教人劳心而不努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是教人劳力上劳心,教人手脑并用,教人做主人,做政府的主人,做机器的主人,即使有人出来做官,他也是来服侍工人和农民的。
(二)、生活教育的原理
生活教育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组成。陶行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他的老师杜威博士教他“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1917年,他学成回国后经过十多年的教育实践,认识到这种教育理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是行不通的,便大胆地把杜威学说翻了半个筋斗,把它改造了过来,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并把它付诸实践和运用到推广乡村教育、创办晓庄师范之中。
1、“生活即教育”。
如前所述,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教育要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联,是生活决定教育,只有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脱离了生活就不是教育,教育者的任务是要指导青年一代为理想生活而奋斗,不断改进现实生活,使生活不断前进和向上。
2、“社会即学校”。
这里指学校要与社会密切联系,扩大学校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因为学校里的东西毕竟太少,实行了社会即学校这条原理,则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环境范围都可大大增加,学生和先生也可以多起来,校外有经验的农夫、工程人员,学生可以领教;校内有价值的活动,外人也可以受益。显然,这对我们改革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陶行知于1939年曾形象地指出:“‘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这是因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上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鸟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一切伸张到大自然界里去。”
由此可见,“社会即学校”这个主张具有两层意义:
(1)必须把学校与社会这个实体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学生从鸟笼中解放出来,使学校教育作用不局限在学校内。(2)要把学校办成符合社会实际的情况,把学校办成改造社会的中心。在现阶段,我们就要使学校能帮助工农大众增长科技生产知识和技能,与农民携手,让农业致富。同时,使学校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有效地为本地区经济起飞服务。
“社会即学校”绝不是所谓“学校消亡论”,相反,它给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认真改革,以适应社会需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即要求人们树立一种大教育观的新思维,使教育更有效地为本地政治进步和经济起飞服务。
3、“教学做合一”。
这是当年晓庄师范的校训,是指导整个学校的教学活动方针,它是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教法、学法和做法应当合一,教师既教又学,学生则是学;三是教学不只教人学,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以上三个方面,“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由此可见,“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是行知合一,行是做,即实践。做是第一,知是第二。它是改变旧的传统教学中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三脱离的弊端,把单纯传授知识,死教书、死读书的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的轨道上来,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来,要求学用一致,在实践中加深理解,是一种推行手脑并用,在劳力使劳心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要求教师把指导学生学习的工作做好,不只学会、能应用知识,且能会学,终身受益。这要求教师实行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无庸讳言,今天的学校教育仍存在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做”,教师往往对学生“满堂灌”,导致学生往往对教材只是知其然,而不只其所以然。为考试过关,学生只好死记硬背,所谓“教师讲、学生听、堂上记笔记、课后抄笔记、一切为考试、考完全忘记”。什么自学能力、生活力、创造力、能力、智力,都无暇顾及。这样做,难怪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致事与愿违。所以,陶行知强调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当年陶行知主持的重庆育才学校,不少课程都应用形象的教学方法讲授,如社会组的时事课用活报剧的形式表演给大家看;自然组的化学课也用表演的形式,如他们创造的化学之舞,将枯燥的化学变化公式用舞蹈表现出来,使人产生兴趣,易学易懂。像这样把科学教学加以艺术化、舞蹈化的办法,尚属破天荒之举。今天,我们某些政治思想课,如也能那样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就一定可以取得较佳的效果来。陶行知还形象地指出,现时学校中的先生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只会教书”的先生;第二种是“教学生”的先生;第三种是“既能负指导责任”、又“要学生负学习责任”的先生。上述先生中,第一种先生只会拿书本给学生看,把学生当作书架子;第二种先生则把“需要的书,全都拿出来”,牵着学生走;第三种先生才是真正的先生,他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所以说第三种先生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陶行知这个“教学做合一”的见解是完全符合科学的认识论的,因为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就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教学的内容是否正确,学生学的效果是否良好,而且形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可以加速行——知——行的发展过程,从而获得牢靠坚实的知识技能。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贯彻“教学做合一”,将有如下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可克服传统教学中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三脱离弊端;另一方面,可以把单纯传授书本知识,死教书、死读书的教学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
(三)、生活教育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陶行知主张“行以求知知更行”,即“行(实践)——知(认识)——行(实践)”。他反对教育的“三脱离”,主张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盲目读书,反对迷信教条和公式,主张独立思考,培养创造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
2、科学性原则。
陶行知反对非科学的理论,主张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他尤其强调科学教育的实施,认为“中国欲谋经济、政治、国防各方面之发展,舍科学无由。中学课程对于科学尤宜格外之注重”。认为科学是从农业文明过度到工业文明的唯一桥梁,也是开向理想社会的特别快车。他曾积极推行“科学下嫁”运动,而且主张必须从小抓起,培养科学人才的幼苗,才能“使中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全民性原则。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教育。”为此,教育不是为少数人服务,它必须面向大众,面向社会,应当为广大劳苦大众雪中送炭,让他们读好书,做好人,早日摆脱贫穷落后。教育必须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即邓小平所说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4、前进性原则。生活教育绝非固定不变,“时代是继续不断的”,教育必须与时代俱进,适应时代需要并促进时代发展。陶行知指出:“我们承认自古以来便有生活,即有教育。但在同一社会,有的人过着前进的生活,有的人过着落后的生活。”“我们要用前进的生活来指导落后的生活,要大家一起过前进的生活,受前进的教育。”他还认为一个现代化的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
5、终身性原则。
陶行知于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终身教育的主张,他说过:“出世是破蒙,进棺材才是毕业。”他还主张人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既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又能适应人生需要。一个人只有面向未来,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有所创新,“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否则,再过几年,又要成为时代落伍者了”。
6、创造性原则。
陶行知是一位“敢探未发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开拓时代的哲人。在1924年,他高唱人生要“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年代的1943年,他在《创造宣言》中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号召人人要争做第一流的教育家,这种教育家具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陶行知的一生就是创造的一生,他是中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能造就能思索、能建设的人”,应培养年青一代成为“新时代之创造者,不是旧时代之继承者”。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笔者以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发展为本”是完全一致的,因而对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1、“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转变以下教学观念:
(1)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不仅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要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即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并提供充分的条件,促使学生尝试、探索、观察、实践,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自主的、“发现的”学习者,成为学习主人、生活的主人。(3)教学要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把“教法”与“学法”统一起来,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成为“策略的学习者”。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用于分析、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学生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旦得到培养,将会受益终身。
(4)教学要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学生的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学应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视差异为一种“资源”和“特点”,采用适当“调适”的方法和各种“差异教学”的策略,“因材施教”。要记住,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质,就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好的发展。
2、“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生活教育的核心是“教学做合一”,它将启示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探索以下新的教学方法:
(1)变“传话”为沟通与“对话”。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课堂已不再单纯是教师“自弹自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一个个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思维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于是,每个人的经验都进行了改组和改造,每个人都获得新意义的生成与创造。在这样的课堂里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成为展开生命活动和精神生活的“理想世界”,这样的教学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的沟通。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当然“对话”是一种师生间的交往互动,是一种共同讨论,它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和鼓励、评价。
(2)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新课改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倡导“问题导学”教学法。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内容问题化,即问题导学。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调查、实验、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经过长期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创造能力。(4)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与生活。新课程改革不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还应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就要组织学生去社区、去工厂、去农村进行参观、调查、访问、劳动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社会人”(而不是陶行知所说的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
3、“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改进考试及评价方式。要改变目前过热的应试方式和唯一用分数的评价方式,尤其是初中阶段。考试固然还要,但试卷的命题要改革,不能唯书本知识,试题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考试要求也不能一刀切,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生不一定以60分为合格标准,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合格标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唯考试成绩,要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包括社会实践能力)等予以评定。
4、“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转换教师角色。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与传统教学中的角色完全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同阶段应扮演不同的角色: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好问题,并使问题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即问题的设计者;其次,教师要巧妙地指引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即问题的向导者;最后,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时,要恰当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即问题的评价者。这种幕后角色发挥的关键作用在于为学生在学习中担任“主动”的角色铺平道路。
5、“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创造教学特色。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且创造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特色,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流”的教学专家。
综上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主要精神实质是实践、求知、创新、育人,是要教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进行创造性的劳动。生活教育呼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教育的弊端,启示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树立新型的大教育观,使教育为培养适应整个政治经济发展的人才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为更好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
(此文于2004年获吴江市陶行知研究会学陶论文一等奖)
2.陶行知主要教育理论 篇二
一
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是一所新型的学校, 它适应我国农村特点, 实施与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教育。在晓庄师范教学、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 陶行知系统地阐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等理论。陶行知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儿童中心论”等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生长、发展并不是向着一个固定目标的向前运动, 也不是一个向着预想结果进行的东西。它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结果, 因此学校里的一切教育活动、设施都要以儿童为中心, 呈现出现实生活的生活。他极力反对把教育看作“预备历程”, 提倡当前的、具体的种种目的, 排斥长远的、理想的目的;他把前者称为“真正的目的”, 把后者称为“由外面强行加入活动历程的目的”[1] (P197) 。杜威主张把各种“实践作业”交给学生, 从“做”中获得知识;他还强调学生从事一些为了“谋生”所需要的、有兴趣的作业, 如从事木工、缝纫、烹饪等, 以适应就业需要。陶行知把杜威的理论“翻了半个筋斗”, 又把自己创立的“教学合一”的理论发展为“教、学、做合一”, 这是一个质的变化。正如徐特立指出的“陶先生的教、学、做三字看起来似乎是头脑中想出来的, 据陶先生说却是行动中历史的表现, 原先本只有教、学两字, 做字是后来这一个长时期实践中加上去的”。[2] (P161) “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方法, 无疑义的是中国革命条件下的产物。陶先生的方法———教、学、做合一, 是革命的方法, 是以群众为先生即以群众为教师的方式”[2] (P28) 。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较长过程。1918年, 他提出了“生活主义包含万状, 凡人生一切所属皆属之。其范围之广, 实与教育等。有关于职业生活, 即有关于职业之教育;有关于消闲之生活, 即有关于消闲之教育;有关于社交之生活, 即有关于社交之教育;有关于天然界之生活, 即有关于天然界之教育”[3] (P31) 。
陶行知已经把生活与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有什么样的生活, 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翌年, 他又提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从前的学生, 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 一概不顾, 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 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 二来学生苦恼太多, 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3] (P31) 1925年,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已经初步形成, 他提出了“事怎样做就怎样学, 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教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创办晓庄师范学校以后, 陶行知在晓庄师范进行了生活教育理论的全面试验, 重点发展乡村教育。
陶行知批判资本主义国家只是做了创造富翁的工具, 以致贫富差距因教育愈来愈大。我们只要创造富的社会, 社会既富, 则在社会里的个人自然而然也就富了, 在创造富的社会的过程中, 教育的任务是“教后期青年运用双手与大脑去做新文明的创造者, 不教他们袖起手做旧文明的安享者;教人同时打破‘贫而乐’、‘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人生观, 这三种人生观都是创造富的社会的最大障碍;教人重订人生价值标准, 要有动的道德、动的思想、动的法律、动的教育、动的人生观”。[3] (P34) 陶行知认为, 教育若能这样办, 便能把发明与制造化在一炉而治之。
二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认为, 教育应该为大众服务, 为大众享有。“从大众的立场上看, 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 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大众必须承认他, 并且运用他来增加爱自己的智识, 增加自己的力量, 增加自己的信仰”。[4]生活教育的主旨就是应该根据人民生活水平需要来发展教育, 人民需要怎样的生活, 就进行怎样的教育。要有选择地吸收前人的经验, 用光明前进的生活引导落后的生活。教育的目的, 在于使人民自觉地改造自然和社会, 教育应被用来作为推进劳动生产和群众解放的工具。
“在劳力上劳心, 用心以制力”,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 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他认为, 劳动大众是“劳力”者, 他们不能脱离劳力而劳心, 应该在“劳力上劳心”, 做到体、脑并用,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他说, “我们必须把人间的劳心者、劳力者、劳心兼劳力者一齐化为在劳心上劳力的人, 然后万物的真理都可以一一采获, 人间之阶级都可以一一化除, 我们理想之极乐世界乃有实现之可能”。[3] (P41)
“教学做合一”, 以“做”为中心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倡导的教学方法。“小先生制”是他创造出的普及教育的重要方法。“小先生制”即“能者为师”, “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教了再来学, 学了再教人”、“即知即传人, 不做守知奴”。他提出普及教育要攻破27道难关, 其中12道要靠“小先生”去攻破。他号召“全国小学生总动员做小先生”。在实施生活教育的实践中, 陶行知采取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方法的做法, 充满了革新精神。他批评传统教育“学校与社会隔离”, “师生界限分得太严”, 光动脑不动手, 劳动与劳心分离, “教少数人升官发财”等弊病;提倡教育与生活结合, 知识分子同工农结合, “我们跟农人学种田, 农人跟我们学科学”, “与大众共甘苦, 同休戚, 已取得整个中华民族之出路”。[5] (P146)
三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特别强调创造的重要性, 其理论本身就是陶行知善于创造的结果。他说, “我的生活教育思想, 大半都是从资产阶级、大地主以及老百姓中的启发而来的, 自然我的思想不是抄他们的, 他们有的只启发我想到某一面, 有的我把它反过来了, 就变成了真理, 有的是不能想出来的, 是要群众动手才能看到, 动手最重要”。[3] (P49) 陶行知强调创造的快乐, 他说, “教育者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 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3] (P42) 他主张将学生从各种枷锁中解放出来, 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 提出了对学生要实行五大解放, 即解放儿童的头脑, 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 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嘴, 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 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 使之能学习渴望学到的东西, 无穷的考试只会使儿童失去创造的欲望。[6]
陶行知提倡的生活教育的创造性在他创办的学校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善于因材施教, 十分注意学生儿童时期创造才能的培养。在抗日战争时期, 他曾亲自从难童中挑选了一批学生, 让他们或学音乐, 或学美术, 或学跳舞, 或学自然科学, 做到了因材施教,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贵祥.陶行知不同于杜威[A].陶行知纪念文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2]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3]贾培基.陶行知[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1.
[4]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J].生活教育.第1卷第1期.1934年2月16日.
[5]陈飘.陶行知教育思想之我见[A].陶行知纪念文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3.陶行知主要教育理论 篇三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真教育
苏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材《放飞蜻蜓》,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见一群孩子捉蜻蜓,因势利导教育孩子认识蜻蜓,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从而放飞蜻蜓的事。读这篇叙事文章,能够从中领略陶行知先生许多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
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33页
所谓“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陶行知还说:“教育可以是书本的,是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陶先生注意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适时对他的学生,对他生活周围的人进行教育。正如课文《放飞蜻蜓》中所叙:“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如此小事,也许别人并不经意,但在教育大家的眼里,生活就是一部教科书,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自己有责任成为这个社会上传授知识,培养品德,传播文明的一名教员。于是“他停下脚步”,“拉着孩子坐在田埂上”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读到这里,我又想起先生对于“社会即学校”的阐述:“以社会做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任何人都可以做师生。”
二、捧着一颗心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样的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陶行知全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一颗心,一颗无私奉献、至诚至爱之心。
陶先生用心去教育,用爱去教育。在放飞蜻蜓的过程中,无处不体现着他那颗炙热的爱心。当他发现孩子在捉蜻蜓,“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抚摸着小辫子,爱生之情跃然纸上。接着,又拉着孩子坐在田埂上,从问孩子们蜻蜓吃什么,到讲蜻蜓尾巴的作用,眼睛的结构等,在不知不觉中,不但使孩子认识了蜻蜓,而且喜欢上了蜻蜓,更让孩子感受到他那慈父般的和蔼可亲的为人态度,平易近人的人格风范。这既是一堂生动的科普实践课,更是一堂润物无声的品德教育课。在帮助孩子认识了蜻蜓吃什么之后,“陶先生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商量”,陶先生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顺利地保护了蜻蜓;“还给”,陶行知让翠贞亲手放了蜻蜓。陶行知把生动的语言教育转变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巧妙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这里没有空洞地说教,没有大声地训斥,也没有独断专行,而是民主地与孩子交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可谓关爱备至,春风化雨。他爱孩子,爱自然,珍爱一切生命。陶先生在为孩子们讲蜻蜓尾巴的作用时,“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生怕弄伤蜻蜓。细微的动作,亲切的话语,无不透视出一个教育家的博大爱心!这不能不使人想到陶先生常说的四个字“爱满天下”。
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原载1929年《乡教丛讯》
陶先生教育孩子时不心浮气躁,也不隔靴搔痒,而是探本求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陶先生想让孩子放飞蜻蜓,没有责令孩子,而是先问孩子们蜻蜓吃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激发孩子的表现欲,让孩子了解蜻蜓是益虫,是我们的朋友;然后,从蜻蜓尾巴的作用与趣闻,眼睛的结构与功能进一步认识蜻蜓,唤醒学生心底深处对蜻蜓的喜爱之情,使放飞蜻蜓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翠贞看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从捉蜻蜓到识蜻蜓、放蜻蜓,正是陶先生循循善诱,教人求真的过程。陶先生绝不把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启发疑问,让孩子们自行思考、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最后学生迫不及待地放飞蜻蜓,这正是孩子们“学做真人”的结果。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陶先生在《创造宣言》里所说的话:“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需要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我们的石像、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值得自己学习的学生。先生创造自己,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自己彼此崇拜的活人。”这“崇拜的活人”大概就是先生提倡的“真人”吧!
《放飞蜻蜓》无处不折射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光辉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4.陶行知教育理论读后感 篇四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在学习了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后,我深有体会。
创造教育理论,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是为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个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学习操练;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要进行生活教育,首先要将其与传统教育区分开来。陶先生称传统教育为吃人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下学生只读死书、死读书,逐渐失去了生活里、创造力。相较而言,生活教育则刚刚相反,它教人做人,教人生活,在生活教育下的人读活书、活读书,这样的人即使做官,也是服侍百姓的好官。这种是非分明的论断虽有些偏激,但一语道出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并且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陶先生用简单的例子让我们明白了什莫叫生活教育,这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很是有启发。就从小学的课本上来看,教材中的课文越来越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开始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再看课程的设立,多了综合活动、校本课程等综合课;最后看学校的制度,逐渐从管理学生转变为学生自律,通过与社区合作,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校与社区结合,让学习与生活结合。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她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其次这个做也是行是知之始的行。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个学生,善待每个学生,关心爱护他们,让她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成长。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实自己,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后感(二)
今年我认真学习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操练;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生活教育理论是是陶行知的基本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它也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什么是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说明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后感(三)
今年暑假,我认真读了《陶行知教育理论》。
陶行知教育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这是陶行知在这本书中的一段话。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只有引导学生做教育,才不是假教育。
反思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活动,应该透过表面的活动,更有效的帮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健全他们的性格和个性品质。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时,我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示课件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我想究其原因是自我感觉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道德的楷模、知识的源泉、正义的化身,这美好的角色一直使我在孩子们面前透着一脸的霸气,一直处于主宰课堂的地位。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5.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心得体会 篇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讲得是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学校教育的本质是要让学生做好人,做真人。现在幼儿园的孩子都为独生子女,家里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包办代替很常见很自然的事情,因此,致使孩子都养成了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良好的传统美德没有很好得领悟和发扬。而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我们也无时不在对孩子们进行着苦口婆心的德育教育,但是更多的是流于口头教育、书面示范,形式单调而枯燥,对孩子感染力不强,并不能激发幼儿内在的动力。如何选择一种既能让幼儿感兴趣,又能较好地激发幼儿情感的德育教育内容和途径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根据陶先生的“生活”教育课程理论,在幼儿期进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利用幼儿文学的丰富内涵进行德育教育。
古今中外在各种社会背景下不少作家创作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叶圣陶童话》等等,期中所要表达的也就是三个字“真、善、美”,可见“真、善、美”一直是人们对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素养的极致,让幼儿浸润于幼儿文学作品中对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2、结合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在主题“勤俭”中,原本不那么爱惜幼儿园图书、玩具的幼儿在经过这个主题活动后,有的幼儿看见图书区里的图书坏了,或者区域活动中的材料被损坏了,孩子们会自发地拿出材料箱中的双面胶、透明胶、固体胶或其他替代品进行修补。据我们班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每天都要穿自己喜欢的衣服。”这时我马上会进行即时谈话活动,将爸爸、妈妈和老师说的话让幼儿开展讨论:“每天都要挑挑拣拣的穿衣服这样好不好?”在激烈的争论之后,大家达成共识,现在虽然不用相过去那样穿打补丁的衣服,只要是干净、整洁的衣服就可以,不要挑挑拣拣。这也是“勤俭”的一种表现。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施什么样的“肥料”,绽放什么样的花朵。因此,作为所有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园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呵护并珍视幼儿的道德教育,并使幼儿的道德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其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6.读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心得体会 篇六
——读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心得体会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至今仍闪烁着不朽的光辉,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借鉴。
陶先生提出的“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四问让我想到了有句俗语:“活到老,学到老。”还让我想到了《论语》中说的“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对于教师,更是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的进行教育创新,社会在变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去与学生沟通。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除了在教学业务上不断的进步,对待学生一定要有爱心,就像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我们选择了教育的同时,也就选择了奉献,有人把老师比喻过园丁,蜡烛,火柴等等。陶行知先生还说过“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园丁的梦境,常常是花的芳香,叶的浓荫,教师的梦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脸,朗朗的书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陶行知先生不仅给了我精神上支持,在我的英语教学上也得到了不少启示。陶行知先生提倡“有行动而发生思想,有思想产生新价值,尤其是创造的过程。”,这句话简单而言就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产生新思想再产生新价值,在英语课上,当讲授新课前,我常常播放一段与本课有关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歌声中学会单词、掌握语法,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陶行知先生还主张让学生动的时候,不是让他们乱动,二是是他们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让我想到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共同交流,共同活动。
7.学陶行知教育思想看今日农村教育 篇七
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都很高, 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陶行知认为,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必须有崇高的道德修养。
2、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
教师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 因而需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生之前,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3、教师要与学生相互合作, 共同学习, 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陶行知认为要与学生一起平等地生活, 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他提倡教师要向小孩子学习, 千万不可因为小孩子年纪小, 就小看他们, 相互间要在合作中学习。
4、教师要有创造精神。
陶行知提倡教师要将胆量放大, 不怕辛苦, 不怕失败, 去探索教育的奥秘真理, 还要把教育推广到边远的地方去。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今天农村教育的启示
2006年11月20日我有幸随陶研会的同志一起到重庆长寿行知技术学校参观, 那一幕至今还铭刻在我的心里:宽敞的操场上, 学生整齐划一的步伐、响亮清脆的口号;实习车间里, 孩子们一丝不苟的操作、虚心不止的求学态度;教学大楼的门都开着, 楼道干净, 所有的书、本子及文具都整整齐齐地放在各自的课桌里;讲台上, 座次表制作得像书卡, 从稚嫩的笔触看, 应该是学生们的作品;墙壁上, 学生自办的黑板报“我们的成功就是比别人更努力”的标题催人奋进;校园里没有一名清洁工, 学校的环境干净整洁;学校的大小事, 各种集会的筹备, 小卖部、食堂等的管理全是由学生, 几年来学生自己找补没有出差错, 我简直不敢相信, 不禁为此惊叹!这是行知思想的渗透……所有这一切, 让我感受到, 若没有对生活的爱、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是不能把每个细节都做得那样好的。尽管我有些疑虑, 但学校注重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针对市场需要为社会培养品德良好的技能人才的思想给我深深的思考。
1、提高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平, 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化势在必行。
农村广袤的土地, 任凭你驰骋的空间从范围上看太宽;从条件上看很艰苦;从经济待遇上看, 劳不敷出;从家庭支持看, 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教师发展看, 可望而不可急, 机会不多……教师职业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职业, 我们说学校要发展首先要学生的发展, 而学生的发展与教师发展息息相关。试看我们的现状令人担忧, 城乡差距太大;教师对比太强烈;学生不稳定因素太多;学校间竞争太残酷, 极不和谐的音符, 对农村教师更是有失公平。首先, 农村的师生配比就与城区学校有差距, 农村1:22, 城区1:17;其二, 生源差别也较大。凡是条件优越点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 而留在农村的恰好是条件不优越, 家庭条件不够好, 单亲、留守儿童数量多的孩子, 学生个体发展不明显的;第三, 教师能力参差不齐。教师毕业后分配到学校, 有的教师工作后参加了继续学习能力较强, 有的教师毕业后苦于生计奔波, 学习的进取心偏弱, 加之教师学习的机会少又缺乏专业人士的引领, 致使教师能力发展不均, 教师间的差距太大;第四, 农村教师待遇普遍偏低, 教师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都成问题, 致使很多教师滋生了不满情绪, 把教书看做职业。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优越条件学校的吸引, 很多农村教师一心梦想跳出农村, 到经济发展的地区应聘, 对农村教育也就不那么安心;第五, 教师学习时间严重不足。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师成为一肩多能, 有些偏远点的学校教师几乎一个人就包一个班, 每天上4——5节课, 3——4门学科, 批改几十人的作业, 晚上还得备课。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科都掌握好。
基于上述原因, 我感觉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让教师把教书当成自己的事业, 除了要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外, 也应该加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 让教师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作为专业化的农村教师, 应该把学生当作自己培育的对象, 把学生看作有独立人格的人, 对学生施以教育关爱。那么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自己, 看看自己的特长应该在哪门学科上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每个人得给自己勾勒好发展蓝图, 这个准备必须提前作好。
2、农村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 必须做一个勤奋学习的人。
作为农村教师人穷志不短, 尽管我们条件艰苦点, 方法笨拙点, 形式土一点, 花的时间比别人多一点。我个人认为学习仍然是我们生活和追求的重要部分, 学习热情是不能减的。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 一直沉浸在一辈子, 一节课周而复始上了几十年, 仍然是几十年如一日, 这种教学的效果就不言而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新的观念、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涌现, 特别是我们进行了六年的新课程改革, 我们更懂得教师不学习就要落后的道理。即便我们的教学只剩下“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 一本书, 一张嘴”但我们的理念, 我们的思想应该是先进的。应该成为一个实践知识的学习者, 作为教师就要勤奋学习, 不断反思自身素质、教学行为、教学计划、教学评价、自身成长、学生发展等, 以此来提高自己。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才能有收获,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农村教师也应该有思想, 必须做一个教学研究者。
作为农村教师常受许多条件的制约, 很多事想得到但确没有勇气去做到, 喜欢引用甚至沿用别人的, 一种方法用了几十年也不曾改变。自己有好的方法也不敢尝试, 担心别人说这说那, 于是很多时候都扮演了一个“跟随者”而不是学习的“研究者”。教师的教和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要想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除了要做教学的研究者, 更要做教学的研究者。目前个别教师的教学仍然停留在教师的“教”上。教师们精心备好教案, 课堂上滔滔不绝按照自己设计的内容讲解, 一环扣一环, 那么严密没有丝毫疏漏, 课堂上也没有机会考虑学生的生成。我个人认为这是不成功的课, 不完美的
课, 不精彩的课。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是教学极其宝贵的财富。作为教师更应该走进学生, 研究学生的学习, 研究学生的生活, 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教师这样研究学生的过程, 就是拓展课程资源的过程, 教师熟悉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水平、学习能力, 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4、农村教师也应该积极进取, 必须做一个有创新思维的人。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社会, 人的生存环境日新月异, 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 人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创造人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就应该成为它的天职。教师就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任务, 要想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 教师就必须有创新意识。新课程实施六年来, 我们的教师对课程有了更深的理性的理解。绝大多数教师改变了唯分数论的观点, 教学不再是为了应考而教。六年的课程改革让许多教师既掌握了新课程理念, 也让教师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许多教师能够借助身边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即便我们的条件简陋些, 只有黑板、教材、粉笔, 也要凭借教师的一张嘴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能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真正实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8.陶行知主要教育理论 篇八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
1.全面性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涉及到了学校,也联系了社会生活——认为学校的教育一定要与社会相互联系,学校不能关起校门来搞教育,这样学生的知识不适用于社会,将来出到社会还得重头再学。此外,如果教学内容、教学工具脱离了生活,那学生就是在学书,教师只是在教书。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下,书是有地位的,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其次,生活不仅强调了教学,更强调了做。不仅学生要“做”,教师也要“做”。在做上教是教师,在做上学是学生。再者,在角色上,教师和学生没有严格的区别,老翁可以做学生,幼童也可以做教师。最后,在教学对象上,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2.现实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经过多年时间的出来的理论,并且是根据中国的教育状况,不断进行完善提出来的。他与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不同的。杜威的教育理论到后期仍然会有变化,原因在于他提出理论是并不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把理论根植于现实。生活教育理论在今天仍旧在教育领域中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适用于中国的教育状况。
3.延展性
从横向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蕴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性。从纵向看,它促进了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全程教育,它“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而不是只在某一个年龄段接受教育”,同时也诠释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长远发展的过程。生活教育理论是立足于时代,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着眼于现代化二提出的全程教育理论。现在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时代,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信息量爆炸式地增加,时代的需要要求国民必须贯彻终身教育理论,并且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进行全面教育。
4.中国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针对中国的国情制定的教育理论,是在中国土地上经过实践取得的果实。首先,他坚决反对脱离民众生活的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从中国的教育实际出发,走带着中国性质的办学道路。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与大众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乡土气息的材料,同时也重视生活教育历史上的联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最后,在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上,针对本国国情进行改革。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育的启示
1.写作的综合性
语文的性质有两个: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全面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方法与过程;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达到这三方面的统一,才能让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创造力。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决定了更加综合的写作教学内容、写作教学程序进入到课堂中去。“教学做合一”更是全方位地给学生、教师乃至学校、社会做了要求:学校不能关门教学,学校教育的大门要对社会开放;社会也不能脱离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写作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强调实践,由此,语文重视实践,语文写作更重视实践。尝过糖才能写出甜蜜蜜的滋味;烫了手才能在写作中表达出热乎乎的感受;吃过黄连才能用文字说出“苦不堪言”。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写,在实践后写,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真实的自然与真实的我。生活教育理论的三个方面都阐释了社会生活实践对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写作源于生活,生活指导写作。
3.写作的拓展性
(1)写作主题要与时俱进
写作的主体不能再局限于小部分,在现代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内容,要想学生的思想紧跟时代,要培养学生在新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写作的主题必须紧跟时代。“社会即学校”表达出了什么样的社会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
(2)写作内容要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将语文写作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观察到什么样的生活,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3)写作教学方法遵循科学发展观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要坚持为学生谋求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统筹兼顾整个课堂及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写作的民族性
写作要学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字是具有记录功能的,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添加到文字中去,不仅为文章增添色彩,还能是文化得到传播,同时也能提升自我的内在道德修养。
三、写作教育的实施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是与实际相结合的,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这一理论在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新教学原理中逐步形成的,是紧密结合我国社会实际而创立的新教学论。语文写作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社会文化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想做到这些,应当从以下几个进行思考:
1.教师与学生
首先,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自身的威严,有让学生信服的特长。写作课程本是相对枯燥乏味一些的,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信服自己,在自己的写作教学课堂上认真学习,首先要对自身的写作能力进行加强。教师让学生信服的方面可以有很多,比如说自己在词赋方面非常厉害,在写作教学课堂上讲解作文时加上古诗词的引用,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运用诗词,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位教师在写作方面也有一处厉害的地方,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学习。其次,在课堂里,最忌刻意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活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不管使用何种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在授课时不要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混淆。在大部分课堂上,由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占小部分,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依赖教师,在课堂上也不愿意过多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的教学应当是启发式的授课。比如在评讲作文时,教师要带头发表言论,但与学生不同的是,教师应该是总结这次的写作情况,整理出一些好的段落或句子进行表扬,然后随机抽取一些文章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阅读后进行点评。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学生点评应当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每次回答的同学不能相同。有些学生不愿意讲或者不懂表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哪些方面进行回答。写作不仅仅注重书面形式,也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引导主要和自己总结时相关,比如说,我给一群刚接触议论文的学生上课,我的作文讲评课的主要目的是归纳议论文的写作格式,那么,在学生评论时,我会将引导的方向导向作文应如何突出中心论点,如何将议论文三要素都在文章中完整表达等等。最后,在学生写作上,不能依赖教材和参考作文,要倡导学生逐渐脱离教材,脱离参考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认为,初写作文的学生,可以仿写、改写,可以给他们一些框架,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把这个框架充实。但是不管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最终都需要融入作者的情感才能写好。填鸭式的教育经历的几十年,要想一步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是不可能的,教师只能一步一步地放手,每走一步都要多思考,多总结,这不仅是学生要教学做合一,教师也要做到教学做合一。
2.教育与实践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很多人都提到要实践,就要带领学生到户外去进行实践。写作是长期的事情,而学生并不可能长期在户外实践。实践应当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包括学生的平时生活、心理活动等方面,二是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外面世界的状态,比如学生阅读的环球时报、半月谈等等。这些都是活的东西,要“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通过这两方面的实践,学生可以进行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学生要进行真正的实践应当放在假期,可以就近组织一些活动,如参加户外运动,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些实践类型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摆脱教材,摆脱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丰富了课外知识,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材料。通过实践,教师应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情,再组织学生在教师进行交流、互评,此时教师就起到了激发学生潜力、鼓励学生的作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每个学生的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想,整个班级几十位学生,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就有了几十种不同的思想与感受。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用一些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思想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教学。
3.教学与文化
语文教学实际上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写作不仅能记录文化,而且以文字表达的传播更为持久。对于学校,不仅需要完善图书馆,更要利用好图书馆。如今许多学校都在校园里建了图书馆,但这些图书馆的藏书量都是较为缺乏,学生平时也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到图书馆借书看,所以图书馆也是一个摆设。学校应该开设语文阅读写作课。所谓阅读写作课,就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读,并摘录好词好句加进自己的文章中,或者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这些事情并不能强迫学生去做,要引导他们在阅读的同时养成提笔写字的习惯。这也是一个限时训练,不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琢磨写什么,怎么写,写完之后,集体坐在一起相互点评相互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语文的性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语文写作的学习离不开书本、著作、同时也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文化生活,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它关系到整个人的塑造,包括思维、想象、情感、人格、个性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也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对待教育,要有“双创”精神,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之既能劳力又能劳心,是我们所要求的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今天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
【陶行知主要教育理论】推荐阅读:
陶行知主要教育思想07-16
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感08-21
陶行知教育的名人名言09-03
浅谈陶行知与杜威理论的异同09-08
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政治学背景08-30
学习教育家之路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09-10
学习陶行知08-30
陶行知生平简介07-25
关于陶行知的名言06-17
读陶行知文集有感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