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2024-06-30

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精选12篇)

1.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交际用语。

教学重点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交际用语。

教学难点

学生数清楚每种交通工具的数量,男女学生的数量以及树木的数量。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教学投影片。

3.教学录音磁带。

4.单词卡片。

5.交通工具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

1.本课侧重对第5、6、7单元的复习,单一涉及了前面几个单元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设法照顾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2.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最好是大的挂图),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学生应想一想它们分别是属于哪些单元的话题内容,人物之间可能在说些什么,图中各种交通工具的名称是什么。

3.应注意提供示范。如:指图并用“What’s this?”和“What colour is it?” 提问学生,以帮助学生复习图中的.所有词汇。

4.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仿照以上的示范就图中的人和物进行问答练习。联系中也可使用“I can find a……It’s……(颜色)“对所发现的物品进行描述。

5.出示单词卡片,并与学生一起复习单词。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游戏来完成此项教学活动,如:抢答、接龙、看词表演动作、做动作猜词等。

6.指导学生以pair work形式,根据图上的情景,开展对话表演活动。学生可分情景分人物操练,分别扮演图中的各种人物对话。

7.可在班上布置出几个固定的表演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表演。表演中场地无需变换,学生轮流交换到各个场地,根据场地提供的不同情景表演不同的对话即可。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创设的情景,操练同一内容用多种句型表达的能力。学生能连什么,就连什么,只要用上了交际用语和所学的词汇就可以。活动中不过多限制和干预学生,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8.在进行B部分教学时,可以先提问学生并让学生回答,简易参考如下句型:

T:How many……are there?

S:……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相应的图标下填上数量。

9.要求学生以小组或同桌间形式完成剩余的对人和物数量的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天灾相应图标下。

10.让学生在同桌之间就人和物的数量进行问答练习。

11.统计全班的活动结果,并对各组完成的质量情况做出评价。

板书设计

 

2.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认识“晒”、“飘”等14个生字。

2.了解水的特性和用处。

教学准备:

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出示课题

师:今天, 我们再认识一位朋友, 它来了, 可是它不直接和我们见面, 而是让我们猜猜它是谁?我们呀, 学了这篇课文就会猜出这是谁了。

板书:14我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 遇到不懂的字圈出来找拼音帮帮忙) 。

三、同桌之间相互听读各自圈出来的生字, 对于不认识的字再相互帮忙或共同解决。

四、出示生字卡。

1. 请学生上来认读

2. 开火车读

3. 全班齐读

五、再读课文

六、请学生分自然段 (集体出手示答)

七、请5位学生自由选读全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

八、提问:我们的这位朋友是谁呢? (齐答是水)

板书:水

设疑:它真是“水”吗? (板书:在水的后面加“?”)

九、请学生读1—4个自然段, 把有关是水的句子划出来。

十、小组讨论 (一个一个发表, 看谁找得更好仔细) , 教师巡视。

十一、全班交流

一) 1.请一个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解决:从哪可以知道它是水呢?板书:三气

2.让学生看有关云的多媒体课件。板书:云

二) 1.第一小组读第二自然段

重点理解“雨”、“冰雹”和“雪花”的形状、特点和它们各自落到地面上来的方式。 (通过学生切身体会和一个游戏的形式来完成这个重点)

2.理解后再请一位学生读读, 其他学生边听边做动作。

三) 集体读第三段

1.这段重点理解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这此词所处的状况, 尤其是“跳舞”和“唱歌”更是认学生观看浪潮和海浪撞击岩石的声音。

2.理解后请1—3人再带感情读一读。

四)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请一位学生读读

2.围绕着水来让学生说说水的用途 (先读学习小伙伴的话)

总结:人和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 进而引出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3. 再让学生说说人类都想了什么方法阻止水做坏事?

4. 再次读文:师读1句、男生一句, 女生一句, 齐读最后句。

小总:学了这1—4自然段, 我们确切地知道, 我们的这位朋友真是水了, (把板书“水”后的“?”擦掉)

十二、请一位学生读全文。

十三、谁来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

总结全文:今天, 我们收获了不少, 知道了人和动植物都离不开水, 没有水, 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板书:我是什么

3.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指导(二) 篇三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课标要求】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知识结构】

【典例分析】

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了《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B.遵义会议,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D.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点拨:此题通过设置情境,综合考查了长征的过程。学生只要牢固掌握关于长征的基础知识,问题即可迎刃而解。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井冈山会师后建立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所以D项是与史实不符的一项。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这样一件文物(如右图),它是一把手枪,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这把枪陈列在此,是为了纪念()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

C.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

D.秋收起义

4.决定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特殊国情B.国民党的反共政策

C.毛泽东思想的指导D.苏俄的革命经验

5.井冈山成为人们“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的原因包括()

①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地方 ②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地方 ③中国工农红军诞生的地方 ④长征开始的地方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

6.在一次历史课上王老师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王老师的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A.新四军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

7.毛泽东《长征》诗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下列红军所渡河流,按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①湘江 ②乌江 ③赤水河 ④金沙江 ⑤大渡河

A.②①④⑤③B.①⑤④③②

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②①

8.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主要旅游点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遵义会议会址),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黄果树瀑布)”。你认为贵州省的“这栋房子”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

A.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B.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在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在这里党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诗所反映的事件发生时,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状况是()

A.已经恢复了正确的领导,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B.已经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还在“左”的错误路线上徘徊

D.正同国民党进行主力大决战

二、非选择题

10.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为完成这个任务,中国的有识之士进行了不断的斗争与探索。请看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三、图四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D 2.A 3.B 4.A 5.C 6.B 7.C 8.D 9.A

二、10.(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或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2)五四运动。反帝爱国运动或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知识结构】

【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2007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了16家日本新闻媒体驻京记者的联合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温家宝: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这种交往规模之大,领域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但是,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就是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面向未来,就是要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

材料二:2008年5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东京,开始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展开为期5天的“暖春之旅”,以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从前首相安倍晋三访华的“破冰之旅”到中国总理温家宝访日的“融冰之旅”,再到福田首相访华的“迎春之旅”,胡锦涛主席访日的“暖春之旅”,两国关系逐渐走上了正常轨道。

材料三: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标志和标语(见右图)。其标志是中国、日本的英文打头字母“C”和“J”组成的心形标识,标语是“心的期待,新的未来”。

请回答:

(1)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温总理所说的“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和“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

(2)你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3)结合三则材料,请你以“心的期待,新的未来”为主题,为中日学生友好交流提一个活动建议。

点拨:这是一道将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紧密结合的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为现实服务的社会功能。同时本题又将中日两国从古到今的关系纵向联系,对中日关系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查。题目的最后一问体现了期待中日关系向友好和平方向发展的导向。

参考答案:(1)中日友好交往史实:日本派遣遣唐使,鉴真东渡等。中日之间50年不幸的史实: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等。(2)“结冰”的主要原因: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如何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3)如组织团队参观学习、开展各种联谊活动等,言之有理即可。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这首歌谣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遭受日本侵略期间所经历的痛苦,其中的“十四年”是指()

A.日本昭和十四年B.民国十四年

C.1931年到1945年D.1937年到1951年

2.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

A.“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索活动中找到一张旧报纸(见下图),他们对该报纸报道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这张报纸报道的事件发生在1936年的西安

B.这张报纸报道的事件涉及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周恩来等人

C.这张报纸报道的事件和平解决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通过这张报纸的报道可以看出该报纸对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行为是支持的

4.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B.追求理想C.抨击时弊D.抗日救亡

5.抗战期间,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忻口战役

6.李红同学在参观下列城市的著名景点时,发出了一些感叹,其中不合适的是()

A.图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B.图二: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C.图三:让我们继承红军战士艰苦奋斗的精神

D.图四: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发生在()

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七七事变爆发后D.黄埔军校建立后

8.某媒体组织的“红色之旅”从北京出发,途经山西的平型关和山东的台儿庄等地,这是为了纪念()

A.辛亥革命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改革开放

9.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淮海战役

10.在下列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载

C.侵华日军老兵的反省材料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11.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在作出了巨大牺牲的前提下,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列选项不属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是()

A.中国共产党发动和坚持的敌后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国际盟友的支持

D.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始终不能得逞。

材料二: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1)结合材料一写出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和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

(2)结合材料二写出抗日战争中两例著名战役及抗战胜利的标志。

(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14.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某次重要会议,观察图片后回答:

(1)这是哪一次会议?

(2)小明同学在看了该图片后,为图片写了如下注解:在全国抗战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修改党章》的政治报告,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将面临两种前途的选择。以上表述有什么问题吗?

(3)此次会议最为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C 2.A 3.C 4.D 5.C 6.C 7.C 8.C 9.A 10.D 11.B 12.D

二、13.(1)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邓世昌,左宝贵。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义和团。(2)战役:平型关大捷(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抗战胜利的标志: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3)中华民族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等。

4.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四

一、教学内容

1.复习家庭成员的称谓及有关职业的单词: engineer , policeman , doctor , teacher .

2.巩固所学的交际用语:Who is she? She is my mom.

Who is he? He is my dad.

3.学唱英文歌曲。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贴图片和猜一猜活动,使学生学会通过人的外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复习巩固所学的称谓,有关职业的单词及交际用语。

三、教学用具

1.挂图 2.投影片 3.录音磁带

4.四幅贴画 5.学生的家庭合影照片。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1)说所学的歌谣,唱所学的歌曲,复习有关家庭成员的单词。

(2)出示自己家庭的照片,引导学生提问:Who is he/she? 并回答。说出职业的名称。

2.新授

(1)出示投影片,分别介绍:This is Ben’s family and this is Amy’s family.引导学生分别说出照片上的`其他人是谁,如:This is grandma. This is grandpa. That is sister. This is brother.等。然后提问:Who are missing in the two photos? 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和经验独立完成贴图的任务。

(1)说一说合影中缺了谁,为什么,根据什么贴图片。

(2)指导学生听录音并就图中的主人公提问学生:Who is he/she? 接着让学生通过和小主人公的对话 检查贴画贴的是否正确。

(3)让学生反复模仿录音中的对话,以pair work 的形式用各自的合影照片进行对话练习。

3.播放录音,学唱歌曲。

(1)复习有关职业的单词。

(2)做出与某个职业有关的的动作,让学生猜一猜职业的名称。

(3)播放录音,做示范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4)学生听歌曲,跟着老师做动作。

(5)播放录音,按节奏说歌词,数遍后让学生跟着说。

(6)学生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7)请几名学生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并做动作,其他(8)学生唱歌。教师按节奏说唱表示动作的单词。

(9)小组内练习。

4.家庭作业。

听录音,复习内容,练习唱歌曲。

5.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五

单元

标题

七年级上册Unit2Thisismysister.备课项目

设计区域

备课标

一、语言知识与技能

.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2.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语法项目以及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

3.能在日常交际情景中听懂对话,例如,能听懂连续的指令并据此完成任务;能引出话题并进行几个回合的交谈;

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单故事,获取相关信息;

5.能运用…..词汇和…..语言形式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谈;能运用…..词汇和…..语言形式及所给提示描述人、物、事件、行为、特征等,表达简单的观点;

6.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角色表演;

7.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能从简单的故事和短文中找出有关信息,抓住大意;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

8.每天课外阅读量最少达到200词。

9.能运用…..词汇和…..语言形式以及参照范例(结构)写出简单的文段等,包括起草和修改。

二、文化意识

0.了解语言和语用的文化因素,体验跨文化交际。

三、学习策略

1-(1)利用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词汇,利用上下文、非语言信息等理解词义,联想学习和记忆词汇,构词法等。

1-(2)利用情境等理解语法结构和表意功能,发现语言规律并举一反三。

1-(3)复习、整理归纳所学内容。

1-(4)利用预测、语调、重音、问题等来获取听力信息。

1-(5)在课内外活动中借助体态语用英语交流。

1-(6)利用预测、跳读、寻读、细节读等来获取信息。

1-(7)仿写短文,准备素材、起草短文并修改。

1-(8)明确目标,制定计划,1-(9)了解并跨文化交际(恰当使用)。

四、情感态度

2.乐于参与英语活动,敢于用英语表达,积极与他人合作,体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备教学

重、难点

内容

课标具体知识、技能、文化目标

知识与技能、文化意识的重、难点内容

课标具体策略目标选择

sectionA

sectionB

目标1

在读写过程中,能够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1-(1)

1-(2)

1-(3)

目标2

:mysister,myparents,yourparents,haveagoodday,mygrandparents

语言形式:

.This/Thatis...2.These/Thoseare...3.who’sshe/he?She/Heis...4.whoarethey?Theyare...is,are缩略形式

主格代词I,he,she,they的用法

名词复数

指示代词this/that与these/those单复数形式转换

:familytree,thosegirls,theseboys,twophotosofmyfamily,inthefirstphoto,inthenextpicture,thesetwogirls,inmyfamily.语言形式:

.同前面的语言形式。

2.Hereis/are…

3.Arethese…?yes,theyare./No,theyaren’t.目标3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英语交际

1-(4)

1-(5)

目标4

b,2a,2b,b,1c,目标5

a,1c,2c,3c

a,1d,2a,3a

1-(5)

目标6

2d

目标7

3a,3b

2b,2c,1-(6)

目标9

3b

1-(7)

目标10

Introducepeople,identifypeople

1-(9)

备注:

目标8要求每天课外阅读至少200词

6.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六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萧县杨楼镇路套学校

赵芳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词汇: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s book, storybook ,schoolbag.2.能就“书包里有什么”这个话题,运用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bag? 来回答书包中各书本的名称。

3.能听懂会话,会说,会表演,let’s do 部分的指令。

4.加强学生对自己所学科目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书本,热爱学习的情感。教学重点:

1..词汇: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s book, storybook, schoolbag 2.掌握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bag? 教学难点:

1.发音:maths 2.单词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s book, storybook 的区别。教学准备:各科书本,教学课件,点读机,点读教材,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复习上单元内容。

做游戏,根据老师的指令,让学生做动作

Clean the Bb / Open the color / Turn on the light / Close the window / Put up the picture.2.复习与本课内容有关的生词:pencil box, ruler, pen ,pencil ,eraser.(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学单词

(1).展示学生书包:问:What’s this? 引导学生回答: schoolbag。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说:I have a schoolbag.(2).教师继续问:What’s in your schoolbag? 引导学生认识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s book, story book(3).让学生听录音,跟读,模仿这些单词的发音,直到学生能认读为止。

2.Let’s learn(1).老师展示熊猫图片,问What’s this?引导提示学生It’s a fat panda.强调fat一词。(2).教师出示课件,介绍内容:Look at the picture.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ings in Amy’s school?(3).播放本部分录音,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4).让学生两个一起练习本部分对话,部分同学表演。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Let’s play games 教师把各种书和文具放进书包,然后抓住一个,让学生猜,然后拿出来,看谁猜对了,最多猜两次,谁就是“幸运星”,师生用下列对话进行竞猜

A:What’s in your hand?

B:Guess? A:A pencil ?

B:No.A:A ruler?

B:No.It’s an eraser.2.Let’s do-----游戏listen and do 学生要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听懂后,完成这一动作,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指令为:

7.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七

本课围绕介绍家庭成员开展听说读写教学活动, 中心话题是“The family”, 语法重点是能用who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第三方是谁。介绍家庭成员。教学内容为语法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材料, 同时也体现了语法项目与交际情景自然结合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开的。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 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本单元所谈论的是关于家庭成员的话题, 这贴合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容易对本课产生兴趣。但初一的学生年龄仍然较小, 尤其在有人听课的条件下, 他们更容易紧张,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本课的难题之一, 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注意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 大胆发言,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本节课所设计的学习任务。

三、Teaching aims

1. Language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recognize different familym e m b e r s a n d b e a b l e t o u s e t h e s e n t e n c estructure “Who is /are…?”, and the key words“photo, have a good day”.

2. Ability goals

B e a b l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f a m i l y m e m b e r s b y l i s t e n i n g t omaterials.

Be able to talk about family members usingsimple structures.

3. Emotion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not only care about theirown families but also their classes, their schools…

四、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points

1. Different names of family members.

2.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

3.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to describe the family members in the realsituations.

五、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cooperativelearning method

六、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blackboard

七、Teaching procedure

(一) Leading-in (5 minutes)

Show a group of the teacher’s own familyphotos.

Review the words that they have learnt lasttime.

(二) Listening exercises (12 minutes)

1. Pre-listening

Make a conversation in pairs.

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B: There are…

A: Who are they?

B: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2. While-listening

2a: Listen and circle the words.

2 b : L i s t e n a n d m a t c h t h e n a m e s w i t h t h e people.

3. Post-listening

Pair work

A: Who is the man in green?

B: He is Cindy’s…

A: What’s his name?

B: His name is…

A: Who’re the two old people?

B: They are Cindy’s…

...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and make them know some simple listening strategies.

(三) Fun time: (3minutes)

Enjoy a short period of a movie named TheCroods.

Make the students relaxed.

(四) Reading (2d) (8 minutes)

1. Pre-reading

Talk about the picture in 2d with the students

2. While-reading

Read the conversation quietly and quickly and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people.

Sally’s sister Paul

Sally’s friend Kate

Sally’s brother Jane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Read aloud together.

3. Post-reading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in groups of three.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the controlled situation. Learn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五) Group work (12 minutes)

Help an foregingirl Amy to find a Chinese family to live with.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he real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ir speaking ability.

(六) Homework

1. 请给我写一封电子邮件, 介绍你的家庭情况, 邀请Amy到你家居住。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不少于40词)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2) Who are they?

( 3 ) What do you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like? (40 words)

2. Draw a family tree.

My email address: 355415336@qq.com.

Make the students consolidate what they learnt today and improve the stud ents’ writing ability.

8.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八

本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由八个四字词语组成,左边四个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神话,右边四个展示的是现代科学成就的伟大。课后“我会认”中有9个字,“我会写”中有6个字,“运”“航”“舰”是已经会认的字,“卫”“宇”“宙”是本课要掌握的生字。这些生字让学生回忆并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去识记,较难的字“射、箭”则由教师引领,通过做动作、看图片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我会读”中的两个句子既复习了词语,又进行了“……是……,……也是……”的句型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看图片、析字理、运用对比法等方法,正确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卫、运”两个生字。

2.通过联系生活、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通过交流,开始关注科学,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讲故事、看图片、析字理等方法,能正确认识并书写本课的生字,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让学生在课前了解四个神话故事及当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读

1.师生一起板书课题,齐读。

2.请小朋友读这一课八个四字词语,碰到不认识的字请小树叶帮忙。

3.左右两组词语有什么不一样?(第一组都是古代神话故事,第二组都是当今科技成果。板书:古代神话故事,当今科技)

二、学习四个神话故事词语

1.我们先来学习四个神话故事的词语,请小朋友读准字音。出示嫦娥奔月图,组词,说一句话。

2.再齐读这四个词,这四个词里藏着好多秘密,你发现了

什么?

預设(1):都有一个神话人物名字,用“_____”画出四个神话人物名字。“嫦娥”“女娲”中“嫦娥”“娲”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女字旁),追问:为什么是女字旁?

预设(2):第三个字都是动词,用“·”圈出来。“射”怎么记?(做动作)

3.老师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思考:你最佩服精卫的什么?

你还了解哪些神话故事?

后羿能把天上的太阳射下来,小小的精卫鸟能把大海填平,嫦娥可以飞到月亮上去,女娲竟然能把天上的大窟窿补上。你觉得这些神话怎么样啊?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组词。

4.出示“嫦娥奔月是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也是神话故事。_____是神话故事_____也是神话故事”进行说话训练。

三、学习当今科技成果词语

1.这些神话故事寄托了古人对自然的无限向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上天入海的愿望实现了。出示“神舟九号”是载人宇宙飞船图片,小朋友这是什么?

介绍神舟九号是载人宇宙飞船。“载”是多音字,出示组词让学生读,“载”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长得特像?

2.人类自从有了运载火箭后,就可以向太空发射人造卫星,你了解有哪些方面的人造卫星?(讨论)出示“_____是人造卫星,____也是人造卫星”进行说话训练。

四、“卫、运”生字教学

1.“我会写”中“卫”字,小朋友发现了什么?(横折钩的“钩”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2.“运”字,小朋友发现了什么?先写“云”,范写(走之儿由三笔组成,横折折撇重点跟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9.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九

一、教学目标:

能听懂、会说课文里的人名。

能运用“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向他人问好,及对此作出回应;

能听懂、会读、并表演课文D部分的小故事。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运用 “Good afternoon!”向他人致意。

难点:灵活的运用“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向他人问候致意。

三、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师生问候。

唱英语歌曲《Good morning!》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drill.Free talk.听课文B、C部分录音,跟读。然后让学生们戴上人物面具,分角色表演。

Step 3 Practice

Game----Listen and act.Step 4 Consolidation

听课文D部分录音,看课文,理解意思。理解“Answer me!”and”Hey!Wait for me.”的含义,然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创设情境,自由会话。

评价。

练习。《练习册》P6-7

作业:听磁带,读课文。

10.二年级上册教案 篇十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计算用乘法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3、培养学舌功能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合作交流能力

教具课件:

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放大图或课件,以练习九的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乘法乘法运算的意义

教学时间:

第7周星期3

教学程序 时限 教学内容

基础训练 5 每天一练

准备

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画外音:小朋友们到公园里见到过哪些娱乐活动?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

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适当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请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

(1)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新课

1.摆图形游戏。

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

2.交流。

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

(3)请各组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乘法。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2)说明: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3)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

②指出: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接着在6和3中间写上“×”,向学生说明“×”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③把乘法算式写完整。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④告诉学生: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3×6=18。

这个算式怎样读?(三乘六等于十八)

4.尝试。

(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小结。

学生完成了乘法算式之后,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实践应用

1.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九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加法算式可能出现2+2+2+2和4+4,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说得有理,就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练习九的第2题。逐一出示乘法算式卡片,用齐读、分组读不同形式,让学生练习乘法算式的读法。

4.练习九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直接填书上。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评价。

5.练习九的第4题。让学生先观察图,确定图下面两个“()”里分别填写数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写。之后,同桌互相读一读填写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检查是否全填写正确。

课堂小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学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知识。

质疑问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有没有新的发现?

巩固练习

轻松15分26页1、2、3

生2:我是横的数一行有5块,(显示一行红色)有3行(不同的颜色显示),就是3个5(显示3个5)所以5+5+5=15。板书:5+5+5=15

师:你真有眼力,能横的看,看出了3个5。大家看出来了吗?

谁能说3个5的和是多少? 板书:3个5的和是15。

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

生3:我是竖的数一列有3块,(显示一列红色)共有5列(不同的颜色显示)就是5个3(显示5个3)所以3+3+3+3+3=15。板书:3+3+3+3+3=15

师:嗯,你的眼力也不错,能竖的看,看出了5个3。你们看出了吗?

谁能说5个3的和是多少? 板书:5个3的和是15

谁还想再来说说。

2.改写算式,理解意义。

师:那么从这两个算式里,你能发现什么呢?

预计设想:生1:我发现左边的算式加数都是5; 右边的算式加数都是3。

生2:我发现他们的和都是15。

……

师:你们的发现太重要了。

像这样每个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板书:相同加数 乘法计算

3个5相加可以写成 板书: 5× 3 或 3 × 5

(1)认识乘号

这个符号叫乘号 板书:…乘号 它像什么?一般这样写,先写/,再写×。

每个小朋友在纸上写2个试试看,叫2人上台写。(巡视评价)

看,黑板上两位同学写得怎样?(生评价(2)学习读法

谁会读这个算式3×5? 板书 读做:3乘5(一起读)

指5×3它读做什么?

(3)理解意义

他们都表示3个5相加。

因为3个5的和是12,所以5×3也等于12。3 × 5呢?为什么?

现在谁知道5个3相加用乘法怎样表示?

× 5 或 5 × 3

它们都表示什么?都等于几呢?为什么?一起来读一读。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想一想,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都能列出怎样的乘法算式?也就是把5和3相乘。

3.尝试练习,理解消化。

师:(课件显示2×6排列的苹果图)下面请大家试一试。

这里2×6和6×2都能表示什么?

三、运用知识 综合实践

1.摆一摆,列算式。

接下来请小朋友4人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小圆片先摆出几个几,再写出乘法算式。

(要求一人摆,4人写,然后读一读。每人摆一次。)

2.看算式,写乘法。

你们的本领可真大!写出了各种各样的乘法算式,下面看谁能最快的把这两道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指刚开始的2道连加算式)

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6+6+6+6+6+6=5×6

8+8+8+8+8=4×8

3+3+3……几个3 ?(10个3)板书: 10个3相加=10×3

6个8相加=6×8

那么刚才遇到的麻烦100个4相加现在你有办法了吗? 板书:100×4或4×100

学了乘法之后你觉得怎样?是在求什么样的算式时简便多了?

板书: 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刚才大家举了那么多例子,现在让老师也来说两道好吗?

第一道,板书:3+3+3+3+6+3+3 这题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谁能想个办法使它能够改成乘法算式?

四、归纳总结 延伸发展

第二道,请小朋友谈谈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最后,请小朋友猜一猜,这里面是怎么放的?

(实物投影)

胃动力及止吐药规格:5×6

预想:(生1:有5行,每行6片生2:有6行,每行5片)

师打开盒子验证。

(再实投):

小柴胡冲剂 10克 ×6袋 餐巾纸6×10 水彩笔 10×2

猜猜里面是怎么放的?

11.二年级上册11月学习能力自测 篇十一

二、 把bǎ能nénɡ组zǔ成chénɡ词cí语yǔ的de卡kǎ片piàn涂tú上shɑnɡ 相xiānɡ同tónɡ的de 颜yán色sè, 再zài写xiě下xiɑ来lɑi。

三、 字zì 词cí转zhuàn盘pán显xiǎn神shén奇qí。

四、 句jù 子zi舞wǔ台tái。

(1) 照样子写句子。

例: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藏族孩子。

例:朱德常常和战士们一起到山下去挑粮。

(2) 把下面的词语组成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五、 生shēnɡ活huó中zhōnɡ运yùn用yònɡ语yǔ文wén。

六、 阅yuè读dú小xiǎo能nénɡ手shǒu。

达尔文的故事

达尔文从小喜欢研究生物。

有一次,达尔文在野外看到从来没见过的昆虫,就用左手抓住了它。这时,他看到了另一只从来没见过的昆虫,赶紧用右手抓住它。谁知道又飞来了一只更加稀奇的昆虫。达尔文想马上抓住它,可是,又舍不得放掉手里的昆虫。怎么办呢?他连忙把手里的昆虫放到嘴里,腾(téng)出右手抓住那只稀奇的昆虫。尽管那只昆虫在达尔文的嘴里放出又辣又苦的液体,可是,他忍着,紧抿(mǐn)着嘴巴跑回家,小心地把三只昆虫装进玻璃盒,仔仔细细地研究起来。

达尔文长大以后成了英国有名的生物学家。

1. 给下面词语换一个意思相同或者相近的词语。

喜欢—— 有名——

稀奇—— 连忙——

2. 默读短文再填空。

(1) 达尔文是 国人,他从小喜欢,长大以后成了有名的 。

(2) 达尔文一共抓住了 只昆虫,他把昆虫装进 里仔细研究。

3. 哪句话最能看出达尔文喜欢研究昆虫?用“”画出来。

十、 天tiān才cái小xiǎo作zuò家jiā。

梅兰芳是闻名世界的京剧大师,京剧融合了许多剧种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戏曲中的领军剧种。

京剧中的脸谱主要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红表示忠诚,白表示奸诈,黑表示铁面无私……小朋友们,请你们一起来设计脸谱,再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设计的脸谱。

六、 秋qiū天tiān的de歌ɡē。(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风爷爷

秋风爷爷对着大树吹口气,大树摇啊摇,一会儿抖落一只金蝴蝶,一会儿抖落一只红蝴蝶,一会儿抖落一只花蝴蝶。大树落叶了,送给小树做肥料,盼它快长高!

秋风爷爷对着小河吹口气,小河笑啊笑,一会抖动披着的纱巾,一会儿卷起一个个浪花,一会儿抱着白鹅摇啊摇。小河高兴了,它养的鲜鱼、螃蟹肥又壮,宝宝吃了营养好!

秋风爷爷到处跑,孩子们乐得掀掉头上的太阳帽……

1. 在()里填上合适的词。

抖落()披着()卷起()

2. 用“”画出描写小河开心的句子。

12.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十二

【教学案例】

师: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 (教师计时, 学生感受)

师:1分钟时间长吗?

生:长。

师:1分钟内能做哪些事情呢?我们来分组体验。 (学生分成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五个小组)

生:我1分钟做了18道口算题。

生:我1分钟写了10个字。

生:我1分钟跳了43下。

师: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

师:是啊, 在短短的1分钟内能做这么多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时间啊!

【分析】

笔者所听过的“认识时分”的课堂教学中, 都有这样的环节,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长短并体现出1分钟的价值, 教师总会创设一个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的情境, 试图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的价值, 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从表面上看这个情境是让学生“动”了起来, 让课堂“活”了起来, 让气氛“火”了起来。但是, 在热闹的背后学生有没有真正对时间进行体验和感觉?学生们在活动中关注的到底是对时间长短的感受, 还是关注跳了多少次、写了多少字等具体的数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教师安排了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等实际活动, 并通过在这些活动中得到的具体数据让学生体会1分钟的价值, 但是, 学生在活动中忙于对具体数据的记忆, 忙于“积极”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去, 感官上的兴奋“淹没”了活动的最终目的。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中, 学生无暇去体会、感受时间的长短, 没有体会到数学本质之美, 没有享受到学习成功之乐, 导致了这节课主体目标——体验时间长短的缺失。那么“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忽略活动本身带来的兴奋, 而去关注活动背后的时间?学生有没有内在的驱动力去体验1分钟有多长?” (陈洪杰语) 没有让学生经历深刻的思维活动的课堂, 没有让学生积累铭刻于心的数学活动经验的课堂, 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次低效之旅, 甚至是无效之程。

二、分析教材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第一课时的内容由四个板块组成观察主题图, 数出钟面上大小格, 认识时分单位、时分的进率。其中第三板块是介绍“1小时”和“1分”, 让学生知道1小时和1分钟的含义。教材先直接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然后出示了两个钟表走动的画面。这样编排的目的是提醒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要演示钟表的走动现象或让学生动手拨一拨, 通过动态演示, 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1小时和1分钟。

明确了这个板块的设计意图以后, 再来确定这个板块的教学要求。浅层要求是让学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中层要求是让学生明确时针 (分针) 从钟面上的数字几走到数字几是多少时 (分) ;高层要求是让学生体会到1分钟、1小时的长短, 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设计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材安排的常见量中, 时间单位既不像人民币单位那样可以看得见、在日常生活中能体会到, 也不像质量单位那样可以通过实际的掂一掂、提一提等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 它看不见也摸不着, 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数学课程标准》对时间单位的要求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体验时间的长短。针对时间单位的特点和《课标》要求, 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 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对时间的感觉, 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体验机会, 培养学生较为准确的时间感。

学生的感觉时间与实际时间总有一定距离, 因为时间感与个人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息息相关。如果注意力集中, 就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慢, 如案例中的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1分钟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如果对时间采取的是无意注意, 就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 例如案例中学生分组活动时, 关注的是跳绳或口算的具体数据, 忽略了对1分钟的注意, 所以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说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另外, 时间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 逐步矫正学生的时间错觉。既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创设感悟时间的情境, 又要让学生从这些情境中“走”出来, 准确地把握时间的长短, 缩短学生感觉时间和实际时间之间的差距。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 时间单位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为此, 笔者提出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教学新思路, 采取了间隔计时和回想计时的教学策略, 通过反复练习和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 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感觉。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8页“认识时分”的第三板块。

【教学目标】

1.知道1小时和1分钟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1分钟或几分钟、1小时或几小时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 课内部分

1.认识1分钟和几分钟。

师:你知道分钟“姐姐”每走一步是多长时间吗?

(学生回答后, 操作手中的学具钟)

师:分针走一大格表示多长时间?从“12”走到“6”呢?从“3”走到“11”呢?如果经过的时间是20分钟, 分针可能从数字几走到了数字几?

2.认识1小时和几小时。

教师演示后问现在是哪根指针在走动?走了几大格?是多长时间?

师:时针“妹妹”每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那么, 时针从数字“12”走到“5”呢?如果经过的时间是8小时, 时针可能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 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1分钟和1小时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来, 使课本上静止的图片活动起来, 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两个指针所走过的“路程”, 加深了学生对时分概念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 教师提出了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是几分 (或几时) 顺向和逆向两个方面的问题, 既巩固了学生对1小时和1分钟的认识, 又训练了学生灵活变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1分钟。

师:请同学们坐直身体、闭上眼睛, 体会1分钟究竟有多长, 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我们再来体会一下1分钟的长短。

教师播放音乐“小兔乖乖”, 学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师:现在你觉得1分钟有多长?为什么两次的感觉不同呢?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了一个矛盾的情境, 激起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 在前后对比中去体会1分钟的长短, 从而感受到时间的长短与人的主观意识有关, 明确实际时间与自己的感觉时间之间的距离, 明白要建立起准确的时间感需要反复的训练。)

4.体会几分钟。

师:现在来考考大家对时间的感觉, 一半的学生写字, 一半的学生静坐。

教师计时3分钟后, 让学生说出刚才经过的时间是几分钟。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8页, 独立完成第4到第7题。

师:从开始做题到现在大约多少分钟?

(设计意图:从有意记忆到无意记忆, 从间隔计时到回想计时, 通过多种策略引领学生真真切切地经历感悟时间的过程, 培养了学生对分钟的时间概念, 逐步形成对现实时间的敏感意识。)

(二) 课外部分

1.想象与体验结合。

让学生想象, 在学校里从什么活动到什么活动是1小时。然后, 教师安排学生切身感受1小时的长短。

2.间隔计时和回想计时结合。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到校、晨读、早操、课堂、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段, 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1小时及几小时的感觉, 如回想一下从早操到第一节课下课有没有1小时?还可以利用学生在家里活动的时间进行训练, 如从放学到完成家庭作业一共有多长时间?

上一篇:九月十日教师节微信简短感恩祝福语下一篇:认识压力与情绪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