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鲁迅先生的演讲稿

2024-08-05

赞扬鲁迅先生的演讲稿(8篇)

1.赞扬鲁迅先生的演讲稿 篇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鲁迅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人。

钱钟书先生有言: 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小学有一年,在同学家过夜,同睡一张床。床头上有个摆书处,我随意抽出一本,是本散文集,书页发黄,第一篇便是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那时候还年幼,不知先生的大名,亦不知先生死后的名声是经历过颇大波折的。那篇文字虽也有多处于那时的我来说生僻字,但是自己却看得很是有味。如若没有记错,此后的十多年里,自己是再没读过这篇文字的,可一直能记得文章里的细节,譬如写一到夏天,阿长睡觉在床的中间总摆成“大”字,占去了少时的先生的地方,让他无法翻身;又譬如到新年,阿长总是对他说“哥儿,你牢牢记住,明天是正月初一,第一句话得和我说恭喜恭喜!”;再如得知阿长谋害了隐鼠之后的恨意;当然还有阿长为他买山海经,以及文末那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都让我难以忘怀。那心理都曾是少时的我们经历过的。此后的许多年里,可能是我阅读范围的狭隘,我再没有碰到一位写作者能像先生那样拥有如此神奇的笔力。

初一那年,看了一本影响我至深的书。一本先生的论战集子,书名叫《一个都不宽恕》,印象深到我现在都还记得书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那时的语文课本里已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之类的散文,可是我却迷恋上了先生的杂文。几年后,当我自己回想起这次的偶遇,我都会怀疑,倘若不是这本书,现在的自己肯定不是这番模样,可我庆幸如此。《一个都不宽恕》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封面上的那段手迹:

“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我那时候想,一个人有怎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勇气,才敢以如此多的“他人”为敌,言“让他们怨恨去,一个都不宽恕”。我后来知道,这段话出自先生的《死》,写作此文的先生生命已垂垂危矣。可即便是医生已经宣布他的死亡,他依然这么决绝。他难道不会预料到自己这样说,后人会把它当做”把柄”,找到理由对他大批特批么?我想他是肯定想到的,可是他依然那么说。倘若不是如此,先生就不成为先生了。

现在我回想起来,《一个都不宽恕》里的那些文字的迷人,大概是因为先生的笔锋的犀利,一针见血的。在《估学衡>》里,先生寥寥数笔便能勾出《学衡》诸篇文章的谬处,文末一句“我所佩服诸公的只有一点,是这种东西也居然会有发表的勇气”让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的吴宓、梅光迪等的学衡派颜面难存。

在那样的年龄里,又是从先生的杂文开始读起,我自己都替自己捏了把汗,一如“少不读鲁迅”之言的担忧。可,现在终究没有变成那些人担心的模样,大概也是少年时,并未看到以及听到关于先生的评价,也就并未受他人的干扰,只是在读先生的作品。基于事实的东西,总比凭空听来的有力。即便是读了那么多先生的杂文,我也并不觉得先生有多偏激有苛刻有多多疑等等的后来的骂语。

相反,那时我只是觉得心酸,何以先生一个人要去面对那么多的骂战,并且通常都是一个人,而“敌人”的都是“组团”的。后人又何以那么苛刻,对处于这样的环境里的先生的所谓“多疑”、“刻毒”和过度警惕“防卫”耿耿于怀。

《一个都不宽恕》跟随我进高中,其时,已经开始看先生的全集了。只是后来,重点高中应试的压力,又停下来。自己也开始渐渐功利起来,为写作文,读了不少所谓研究先生的作品,取些即便是高中的语文老师亦未必了解的“专业术语”骗得了不少作文高分。那时候,自己寡知,以为先生的精神只是批判的,所以见着什么不满便下狠笔批评。自己也就是在那时候对自己身在的教育体制以及更大范围内的社会现实产生了怀疑。所谓的“叛逆”也越来越强,并且付诸实践,最终是得了恶果的。那时候开始想真正的是先生怎样的?我先丢下先生的诸多文字,买了本朱正先生的《一个人的呐喊》,坦白说,对这本书的心仪完全是出于对书名,尤其是“一个人”。

初高中毕竟无知,对社会的观察和理解终究属于皮毛。进大学之后开始静下心来重读先生,作品,研究的书都看。我渐渐觉得自己从前的那些看法是很浅薄的。关于先生的问题实在太多了,先生的身份和模样不仅仅是从前自己心中的“斗士”,还有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友为人师的先生;先生也不是一下子就成为人们心中的“鲁迅”的而是经历过灵魂的挣扎的,这些对于还原真正的先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先生曾经被恶意捧上天,被人有意无意的神化,再然后被人从神坛上拉下来,被唾弃,谩骂,无一不使我觉得不公。

2.赞扬鲁迅先生的演讲稿 篇二

一、赞扬“摩罗”诗人的反抗精神

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写道 :“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有作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1]面对当时衰弱的中国诗界,他强调诗人应该是“精神界之战士”,应该积极地从事革命战斗,反抗不合理的现实。他向中国介绍了十九世纪欧洲进步的文艺思潮和“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的拜伦、雪莱、海涅、普希金、裴多菲等国外民主爱国诗人及他们的创作。鲁迅在文章中对这些“摩罗诗派”的爱国主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希望通过发扬“摩罗”诗歌的力量,启发中国人民的觉悟,促使人民群众高扬革命精神。鲁迅认为,诗人既为“精神界之战士”,那么他的作品就必须是代表广大群众的呼声、愿望和利益的,是“至诚”的。没有“至诚”就没有诗,诗的“生命在是,不朽在是”,而所谓“诚”,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广大群众的普遍观念是一致的。这种现实主义既不同于当时国外流行的批判现实主义,也不同于我国的古典现实主义,而是已经提高到了革命的战斗的现实主义了。[2]

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强调了诗歌的思想性与战斗性,把诗歌当做反帝反封建的有力武器,热烈歌颂“举全力以抗社会,宜众生平等之音,不惧权威”,“争天抗俗”的革命精神,极力主张诗歌应该“函刚健抗拒破坏之声”,反对“卑儒俭啬、退让畏葸”的奴才性,要求把诗歌作为变革现实的武器和教育人民的手段。鲁迅先生及时传播了“摩罗”诗人的先进思想,希望在中国有一批像撒旦一样的诗人登上诗坛,有一批敢于同反对势力作坚决斗争的“精神界之战士”登上政治舞台,“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三闲·无声的中国》),把无声的中国变为充满“伟美之音”的中国。[3]另外,他还认为诗歌必须对社会、对人生作出评判,作品也必须具有思想上的进步性。这种鲜明的立场和观点,在中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富有启蒙意义和开拓精神。

二、肯定革命诗歌的战斗作用

各种形式的诗歌作品都不可避免地有其时代的、政治的或阶级的烙印。鲁迅先生认为,诗歌应该是战斗的,诗人要用自己的诗歌服务于变革现实社会的伟大斗争。革命的诗歌提倡民主科学和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愚昧主义,对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用自己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从实践上和理论上为革命诗歌开拓了道路。他的早期诗歌鲜明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解放、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如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统治,抗议他们施行的种种反动政策的《无题(大野多钩棘)》。三十年代在民族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他坚定地用自己的诗歌揭露国内外敌人的罪行,如讨伐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战斗檄文《惯于长夜》。他后期的诗歌,无论是抒情诗还是讽刺诗,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革命事业服务的。他不仅用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着他的诗歌理论,而且还宣传了无产阶级诗歌的主张,为革命诗歌的崛起,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五四”初期,封建复古者以反对恋爱诗为名,反对诗歌题材和主题解放,严重阻碍了新诗的发展。鲁迅在他的《诗歌之敌》中写道 :“诗歌是本以发抒自己的热情的,发讫即罢。但也愿意有共鸣的心弦,则不论多少,有了也即罢。对于老先生的一颦蹙,殊无所用其惭愧。”鲁迅认为诗歌不但是“发抒自己的热情”,而且要有“共鸣的心弦”。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革命的诗人要勇敢地冲破封建复古主义者的批评尺度,大胆地选择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题材和主题,使新诗获得彻底的解放,成为广大群众的心声 ;要起来抗争,诅咒这不合理的现实,打倒一切“诗歌之敌”,繁荣诗歌创作,推动历史前进。他认为诗人是永远真诚纯朴、热爱生活的,是有广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的,其思想感情和呼吸脉搏是与广大群众紧密结合着,反抗世界上一切丑恶和黑暗的存在,不论是祖国的还是祖国以外的。鲁迅先生的这一论断,不仅打击了宣扬封建买办思想的诗歌的泛滥,更支持并鼓励了诗歌努力向新的方向发展。

三、倡导“诗美”的艺术主张

鲁迅先生针对那些概念化、口号化、公式化的诗歌,提出了“诗美”的艺术主张。他认为诗歌创作把广阔的时代风貌、深远的阶级感情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统一起来是“诗美”的前提。他所说的“诗美”包括了诗歌的立意、构思、意境、感情以及诗歌形式所表现的美。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鲁迅先生所提出的“诗美”:

第一,鲁迅先生认为诗贵真情,但这个真情必须借助于形象思维转化为鲜明而富有个性特征的诗歌形象,失去了形象这个基本特征,也就难以达到“诗美”的境界,这也正是“诗美”的生命之所在。诗人只有运用形象思维,驰骋丰富的想象力,把自己的崇高理想以及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的爱和对敌人刻骨的恨,化为生动具体、富于个性化的诗歌形象,显示瑰丽多彩的意境,才能使诗歌具有感人肺腑的诗美。

第二,诗歌要用形象思维,就不能不抛弃空洞的理论概念,简单地运用政治口号来图解生活。但鲁迅先生也并不是一味地反对在诗歌中运用标语口号,他认为“用进去是好诗,用亦可”,即豪言壮语并不是不可取,问题在于豪言壮语也应当是诗歌的有真情实感的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诗歌有激昂、深邃的情感和意境,和谐完美的音律、节奏和结构形式,它的目的是以情感人,而口号则是以理服人。只有把情感和思想相互融合,情化于理,理蕴于情,才能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第三,鲁迅反对“诗必用口号”,并不意味着他反对革命诗歌中要表现革命的激情。相反,鲁迅十分重视激情和想象的作用,并把它们视为诗歌的生命,认为革命的激情正是“诗美”的灵魂,不能点燃读者心中战斗的热情,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的空洞的诗歌,是生命的苍白与枯竭,必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四,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有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自身规律。因此,诗歌创作还必须遵循它的自身规律,体现它的自身特点。如果诗歌仅仅有积极的内容,而没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其积极的内容也难以表达出来,甚至会受到损害。因此鲁迅先生认为政治思想观点错误的诗歌和虽有正确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标语口号式诗歌都会破坏诗歌的完美和谐,造成“杀掉诗美”的后果。

第五,鲁迅先生认为,诗歌应当是客观表现与主观抒情的统一,没有强烈的情感抒发,诗歌就没有生命。他的这个提法强调了诗人要有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革命诗人要有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真挚而热烈的感情。诗歌要正确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一定时代的先进理想和人民大众的愿望、要求和情绪。这样的诗歌才能真实地反映时代情绪,表达人民大众的心声,具有强烈的思想感染力。

第六,鲁迅先生一向把文艺看作“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五卅”惨案发生后,大多诗歌都是热情的呼喊,缺乏艺术魅力,不能深深地感染读者。鲁迅当即提出意见,指出“极锋利肃杀的诗,其实是没有意思的。情随事迁,即味如嚼蜡。”“锋芒大露,能将‘诗美’杀掉。”诗歌要有“诗美”,仅凭锋芒和狂热是不成的。如果诗歌不能激发读者的感情,没有东西使人思索,使人感到意味深长,那就失去了诗歌的功能和长远流传的可能性。诗人写诗的目的就是要拨动读者共鸣的心弦,造成精神上的影响。诗歌如果离开了思想,没有鲜明的倾向性,任凭诗人有多大的才能,怎样藻饰雕琢,也不能挽救他的作品的失败。

3.鲁迅先生的生活情趣 篇三

猜谜鲁迅先生自幼就喜爱猜谜语。小时候,祖母常教他猜谜语。后来。鲁迅避难到外婆家,常和少年朋友一起做游戏、猜谜语。事隔30年后,他还在《长明灯》里,把儿时的猜谜乐事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一番。此外,鲁迅常幽默用“谜语”来写信、题书名和做笔名。如笔名“华圉”,是隐“当时中国(华)是个大监狱(圉)”之意。

养鱼鲁迅先生对金鱼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一次,日本人内山完造先生赠送了10尾金鱼,鲁迅先生特地从远处买来一只素白的金鱼缸,和夫人许广平一同兴致盎然地铺黄沙、灌清水,植水草,小心翼翼地把金鱼放进去。鲁迅先生很熟悉金鱼的生活习性,考虑到缸面水苔太密,会影响鱼呼吸氧气,他常暂搁手中“金不换”的笔,仔细地把这些东西除去。

骑马鲁迅先生青年时代就很喜欢骑马,早年学骑马从马背上栽下来磕断了门牙,但他毫不退缩。他认为,骑马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锻炼意志。

习武鲁迅先生也曾习过武,留学日本时学过柔道,学得了一些防身之术。鲁迅回国后,在绍兴府中的学堂执教。一次夜行,经过一处荒凉的坟地,忽见一惨白鬼魅一样的东西在前挡道,鲁迅赶前飞起一脚,直踢得那家伙跄踉倒地,抱头鼠窜,原来是一个装神弄鬼的盗墓贼。

4.赞扬鲁迅先生的演讲稿 篇四

敬爱的鲁迅先生:

您好!

您好!希望身居天堂的您能收到我这封微不足道的信,鲁迅先生,如果您收到了我会很高兴的。

我们正在学一篇课文叫做《一面》里面写的是您,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那一次下雨,在内山书店里,有一个年轻人想买你的书,你以一元钱卖给他两本书,你那本不要钱,还有一本是《毁灭》,他叫阿累。他没有丢您的脸,因为您,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因为您,是他有活下去的勇气。

虽然,我没有见过您,却能从文章中读出您一定是一个为工作勤勤恳恳的人,为了工作,为了革命事业您奉献了您的一生,把所有的心血,青春投入到工作里。因为您的忘我牺牲的精神,您流芳百世,后人有永远记住了您,以您为榜样。

您的反封建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感情我极为认同,我也很赞赏你那颗强烈得有些偏执的愤世嫉俗之心。对你提出“医人不如医心”这个观点感到惊讶与佩服!

您倡导了新文学革命运动,而且是一个立场坚定的新民主主义者。虽然文学革命之路很不好走,一不小心就会被逮捕,甚至被杀头,但鲁迅先生您却义无反顾地坚持走下去了,一点悔意也没有,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革命精神!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您连自己的生命也不顾了。

记得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讲述了一个受迫害的“狂人”无论看什么书都写着“吃人”两个血红大字等等,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这篇小说还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堪称“伟大”!为五四文坛带来了一场雷雨,为许多文人带来了勇气,为读者的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解放!这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事啊!

当别人还在封建思想压迫下等待死亡的时候,您却挺身而出,为一个民族的苏醒而奋斗,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1500字》()。我无法揣测您心里到底包容了多少。但至少,您早已把中华民族包容在心里。您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对未来的启迪。您用心灵的制剂来唤醒一个个被麻醉的人。您虽然饱经风霜、苦难,却依然追随光明、追随未来。您化身为一名战士,用笔作枪杆,向意识上的敌人开枪。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被唤醒,您用特殊的人格魅力,开辟了新的道路,来拯救民族。

您不愧是我们中国的“民族魂!”您在中华历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如今,革命事业解放了,我们跨入了21世纪的现代社会,世界在发展,祖国儿女在大步前进,现在克隆技术蒸蒸日上,神州10号欲欲待发,纳米技术,电子眼,或许您还不懂,但是我会在梦里告诉您的,保准您听了也惊奇世界进步得如此之快,您听了,一定也会乐得合不拢嘴。

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篇五

字号: 小 中 大 发布: 2010-12-08 14:32:55 查看(720)/ 评分(0 / 0)/ 我要评论(0)

个人分类: 集体备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

柯海静

一、说教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属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第二篇课文,这是周晔在伯父鲁迅逝世九周年之际回忆写下的纪念性文章,全文共回忆了她与伯父鲁迅先生在一起的“笑谈《水浒》,趣谈‘碰壁’,关心女佣”以及从女佣阿三口中得知的“关心女佣”四件事,字里行间无不饱含周晔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无限怀念与崇敬,以及感谢!透过文本,一位爱孩子、爱憎分明、坚持斗争,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鲁迅形象跃然纸上。

《我》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教学中需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并借助当时的社会背景细细体味鲁迅

带给我们的光芒。

有道是“读是语文教学的法宝”,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读文,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的有力保证,同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学本课,我确立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透过含义深刻句子的解读,充分感悟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语文是感性的存在,通过读文悟文,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形象,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故此,我确立这样的教学目标。)

3、学习作者通过动作、神情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写作方法。(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学习文本同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也是增进学生知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本课,我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动作、神情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难点为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高尚品质。

为有效达成以上教学目标,落实教学重难点,教学本课,我预计分两课时与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本课内容:第一课时:侧重整体感知文本,重点研读“救护车夫”部分,感受鲁迅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第二课时:研读“笑谈《水浒》、趣谈‘碰壁’、关心女佣”三部分内容,进一步引领学生感受鲁迅高大形象,对鲁迅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因此教学本课之前,我预先设置这样的预习内容,引导学生对文本先作初步全面的整体感知:

1、认真读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几个多音字,如冠、号、血,给它们注上拼音;

2、思考:文本主要写了什么?试着给每一部分归纳一个小标题;

3、想一想:读过文本,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特别由哪里感受到他的这一

形象的?试着划一划,写一写。

2、读读悟悟,读悟结合

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与重要方式,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读读悟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能帮助学生很好

地感悟鲁迅高大形象。

3、引导发现法

有道是“学以致用”,教学本课,于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同时,我更注重学生学习作者写作方法:通过几件生动的事例展现人物形象,表达内心情感。为

今后写好写人的文章做好铺垫。

三、说教学流程

下面我主要就本课第一学时的学习来作交流: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文本,初步交流鲁迅留给自己的印象;

2、深入研读“救护车夫”部分,感受鲁迅崇高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动作、神情等细节描

写刻画人物高大形象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研读“救护车夫”部分,学习作者抓动作、神情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一、直揭课题,检查预习,感知整体

1、引导读好课题

孩子们,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共同学习的是鲁迅侄女周晔的一篇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前我们都读过文本,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师)这样的鲁迅让你——,带着这种心情读题!

(生)幽默、同情劳动人民„„

(师)„„

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我欲引导学生读好课题:周晔同我们一样,也感谢、敬佩,感动于她的伯父鲁迅先生,让我们同周晔一起,再叫一叫——,能叫得更

深情、亲切些吗?

2、归纳小标题

《我》是周晔在伯父逝世九周年之际回忆写下的纪念性文章,文中字里行间均饱含她对伯父的无限怀念与敬佩。孩子们,周晔于文中主要回忆了伯父生前的几件事情,分别在哪几段?师生共同提炼小标题并板书;

3、小结并过渡:文章主要回忆了这四件事,解开了周心中的疑惑:伯父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引导给“爱戴”换词。

为什么呢?我们到文中找答案去!“救护车夫”片段内容最长,我们就先来

读它!

(设计以上环节,一主要为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都说“语文学习,功夫在课外”。已至高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加之教师的任务驱动,相信学生能读好、学好,这样课堂上就可节省许多时间,为研读重点部分留有时间与空间;

2、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以顺利且轻松进入文

本重点内容学习。)

二、重点研读“救护车夫”

(一)走近车夫

要求:用心读课文第四部分前四个小节,思考: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车夫?他的哪一个动作或神态特别让你有话想说?把它圈划出来,写上批注。

1、学生读文,圈划、批注;

2、交流:„„

预设学生的回答

1、受伤的车夫,引:车夫伤得重吗?特别从——读出?待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引导学生给“捧”换词,品味;

2、饱经风霜的车夫,调侃:饱经风霜是说车夫风里来,日里去,吃饱了风和霜吗?那这个“饱经风霜”我们可以怎么理解?待学生交流到一定阶段,教师作小结:是的,生活的艰辛、困苦,无形中写在了车夫的脸上,加上她此时的痛,致使车夫心力交瘁!再读,感受车夫的痛与苦。

(二)走进鲁迅

面对这样的一位车夫,爸爸和伯父是怎么做的,伯父的尤其哪一个动作也特

别让你有话想说,圈划,批注;

1、学生圈划、批注;

2、交流:„„

引领:①扶、半跪,——“俯首甘为孺子牛”;

3、导读:此时此刻,在车夫的心中,鲁迅已不仅仅一位陌生人,而如同车

夫的——

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还与他的一段经历有关:(补充资料:鲁迅,出生在一个逐渐没落的士大夫家庭,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又久病不愈。作为长子,鲁迅为了给父亲治病,常常出入当铺和药店,饱受人们的冷眼。在乡下外婆家里,他有机会接触农村社会,和农民的孩子亲密相处,从中感受到农民生活的困苦和他们勤劳、纯朴的性格。这些经历使他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

②掏、叫,引导想象:鲁迅此时应该想到了什么,他还可能想到了什么?交

流:说说你此时的心情、感受? ③两个“清清楚楚”,可见——

引读下面句子:——,引导质疑,猜:伯父的神情为何严肃?他的手半天没

动,应该想了些什么?

点拨:这个黄昏,看见车夫受伤的难道就只有爸爸和我吗?——横眉冷对千夫指;

4、引读:这样的伯父在小周晔长大成人后才渐渐读懂!这样的伯父走了,难怪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的人„„)

前来吊唁的有——,有——,巴金在《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这样写道:

(补充资料:„„)

感谢周晔,感谢巴金,为我们记下永恒的感动。下节课继续学习,继续深入

感悟鲁迅的高大形象。

(学习这一环节,我是这样理解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则是他们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教学“救护车夫”部分内容,我主要引导学生由车夫、鲁迅的动作、神情,感悟鲁迅的高尚品质,同时渗透写作方法。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实现“先学后教”,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作业本》5(有道是“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课堂练习能帮助学生梳理课堂交流内容,将知识、情感积淀下来,同时及时巩固

新知。)

四、作业:

1、认真读课文,质疑,写下来;(爱因斯坦曾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可贵,于是我设置这样的一个作业,为驱动学生认真读文,更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收集鲁迅生平资料及著作读一读。(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的外延即生活”,语文学习要向开放的生活要

内容,故布置此一作业。)板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笑谈《水浒》

爱戴

趣谈“碰壁”

为自己想得少

救护车夫

情劳苦人民为别人想得多

关心女佣

6.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 篇六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展开大规模的论战时,鲁迅站在革命派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

者李大钊等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

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旁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一时期,鲁迅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著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来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教育,彻底放弃了进化论思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学运动的主将。这期间,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国民党反动派御用文人及其他反动文人、反动文学进行不懈的斗争,逐步成为我国文化革命的旗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后十年的杂文,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地、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这些作品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介绍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中国的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艺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1938年出过《鲁迅全集》(二十卷),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迁移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并多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鲁迅学习。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1

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七岁入私塾“三味书屋”,读诗书经传,但他更喜欢野史、杂记,同时又喜欢美术和民间文艺。十三岁时,祖父因科场案被捕入狱,父亲又患了重病,家庭由小康而坠入困顿。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里“几乎什么也没有了”。家庭经济地位的变化,使鲁迅饱尝了世态炎凉的况味,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封建道德的虚伪。鲁迅幼年及祖父下狱后常住外婆家,使他有机会接触农民的孩子,了解农民的痛苦生活和勤劳朴素的品质。所有这些,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1898年5月鲁迅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江南矿务铁路学堂。在南京四年,鲁迅从维新派变法中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使他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相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1901年12月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决定去日本留学。次年1月入东京弘文书院学习。为了表示与满清统治斗争到底、献身祖国解放事业的决心,鲁迅毅然剪掉象征种族压迫的辫子,并存照题诗,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庄严誓言。1904年鲁迅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以为“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想借此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但严酷的现实使他醒悟到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尤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来唤起民众。1906年6月,鲁迅回到东京,积极参加反清爱国的革命活动,翻译与介绍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外国小说。1907年,他写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文章,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以进化论为主要武器,对形形色色的反动思潮进行猛烈的批判,提出改革中国社会的政治主张。

1909年夏,离日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教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非常兴奋,热情地欢迎、支持这一革命。1912年1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请,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部迁往北京,先后任社会教育司科长、佥事。他亲眼看到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丑剧,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在寂寞和苦闷的心情中抄写碑帖,整理古籍;同时考察中国的历史,思索中国的前途。《唐宋传奇集》和《嵇康集》等大多是这个时期辑录整理的。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以强烈的震动,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从1918年起,鲁迅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这一年四月,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这个社会的号召。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鲁迅“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优秀短篇小说和大量匕首投枪式的杂文,以彻底反封建的思想和犀利冷峻的艺术风格,显示文学革命的实绩。

1920年秋天开始,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教中国古典文学,并坚持文学创作。《中国小说史略》就是根据教课讲义整理成的文学史专著。1921年12月鲁迅写成著名小说《阿Q正传》。作品通过雇农阿Q这个典型,鞭

挞封建制度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精神奴役,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丰碑。1923年和1926年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展示了辛亥革命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阔的生活画面。散文诗集《野草》也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1925年,围绕“女师大风潮”,鲁迅同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自由派进行尖锐的斗争。1926年1月,在大革命高潮声中发表著名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出“打落水狗”彻底革命的口号。在“三·一八”惨案中,面对反动军阀的血腥暴行,鲁迅愤慨地指出:“血债必须用同物来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同年八月,因受反动军阀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执教,著有《汉文学史纲要》和优秀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五篇。这些散文笔调优美、含蓄,感情深沉、激宕,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1927年1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发表了著名文章《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热烈赞颂革命,发出“永远进击”的号召。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鲁迅因营救中山大学学生无效,愤而辞去该校一切职务。血的事实使鲁迅“轰毁”了进化论思想,认识到“青年必胜于老人”的偏颇,向共产主义的思想飞跃。

1927年9月底,鲁迅到上海定居。从此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文艺运动。在1928年文学论争中,鲁迅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刻地进行自我解剖,确信“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长期阶级斗争的磨炼和艰苦的自我教育,使鲁迅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鲁迅最后的十年,在党的领导下,在新文学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他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并先后参加了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他还主编和与人合编过《语丝》、《奔流》、《前哨》等革命刊物,倡导过文艺大众化运动和新兴木刻运动,培养了不少革命作家。他以杂文为武器,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人进行英勇、坚决的斗争,揭露他们充当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走狗的丑恶嘴脸。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鲁迅怀着极大的喜悦,向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发了贺电,表达了对党和毛主席的崇敬和热爱。

7.赞扬鲁迅先生的演讲稿 篇七

鲁迅提到的“作家的未定稿”,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有时作家对同一个写作素材、同一个题材, 会在不同的情境下, 两度, 甚至几度重写, 形成多个文本。将这些从同一素材生发出来的不同文本对照起来读, 是很有趣味的, 而且也可以学得写文章的方法。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汪曾祺, 在上世纪40年代写了《异秉》《职业》两篇小说, 到80年代, 由于这两个文本均已散失, 他又以同名、同题材重写了一遍。研究者后来找到了40年代的文本, 就将这两种文本对照起来读, 读出了许多很有意思的东西。 (王枫《〈异秉〉〈职业〉两种文本的对读》)

鲁迅也有过这样的两次写作。1919年鲁迅在《国民公报》“新文艺栏”连续发表了七篇《自言自语》, 其中有三篇在他1925、1926年间写《野草》和《朝花夕拾》时, 又重写了一遍。这就有了三篇可对读的文本:《自言自语》里的《火的冰》与《野草》里的《死火》, 《自言自语》里的《我的父亲》与《朝花夕拾》里的《父亲的病》, 《自言自语》里的《我的兄弟》与《野草》里的《风筝》。

这样, 我们就可以用对读的方法来学习《风筝》这篇课文。

《我的兄弟》一文不长, 照录如下———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亲死去之后, 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 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一天午后, 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 看见我的兄弟, 正躲在里面糊风筝, 有几支竹丝, 是自己削的, 几张皮纸, 是自己买的, 有四个风轮, 已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 踏碎了风轮, 拆了竹丝, 将纸也撕了。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 悄然的在廊下坐着, 以后怎样, 我那时没有理会, 都不知道了。

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 他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我很抱歉, 将这事说给他听, 他却连影子都记不起了。他仍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啊!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 我能请你原谅么?

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

我们现在就来对照解读。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写作时间和文章题目:作者在1919年写了《我的兄弟》, 为什么时隔六年, 到1925年又写《风筝》?不过是童年的一段生活, 这样一直念念不忘, 一写再写,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写同一件事, 为什么要把题目由“我的兄弟”改为“风筝”?这大概是我们一开始阅读就要提出的问题。但我们不要急于求答案, 还是先细读文本, 最后再来讨论这些问题。

《我的兄弟》共分九段, 《风筝》则有十二段。我们就分段来对比解读。

一. “回忆的套子”的设置

《我的兄弟》第一段第一句就直接进入回忆:“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而在《风筝》里, 第三段才有类似的叙述:“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也就是说, 《风筝》在进入故事的叙述之前, 还有两段描写, 而且我们注意到, 写的是作者写文章时的外在景物和内在的“惊异和悲哀”的心情。《我的兄弟》在文章结尾写到请求兄弟原谅就煞住了, 而《风筝》又多出一段:回到开头所写的自己的心情上, 还是“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如果说, 《我的兄弟》是一篇单纯的客观叙述, 那么《风筝》却外加了一个“套子”, 将全篇的回忆笼罩在“我”回忆时的主观心境里, 以“悲哀”始, 又以“悲哀”终。这样一个“回忆的套子”的精心设置, 是《风筝》一文的最大特点, 作者的写作旨意正蕴涵其中。这是我们读懂这篇文章的关键, 是应该紧紧把握住的。

钱理群教授在江南水乡

但我们还是不能立刻进入“套子”的细读与分析:其含义只有读完了正文, 才能理解。

二. 变叙述为描写

正文的故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 “我”和“兄弟”冲突的由来:《我的兄弟》的第一、二段, 《风筝》的第三段。

《我的兄弟》第一段只有短短的两个叙述句:“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尽管直截了当地点明了“我”和“兄弟”的冲突的由来, 但是却过于简单了:“我”为什么“不喜欢”, 怎样“不喜欢”, “兄弟”为什么“喜欢”, 怎样“喜欢”, 都省略了。这恰恰是《风筝》要大做文章之处。《风筝》里不仅有“我”的心理分析与描写:“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而“嫌恶”放风筝 (注意:这是为下文埋伏笔) ;而且有“兄弟”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为风筝的起落, 忽而“出神”, 忽而“惊呼”, 忽而“跳跃”;还特意强调了“兄弟”的年龄 (“大概十岁内外”) , 描写他的外貌:“多病, 瘦得不堪”。这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于是, 我们又知道了《风筝》与《我的兄弟》相比, 在写作上的变化:变叙述为描写, 变简陋直书为精心经营文字, 周密安排文章布局。

不过《风筝》也有删削, 比如《我的兄弟》第二段谈到“父亲死去之后, 家里没有钱了”, 这层意思在《风筝》里却没有说及, 大概是为了集中笔墨谈兄弟之间的冲突, 就不提父亲了。

(二) “我”和“兄弟”的冲突:《我的兄弟》第三、四、五段, 《风筝》第四段。

依然是变简单的叙述为具体、丰富的描写。比如在《我的兄弟》里, 只是这么一句:“一天午后, 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 到《风筝》里就发展成为一个过程描写:先是“我忽然想起”多日不见小兄弟:然后, 记起了“曾看见他在后园拾枯竹”;这才“恍然大悟”似的赶到那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有了这样一番曲折, 就为下文“我”的不满的大爆发, 以及粗暴的行为, 作了情绪上的铺垫。

紧接着的冲突, 在《我的兄弟》里也是三言两语就交代完了:“我便生气, 踏碎了风轮, 拆了竹丝, 将纸也撕了。”但在《风筝》里, 却演化成了充满戏剧性的紧张的场景描写:先是小兄弟的“惊惶”, “失了色”, 以至“瑟缩”:

接着是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和“愤怒”中的一系列动作:“折断”、“掷”与“踏扁”———注意:这里的用词比《我的兄弟》里的“踏碎”、“拆”、“撕”都要重得多、狠得多, 使人感到被折断与踏扁的, 不只是风筝, 更是小兄弟的心。

或许更要注意的, 是“我”在踏扁了风筝以后的心理描写, 这恰恰是《我的兄弟》里所省略不写的:“论长幼, 论力气, 他是都敌不过我的, 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 于是傲然走出。”这里的“长幼”与“力气”, 正是和上文的“十岁内外”与“瘦得不堪”相呼应的。值得注意的, 还有突然出现的“敌”与“胜利”这样的描写战争的词语, 这就暗示了这场冲突的“战争”实质:这是典型的长者对幼者的压迫、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下文提出的“虐杀”的概念, 已经逐渐形成了。

还有“兄弟”的反应。《我的兄弟》是这样写的:“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 悄然的在廊下坐着……”《风筝》则写道:“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由“哭”、“悄然”到“绝望”, 份量显然重了许多, 这说明:兄弟精神上受到的打击, 或许是更为严重的。这也为下文提出“精神的虐杀”的概念作了铺垫。

问题更在于“我”的反应。《我的兄弟》写得也很简单:“以后怎样, 我那时没有理会, 就不知道了。”《风筝》在写了“后来他怎样, 我不知道”以后, 又加了一句:“也没有留心”, 因为在“我”的心目中, 小兄弟“以后怎样”, 他的感情有没有受到伤害, 是没必要“留心”的。

钱理群教授在演讲

这样, 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鲁迅的描写不但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而且还加强了力度, 这场兄弟之间冲突的内在的严重性就逐渐突显出来。这就孕育着下文感情的爆发, 我们读者的阅读心理也随之沉重起来。

(三) 成年后的反思和补救:《我的兄弟》第六、七、八、九段, 《风筝》第五、六、七、八、十、十一段。这一部分的篇幅和份量, 在《我的兄弟》里和前面两部分差不多, 而《风筝》却篇幅更大, 份量也更重。可以看出, 这成年后的反思和补救才是《风筝》描写的重点。

先是反思。《我的兄弟》也说得很简单:“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 仅仅是“错”, “错”在哪里, 没有交代。但《风筝》却说自己轮到了“惩罚”, 那就不只是“错”而可能有“罪”。而且也十分严肃地说出了其中的缘由:“我”接受了西方新的现代儿童观, “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在这样的新思想、新观念的映照下, 原先“我”所坚持的“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的观念, 就显得陈旧而荒谬, 不攻而自破了。这样, 觉悟的“我”, 再反观“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的“这一幕”, 前文所写的对风筝, 更是对小兄弟心灵的“折断”、“掷”、“踏扁”, 以及“我”的“愤怒”、“傲然”, 一下子都露出了狰狞面目, “我”终于猛醒:这是“精神的虐杀”!这一判断, 是全文最浓重的一笔。这件事在《我的兄弟》里, 仅仅是幼时兄弟之间的冲突, 但在《风筝》的反省中, 就成了一个“精神的虐杀”的事件。这有点出乎我们读者的意料, 因此特别具有震撼力, 但由于作者在前文的具体描写中已经作了足够的铺垫, 所以这又是我们能够接受的。这就是作者用笔的力量。由此引发的, 是“我”的, 其实也是“我们”读者的沉重之感:“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 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又并不“断绝”, 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堕着”。一再地重复“很重很重”, 这都是对人的心灵“很重很重”的“惩罚”。鲁迅对自己的解剖, 是很锋利, 也很残酷的。

于是又有了“补过”的努力。《我的兄弟》的叙述依然只有一句:“我很抱歉, 将这事说给他听。”到《风筝》里就有了更为细致也更有层次的过程性描写。先是“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 跑着, 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 早已有了胡子了。”童年游戏的时代已过, 再也追不回, 补不过来了, 虽然“嚷着, 跑着, 笑着”, 心却是痛着的。这令人心酸的一笔, 是《我的兄弟》里所没有的。于是, 又有了另外的补救, 就是《我的兄弟》里写到的:当面表示“抱歉”, 但《风筝》里却揭示了抱歉背后的心理:希望接受“宽恕”而获得心的“宽松”。但结果却是“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这也是《我的兄弟》写到了的, 但却没有写到“我”的反应, 而这正是《风筝》所要着力强调的:“全然忘却, 毫无怨恨, 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 说慌罢了。无宽恕之可言”, 这就意味着, 童年时所犯下的“精神虐杀”的错误, 以至罪过, 不仅无法补救, 而且无从宽恕的。———这又是浓重的一笔!鲁迅因此把他的反省、反思推到了极点, 也把文章的沉重感推到了极点:“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注意:文章特地把这一句单独列一段, 就是要突出它的份量。)

现在, 我们可以回答一开头所提出的问题了:童年的这一段生活, 鲁迅之所以一直念念不忘, 六年之间连写两遍, 就是因为它是一场“精神的虐杀”。鲁迅对任何精神的虐杀, 都是不能容忍的, 在他看来, 这是一种不可补救, 也不能宽恕的罪过, 即使是自己童年时无意犯下的罪过, 也是不可原谅的, 他要公开“示众”, 既是自我警戒, 也是警示世人。鲁迅在给两位初学写作者的信中, 曾提到写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开掘要深”。 (《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就是一次思想的深度开掘。

三. 回到“回忆的套子”

那么, 他为什么要将文章的题目由“我的兄弟”改为“风筝”呢?

我们一起来细读《风筝》第一、二段和最后一段。

这是两段景物描写:一是眼前的、现实的“北京的冬季”;一是过去的、记忆中的“故乡”的“春天”。看起来这是相同的景物 (天空中浮动的风筝) , 但色彩和感情完全不同。北京是阴暗压抑寂寞的:“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而故乡却是明亮、多彩、热闹的:有“淡墨色”与“嫩蓝色”的风筝, “发芽”的杨柳的黄绿, “多吐蕾”的山桃的嫣红。由此而产生了两个概念:“严冬的肃杀”与“春日的温和”———说是“概念”, 就是说, 这已经不只是自然季节给人的感觉, 而是一种生存环境、人生境遇、生命状态、情感选择的象征。

这就有了鲁迅的“惊异和悲哀”:“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 但“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 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注意:“在这天空中荡漾”的, 显然是第一段所写的“浮动”的“风筝”。因此, “风筝”在这里就成了“故乡”和“春天”的一个象征。于是, 我们就懂得了:鲁迅将“我的兄弟”改为“风筝”, 是为了突出他对故乡记忆里存着的“春日的温和”的怀念, 以及自己曾将这“春日的温和” (风筝) 、向往这春日温和的孩子 (兄弟) 的心, “折断”、“踏扁”的自省。

文章结尾又回到“悲哀”上来, 但却有了一个出乎我们读者意料的情感的转折———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但是, 四面又明明是严冬, 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应该说, 这是鲁迅这篇文章中最难理解、最难把握的文字, 中学生是很难懂的。因此, 课堂上或许可以不讲, 只是把问题提出来, 留给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去逐渐理解。中学阶段, 是不可能要求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每一处都弄懂的, 只有“有所不懂”才能“有所懂”。

这里也只能作一点试解。在我看来, 这段文字中两次出现的“严冬”是有两种不同的象征意义的。后一个“严冬”, 是一个现实生活处境、生存状态的象征, 所谓“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突出的是生活的严酷, 这是我们读者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前一个“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 则是一个情感的选择、人生态度的选择问题, 所谓“肃杀的严冬”是一种敢于正视现实生活的严峻, 并在痛苦的反抗、挣扎中获得生命价值的冷峻的情感和人生态度;而“春日的温和”则是在回避“严冬”, 沉湎于“春日”的幻想中以求得“温和”的人生。我曾经说过, 人是有“避重就轻”的倾向的, 大多数人恐怕都是宁愿躲到“春日的温和”中而逃避“肃杀的严冬”的。但鲁迅的选择, 却恰恰相反, 他宁愿“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鲁迅在写《风筝》的六天前写了一篇《雪》, 其中满怀深情地写到了北方肃杀的严冬中的雪。

在晴天之下, 旋风忽来, 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 弥漫太空,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显然, 这在严冬的北方晴空中“蓬勃地奋飞”的雪, 正是鲁迅的精魂的升华。

于是, 我们也终于明白:鲁迅的《风筝》的“回忆的套子”, 在最后一段里, 将他的回忆性描写, 归结为“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选择, 是大有深意的:他的这篇直面童年时的“精神的虐杀”的一幕的《风筝》, 就是回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自觉努力;他自己的生命与精神, 也因此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境界。

8.论鲁迅先生的学术精神 篇八

关键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小说、散文和杂文的创作中,在学术史上,鲁迅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果丰硕的学者。本文从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和《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两篇作品来探究他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首先,是关于鲁迅先生在学术研究中的传承和超越问题。

鲁迅在学术研究中的传承和超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辑校古籍、收集金石拓片等以及对古代文化的研究,主要成果有《会稽郡故书杂集》《嵇康集》等;二是在小说史撰述方面的成就,主要成果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

第一点是鲁迅关于古代文化的研究。“史料”是文学史家从事研究的基础,包括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作家作品的考辨等,所得结论必须建立在扎实的事实材料的基础之上,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中肯,才能说服人。鲁迅研究中国小说史,难处不仅在于材料的庞杂,更在于需要辨别材料的真伪。由于中国古代一直将小说视为“小道”,不登大雅之堂,所以直到鲁迅所处的时代,仍然没有专门的小说史出现,资料的散失更是不计其数。鲁迅就曾感叹:“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书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1]因此,鲁迅前后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来考证和撰写《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体现出其学术精神和学术功力。鲁迅对于史料的重视和在朴学方面的成就奠定了写作《中国小说史略》的重要基础。郑振铎在《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中说:“这是乾嘉诸大师用以辑校周秦古籍的方法。而用来辑校古代小说的,却以鲁迅先生为开山祖。而其校辑的周密精详,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追得上他。”[2]从中可见鲁迅先生的成就之高。而蔡元培也说过:“鲁迅先生本受清代学者的濡染,所以他杂集会稽郡故书,校《嵇康集》,辑谢录《后汉书》,编汉碑帖,六朝墓志目录,六朝造像目录等,完全用清儒家法。唯彼又深研科学,酷爱美术,故不为清儒所囿,而又有他方面的发展……已打破清儒轻视小说之习惯……”[3]这段评论,肯定了鲁迅在考据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也可看出鲁迅对于清代朴学的扬弃和有选择的吸收与借鉴。收集和整理古籍是十分枯燥的事情,但对潜心其中十年的鲁迅来说,与其说是进行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倒不如说是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寻求精神资源,借以寄寓自己的思想,实现他在《坟·文化偏至论》里所说的“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4]的价值理想和文化情怀。且鲁迅还在考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革新,而相比于他的老师章太炎借考据而宣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必要性”的政治理想,鲁迅则认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5]。两者虽然都是同样的治学思路,但他们所处历史背景、文化选择及价值理想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从而使学术研究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同样是史料考辨和清儒家法,鲁迅的学术史研究显然已经突破了清代朴学的清规戒律,更多地具有学术转型时期的个人色彩和独特之处。

第二点是关于鲁迅在小说史撰写方面的成就。鲁迅认为:“讲文学的著作,如果是所谓‘史’的,当然该以时代来区分,……史总须以时代为经……”[6]这反映在文学史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则需要文学史家能够描述文学现象的来龙去脉和发展线索。对于作家,能够找到其师承与流传,体现出时代与时代之间的历史继承关系;对于作品,能够找到其继承和发展的地方。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进化论的影响。鲁迅在文学史观上的突破和超越在于,他既吸取了进化论的有利因素,为己所用,形成文学史家必须具备的“文学史意识”和“史识”观念,但又不盲从,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他注意到中国小说进化过程的特殊之处,并指出中国进化的情形有两种特别的现象: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又恢复过来,即是反复;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并不废去,即是羼杂。然而就并不进化么?那也不然,只是比较慢。性急的人,有一日三秋之感罢了。鲁迅主要受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的影响。“俱分进化论”明确提出人类历史社会中“进化”与“退化”并存的思想。章太炎认为“进化论”思想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达尔文所推崇的乐观进化论;另一种是叔本华等人所推崇的悲观进化论。鲁迅继承了章太炎对于进化论思想的质疑精神。而这种对于进化论的质疑及潜在的警惕性和他超越“进化论”文学史的精神,使他注意到“反复”和“羼杂”这两种特殊情形。这种理论见识的形成和理论视野的开阔性,使得鲁迅在学术上的追求具有了更新的意义。

其次,文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历史研究,鲁迅每论及一个重要的作家、一部重要的作品,总要把他放到特定的历史时段中去,深入地探讨作家所处的时代,仔细地研究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而得出合乎情理的结论。在《“题未定”草(七)》中鲁迅说:“我总认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7]《中国小说史略》中大体贯穿了这一方法,书中每章的第一段大致都是关于时代精神风貌的描述。如在谈到六朝鬼神志怪小说向清谈志人小说转变这一现象时,“鲁迅抓住了汉末魏晋的社会风尚,指出了佛老面目为二,本质则一,两者相扇而终汗漫成为清谈风气”[8]。这一文学史的研究思路到撰写《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时,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例如,他在谈到“建安风骨”的形成时,就是从当时的政治法律等措施对当时整个时代风尚的影响来解释的。他指出:汉末曹操当权时,“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名,他的立法是很严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还常常从民族的、心理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史。例如鲁迅在分析中国神话不够繁荣,流传下来多为片段的原因时,就认为这与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天神地祇人鬼,古者虽若有辨,而人鬼亦得为神祇。人神淆杂,则原始信仰无由蜕尽;原始信仰存则类于传说之言日出而不已,而旧有者于是僵死,新出者亦更无光焰也。”[9]这里便涉及到中国人偏于统一、不加分别的普遍心理对文学的影响问题。这些都是鲁迅在学术史上的重大贡献。

注释:

[1][9]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第13页。

[2] 郑振铎:《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人民文学》1949年第1期。

[3] 转引自蔡元培、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25页。

[4]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6页。

[5]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6] 鲁迅:《鲁迅书信集·致王冶秋(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五日)》,《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3页。

[7] 转引自汪文学《论鲁迅的文学史研究方法和价值取向》,《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2期。

[8] 白振奎:《鲁迅早期文学史观与方法论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上一篇:2021员工转正个人总结简短下一篇:初中爱的味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