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法之后教学法

2024-11-08

外语教学法之后教学法(共10篇)

1.外语教学法之后教学法 篇一

一次玩结构游戏,小宇动手拿了龙龙的玩具,龙龙执意不肯。小宇用力打了一下龙龙,手还没缩回来,嘴里已经很顺溜地冒出一句“对不起”,说完依旧继续和龙龙争抢玩具。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告状。我走了过去,龙龙像见了救星一样哭诉着说:“他抢我的玩具,还打我。”小宇理直气壮地说:“我已经说了‘对不起’了。”龙龙满脸通红,鼓着嘴出入意料地冒出一句让人吃惊的话:“我打你一下,也给你说对不起。”顺势就要出手了。幸好我及时阻止,避免了一场“战争”。龙龙的这个举动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孩子发生矛盾时一句“对不起”真能解决问题吗?

从两个孩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把“对不起”这句话当成了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他们认为如果欺负了别的小朋友只要说了“对不起”,而另一个小朋友就一定会说“没关系”,接下来就没事了。在他们眼里一句“对不起”几乎是万能的。所以,他们才理所当然地一边做伤害别人的事,一边“对不起”脱口而出。

出现这样的情况,和我们处理幼儿矛盾时的方法有直接关系。我们教师普遍用的方法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就事论事,先批评引起事端的孩子,然后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该道歉的道歉,该玩的继续玩。我们只教会了幼儿说“对不起”,却没有教幼儿怎样才能不用说“对不起”。我们这样做不过是教会了孩子使用礼貌用语,而忽略了帮助孩子在交往中解决矛盾的能力。抢玩具事件中,小宇肯定知道抢玩具是不对的,但他还是抢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他缺乏自律。缺乏自律的孩子才会常说“对不起”。他们做事前从不想后果。

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不会明白“对不起”只是对被侵犯者的精神安慰,说句“对不起”,只能代表自己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并愿意改正,但对对方造成的伤害仍然存在。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幼儿明白,说了“对不起”以后,事情不是结束了,接下来,该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我们可以把这种精神上的安慰转化成幼儿能够明白的具体行动上的安慰,让幼儿看得见,摸得到,便于执行。如让幼儿帮助对方揉揉被打的部位、擦擦眼泪等等。这样,幼儿通过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不仅有机会释放心中的愧疚,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渐渐学会在行动之前多想想行为的后果,这样对孩子才更有教育意义,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律,从源头上防止矛盾的发生。

2.外语教学法之后教学法 篇二

关键词:外语,影子跟读,情景剧,漫画,网络

如今, 中国在世界中贸易大国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这就给国外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同时也给中国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大批的外企进入中国, 对外语实用性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由此观之, 掌握一门小语种就可以让你在目前就业情况不太理想的求职大军中拥有更多的优势。因此, 人们对外语学习兴趣高涨, 各高校也纷纷继英语之后又陆续开设了小语种专业。

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 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不但要取得资格证书, 在工作中更要把所学的东西实用化。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出一口流利的外语呢?显然, 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行的, 一味地强调语法和单词更会使学生反感, 产生厌学情绪。所以, 作为教师就要多方学习, 找到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他们变成课堂的主人, 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每堂课的教学中来。下面, 本人就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 简单地介绍几种外语教学法, 与大家探讨。

一、影子跟读教学法

影子跟读就是用同一种语言尽量同步地跟读原语发言人的讲话, 即不断地重复原声。例如:动画片、电影、电视剧的台词, 教学课件的录音, 外教、老师等的发音及原声原文等。有很多同学反映平时也喜欢通过看原声电影、动画片, 打游戏来学习外语, 但询问后才知道, 同学们往往都是边看剧情边看中文字幕。其实这样根本达不到学习外语的目的。正确的方法应该运用影子跟读训练, 听一遍台词后尝试着复述一遍, 以达到听说的目的。可很少有人能在语速那么快的情况下做到边听边记录边复述。再者, 这样做也会打断精彩的故事情节, 想停下来练习也是欲罢不能。那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国外原声电影、电视剧来学习外语呢?要教导学生们好的影片要多看几遍, 从第二遍开始进行影子跟读练习, 因为此时已经完全了解剧情, 并能说出中文意思, 再试着说外语就不再是难事了。影子跟读也要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讲解语法点时往往会找同学造句, 可常常是某位同学造句后其他人默不作声, 甚至有同学觉得事不关己。此时, 应引导其他同学跟随老师一起重复例句才可以做到跟读练习。再有, 听力课上, 有的原声带会多放几遍, 有些同学会觉得这样是浪费时间。其实, 这也是跟读训练的又一个目的, 重复播放的目的不是因为该段落不易懂, 而是想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纯正的发音和语音语调。所以, 影子跟读学习法可以把耳朵、眼睛、嘴巴、手统统调动起来, 为速记、同声传译打下了基础。在平时的跟读训练中, 要培养学生的影子跟读能力。要让学生常听听感兴趣的外语娱乐节目、经典散文或演讲, 多跟外教沟通聊天, 外语自然会有很大提高。

二、情景剧教学法

外语情景剧教学法, 是根据学生掌握的单词、句型, 让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一种教学法。情景剧表演不同于课本剧表演, 很多同学在表演课本剧时, 因为有原课本的台词做参考, 表演起来像是朗读或背诵课文, 生硬且没有感情色彩。加之同学们都了解其内容, 只有表演的同学投入其中, 而其他同学会觉得课堂上很无聊。情景剧表演则不然, 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卡片, 上面分别按时间、地点、人物等给出外语单词, 然后让同学们分组进行策划、编排、表演。如给出“公司、十点、小偷”, 或“机场、钱包、老婆婆”等学生掌握的单词, 可加之学过的各种语法、时态。同学们会利用丰富的想象力, 编排出风格不同的情景剧。这样表演者会更投入, 同学们也会聚精会神地去聆听每一句外语台词。每个表演过后都要其他同学加以点评, 指出哪里精彩, 哪句台词有错误等, 以加深听说练习。曾经就有一组同学把情景剧编成了连续剧, 每次表演都是上一次剧情的延续, 让其他同学满怀期待。所以, 情景剧教学法改变了一成不变的枯燥的语法课,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来学习、练习, 让其在快乐的气氛中掌握外语。成熟的情景剧还可以参加学校的学园祭或市级以上的比赛。

三、漫画教学法

有很多学生是因为对漫画感兴趣才又选择了一门外语。那么何不利用漫画这一特点来实施教学呢?漫画教学法就为我们打开了教学领域的又一扇窗。课前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并做好课件, 讲解新单词时可通过展示漫画, 让同学们猜出其中的含义。也可以给出个漫画场景进行会话练习, 还可以做我们儿时的游戏“看图说话”。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漫画的方式来相互提问。手绘漫画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 很多同学的绘画技能更是一流, 在绘画的同时添加场景语言设计环节, 在自己的手绘中编入台词。或几个同学一组, 绘制一本画册, 自己设计场景, 编辑台词, 构思故事情节。还可以根据课文进行漫画设计, 利用本课主要语法点和单词进行漫画讲解。再有就是让学生自己制作漫画幻灯片, 可以自己用电脑设计漫画, 然后设计场景对白, 也可以通过让其他组同学配音的方式, 在课堂上演示, 更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四、网络教学法

如今, 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从笔记本电脑, 到平板电脑, 到手机上网, 各种资讯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完全掌握了。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教学平台也孕育而生。在外语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同学们通过网络来对单词、语法及各种练习进行互动。有些同学因为不善于表达、害羞等心理, 往往不好意思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此时就可以通过网络向班级群, 任课教师提问, 进而得到充分的解答。网络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并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知识, 而不仅仅是局限在课堂和书本。网络教学还具有双向性, 它不像传统的教学, 课堂时间有限, 无法顾及到每个学生。网络平台可以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解惑答疑。并且学生还可以自己规划学习时间。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也等同于一门课有多名老师来担任。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给学生建议, 并提供好的可供学习的外语网站。教师要经常让学生们自己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并关注外语时事新闻, 来练习最新最时尚的外语, 从而更加了解该国文化。

总之,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方法, 通过探索实践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 使教与学都成为一种乐事。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学方法也必然要做出改进, 这样才能培养出多方面的人才。在外语教学中, 把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科书的指导作用及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有效的结合起来, 让学生能够轻松学外语, 快乐说外语。

参考文献

[1]殷勤.现代外语教学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

[2]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3]秦晓晴, 文秋芳.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3.外语教学法之后教学法 篇三

【关键词】成人外语教学 翻译法 直接法 听说法 认知法 交际法 任务型教学法

20世纪以来外语教学方法研究成果层出不穷,随着时代变迁,科技发展不断催生出多种多样教学方法,进而演绎出许多外语教学法流派。现代外语教学法流派是指外语教学法的体系,是指研究外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性质、原理和教学目的、内容、原则、过程、形式、师生关系及教学方式、方法、评价手段等而形成的一整套外语教学法的科学规律的体系,其中当今运用最广泛,影响最大,得到大家认可的有六种,本文将介绍这几种外语教学法并对其利弊进行比较,以促进成人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语法翻译法(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起源于中世纪,直到19世纪,仍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外语教学法,它的教学原理是:1.理解和记忆复杂的语法规则,是开拓思维的重要手段。2.语法作为语言的核心,是课堂上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1.按单词表用本族语逐字讲解,朗读外语单词;2.朗读课文,并逐词逐句翻译;3.讲授课文中语法/语言点。

优势:1.能更好地理解抽象词和复杂句的含义。2.可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生成语法正确的句子的能力。

不足:1.学生主动性差,被动学习。2.造成学生只会阅读,不懂听说。

二、直接法( Direct Method)

l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争相海外殖民。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人们对外语学习在口语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口语交际成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的,直接法应运而生。

其教学原理为:1.用自然方式交流,像婴儿学习母语一样;2.尽量避免语法和翻译。

优势:1.强调直接学习外语和应用外语。2.强调口语和语音教学,培养语言习惯。3.整句教学。4.采用各种直观教具,较为动活泼地进行教学。

缺点:忽视成人的学习外语的特点。成年人的概念体系已建立,成年人学习外语是在自己已有的记忆中“调取”外语知识。

三、听说法( Audio-lingual Method)

听说法源于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参战后需大量派军前往海外,政府设计编排以熟练对话教学目的,对学员进行密集训练。

其教学原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口语开始,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语。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论,强调外语教学要通过大量的模仿和反复操练养成新的语言习惯。

教学过程:为认知,模仿,重复,变换,选择五个阶段。以句型结构操练为中心,突出句型的重点与难点,强调模仿、强记固定短语并大量重复,尤其注重语音语调的强化训练。

教学形式: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2.句型重复练习。

优势:1.以口语为中心,以培养听说能力为主。2.语言实验室的开发与应用。

不足:1.枯燥、机械。2.脱离语境句型操练。

四、认知法(Congnitive Approach)

产生于20纪60年代的美国,认知法反对语言是“结构模式”的理论,反对机械操作练习。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转换生成结构,人脑中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学习者通过有限的规律可以推导,转换生成无限的句子。强调语法知识的重要性,因此也被认为是“现代版”的语法翻译法。

教学原理:1.认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2.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规则。

教学过程:1.以学生为主,听、说、读、写等技能齐头并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2.注重语法,允许使用母语和翻译的手段。3.对错误进行分析和疏导。

优势:1.适合大班教学。2.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不足:1.忽视了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学习者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不分阶段、笼统地提倡口语和书面语并重。2.全面否定机械操练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可行。

五、交际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20世纪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和韩礼德的理论形成了交际法,主张“语言是用于表达意义的系统,基本功能是交往和交际。语言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它的语法和结构特征,且是体现在语篇中的功能意义和交际意义的范畴。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原理:1.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中进行交际的工具,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调查研究学生学习外语的需要及对外语能力的多种要求来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1.把课堂教学活动变为交际活动。2.以任何方式激发学生学习。3.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交际能力(即有效和得体地运用语言系统的能力)。4.利用真实生活材料开展小组讨论。4.设置生活背景进行交际。

优势:1.重视语言交流;2.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3.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状态生动;4.方法灵活多样;5.为成年人学英语而设计。

不足:对语法学习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六、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的重心转移到了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及其认知过程领域。认为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给学习者提供语言情景和学习语言的机会,促进学习进程。

教学原理:结构主义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语言的互动模式。

教学过程:首先提出“任务”的概念,提出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任务”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完成学习任务。任务的核心在于语言的意义,主旨是源自现实生活或模拟的现实生活,学习成功与否在于任务完成的结果。

教学过程: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法讲解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参与自己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优势:1.强调学生自主学习。2.对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的关注意味着我们应该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3.吸收了多种教学法,对其他教学法并不排斥。

不足:教师需要认真做好任务型活动,没有固定教学模式。

上述简单地介绍了外语教学法的主要学派,各个学派不仅是历史的产物。也是不同时代对外语教学的需求,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成人教育是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向终生教育过渡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成人英语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其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笔者认为,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单纯某一种外语教学法并不能适应成人英语教育,这些教学法各有利弊,而应根据学生具体实际情况和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成人外语教学上的问题。

参考文献:

[1]Littlewood,W.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M].Cam 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Jack C Richards,Theodore S.Rodge rs语言教学的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张秀梅.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述[J].时代教学,2010.4.

[4]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收获在宽容之后》教学反思案例 篇四

下午放学时间到了,我想抓紧时间改余下的几本作业,于是让课代表下发批改后的语文试卷,我随后就到。

刚到教室门口,就有学生告诉我:“老师,唐义光的试卷不见了。”

“刚刚明明看到过唐义光的试卷,怎么一会儿就不见了?”我在心里嘀咕着。为了慎重起见,我让学生在教室稍等片刻,自己跑到办公室去找,结果一无所获。试卷是放在一起的,在发下去之前,我还曾看见过他的试卷,怎么会不见?这让我感到事态严重:是无心拿错了,还是有人搞恶作剧?

全班同学都留下来了。

“有没有谁不小心多拿了一份试卷,不小心塞进自己的书包里?你们仔细找一找吧!”

学生开始查找有没有错拿了别人的试卷。值此之际,有一位学生悄声告诉我:“老师,上午说要发试卷时,颜骥文就说要多拿一份回去,可能被他拿了!”

“你知道他为什么要多拿试卷么?”

“他怕回家后家长打他,于是拿一张比他考得好一些的试卷回去好交差!”

虽然目标锁定了,但我怎么也没想到会是他——一个非常老实的男孩子,平时话语不多。我本想上前亲自去检查他的书包,但是理智让我没有这样做。于是我让同学们放学了,唯独留下了他。当然我也对没拿到试卷的同学进行了安排。

把他叫到办公室后,没有斥责,没有批评,更没有向他询问是否拿了试卷的事情,而是让他拿出自己的试卷,告诉他哪里的知识掌握得好,哪里的知识还存在着缺漏,哪里是由于粗心而导致失分,哪里是的确没有弄懂,并给他进行讲解。讲着讲着,只见他涨红了脸,轻声地说:“老师,对不起,试卷是……我……拿的!我怕爸爸妈妈看了我的成绩很失望……”

“你能告诉老师,老师觉得你很诚实,能知错就改。而且老师也觉得你是一位懂事的同学,怕爸爸妈妈失望,其实,老师觉得你很有上进心,知道成绩没考好,对吗?”

他点点头,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你能为我保守秘密吗?我不知道如果同学们知道了这件事会怎样看我。”

我向他承诺不会告诉别人。

事后,我与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在分数面前有时还要理解孩子,不光是斥责,更重要的是点燃他学习的信心,为此,我们还给他制订了学习计划。在平时的教学中,当他取得成绩时,给他充分的肯定,有时摸摸他的脑袋,有时给他鼓励的微笑,有时在作业本上写一些肯定性的话语,有时还故意给他一些不太难的题让他去解决。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渐渐地,他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没想到一件无心的错事因宽容却成为了孩子进步的源泉及不竭的动力。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面对孩子的错误,用宽容来处理,定能育成片片绿荫!

[反思]

我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来查试卷是否真的在他的身上。的确,严格要求学生,才可能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他们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均未成熟,常在生活、学习中出现一些偏差,所以教师给学生留有一份自尊,从某种意义上讲恰恰是治疗学生思想疾病的良方,同时也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增强思想感情的交流。英国教育家密尔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完整健全的教育,能教育人以公正、技巧和宽大的胸襟来处理各项事情。”面对学生的错事,我们应心平气和地帮助他们认识缺点和错误,提高他们鉴别是非的能力,我们这种宽容也并非姑息迁就和袒护,实质是教育的一种策略和手段。这样起到“和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达到打动学生的心灵、教育学生的目的。

这虽然是个教育的小案例,但是我觉得应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分析。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这是个社会性的问题。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壮大,家庭教育中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大量存在,用分数来衡量孩子,对孩子管制严格,有的甚至达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久而久之,在这种管教之下,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种痛苦,摧残了学习的主动精神,这与教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5.阶段检测之后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五

按照教学进度,期中阶段检测工作已全面完成,成绩分析公布之后,大家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相当关注,有的教师对成绩比较满意、也有的教师对成绩略有遗憾……大家在讨论成绩的同时,自然而然就涉及到:为什么自己班的成绩差,自己所教班的基础差,自己班级学生笨等等之类的问题。当然,大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尽快提升自己所教班级的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正如工人都希望自己生产的每个产品都合格,农民都希望自己播种的粮食有个好收成一样,每一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考个好成绩。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1、树立正确的成绩观。考试成绩固然重要,成绩就是工作过程的体现,通过成绩能够折射出老师的工作成效,还能在量化上得到高分。滴水石穿,并非一日之功。一次考试的暂时失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完全没必要在成绩的高低上大伤脑筋,陈述理由……。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端正态度,理性地分析成绩到底差在哪里,找准切入点,课堂秩序不行抓习惯;课堂效率不行抓备课;时间不够补时间;训练不够抓练习,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才能把成绩提上来。

2、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秩序不好,提高成绩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非常简单的道理,你讲的再好,学生不能专心听讲,做小动作的、交头接耳的大有人在,这样的课堂效果不会好,课上没有学会,课下跟不上,考试时成绩自然不会高。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需要老师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知道课堂上应该怎样做?应该做什么?学生应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机械的记忆。

3、精心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教学成绩的提高,需要教师抓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备课、上课、作业到习惯培养、学困生辅导、家校联系等等。扎实落实教学常规,加强学生习惯培养,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提高成绩也并非难事。

4、尊重学生差异。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家庭环境、遗传因素、个人习惯等影响,在学生上表现出来的状态各不相同。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的了解班级内的每一名学生,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重点加强学困生的辅导,不能带“有色眼镜”看“差生”,他们本来基础差,我们在不去关注他们,甚至要放弃他们,在学习上他们岂不是要“差”一辈子。要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兴趣,抓住他们在学习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打击,树立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只有学困生成绩提高了,才能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

6.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价 篇六

1.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改进外语教学方法,光靠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就行了吗? 2.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有哪些? 综合法或折衷法是主要流派吗? 3.以何种观点对待外语教学法现有的各个流派? 4.怎样使自己的教学自成一派? II.对待国外流派应取的态度

合理借鉴,以推动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提高质量的一个途径。

任何一个教学法体系总有三个组成部分(1)基本观点,即外语教学对涉及的最根本问题的认识,这样的根本问题大致有三个:语言或语言能力的实质是什么?语言能力是怎样形成的?人们为什么要学习外语?基本观点就是语言观、语言习得观和外语学习目的观。(2)教学原则,即一个教学体系对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关系的认识和由此提出的教学主张。这些重大关系包括:自然学习与正规学习(即有意义学习);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学与教(师与生、讲与练、学习目的与教学目标);外语与本族语;口语与书面语;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准确与熟练。教学原则反映了一个教学体系的基本特色,是一个体系与其他体系的区别所在。常以“教学原则”、“教学纲要”等形式明确提出,还体现在大纲设计和教材编写中。(3)教学方式方法,即在课堂内外实际进行的具体教学步骤和活动形式。

一.了解、分析。全面了解一个教学体系首先从这三个层次去了解产生背景、产生过程和它对教学条件的要求(适用范围)。其次分析归纳众多的教学体系,弄清外语教学思想发展的几条基本线索和各个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的角度可以不同,以从它们所依据的学习理论来、分析对改革我们当前的教学最有意义。

外语学习的实质是什么?(两种回答,而形成两种学习观)

1.习惯形成说:外语学习是形成新的语言习惯的过程。明了规则,加以反复的练习是最佳途径。

2.习得能力说: 人都具有一种独特的语言习得能力(LAD),使他能从大量的语言接触和使用中吸收语言材料、概括语言规则,从而形成外语能力。向学习者提供大量可理解的输入和以内容为中心的言语活动是发展外语能力的最佳途径。

所有的外语教学体系,或隐含或明确地都按照这两种外语学习观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因此,可以把所有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分成两大途径:(1)基于第一种学习观的正规教学途径(如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2)基于第二种学习观的自然教学途径(如直接法、交际法和自然法)。这两种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从语言知识入手,力求通过大量练习使这些知识转化成熟练的技能,因此,学习活动大都围绕语言形式进行;后者力求使学生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来掌握语言形式,因此,学习活动大都围绕内容进行。二.辩证、全面

基本估计: 没有一个教学流派是完美无缺的,各自有它自己的合理成分和可取之处,但又有它的问题和局限。

正规教学途径对师资水平和其它教学条件要求较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易于观察和控制,学生在起始阶段易有收获感。但是,能描述语言知识的语言现象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正规教学不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外语能力,而且,过多地依靠有意识的识记和形式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外语学习艰难、枯燥。

自然教学途径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学习过程生动有趣,但它对教师的外语水平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较难观察和控制。

因此,两大途径各取所长,自然教学和正规教学相辅相成,这是我们应取的态度,也是指导我们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

三.结合实际 有三个方面:一是结合教学目的实际,更进一步说,是要结合我们中国人学外语的目的这个实际。二是结合教学条件的实际,包括师资水平、班级规模、教学设备等。三是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实际,结合教改这个实际。当前普遍问题是,完全依靠学生的有意识记,学生语言接触少而不真实,语言活动大都围绕语言形式。总之,我们片面依靠正规教学,完全忽视了自然教学。结果是,外语教学停留在语言知识的层次上,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很低。而且,学生普遍感到外语难学,缺乏兴趣。从改革的角度,借鉴外国教学法时要特别注意从自然途径各流派中取其切合我们教学实际而行之有效的部分,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更加全面有效。

最佳教学法:

7.外语教学法之后教学法 篇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步伐日益加快,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世界经济动态与信息的把握、与世界各国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以及公民参与国际事务及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而实现这些条件的主要前提就是外语教育的水平。面对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和本国低质量的外语教育,美国政府意识到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在1996年,美国教育部出台了一部国家级课程标准《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做准备》(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andards:Preparing for the 21stCentury), 1999年又发表了《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Standard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Century)。这一由美国教育部门及多个外语教学协会共同研制的国家外语课程标准内容如下: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Communication

Standard 1.1:Students engage in conversations, provide and obtain information, express feelings and emotions, and exchange opinions.

Standard 1.2:Students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written and spoken language on a variety of topics.

Standard 1.3:Students present information, concepts, and ideas to an audience of listeners or readers on a variety of topics.

Cultures

Standard 2.1:Students demonstrat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actices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culture studied.

Standard 2.2:Students demonstrat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ducts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culture studied.

Connections

Standard 3.1:Students reinforce and further their knowledge of other disciplines through the foreign language.

Standard 3.2:Students acquire information and recognize the distinctive viewpoints that are only available through th e foreign language and its cultures.

Comparisons

Standard 4.1:Students demonst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language through comparisons of the language studied and their own.

Standard 4.2:Students demonst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culture through comparisons of the cultures studie d and their own.

Communities

Standard 5.1:Students use the language both within and beyond the school setting.

Standard 5.2:Students show evidence of becoming life-long learners by using the language for personal enjoyment and enrichment.

不难看出,该标准的核心是以5个英文字母C打头的词:Communication, Cultures, Connections, Comparisons, Communi-ties。标准规定将从语言交际、文化认知、外语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语言文化方面的比较以及到社区等校内外环境中运用语言等5个方面来制定外语教育的培养目标:

1. 语言交际(Communication)。

要求学生的外语交际水平应达到能参与各种话题,并且能用书面语和口头语表达提供和获取各种信息,做到表情达意、发表见解,实现交换信息、观念和思想等。

2. 文化(Cultures)。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目标语文化知识,即理解该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所表达的观念之间的关系,并增强对它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3. 融合其它学科知识(Connections)。

要求外语学习应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强调通过外语来加强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生应能通过所学外语及其文化知识获得相关信息。

4. 比较语言文化差异(Comparisons)。

要求学生能比较各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提高对所学语言的文化本质的洞察力,以便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

5. 参与多元社区活动(Communities)。

要求学生能够用外语参与国内外多元社区活动,在校内外均能广泛使用外语,把学习外语当作是增加个人情趣和充实自我的有效手段,使自己成为终身的外语学习者。

二、《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1998年8月,中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表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21世纪将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是一个由工业社会进一步向信息社会转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涌现、人文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社会的信息化以及知识和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更加剧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合作。在世纪之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世纪给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且强调“21世纪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的改革都需要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才能得以实现。尽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有多种途径,但以下的原则应该是共同的:(a)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外语教学中模仿和机械的语言技能训练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批评和论辩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独立学习的能力。(c)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重在启发、引导,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课外活动要精心设计,要注意引导,使其成为学生自习、思索、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三、5C外语教学原则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大学外语教学课堂还存在很多弊端。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主动性差,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而我们十分有必要研究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 设计多元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借鉴Communication原则,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潜能来进行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能潜力。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擅长的技能参与这个活动,能流畅、自如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交流与沟通中学到新知识。在外语课堂上,教师适时地为学生安排一次讨论是一种提高“Communication”技能的有效方法。

2. 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使个性化外语教学成为可能。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有兴趣、动机、焦虑和人格等。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决定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成效,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差异导致了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学习成效的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情感策略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人际或情感调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动力。

3. 应围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改革,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一中心实现从“以教学为主”向“教学互动、以学生为主”的理念的转变,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外语学习,扩展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利用外语和目的文化知识获取信息并认知不同的观点。通过外语学习在教育环境中的位置,将外语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继而实现“Connections”的目标。

4.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能够更多地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人文、地理、宗教等各方面知识,从而达到能够熟练、自如、流畅地运用该语言的能力,这也充分地体现了5C外语教学“Cultures”原则。真正掌握一种以上文化的人就必须能够在各种环境中与其他文化的人进行交际,超越本民族习俗的局限性去观察问题,培养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洞察力,深刻认识自我、认识其他文化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直接获取其他文化和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各种语言文化差异(Comparisons),使学生提高对所学语言文化本质的洞察力,以便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

5. 鼓励学生用外语参与国内外多元社区活动,在校内外均能广泛使用外语,把学习外语当作是增加个人情趣和充实自我的有效手段,使自己成为终身外语学习者。让更多学生参加“CCTV”杯英语口语大赛、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及担任大型体育比赛和经贸活动的志愿者和翻译等,充分参与全球性交往和市场活动。这恰恰是5C原则中“Communities”的完美体现。

参考文献

[1]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Preparing forthe 21st Century[M].Allen Press Inc.Kansas, USA, 1996.

[2]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21st Cen-tury[M].Allen Press Inc., Kansas, USA, 1999.

[3]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998.

[4]梁中贤.美国外语教学的改革[J].外语界, 2002, (02) .

[5]陆效用.美国21世纪的“5C”外语教育[J].外语界, 2001, (05) .

8.外语教学与外语文化 篇八

摘 要:要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做到融汇贯通,达到跨文化交流目的,了解熟悉其人文风情、宗教信仰、社会制度、风土习俗等民族文化极为重要。本文旨在分析外语教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二者的探讨,强调文化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291-01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外语教学更倾向于实践交流,实用性成为了教学的重要目的。那么,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到国际事务和国际竟争的国际化人才,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当下教学改革,越来越多教师正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背景下,外语教学如何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成为了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文化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普遍意义上被看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而本文所指的文化主要是针对英语教学中的狭义文化概念。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这一概念的阐释为:“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语言作为社会交际过程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人们通过它来传递信息及文化,那么学习语言和了解语言国家本身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密不可分的。美国著名的语言教育家伊?斯潘曾精辟地认为:“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的确,语言与文化就像是一个点与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与文化是互惠互存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传播对象,而每一种语言双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精神财富。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我们可以了解该民族的风土人情、宗教文化、社会制度、人文地理等与之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

由此可见,文化在语言中所承担起的重要作用,而对于外语教学来说,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表达与技巧,更多的是在了解该语言民族的文化及内涵。而在实际现实生活交流之中,很大程度上来说,文化差异成为了当前跨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过分地强调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学习语言的基础知识如语法、结构、短语等,从而忽视了该语言国的交际知识和规则,过重地强调学习教材书知识,而没有结合实际生活运用,不具备文化背景和环境的学习,造成很多语言学习者实际应该中能看不能说,能读不能听,更或者在陌生化的文化背景下导致学生不能进行正常交流,这些问题的显现,很大程度上是在外语教学中对外语文化本身认识不足导致。而在当下的环境与教学目标之下,加强外语文化的学习是外语教学中的一大重要任务,如此才能够培养出较为出色的具有跨文化交流的学生。

二、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

由于国情、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思维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性,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相应的差异或偶合现象。在外语教学中,作为学习者来说,去了解其对应的文化差异,掌握其语言的使用习惯,是有助于学习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更加熟练地掌握使用相应的语言。并且,由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生理心理状况、个体差异、实际运用等不同。那么,在实际的外语教学中,文化的学习和导入应该基于以上一些具体性情况,考虑更合适的原则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更深入的掌握语言。因此,笔者在此把它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则方式:

第一,合适性原则。合适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方法和内容要相适应,它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上要适度。合适性原则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话题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应与日常所要涉及到的话题息息相关,话题的热性、话题性、外延性与相关文化话题匹配。这些教学原则都应是在基础阶段所掌握的,特别也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分配,往往在初入涉及相关文化话题时,应以吸引引起学生兴趣的课题设计,注意课时内容分配的合理性。学生信息认知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外语文化,自己去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不断的进行反馈验证,从而使得学生对此有着更深入的认知与印象。

第二,实用性原则。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不仅需要合适性原则,也需要注意其实用性原则,必须要厘清的是,了解外国文化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而学习语言是为了能够更方便合理地进行交际,在这样的学习动机之下,就需要学生所学的文化内容能够与之日常密切相关,能够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这就需要文化教学应该结合语言交际实践,如果其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内容过于脱离实际,会造成教学相互脱离,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其文化教育应该要具有实用性原则。

第三,阶段性原则。任何事物的认知都是具有阶段性的,对于外语教学来说,因学生个体、知识面等不同的情况,在教与学过程中,需要按照教学的客观性规律,安排不同阶段性学习的知识内容,更有助于学生实际性掌握和运用。

第四,综合导入性原则。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复杂性的综合体,在教学中,需要考虑其特性,遵循文化内容综合导入的原则,将教学内容与日常交际,文化要素、共性、特性、差异等融会贯通,使学生学习时能够对相关文化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文化现象认识到背后本质,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相关文化。

外语教学与文化教育始终息息相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发现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理解和熟悉相关文化知识,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文化教育有更清晰的认识,为了能够培养出具有国际交际能力的学生,文化导入教学应该注重其实用性、合适性、阶段性、综合性等原则。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77

9.外语教学法发展的新趋势 篇九

──热点问题的冷静思考

结构与功能的论战以和局淡出之后,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转向了模式、任务、活动等中观、微观方面。90年代又过去了一半时间,并未产生什么令人激动的新观点或理论体系。但是研究面拓宽了。以95年3月28―4月1日在美国加州长滩市举行的TESOL(他语人英语教学研究会)29届年会为例,到会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达一万多人。其他有关学会也很积极;连国内五大地区的外语教学法研究会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也还在坚持活动。只是广大同行对研究内容缺乏了解,对教学理论的认识还停留在模糊的交际教学上;这增长了外语教学中的盲目摸索性和教学法理论研究的滞后性。

有感于此,特借《中小学英语》为四川省组办专号(见本刊下期)以及重庆市教科所举办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机会写成此文,谈谈外语教学法发展的十个新趋势;希望有助于从宏观上一新耳目,试给外语教改以导向,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一个争鸣的起点。论证所根据的材料,除了国内外的专业杂志和专著外,在美攻读语言教学博士的学者蒋楠、刘骏于近年与笔者的通信中提供了不少资料、信息,全国外语教学研究会、西南―西北地区外语教学法研究会和四川省外语教学专业会的朋友们给予了大力帮助。但个人闭塞少学,谬误在所难免,敬希广大同行予以批评指正。

一、学习机制的一般化

外语学习论阐述人类如何学得外语的机制,是外语教学法的理论源头。我们的长江、黄河流了千万年,最近还在探查新的源头,外语学习论也存在类似情况。多少年来,人们根据不同的.推论,提出了外语学习的各种假说。推论的基础主要是语言学关于人类如何掌握语言以及心理学关于动物如何学会行为和儿童认识发展的观点。人类如何掌握语言的假说有许多种,归纳起来可分为先天习得论和后天学习论。

先天习得论认为,人主要凭先天因素自然学会语言。学会的条件是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接触或输入,教不起什么作用。这种想法人们早就有了,只是较为模糊。到本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学说兴起,它认为人有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生来就具有一种普遍语法知识,这是人类独有的生理现象。语言习得机制还和人的智力发展等功能不相联系。儿童由于具有这种习得机制,在广泛接触语言素材中,通过假说验证与先天的普遍语言相比较,认识到了母语的语言规则,即取得了语言能力,从而能够运用、创造语言行为。所以,取得了语言能力,就是掌握了语言,语言是先天性地自然习得。这个学说使人们多年的朦胧认识得到了理论阐释,因而风糜全球。

学者们据此提出了多种第二语言(以下简称二语)习得论,其

10.英语教学,丰盈学生之后的思考 篇十

【关键词】英语学习 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要使小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初级能力。而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递减。三年级的学生对英语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而高年级的学生却经常会说:“我一看到英语就头疼。” “英语单词我今天记了,怎么明天就忘了呢?我太笨了!” 初学英语时,孩子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缺乏了克服困难的勇气,稍遇失败,就会向挫折缴枪,向困难低头。于是会感到英语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学习积极性也逐渐降低,自然也就不会取得好成绩。

英国语言大师M·韦斯特说过“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英语,而不是每天计划着如何让学生记住词汇,语法,语音语调……

当然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最重要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1.要学会一种语言,第一步就是听。只有身临其境,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听的训练,使其不但听见,而且听懂。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同时用表情、手、臂、脚的动作,以及身边所有可用的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我们所说的话和我们的意图。

2.能够说得标准,并能与别人用英语交流,是我们最终追求的。许多专家早以认为,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在学习外语的第一天就须进行。因为只有能听能说,才能与人交流,才能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而要做到你说的英语别人能听懂,必须首先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原声电影或者看一些教学的Flash。

听说总是同时进行的,我们可以在听力课上,安排好听说训练,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听,从听不懂到听懂,从部分理解到全部理解,从重复原句到模仿表演,逐步产生对外语的良好感觉。

3.人们掌握语言的过程,总是能理解的比能表达的要多。换句话说,人们所能听懂的,永远比能说的要多;而所能读懂的,又比所能写的多。我们能欣赏小说和散文,但我们自己并不一定能写的出来。另一方面我们读的东西越多,我们的表达能力也会越强。正如唐代诗人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对于学生阅读英语的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

4.明白语法规则和能写出正确的语言是两回事。换句话说,即使一个人非常了解语法规则,也不能保证不犯语法错误;甚至可能会把某项语法规则讲的头头是道,而在实际使用时仍然写不正确。我们在语法教学时千万不要忘记对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

二、学习方法的掌握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须臾也离不开学习。”而学习方法便是学习活动终生的、最可靠的伙伴。

想一想,我们自己在学习母语的时候,不到一岁就已经能听懂许多话了,到一岁多时,能逐渐断断续续地说出一点话,其原因就是,我们有机会频繁地接触母语。

所以,教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也应当尽可能地让他们多接触英语,而不必一开始就要求他们表达,或者非常正确的表达。创造条件,从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刺激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和体验英语。但是学习外语和学习母语毕竟不同。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不一定非先在口头上说的很流利,才能接触文字。语言习得的研究证明,学习第二语言的儿童在能说的很好之前,就可以读得懂书面的语言。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们读的东西一定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而且越是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接近,就越容易懂。所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语言时不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语言的难易程度。

进入语言环境,是学习英语的最好方法。在充分的感知和体验中,学生就会逐步习得自己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方法,这在他们,是受益终身的。

三、学习习惯的养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古今中外历来如此。

小学英语教学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适当读写。要把“听”放在首位。要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和同学讲英语,回家要听录音,培养听力。在听的基础上说,积极参与课堂练习,要养成大胆讲英语的习惯,朗读和背诵的习惯,书写规范整齐的习惯,运用语言交际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等。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开端。小学生学习、掌握少量的语言知识,固然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这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上一篇:2016音乐教师述职报告下一篇:电缆防火分析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