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阶段反思

2024-07-03

数学教学阶段反思(通用11篇)

1.数学教学阶段反思 篇一

研究的问题

如何让课堂小组活动高效。

解决措施

1、教师主导是合作互动学习的前提,因此,我作为教师尽力做到科学有效地设计讨论的话题,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在合作学习中,我尽可能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较为贴近的,能引起学生学习与合作兴趣的语言情景。

2、科学分组,小组内明确分工。每个小组都要有优等,中等,和学困生,这样既能让小组互相帮助,又体现了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接下来要给予小组中的1、2、3、4号学生不同而明确的组内任务,例如1号和2号学生负责提问等,3号学生负责汇报,4号学生负责记录,同时在合适的机会,可以轮流角色,尽量做到任务到人,人人参与。

3、明确活动的目的,确保活动的意义。在设计每次小组活动前,我会思考本节课需不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这节课的语言目标适不适合小组活动,这个小组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预估会有多少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等问题。

4、活动中适时点拨。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我会回巡视并适时点拨,对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及学生争论较激烈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或者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效果

经过这些措施,我发现本学期的课堂小组活动有了一定水平的提高,无论是效率、参与度还有最后的汇报都有了改善,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让小组活动变得更有实效性和意义,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交际策略,让课堂更加得高效。

下学期的设想

1、更加明确小组活动的目的,小组活动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为了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2、小组活动贵在精而不在多,不是热热闹闹的走过场,因此每一个小组活动都应该之前让学生明确目标,同时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让更多的学生有效地融入小组活动中。

3、更加明确任务的指令,尽量使用简单句说明任务,避免使用复杂的从句;布置具体的任务;任务重点突出;确定学生明白任务的要求;提供示范和相关的语言帮助。

4、教师在表扬学生时应该表扬整个小组,而不是某个学生。

2.数学教学阶段反思 篇二

筅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侯天庆

“小学古诗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内容, 它以探究小学古诗教与学为目的, 为培养合格小学语文师资服务。长期以来,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束缚, 教学绩效未能较好发挥。鉴于此, 本文将直面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 从教学反思切入, 反思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教学状态, 探寻教学最优化途径, 建构一个良性发展的教学生态系统, 实现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目标。

一、课前反思是优化教学的前提

课前反思又称超前反思, 是教师对即将进行的教学实践进行前瞻性预测、拟定计划的反思行为, 是教学优化的前提, “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1]。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着重从两方面加强课前反思优化教学。

1. 加强教学实践预见性

提高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绩效, 学生因素固然重要, 但教师课前教学反思能力却决定着整个教学的成败。教师课前教学反思能力强, 其教学实践预见性就强, 就能对教学内容提前预诊, 设计出系统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优化课堂教学。

如, 设计“小学古诗教学结构的特点”之教学方案, 教师课前须积极反思教学内容、目标及学生情况, 采用逐渐分化原则[2]预设4步教学程序: (1) 提出问题。设两个学生思考问题: (1) 通过教学见习和模拟课堂教学活动, 你认为最优化的小学古诗教学结构应具备什么特点? (2) 请设计一个最优化的小学古诗教学结构案例? (高、中、低学段可任选一个) 。 (2) 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3]方式围绕问题得出结论。 (3) 验证结论。学生通过“模拟课堂”检验结论。 (4) 实践反思。学生课后写出教学反思日记。

针对以上预设的4步教学程序, 教师本着“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 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4]的教学理念, 对教学内容进行预诊, 通过统筹归纳小学语文高中低学段古诗教学结构, 预设出学生学习最薄弱环节, 遵循理论性与应用性相互渗透的原则, 结合学科理论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以及CAI案例拟定解决方案, 设计出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程序, 为课堂教学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到胸有成竹去上课, 有的放矢去引导, 进一步增强了课前反思意识。

2. 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导向功能

如果教师课前对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持有积极负责、开放发展的态度, 就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导向功能, 有效将学生教学基本功训练与各种知识基础嵌合, 顺利完成后续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 设计“优化小学古诗教学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教学方案, 教师课前主动反思教学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以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的目标为导向, 预设5步教学程序: (1) 理论学习。指导学生自学基本理论; (2) 问题提出。针对基本理论提出问题: (1) 优化小学古诗教学的前提是什么? (2) 优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核心是什么? (3) 为什么说优化小学古诗教学结构是小学古诗教学优化的关键? (4)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3) 观摩CAI案例。学生边思考问题边观摩“CAI案例·教学实录:送孟浩然之广陵”。 (4) 集体讨论。针对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围绕“CAI案例·教学实录”进行评价分析。 (5) 总结述评。教师总结, 学生课后写出反思评价报告。

课前, 教师对预设的5步教学程序进行反思, 客观分析学生主体情况后, 围绕培养本科生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目标, 找出CAI实录课堂教学案例中的闪光点, 预设学生运用已有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将遇到的学习障碍, 拟出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力图使预设教学程序更具科学性, 最终达到学生从业后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课中反思是优化教学的关键

课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的反思行为, 是优化教学的关键。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教师课中较强的应变能力, 会促成教师准确寻找反思切入点, 捕捉反思灵感, 顺应学生发展需要,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反思切入点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觹该文为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项目 (2008B027) 的研究成果

1. 从实施教学程序的反思切入

教学程序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 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绩效直接取决于教师在课前预设教学程序时能否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因为, 教学程序要科学实施, 教师必须要建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即以学生为本, 教师随时反思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行为, 及时检查分析、反馈调节教学程序, 保证教学以最佳状态展开,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 教学“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文的能力”, 课前教师以基础理论 ( (1) 理解诗的字词能力; (2) 理解诗句的能力; (3) 理解诗文结构的能力; (4) 理解诗文表达方法的能力) 为基点, 预设3步教学程序: (1) 理论学习。学生自学基础理论。 (2) 理论指导。围绕基础理论, 请学生自选小学“语文”教材 (人教版) 一首古诗, 针对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能力的目标设计教学方案。 (3) 理论实践。学生利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论证教学方案的可行性并写出教学反思报告。

课堂教学中, 教师实施教学程序以“尝试→反思→再尝试”为指针, 当观察到学生对“针对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能力的目标设计教学方案”这一教学环节难以深入时, 及时反思并调适教学程序, 把整体教学设计调整为针对性教学设计, 安排学生在如何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的字词句、诗文结构、表达方法等方面能力中任选一项设计教学方案;既帮学生找到深入的切口, 也便于教师在“微格”教学中针对性地解疑答惑, 使教学朝良性态势稳定运作, 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升教师教学调控能力, 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渠道。

2. 从实施教学方法的反思切入

合理实施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的关键。在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中实施教学方法不仅要围绕教学目标, 而且要把“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落实到位。因此, 在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时,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打破常规模式, 围绕“教学理论确立+基础知识渗透+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实践反思=教学优化”相互整合的思路, 加强对实施教学方法的反思, 准确调整教学方法, 促进课堂教学优化,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 教学“设计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课前反思以往学生对“如何精心设计提问”这一难点问题把握不住的现象, 设计4步教学程序: (1) 确立理论。让学生明确优化小学古诗课堂教学, 精心设计提问是关键。 (2) 提出两个思考问题: (1) 观看“CAI案例·教学实录:望庐山瀑布”后, 对教师在实录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如何评价分析; (2) 请学生独立选取小学“语文”教材 (人教版) 一首古诗, 设计如何引导小学生理解感悟古诗的课堂提问方案。 (3) 实践检验。学生利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 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4) 实践反思。学生写出“综合性反思学习评价报告书”[3]。

三、课后反思是优化教学的保证

课后反思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后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经验的再反思行为,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当前教学绩效, 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它包括反思教学过程的调控、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情况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内容。

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优化的保证就是教师能否有较强的课后反思能力, 使教学理念从感性升华到理性, 从经验上升到规律。实现这种高层次课后反思能力, 教师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个体发展。

1. 夯实知识底蕴

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师的知识底蕴包括古诗词鉴赏能力、学科基础理论研究能力、教师专业能力等内容。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底蕴, 才能正确审视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设的教育效果, 进而制定新的优化小学古诗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策略, 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开放发展心态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2. 培养反思习惯

教师课后反思是其专业发展的良好习惯和可贵品质, 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保证, 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 只有及时准确地将课堂实践体会和感受记录下来, 对反思素材进行理性思考, 深入问题核心, 找出问题症结, 更新教学观念, 才能逐步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后反思习惯, 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综上所述, 小学古诗教学法的教育者, 假如能遵循这三方面内容完善自身专业素养, 把课后反思内化为自身需要, 一定会使课后反思能力得到提高, 优化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 最终实现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128.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261~262.

[3]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 146, 106~108.

[4]钟启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04.

3.中职教师教学反思的三个阶段 篇三

这个阶段的反思主要出现在刚参加教育工作不久的教师中。这一时期的反思旨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职业心态来看,这部分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积极性很高,急于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获得别人的认可,比较看重的是教学反思的功利价值。他们反思的内容主要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如撰写教案的技能、使用教学媒体的技能、了解学生的技能、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运用教学语言的技能、设疑和提问技能、板书技能、批改作业和课后辅导的技能、命题及评析试卷的技能、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吸取科研成果的技能等等。这个时期是他们积聚教学经验、快速成长的阶段,是每一个教师都必定要经历的成长阶段。

1.即时式反思

一堂课的得与失,一次精心组织的实践体验,一个意外生成的教学片段,甚至是课间与个别学生的一次沟通、交流,不论成败,只要有所感触即可在第一时间用教育日记的形式予以记录,概括式、实录式均可。或三言两语,或抽丝剥茧,不求体系严密、论证详实,只求把即时产生的观点、感受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贵在真实、鲜活、及时。

2.解剖式反思

解剖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不足、找到差距以加倍努力,也是为了挖掘亮点、概括成功以增强自信。同一内容的几次施教,每教一次都有新的感受;虽然课前反复推敲、精心预设,课堂上依然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对此,我们不妨认真总结,对照比较,剖析成败得失的原因,在比较中不断完善提高。

3.提升式反思

从教几年后,若对“本门功夫”的研习、运用已颇有心得,那就不妨回忆一下自己在学科教学方面的成长经历,审视自己一路走来的串串足印,把这几年业务水平逐步提高的轨迹勾画出来,以期能从中提炼出可供后学者借鉴的经验,也使自己将来的教学之路走得更实、更远、更精彩。

二、教学模式反思阶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些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是在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基本教学规范。有效的模式不仅实现学生、教师和课程内容间的互动,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的反思和专业化成长。因此如何促使学习者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如何使教学有明晰的教学步骤、程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如何提升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先进性,就成为教学技能积累到一定阶段以后,教师自然而然会去反思的内容。从职业心态来看,这部分教师比较敬业,看重的是教学反思的社会价值。

如果不进行有意识的总结和反思,使其职业价值、性格、手段等全方位更新,摆脱对原教育文化环境、现实利害关系、心理习惯定势等方面的功能性固着,教师的职业水平将在垂直层级上停顿。这个阶段的反思要求学校对教学研究有科学、到位的管理,要求教师个体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专业技能。

三、教学境界反思阶段

当教和学的双方都感到上课是一种艺术享受,那么教学就达到了它的最高境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应该成为教师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怎么样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呢?这是成熟的教师应该反思的内容。

个性化的教学艺术是教学风格形成的标志。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认为:“教学风格乃是教师个人的心、性在教学中的投影,是教师的个性心理、教学特长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教师个人对学科的独特感悟、体验之后,采用独特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特有概括,也是教师的文化视野、精神风貌、人格魅力、人生境界在教学中的反映。”正是这些精神特点使教师以独特的身份和视点去观察、感受、认识和把握教学的内容和对象,用个性化的教学构筑起一个他人所无、己所独有的教学艺术世界,处处留下个人的印记,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教学风貌。

当然,并非只有那些大学教授或教育家们才有自己的教学思想,中职教师也应该是一个思想者,而且是丰富而开放的思想者。教学思想可以来自实践,也可以来自已有的教育论著。但不管怎样都必须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些思想一开始可能不太成熟,但没有这些探索,永远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践行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

4.英语教学阶段反思 篇四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并运用到实际中去.

每课的对话让学生先听后读,然后表演,每小组不宜超过四人。表演前应让各小级操练准备,鼓励其拓展创新对话内容。表演过程中,除要求学生语音语调正确外,还应让学生注意到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势、姿态等。

3、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发现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适得其反让他们厌恶学习英语.因此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英语学习.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教学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

2、鼓励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并背诵,使自己听的见自己的声音,渐渐做到流利,顺畅.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

3、对于底子薄的或性格内向的同学,降低他们的学习标准,当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都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到有成就感.

差生上课时注意往往不够集中,我就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差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差生回答正确时。我总是面常笑容地说:“very good”,他们往往因得到这两个激动,这样差生开口的习惯慢慢的养成。一学期下来,差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至关紧要。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就对老师的这门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学这门课。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5.教学反思阶段性小结 篇五

课题研究工作阶段性小结

我校现正积极开展课题“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从立项之时起,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学校行政领导下,在各位同行的关心与帮助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行动扎实,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现将本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钻研业务,更新观念。

思想、观念决定人的行为,只有先进的思想,才能产生先进的行为,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教育新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才能保证学校课题研究内容的正确性以及研究方向的先进性。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先进的方法,积极稳妥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

(一)针对研究课题,积极寻找资料,做好学习笔记。课题组成员制定好学习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深入学习。

(二)利用校园网络优势,积极组织教师注册教育论坛会员,开展网上学术交流活动。教科研工作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也能最大限度的反映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学校教科研工作需要发挥教师集体智慧的力量,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创建教师理论学习的新途径、新方法。

(三)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及时总结研究成果。通过研究组成员扎实的活动,积极地探索,会不断产生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新体会,做好研究成果的总结工作,不断提升成果的系统性、理论性,是教科研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都能主动地、高质量地撰写一些论文,一改过去我校教育教学论文少、质量低的被动局面。

二、课题研究经常化、课题研究活动化。

教育科研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需要,只有与实际教育工作联系在一起,扎根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现课题研究经常化、课题研究教学化,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才能拥有肥沃的土壤及旺盛的生命力。

(一)明确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提高活动效率。我校每周开展的校级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为课题研究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对于每周的活动,都能精心组织,做到活动之前目标明确,活动设计有创新,活动之后有体会,教育研究活动重过程、讲实效。

(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提高科研整体水平。注意发挥科研骨干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壮大我校的教育科研队伍,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对科研骨干,要求他们在活动之前谈设想,活动之后说感受,使参与活动的教师对活动的安排看得更清、看得更深,收获更大。

(三)课题研究的形式多样。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各课题组能采用多种形式,开拓活动空间,提高活动效果。组织全体参加课题研究教师作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几种类型主要包括:

1、“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教师非常重要;

2、“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

行梳理;

4、“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

三、我校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通过理论学习,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自身素质提高了,眼界开阔了。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学习活动的评判者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启发者、合作者、激励者,教师从高高的讲台上走进了学生中间,成为众多学生的朋友。

(二)从注重知识传授的结果到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能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媒体、多种手段,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师生间、生生间相互讨论的学习形式,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恰当地运用。

(三)从注重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方位的关注。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有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需要,而且有发展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的需要,素质教育的目标能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

6.高中政治教学 阶段性教学反思 篇六

在“35+10”绿色课堂模式下课前展示模块的研究

——阶段性教学反思

本溪县一中 赵宇航

我接触高中政治教学时间不久,恰好是进行政治新课改,更是让我压力倍增。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中学政治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现特就本学期政治教学反思如下:

第一,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使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二,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学生中存在很多看法,教师可采取自主学习、综合探究等活动,一方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反映学生对金钱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在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的同时,为学生提供鲜明的基本价值标准,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第三,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课前展示部分,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达到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

第四,新课改的政治教学必须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内容和事例的设置很强调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这就要要求在政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此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尤其是高三年级正在进行复习教学的政治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除了要转变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在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7.重视阶段性评价促进反思提高 篇七

一、以每周学习小结为抓手

每周学习小结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工具,评价内容主要侧重一周学习重点、学习方法总结以及学生易犯的共性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本周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指导及学生的共性问题。通过撰写每周学习小结,教师可以及时反思和梳理自我教学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则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改进。家长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内容,掌握学生的学习目标。

二、以单元学习评价为方式

单元学习评价是以一个单元的学习情况为评价和反馈内容,主要形式是在单元练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做出一个单元的学习评价。单元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本次单元练习的班级整体情况、该学生的练习情况以及辅导策略等。

单元学习评价和反馈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本班学生本次单元练习的深入细致的分析上,通过统计一定的数据更深层次地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为有针对性的分层辅导提供事实依据。单元学习评价能帮助学生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同时通过分析评价可以更有方向性地指导家庭辅导,使家长更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避免盲目担忧。左表便是一位学生的单元学习评价。

三、以学期评价反馈为载体

学期评价与反馈是以一个学期的学习作为评价和反馈的内容,结合评奖形式将学生的学期学习整体情况与少量假期针对性练习情况相结合做出评价与反馈。它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教学的双向评价。学期评价与反馈的主要内容包括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表现、假期针对性练习的完成情况以及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征询三个部分。

学期评价与反馈通过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对一学期的重点内容进行再建构,让学生感到教师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一个学期学习的整体认定,在多方交流互动中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8.数学教学阶段反思 篇八

“三阶段”教学模式并没有实质上的新意,其实就是我们说了千万遍的预习一学习一复习。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此有过探索,有着收获的快乐,同时也有几许困惑和质疑。下面针对有效的课堂教学,谈一点肤浅的想法:

近两年,我校的教育教学设备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改善,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一学期二十多节语文课听下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节语文课不用多媒体教学。在我校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每一节课都是一次听觉与视觉的盛宴。比如教朱自清《背影》时播放的《父亲》,教《我的老师》时播放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教《石榴》时播放的《我的中国心》等,不一而足。朗读课文时,各种声情并茂的录音朗读让人为之心颤。用声音来传递情感,对于听者而言,无疑是一次妙不可言的享受,对于读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次心灵的释放?然而,语文学习和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应只是知识的积累、文义的理析和答题技巧的提高,更要帮助学生在一次次的阅读中寻求情感的丰盈、心灵的充实和精神的满足,而朗读又是实现此目的的最好方式。有感情的朗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一场契合的心灵对话,是作者情感思想的完美呈现,也是读者自我情感和价值观的再塑造。遗憾的是,我们深信这一点,却又为了一个个所谓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这一点。

我也经常在深思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每一节的语文课都要这样进行教学呢?难道语文课就不能简简单单地教吗?是不是每一节课从头到尾都需要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呢?我认为,语文教学重在有效性,而不是观赏性。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教授《匆匆》一文时,将读贯穿课堂始终,整节课有70%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学生在读中感悟到时间的宝贵、生命的短暂,懂得了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并声情并茂地把这种情读出来,培养了语感,最后有感而发,笔端流淌出一句句精警的格言,字字珠玑。没有华丽的手段,只是简简单单地读、真真切切地悟、最终淋漓尽致地写。这里并不是要否认现代教学媒介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不是拒绝现代教学媒介,而是提倡恰当而适度地使用教学媒介,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促进学生多感官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学媒介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的作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更好地悟,而不是代替语文本身。如果一味追求现代教学媒介,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那就背离了语文学习的方向。

我在每听完一节课后,内心总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理智的声音,一种是情感的声音。很多时候,这两种声音的碰撞让我左右为难。比如,我校成老师在讲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时,一开始就用他富有磁性的标准的男中音将我这个听课教师吸引住了,而后那一番动情的朗读和娓娓的讲解更是使我的思绪沉浸在了杜甫忧国忧民、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中。然而,从学生的整体反应看,整个课堂仍然只是教师“一个人的精彩”。于是,我的理智提醒自己:如何将自己的品悟用更好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让他们也一起感受着你的感受?这种教学的智慧与艺术应是语文教师执著一生所要追求的。再如我听王老师讲授《藤野先生》一课后的感受。《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留学日本经历的一篇散文,文中除了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外,还处处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王老师讲授本文时,将学习目标定为两个方面:一是了解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二是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厚感情以及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过程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通过四件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厚感情;第二板块,通过地点的转换,引导学生探究鲁迅先生的心路历程,学习鲁迅先生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三板块,结合课文最后一段和拓展训练。各个环节完成得都不错,学生也似乎读懂了鲁迅,然而,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学生对文本是理解透彻了,可是在他们心上留下的似乎也仅此而已,这样想来,一堂情理兼美的语文课还只能是一种追求。

9.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阶段反思 篇九

新郑市轩辕中学

高会敏近两年来,我一直在尝试导学法教学模式教学,结合此次的理论学习,我对导学法教学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对新课程理念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看法体会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中的第三条,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根据这个要求,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自主性。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外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坚持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例如,在教学《风筝》时,课文的时代背景较难,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再多的讲解也无济于事,所以,干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阅读结合课后所掌握的资料,提出问题,教师点拨,理解课文。

第二,合作性。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写同一篇作文,由于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不同,写出来的也不免千差万别。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不消说,除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外,还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也是一个读者,他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和林黛玉;我经常在课堂上,参与学生学习小组的讨论,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探讨,述说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情,带有自己的个性色彩。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三,探究性。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 1 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消极地接受知识,要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语文的探究性学习,是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国庆假期的作业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比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走访专家、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方式,收集各种语文现象,如果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去做,我想对学习语文确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个人认为,在让学生学好讲读和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应提倡真正搞好综合性学习。

二、对学生语文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的培养的体会总结

本期以来,我合理分配每天学习任务。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分解成每天能够完成的单元,并坚持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无论如何不能给自己以任何借口。比文言文的背诵,诗歌的听写,默写等等,我都要求他们必须当天完成。

其次,我教会他们必须要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把必须完成的工作尽可能安排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把既定的学习时间保留出来,养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时间学习的习惯,什么时候做其它事情,什么时候要看语文,教会他们懂得合理按排时间。

第三,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行事。学习时间表可以帮助你克服惰性,使你能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因此,每次考试前,我都要求他们必须要有一个明确是时间表。

另外,要懂得及时复习。为了使学习有成效,应该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研究表明,及时复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考试的时候尤其要跟他们强调这一点。

还有,教会学生懂得向自己提问。不时地向自己询问“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问题,是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发现薄弱环节的好方法。

最后,还要懂得向他人提问。在学习中碰到疑难问题,要及时向教师和同学请教,无论你认为自己的问题是多么简单、多么微不足道。在这一点上,我要求班级里面学习小组,学习成绩比较薄弱的同学每天必须向下班级的科任老师提出自己不懂得的问题。

当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做笔记既可以帮助你集中精力思考和总结、归纳问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把学习内容中的重要记录下来,便于以后查阅和复习。

10.二年级阶段的美术教学反思 篇十

二年级阶段的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月生活想结合的能力。

11.数学教学阶段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新旧课程标准 公民教育理念导向 反思

不论是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师都越来越关注学校公民教育问题。然而,对培养什么样的未来公民这一关键问题,在理论研究层面仍然存在较多争议。新旧《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变化,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国家在课程层面对当前学校公民教育的理念导向提供现实平台。据此,我们尝试对当前所体现出的一些基本特征做进一步反思。

一、新旧“标准”的具体变化

1.前言

结构方面,新旧“标准”大体上没有变化,只是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将原来的第二条改为第一条。内容方面,新“标准”进行了不小的改动。第三板块中,原“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调整为“课程设计思路”。增加“综合素质”和“公民意识”两个概念,提出“当今世界大发展背景不仅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提出了新挑战和要求,也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思想品德课程不仅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的发展,也促进‘公民意识’的发展”。在“人文性”一项中增加“社会责任感”的意义,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培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由此可见,新“标准”呈现出两大关键词:公民意识和责任。

2.课程目标

从结构上看,旧“标准”的总、分分层目标表述结构,改为直接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类目标并列呈现。从内容上看,表述形式有所变化,改变原来的四字对仗结构,变为动宾短语,增强目标的可操作性。此外,原总目标“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改成“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增加“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加公民意识”。能力部分增加“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和“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我们发现,前言中所增加的基本理念在课程目标部分得到再次重申,即强调学生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同时,在目标部分还呈现出逐步摆脱对学生的高标要求,从“培养好公民”变为更加切合学生成长实际的“培养合格公民”。

3.课程内容

第三部分结构和内容变化最大,删除旧“标准”中的“目标”;第一板块中的“学法用法”改为“心中有法”;第二板块与第三板块在结构和内容上进行了整合,由“我与他人的关系”改为“我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第三板块由“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改为“我与国家和社会”,原四个小点的内容融合为三个小点,顺序上进行了微调,原第四小点“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改为第二小点“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原“法律与社会秩序”改为“法律与秩序”。内容方面,“心中有法”部分增加“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增加“在集体中成长”;由“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改为“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增加“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这部分的变化进一步明确了群己关系,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以及这两类关系之间的差异;在处理这两类关系过程中增加了“平等”观念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这两大基本前提;还进一步针对新世纪社会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适应时代需求的技能,以满足参与公共生活的需要。

4.实施建议

结构方面,调整部分内容的顺序,如原第三点“评价建议”调整为第二点,原第二点“教材编写建议”调整为第三点。内容方面,教学建议部分,原“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改为“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原“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改为“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的联系”;增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评价建议部分,原“评价目的与原则”改为“评价目标”;由按照评价内容逻辑表述改为按照评价实施逻辑表述,原“学生学习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的表述框架改为“评价方式、评价实施要求”的表述框架;教材编写建议部分,原“导向正确,内容科学”改为“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的导向”;增加“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体现思想道德学习的独特性”和“应充分考虑和体现不同地区的特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删除“主要的课程资源”,将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予以扩充,并增加“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和“重视本土资源开发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实施建议部分的变化更加具体和更注重可操作性,同时更加注重“教育”的精神,还突破了原有的比较狭隘、分割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贯彻和落实标准。

二、新“标准”的公民教育理念导向

表面上看,新旧“标准”的变化可以用“规范、调整、增加和删除”几个关键词来形容,即规范表述语言、调整呈现结构、增加和删除部分具体内容。而在深层次,新“标准”却呈现出一系列根本上的理念变化。

首先,在兼顾思想品德课程“思想”层面导向的同时,更侧重体现“学校教育”的基本精神。这在新“标准”的多个地方均有体现。如由“好公民”变为“合格公民”,一方面,看似是降低了品德课程的教育目标,实际是结合现实社会道德状况和个体发展实际所做出的选择;另一方面,我们开始抛弃“道德裹挟”式的“英雄主义”要求,将着眼点回归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大众。

其次,比较清晰地反映了当前学校公民教育的理念导向。这是新“标准”最为根本的变化之一,与旧“标准”以侧重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品格培养为主的特点不同,新“标准”对学生本质及其相关的外部关系的认识上更进一步。具体表现为:新“标准”增加了“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和“公共精神”等公共生活中的核心理念。公民意识是自觉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权利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和政治生活为思想源泉,将国家主人的权利义务观、使命感和责任感糅合在一起的自我认识[1]。公共精神指主观认可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行动上,客观遵守和执行[1]。它事关个人生命健康和生活秩序,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一个国家的文明面貌如何,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成熟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由这个国家国民的公共精神表现出来。新“标准”的这一变化体现出对学生本质的再认识:将认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社会性”之上;学生的成长要放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思考,并承认社会对他的重大影响;强调学生对社会发展负有责任,并期望他能切实履行义务。

理念导向内容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即关注学生学会处理个体自我内在关系、群己关系和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这三大方面能力的培养。更具体地说,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辅助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互动,提升公民参与、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新“标准”还提出培养公民以“识别、传播和批判性思考信息”为核心的媒介素养。

这些变化无不体现出社群主义公民教育理念对人的本质及其外在关系的相关认识。麦金泰尔认为:人的本质蕴含在实践理性的本质中。在亚里士多德、托马斯式、休谟式的实践理性当中,个人分别是透过市民身份、善的探寻者身份、参加者身份而进行推理的,在现代自由主义的实践理性当中,个人就是作为个人进行推理的[2]。也就是说,与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将人与社会、国家分割开来进行认识相比,社群主义主张人的发展不可能不受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情境的影响,将人放置于整个社会、历史大背景下来认识,重视人的社会规定性才是认识人的本质的合理途径。基于此,我们发现新“标准”变化部分的潜在假设和核心主张基本符合社群主义关于人的相关认识的核心论述:重视人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人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个体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个体的发展需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

与新“标准”内容变化相一致的另一个方面是,社群主义将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认同问题与个体对“群己关系”和“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相整合,通过对后二者在认识上的逐步清晰认清自己。例如,在“群己关系”的认识上,自由主义强调公民个体独立于社群,注重个体的权利,社群主义则强调公民个体的成长、发展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脉络下的社群当中进行,公民个体应充分理解“自我认同”和自身的责任、义务。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承认公民个体在不分种族、肤色的前提下享受同等的平等、自由,注重对公民个体形式平等的关照。社群主义者否认自由主义者坚持的自我可以独立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而存在的假设,认为个体的自我认同必然涉及到所属群体的传统和文化,且同一个群体中其他成员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情感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自我认同。

三、反思新“标准”的公民教育理念导向

新“标准”的公民教育理念导向合理性在于:它与学校本质相适应,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契合。

接受学校教育是任何一个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学校也理所应当地承担着培养现代公民的责任。正如蔡迎旗和唐克军所认为的:“学校的本质与公民教育密切相连;学校理当是培养公民的场所,是具有爱、社群意识和民主特征的共同体。”[3]学生在学校里发展个体独特性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性的发展,还必须学会如何认识个体发展与群体、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学会在社会中为自己定位。

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来看,传统儒家文化强调:从克己复礼做起,进而推己及人;从修身、齐家做起,直至治国、平天下[4],注重个体对他人、所属集体负有不可回避的责任,强调“兼济天下”的入世精神,以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国家治理为人生最高追求。新“标准”强调的公民责任意识注重公共精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间接回归,也是体现公民资格“中国化”特色所在。

从社会层面看,伴随中国经济腾飞的是社会频频爆发“有毒奶粉”、“小悦悦”事件等一系列冲击国人道德底线的社会公共问题。青少年群体责任意识不强,这一隐性的社会现象也演变为显性的社会问题。新“标准”强调的“责任意识”、“公共精神”和“媒介素养”,体现出从情感、意志、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化的公民教育,不仅使学生知道负责任,还让学生想负责任、能负责任。这种综合开展公民教育的方法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在执行方法层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强化了新“标准”的可行性。

不过,这一导向也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第一,虽然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在学生道德发展的指向、内容和培养方法上都存在共享区域[5],但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二者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标准”中同时糅合公民教育和品德教育,可能会不利于我们清晰公民教育本身的内涵,还会泛化我们对品德教育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模糊二者之间的差异,正确的态度应是:在厘清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的边界、清晰二者之间关系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教育。

第二,一定程度上来说,公民个体权利与公民公共责任有时会产生矛盾,过分强调公民责任有可能会对公民个体的权利造成损害。与个体权利相对的心理状态是个体的选择,个体可以选择性地施行自己某一权利或放弃施行某一权利,这主要取决于公民个体自身的主观意愿;与个体权利相比,公共责任起源于个体强烈的责任心,但更多的时候受外在于公民个体的因素影响,对个体而言,形成的是外在的道德强迫,当个体权利与公共责任相矛盾,可能会造成个体权利受损的同时,深层次的是个体道德选择也可能受到侵害。这一紧张体现在“个体道德选择”与“公共道德强迫”之间共存的张力之中。因而,如何平衡“公民个体权利”与“公民公共责任”之间的张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另一问题。

参考文献

[1] 朱小蔓.施久铭思想品德:更加关注公民意识教育——《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J].人民教育,2012(6).

[2] 王云萍.人的规定性:个人还是社群——评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人”概念之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

[3] 蔡迎旗,唐克军.学校的本质与公民教育[J].教育学报,2013(4).

[4] 黄济.中国伦理道德传统述要[J].中国教育学刊,2005(7).

上一篇:大学晚会策划案方案下一篇:小学语文知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