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2024-10-07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精选8篇)

1.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篇一

统筹城乡发展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对城乡的研究主要围绕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滞后、“三农”问题、结构发展失衡等问题展开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关键词:统筹城乡路径空间模式选择

在区域经济学中,城乡是一个极化和计划区域,城市是区域核心,与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腹地形成经济区域,城乡应是一个发展的系统。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中心,城乡之间存在着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城市以其辐射范围内的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其依托,二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人员、技术的交流,城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重工业发展模式,致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即使农村乡镇企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没有和城市工业形成合理的分工,表现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同时由于长期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使得城乡要素不能流动,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农村资源得不到开发。由于城乡之间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严重分割对立、非良性互动的城乡关系。当前,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我国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阶段(白津夫,2009)。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一、从区域经济视角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从城市经济视角的分析

经营城市的视角。“腾笼换鸟”是经营城市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使一些污染大、效益差的城市工业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到郊区或农村乡镇,企业降低土地和劳动力等成本进而提高效益。腾出来的土地则发展一些

附加值较大的商贸、房地产业,同时可以改变城市老区过于拥挤,环境恶化的问题,而农村工业也可以与城市迁出的企业进行分工合作,实现工业效益提高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双赢。

总部经济的视角。一个企业如何进行部分搬迁到郊区或农村乡镇,从总部经济来讲,一个企业可采用“总部+ 基地”的模式,即将组装加工这种利润空间小的生产车间以基地的形式建立在农村乡镇地区,而把营销、研发、决策等利润空间大的机构以总部的形式建立在城市(高洪深,2006)。农村地区如果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结构升级的机遇,承接其制造基地转移,形成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加工配套能力,是区域经济从欠发达走向发达成熟的重要路径。总部经济这种企业空间组织形式可以实现企业、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

(二)从区域产业发展视角的分析

从产业转移来讲,城市区域在产业发展方面除了对传统产业要进行技术改造和制度创新以外,另外还要“吐故纳新”,即有的产业要淘汰,有的产业要转移到下一级区域包括农村地区,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发展新的产业,以达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农村区域应依托县城规划区、中心城镇和原有产业基础,利用接受城市产业转移的机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既避免了农村工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又促进了城市工商业向集聚区转移,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动,形成产业集群。

重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朝阳产业,就业量和GDP 增加的空间较大。由于受城市以非农产业为主、农村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思想的束缚,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同时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同国外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应大大加强。现阶段应优先发展农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发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等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现代农业赋予了农业的多种功能,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以休闲、观光、度假为内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就业。

(三)从区域经济合作视角的分析

从区域合作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要重视城乡经济合作,城乡经济合作是一

种互惠互利的自愿行为,比较单纯的城市支持农村而言,前者是一种长效机制,更具有可持续性。从合作形式来讲,可引导部分乡镇企业与城市大中型企业专业分工、劳务合作、零部件加工配套,推动城市企业与乡镇企业的合作、联合和重组,组建新的跨城乡的企业。组织形式上可采用虚拟企业、外包制、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等企业间网络形式,制度方面淡化城市企业与农村企业的界限和区别,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张平军,2004)。

鼓励城乡要素对流,实现要素在城乡的优化组合。城乡要素具有互补性,农村有土地、劳动力等廉价资源,但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城市情况则相反。事实证明,城乡要素对流和重新组合,如农民工进城务工,城里人到农村投资搞现代农业,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相应的配套制度如户籍制度、税收制度、投资准入等都要进行改革,以促进城乡要素对流。

二、统筹城乡发展空间模式的选择。

(一)统筹城乡发展空间载体的选择

1.中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就我国国情来讲,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也落后于其他很多国家,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过于拥挤、基础设施不足、失业问题严重、治安问题突出,而中小城镇数量少、基础设施落后、乡镇企业不发达、缺乏促进就业和居住的吸引力,难以接受城市产业转移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当前小城镇建设应按照“科学规划、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的原则,多方筹资完善基础设施和城镇服务功能,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建设工业主导型、商贸主导型、交通枢纽型、风景旅游型等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体系,增强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就业等方面的能力(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1998)。

2.城乡边缘区(Desakota)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边缘区承担着消除城乡对立、缩小城乡差别的职能。这一区域不仅要承担城市一部分转移下来的功能,如居住、接受城市第二产业转移、教育等功能。还要依靠毗邻城市接受先进技术辐射的优势,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边缘区还常常会完成自身一部分地区的城市化过程。边缘区的发展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等因素,合理控制资源承载力,使空间扩张与资源集

约利用相统一。注意土地利用规划要与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协调好农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城市用地与农村用地之间的关系。建立提高边缘区失地农民的保障水平的长效机制。

3.农户集中居住区是统筹城乡发展创新的空间载体。农村农户居住比较分散,土地开发空间很大,借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机会,搞好村庄的规划建设,土地节约效益尚为可观。实行集中居住,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集中居住区条件优越,配套完善,卫生、幼教、安保、超市等社区服务资源丰富,生活方便,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住房条件和社区服务。通过集中居住区建设,可以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城乡空间布局融合、基础设施对接和重要资源的共享。对于进一步加快农村住房改革、村庄规模调整以及迁村并点、合村并点等工作,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结构模式的选择

1.增长极模式。该模式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运用上,主要适用于经济欠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在资金技术等实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可重点选择能够培育带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城镇,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经济体制,创造有利于增长极发育成长的软环境,产生较高的投资效果。在把城市培育成经济增长极的基础上,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农村腹地发展。

2.点轴(线)开发模式。在一些经济中等发达的地区,一般已经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较为丰富的资源,其工业和小城镇往往围绕某一中心城市及交通路线交汇处形成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这类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结构模式的选择方面,关键是选好重点开发轴线,如交通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各种线状基础设施,其中以交通线为主。再在重点开发轴线上,有选择性地培育增长极,以扩大增长极对农村地区发展带动的广度和深度。点轴发展模式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模式,它不仅能带动城市周围的乡村腹地的发展,还能带动交通干线周围的农村腹地的发展(许鲜苗、宋福忠,2010)。

3.网络开发模式。点轴经过长期的渐进扩散,结果形成点轴纵横交错,形成人口、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复合集聚,在空间上形成经济网络。网络开发模式较适

合于经济发达地区,此时通过增长极和轴线的影响,在较大的城乡区域内已经基本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选择该模式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密切联系、要素顺畅流动,城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众多面积宽广的城乡融合区,通过城乡融合区的不断演进发展,带动广大农村地区逐步实现城市化,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发展模式。

三、区域统筹城乡发展路径和模式选择

在统筹城乡发展路径和模式选择方面,由于不同区域在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根据本区域的区情灵活选择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可能是上述模式中的一种,也可能是上述模式兼而有之。如成都是西部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位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川西平原,区位优势明显,城乡经济较为发达。但具有大城市带大郊区、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矛盾。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根据建设“世界田园城市”的设想和区域发展特点,通过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带动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农村建设,农村定位在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方面,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模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很好的模式。

重庆市和成都市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动大农村,而且大多数农村都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偏远地区,这与大城市小农村的成都市有着诸多不同。在城乡统筹方面,重庆作为一个中央直辖市和西部中心城市,也是一个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发展功能。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在区域分工的需要,城市主要从事教育、金融、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和一些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城乡边缘区和农村地区需要承担一部分重庆市区转移出来的功能,如发展机械、化工等加工工业和发展占地面积比较大的旅游、娱乐等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根据重庆农村山区较多的特点,发展重视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而四川自贡作为一个有待改造的老工业城市,存在着城市老区过于拥挤、环境恶化、传统工业效益欠佳的问题。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方面,应注

重城乡和工业协调发展,城市可采用经营城市思想,对传统的经济效益差、占地面积宽、污染大的产业转移或部分转移到城市郊区和乡镇,通过调整城市的工业结构和大力发展房地产、商贸等新兴产业,城市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城市形象得到大力提升。四川自贡作为一个丘陵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载体方面,除了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外,应主要采用农民集中区建设的模式,引导农民由“散居”变“集居”,该市在推动农民集中区建设中探索出的小城镇扩展型、产业支撑型、项目带动型、基础设施带动型、征地安置型等模式都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白津夫.保增长要城乡产业发展[J].北方论丛,2009.3

2.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6

3.张平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城市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8

5.许鲜苗,宋福忠.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选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1)

2.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篇二

一、统筹安排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 国家应以东部10省市、中部6省、西部12省区市和东北3省四个地区为地域单元, 统筹规划和安排全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实现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西部地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 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搞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延伸, 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群, 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东北地区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加快国有企业重组改造和产业转型步伐, 积极发展民营经济, 培育接续产业, 重点支持能源原材料及后续加工、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大力推进新型产业基地建设。中部地区要立足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进一步完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 积极抓好农产品加工转化和资源深度开发,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并依托大中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要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源消耗小、附加价值高的出口产业,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我国国土辽阔, 各地区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除了统筹安排上述四大区域的总体战略布局外, 还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进一步划分经济类型区, 实行针对性强的差别化区域政策, 分类指导和调控各地区发展, 避免宏观调控中的“一刀切”现象。当前, 大体可以按两个路径来划分经济类型区:一是按区域问题的性质和严重性划分问题区, 如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地区、处于衰退中的老工业基地、财政包袱沉重的粮食主产区、各种矛盾交融的边境地区等, 以作为国家援助和支持的地域单元。二是按地区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划分不同类型的功能区, 以作为国家区域调控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地域单元。

从后者来看, 当前大体可以考虑划分五种类型的功能区:一是调整优化区域。对于那些经济开发密度较大, 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的区域, 如珠三角、长三角等部分地区, 重点是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质量, 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综合竞争能力, 优化和改善空间结构,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防止经济过度集聚, 避免出现“膨胀病”,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二是优先开发区域。对于那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经济开发密度不大, 目前已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区域, 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区城新的域市产。化业对进和于程, 城那实镇些行密资优集源先带环重。境三承点是载开潜能发在, 力形开发较成按的强, 区域但近, 重点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中期尚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 加件照强度强资, 为今后大规模源和环境保护, 开发创造条件合理控制经济。四开发科弱是, 生不具备大规态脆弱区域。模开发条件的区域对于那些生态环境, 应脆学按退励耕生照还态保林性护还移优草民先, , 、适加大度强力开生发发态展的环特原境色则整经, 治济实, , 行鼓实发区域现人。对于那些依法设立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五是自然保护的各种自然保文展行抢救性保护, 护区, 要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从事不, 符合其发展有的还要实观三方向的、建立和完善区各类开发活动。董域协调发展机制守利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需要的新必须建立一个筹分发挥市场机制型协调发展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这种新型机制既要充区性的制作积定用极并, 引实又导施要和区有调域效控规发作划挥用和政。区府当域规前政划, 策和要, 政着完策重善域域政策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并将区域规, 以加强划和区协重点搞好长协调和指导。三角在区、珠三角域规划、京津方面, 冀当、东北前应调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区和成渝等地区的规划, 域规划的试点工同时积极抓好不发作难的地。在区域政策方面原区则, 的进扶一持步力加度大。对, 欠发达地区和困要按照公平优先展

在“十一五”期间, 国家仍应把区域政策的重点放在西部开发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 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政策和民族地区政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应更多地依靠中部自身的力量, 同时国家在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以及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则主要依靠东部自身的力量,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过去国家对东部地区的一些区域性优惠政策, 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和体制转轨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此外, 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打破条块分割, 消除区域性壁垒, 根除地方保护主义, 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合理有序流动, 促进产业合理转移和有效集聚, 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

3.统筹科技资源 助推区域发展 篇三

依靠科技支撑

助推新农村建设

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房山区以科技支撑为依托,通过组织实施一批科技示范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并依靠科技培育了新兴产业,提高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首先,通过实施“农村生物质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工程”,选择了庙耳岗、官庄、南河等市、区级重点示范村,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引进秸秆气化机组,解决了1500户农户生活炊事、供暖用能,实现了生物质能源供给,共节约煤炭7500吨,折合煤款450万元。其中,利用庙耳岗和南河村生产的废弃菌棒3200吨,产生经济效益30万元,现已建成集中供气站15座,引进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技术,生产安装生物质炉2000台,在山区及丘陵地带得到了推广应用。

其次,通过“新农村建设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引进了建筑节能配套技术进行示范,改建现有住房,采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高效采暖炉等技术及建筑节能技术,使室温提高了8℃,建筑节能率达61%,冬季煤耗减少1/3。

再次,通过实施“太阳能照亮百村示范工程”,在十渡拒马乐园设试点,安装太阳能节能灯20盏,经过市科委调研论证后,在全市推广了“太阳能照亮百村示范工程”。到目前为止,共为8个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安装太阳能路灯412盏,解决了农村道路、庭院的照明问题。

第四,通过实施“万栋阳光温室科技示范及基层组织科技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在全区完成新增设施面积8426亩,设施大棚10532栋的基础上,推广无公害生产配套技术4项。还组织实施了“农村安全饮用水及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并选择4个村进行示范。

聚集科技资源

完善区域科技服务体系

为解决农村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向农民提供直接到位和成熟的科技成果,市科委创建了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机制,在房山区组建和扶持了660名农村科技协调员,服务领域覆盖了全区各个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并依托乡镇农业服务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建立了110个协调员工作站,组织协调员通过落实科技成果研究开发和推广项目,将科技直接送到农户手中。通过建立58座远程教育信息站、41个爱农信息驿站和35所“田间学校”,既提高了协调员的科技素质和服务能力,又加速了农村信息化,实现了技术、信息的交互式传送。

2005年开展的创建创新型乡镇工作,为房山区疏通了与科研单位合作的渠道。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的合作,创建了“推广教授”领办乡镇科技农业推广服务中心工作机制。由“推广教授”领衔,在琉璃河、霞云岭两乡镇建立了“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运用新技术新品种,解决了肉鸭养殖龙头企业种鸭的快速繁育问题和休闲采摘园果品更新问题等一系列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还组织开展乡镇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完成了“房山区琉璃河镇域经济总体规划”、“房山区长阳镇生态观光农业总体规划”、“青龙湖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和“霞云岭乡农业发展规划研究”,为加快区域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转化推广科技成果

在市科委主题计划的引领下,通过市区两级政府重大科技需求的“绿色通道”、区县科技专项以及与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开展重大项目等组织方式,房山区实施了“食用菌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豆类深加工产品及配套技术工艺开发”及“磨盘柿、核桃生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研发”项目,巩固和发展了这些主导农产品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为农民建立了稳固的致富产业。食用菌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注入,促使产量由2004年的1.6万吨,发展到2003年的3.5万吨;豆类的研发培育了现代化豆类龙头企业,种植面积达10余万亩,带动2万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通过磨盘柿项目进行了磨盘柿、核桃的生产及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开发,构建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了7个良种繁育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其中,张坊镇被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为大磨盘柿商品基地、全国磨盘柿生产龙头乡镇,其柿果被中国果品流

通协会评定为“中华名果”。

通过实施“环境友好型产业科技示范”项目,房山区积极探索“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将关闭煤矿和非煤矿山遗留的尾矿、废弃的农产品下脚料、废旧塑料,研制开发成新型建材、有机肥料,发展了循环经济,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

加强科普工作

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

2003年,房山区首次开展了“科普性社区”的创建工作。通过营造整个社区地域内的科普气氛,整合了区域内各类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家庭及居民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自觉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建立了科普工作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十五”期间,房山区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区,跨入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区行列,科普型社区创建工作取得成效。同时,还以实施科普项目为载体,不断提高旅游文化品位,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2004年,区科委、十渡镇以建设十渡国家地质公园为契机,借助北京市科技资源优势,与本地科普资源整合,组织实施了十渡科普旅游项目,同年该项目列入北京市科普专项。该项目将科学普及与旅游业相结合,通过建设传播载体,传播科技知识和优秀文化,提高了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了旅游文化品位,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4.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篇四

富民优先 民生为重

——**区“三项服务”统筹区域建设全面发展

自机关服务年期启动以来,**区紧紧围绕“打造成为广州市现代化新城区,珠江三角洲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集群,商贸、旅游、资讯综合服务中心,知识与创意产业基地,宜业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区”这一发展定位,以推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为抓手,以建设具有南国水乡特色的组团式网络型生态园林城市为主导,以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改善机关服务质量为支撑,着力构筑广州现代产业体系先行区、总部经济聚焦区、宜业宜居示范区。

一、主动服务,全力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统筹全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先行区。

**区按照“龙头企业+创新中心+园区+专业市场”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重新整合、优化、提升现有产业基础,夯实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高新增项目的产出率,推动增量经济显著优化,推动存量经济优化发展。

一是紧抓龙头,全力打造**南部新型装备工业带。借助毗邻南沙、靠近水路的地理优势,集中发展新联、大岗北区、万洲、顺河、新涌等工业集聚区,加快发展船舶配套、数控 机床和新型电力等主导产业,吸引、聚集国内外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形成对泛珠三角起带动作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打造世界级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先进制造业基地。目前,全国最大船用柴油机及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已落户大岗镇新联工业区,项目首期投资60亿元、总投资270亿元的,预计首期年产值超100亿元。

二是因势利导,着力构建**东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加强规划引导,积极推进新型产学研联合,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强化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着力建立建成一批包括广汽集团汽研院、大学城数字家庭孵化基地、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节能科技园等在内的有前景的创新中心,集聚高新技术的研发企业;着力打造一条以莲花大道为发展轴的高新科技产业带,主动接受大学城和广州开发区的辐射。结合“腾笼换鸟”战略的推进,整合历史形成的工商业小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配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服务外包、创意、物流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立建成高标准的新工业区。同时,大力引进、扶持大学城内的研发机构和超算中心,使之成为全省的科教资讯中心。

突出重点,着力形成总部经济聚焦区。

以推进国家级动漫产业航母——华创动漫产业园建设为着力点,紧密结合星力动漫游戏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整合产业资源,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延伸动漫游戏研发、生产、销售、场地策划等完善的产业链条,致力打造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最高品质的动漫总部基地——南中国一站式动漫生产、展销、旅游航母基地。加快建设以广州铁路新客站——长隆——万博为轴线的现代信息服务业总部基地,打造以万博购物中心、易发商业街、钻汇珠宝采购中心等为核心的时尚购物区,建设以“**珠宝”为旗舰的珠宝购物商圈,发展创意研发、设计、博览、展示、培训等产业及行业,形成提升广州现代服务业的新核心平台,着力构筑集商贸、资讯、文化于一体的总部经济“硅谷”。

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岭南水乡特色旅游区。

着力打造以“文化水乡,旅游乐园”为主题,以建设成为珠三角休闲度假基地为目标,并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南部生态文化旅游区:一是打造以宝墨园、余荫山房为核心,以沙湾古镇、石楼大岭村、蔡边村等为依托的岭南文化旅游区,加大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开发,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展陈方式和表现手法,增强**旅游的历史文化魅力。二是打造以莲花山旅游区、大夫山森林公园、滴水岩孖岗生态旅游区等区域为主题的生态休闲旅游区,提升现有休闲产品的档次和品味,形成珠三角城市群旅游休闲中心。三是打造以长隆旅游度假区为主题的现代游乐旅游区,突出大型商业娱乐、主题娱乐、体育娱乐、休闲健身及互动性文艺演出等精品项目,建成世界级的主题公园和旅游帝国。

二、贴心服务,全面建设宜居和谐新城区

一是规划先行,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按照“生态优先、宜居为重”的总要求,以沙湾水道为界,南北结合,将沙湾水道以北建成组团式网络型现代化园林中心城区,打造“花园式新城”;将沙湾水道以南建成“中心镇城区+中心村新社区+水岸村庄+大农场”的新农村。全面统领城乡规划建设,逐步把**区建设成为“城市像城市、农村像农村”的广州现代化新城区。

二是狠抓整改,加强河涌综合整治工作。以“建设天蓝、水清、路通、房靓、城美,宜业宜居生态型和谐新城区”为总目标,加快推进“惠民一号”河涌综合整治工程。推进雁洲水闸、“一村四岛”堤路等5大水利工程建设。对水闸群实行自动化监控,开展陇枕围河涌联合调度。加快市桥河“一河两岸”建设,开展长堤西路拆迁,建设平安公园。建设环境监控指挥中心,及时制止废水超标排放,年内完成对沙湾水道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染的清理。分批改造升级排水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水浸街”问题。

三是力迎亚运,推进绿化建设升级改造。结合“绿色亚运”的主题,区市政园林局积极开展青山绿地工程,计划改造和新增绿地面积 1188公顷。加宽南沙港快速路、京珠高速路两条“城市绿化廊道”,在原有已建 30米 林带的基础上,往两边再扩展20-30米,构筑连贯南北的绿色 屏障。在京珠高速以及南部快速的六个主要出入口立交岛进行绿化升级改造,营造多树种、多景观、多色彩、有层次的绿化景观,重点突出“花城”的美誉。同时,还将新建尖峰山、大象岗、新造镇翁山等三个森林公园。在珠江河道大量种植红树林,XX年计划种植红树林面积 86.7公顷。

三、优化服务,全方位打造服务型机关

一是执政为民,坚定不移抓党建。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健全完善党内关怀扶助机制。重点加强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加强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和管理。

5.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篇五

统筹推进区域教育体制改革

市十一次党代会绘制了青岛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拉开了青岛新一轮发展大幕。全市空间布局的调整,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的全面启动,给黄岛区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西海岸经济区的龙头,我区抢抓机遇,在教育资源配臵、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举措,率先实践,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适应新区发展需求,统筹规划优质教育资源

1.创新政策保障机制。先后出台《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高质量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从土地使用规划入手,把“十二五”期间的教育用地一次性研究决定。对接全市千万平米社会事业建设计划和百万平米教育设施建设工程,结合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安排23个教育体育保障项目,列入全区总体规划,并在土地留用、项目报批、立项开工、建设配套等方面优先支持。

2.创新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机制,坚持“把学校建成最好建筑”理念,2012年区财政安排11亿元,新建、改扩建16所中小学,用于学校建设的投资额同比增长58.8%。其中,异地重建30个班规模的凤凰岛中学总投入达到

2.9亿元。2011年起,区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的建设资金扩大公办幼儿园比例,到“十二五”末,全区公办园比例将达到80%,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学位将增加至25000个。设立学前教育预算内专项经费3000万元,专项用于标准化幼儿 1

园建设奖励、省市十佳示范园创建奖励、师资培训等。其中,安排500万元,实施“一免一补一温”工程;对按省定办园标准投资新建、改扩建的幼儿园,区财政按投资额20%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每年通过验收的省市示范园、十佳园,分别给予10-20万元奖励。

3.创新人才保障机制。一是建立优秀教育人才引入机制,去年共招聘优秀教师180人,占全区新增事业编制的53.7%。其中,面向全省招聘地市级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25名,面向全国招聘大学毕业生155名。目前全区3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学历层次、师资年龄及学科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建成投入使用的区实验初级中学面向全国招聘全国名校长1人。二是建立本土名师、名校长的培养机制,去年开始,按照不低于生均公用经费的5%,安排500万元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幼儿师资“157培训工程”;2012年继续加大培训力度,选派4批教育干部和骨干教师到苏州、宁波等先进地区和清华大学等名牌高校学习培训,多途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满足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二、服务新区智岛计划,统筹规划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合作,打造优质民办教育集聚区。2011年,北京电

影学院青岛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开始招生,上海戏剧学院落户我区,将于今年秋季正式招生,并在三至五年内实现1200人的在校生规模,为新区影视产业提供智力支撑;由香港耀中集团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青岛耀中国际学校,为开发区以及青岛市的外籍人员子女提供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幼儿早期教育、小学、中学国际教育课程。今年,将继续加大力度吸引国内外名校多形式、多

层次、多途径投资办学,做好新东方外语、门萨国际等国内外教育品牌以多种形式入区办学,推进北大附中、超银中学等优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落户我区,满足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

2.扩大开放,建立国际交流常态化机制。加强与境外学校交流,珠江路小学与韩国新兴小学、香江路第二小学与台湾台南大学附小、黄浦江路小学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夏布恩小学分别签署友好合作协议,定期通过参观学习、网络交流等形式进行互访互动,提升了教育国际化水平。

3.依托高校,建立联校共建机制。充分利用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7所驻区高校丰富的高教资源,为高校辐射中小学校办学模式改革奠定基础。一是依托高校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5所驻区高校挂牌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高校体育设施、图书资源、科技馆、实验室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黄浦江路小学等近20所中小学校主动与高校联系,组织中小学生总计5000余人次走进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依托高校资源进行特色学校建设。致远中学与山科大签订联合育人计划,精心打造科技教育品牌与篮球特色项目,收到学生创意发明1000余份、专利受理通知书170多个,参加2011年全省中学生篮球赛,进入全省甲级队前20名;珠江路小学联合石油大学、山科大开设机器人、石油科技等十几门校本课程,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香江路第二小学与山科大音乐系联合设立了民族教育特色活动基地。三是依托高校资源为普通高中学校设立特色班。第一中学依托石油大学设立能源科技创新班,致远中学依托科技大学设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以科技创新为载体,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今年起面向全区招生。四是依托高校开展课程开发、教研科研。六中与山科大联合开设机器人校本课程;

三中特邀青岛师范学院周东明教授为40名青年教师进行教育基础理论指导32课时;第九中学与山科大进行了《现代网络对初中生思想道德影响及对策的研究》。

三、服务新区产业需求,推动职教体制创新

1.内涵建设提升综合实力。一是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专业设

臵,区职业中专以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抓手,结合区五大板块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打造机电、物流、酒店管理与旅游、服务外包4个精品专业,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度进一步加强。二是完善中高职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五年制职业教育”,2011年区职业中专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3个三二连读专业,面向全省招生121人,今年将继续扩大招生计划和专业覆盖面。区职业中专被确定为“全国信息技术职业能力网络培训中心”,5名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2.开放办学培养应用人才。积极适应中德生态园建设需要,聚焦“德国特质”,培养符合德国企业标准的技能型人才。一是与德国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集团EBG公司合作成立中德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与巴伐利亚教育机构合作建立中德生态园技术工人培训基地,按德国标准对职业中专教师和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年内首批6名机电专业教师将赴德国培训。二是与门萨国际教育集团启动“赴德国互惠生项目”,首批学生将于6月份赴德国学习;在机电技术应用等4个专业开设德语课程,培养熟练掌握德语的技术工人。三是实施德国“双元制”本土化校企合作,与中盈蓝海等六家企业签约,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3.创新机制改革办学模式。一是推行“产教结合”,青岛拓

谱信息工程专修学院先后与飞利浦、微软、惠普等15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成立了企业冠名学院和15个订单人才企业冠名班,为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二是创新办学体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建立西海岸职教集团,由区属国有公司出资,先行申请注册青岛西海岸职业教育有限公司,以区职业中专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社团法人核心层,采用“双法人制”的运行模式,在集团统筹协调下开展工作,构建产学研结合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总经理是公司法定代表人,校长是学校法定代表人。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股东组成,下设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定期召开股东大会,审定学校长期发展规划、投资方案等重大事项。学校作为事业法人由教育专家出任校长。校长充分享有学校办学自主权,董事会不干预教育教学管理。对于学校来说,这样的组织形式既确保了学校发展所需资金稳定的投入,又保证了校长的办学自主权。

下一步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确立“到2014年率先高标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建立政府主导,教育、国土、规划、发改、财政等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研究制定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分布实施、有序推进。继续加强培训力度,提升干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二是进一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全面育人机制,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深化课程改革,争创蓝色海洋特色学校,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开展学生分类指导、分层式教学实践,有效激发学生潜能,培养自主能力。

三是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探索中高职深度融合机

6.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篇六

成都市新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2009年“试验区”建设工作总结

暨2010年工作思路

2009年我局按照新都区委“关于印发《成都市新都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新都委办发〔2009〕4号)和杨羽在全区城镇结构调整打造统筹城乡综合典型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区统筹办领导下,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步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保证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职能,确保城乡民众食品安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断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工作,真正减少农民负担,为促进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我局“试验区”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发挥职能优势,做好重点企业帮扶工作

2009年,我局加强了与医药企业的联系沟通,主动帮助企业排忧解

难,鼓励和支持企业开拓市场,不断优化和带动了全区医药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了医药产业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并主动与区工商、商务局等单位进行沟通联系,商讨推动品牌战略和成都西部医药贸易中心建设的工作措施,积极服务于我区医药产业发展。2009年,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驰名品牌荣誉称号。

二、强化规范管理,不断推进“两网”建设工作

实施农村药品集中统一配送最终目的是让农民得实惠。通过落实统筹城乡目标,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农村基层监督队伍得到加强,药品监管工作延伸到农村最基层,使我区“两网”工作沿着规范化方向健康持续发展。2009年完成药品配送总额2359.4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7.78%,其中成都造药品配送达621.9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7.79%,占配送总额26.36%,均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一)配送覆盖面继续保持“双百”。21家卫生院(包括改制卫生院、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证了配送面和配送品种的“双百”目标要求,药品、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均完全由配送中心配送。中药饮片完全从配送企业或合法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购进,确保了中药饮片的质量,杜绝了从非法企业购进的现象。

(二)监督网络进一步健全。为进一步完善药品三级监督网络,确保药品监督不留死角,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协管员和义务协管员工作职责,完善了农村药品监管三级网络。坚持落实协管员、信息员的聘用、培训、考核、奖惩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起社会监督、行政监管,各方联动、反应快捷的信息应急网络和运行机制。强化药品监督协管员培训和目标考核。每年组织协管员培训一次,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努力提高药品监督协管员队伍素质。做到监管无盲区,监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确保

了农村群众的用药安全。

三、落实惠民工作目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继续加大民生工程力度,强化对城镇惠民药店的监管。保证了城市低保对象通过社区惠民药店每人每月可购买200元的零利润药品,减轻了城镇低收入人群的用药负担。1-11月接待城镇低收入群众购药1896人次,购药总额27150.14元,让利12236.4元,对低保对象的覆盖率达100%。并完成了新增设1家社区惠民药店的工作目标。

四、积极开拓创新,保障城乡民众的饮食安全

2009年,我局围绕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职能,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经过一年的创新实践,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制售假冒伪劣及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杜绝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一是完善食品安全应急信息报告机制。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应急管理,2009年5月,我局组织协调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在各大型食品单位确定食品安全应急信息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完善食品安全应急信息报告机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

二是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组织协调食品安全相关部门依法开展了元旦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学校周边饮食环境专项整治;学校、医院、建筑工地食堂、旅游点餐饮和小餐馆专项整治;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6类食品准入工作的专项治理等为重点的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2009年4月22日,我区代表四川省接受了卫生部对“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检查,专家组对我区专项整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三是建立食品安全奖励机制。2009年7月,我局制定了《成都市新

都区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对举报方法、举报范围和举报措施进行了明确,同时区政府划拨经费1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为公众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四是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今年,我局将食品市场准入工作作为巩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果的一项主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按照市食安办的要求,在实施6类食品市场准入后,将准入种类增加到 27类。目前我区食品单位建立了食品原辅料采购验收、登记制度,做到进货有登记、出货有记录,食品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

五是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针对我区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多、小、散的特点,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我局加快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2009年,在原16家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A级单位的基础上,规范14家企业成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A级单位,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的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系。

六是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基层监管巡查制,全面推行《镇级食品安全监管告知书》和《食品安全协管员监管手册》,强化协管员监管力度,消除了基层监管盲点。

四、2010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在统筹城乡综合打造上下大功夫。一是加快医药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步伐,探索建立医药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二是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大力推动品牌战略,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服务于我区医药产业发展。

(二)认真贯彻执行《成都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一是建立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制度,协调配合卫生部门抓好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工作,监督和指导辖区内零售药店配置和销售基本药物。二是进一步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加强对药

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落实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行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探索建立药品生产企业诚信制度。三是整顿和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严格落实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加强药品经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督促指导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三)巩固、深化和提升我区农村药品“两网”工作,丰富“两网”内涵,拓展“两网”外延。一是认真贯彻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小维在成都市农村药品“两网”第一次联席会议上的重要指示,协助区政府建立我区“两网”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二是“两网”建设继续围绕保障农村药品供应、减少农民群众就医用药支出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巩固现有工作成果,防止工作滑坡。三是完善机制,严格执行责任制制度和责任制追究制度,不断提高“两网”运行质量。进一步加强对药品监督责任协管员和义务协管员的工作培训和检查考核,确保对镇村医疗机构的监督覆盖面达100%,保障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四)完善安全管理体制,继续巩固和深化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为突破口,创新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突出食品安全防控重点,全面提升我区食品安全水平。

1、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强化各级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的意识。二是按照“谁发证、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职能部门之间协作。三是继续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法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督促食品企业切实加强自律。

2、逐步实现产品及产品质量责任的可追溯。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监管,进一步完善产品的进货、出厂登记和索证、索票等制度,严防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食品进入市场。

3、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工作。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信用标准、信

息收集、信用评价、信用信息披露等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回访等监管制度,逐步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和监管档案,稳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4、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提高广大群众防范能力;及时报道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所作的工作,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带动我区食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协调开展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偷工减料、掺杂例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使用非食品用原料和发霉变质原料,使用回收食品做原料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的活动。对无证生产、制假售假的食品企业,列入“黑名单”予以曝光,打造并维护好我区食品安全的良好形象。

成都市新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九年十二月十四日

主题词:统筹城乡2009年工作总结2010年工作思路主送:区统筹办成都市新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12月14日印

7.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篇七

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表明:只有城乡协调发展, 才能实现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城镇化牺牲农村地区的繁荣, 会阻碍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甚至带来更为严重的社会动荡隐患。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 探索如何走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对于中国的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 中外学者做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如:农村落后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应用城镇化破解“三农”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推进农机化是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农民进城打工只是一种短期行为, 城镇化的重点应在于进城农民稳定增收;中国的城镇化战略需要突破过去的“低端锁定”产业与加工环节, 向“高技术含量、高就业带动效应、高素质劳动需求”的上游高端转变;西欧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 市场机制发挥了主导作用, 政府则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加快城镇化的同时, 必须加快城镇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能源消费结构演进和提高城镇能源消费质量;尽快让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 是共建和谐、共享和谐的命题应有之义, 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破解的难题;只有统筹城乡发展, 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强势主体利益的驱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勾结、政府创新能力的弱化以及部分官员的不作为是导致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主体“边缘化”、建设“形式化”、乡村“统一化”以及利益“非农化”的主要因素, 对这种偏向的治理则必须是政治、管理和法律三管齐下, 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公平和效率, 以求保障农民主体的切身利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制定过程的完善, 要在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开放政策制定系统、做好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战略布局等多方面体现;中国政府应加强城镇化质量监管, 不能泡沫式增长;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 政府、企事业单位、群众应各负其责, 不应越错位等等。以上研究成果可以归纳如下。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城镇化步伐显著加快, 但其中存在质量、环保及能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立足长远、科学规划, 促进中国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二是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重形式轻内容、农民主体地位缺失及“以点代面”等方面, 应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 统筹规划,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发挥农民主体地位, 提高建设质量;

三是城镇化与农村发展脱节, 导致城乡差别扩大, 应促进相互联动,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应该说, 有关中国城乡发展的现有研究成果已比较全面和深入。与此同时, 也不得不承认现有的研究成果雷同较多, 尤其是缺乏针对国内区域差异的基于“限制因子”剖析的分步推进战略研究, 从而降低了在指导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实效性。

二、城镇化与乡村建设互动式发展的理论

城乡二元结构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表现, 又是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城乡协调发展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要求。城镇不可能孤立存在, 必须以其广大的农村地区作为腹地支撑发展, 发挥二者之间的扩散效应与回流效应。因此, 二者存在密不可分的相互依赖关系, 而不是相互重叠或对立。有关城乡联动发展的理论较多, 主要有以下3种。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

城镇化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拉动农村经济繁荣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 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美国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在刘易斯理论的基础上, 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流动的趋势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为前提的。可见, 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要求。而发展现代农业, 就必须鼓励剩余劳动力向外 (非农部门) 转移, 这种转移在某种意义上是政府主导、农民自觉、市场自发三方博弈的结果。

(二) 非均衡增长理论与城市中心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 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的存在, 在市场力量的引导下, 经济增长将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倾向于某些区域, 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发挥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 在实现增长极对外围区域产品的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扩散的同时, 实现生产要素资源从外围向中心的流动。利普顿认为, 发展中国家城乡差别的实质是城市利益集团利用拥有的政治权利通过“城市偏向”政策使社会资源不合理地流入自己利益所在的核心区域, 从而损害农村地区的发展。因此, 要实现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的互动发展, 一方面需要选择适合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 通过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推动城镇化, 加快要素资源的合理整合, 实现经济的非均衡快速增长;另一方面, 需要克服城市中心论误区, 需要统筹城乡发展, 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三) 城乡联动模式选择理论

关于城乡联动模式的选择, 经济学家刘易斯等提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经典模式, 即“城市—工业”导向模式, 主要是通过城市现代工业不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推动区域的总体发展。弗里德曼认为, 集中发展中心城镇, 一方面可以分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的权力机构和社会资源, 降低“非均衡性”;另一方面中心城镇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空间, 降低农民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中国经济学家费孝通认为, 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建设对于打破城乡之间的封闭隔绝状态, 实现城乡要素在产业上的协调发展, 形成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网络格局,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上理论可为中国制定有关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提供相应决策支持依据。

三、城镇化与乡村建设互动式发展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城乡联动式发展理论对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启示可归纳为如下方面。

(一)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驱动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双轮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密切互动、相得益彰, 只有协调推进, 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积极互动的过程, 本质上是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化的过程。

(二) 发展现代农业是城乡统筹的内在要求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模式选择。抓新农村建设必须整体推进, 不能“以点代面”。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是现代农业的表征, 发展现代农业必然带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 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应就地吸纳

现存城市的大量既非农民又非市民的“两非”农民工, 因对其土地的复杂感情, 一方面不愿放弃而将土地视为生存保障的退守阵地;另一方面在农业与非农产业极大效益反差驱动下不愿对前者投入而实行粗放经营。他们虽然增加一些收入, 但不愿将其用于生产性投资, 因而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繁荣。结果是这种“双重身份”人们在农村和城镇“占有”双份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设施, 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同时他们却并不因之获得较高的消费效用。结合中国的具体现实, “城市异质性结构”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前提下, 可行的办法是大力发展农村工业 (乡镇企业) , 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 而不是大规模移民搬迁到城镇。

(四) 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优先战略

长期以来, 我国为了实现工业化, “三农”做出了相应的牺牲, 以致“三农”问题已成为限制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 我国的城镇化只能在促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分区域逐步实现, 而不应超前。新农村建设的中心是农村基础设施, 包括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基础设施两方面, 具体表现为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所需资金投入可以通过社会融资辅助实现。

(五) 只有城乡统筹发展才能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

德国、日本、韩国等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现代化与它们合理的城乡发展战略分不开, 即“城乡一体化”战略;拉美国家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 在于城镇化牺牲了农村繁荣。中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健康发展。

四、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优先战略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总目标下, 结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 我们提出以下区域分步推进的战略优先序。

(一) 东部发达地区提升城镇化质量

东部地区是中国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区域, 由于占据沿海地缘优势, 交通 (尤其水上) 条件便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对外贸易活动频繁, 对外合作、交流活跃, 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外来思想、文化的交融, 冲击、改变了原有的固守封闭观念。伴随着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等的不断引进, 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迅速崛起, 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众多的中小企业 (尤其是乡镇企业) 吸纳了大批来自内陆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 一方面增加了这些农民工的收入, 但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 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自发, 迅速推进了东部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可以说, 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已基本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存在的症结主要是小城镇建设缺乏政府主导、长久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如缺乏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因此, 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 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优先序应该是如何提升城镇化质量, 如何长远规划小城镇建设, 使其与国际城市化水平接轨。由于地方经济较发达, 建设模式主要为“政府主导”型。

(二) 中部一般地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重

中部地区平原较多, 农业相对发达, 是中国的粮、肉主产区, 在确保国家粮食供给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政治、历史、文化和地理等方面的因素, 中部地区的农村发展相对平稳, 城镇化水平不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但快于西部落后山区。如何发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促进二者快速发展, 是该地区面临的“瓶颈”。因此, 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重点应该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重, 建设模式主要为“政府主导+农民推动”型。

(三) 西部落后地区着力建设新农村

西部地区由于地理、民族、宗教、历史等原因, 长期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状态 (尤其是农村地区) , 城镇化水平较低, 老百姓 (尤其是山区的少数民族农村居民) 生活相对贫困, 农业在西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农村工业不发达是西部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其中, 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是西部新农村建设中的“限制因子”, 由于缺乏水利设施致使西南部分地区2010年春季遭受重旱。因此, 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优先战略应该是着力建设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的重点是农村基础设施。由于地区经济不发达, 建设模式主要为“农民推动”型 (如贵州遵义的“四在农家”) 。

综上所述,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总目标下, 中国东、中、西3类地区应根据所处的宏观、微观环境分别采取“提升城镇化质量”、“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重”和“着力建设新农村”的优先战略。这只是一种相对的区分, 因为对“东”、“中”和“西”3类地区只是一种相对 (发达程度) 的划分。在东、中、西3类地区内部必然均存在相对“发达”、“一般”和“落后”区域, 只是所占的比重存在差异, 如东部地区欠发达区域较少而西部地区居多。因此, 所提出的对3类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分步推进的差异化战略不具备区域内部的指导意义。此外, 对不同地区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限制因子的剖析方面, 此文尚存欠缺, 将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努力完善。 (本文转载自《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总第26期) END

参考文献

[1]陈圣强, 王帅, 李娟.用城镇化破解“三农”问题[N].陕西日报, 2010-01-20.

[2]马晓河.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要求推进农机化[N].人民日报, 2010-02-02.

[3]陈斌.城镇化重在进城农民稳定增收[N].农民日报, 2009-12-14.

[4]王展祥.促进农民工创业的城镇化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 2009 (7) :24-25.

[5]汪立波.国外城镇化模式纵观[J].农村工作通讯, 2010 (1) :15-17.

[6]张雷, 黄园淅.中国现代城镇化发育的能源消费[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1) :4-7.

[7]李珂, 柳娥.城镇化进程亟须农民工实现城市融入[J].理论前沿, 2009 (23) :14-16.

[8]陈宗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J].求是, 2009 (23) :14-18.

[9]沈广和.我国新农村建设:偏向、原由及其治理[J].农村经济, 2009 (12) :5-7.

[10]张昆玲, 宋杉岐.关于新农村建设政策制定的一些思考[J].特区经济, 2010 (1) :68-70.

[11]Patil Reshma.How to Keep Rural China Occupied[N].Hindustan Times, 2010-2-26.

8.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篇八

一、统筹区域发展必须建立统筹区域发展的机制

现在,全国正开展基于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在努力构建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区域供应管理机制。统筹区域发展的完备机制还需要一个基于以人为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地区富裕程度建设是统筹发展的区域目标管理机制。

一方面,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但并不是要求在全国的每个区域或者每块土地上都要工业化和城镇化,这是因为每个区域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不同。建设主体功能区是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的需要。另一方面,不管区域属于何种类型,生活在全国每个区域的社会公民应该享有均等化的包括富裕程度在内的文明程度的权利,这是体现政府公共职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提高社会公平的需要。

二、构建以富裕程度为基本尺度的统筹机制

富裕程度的表达方式有许多种,例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居民收入、人均城鄉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恩格尔系数、人均用电量、受教育年限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综合发展指数等等。这些指标或者简单,或者复杂,或者结果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或者操作性不强。

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操作指导性,可以采用“相对富裕程度”的表达方式,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参照坐标,考察居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和财政调控能力等,构建起全国地区相对富裕程度的监测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强国富民、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全国地区相对富裕程度的特点是:1、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参照坐标。2、以居民收入为主,统筹基本公共服务。3、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4、以财政转移支付为公共财政的主要手段。

全国地区相对富裕程度坚持“三相对”规则:1、相对核心内涵的富裕程度。地区相对富裕程度体现了地区的富裕程度的核心部分,反映了地区发展的基本水平。2、相对全国平均水平的富裕程度。地区相对富裕程度以全国平均数为基准,反映了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情况。3、相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富裕程度。地区相对富裕程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序相关联,反映了历史进程中共同富裕水平。

三、建立区域统筹的机制,提高区域统筹能力

地区相对富裕程度的差异性的形成与地区的地理区位、资源秉赋、人文历史、原有基础、政治因素等相关联,可以分为市场性因素和政府性因素两大类。解决的办法可以用市场性和政府性两个手段。建立以财政支出和区域经济发展为重要手段的区域统筹机制。

市场性手段就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对区域差距的调控有许多政策工具可以选择使用,但政府可以直接动用和最常用的手段是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中央政府的公共投资、财政扶贫等。财政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把钱给地方政府花”,公共投资是中央政府“把钱直接花在特定区域”。

上一篇:职业经理日常犯的11中错误学习心得下一篇:勤奋刻苦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