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2024-07-25

农业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

1.农业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

观音乡2011年农业工作总结

农业是观音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一年来,全乡农业工作紧扣年初工作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以“养殖—沼气—种植”为主的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林业、水果、槟榔芋、瘦肉型猪、特种养殖、药材种植等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格局,新引进“短平快”项目药菊、韩国辣椒、高产油茶等更成为百姓致富增收的新门路。现将一个来的农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农业产业培育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增效。观音乡始终注意结合乡情实际,围绕特色、优势要求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努力形成长中短结合、山田结合的多渠道增收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乡橙类水果种植总面积近5000亩,今年新种植橙类水果450亩、新增了畔田湾120亩、石坪65亩、蕉山源50亩的三个脐橙种植示范点。继续实施出境水果基地封闭式管理果园2个;全乡无公害水果栽培面积达4800多亩;推行绿色食品水果标准化生产4830亩,。

二是林改工作顺利推进。今年以来,全乡坚持把林改工作当作“一号工程”、重点工作来抓,按照“全民参与,先易后难,明确重点,全面推开”的工作思路,逐步推进我乡林改工作。2011年全乡林改任务取得较好成效,全乡通过领导带头、加强培训、配齐人员、落实经费等方式,目前全乡累计完成勘界面积16.2万亩,占集体林地比例的91.35%,累计完成发证面积15.61万亩,占集体林地比例的91.2%。

三是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短平快增收项目。2010年观音乡在水滨村以合作社+农户形式种植药菊700多亩且取得了较大收益,在去年药菊种植成功的示范带动下,今年群众意向种植药菊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并在水滨新增1000亩药菊种植示范点一个;在水滨村以合作社+农户形式发展韩国辣椒种植达300多亩,其中建立了连片种植50亩的示范点1个;全乡建立狮狮尾高产油茶种植示范基地950亩;继续在水滨矮寨村确定建立一个150亩超级稻种植示范点;继续做好槟榔竽等优质传统作物种植。通过引导发展这些短平快项目,平均每年为种植户增收达2000元以上。

四是加快畜牧养殖业发展步伐。通过加大技术培训和抓示范场、引进公司等方式,积极推广规模养殖和特色养殖。目前,发展年出栏200头以上的瘦肉型生猪养殖场6个,其中狮塘村的孟富强投入近10万元新建了3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猪栏舍年出栏达1200余头商品仔猪,年利润近20万元。同时形成了狮塘以发展娃娃鱼、山蛙、野鸡、竹鼠等特色养殖小区并成立了联旺特种养殖合作社,新建立蕉山源200对以上竹鼠养殖示范场一个;水滨旱地1000对以上竹鼠养殖示范场一个;水滨莲花600对以上竹鼠养殖示范场一个。形成了观音村肉兔养殖小区,养殖肉兔300只以上的3户。同时认真抓好畜禽动物防疫及检测服务,实现了防疫面和防疫密度达100%。

五是抓好毛竹种植和抚育工作。根据年初县下达2300亩任务要求,今年全年毛竹完成新种2300亩,新建水滨120亩连片毛竹种植示范基地一个;新建狮塘100亩连片毛竹种植示范基地一个。同时抚育杨梅垒口、通沙坪连片毛竹种植示范基地共5000多亩,在加强毛竹的抚育、管护,高标准等狠下功夫,较好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六是抓好柑桔黄龙病的综合防控。通过采取一系列宣传措施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实现宣传面全覆盖,使黄龙病综合防治工作家喻户晓,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群众防控黄龙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做到联防群治,全乡的柑桔黄龙病发病率控制在了8‰以下,有效促进了我乡柑桔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七是不断加强沼气能源林业工作。因毛竹基地乡建设已初具规模,为观音群众培育了一个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绿色银行。今年以来,全乡共完成新建国债沼气池100座,使全乡沼气入户率达98%以上。同时,禁伐阔叶林和严禁25度坡开垦工作,生态公益林补偿和退耕还林工作等开展顺利。今年我乡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乡党委加强宣传、协调和技术人员、工作队员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全面完成了县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

八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根据县委、政府年初下达任务数,今年建设垒里、狮尾、上源垒、新村、洼里等人畜饮水项目5个,目前已全部完工经县水利局验收;全乡第一批小型水利项目为4个,分别为周家塘防洪堤、焦山水柜、新村水坝、垒里渠道,共投入资金50多万元现已全部完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实施畔田湾水渠三面光1.5公里,第二批小型水利4个项目根据项目进度要求已完成50%以上,其中蕉山防洪堤已完工,另外三个项目已全面动工,预计可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任务,投资300多万的洋石至观音村1.9公里河道治理已开土动工。协助县水利局对我乡水滨村的水土保持项目进行了测绘。

大力实施一批水毁修复项目建设,通过向上积极争取资金修复因5月份洪水冲毁防洪堤360米,渠道120多米。

我乡“一事一议”项目审批5个,已全部完工,分别是狮塘防洪堤、蕉山和牛眼塘篮球场、老虎塘大垒口河堤、水滨道路硬化。

九是农业组织化进一步加强。目前我乡共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32个,其中合作联社1个,已基本覆盖了全乡所有水果农户。今年,在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大兴里合作社和井头合作社顺利通过区、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验收,并实现水果全封闭式管理,实行统一购药、统一时间、统一用药、统一回收“四统一”,下一步将逐步向统一销售方向探索,有效推进了农业组织化进程。

十是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9月份以来,通过与党委、政府和县扶贫办的共同努力,我乡洋石村获得了全国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机会,目前已完成了该村的扶贫规划及项目的上报工作。还争取县扶贫办支持投资15万元对该村通沙坪2公里通路进行了扩宽,陡坡进行了降坡硬化工作。

十一是森林防火工作。在今年的森林防火工作中,我乡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不放松,在继续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的同时,立足基础、立足防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按上级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要求,进一步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强化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按照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促使防火责任落实到村、到山、到户、到人,建立起有章可循、有责可查的林林防火责任机制。二是强化野外火源管理。严格野外用火审批制度,规范野外用火管理。加大对违章用火的处罚力度,使野外用火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三是强化森林防火宣传。注重宣传实效,制订宣传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途径,广泛进行宣传,以进一步增强群众森林防火责任意识、防范意识和依法安全用火意识。四是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加快扑

火专业化进程。积极创造条件,加快乡级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努力提升村级义务消防队的扑救能力。强化各级消防队伍森林火灾扑救安全知识和扑火技能能力培训,努力构筑起快速高效的应急扑救防线。五是认真做好“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迎检准备,继续抓好市级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保质保量完成今年的工程建设任务。

2011

观音乡人民政府 年12月26日

2.农业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篇二

1 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践

1.1 制定科技发展规划, 引领科技事业发展

“十一五” (2006~2010年)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开放办院、开放办园、服务三农”和“当好全省科技龙头, 争创全国一流”的办院方针, 努力构建和谐农科院的重要时期, 结合国家、省、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制定了《齐齐哈尔分院“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规划》中明确了齐齐哈尔分院“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通过加强品种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和手段创新等措施,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技术储备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为黑龙江省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10年实现挺进全省一流农科所行列的目标, 力争2015年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和有区域特色的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研发中心。

1.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鼓励政策, 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1.2.1 引入激励机制

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研发能力, 2002~2006年逐步完善充实了《鼓励科技创新相关鼓励政策的规定》, 《规定》鼓励科技人员多渠道申请课题, 对已立项的课题, 根据项目不同类别发放课题主持人科研课题岗位津贴;对重大科研成果奖获得者, 对获得品种保护权的主要贡献者, 对有偿技术咨询与服务取得收入的主要人员, 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在国际四大检索期刊 (SCI、EI、ISTP、ISR) 上发表论文、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及在正式出版社出版专著 (编著) 的作者, 给予一定的奖励;为广大科技人员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习考察以及人才培养制定了相关鼓励政策。

1.2.2 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

为加强课题管理, 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加强科技创新, 实现科研工作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 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 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 2005年参照《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规定》, 制定了《科研课题课题制管理办法》, 《办法》明确了课题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课题的确立、课题的组织管理, 经费管理, 课题验收与资产、成果管理, 课题的监督与检查等具体管理办法, 强化了科研课题的系统管理, 加大了科研课题的监督与检查力度。

1.2.3 加强科技计划项目财务管理

为科学、规范地管理科技计划项目经费, 强化预算约束和财务监督,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005年制定了《科技计划项目财务管理办法》, 《办法》重申了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列支范围, 预算的审批和下达, 监督与管理等细则, 加大了科研发展基金统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

1.2.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为保护自主知识产权, 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发明创造和智力创作的积极性,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2005年根据2002年科技部、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 制定了《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办法》, 《办法》对知识产权内容, 知识产权保护的任务和职责, 知识产权归属,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奖酬与扶持, 法律责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制定了知识产权归属的划定原则, 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自2002年, 上述四项管理制度和鼓励政策相继实施以来, 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 实现了技术跨越式发展;规范了科技人员的科研行为, 保证了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的规范化;加大了科研发展基金统筹、使用的监管力度;促进了知识产权的保护, 加速了科技创新活动有效、快速发展。“十五”期间主要承担完成了国家“跨越计划”、“863计划”、“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原原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国家丰粮工程项目”等 6项, 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省政府良种化工程等8项, 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和青年基金项目9项, 齐齐哈尔市科技攻关项目12项;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16项, 转让玉米新品种2个, 申请知识产权保护5个, 成果转化率68.8%, 累计推广50.3万hm2, 创造社会经济效益6.7亿元;获得省、市、院级成果奖励14项, 培养硕士研究生10人, 在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 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 奖励在科技创新中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9人, 奖金总额达7万元。

1.3 立足系统管理, 全方位服务, 为科研发展提供保障

科研管理过程, 实际是行使管理职能, 为科研服务的过程。2002年以来, 我们对科研项目实施、科研设施建设、科研经费的使用、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转化等各方面进行协调管理, 靠《制度》规范科研人员的科研行为、规范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科研经费的支出范围。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科研管理, 实现整个科研系统的最佳组合和运转。我们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 大力强化“三个定位”, 以自主创新推动科技发展。一是把工作中心定位在以科研工作为中心, 找准工作坐标;二是把科研中心工作定位在科技创新上, 找准科技发展方向;三是把科技开发工作定位在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为主, 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 提高竞争能力, 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转化。同时, 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科研服务的思想, 发扬“甘为科研事业发展当人梯”的精神和顾全大局的服务意识, 努力创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机制和氛围,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想科技人员之所想, 急科技人员之所急, 为科技人员提供全方位、全程服务。做到了“管理有章可循, 系统全面”、“服务主动热情, 快捷高效”、“上报材料个个审, 下发文件份份传”、“装订材料不出所, 上报材料不超时”。

1.4 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

学术委员会是在所长领导下的科技咨询机构, 向所长负责。对全所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评议, 发挥参谋作用。2004年以来, 所领导高度重视学术委员会工作,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的作用,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互相启发思路, 进一步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创新水平, 指导科技人员准确选题、设计合理的研究内容, 并制定科学的、可行的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具体做法是:第一, 认真研究、领会项目申报指南, 把握项目指南重点支持领域和项目;第二, 结合本单位实际, 突出优势项目申报;第三, 领导重视加强与上级项目部门的沟通, 了解科研发展动态;第四, 申报项目做到及时、准确、规范化。2004~2006年组织中青年科技人员申报省、院、市级项目21项, 得到立项14项。

2 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体会

2.1 提高科研管理者素质, 有助于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

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对科研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力求农业科研管理高效化, 必须提高科研管理者的素质。通过加强科技理论、管理学、传播学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不断提高科研管理者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科研管理者应对信息获取与传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应有较强的分析整合复杂信息以及利用各类信息的能力, 这将使得科研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

2.2 实现科技资源与创新平台共享, 有助于提高全院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启动五年来, 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科研条件改善, 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些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的科研平台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科研条件与试验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转变观念, 贯彻“不求为我所有, 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 实现科技资源与创新平台共享, 提高科技资源与创新平台的使用效率, 为缺乏科技资源, 创新平台建设不完善的研究所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有助于提高全院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2.3 加强创新型科研队伍建设, 有助于提高组织效率和科技创新水平

3.农业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篇三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步伐的不断加大,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贫困生人数和比重呈快速增长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的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30%,特困生约占15%,少数地区、部分高校和某些特殊的专业中,上述两个比例甚至超过了40%和20%。在全国高校的农业院校中,由于农村生源比例较高,其贫困生比例也相对较高,例如:四川农业大学依据建立贫困生档案的资料统计,在校学生贫困生比例超过40%。如何使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便是国家教育部门和高校共同面对的任务,同时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我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及原因分析

所谓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及相关生活费用,或支付教育及其相关费用很困难的学生。贫困生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普遍性原因,如低收入家庭等;又有特殊性原因,如多子女、单亲、本人及家人患重病或家庭变故等。就我校的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农业院校的贫困生中,有近50%生源来自农村,还有一些来自偏远落后的地区,家庭经济收入少或几乎无固定收入。再就是东西部差距问题,在所有贫困生中,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其家庭经济状况总体较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差。(2)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使得不少城市职工下岗,未能及时再就业或者没有充分就业,最低保障和以往积蓄只能维持家庭日常开支,从而造成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高校费用,这也是贫困生比例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3)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在贫困生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有的学生兄弟姐妹多,并且大多在不同层次的学校上学,负担过重;有的学生双亲不全或父母双亡,无固定经济来源,靠亲朋的周济度日;有的学生家庭常年有病人需要医治等情况。(4)由于我们国家近年遭受了较多的自然灾害,尤其是“5.12大地震”,使得很多地方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高校就读的学生省内生源占的比例相对较高,因而使得这三省高校贫困生比例增大,同时也导致全国高校贫困生比例有所上升。

二、对贫困生的确认与管理

要做好贫困生工作,首先要对贫困生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定。国家对贫困生的界定是:学生在校的月收入(包括奖学金、开展勤工助学取得的收入和各种补贴)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对于一些家庭在支付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费用上虽感吃力但大体上还能过得去的学生,就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贫困生;家庭遭临时变故,一时手头拮据,应变一下就可以度过难关,这也不算贫困生,只有那些从总体上分析其家庭收入在一个较长时间内都不能改善的学生才可能列为贫困生的筛选对象。此外,对于下岗失业等城市家庭情况需要动态掌握。要准确定位贫困生,单凭学生本人的陈述和申请是不够的,这需要当地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协助,出具较为详细的证明材料,作为学校的重要参考依据。

很多高校对贫困生档案认定的具体做法是:新生入校后,通过同寝室的同学反映,班主任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逐一摸底,并对其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通过谈心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其家庭经济能力。然后通过本人申请,并附有其所在乡镇开具的三级证明材料,上交院里建立贫困生档案。对于贫困生档案的建立,我们应该采取较为严格的审核方式,有的学生自报贫困,同时也开具了相关证明,但实际生活花销很高,这对我们帮扶真正的贫困生造成了很大干扰。贫困生需填写学生处统一印制的的表格,建立档案,用以存查。由于贫困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年一审的办法。实际上,“贫困生”不会一成不变,“贫困生”是一个动态概念,只有一些贫困生中的特困生(因父母双亡或父母双双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或本人系残疾而经济困难者),一般经济来源不会有什么较大变化,对这部分学生就不必一年一审。

贫困生确定之后,必须通过严格管理让扶贫资金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管理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料管理,即贫困生档案里的申请书,确定后填写的表格,有关证明材料等,由学院将它们录入计算机中,可根据学生的经济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改。管理的第二方面是思想教育。在贫困生中,有一部分由于生活压力所致,自卑心较重,没有勇气正视现实,导致精力分散,学习成绩差。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要热情地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四川农业大学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处设有勤工助学与贷款管理科,同时,各个学院的学生会也成立了专门的勤工助学与贷款管理部,这对贫困生的帮扶工作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动物科技学院还成立了以“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为宗旨的“励志大本营”,以实际行动关心、帮助贫困生,使他们走出自卑、孤僻,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同时也帮助他们认识到“贫困生”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激励词;贫困也是一笔财富,它能让人体味到生活的艰辛,更加懂得珍惜和利用好美好时光。

三、贫困生心理状况分析

贫困生是大学生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与其他同学一样的思想和感情,但由于生活境况的窘迫,他们思想上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心理特征。[1](1)自信乐观型。有的贫困生认为经济上的缺憾可以用精神来弥补,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把贫寒作为动力,发愤学习,并尽量通过自己劳动获取报酬以改善生活。在参加某一班级的贫困生认定的班会时,同学们对待自己及家庭状况的表现反应不一。有一位来自西北农村的同学父亲早逝,但他却很乐观,能够坦然面对贫困和家庭的变故,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的社团活动,生活积极向上,从他平时表现中没人能看出他是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贫困生。(2)自卑脆弱型。逆境可以催人奋进,但也可能压垮人。在同一班级里,有一位同学同样来自西北农村,年龄在班内相对偏大,家庭又遭受了地震灾害,他的思想表现很压抑,自卑心理强,这种状况对他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会影响到他的生活和学习。(3)消极依赖型。有少数的贫困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的各种补助上,认为自己家境困难领取困难补助是理所当然的,感恩与感激之情淡漠;还有的学生认为贫困是父母的事,与自己无关,生活上不勤俭节约,也不愿参加任何勤工助学劳动。这种不积极面对困难、只图不劳而获的消极依赖心理是贫困生心态的一大误区。另一些贫困生,他们却热衷于各种勤工助学工作,虽一时解决了生活的后顾之忧,但荒废了学业,这也是贫困生对待贫困问题产生的困扰之一。

四、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力度在逐年提高,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金额也随之加大。对于贫困生工作,各高校均通过多种渠道为贫困生提供帮助,已逐步形成了以困难补助、缓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社会资助等为主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2]

以特困补助为主要资助形式,切实在经济上帮助贫困生。每学年开展一次特困补助评定,按一定比例由班级推荐,学院审核、学生处审批的程序评定贫困生,分三个等级按月发放补助金。对部分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免学费,尤其对来自地震灾区的学生,国家、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减免他们的学费,生活上大力扶持,消除他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能够安心学习。设立勤工助学基金,以贫困生为主要参与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勤工助学活动,坚持“以校内为主,解决贫困生为主”的原则,把勤工助学作为更广泛的贫困生自助活动,尽量为贫困生提供一定数量、相对稳定、报酬合理、安全便利的勤工助学岗位,如宿舍值班、资料整理、图书馆阅览室值班等,既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解决在校学习期间的费用问题,又培养了他们的自律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也为学校解决了一定的人力问题。

五、关于进一步做好我校贫困生工作的几点思考

由于近些年国家、社会、学校等对贫困生的资助金额增多、资助面扩大,使得一些非贫困生也争相建立贫困档案,获取一定的资助。如何使有限的经费有效地应用在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身上,帮助他们度过大学时光,这是一个“双重解困”的问题,即在做好“经济解困”的同时,还要做好贫困生的“精神解困”。因此,我们还需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贫困生的脆弱心理是长期形成的,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深入细致,校院级领导,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要切实关心贫困生的思想状况以及他们的具体困难,一方面为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和心理疏导工作,教育引导他们正视生活上的困难,满怀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战。

在经济资助的同时,要注重对贫困生加强艰苦创业教育。艰苦创业精神也是党中央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时期高校更应加强贫困生艰苦创业精神的培养,如有些高校学生成立的“二手市场”,既解决了学生的经济问题,又让他们克服了消极依赖的思想,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增强了劳动观念和自强意识,在接受他人、社会和国家关怀的同时,树立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进而通过艰苦奋斗、不断进取。

对贫困生的资助还需要包括对他们进行如何正确使用资助金的教育,要将钱物用在急需的生活费和学习资料上,绝不能随意挥霍。这个教育不只是如何使用资助金问题,也是一种品德教育,培养他们勤俭操持、善于计划的品德。教育他们认识到资助金来之不易,应当不辜负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刻苦学习。可以通过建立学年小结制度,在一个学年结束时,每个享受资助的贫困生都应写出一份书面小结,总结这一学年的进步与存在问题,汇报所得资助费的主要用途以及对今后扶贫工作的建议。这样就避免以往在扶贫资金上只管发放不问效果的弊端,让贫困生珍惜每一分钱,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也可以从学生的“小结”中发现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扶贫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志恒.大学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3).

4.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汇报范文 篇四

今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一号文件、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年初下达的责任目标,转变作风,强化服务,狠抓落实,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现将上半年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粮食生

产。据统计:上半年夏粮播种面积11.92万亩,较上年增长1.22%,夏粮总产1.61万吨,较上年增长8.28%;油料播种面积16.24万亩,较上年减少5.87%,总产2.21万吨,较上年增长1.49%;完成优质水稻插秧13.2万亩,地膜玉米1.75万亩;马铃薯总面积6.42万亩,总产8619吨,较上年增长12.2%;玉米播种14.4万亩,秋粮播种总面积35.8万亩,完成市上下达任务,全县粮油生产保持正常发展。

2.畜牧业发展。据统计,截止6月中旬,生猪存栏48.58万头,较上年增长1.2%;出栏38万头,较上年增长0.5%;牛出栏 0.47万头;羊出栏1.86万只;家禽出栏33.83万只;肉类产量 2.7万吨。巩固养猪大户800户,新发展规模养殖场3个。

3.农机事业发展。今年下达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60万任务,截止6月21日累计补贴购置农业机械347台,完成农机购置补贴60.365万元,占任务数的23.2%。狠抓农机检验工作,截止6月中旬共检验合格拖拉机66台,联合收割机10台。签订安全责任书76份,为驾驶员办理拖拉机交强险66台,参保率100%。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3场次,安全检查5次,查处违章作业26起,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

4.沼气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截止6月中旬已完成350口,占1000口任务的35%,举办沼气户用安全管理及综合利用技术培训会8场次,培训人数92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5.蔬菜、果树产业发展。新建设施大棚(食用菌)700亩,蔬菜复种面积达4.32万亩,产量4.51万吨。新建果园400余亩,其中大樱桃园150亩,桃、枇杷、甜柿等250亩。

6.“一村一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申报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巩固一乡一业镇6个,累计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49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23个,目前已培育全国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4家,县级示范社16家。

7.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认真宣传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加强动物及产品检疫工作,上半年产地检疫生猪29474头,牛48头,羊51头,禽1409羽,确保了上市肉品安全;三是开展兽药市场整治,累计抽检猪尿样1050头份,牛尿样9头份,饲料样12份,未发现非法添加“瘦肉精”现象;四是加强农药、鼠药安全市场检查,对城内12家农资经营户销售门市进行了农药市场检查。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速测,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菜。

8.开展科技宣传培训。积极参加“四下乡”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围绕建设生猪生产大县目标和各项农牧业任务,抽调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开展技术培训152场次,培训农民1.7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2万份,通过宣传培训,增强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提高了农民的科学务农水平。

二、特色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全县下达食用菌基地建设任务1000亩,局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指导帮助镇、村、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有力的推进了食用菌产业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已流转土地1198亩,其中:堰口镇405亩,桑园镇180亩,白勉峡镇90亩,五里坝镇35亩,私渡镇115亩,沙河镇70亩,城关镇105亩,白龙镇120亩,大河镇45亩,茶镇33亩。已建成容积250m3冷库1座,在建冷库3座,食用菌深加工工厂正在选址筹建。

三、重点项目建设

1.xxxx永康生态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项目。项目占地面积352亩,是集生猪繁育、有机蔬菜种植、饲料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养殖企业。xxxx年计划投资7000万元,截止6月底到位资金3300万元,完成投资3600万。目前园区土地平整全部完工,绿化面积60%,水、电、路基础配套设施已建成到位;种植区10个温棚基本建成并投产,温室大棚有机蔬菜有机质量认证正在 申报认证阶段;4座种猪繁育场标准化圈舍主体完工,原种猪引种协议已签订,办公、观光、蔬菜包装加工区规划设计即将完成,整个项目建设正顺利有序推进。

5.农业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篇五

秘网免费公文网

“>乡镇08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10-06-27 23:01:3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08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乡镇08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

2008年,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振奋精神,创新思路,克难奋进,狠抓落实,分别在全市创建畜牧大镇现场会、全市新农村建设暨水稻两迁害虫防治现场会、全市秋冬农业开发现场会、全市新农村建设重点

项目调度会、全市农田水利暨水产开发现场会等阶段性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全镇农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农民人心安定,村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一、农业结构调整卓有成效,主导产业优势凸现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和轴心。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服务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生猪、乡土鸡两项传统养殖优势调整农业结构,着眼“五抓”提升传统农业培育主导产业,做到了规模更大、模式更多、技术更新,特色更鲜,产品更优。一是抓园区建设,壮大养殖规模。我们在鼓励发展庭院养殖的同时,出台了《关于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意见》,重点支持规模养殖。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典型示范,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养殖建设用地,统一水、电、路配套,分户建设的模式,积极鼓励和引导零散养殖户向园区集中。今年新建生猪养殖小区4个,其中伍家场村占地50亩,总投资160万元,规划20栋一期建设10栋23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5000头的150模式养猪小区建成投产。许大垸村占地20亩,总投资60万元,8栋15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3000头的零排入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养猪小区建成投产。秦杨生猪养殖园养殖户丁元林兴建的1栋800平方米的零排入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猪舍及东岳庙村规划占地近40亩,建筑面积 2000平方米 的零排入微生物发酵床模式的养猪小区正在建设。截止目前,全镇生猪养殖专业村达到20个;生猪养殖小区达到28个,其中150模式的养殖小区2个、零排入微生物发酵床模式的养殖小区已建2个在建3个、常规的养殖小区21个;生猪养殖专业户发展到3214户,其中年出栏30至100头的2349户,100至200头的养殖专业户574户,200至500头的

221户,500至1000头的41户,1000头以上的29户。分别在邓李湾村、古堤村各新建1个年出笼乡土鸡近5万只的养鸡小区,伍家场村占地80亩年出笼乡土鸡近10万只的**卤鸡厂养鸡基地正在建设。全镇规模养鸡户171户,其中500至5000只的141户,5000至10000只的36户,10000只以上的21户。全镇存(出)笼乡土鸡可达140万只。新建年出栏肉牛500头的养牛小区1个。二是抓品种改良,提升产品品质。针对喂养土杂猪市场价格波动大,外购仔猪易感染疫病等不利生猪生产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通过对从事专业化规模繁育的养殖户资金补贴的方式,鼓励自繁自养,自给自足,有效防止疫病感染,降低养殖风险。全镇能繁母猪存栏达到了9910头,对比去年增加3214头。另一方面培育良种猪专业繁育基地,增强自主育种和供种能力,对从事专业化规模繁育养殖的养殖户给予补贴,先后建起了秦杨、文庙、伍家场、四合、东岳庙、横口等8个生猪良

种繁育基地。同时加强对镇良种猪配种站建设管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提高人工配种的服务能力,逐步淘汰本地的土杂种猪。目前,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了自繁自养,全镇外购仔猪数量逐渐减少,良种率达到了70%以上。三是抓技术培训,创新养殖模式,推行标准化养殖。通过印发资料,开展科技下乡,技术讲座等形式,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推行新的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按照养殖模式有规范、养殖生产有准则、养殖过程有记录、养殖投入品有规定、养殖产品有保障、养殖产品流向可追溯“五有一可追朔”的要求推行标准化养殖。全年共举办技术讲座(培训)近10场。四是抓疫情防控,保证养殖安全。将镇兽医站防检监督员、防疫员分片包村、包户、包场、包园,明确责任。每村选配1名专职防疫协管员,协助兽医防疫部门开展工作。认真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重大生猪疫病防控;认真开展免费接种工作;指导

6.农业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篇六

1)、注重形象,多参加一些公司组织的企业活动,每天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面对工作。

2)、农业企业的竞争已到白热化,单一的工作技能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自己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多加学习做到懂得更多,做得更好!

3)、多与同事沟通,保持良好的沟通方式,吸取好的建议。悉心听取领导的点评,对自己不好的做法即时予以改正。

4)、加强对自己的学习,真正掌握物品进、出、存的工作流程,使物品能起到物流顺利周转,同时也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作用,使其仓库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改进。积极配合同事,对库存物品的积压进行整改,避免物品日期太长,促销部分呆滞物品,并改善仓库物品和堆放的紧缺现象。

5)、努力提高仓库管理水平,争取每月的工作失误次数≤1次。

6)、物品现场所有标识清晰,明确,对库存信息准确率达99.7%。

7)、对货品进仓库数量严把关, 对于进货管理的不断完善与维持。

8)、时时做好仓库的6s工作,保持环境整洁,所存放的物料井然有序。

9)、为了使仓库物品做到帐、物一致,仓库每个月进行一次盘点,盘点过后,与电脑库存对照,看每月的消耗是多少,递交会计。

7.农业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篇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以下简称“生物所”) 是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建立的5个非营利性研究所之一, 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热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国家级非营利研究机构。现有编制人员338人, 退休人员241人。

生物所财务办公室现有6人, 业务范围包括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

“十一五”期间, 生物所的总经费从2006年的3792万元 (其中财政拨款3502万元, 占92%) 增加到2010年的8229万元 (其中财政拨款7216万元, 占88%) , 承担科研项目经费从2006年的1086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4456万元, 2006年, 科研项目经费的比重从2006年的29%增加到2010年的54%。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 本单位科研单位经费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科研经费中财政资金所占比重比较大, 约占90%;新增了稳定支持的科研项目经费:非营利性科研项目经费和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经费所呈现多元化趋势。

二、近年来财务管理工作职责的变化

(一) 资金规模大, 项目多, 任务重

随着生物所的发展, 资金规模越来越大, 科研项目越来越多, 财务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科研经费的管理不仅包括经费的日常管理, 还包括项目结题时的财务验收等工作, 2010年, 生物所承担的项目200多项, 当年结题验收项目40多项, 包括“973”项目2项,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 “863”项目4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 产业体系项目6项,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项, 国际合作项目经费1项及其他项目。每一个课题的结题, 财务办公室都需要配合课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拨款明细;支出总账、明细账;几年支出账的复印;配合会计师事务所作课题审计;撰写财务验收报告等。

(二) 财务管理越来越规范, 需要制度加以保障

财务工作政策性强, 近年来, 国家加大了对“三项”经费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了“小金库”的查处力度。2010年和2011年, 农业部连续两年组织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检查。这些信息表明, 国家及农业部对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对经费的管理要做到, 制度先行, 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一视同仁。

(三) 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更受重视

预算与执行二者相辅相承, 预算执行情况反映了项目工作的进展以及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等方面。近年来, 预算执行是单位工作的重点之一, 为了加快预算的执行, 最有效的措施是把关口前移, 把预算编制和项目前期工作做好, 项目一旦批复, 立即按前期的规划和准备执行, 同时把每个时间节点掌握好。

(四) 信息化管理是做好财务管理的关健手段

会计电算化把会计人员从记账、算账的简单重复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但随着财务管理工作量的增加, 项目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配套运行等要求, 简单的会计电算化已不能够满足财务管理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要引进项目预算执行管理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等, 更好地满足财务管理的要求。

三、具体的做法

(一) 树立以科研服务为宗旨, 服务与管理并重的理念

生物所的主要研究领域:转基因热带作物新品种培育;热带经济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热带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热带作物转基因生物安全监测与检测、南繁基地转基因植物安全监测与检测;重要热带作物分子改良;热带药用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热带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热带微生物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食品和工业发酵工程技术研究;重要热带植物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方面。以这些研究领域为基础, 生物所成立了32个课题组, 为了便于课题组的财、物管理, 我们要求每个课题组指定财、物管理员和存货管理员, 具体负责课题组物资的采购和管理工作, 课题组财、物管理员和存货管理员由课题组科研人员和辅助人员兼任, 财务办公室定期对课题组财、物管理员和存货管理员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差旅费及其他开支暂行规定、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编制、验收相关规定、财务报销流程、税务知识专题等。

经过不断培训, 使科研人员更好地掌握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 对项目的预算编制、项目日常管理、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的验收起了很大作用。

(二) 加强制度建设, 做以法理财的执法人

经济核算、财务管理、会计监督, 是财务人员的基本职责, 理财必须有章法, 讲规矩。要十分重视内控制度的建设, 在“小金库”专项治理过程中, 我所不断完善已订的制度, 并新制订了相关的管理制度, 如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物资采购管理规定、会议费管理规定、招待费管理规定、出国费管理规定等, 从制度上形成约束机制, 为加强管理提供了保障。

(三) 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 保证项目又好又快的执行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 利用现有财务软件的电子表格UFO管理系统, 直接从账务数据中取数, 生成我所自制的“项目支出审批表”, 直观的把项目包含的“设备费”“材料费”等的预算情况, 与累计支出情况、结余情况一一对应, 加强了项目的日常监督, 为项目的顺利验收打好了基础。

(四) 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 做科学理财的明白人

“十一五”期间, 我所新增了2名财务人员, 人员的齐备, 为财务人员科学理财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同时我所也加强了现有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保证每一名会计人员每年有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 扎实的财会基础理论功底是财务人员做好财会工作的基础, 也是拓宽知识领域、实现知识更新的根基。

(五) 做好向领导的汇报工作和与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

科研财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与领导、科研、行政等方面紧密相关, 财务管理工作做得好与否, 是整体运作的结果。在财务管理方面, 定期向领导提供客观全面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数据资料, 使领导的决策真正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并切实可行。同时要协调好财务关系, 单位的财务活动是以货币反映的各种财务关系, 触及到单位管理的方方面面, 作为单位的财务部门应能较好地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无论是单位与上级主管部门、与财政、税务、银行、审计及其它等外部单位, 还是单位内部财务部门与领导、其它部门、职工等的错综复杂关系, 都需要财务部门加以协调。协调的水平如何, 则取决于财务管理的水平。由于财务部门担负着单位的资金筹集、运用、核算、分配等全盘的资金管理任务, 同时还从事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资金核定、分配、结算、考核等工作, 处于各种财务关系的关节点上, 各种财务上的矛盾都会在这一环节上反映出来, 同时又不易被别人所理解, 这时, 更需要财务部门运筹帷幄, 化解矛盾, 达到圆满完成其工作职责的目的。

四、体会

(一) 科研财务管理工作要有创新意识

2000年以来围绕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所推行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随着这些改革的步伐, 科研财务管理特别需要有开拓创新的意识, 不断改进旧的财务管理模式, 建立有创新意义的财务管理模式, 以适应国家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规范财务工作流程, 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关建环节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关健环节, 搞好会计基础工作对推动科研会计核算规范和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有重大的作用。

(三) 做好年度预算工作

年度预算是科研单位对未来一年整体计划的总体安排, 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 它能够帮助领导和财务部门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 进行年度财务预算对提高我所管理水平、增强未来竞争力有关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 完善内部会计监督

8.农业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篇八

关键词:青岛农业大学;农业推广;成果

G649.29

青岛农业大学始建于1951年,2001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创建青岛校区,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青岛农业大学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址变更为青岛市城阳区。

“十一五”以来,青岛农业大学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5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06项,省部级课题203项。目前,学校在研科研经费2.03亿元。“十一五”以来获得发明专利12项,选育植物新品种39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78年以来学校获得7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科技博览等节目曾多次对学校克隆牛、仿生农药等科技成果给予报道。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学校在仿生农药、动物克隆技术、菌根及海洋真菌、农作物和果树育种、动物繁育、植物保护、旱作农业、农业挖掘机械、动物疫病控制、食品加工、天然活性物质、农业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青岛农业大学就首创全国北方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栽培技术,80年代首创全国夏玉米大面积超千斤栽培技术,90年代又创造了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和夏花生大面积超800斤栽培技术,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粮油生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进入新的世纪,学校根据大农业的发展态势,积极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十一五”以来,学校有39项科技成果向社会转让推广,其中向企业转让1项新型农药生产技术、5个玉米杂交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合计转让金额2162万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学校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及下属各区市、利津市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签署了科教兴农的合作协议,搭建了服务社会的广阔平台。通过与涉农企业合作开展科技研发、与政府联合开展人才培训、举办科研对接会以及通过网络向社会开放教学资源,有效地推动了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科技服务的区域延伸到新疆、贵州、安徽等地。学校曾多次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先进单位。

在多年的农业推广工作中,青岛农业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克隆牛技术的研究

克隆牛技术是山东省教育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青岛农业大学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于2001年11月3日和11月6日分别做出我国首例和第二例成活健康的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该项成果创新点是:(1)发明了“点击去核法”,提高去核成功率和重构胚的发育率;(2)改进了胚胎培养系统,显著地提高了克隆胚胎质量,有利于克隆技术的产业化开发。2003年10月8日,我国首例玻璃化超速冷冻体细胞克隆牛超数排卵胚胎移植犊牛诞生,10月29日,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自繁后代又成功诞生,证明了牛克隆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该成果于2001年12月26日获山东省教育厅高等院校优秀科技成果特别奖;并被评为2001年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2002年9月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小麦品种青麦6号

“青麦6号”被列为山东省、青岛市主推小麦品种,是山东省近十年来育成的唯一旱地小麦品种,2009年被列为山东省小麦良种直补品种,2010年在山东省即墨市移风店镇2000亩试验田,创造了平均亩产过600公斤的纪录。

三、抗旱高产优质花生鲁花11号

鲁花11号是青岛农业大学以花28为母本,534-211为父本,杂种F1用激光诱变,于1988年育成。199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运用杂交和激光诱变的育种方法育成新品种,是育种方法上的创新。该品种不但丰产性好,而且抗旱性突出,抗病性强,后期不早衰,综合性状优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目前该品种是北方花生主产区主栽品种之一。

四、青农 105、青农8号、LN1、LN3等玉米新品种

青农 105、青农8号、LN1、LN3是青岛农业大学近年来培育的高产玉米品种,是能够明显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玉米新品种。新品种在抗病性和抗旱、丰产方面都具有较强优势。其中,“青农105”的首要优势就是对有“玉米癌症”之称的玉米粗缩病有极强的抗病性。 “青农105”单产平均在700公斤左右,在理想的肥水和管理水平下,亩产能达1000公斤以上。

五、草莓新品种与丰产栽培技术

草莓作为高效农业种植项目备受欢迎,也是国内外发展最快的水果之一。为继续发展我国的草莓产业,青岛农业大学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草莓研究课题,并获得多项科技奖励。近年来,通过承担农业部“948”项目“国外草莓新品种的引进”课题,从不同国家引进诸多鲜食及加工草莓品种,进行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成功建成众多鲜食、加工草莓开发基地,为社会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进培育推广了鲜食草莓品种“甜查理”、“佐贺清香”、“给威塔”,国际市场急需的出口草莓“卡玛鲁沙”、“托泰姆”、“钱德罗”、“哈尼”、“森格纳”,珍稀四季甜草莓“钻石”,观赏红花草莓“粉红”等。

六、雙孢菇高产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

双孢菌菇又称为洋菌菇,是目前唯一进行全球性栽培的食用菌。青岛农业大学在山东省进行了双孢菌菇高产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开发总面积达108.8万平方米,该项目的开发,对发展山东省农村经济,扶持贫困地区、丰富城乡菜篮子、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活跃市场以及增加食用菌的出口创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七、4H-2型花生收获机的研制与应用

4H-2型花生收获机是根据中国花生的种植与生长特点所发明和研制的一种新型的花生收获机械。已作为山东省农机管理办公室“七大农机创新项目”之一被推广应用。特别是随着花生覆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4H-2型花生收获机更加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

八 、系列兽药产品

9.农业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篇九

通知确定2012年湖北省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工作目标如下:

1、将全省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率控制在全省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拥有量的1.5‰以内。

2、大中型拖拉机、渔船安全监管面达到85%以上。

3、农机、渔船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国家下达我省的指标数以内,遏制较大以上的农机、渔船事故。

4、推进全省“平安农机”、“平安渔业”示范县建设,完成部、省两级安排的“平安农机”、“平安渔业”建设任务。

5、加强农机、渔船驾驶人员安全培训,确保安全教育面达到90%以上,抓好农机、渔船登记工作,打击拖拉机、渔船非法载人行为。

6、加强系统内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厅无致人伤亡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详见:2012年湖北省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鄂农办发〔2012〕33号】

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湖北省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农业局(委),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

现将《2012年湖北省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2012年湖北省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1﹞81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安委会的统一安排部署,2012年全省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要以强化全省农机、渔船安全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监管执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等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三项行动、三项建设为重点,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有关精神,健全体制机制,严格执法检查,强化安全监管,努力控制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保持全省农业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

二、工作目标

1、将全省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率控制在全省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拥有量的1.5‰以内。

2、大中型拖拉机、渔船安全监管面达到85%以上。

3、农机、渔船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国家下达我省的指标数以内,遏制较大以上的农机、渔船事故。

4、推进全省“平安农机”、“平安渔业”示范县建设,完成部、省两级安排的“平安农机”、“平安渔业”建设任务。

5、加强农机、渔船驾驶人员安全培训,确保安全教育面达到90%以上,抓好农机、渔船登记工作,打击拖拉机、渔船非法载人行为。

6、加强系统内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厅无致人伤亡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坚持一把手亲自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对所监管的行业领域和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实施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联系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厅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议,传达和贯彻国家和省重要文件精神,听取各成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汇报;加大安全生产职责考核力度,对各成员单位所签订责任书的完成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范围,并将其结果予以通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按照“四不放过”和“三铁”要求,严肃查处各类事故。

(二)排查隐患,严格防控。以农机、渔船为监管重点,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针对存在的隐患和突出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对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在年检、办证、评优上给予限制,对拒不执行隐患整改的机手和船主,依法从重给予处罚;深化农机、渔船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无证驾驶、酒后驾驶、非法载客、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

(三)严格执法,打非治违。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以农机、渔船为监管重点,严格按照安监部门制定的执法计划,开展执法行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执法合力;进一步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坚持露头就打,绝不手软,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重点打击农机、渔船无照无牌和证照不全、依法关闭取缔后又死灰复燃、超层越界等非法违法行为。

(四)加强教育,营造良好氛围。深化国务院、农业部和省重要文件和讲话的学习、宣传和贯彻,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为主体,集中开展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大力开展安全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认知率;加大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五)加强应急预案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预案的修订和管理,强化重大节日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安全生产信息畅通。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事故报告制度,切实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0.农业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篇十

2012年,镇农业服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现将2012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农技推广工作:

1、加强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引进了水稻、玉米、甘蔗等优良品种,如中浙优1号、新两优6380、迪卡008、甘蔗93159等品种。推广“三避”,间套种,水肥一体化滴灌等栽培技术,大力推广高效增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实用先进技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加强甘蔗生产管理工作:全面完成今年全镇甘蔗种植面积1.4万亩任务,达到进厂原料蔗为6.5万多吨。

3、加强农业技术指导:

(1)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全年举办了种植培训班18期,培训人数3500人次以上。如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培训班、西瓜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等实现大田作物增产丰收。

(2)采取科技下乡、农技资料宣传、村干部会议、农民科技培训、门市部咨询服务、电话农技咨询等方式方法。采用多种渠道、方式进行农技服务工作。

4、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1)在龙坪村建立超级稻示范片,从而全面推进全镇超级稻生产工作,今年全镇计划种植超级稻7000亩,预计总产粮350万公斤。

(2)在莲新村路口和兴华村建立甘蔗高产高糖示范基地600亩,基地采用科学先进栽培技术,以点带面促进全镇甘蔗生产稳步发展。

5、做好农业信息发报宣传工作:预计发出病虫防治测报信息25期,无公害新型农药、肥料信息42期,印发资料7000份,到各村委进行技术知识墙报宣传、农业政策法规知识宣传等工作。为全镇的农业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保障。

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1、做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

2、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引导农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合作社登记率,指导合作经济组织投入运营,促进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品牌化和市场竞争力。

3、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积极配合各村规范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化解土地矛盾和纠纷。坚持以农民利益不受损失、资源条件不受破坏、产业优势明显提升、社会效益同步提高为原则,在去年对集体经营土地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今年对闲置土地以中介引导、公开招商,使土地流转经营得到合理利用。

三、宣传国家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得到实惠,推进农业生产发展。

1、宣传水稻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政策,提高了优质良种普及覆盖率。

2、深入各村宣传国家有关购机补贴惠农政策。使广大群众了解农机购机补贴,从而购买农机,享受国家惠农政策。

四、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服务工作。

(1)制定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全镇农机安全生产,创建平安马岭。

(2)组织好本年度每个耕季农机的下田、抗旱、排灌及救灾等工作,使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乡镇企业服务工作:

(1)加强培植和引导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企业生产规模不断壮大,提高企业效益。

(2)打造品牌,求质兴企。目前我镇已初步形成了马岭木薯、马岭蚕茧、马岭西瓜等地方知名农业品牌。

(3)产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推广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为农户实行产前投入,产中、产后服务。

(4)加大招商引资工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在未来一年的工作,我们会加倍努力学习工作,要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同时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倍努力工作,使马岭镇农业生产迈上一台阶,促进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马岭镇农业服务中心

11.农业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篇十一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事关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农业部高度重视,不断健全制度,强化监管。目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规范有序,总体可控,但在一些地方偶有发生违规扩散现象,引起社会关注。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通知要求,各地农业部门要强化全产业链监管,对研究试验、品种管理、种子生产经营、加工、标识等环节摸底 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判断准。明确了各环节的监管重点、监管措施和工作要求。同时,强调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把握主动权;规范科 研单位开展转基因技术研究的资质条件,提高准入门槛。

  通知明确,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按照法规要求切实履行监管职能。研发单位和研发人是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健全管理制度,落实控制措施,杜绝非法扩散。

通知强调,各地要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充实工作力量,构建人财物支持体系,建立转基因生物安全監管长效机制。加强风险监测,提高主动发现、事前干预的防范能力。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以上摘自《农民日报》

12.农业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篇十二

1 设施农业项目的选址要严格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吃的蔬菜也要求营养、健康。但近几年蔬菜的农药残留、亚硝酸盐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屡有发生, 想要种植出安全的农产品, 产地应选择生态条件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产地最好集中连片, 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产地区域范围明确, 产品相对稳定。产地区域范围内、灌溉水源上游、产地上风向, 均没有对于产地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并尽量避开公路主干线。一般的设施农业项目都选择靠近公路和水源较近的地方, 但靠近公路虽然方便, 可公路两侧过往车辆较多, 排放的尾气有毒有害气体较多, 容易对蔬菜、水果造成污染使其质量下降。由于蔬菜大棚施用农药和化肥相对较多, 如不严格控制渗入地下容易对水源造成污染, 因此设施农业项目选址要远离人畜地方以免发生用水中毒事件。

2 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用量

设施农业大量使用农膜、化肥、农药、除草剂等, 如果不严格控制将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大量施用化肥且施用结构不合理, 造成土壤板结, 甚至超过土壤本身降解能力, 有害物质被农作物吸收, 硝酸盐、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大部分氮、磷等营养元素随着灌溉和自然降雨而流失, 这就造成了地表及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量施用甚至不合理施用农药致使有的地区出现了槐树、果树花量减少甚至死亡等现象。农户用过的农药瓶随意丢弃及回收保管不当;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塑料薄膜但缺乏有力回收措施, 这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针对农户过量施用农药、化肥的情况, 相关各部门应积极开展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并把当地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信息及时、有效向广大农民发布, 指导农民合理、科学、安全的施药, 并进行大力宣传, 推广防虫网、昆虫信息引诱剂, 提倡农户使用各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如生物农药BT制剂、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等, 限制使用赤霉素 (920) 、乙烯利、多效唑等激素, 减少农药使用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按照测土配方施肥要求, 指导农民按各地块不同地力和养分含量科学、有效施用肥料。采取平衡施肥, 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做基肥, 增加土壤有机质, 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大力推广蔬菜专用型复合肥, 不宜使用含氯离子的氯化钾、氯化铵等肥料及限量使用含硫酸根离子的硫酸镁、硫酸铵类肥料, 推广生物有机复合肥料, 防止因施肥不当引起环境污染。对于农膜污染的防治主要以清理和回收利用为主要措施, 以相关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 切实减轻其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3 推广先进的技术, 提高农产品质量

由于大多数农民环保意识不强, 只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 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 忽视了给土壤、地下水、空气造成的严重污染。因此, 农业科技推广相关部门应双管齐下, 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 改变现有的生产和经济模式的同时;加大对农村清洁生产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的环保认识。重要的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要突出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知识、技术的培训。从生产过程入手, 充分利用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合理化和残留处理无害化3大技术,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推行和普及沼气燃料和沼液、沼渣等高效的有机肥料, 充分利用农业秸秆废弃物, 积极实施秸秆颗粒饲料, 大力推广示范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鼓励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通过高产创建示范田建设、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 推广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 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和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 努力控制农用化学物质污染, 使农村的农业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从而提高产出的农产品质量, 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辛继红, 莫利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6) .

[2]刘梅, 王咏红, 高瑛, 等.我国农业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08 (10) .

[3]贾春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北方环境, 2010 (04) .

13.农业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篇十三

二OO三年二月十日

2002年以来,委党组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政策和市委、政府有关重大决策、部署,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组织实施农产品流通、品牌和农业产业化三项工程为总抓手,量化细化管理目标,强化硬化管理措施,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加大工作力度,带领委机关及全市农委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为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及市直农口两个文明建设而奋力拼搏,确保了主要责任目标的实现和机关两个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

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农业生产在抗灾和结构调整中总体上保持了丰收。与上年相比,全市粮食总播面积819万亩,增6.9;总产63.25亿斤,增24.9。油料总播面积307.5万亩,增5.3;总产7.62亿斤,下降4.2。棉花面积28.9万亩,下降28.1;总产36万担,下降26。实现农业产值61.8亿元,增长9。

2、畜牧业稳步发展。与上年相比,全市饲养猪513万头,增1.2;羊127万只,增30.9;牛45.3万头,增2.3;禽7938万只,增1.8。肉类总产量35万吨,蛋类总产量8.8万吨,分别增长2.9和1.1。

3、水产业持续增长。水产养殖面积114万亩,增3.9;预计水产品产量22.4万吨,比上年增4.2;实现渔业产值20.5亿元;发展稻田养殖16.7万亩。

4、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全市已建立55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年产各类蔬菜近100万吨。滁城“放心菜”基地面积已达4000余亩,确保了城市的有效供给。

5、植树造林超额完成任务。全市共完成人工成片造林23.7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7.37万亩,分别超过省下达任务的16.2和15.8。绿色长廊线路绿化、林带绿化、农田林网、四旁植树等也都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指标。

6、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预计全市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增加值83亿元、入库税金4.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7、7.4和4.4。

7、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325.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9;农机配套比达到1:2.66,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农机化作业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583.3万亩、216.8万亩、547.4万亩,分别增长2.6、20.4、8.8;农机化作业综合水平达到7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8、农民收入出现恢复性与发展性的同步增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摆脱了近年来徘徊不前的局面,今年预计可达2264元,较计划略增,比上年2114元增加150元,增长7.1。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60。

9、自身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系统共有省级文明单位1个、市级4个、县级5个;双拥合格单位10个;受省级表彰8人次,市级表彰6人次;涌现了10名优秀公务员,40名先进工作者。

二、2002年以来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委领导班子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2002年以来,委党组重点围绕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十六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组成员的理论学习,努力做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已的行动,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与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有关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迅速有力的贯彻执行。在学习方法上,我们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机关每星期集中学习两小时。同时组织收看厦门远华大案等录像片和宣传汪洋湖先进事迹的电视教育片,进行警示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习理论与分析、研究新阶段农村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与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改造和世界观改造相结合,与推动当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学习,提高了机关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增强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也有了大的改观。

(二)积极调研发挥职能作用,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尽心尽力。

结合农业部门的工作特点,我委系统积极组织农业技干深入农村开展调研,尤其在农事关键季节,对农业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汇报,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今年以来,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全面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面对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市委、市政府以优质化为突破口,实施种子工程和农产品优质化工程,坚定不移地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明

显成效。种植业上,大宗农作物品种优质率已显著提高。2002年全市优质专用小麦、双低油菜、优质水稻比率分别达76.3、86.4和76。全市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达816万亩,超过了总播面积的80。畜牧业上,三元杂交猪已占生猪饲养量40以上,比上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全市已建立三元杂交猪示范点654个、波尔山羊杂交改良点100个。种草养禽、种草养畜成为畜牧业新的发展方向,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组织各地和有关部门赴陕西、江苏等地考察,全市已建立种草养禽、种草养畜示范点近10万亩。渔业生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市特种水产养殖面积达68.5万亩,比上年扩大12.5万亩,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60。总体来看,农业内部结构已逐步优化,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趋势在加强,畜牧业和水产业正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2、积极培育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一是狠抓龙头企业建设。市里确定18家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每个企业由一名市级领导负责联系,一个市直单位进行帮扶,并制定了财政、信贷、税收、科技、土地、经营范围、出口、融资等8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各县、市、区也分别抓了一批县级龙头企业。2002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本市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了国家经贸部举办的中小型企业项目洽谈会、安徽省第二届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中国贸促会在上海举办的2002年农副产品深加工与利用外资洽谈会和2002年四川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通过参展,签订了一批供货和引资协议,提高了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全市订单农业达72.7万亩。二是抓农业品牌建设。以品牌树产品,以名牌占市场。全市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达24个,居全省之首。三是注意发挥农民致富带头人等农业生产和流通中介组织作用。在我们的积极倡导下,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大规模、高规格的全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大会,隆重表彰了11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目前,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已达3.8万个,带动农户32万户。

3、大力支持非农产业发展,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2002年5月,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了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动员大会,为个私经济发展宣传造势。今年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各项指标已占乡镇企业总量的85以上,增幅超过10,成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主力军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导力量。二是狠抓农村劳务输出。2002年元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建立健全农村劳务输出服务网络,市、县两级劳动力市场常年向农民开放,乡镇一级已成立劳动服务站115个。2002年全市农村劳务输出步伐明显加快,年输出总量达56.1万人,增加10万人以上,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8;年可实现劳务收入2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600多元。

4、坚持科技推广与示范,努力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科教兴农作为根本性的战略来抓,持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牧业富民工程、渔业丰收计划、生态家园示范工程等,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普及。2002年全市共引进推广各类优新品种60多个,举办各类科技现场会和农技培训班1000多期,培训人数近20万人次,建立各类科技示范点235个,累计发放绿色证书7470份。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农技推广新的载体,全市已建成各类农业示范园区102个,规模近8万亩,市农业科技示范园被列为省级重点示范园区。市本级已建成一个生物组培中心。蟹鳜混养技术已通过专家鉴定,养殖面积达5万多亩。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不断深入,各地农技人员开展科技承包面积达5.8万亩。目前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5、狠抓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均衡发展。一是立足“把水留住”,大力开展蓄水工程建设。继续围绕治旱,在增蓄保水上下功夫。各地按照“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挖塘、筑坝、打井”为重点,努力改善水利条件,增加蓄水量,提高抗灾能力。全市分水岭地区71个乡镇累计投入机械6000多台套,完成土石方1650万方,兴建或整修塘坝1975面,新增蓄水3460万方,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近8万亩,打井878眼,改善了近10万人的饮用水困难。二是突出“把树种上”,不断改善分水岭地区生态环境。以基地造林、退耕还林、绿色长廊建设等为主要内容,全面开展植树造林。全市江淮分水岭地区共完成成片造林12万亩(包括退耕还林),“绿色长廊”路线和林带建设800多公里。三是抓住机遇,积极启动新增重点乡镇综合治理开发工作。市委、市政府举办了新增重点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紧紧围绕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的重点内容,认真规划,狠抓落实。四是认真实施“千户调整结构,脱贫致富示范”工程建设。各重点乡镇尤其是新增重点乡镇的示范户普遍接受1至2次的培训。据初步统计,我市29个省级重点乡镇累计开设讲座51场次,培训人员1800人次。五是积极申报项目,努力争取项目资金。除向省里上报了挖塘、打井、植树的治理方案以外,还申报了修路、结构调整和种养加等60多个项目,共争取到省里各类奖励资金和项目无偿扶持资金1003.9万元。六是加大帮扶和管理力度,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开发工作。继续实行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联络帮扶制度,并已下发了滁[2002]23号文件《关于确定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第二期联络帮扶单位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xx市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对综合治理开发由粗放管理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转变。对今年省检查组发现问题较多的地方,加强检查督促,要求限期整改,逐一落实。

6、强化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2002年全市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近亿元,完成土石方2504万方,新(扩)建当家塘坝1713面,改造中低产田5.5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1.4万亩,新建旱涝保收面积5.6万亩。18万人通过实施人畜饮用水工程解决了饮用水困难。农村能源生态家园示范工程示范面稳步扩大,进一步巩固了以“猪-沼-菜”“猪-沼-渔”“猪-沼-果”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模式,新建生态家园示范村5处,申报省、部级农村能源项目4个。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325.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9;农用拖拉机已达到36.3万台,增长10,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已达到3406台,增长38.1,拖拉机配套农机具达96.5万部,增长24,联合收割机1452台,净增加497台,增长52。农机化作业综合水平达到7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市已建成农业信息站点300多家,现有“一站通”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会员200多个,通过上网形成的交易额超过4亿元。

7、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保护和调动好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各地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全市统一印制发放了80万份农民负担监督卡,“一事一议”筹资总额1850万元,农民人均6元。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减轻农民负担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整治涉农收费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广泛开展了涉农收费专项治理活动,使农村“三乱”得到了较好遏制。市、县两级都建立了农民负担举报电话制度,成立了涉农案件查处办公室,开展了多次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大检查,保持了农民负担水平的稳定,天长、来安两地还开展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农民负担水平进一步下降。化解村级债务工作全面启动,各地正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全面清理核实村级债权债务,有的地方已开始化解债务。农民负担信访数量比上年进一步下降,出现了多年来少见的农村社会稳定局面。

(三)强化管理,建设自身,确保机关廉洁高效运转。

一是抓学习和教育。以市民文明学校为阵地,加强对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定期组织机关学习,经常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教育,强化宗旨意识,落实纪律监督,使机关干部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等得到了不断提高,全系统没有计划外生育和违法案件发生。

二是抓制度建设。我们组织制定了十项机关管理制度,使委机关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三是抓作风建设。大力提倡讲文明、树新风,把“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和“为农民服务,让农民满意”活动结合起来,作为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创建的重要内容,窗口行业和窗口单位普遍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大力整顿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的领导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雷厉风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生活作风,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风。同时,提倡并由集体研究决定在机关开展了“工作效率与质量年”活动,使机关工作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此外,我委组织74人参加了市直第二届体育运动会,获得男子篮球第六名、女子羽毛球团体第五名、女子长跑团体第五名、象棋团体第七名和团体“优秀道德奖”,充分展示了农委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全委系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是抓好“堡垒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双好”、“双学”及“做好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对表现突出的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及地进行宣传和表彰。

五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率先垂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发扬艰苦奋斗传统,不搞特殊化;职工严于律己,勤奋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全系统形成了勤政为民、务实争先的良好风气。

六是认真抓好老干部工作。每年召开2—3次会议,向老干部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全面落实老干部的两个待遇,得到了老干部的理解和支持。

七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除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外,我们还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登记监管,确保了无重大失误和重大事故发生。

(四)广泛宣传,全面发动,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1、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市两次会议精神。动员全系统职工,变压力为动力,视困难为机遇,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积极投身到招商引资中去,为xx农业发展、为市直农委系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委里又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

2、下发文件,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细化。对市里交给的140万美元(含乡企局、农机局)的招商引资任务,经委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按增加一半以上的招商目标任务,并以滁农办[2002]73号《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决定》文件的形式,分解落实到委属各单位。

3、制定措施,以严格考评做到奖罚分明。一是实行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干部职工年度考核、职称评聘和干部竞争上岗结合起来。二是实行招商引资工作领导责任制。对关系招商引资全局的重大事项,委主任办公会议要进行专题研究。每一个5万美元以上项目都要确立一名分工联系的委分管领导,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与督查。三是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考评招商引资“一票否决制”。只有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才能参加年度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评优评先,完不成任务的单位不能参加年度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评优评先,并扣发当年岗责奖。四是实行招商引资工作首问负责制。首问负责人必须热情接待,认真做好牵线工作,否则将追究其工作责任。五是实行招商引资工作奖励制度。对年度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除了市里统一表彰奖励外,委里将从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中按预算的1集中提取奖励资金予以重奖。

4、主动出击,开展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一是赴外地实地招商。组成小分队,到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二是大力推行网上招商。利用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络,我委将各单位编制的项目在网上及时进行了发布。三是利用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把我委农业招商项目进行宣传推介。不少部门和项目的招商已取得阶段成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各种会议较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有时不够正常;二是委党组成员对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乡村不良债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税费改革后“一事一议”管理等调查研究得不够;三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出现的典型经验总结推广不够;四是党组成员与机关干部在一起研究问题不够,交流谈心活动少。

四、2003年工作意见

2003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总纲,以推进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基本目标,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招商引资和科技进步为基本动力,突出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林业三大产业,重点抓好农产品优质化、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农村信息化、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改革与落实政策七个方面工作,推动xx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03年农业和农村经济主要目标任务:粮食产量62亿斤,油料产量9亿斤,棉花产量35万担,肉类总产量37万吨,水产品产量22.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为了实现以上目标任务,需要抓好以下工作:

1、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寻求突破。一是在优质化工程上下功夫。从种子工程入手,大力推进主要农产品品种更新换代,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明年油菜品种优质率要达90以上,小麦和水稻品种优质率要达到85。畜产品和水产品优质率要达到60。二是在养殖业上下功夫。畜牧业上坚持主攻三元杂交猪和波尔山羊不动摇,争取三元杂交猪比重达50以上,把种草养禽、种草养畜面积发展到20万亩。水产养殖业上主攻名特优新品种,把特种水产养殖面积扩大到70万亩。稻田养殖、蟹鳜混养面积分别达到20万亩、10万亩。

2.在农业标准化生产上寻求突破。一是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上下功夫。在抓好天长市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琅琊区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规划启动全市24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把优势品牌做好做大。二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安全认证体系和执法监督四大保障体系。畜牧业上全面推行耳标制度,加快“无规定疫病区”建设。水产养殖普遍推广健康养殖模式。主要商品蔬菜产地推行无公害生产模式,在市、县两级建立起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逐步实现对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

3.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寻求突破。一是在建立龙头企业上下功夫。继续落实扶持政策,把18个市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争取华能人造板公司上市。二是在创立品牌上下功夫。继续组织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申报、创立国家级名牌农产品、绿色食品和省、部级名牌农产品,对申报、创立成功的给予奖励。继续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全国性农副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鼓励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内引外联,发展壮大。三是在能人经济上下功夫。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协会等产业化中介组织,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搞活农产品流通。

4.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上寻求突破。为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创新,增添农村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要认真学习贯彻《农业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放开搞活荒山、荒水、荒坡、荒滩等“四荒”资源的经营使用权,以自愿、规范、有偿为原则,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吸引多元资本投资农业,把资源的优势与资本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资本的带动作用,加快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和荒山荒水治理开发步伐。

5.在乡镇企业发展上寻求突破。一是在发展非农产业上下功夫。大力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劳务输出步伐。二是在农产品加工业上下功夫。乡镇企业要立足当地实际,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推动农业生产。

6.在农业科技服务上寻求突破。一是在技术培训上下功夫。以各级农广校、农干校、农技校为依托,以绿色证书、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等为重点,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为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上下功夫。重点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把农村致富带头人作为农技推广的重点,提高技术的入户率。三是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上下功夫。要发挥园区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吸纳功能,在展示的同时把成熟的项目逐步向乡镇转移,使示范园成为农业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四是在农业科技推广方式上下功夫。要创新机制,鼓励更多的农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为农民提供直接的技术服务。

7.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寻求突破。在继续抓好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的同时,加大农村基础硬件建设。一是在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上下功夫。打好江淮分水岭地区挖塘、打井、植树攻坚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抓好乡村道路工程建设,推动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二是在农村信息服务上下功夫。加快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络建设,下决心解决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进农网建设进村、入户、到企,实现向乡镇、村、龙头企业、个私经济、专业大户的五个延伸。三是在农村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上下功夫。要积极争取,努力扩大建设覆盖面。四是在农业机械化建设上下功夫。在小功率拖拉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并实行多机具配套,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8.在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上寻求突破。一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上下功夫。要大力整治涉农收费,管好用好农村“一事一议”,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二是在化解村级债务上下功夫。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化债政策措施,争取年底村级债务化解达到30。三是在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上下功夫。加大陈欠追缴力度,逐步消除影响农村稳定的隐患,争取年底清理完毕。同时,抓好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工作,降低农民的生产流通成本。

上一篇:工作试用期转正自我鉴定下一篇:竞聘校办副主任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