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2024-08-18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共11篇)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篇一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平安发展

——— 安全活动月征文

安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加强职工队伍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消除事故隐患、保护职工安全健康的一种有效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树立和强化。企业安全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安全生产、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设,沉淀于企业员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等。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树立事故就是最大的浪费观念,从而提升职工的安全生产理念,促进企业平安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如何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理念

1、加强领导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领导在安全生产中负有重要的责任,一个企业、车间的安全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责任意识、工作作风、管理水平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同时也是被教育者。各级领导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深刻认识安全管理是第一决策、第一话题、第一保障、第一要务,不折不扣地履行安全职责,在切实抓好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并努力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积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将“安全第一”方针和安全政策法规真

1正落到实处。

2.加强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

积极发挥各类宣传媒体的作用,引导职工掌握安全知识。利用电视讲座、报告会、学习培训班、知识竞赛等各种手段,进行生产作业安全技术知识和抗避险情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再教育,加强充实职工的安全知识和不断更新职工的安全教育,着力提高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安全知识、安全法规和遵章守纪教育,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3.加强警示职能,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不光是哪一个人的事,它与全体人员的参与密切相关。经常重温事故案例,现身说法,用发生在员工身边的事来教育员工更易收到实效,更能形成一种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导致个别人员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发生事故危险的诱因增多,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为此,要求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与事后管理相结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采取激励、惩罚和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

4.加强员工安全文化的培养

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充分阐释传播、系统灌输和认真实践企业安全文化,树立安全质量管理是一切工作生命线的保障意识、不提升就是倒退的进取意识、不创新就是落后的意识、不落实就是欺诈的实干意识、不严格就是失职的责任意识。在职工心中树立人人有安全、人人在安全的防范意识。建立一些有益于增强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的艺术性较强的宣传标志、宣传报刊,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逐步形成企业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加强员工

行为规范化培育,通过岗位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对职工进行一轮安全操作标准化训练,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

5.发扬“三铁精神”常抓不懈

要遏制事故险情发生,必须发扬“三铁”精神,即:“铁面”对安全,强化安全防范意识;“铁手腕”抓安全,规范管理基础;“铁心肠”保安全,落实安全责任制。用严格的制度来管理、约束职工的行为,促使职工自觉遵章守纪,按规定要求干标准活,干放心活。

安全文化建设不可能像实施一项措施计划那样立竿见影,需要常抓不懈,持续不断,日积月累。形式上的“安全月”每年只有一次,而在我们心中,每个月都应是安全月。只有不断促进和发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地保障企业平安发展

二、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促进企业平安和谐发展

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是事关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工程,有效地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杜绝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是企业得以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1.加强安全教育、安全培训体系建设。

安全教育培训是一种多样性、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工程教育培训,目的是加快职工安全价值观的形成。“三违”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知识缺乏,而知识贫乏必然会带来行动的愚昧,因此应大力抓好三级安全教育、三不伤害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员的教育培训,一方面提高职工现有安全技能和安全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引导职工注意熟悉与自己职业相关的安全科学知识。

开展形式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技能比赛、提合理化建议、职工身边无违章、班组无事故等群众性活动,多方位的安全文化渗透,引导职工增强安全

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应用企业内部刊物、宣传窗、黑板报、征文、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对职工安全文化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夯实安全基础。班组是企业安全工作的落脚点,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班组安全建设为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安全文化素质是企业职工必备的素质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职工文化和技术等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安全文化素质日益成为现代企业职工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血的教训要求职工必须具备安全文化素质。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伤亡职工及其家属带来不幸,也给企业、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职工的健康安全必然要求我们的职工有“过硬”的安全文化素质。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已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职工在安全工作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安全已成为企业员工的第一需要,这也是职工从切身利益出发,提高自身安全文化素质的源动力。

三、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是事故的“天敌”

1.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是根除事故隐患,控制灾害发生的有效措施和基础工程

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拒绝违章指挥。违章指挥主要是指挥者不顾安全生产,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而盲目指挥生产,或强令工人冒险作业,一般会酿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恶性事故,危害极大。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自然就要求管理者勿忘安全,尊重人的生命,敢于大胆拒绝违章指挥。

2.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制止违章作业

职工违章作业是没有正确树立安全价值观。无知违章是因缺乏安全知识;失误违章是因操作技能不娴熟或设计不科学造成的;故意违章是存在侥幸心理。职工之间常年工作在一起,彼此性格、脾气、爱好等相互了解,更能及时纠正违章,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职工之间的相互监督、职工家属提醒和督促是控制违章作业的头道防线。

3.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督促隐患整改

灾害并不在于事故本身而是对事故以及隐患的麻痹思想,同类事故的连续发生是没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所致,事故来源于麻痹便是很好的总结。职工安全文化素质高,能发现和督促隐患整改,从而避免一切可以发生的事故,做到警钟长鸣。职工的生命才能得到保证,企业的财产才能得到保障,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有了一个和谐的安全生产发展空间,我们的企业也才能真正的做到可持续发展。

“安全”两字说起来就这么简单,但做起来就不简单了,只有我们真正将安全牢记心中,安全才能常伴我们左右。在人生的旅途上,安全就在我们身边!的确,我们自从离开母亲的怀抱,踏上人生道路以后,我们一直依赖着“安全”这个拐杖,没有它,我们可能会跌倒,可能走不过风风雨雨,更不可能到达人生的辉煌。“安全”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它的意义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欢乐,伴随着人类的稳定、繁荣、发展和进步。更在于人的生命安危!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抵达到成功的彼岸,去感受成功的快悦;它又是培育幸福的乐土,只有在安全这片沃土的培育下,幸福之花才能随时绽放在你的生命旅程。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有了一个和谐的发展空间,我们的企业才能在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真正实现平安发展。

充装车间 曹建华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篇二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知识水平不高、后续人才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求。一是农机人才队伍文化程度偏低。市、市 (县) 区本科学历占44%;乡镇本科学历甚少, 专科以上只占乡镇人员32%, 高中及高中以下占32.6%;村级专科以上只占村级人员0.36%, 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职工占总数的70.67%。二是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对农机新知识比较缺乏, 平时大部分人员忙于应付日常事务, 很少有时间去学习市场经济新理论、农机新知识。因此, 对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 职工队伍面临年龄老化, 后继乏人问题突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从事农机工作15年以上的占总数31.8%, 50岁左右占到35%以上, 乡镇从事农机技术工作3年的只占6.63%。从事机务管理在50岁左右的可达40%以上, 存在着严重的青黄不接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基层农机站收入少, 经济待遇低, 缺少宣传引导和相关的激励机制, 有一定学历的年青人不愿干, 农机职工中坚力量弱化, 后继乏人问题更显突出。

(3) 专业人才比例失衡, 人才的行业分布不尽合理。无锡市农机队伍人才缺乏, 断层明显, 结构失调, 比例失衡。市、市 (县) 区、乡三级农机专业人才只占总人数的35.6%, 其中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 (包括技能中级) 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5%, 35.1%和42.7%, 与该市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极不相配。

(4) 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 特别是高级技术、管理和复合型人才紧缺。无锡市经过10多年的高增长、跨越式发展, 整个经济增长的结构和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 正逐步向高科技、高效益、知识驱动型转变。无论是农机管理领域, 还是科技创新行业, 属于学习型、模仿型、改造型的比较多, 而属于自己原创的就比较少。从调查高尖端人才数据可看出, 该市、市 (县) 区、乡三级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只占总数的3% (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平均水平为9.3%) 。这一现状与农业现代化有着很大差距。

(5) 高技能人才稀缺。近几年来, 无锡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加, 岗位需求每年增加50%以上。然而, 全市农机人员中的高级工还不到30人, 技师则更是稀缺, 高技能人才仅占乡村二级总人数 (30 763) 的千分之八, 而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比例在40%以上, 由此可见, 该市农机行业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

(6) 基层农机维修网点偏少。据调查, 全市751名维修人员要承担264个乡镇和1 500多个村委 (街道) 的农机维修任务, 平均两人负责一个乡镇, 四个村委, 故常会出现机具坏了无人修的状况。

2 原因症结

农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既有历史的因素, 也有现实的障碍;既有体制机制的成因, 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

(1) 农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尚不健全, 造成专业人才的缺失。由于机制和体制的原因, 无锡地区的农机相关专业办学信心不足, 层次不高、功能不全, 培训内容单一, 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场地严重不足, 尤其是高级工、技师等专业性强、面向国际化程度高的教育培训资源更加缺乏, 难以适应技工人才实用性、应用性强的需求特征。同时, 前几年农机院校毕业的学生分不到基层农机站, 造成想去的去不了, 不想去的反而去了不少。

(2) 科学合理的农机人才评价体系尚不完备, 影响了农机工作的发展进程。目前, 农机工作人才评价认定标准还比较单一, 农机专业资格评聘制度还没有建立, 专业农机工作人才职称发展序列还要进行跨行业评审, 没有形成农机行业的岗位体系。另外, 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力量十分薄弱, 市 (县) 区行政编制甚少。如惠山区只有局长一人是行政编制, 其余人员都是事业编制, 而乡镇进入事业编制人员则更少, 基本上在1~3人, 农机发展缺少足够的空间。

(3) 农机人才薪酬待遇普遍较低, 缺少吸引力。据统计, 无锡市现有各类从事农机服务业人员3万, 是一个不小的职业群体。这个群体一方面人员日趋大龄化, 而另一方面行业内又很难留住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究其原因, 主要是与该行业劳动强度大、工作待遇低有关。专业农机手忙时每天工作一二十个小时是常事, 但收入平均每月也就1 000元左右。农机职工整体薪酬待遇低于同类其他行业职工工资平均水平。

(4) 社会对农机工作的认知、认识、认同程度不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 一般只有到了两个“农忙”时才会想到农机, 加上农机自身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以及对社会的宣传力度不够, 更使公众对农机工作的认知度偏低。

3 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无锡市对农机人才队伍的发展要求是:“培养数以千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造就数以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要建成这样一支农机人才队伍规模, 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农机人才开发管理体系和政策措施, 抓好农机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环节工作, 为农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1) 制定干部任免奖惩制度, 在用人问题上形成良性循环。目前, 该市绝大部分地区基层农机管理机构的人事管理权下放至乡镇政府管理, 这种管理体制不利于人才在一定范围内流动, 不利于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基层人事管理权应该实行条块结合, 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 具体由市 (县) 级农机主管部门制定有关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进行严格考核, 使农机管理者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对缺乏工作责任, 在一个地方在一定时间内农机工作没有起色、考核不称职的人员要腾出位置, 利用竞争机制实行全员竞争上岗, 以彻底改变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模式, 逐步形成用人的良性循环。江阴市局下属的人员调动是条线管理, 为改善农机人员年龄老化问题, 他们从非事业编制中抽调业务素质好的年轻人员到基层锻炼培养, 根据其表现再和人事局协商进行招考录用, 真正建立了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

(2) 探索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及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对形成新的人才优势、提高用人管理水平都有促进作用。在用人机制上, 以“社会招聘、契约管理、专业培训、职业运作”为方向, 探索建立聘用制、派遣制、项目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柔性用人机制, 实行合同制管理。在逐步引入竞争机制, 规范和完善按需设岗, 竞聘上岗, 以岗定酬, 合同管理等管理环节上, 做到人员能进能出, 职务能上能下, 待遇能高能低。形成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同时, 为鼓励农机专业人员到基层工作, 应制定相关的政策, 如在基层一线从事农机工作满10~15年可享受一定标准的特殊岗位津贴;工作年限达到20年的, 可将特殊岗位津贴变为固定工资;在基层从事农机工作满30年以上的, 由农业部发给荣誉证书, 其退休费可享受全额标准等, 以多种激励形式解决或改善农机人员待遇偏低的现实问题。

(3) 加强农机人员的培训。探索采用院校培养、带教培训、挂职培训、上岗培训、知识更新培训等方式, 对农机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代农机专业知识培训。要有计划、分层次, 因人施教, 对在岗的机务人员以及高技能人才, 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岗位培训、个人自学等提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务工作能力, 优化现有人才的知识结构, 真正发挥“金蓝领”的积极作用。同时对高校的农机专业硕士点、博士点, 适度增加选送人才的比例, 以适应国际先进农业机械的引进与推广应用。另外, 还要实施人才培训“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与国内外高校、知名企业合作, 建立若干海外农机复合性人才培训联络点。定期选送一部分优秀中青年赴海外培训基地进行中短期专业培训学习, 有计划地定期组织一批标志性的优秀农机人才赴国外培训、考察、研修和实践交流。组织邀请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和造诣的专家学者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来讲学、交流, 传递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 并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4) 营造良好环境, 形成农机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动力。一是提供政策法规保障, 加强对农机工作领域的立法, 规范农机工作者的义务和行为, 使农机工作有法可依、工作有序、整合有规, 创建必要的权益保障机制。二是积极营造社会氛围。借助知名网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专业媒介推广宣传, 进一步为农机发展营造声势, 提高社会认可度。

4 对农机人才战略问题的几点思考

(1) 加快科技人才的培育。首先必须创造加快营造人才争优取胜的条件和氛围, 通过提供均等机会, 形成人才竞争的局面, 促进优秀人才的成长。其次要建立推行岗位工资制, 实行工资收入构成多样化, 尤其是制定具体办法, 鼓励科技人员用技术成果参与入股分红, 把科技人员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三是通过深化改革, 走企、科联姻之路, 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四是通过在职称评定、项目资助、技术成果入股分配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 创造和优化社会环境, 鼓励和引导人才奋发向上,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 要把培养与使用结合起来, 减少人才浪费。应采取多种有效方式, 以岗位促培养, 以项目促培养, 以合作促培养, 以挂职促培养等方式, 使人才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一是在数量上提高农机人才分布密度, 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 积极引进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等, 扩大农机人才资源存量, 增大农机人才队伍规模, 提高农机人才在总人口中的比例, 使人才在地域空间以及行业等方面的分布密度不断提高。二是在质量上提高农机人才资源整体素质。通过提高学历层次、继续教育等多种手段和途径, 着力抓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抓好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抓好经营管理者素质以及公务员素质的提高。三是在结构上提高人才队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对应度。通过调整优化人才结构, 使之与经济结构和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 减少人才低水平重复开发, 减少对人才的闲置浪费。

(3)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 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性, 高度重视, 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把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抓紧抓好。同时应根据人才问题的战略定位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制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 并认真组织实施。尽快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 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陈旧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用人机制的实际问题。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为放活人才、促进竞争、强化激励提供制度保证。还要下大力气创造和优化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宣传他们的成就和事迹, 弘扬他们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篇三

关键词 人事档案管理 现状 优化措施

改革放开以来,在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企业单位也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当中,尤其是其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工作受到更多的关注,人们更期待其人力资源的部门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作为人力资源部门重要工作之一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近些年来备受关注。充分认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备优化性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不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目前很多企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意识、管理方式、服务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

1.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意识淡薄。很多企业单位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意识淡薄,在人事档案信息的管理、丌发和利用等方面的重视度不够,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必复杂和耗费财力物力。因此,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抱以应付的管理观念。这直接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丌展和优化。导致不能及时对人员信息进行归档、存档,部分人事档案长期得不到更新,导致人事档案信息的全面性得不到保障。

2.采用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比较落后。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同时具备政治性,注意其档案的保密性的工作。随着我国IT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崛起和在各个方面的充分运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已经向电子化、数字化的方向迈进。通过与IT技术的结合,使得人事档案管理效率和水平得到大大提高。然而部分企业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设备方面的投资不足,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在电子化和数字化方面的进度缓慢,甚至滞后的现象发生。许多企业单位仍以纸质文档作为人事档案信息的存储介质,实施一人一卷的存放方式,对于档案的整理、检索等管理工作仍然以手工操作的方式来完成,这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为繁重,影响档案的检索速度和利用程度的提高。这样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既不利于人简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也不利用提高其管理效率,更使得档案存在的价值得不到及时充分地利用。

3.从事人事档案管理相关工作者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很多企业单位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存在重档案管理,轻档案利用的工作理念,因此对于人事档案的收集和利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做不到及时采集加工信息。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时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捕捉不到人事档案其动态规律性,忽视对员工真是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展现,也就缺少主动丌发利用人事档案信息的意识,导致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难以被统一和规范化。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优化措施

虽然各企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着诸多的不足之处,但是,通过充分分析和认识这些不足,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提出一些优化的措施,对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优化性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资源是人才,人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各企业单位应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人事档案是该单位人才资源的一个专业的信息库,是该单位开发使用人才的重要依裾。因此,各企业单位应注意转变管理观念,及时对人事档案管哩工作予以重视。

2.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各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对人事档案进行鉴别,严格按照相关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人事档案进行收集和分类归档,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集中收集工作和档案更新工作。做到及时补充缺少人事档案,和人事档案的更新和合哩快速传递。

3.丰富人事档案所包含的内容,充分利用档案价值。人事档寨不能仅仅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应该真实的记录和反映员工的道德素质、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全面的信息。丰富人事档案的内容是企业单位充分利用档案价值的基础。以充分做好企业单位专业技术类的人员管理,技术职称的考评,单位干部选拔等方面的工作,以充分利用档案的价值。

4.实施信息化管理。实施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须加大管理的投入,增加和更新相应的设备和软件,建立起计算机互联管理网络,提高检索速度和工作的效率,及时收录和传递人事档案信息,发挥其人事档案信息的功能。

5.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企业单位可以通过丌设培训班、参观学习以及进行实践等方式,从多个层面和多种形式来丌展业务素质提升工作。这些方式能有效使工作人员熟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拓宽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面以及转变其陈旧管理理念,进而优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三、結束语

4.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篇四

1、过去十年:运作规范,业绩优良,尽显蓝筹股形象。

南京水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自1993年成立特别是1997年股票上市以来,严格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要求,始终坚持“严谨认真、规范运作,争一流管理、创一流效益”的工作总方针,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法人治理水平,确保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步入了规范运作的轨道,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同时,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发展海上运力,收购油运公司资产,实现了公司资本和资产规模的有效扩张;通过稳定长江原油运输业务,发展海上石油运输市场,审慎开展对外投资,实现了公司业务领域的有效扩展,经营业绩的有效提升。经过十年发展,至2003年底,公司的注册资本已由2.24亿元扩大到5.15亿元;总资产由2.29亿元扩大到14.78亿元;船舶由40艘增长到186艘,总吨位由11.8万吨增长到70.7万吨;主营业务收入由0.3亿元增长到6.87亿元;公司已累计向股东分配股利4.73亿元。规范的法人治理和良好的经营业绩,使公司跨入了绩优蓝筹股的行列,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同和市场的青睐。公司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三家先进上市公司之一,2004年6月入选上证180指数,2004年上市公司信任度排名第14位。

2、目前形势:管道冲击,海运艰难,凸现巨大市场压力。

南京水运在过去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公司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是沿江输油管道建设将对公司现有业务带来重大冲击。据了解,公司的主要客户—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计划修建长江南京以上沿江输油管道。沿江输油管道计划于今年底前动工,2006年6月底全线贯通。届时,公司目前从事长江南京以上原油运输的15艘拖轮,158艘驳船中,将有5艘拖轮、76艘驳船闲置,收入减少约3.5亿元,利润减少约1.1亿,比管道建成前减少约70,560名员工将面临转岗分流。二是发展海上石油运输存在更大的市场压力。公司目前已有3艘万吨以上油轮投入海洋石油运输,还有5艘油轮在建。由于船舶建造的周期较长,加上国际石油运输市场是一个完全开放和充分竞争的市场,运价波动大,与中海、中远等海运企业相比,以南京水运和油运公司目前的规模和实力,并不具备竞争的优势,所以,公司新增的海上运力投资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于市场的检验。

3、规划未来:业务转型,战略转移,再展公司宏伟蓝图。

为抓住海上石油运输的市场机遇和应对沿江管道对公司的冲击,公司自2000年以来,制定并实施了“由江至海”的发展战略。一是加大海上石油运输投入力度,扩大海运规模。公司在2002年成功发行3.2亿元可转债,购置了2艘4.6万吨级原油/成品油两用船的同时,又于2003年实施了购置2艘7万吨级原油船和4艘4.6万吨级两用船的投资计划。其中,1艘4.6万吨级两用船已于2003年6月6日下水营运,其他5艘都已签订了建造合同。根据计划,5艘在建油船将分别于2005年至2007年期间投入营运。届时,公司的海上运力总吨位将达到42.2万吨,预计每年将给公司创造49200万元的收入和13400万元的利润总额,也为公司实现业务转型和战略转移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启动公司增发新股计划,为发展海运筹集必要资金。公司2004年增发新股方案为:发行量不超过1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6亿元,发行申请材料已于9月22日正式上报中国证监会受理,公司将密切配合中介机构,关注增发方案审核情况,争取增发方案早日实施。三是加快与控股股东资产和业务整合的步伐,努力实现与油运公司在水上石油运输船舶等相关资产上的整合,进一步扩大海上石油运输规模,力争在五年之内将整合重组后的公司打造成为国内海上石油运输企业的前三强。

二、南京水运在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南京水运在发展进程中,始终严格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规范为前提,以制度为保证,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法人治理水平,在规范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规范,为公司的良性发展奠定了的基础。

1、南京水运法人治理结构情况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是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自的职责及相互关系,努力做到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同样,南京水运的法人治理结构也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组成,按照公司法和本公司章程的规范要求建立起来的。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股东组成,主要职责是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如决定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董事和监事任免等行使表决权。

5.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篇五

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效益

——浅谈安全与生产之间的统一关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们党和国家为安全生产确定的纲领性的方针政策,抓好安全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广大从业人员的生命不受到伤害、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不受或少受损失,从而更好地促进生产任务的完成。安全与生产既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必然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规律和关系。只要我们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掌握好这个规律、利用好这种关系,从页解决生产过程中矛盾的另一方面——安全问题,就自然后使生产顺利有序地进行下去。那种“只要有生产过程存在就必然发生安全事故”、甚至说“安全就不能生产,生产就不可能安全”的观点既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

诚然,在任何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那么,解决这些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消除不安全的因素和不安全隐患、防止从业人员受到人身伤害、避免或减少国家和人民财产受到损失、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进行和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就是我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所在。

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重视程度。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形式,让所有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懂得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管理者不能就安全而抓安全,而要是认识到抓安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生产;让从业人员懂得抓安全管理是为了自己少受伤害、减少个人痛苦、增大家庭快乐和幸福,同时也为社会减轻了负担。通过思想教育,让我们每一位员工都懂得安全是为了更好的生产,只有生产正常运行了,才能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我们的预期目标才能实现,国家、企业、个人各自的利益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只有思想认识提高了、安全意识增强了,才能自觉地注意安全,从被动安全转变到主动安全,从只有管安全的人管安全到人人都管安全,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提高安全技能,增强自我防范能力,避免或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保

证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在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以后,广大从业人员有了安全意识了,想要安全了,但是他们还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安全,不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后才能做,也就是说还有不知道“铁烧红了不能直接用手拿”这个道理的人,所以,就必须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实际操作等各种方式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怎样做才是安全的,什么情况下不能做什么事情才是安全的,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事情才是安全的。只有有了技能才有防范能力,再加上思想上的意识才能制止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也就可以全力投入到生产当中了。生产正常进行了,就能按时完成我们的预期目标,使国家、企业、个人得到各自相应的回报。

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是使物的不安全状态转换成安全的、可控制的、不至于发生不安全事故的有效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对象或生产工机具都具有自身固有的或人为的一些不安全状态。由于这些不安全状态的存在,必将给生产过程带来不安全因素或隐患。要么造成人身伤害、要么造成财产损失、所以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护或者隔离,以改变其不安全状态,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不论是防护措施,还是隔离措施,都要有相应的物资材料通过人或机械来实现,所以就必须产生相应的费用。这些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使得生产对象或生产工机具能够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于是,使得作业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得以消除,不安全隐患得到整改或控制,所以就不会发生安全事故了,这样就可以有序的进行生产作业了。能够正常生产作业了就能达到国家、企业、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了。

安全与生产这一对盾的两个方面通过思想教育、技能培训、必要地投入等措施,使人的行为安全了,物的状态安全了,生产自然就顺利进行了,从而使矛盾的两个方面达到了统一,也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安全生产。抓好安全生产是为了促进生产的有序进行,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效益。“向安全要效益”是我们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从上到下、从点到面、从企业领导到作业人员都应该抓好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为生产服务、为社会服务。人人重视安全,处处讲究安全、时时宣传安全,使生产作业场所有安全生产的环境和氛围,让广大从业人员感到环境优雅、气氛和谐、心情舒畅、有安全感,那么自然就想着努力工作、安全生

6.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篇六

尊敬的各位局领导、各位同志:

你们好!

为认真贯彻、落实张掖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的通告》精神,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制定并实施了相关措施,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了“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安全管理,促进学校和谐健康发展”为主题的活动,现将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范学校收费,严禁在校内向学生推销各类复习资料、学习用品及其它商品。我校能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各项政策,除教育、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及标准外,不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若发现在校内向学生推销复习资料及各类零售商品,将及时给予严肃处理。学校还通过设立公示牌,向学生、家长、教职工和社会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内容。

二、严禁给学生补课并收取补课费。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中明确禁止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和有偿补课,若有违规者,学校将在考核分中扣除其2分,并给予通报批评。

三、严格控制学生到校和在校时间,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为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和学习时间,我校制定了春秋、夏、冬季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进行作息。早上按时开门放学生进校;放学时间一到,学校督促学生立即离校回家,禁止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体自习或补差活动,并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告知家长学生到校和离校时间。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学校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生理状况,依照年龄依次减少作业量。规定三年级学生做作业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二年级不超过10分钟,一年级基本做到不布置作业。

四、加强对教师进行管理,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学校召开校委会议,详细制定了《东滩小学教师管理暂行条例》。条例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师在上课期间吸烟和打接电话;严禁在课堂上向学生散布有害和消极言论;严禁向学生或学生家会长索取财物。对触犯条例的教师,视情况严重程度给予不同处理。造成严重后果者,报请教体局,在考核中直接定为不合格。

五、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努力创建平安校园。长期以来,我校一直把校园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第一位,在师生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制定了以预防为主的安全教育方针,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将学校安全工作逐步做到了制度化、经常化和科学化,坚持每天一讲,每周一查,每月一练。尤其在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各地和本县发生了学生溺水身亡的重大事故后,引起学校师生的高度警惕。学校除做好防溺水宣传工作之外,还组织教师在校内及学生路途中排查安全隐患,以做到万无一失。

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尽管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距离我们的工作目标还很远。今后我们将严格遵照张掖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的通告》精神,努力完善各项制度,不断加强学校管理,将我校办成一所“和谐、平安、健康”的牧区先进学校。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东滩小学张长桥

7.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篇七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民法中的合同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合同是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的合同时指债权合同, 即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关系的协议。

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国特别制定了《合同法》。《合同法》中所称的合同, 是指狭义的合同。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由于生产经营的需要, 在经济往来中, 企业之间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合同是调节各方经济活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加强合同的管理, 是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合同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市场的主体、市场价格、市场交易。

1. 合同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法律意识淡薄, 合同签订不规范

由于一些企业的经营运作还不规范的导致企业法律意识不强, 尤其是缺乏强烈、敏锐的合同法律意识。在签署合同时, 合同双方既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 也不根据标的和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来订立相应的合同条款, 往往将订立合同流于形式, 对合同条款不作仔细推敲, 对违约责任、违约条件等不作具体明确的约定, 订立的合同文字不够严谨, 使之发生歧义和误解, 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 留下合同纠纷、合同损失和经济风险的隐患。

1.2 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 权责不分明

有些企业的管理层, 不能从战略高度分析和认识合同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缺乏对合同管理职能的重视, 没有设立完善的合同管理机构, 没有建立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工作程序, 对合同风险缺乏防范意识, 没有认识到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低, 专业人才缺乏

合同管理专业性强、知识面宽、法律法规意识要求高、需要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工作, 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 应该是工作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但目前合同管理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很多企业合同管理人员思想品德不过硬, 文化水平不高, 业务不精通, 没有受过正规的法律教育, 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 无法对合同涉及的各项法律问题作出正确判断, 无法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旦发生合同纠纷, 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2. 合同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2.1 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培养全面合同管理理念

相关人员都应认真学习和熟悉必要的合同法律知识, 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以便合法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 全面贯彻合同管理观念, 从合同的签订到合同的履行, 再到履行完毕, 都有业务、法律、财务、技术、使用等部门的人员参加。只有熟悉和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 依照法律、法规从事经营活动, 才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真正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2 设立专门合同管理部门

企业通过合同所确立的民事关系, 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 订立合同的行为就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因此合同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生产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 已超越了企业自身的界限, 使之成为一种受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社会关系, 涉及了大量的法律专业问题, 企业应专门设立法律事务部门或设置法律顾问来进行日常合同管理, 设立专门的法律机构来管理合同是企业合同管理的基本条件。

2.3 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

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 必须要建立规章制度, 即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应包括:合同管理办法、法人授权委托制度、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合同审批制度、合同后评价制度、合同台账管理制度、合同档案管理制度、招投标管理制度、合同履行情况登记, 合同纠纷处理机制, 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制度, 合同管理奖惩与绩效考核等, 各相关部门并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同管理实施细则, 有了这些管理知道才能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考核、纠纷处理都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并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在制定这些制度的同时建立企业的监督保障机制, 监察和考核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和业绩, 加强合同管理制度的刚性约束效力, 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种违法乱纪和失职行为, 保证合同管理制度的有效贯彻。

2.4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 人是合同管理中最活跃的角色, 合同管理人员也是合同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是企业合同管理的当务之急。企业应加强合同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 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 选择本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 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的培训, 造就一支适应企业发展的懂法律、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外语的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合同管理队伍。

在合同队伍中引入竞争奖励机制, 给具有一定合同管理素质的管理人员更多的发展机会, 奖励在合同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 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合同管理中来, 在企业范围内营造重视合同管理、尊重合同管理人才的氛围, 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2.5 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合同种类多, 数量大, 涉及的内容日益复杂, 采用传统的人工合同管理手段和方法已无法适应合同管理的需要, 因此,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借助于危机处理系统为合同管理人员提供支持, 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且有成效。

建立在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上的合同管理, 在数据收集、整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 不但可以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 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合同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合同在签订、履行乃至终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 这些信息资源既是现有合同的总结, 又为今后的合同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资料。

结束语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企业应该从战略高度对合同管理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 在充分把握自身竞争优势力量深入了解现有可利用资源状况、明确社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具体要求, 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合同管理战略。我们也应不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以加速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需求的合同管理模式, 结合并突出企业自身的管理风格, 树立企业与众不同的市场形象,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特别是合同管理水平, 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在市场上争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8.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篇八

摘要:资金是企业从事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是企业发展的必备要素。企业的资金状况既表明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反映了企业的资本构成和产权关系。

关键词:资金管理;资金流程;财务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财富最大化,这时财务管理尤为重要,而财务管理又必须要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以确保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资金已成为生产要素组合的“启动器”,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如何有效地筹集资金,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加以重视并认真考虑的问题,企业必须善于比较各种不同的筹资方案,根据企业盈利水平和风险大小作出正确的筹资决策。所谓资金,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价值的物资和财产的货币形态。企业财务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它体现着企业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随着企业再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企业资金总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顺次通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最终回到货币资金状态的运动过程。企业的生产经营、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都是以资金为纽带,从起点到终点,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资金流量指标已经成为企业信誉评价、发展潜力、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在有些地方,银行已开始把企业现金流量情况作为是否给企业提供信用的重要依据,有的甚至把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作为还款的担保。因此,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益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资金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血液,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内部财务资金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不少企业一方面资金紧张;另一方面资金占用较多,运营效率较低。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使用分散、效率低下、体外循环等突出问题。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资金运作方式、监管手段等方面的弊端愈加突出,全面提高企业财务资金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一、资金管理在企业中的重大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提高资金运转的整体效益。因此,必须加强资金管理,具体来说,加强资金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加强资金管理是规范企业经济行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需要。目前,一些企业经济效益比较低下,虽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但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则是问题的根本症结,其中财务管理,特别是资金管理滑坡,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下,损失浪费严重。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出现较大滑坡,财经纪律松弛现象突出。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严重倒退,许多企业不同程度存在着账实不符,虚盈实亏的问题,少数人甚至钻企业管理方面的漏洞,国有资产损失严重。因此,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特别是资金管理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国有经济要想健康发展,非得狠抓资金管理不可。

2加强资金管理是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重要手段。当前,一方面企业感到资金紧张;另一方面,大量企业资产尚未得到利用,特别是存量资金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如果这些闲置的资产通过流动资产形成重组,或通过实行股份聚集起来得到利用,这本身就等于增加了资金投入,也缓解了资金紧张的矛盾。

3加强资金管理是扩大资金规模的有效途径。现有的资产管理有两大问题,除了资产的闲置浪费外,就是资产的重复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只有加强资金管理,才能加快资产积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

二、企业资金管理目标

资金均衡有效地流动是企业(集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谓资金的均衡流动是指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必须保持适当的配合:当企业必须发生资金流出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资金流入与之相配合,否则就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轻者导致经营受损,重则导致企业破产;而当企业产生现金流入时,除了维持企业日常经营所需的最低资金占用外,剩余资金必须及时找到有利的投资机会,尽量增加剩余资金的投资收益。因此,仟何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努力实现资金的均衡流动,即资金的流入等于资金的流出。有效的资金流动则是指资金在其运动过程中,能够带来尽可能多的增值。因此,实现资金流动的均衡性和有效性是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与控制的核心目标。

三、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具体方式

由于企业资金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横向而言需要多方协作,齐抓共管;纵向来说,需要层层把关,狠抓落实。具体说来,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1)从资金集中管理入手,建立、完善并推广企业结算中心制度,强化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内部银行或资金结算中心的资金管理功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保障企业资金有序流动,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制度,将预算作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把资金的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之中;(3)明确现金流量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要把现金流量监控作为重点,分门别类,把好关键点,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预测,强化对公司现金流量的监控,严格限制预算的资金支出,实施大额资金的跟踪监控,严格控制现金流入和流出,保证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企业要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

2抓好资金流程管理,实现资金良性循环。为保证资金满负荷高速运转,财务管理部门要对企业资金按照“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统一结算、统一借贷”的原则,加强对内部单位资金的统一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金融风险。

3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首先要通过制定示范性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主动帮助、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使财务人员有章可循;其次要把好制度订立时的审查备案关,严格手续,使企业的资金运用更加科学合理;最后,还要加强企业对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促使企业不断完善并认真执行。

4做好分析工作是加强资金管理的基础。企业财务分析主要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上反映的诸项指标为依据,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资金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他一方面是对企业过去已完成的经营活动的总结,使人们能更加全面地认清企业现实的经营状况,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有根据的预测企业的未来状况。因此,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是加强资金管理的基础。企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诸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时常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而且必须结合企业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才能使企业的经营信息得到有效的反馈,从而使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正确、有效的预测。

9.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篇九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现将《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土地资产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

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合理处置土地资产对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要从有利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促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出发,盘活和显化企业土地资产,积极参

与和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要与企业改革的主管部门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及时了解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进度与要求,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原国家土地管理局8号令)的基础上,遵循“明晰产权、显化资产、区分类型、合理处置、规范管理、促进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土地资产管理力度。

二、区分类型,合理处置,完善土地资产配置体系,促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国有企业改革时,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根据行业、企业类型和改革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和管理政策。

(一)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和对国家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国有企业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土地。

(二)对于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根据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主要采用授权经营和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方式配置土地,国家以作价转为国家资本金或股本金的方式,向集团公司或企业注入土地资产。

(三)对于一般竞争性行业,应坚持以出让、租赁等方式配置土地。非国有资本购买、兼并、参股原国有企业时,可将企业原划拨土地评估作价后同其他国有资产一并转为国有股,逐步通过股权转让变现;也可分割出与企业净负债额相当的土地转为出让土地,参与企业整体拍卖和兼并,剩余土地,购买方或兼并方有优先受让权和承租权。

(四)对承担国家计划内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国有企业,原划拨土地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也可以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向企业注入土地资产。

对其他采用成熟技术进行产品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国有企业,可将原使用的划拨土地按出让方式处置,土地收益可作为应付帐款暂留企业,全额用于技术改造,并参照技改贷款方式进行管理。

(五)各项土地资产配置政策涉及的具体行业划定和土地收益使用管理办法,由我部分别商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确定。

三、明确土地权益,显化土地资产,理顺财产关系,加强土地资产运营监管

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与完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明确土地权益相结合,降低企业改革成本,促进国有企业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实现土地资产价值。

(一)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和协调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授权经营等不同处置方式之间的权责关系,降低国有企业土地资产配置的直接成本。国有企业改革时,可按规定自主选择土地资产处置方式,鼓励以货币、资本、股本等多种形态综合实现土地资产价值。

(二)土地资产处置时,要考虑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平均取得和开发投入成本,合理确定土地作价水平。采用授权经营、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土地资产的,按政府应收取的土地出让金额计作国家资本金或股本金。

(三)进一步明确国家作价出资(入股)和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的权益。以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的,土地使用权在使用年期内可依法转让、作价出资、租赁或抵押,改变用途的应补缴不同用途的土地出让金差价;以授权经营方式处置的,土地使用权在使用年期内可依法作价出资(入股)、租赁,或在集团公司直属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之间转让,但改变用途或向集团公司以外的单位或个人转让时,应报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补缴土地出让金。

(四)国有土地资产进入企业资产的财务处理及土地资产监管办法,由我部商财政部确定。在有关规定出台前,各地可指定专门机构进行土地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出台后,再按统一办法进行财务处理及资产监管。

四、发挥土地资产效益,优化资产结构,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国有企业减债脱困和安置职工 优化国有企业资产结构、减轻企业负担要与调整用地结构有机结合,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国有企业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建设用地,促进国有企业减债、脱困和集约利用土地。

(一)为减轻企业负担,国有企业在改革前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原有土地;改革后的企业用地符合《划拨供地项目目录》的,可仍以划拨方式使用。国有和集体企业兼并国有企业涉及的土地,不属于划拨供地范围的,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也可在一定年限内维持划拨使用。

(二)根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土地利用的不同要求,进一步细化配置土地权利,降低用地成本。国有企业因铺设地上、地下管线等需要通过集体土地或其他单位、个人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可以通过设定土地他项权利的方式,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只对因行使特定的土地他项权

利而对土地所有者、使用者造成的损失给予相应补偿。

(三)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非上市国有企业可将其原使用的划拨土地通过土地交易场所转让变现,也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购储备或优先安排租赁、出让,土地收益设立专户,专项用于企业增资减债和结构调整。在规划许可的前提下,允许非上市国有企业在其原用地范围内自行提高土地利用率。

(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与股票配售的,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将原使用的划拨土地作价后注入企业,作为国有资本,用于认购配售的股票。

(五)国有企业破产时,其原使用的划拨土地可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出让,变现资金设立专户,优先用于职工安置。已设立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资金专户的城市,破产企业划拨土地出让收益可全部纳入专户,按规定统一用于城市内破产企业职工安置。

五、明确供地政策,完善土地市场,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明确建设用地供应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用地政策,提供土地交易场所,加强中介机构管理,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一)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理,控制建设用地增量,严格执行供地目录,制止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对列入《禁止供地项目目录》项目,一律不得提供建设用地;对列入《限制供

地项目目录》的用地,要从严控制,不符合用地条件的,也不得提供建设用地。

(二)进一步明确外商投资企业用地政策,鼓励国有企业合理利用外资“嫁接改造”。国有企业与外资进行合资、合作,凡以出让、租赁、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不再另行缴纳场地使用费;凡符合《划拨供地项目目录》的,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按划拨方式用地。

(三)国有企业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应到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交易,以增加交易机会,减少交易成本;对有多个需求者的土地,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招标拍卖,提高国有企业转让土地的收益。

(四)土地评估中介机构要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要加强行业自律,整顿行业秩序,规范中介行为,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中介服务。

六、依法行政,规范操作,切实做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土地资产管理工作

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操作,优质服务,从快、从优做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土地登记、地价评估确认、处置方案策划和处置审批工作。

(一)加快土地调查、登记进度,允许有测绘力量的企业在权属调查完成后自行完成地籍测量。要结合土地证书年检,及时、准确办理企业土地登记,国有企业尚未进行初始土地登记的,允许在权属调查完成后先行改制,再根据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批复直接办理变更登记。要抓紧解决

国有企业土地权属纠纷,对权属争议一时难以解决的,可将无争议土地剥离出来先行确权。要建立地籍资料公开查询、鉴证制度,及时为企业提供土地产权查询、鉴证服务。土地登记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规范企业改革中的土地价格评估工作。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土地使用权应当进行地价评估,改制为上市公司的,必须选择具有A级土地评估资质的机构进行地价评估。土地评估机构要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根据企业类型、处置方式及权利状况,科学选择评估方法和相关参数,合理确定估价结果,并出具规范的土地估价报告。

(三)加强土地资产处置方案策划,保证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土地评估机构要依据土地资产处置政策、企业改革方案和土地状况,帮助企业或行业选择土地资产处置方式,既可采用单一的处置方式,也可多种方式并用,设计适宜的土地资产处置方案。

(四)优化服务,搞好土地评估结果确认和处置方案的审批工作。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土地估价结果和处置方案,应经土地所在地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按企业隶属关系报同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限内规范出具初审意见和土地估价结果及处置方案批复。

10.加强女工建设 促进企业发展 篇十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姐妹们:

大家好!

今天,非常荣幸与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女同胞们,齐聚一堂,共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感谢区总工会给我们提供了这次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

下面,把公司女职工组织建设方面的情况,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

一、健全工作机制,发挥女职工聪明才智

针对公司女职工较多的实际情况,我们健全了工作机制,结合女工自身特点,积极开展以创建“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为主题的女职工建功立业活动,发挥了女职工的聪明才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健全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公司非常重视女工组织建设,把这项工作作为工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积极吸纳优秀女职工代表加入工会组织,目前,公司工会委员会有3名女同志,占委员总数的42.9%。公司还专门成立了女工委员会,具体负责女工工作的组织领导、活动部署,建立了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做到了有计划、有落实、有考核、有奖惩,完善的组织机制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是培养选拔女干部,发挥聪明才智。公司注重女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充分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几年来,公司先后选拔培养了十几名女干部,她们当中有的工作在水厂第一线,有的拼搏在第三产业,有的从事机关管理岗位,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她们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克服了家庭、孩子、老人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广大职工学习的榜样和表率。

三是完善活动阵地,促进工作开展。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公司投资新建了一个容纳100多人的职工培训中心,配备了学习桌椅、电教设施等器材,为职工集中培训提供了平台;建立完善了职工图书室、活动室、乒乓球室、健身房,购买了图书、活动器材、电教片、健身器材等学习和娱乐器材,为女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供了阵地;开展 了走廊文化、庭院文化建设,在走廊上、庭院内悬挂、设置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文明语录等宣传教育内容,形成了以书本、标语、电教片等多元化立体教育模式,提高了职工参与的兴趣和教育效果。

二、强化道德建设,提升女职工整体素质

我们通过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不断提高女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每月制定下发政治学习计划,坚持每周一次政治学习制度、每月一次写心得体会制度,十几年不走样,职工的心得体会张贴在学习园地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将政治学习情况、学习园地建设,纳入每月的达标考核,增强了大家学习的自觉性。每月我们还组织教唱职工一首歌,使大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增强了协调意识和集体观念。

二是加强了文明素质教育。在职工中深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市民文明公约等内容的文明素质教育,实行了“文明上岗、文明办公、文明用语、文明服务”行为规范,在全公司形成了“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解民忧、促发展”的文明新风尚。多年来,我们坚持开展了“在单位做一名好职工,在社会做一名好公民,在家庭做一名好成员”“三好”争当活动,以及以“爱德、诚德、孝德、仁德”为核心的“四德工程”建设活动,增强了职工遵守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的自觉性。

三是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了更好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十几年来,我们坚持实行与职工谈心、家庭走访制度,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家庭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公司还实行为职工过生日制度,在职工生日这天,公司派专人带上慰问金、慰问信、征求意见表,到职工父母家中走访慰问,与家庭配合起来做好职工的思想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公司充分利用文化阵地的优势,每逢重大节日,都结合节日特点,举办歌咏比赛、知识竞赛、摄影征文、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公司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引导职工开展社会捐助、困难救助、贫困帮扶、助人为乐等“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广大女职工积极响应公司号召,组织开展了向慈善机构捐献衣物、到乡镇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为区特教中心残疾儿童献爱心、为希望小学捐赠文体用品等活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几年来,公司职工先后在社会上做好人好事980多件,形成了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浓厚氛围,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完善维权机制,维护好女职工合法权益

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健全完善维权机制,切实把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一是建立健全好女工各项维权制度。组织女职工认真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使广大女职工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认真做好女工特殊权益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围绕女工“五期”待遇落实、女工劳动保护、生育保险参保、男女同工同酬等女工权益保护热点问题,不断完善专项集体合同内容,保证了集体合同的公正、透明。

二是认真做好女工劳动保护。根据企业实际和女工岗位特点,定期发放卫生用品和补贴,积极改善工作条件,做好女工特殊保护,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办理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住房等各类社会保险,按时足额上缴各项保险金。认真做好女工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保护工作,在全区企事业单位中,第一批参加了女工生育保险。每年组织女工查体,积极宣传计划生育和卫生保健常识,鼓励女职工晚婚晚育,定期足额发放独生子女费。按照文件要求,实行了独生子女职工退休后加发一次性养老补贴制度,目前,公司已有18名职工享受到了这一补贴,共发放补贴94000多元。对于家庭困难的职工,通过工会、妇联积极帮助解决,消除了女职工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加强女工建设,公司广大女职工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工作 责任感明显增强,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被授予省“工人先锋号”、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十佳文明班组”、市“三八”红旗集体的公司客服中心,负责全区 多块总水表的查表收费任务,有职工28名,其中女职工23名,占职工总数的82%。工作中,她们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解用户所难,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赢得了用户的广泛称赞。在每年窗口服务调查活动中,用户对她们工作的满意率都在95%以上。公司创建的服务品牌先后被评为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服务品牌、省级服务名牌,成为全市同行业惟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公司 配水厂承担着城区主要的供水任务,14名职工中有12名是女职工。十几年来,她们立足平凡岗位,默默无私奉献,为用户送去涓涓清泉,为城市文明献上片片翠绿。在历年文明城市创建中,地处城区显要位置的杜坡山配水厂都是免检单位,先后被授予市级“花园式单位”、市级“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省级“城市供水行业水厂管理先进单位”、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总工会的指导帮助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活动形式,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精神风貌,推动公司女工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为开创我区女工工作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篇十一

关键词电力安全管理;林业地区;责任;制度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2—0106—01

电的发明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作为一个具有多项高、险、复杂工种的特殊行业一电力工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能源产业。然而,如果电力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不当,操作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匮乏、注意力不集中,安全管理不到位,都会给人们的生命带来危害,给人们的财产造成损失。因此,搞好安全生产,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探索遏制事故发生的规律和方法,则应成为林业地区电力发展方面的中心议题。可见,在加快发展林业地区电力生产的同时,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电力安全管理,制定和完善尽量减少火灾事故、人员伤亡事故、设备异常和未遂事故、设备损坏事故和人为责任事故等出现的各种措施是势在必行的。

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力加强安全宣传和警示教育,其目的是从意识层面对各级领导、全体员工及相关人员进行教育,从认知层面细致分析影响员工安全意识的重要因素,以求“对症下药”,从而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加大对领导干部(班组长以上)的安全教育,有利于提高其对各项工作中存在影响安全因素的预见能力,有利于提高其获得科学的、稳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决策能力,有利于提高其对紧急、危险、关键问题的正确处理能力等。而加大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则有利于提高其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有利于其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控制,从而做到安全操作。加强林区电力安全的宣传教育,可通过各种实际案例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举办安全用电知识讲座及发放、张贴宣传品,在各种例会以及日常工作中,频繁宣传,从而实现对全体人员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逐步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用电水平,使其充分认识到加强电力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够摒弃一些错误观念,形成环境安全责任意识、专业安全道德和安全第一的价值观等,以便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安全责任和社会责任。

2切实加强安全责任制,实现标准化管理制度

为确保电力生产和施T过程中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必须对作业操作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政府颁布的专业性安全、劳动和消防法规,执行国家电力公司颁发或修订的一整套电力行业标准,以及各地区、各企业实际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技术标准和管理技术等,通过这些简单详尽、操作性强的规程、规范、条例和规定,使每个职工都能了解在其所从事的工作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从而对全体人员进行有形的行为控制,确保电力人员的安全行为具有科学的规范。同时,还要对以往的事故进行总结,不断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以减少事故的多发性和重复性。另外,推行安全生产责任追溯制度,由上至领导到下至个人,逐级定期签订行政的、强化的、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或职责)书,对发生的责任事故和未遂事故进行严肃处理,让事故责任人及其相关人员受到应有的教育并能够从中汲取一些教训,避免、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3抓好培训工作。从技术层面上提高员工队伍的安全综合素质

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必要的培训教材和设备,分期分批地通过采取印发资料、基地培训、专家授课、集中轮训及业余自学等多种形式和方法,组织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如按正确方法、规程进行操作;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及时巡视检查、发现、处理异常或危险状态;准确、及时提供各种信息资料等。并通过学习安全规程,讲解安全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从而提高他们在林区防火高峰期的警惕、应变、分析、处理能力。同时,也可选派安全素质高、技术过硬的人员到高等、专业电力院校参加脱产学习,以便掌握丰富的电力知识、先进的电力技能等,更好地带动、提高其他人员的培养。另外,为调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对员工的待遇,或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劳动技能,表彰先进,在提高队伍整体安全素质的同时,激发其工作热情。对于取得长期安全生产业绩的职工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以激励职工重视安全生产,使其得以持续、稳定运作,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效益。

4开展动态检查,加强工器具的安全质量管理

相关部门要坚持“月检查、季分析”的原则,对作业现场实行不定期的检查,并认真开展春、秋两季的安全大检查活动,针对每个时期、每个季度的工作重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及时掌握电力安全生产的动态,就要严格执行电力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信息联络畅通,如发生事故,则必须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以便迅速解决。并建立专业技术检查和专业管理分析制度,对检查结果进行细致分析,从而促进安全管理的不断发展÷这是管理层次上的检查,而对于基层,要定期对线路、设备进行检查,对检查的安全隐患和存在问题,要及时处理,组织整改。并制定、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所有使用的工器具,修试、验收记录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有资可找”。操作人员则要加强原料、材料、备品备件、工器具等的安全质量管理,对到期的、已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到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定要强制报废并让其受到破坏以致不能使用,同时,要禁止任何人通过任何形式将已经报废的工器具转租或转售给其他企业及个人使用。另外,要严厉打击窃电、盗窃电力设施等各类涉也违法犯罪行为,严谨私拉乱接。

5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创造安全的作业环境

上一篇:土方工程合同协议下一篇:一座神奇的桥作文300字